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分层次教学

2024-06-21

初中语文分层次教学(通用9篇)

初中语文分层次教学 篇1

初中语文如何进行分层次教学

(二)(2010-01-13 15:52:45)转载标签: 教育分层教学初中语文杂谈

苏霍姆林斯基说:“有300名学生就会有300种不同的兴趣和爱好”,学生作为具有生命意识的人,在成长过程中存在诸多共性的背后,还存在更多的差异和个性。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提出“因材施教”的重要教育理念。因此,学生个体差异性不容忽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多层次人才,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任务。

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遵循“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宗旨,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体现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的价值,又不能一味地应试教育讲求成绩。那么如何在素质教育体系中让我们的学生快乐地吸收更多的适合他们的知识呢?这就需要教学智慧——分层教学来实现。

而分层教学的内容非常广泛,有学生分层、课堂教学分层、作业分层以及评价分层等等。下面我以《曹刿论战》一文为例,谈一点分层教学的心得。

一是学生分层。

目前主要依据是学生个性的差异,并根据学生原有的基础和一般学习可能性,将学生分为A、B两层(分别为好和须努力)。学生的层次是动态的,对有些同学还可采用隐性分层或自主分层,目标是求得学生主动的发展。

二是课堂教学分层。

所谓“决战于课堂”,课堂是语文教师的战场,教师要明白每堂课上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策略让学生吸收知识并有所思考和创造。而教学目标并非针对所有学生,而是有分层性的目标。

例如:《曹刿论战》这篇课文中,针对B层的学生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就是掌握一些重要实词;而A层在这个基础上还要通过一些语句的理解来探讨理解本次战役中少胜多的原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设置了几个问题,如下:本次齐鲁之战中谁是侵犯者?理由是什么?这是给B层的学生设置的,B层学生能较快找到“齐师伐我”这句话,因为“伐”已分析过可解释为“侵犯”,而“我”是指鲁国,作者相传是鲁国的左丘明,即可看出。而在分析“三鼓”、“三可三不可”中,前两个“未可”的原因留给B层的学生回答,而最后一个“未可”后,曹刿为何要“下视其辄,登轼而望之”呢?一些B层的学生和A层的学生马上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即确定齐军是否诈降,是否有埋伏。那么问题是否真正解决了呢?不然,有小部分的A层学生有了争执,这正是我要引起他们探讨的地方。有学生质疑如果齐军假装这样逃跑的呢,故意给鲁军制造这样的假象,那曹刿凭什么确定齐军是真正慌不择路呢?大家开始真正探讨起来,在学生无法统一的情况下,我适时抓住“轼”的解释进而将一些课外知识补充进来,原来春秋时代的战车是一种大型的兵器,体积大不说,而且车上配备的人员精细,加上当时武器的限制,双方要在斗争中必须组成严密的阵型才有可能使整个部队发挥最大的战斗力;同时战车左右车轮沿边为了防止受近距离攻击而按上了类似矛的尖利兵器,如果两辆战车的车辙交乱的话,那么必定是相互伤害惨重了。以上决定了那时的军队作战十分讲求阵势和队型,那么“辄乱”佯装逃跑的情况是不大可能的了。故而这个问题迎刃而解了。这样不仅教学目标达成了,而且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获。由于分层教学设置的问题能够考虑不同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享受思考的乐趣,这样的学习内容、学习手段符合其性格特点,不同的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能在课堂上品尝了交流的乐趣,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稳步提高。

三是作业分层。

我布置的语文作业主要分为预习作业和课后作业。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对课文内容有初步的认识,能为教师的课堂讲授打下基础。叶圣陶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教师可以因学生进行了课前预习而让课堂因自己学生的特点而变得生动活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在预习过程中往往会发现这样那样的疑问,从而启发了他们学习思考的动力。所以我非常重视学生的预习作业。在预习《曹刿论战》时,我根据分层教学目标来安排分层预习作业。B层学生主要是借助课后注释和工具书能正确朗读全文,了解文化常识(口头)。同时我划出了四句重要句子及其中重要实词让学生试着解释,不会的用红笔勾出。在授课之前,我检查了B层学生的预习本,从而归纳出几个共同的错误点和疑问点,那么在课堂上对于错误点重点分析,对于疑问点也做到胸中有数了。而A层学生的预习作业则是B层口头作业之外,再完成一个整体感知和质疑的任务,即概括本次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疑问,可以是语句上的也可以上内容中的。结果表明A层的学生都有自己的疑问,尤其是针对文中“其”一词多义的现象提出较多的看法;内容上少部分学生就是针对“辄乱、旗靡”提出自己的不解。这说明预习作业让学生去主动发现语言中一些规律和疑点,而且会探索语言文字后面所隐藏的文化时代背景。这项作业可以帮助我及时调整原有的教案,甚至有时可以补充我原来没有考虑到的问题。如果分层预习作业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前主动进入文本思考的话,那么课后作业则侧重巩固和拓展知识了。在《曹刿论战》一文学习后,结合课堂学习效果,给B层学生的课后作业就是一张小试卷,内容为重要字词解释和课文内容的理解。而A层学生的课后作业除此之外是到课外查找历史上“以少胜多”的两个战例来,并试着分析它们的异同点。小试卷对于A层的学生来说相对简单,如果单纯统一作业,那么只能满足B层学生的需要。而这个拓展作业正好能满足A层学生学习能力强的一个特点,同时可以帮助他们从一些相同事物中找出规律的东西来,提高他们的自主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是评价分层。

分层评价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保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比如对B层的学生主要以鼓励肯定为主,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对A层的学生以激励竞争为主,调动他们学习竞争意识和学习创造力。从预习作业到课堂学习再到课后作业,我们都以分层标准来进行分层评价,这样能充分调动各层次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感、意志、兴趣、爱好等多方面积极因素,促进智商和情商的协调发展。正如一位德国教育家所说:“教学的艺术不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在对初中语文分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中,我所任教的两个班级的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普遍提高,考试合格率达到百分之一百,优良率也有提高。这是因为分层教学针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得其所,学生学习的兴趣被激发了,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当然,分层教学如何为每一个学生服务,如何让B层的学生逐步走向A层,A层学生在竞争机制中如何健全人格,如何在现有的考试体系中考核每一个学生等等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这还需要我们不断去学习和摸索。

初中语文分层次教学 篇2

一.分层建组

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智力发展水平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别, 作为教师在教学时需要用一定时间去调查、研究、了解学生, 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将学生大体分为“优 (A) 、中 (B) 、差 (C) ”三个层次, 因材施教。学生通过努力, 待知识与能力等提高后, 教师须用上一次的目标来要求学生, 让他们在模糊状态下受到激励, 树立信心, 奋发向上, 愉悦发展。

二.分层备课

教学中既要备教材, 还要备方法、备学生。我根据A、B、C三层学生实际情况确定相应的依次递进的教学目标。对C级学生侧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而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提高侧重于A、B级学生。把“掌握学习”的教学模式和“个别分化”教学模式结合起来, 整个教学活动过程都体现分别施教、分层推进, 使每级学生都能达到他实际能够达到的最好的学习目标。

三.分层授课

1.适时明确分层教学目标, 鼓励学生个个努力达标。每个学生虽然在相对保密的情况下, 知道了自己目前所处的层次, 但具体到每节课时, 又常常不知如何找到自己的学习位置, 因此, 教师一般应在每节课的开头, 向学生展示各个层次 (为了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不要将学生直接分为好、中、差层, 而应称作为A、B、C层) 的教学目标, 由于每个学生学习目标明确, 且难度不一样, 避免了好学生“吃不饱”, 差学生“吃不了”的现象发生。

2.分层把握教学要求, 力求人人学有所得。小学生的主要心理特点, 一是爱表现自己;二是爱听表扬话。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就应时时瞄准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 用课堂提问和板演练习等形式检查学生学习达标情况, 采取因人提问、分层设题的办法进行。比如, 让一些学习较差层次的学生, 多回答一些识记性提问, 多板演一些难度较小的模仿性题目;让一些学习中等层次的学生, 多回答一些需认真思索的提问, 多板演一些难度适中的阶梯性题目;让一些学习较好层次的学生, 多回答一些智力运用性的提问, 多板演一些难度较大的综合性题目;对回答或板演正确的学生, 特别是中、差层次的学生, 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 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 都有获得表扬的机会, 让学习较差的学生能感受到学习语文成功的快乐, 让学习较好的学生感到有压力, 使好的不骄, 差的不馁。

四.分层练习

课堂练习能及时反馈学生掌握的知识情况及教学效果, 又能达到初步巩固知识的目的。课堂练习可按三个层次设计。1、模仿性练习。这种练习是一些基本的、简单的、与课堂例题相近的题目, 其目的是通过新知识的再现, 促使知识的内化, 以达到“理解”的层次。这类练习可安排C组学生板演。2、发展性练习。这种练习是一些稍有变化的, 比教学内容稍有发展的题目, 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以达到“掌握”的层次, 这类练习一般安排B组同学板演。3、综合性练习。这种练习可以检查学生对新知识掌握的深度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以达到“灵活”掌握的层次, 只能安排A组同学板演。

五.分层辅导

过去语文教学中特别强调“有课必导、课后必导”的原则, 这一原则在现在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凸现出重要性。分层教学必须配合以分层辅导, 否则它的作用就不能充分地得到发挥。分层辅导可分为课前辅导与课后辅导、个别辅导与集体辅导、课上辅导与课下辅导、专题辅导与普遍辅导等多种形式, 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加以运用, 争取取得事半功倍之效。课外辅导中, 让A、B组的学生多做一些思维难度较大的题目, 扩大他们的视野, 拓宽他们的思维, 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对于C组的学生, 由于他们基础知识掌握得少, 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把重点落实在校内外作业的辅导上, 最好让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独立认真地完成校内外作业。

针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差异, 我采取了上述的分层教学的对策, 经过几年的实践, 无论是平均分, 还是及格率、优秀率都较以前有了明显的提高, 对全校语文教学工作起到了显著的推进作用, 达到了预期效果。

摘要: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 要想有所突破, 必须结合农村学生的实际,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分层次教学法, 采取“抓两头, 促中间"的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分层次教学初探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分层次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由于“直升”的缘故,给初中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初中教师面对的是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参差不齐的学生,但要硬性地施以同样程度、不分层次的教学内容,进行单一的“一刀切”的教育教学。其结果是顾了少数,丢了多数,使真正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为一句空话。

针对以上弊端,我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尝试施行分层次教学,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乐、主动参与,逐步达到整体优化、整体提高的教育教学目标。

一、分层教学的含义

分层次教学是根据学生的智能差异,给不同智能特点的学生创设不同层次的教学环境,协调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把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置于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中,使教学要求与学生的学习相互适应的一种教学策略。

二、分层教学的实施

(一)按学生水平分组

分层,是分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我采用对学生前期学习基础及学习习惯进行深入调查和学生自我评价、参考近期检测成绩三方面相结合的方式,将全班学生分为A、B、C三个组。A组学生基础较差,B组学生基础一般,C组是基础好、反应快的学生。A、B、C三组的比例是1∶2∶1。此时的分组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随着学生学习习惯及成绩的改变,教师要作出相应的调整,最终达到A组成员逐步减少,B、C组不断扩大的目标。

(二)具体操作过程

從理论上讲分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表现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别实施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课堂练习、课外作业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分层。但基于处于尝试阶段,没有成熟的经验,所以我的分层次教学主要放在课堂教学、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三个方面。

(1)课堂教学分层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活动,调动师生活动的积极性是完成分层次教学的关键所在,课堂教学中要完成教学目标,同时也要照顾到不同水平的学生,保证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课堂教学要遵循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阶梯式上升的规律,要求不能过高,层次落差不能太大。要保证C类在听课时没闲着,B类学生能听懂,A类基本听懂,并得到及时辅导。此外课堂教学节奏要适当,做到精讲多练,避免“满堂灌”,尽量减少重复类的话语,节省下来的时间交给学生进行练习。

(2)课堂练习分层

为了巩固课堂知识,落实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设计分层次的课堂练习。我把课堂练习分为:基础性练习和拔高性练习。基础性练习3个组的学生全做,题目安排由浅到深、由易到难。拔高性练习不宜过多,既要有利于A类学生巩固基础知识,也要有利于B类学生有所提高,还要有利于C类学生的充分发挥。例如,我在教学《口技》这一课时设计以下练习题:①朗读课文。②小组翻译句子。③重点实词意思识记。④体会侧面描写在文中的妙处。⑤类文拓展。其中问题①②③要求三组学生全部完成,问题④要求全体思考但提问对象集中在B、C类学生中,问题⑤主要留给C类学生,达到优化提高的目的。这样设置问题以后学困生在课堂上也能积极思考,举手回答问题,并从中体会学习的快乐,找到自信。同时也避免了优等生坐等时间,吃不饱的现象。

(3)课后练习分层

课后练习根据各层次学生的情况布置。作业量要适中,将基础题、适中题和较难题分别布置给A、B、C三组学生做,让学生从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乐趣。同时鼓励学生跨层次完成作业,在连续三次跨层次完成作业后,提出申请,由老师和小组长一起讨论决定是否纳入高一级小组。

三、分层教学后的几点思考

分层教学的实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协调发展;实施分层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分层教学,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内外因素协调得不太好,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先,分层次教学要对教案、作业进行重新分类,同时分类以后教师必须将每一类学生的名单牢记在心,特别是对A、C类学生名单更要了如指掌。这就对教师对学生的掌控能力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

其次,分层教学的施行,必须先优化分层评价,否则教师在平均分的“紧箍咒”下把大量时间分配给A类学生,而C类学生得不到真正的优化。B类学生处于一个不前不后的尴尬位置。从近期利益来看,分层评价减轻了老师对平均分过低的后顾之忧,但从长远来看,当每一个学生从分层次教学中获益以后,就不存在平均分落后的状况,反而是提高平均分的有效方法。

第三,教师对分层次教学的动员工作必须到位,动员方向的错误就会让学生及学生家长误认为学校在搞等级划分,在学生内部就会造成优等生的优越感过盛,学困生因自卑而放弃学业,中等生随大流甘于平庸。合理的宣传动员,不仅落实了教育公平的教育原则,也能减轻学困生的学习负担,降低辍学率。同时分层评价后的结果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和家长的积极性,使学习生活变得不再那么单调、无味。

高中语文分层次教学模式 篇4

语文组

林红梅

本学年学校组织老师学习了简焕镇老师的《归级交叉分层次教学模式概论》,读完后,感触颇深,也更深刻地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下面,我就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感想。

语文学科旧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特别是信息时代的日益逼近,各种现代家电及教学手段、资源的出现,丰富多彩的信息流已逐渐将学生注意力引向图书馆、网络、软件库等等,鉴于此,教育部结合国内外的教育改革成就及现代教育理论,颁布了新的教学大纲和新的课程体系。很多大城市结合学生生活中应用语文知识的实际,根据高中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能力,构建了“高中语文分层教学模式”,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发展层次,充分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个性特长,让学生适逐步具有应当代社会需求的语文素养。

那么,“分层次教学模式”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实施呢?我觉得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教师要有分层次教学的理念和目的

分层次教学要求在班组教学中,教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特征、以及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不同表现,应采取不同的具体教育措施、手段和教育过程,然后根据学生的基础差异、个性不同、接受能力有别的特点,在教学中采取分层教学。

那么,教师要构建具有实际操作性、指导性的高中语文分层次课堂教学模式,必须转变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观念和做法。要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为目标,从转变教育观念入手,强化在问题解决中学习,同时改革教学内容,以问题情境、自由讨论、课堂操作和课外自行研究为主要教学形式,形成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使原来教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转而为培养学生分析研究能力、自主学习以至创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新世纪知识经济社会对人才的崭新需求。

在学生中培养和树立一种“终身学习观”,培养学生搜集、利用、加工现代信息,应用多种现代媒体手段进行研究性学习,以及自主或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在高中语文学习中的创造性思维、创新意识及动手实践能力。

作为“分层次”教学模式,在语文知识教学及思维训练上要有层次性,即从整本书的知识与训练要求,到单元、课文,一直具体到语段和字词句,形成一个从小到大的语文知识要素及思维训练系统,通过一个个小层次的具体知识要素及训练着力点,形成一个由宏观到微观的语文知识学习系统和思维训练系统,从而形成学生最基本的语文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其分层依据:一是根据学生语文水平、语文学习能力来划分层次,提出相应的学习指导意见

及研究性学习要求;二是在学习内容上,按照教材研读、教材的拓展性内容研读及语文学科相关的文学文化背景有关的专题式研读,通过有层次的层次学习来实现学生学习上的逐步开发、分层递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培养能力,提高语文学习水平。

二、“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前期要有准备 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

语文学科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教师首先必须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现状了如指掌,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和思想状况,了解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比如文字识别量的多少、对语言的感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鉴赏分析能力、写作创造能力、文学素养等都应该作一个全面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

我们可以将班里的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可以分为几个组,每组至少要有8人,最大也不超过10人,要让所分的组内有一定的竞争态势,最好是势均力敌,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特点。

当然这种分组是一种“动态”的分组,所谓“动态”即每一次测验我们都会对学生进行重新调整分组,并且学生在学习中途可以按照自己的情况参加各小组的学习。

其次教师对每一节课的课前预习指导,即预习案要有层次性。

学生在课前的自主性课文预习中,一定会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老师将学生的问题分类,然后综合为有挑战性与教学目标有关的问题,归纳形成预习案。

预习案里可以把将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层次的问题。第一层次的问题,可以设计为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并巩固最基本的知识,即A层次;第二层次的问题,为了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基本技能和方法,即B层次;第三层次的问题,即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由感知到理解、运用、分析,培养他们探讨到创新的能力,即C层次。

预习案上对A层次问题处理,要让学生个人能够独立完成。具体来说 A层次,精心设计好第一层问题,让每一个学生通过努力都能解决这些问题。着力培养语文兴趣,注重基本知识的落实、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潜能的开发以及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一般地说,浅显简单的识记类(指识别和记忆,是语文能力最基本的层级)、理解类(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内容,比如语音、汉字、词语、文学常识、文言文实词、虚词、句式等,便于自学,一层问题就设计成自学导读题,主要是填空题、选择题或判断题,引导学生学会自学。

若是知识的前后联系紧密,适合让学生去发现的知识,可设计成“猜想、探索题”,即预习案里B层次问题。B层次问题按学科教学大纲的要求,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激发学生个人借助自己所拥有的学习参考资料,或者到图书馆阅览室查阅参考资料对问题形成独到的见解。

对于C层次问题的设计与处理,鼓励课前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的,未必打达到课前解决的目的,解决不了可以课堂上共同解决。C层次问题的教学要紧扣教学大纲和学习目标设计难度适中、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析、探索,从中领悟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应用,教给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找出规律,归纳出一般结论。

三、分层次课堂教学的实际操作

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还要对教材进行研究,并作出准确的预见。预见到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有哪些困难,会采取怎样的态度,然后教师制订出合乎实际的教学计划、目标和教案。

实行分层次授课模式要进行三步走,注意一个环节。

①第一步,简单的A层次问题要由学生的低层到高层解决。这样可以唤起低层次学生的参与意识,回答的对,自己受到鼓舞,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得到更大激发;回答得不全面或不对,还有其它同学补充、纠正。

如在教授文言句式“介宾短语后置”时,一层问题设计为“介宾短语如何后置,现代汉语的正确语序如何,介宾短语后置有何特点”,这样的问题提出后,全部学生都可以做,都可以积极主动的参与,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方法归纳猜想,都可以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快乐。老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可与个体、小组交流、讨论,学生个与个、组与组之间也可交流、讨论。当学生思维陷入困境时,老师可加以点拨,然后引导学生如何证明大家的“猜想”,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猜想”是学生的兴趣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主动地学习,之后师生一起总结通过一层问题的解决,获得了什么知识,掌握了哪些重要方法。

②第二步,有难度的B层次问题先高层后低层。高层次学生示范性回答,中低层次的学生尝试回答。

B层次问题的教学在设计第问题时应把一些基本的解决方法、解题技巧融入之中,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些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训练思维的敏捷性,巩固基本技能。再引导学生领悟、吸收、归纳这些解法的规律,从“是怎样做的”到“为什么要这么做”概括思维的规律,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高自学的能力。

B层次问题主要是指分析综合类(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的内容。例如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和写作特色,分析文章的结构,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等。,③第三步,有争议的C层次问题,在课堂上提出来,引导、刺激学生主动去思考、去求知,让学生各抒己见;然后在小组里讨论或全班交流或辩论等形式中,理解知识、应用知识,从而培养学习分析理解语文知识的能力,而教师则主要发挥教练或引路人的作用。

对于C层次问题的处理重在引导学生去变更问题,学会提出问题,培养其创新的能力。这主要是指应用类(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

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和鉴赏评价类(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拓展能力的层级)的内容。

教师评价的层次性是实现分层次教学精神的一个重要环节。

教师的评价能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正面或负面影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标准适当的评价不同层次学生,善于肯定低层次学生的进步,使他们树立学习信心,但也要防止高层次学生的自满。所以每位教师评价学生的时候还要讲求评价的层次性和艺术性。

四、课后教师的指导和辅导要有层次。

分层次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变化,对分组以后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层辅导。分层辅导就是针对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进行适时帮助。它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便能根据自己的基础掌握不同的内容,在分层辅导过程中让他们也体会到“成就感”。

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集体辅导主要面对中等生,以巩固学习目标为目的,针对课堂上大多数同学感到困难的重难点问题,仔细加以解决。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进行指导和辅导。要加强学法指导,加强学生思维训练,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个别辅导主要是兼顾优生和差生,分别给他们“吃小灶”。例古代诗歌赏析,要求优生不仅理解内容,而且赏析诗歌的写作技巧等。如授《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堂上,A层学生只要了解词的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即可。B层学生理解辛弃疾风格并与《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比较。C层学生必须理解辛弃疾词风格,并揣摩词里用典的好处。课后作业布置上,A层侧学生重检查背诵;B层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基础知识;C层学生查找资料,完成一篇“辛弃疾传”。这样,C层学生觉得作业有挑战性,趣味性,能提高自己。B、C层学生觉得作业力所能及,愿意做,及时交。

五、分层次教学的感想

初中语文分层次教学 篇5

“分层教学”是一种在班级制授课条件下为适应学生个别差异而实施的课堂教学策略,它一方面着眼于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从而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全面成长。另一方面,使课堂与学生得到和谐发展。职业高中的学生生源素质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其文化层次更是参差不齐,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一刀切”,必然不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素质好的学生会出现吃不饱的现象,而素质差的学生则根本就消化不了那么多的课堂教学内容。而分层次教学的提出,正是充分考虑这些学生的差异,使更多学生得到最有效的发展。

职业高中学生文化层次存在很大差异,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一刀切”,不但文化基础课的教学质量上不去,也会给今后的专业课教学带来难度。遇到这种情况学生就会睡觉或者捣乱,给课堂的秩序带来破坏,更有甚者还会“吓跑”学生,产生新的流失率。但我们相信,学生不管怎么样的差别,都可以分而育之。而分而育之的渠道之一就是实施分层教学。

本课题以2009航空宾馆班为实验班。在开学初,教师通过对全班学生平时的学习能力、学习积极性、学习习惯及学习成绩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采取学生自报和教师考查相结合的办法,把学生按好、中、差分为A、B、C三层。

一、分层次教学的目标

1.发展A层

发展A层学生的学习品质、学习特长,培养并提高他们的知识综合能力、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提高B层

提高B层学生,使他们较为牢固地掌握教材所规定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努力争取成为A层学生。

3.帮助C层

帮助C层学生,加强思想教育、心理教育,严格要求,热情关怀,转变他们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使他们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质量,稳步发展成为B层学生。

二、分层次教学的具体做法

1.分层备课

分层备课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前提。备课要在透彻理解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结合班级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分层教学目标。当然,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应有不同的要求,对相同内容的层次要求也应随知识、能力的增长而逐步提高。在分层教学目标确定后,应制定分层教学方法,筛选不同的训练内容,设置分层练习、作业,设计反馈检测题。其中要特别关注如何解决C层学生的学习困难和如何促进A层学生潜能的发展。

2.分层授课

分层授课是实施分层次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师要到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材内容,精心分层设疑,通过分层提问、讨论、答疑等形式使各层次学生学懂本节课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保证分层教学目标的落实。对基础差的低层次学生,训练要求采取“低起步,补台阶,拉着走,多鼓励”的办法;对于中层次学生,我们采用“慢变化,多练习,小步走,抓反馈”的方式进行;而对于高层次的学生,则进行“小综合,多变化,主动走,促能力”的基础训练。例如在《山居秋暝》的教学过程中,在诵读环节多提问C层学生,适当地表扬,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诗文内容的分析环节尽量提问B层学生,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而在诗文主旨较为难以理解的环节,尽量提问A层学生。在练习题环节,也要注意难易梯度,对诗文的理解这样简单的问题提问C层学生,激发C层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你是一名导游,来到王维当年闲居的蓝田辋川,你如何向你的游客介绍这怡人的美景呢?”这样的拓展练习,需要学生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再进行口语表达,相对较难,这类问题提问A层学生,使A层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培养。分层授课能够照顾到各层的学生,避免两头学生出现“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

3.分层布置作业

分层布置作业是实施分层教学的有效途径。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质和量的作业,使各层学生得以提高,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对C层,可以量少质低;对A层则可以量多质高;B层学生介于二者之间。

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采用“隐形分层”,层次不同,辅导不同。对A层学生深化、扩展知识面,对C层则采用深入浅出、通俗化、兴趣化的教法,同时带动B层学生。另外,无论对哪个层次的学生,都要多关心,多鼓励,多肯定,让学生有正确的学习动机、锲而不舍的进取热情、高度的注意力和稳定的学习情绪,身心都能健康成长。虽然每个层次的标准不同,但教学过程要固守一个原则,那就是要唤醒、激励学生的主体意识。

分层次教学 篇6

所谓的分层次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把全班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几组,再根据这分组情况在班级教学中制定相应的分层次的教学目标,同时教学过程层次化,作业布置层次化,效果评价层次化。实施分层次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学生存在着差异性。其次,社会对人才需求呈现多样性。再次,我国传统的因材施教和国外的个别教学模式为分层次教学提供可行性。最后,思想品德课的学科内容较为抽象,而且具有极大的包容性,涉及面极广,各种层次的学生在知识的掌握运用上具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实行有效分层教学具有极大意义。

那么,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怎样开展分层次教学呢?其重要的教学措施及过程如下:

1.学生分层

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和学习态度将全班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学生基本是思想品德科基础较差者,学习较差,学习兴趣不浓,失去学习的信心;B层学生大部分属于成绩中等者,他们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学习成绩、学习兴趣不稳定,只会做模仿性习题,另有一些学生属于“偏科”型学习失败者,他们在以前的学习中,由于某种因素的干扰,导致思想品德成绩不理想;C层学生基础扎实,学习兴趣浓,学习毅力强,思维敏捷,成绩优秀。

2.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活动是以教学目标来定向控制的。实施分层次教学,教师应认真学习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学用书,针对学生实际情况着重分析重点难点,并制定出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第一层次为基本目标:全体学生可以掌握的需要识记、理解、简单运用的教学内容。第二层次为发展目标:在以上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并应用这些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即大部分学生可以掌握的比较复杂的运用和分析的教学内容。第三层次为提高目标:独立分析和解决一些综合性的题目和开放性习题,侧重于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提高,以及创造性学习。

3.备课分层

这是根据设定的不同层次总体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目标,研究知识的分化点。要做好备课分层,就要做好以下两点。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差异,对学生实行动态分层。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在学习上的差异一般会呈现出好、中、差三个层次,这种客观存在的层次差异,不仅教师心中有数,往往大多数学生也能心领神会。师生间这种“心照不宣”的共识,常常由于教师怕伤害一些中、下层次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难以启齿,不好明确。要实施分层目标教学法,教师就不能回避这一问题,但要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当众宣布学生的分层情况,而应十分注意讲究方法。其次,要结合学生的分层情况,对教材进行分层处理。教师应在吃透教材和抓好学期备课、单元备课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进行课时备课,要把每一个课时的教学要求,相对划分出高、中、低三个层次,也就是为学习较好的学生制定出一个较高层次的学习目标,为学习中等的学生制定出一个中层学习目标,为学习较差的学生制定出一个较低层次的学习目标。

4.教学分层

学习组织方式: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为主。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可以5~7人为一组,好、中、差等生都要分配好;可以定期轮换组长,组长负责检查学习情况,个别指导。小组内合作,互相帮助;小组间进行竞赛。

5.作业分层

首先,课堂练习分层。课堂练习的设计要有层次性,即设计出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基本要求一致,习题技巧分三个层次,分别与三个层次的水平一致。其次,布置有弹性的作业与练习。一般分为必做题与选做题。必做题是每位学生都应完成的基础题,选做题只要求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其次,布置有弹性的作业与练习。

6.测试分层

测试内容着重在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可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拟订出不同层次的测试题,如分两份试卷测试,让学生自选。也可以采用同一试题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附加题或选做题等形式。总之,检测的内容、深度与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相一致,以考核教学目标的落实。

7.评价分层

首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批改方法。再次,对三类学生的评价要求不同。对A组和B组学生的作业要批改得格外仔细,有时进行面批。对C组学生可浏览抽批,或选择评价,或同他们探讨较深的问题,启发他们深入钻研。其次,对三类学生的评价要求不同,同样的题目,同样的答案,后进生会得到“优秀”,中等生得到“良好”,优秀生只能得到“及格”。再次,实施鼓励性的课堂教学评语与考察评价。

8.课外辅导分层

要做到因材施教,仅靠课堂是不够的,还应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做好培优补差工作。进行分层次辅导既是补差,又是补优。对于后进生,教师要让他们正确面对困难,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其次,帮助他们找出问题,以及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布置适量针对性强的练习,这样不仅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也容易激发他们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另外,对优等生可进行兴趣小组形式的辅导。

浅谈初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运用 篇7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 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为便于施教, 我把班上的学生根据其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等进行分层, 确立优、中、差三个层次。由于智力或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学生表现也有不同的个性, 教师在因材施教时应采用不同的方式, 创设各种机会, 达到各得其所的目的。

学贵有疑, 有疑才有思, 有思才有问, 有问才有悟。可见, 设疑提问不仅可以唤起学习动机, 而且, 难易不等的问题可以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教师, 鉴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反馈, 应着眼于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 着眼于设计出相称的有层次的问题, 尽量使每个学生达到他们的智力最近发展区。如, 我在教学初二下期《菱形的判定》时, 先向中差生提问:菱形有哪些基本性质?一个菱形的周长为8CM, 则其边长是多少?已知一个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6和8, 则其边长和面积分别是多少?诸如此类简单的问题由中差生回答, 既达到全班同学回顾旧知的目的, 也让中差生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 而进一步的问题, 如:已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5和6, 则其一边上的高是多少?可否利用探究矩形的判定定理的方法来探究一下菱形有哪些判定定理呢?你得出来哪些结论?让优秀学生积极探索, 激发其求知欲望。通过这样设问, 既达到提问“准而能思”的分层要求, 又鼓励和启发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并不断积极思维, 使学生在主动的质疑和释疑中掌握知识、学会思维、发展智力, 且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 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 它对于学生知识的巩固和深化, 对培养和提高学科能力都很有好处。因此, 要根据分层次教学目标的要求, 结合课堂教学实际, 布置适量的作业。在教学实践中, 我把作业分为课内和课外两个部分, 课内作业全班统一标准, 统一要求, 这是根据大纲、教材的基本要求设计的, 中等程度和水平较低的学生也能完成。课外作业则分层设计, 让学生量力而行。一是发展深化题, 即根据优秀学生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设计, 要求较高, 难度较大的题目。如:在学习了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和性质后给优等生设计这样一道题:为支援灾区, 某市计划首批用某运输公司的20辆汽车运送200吨上药品、食品、帐篷等救灾物资到地震灾区, 每辆车只能装运同一种物资且必须装满.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 解答下列问题。

(1) 若装运药品的车辆数为x, 装运食品的车辆数为y, 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 如果装运每种物资的车辆数都多于4辆, 那么车辆安排方案有几种?写出每种安排安案; (3) 若要使此次运输费用W/百元最小, 应采用哪种方案, 并求出最少运费.二是练习巩固题, 即针对中等生设计的, 同样是一次函数的巩固练习, 对中等生则设计如下的题目: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 (2, 1) , B (-1, -3) (1) 求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 求此一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y轴的交点坐标。三是放缓坡度题, 即根据后进生的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 将难度较大的题进行分解或给予一定的提示, 主要通过选择题或填空题或极为简单的简答题形式呈现。如: (1) 若点P (m, 2) 与点Q (3, n) 关于原点对称, 则m、n的值分别______; (2) 已知点A (2, 2) , B (-1, -6) , C (0, -4) , 其中在函数y=3x-4的图象上的点有______个等。对于中等生和后进生, 则以常规性题目强调他们作业的正确率,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获, 使学生完成作业的心理和精神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 有消极应付到认真对待, 大大提高各个层次的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可见, 通过分层次作业, 既可以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又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为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创造重要条件。

单元检测也是数学教学活动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对一个章节、一个单元的知识学习完后, 要把握好重点、难点, 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检测, 试卷分为A、B卷, A卷供全体学生使用, B卷包含拓展延伸题供优等生使用。考试后及时阅卷及时公布成绩及时讲评, 对取得进步的同学及时表扬, 对暂时还未进步的也要肯定他们的付出, 找出其闪光点, 予以鼓励, 同时指出其不足。使他们不甘落后、积极向上。

总之, 分层次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既要面向全体学生, 又要解决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此, 科学制定分层次教学目标、在课堂提问、作业布置、试题设置等方面都要兼顾各个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 才能实现《数学课程标准》中规定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能得到不同的发展。”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 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初中数学分层次教学探究 篇8

一、分层次教学的具体实施

(一)建立学生分层次档案

1.科学的分层次是实施分层教学的重要前提,在经过多种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将教学班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为综合素质很好的学生、B层为中等学生、C层为各种能力有待提高的学生),目的是具体掌握学生的学习现状,包括成绩和能力,跟踪每个学生的动态变化过程。

2.将学习成绩作为分层次的主要标准,影响学习成绩的各项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为辅助的分层次标准,经过三次的综合测试,评出学生的层次。

(二)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分层次教学

1.教学目标分层次

完成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进行的主要任务,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华东师范版义务教材数学科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同时要体现课标的基本要求,可以分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两类。

要求A类学生达到“较高教学目标”,做相应练习,C类学生达到“基本教学目标”,B类学生在完成“基本教学目标”的同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较高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以逐渐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层次。

2.提问、设问要有层次性、针对性

一堂课成功与否关键是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否使不同层面学生学有所得。对于基础题总是先让C、B层学生回答:对于逻辑性强、难度系数较高的问题则由A层学生回答,这样既能使提问有普遍性、针对性,同时采用小组集体讨论并由C层学生回答的方式激励各组相互竞争,增强他们的信心,使他们有成功感,加上教师及时的肯定与表扬,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对学好数学的信心,由于A层学生负责本组的讨论、学习并对C层学生的指导与帮助,他们从中感到有压力也决不敢放松,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从而能达到提高全班整体成绩的教学目标。

3.作业练习的分层次

作业分为必做和选做,否则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加重抄袭现象,作业本必做、同步选做、练习卷选做,并注明A、B、C,保证练习题效益;同时每周也可增加一些智力题、创造性作业供有余力的学生去做。

4.考试、评估的分层次

考试是对教学方面进行评估的重要手段,它具有达标、检测功能、矫正强化的功能、层次反馈功能等。我班考试采用一卷盖三层,严格按ABC提早命题,A组全做、BC组折算后仍为满分、同时改革成绩册。某些C层按传统的评价方式永远是不及格的,采用A、B、C分层试卷后可考到及格以上,达到了自己的学习目标,从而激发了C组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激励B层学生向高一级努力,A层学生采用相互竞争与目标达成与否的方式,形成一种良好的竞争气氛。

5.课后跟踪辅导具体化

课后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搞好分层次教学的另一个环节,也是发展学生个性和特长的有效措施。

加强C层辅导,加快差转优的速度。在辅导中首先要尊重他们的人格,采用作业过关法、作业面批、成立课外补课小组等形式,及时做好矫正和补救工作来消除他们学习上的障碍,同时利用小组学习增强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

强化A(B)层次辅导,促优拔尖。对B层学生建立自学小组,参加补缺活动,加强变化题指导;对A层学生成立数学兴趣小组,通过各种活动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加强竞赛辅导,发展其个性特长。

二、教学结果与反馈

1.强化了学生主体作用

分层次教学的落脚点是建立在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听课、练习、作业测试等环节学习知识并在课堂上找到展示自己成果的机会,进而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和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2.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具有针对性

在集体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各环节以照顾到班级中各层面的学生,有利于提高整体的课堂效率,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最大的发挥,使学科成绩有较大幅度提高。

3.在分层次教学中,学生的层次应该是动态的,要确定相应的升降级制度,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

4.分层次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特别强调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师生之间要努力建设融洽的双边关系。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都是取得好成绩的重要条件,教师要热爱自己的事业、耐心指导学生,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正面表扬。

探讨高中生物分层次教学 篇9

长沙县七中 王觉

每个学生的先天素质、主观努力程度和基础等的不同,同一个年级的班与班之间,同一个班级的各学生之间在学习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如何减小学生之间的差异?进入高二年级分A班和B班后提出 “分层教学”的设想,根据这个设想,将学生分到不同类型的班级,划分成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分别因材施教,使全体学生经过两年的分层学习,知识水平基本上发展到相对应的层次,为高考提供有力的保障。下面就谈谈我们生物备课组实施分层教学的探讨和实践的过程。

一 反复钻研教材

进入高二年级,必修虽只有一本教材了,但是还有学业水平考试,任务也相对繁重,知识的安排是按照横的方向来概括介绍生物的共同特征,并且进一步探讨生命问题的本质。教材内容既涉及了整个自然界,又涉及了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界和人类自己本身,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因此,知识的安排是从分述上升到了概述阶段,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过程;另外更注重知识的运用,要求能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一些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和自然现象。二 实施分层分组

对于高二的每一位学生来说,学习的起点和学习效果差异明显,目前高二年级段教学的分层主要是按照六科总成绩分为A班和B班,每班按好、中、差分A层、B层、C层三个层次,这种情况不是一成不变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测试,如果发现A组中的某些学生成绩下降,还不如B组中的有些学生,就把A组中成绩下降的学生调换到B组,而将B组中成绩进步的学生调换到A组。同样,C组学生经过努力成绩进步了,也可以调换到B组,B组学生成绩退步的学生也可以调换到C组,同样各层次也进行适当的更换学生。分层和分组后有利于教师上课组织教学,有利于教师上课辅导,有利于批改作业,有利于学生信息的反馈,充分调动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无论如何分层,我们认为学生在高二学习生物学的知识起点差别是不大的,可能有些同学别的学科不好分在了 C层和普通班,但生物可能好一些,或对生物的学习更有兴趣,为了鼓励他们,从一开始就强调只要认真学习,B班也能超过A班,虽然在教学中有分班级和分层次的做法,但现在是站在知识的同一起跑线上,从而消除学生的自卑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几次作业后,特别是9月份的月考后,生物还是和其它学科一样,各层差异明显,深感学生出现差异不仅有基础方面的原因,而且还有学习的自信心、积极性、学习兴趣、学习方法、重视程度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原因。特别是在目前理综情况下,生物比理化分数少20--30分,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动力和重视程度更是大打折扣,这将是我们在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三 确定分层教学对策

找到问题的症结后,对症下药,进行有目标有计划的分层教育教学,我们采取了如下几方面的措施: 1明确教学思想:

本学期一开始我们就制定了明确的教学思想:对B班和 C层采取“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A班和A层、B层采取“高起点、重能力、多联系、重课堂”的措施,承认不同层次的学生不仅存在差异而且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他们的困难是暂时的、可以克服的,成绩最差的学生也有获得进步的愿望和需要,坚信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成才。2强化心理教育

心理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学习成败的原因,不仅与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反应能力有关,而且与个人对学习的重视程度和学习方法有重要的关系;让学生树立只要努力就可能超过他人的成功思想。让学生明白在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的理综试卷中生物是和物理、化学等科目同等重要的,启发学生正确处理好语数外的学习与生物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生物课的积极性。如郑世豪同学刚开始,对生物不重视,月考只考 50分,但经过生物老师和班主任的工作以及自己的努力,期中考试考了 85分,等等。因此老师经常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给学生以这方面的引导,特别是对B层和C层和B班的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谈话教育次数更多,而且确实引起了部分学生的对生物的重视,钻研学习方法和探讨学习问题的学生多了,他们的成绩逐步得到提高,作业的正确率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也不断提高了。并且认识到要想出好成绩,平时必须在保证重点的同时,搞好各科平衡。3明确分层目标

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可避免事倍功半。在教学中,我们把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结合这几年的会考和高考的考纲以及教学大纲,按照不同的层次制定学生要达到的目标:对A班和 A层的一部分同学着眼于学业水平考试及高三高考综合能力课的考试,让他们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能更多了解生物学的发展动态,对B层的少部分同学同时着眼于高考和学业水平考试;对于C层的一部分同学、B层和A层的大部分同学、则着眼于学业水平考试,对课本知识不做太多的延伸和扩展。教学目标明确后,有针对性的进行学法指导,如对A班不仅要学好课本知识,而且还应该拓宽知识面和加深知识难度,要求选做我们设计的综合性较强的能力题以满足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对普通班则立足于弄懂课本上的内容,多看书本和学习卷,然后慢慢融会贯通,不断提高要求,充分保护他们对生物学习的积极性。4优化教学环节,实施“分层教学” ①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进行分层教学的关键。教师按不同层次学生实际情况,分层次备课。备课时认真钻研大纲、教材、确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分清哪些属于共同的目标,哪些不属于共同的目标。要把握教学目标同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各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对学有学余力的 A层和A班学生要求他们做一些综合性较强的习题,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则要求掌握教学要求中最基础的内容。如:在备“减数分裂”一节时,要求B班和C层会分析精子、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及异同;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等,不要求会画图说明卵细胞和精子的染色体变化,B层、A层和A班则要求掌握这些内容的同时,还要结合数学知识把变化规律绘制成曲线,能画出细胞分裂各个时期的染色体图,以适应高考的需要。安排教学时间时,要巧妙地设计教学程序,选择灵活多样,综合适当的教学方法。做到心中有数,一目了然。在教学过程的设计时,旧知识导入课题时的深浅程度,重难点知识讲解时坡度减缓程度,要以中等程度组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准,但也要激发其他组学生的求知欲。在设计问题及练习时,问题的难度要与学生的层次相一致。设计较易问题让 B班学生能回答能分析,使他们能体会到成功的愉悦。设计较难题,让A层同学分析回答,增加他们的成功感。这样的教案设计,既能保证完成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教学任务的完成,也能做到 “培优、辅差”和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②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分层教学的实施的主要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对优生以 “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引导学生学习;对中等生和后进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带领学生学习。这样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不相同的“最近发展区”前进,后进生必须基本上达到大纲的要求,优生尽其所能拔尖提高。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全体学生非智力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如:在“细胞膜的结构”一节的教学时,进行了如下的分层教学,对A班和B、A层可以直接结合教师的课件进行自学,自我发现问题“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分别是什么?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是怎样适应的?等”,解决问题“细胞膜主动吸收钾离子的过程、白细胞吞噬病菌的过程”等。对中等生B层可根据教师课件中的自学提纲进行自学或采取分组讨论,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对A组可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启发他们学会思考,掌握学习方法,完成学习任务。课堂练习的设计要根据大纲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尽量做到全体学生都有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同一练习分层要求。如课本上的习题都是要求全部学生掌握,做这类题时A班和 B、A层没困难,教师要求他们独立完成,而C层和B班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必须加强个别辅导,使他们通过努力也能完成。练习时还可以从数量上进行分层要求,不同的层次作业的数量有区别。这样,在同一时间里不同层次的学生都 能完成 老师交给他们的学习任务,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对A班和 A层除了课本的复习题外,适当做一些这几年的市统考和高考中的题目,对B班则不做要求,对复习资料中的题目进行筛选,结合不同的班级进行布置,结合每个同学的实际可以做临时的调整,作到班级内的分层,达到粗分层和细分层的目的。给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练习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兴趣,布置一些富有思考性的习题让学生练习,可以不写在作业本上,作为课后思考,培养创新的意识,如学了 “物质代谢”一节时让学生思考如何看待减肥,如何防止贫血?糖尿病人如何饮食?等问题。为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这样就没有把全部学生框在一起,增大了思维量,拓宽了思路,调动了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但由于学生的个别差异,单靠集体指导还不够,教学中还要根据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有针对地进行个别指导。一般说,优生基础知识扎实,有很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的学习方法,所以优生的指导着重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让他多做一些思维难度较大的题目,如课外作业中的 A组题、研究性学习等。

二、让他们积极参加帮助同学的活动。中等生基本能够掌握基本知识,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缺乏勤奋好学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所以对他们要加强这方面的指导。B班和C层的部分学生缺乏自信心,知识欠缺多,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对他们要重点辅导。创造一切机会,有重点地进行辅导。③作业与评价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后进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中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优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从一个学期的实践看,实施分组、分层教学可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使后进生堂堂学有所得,提高了学习生物的兴趣,优生堂堂都能吃的饱,增强了自学能力和吸取知识的独立性。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适应社会需要的新型的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四 分层教学启示

通过两年的分层教学实践和探讨后,大致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1、摸清学生的实际,把起点和目标放在学生努力一下就可以达到的水平,让他们在经常性小小的进步中树立自信心,增强学习的动力掌握更好的方法;

2、按照不同的标准评价学生的进步,不同的班级采用不同的练习习题和作业量;

3、进行学法指导和思想教育,让他们既重视生物课的学习又不影响语数英等科目的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4、有计划地进行个别学生的课外辅导。

5、通过几次考试成绩表明,只要抓好适合各班的分层教学研究和实践,学生的成绩和能力会逐步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

上一篇:非关税壁垒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与对策下一篇:法律法规单方面变更合同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