学生的习惯

2024-10-22

学生的习惯(共12篇)

学生的习惯 篇1

一个人的习惯,往往在他的生活道路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坏习惯可以导致人们在事业或个人生活上连遭挫折,好习惯则能帮助人们走上坦途,取得成功。中学生在学习中也常常不自觉地养成一些习惯,影响着自己的学习效果。如果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给学习带来积极的影响;如果是不良的学习习惯,则会给学生造成许多危害。

圣人孔子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得更确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可见,无论作为教育家的孔圣人,还是教了一辈子书的叶圣陶,都一致认识到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多么重要的影响。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作用下,自觉地由“学会”向“会学”转变。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努力帮助和培养学生使其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那么,作为我们数学老师应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学习习惯呢?下面从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学会预习

所谓预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课前的自学。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预习是课堂学习前的知识准备。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有些学生学习差的根源是上课因听不懂而赶不上老师的讲课进度。而听不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新学知识点的陌生感,由此造成了头脑中知识序列的中断。预习则能有效地接续这个“中断”,提高听课效率。更为关键的是,预习可以提高听课的目的性和针对性。由于预习中学生总会发现一些不懂的问题,等着上课来解决。有了问题,听课自然就有了重点,目的性和针对性更强了,注意力就更容易集中。在预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经过思考、练习、检验等阶段。久而久之,自学的能力就形成和提高了。因此,会学习的学生一定是预习功课做得最好的学生,成功的老师一定会教育学生养成预习的好习惯。

二、学会读题

提到读,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阅读,读语文、英语、历史、地理、政治、生物等记忆类方面的知识点,读与数学好像是毫不相干的。其实,这种看法是很老套的,恰恰相反,读题在数学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是数学解题的第一步,是落实新课程标准实现教学计划的载体,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激活学生自主研读课本和题目的强烈欲望的语言环境,使学生迫不及待地查找解题的关键所在,主动地去学习、吸收相关知识。在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边读边想,把难点、疑点、关键词等圈点勾画,使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听课。师生共同解疑,解疑时重点指导学生从各个方面理解课本内容。学生阅读课本的过程也是一种自我探究和自我构建知识的过程,我们要领会新教材的真谛,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拿起课本阅读、精读、研读,而且还要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培养学生自主拓宽知识面,引导学生逐渐由“读会”向“会读”发展。

三、学会交流

交流是每个人的天性,人时时处处都处在交流之中,中学生正处在交流欲望的鼎盛时期,乐于交流,善于交流,是他们共同的特征。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而交流的主要方式就是使学生敢于“动口”。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思维的窗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首先应该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交流氛围,能为学生所接纳的“无威胁”“无区别”的活动空间。教师用赏识的眼光和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抓住课堂交流每一次突现的闪光点,使学生畅所欲言,敢想敢说,主动参与,勇于表现。在气氛融洽、环境宽松的课堂里,不断调动学生交流、讨论的积极性。其次,经常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在日常教学中注重“理”,鼓励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学生之间说数学,引导学生应用准确规范的术语。促使学生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解题思路,有条有理地说出思维过程,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定义或公式。通过说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既有利于知识的巩固,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激活和发展。

四、学会听课

听课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听课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习惯和学习成绩,学生专心听讲能力的培养是学习方法指导中最基本的环节,是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必备条件,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数学教学中指导学生听课,为交流活动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学生会听、乐听、能听。所有这一切,都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对学生加以耐心细致的培养。在听课的同时,让学生明确记忆的目的,了解记忆的要求,随时教会学生一些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使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能抓住讲话的主要内容和关键的知识要点,逐步培养学生边听边想边记的习惯。

五、学会质疑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能成为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学生具有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固然很重要,但是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意义、更具有价值。俗话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首先,师生要有质疑意识,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教学中的情景与问题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教师创设的情景要为学生的质疑服务。其次,指导学生质疑的方法,如对于同一问题,若改变结论,条件如何,或改变条件,结论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在变中求活,在变中找方法,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及时给予合理分析与评价,引起学生对问题的关注,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达到提高学生质疑能力的目的。

六、学会总结

善于总结,是人类所特有的智能。中学生认真系统地总结所学习的知识,是巩固学习和改进学习的最佳方法之一。教师要积极指导学生认真地总结已学过的知识,使之更系统,更加巩固。德国哲学家狄慈根说过:“重复是学习之母。”只有对学习过的知识加以梳理,才能取得新的进步和成绩。复习有关知识是系统总结的基础。所以,教师要教育学生认真地对待复习,认识复习的重要性,指出只有认真复习,才能加强已有知识的联系性,像滚雪球一样把分散的知识有机地“串联”起来,把那些接近遗忘边缘的知识“回收”回来,从而达到更深刻地理解、更牢固地记忆、更灵活地运用知识的目的。在这个问题上教师要让学生掌握两条要领:一是要认真全面,二是要抓住关键。中学生头脑灵活,思想敏锐,敢想敢干,教师要利用这个特点,指导学生及时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包括知识掌握上的问题和学习方法上的问题,使学生通过发现知识掌握上存在的问题,来纠正和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通过学习方法的改进,避免知识掌握上容易出现的差错。还要使学生认真总结哪一部分知识学得好,采用的是什么学习方法,以扬长避短,提高学习效率。在总结时还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让他们探索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

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哲学家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我们每位中学生都有学习的潜能,而且潜能巨大。要使学习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挖掘,就要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在父母和老师的双重帮助下,培养自身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学习信心,自觉挖掘潜能,真正使自己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处,这也是21世纪教育的神圣使命。

学生的习惯 篇2

2岁之前就让孩子开始各种学习,建议家长教孩子读书、素描、绘画、外语、乐器等。任何手边的东西都可以作为学习的工具,小到一个玩具,一支铅笔。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实际效果,千万不要丢给孩子一本书,然后自己转身离开。孩子会因为有父母的陪伴而感到快乐,多花点时间陪伴孩子会使学习过程充满乐趣。

当你的孩子从学校带回了家庭作业,应当要求他(她)一回家就做作业。完成作业之后才能出去玩。如果孩子不能按照你的要求回家就写作业,你可以给他(她)一小段时间来适应。小孩子会比较乐意在你的指导下完成家庭作业。这个过程需要家长长时间的坚持,坚持就会有回报,不是吗?

当你的孩子越来越成熟,你可以稍稍减少对他(她)的学习的监督,比如小学5、6年级或者初中1、2年级的孩子独立意识越来越强,你不能再像小时候那样什么都管,事无巨细,这样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但是你仍然要仔细检查孩子的作业,监督孩子做好学习计划,安排好自己的学习进度。

学生的习惯 篇3

关键词: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习惯培养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任何好习惯都是相通的。一个生活习惯不好的人,很难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习惯的培养。欲求好人生,先求好习惯,欲求好习惯,只需要做一件事:告诉学生如何去做,激发学生愿意去做,支持学生努力去做,鼓励学生坚持去做。

一、告诉学生如何去做

学生总希望做一个被教师喜欢的学生,这一点每个教师都深有体会,实施起来也非常容易。教师要把自己的教育目标坦诚地告诉学生,使其成为学生集体的追求。多介绍优秀学生的事迹和优秀班集体的情况给学生,这样做的直接目的便是让每个人都清楚地知道哪些是教师希望和肯定的行为,让学生能够有很好的方向意识,在不自觉中朝着大家认可的方向去努力。

二、激发学生愿意去做

教师的期待只是指明了学生发展的目标或方向,为了让这种期待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教师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笔者经常向学生请教一些班级工作的做法。例如:面对一名没有完成作业的学生,笔者会向班委会或者全体同学征求处理意见,学生会提出许多可供借鉴的方法,足以让这个学生记住教训。纵然违纪学生会有好多个理由,诸如记错作业、忘带了、弄丢了等,但学生最了解学生,他们比教师更了解事情的真相,更了解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制度来约束。律他并不是教育目的,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律他过程,正是教师抓住时机,引导学生逐步建立并完善班级的各项常规制度的过程。班级工作头绪众多,但并非杂乱无章。有很多程序性的工作,我们每隔一段时间都要不断重复操作。例如做值日、上课间操、做眼保健操等。班级常规工作的方方面面、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都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讨论,商量解决办法。在学生充分参与讨论并用实践证明的过程中,班级的各项常规应运而生。教师从健全精细化制度开始,在实现班级精细化管理的进程中,建立了多样化、精细化的制度,让班级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学生明确知道了什么时候应该干些什么、应该如何去做,做得好会怎样、违反了纪律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这些制度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不管是成文的还是不成文的,都深深地烙在学生心中,便于学生遵守。

三、支持学生努力去做

1.一切行为严格按照制度办事。只要制度中有的,教师一律要照章办事,帮助学生养成一种守纪的習惯,不能因人、因心情随意更改。否则容易在学生心中形成定势,让制度形同虚设。

2.确立落实重点,逐项突破。班级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可能一蹴而就。笔者有一个切身的感受便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往往贪多嚼不烂,使行为养成留在表面。一齐下手,教师没有精力,学生记不住,效果不好。针对班级实际情况,在不同的时期确立重点、强化训练,才能巩固成果。

3.不断强化,及时反馈。任何制度的落实都需要一个过程,尤其是在初始阶段,都会出现反复,因而需要不断强化训练。班主任、学生干部要靠上抓,反复抓,抓反复,及时掌握情况,迅速作出反馈。每周班干部例会,关键时候的重点问题要日日反馈,甚至半天一反馈。

4.人人都当班干,提高工作能力。人的能力是逼出来的。人天生就有做好某项事情的潜能,只不过多数时候是由于与自身的惰性相抵消罢了。很多学生认为自己上课读书写字、打扫卫生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如果要自己带领或监督其他同学做,就有点怯懦。可想而知,如果不是教师“逼”的话,这些学生可能一辈子与班干无缘。如果在生活中多一些这样的善意“逼迫”,学生的发展可能会更好。

四、鼓励学生坚持去做

学生的习惯 篇4

关键词:尊重,学生,勤学善问

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过:“问题是接生婆, 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这句话说明了“问”的重要性。学生有了问题意识, 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强烈的内驱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对于开发学生智力, 发展学生思维, 变学生课堂上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 对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起着积极的作用。为此, 本文围绕学校主课题《小康背景下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确立了子课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勤学善问习惯》。

使学生得到“尊重”, 是学生养成勤学善问习惯的关键。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边分析、边思考、边总结、边调整, 将“勤学善问习惯养成教育”这一教育观念渗透在教育教学中, 引导学生会问、促进学生善问, 并通过家校合一、师生合一等合作手段, 引导学生获得一些培养良好习惯的方法、经验, 并养成以“勤学善问”为核心的一系列好习惯。

学生如何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勤学善问的习惯?笔者认为有以下三点。

一、尊重学生, 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提问

教材所选用的课文无论是内容上、形式上、思想上或是语言表达上都蕴含着启发思维的因素。所以, 教师应当促使学生通过充分地自主阅读、感悟来读通、读懂课文, 引导他们想问、会问, 这样才能在老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下挖掘到更多有效的训练点, 提供更多提问、交流、共享的机会。借助课文中的插图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小学生因年龄较小, 受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影响, 无法深入地了解课文的内容。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把声像引入语文课堂, 化静态的文字为动态的画面, 使抽象的文字为直观形象, 让学生借助视频、图画等去学习、讨论, 不但易于理解, 而且印象极为深刻。

二、尊重学生, 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勤学

促进学生积极投入, 勤奋学习最好的导火索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提问时应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 掌握火候, 不失时机地发问, 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如:在教学《大江保卫战》时, 十二三岁的孩子还未有涨大水的经历, 仅靠对文本的理解学生进入情境很慢。有些学生对这些英雄的壮举更是一脸不屑。这与他们的人生历练有着密切的关联。没有经历过, 光靠教材苍白的文字, 怎么叫他们提得起兴趣?教师灵机一动, 娓娓道来:“记得那时候, 老师和你们差不多大, 正在读小学四年级……”才讲了这一句, 孩子们的眼睛都齐刷刷地盯着教师了, 原本无神的眼睛瞬间放射着光芒, 等着讲下去。“记得学校的一片水泥地都成池塘了, 水没过膝盖, 还有人在里面抓到鱼呢!”孩子们大笑起来, 甚至还有人在比划着水的高度, 看来他们都来兴趣了。“大街边旁边的那条河, 河水漫过了街面。都可以划船了。人们走在街上, 就好像在河里走着。”“啊!”学生惊呼起来, 感到不可思议。教师趁热打铁, 播放了1998年有关洪水的视频, 他们聚精会神地看着, 小嘴巴一个个变成了“O”形, 也安静了下来。就这么短短的几句话使孩子们快速进入情境, 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 学生们有了兴趣, 乐于思考, 接下来的教学便顺利多了。

除了学习兴趣, 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后不应该要求学生立即作答, 而是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时间。英国学者杰伦迪·迪克西对于提问后的“等待时间”进行了研究。”研究显示, 在提问之后, 许多教师给学生思考的时间非常之少, 有时几乎是一秒钟不到。在学生刚刚回答完问题后, 他们又会紧接着提出下一个问题。Rowe在1987年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在教师提问后, 留给学生大约三秒钟的思考时间, 学生回答的内容将增加300%~400%;学生将运用更多的证据支持他们的答案;学生之间对各自的想法将会进行充分的讨论;学生回答不出问题的现象将会减少;学生自愿参加课堂活动的现象将会增多, 教师用以维持纪律的时间将会减少。

所以, 教师应该以尊重学生为准则, 充分放手让学生去学、去问、去思考, 这样循环往复地训练, 学生勤学的习惯也就自然而然地养成了。

三、尊重学生, 让学生在提问中体验“尊重”

勤学善问的习惯养成, 关键在于教师, 在于教师要让学生在教学实践中体验“尊重”。教师应该尊重学生, 尊重实际, 尊重学生的差异。每个人对文本解读是不一样的。教师在要求学生表达对文本的理解时不能只有一把标尺。应该清楚地意识到, 教师所面对的是一群阅历非常有限、学识非常有限的小学生, 有的甚至还没有学会在阅读中思考。我们可以打这样一个比方:将成绩较好的学生看做是饭量大的人, 将成绩一般的学生看做饭量中等的人, 将成绩较差的学生看做饭量小的人。在课堂教学中, 尤其是复习课中, 教师可以把字、词、语段等基础复习给“饭量小”的学生, 把时常强调的问题给“饭量中等”的学生, 把较有难度的问题给“饭量大”的学生, 如此“阶梯式”的安排, 既巩固了基础知识, 又保护了不同阶层学生的自尊心, 树立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相反, 如果把难度较大的问题硬抛给后进生, 这些“饭量小”的学生还不得活活“撑死”!

同时, 教师还要避免那种因问题太难而使大多数学生变成旁观者、局外人的局面, 在指名回答、交流时可遵循如下原则:平时举手少者优先;多次举手而一次未得者优先;想举手而又不敢举手者优先;屡答屡对者后, 屡答屡错者先。这样安排的复习课, 使每个学生都能开动脑筋, 积极思考, 踊跃回答。

总之, 培养学生勤学善问的习惯, 是每位语文教师必须关注和重视的问题。语文课堂的精彩不是教师表演得精彩, 而是教师能够“尊重学生”,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启发学生深入思考, 从而激活学生思维, 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 这样才能为学生勤学善问习惯的养成提供良好的氛围, 有效地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

参考文献

[1]胡雪源.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三个讲究”.《教学金点集萃》, 2009.1:97.

[2]杨青.关于小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研究.《教学探索》, 2011.1:114.

学生的习惯 篇5

俗话说:“行为培养习惯,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就是说:我们的思想每天都在影响着我们的行动,而这些行动又促成了我们的习惯,习惯又塑造了我们不同的性格,性格又让我们选择了不同的命运。可见,在日常的学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多么的重要!

小学阶段是各种习惯如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尤其是学习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有利于学习有条不紊地进行,有利于学生学习独立性的养成。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因此教师就要教育学生在学校期间就养成良好的习惯。

我个人认为,要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从细节入手,反复练习,方能达成。回顾这些年来,在对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方面我主要关注了以下几个方面:

1.主动学习的习惯

别人不督促能主动学习,一学习就要求自己立刻进入状态,力求高效率地利用每一分钟时间学习,要有意识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用于学习,并能始终坚持。

2.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可以提高课堂上学习效率,有助于培养自学能力。预习时应对要学的内容认真研读,理解并应用预习提示、查阅工具书或有关资料进行学习,对有关问题加以认真思考,把不懂的问题做好标记,以便课堂上有重点地去听、去学、去练。

3.认真听课的习惯

上课时,老师不仅用语言传递信息,还会用动作、表情传递信息,用眼神与学生交流。因此,小学生上课必须盯着老师听,跟着老师想,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参与学习。能否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参与学习,是学习效率高低的关键性因素。上课要做到情绪饱满,精力集中;抓住重点,弄清关键;主动参与,思考分析;大胆发言,展示思维。

4.上课记笔记的习惯

在专心听讲的同时,要动笔做简单记录或记号。对重点内容、疑难问题、关键语句进行“圈、点、勾、画”,把一些关键性的词句记下来。有实验表明:上课光听不记,仅能掌握当堂内容的30%,一字不落的记也只能掌握50%,而上课时在书上勾画重要内容,在书上记有关要点的关键的语句,课下再去整理,则能掌握所学内容的80%。

5.课后复习的习惯

课后不要急于做作业,一定要先对每一节课所学内容进行认真的复习,归纳知识要点,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结构或提要步骤式知识结构。主动询问,补上没有学好的内容。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要注意进行交替复习。

6.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和自己选做的作业,认真思考,认真书写,一丝不苟,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寻找解决的办法。作业写完后,要想一下它的主要特征和要点,以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作业错了,要及时改过来。突破重点、难点,有利于新知识的接受。

7.阶段复习的习惯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形成单元、章节知识结构,并在大脑中勾画图式。这是使知识系统化,牢固掌握知识,形成学科能力的重要一环。

学生读书习惯的养成 篇6

一、个人——每天一次回顾

要想让孩子读一天书并不难,可是要想让他们每天读一点儿书则非易事。然而,只有当“每天读一点书”深入学生的心灵并成为习惯时,才称得上是真正的爱读书。如何推动学生每天坚持读书呢?实践证明,引导学生每天作一次回顾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1. 睡前回顾。我们要提醒学生:每天临睡觉时想一想,今天读了哪些书?想想从课外书中获取的知识,回味一下让自己铭刻于心的语句,让记忆深刻的情节在脑海里过过电影……如果还有没完成计划的阅读量,就得抓紧时间补上。

2. 次日回顾。在每天的晨读时间,指定学生上台介绍自己前一天的课外阅读情况,介绍从课外阅读中获取的新知,讲述精彩的故事情节,吟诵描写优美、意蕴丰富的语句或片段并作好记录。

二、同伴——每周一次交流

同伴交流读书所得,不但能让学生在更大程度上分享课外阅读的收获,而且能够于无形中促进学生养成坚持阅读的良好习惯。

1. 什么时候交流?我们在每星期一或星期五安排一定的时间,组织学生交流前一周或当周的课外阅读情况,并成为一种制度性的习惯。

2. 交流什么?学生进行同伴交流的内容应尽可能广泛一些,既可以分享有价值的信息,互相介绍精彩的故事,也可以交流读书的感悟和实用的阅读方法,还可以互相欣赏、评点读书笔记。

3. 如何进行交流?同伴交流时氛围应力求轻松,可以在教室里交流,也可以在校园里自由选择地点进行交流。交流的形式应灵活一些,可以自由结对进行交流,或以读书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还可以让学生自主推选出较有价值的阅读成果进行班级交流。

三、班级——每月一个主题

适当确定阅读主题,既能保证学生在适度集中的阅读过程中提高阅读效率,又能大大方便学生间的交流与共享。

1. 主题哪里来?首先,可以从单元主题中选择。语文教材大多是按主题单元的形式进行编排的,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贴近生活实际的主题进行相关的拓展阅读。其次,可从时令、节日、时事中挖掘阅读的主题。例如冬天到了,可以确定“走进冬天”为主题,阅读与冬天有关的科普知识、古典诗词、名篇佳作等;又如新年将至,可以选取“年的味道”为阅读主题;再如针对近来出现的红色旅游热,选择“感受老苏区”为主题进行探究阅读。

2. 主题谁来定?为了提高阅读的主动性,一般而言,阅读主题应该由学生自主确定,让学生通过讨论或者民主表决,选出感兴趣的主题。在学生选择阅读主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其中,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引导和支持,比如帮助学生打开选题的思路,与学生一起选出比较适宜的主题。

四、学校——每学期一个活动

为了让学生长期保持阅读的热情,并最终形成读书的习惯,我们有必要营造浓厚的校园读书氛围。因此,学校每学期至少要举行一个与课外阅读有关的系列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课外阅读成果的平台,推动学生读书习惯的养成。

1. 活动的内容应尽可能丰富一些。比如定期利用学校集会时间举行“新闻发布会”,让各班推选学生发布国内外有关新闻、课外阅读中了解到的新鲜知识及有关信息;发动各班定期组织主题阅读报告会,邀请相关学段的同学参加并发表评论;举行经典涌读、校园读书节、校园图书展、读书笔记展台等活动,以丰富的内容营造书香校园。

2. 活动的参与面应尽可能广一些。校园读书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爱上读书,所以举行活动时,应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例如举行“读书笔记展台”活动,首先应在每个班级开辟展台,充分展示每个学生的读书笔记,并组织学生进行分享与互评,在此基础上,再由各班推选出富有特色的读书笔记在学校展览室进行展示,并组织学生参观学习。

3. 活动的时间应尽可能长一些。校园读书活动的开展要有时间的保证,如果活动的时间过短,就容易流于形式,发挥不了真正的作用。所以,在活动策划时,应把活动的内容进行有效细化,形成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例如“校园图书展”活动,可以细化成一系列的活动:寻找好书——介绍好书(我为好书写提要、我为好书写广告)——图书展示——评选“我最喜爱的图书”。

学生的习惯 篇7

一、养成听的习惯, 促进学生学会做

数学的知识是比较抽象的, 内容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因此, 数学学习中少不了聆听老师的讲解和倾听同学的发言。

听教师讲解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上课时应要求学生养成边听边想的好习惯, 然后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情况, 有的放矢地提问, 这样可以促进学生专心听, 慢慢地他们就会听、不走神了。

听同学发言也是学习和理解知识的途径, 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 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自己的思考, 更能对他人的回答做出准确地判断和必要的补充。特别也是对发言人的一种尊重。因此, 当学生A发言完后, 可让学生B或C来说说学生A的发言内容, 或者针对学生A的发言进行判断或补充, 这样也可促使学生专心听。

二、养成做的习惯, 促进学生在做中发现新知

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让学生找一找、拼一拼、量一量、摆一摆……因为听过了可能就会忘记, 看过了可能会明白, 只有做过了, 才能真正理解。

做的习惯之一是学生在课堂上动手操作的习惯。皮亚杰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 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联系, 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 因此要重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良好习惯, 使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拼一拼、摆一摆、讲一讲等方式获取新知。例如, 在学习“认识圆是轴对称图形”时, 让学生动动手, 边操作、边观察、边讨论, 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又如, 在学习“时分秒的认识”之前, 让学生先自制一个钟面模型供上课用, 远比带上现成的钟好, 因为学生在制作钟面的过程中, 通过自己思考或询问家长, 已经认真地自学了一次, 课堂效果能不好吗?

做的习惯之二是合作学习的习惯。让学生积极参合作学习, 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学会倾听, 学会评判, 学会接受。在教学中可根据教材内容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合作交流, 让学生体验“说数学”。如学习“分数化成小数”, 先让学生把分数一个一个地去除, 得出“是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结论。这样将各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 看分母里是不是只含有质因数2或5, 最后得出判断分数化成有限小数的方法, 怎么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没有兴趣的学习, 效果又会如何?其实, 可以先让学生猜想:这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 是什么原因?可能与什么有关?学生好像无从下手, 几分钟后有学生回答:“可能与分子有关, 因为都能化成有限小数”;马上有学生反驳:“的分子同样是1, 为什么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另有学生说:“如果用8或5作分母, 分子无论是什么数, 都能化成有限小数, 所以我猜想可能与分母有关”。老师再问:“这些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又有何特征呢?”学生们思考并展开讨论, 几分钟后开始汇报:“只要分母是2或5的倍数, 都能化成有限小数。”“我不同意, 如7/30的分母也是2和5的倍数, 但它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因为分母30还含有约数3, 所以我猜想一个分数的分母有约数3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我猜想如果分母只含有约数2或5, 它能化成有限小数。”……可见, 让学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地表达、争辩, 在体验中“说数学”, 能更好地锻炼创新思维能力。

做的习惯之三是学生做数学作业的良好习惯。完成作业是学生最基本、最经常的学习实践活动。因此, 应要求他们养成: (1) 认真审题, 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2) 认真检查、验算的习惯; (3) 读课本知识的习惯; (4) 使用数字符号与数字语言的习惯;作业格式、数字符号的书写都要规范, 当学生作业正确书写达到要求, 笔者会写上“100分”和一个“好”字;当作业本中“100分”和“好”达到一定数量时, 就会奖励学生, 以促使其他学生规范完成作业。

三、养成思考的习惯, 促进学生的发展思维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在学习中, 学生只有积极开动脑筋, 养成善于思考、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才能将数学知识真正学会, 还可以增强思维能力, 养成勤思好问的习惯, 及时解决学习中不懂的问题, 或及时把握思想的火花, 提高创新意识。

教学活动中, 要注重为学生创设“创新”的实践活动, 如一题多变, 如求下面各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说明:这5个图边长都一样长)

要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培养他们思维的多向性和灵活性。教会学生思考, 对学生来说, 是一种最有价值的本钱。

同时, 也注意培养学生不断的反思的习惯。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回顾、总结, 可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 发展其思维品质。

四、养成问的习惯, 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习惯 篇8

一、养成自主预习及时复习的习惯

事实证明,在预习的基础上学习,是有效的,在先复习的前提下再练习,是高效的。否则,不预习,直接进入课堂的学习,有时难免没有“如入云里雾中”之感;不复习直接做练习,也难免不有“眼高手低”之嫌。因此,强化学生的预习习惯和复习习惯是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关键因素。

如学习牛津英语8下Unit 4 Task时,课前应以“预习学案”的形式,精心设计预习任务,从单词habit、librarian、advice、classical、opposite等,到短语开启、不超过、多于、最喜爱的书的类型、像图书馆借书、作为礼物收到、为了提高我们的知识、从中获取信息、在书籍方面征求意见等,以及从范文的阅读,抓住关键性的词语,如spend…reading、different types of books、before going to bed、be interested in、give me advice on、discuss what to read、open up a whole world to me……再让学生具体阅读范文——reading habits,学生会感到以上只是的不陌生,如果课前对这些一无所知,课堂上教师从单词一个个教、短语一个个画出来让背诵和默写,再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从文中找到答案,这样的一节课教学,师生们都会忙得不亦乐乎,且收效甚微。

同样道理,如果学习了这部分内容,下课后,不及时复习,让学生直接写一篇阅读习惯的小短文的话,60%的学生感到手足无措,无从下手。如布置一篇习作:Tom’s reading habits,如果学生不对范文再读,再次复习写作的方法,掌握类似的文章的结构,那么,学生也会只是翻译给出的要点而罗列出来成段罢了,想写出语句通顺、流畅,过渡自然的美文是不可能的。

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复习习惯不容忽视。教师应通过任务的设计和实施以及监督和检查等,真正使预习和复习落到实处,形成习惯。

二、形成课堂认真听讲,踊跃发言的习惯

教师们都会深有同感,学生在课堂上的专注力不高,注意力不够,更做不到心到、眼到、耳到、口到和手到,更无从做到心动、意动和行动的完美结合。这些情况的屡屡存在,主要原因是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状态不浓厚、学习动机的困乏等,主要还在于教师的课堂教学缺少凝聚力和吸引力,教师的陈旧做法导致学生的思维不集中、总是游离于窗外,使课堂学生低效。因此,培养学生的听课习惯,首先应该从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做起。

初中生喜欢动,通过巧妙设计活动,变静为动,促使学生动起来。如卡通对话的表演,speak up的背诵和创编对话,reading中的故事续写和“留白”处的联想和想象,都可以促使学生动起来。

如Gulliver in Lilliput的阅读教学中,教师针对小人们开始和格利佛谈话,格利佛听不懂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的细节,让学生想象小人们可能给格利佛说了什么,格利佛又可能怎么做、想说什么等等展开讨论和“补写”,既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更培养学生运用语言交流的能力,也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主动思考的习惯。

三、阅读和写作结合的习惯,实现读写结合

多数学生怕作文,可是,作文作为英语学习的展示,只有写好自己的英语文章,英语才算学会了。

对于英语教学,作文可谓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教学中,从字词抓起,从句子的结构和用法抓起,从写作技巧上进行点拨,那么,英语写作就将英语“玩弄于股掌之中”。

如对于reading habits的写作,让学生通过阅读范文Millie’s reading habits,分析Millie的写作方法和使用的句式结构以及段落层次,…loves reading开篇点题,再以I like reading…books.And favourite book is…等,再介绍when to read、where to read以及发表对阅读的体会以及作用,使文章层次分明、井然有序。

其次,在写作训练中,应注意句子、短语的正确使用,如spead…doing…的用法应牢记,否则,容易出现单词用法上的错误,导致因用法错误而失分。

另外,让学生养成作文写好后“回头看”的好习惯,从单词的拼写、到固定短语的用法、到时态的准确运用、以及句法、谋篇等方面仔细检查,认真修改,使习作锦上添花。

良好的习惯对学生而言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可以使学生受益终身。英语学习习惯更需要培养和养成,教学中,教师应巧妙引导、创新导学,使学生不仅学习单词等基本知识,在听说读写等方面都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并形成不易改变的持之以恒的学习素养,习惯的养成也不能一蹴而就,就注重循序渐进原则,使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助学生英语学习取得高效。

参考文献

学生乐学习惯的培养 篇9

一、在导入中, 引起乐学的动机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教师应善于利用教材和教学本身, 结合富有趣味性的童话故事、儿歌、游戏等形式去激发学生的兴趣, 促使学生形成最佳的心理状态,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如在教学《分类》一课时, 我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需要, 设计了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小猪“笨笨”, 并出示笨笨的乱货架。然后提问:“你觉得笨笨的货架怎样?”学生回答:“很乱!”我接着问:“你们愿意帮助小猪笨笨整理乱货架吗?”学生高兴地回答:“愿意!”从而很顺利地导入了新课。这样大大地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

二、在操作中, 提供乐学的机会

心理学家认为, 人的最初阶段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 思维离不开形象和动作。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机会, 为学生搭起展示才华、动手操作的舞台, 教师的教学应面向每一位学生, 激发学生积极的参与意识, 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因此在教学中, 应注意根据教学内容, 运用操作,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 以“动”促“思”, 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领悟到知识的情趣。如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 我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 充分操作自己喜欢的学具 (如花生、小棒、小石子等) , 并用他们自己理解的方法数出数量是100的物体, 使学生对数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样,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 既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形成表象, 悟出了退位减法的算理, 又体验了成功的喜悦, 从而养成了乐学的习惯。

三、在合作中, 增加乐学的体验

《学记》上说:“独学而无友, 孤陋而寡闻。”合作学习不仅是有效学习的手段, 而且也是一种学习的方式。因为儿童天性好动, 他们喜欢群体, 喜欢在无拘无束的集体活动中“叽叽喳喳”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且自得其乐。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合理开展合作学习, 不仅有利于学习质量的提高, 更有利于学生在相互协作、相互竞争中, 体验成功的喜悦, 享受学习的乐趣。例如在教学《人民币的简单计算》一课时, 我设计问题情境:小明拿了12张1角钱去买—把尺子, 妈妈说:拿那么多, 要是丢了1张, 怎么办呢?然后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互相讨论、交流。学生讨论的结果有: (1) 可以换2张5角, 1张2角; (2) 可以换6张2角; (3) 用10张1角换1张1元, 2个1角换1张2角等等。这样学生在大胆发表自己意见的同时, 又可以吸收他人的智慧结晶, 从而提高了自己的思维水平。实践证明,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性的发挥, 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 有利于不同思维的碰撞, 有利于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 是学生学习数学和乐学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

四、在实践中, 养成乐学的习惯

学生的习惯 篇10

课余时间,我不断地回想着我支教的这个班级的学生的学习情况,大部分学生都存在这种现象:上课不能专心听讲,作业不能独立认真完成,阅读理解力很差,等等. 我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如何帮农村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俗话说得好, 好的生活习惯是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的必备基础,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好的必需条件. 奥古斯丁说过 “坏习惯不加以抑制, 不久它就会变成你生活上的必需品了”. 我认为,坏的学习习惯必须及时改正,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特别要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教师要注重以下几方面:

一、提高认识,师生形成共识

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人成才所受的影响,非智力因素约占75%,智力因素约占25%,而良好的习惯是非智力因素最主要的方面, 培养良好的习惯能让学生的一生受益.教师要让学生必须明白哪些是良好的习惯,哪些习惯不能养成,为什么要有良好的习惯. 如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倾听他人意见、勇于提问、积极思考和讨论、大胆实践、课后认真完成作业、专心学习、珍惜时间、课前预习、单元复习、自觉读书、读书写字姿势端正等. 教师更要要求学生上课不迟到、不早退、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团结同学,尊敬师长、讲文明、懂礼貌,等等.

二、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我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非常注意自己的形象,总是希望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学生, 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身教在某些情况下的作用或许胜于言传的作用.

1. 注意自己的仪表. 老师在学校里要衣着整洁、干净,特别是上课着装要端庄,不穿拖鞋进教室,精神要饱满,语言要文明,不说脏话,等等.

2. 注意自己书写规范. 教师的板书要规范,字迹要工整、美观,对学生作业的批语更要书写工整.

3. 注意做好每一件小事. 如教师要求学生随手捡起地上的废纸, 自己也要做到. 我在课堂上经常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扔进垃圾桶. 我每天都会利用课堂的时间将讲桌擦干净,黑板也擦得干干净净. 教育孩子要珍惜时间, 教师一定要做到,铃响马上进教室,不能拖拉.

4. 要言而有信. 教师答应学生的事一定要做到. 以前我教过一个叫于浩的学生,写字非常潦草,无论怎么教育他,他都不理睬. 我答应他,如果他能坚持一个星期把字写工整,我就送他一本漂亮的日记本,坚持两个星期,我就送两本. 这孩子还真做到了,我也兑现我的诺言,每个星期送他一本有奥特曼图案的日记本. 大概过了四五个星期后, 这孩子找到我说:“老师,谢谢你送我的本子,我以后每天都会认真写作业的. ”再如我在这个班级中实施了一个“我是勤劳的小蜜蜂”的活动,谁的作业书写工整,正确率高,我会在他的作业后面奖一颗星, 累计五颗星的就找老师换一朵小红花贴到墙上,谁的小红花多,谁就是勤劳的小蜜蜂. 我不管多么忙,都会及时给学生兑换,并把红花贴到墙上.

三、家校结合,严格要求

教育不是单方面的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是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阵地, 家长是学生的启蒙教师. 家长与学生接触时间最长, 家长的一举一动往往成为学生判断是非得失的标准.农村学校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学生在学校中接受了教师的正确引导,一回到家中又受到家长不良习惯的影响,而失去了行为习惯是非判断的标准. 前不久, 我在支教的班级中做了一次调查:晚上你们都干些什么? 几点睡觉? 答案出乎我的意料, 当然也在我的意料之中. 他们晚上基本上都是陪着大人一起看电视剧, 电视剧什么时候结束他们就什么时候睡觉.家长不知道这样会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 因此, 我认为必须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 教师可通过与家长电话沟通, 或进行家访的形式,密切与家长的联系,帮助家长提高育人意识和能力,告诉家长怎么样正确引导孩子,并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生活状况及各方面的表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同步进行.

四、学生之间互相帮助

学生本身也是其行为习惯养成的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在学校里,除了老师,学生接触最多的还是学生群体,教师要经常观察学生的活动, 看看是否有不良现象的发生.有许多学生在老师面前可能有所顾忌,但在学生之间肯定会“原形毕露”,老师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监督,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还可以指派一名或几名学生暗中帮助问题最严重的学生,成立互助组.

如何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 篇11

一、引发学生的读书需求

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最根本的应是让学生明白读书的重要性,使其产生强烈的读书愿望,变被动、被迫的阅读,为积极主动的阅读,让读书成为自觉的行为。

1.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读书影响的是一个人素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东西——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腹有诗书气自华”“知书达理”指的就是这个影响。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通过读书可以反省自我、提升自我、从而使自己成为修养良好的人。

2.教师应该让学生懂得:读书能帮助人实现终身学习。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人才激烈竞争的时代,它对人才的知識、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人才源自知识,而知识的获得与更广泛的阅读积累是密不可分的。当一个人从学校毕业后,教育主要是自我教育。只有当一个人在学生时代就爱上书籍,学会从书籍里认识周围世界和认识自己的时候,他在毕业后的自我教育才有可能。为了学会终身学习,为了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人,必须养成读书的习惯。

3.教师还必须引导学生认识到,提高写作能力,读书是根本、是前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抱怨写作没有材料的人很大程度上是书读得少,因为阅读是吸收、是积累,写作是抒发、是表达。

总之,要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就必须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唤起学生的读书需求,把读书行为化作自我内驱力——主动读书,即“要我读”为“我要读”。

二、调动学生的读书兴趣

什么是兴趣呢?兴趣是一种积极的情绪表现,是一种内在的动力因素,是主体指向一定事物的自我活动。也就是说:兴趣是使人愉快、使人感到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要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仅让其产生阅读需求是不够的,教师还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读书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调动了学生的读书兴趣,才能促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书的海洋中,去汲取知识、汲取智慧。

如何调动学生的读书兴趣呢?最主要的一点,当是让课外阅读成为“真正的阅读”。真实的阅读就是让学生自由地读,不要求学生写阅读笔记,也没有什么限制。让学生心无所牵,真正放松,使阅读活动直接指向阅读材料的内容和包含的信息。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真正的阅读可以使学生在大量的以了解内容、体验情感或获取信息为中心的阅读中得到真善美的陶冶、语感素养的提高以及各种知识的增广。

此外,定期开设“阅读交流课”,也是调动学生读书兴趣的有效做法。交流课上,教师要为学生营造积极宽松的阅读氛围,真诚地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就自己在阅读中感兴趣的内容展开热烈讨论,自由品评书中的人物和情节,广泛交流阅读的心得体会。这样的阅读交流课注重了学生的自主阅读、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当他们的感受和体验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同及教师的肯定时,他们就尝到了阅读的甘甜,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课外阅读中。

三、帮助学生选择阅读材料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心情、心境以及阅读能力,向学生推荐不同的书目,并指导学生吸收不同书籍的优秀之处。此外,还要让学生学会使用工具书。字典、词典是不说话的老师,它们在养成读书习惯的过程中,起着巨大的作用。长期以往,学生便会根据自己的需求,有目的、有选择地读书,并能清楚地知道在不同的书中,要学到什么。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实践后,学生积累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对读物有了初步的辨别能力。这时,教师方可按新课标的要求“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四、留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前几年很多学校都曾明令禁止学生读课外读物。近几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大部分学校已取消了这条禁令,但可惜的是学生们的课余时间被频繁的补课和大量的作业所侵占,根本就没有读书的时间,要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就必须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把他们从作业堆中解脱出来,让他们有充足的读书时间。这一点尤其应引起我们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

吕叔湘先生在《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的问题》一文中曾说过:“语文水平较好的同学,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得益于课外读书。”许多大作家之所以成功,并不是他们作了多少道语文作文题,而是他们阅读了古今中外大量的作品。我们语文教师应解放思想,大胆放手,少留或不留语文作业,把课余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在书的海洋里尽情遨游。

总之,读书有益于育德、有益于励志、有益于启智、有益于明史。培养阅读兴趣,养成读书习惯使人终生受益。

【责编 周春晓】

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篇12

一.培养阅读兴趣

兴趣是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前提。兴趣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让枯燥的阅读变成趣味阅读, 让学生真正地热爱阅读。因此, 教师可以根据所要阅读的篇章, 明确阅读的目的和任务, 并进行引导, 选取有趣或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某一方面, 例如作者经历、写作背景、主人公遭遇、作品反响等加以详细介绍, 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让学生带着内容和趣味去读。渐渐地, 随着阅读量的不断增加, 学生的知识储备增加了, 理解力提高了, 视野开阔了, 满足了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心, 这样长此以往, 慢慢地就会爱上阅读。

二.学会使用工具书, 多动笔, 多动脑

阅读主要是让学生自己读, 自己领悟。因此, 在课内外阅读中, 难免会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 这就要求学生能够主动拿起手中的工具书去解决。这样, 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而且也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我国有句古话:“不动笔墨不读书。”在阅读时, 要做到眼不离书、手不离笔、脑不离思。鼓励学生多动笔。首先, 让学生在阅读时把名言警句、好词美句等记录下来, 一点一滴积累起来, 慢慢地就会变成自己的东西。其次, 让学生学会圈、点、勾、划, 指导学生对生动字词、优美语句、精彩片段等作出点评, 并对所读内容写出心得体会。同时鼓励学生多动脑, 阅读是思考的基础, 思考是阅读的灵魂。在阅读前, 教师可以对要求学生思考的题目加以指导。在坚持不懈地动笔与动脑中, 学生的理解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三.学会质疑

明代陈献章说过:“学贵有疑。”新课程标准也提到:“阅读教学应充分重视学生诵读、质疑、探究、讨论。”新课程标准把重视学生质疑放在了改进阅读方法的第一位, 可见质疑在提高阅读能力中的重要作用。洛克曾说过:“阅读不过是给大脑提供知识材料, 只有经过思考, 这些知识才有可能变成自己的思想。”因此, 教师应针对所读文章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然后再鼓励学生通过阅读寻找答案。让学生学会质疑, 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也能够为课堂上的深入理解和学习打下基础。学生只有在阅读时不断提出疑问, 才能真正融入到文章中去, 对所阅读的内容有更深的理解。

四.做到“三个结合”

1、自主阅读与教师讲读相结合

自主阅读就是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 独立地理解课文内容, 探讨主旨思想, 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教师讲读就是要求教师适时对学习方法和文章内容作出指导和点拨, 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有的放矢, 有章可循。阅读是师与生互动的过程, 只有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才能使这一教学流程顺利地完成, 让学生有所得, 让教师有所悟。

2、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只是单纯的课内阅读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未知的好奇与探索, 因此, 我们在深入学习课内阅读的基础上, 要求学生读一些与之有关的课外读物, 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鼓励学生多读文学名著、科普作品等读物, 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 提高阅读能力, 陶冶情操, 塑造品质。

3、默读、朗读与诵读有机结合

默读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地把握有效信息, 从而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选择优美词句和精彩语段进行朗读, 可以使学生增强语感, 丰富词汇,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进而更能深入领会其精髓。而诵读能够丰富学生的语言素材, 提高想象力和联想力, 并且会提高其口头表达能力。而如何诵读呢?朱熹在《训学斋规》中说:“读书三到, 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 则眼看不仔细, 心眼既不专一, 却只漫浪诵读, 决不能记, 久不能久也。三到之中, 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 眼口岂不到乎?”强调了在诵读时要做到的眼口心的有机结合。在阅读中, 只有做到默读、朗读、诵读的有机结合, 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大苗栽培下一篇:僵尸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