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学生工作思考

2024-09-18

当前学生工作思考(共8篇)

当前学生工作思考 篇1

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逐渐深化和社会利益关系的逐步调整,各类复杂的社会矛盾日益显现,信访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遇到许多纷繁复杂的棘手问题,有些难点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信访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如何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认真做好新时期、新任务下的信访工作,指导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是我们每一个信访工作者应该研究探讨的课题。问题一:个别领导干部对信访工作认识不到位。一是认为抓信访太牵扯精力,影响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信访工作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二是认为上访群众多是“刁民”,对他们采取哄、拦、卡、压的办法,把政府机关与人民群众对立起来。三是认为信访工作是信访部门的事,由信访部门处理就行了,把自己与群众割裂开来。四是认为信访部门是“救火队”、“挡箭牌”, 有事时想到,无事时忘掉,平时看不到。问题二:地区性的政策因素增加了信访工作的难度。一是个别政策的制订远离实际、脱离群众、违背~,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群众的合法权益,造成了群众对政府的不满,给当地的政府工作增加了难度。二是对新政策出台后可能出现的情况预见不够、准备不足,造成各级政府工作被动、威信降低、形象受损。三是政出多门、口径不

一、相互矛盾,造成操作困难,群众不满。四是执行政策不及时、不到位,损害了部分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三:群众思想观念上存在误区。一是信“上”不信“下”,有问题不找基层政府和具体部门,认为只有找上面的大部门、大领导才能解决问题。二是信“多”不信“少”,不论什么事,多找几个部门和领导反映总不会错,多多益善。三是信“闹”不信“理”, 不管有理无理,先闹再说,认为“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四是信“访”不信“法”, 既使是典型的涉法问题,也要到政府部门上访解决。问题四:个别干部素质不高、工作责任心不强造成群众不断上访。一是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只重视抓经济效益,不注重社会效益,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提出的意见不能引起足够重视,甚至对群众的上访征兆置若罔闻,既不及时报送信息,也不采取措施,把群众“逼”上上访之路。二是一些领导为出政绩,不顾群众的实际承受能力,办一些诸如“形象工程”之类的违~、失民心的事,引发群众集体上访。三是个别领导干部摆不正位子、放不下架子,遇到问题不主动与群众沟通,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从而激化了矛盾,造成干群关系紧张对立。四是一些机关干部工作作风不实,官僚主义严重,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处理不及时、不到位,甚至不闻不问,以至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综揽上述难点问题,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形势和复杂的社会矛盾,如何做好当前信访工作,是摆在各级党政领导面前的重大而现实的课题。我们以为,解决这些难点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端正对人民群众的态度,提高对信访工作的认识,加强对信访工作的领导,真正形成各级党委政府、各职能部门、各基层单位齐抓共管的全方位、网络化、大信访的信访工作格局。

一、提高认识,坚持群众路线,实现“三个转变”信访工作是直接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做好信访工作可以疏通和拓宽党和政府体察民情的渠道,使各级党委、政府能够及时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疾苦,发现和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进一步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坚持群众路线,是做好信访工作的根本,是实践好“三个代表”的关键所在。绝大多数领导干部头脑清醒、政治敏锐,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少数单位、部门的个别领导干部认识不足、嗅觉不灵,工作处于被动应付,对信访工作抱有“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态度。为此,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对信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群众观点,努力实现信访工作“三个转变”:

1、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信访工作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面向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调查了解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密切关注群众的思想动向,掌握第一手材料,有针对性地解决好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从而实现变群众上访反映问题为领导干部主动下基层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2、变被动应付为主动预防。各职能部门、基层单位,尤其是信访部门,要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拓宽信息渠道,了解社情~,及时获得预警性、超前性、深层次的上访信息。在此基础上,客观分析问题,制定工作预案,服务领导决策,把信访苗头消除在内部、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初始。

3、变单纯信访为综合治理。信访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把群众信访问题都看成是信访部门的事。事实上大多数群众上访多是反映某个部门、单位或某几个部门、单位该解决而未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最终还要靠这些部门和单位认真履行职责、发挥主体作用而解决,信访部门只是起到一个综合协调作用。只有各级各部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配合到位,才能真正解决群众的信访问题。

二、端正思想,增强责任意识,强化“三种机制”

1、强化“领导责任机制”。领导是信访工作的主体,是群众信访的直接对象,是解决群众问题的主导。发挥领导在信访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必须从机制上加以保证,强化信访工作领导机制的基本要求是:领导重视信访工作不是一阵子重视,而是长期的稳定的重视;不是仅仅党政一把手或分管领导重视,而是领导班子整体重视;不是哪一级领导班子重视,而是各级领导班子层层重视。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三落实、一追究”:一是落实领导干部岗位责任制,按照“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完善责任制,明确责任人,纳入考核内容,并入目标管理;二是落实领导干部制度责任制,建立健全领导干部阅批群众来信、接待群众来访、处理信访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以

当前学生工作思考 篇2

农业要想实现现代化就首先必须要重视农村水利设施的建设。只有完善了相关水利设施, 农业才可能获得稳定健康快速的发展。作为农业发展的基础保障性工程, 它与整个农村工作息息相关。现阶段, 我国的农业正面临着生产方式以及产业结构的转变, 进入到了一个与以往不同的新的发展阶段。正在由过去的一味追求粮食产量的单一模式向着产业化、规模化、多样化地模式转变。所以, 以往老旧的水利设施工程, 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1.1 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现代化首先是打破过去追求粮食产量的单一模式, 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保证粮食增产的同时, 也要大力发展蔬菜瓜果和苗木花卉等的种植, 使农业生产多样化, 搭配合理化。在其它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的背景下, 以往根据粮食作物灌溉排涝标准所修建的水利设施无疑就会显得力不从心, 根本无法满足新兴作物种植的需要。

同时, 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 农也生产也要进入市场, 受市场因素的调节, 我国旧有的一家一户的分散种植经营模式对水利建设实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调整也造成了不小的困难。

1.2 水质要求提高

农业生产多样化的发展, 对水质的要求也不断的提高, 例如水产养殖业, 它对水质的要求就要比对农作物种植苛刻的多。如果水源受到污染, 水质无法保证, 就可等对水产养殖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严重损害养殖户的利益, 进而影响到农民增收。目前, 很多地方的水利工程设施尚不能保证水质, 这也就造成了很多矛盾的产生, 从而也应影响到了水资源和水利工程费用的征收和使用。

1.3 宏观环境变化

以往计划经济时代, 农田基本水利设施建设是由政府组织和实施的, 而现在这种建设模式正逐步在向村民自主的方向转化, 政府职能也由以往的发布指令想提出指导意见转变, 以资代劳的模式正逐渐转化为尽出工, 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大环境正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1.4 正确理解水利政策

按照使用功能的标准, 我们一般可以将农村水利建设项目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就是社会效益明显, 具有较强公益性的水利项目。这些水利工程一般投资大、规模大, 如一些防洪排涝、农田灌溉主干和水土保持等工程项目;第二类就是实现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 如供水、养殖和水利综合经营等项目。按照这个划分标准, 我国目前在建使用的多数农田水利设施工程都属于第一类, 其公益性比较明显, 多由政府出资建设。但也正是由于这一认识误区的存在, 造成了农村水利投入主体不明确的弊端。多数农村地区都普遍认为农田灌溉、水土保持和水环境治理工程都应该是政府行为, 应由政府出资建造。但事实上, 这些相关工程在使用过程中, 受益者和收益范围都非常明确, 仅靠政府一家投资是远远不够的。农业灌溉排涝工程属于农业生产性工程, 应该由政府作为投资主体向农民作为农业生产主体转变。

2应采取的对策和未来发展目标

在“十二五”规划当中, 我国已经明确提出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就是要搞好农田水利建设。提出了水利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 从防汛抗旱减灾、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体制机制和制度等四个方面着手。要围绕“一个目标” (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目标) , 利用“两大优势” (即水资源优势和水务一体化优势) , 确立“三个协调” (即安全、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 不断完善“四个体系” (即防洪保安、水环境保护、水资源配置和农业灌溉安全体系) , 发挥“五个方面作用” (即提高产业层次、提高安全可靠性、提高景观水平、提高水资源科学利用程度、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

2.1 推广节水灌溉

节约用水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也是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结构调整就是要引进新技术, 实施节水灌溉, 把每一滴水资源都有效地利用起来, 改变以往粗放浪费的灌溉方式。节水灌溉的推广有利于集约型农业的建设, 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加强和加大节水灌溉水利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 支持和扶植节能项目的建设, 合理发展喷、滴灌工程。

2.2 提高农田灌排标准

农业结构的变更和多样化必然要淘汰掉以往以粮食生产为主所设置的各项标准, 旧有的排涝灌溉等相关标准已与现有的种植结构严重脱节, 我们有必要加大加强对农业新结构下的灌溉和排涝降渍技术进行研究, 制定与农业发展现状相适应的新标准, 指导农田水利建设。新的技术标准应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提高农田排涝能力为目标, 更好的为农业生产提供灌溉、排涝服务。

2.3 加强水环境治理

近些年来, 虽然产业获得了大发展, 经济快速增长, 但是这些都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尤其是珍惜的水资源也被大量污染, 水环境已严重恶化, 多地水质出现严重的破坏。这些现象都极大的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尤其是对水产养殖业带来了很大的打击。在某些地方可以说是毁灭性的, 死鱼、死蟹等现象屡见不鲜, 给农民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我们必须本着对子孙负责的态度, 加强水环境治理, 尤其是农村水环境的治理, 保护好农用水资源, 创造良好的水生态环境, 功在当代, 造福子孙。

3主要措施

3.1 提高对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认识

农业水利设施建设的好坏可以说是农业发展和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和根本保证, 没有一个完善的防洪排涝设施体系, 实现农业结构转变、农业增效, 提高农民收入, 保证农村稳定都只能是空谈。由此可见, 农业现代化关键在于农业水利现代化, 只有做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现代化才有根本保障。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应符合我国经济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 应与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相适应。围绕着为农业发展服务这一根本目的, 努力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引入新技术、新方法, 用科学和现代的理念去指导水利设施的规划和建设, 为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保驾护航, 从而推进农业生产方式观念的转变, 真正实现农业水利设施建设的飞跃发展。

目前, 农村水利设施建设面临的问题还很多, 资金不足, 主体不明确, 生产经营模式落后等等问题, 都严重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我们应该多从实际出发, 结合实际制定相关可行的政策, 从真正意义上推动农业水利设施建设的大发展。

3.2 加强水利服务队伍建设

现代化地水利设施, 需要有现代化地队伍来管理、规划和建设。农村水利服务队伍的建设对水利设施的现代化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水利站作为水利服务队伍中最基层、最直接的服务机构, 它管理、规划和建设水平的高低就能反映出水利服务队伍的整体水平。水利站得主要职责就是负责本乡镇行政区域内水利工程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防汛抗旱, 灌溉排涝, 水资源管理, 协助做好水行政执法和费用收缴, 圩区建设和国营机电排灌站的运行管理, 新技术推广等等。水利设施的现代化首先从人入手, 服务队伍的管理科学, 工作熟练高效, 整个水利设施才能发挥为农业发展服务的功能。水利站作为一级机构, 应结合自身优势, 加大水利技术示范和推广力度,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水平, 尽快实现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分离、综合性服务和专业性服务相结合、科技性服务和指导性服务相协调, 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赵玉红, 肖长来, 段长春.水资源基础实验室开放式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1, (1) :168-171.

[2]北京30年来最大的水资源保护工程 (上) [J].环境教育, 2011, (01) :76-79.

[3]汪永晨, 王丽娜.母亲河流向何方——绿家园黄河十年行2010纪实[J].环境教育, 2011, (1) :10-27.

当前学生工作思考 篇3

关键词:高校;就业指导;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5—0234—02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的教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观念的影响,教育发展与社会需求相互脱节的现象十分严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这个局面愈加突出。因此,开展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意义重大。

一、新形势下开展高校就业指导的作用

高校就业指导是通过就业指导政策与法规的教育、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对在校学生自身的素质、条件以及家庭与社会环境等各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与了解,然后根据社会职业需要情况做出职业方面的建议,使其能够选择合适的职业和胜任的工作,从而较好地完成个人职业定向,这个过程应贯穿于高校教育的始终。

开展就业指导是高校教育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高校教育现实自我完善和可持性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一,高校就业指导有助于教育与社会的结合。高校是社会新增劳动力“储存”与培养的基本机构,企事业是用人的主体,就业指导则是两者之间不可缺少的桥梁。一方面,通过就业指导,高校了解了社会需要,其培养目标才会有针对性,不至于盲目培养和重复培养;另一方面,就业指导作为高校面向社会的一个窗口,通过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使用情况的反馈,来指导高校提高教育质量,有效地克服人才的供需脱节现象,增强教育的适应性,从而促进教育与社会的结合。第二,高校就业指导有助于教育结构的调整。就业指导运用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对社会职业变动及其对人才的需求趋势进行综合分析,预测社会对人才需求趋势及其专业构成,有效地指导教育结构的调整,以增强教育的社会适应性和服务社会的主动性。第三,高校就业指导对于学生个体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高校通过就业指导,在态度上帮助学生选择职业时正确处理个人发展与社会需要的关系,引导学生将职业理想与社会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方法上指导学生掌握求职择业的方法与技巧,使学生能顺利地选择职业或获得职业;在行为上能对学生行为有很强的激励作用。

二、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开展与实践的现状

高校就业指导的开展与实践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与市场经济的要求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突出表现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滞后于现实需要。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作为沟通社会经济结构、就业结构与职业结构的关键环节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高校就业指导缺乏实效,不能适应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

1.高校教育特别是就业指导教育与职业定向脱节

当前,高校教育与生产实践、劳动就业相脱节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在一些大中专高校,虽然成立了就业咨询指导机构,但由于缺乏系统的、一体化的职业知识教育和正确的就业指导工作,学生缺乏关于社会分工和社会职业方面的基本知识,职业意识仍很淡薄,职业选择仍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2.高校尚未发挥好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主渠道作用

据统计结果显示,近半数学生获取职业信息的主渠道是社会上的各种宣传,这就造成学生听信一些片面、夸大的宣传和误导,形成求职和职业选择的误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作为帮助学生获取职业信息、形成正确的择业观的作用远没有真正发挥出来,致使学生不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取职业信息,不能树立起正确的职业选择观念。3.缺乏专职指导人员和系统的就业指导课程

在大多数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在机构设置、专职人员配备、各种心理测量及信息搜集和反馈等方面还很不完善,同时,由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刚刚起步,非常缺乏就业指导课程的相关教材、教学参考书和资料,缺乏教学经验,致使就业指导课程的设置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由于受到以上种种原因的制约和影响,学生在职业定位过程中,更多地是受到社会宣传媒介的舆论引导,盲目地崇尚和向往一些“实惠”或“热门”的职业,如金融管理、律师、医生、电子商务等,并把它们作为自己的职业理想或选择目标,不能恰当地处理个人理想、特长与社会需求的关系。

三、开展高校就业指导的几点思考

(一)改变观念,加大投入,提高对就业指导工作的认识,实现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制度化和专业化

高校就业指导就是为学生成才服务,为学生就业服务,是落实“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现代办学的理念中,学生就业事关高校的生存和发展,深受高校重视。各级高校应加大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投入,确保人、财、物的配备,保证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正常运行。破除单一的专业学术取向,强化职业训练,不同类型的高校所追求的价值取向应不尽相同。

(二)明确高校就业指导的内容

学生就业指导需要实现专业化,指导的方法和内容要随着学生和社会的需求而不断改进。指导者应掌握就业政策动态、供需情况、未来发展的趋势及预测,给学生提供具体的信息;引导学生搞好未来职业生涯的设计中,使用人才素质测评等手段对学生进行职业定位。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结合国外高校就业指导的有益经验,高校就业指导应包括这些内容:

1.职业知识教育。其目的在于使学生明确三个基本问题:(1)职业是什么?即明确职业的内涵与作用。(2)职业的特性。包括职业的名称、种类、职业的社会功能、社会报酬、职业环境、职业前景、职业资格要求 诸如体力、能力、教育程度、道德水平方面要求等。(3)相关法规知识。包括职业教育法、劳动法、合同法等。

2.职业信息分析。职业信息是关于职业和工作岗位的正确的有效的情报,是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1)职业的动向,劳动力的供应与需求关系等。(2)国家就业政策与制度、产业发展政策等。(3)开展个人职业测定。(4)求职策略与技巧。其基本内容为:对学生进行模拟求职训练,通过模拟求职训练使学生指导如何撰写个人简历、求职信;通过模拟训练使学生掌握面试技巧,学会自我表现。(5)加强创业教育,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创业教育被学者称为“未来的人应掌握的‘第三本教育护照’”。同样,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也是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树立以创新精神为核心内容的创业观念。

(三)掌握高校就业指导的途径与方法

就业指导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不同的行业、职业对员工的学历、素质有不同的要求,不同年龄、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特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法进行。

1.开设就业指导课。就业指导课主要是由专职教师以课程的形式,全面系统的向学生传授职业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职业世界,合理地设计自己希望接受的专业教育或职业培训的计划和选定未来的职业。

2.学科就业指导渗透。即将就业指导渗透与高校的各门课程教学中。无论是基础课程,还是专业课程,都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专业及相关职业的了解,增强学生的职业兴趣。

3.组织职业体验。通过亲身实践以获得对某种职业的认识。高校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观访问和实习,使学生经历一种真实或模拟的工作情景,以增强对职业的感性认识,并在劳动实习中检验自己的各种素质,有针对性的调整自己的职业知识,增强择业决策能力。

4.开展职业咨询。职业咨询是就业指导者通过与需要帮助的求职者商谈,协助他们解决选择职业、调整职业、接受训练和获得就业机会等问题的过程。主要有个别咨询、集体咨询和同伴咨询三种形式。需要明确的是:第一,职业咨询的目的不是代替学生做出职业决策或解决问题,而是运用心理咨询技术、技巧和方法,协助学生查明所遇问题的性质,引导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以克服职业发展过程中的障碍与问题;第二,指导教师与学生能否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咨询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而要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指导教师必须做到:真诚相待、察言观色、积极尊重。

5.进行职业测验。职业测验是为甄选适合于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员所进行的测验。测验包括智力测验、技能测验、兴趣测验、态度测验、气质测验等。

(四)构建人才供求信息网络

纵观就业指导的发展,它不是单纯由一个或几个人或单位就可以完成的。要切实发挥高校就业指导的作用,就必须使就业指导网络化。

1.完善校内就业指导网络。高校应设立相关的就业指导机构,并发挥其情报功能、组织功能,注意收集职业信息,协调校内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同时,要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指导者队伍,它应包括:高校指导机构的专职人员,就业指导课专职任课教师,班主任年级辅导员 以及政府官员、劳动、人事等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

2.加强研究,建立人才供求信息网络,形成高校——用人单位互动的运行机制。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社会支持。高校一方面要做好宣传和推荐工作,为毕业生谋取更大的就业和创业的空间;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强与社会用人单位的合作,让学生有目的地尽早了解和接触社会职业,缩短学生与职业世界的距离,增加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自觉性、主动性,顺利实现就业和创业提供帮助。

3.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就业指导中的作用。首先,电视、广播、电话、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各种传播媒介对就业指导的介入,为劳动力供需双方提供了更多、更全面的信息,同时还缩小了求职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距离。

总之,时至今日,高校就业指导不仅已成为一门严格的、独立完整的学科,是一个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和信息学等多种学科的综合体;而且是一项涉及社会、高校、家庭、企业等多方面的、复杂的系统工作,只有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各方面相互结合、相互促进,才能做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

参考文献:

[1]宝小清.大学生职业指导的方法与内容[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

[2]李芝山.大学生职业指导的问题及策略[J].人才开发,2007,(2).

[3]邵小芳.大学生职业指导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6).

[4]仇静莉.职业指导与大学生就业[J].北京教育:成功就业版,2007,(2).

[5]李燕冰,谭汝金.职业指导与大学生就业[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6).

[6]李翀,潘显才.浅析高校就业指导[J].现代企业教育,2008,(2).

当前班级管理工作现状的思考 篇4

姓 名:程华林

地 址:新建县竞晖学校

邮 编:330100

电 话:

E-mail:chenghualin953@sohu.com

当前班级管理工作现状的思考

新建县竞晖学校 程华林

[内容提要]班级是学校教育中学生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它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班主任是学生班级的直接组织者、教育者、领导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班级与各任课教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是学校德育的骨干力量。班级管理是一项艰巨繁杂而意义重大的工作,班主任应着重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实与虚。只务虚不务实的班主任,工作难见实效;只务实不务虚的班主任,很难成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

二、管与放。管大放小,管主放次,授权负责,分层管理。

三、严与宽。严中有宽,宽中有爱,爱中有教。

四、堵与导。以导为主,以堵为辅,多民主,少强制;多激励,少批评;多引导,少说教;多用情,少用气。

[关键词]班主任 班级管理 个性发展

班级是学校教育中学生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它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班主任是学生班级的直接组织者、教育者、领导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班级与各任课教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是学生德育的骨干力量。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如何处理班主任与学生、班集体与学生个体之间的关系,从而充分调动班级中每个学生的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能力,是中小教育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基本问题之一。因而探讨中小学班级管理模式,探索班级管理的规律,对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长期以来,我县中小学班级管理的基本模式是统一化、标准化、同步化管理。这种模式不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积极性,忽视学生的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班主任凡事包办代替,管理不灵活,学生都当作单一的被管理者,学生班级组织应有的教育功能和发展功能不能得到充分体现。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1、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影响学生主动地发展。

2、管的过死,管物过严,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影响了学生创 造性积极地发挥。

3、对学生不尊重,不公正,不民主,甚至伤害学生的现象仍然存在。

4、班级工作由班主任主观臆断,多数学生没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不利于学生责任心、义务感的培养,也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及与他人交往能力的发展。

5、班级活动由班主任单独策划并组织实施。往往由教育目的、任务需要出发多,考虑学 生心理需要和心理体验少,造成学生对班级活动没兴趣或兴趣不大,影响了教育活动的实际效果。

6、虽然班里有学生小干部,但充其量不过是班主任的“耳”与“目”,贯彻班主任的意 图,执行班主任的部分职责,大部分学生仍然处于被管束的地位,不利于学生自我意识、民主意识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

产生以上不良现象的原因,大概要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问题:大部分班主任(特别是男性)总喜欢拿出一套“家长作风”,认为把学生管得 服服帖帖,才称得上优秀班主任。他们在家里是典型的大男子主义,在班上也是典型的“一言堂”,什么都有是一个人说了算。殊不知,表面上服从并不能代替实质上的遵从。长期下去,必将影响学生个性发展和能力的提高。

2、素质问题:班主任工作是一项艰巨繁杂而又意义重大的工作,这就决定了班主任必须 具备素质的要求。现今有许多班主任并非正规师范校毕业,也没有受过班主任管理工作培训,仅凭自己已有的一点肤浅认识,认为能当好一位老师,就能成为一名好班主任。他们对待学生往往感情用事,简单粗暴,不想后果,对犯错的优生往往采取包庇宽容的态度,而对待差生轻则斥责,重则处罚,全然不按教育规律办事,班主任的低劣素质是造成班级管理工作混乱的根源之一。

3、方法问题: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项技巧很高的工作。很多班主任在处理班上 问题时,凡事过问,事无巨细,事必躬亲,早晚跟班,无所不管,甚至充当“管家”、“警察”或“保姆”的角色,结果造成了学生依赖性强,独立性差,更缺乏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力。班主任也整天陷于杂务,身心疲惫不堪,不利于班级正常教学和班级活动。

由于上述及其它多方面的因素,造成了我县中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现状。这既影响了学生心理和个性健康、正常的发展,也必将影响素质教育在我县全面实施。为改变这种境况,笔者认为,实际工作中,班主任对于班级管理工作应着重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实与虚

班主任工作是多方面的。它既要求班主任立足现实,努力搞好实际工作,又要求班主任着眼长远,加强学习、研究与探索。所以,班主任要做到既务实又务虚。班主任工作的务实,要求班主任必须从当前做起,从具体的事务做起,扎扎实实搞好班级管理。班主任必须深入学生中去,认真了解、研究学生,掌握班级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班主任既要做学生的导师,又要做学生的朋友与助手。学生情绪波动,班主任要找他谈心;学生参加义务劳动,班主任要率先垂范;学生生病住院,班主任上前料后————班主任的工作是如此具体而细微。只有具有务实精神,班主任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才能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班级管理工作才能得实效。在务实的同时,班主任还要务虚。班级工作需要理论的

指导,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不断地提高管理水平。班主任要善于从繁杂、琐碎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树立班级管理的整体观、发展观、理论指导观。班主任自身也需要加强学习,参与教育管理理论的研究与探讨,努力提高自身修养与素质,以适应教育发展需要。班主任务虚的更高要求在于班主要有开阔的眼界,长远的眼光,广泛关注国内处教育发展动态,大胆创新,用自身的实践丰富和发展教育理论,推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只务虚不务实的班主任,工作难见实效;只务实不务虚的班主任,很难成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

2、管与放

班级管理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成长发展中的学生。实际工作中,班主任要“管”的方面很多,小到学生的坐立行走、穿着打扮,大到学生的思想动态、前途命运,以及班级的建设与发展。一个整天看管着学生、寸步不离学生班主任,一个对班级事务大包大揽并被其搅得心烦意乱的班主任,不是一个好班主任,他的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新性肯定会受到很大影响。陶行知说“教是为了不教。”魏书生认为“管是为了不管。”其思想从根本上说,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做到“管放结合。”

具体而言,班主任要管的方面主要包括:制定班级的长期目标,把握班级工作的整体思路:培养一支强而得力和干部,并加以指导监督;做好个别学生及全体学生的思想工作,增强班级凝聚力、向心力;协调多方面关系,形成教育合力。学生能干的,班主任坚决不要干。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班主任要大胆放手,从管理目标和方案的制订,到具体事务的筹划和完成,都要让学生充分参与,只是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提供适当的建议和帮助,努力做到指导而不包办,引导而不强迫。班级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治”,即通过班主任民主、科学、艺术的班级管理,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监控、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管大放小,管主放次,授权负责,分层管理,既有利于班级的建设与发展,又有利于学生个性完善、能力的提高。

3、严与宽

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必须对学生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但“严”不是严厉、严酷。管理过严,容量造成学生个性压抑、自卑感重、自制力差、胆小怕事,甚至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导致师生关系合理化。这既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班级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因此,班主任要正确指导握严格的尺度,要严中有宽。

严格管理班级,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做起。一要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做到纪律严明,“以法治班”。二要公正平,不感情用事。对违规者,无论是干部还是普通学生,无论是优秀生还是后进生,都要一视同仁。

三、要持之以恒,避免犯“冷热病”。时紧时松。同时要狠抓养成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严还必须与宽有效结合起来,灵活处理。

班主任要私下做好被处罚学生的思想工作,使其正确认识错误,并努力改正。同时,对学生违纪处罚的方式要多样化,要寓教育于处罚中。魏书生同志对学生犯错误的处罚是:唱一支歌,做一件好事,写一分关于错误的说明。他把处罚生动的自我教育的做法,对我们是一个很好的启迪。工作实践中,严和宽是对立统一的。严不是冷面铁心,宽也不是迁就纵容。只有做到“严中有宽,宽中有爱,爱中有教”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4、堵与导

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班主任采取“堵‘的方

式,如实行“全封闭管理”以避免学生受校外不良影响,制定严厉的惩罚措施以控制学生越轨行为等等。采取“堵‘的方式,减小学生犯各种错误的可能性,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是必要的、有利的。它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小气候“,从而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但仅仅靠“堵“是不行的。过多地应用”堵“的方式,有两种不利:一是容易使学生成为工作的 “对立面”,增加教育阻力;二是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增强学生的抵抗力与社会适应能力。

因此,“堵”必须与“导”结合起来,以“导”为主,以“导”为前提。通

过引导,要让学生增强明辨是非与自我教育的能力。做好“导”的工作,需要做到“四多四少”:多民主,少强制;多激励,少批评;多引导,少说教;多用情,少用气。多民主,少强制,要求我们要充分调到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制定规章制度、进行民主评议、选班干部和处理班级事件,而不是单从班主任的主观愿望出发,强行这样做或那样做。“多激励,少批评”要求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自身优点、长处,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通过发扬优点来克服缺点;要善于用英雄模范、先进人物的事迹来激励学生装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还要告诉学生为什么,并具体指导学生去做。有时还需要班主任亲自示范,手把手地教。“多用情,少用气”要求我们对待犯错误的学生,要以情感人,亲切和蔼,心平气和,而不应怒气冲天,训斥指责,或者有意冷谈疏远。

班级工作中,“堵”与“导”都只是手段,我们要以“导”为主,辅之以“堵”,追求最 佳的教育效果。班主任如能正确处理好上述几种重要关系,班级管理工作则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我县班级管理工作便可再上新台阶。[参考书目]

1、《论班主任工作的几个重要关系》 廖汉忠

2、《教育学》柳海民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当前信访工作的分析与思考 篇5

长期的信访工作实践使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尽管各级党委政府对信访工作日益重视,但信访工作者们却感到这项工作愈来愈难,群众越级上访、重复上访愈来愈多,而劝返工作却成效甚微,群众反映的问题也不能有效解决,问题何在?原因何在?结合我区信访工作实践和思考,笔者通过调查研究、查阅资料,借本篇文章发表一些粗浅的看法,就如何科学把握当前信访工作的形势和任务、如何理顺当前信访工作的职责定位、如何强化当前信访工作的机制架构、如何处理好现阶段信访工作的几个热点难点问题谈几点体会,仅供大家参考。

一、当前信访工作形势分析

正确把握形势、驾驭形势是做好新时期信访工作的基础,通过分析形势,把握工作规律,才能更好地提升信访工作的前瞻性、适应性和主动性。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信访工作,把信访工作摆上了重要位置,信访工作积极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从内涵到外延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极大地增强了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群众权益的能力和水平,在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据统计,近五年我区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4543批21903人次,可以设想,这些信访事项连接着多少家庭、多少群体,我们可以感受到信访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然而,我们还应当看到,信访工作正面临着外部任务加重、内部体制机制不适应加剧的双重压力,面对当

任,信访干部也相应成了各项法律、政策都要了解的“万事通”,然而“十事半通,不如一事精通”,信访部门已不堪重负,呈现出一付“小马拉大车”的困局。

(二)信访部门责重权轻。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人大、政府、司法机关及相关职能部门都设有信访机构。《信访条例》也明确规定党委政府信访部门代表同级党委政府对所属部门信访工作有协调指导权,但在实际上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隶属关系,同级党委政府信访机构对各部门信访机构之间的管制协调能力十分有限,缺乏强制约束。各级信访机构地位低下,缺乏解决问题的有效资源和实际权力,而信访反映的问题往往涉及到掌握党政司法权力的部门,却让没有权力的信访部门出面处理,信访部门什么都能管,实际上什么也管不了。这与信访部门担负的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很不适应,信访部门责重权轻,权责出现错位。信访机构没有解决问题的实际权力,处理问题主要靠领导批示和干预,信访机构把领导批示批转到有关部门,有关部门往往拖着不办,缺乏责任心,但信访部门除了催办别无他法。由于责任不落实,信访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致使群众反复进行信访。

(三)社会管理主体不明。当前,社会矛盾多、处理解决难,反映出群众工作的变化和发展,也反映出社会管理的缺失。社会管理缺失在信访工作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信访条例》一方面提出要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另一方面又规定了许多不能。如要求信访人不能聚集上访、不能择机上访、不能到敏感部位上访、不能缠访闹访、不能非正常上访等等。这些不仅是群众工作,更是

场所聚集甚至滋事。有的人采取一些极端方式,制造扩大社会影响,带来社会负面效应,影响社会稳定。特别是进京上访人员,他们作为上访代表赴京上访,反映的问题多而复杂,报警、求助和施压是他们进京上访的主要手段。他们反映的问题大部分解决难度较大,但又要求必须当场答复解决,必须见有一定权力的领导才肯回到地方,部分责任单位的领导对这些上访人听见就烦,见着就更烦,认为信访工作是信访部门的事,由信访部门处理就行了,把自己与群众割裂开来,因此往往都不想去接,而在缺少责任单位的工作支持下,信访部门对于这类人员的解释疏导更显苍白无力,所以很难劝返。

三、当前信访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对经济社会变革的不适应或适应滞后,是信访问题产生的主要诱因。近年来,随着我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和利益结构的深刻变化,一些积累多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各种热点问题通过群众信访反映出来,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是需要一定过程的,而群众要求解决问题的心情迫切,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是造成群众信访和集体访、重复访增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部分群众思想观念上存在误区,是信访问题产生的主观动因。一是信“上”不信“下”,有问题不找基层政府和具体部门,认为只有找上面的大部门、大领导才能解决问题。二是信“多”不信“少”,不论什么事,多找几个部门和领导反映总不会错,多多益善。三是信“闹”不信“理”, 不管有理无理,先闹再说,认为“大闹大解决、小闹

政治责任感,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营造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

(一)强化信访工作的体制架构。体制是管总的,体制建设对任何一项工作都是根本性建设。近年来,信访工作体制建设总体趋势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效能的发挥。

1.要增强权威性。就是要增强信访部门对职能部门信访工作的领导力、推动力和约束力。这既涉及到强化部门职能和完善工作机制等方面,也涉及到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干、如何树立权威的问题。多年的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目前要增强信访部门权威性不能总是“临渊羡鱼”,总是牢骚满腹,更不能一味等着上级给授权而无所作为、无所事事,增强部门权威关键在于用好手中已有的职权。较之以往,信访部门已经有了树立自身权威、推动工作落实的有利条件,有了中纪委《关于违反信访工作纪律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央三部局关于《违反信访工作纪律处分暂行规定》等有力武器。过去信访部门协调解决信访问题需要给别人说好话,现在中央给了我们手段,关键看我们敢不敢在实际工作中去运用手中的权力,敢不敢向违反信访工作纪律的单位和个人叫板,能不能真正做到挺起腰板、理直气壮。从全国各地的情况看,只要信访部门在责任落实上抓得实、功夫下得大,信访部门在当地就有权威,工作局面也就比较理想。往深处说,信访部门敢不敢说不、敢不敢问责也是对我们是非观念、工作智慧、胆识气魄的考验。各级信访部门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增强信访工作权威不是没有出路,只是一些方面还不够规范、不够明确,在一些“度”的把握上

交办、重复交办等现象,造成效率低下、资源浪费。我们应积极作为,进一步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推动信访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充分利用好全国信访信息系统,抓好数据录入、系统联网等工作,确保全区各级各部门的信访机构实现资源共享、上下联动,切实提高办理信访事项等方面的规范性。

(二)要准确把握信访工作定位。只有找准定位,才能明确推动工作创新的方向。要准确把握信访工作定位,关键要处理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关系:

1.信访工作与群众工作的关系。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体现了信访工作的本质属性。群众工作是信访工作的总支撑,信访工作是群众工作的现实着力点。从信访工作角度讲,许多信访问题都是由于群众工作缺失和弱化造成的,用“群众工作无小事”这样的理念来提升信访工作的政治地位,拉长信访工作链条,实现信访问题事前预防、事中处理、事后解决“三位一体”的工作新模式,有利于促使各级各部门切实深入认识、增进情感、转变作风,更好地推动信访工作。从群众工作角度讲,信访工作已成为群众工作的现实着力点,抓好了信访工作也就等于牵住了群众工作的“牛鼻子”。近几年,国家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的成功实践,走出了一条宽广大道,为我区信访系统的体制机制创新提供了很好借鉴。当前,群众对党的认同已经由过去情感性认同转变为利益认同,对党的评价更多的是以他们自身利益是否得到实现、维护和发展为标准。党的群众工作必须适应这一变化,紧紧围绕实现、维护、发展群众利益确定新的定位、寻找新的空间。信访工作因为是送上门的群众工作,处理

10没有信访;即使在将来法治比较完备的情况下,信访工作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有益补充。

(三)要进一步推动工作创新。信访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把群众信访问题都看成是信访部门的事。事实上大多数群众上访多是反映某个部门或某几个部门该解决而未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最终还要靠这些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发挥主体作用而解决,信访部门只是起到一个综合协调作用。只有各部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配合到位,才能真正解决群众的信访问题。

1.健全完善联合接访机制。积极探索辽宁省沈阳市“沈河模式”,建立多方面参与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运用好信访、调解、听证、仲裁、司法等各种手段,形成“一站式接待、一条龙办理、一揽子解决”问题的联合处理信访问题的工作机制,形成政府主导、各方面共同参与的矛盾纠纷化解的新格局。

2.建立重大信访问题分级负责例会研究机制。凡属重大疑难信访问题,责任单位解决不了的,要报上级分管领导研究解决;分管领导解决不了的,要报主要领导研究解决;主要领导解决不了的,要报区政府常务会研究解决;区政府常务会解决不了的,要报区委常委会研究解决。

3.全面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做决策、定政策、上项目、搞改革都要实行风险评估,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都要依法公开听取意见,群众不同意的事情,坚决不办或缓办,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

4.完善信访工作责任追究机制。进一步强化“谁制造问题、谁承担责任、谁受到追究”的工作导向。要站在讲政治高度上,切实加强对信访工作的领导,要把信访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群众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加强力量,常抓不懈。对因敷衍、拖延、玩忽职守或徇私舞弊而贻误工作,造成群众越级上访或重复上访的,要严格追究相关责任。

(四)要依法处置缠访闹访、非正常访。目前,缠访闹访现象比较突出,不仅是信访工作的一根软肋,也是当前社会管理缺失的一个突出表现,成了各级各部门无奈、群众不满、社会诟病的集中点。以赴京非正常上访为例,中央提出要树立“非正常上访不但无助于解决问题,而且要受到依法追究”的正确导向,要求对非访人员先依法处置,再推迟一个工作周期解决所反映的问题。我区也出台了专门的依法治理办法,从以往治理非访的实践看,只要认真贯彻落实这些政策要求,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反之则会造成这部分人员有恃无恐,多次重复非访。对缠访闹访造成严重后果的个人和煽动、组织集体缠访闹访的挑头人以及赴京非正常上访人员,公安机关一定要依法处置,要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违法必究的导向。让上访人知道非正常上访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还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从根本上扭转当前的被动局面。同时,还要注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教育引导,争取使当事人真正认识到错误,自觉自愿转变观念,对诉求确有合理成分的,一定要引导当事人通过正常渠道把合理诉求解决到位。这里我们要明确,不积极去解决群众反映的合理诉求,一味简单地依法处理过激和违法行为,可能激化矛盾,促使群众产

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思考 篇6

摘要:通过典型的校园案例,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目前高职院校学生思想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如何做好高职院校学生的管理工作,让学生们自觉自愿回到课程和实训室,全面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成为真正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工作已是迫在眉睫。

关键词:人职匹配;职业生涯规划;综合素质;挫折感;团队精神

一、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也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也占据了半壁江山,然而由于扩招而带来的生源质量的下降, 导致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下降。

传统的心理意识定势,严重影响着我国高职学生的思想状况。“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思想至今仍使大部分人重科学、轻技术。受这种“重科轻技”思想的影响,轻视、鄙薄职业教育的观念根深蒂固。大学是每个人心里美好的梦,一旦进入高职院校,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很大的落差,感觉低人一等,在现实面前理想、目标破灭,就破罐子破摔,变得孤独、封闭,以自我为中心,这是高职校园学生思想的一种普遍现象。

二、校园案例

1.我离不开手机

调查发现,90%的学生上课时手机处于待机状态,只有5%的学生会将手机关掉。如果没有了手机,64.5%的学生表现出无所事事、空虚无聊,心里空荡荡的,30%的学生表现出焦躁感。我曾经在网上看到一个动漫:自修室玩手机的场面,其实这种景象在我们高职校园的自修室比比皆是。在美好的青春,将时间一分分流失,他们很坦然,没有丝毫的恐慌感。

2.贫困助学金是我的助学金本来是对家庭贫困又努力学习学生的奖励,然而每到评助学金时,班里80%的学生都能想尽办法开来贫困证明,班主任办公室的门槛被踏破,学生们会找出各种理由恳求班主任把助学金給他们。然而三好学生和国家励志奖学金,却往往因为学习成绩不满足条件,将名额白白浪费。

3.我行我素

部分学生因高考失利或看到了社会的不良现象,下意识地产生了逆反心理,在行为上表现出与学校和社会格格不入。班集体和我没关系,对班里的任何活动漠不关心,我只能“管好我自己”,别的人和事跟我没关系。

4.我是两面人

面对物质诱惑,缺乏理性,无法抵抗。今天我请客,跟同学在一起好吃海喝,很风光体面。独自一人时面对强大的经济压力,走到了崩溃的边缘,自杀、跳楼的现象时有发生。

5.我的失败是社会造成的有位学生被铁路局录取,体检时,由于色弱而被退了回来。该学生从此一蹶不振、怨天尤人,认为社会对我太不公平了,我的失败是社会造成的。时间一长,性格抑郁或精神出现了问题。

6.实训中的单打独斗

专业课实训,由于实训项目具有综合性且实训设备有限,因此老师通常4-5个人一组来完成这个项目。然而在具体实施项目时,组员们各做各的,不进行协作,遇到问题,要么放弃要么苦思冥想乱翻资料,却不屑于组员之间的互相请教,结果,时间结束时,一部分组员项目只实施到一半,另一部分组员还没有开始实施,然后互相抱怨和指责,该组的实训成绩当然也可想而知。

三、目前高职学生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分析高职校园学生的情况,由于扩招而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下降,又受传统社会思想的影响,学生们思想松散、茫然,无目标,学习风气不浓,学习毅力和刻苦精神不够;自信心不足,自私和封闭的心理严重;道德是非标准模糊,又缺乏持久的自我约束和控制力,所以抵御外界的干扰能力不强,往往在诱惑面前,难以把握方向,在自我问题出现时,易于做一些极端或不符合常规的事情。

高职院校采用定单式培养方式,使一些学生早早进入了保险箱,由于前期习惯的形成,仍然激发不出他们对生活、工作的热情,他们长期处于三无(无压力、无动力和无目标)状态,更是放松了对自己的管理。

如何从本质上解决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管理问题,让学生自觉、自愿回到课堂和实训室,健康、充实而快乐的渡过大学生活,并为走上社会长足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要从以下五方面下功夫,第一:学校做好入学教育,打开学生的心结,让他们学会自我调整,并热爱自己的专业;第二:要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的教育,让学生学会目标的规划;第三:要进行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第四:适应社会生活和竞争,学会学习,要具有团队精神并学会丰富课余生活。最后班主任、辅导员要做好引导教育工作。下面是我对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1.启迪新生积极自我调整

新生初入高职,由于种种原因可能会产生失望、孤独、失落、压抑等感觉。要启迪他们积极进行全方位的自我调整,健全自我意识,锻炼坚强的意志,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耐力和自制力,增强对挫折的承受力,不断超越自我。

高职学生也有自身的优势:比如:能够积极接受新事物,思维活跃,实际操作能力较强,爱好广泛,社交能力强。根据这些优势,加强专业兴趣的培养,学生一进入学校,首先让学生了解高职教育的特点,它与本科教育的区别,高职教育的特点是重技能。强调360行行行出状元,让他们爱自己的专业,并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并钻研自己的专业和技能。

2.职业生涯的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在对个人职业生涯中的各种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一个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导大学生前进发展的指南针,它首先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激发学习动机,培养核心竞争力,提升个人修养和内涵;其次正确对外界条件进行评估,逐步培养学习能力,并处理好人际关系,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最后在实际中不断修正自我,达到人职匹配,并为后续的长足发展做准备。所以在大一的第一学期,就要为学生安排职业生涯的规划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身实际,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

3.建立客观、健康和积极的认知模式,提升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

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正确认识自我,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加强责任感的培养,责任感是思想道德的重要表现,从小的方面来说,要对自己负责,要对自己的亲人负责;从大的方面来说,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成为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有了强烈的责任感,面对物质、思想诱惑时,自制力也会得以控制;在人生的道路上,挫折是常事,关键是如何正确认识挫折,并客观的认识自己,总

结经验教训,并采取冷静、理智的应对方法,提升自己的受挫能力;大学生处于青春期阶段,有时难免会产生孤独、失落、困惑、烦恼和苦闷,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保持乐观、豁达的心境,建立心理预防机制。当然此时班主任是学生最好的倾听者,同时班主任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为学生排忧解难,并引导、鼓励学生逐渐建立客观、健康和积极的认知模式,提升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

4.学会学习

要引导新生理解成才的关键是“学会学习”。“学会学习”涵义有两方面:其一,善于将课堂的知识融汇贯通,有效地掌握知识;其二,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当今社会,知识和技术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只有坚持学习,知识结构才不会落后于实践的要求。因此,要求高职学生树立终身学习观念,紧跟知识和技术发展的步伐。

5.团队精神的培养

上面由于团队精神的缺少,才造成实训中的单打独斗。在项目设计时,应该各有分工,而项目实施时,互相协作、同舟共济,这样时间、质量才能保证。在知识经济时代,不再是单独的个体之间的斗争,而是团队、组织、集团和区域之间的竞争,新时代的的高职生,注重团队精神,满足现代企业发展要求。

班主任要想管好学生,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让每一个学生,做到各司其职、各尽所能,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团队纪律,紧紧围绕班级的发展目标不懈努力。正如西天取经,如果少了四元大将中的任何一员,取经的任务就无法完成。怎样树立团队意识,加强班级团队建设,发扬团队精神,班主任要定期组织团队活动,在活动中,激励调动每个人的潜能,并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愿景而协同合作,对于成功的团队给予奖励,让他们尝到成功的滋味,并让每个学生感悟团队精神的真谛。

6.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为载体,扩宽大学生的兴趣、爱好范围。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校园文化活动不仅給学生提供了展示青春风采和鲜明自我个性的舞台,而且扩宽了视野,促进了身心全面发展。

7.优化管理工作队伍的专业化素质

面对新形势,要开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新局面,必须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的学生管理人才队伍,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面临的实际问题比如: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探索欲、判断力、心理问题、创新等综合素质和能力进行具体的研究,提出切实的应对办法,才能实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

作为直接与学生接触的班主任、辅导员首先要爱学生,利用爱心缩短与学生的心里距离。要做到这一点,在平时的工作中,主动关爱和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用爱心来感化他们,爱护他们,激发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班主任、辅导员在教育中要注意教育方法,比如运用“赏识教育”的方法管理学生。对于有问题的学生,班主任或辅导员首先要在他们身上寻找优点和潜能,表扬、鼓励引导他们去努力,并取得点滴的成功。当他们有了成功的喜悦,此时指出他们存在的问题,掌握批评的艺术和时机,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班主任、辅导员必须具有知识魅力和人格魅力,在言传的过程中体现身教,以高尚的品德,吸引和感召学生,学生在这种浓浓的师爱氛围中,更能激发出他们对生命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对正义的崇尚,所以孟子说:”师道立,圣人出”。

四、结束语

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他需要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自身之间的共同努力。而学校在这里面起着主要作用,学校只有重视学生管理工作,真正形成“教育优先、德育优先、素质领先”的新格局。在思想教育、课内、课外等多个方面加强管理,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创建全面发展的育人环境,才能使高职院校学生视野得到开扩,知识得到延伸,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从而真正成为高素质技能型的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谭莎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 科技信息 2011.14

[2]时倩徐小柏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探析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03期

[3]王艳 实施情感教育的研究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2010年01期 [4]陈珊 浅析高职教育社会责任感的培养[B].教育科研 2009.11

当前工会思想政治工作思考 篇7

关键词:企业工会,思想政治工作,社会主义人生观

1创新工会思想政治工作

市场经济的大潮, 给工会工作带来了挑战和机遇, 新的形势迫切需要我们不断创新工会思想政治工作, 增强工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新世纪工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是继承基础上的创新, 是在吸取和借鉴上的创新, 是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之中实现创新。这种创新主要由三个方面体现:

1.1思想观念上的创新, 由被动转变为主动

就工会工作的实际情况讲, 思想观念的创新就是通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和自身素质, 努力成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内行。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并促其发展的改革开放意识、竞争意识、参与意识、效益意识、科技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等。

1.2紧跟时代步伐, 不断拓展思想政治工作新内容

工会思想政治工作只有紧跟时代步伐, 才能不断赋予新的内容, 才能生机勃勃。时代在发展, 思想与实际问题会层出不穷, 不断更新。因此, 工会思想政治工作要结合新时期职工的思想实际, 系统地调整、改革、创新工作内容。

1.3从实际出发, 不断创造思想工作的新方法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不断适应社会历史发展变化的新形势, 抛弃不合时宜不切实际的做法, 借鉴现实有效的内容和形式并加以创新, 使之立于不败之地。新时期工会思想政治工作要彻底丢弃过去那种“说教式”的工作方式, 克服那种只讲大道理的“传声筒”式教育方式。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职工的学习、生活以及文化娱乐活动中, 对不同兴趣、习惯、气质和性格的职工, 就要求在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 要对症下药, 有的放矢。

2企业工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着眼于“实”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企业行为和职工思想观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只有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创新工作相结合, 才能收到实效。因此, 企业工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着眼于“实”。

2.1结合企业职工观念发生的新变化把工作做“实”

随着企业改革改制的深入发展, 职工思想一天天地发生着变化, 因此, 企业工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面对思想观念新变化的实际来做, 才能做实。目前, 企业职工首先是思维方式的变化, 表现为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宣传”, 自主选择性增强。这种变化是一件好事, 它有利于人们克服主观主义、片面性、思想僵化, 提高自我判断是非和实事求是的能力。

2.2结合职工的切身利益从“实”解决职工的实际问题

每一时代有每一时代的特点, 也有每一时代的问题。一个人产生的思想问题, 大多数与切身利益有关, 工会只有抓住关系到职工切身利益的重点和热点问题, 才能把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做实。工会在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 要做出实效来, 就必须改变过去的工作习惯, 不断更新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想职工所想, 急职工所急, 与职工实现面对面、心贴心的思想交流。

2.3结合现代企业管理新方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新事物的层出不穷, 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新课题, 把对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企业的新管理方式之中, 才能做扎实。把工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新的管理方式之中, 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 把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纳入企业的目标管理。包括职工在现岗上的续用、升迁、奖惩等, 都应与其相联系, 作为考查的重要指标。

3加强工会自身建设

新时期, 如何全面履行工会的职能, 使大家充分认识到, 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 工会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严峻的课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3.1着力于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

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发展, 最根本的是要依靠科技进步和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不少职工理想信念淡漠, 主人翁责任感不强, 劳动效率不高, 文化水平较低, 技术素质较差等。一些企业产品质量低劣, 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以至造成积压, 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主要是由于管理不严、纪律松懈、职工操作技能差等原因造成的。因此, 工会应当把不断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技术素质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认真抓好。

3.2密切联系群众

密切同群众的联系是群众组织的生命力所在, 脱离了群众, 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工会干部应当同工人密切联系, 熟悉工人生活, 能够正确地判断群众的情绪以及他们的真正愿望、要求和想法, 能够用热情的态度对待群众, 关心满足群众的要求, 以此赢得群众信任, 才有资格做群众思想政治工作。

3.3在企业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 自觉地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创新当前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篇8

关键词: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0引言

我国改革开放已三十年,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发生了近乎颠覆性的变化,同时,改革进入深水区和发展处于关键时期,“过河”时可摸得着的石头越来越少,而经济和社会生活长期积累的深层次问题逐步显现,国有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已处于一个开放、多元的环境中。在知识分子高度密集,员工思想十分活跃的医院,如果不能适应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新变化,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还是简单地重复过去的老方式、老办法,思想政治工作就不可能收到应有的效果,甚至适得其反,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要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思想政治工作唯有创新,才可能有广阔的舞台和发展空间。

1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增强适应新形势的能力

1.1思想政治工作要以联系的观点,辩证施教。首先,要正确认识和判断思想政治工作施者与受众、受众之间、受众与社会的内在联系规律,避免孤立或对立地看待彼此的关系,只有这样,思想政治工作者在自身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握时代主旋律前提下,才能引导职工群众在不同时期都能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受教育者的思想与时代合拍。其次,要运用辩证的方法实施引导,欲使员工精神振奋,充满信心,在错综复杂的问题面前保持良好的心境,须把正面的、积极的、进步的一面讲足讲够讲透;为使受教育者头腦清醒,胜不骄、败不馁,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能经受住各种考验,能够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冲击,在人生的转折关头不致滑坡,在物欲横流、变化万千的物质世界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把反面的、消极的、落后的一面解剖透彻使之警醒。

同时,思想政治工作要在联系的观点上善于抓住重点,有的放矢,要避免认识和观念上的片面性,减少“盲区”和“误区”。

1.2思想政治工作要以发展的眼光,虚功实做,不失时机地抓住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职工群众释疑解难。

以往有些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不佳,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政工人员讲空话、说套话,脱离实际的话说得太多,使受教育者产生受欺骗、被玩弄的感觉,久而久之,便对思想政治工作不以为然,或避而远之。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立足于广大干部职工的价值观已随着形势的发展有了巨变的现实,充分尊重干部职工的合理需求,讲真话,道实情,尤其是面对利益分配等问题时更应贴船下篙,不打隔心炮。

2坚持针对性和真实性的统一,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促进医院和职工思想的交融

2.1针对性,就是要找准职工最关心而且最敏感的问题,一针见血、对症下药。面对职工诸如“我的事业是否有前途?”、“个人能否有大的进步?”、“今后的生活是否有保障?”等问题时,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将医院的真情厚意扎扎实实地落实到代表职工利益和维护职工权利的各项具体措施上,并自觉地将其作为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

具体思想政治工作的做法:可以通过职代会制定实施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保证职工在权利义务上,参与民主管理是主人,在岗位上公开、公平、公正竞争靠实力,在保障个人事业发展上有措施:通过政工人员的耐心宣传教育,让职工了解国家的政策和医院的诚意,化解那些靠行政经营管理办法和行政约束机制解决不了的矛盾,从而稳定职工情绪,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可信度和吸引力。

2.2真实性,就是要真心实意、以心换心。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者也是职工的一分子,彼此是同事,分工不同而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切不可趾高气扬,应该真心实意,带着深厚的感情去做工作,像对待自己的亲人、朋友那样无微不至地关心人、体贴人,使对方切实感受到温暖,觉得你是为他好,并且要善于换位思考,倾听不同意见。只有设身处地,以心换心,才能真正理解人、说服人,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特别是当医院处于困境时,更不能脸上贴金纸、一路唱高歌,一定要实事求是,将医院的困难讲清,把面临的形势讲透,让职工了解医院实情。

2.3要解决职工思想问题,必须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急职工所急,想群众所想,为群众想为。例如,掌握职工有盼望医院领导真心实意对医院负责,下大力气把医院搞好;盼望医院有竞争力、有效益,能分享到医院发展的成果等想法。那么,作为管理者就应该实事求是、积极稳妥地搞好改革,要在改善医院管理和科室管理上下功夫:在研究和推广新技术上多投入;各级领导要率先垂范,廉洁自律,工作中不搞“假、大、空”,想方设法把医院发展壮大,提高职工待遇。做好了这些,就是最有说服力的思想政治工作。

3以变应变,同步提高职工与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人力资源建设机制

3.1教育学上有“老师有一斗,才能给学生一碗”的说法,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要带头学习政策理论,不断学习、了解和掌握各种现代科技知识,树立与形势相适应的道德、法律和思想观念等,要注意运用社会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运用各种传媒、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等载体,把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得扎扎实实、有声有色,并覆盖、渗透到医院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真正做到职工群众的心坎上,充分调动起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振兴医院上来。

政工人员还要善于研究、预见广大职工可能出现的思想问题,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前瞻性。

3.2在医院的经营和发展上,职工是首要因素,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围绕和服务于医院的中心工作,引导职工树立发展才有出路、竞争才有市场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增强竞争意识,把压力传递到每个员工。

加强员工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了职工的素质,就易于改进经营和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拓展服务范围,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等,就能更好地为广大病人提供优质服务,促进医院的发展。

3.8在公立医院,队伍是根本,形象是优势,效益是中心。没有过硬的职工队伍,就不会有良好的医院形象,医院的生存发展就缺少了根基,就不可能完成保障人民健康的使命。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把培育过硬的职工队伍、塑医院优良形象作为重要任务。

上一篇:医院个人思想年终工作总结下一篇:科普知识网络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