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货币政策思考

2024-10-12

当前货币政策思考(精选12篇)

当前货币政策思考 篇1

一、三十年改革开放之路

30年来改革开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涵盖了社会的各个方面, 在世界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而经济方面取得成就的原因, 具体说主要是以下两方面:

首先是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持续提高。市场化程度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经济增长是大起大落还是平稳增长。计划经济体制时期, 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极低, 各种商品和服务产品的价格形成几乎完全由政府管制, 市场因素在经济生活中受到极端压抑, 计划体制的管制力量远远大于市场力量, 外在的政府干预因素经常冲击正常的经济周期, 导致经济多次大起大落。近年来, 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推进, 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直接导致经济的平稳、快速增长。

其次是宏观调控的完善, 适宜的宏观经济政策的支撑, 也就是1998年年中以来扩大内需的政策, 其政策手段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6年来的实践证明这种政策转向是成功的, 理论分析上也站得住脚。扩大内需的政策能使新一轮经济周期呈现出新特征, 还在于这项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 该项政策组合持续达6年之久。2004年积极财政政策逐渐淡出, 转向中性的财政政策, 这种转变是很必要和及时的, 避免了严重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的出现, 确保经济稳定增长。政策需要一定的稳定性、连续性, 否则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增长, 这方面有个很好的反面案例, 就是日本20世纪90年代的财政政策。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崩溃以后, 为了刺激经济, 日本政府积极推行扩张性财政政策, 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受到政策缺乏连续性的影响。

二、金融危机考验中国模式

这一轮的经济危机似乎打乱了整个经济周期的波动规律。中国经济一下子到了改革开放以来最困难的时候。但是, 30年来奠定的基础和进一步开发的潜力会帮助我们挺过这个经济的寒冬。一来市场化的力量还在不断地深化加强, 经济体制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弊端在这次经济危机中暴露出来, 接下来的就是进一步的改革推进市场力量;二来宏观经济政策的及时性与适度保证了其有效性, 经过了大大小小的经济危机之后, 政府调控经济的能力已经大大提高。

毫无疑问, 改革开放30年遗留下很多未解决的问题并且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而这次经济危机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就是放大了这些问题来让国人从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中清醒过来。低端的出口加工贸易模式让沿海经济失去光泽, 暴露出经济发展瓶颈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大量持有美元储备却只能眼看其贬值, 意识到中国金融的弱势以及人民币的不对称地位;竭尽全力的促进农村消费来扩大内需, 发现城乡差距的巨大……一连串的问题依然存在, 而所有这些问题的出路只有一条——继续改革。

三、经济改革深水区

强化市场力量, 就是要进一步推进改革, 提高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存在一些严重问题急需解决, 主要是各个领域和各地区之间的市场化程度严重不平衡。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三大领域中, 资本市场的市场化程度最低。进一步提高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 关键还是要继续深入经济体制改革, 不断强化市场力量, 通过与旧体制力量的不断反复“搏杀”, 市场最终确定自己的统治地位。尤其是资本市场领域, 一定要最大限度淡化其行政性, 还资本市场盈利性的本性。

政策组合也要不断调整和完善。今后一段时间, 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的重点是总需求, 这几年扩大内需的重点是发行长期建设国债, 扩大投资需求, 但是消费需求增长则相对较慢。然而, 消费是最终需求, 投资增长最终必须得到消费需求的支持, 因此, 消费增长相对缓慢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总需求的调控中, 未来相当长时间的重点主要是如何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因此, 今后稳健的财政政策应将重点转向调整收入分配政策, 培育和扩大消费需求。

培育和扩大消费需求, 财政政策是大有作为的, 最主要的是要发挥财政政策在收入再分配上的功能, 调节过高收入, 取缔非法收入, 保障最低收入, 缩小居民收入差距。财政和货币政策组合也应作些调整, 前些年过多地依赖财政政策, 今后应积极发挥货币政策作用。货币政策对消费的刺激作用是很直接的, 例如发展消费信贷, 对于扩大消费需求, 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实现消费结构升级, 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为此必须进一步推动金融体制改革, 加快发展货币市场, 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 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进而促成货币政策逐渐增强效果, 直至淋漓尽致地发挥应有作用, 取得与财政政策势均力敌的“显赫”地位。

四、结语

改革是经济发展不竭的动力, 而现在的经济危机背景正是经济改革的天然时机。美国经济通过30年代大危机得到了结构性的调整, 奠定了其二战后世界霸主的地位。而80年代的经济调整, 又为其在90年代的经济神话打下基础。中国经济能否实现凤凰涅木, 危机中求生存求发展, 关键就在于能否继续改革, 延续属于中国的经济神话。

参考文献

[1]吴晓求、赵锡军、瞿强《.经济调整中的中国经济增长与资本市场》,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2]陈志武《.非理性亢奋》, 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8.10

[3]黄达主编《.金融学》,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当前货币政策思考 篇2

班级:11金融学9班学号:11102183姓名:张金芳 摘要: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近几年我国都在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可以看出其实施应该是有效的,央行在制定、执行货币政策上不断走向成熟,进行宏观金融调控的能力也是在不断提高的。但是,在货币政策的实践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认真分析这些问题并解决,有利于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发展。

关键词: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改革,中国人民银行

正文:

在我国,随着市场化改革的逐渐深入,货币政策受关注的程度也在不断提高。目前,货币政策已成为最受社会关注的宏观政策,其每一次变化及未来可能的走势,都会牵动市场的神经,产生广泛的影响。目前我国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中央银行对形势的关注,更加依赖于基层的调查和监测分析工作。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

一:对于我国货币政策现状的分析

我国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消费需求保持稳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对外贸易更趋平衡,内需作为经济增长动力更强,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工业生产增长平稳,居民收入继续增加,物价过快上涨势头得到初步遏制。前三个季度,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32.1 万亿元,同比增长9.4%,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7%[1]。

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围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这一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综合交替使用数量和价格型工具以及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平稳增长,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和调整信贷结构。同时,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稳步推进金融企业改革。在各项措施综合作用下,货币信贷增长从2009年的高位逐步向常态回归,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充裕,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金融运行平稳。当前经济增长趋稳是主动调控的结果。一段时期内世界经济形势依然复杂多变,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国内经济发展也面临不少新情况、新变化、新挑战,但中国经济本身平稳增长的内在动力较强,宏观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二: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目标

2011年上半年,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把握信贷投放总量、节奏和结构,继续稳步推进金融企业改革,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改进外汇管理,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在下一个阶段,国民经济在快速回升的基础上有望逐步趋向稳定和可持续增长。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推动经济增长的新举措,有利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形成更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点。但当前国内外环境依然复杂严峻,经济运行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宏观调控面临两难局面。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比较脆弱,国际

金融环境仍不稳定。国内民间投资和内生增长动力还要强化,持续扩大居民消费、改善收入分配、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任务艰巨,节能减排形势严峻,财政金融领域风险不容忽视,价格形势比较复杂,通胀预期管理仍需加强。三:我国应采取的货币政策措施

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围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这一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平稳增长,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和调整信贷结构,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稳步推进金融企业改革,促进经济金融平稳健康发展。

(一)、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

1.适时适度开展公开市场操作。

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加强对影响流动性供求各个因素的分析监测,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相配合,合理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水平。

2.优化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组合。

中国人民银行积极应对季节性因素及市场环境变化引起的短期流动性波动,视银行体系流动性供求变化灵活搭配央行票据和短期正回购开展对冲操作,并适时增加7 天期短期正回购操作品种,不断优化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组合,进一步提高对冲操作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3.合理把握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弹性。

与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和流动性管理要求相配合,中国人民银行视市场利率走势变化合理把握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弹性,有效引导市场预期、改进流动性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

4.适时开展中央国库现金管理操作。

(二)、进一步完善存款准备金交存制度

从2011 年9 月起,中国人民银行将保证金存款纳入存款准备金交存范围,并根据金融机构流动性状况在3-6 个月内逐步实施到位。这是对存款准备金交存基数的常规性调整和制度完善。继续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措施,根据形势变化对有关参数作了适当调整,通过把信贷增长与逆周期资本要求联系起来,有效引导金融机构保持信贷平稳增长、优化信贷结构。

(三)、适时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

中国人民银行于7 月7 日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适时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对于稳定通胀预期、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对于巩固房地产调控效果、优化资金配置、居民财富保值等也具有积极意义。

(四)、加强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

中国人民银行继续加强和改善窗口指导,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优化信贷结构,防范信贷风险。

(五)、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继续按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重在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四:货币政策实施后的影响

(一)、货币市场交易活跃,市场利率高位略有回落。银行间回购、拆借市场交易活跃,成交量总体增加。从期限结构看,市场交易仍主要集中于隔夜品种,回购和拆借隔夜品种的成交分别占各自总量的75.5%和84.2%,占比同比分别下降

4.5 个和3.5 个百分点。交易所市场政府债券回购累计成交13.6 万亿元,同比增长202.2%。

(二)、国债收益率曲线总体有所上移,债券发行规模明显增加。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交易量平稳增长。从交易主体看,国有商业银行和外资金融机构是银行间现券市场上的净买入方,分别净买入现券4721 亿元和1641 亿元;其他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是主要的净卖出方,分别净卖出现券4940 亿元和1422 亿元。交易所国债现券成交988 亿元,同比少成交332 亿元。

(三)、票据融资小幅增长,票据市场利率震荡上行。票据融资余额小幅增长,票据市场交易活跃。前三个季度,企业累计签发商业汇票11.2 万亿元,同比增长26.3%;累计贴现18.2 万亿元,同比下降5.2%。期末商业汇票未到期金额为6.5 万亿元,同比增长23.9%;贴现余额为1.5 万亿元,同比下降5.3%。第三季度,金融机构继续加强对信贷总量和结构的调整,合理控制票据融资增长。票据融资期末余额比上个季度末增加1363 亿元,比第二季度多增162 亿元。票据融资余额在各项贷款中占比为2.8%,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受货币市场利率和票据市场供求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第三季度票据市场利率继续震荡上行,总体处于历史高位[3]。

(四)、股票市场指数整体下行,股票融资有所减少。股票市场指数整体下行。9 月末,上证综合指数和深证成份指数分别收于2359 点和10292 点,比6 月末分别回落14.6%和15.0%。沪市A 股平均市盈率从6 月末的16.5 倍下降到9 月末的14.2 倍;深市从30.7 倍回落到27.0 倍。创业板指数有所下行。9 月末,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指数收于791 点,比6 月末回落6.5%。

(五)、保险总资产继续较快增长。前三个季度,保险业累计实现保费收入1.13 万亿元;累计赔款、给付2873 亿元,同比增长27.0%。其中,财产险赔付同比增长24.1%,人身险赔付同比增长30.3%。

五:当前货币政策的缺陷

1、我们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的总量的目标的选择越来越困难,或者选择空间越来越少。整个十五计划期间,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不变。在现在宏观经济复杂情况下,跟过去是不一样了。现在是紧缩紧不得,扩张扩不得。我们总量目标是很难选择的。

2、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方向同方向性受到了严重的干扰。稳健的财政政策还是在扩张,国债没有任何的减少,比前几年是成倍的扩张。我们财政支出政策不惜扩大赤字,是扩张需求,是属于扩张性的财政收入。货币当局的政策和财政政策方向上产生了差别,一个在扩张,一个在紧缩,但这一种松紧搭配是是被动和无奈的需要调整。

3、从政策实施行为主体政府的行为来说产生了周期性差别。我们地方政府的行为目标现在越来越像一个公司,公司是盈利最大化,我们地方政府越来越是财政收入越大化。这就会形成一个关系,支持它发展的经济动力,第一不是财政,第二不是银行,各个地方发展速度和储蓄水平等等高度不相关[4]。一个地方经济增长快慢取决于投资的快慢,投资的快慢取决储蓄的多少储蓄的投资取决于投资的快慢。所以,中国宏观经济出现了周期和反周期的博弈。

4、货币政策的需求效应在递减。递减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中国货币流动性陷阱,我们连续降息,我们的储蓄在提高。在流动性陷阱出现或者是显现之后,尤其对是中国老百姓其他的投资渠道不畅通的情况下影响并不大。所以形成了现在中国的商业银行存贷差的压力非常大。如果货币政策采取提高利率的政策,在需求方面使通货膨胀的预期下来也不错,但是人民对通货膨胀预期并没有降低。中国货币政策需求的效应是有了新的限制。

六:对于我国货币政策的总结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发展总体稳定,并且呈增长模式。而我国的货币形势也较为稳定,但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也暴露出了许多弊端,特别是人民比在近两年不断地升值,这对经济的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视。所以,货币政策虽然能够调节经济发展说存在的问题,但是它本身是无法几头兼顾的,要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光靠货币政策是不够的,政府推动行政体制改革和调整自身的行为也必不可少。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课题组:如何把握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运用

[N].中国信息报,2010-12-8

[2]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N].中国信息报,2011(11)

[3]闫庆悦:论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搭配[J].济南金融,2008(3)

当前货币政策思考 篇3

关键词:房地产;金融;政府调控

前言:房地产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房地产行业逐渐市场化的过程中,我国人民的居住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地方财政的收入也随着房地产的火爆而增高。但是,我国的房地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问题,例如房地产泡沫和房价过高,这导致大中城市居民难以负担高额的房价,另外一部分城市却出现大量空楼。这些问题阻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本文对我国的房地产金融政策法规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完善政策法规的方案。

一、我国房地产金融政策法规的现状

房地产行业属于基础性行业,其涉及范围广且关联程度高,无论是建筑工程还是金融行业都与之息息相关。在房地产业发展繁荣的同时,这些相关行业也热度高涨,共同为国民经济增长做出贡献。

为了解决房地产行业逐渐凸显的问题,政府在近些年来加大了对房地产业的行政管理力度,包括消费信贷、住房公积金、开发信贷、土地规范和市场监管以及抵押证券等。这些政策拉动了内需,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环境并增加了就业岗位。自1994年我国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后,我国政府构建的房地产法律体系有了里程碑式的意义。我国最高层次的房地产管理法律包括《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土地管理法》、《继承法》和《民法通则》等,除了相关法律外,还拥有一系列的条例规定,例如《城市预售商品房管理办法》等[1]。房地产金融类法律法规则包括《商业银行法》、《证券法》和《担保法》等。逐年出台并完善的房地产调控法律和金融法规共同对房地产投资和买卖领域进行了相应调整,促进了房地产金融业的快速发展[2]。

进入2000年以后,我国房地产金融行业稳定发展的同时,也暗含著部分地区房产投资过热、商品房空置率上升和土地炒作严重等问题。其房地产经济基本形式是:局部过热,整体健康。这种情形一直从2000年初延续到今天。这些问题既与正常的市场规律相关,也与上述政策的实施或监督漏洞相关。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政府相继颁布了建住房[2002]217号、银发[2002]247号、银发[2003]121号文件一直到国办发[2010]4号等文件[3]。2011年,国务院推出八条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要求强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几年间,住房限购令、新国十条、京十二条和上海限购令等各项措施相继出台,控制了房地产过热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规范了房地产金融市场。

二、我国金融政策法规的问题

从房地产经济的现状来看,我国房地产金融政策法规的问题较多,例如金融政策“过度支持”、部分领域缺乏专门法律等。下文主要从住房公积金和调控体系漏洞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住房公积金管理不够完善

住房公积金制度实际上是一种住房保障制度,是住房分配货币化的一种形式,多年来,住房公积金政策的实施很大地提高了我国居民的房屋购买能力。但是,当前住房公积金管理存在着四点问题:第一,住房公积金的收取存在困难。各企业,尤其是乡镇私营企业的住房公积金管理较为混乱,拖欠现象较为严重,而针对拖欠企业的惩罚机制还是空白。第二,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不明确。目前住房公积金是由财税部门对公积金进行审核,由基金管理部门安排使用,金融部门进行存贷。各地区针对各部门的业务无统一准则,各部门的权力和责任存在交叉。第三,资金运作管理不够严格。住房公积金应专款专用,但部分企业的公积金却成为腐败重灾区,违规挪用较多。第四,基金的使用方向存在偏差。部分地区的贷款审批要求宽松,导致出现重视建房而轻视购买的倾向。

(二)调控体系漏洞较多

房地产金融法律体系漏洞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房地产金融法律法规存在空白。虽然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已经颁布了大量的金融法律法规,但是其法律法规依然落后于现实发展。目前,当前房地产金融市场急需《投资信贷法》,《物权法》、《外汇法》和《存款保险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第二,房地产金融法律法规存在相互抵触的内容。例如,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暂行监控指标》中规定,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和商业银行资本余额的比例最高不能超过15%,而《商业银行法》却规定为10%[4]。

三、完善我国房地产金融政策法规的方案

(一)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

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可以改变行政手段的随意性和主观性,而从根本上解决此类问题则必须完善相关法律。应立法规定对住房公积金的来源、使用方向、性质、使用方法、基金核定、管理措施和监督措施等方面进行严格规定。同时,可对放宽职工提取住房公积金和异地贷款等以往政策进行调整以适应社会发展状况。

(二)建立房地产金融政策法规体系

目前,大部分金融法律法规在面对实际问题时缺乏针对性和内部一致性。从根本上说,我国并未建立起房地产金融法律法规体系。我国应借鉴西方先进的金融管理经验,依据自身国情对政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强房地产金融行业的法律法规建设。其具体应将重点放在房地产信贷和法治建设上,房地产信贷市场秩序的规范在于制定贷款抵押的相关法律。

(三)以法律形式明确政府在房地产调控中的角色

在房地产调控的过程中,我国政府职能在房地产金融市场中角色不够明确,在某些领域产生过度干预或过少干预的现象。因此,应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政府在房地产调控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地方政府应严格遵守相关调控规定,贯彻中央宏观调控的决策,不能超越职权干涉房地产市场。

(四)推进房地产金融在服务产品的创新

创新意味着打破寻常,采用新手段参与到房地产金融投资,适度的创新可以提高房地产金融资产运行的效率和质量。据统计,2013年7月~2014年8月,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平均每月得到10000亿左右的国内贷款,其余为自筹资金和外资,国内贷款占绝大部分[5]。由此可见,资金来源的集中化是房地产金融资产渠道的最大特点。通过金融产品的创新,可以开发更多的房地产融资渠道,更好地吸收社会的闲散资金。因此,应颁布相关政策支持并促进金融产品的创新,以解决房地产开发商缺乏资金的问题。

总结:从金融政策法规方面来探讨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良好的金融体系可以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国房地产经济总体健康,局部过热。要建立更完善的房地产金融法律法规,可从住房公积金制度、金融法规体系、明确政府职能和推进金融产品创新等方面入手。(作者单位:中交投资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范广垠.我国房地产政策宏观分析的模型与方法——以1998-2009年房地产政策为例[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11):118-124.

[2] 刘力瑛.论中国房地产政策制定的影响因素[J].经营管理者,2010,24(27):132.

[3] 王博永,杨欣.基于网络搜索的房地产政策调控效果研究[J].管理评论,2014,09(32):78-88.

[4] 谢启秦.我国房地产政策制定的模型分析[J].特区经济,2012,09(41):217-219.

当前经济走势与政策取向的再思考 篇4

中国即将遭遇滞胀

中国经济下行趋势已较为明朗,而且可能还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首先,欧洲、美国和日本经济复苏的艰巨性和长期不景气必将影响中国,加之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对已经有所式微的出口拉动,已很难再抱乐观预期。其次,中国投资的质量和可持续性令人忧虑。这主要表现在非市场配置所形成的大量过剩产能的长期存在以及明显超前的基础设施建设质量正在下降。此外,财政收入两三倍于GDP增速,这注定难以维持,政府将会意识到:未来将不得不逐步减少新项目的投资开支,最终必须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最后,扣除通货膨胀后的居民消费增长令人失望,中国经济的转型面临严峻考验。

CPI即便出现拐点,也无法逆转通货膨胀压力的长期存在。现在的通胀是全球化的,而且其根源在于西方各主要国家货币或政府债务严重超标。面对如此庞大的政府信用危机和资本失衡,与其去抱怨经济学几乎无计可施,不如干脆承认这一切必将带来恶性通胀或长期通胀。道理很简单,主权和稳定高于一切,国家与政府都不会自动放弃货币发行权而坐以待毙。遗憾的是,大多数人还只相信超发货币只是美国才有的需要和能力,日本已经跟进了,欧洲的问题最终也只能用增发货币来解决。

主要发达国家早已进入深度滞涨,因为他们的CPI跑过了GDP增速。同时,欧洲和美国的实际失业率也高达9%以上。代表新兴国家的金砖五国中,除了中国因为惯性增长和较早采取了紧缩措施而保持了较高增速和相对较低的通胀外,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速和通货膨胀则分别低于和高于中国,可见新兴国家的滞涨也是较为明显的。中国的滞涨特征还不典型,但经济下行和通胀压力居高不下的趋势表明:中国也正在步入滞涨期。

正在紧缩的中国货币政策正在强化中国经济的滞涨预期。滞涨相对于经济的盲目低效发展而言并不可怕,相反,应该借助难以抗拒的世界经济滞胀期或未来的低迷期,加快中国经济的转型,洗尽铅华、祛除沉疴。

中国货币政策尚需维持偏紧基调

三年前的中国经济已错失一次深度自我修复的机遇。现在,不应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再度半途而废。目前对持续紧缩货币政策构成障碍的主要因素有两方面。其一是中小企业遭遇“堪比2008年的危机”。此说需要辩证看待:中国中小企业的弱势成长环境并非一朝一夕,是经济制度和经济模式所决定的,例如财税负担过重等,短期措施根本无力回天。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即便货币政策再次回归宽松,也注定难以逆转。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也是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的重要原因,但上涨趋势已成定局。当然,遭遇困境的不乏大量低效出口企业,他们其实早该转型,未来必须直面困难并谋新图变,而不应一心只等政策救助。也有不少中小企业是因为不务正业导致了经营困境,例如脱离实业而转战房地产或从事证券投机、参与高利贷经营等。此类更不能成为中国紧缩政策改弦更张之理由。其二令中国紧缩政策顾虑重重的情况来自于境外的“看空中国”和“做空中国”。这些人抓住了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和中国公司治理与财务诚信的软肋并恣意夸大,一度导致金融波动加剧和人心不稳。然而,这一风潮正在成为过去,这些境外投资银行和所谓的精英们,对中国国情与经济模式的认知度是相当有限的。甚至,这根本就是一个处心积虑的阴谋。

近半年以来,金融市场动荡加剧,世界经济复苏再次出现放缓迹象,全球目光再次聚焦中国并期待我们能给世界经济带来增长转机。尽管美国也已明确延长零利率政策至2013年年中,但中国仍不可贸然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因为中国的长期通胀压力和结构性问题仍然非常严重,除了过剩产能和盲目的基建以外,金融投机还格外盛行,质次价高的产品充斥市场,必须在放慢速度的前提下推进转型和逐步改善增长质量。

未来宏观经济政策可能锚定房地产

当今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需要有更加清晰而坚定的战略主张,而不能仅仅满足于简单的收缩与扩张,要在保证经济稳步增长的同时,增加对国际博弈中的国家利益的考量,不能甘作西方国家的傀儡,在国内,则要努力增加民众财富和幸福感。

中国的货币政策曾经瞄准多重目标,但是除了经济增长目标之外,政策效果乏善可陈。之前有些人认为它所锚定的是经济增长,但是过去盲目增长的模式已经不可简单持续而必须要转变,这个转变是要以牺牲经济增速为代价的,所以,锚定增长论已经不合时宜。锚定币值稳定更是无从谈起,因为人民币外升内贬已令这一谎言破产。锚定就业之说同样难以令人信服,在一个对失业人口缺乏科学统计和统一救助的经济中,就业的真实情况从来都是模糊的。今天之所以说它锚定了房地产,是因为这一行业的核心地位是历史形成并且其兴衰沉浮注定实质性地决定中国经济之命运和社会政治之稳定。

能够导致中国经济突然失速并硬着陆的最大隐患恐怕不是经济本身,而是中国社会的稳定性。就近期而言,房地产市场的表现有决定性影响。随着土地财政的制度化倾向以及地方债务形势的不断明朗,宏观高压下的中国房地产前景反而越来越清晰:必然下降但跌幅不大可能超过20%。房价回落是政治要求,但跌幅过大就会导致地方债务问题崩盘和银行危机的爆发,这是政府所不愿看到也不能承受的。因为大量房地产企业库存庞大但资金枯竭、成本高昂,加之货币政策维持偏紧,可以预见未来半年的中国房价有望温和下降。但同时,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在房地产市场出现下跌的最多半年时间之后,或在房地产价格出现超过10%-15%的状况时,政府将被迫逐步放松房地产市场的种种限制,甚至不排除再度出台支持房地产的政策。就长期来看,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中期,又恰逢全球货币流动性必将越来越充裕的背景,以及中国民间财富总量有望不断增长,中国的房地产决非上世纪90年代日本楼市之命运。相反,当中国保障房任务过半或接近完成之时,中国楼价有望再度上涨,上涨幅度将会超过近年高峰水平。在这个资本泛滥的特殊历史时期,中国的房地产将有机会自证它才是承载和传承财富的“诺亚方舟”。

房地产是一个令很多国家的政府头疼不已的行业。日本经济30年的低迷不振虽不能说是日本房地产泡沫惹的祸,但至少也是经济衰败的导火索或经济停滞的标志性行业。美国的金融手段无比丰富,但迄今仍然无奈于房地产的持续低迷和近期的二次探底。那么,中国的房地产一旦下跌会否造成不可控的结果呢?这取决于中国的政策选择。一般来说,中国房地产不会过速和过度下跌。除以上原因外,更主要的是政府利益、意志和实力所决定的。就实力而言,不断放松这一年多来的遏制政策就足以令房地产起死回生,一旦发生不测之风险,中国完全可以随时释放这些年所冻结的存款准备金,这可是近20万亿的高能货币,足以抵挡房地产的崩盘。

资产市场仍具长期投资价值

美国再次提高了债务上限,美债的规模还会继续增加。在经济复苏乏力的情况下,美国的财政赤字危机需要多次的量化宽松加以缓解,只不过还需要一个合适的时机来宣布。针对各界对前两次QE的不满,伯南克们有可能围绕QE加快创新。一个很好的选择是实施“定向定量宽松”——财政部面向美联储发行能有效促进就业增长的诸如基础设施建设债等定向产品,绕开金融资本直接刺激实体经济。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出路是尽快建立欧洲财政部并发行欧元公债,并且当欧洲央行救助乏力之时,可效仿美联储的QE。

货币信用的被迫滥用,将直接刺激贵金属、原油、粮食等大宗商品的价格长期走高。还有基本金属等资源品,也会随着货币供应的交替增加而轮番上涨。期间的市场波动也会加剧,但每次下调都应该是买持良机。

当中国房地产的路径逐步清晰,相信市场对中国银行业的过度悲观预期就会得到大幅改观。中国政府之所以敢于在地方政府债务广受诟病和质疑的背景下放手让地方发行保障房债券,这已经说明中央政府根本就没有把地方平台债务当成什么心腹大患。2011年中国的年度财政收入就可能达到10万亿元,假设地方平台债务的损失总额为20-30%,中央政府也有能力轻松对待。而且就一贯的作法来推测,中央政府一般不会让此类债务拖垮银行。何况,根据中央对土地问题的态度来推测,只要国有土地不贬值,现有的地方债务最终可能不会形成多少烂账。

中国的银行股因为种种悲观论调以及频繁的再融资等原因而长期蛰伏,估值一度接近历史底部,这导致中国A股大盘指数也长期处于低迷不振的态势,令国内投资者大为不满——中国股民一再不幸地成为国际风险的买单者。如果以上的房地产路径和地方债务问题前景不断清晰化,银行股迟早会受到市场的再度青睐。由此,尽管中国股市仍然存在种种问题,但只要信心得以恢复,现在游离于股市之外的庞大社会资本届时也可能再度涌入。特别是现在呼声较高的“中国401K”。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下半年,甚为活跃的高利贷市场或将因为房地产市场走势或金融整顿政策等原因而遭受重大损失,这反而会加强民间资金未来对股市的兴趣。总之,作为价值洼地的中国股市,有望在经济形势明朗后为民间资本提供一个较为长期的投资机遇,这对中国从人口红利向资本红利的战略转变意义非凡。

经济增长减速但无硬着陆之忧

中国经济的确存在不少的问题和隐患,但短期还不至于硬着陆,更无所谓崩溃。中国硬着陆的关键指标是GDP增速,7%是一个临界点——这也是2008年的低点。就目前的经济下行速度来看,下滑到这样的低增速,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何况,中国经济是主动选择了紧缩和降速,即便如此,从各地“大干快上”的热情来看,能否持续下降都还是一个问题。真若遭遇严重挑战,中国政策随时可以转变风格,比如以宽松货币政策取代紧缩,比如延缓人民币升值或者干脆停止升值。

更具体地说,中国的经济实力足以抵挡房地产和股市的崩盘,也足以防止中国经济的硬着陆或其他类似的经济灾难。这是国外一些人所不愿意承认的,但中国过去30年已经做了足够的积淀,而且,类似的历史教训为中国提供了太多的借鉴。除此之外,我们所谈论的中国模式,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一切重要资源都掌握在权力者手中,所以当权者的战略目标高于一切。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我们发现,所谓的“市场”不得不时不时地屈服于这一特殊模式。目前最令人忧心的是:行政干预已经越来越严重,国有企业越来越强势的同时,社会责任意识却在下降;政府财政收入增速居高不下的同时,非市场化配置资源的弊端越来越突出。这个极为特殊而复杂的模式,很多人拒绝承认或根本不能理解,但它确实存在而且其曾经有过的积极意义正在转换为负面。远看大约10年后的中国,经济方面似乎确无大碍,模式变革是主要任务。真正对经济构成威胁的是国内的社会问题,后者则反过来依赖于以收入分配为核心的经济改革以及由此带来的政治革新的溢出效应。

未来中国经济政策空间广阔

30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已经初步完成了自身的财富积累阶段,只是财富还更多地体现为国富而并非民富,也恰恰是这一点,为中国提供了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主方向。中国正在遭遇“刘易斯拐点”、“中等收入陷阱”和“人口红利渐失”以及国际博弈等多种风险,形势异常严峻,深化改革是唯一的出路。只要能坚守持续增加民富这一宗旨,其实一切皆可迎刃而解。当然,代价是政府债务可能不断增加。这也是具有巨大空间和国际比较优势的。为避免政府债务过于庞大或像西方国家一样失控,作为补充,国有企业分红还将为政府提供源源不断的收入。如果需要,政府不但可以继续把土地财政尽量维持,更可以逐步出售其他国有资产,例如庞大无比的国有股权。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一原则恐怕也适用于中国经济领域。如今的国进民退不断演绎,未来数10年,谁敢说不会有一场轰轰烈烈的民营化浪潮呢?仅此一项,就可把“中国繁荣”延长数10年。所以,中国经济的空间是巨大的,在一定意义上说,完成初级财富积累的中国已经不再那么依赖国际市场。所以,没必要为眼前的世界经济乱局和短期困难而悲观,中国人应该有自信,应该更多一点聚焦解决自身的问题。

当前货币政策思考 篇5

当前从经济发展趋势来看,由于国际经济形势涌现的逆转以及已经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我国经济增长率将涌现必定程度的回调,国际收支不平衡程度将有所缓和。同时,出口增长将回调,但幅度有限,在国民币升值预期的持续作用下,银行的流动性虽然比去年有所缓解,但仍然比较充裕,货币信贷仍然处于比较宽松的环境。首先,社会过度储蓄引起的过度投资问题。储蓄过度增长引起过度投资,实际还对消费形成了挤出效应,因为在资金必定情况下,投资过多占领份额,必定排挤和克制了消费。其次,工业的过快增长引起的产能过剩问题。当前,在国民经济运行中,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社会资金向金融机构流入,另一方面是社会消费增长速度又远远慢于工业品的生产增长速度。由此,我国经济发展中又遇到另一个抵触,工业品产能的过剩。再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引起的社会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当前,我国收入差距浮现全面扩大的趋势,既存在城乡居民、地区间收入差距扩大问题,也存在城镇内部和农村内部不同群体收入差距扩大问题。

中国经济是一个改革转轨的经济,在市场化程度、货币政策运作机制,以及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上与发达国家不太一样,也与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新兴市场国家不太一样,所以,对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要进行系统的研究,要结合中国国情来考虑。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保持较高的就业率(也可以理解为较多的新增就业),以及保持国际收支大体平衡。应该说四个都是货币政策应该实现的目标,但是现在最重要的目标是稳定物价,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平衡国际收支,在国内来说,稳定物价是当前之急因为现在面对国内的通货膨胀,从紧的财政政策配合着从紧的货币政策,在货币政策方面,多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利用提高利率的手段来控制投资和消费,达到实现稳定物价,经济稳定增长。

周小川:“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比别国要多一些。比如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国际上认为存款准备金率应该废弃,没什么作用。考虑到我国的特殊国情,比如我们还存在国际收支不平衡、外汇占款和对冲等问题,我们还是很强调存款准备金的作用的。”我认为工具主要是抑制对货币的过度需求,减少货币供应量。但实际上加息的幅度大概已经到顶了,现在还能用的工具不外乎继续提高准备金

率,取消剩下的5%利息税,以及加强窗口操作指导。

上调法定准备金比率的积极影响:一是可以直接减少金融系统的超额准备金水平。据央行估计,当前1.6万亿元的存款准备金余额,约减少超额准备金1500亿元左右。二是通过增加法定存款准备金规模,挤占信贷资金,降低信贷增长,同时化解外汇占款增加导致的基础货币增长的压力,从而达到减慢货币供应量增速的目的。根据目前2.6的信贷乘数,约减少信贷3900亿元;根据4.6的M2乘数,约减少广义货币供给6900亿元。三是显示央行决心和政策意图,通过金融系统的心理预期和自动调节,促使目标最终达成。

但此项政策同时也存在着矛盾和抵消的因素:一是直接减少金融系统的流动性,同时提升市场利率的水平,增加金融系统的流动性风险。如要求公开市场操作投放流动性来予以缓解,则又会导致提高准备金比率的政策效力大打折扣。细究其源,超额准备金比率下降有促使货币乘数上升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抵消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促使货币乘数下降的效力。二是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挤占超额准备金、出售所持有的债券或票据来满足上调法定准备金比率的政策要求,而不用减慢信贷扩张的速度。

综合考虑准备金政策、债券发行和兑付、公开市场操作以及其它因素,估计9月份金融系统的资金将被抽离1500亿元。在分析宏观经济形势、存贷差变化、外汇占款增长、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以及其他货币政策措施以后,估计此“缺口”仍将会在年内存在。

一是宏观经济形势。宏观经济已经明显进入新一轮景气周期,9~12月和明年继续高增长已无疑义。8月份企业商品价格指数增幅扩大,其中消费价格同比首度出现正增长,估计8月CPI增速可达0.8%~1%,9~12月同比增速超过1%的可能性很大,尽管尚不会出现通货膨胀,但在目前这种势头很可能被延续的情况下,明年物价走势值得关注。

二是存贷差变化。信贷增长有实际经济的需求支持。由于各商业银行去年以来加强利润考核和信贷激励,信贷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应是必然趋势。此外,由于存款来源短期化、信贷中长期占比抬头趋势逐渐强化,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不匹配的风险也在逐步积聚。从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来看,全年日均贷款能否稳步增加,关键在于贷款能否及早发放。这是造成今年上半年信贷快速增长一个重要原

因,同时也自然会带来下半年贷款增幅的有所回落。据有关报道,最近建行行长在行内要求重新重视吸储的重要性。这应该是一个信号:预示着商业银行扩大信贷的冲动开始受到内部资源的制约,信贷增速继续慢下来应该是很有可能的,但能否达到下半年新增1万亿元的控制目标还很不确定,因此,货币供应量过快的增速能否如期回落到目标区位也很不确定。总之,控制商业银行信贷从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过快增长,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防范今后可能出现的通货膨胀,仍将是央行和其他政府部门今后一段时期内的重要工作。

目前,在实体经济领域,某些产业特别是一些常规的制造业,已经出现了产能过剩现象,我们在投资方面必须小心。除了制造业,在一些基础设施领域也存在类似产能过剩问题。鉴于产能过剩已经局部显现,中国必须在投资方面找到新的增长点,而城镇化过程中的投资需求正是这个新的增长点。投资是有实际需要的,但大量兴建的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用设施,有一部分不一定有充足的自身效益,即便有一些是有效益的,但也是得益于财政性的还款安排。这些项目资金来源除了中央的拨款,更多的是来自地方配套资金,而地方筹资的主要渠道就是各种政府融资平台。政府融资平台主要有两种融资方式:一种是以城市政府所拥有的土地做质押进行融资;一种是用综合收费能力来保证支持项目的还款能力,而不是靠项目自身的收费能力。这就带来了很多挑战,解决得不好可能造成政府融资平台还款能力欠缺、银行产生不良资产等问题。

参考文献

当前货币政策思考 篇6

[关键词] CPI指数 货币政策

一、CPI指数趋势

在眾多宏观经济数据中,一个尤为重要的指标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指数)的变化,CPI指数反映城乡居民购买并用于消费的消费品及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以此反映通货膨胀程度。我国的CPI数据构成基本可以划分为两大类:非食品类与食品类。其中,食品类要素占据CPI的比重大约为33.2%,而非食品类要素占据CPI的比重大约为66.8%。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今年5月份相关经济数据,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3.4%,创下了年内月度新高,并创下27个月高点。其中城市上涨3.1%,农村上涨3.9%;食品价格上涨8.3%,非食品价格上涨1.0%;消费品价格上涨3.9%,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7%。从月环比看,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上涨0.3%。1月至3月份,CPI同比涨幅依次为2.2%、2.7%和3.3%,从3月到5月,CPI同比涨幅连续三个月超过了3%的警戒线。而1~5月份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9%(见表)

二、CPI指数走高因素分析

1.大幅上涨的食品价格是CPI上升的主要动力

6月8日,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公布的数字显示,5月份涉及肉、蛋、食用油等食品价格,相对4月大幅上扬,增幅最高的达到10%以上。而根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的环比数据看,5月份比4月份价格上涨更加明显:比如鲜猪肉(肋条肉)上涨10%,精瘦肉上涨9%,每市斤分别达到8.13元、9.54元;新鲜鸡蛋价格上涨7.2%,每市斤为3.69元;同时花生油一级桶装5升为89.65元,上涨5%,受其影响,牛羊肉,以及其他食用油等也有不同幅度上涨。

从统计数字中可以看到,5月份食品类价格上涨幅度最大,同比上涨8.3%,由于食品价格的传导效应,粮价首先会带动饲料价格,进而带动肉禽鸡蛋等价格的上涨,其中肉禽和鸡蛋又是涨价的主力,涨幅分别达到26.5%和37.1%,使得5月CPI环比高于历史均值。由于6月份翘尾因素达到了3.1,6月份CPI将在4%左右,通胀压力不容小视。

2.国际粮价的上涨是影响CPI上升的重要背景因素

CPI走高的最大背景是去年年末国际粮价上涨这一“翘尾巴因素”引发的长期惯性影响。由于国际粮食产量去年减产,造成去年国际粮价提高,继而影响到中国的粮食价格在去年后两个月出现上涨,从而带动CPI在去年年末两个月连续跳跃增长(见表),这对今年全年CPI同比走势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三、CPI走高对两市的影响

1.CPI指数走高引发股市跌宕起伏

猪肉、鸡蛋等食品价格大涨,无疑是推动CPI指数继续上升的主要动力。证券市场非常关注CPI指数数字,因为CPI指数就相当于一个衡量宏观经济的体温表,如果温度过高,就意味着中国经济的健康出了问题,也会直接影响股市的走势。5月份CPI指数的走高K可能引发央行加息,加息是利空,必然导致股市跌宕起伏。

2.CPI指数上涨导致楼市前景扑朔

和CPI指数关系密切的,除了股市还有楼市。因为CPI指数上涨显示出经济过热,如果央行采取加息等调控手段的话,就会增加购房者的负担。在5月18日央行最近一轮加息中,贷款利率就上升了0.18%,在过去不到三年的时间,政府已经七次加息。加息无疑给选择贷款买房的人增加了较大的利息成本。如果一个人按揭款假设是50万元,那么在2004年10月第一次加息之前加息前,他要支付的总利息是29.465万,而加息后,他要支付的总利息高达44.48万。相比之下,他要多支付15元(个人住房20年商业贷款利息本金比已经从58.93%悄然上升到88.96%),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暂缓购房;但另一方面,CPI走高会影响人们对未来的消费预期,人们考虑到物价还会进一步上涨,房价也会继续攀升,而货币则会贬值,因此又会刺激其购房行为。

四、央行应对CPI走高的货币政策预期

5月份CPI增速创下27个月高点,且使得中国连续第六个月处于实际负利率之中,显示物价上涨压力巨大,目前主要是食品价格的上涨,如果演变为全面的价格上涨,那就是变成通货膨胀了,这意味着政府推出进一步紧缩措施已经箭在弦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曾表示央行将观察5月份全面数据,密切关注猪肉等食品价格的上涨,再决定下一步宏观调控举措。而央行日前公布的金融运行数据显示,5月份贷款投放依然维持了较高的同比增幅,但储蓄存款的降幅却创出了新高,这些数字应该已经表明央行将继续采取紧缩性措施,以扭转过低的实际利率、应对通胀的趋势性上升,以及防止潜在的投资和信贷反弹的需要。

从5月份CPI数据及对未来CPI的预期,央行近期可能采取的调控措施有:

1.加息政策预期继续升温

5月份CPI创下了27个月来的新高,这意味着现在3.09%的名义利率,其实际利率为-0.3%。国家统计局6月12日公布5月CPI数字的晚间,央行也发布了5月份的金融运行数据,2007年5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36.97万亿元,同比增长16.74%,增幅比上年末减缓0.20个百分点,比上月末减缓0.39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3.03万亿元,同比增长19.28%,增幅比上年末高1.80个百分点,比上月末低0.73个百分点;5月份居民户存款减少2784亿元,同比多减2959亿元,财政存款增加2099亿元,同比多增825亿元。CPI数字一出,市场的一个普遍反应是央行肯定要加息,所剩的问题是加多少,什么时候加。

从常规经济学理论来看,中国央行确实有进一步加息的必要。但是,考虑到中国经济的特殊情况,再次加息不见得就是央行的必然选择,事实上如果考虑到人民币升值、房市虚热等因素的影响,央行再次加息至少面临着以下五个方面的难题:

(1)再次加息可能使央行陷入两难困境:加息将导致投资减少进而导致进口需求减少,引起贸易顺差激增,这难免会增加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加息是抑制投资过热的有效手段,这将减少中国企业对进口钢铁和水泥的需求。但是,加息对减少中国商品出口却无能为力,因为中国目前具有出口刚性特征,人民币小幅升值不可能扭转中国贸易顺差增长的势头。因此,对于因贸易顺差激增而引起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再次加息恐怕也无能为力。

(2)继续加息要考虑房地产市场的承受能力。虽然目前中国实际利率为负,但名义利率并不低,现在商业房贷的利率已经接近6%,再次加息能否成为压垮中国房价虚高的最后一根稻草?虽然政府和民众都不希望房价继续疯涨,但是政府也不愿看到房地产泡沫轰然破裂,毕竟主要的风险都集中在银行,尤其是国有大型银行,如果央行大幅度加息,对房地产造成过度压力,一旦泡沫破灭,其结果绝对不是政府所希望看到的。

(3)中国再次加息的外部环境已经变化,继续加息的空间十分有限。美联储已经暂停加息,而且从短期看美联储回复加息的可能性也不大,考虑到人民币汇率仍然以美元作为主要参考,因此汇率联动的内在机制使中国继续加息的空间十分有限。目前,中国几个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利率都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上,中国再次加息难免会恶化中国的外贸环境。

(4)目前央行的难题其实已经不是单纯通过加息能够解决的。与股市目前动辄百分之几十的回报率来比较,银行加息27个或者54个基点实在微不足道。目前中国外汇储备已经超过1.2亿美元,这么多外汇储备造成的流动性过剩显然不是通过简单加息就能解决的。此外,提高准备金率,虽然可以回笼过多的外汇占款,但过高的准备金率会降低银行的盈利能力,对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5)加息的实际效果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值得怀疑。从多次加息的实际效果看,加息对抑制中国经济过热和物价上涨的作用仍十分有限,因此,再次加息是否真的必要非常值得怀疑,在利率水平的问题上中国应该考虑自己的特殊国情。

2.取消利息税成为备选工具

当初开征利息税,主要的目的是:扩大内需,把居民的钱从银行赶出来;重新分配个人所得,以便调节个人收入的公正性;增加政府税收。但实际上,利息税的征收并没有起到预想的目的:一方面,老百姓由于担心“朝不保夕”,又缺乏合理的投资渠道,不敢拿钱出来消费,大批的居民储蓄躺在银行“睡大觉”;另一方面,真正“先富起来的人”将钱要么放在实业里或股市打滚,要么购买国债、基金、理财产品,而这些都不需要缴纳利息税,利息税反而变成了针对普通老百姓的险种;至于政府增收,其比重在整个国家税收中那是微不足道。

目前越来越多的储蓄存款正在流向股市,从中长期来看,会有更多的居民把一部分储蓄用来投资理财,因此人民币存款在未来一段时间的增速仍会放缓。由于储蓄资金大量分流,下一步取消利息税要比单纯加息更重要,也更有的放矢,取消利息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目前负利率的情况,增加银行存款吸引力,稳住储蓄资金,同时又不像加息那样牵一发而动全身。

3.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成为可能

央行曾表示将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工具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保持流动性水平基本适度,防止货币信貸过快增长,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央行今年以来四次、去年以来七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目前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达到11%,频频动用存款准备金率工具,说明央行对银行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压力保持高度警惕。5月份CPI走高也可能迫使央行再次动用这一货币政策。

4.进行公开市场操作也可调控

为抑制贷款激增、基础货币由于外汇占款而投放过多、投资增长过快等问题,一季度央行已从四个方面加大了公开市场的操作力度:其一,增加票据发行量,一季度央行累计发放票据达4352亿元,截至3月末,央行票据余额已经超过了6000亿元;其二,严控再贷款和再贴现,一季度再贷款和再贴现分别下降了13亿元和500亿元;其三,继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出台之后,继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其四,加强宏观调控措施,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通过央行的宏观调控,在抑制信贷增长方面已经初见成效。同时,央行通过频繁回购和发行票据,并适当拉长了一年期票据的比例,在一季度基本实现了与外汇占款的对冲。

不过,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难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公开市场工具的短期性、灵活性难以对冲外汇占款的刚性增加;公开市场操作难以达到数量(即货币供应量)与价格(即市场利率)的双重目标的统一;不正确的市场预期的扰动影响了公开市场操作的效果。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据央行统计,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3%,与此同时,通货膨胀的压力依然在加大。从生产投资方面来看,截至3月末,央行公布的企业商品价格已经连续11个月增长,价格水平同比上涨了8.3%;居民消费价格今年前3个月分别上涨3.2%、2.1%和3%。

5.“组合出拳”或将重拳出击

之前央行就曾打出“组合拳”: 一招是存贷款加息,加息前,一年期存款利率仅为2.79%,低于3%的物价水平,表现为“负利率”,加息后上调至3.06%,基本接近物价水平,有利于稳定通胀预期,保持物价水平的基本稳定,而贷款加息会增加贷款需求方的资金使用成本,有利于抑制信贷需求和投资过热,引导货币信贷和投资的合理增长;另一招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举能适当减弱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能力,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而将人民币兑美元浮动幅度从千分之三扩大到千分之五,旨在增强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培养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培育金融机构自主定价和风险管理的能力,是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一项制度性建设措施。

鉴于此,央行这一次极有可能再次“组合出拳”。

总之,在目前转轨时期,央行货币政策的操作难度和复杂性已经大大超过了许多国家,其政策的出台也越来越难,越来越为人们所期待。

当前货币政策思考 篇7

一、基本情况

石林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东部、距省城昆明89公里, 总面积1725平方公里, 世界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世界自然遗产) ——石林, 就坐落在县辖境内。石林县辖7镇1乡, 共90个办事处, 380余个自然村。2007年末总人口238865人, 其中农业人口211682人, 占总人口的89%;非农业人口27183人, 占总人口的11%。其中, 彝族人口80993人, 占总人口的34%。石林县以农业经济为支柱、工业基础薄弱, 主产水稻、玉米、小麦, 盛产烤烟, 是云南省的主要烤烟基地之一, 土特产品以卤腐、乳饼出名, 近年来圭山山羊的养殖和果树的种植也逐步驰名。

2007年全县耕地面积246954亩, 粮食总产量119861吨, 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22322万元, 人均GDP为9279元, 地方财政收入17128万元, 农业总产值118196万元, 是典型的农业县。旅游业发展迅速, 大小石林接待游客260万人次, 旅游直接收入3亿元, 综合收入10亿元。

(一) 2003年以来民族贷款政策的执行情况

石林县享受民族优惠利率贷款企业的发展总体呈下降趋势。“十五”期间享受民族贷款返息政策的企业9家, 到2007年仅有4家, 享受贴息173380元, 享受政策的企业数和返息金额越来越少。

1. 贷款经办行的变化情况:

“十五”期间经办民族贷款的金融机构有2家, 即工商银行石林县支行和农业银行石林县支行, 2005年工商银行停止发放民贸贷款, 2006年石林县农业银行撤并乡镇机构网点后也停放民贸贷款, 从2007年开始经办民贸贷款的金融机构仅有信用社一家。

2. 不良贷款情况:

截止2008年6月, 石林县民贸贷款企业不良贷款余额1022万元, 其中939万元已经剥离 (企业已改制, 经营困难) , 83万元核销 (企业经营状况不佳) 。

3.2008年6月末优惠贷款余额及利差补贴变化等情况:

截止2008年6月末共有5家民贸企业享受贴息政策, 享受政策的企业数和返息金额呈递减趋势。

(二) 实施民贸贷款政策的效果。

1. 民贸贷款返息优惠政策对民族地区“三农”经济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起着助推作用。

石林县供销社在民贸贷款的扶持下, 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建设, 走出一条具有供销社特点的基地连农户的产供销一体化的新路子。如以维则供销社为主, 成立了维则玉米专业合作社, 年收购玉米2000吨, 使农民享受到流通增值的收益, 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全县供销社共成立了面向三农的10个综合服务社, 2个专业合作社和4个养殖协会, 民贸流通企业在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发展, 必将带动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农业产业链的形成。

2. 增加民贸企业资本积累, 壮大了企业实力。

通过民贸贷款返息, 增加了企业的资金积累和企业的实力。如石林县农资公司截止2008年6月31日实收资本达317万元, 成为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

3. 优惠政策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群众的特殊关怀。

从少数民族地区, 特别是欠发达地区民贸企业发展的现状考虑, 民贸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承受市场变化能力较弱, 如果没有优惠政策的扶持, 很难在市场竞争中立足。

4. 减少企业贷款利息负担。

在2003-2008年6月, 全县享受“民贸贷款优惠利率”政策的企业从人民银行获取了共计211万元的利差补贴。同时这部分企业由政策带来了享受“基准利率贷款”的优惠, 至少少承担上浮利率20%左右的利息支出, 对企业经营起到了强大的支撑作用。

二、民族贷款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民族贷款政策制度设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优惠政策规定的利率一律不准上浮与金融机构的市场化经营原则的问题。按照政策规定享受优惠贷款利率的民贸优惠贷款利率不能上浮, 使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各金融机构不愿涉足民贸贷款领域, 加之当前在贷款呈卖方市场的情况下银行更不愿意发放低利率贷款, 石林县原来一直在经营民贸贷款的县工商银行和县农业银行两家国有商业银行2006年后先后停办民贸贷款。再加上基层商业银行贷款权限上收后, 贷款向优质客户和项目倾斜, 而民贸企业中优质客户和项目少且信誉不高, 影响优惠贷款政策的实施。

二是优惠贷款仅限于民贸企业流动资金需求, 期限过短, 企业贷款“短贷长用”现象突出。期限过于短与部分企业的经营周期不相适应, 企业因为贷款期限问题被隔离于返息企业之外

(二) 人民银行与民族事务管理部门在推动政策实施、部门协调等方面的问题

民贸贷款政策宣传不到位。几年来对民贸贷款政策的宣传几乎为零。在此次调查中, 许多企业根本不知道有这项政策, 这一现象可以从民贸贷款企业数的负增长和贴息的负增长中得到佐证。宣传认识的缺位, 导致许多企业无法认识和享受民贸贷款的优惠政策。造成宣传不到位的的原因主要是相关部门对民贸贷款贴息政策的认识不够、理解不清, 对政策尺度掌握不准, 故不敢贸然宣传, 再加之相关单位没有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负责该项工作, 缺乏对政策的延续操作, 使政策的落实出现空隙。

(三) 商业银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银行经营政策的调整, 造成贴息额减少。作为政策执行主体的国有商业银行近年来实行抓大放小, 将资金投放到大企业和大项目中, 使经营状况不佳的民贸企业获得银行贷款很困难;加之国有商业银行基层网点收缩、信贷“门槛”提高, 使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民贸企业难以进入其信贷门槛。

1. 从机构网点设置及商业银行考核评价。

国有商业银行调整经营政策, 收缩县级网点, 乡镇民贸企业贷款管理难度加大, 2006年6月石林县农业银行撤并5个乡镇营业网点后石林县农业银行县城以外的金融营业网点仅留存1个, 加上工商银行的1个网点, 全县国有商业银行在乡镇的网点仅有2个。

国有商业银行深化改革, 规范化的信贷管理制度正在构建之中, 信贷准入“门槛”提高, 授信将制约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信贷投入。

2. 授权授信。

一是商业银行改制后, 经营战略调整、信贷投放转向重点行业优势行业上, 民贸企业受市场冲击承受能力脆弱, 商业银行在考虑风险性、流动性、效益性原则下, 对达不到信用等级标准的采取谨慎态度。二是县域商业银行贷款权限上收, 授信范围缩小, 即使逐级申报也难以达到批准, 民贸企业贷款发放受限。

3. 利率政策等方面。

民贸贷款政策要求贴息贷款必须执行基准利率,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贷款利率上浮已成为各商业性金融机构的普遍做法, 从金融机构盈利性角度出发, 商业银行显然对发放此类贷款没有积极性。我县各金融机构利率一般均执行了上浮动利率。

民贸优惠贷款的利差补贴比例长期不变, 已经不能充分体现贴息的政策效果, 随着贷款利率的不断提高优惠贷款的利差补贴比例显得偏低。

(四) 民贸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几年来部分企业在企业改革的大环境下已经改制, 改制后金融机构大都不愿意对其发放贷款。在企业改制之前, 县辖集体性质的民族贸易企业相对较多, 如供销系统所有营业网点, 均为集体性质的企业, 可以享受民贸贴息的优惠政策, 但经历改制后部分企业网点成为个体商业户, 大都不符合信贷准入条件, 不能进入金融机构的信贷“门槛”, 逐步退出贷款贴补息范围, 此次调查样本中有2家企业属于此类情况。调查表明此类情况在供销系统较为普遍, 例如乡村供销网点, 原属于集体性质的企业, 享受贴息政策, 而今虽经营与原来没有区别, 但改制后均变为个体企业性质, 均被淘汰在贴息范围之外, 调查表明当前全县所有的乡以下供销网点均未在享受贴息政策;二是部分民贸企业市场竞争力弱,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 许多企业因经营困难, 在经营过程中或名存实亡或经营不善退出市场, 抽样调查中属于此类情况的有1户企业;三是部分企业由于经营管理不善等问题, 企业经济效益很差, 获得银行贷款困难, 由于没有获得银行贷款, 自然丧失享受优惠政策的机会, 抽样调查中属于此类情况的有2户企业;四是新批准的民贸企业, 虽然生产的产品民族特色性较强, 也有一定的市场潜力, 但由于企业规模较小, 企业的实力有限, 难以进入银行的信贷门槛, 企业获得银行贷款难, 同样也不能享受贷款贴息的优惠政策, 属于此类情况的有3户企业;五是有的以经营者自然人身份通过抵押的方式取得贷款, 因贷款对象和贷款利率不符合政策规定同样也不能享受贷款贴息的优惠政策。

企业的一些主客观因素影响企业获得贷款: (1) 企业缺乏符合抵押条件的自有固定资产, 企业土地使用权、地上附着物也无证明、机器设备部分无正规发票 (开发票需要增加价款) 等使之不能作为抵押物, 影响了企业取得银行贷款和商业信誉。 (2) 财务信息不透明。由于税收、规费等原因, 顾虑信息披露对企业经营造成负面影响, 同时民贸企业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 行业竞争激烈、公开披露信息容易暴露相关的产品信息和经销渠道, 丧失企业的竞争优势等, 企业经营财务信息存在虚增 (减) 、隐瞒的情况, 财务信息不透明频频发生, 企业连基本的财务报表均不能提供, 想进入银行的信贷门槛是难以想像的。 (3) 企业经营机制不规范。内控机制薄弱、企业经济往来随意性大, 合同执行强制性差, 影响银企互信。

三、政策建议

(一) 从民族贷款政策的制度设计方面

一是修订优惠利率贴息政策, 取消对民贸贷款执行基准利率的规定。随着贷款利率上限的逐步放开, 对企业贷款利率上浮已成为事实, “凡优惠贷款利率, 一律不准上浮”的硬性规定, 已不适应商业银行的市场化经营, 建议取消经办行对该类企业贷款利率一律不准上浮的硬性规定, 利率浮动的大小由市场来决定, 不论贷款利率是否上浮, 人民银行均给予贴息, 从根本上解决经办银行贷款积极性不高, 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最终达到银企互惠的目的。

二是设立政策性银行承担民贸贷款的承贷。设立政策性银行专门承担民贸贷款, 来弥补由于商业银行市场化经营的信贷政策调整带来民贸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通过国家行为制定符合民族地区的利率政策, 保障对民贸贷款实行基准利率, 使得更多的民贸企业享受优惠政策, 从而保障民贸贷款优惠利率政策的实施。

三是建立民贸贷款担保基金。加大对民贸企业的扶持力度, 建议当地财政部门拿出一部分资金作为民贸企业贷款的担保基金, 增强银行放贷的积极性, 提高民贸贷款放贷率。

四是适当延长贷款期限, 适当提高贴息率。允许对中期流动资金贷款贴息, 随着利率的调整而给予适当调整。

(二) 从贷款经办行 (社) 方面

1. 合理确定信贷准入条件。

国有商业银行应当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合理确定信贷准入条件, 县域各金融机构要认真分析当地经济金融形势, 拓展思路, 创新金融服务产品、突出信贷支持重点, 积极向上级部门组织推荐好的信贷项目, 增加对民贸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2. 适当降低贷款利率:

在农村地区各金融机构对于农民贷款、农业贷款应当适当降低利率浮动水平, 确定一个合理的、均衡的利率。

3. 增加企业授信:

国有商业银行调整经营政策的同时, 要充分考虑到县域经济, 适当下放贷款审批权限, 增加授信额度。

4. 加快农业银行改革。

2007年初,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确定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 明确了农业银行为“三农”服务的定位和责任。当前应加快改革, 使农业银行尽快履行服务“三农”的责任, 提高农业银行发放民贸贷款的积极性。

(三) 从民贸和民族用品生产企业方面

进一步加强民贸企业的自身建设, 不断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对企业进行整合, 形成规模化经营, 通过多种方式引进人才、技术和资金, 大力开发具有民族特色、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已具有一定发展规模的民贸企业应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地域优势和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制作技术, 加强对外经济联合, 增强企业竞争力, 实现少数民族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努力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和企业资信条件, 健全财务制度, 规范经营管理, 创造符合贷款条件的基础。

(四) 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协调方面

当前“稳健”货币政策的利弊分析 篇8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 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 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状态的各类方针和措施的总称。从西方国家和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实践来看, 几乎没有一个国家长期地、一贯地追求单一或不变的目标, 而是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 根据当时的经济形势, 适时地调整和转换政策目标。在经济高涨时期, 保持物价和币值稳定被列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而在经济紧缩时期, 货币政策便侧重于促进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

在这两者之中, 一般认为, 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还是强调币值稳定。币值稳定包括对内和对外两个层次稳定:对内稳定物价, 对外要保持汇率平衡。

一、充分理解“稳健”货币政策的现实背景

2010年经济的一件大事就是物价指数攀升到一个较高的位置, 物价的起伏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2011年1月份和2月份CPI同比增长都是4.9%, 3月份同比增长5.4%, 创32个月以来的新高;第一季度同比增长5.0%。

这距离上一轮2008年物价上涨, 只不过两年时间。引发物价持续上涨的原因有很多, 但直接成因就是货币。“通胀无论何时何地皆为货币现象”这是货币学派创始人弗里德曼的一句经典名言, 它虽然简单, 却也深刻, 它直指通货膨胀问题的核心, 揭穿通货膨胀的本质。直截了当地讲, 是中央银行没有把住货币投放这道闸门, 让过多的货币进入到市场。

无论是官方公布的CPI上涨还是资产价格泡沫风险加剧, 或是信贷总量持续过大, 归根到底都是货币的原因。也就是说, 只要货币供应量超过了经济增长的需要, 物价总水平终究会上升。

从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来看, 2008年11月到2010年11月, 我国央行的广义货币供应量 (M2) 从458645万亿增加到了710274万亿, 增幅超过50%。央行超发货币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 主动的货币超发

面对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 各国央行都在大开货币龙头, 增加流动性, 我国也不例外。2008年底, 中央为抵御经济危机而推出了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为了与中央4万亿刺激计划进行资金配套, 地方融资平台发展迅速。各级政府的直接投资或各类有政府背景的“平台公司”的投资有一个显著特点, 就是信贷能力很强。据银监会调查结果显示, 截至2010年6月末, 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余额为7.66万亿元, 在今天的现实条件下, 政府投资往往可以杠杆出比国有企业、民营部门和居民更多的商业银行贷款, 由此也就创造出更多的货币。这可以看作是一揽子刺激计划的副产品。

巨量货币投放是配合刺激计划所采取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体现。2009年, 货币投放达9.6万亿元;2010年, 信贷投放是7.95万亿元, 但加上银行各类表外业务, 也可能会超过9万亿元。两年货币投放加起来接近20万亿元, 这是史无前例的。

(二) 被动的货币超发

这些年来, 我国累积了巨额的贸易顺差, 无数出口企业挣来的美元, 结汇给了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又在外汇交易中心悉数卖给了央行, 而央行就要按照汇率比增发相应数量的人民币。中国工人新生产的商品流向了国外, 央行为对冲美元而新增发的人民币却留在了中国, 由此导致货币供应量增加, 不断稀释着人们手里货币的购买力。这些新增的货币全部以通胀的方式转嫁到了普通人身上, 造成货币购买力大幅度贬值, 物价相应上涨。这就是多年从人民币汇率机制里被动放出的大量货币。

自1994年以来, 我国各年商品贸易均为顺差, 加入WTO之后更是突破千亿, 2008年高达2954.6亿美元。1994—2010年, 我国对外贸易已经连续17年实现贸易顺差, 累计14984.24亿美元。日益庞大的贸易顺差以及外国对华直接投资创造了我国世界第一的外汇储备。在人民币稳定汇率目标的硬约束下, 央行不得不动用基础货币大量购汇, 一方面形成巨量国家外汇储备, 另一方面就对内转成越来越多的广义货币存量。

总之, 央行为应对危机主动超发货币导致此轮的通货膨胀, 而对冲2.85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被动货币超发又加剧了通胀。此时, 我国央行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为“稳健”势在必行, 逐步收紧货币供应是当务之急。

二、“稳健”货币政策的具体措施及积极效果

(一) 具体政策措施

1.上调存款准备金率5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的最核心目的是冻结银行可贷资金。从2010年12月份以来, 央行已经连续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以每月一次, 每次0.5个百分点的频率, 一共上调了2.5个百分点。据估算, 每上调0.5%, 就可一次性冻结银行资金3600亿元。现在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高达20.5%, 已达到1985年央行规范该制度后的历史最高点。

2.上调再贷款率和再贴现率1次。这是央行两年来首度上调再贷款利率与再贴现率。再贷款和再贴现都是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的成本。区别只是前者无须担保, 后者需要以票据作担保。这两种利率的提高意味着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钱的成本提高, 减少了商业银行的信贷。而且再贴现率有着较强的“窗口示范”作用, 能向市场释放央行的意图。

3.上调基准利率3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 即俗称的“加息”, 也是为了“让借钱变得更贵”, 减少信贷规模。连续3次加息后, 存贷款基准利率共提高了0.75个百分点。

4.到2011年4月27日, 今年人民银行一共开展了15次正回购, 发行了27期央行票据。回购交易和发行央行票据统称为公开市场业务。正回购是央行卖出有价证券, 以回收过量放出去的基础货币。央票是中央银行发出的债券, 央行以还本付息的承诺为条件, 向金融机构借钱。当市场流动性偏多、通胀压力加大之际, 央行发出央票, 把商业银行的钱“借”回来, 锁在央行内不解冻, 来对冲流动性。

(二) 积极效果

1.抗击通胀

2011年货币政策的最大关键词就是抗击通胀。无论是央行发行多种短期央票, 还是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等利率, 目的都是为了回收过量放出去的基础货币, 并同时向市场释放中央决心治理通货膨胀的意图与信心。

从目前的趋势来看, 首先, 广义货币供应量与GDP之间的比例或是差额在进一步缩小。其次, 新增信贷规模明显得到压缩。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和人民银行网站

资料来源:人民银行网站

2.平衡国际收支

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影响利率进而改变汇率, 并在一定贸易条件下影响国际收支平衡。利率平价公式是两者关系的理论公式。

利率平价公式:undefined

其中iF为外币利率;iδ为本币利率。

这个公式表明, 利率和汇率的关系是, 外币利率下降, 本币升值;本币利率上升, 本币升值。

为了加快经济复苏步伐, 美联储继我国宣布加息后于2010年11月3日宣布了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即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QE2) 的方案细节。美联储在声明中表示, 将维持现有基准利率0~0.25%的水平不变。而人民币基准利率经过3次上调后, 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25%。中美两国之间的利率差距逐渐扩大, 势必会加大升值压力。

人民币汇率的水平决定着进出口的机会成本。人民币汇率升值将会扩大进口、减少出口。根据2011年4月10日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 2011年一季度, 我国累计出现10.2亿美元的贸易逆差。这也是我国自2004年第一季度以来首次出现季度贸易逆差。进口扩大, 出口减少, 意味着国内的实物供给增加, 这本身就有利于平息通货膨胀。同时, 从国际收支的角度看, 这就意味着贸易顺差的减少, 既有助于缓解巨额外汇储备压力, 同时也有助于平息贸易摩擦和贸易保护主义。

从这个角度看, 逻辑链条是:加息→人民币升值→进口扩大、出口减少→减少贸易顺差→缓解巨额外汇储备→平抑国内通胀→国际收支基本平衡。这是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带来的重要成果。

三、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困境

“稳健”货币政策有利于治理日益高涨的通货膨胀。“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在转为“稳健”货币政策的同时, 也将给经济发展带来其他不利影响。

(一) 从国内来看

1.经济增长将放慢

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带动, 即通常所说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和出口。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变成“稳健”的话, 预示着存贷款利率以及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都可能上调, 而各种利率的上调给这三个方面都将带来负面影响。

首先, 从消费来看。因为利率上升, 消费的机会成本上升。为减少机会成本, 获取较多的资本收益, 大家更倾向于储蓄而不是消费。虽然自2010年2月份以来, CPI增长连续超过一年期存款利率, 但经过3次上调利率后, 实际利率为负的状况逐步缓解。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 目前居民消费意愿降至12年来最低。

其次, 从投资来看。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意味着信贷紧缩, 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的难度加大;银根收紧后, 银行首先压缩的是中小企业的贷款。这会加剧与国有企业的差距, 不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同时, 因利率上升, 企业贷款的成本增大, 盈利空间压缩, 各企业扩大生产的能力和动力都受到制约, 因此投资就会减少。

最后, 从出口来看。利率上升导致汇率上升, 人民币升值将减少我们的出口。作为一个典型的出口拉动型国家, 出口减少将打击我们的制造业, 影响经济发展。这正是许多人反对人民币升值的一个主要原因。投资、消费和出口都下降, 经济增长速度自然就下降了。今年4月, 各省一季度经济运行初步核算数据陆续公布。从已公布的16个省份GDP同比增长速度看, 除湖南和新疆两地GDP增幅略高于去年同期外, 其余14个省份均低于去年一季度增幅。中国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 (GDP) 同比增长9.7%, 而2010年这个数据是11.9%。季度全国经济和部分省份GDP出现小幅回落, 这是落实“稳健”货币政策带来的重要成果。

总之, 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对于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是最为主要的, 是“稳健”货币政策面临的最大挑战。

2.失业率会上升

本来经济增长放慢, 必然导致失业率的上升, 失业率上升只是经济增长放慢的一个结果而已。但是, 因为失业问题非常重大, 可以说比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带来的其他所有问题都严重, 所以有必要单独指出来。事实上, 经济学家们也经常把失业问题与通货膨胀率进行关联研究,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菲利普斯曲线。1958年, 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根据英国150年的历史资料, 发现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此消彼长的交替关系。即通货膨胀率高时, 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 失业率高。这就意味着, 在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 国内的就业问题又会凸显。

从历史的经验教训来看, 人们对失业的畏惧更甚于通货膨胀。货币政策就像一根绳子, 它可以拉, 但不能推。通货膨胀了, 政府可以通过少发和回收货币来拉住膨胀的势头。但在失业率高的时期, 政府却很难通过多发货币来刺激经济, 增加就业。

(二) 从国际来看

1.导致国际资本 (热钱) 的涌入

主要经济体利率水平差异造成国际资本流动压力增大, 国际资本流入会增加本国流动性过剩, 不利于抑制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 从而抵消货币政策效果。

中美之间的利率差距扩大, 势必会加大升值预期, 诱使更多热钱流入, 而“热钱”的流入意味着市场上货币供给的增加, 货币的增加又会加大通胀压力。为了应对通胀, 还得再度加息, 而加息的结果又使更多的“热钱”流入。如此一来, 容易形成“通胀—加息—热钱流入—通胀—再加息”的恶性循环, 这显然是央行不愿意看到的。央行加息步伐之所以如此缓慢, 担忧人民币快速升值、热钱大规模流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从2008年11月至2011年4月, 汇率变化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由2008年11月5日至2010年8月31日, 人民币兑美元由6.8240升值至6.8105, 变化幅度为1.97%, 每月的变化幅度在0.02%左右。第二阶段由2010年8月31日至2011年4月, 汇率由6.8105升值至6.5527, 变化幅度为3.78%, 每月的变化幅度在0.63%左右。汇率波动的加大, 增加了国际投机资金的流动, 加剧了其对国内金融市场带来的动荡, 增大了对实体经济的不利影响。

2.外汇的缩水

我国现在是世界头号的外汇储备国。根据最新数据, 中国2011年3月的外汇储备是3.0447万亿美元。粗略估算一下, 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从6.6上升到6.5, 我们的外汇储备损失就是3.04万亿*0.1=3044.7亿人民币。因为政策的调整, 汇率的波动, 数千亿资金将缩水。这也是许多人反对人民币升值的一个理由。

四、结论

就当前来看, 物价稳定是主要矛盾, 我国解决通货膨胀问题迫在眉睫。货币供给偏高还应当主要依靠货币政策来调整。因此, 中央工作会议提出实施“稳健”货币政策, 是在考量物价稳定和货币币值变化的前提下, 采取渐进式缩减货币供给量的方法, 适时、适度地进行微调。从长远来看, 货币政策应当配合财政政策、汇率政策、产业政策等其他宏观政策, 为实现防通胀、转方式、调结构的目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刘海莺, 张华新.适度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的迫切性及困境分析[J].财经科学, 2011 (2) .

[2]易宪容.“稳健”就是让货币政策回归常态[N].京华时报, 2010-12-08.

[3]徐茂魁, 陈丰, 吴应宁.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货币政策的两难选择[J].财贸经济, 2010 (4) .

当前货币政策思考 篇9

对于中央银行来讲, 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是实施金融调控、实现内外均衡目标的两大政策工具, 如果不能有效地将这两者加以搭配和组合就会产生冲突, 直接影响到内外均衡双重目标的同时实现。

1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冲突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

1.1 外汇储备的增加对人民币升值造成压力。

货币投放在很大程度上受国际收支差额的影响, 并且由于国际收支差额的变动与国内经济周期的走向一致, 即国际收支高顺差与经济高增长相对应、低顺差与经济低增长相对应, 这样外汇占款导致的基础货币变化往往与国内宏观经济调控的需要发生矛盾, 即经济高增长时期, 外汇占款导致基础货币增多, 而经济增长走低阶段, 外汇占款减少, 导致基础货币难以增加, 使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加大, 对冲压力不断加剧。

1.2 我国国际贸易中巨幅顺差和外汇占款增加导致资金流动性过剩。

从当前我国的情况看, 流动性过剩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货币供应量过多。二是银行体系资金过多, 银行存款大于贷款的差额日趋扩大。三是流动性过剩导致商业银行过度竞争, 放大信贷风险。

2 协调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开放度的提高和资本流动障碍的减少, 在现实中, 政府面对的往往是一个多目标规划, 用货币政策、汇率政策实现不同经济目标的难度越来越大。因此, 应从以下方面着手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进行调整, 从而有利于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相互协调:

2.1 加快实现利率市场化, 实现利率与汇率之间灵活的传导机制

利率是货币资金的价格, 是国内资本市场的调节器, 根据凯恩斯的货币政策传导理论, 利率在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开放经济条件下, 僵化的利率体制对汇率政策有效性的发挥极为不利, 利率管制易使内外部经济失衡。目前我国实行的基本上仍是管制利率制度, 由市场决定的利率较少, 只有同业拆借利率、国债招标发行利率等由市场决定, 银行贷款利率虽有波动幅度, 但波幅较小, 管制利率的存在造成投资、消费、进出口对利率的弹性较小, 利率无法起到调节经济的作用, 利率-汇率之间的传导受阻。

2.2 短期内增强汇率弹性, 长期实现汇率浮动制度

在短期内我国采用浮动汇率制度的时机尚未成熟, 具体而言, 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 变强制结售汇为意愿结售汇, 改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对于经常项目下的结售汇, 其具体做法可以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 国家可以根据不同时期宏观政策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定一个结售汇比例, 此比例可以依据外汇储备量的增减进行调节, 结售汇比例越低, 则意愿结售汇程度越高;第二层次, 外汇银行根据国家公布的结售汇比例, 对国内企业的每一笔贸易、非贸易外汇收入进行按比例结汇;第三层次, 批准所有企业开立现汇账户, 保留现汇, 账户内外汇可以用于进口支付、临时结汇、进入外汇市场, 或进行外汇远期买卖、期权交易等规避汇率风险操作。

第二, 选择真正的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的管理方式。

2005年7月21日我国出台了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在决定合适的汇率浮动区间时, 应考虑以下因素:汇率政策目标、国际收支状况、外汇储备、国内利率水平以及实际有效汇率、不成熟的金融部门和金融市场、较弱的风险防范意识等。

2.3 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央行为了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还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 继续完善公开市场业务, 并加强同其他冲销工具的结合应用。公开市场业务是开放经济下对冲国际资本流动、调节国内货币供给以稳定宏观经济的最为主动、灵活而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

第二, 重视投资、引导投向、发挥外资对结构调整的配合作用。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目标和结构调整的需要, 在做好一般产业利用外资的同时, 要积极引导外资投向我国需要发展的重点产业和重点区域。另外, 在保证合理化储备规模的基础上, 我国还应把超额的外汇储备用于国内企业的投资或者收益较高的投资, 而不是购买外国政府的低息债券白白受损失。

第三, 深入研究货币政策的国际溢出效应, 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合作。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和开放经济的不断发展, 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要更加重视国际经济因素, 充分关注汇率、外债、外汇储备等外向型经济变量, 以及本国对其他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 注重国际货币协调。同时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合作, 一方面争取世界各国的支持, 另一方面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承担相应的国际义务, 降低国际“溢出效应”带给世界经济的不利影响。

2.4 加强对巨额外汇储备的运用

开放经济下, 外汇储备是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一个重要结合点, 对提高人民币持有者的信心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针对我国目前巨额的外汇储备, 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加强外汇储备的运用:

一是拓宽民间外汇使用渠道。可以考虑增加一些外汇商店, 或者在一些大型商场增设外汇商品专柜, 也可以允许居民用外汇购买商品。

二是有条件地开放外汇市场。可以考虑在银行之外设立专门的外汇市场和外汇资本市场, 辅之以优惠的政策, 比如降低交易费用, 在税收上给予一定的优惠等, 鼓励外汇在市场上流动, 不必进入国家外汇储备的笼子。

三是鼓励民间外汇进入国外消费和境外投资。包括增加居民个人用汇的额度, 鼓励居民到国外旅游、消费和进行国外投资。

四是最根本的还是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维持外汇储备的适度增长。转变贸易增长方式, 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 在出口增长的情况下, 鼓励进口尤其是能源、资源及知识产权的进口;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 使外商直接投资能够为我国的技术创新、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做出积极贡献。这都是我国目前必须要努力做到的。

五是货币当局应该引入更加积极的外汇储备资产管理政策, 强调外汇储备资产的收益性。

总之, 开放经济下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冲突越来越成为波及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通过上述几个方面的努力应该能将这种冲突尽量减少, 使得中国经济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易纲.中国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J].宏观经济研究, 2002, 11.[1]易纲.中国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J].宏观经济研究, 2002, 11.

当前货币政策思考 篇10

一、外汇储备与货币政策的内在作用机制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外汇储备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上。外汇储备对货币的影响可以表示为:外汇储备增加——外汇占款增加——基础货币投放增加——货币供应量增加。理论上讲,外汇储备增加必然导致外汇占款增加,外汇占款增加是基础货币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基础货币也随之增加,再通过乘数的作用,导致货币供应量的成倍增加。货币供应量的大量增加会增大通货膨胀的压力,为减小通货膨胀的压力,央行必然采取对冲操作,从而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可见,中央银行通过收购外汇,同时投放基础货币的行为影响货币供应量,而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又是货币政策取向的风向标,由此外汇储备与货币政策产生内在的逻辑联系。

二、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及未来趋势

(一)我国外汇储备的变化及现状

该图表反映了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外汇储备的变动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2001年是我国外汇储备迅猛增长的时间拐点。1998~2000年间,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国际收支顺差较少,外汇储备增长速度平缓。2001年我国加入WTO以后,国际收支状况明显改善,外汇储备呈现出超常增长之势,该年陡增了466亿美元。此后,外汇储备呈阶梯性持续上涨。2008年由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外需求减少,这直接影响我国的进出口及FDI,外汇储备的增长率由2007年的43.31%下降到27.33%,但国际收支仍呈“双顺差”,外汇储备继续增长。2009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1345亿美元,同比下降30%。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610亿美元,同比下降15%。截止2009年9月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达22725.9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居世界之首,较年初增加了3265.65亿美元,同期增长16.78%,增幅继续下降。

在外汇储备中引人注意的是资本金融项目中的“热钱”,它给我国的经济带来威胁不容忽视。从2004年开始,“热钱”流入中国的速度就不断加快,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的“热钱”流入一度放缓甚至是出现了少量的流出,但随着世界各国央行纷纷采取零利率政策,全球流动性极度宽松。危机高峰刚刚过去,一向行动迅速的“热钱”重新开始伺机而动。我国经济的较快恢复以及人民币升值预期使我国成为“热钱”觊觎的对象。09年6月以来,热钱流入中国的步伐在加速,尽管总量还没有超过2007年和2008年。增长速度是2002年以来最快的。

(二)我国外汇储备未来的变动趋势

未来我国外汇储备的变动趋势与世界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由于外汇储备的变动主要取决于国际收支中的进出口贸易、外商直接投资(FDI)和国际投机资本流入的变动情况。世界经济萧条将直接影响我国的进出口和FDI从而影响外汇储备。如今,世界经济虽然回暖但经济危机是否过去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的进出口及FDI增幅仍有下降趋势。自2009年第2季度以来,伴随着世界经济的整体强势反弹,发达国家针对中国出口的贸易保护主义压力卷土重来,人民币面对升值的外部压力。而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已经转变为人民币升值预期,目前境外NDF市场预计一年后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将会升值3-4%。在人民币升值压力的诱导下,大量短期国际资本流入中国大陆,从而使资本金融项目顺差增大。中国目前存在持续的贸易顺差与FDI净流入,导致外汇储备持续累积,造成外汇市场上美元供给持续超过美元需求,如果央行停止干预,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无疑会显著升值。当然,如果外汇市场参与者认为人民币未来将会升值,这种预期将会进一步推高人民币实际升值幅度,从而导致热钱的大量涌入将使资本金融项目的顺差进一步增大以至外汇储备的进一步增加。

因此,在未来一段时期内,随着各国逐渐度过金融危机,经济逐步复苏,我国的进出口及FDI增幅将增大。中国经济复苏前景的明朗以及人民币升值预期的重燃致使国际资本涌入从而是资本金融项目顺差增大。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外汇储备将进一步的扩张。总之,在现行外汇管理体制下,外汇储备在未来几年中仍将保持增长,这无疑给我国货币当局实施货币政策带来了挑战。

三、当前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基础货币的投放以增加货币供应量,拉动经济增长。基础货币等于外汇占款与国内信贷量之和。而外汇储备的增长导致外汇占款的增加,从而引起货币供应量成倍增加给我国货币政策带来影响。

(一)外汇储备增加,使货币供给内生性增强,削弱了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给的主动性

货币供给量本身具有一定的内生性。以外汇占款的形式增加的基础货币,中央银行只能被动接受,外汇占款在基础货币中的比重越大,我国货币供给就具有越强的内生性。我国实行的外汇结售汇制度从体制上又强化了货币供给的内生性。自1994年结汇售汇制度的实施,我国的外汇储备与外汇人民币占款之间形成强烈的正相关关系。此次金融危机之前,外汇占款在基础货币投放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从1998年达50%以上上升到2005年的100%以上。金融危机期间,我国由于我国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基础货币中的外汇占款比重下降,基础货币供应以银行信贷为主要渠道。但是,我国外汇储备一直都呈上升趋势,随着热钱的涌入,外汇占款日趋增长从而使货币供应量过快增长,中央银行为防止流动性的过快增加而导致通货膨胀的风险,不得不在公开市场上进行对冲操作,以稳定流动性。可见,外汇占款的增加将削弱调控货币供给的主动性。

(二)外汇储备增加,加大了央行的对冲外汇操作成本

中国经济的稳步回升以及人民币预期使得热钱大量涌入,我国外汇储备从而外汇占款增加。2009年12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通过三个月期央票(700亿元)和91天正回购(300亿元),共回笼资金1000亿元。(1)央行连续第八次实现净回笼,金额为220亿元。(1)自国庆长假以来,央行已累计净回笼资金达到6870亿元。(1)当前,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对冲外汇占款,并非要收紧流动性,而是为了保证银行体系内的流动性的同时稳定市场的流动性。因为外汇占款从而基础货币的快速增加,将会推动了货币信贷的过快增长,会引起投资扩张、通货膨胀压力加大、资产泡沫等问题,并增加银行体系的脆弱性,最终影响到宏观调控的有效性。然而,央行的对冲操作按利率计算是有成本的,随着外汇储备的不断增长,其对冲操作所需成本也在提高。

(三)外汇储备增加,缩短了货币供给时滞性,加大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控制的难度

外汇储备的变动改变了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从而影响了从基础货币投放到实现货币扩张的速度,即货币供给时滞,外汇占款的大量增加使货币供给的时滞缩短。中央银行主要通过基础货币投放来调控货币供给,在封闭经济条件下,中央银行主要通过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投放基础货币,基础货币从投放到扩张要经过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的一系列信贷活动以及从银行体系到企业体系的存款、贷款转化过程。这一过程的传导链较长,因而货币供给具有较长的时滞性。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由于结汇售汇制度的实施,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外汇占款投放基础货币,外汇占款通过银行结售汇体系将基础货币迅速转化为企业存款,这导致货币供给的时滞缩短,导致了货币供应量扩张速度的加快和调控时滞的缩短,从而使货币供应量的控制更为困难。

四、相应对策建议

(一)改革并完善现行的外汇管理制度

1. 逐步实行企业意愿结售汇制,适度放松银行的外汇周转额度。

逐步改强制结售汇制为意愿结售汇制,并适度放松对银行的外汇周转额度的限制,扩大外汇指定银行的外汇头寸。这样,一方面企业持有一定量的外币资产,分流外汇储备;另一方面企业的部分外汇需求由国内银行外汇信贷满足,降低外汇储备的增长幅度。

2. 改变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

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真正变为盯住一篮子货币制度,在货币篮子中应该降低美元的比重。在美元继续对其他主要货币贬值的过程中,采用这种制度将会导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对其他主要货币贬值,好处在于可以降低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同时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也是可控的。此外,真正的盯住一篮子货币制度具有很强的透明性。人民币升值预期的降低可以规避热钱的涌入,从而减小资本金融项目的顺差以减少外汇储备的增加。

(二)严格控制投机性资本流入,放松资本外流限制,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外资的连续扩张和国际游资的大量涌入使我国外汇储备增长存在一定的“泡沫”,隐含了相当的金融风险,并导致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独立性的损失和本币升值的压力。在资本流动的管理上,我国的政策重点应从目前鼓励流入、限制流出转向促进流入流出的平衡。金融危机对我国而言机遇大于挑战,利用此契机,鼓励有竞争力的企业走出去,开拓对外投资渠道进行国际投资。

参考文献

【1】陈婷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下的货币政策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7(19)

【2】杰弗里·萨克斯,费利普·拉雷恩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M]上海:三联书店1997

【3】康立中国外汇储备增长下的货币政策调控困境[J]辽东学院学报2006(1)

【4】李培育,余明外汇储备、汇率波动和货币政策操作[J]金融研究2004(9)

【5】曾婷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J]统计与决策2008(19)

当前货币政策思考 篇11

关键词:房地产;生产函数;紧缩货币政策;调节效应

中图分类号:F2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6-0142-01

引言:房地产行业是一个综合性行业,它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由于价格的疯狂上涨,房地产行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注意。笔者发现,虽然研究房地产的论文很多,但从生产函数的角度来分析的还很少,本文通过对20家代表性房地产公司所代表的房地产行业的生产函数的分析,得出资本对房地产供给面积的影响,从而分析当前紧缩的货币政策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从而为更好的促进房地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一、房地产行业生产函数模型的建立

对于房地产生产函数模型的建立,本文用员工总数和总资产为解释变量,以商品房销售面积为被解释变量。下面是我们国家2009年20家具有代表性的房地产上市企业的数据:

数据来源:各上市公司年报

令L为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员工数,K为房地产上市公司的总资本,Q为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商品房销售面积,建立经验生产函数模型。

经验生产函数:Q=a(KL)3+b(KL)2

现在我们令(KL)3=M(KL)2=N进行加权的最小二乘回归(WLS)

其结果如下:

得到回归方程:Q=-4775.702(KL)3+127061.2(KL)2,这里可决系数极高,且t检验的伴随概率为零所以各变量的显著性水平较佳,并且方程的系数符号也符合经济意义的要求;所以此经验生产函数可以很好的表示房地产行业的生产函数。

二、资本对房地产行业产量的影响

由以上的房地产行业生产函数可知,资本的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为:MPK=-14227.106K2L3+254122.4KL2

APK=-4775.702K2L3+127061.2KL2

则产量关于资本的弹性为EK=(△Q*K)/(△K*Q)=MPK*(K/Q)

可知大多数企业产量弹性为1到3之间,少数大企业的弹性很小,万科甚至达到-8.03,这也符合生产函数的性质,边际产量随着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经历着先递增然后到递减的阶段。

分析结果显示大多数房地产企业产量对资本是富有弹性的,即资本的减少必然导致产量的显著减少。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针对以上影响,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議:

(一)由于房地产问题不仅仅是一个行业发展问题,还是一个关乎国计民生的社会问题,所以,针对房地产行业的紧缩政策可以适当放松,以保证房屋的充足供应,以应对城镇化等原因造成的住房刚性需求。

(二)鼓励房地产行业多以增发股份等形式筹措资金,降低资产负债率,以摆脱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依赖性,增强自身的抗干扰性,实现房地产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三)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不要拼命拿地,以过高的负债率实现过度的扩张。一旦房市走熊,房价大跌,将会面对巨大的信贷风险。房地产企业应该把自身的规模和负债率控制在合理的区间内。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S.Charles Maurice & Christopher R.Thomas.管理经济学(原书第七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当前货币政策思考 篇12

关于我国法定货币人民币的发行、管理和流通是国家赋予央行的一项独特的基本职责。随着央行金融货币服务职能的不断强化,基层央行要想做好货币政策的全面系统工作,就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结合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科学合理地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不断强化货币政策在调拨、供应和流通等方面的基本职能,建立和健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以强化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切实保证央行信誉和金融市场的安全稳定。

二、基层央行货币政策传导中存在的问题

(一)货币政策的制定缺乏区域经济差异的针对性

央行在任何时期所制定的货币政策目标,都需要基层央行从根本上以此目标为出发点加以贯彻、执行,明确的货币政策目标势必要求达到全国范围的高度统一,然而在具有地区经济差异性的市场环境中,高度统一自然就削弱了货币政策对地方经济的指导和协调作用。由于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目前尚未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大环境,资源配置的合理有效性并未在广度上得以实现。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最终解释权集中于央行,政策指导和货币价格基本达到全国范围内的协调一致,基层央行在实际执行货币政策时也都是生搬硬套,很难做到依据地方经济结构特点而进行及时和合理的调整,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货币政策对区域经济的指导、协调作用。

(二)基层央行货币政策传导工具弱化,削弱了金融宏观调控职能

当前金融调控的货币政策工具多集中于央行总行,对于基层央行能进行有效运用的货币政策调控措施相对较少,不能对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进行合理的伸缩调控,缺乏再贷款的权限范围,并且再贷款也从限额、期限和用途等加以严格框定,因此基层央行进行支农再贷款的应用较多,货币政策工具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对于准备金的管理也仅限于央行总行,利率的上下浮动权也由央行总行所控制,手段过于刚性化,基层央行很难进行调控的选择。由于基层央行不具有完备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仅限于通过“信贷政策指导性意见”此种窗口指导来对资金流向进行指导,对于正确贯彻执行货币政策缺乏任何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

(三)外部环境欠佳,社会信用环境相对薄弱

由于商业银行严格信贷奖惩机制,垄断信贷管理权限,使其他银行系统对于信贷行为的掌控缺乏一定的能动性,直接弱化了基层央行对于信贷业务行为的拓展动力,从而引起了货币政策信贷传导的中断。金融市场部分金融机构出现违规经营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对央行形成了资金倒控机制,使货币政策的实施受到很大影响。一些金融机构进行违规放贷、违规拆借和高息揽存行为屡禁不止,结果形成了巨大数额的不良资产,使资金运作出现严重的周转困难,进而对央行资金产生过度的依赖性,使有限的再贷款成了保证这些金融机构清偿能力的有力武器,无疑削弱了货币政策工具对经济结构的调节作用。

三、基层央行进一步强化货币政策工作的建议

(一)基层央行要提高执行货币政策的针对性

正确处理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使国家的宏观金融调控措施得以有效落实,以确保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基层央行必须认真贯彻和执行国家制定的货币信贷政策,准确掌握基层央行的整体规划和工作重点,把国家宏观调控货币政策的大目标和地方经济的实际情况有效结合,针对于实际情况变动适时地调整和改进,灵活进行调控,合理把握调控的力度、方式,做到有抑有扶,有保有压。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对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对优势型行业项目,尤其是西部开发中的物资设施建设、能源开发相关产业以及地方骨干企业等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以增强经济发展和确保货币政策大目标的实现。

(二)逐步拓展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权限,强化窗口指导职能

合理有效地放宽基层央行关于利率调控、再贷款和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的权限,来严格对商业银行的资金调控力度,以充分发挥基层央行货币政策顺畅传导的实效性。一是要合理确定基层央行的利率浮动权限,使基层央行实现依据地方资金供求变化情况灵活调整利率的职能,正确引导资金流向,逐步完善货币资金价格体系,以解决利率调整不当而导致的货币传导不畅问题。二是要适当放宽基层央行再贷款政策的职能和权限,并适度增加再贷款额度,由基层央行依据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和商业银行的资金头寸变化进行灵活的掌控和管理。三是规范和管理基层央行的再贴现窗口,合理构架再贴现的业务流程,增强票据的市场化发展程度,使再贴现延伸成为基层央行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方式。四是建立存款准备金管理监测机制,将局限性的管理考核转化为由基层央行对应层次进行管理、监测及考核,使基层央行及时掌握商业银行的资金供求能力和经营情况,以有的放矢地进行调控和扶持。

(三)提升信用环境建设,改善外部环境

在银企之间相互缺乏信任度和金融市场总体信用环境不佳的情况下,要积极发挥金融系统全面制裁的作用,并有效建立严格执法、违法必究的法制环境,不仅要建立、健全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还要从根本上治理金融机构违规经营等有失诚信的行为,以严格架构社会信用的良好秩序。首先,基层央行要加大征信投入力度,积极借助强势媒体的力量,不断加强对货币政策和诚信经营的宣传,以提升企业和民众对金融货币政策的认知度;其次,地方政府要涉足于长远利益,加大对基层央行货币政策的支持力度,积极支持基层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和优化信用环境,以达到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畅通,确保货币政策传导和执行的实效性。

(四)逐步提升和加强货币政策的执行水平

第一,不断拓展地方经济金融分析视野。基层央行要以银行问卷调查系统、信贷咨询登记系统及金融统计系统等金融信息系统为主要依托,从宏观经济的广泛视野和深度出发,认真深入分析地方经济金融系统货币的波动变化和发展态势。第二,建立和完善地方经济金融指标体系。基层央行要建立以信贷、现金、投资、消费和居民收入为主的金融分析体系,及时准确掌握金融货币的变动及政策执行情况,逐步提高货币政策执行的力度和深度。第三,逐渐改进分析方法和流程。在进行货币政策分析时,要改进事后分析统计方法,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对经济金融指标进行提前预测和分析,由注重存量分析转化为存量与流量并重,并且由孤立分析达到向纵、横向综合对比分析的转变。四是强化人才队伍的培养。人才问题是关系到货币政策贯彻执行的重要因素,要定期组织人员学习和培训,逐步加大对专业人才、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力度,以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四、结语

在当前金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下,基层央行要想发挥货币政策的引导和协调作用,有效地传导国家宏观调控金融的货币政策,就必须建立、健全货币政策体制,不断强化金融货币政策的调控职能,以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摘要:本文以基层央行的具体实践为出发点, 主要分析了当前基层央行货币政策工作开展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提出了完善货币政策工作机制, 强化货币政策执行效果的具体化建议。

关键词:基层央行,货币政策,政策传导工作

参考文献

[1]何伟.对基层央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效性分析[J].黑龙江金融, 2007 (10) .

[2]张国强.基层央行货币政策传导功能弱化的对策[J].青海金融, 2008 (01) .

[3]张琦.基层央行货币金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J].华南金融电脑, 2009 (03) .

[4]中国人民银行赣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刘惟煌.基层央行实施货币政策的若干思考[J].武汉金融, 2009 (02) .

上一篇:保障支撑系统下一篇:审计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