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题教学设计片段(共11篇)
应用题教学设计片段 篇1
应用题教学设计片段
问题:
在某次训练中,李明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每分钟600米,跑步的平均速度是每分钟200米,自行车路段和长跑路段共5千米,用时共15分钟,求骑自行车路段和长跑路段的长度。
一、共同分析:
(师)该问题提供了哪些等量关系?
(生)两种等量关系:A、自行车路段+长跑路段=5千米
B、自行车用时+长跑用时=15分钟 归纳:可以列出两种方程来解决,列方程时还应注意单位的统一
二、根据分析你认为怎样设未知数?
A:为了求出路段(即路程)在已知速度前提下,可设时间为t,如:设自行车路段用时t分钟,则长跑用时为(15-t)分钟 根据题意,得
600t+200t=5000 B:可以采取直接设的办法
设自行车路段为x米,则长跑路段为(5000-x)米 根据题意,得
x/600+(5000-x)/200=15 小结:
(一)列方程解应用题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师生共同得出)
1、审题(即分析)
2、找等量关系(为列方程做准备)
3、恰当地设出未知数
4、解决问题
(二)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单位的统一
2、解答要彻底
应用题教学设计片段 篇2
片段一:引导与理解 (教学例5)
1. 学校田径队有40人, 下面是某周每天早晨参加训练的人数统计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
出勤人数38人
(1) 师:周一应该出勤多少人? (40人) 那么实际出勤多少人呢? (出示38人)
师:根据这两个数据, 谁能提出一个数学
问题?怎么列式计算呢? (38÷40=95%)
(2) 师:看电脑给我们提出了什么数学问题?出示:田径队周一的出勤率是多少?
师:求出勤率就是求什么问题, 怎样求?
(3) 师:你觉得这两个问题相同吗?说出理由? (板书出勤率的概念)
2. (1) 师:你们想了解周二至周五的出勤情况吗? (生:想)
师:下面看谁的判断能力好?
出示:[1]周三的出勤率是100%.[2]周四
的出勤率与周三一样。[3]周二、周五的出勤人数都与周三相差1人。
师:为什么根据周三的出勤率是100%, 就可以知道周三的出勤人数是40人呢?
(2) 师:我们知道周一的出勤率是95%, 周三的出勤率是100%, 那你能大胆估算一下周二的出勤率吗?通过学生的验证表扬估算好的学生。
3.师引导学生看表格并提问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
出勤人数38 39404039
师:请你们观察一下, 周几的出勤率最高?周几的缺勤率最高?
师:为什么说周一的缺勤率最高, 你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算的? (两种思路)
【评析】这样的例题教学既朴实又充实。说朴实是因为教者能尊重教材的设计意图, 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和电脑所提供的问题作比较, 从而抓住了知识的生长点以及新旧知识的结合点, 使学生充分理解了出勤率就是求实际出勤人数占应该出勤人数的百分之几。说充实是因为教者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教材做了新的处理, 首先原教材的周一出勤人数是39, 教者为了培养学生的数感, 能有效估算出周二的出勤率, 把原教材周一的数据和周二的数据作了对调;其次教者设计了三个条件, 让学生根据三个条件推理出周二至周五的出勤情况, 尤其是让学生利用“周三的出勤率是100%”这个条件推理出周三的出勤人数, 这样能更深刻地让学生理解100%的意义, 也能让学生体会出出勤率不可能大于100%。最后教者能充分利用素材进一步设计出缺勤率的概念, 帮助学生理解缺勤率的意义, 使例5的教学更加完整和完美。
片段二:实践与运用1.成活率
出示题:中国今年共繁殖大熊猫二十仔成活十八仔。
师:同学们你们喜爱熊猫吗?你能结合今天的学习内容和题目的信息提出一个问题吗?
【评析】教材在试一试中设计的是植树的成活率, 而教者能根据团团圆圆被送到台湾省的背景设计出求熊猫仔的成活率, 从教学效果可以看出这样的设计更能有效地吸引学生, 使学生在兴趣中不知不觉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
2. 命中率
先出示:据新华社华盛顿12月5日电:网队主场以113比84大胜森林狼队。网队本场大比分取胜, 主要得益于28投14中的三分球。
师:请问网队三分球的命中率是多少? (学生计算:14÷28=50%)
师:你们知道网队中的中国球员是谁?对了 (出示图像) , 请看易建联的表现。中国球员易建联此役三分球7投4中, 是全队三分球命中率最高的主力球员。
师:你们能算出易建联的三分球的命中率吗?强调计算结果保留三位小数, 再比较易建联的三分球的命中率和网队三分球的命中率。
师:易建联的三分球的命中率比网队三分球的命中率高几个百分点?
【评析】有效地设计情境是重要的, 这里的情境并没有冲淡学习任务, 恰恰相反, 这样的情境给教学命中率增添了“魅力”, 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率, 尤其是经过比较之后, 使学生对易建联的球技有了具体的感知, 同时易建联也获得了学生的自发鼓励 (掌声) , 这一切情感皆来自于数学问题的解决。
3. 折扣率
(1) 先出示图片 (川辣嫩牛五方广告图片) 后出示问题:川辣嫩牛五方的折扣率是多少?
师:从这张图片中你能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你觉得求折扣率就是求什么?请你们独立求出。 (14.5÷20=72.5%)
【评析】教者利用同学们所熟悉的肯德基优惠券, 教学折扣率可以让学生再次感受到数学与他们身边生活的密切联系, 体会到数学的作用, 感受到百分率运用的广泛, 也为下面的继续思考奠定基础。
(2) 出示图片 (肯德基、麦当劳广告片)
师:你认为到哪家就餐比较实惠?
生1:两家一样实惠。 (理由是两家都便宜3元)
生2:到肯德基比较实惠。 (理由不清, 感觉)
生3:到麦当劳比较实惠。
师:现在有三种意见, 你们怎样思考?
生4:算折扣率。
生5:还可以算优惠率。
师:我们已经知道折扣率的算法了, 那么优惠率该如何算呢? (学生讨论回答
【评析】这里的设计尤其精致, 以肯德基和麦当劳的两张优惠券作为分析素材, 在学生当中产生三种选择也是理所当然, 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促使学生思维且想办法解决所面对的问题, 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能思考出计算折扣率或优惠率判断哪一种更实惠, 至此, 学生应用百分率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提升了, 对于思维培养也是行之有效的。
【总评】数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儿童学习的数学实际是源于他们普通的社会生活常识。我们提倡数学学习生活化, 这不仅是为改变数学学习枯燥的面貌, 降低理解和接受数学知识的难度, 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体验到“数学存在于我们的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头脑去观察生活, 观察身边的事和物, 学会数学的思考, 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将数学学习回归生活。
首先, 是学习内容的回归, 小学儿童学习的数学, 是为小学儿童的发展而准备的数学。本节课的课堂教学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提供了适合儿童学习的教学内容, 创设符合学生心理需要的学习场景。整节课设计了出勤率、缺勤率、近视率、中奖率、成活率、命中率、收视率、失业率、优良率、成功率、普及率……这样一些丰富的学习素材内容, 使学生在阅读、学习、再阅读、再学习的基础上不断深入理解了具体百分率的意义。
其次, 是学习结果的回归, 数学知识的获得, 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 而是一种必要预设下的活动生成, 学习创造和学习运用。这节课, 学生从学习出勤率开始, 就能举一反三独立理解缺勤率、近视率、中奖率、成活率、命中率等等一些具体百分率的概念。后来以肯德基和麦当劳的两张优惠券作为分析素材, 在学生当中产生三种选择, 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应用折扣率解决实际问题。在这过程中, 学生知、行、意、情得以和谐发展, 学生再次感知了数学的存在, 体会了数学与生活世界的密切联系。
“百分数应用题”教学片段 篇3
片段一:触景生情,趣味盎然。
设计思路:将探究课题置于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情境之中,往往能拉近学生的认知距离,消除畏难心理,提高积极参与的兴趣。
教学情境:
师:近几年,我们黑井古镇的旅游事业蓬勃发展,并荣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美誉,大家一定也为之自豪。今天,我们就一同去领略“千年盐都——黑井”的神韵,同学们想游览哪些地方呢?
生1:我想到“古盐井”、“武家大院”、“文庙”看看。
生2:我想参观“飞来寺”、“古盐坊”、“五马桥”。
生3:我想去感受“城门”的雄伟。
师:好!今天我们就按“城门——五马桥——文庙——古盐井——武家大院——飞来寺”的顺序,到各个景区游览一番。
教学说明:利用学生最熟悉的家乡旅游环境开篇导入,不仅将数学融入了生活,还为后面的探究打下了基础。
片段二:创编例题,过关斩将。
设计思路:教材中的例题是教学的范例,教师可以在不改变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进行教学的二度开发,使之与本土生活相关联。
教学情境:
师:我们今天游览的第一站——城门。
(出示)购票须知:黑井镇2005年10月财政收入是125000元,旅游收入占了 ,黑井镇10月份旅游收入是多少元?(答对方可购票。)
(学生略加思考。)
生:这是一道分数应用题,列式为:125000× =100000(元)。
师:第二站——五马桥。
(出示)过桥必答:10月1日通过五马桥的游客有4500人,步行过桥的占 ,步行过桥的有多少人?其余的坐车过桥,坐车有几人?
生1:问题(1)可列算式为:4500× =3600(人)。
生2:问题(2)可列算式为:4500-3600=900(人)。
师:问题(2)还可以如何列式?
生3:4500-4500× =900(人)。
生4:4500×(1- )=900(人)。
师:前面是第三站——文庙。
(出示)孔子问难:黑井共出秀才45人,有80%的秀才做了官。做官的有多少人?没做官的有多少人?
生1:求做官的有几人,可列算式:45×80%=36(人)。
生2:求没做官的有几人,可列算式:45-36=9(人)。
师:问题(2)还可以如何列式?
生3:45-45×80%=9(人)。
生4:45×(1-80%)=9(人)。(1-80%)是“没做官”的占百分之几。
教学说明:先复习分数应用题,理清数量关系,为解答百分数应用题作好方法上的准备,有一举两得之效。
片段三:切中要害,化难为易。
设计思路:如何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并能用最简捷的方法将新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知,这是教师备课的首要任务。
教学情境:
师:对比第二站和第三站解决的问题,你有什么发现?
生1:第二站解决分数应用题,第三站解决的则是百分数应用题。
生2:两种应用题的解答方法是一样的。
生3:百分数应用题只是把题中的分数写成百分数的形式。
师生小结:百分数应用题与分数应用题解答方法是一样的,只是将分数写成百分数的形式,有关百分数的问题都可以理解为分数应用题。
教学说明:抓住百分数应用题与分数应用题的联系与区别,给学生指出一条学习捷径,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片段四:学以致用,拓展提高。
设计思路:讲练结合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讲,要依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水平点到为止;练不能是简单的重复,应该有所拓展延伸,才能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
教学情境:
师:我们顺利闯关,进入第四站——古盐井。
(出示)煮盐常识:盐厂技术革新后,现在煮1千克盐需要煤2.84千克,比原来降低了20%,原来每千克盐需用煤多少千克?
找准题中单位“1”的量,独立解答。
生:如果将20%换成,本题就是分数应用题,解答如下。
解:设原来每千克盐需用煤x千克。
答(略)
据此用百分数解答。
解:设原来每千克盐需用煤x千克
x-20%x=2.84 x=2.84÷0.8
80%x=2.84x=3.55
答(略)。
师:用算术方法又如何解答?
生:2.84÷(1-20%)
=2.84÷80%
=3.55(千克)
教学说明:数学练习设计应有弹性和梯度,既要源于例题,又要高于例题,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拓展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充分体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作者单位
禄丰县黑井镇小学
◇责任编辑:李瑞龙◇
乡愁片段教学设计 篇4
借助意象
表达情感
建阳二中
邱宝凤
教学设计
乡愁是人类的一种普遍情结,余光中的《乡愁》便是其中情意深长的一曲。因为它抒写的不是一般游子的思乡之情,而是在特殊的时代,由海峡对岸的游子抒发的对大陆的思念之情。在个片段教学中,我以思考为主线,让学生在之前已经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分三步走(浅尝、深究、拓展)由浅入深,体味诗中蕴涵的浓烈的思乡之情,理解诗歌中的意象之美。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品味诗歌中四个意象之美。
2、体会诗人浓烈的思乡之情。过程与方法
通过独立思考、互助探究、展开想象等方法,体会诗人浓烈的思乡之情,理解诗歌中的意象之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深刻理解作者的乡关之思、怀亲之情、及更为深沉的爱国情怀,将感情上升到激励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对祖国统一的期盼。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四个意象对表达乡愁的作用。
教学难点
对诗中四种意象的体会和把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乡愁本来是看不见摸不着、非常抽象的一种思乡之情,但是诗人笔下的乡愁却让我们触手可及,这正是诗人的高明之处。
一:浅尝(独立思考)
1: 你能找出诗人是借助哪些具体可感知的形象来表达乡愁的吗?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2:诗人借助的这四个意象所表现的乡愁一样吗?
不一样。四个诗节分别表现的是母子之情、夫妻之爱、丧母之哀、恋国
之思。前三个诗节写的是家愁,最后一个诗节写的是国愁。
二:深究(互助合作)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诗歌,细细品读这首诗歌四个意象的精妙之处,然后小组内讨论交流。(学生自由朗读,思考,小组内讨论交流)①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几个意象选得好,表达了诗人的“乡愁”,越来越浓,越来越重,如油画的着色逐渐加深,主题由浅入深。
这首诗用“邮票”表达对母亲的思念,用“坟墓”表达对母亲的怀念,这是浓烈的亲情;用“船票”表达对新婚妻子的想念,这是热烈的爱情;而“海峡”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祖国的眷念,这是深深的爱国之情。
②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个意象构成四幅鲜明而又具体的生活画面。
它描绘了:幼年求学,母子分离,借书信以慰别情;成年后,告别妻子,离乡背井用船票来了结相思;中年时,生离死别,母子天人永隔,在坟前泪流满面;而现在,国家不能统一,同胞难以相聚,隔海峡遥寄愁情。这些画面在我们的脑海中幻化成一部传统的连续剧,主角就是平凡的你我他。
③诗人从亲历的生活中选取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物象来寄寓情感,这种取象看似平常,却蕴涵饱满的诗情:
邮票(小)——母子深情(绵长)
船票(窄)——夫妻恩爱(厚重)
坟墓(矮)——生死悲痛(巨大)
海峡(浅)——思乡哀愁(绵绵无尽)
三:拓展(展开想象)
好的诗歌,是读不尽的。他还需要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去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中飞翔。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个诗节,但是每一个诗节都凝聚着作者一生的沧桑和难以言表的哀愁,深深震撼着我们的心灵。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诗节,发挥自己的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出余光中所营造的那一幅幅图画。
同学们写的很不错,能够抓住这首诗歌的意象展开想象的翅膀,老师这也有几段,和同学们一起欣赏。
①第1个诗节:一个春寒料峭的晚上,昏黄的油灯下,一位少年正在书写家信,信写好后,贴上邮票,手托两腮,想起了母亲送儿去远方的那一幕:少年满脸伤感,手拎着行李箱,走在码头上。在分手的那一刻,母亲的一声:“别忘了,到那边来信,——孩子!„„”少年哭了,母亲也哭了。船消失在天水之间。母亲仍然伫望着,伫望着„„
读到这老师不禁想到一首诗《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② 第2个诗节。一个夏天的早晨,“我”,一位风尘扑扑的年轻人,手拿一张窄窄的船票,步履匆匆地挤到轮船上,在船上他甜蜜地回忆与妻子的相识、相依,相互离别的情形,潸然泪下。如果能配乐的话,我选配《送别》这支曲子。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③ 第3个诗节。到了后来,“我”终于回到故乡,看到的却是一方矮矮的坟墓、冰冷的坟墓。却看不见母亲那慈祥的面容,“我”跪在坟前痛哭:母亲呀母亲,你在哪里,不孝儿回来了!
真是令人潸然泪下呀!四:结语
乡愁是深秋的枫叶,飞旋于天地之间的精灵,乡愁是一轮明月,是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是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千古绝唱。
五:板书设计
邮票——母子深情
船票——夫妻恩爱
坟墓——生死悲痛
识字片段教学设计 篇5
1、会认“撒、玉、仰”三个字,会写“数、玉、珍、珠”四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夜空的美丽。
教学重点:
1、在认识生字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规范书写“数、玉、珍、珠”四个字。
教学难点:认清“撒、仰”的字形,读准读音,理解字义。掌握多音字“数”。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情景图,师根据情景图描述:在一个晴朗的夜晚,星星在美丽的夜空中忽闪着亮晶晶的小眼睛,一个孩子依偎在奶奶的身边,仰着头,用心地数着天上的星星:一颗,两颗,三颗……这个数星星的孩子是谁呢?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一块学习——《数星星的孩子》,师板书课题,请大家伸出手指一起跟老师板书课题吧。板书完毕,请同学们再大声地读两遍课题。
2、师指着“数”问:你能像用数星星这样的词用“数”再组词吗?学生组词,如“数数”,“数鸭子”。教师相机引出“数”的另一个读音“shù”,读“shù”时可以组哪些词呢?如:数学,数字。
二、随文识字,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读识字。
师:下面请大家结合着课文插图,自己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在读之前,老师想问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遇到不认识的生字,你会怎么办?
生可能回答:(1)借助课后生字注音识字。(2)问问身边的同学。(3)向老师请教。
2、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师:哪位同学能勇敢地读给大家听一听。随机指生朗读,师生共同评价。
3、品句识字。
师:在这一段中,有一句话写出了夜空的美丽,你能找出来吗?
生: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
师:真是一个善于发现的孩子。出示“珍珠”一词:请同学们大声读读这个词语。
生:珍珠
师:睁大你亮晶晶的小眼睛,仔细观察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
生:这两个字都有个王字旁。
师:真会观察。怎样记住这两个字呢?
生: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王字旁加上朱就是珍珠的珠。
生:可以用换一换的方法,把诊断的诊中的“讠”换成王字旁,就是“珍”。
师:你们的方法可真好。我们再来念念这个词语吧。
生:珍珠
师:有没有见过珍珠呀?它是什么样子的?
生:珍珠圆圆的。
生:珍珠闪闪发光,非常有光彩。
师:那作者为什么要把星星比作珍珠?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生:星星在夜空中一闪一闪的,就像珍珠一样闪烁着光芒。
师:说得真好。所以作者把星星比作了——生接:珍珠。那碧玉盘是什么呢?
生:就是用碧玉做的.盘子。
师:哦,在这里指什么?也是玉盘子吗?
生:不是,在这里指夜空。
师:你很会理解。请大家猜个谜语,一个姓王的小伙子,腰里掖着一块糖。是这个词中的哪个字呢?
生:玉。
师:真聪明。
师:让我们把这个句子再完整地读一读。
出示句子: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学生齐读。
师:在这句话中还有一个表示动作的词,你能找出来吗?
生:撒。
师:你的眼睛可真亮。
出示“撒”:怎样记住这个字?
生:提手旁加个“散步”的“散”
师:你是用加一加的方法,对吗?请你做做“撒”的动作好吗?(生做)其他同学也可以做一做。
师:能用“撒”组个词吗?
生试着组词,如有和“洒”混淆的,师应引导学生对两个字加以区分:撒指把颗粒状的东西分散着扔出去。可组词:撒种子,撒花。而洒表示使(水或其它东西)分散的落下,或指分散的落下,如:洒水,泼洒。可见区别主要在“扔出去”和“落下” 。
师: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 孩子们,如果坐在院子里的孩子是你,看到这样夜空,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生:我觉得很美。
生:我会陶醉在这美丽的夜空中。
师:那现在请大家带着这种感受再来读读这句话。
学生自由练读,指生读,师示范读,生齐读。
师:在这美丽的夜空下,一个孩子坐在院子里靠着奶奶干什么呢?
生:数星星。
师:他是怎样数的?请你来读一读。
生:一个孩子坐在院子里,靠着奶奶,仰起头,指着天空数[shǔ]星星。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
师:我们学着这个孩子也来数一数天上的星星吧。
师生共同仰起头数星星:“一颗,两颗,三颗,……”
师:刚才我们。在数星星的过程中,头是——生接:仰着的。
出示“仰”,师:那仰的意思就是——?
生:把头朝上抬起来。
师指着“仰”字:这个字怎么来记呀?
生:用换偏旁的方法,把欢迎的迎中的走之旁换成单人旁,就是“仰着头”的仰。
生:仰和柳树的柳也很相似。
师引导学生区分“仰”和“柳”。
师:天上的星星能数得清吗?
生:不能。
师:可是这个孩子还是在数着,一颗,两颗,三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这真是一个——
生:认真的孩子、有恒心的孩子、爱观察的孩子。
师:让我们带着敬佩的心情再来读一读这段话吧。
生齐读。
三、书写指导。
1、出示:“数、玉、珍、珠”,让学生观察这四个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生:数、珍、珠是左右结构的字,玉是独体结构的字。
2、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四个字,学生认真观察。强调:
数:分清各个部件,左上是个米,捺变成点。左下是个女,横不出头,充分给右边的反文让出空间。
玉:注意三道横之间的长短关系,中间的横最短,下面的横最长。三道横之间的间隔要匀称,写的时候不要丢掉一点。
珍、珠:这两个字在写时候要注意左窄右宽,王字作偏旁,横变成提,强调“珍”下面的三个撇起笔在一条直线上。
3、学生临摹仿写。
教学片段设计 篇6
【情境说明】
随着对新课标的深入学习,我在不断的探索与反思中,更深的领悟到要在教学上有所突破就要抓住教学细节,特别是要抓住和利用文本的“文化细节”,何谓教学细节,其形成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之中,是构成教学行为的最小单位,具有独立的教学价值和意义。下面,我就结合《鸟的天堂》中的一个教学片段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没有看到鸟,只见到高大茂盛、充满生机的大榕树。这部分重点刻画大榕树的美丽:先写远看榕树的情景,再写近看榕树时枝干和绿叶的情态,展示出大榕树的勃勃生机。在宝含深情的描写之后,作者由衷的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我就抓住这一文化细节来和大家一起研究。【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通过初读课文,我们了解到作者和他的朋友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没有看到鸟,只见到高大茂盛、充满生机的大榕树,作者的心为之动容,发出了直抒胸臆的一声赞叹!请同学们快速搜索课文,找一找是哪句话? 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师:是啊!这美丽的南国的树,那么课文中是用怎样的语言来描写榕树的美丽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5~8自然段,找出相关语句。生1:“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树叶真绿得可爱。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
生2:这是作者远看榕树的情景,让不知情的人误以为是一片榕树林,可见榕树是多么大、多么茂盛啊!
师:真好,同学们,用课文中的语言或自己的感悟来和大家交流,令我们真是受益匪浅呀!
生1:写远看榕树的情景时,也有一句话直抒胸臆,“树叶真绿得可爱”。这样,让人们感觉绿叶也有了生命似的。
生2:近看榕树的情景有“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师:原来是一株大树,不是“我”说的“许多株”,也不是“另一个朋友”说的“两株”。现在请同学们注意了,咱们的学习小伙伴说话了“我知道‘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的原因了”。
生(齐读):“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生1:从这里,我感觉到了榕树枝干多,再看看书上的图,怎么也看不出只有一棵树,可见榕树之大。
生2:“卧”字把榕树写活了。
师:刚才同学们找的很准,说的也不错,那能不能联系课文内容发挥一下大家的想象,说说你脑海中浮现的画面。
生1:我仿佛看见了一座绿洲,令人向往。
生2:我看见许许多多的枝干,一顺儿朝下,扎进了泥土里。生3:我还看见更茂盛的枝叶像扇子一样覆盖在水面上空。师:请大家继续想象,并注意用耳朵听,“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师深情朗诵)那么句中“新的生命在颤动”怎样理解呢? 生1:我觉得就是说这株茂盛的大榕树,正在孕育着新的绿叶,来年定会更茂盛!
生2:“新的生命在颤动”也就是指绿叶在阳光照耀下很耀眼,显得有生气!
生3:我认为指的是这一大株榕树,绿绿的,让旅途的人们见了,眼前一亮,疲劳也消除了,在榕树的召唤下,心情放松,似乎更有力量了!
师:是啊!这株榕树枝叶茂盛,大且绿,让人感觉是那么的充满生命活力。树尚且如此,何况我们人呢,更应该积极学习、生活呀!【教学反思】
“文化细节”往往就在作者直抒胸臆之处,这跳动的字眼就是作者那跳动的心!所以我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找作者第一次见到大榕树之后直抒胸臆的一句赞叹!让学生抓住文本的叙述脉络,深入体味作者灵动跳跃的文字语言,体会作者的一番深情描绘。学生或深情朗诵一番,或直抒自己的感悟与理解,和同学们交流,互相学习促进。而阅读教学中这种有效生动的对话,是学生在教师搭建的平台上展现对文本的独特感悟,分享智慧的过程。同时在对话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也提升了自我。本文教学目标之一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美好。这时适时想象,由词句漫延开来,细细品味,渐渐升华,形成画面,妙趣天成。学生想像丰富,又极具说服力,比老师枯燥乏味的讲解要生动多了,升华主题更是自然而然了。【专家点评】
阅读是学生的一种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繁琐分析来代替,固应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多元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从上面这一片断中可以看出,老师在学生充分读文后想像画面,与大家交流,让学生实现“潜在文本”向“现实文本”的转化,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学生的对话水平。而在交流之中,老师始终起到了积极引导的作用,紧扣文本细节,在潜移默化之中达到了育人目标,让课堂焕发出更加鲜活的生命力。
《匆匆》教学片段设计
【片段】
师:从哪些语句看出,时光匆匆一去不复返?有哪些深有启发的句子,来我们交流一下。
生:“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里用排比的方法,写出燕子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有再青的时候,桃花有再开的时候,但是作者却思考,我们的日子却一去不复返了。
师:嗯,体会的真好。谁还有不同的感受吗?
生:我从燕子去了到一去不复返,看出作者是应用了对比的方法
师:对比,怎么对比了。
生:他是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和我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作对比。
师: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体会到了,我们的日子匆匆过去,一去不复返了。
师:所以告诉我们要珍惜——
生:珍惜时光
师:体会的多好孩子们。一组对比,一组排比,就把“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的遗憾表达的淋漓尽致。孩子们能把这种感慨读出来吗?来试试,自己先自由的读一读。(自由朗读后)
师:好,下面我们通过读书交流感受,谁来读?
生:(极富表现力)“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师:读的真好,读出了那种时光匆匆的感慨,还有想读的吗?第二句谁来读?
生:(极富表现力)“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师:读的情真意切,孩子们,带着自己的体验把第二句再读一读。(生自读)
师:老师也特别想和你们一起共同来读这句话,好,来,我们齐读。(师生齐读)
【点评】课文的精读赏析要求:一是注重内容与形式的整合。学生读书不但关注课文写的什么,而且我们关注课文是怎么写的。特别是通过表达形式领悟文本的内涵,学生不但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感受到作者表达的真情实感和语言文字的魅力,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二是反复品味,沉醉其中。李老师在引导学生朗读交流的基础上,非常重视学生自由诵读,使学生在各自的诵读中品味课文语言的精妙,感情的真挚、深沉。
【片段4】
师:一问一承,引人深思,发人深省。你们读的真好。还批画了哪些引人深思的句子,我们继续交换意见。
生:我看到第二自然段,“像针尖的一滴水,滴到大海里。”我从这句话可以感受到时间的流逝是非常快的。一滴水和大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滴水在大海里显得多么的渺小,体现时间的流逝非常的快。我们的生命对于整个时间来说是多么的渺小。
师:太棒了,体会得真好。
生:我觉得这句话是应用了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去。还有后面说的“没有声音,没有影子”,体现了在不经意间时间就过去了。
师:无声无息的流逝。拿起笔来把这个比喻句划下来。再读一读,联系生活想想你还有什么感受。(学生自读后)
生:从这句话我可以看出时间不会回头,也不会等任何人。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很公平的,而且文章里还说八千多个日子,八千多个日子对于我们来说是个很长的日子,但是作者却认为时间走的很快。
师:作者认为八千多个日子走的都很快。你们呢孩子,你们从出生到现在多少个日子?
生:三千多个日子。
师:你是怎么样过来的?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们三千多个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而且就像是转瞬间一样没有了。我们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师:对,我们要珍惜每一天,珍惜每节课,每一分,每一秒。孩子们,我告诉你们一句话:“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请你们带着这种体验,读一读这段话。开始,放声的自由读。(生自由朗读后)
师:谁来朗读,来这个男孩儿,你来
生(有感情的):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师:有自己的感情,谁还想读?嗯,这个女孩儿。
生(有感情的):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师:读得入情入境。走进了作者的心里,与作者有了共鸣。孩子们这段的最后一句话,还有想读的吗?
生:(充满表现力的):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师:读的深沉,我想问问你为什么这样读。
生:因为我在读的时候想到了,作者想着,八千多个日子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这么快,他一定是很悲伤的。所以我也读的很悲伤。
师:太好了孩子们。听出来了吗?他在一边读,一遍想象,边读边想象;也是一种非常好的读书方法。来,孩子们,我们一起把这一段读一读。
(师生齐读这段课文)
师:你们的读告诉我,你们都体会到了作者“年华易逝,青春不再”的那份无奈、伤感、徘徊。真好,孩子们,我们把这段话能背下来吗?试着,自己背一背。
(学生自由练习背诵)
师:能背下来了吗?好,我们再来,不会背的还可以再看一看。
师生共同背书
【点评】这段精读赏析,除了具有第一段的两个特色以外,还有两点值得我们学习:一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作者的感受,较好地突破了理解课文内涵的难点。二是重视背诵积累,有助于学生以后对文本营养的消化和吸收。
总评:传统的阅读赏析方法是教师分析;课堂教学改革注重了师生的双边活动,现在为讨论、合作,名曰“读议结合”。但是,往往是“议”得多,“读”得少。“读议结合”,应该以读为主。李老师这节课始终高扬着读书这个主旋律——学生通过思考探究的默读,沉浸情景的诵读,交流展示的朗读,实现了阅读认识和情感的升华。这种“扣读导悟,读中见悟”读书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应用题教学设计片段 篇7
●教学内容与设计思路
《音频作品创作》是在学生学习了声音的基本知识和声音数字化原理之后, 为了学习音频的采集和加工技术组织开展的一次主题活动,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自选主题, 利用Cool Edit制作一份音频作品。整个活动共4学时, 包括作品的规划、素材的获取、录音合成、作品的再加工、展示与评价等。
我试图通过一个活动, 将数字音频的采集、加工的基本技术和方法融入其中, 引导学生在创作音频作品的过程中引发技术需求, 再从需求出发学习相应的音频采集和加工技术。学生为了完成自己的音频作品, 首先, 要规划和设计作品, 如作品主题是什么、有哪些内容、怎样呈现等;其次, 要获取相关素材, 如伴奏音乐, 当获取的素材不能完全满足需要时, 还要进行相应的加工和处理;另外, 创作过程中要录音, 录音过程中也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怎么样解决?为了完善作品的效果, 要对作品进行后期加工, 如编辑、降噪、添加音效……我希望通过这些实际需求, 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促进他们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的技术, 掌握音频采集和加工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体会技术运用的实际价值。
●教学片段与反思
明确活动要求之后, 学生开始创作自己的音频作品了。有的学生录制歌曲卡拉OK, 有的学生制作配乐诗朗诵, 有的学生录制音乐剧……随着活动的推进, 需求不断出现, 学生根据需求, 阅读资料、探索实践、交流合作, 学习相应的技术和方法, 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遇到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 教师做适当的提示或讲解。
片段一:利用歌曲的原唱音频文件制作伴奏音乐
生1:老师, 我们找不到伴奏音乐。
生2:我们也是, 都是歌曲, 没有纯伴奏呀。
几个制作卡拉OK的小组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一位学生发问, 其他学生也都你一句我一句地附和着。
师:可以利用歌曲的原唱音频文件制作伴奏乐。
生:怎么做?
一石激起千层浪, 正在为此苦恼的几个小组的学生纷纷把目光转向教师, 急切地询问着。
教师演示讲解利用Cool Edit消除音频文件中的人声, 获得伴奏音乐的方法。
生:这么简单!老师, 你早说呀。
刚才还在发愁的学生立刻兴奋起来, 着手制作自己的伴奏音乐, 很快成功了。他们兴高采烈地分享着成功的喜悦, 准备开始录制歌曲卡拉OK。
反思:早说会有这样的效果吗?以往的教学中, 为了避免学生走弯路, 我总是在学生动手之前将学生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加以讲解和强调, 然而学生似乎并不领情, 往往在实践中遇到此类问题仍然不会。究其原因, 在真正遇到问题之前, 学生没有产生强烈的学习需求, 处于被动学习状态, 学习动力不足, 学习效果自然打折扣;而当他们真正遇到困难时, 现实中的问题引发了学习的需要, 学生急需学习相关技术来解决问题, 这时教师适时的点拨和指导, 无异于雪中送炭, 学生自然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应用。可见, 需求是他们学习技术的原动力, 挖掘技术需求, 体现技术价值是引导学生学习技术、应用技术的有效途径之一。
片段二:变调
第三小组正在录制他们的音乐短剧, 由于组员是清一色的男生, 由一位男生扮演剧中女生角色, 生4捏着嗓子, 拿腔做调地装女生说台词, 累得够呛, 可总是不像, 引得周围的学生哄笑。
生4:老师, 我们能向其他组借一个女生吗?
师: (走过去) 为什么?
生4:我们组都是男生, 没人能读女生的台词。
师:那不必了, 可以将男声变成女声。
生4:是吗?怎么变?
师:想想男女生声音的频率、音调的特点, 用变调器试一试。
生4:老师, 您就告诉我们吧。
师:你们自己试试吧, 很简单的。
第三小组的学生带着疑问开始探索变调处理。反复尝试之后, 终于变调成功。生4改变了做法:先正常读了自己的台词, 然后利用变调器将录制的声音变为女声, 轻轻松松完成了任务。同时, 这个小组变调成功, 激起了其他组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纷纷向第三小组请教如何变调, 于是第三小组的学生当起了小老师, 与同学们分享着自己的成果。又有几个小组的学生尝试将变调技术用于自己的作品, 制作了模仿秀等。
反思:在信息活动中, 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教师是不是要解答所有问题?我想不必, 从需求出发学习技术不一定是向教师学, 还可以自己学、向同学学。从某种意义上说, 教师给出问题的答案, 就结束了学生的认识求索过程, 有时让学生成为问题的解决者可能更为可取,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获得的知识和方法会掌握得更牢固、更具有运用的空间和价值。例如, 男女生声音的频率、音调的特点及相关知识, 在前面讲声音的基本知识的时候曾经提到, 学生切实体会到了知识在技术运用中的实际作用, 将知识与技术的实际运用结合起来了。
片段三:音频编辑
第一小组的学生正在录制配乐诗朗诵《仰望星空但见流星划过》, 生5又读错了词, 组内同学失望地停了下来, 埋怨声一片。
生5把耳麦摔在桌子上, 垂头丧气地坐回自己的座位。
师:别着急, 慢慢来。
生6:老师:我们都录了好几遍了, 他总出错, 大家还得重录。
师:不必重录, 编辑一下都可以了。
师: (转向全体学生) 通过音频的编辑可以弥补前期录音中的很多缺憾, 教材第三章第二节讲了具体的操作方法, 请大家利用教材学习音频编辑的技术和方法, 进一步完善你们的作品。
一些学生翻开了教材, 开始学习音频编辑技术, 并尝试应用于本组的作品中。第一小组的学生又忙碌起来, 过了一会儿, 生5兴奋地叫着“OK”, 做了个成功的手势, 组内其他学生也带着满意的笑容欣赏起他们的作品来。
师:问题解决了, 怎么解决的?
生5:我将读错的那句重录了一遍, 然后删除了读错的那一段, 插入了新录的内容。老师, 你听听, 根本听不出来了。
生7:大家听听, 这是谁唱的? (他在作品中加入回响后, 所有的声音变得模糊不清了)
师:加回响效果了?
生7:对。
师:为什么要做成这样的效果?
生7:我也不知道, 加了回响效果就这样了。
反思:恰当地运用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做很多事情, 可以弥补我们的遗憾。反之, 也会带来负面效果, 因此, 引导学生客观认识技术, 正确运用技术是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之一。技术是为需求服务的, 应用技术解决问题, 首先要分析需求, 明确要做什么, 然后选择恰当的技术方法加以实现。这是信息问题解决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是需要在教学中让学生体会和掌握的, 比单纯学会某种技术更为重要。
《丰碑》教学片段及教学心得 篇8
一、初识丰碑,概括大意
1 板书课题,指导书写。(略)
2 了解题意,激发阅读兴趣。
(1)借助词典了解意思:高大的石碑,比喻不朽的杰作或伟大的功绩。(略)
(2)借助学生见闻了解意思。(略)
导入:是啊,每一座丰碑都记载着一段难忘的历史,每一座丰碑都诉说着一个不平常的故事。那么,文中的丰碑又有着怎样特殊的内涵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3 自读课文。
师:请大家自由放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 概括大意。
(1)概括: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请学生概括地说一说。
(2)小结:抓住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就能很好地概括课文内容。
5 交流初步阅读感受。
师:读完这个故事,你最想说的是什么?(生自由发言)
师:感谢作者给我们带来的震撼与感动。那么,这篇小小说在写作方面有哪些精彩之处呢?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课文。
二、赏析“环境”部分
1 提出默读要求,提示方法。
师:深入阅读一篇文章的最好办法是与文本对话,给文章做批注就是一种很好的对话方法。我们不妨把批注分为两个步骤:其一,画出你认为精彩的词语、句子或者段落;其二,在旁边写上你的体会与发现。请大家先读读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边读边动笔。
2 学生静读“批注”,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学生认为最精彩的词句。
生1:我觉得第一自然段中的“冰天雪地”“狂风呼啸”“大雪纷飞”这几个四字词语用得精彩,很好地体现了当时天气的寒冷。
师:真好,不过这些词到底好在哪儿,还需要细细品味。你知道吗?
生1:知道。“冰天雪地”“大雪纷飞”是从看到的方面来写天气寒冷,而“狂风呼啸”是从听到的方面写。
师:了不起的发现!写天气冷,不仅仅是眼睛看到,还有耳朵听到,这样写就会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这一段还有哪些词句用得精彩?
生2:“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我觉得这一句写得精彩,因为它用了比喻。
师:用了比喻就一定精彩吗?看看这个比喻到底用得如何?
生2:(思考片刻,摇头)
师:谁来挑战一下?
生3:“大冰坨”意思是很大的冰块,作者把整座山都比作一个大冰块,说明当时天气冷极了!
师:这个比喻恰当吗?
生2:恰当。
师:是的,不仅恰当,而且巧妙。不是用了比喻就精彩,而要看准不准、妙不妙。这一段,作者不仅用到了比喻,还发挥了自己的想象,你发现了吗?
生4:“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这句话是作者的想象,也有点儿夸张,体现了当时天气的恶劣。
师:的确,如果说天气的寒冷,对这支队伍是一个巨大的考验,那么,人为的困难更是对他们严峻的挑战。说说你们在第二自然段的发现。
生5:“等待着他们的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我觉得这里的四个“可能”用得特别好,把这支队伍即将面临的困难都写出来了,这样就更能抓住读者的心。
师:注意到这四个“可能”之间的顺序了吗?若把“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一句放到前面来写,好吗?
生6:不好!因为这是最危险、最可怕的情况,放在排比句的最后面,更能体现这支队伍面临的严峻形式。
4 小结迁移。
师:同学们,你们真会读书!通过批注,通过与课文的深入对话,我们感受到了红军队伍所面临的恶劣环境。(板书:环境)阅读小小说,除了欣赏“环境”描写的精彩外,还要关注“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构思,请大家继续给课文其他的段落做批注,读出并写下属于你的精彩发现。
【教学心得】
著名作家许世杰在《微型小说艺术初探》中说:“微型小说是短篇小说的一支,它篇幅虽微小,但同样具备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本课的教学,我尝试小小说欣赏方法的渗透,以期让学生在体验“震撼之情”的同时,学习小小说阅读的方法,进而实现“学一篇,带一类”的目的。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这是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一种能力要求,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我觉得概括能力应比中年级有所提高。在解题导入,初步感知课文后,我先让学生自己尝试概括文章大意,再提示学生抓住主要人物的主要事件对主要内容进行概括,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到概括文章大意有法可循。第二个环节,我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批注的方式品读文本精彩的“环境”描写。学生们在尝试批注中的确有了不少发现,然而,对于其中的“言语秘妙”体会仍然不够,这就需要教师的及时点拨,进而深化学生们对运用四字词语、比喻、想象、排比等的认识,为继续批注人物及情节部分做好充分准备,也让他们获得学习策略,提升语文能力。
片段教学设计与实施 篇9
——林致元
一、什么是片段教学
一般是从某一课堂教学内容中选取某一片段进行教学,选手根据该片段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方案,实施时只面对同事、评委的课堂教学。时间大约10~15分钟。
二、基本特征
(一)目标达成完整性
抓住教学内容最重要部分,突出教学重点和解决教学难点,体现阶段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导入、展开、引导的过程)
(二)教学过程的虚拟性
教师要虚拟教学情景,通过教师语言组织和转化。
1、模拟学生回答或评价学生的形式来虚拟学生语言。(1)教师自问自答,虚拟学生回答。
(2)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让生思考(虚拟思考)停顿(1~2秒),再让某生回答。评价该生回答的长处与短处(重复学生回答内容)。
3、虚拟情境通过口头语言、肢体语言、间歇停顿等来建构,忌用提示语加以说明(不讲设计意图或介绍)。
(三)预设的科学
1、眼中有学生,学生可能会如何回答,会遇到什么问题等,教师应作合理预设。
2、胸中有目标:要重实质,轻形式,体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切忌:(1)徒有形式(如走教室)
(2)无实质内容的评价,如(你回答得很好;以前不发言,今天大胆回答;字写得歪歪斜斜不好看等。)
(四)教学效果的创优性
反映教学内容、水平、素养、思想。
1、2、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师素质等方面评价。片段教学就是将教师的教学构思具体化、实践化的过程。目的在于体现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实效性,展示教师能力。想象眼前有学生,有问有讲,有读有说,用自己的语言变化来影响。
三、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一)需进行教学设计评价
1、教学目标(把握教材意图,确定教学目标)明确:整体把握,突出重点。具体:目标细化、层次性、操作性。
全面:三维目标、处理好基本目标、弹性目标关系。恰当:以学定教、可能性、必要性。
2、教学过程(落实目标,体现理念)
内容取舍:体现重点、知识点、科学准确无误。
结构完整无误:各环节之间逻辑严密,思路清晰,富有创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教学策略:以探究学习、实践学习为主,关注学习方式、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多种方法的合理选择、优化组合)3、4、5、作业设计:针对性、层次性、拓展性、趣味性。板书设计:知识结构、方法渗透、简洁明了。
学情分析:突出整体特点、一般规律、共同特点、知识基础、兼顾个体、难点。
6、形式:表格式、点评式,突出优点,引导评委。
如:小组合作解决什么问题···不同颜色水笔突出重点。
2、考虑情感态度价值。三组目标只要根据学生实际,特别突出一两个就可以了。
(二)不进行教学设计评价的设计(想——写——想)
1、(想)整体入手:先整体,再阶段。
2、(写)粗线条:拟提纲,写要点,脱稿教学。
3、(写)用语准确:关键结论科学无误。
4、(想)留有时间:想教学导语、教学过程、教学亮点、板书安排。
(三)实施预设,形成教学模式 各种类型的课都自导自演一遍。1、2、3、以教材为主线,根据知识点,安排教学环节,语言清晰。情景接触重点短、评、快。
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在重难点展开方法的迁移、渗透;知识的探究。
4、适当板书,版画。
5、重内容,轻形式。
四、几个参考模式
1、解决问题
信息提取——信息分析——信息运用。
2、计算题
生活问题生成数学问题(略)算理生成算法(详)
算法生成技能(略,甚至可以忽略)
3、概念题
感性到理性——形象到抽象,逐步抽象过程。
4、几何公式推导
操作性、概括性;从个别到一般
5、统计图表
轻作图指导,重读图(发现信息对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运用信息(解决问题)
五、如何体现素质1、2、如何出场:微笑、大方,与评委情感交流。
如何教学:不直视评委,抑扬顿挫,脱稿教学,扬长避短,肢体语言,稍走动,控制时间。
教学设计片段的资料 篇10
版本:人教版 课文:《长亭送别》 作者:开开心心 单位:浙江杭州第九中学
【导言】
《长亭送别》是脍炙人口的艺术杰作《西厢记》的第四本第三折,这场送别戏共有十九支曲文,由莺莺主唱,既是塑造莺莺形象的重场戏,也充分体现了王实甫剧作情景交融、富于文采的特点。本课时重点赏读《端正好》《朝天子》《耍孩儿》《四煞》四支曲子,通过前三支曲子已经对课文华美曲雅、富于文采的语言多有领会,在《四煞》赏析中,试图还元杂剧音乐的元素,谱一支撩人心弦的离歌,让音乐激发文字深沉的美感。
【实录】
师:《四煞》里的这颗眼泪和前面的《端正好》的这出“离人泪”意境是一样的,表达的崔莺莺的感情也是相同的,都是即将离别时的悲愁之情,“马嘶远别时”,“泪中见愁”。
前面的《朝天子》我们是来朗读的,《耍孩儿》我们是来演的,我想《四煞》我们就来个唱的吧。
很多的文学作品都是通过唱的形式更深的.走进老百姓的心坎里,听过李煜的《虞美人》吗? 生:听过。
师:还有岳飞的《满江红》,听过吗?
生:当然听过。
师:很好。还有一首我说出来你们肯定听过,王菲唱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生:哦,苏轼写的。
师:好,这些都是明星唱的。今天我们也为《四煞》谱上曲,你可以选择其中的几句唱词,用你熟悉的、喜欢的、符合《四煞》意境的曲子去配它。元杂剧本来就是用来唱的,既然我们无法用元时的曲子来唱,就来他个现代版演唱。
(众生开始谱曲……)
师:好了,现在我们先请一个男同学来给我们唱唱他的作品。
一生起立,酝酿了一会感情后,用幽怨的声音开始唱……
师:请问这是什么曲子?
生:这是我自编的。
师:自编的!我觉得很好,很有创造力,而且编的曲子比较符合《四煞》悲愁的意境。好,给你一个机会,邀请一位女生来演唱一下。
生(很荣幸地):***,请你来给我们唱一下吧。
(女生起立,沉吟良久,全班寂静等候,接着女生用《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曲调开始演唱,全班非常安静。唱完后,掌声响亮。)
师:她唱的是唐代诗人李商隐作词,香港歌星徐小凤演唱过的《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曲调,我认为这首歌的调子跟《四煞》的无限悲愁的意境也是能够吻合的。
还有李叔同以外国曲子填词而成的著名的《送别》曲调,我请大家一起来欣赏,(放《送别》旋律)大家可以在心里默默地唱,艺术是相通的……
【后记】
“认识除法”教学片段赏析 篇1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2~13页例题1。
教学说明:“认识除法”是“表内除法”的起始课,是学生学习除法初步认识的基础。课本第12页的主题图“春游前的准备活动”是为学生学习第13页例题1中“同样多”进行操作、体验与理解创设的情境,其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日常生活中的“同样多”就是“平均分”的结果。教师据此组织开放性的操作活动,加深学生对“同样多”到“平均分”含义的理解,这是学生学习“表内除法”的认知基础,为教学例题2,理解(表内除法)“平均分”方法的多样化做好铺垫,也为掌握用除法解决问题奠定坚实基础。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同样多”的概念,亲历除法“再创造”的过程,建立“平均分”的表象,进而抽象出“平均分”含义。
2.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依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在探索中求知,初步体验知识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感知“同样多”
师:小朋友,在“春游”分物的讨论中,丁丁和当当遇到了与“数”有关的问题,请看!(屏幕出示情境图。)
师:你们能公平地帮他们分一分这些东西吗?
生1:4瓶矿泉水,每人分到2瓶。
生2:2个面包,每人分到1个。
师:那么,怎样帮他们2人公平地分一下蛋糕呢?
生3:把那个蛋糕从正中间切成两半。
师:为什么?
生3:因为刀从正中间切,他们分到的蛋糕才同样多。
师:请同桌轻声说一说是怎样(分别)把这三样东西分成同样多的?
生4:我们是这样分的,4瓶矿泉水每人分到2瓶;2个面包每人分到1个;一个蛋糕每人分到一半,他们都分得同样多。
(板书:同样多)
师:想一想,在生活中你们还遇到过哪些分得“同样多”的情况?
生1:老师分作业本,每人一本。
生2:每个小组都有4个人,每个小组的人数同样多。
生3:老师奖励优秀同学每人2本练习本,优秀同学得到的练习本同样多。
生4:我们分组做游戏,每个组的人数同样多。
生5:为了预防流行性感冒,班主任给每人分发4粒板蓝根片。
师: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赏析:“联系实际”是数学学习的起点和归宿,也是数学价值的根本体现。变教材为学材,把静止的“文本课程”转化为动态的“体验课程”,让数学课与生活链接,与活动链接,与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全面发展链接,拉大了数学课堂的“长度”与“宽度”,真正体现了新课程“以学论教、因人而教、因材施教”的真正内涵。】
二、参与活动,动手实践,构建“平均分”
师(出示情境图):一天,小刚摘来6个桃子,准备分给同伴。他们会怎么分呢?同学们想一想,并且用自己手里的圆片代替桃子,动手摆一摆、分一分。(注意引导学生不要把思维局限在分成两份的一种分法里。)
师:你是怎么摆的?请几个同学介绍他们的分法,大家一起来判断是不是平均分。
生1:○○○ ○○○(是平均分)
生2:○○ ○○ ○○(是平均分)
生3:○○○○ ○○(没有平均分)
师:“生3”的分法怎样改一改就是平均分?为什么?
生4:把左边圆片移一个到右边就是平均分了。
师:请看,王文林是这样摆的(如下图):○○○○○○
他分成6个1,也是平均分吗?(教室里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教师小结:平均分跟分的份数的多少无关,关键看每份的数目是否相同,只要每份同样多,就是平均分。请判断(屏幕出示情境图)。
1. 9个萝卜分成两堆,一堆3个,一堆6个。这种分法是平均分吗?( )
【赏析:让学生认识除法算式产生的背景,经历数学的探索历程,数与形的结合使探究自然而又亲切。教师放手,在放手的同时,真正放心,相信学生有能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感受、感悟、发现,并有所创新。】
三、汇报交流,巩固提高,深入认识“平均分”
师:对上面的分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略)
活动一:原来有6个桃子,又采来2个桃子,一共有几个桃子?(8个桃子。)“8个桃子”是要分的总数。(板书:总数)你想知道什么?
生1:我想知道怎样平均分。
生2:我想知道平均每人分得几个桃子?(教师提示,这就是每份数。)
生3:我想知道分给了几个人?〔教师提示,这就是份数。根据学生发言,板书:8个桃子,每人()个,可以分给()个人。〕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准备怎样分8个桃子?(把学生的分法都填在括号里。小组合作具体分一分,看看哪些分法能进行下去。)
汇报交流,整理(板书)如下:
8个桃子,每个人(1)个,可以分给(8)个人。
8个桃子,每个人(2)个,可以分给(4)个人。
8个桃子,每个人(4)个,可以分给(2)个人。
活动二:4个人,要分完8个桃子,用卡片代替桃子分一分。分好后。同桌相互检查是不是分成了4份,每份是不是同样多。讨论:分别给8、4、2一个名称。把结果填在报告单上。
活动三: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15粒豆子把它们平均分成5份。填报告单。
活动四:(练习三第1题)用小棒代替花,动手往3张画有花瓶的纸上放花(小棒)。怎样将“花”放完,又使每个“花瓶”里的“花”同样多。
【赏析:由于整堂课关注的是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发现和自主建构,所以学生兴趣浓厚,学得积极主动,学生在活动中产生思维碰撞,将现实问题与数量关系联系起来建构平均分的意义,这是新课改最需要的。】
四、拓展应用,强化“平均分”
1.明天二(1)班的同学就要去春游了,有5个同学共同买了25颗糖、15个橙子和10个面包,请同学们帮助这5个同学平均分一分。这5个同学平均每人分到几颗糖?几个橙子?几个面包?
2.有14把钢叉,如果每人分2把,可以分给几个人?
3.回家后,学着给家人分一分筷子、水果或其他东西。
【赏析:一系列的活动都紧扣新知的学习和应用,使学生在应用中提升对“平均分”的认识,促进了学生能力的提高。在学生不断完善对平均分知识的认识、理解的建构中,逐步增强应用意识。在操作、体验、应用与拓展中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作者单位 陆良县中枢小学
陆良县芳华镇戚家山学校
【应用题教学设计片段】推荐阅读:
应用题教学浅见10-15
进行应用题教学07-05
应用题解题教学10-05
数学应用题教学09-04
归总应用题教案设计07-19
三步计算应用题教学设计10-11
分数应用题的教学策略05-21
小学数学之应用题教学05-28
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教学05-28
工程应用题教学管理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