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效

2024-09-15

科技成效(通用8篇)

科技成效 篇1

红原县近年来在工农业生产中 ——科技进步实施情况及取得的成效

一、县支柱产业发展情况

红原县是川西北地区唯一的纯畜牧业县,全县辖9乡两镇,36个行政村,全县3.8933万人,其中2.9992万农牧民,藏民族占总人口的78.5%。畜牧业是红原县的支柱产业,“麦洼牦牛”、“藏绵羊”、“河曲马”是全县农牧民经营的优势畜种。红原县农牧民群众在旧时过着追逐水草的游牧民生活,长期居无定所,严冬入山沟背风向阳处,住在以简易木棚搭建的冬房内,夏季住在牛毛编织的黑色帐篷里,居住地随牛群的迁移而迁移,生活条件十分艰苦,草原牧区的生产能力和防灾抗灾的能力十分低下,正是由于畜牧业生产条件的制约,牲畜的出栏率、畜产品的质量和商品率水平都很低,为此,红原县自建县以后,特别是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以及各级部门意识到了大力发展草原畜牧业,使广大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增强民族团结,巩固边疆和缩小东西差距是当前首要任务,一系列牧区开发工程相继出台,并得到了国家、省、自治州的大力支持与扶持。首先是草场承包到户,使广大牧民群众彻底摆脱了近千年的游牧生活,有了属于自己的放牧草场,生产和生活也固定下来,生活条件逐步改善;其次是一大批惠农惠牧工程的实施,如:红原县牧区社会经济综合示范工程、四川省优质牦牛生产繁育体系建设既红原县“麦洼牦牛”项目建设、牦牛杂交改良配套技术项目建设、半细毛羊改良藏绵羊项目建设、安曲乡和瓦切乡社会事业综合配套集镇建设、人草畜三配套定居点建设、家庭牧场优化模式项目建设、希望之光人才培养项目建设、通村公路及牧民奶源路建设、联户牧场建设、贫困农牧民移民新村项目建设、防灾抗灾围栏基地建设、四川省沙化草地治理项目建设、四川省退化草原治理技术与示范项目建设等等,使红原县畜牧业经济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农牧民逐步改变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一部分农牧民实现了通水、通电、通路三通,人有住房、畜有棚圈(弱畜越冬有暖棚)、有防灾基地、冬草有贮备四有及医疗、卫生、教育、通信、广播电视五配套。一部分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国家退耕还林和退牧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使县境内的沙化草地、退化草地、荒漠化草地得到了有效的治理。通过“麦洼牦牛”、“藏绵羊”品种改良、“麦洼牦牛”的品种选育与提高、冷冻精液人工输精改良、“麦洼牦牛”工程等项目的有效实施,使“藏绵羊”、“麦洼牦牛”的综合生产效益和广大的农牧民群众的畜牧业经营效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另一方面通过畜群结构的调整、退耕还林和退牧还林、还草项目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牲畜对草场的压力,草原植被退化甚至沙化对畜牧业生产的不利局面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在畜牧业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到2006年末,全县各类牲畜出栏89584头/只,出栏率22.7%,牛出栏77089头,出栏率23.5%;羊出栏12208只,出栏率18.5%;全县共存栏428249混合头,其中牦牛368715头,与去年同比增长3.7%;羊41239只, 与去年同比增长8.4%;马18079匹,与去年同比增长1.5%。牧民人均纯收入2624元, 红原县境内的藏绵羊、麦洼牦牛的鲜奶与各类肉制品产量分别达到了21975吨和6703吨,年产值达到了17017万元,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148万元,与去年同比增长13.1%,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987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实施现增加值2344万元,规模以下工业实现增加值644万元,全年生产乳制品123.7 吨,鲜冻畜肉1811.4吨。,年产值达到了17017万元,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148万元,与去年同比增长13.1%。

二、近三年来承担各级科技、农业等部门科技项目情况 红原县生产力促进中心协助县级各相关部门多年来从事科技项目申报、实施、管理工作,促进科研院所和中小企业的结合,在工作中,县中心一班人开拓进取,敢于谋大事,善于抓实事,积极申报科技项目近年来共争取科技项目30余项,其中省重点项目1项(国家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州重点项目3项(联户牧场建设、公益林建设、退耕还林工程),与科研院所合作项目近10项,县重点工程14项,协助红原县乳业责任有限公司、红原县肉类联合加工厂及个体工商户成功申报专利6项;近年来全县具体实施的重大项目如下:

“人草畜”三配套建设示范工程 畜牧业产业化基地建设 牧区“十年教育行动计划” 草原灌溉工程

国家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 乡村牧道建设

联户牧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公益林建设 退耕还林工程

“麦洼牦牛”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国家级无公害畜产品标准化示范区建设 红原县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反季节蔬菜低温食用菌种植 动物防疫体系建设 牧民适用技术培训 草原鼠虫害治理 草原无鼠害示范区建设 草原资源遥感与定点临测 种草贮草建设

“希望之光”人才培训计划 普通牛冻精改良牦牛 四川省沙化草地治理

四川省贫困牧民移民新村项目建设 四川省退化草地治理技术与示范项目建设 牦牛弱畜越冬补饲、育肥暨集约化经营模式示范工程 藏香猪养殖基地项目建设 高原生态药谷建设

高原生猪育肥异地育肥基地建设 鼠虫害草场治理工程 科技大骨节病

阿坝州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重点项目工程 牦牛健康养殖及快速育肥示范基地建设 红原县刷经寺镇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 新型农民培训和科技入户培训工程 牦牛骨的综合利用技术应用与推广 牦牛血综合利用开发 红原县中药产业“210”工程

三、科技管理部门机构建设与履行职能情况

红原县科技管理部门机构健全,红原县科学技术局为独立政府部门,行政编制7名,事业编制3名(科技局下属事业机构:生产力促进中心)设有局长职位一个,副局长职位两个,主任科员1个,副主任科员1个、中级职位1个。科技局内设行政办公室、综合业务股、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局业务科室配臵合理,人员分工明确,职责明确,能认真履行科技管理各项工作。

1、加强班子自身及队伍建设,确保政令畅通

一是抓班子建设,增强班子在中心工作中的凝聚力;不断加强领导班子的自身建设。根据各股室的业务特点和局领导班子的变动,及时调整股室干部并根据班子成员的业务专长,本着扬长避短的原则,进行明确分工。为使局班子成员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尽快地进入角色,注重人才培训,组织职工参加省科技局局长、省科协主席、统计报表、知识产权、农业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学习。通过各类培训,让班子成员及时掌握了各种业务知识,理清了工作思路,树立了爱岗敬业思想,班子成员也较快的进入了工作角色。

二是积极开展“三创”工作。局班子将创“四好”班子、创文明单位、创先进党支部,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抓。每年都将创“四好”班子、创先进党支部这两项工作作为思想建设的重任并将创建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年底在各种评议中对照创建任务进行自查、总结,努力找出差距,纠正不足。通过几年的努力,我支部由2名党员发展到5名,党员在各项工作中都是主力。党支部的战斗保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作用、表率作用得到明显地提高。

三是好全局职工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提高全局职工的思想政治水平。局领导班子为了切实提高全局职工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每年都将此项工作纳入单位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局长担任组长的思想道德建设领导小组,积极开展了创建“三心一保持”活动和“创建四好领导班子”以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四是理顺关系,合理分工,创造良好工作氛围。每年年初,局班子都要将工作目标细化,任务落实到人头,做到人人在岗、人人有责,逐年修订并完善局内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事前有计划,事中有汇报,事后有考核。

2、健全、完善工作制度,改善工作条件,规范工作促发展。A、制度建设是各项工作顺利、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红原县科技局高度重视自身建设,建立、健全了各项制度,达到以制度管人的目的。制定了廉政建设制度、工作制度、考勤制度、财务管理等制度,对领导班子成员要求做到“四个坚持”。为进一步加强单位内组织建设,健全和完善了妇代小组、工会等组织。组织全局职工认真学习和宣传知识产权法、科学技术进步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法律法规,强化依法行政意识。

B、2005年,多方争取资金,对局办公室进行装修,更新一些办公设备,进一步改善了办公条件。

3、大力实施“保障工程”,科技事业的发展后劲明显增强。这几年来,红原县科技局充分抓住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富民强县工作及全面实施党政“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工作的契机,积极争取政策、资金,通过努力,县科技局、县科协及下层的学会、协会都配齐配强了领导班子和完整的工作人中员队伍。科技三项费已纳入了县级财政预算,科普经费得到了兑现,从而使科技工作从领导上、经费上正常有序开展得到了保证。

4、获得的荣誉及存在的问题

作为科技职能部门,多年来我局准确、积极地按照县委书记、县长抓第一生产力的意图和目的,在各个领域广泛宣传、树立科技示范户、进行各种实用技术培训,同时也积极为“一把手”提供前沿科技信息。使科技兴县战略,贯穿于日常工作中。科学技术应用于全县各行各业,许多部门利用科学的发展观改进了工作思路,应用先进技术提高了工作效益。

在2005—2006,红原县科技局获得的主要荣誉有2005全州科技工作先进单位, 阿坝州2005科技工作目标考核二等奖,2005年、2006年全县目标考核三等奖等。

四、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的建立和实施情况

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和具体的考核细则,把“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作为各地经济发展质量和考核“党政一把手”政绩的重要依据.在全县形成了党政主要领导统揽全局亲自抓,分管领导集中精力具体抓,其他领导积极配合主动抓,各部门齐心协力共同抓科技工作的组织实施体系。县委政府定期不定期进行督查指导,年终严格按目标管理进行考核,对被评为优秀的进行奖励,对个别不够理想的责令其限期整改。经过一系列切实有效的工作,使我县的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和科教兴县规划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并取得了良好成绩.在接受上级考核党政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中年年都得到了肯定,均被定为合格。

五、科技进步法规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及落实情况

红原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四川盆地西北,县城内有长江,黄河分水岭,是一个藏族聚居的纯牧业县,畜牧业是县城经济的主导产业,县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各类法规、政策措施的落实工作,先后出台了“红原县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红原县关于加民营企业科技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红原县知识产权办公会议工作制度”、“红原县人才工作既知识分子工作制度”、“红原县关于加快科技进步推动科技兴县的意见”,“红原县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实施细则”等地方法规加强科技管理工作。结合相关制度,县政府每年都要次年年初举办一次科技进步奖励大会,对上一党政“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工作落实到位并做出优异成绩、有杰出贡献的部门和乡镇给予表彰,同时在每年的经济工作会议上,对全年目标考核三等奖以上的部门和乡镇和各行各业获得省、州级以上的奖励的同志,也予以了表彰。为进一步促进各类科技政策、措施的实施,到2006年末,我县针对科技进步,共成立了“县人才工作既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县农村基层建设领导小组”、“县川西北家庭牧场优化模式希望之光人才培养项目协调领导小组”、“县科技富民强县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县科技扶贫既综合防治大骨病试点工作领导小组”5个专门的科技工作领导小组。这些领导小组的成立,有效的监督和促进了科技进步法规和政策措施的落实,使我县在建立一个制度的同时,便形成一个监督体制,从而杜绝了制度健全,落实不力的不作为局面。

六、加强人才工作的具体政策和措施及落实情况

县委、政府近几年努力为培养和造就优秀的科技人才,每年都对县内科技人才、使用状况、技术水平、研发创新能力、社会需求量等进行普查。通过普查,县委、县政府吸纳、用活、留住、引进人才有了客观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县科技管理部门还牢固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固”的新理念,进一步加强了同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省草原科学技术研究院、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州科学技术研究院等的联系,有机高效地用好、用活县境内省、州属科技人才资源,充分调动了县境内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快了科技人才的选拔、培养、引进、使用、激励政策措施的制定与完善工作,使全县人才不断队伍壮大且层次高、结构合理。两年中,全县专业技术人才稳中有升,年平均拥有专业技术人员841人,达到215人/万人的较高水平,较上一个考核增加了11年百分点。

七、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情况

红原县生产力促进中心自2004上年底成立以来,中心技术人员在县科技管理部门的关心与支持下,顺应时代的发展步伐,坚持把科技进步与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以“创新跨越,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红原”为目标,明晰工作思路,围绕地方产业布局发展,以市场导向为基础,以“一个资源,一个产业”的发展思路,在两年的工作之中,承前启后,在县内分别建立了以红原牦牛肉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和四川宇分药业公司两个民营科技企业为项目实施主体、以四川中医药研究院为技术创新主体、以政府科技管理部门为技术服务主体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充分体现了企业的主体作用、科研机构的骨干作用、政府职能部门的引导作用,实现科研院所与企业优势互补。

八、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的建立和运行情况

我县坚持把实施科技项目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作为科技工作的“示范工程”来抓,在科技工作中,院、地合作项目极为丰富:与省草原研究院合作实施建设的“青藏高原牦牛标准化基地建设”、“四川牦牛原种场建设”项目;与四川大学合作实施的“川西北退化草地治理技术试验示范及应用推广”项目;与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合作实施的“播娘蒿的综合利用与开发”、“高原牦牛多肽骨素的研制与开发”项目,与四川省草原科学技术研究院、县委组织部门合作的“希望之光”和“科技明白人”人才培训项目,与四川中医药研究院、州藏医院、若尔盖藏医院等科研院所紧密合作实施红原县中药产业“210”工程等。近年来,红原县科技管理部门积极寻求地方个体资金投入,逐步引导民营个体企业逐步向民营科技企业靠拢。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县民营科技企业从无到有,发展的二家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工作进展顺利,高新技术为企业创造的工业增加值逐年提高,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机制取得明显成效。

九、科普工作情况

红原县科技管理部门以“立足实际,着眼未来,实用易懂”的方针,长期坚持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和科技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在一年一度的“科普宣传月”、“科技活动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科普宣讲”等活动,由县科技局牵头,各部门抽出专人和列出专项科普经费、场地,支持科技活动周各项活动,充分发挥科技部门作为地方科技工作主要社会力量的作用,采取得力措施,调动司法、安监、文体、质监、计生、畜牧兽医、卫生、农业、气象等部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各项活动立足实际,注意节俭,讲求实效,热烈有序地进行。在2005、2006两年中,现场为牧民群众感兴趣的畜牧实用技术、医疗保健、科普热线的使用方法等进行现场讲解10场次,共组织发放科普读物12,000余册、科普宣传光盘500份,放映科普知识类电影10余部30场次。在日常的科普宣传工作中,还充分利用橱窗、标语形式进行科普宣传,平均每年办橱窗20期以上。2006,在开展科技进校园、进企业、进农村工作中,组织全县17个各学会、协会开展为全县的15个中小学校送“科普读物”活动,共捐赠各类“科普读物”达2000余册。为全面提高我县农牧民群众农牧业生产适用技术与农牧业经营管理技术,两年中共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4期12班次,培训生产一线能手1000人次,推广科技明白人250人/次,培训乡村干部150人/次。

为了顺应市场经济和信息现代的客观要求,提高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科技意识和适用的科学技术知识,弥补农牧业科技普及推广机制的缺陷,加快我县新农村的建设步伐,红原县科技管理部门还建立了红原科技信息“110”信息服务平台,两年中共为基层农牧民群众提供信息咨询100余次,电话解答种养殖技术难题200余次。2006年,由红原县科技局牵头与阿坝电信公司红原分公司合作,全面启动了阿坝农业科普热线千村免费服务站建设工作,到年底共为农牧民安装“科普热线”电话80部,建成免费服务站80个。

十、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开展及产生成效情况 在2005和2006,我县主要在中药产业和畜牧产业两大产业开发两个方面,产学研合作成效大,科技成果转化突出,应用高新技术为企业创造了较大的产业增加值:

1、中药产业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开展及产生成效情况 按照阿坝州中药产业“210”工程实施总体规范要求,红原县科技局以“一个资源,一个产业”的发展思路,按照中药材GAP要求科学规范运作,与各科研院所紧密合作,在物种选择、标准设立、科研应用、质量控制等方面狠下功夫,建立健全了科研及转化、质量控制、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管理体系,使红原县中药产业“210”工程实施和运作有较高的定位和起点,特别是在科研和应用上深度开发,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质量管理体系,以优质的产品、响亮的品牌去占领国内外中药材市场,打造阿坝高原独有的世界品牌,形成基地——产品研发——市场的产业链。

红原县中药产业“210”工程自2005年启动以来,采用以企业为产业化建设主体、科研单位为技术创新主体、政府管理部门为项目服务主体,以“公司+协会+农牧户”的应用模式,已按GMP标准设计在红原县建设完成一家藏药厂,建成刷经寺“高原生态药谷”的种植基地一个,建立并完善了大黄和红毛五加两个种植协会,申请专利20件、发明专利13件,获得授权专利6件,高新技术为企业创造180万元的产业增加值。

2、畜牧产业开发重点项目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开展及产生成效情况

在畜牧产业化开发方面,于2006年初申报与实施四川省新农村建设科技富民推进行动 “畜牧业产业化——牦牛骨综合利用开发重点项目。本项目由红原县科学技术局生产力促进中心作为“牦牛骨综合利用开发重点项目”的服务主体,在县科技富民强县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为项目提供科技支撑、相关技术咨询服务;协调产学研各方在地方的项目实施;为主体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政策、资金等支持,协助计划管理与监督实施,监管资金规范使用,保障项目的顺利执行;由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作为“牦牛骨综合利用开发重点项目”的创新主体,以阿坝州特色资源牦牛的屠宰副产物——牦牛骨为原料,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资源的增值加工。针对牦牛骨的特殊结构,结合阿坝州当地实际生产条件,确定制取牦牛骨多肽骨素产品及规模化生产的工艺路线,为项目的实施和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由红原牦牛肉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作为“牦牛骨综合利用开发重点项目”的产业化建设主体,采用复合酶解技术和骨渣的粉碎技术等多项现代生物技术进行牦牛骨的增值加工。

该项目自启动以来,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运行良好,企业完成了牦牛多肽骨素产品中试生产线建设并顺利投产,两年中,共申请专利8件、发明专利3件,高新技术为企业创造25万元的产业增加值。

十一、本地区科技进步工作特色及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情况

1、科技进步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特色及成绩

随着科技成果在我县全方位在转化使用推广,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日益增加,尤其是在畜牧业生产和畜附产品精深加工行业贡献率最高。红原县是一个纯牧业县,其支柱产业畜牧业的发展很大成份上决定着红原经济发展的水平,也决定着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生存与发展,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大计,每年都投入近百万元的专项资金支持畜种改良工程。在全县十一个乡镇22个自然村大力开展黑白花冻精改良、三元杂交和本品种选育工作。二年中,共引进优良的黄、西〃黄、黑〃黄种公牛4000头实施杂交改良,组织2万支细管冻精实施黑白花冻精改良工程,此项工作3—4年后预计将为全县增产牛奶5000吨,为县内乳制品加工企业提供优质的奶源,也将为农牧民群众创造1200万元/年的社会收益。在畜产品精深加工中,利用废弃的牦牛骨,采用复合酶解技术和骨渣的粉碎技术等多项现代生物技术进行牦牛骨的增值加工,生产“高原牦牛多肽骨素”、“牦牛骨髓运动蛋白粉”。1吨鲜骨市场价仅为1300元,按本工艺可加工成优质牦牛骨蛋白骨素182Kg(市场价55元/Kg),骨油100kg(市场价10元/Kg),骨渣粉700Kg(市场价3元/Kg),销售后可得利131000元,提高了牦牛骨附加值10倍。2006年,该技术创新为红原牦牛肉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增加工业产值54万元,为企业带来25万元的直接经济效益。在中药产业开发方面,依靠技术创新开发的新产品,年销售收入达到610万元,每年为企业增加产值220万元。在特色生化制品加工方面,应用新技术为企业提高甘松精制油的产量和品质,为红原县天然产物有限责任公司第年增加15万元的产值。从2005年初至2006年末,高技术科技年创增加值达到900万元/年,占全县GDP总量的3%,占全部工业产值的14%,较上一个考核周期增长近6倍产值,科技进步工作成效显著,科技进步为社会的贡献率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2、科技进步在促进社会发展方面的特色及绩效

科技进步在促进经济发展取得良好成效的同时,在促进社会发展方面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尤其是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不可低估,全县科技进步应用广泛,到2006年末,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24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389元,九年义务教育人品覆盖率有显著的提高,到2006年末达到87.72%的较高水平,万人拥有医护人员数42人,人均邮电业务量为287元。专利发明与专利申请数也逐年增加,在达到了

3、科技进步在促进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特色效益

红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我县的生环境保护工作,为了改变畜牧业基础脆弱,草业基本建设起步晚,投入少,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管理粗放,草畜矛盾十分突出的不利局面,长期以来,大力实施牧区生态保护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项目建设,不断加强畜牧业科技服务推广体系建设力度,大力推进畜牧业高新技术运用推广工作,逐步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畜牧兽防科技推广体系,以保证畜牧业生产迅速发展。特别是近两年来,县委、县政府在继续抓好国家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的同时,筹措了6000余万元资金用于草地沙化综合治理、牦牛良种工程建设、联户牧场基础设施建设、牧区县通乡公路建设、人畜引水工程建设、草原鼠虫害治理、四川省退化草地治理技术与示范项目建设等草地畜牧业产业化基地项目建设。第一步以“稳牛、增羊、减马”的畜种结构调整原则和实施“牦改、黄改”畜种改良工程,逐步引导农牧民群众降低牲畜存栏数,依靠科学养畜以减轻草场压力。第二步通过增加对牧区经济基础设施投入和对草地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修建牧道 82公里,建暖棚2.98万平方米、草料库1.4万平方米,修建牧区人畜饮水4处、防疫巷道圈37个,为51900亩联户干旱草场进行灌溉,建设人工草地100万亩,在项目区新增鲜草168万吨,使项目区内的200万亩退化草地得到改良,10万亩沙化草地得到有效治理,580万亩湿地得到有效保护。

在工业生产中,企业三废达标排放监管工作取得的成绩显著,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固体废物排放量呈总体下降趋势,三项指标均为的达标率均为95%以上。

科技成效 篇2

一、苏州科技发展的成效

(一) 机制创新, 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一是支持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投入主体。目前全市大中型内资工业企业已普遍建立了研发机构;推动企业将技术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知识产权标准化、技术标准产业化;引导企业介入高校院所早期研发, 构建利益共同体;二是强化创新型企业梯队建设。实施促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瞪羚计划”和“雏鹰计划”。仅2014年上半年, 两类企业受益面分别达100%和59%;三是加大科技政策落实力度。2013年落实科技创新税收政策减免企业所得税66.7亿元, 同比增长12%, 其中落实企业研发加计扣除2, 377家, 加计扣除额66.38亿元, 增长26%, 折合减免企业所得税16.54亿元。

(二) 创新引领,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推动产业技术创新。连续三年设立纳米技术、医疗器械及新医药与科技成果转化专项, 在创新源培育、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方面持续加大投入;二是加快创新载体建设。2014年以来, 中科院电子所分所落户苏州, 苏州纳米城、纳米产业技术研究院建成使用, “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大科学装置、中科院药物所成果转化中心等载体的科技成果研发及产业化也得到加快推进;三是积极打造创新型园区。全市已建有7个国家级、省级高新区, 并建成了苏州太阳能光伏、昆山可再生能源、吴中医药等23家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 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三) 多元投入, 完善科技金融机制。

一是构建多元科技投入体系。构建了以财政科技资金为引导, 金融信贷、上市融资、股权交易、风险投资为重点渠道, 科技保险、融资担保、质押借贷、信用评估为主要内容的科技投入体系;二是不断改进财政科技投入方式。从事前支持、直接支持更多地转向事后补助、间接支持。制定了《苏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科技支行风险池专项资金等;三是不断规范科技经费管理机制。实现了项目管理流程的信息化。市级科技计划均通过媒体公布项目申报要求、拟立项数等信息。

(四) 整合资源, 全力构筑人才高地。

一是大力培育引进高端人才。2014年上半年, 组织申报省双创人才计划150人;新增姑苏领军人才计划70人, 累计514人;新增国家千人计划32人, 累计达157人, 其中创业类“千人计划”专家95名;二是全力扶持领军人才创新创业。2014年上半年, 450家姑苏人才创业企业预计实现销售收入达60亿元, 同比增长20%。目前人才企业中, 销售额过亿元的17家, 过千万元的110家;三是优化高层次人才服务环境。成立苏州科技服务中心 (姑苏人才计划服务中心) 和千人计划专家联合会, 深入开展国际精英创业周等活动。

(五) 更新理念, 完善科技服务体系。

一是完善创新要素的优化配置。建成苏州自主创新服务广场并获批“国家技术转移苏南中心”, 打造成果转化、科技金融等六大服务平台。仅2014年上半年, 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共举办专题对接会12场, 达成意向52项, 落地2项;技术经纪人队伍超过1, 000人。科技咨询平台会员数量达3, 722人, 访问量累计达82万次;二是完善科技金融公共服务平台。全力打造“科技金融超市”, 进一步提高“科贷通”的覆盖范围。2014年上半年, 制订了《关于进一步推进苏州市科技金融深度结合的实施方案》。“科贷通”为14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银行信贷支持21.8亿元;三是完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网络。仅2014年上半年, 大仪网累计入网仪器1, 602台 (套) , 原值9.8亿元, 服务企业300余项, 通过平台完成供需对接130项;四是大力推动科技合作交流。开展了8场大型产学研对接会, 共有500多位企业家赴高校对接, 近100家企业与学校达成合作意向。第六批科技镇长团的105名成员共走访企业2, 600余家次, 举办专题报告或讲座140余场, 帮助企业申报各类科技项目500多项, 引进高层次人才250余人。

二、苏州在科技创新中的不足

苏州在科技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对于“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从思想认识到体制机制上都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创新文化建设仍然滞后于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全社会的创新活力有待提高。

一是创新要素的活跃程度不高。首先, 创投风投活跃度不高。虽然目前苏州市拥有创业投资机构272家, 管理资金规模达880亿元, 但与苏州市近2万家科技企业总数相比, 苏州市创业投资的活跃度还不够高, 尤其是缺乏投资早期的知名天使投资机构;其次, 科技服务业规模偏小。2013年, 苏州市技术交易额58亿元, 全省第二名, 低于南京 (169亿元) , 仅占全省的1/10;科技服务业收入135亿元, 全省第二名, 低于南京 (351亿元) , 占全省的14.5%;最后, 全社会R&D投入偏低。2013年, 苏州市全社会R&D投入占GDP比重为2.6%, 不但与省内兄弟城市相比, 无优势可言 (低于南京2.92%、无锡2.7%) , 更是与北京 (6.16%) 、上海 (3.4%) 、深圳 (4%) 、杭州 (2.95%) 等先进城市的差距明显。

二是产业综合竞争力还有待增强。在全市有13万多家工业企业, 其中高新技术企业仅占到0.18%。与之相比, 早在2012年底, 上海市中小微型高新技术企业达4, 400多家, 占全部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94%。

三是产业缺乏核心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反映地区创新能力的发明专利比重偏低, 与国内先进城市比差距较大。2013年, 苏州市专利申请量为141, 076件, 其中发明专利44, 477件, 占31.53%;专利授权量81, 665件, 其中发明专利4, 413件, 仅占5.4%。与之相比, 上海市的专利申请量为86, 450件, 其中发明专利39, 157件, 占45.3%;专利授权量48, 680件, 其中发明专利10, 644件, 占到21.9%。另外, 深圳市的专利申请量为80, 657件, 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32, 208件, 占39.9%;专利授权量49, 756件, 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0, 987件, 占到22.08%。

四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还不强。首先, 研发投入偏低。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0.98%, 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 更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 (全省平均1.1%, 全国平均0.99%, 发达国家2.5%~5%) ;其次, 中高层人才缺乏。领军人才普遍反映, 在管理、营销、工程技术等方面的中层人才相当缺乏, 而在面广量大的传统企业中, 人才缺乏现象更加突出。

五是科技资源的使用和管理还有待完善。已有的科研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 科技经费使用方式需要进一步创新。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小科技企业发展等方面, 一些固有的体制机制障碍还没有消除, 比如税收政策、财政管理体制。

三、原因分析

科技成效 篇3

抓品种示范 促农业增效

乡镇科协充分发挥人才荟萃、信息面广的优势,紧密结合当地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因地制宜地引进大粮食、畜禽、水业、蔬菜、果品、中药、林木、花奔等种植、养殖新品种,先进行小规模的试验、对比、繁育、示范,成功后再大面积推广。票草乡科协引进的绿茶品种,受益人数1 500多人,产生经济效益120万元;外郎乡科协引进的茯苓、生姜、蚕桑新品,受益人数650人,产生经济效益60多万元;泥溪乡科协引进香菇新品种,受益人数4 000人,产生经济效益600多万元。

2011年,云阳县42个乡镇科协共引进新品种34个,受益人数达9.9万余人,产生经济效益1 452万元。通过品种示范,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把握了方向,增加了农业经济效益。

抓技术示范 促农民增收

乡镇科协充分发挥技术示范和普及推广工作中的人才优势、场地优势、资金优势,主要采用举办培训、以会代训、现场演示、经验交流等方式面对面地直接向广大群众进行技术示范。

双龙镇科协引进柑橘集成技术进行示范,全镇受惠人数3 681人,农户增收450多万元;巴阳镇科协引进循环经济模式进行示范,受惠人数4 800人,农户增收280多万元;栖霞镇科协引进油菜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示范,受惠人数2 000多人,农户增收250多万元;红狮镇科协引进牛羊、生猪、菊花、柑桔等种养殖新技术进行示范,受惠人数3 800多人,农户增收1 500多万元。2011年云阳县42个乡镇科协引进种、养、加新技术66项,受惠人数达116 419人,使农民增加收入5 786万元,通过技术示范,推动了农村“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促进了农户增收。

抓管理示范 促农村发展

乡镇科协在农业生产实践中,把科学管理,规范管理、标准管理当作提升产品质量、数量,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关键措施。各农技协积极推行管理示范,着力为会员和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收到显著效果。

人和镇街道科协推行精品果园管理示范,得益人数1 120人,增效350多万元;高阳镇科协推广微流水养鱼、池塘养鱼管理示范,得益人数2 000余人,增效200多万元。农坝镇富农山羊养殖协会推行统一引种、统一建圈、统一防病、统一销售、统一发展的“五统一”管理示范,一般会员年收入都在10 500~12 000元之间,除去各种成本,年纯收入达5 000~6 000元;芸山菊花协会实行统一购种、统一用肥、统一治虫、统一价格、统一销售的管理示范,2011年产白菊100吨,实现产值2 000余万元,带动菊花种植协会会员和周边农户1 500多农户增收3 500~5 000元。通过管理示范,推动了农业产业一体化管理进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赵太忠 编辑:渝科)

(重庆市科协)

科技成效 篇4

内容:

政协提案是政协委员通过政协组织履行自己的职责,从而积极参与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政协委员中人才济济,多是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他们的提案常常表达了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和专业性很强的真知灼见。随着政协组织的发展和提案工作的不断深入,每年两会期间以及日常当中,都有大量的政协委员提案通过立案交政府有关部门或单位办理。

为了增强政协委员提案的成效,尤其是使那些具有长时段类型(即短期内不可能完全见效,而需要一定时间长度才能真正落实)的立案提案产生最大程度的实践效应,特此建议建立对政协提案成效的追踪检验制度。

具体建议如下:

1、政协委员在提案时应尽量使自已的提案所要达成的目标具体化,即提出预期所要得到的最后的明确的成果形式。

2、提案正式立案之后,提案委员有必要与提案承办部门或单位进一步协商提案所能取得的成果形式,尽量使提案办理方案变得具有较强的实际可操作性。承办部门或单位的承办意见应该包括对于提案将要取得的成果形式、完成时

间、实施步骤等情况做出详细说明。

3、建议根据提案达成目标所需的时间长短而划分为短时段、中时段和长时段三种类型提案。1年内可以完成的归为短时段;1年以上至3年以内可完成的归为中时段;3年以上至5年以内可完成的归为长时段。对于中时段和长时段类型提案,尤其需要建立对其实施成效的追踪检验制度。

4、对于已经立案的提案的实施成效的追踪检验可以由政协组织安排或协调有关部门或单位加以进行。

5、对于已经立案的提案的实施成效的追踪检验可以通过政协组织的制度建设,安排由提案政协委员本人进行。

6、提案的政协委员在任职期间应该有责任和权力对于已经立案的个人提案的实际成效进行后续性的追踪检验。直至促进有关办理部门或单位将提案内容加以具体落实。

成效汇报 篇5

(一)理想信念方面。党员自我要求有所提升。平时能够做到理想信念坚定,党员对自身教育管理有所加强,对党员身份的荣誉感、自豪感、责任感有所提升,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群众观念有所增强。二是党员政治敏锐性明显提升。能够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态度坚决。

(二)纪律规矩方面。党员在工作中能够始终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时刻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对党忠诚老实。能够全面深入的了解深意,把握内涵。

支教成效问卷 篇6

关于调查支点义教暑假支教活动成效分析问卷

各位支点义教的志愿者大家好,我是广东白云学院社会工作系学生,正进行名为《广东省大学生暑假支教可行性及成效调研——以支点义教为例》的调研,希望得到大家的建议与意见,为山区支教事业提供宝贵的信息。此次调研的数据及内容将会进行保密,并在3个月内进行销毁。谢谢你们的合作!

一、基本情况

性别:男/女

年级:

家住城市情况:城市/集镇/农村

二、服务对象(学生)方面

1.活动当中,学生喜欢怎样风格志愿者老师?

A.幽默风趣B.严肃认真C.传统较真D.其他

2.学生在支教一个过程当中,会有如何的变化?

A.越发感恩B.珍惜自己的生活C.有自己的理想与要求D.父母的强逼

3.在你看来,学生的改变是因为什么原因呢?

A.严格要求B.真诚的对待C.志愿者老师的个人魅力D.自己的期待

4.你认为给学生改变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

A.面谈B.课程C.家访D.其他

4.支教活动过程当中,组织为学生开设的课程有什么形式?(多选)

A.小组讨论B.情景模拟C.角色扮演D.社区实操E.社会研究F.其他

5.支教活动过程当中,学生较为喜欢怎样的课堂?

A.小组讨论B.情景模拟C.角色扮演D.社区实操E.社会研究F.其他

6.在你看来,支点义教的课程哪方面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成长?

A.第一课堂B.第二课堂C.主题课程D.兴趣班E.大型活动

7.你认为在课程当中,如何应用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

A.正强化B.替代强化C.优势视角D.模仿与学习

8.学生如何反映自己在哪方面变化?

A.性格方面B.学习能力方面C.人际交往能力方面D.其他

9.家访当中,家长如何反映自己孩子与志愿者之间互动和变化?(多选)

A.比起以前更加乖B.能够主动做家里面的事务C.有责任心

D.对学习更有欲望E.对待家人更加友善F.其他

10.总体来说,你认为在这个过程当中,你的学生变化如何?

三、服务方(志愿者)方面

11.支教活动结束后你认为你期望的效果实现的程度如何?

A.很好的实现B.较好的实现C.一般的实现D.尚未见效E.不清楚

12.你对支教对象的了解程度如何?

A.非常了解(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生活及学习的基本情况,与孩子的父母有过沟通)

B.比较了解(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孩子的生活及学习的基本情况

C.一般了解(只了解孩子的姓名,年龄及孩子的性格)

D.只了解一点(了解孩子的姓名及年龄)

E.一点也不了解

13.你认为自己成长会在哪里?

A.语言表达B.同辈群体人际交往C.与服务对象交流D.理论与实践的应用

14.你认为在支教的过程中,你遇到的困难是?(多选)

A.通讯不便,很难和外界联系,感到孤独B.经费太少,生活条件差

C.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与当地老师有分歧D.学生不配合,教学不愉快

E.当地相关部门很少关心,得不到外界支持

F.不适应当地的语言,生活习惯、习俗

G.个人感觉支教的效果很小,没有动力教书

15.如果以后还有机会参加支教,你是否还想继续参加支教活动?

A.是B.否C.不知道

16.你在支教过程中遇到过什么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

四、社会环境

17.你认为通过这些支教活动,会对社会有如何的影响成效呢?

18.针对你所参加义教的成效,你认为如何会做得更加好呢?

陕西科技兴陕成效不彰探析 篇7

陕西作为我国西部内陆的重要省份,经过国家“一五”、“二五”和“三线建设”以及西部大开发以来的长期支持,其科技实力一直在全国处领先地位。全省现有各类科研机构1 061所,其中省部级独立科研机构97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各类研究基地146个,列全国第4位;全省76所普通高校中,军事院校9所,进入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院校分别为3所和8所,居全国第2位和第4位;拥有硕士、博士授权单位分别为29个和16个,拥有国家重点学科65个,也分别列全国第2和第4位;国家级大学科技园4家,居全国第2位。全省有军工企事业单位143家,职工2 325万人,军工科研院所33个,拥有专业技术人员11万人,承担全国1/5的军品科研生产任务,为全国第一军工大省[1]。在如何利用丰裕的科技教育资源,使其支撑、推动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变科技优势为经济优势方面,陕西历届政府的认识是清醒和一致的,一直将此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在全国最早于1988年提出了“教育奠基,科技兴陕”的发展战略,并进行了持续不懈的努力。但20多年过去了,先进的科技资源优势并未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总体成效不彰,其科技先进、经济落后,两者相脱节的“陕西现象”始终未能遏制。本文试对其深层原因作以探析。

1 科技兴陕的重大举措与成效分析

1.1 实施“1851”重大科技产业化行动和“一线两带”建设

在实施科教兴陕战略过程中,为充分利用西安局部地区的科技资源优势,按照一点带面的指导思想,陕西首先把发展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放在突出位置。为了促其丰硕的高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陕西在西安南郊科教密集区创建了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实验区,1991年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式成为首批国家级高新区。西安高新区创建20多年来,初步形成了以大批民营中小科技型企业和改制国有企业为主体,以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资源为依托,以高效服务与投融资支持为保障,“以两个创新”为动力的区域自主创新体系,走出了一条内陆地区依靠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激活本地丰裕科技资源,吸引内外部要素,发展自主知识产权高新技术产业的道路。1994年以来,在科技部组织的多次评估中,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各项综合发展指标一直名列全国55个高新区的前4位,成为我国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6个试点园区之一。

与此同时,为了从整体上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陕西在1995年将科教兴陕战略的重点定在培育新兴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上,形成了将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成带动陕西经济整体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的指导思想,提出了“1851”重大科技产业化行动,即建设1条高新技术产业带,培育8大支柱产业,开发50个高技术含量、高市场容量、高附加值的拳头产品,形成10个科技先导型的企业集团,以此在20世纪末培育出4—5个对陕西经济有支撑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空间布局上,以建设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为重点,使之成为西部“硅谷”为考虑的出发点,在2000年以后逐渐演化为“一线两带”的发展思路,即以西安为中心,以西安、杨凌、宝鸡和渭南、咸阳等国家和省级高新区为支柱,以陇海铁路陕西段和宝潼高速公路为轴线,以线串点、以点带面形成以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为特点的产业经济体系。2002年3月和7月,科技部正式批准建设国家级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带和星火产业带。同年9月,陕西省以此为契机,做出了加快“一线两带”建设,实现关中率先发展的重大决策,把其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举全省之力,成立了专门领导结构,制订周密建设规划,进行了声势浩大的5年多建设。

“1851”重大科技产业化行动和“一线两带”建设,虽然在强化科技支撑引领经济发展,聚合生产要素,促进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总体来说,其成效是不彰的,预期目的远未达到。如“1851”计划的大部分项目和在陕西名噪一时的企业,包括黄河开发的改进清晰度数字电视、开元集团的“CMOS视觉芯片”、凯特公司的“人人汉字系统”等重大项目,大部分均很快沉寂下去,并未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2]。整体而言,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既未有效使陕西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结构调整,也未能使陕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壮大,成为支柱产业;相反,就全国而言,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呈下降趋势,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全国排名由2001年第11位下降到2008年的第21位[3]。

1.2 持续实施“两个结合”,建设科技创新平台

为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优势,有效整合全省科技资源,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陕西在2001年就实施了促进高校与科研院所结合,以及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高新区结合的“两个结合”,力求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整合统筹科技资源。通过相互兼职、共建园区、联办企业等多种方式,以充分发挥科教军工科技优势,形成合力,推动陕西经济发展。为了有效推进两个结合,实现高校科技成果本地转化,在国家和省市的支持下,经过高校的努力,先后创建了西安交通大学科技园等4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除北京外,其数量为全国最多。从2005年开始,在省政府大力支持下,依托西安交大、西北工业大学等国家重点高校的人才、智力和科研优势,聚合政府、企业和社会资源,按照“政府推动、高校主导、企业支撑、国际合作、市场运作”的模式,先后组建了陕西工业技术研究院、西北工业技术研究院等6家工程技术研究院,其数量也为全国最多。这些依托重点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和服务中介基地平台的建设,在促进官产学研结合、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总体运行效果欠佳,远未达到预期目的。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例,陕西高校三分之二的科技成果并未在陕西本地开花结果,而在省外转化。2009年,陕西高校共实现技术交易额3.35亿元,其中陕西本地单位购买技术实现交易额1.0亿元,占29.9%,外省单位购买技术实现交易额是陕西本地的两倍多;高校专利的技术交易额为600万元,在陕西本地进行的专利技术交易额为80万元,仅占总交易额的13.3%[4]。

1.3 全面实施“13115”科技创新工程

“十一五”开局之年,陕西为加强全省技术、资金、人才的集成,优化整合中央在陕和省内各类科技资源,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于2006年全面启动“13115”科技创新工程,即在“十一五”期间,在科技发展的10个重点领域,组织30个重大科技专项,在重点行业和企业支持组建100个产学研结合的工程技术中心,重点扶持100个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重点支持建好50个科技产业园区。与以往一样,创新工程得到了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成立了由省长任组长的项目协调领导小组,加大了资金投入。仅2008年,就立项实施159个项目,资助金额达2亿多元。通过近4年多的组织实施,该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整合了陕西科技资源,激发了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园区的创新活力,创新了产学研结合的方式,促进了科技成果产业化,但总体而言,该工程实施与预期目标尚有较大偏差和差距。以作为“13115”科技创新工程主要内容的组建100家产学研结合的工程中心为例,虽然到2010年陕西很快创建了91家工程技术中心,取得了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工程化技术成果,但不仅存在着依托高校偏多,成果难以转化,依托企业又仅对依托单位本企业受益、对行业领域公共作用基本不能发挥等问题,而且普遍存在技术开发、转让、行业共性技术推广等技术服务收入低的问题。如被调查的64家工程中心中,新产品收入共为1 663 484万元,由企业为依托的中心创造的新产品收入达1 648 431万元,几乎占到99%,而工程中心应主要进行的行业共性技术开发、转让等技术性收入微乎其微[5]。

总之,尽管陕西科技实力雄厚,在全国排位非常靠前,始终把“科技兴陕”战略摆放到突出地位,举全省之力,持续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但由科技强成为经济强“兴陕”的目的尚未达到。目前陕西经济实力在全国排位仍非常靠后,2000—2009年10年来,国内生产总值在全国排名分别为第20、20、20、22、22、19、20、20、18、17位,一直徘徊在20名左右;人均GDP排名为第22、22、22、22、22、21、19、20、19、17位,也徘徊在20位左右。陕西与科技实力相当的江苏、湖北的国内生产总值分别稳定在第2名、10名左右形成明显反差,而且“十一五”以来,陕西经济排名稍有提升还主要是靠仅占全省科技人才2.34%、年均经济增长率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达到20%的陕北的煤炭、石油等资源型产业拉动的,而占有全省90%科技资源的关中从2003—2009年占全省生产总值由70.4%反而下降为63.8%[6]。这充分表明陕西科技进步对其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不升反降,成效不彰。

2 科技兴陕成效不彰成因分析

2.1 存在片面认识误区,有为科教而科教的倾向

陕西在实施“科教兴陕”的战略中,存在着片面的认识误区,有为科教而科教的倾向:把科教兴陕的重点放在发展“科教”上,而忽视了其宗旨是“兴陕”;把技术创新当成技术的创新,而忽视了技术创新的实质在于实现技术的经济效益;把发展高科技产业当成发展高科技,而忽视高科技产业化和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其结果是科技确实发展了,教育也上去了,在全国确保了科教大省的地位,但兴陕的根本目的远未达到。具体表现在:陕西历来把注意力放在争取国家级课题、项目和经费投入上,放在追求在SCI、EI发表多少篇论文的“虚名”上,以取得在全国科教排名前列为荣耀[7]。2009年国内论文和国际论文数量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分别居全国第2位和第3位[8],形成了与本地经济发展关系不大、以广东为代表的“直接创造财富”型知识生产不同的“追赶国际领先”型知识生产模式[9]。

2.2 未能很好地处理区域创新发展战略、规划与政策措施之间的关系,具体落实不够

为落实科技兴陕战略,陕西相应实施了从“九五”时期的“1851”重大科技产业化行动到“十五”提出建设“一线两带”,再到“十一五”的“13115”科技创新工程计划,都制定了周密实施规划和方案。应该说,这些区域创新的战略和规划总体思路是科学的,目标内容是宏伟和较为符合陕西实际的,但就是由于缺少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并未能切实抓好落实,使这些很好的战略、规划并未能实现,远未达到预期目标,甚至使之变成口号化。事实上,区域创新战略作为区域(地区)为实现经济社会宏伟目标而确定的一个决定全局的重点空间谋划,其实现需要相对具体的创新规划和创新政策补充和细化,由区域创新战略到区域创新规划再到区域创新政策,干预手段越来越具体,三者都是政府干预区域创新的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区域创新政策是对区域创新战略与规划的支持,没有详细的区域创新政策,区域创新战略与规划难以实现[10]。

2.3 政府工作“越位”和“缺位”同时存在

政府在推动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在经济落后、市场机制不完善的起步阶段,政府要积极作为,但一般除区域共性技术创新项目和民生科技项目是由政府直接投资推动外,对大量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的项目,主要是通过建立完善的市场体制和机制,发挥市场在优化配置科技资源中的基础作用,通过政府推动建立完善的技术市场、科技创新中介服务等机构和机制,推动以企业为主导创新主体的竞争机制的形成。陕西在这方面的工作明显不足,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尚未形成。从科技经费筹集情况看,2008年全省共筹集263.23亿元,其中政府拨款135.08亿,占51.3%;企业筹集104.3亿元,占39.6%。而同期全国平均水平政府仅占20.8%,企业占到69.8%[11]。相比,陕西企业投入比例太低,政府投入比例太高,而且从资金投入项目的设置、评审和检查验收一杆子管到底,存在明显“越位”现象。另一方面,政府对推动企业主体市场体制机制的培育,对推动科技创新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与落实,对建立完善技术市场、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等却不够重视,存在“缺位”现象,致使科技创新市场环境较差。2001—2008年,陕西省综合创新能力市场环境分指标排名在全国相当靠后,分别为第15、24、22、18、26、20、21、20名[8]。

2.4 尚未触及和解决深层次的内在矛盾和体制机制性问题

陕西虽然科技资源丰裕和科技优势突出,但却明显存在着国家“嵌入性”特征和结构及体制性障碍。首先是体制上“分离”,产学研难结合。全省80%以上的科技资源分属在国家不同部门的科研机构、部属重点高校和军工高科技企业中,产学研结合困难。如西安军工实力在全国城市排名第一,但军转民产业产值占全市总量不足5%。其次是布局上的严重不平衡和“分散”,八成以上的科技资源集中在省会西安市,而省内宝鸡、咸阳、渭南、汉中等其它地市科技资源稀少,为全国最典型的科技单中心城市[12]。科技设施和科技信息流动共享困难。西安市集中在高校、科研院所的重要实验测试装备5 000多套,但实现共享的仅占22%;军工单位可以对外通用的生产设备和实验测试仪器27 000多套,但基本没有实现共享。其三是市场上的“分隔”。由于条块分割、机制不顺、隶属不同、行业差异等方面的原因,高校、科研院所和军工单位与地方经济难以融合,创造的众多科研成果当地转化不足,其本地实现的成果交易不足总量的30%[13]。

3 深入推进科技兴陕的思路和重点

3.1 以思想观念创新为先导,克服认识误区

陕西上下要对多年科技兴陕战略成效不彰进行认真反思,切实改变为科教而科教,以取得在全国科技靠前为荣耀,以“科教大省”为自居的观念和误区;充分认识到其科教先进其实是国家(军工)科技先进,地方科技仍是比较落后,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的;充分认识到科技兴陕成效不彰、科技与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是体制制度性障碍造成的,而不是制定周密的规划、投入更多的资金、建设更多的园区和不断翻新的“创新工程”就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因此,陕西要从整体上调整科技兴陕的思路和重点,始终把其宗旨放在“兴陕”上。各级政府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把工作重点放在抓科技兴陕各项政策和工程项目等的落实上,且要一抓到底,一直抓到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彻底改变科技兴陕停留在战略层面和各种计划中,科技创新工程项目与课题从立项、招标、完成、验收在科研机构与政府机构往返进行,致使科技资源封闭化运转的状况;把工作重点放在建立和完善市场体制上,强化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下决心逐步改变科技资源分离、分散、分隔的“三分”现象;把工作重点投在激活人才第一资源,激发创新创业热情,营造永不满足、敢于竞争、不怕失败、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上,逐步改变小富即安、不思进取和不容能人、求全责备的小农意识和关中内陆文化;把工作重点放在培养壮大与本地经济发展相适的地方科技和民生科技上,在充分利用并做好与国家(军工)科技对接的同时,更加关注陕西经济总体落后,二元经济结构突出,城乡居民就业机会少、收入低的实际,切实把一部分科技投入和政策投入到那些能够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转化本地资源的传统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上来,大力发展实用技术,加大“民生科技”创新力度,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更加重视对传统产业的高新技术改造,以尽快强省富民。

3.2 以建设西安为中心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为契机,着力解决科技兴陕深层次矛盾和难题

以西安为中心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就是在区域层面,按照科技与经济相融合一体化发展的要求,推动科技资源在开发、配置、流动的各个层次、各个环节、各个主体之间全方位结合和综合利用,以实现区域内科技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14]。陕西要充分利用国家赋予的先行试验权,通过体制机制的大胆创新,着力破解区域科技资源部门条块分割、分离、分散,共享利用效率低下的难题和深层次矛盾。首先,要强化科技管理体制和产权改革创新的探索,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作用。具体一是建立统筹型科技资源管理体制。要按照大科技的理念,统筹科技资源管理,尤其是对科技计划和项目管理,要加大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统筹力度,彻底改变省市除科技主管部门外,计划、产业、教育、卫生、科协、国防工业等其它部门均设有相对独立的科技计划和项目,造成设立众多低水平重复的小项目,经费严重分散的状况,对有关重大科技产业化和共性技术开发推广项目,应由科技主管部门统筹管理。二是深化科技资源产权改革,明确大型科研仪器、自然科技资源等有形科技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并尽快制定科技资源产权和流动共享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投资购置的科技资源由中央和地方所在单位代为行使所有权,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科技资源持有单位享有但不独占使用权,必须纳入资源集成利用范围,向社会提供开放共享服务,政府除支付运行费和保养补偿费外,还要向拥有者和使用者提供双向共享补贴;对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利用自有资金形成的科技资源,向社会提供开放利用的则给予奖励。三是建立完善市场中介和信用评价约束体系,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企业家协会等社会民间科技创新组织的作用,为科技资源统筹配置、共享流动提供良好的服务约束机制和市场环境。

其次,要强化军民统筹和科技互动体制机制创新的探索,激活区内沉淀的军工科技资源。具体一是改革完善军民结合管理体制,在明确军工企业不同性质和边界的基础上进行“军管”、“民管”两种管理体制结合的细化。对确属保密企业的,严格纪律,切实贯彻落实中央的方针政策,同时注意优化资源组合和配置;对可军可民的,原则上根据形势和发展趋势的需要,在管理体制上做出适时、适度、适业的调整,以利平战结合。可采用“一厂两制”的体制,对非“军管”的资源、项目的产品研发生产,按现代企业制度设立分公司,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生产经营。二是在对军工科技成果(项目)筛选和军方审批基础上,利用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益机制,可赋予国家投入完成的军工企业技术成果(项目)转民的商品的知识产权,以此获取商业利益,调动军方企业积极性,激活和利用沉淀的军工科技成果及资源[15]。三是强化民转军计划力度,鼓励有条件的优势民用科研生产单位进入军品市场。要尽快出台民用科技生产单位准入制度,扩大军品科研项目的招投标项目;并制定民转军的政策措施,推动社会资本和科研院所参与军企协作配套研发和生产。

3.3 以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推动企业成为科技兴陕和技术创新的主体

首先是加大企业产权改革力度,提高企业吸纳科技资源和技术创新的能力和效率。企业是科技兴陕和技术创新的主体。但与东部发达地区已达到包括民营和外资企业是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不同,陕西由于市场进程缓慢,国有企业和国家研发机构与高校在技术创新中居主导地位,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发展缓慢。而实证研究表明,国有企业的创新意向性和效率最低[16]。因此,各级政府和企业要加快、加大企业产权改革力度,通过股份制改造、“国退民进”等途径下决心降低国有企业比重,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中小型企业,发挥其在吸纳区域科技资源和提高技术创新效率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运用市场机制,借鉴浙江经验,确立企业出题、出资参与创新全过程的企业为主体、用户紧密型产学研结合创新体系[17]。

其次,运用市场“倒逼机制”,促使企业走自主创新之路[18]。陕西拥有的企业与东部发达地区的企业不同,大中型企业属于垄断行业居多,真正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影响力的企业除军工行业的企业外,就是资源型行业企业,大多数资源型企业仍走拼资源、扩大规模、低成本恶性竞争的老路,企业技术创新乏力。因此,一方面,各级政府要克服片面追求GDP的政绩观和地方保护主义,切实落实执行国家有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资源开发、节能环保等方面法规和政策,加大环保监管力度,加大对省内高消耗、低效率、重污染企业的惩处力度,防止由于政府的“屏蔽作用”使市场“倒逼”企业创新的力量被阻隔了;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土地、能源、矿产资源以及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价格和企业环保成本,通过税收和市场价格信号与压力,促使企业利用本省强大的科技优势走技术创新之路。

摘要:陕西为充分利用其科技优势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在全国最早提出了“科技兴陕”战略,举全省之力,实施了从“九五”时期“1851”重大科技产业化行动到“十五”“一线两带”建设再到“十一五”“13115”科技创新工程等一系列重大举措,但总体成效不彰。其主要原因在于陕西上下存在片面认识误区,有为科教而科教的倾向;未能处理好科教兴陕战略、规划和政策措施之间的关系,具体落实不够;政府工作“越位”与“缺位”同时存在和尚未触及解决深层次的内在矛盾及体制性问题等。陕西要以思想观念创新为先导,克服认识误区;以建设西安为中心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为契机,着力解决科技兴陕的深层次矛盾和难题;以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推动企业成为科技兴陕和技术创新的主体,切实提高科技兴陕的成效。

治水的成效取决于公共选择的成效 篇8

全国现有国家级行蓄洪区97处,总面积约3.5万平方公里,人口1700万,每当洪水逼近时,行蓄洪区居民往往先抗洪固堤、后炸堤行洪,负担极重,损失极大。许多时候,行蓄洪区居民自筑的圩垸足以抵御洪水,但在“牺牲局部保整体”的号召下,他们不得不含泪掘堤、将洪水引入家园。

行蓄洪区居民以个人财产的损失换得国有资产的安全,但长期以来,他们却并不能得到制度性补偿,也无整体性移民安置措施,而为了保持行蓄洪能力,行蓄洪区内土地利用和产业开发均受一定的政策限制,更兼屡次“舍小家,顾大家”,行蓄洪区居民长期陷于贫困之中。显然,在这种制度安排之下,行蓄洪区居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难以得到保障,而所谓“牺牲小家保大家”,即使宏观上可以达致损失最小化,结构上却属“抽瘦补肥”。

防洪救灾绝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政治经济问题,它不仅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更调整人与人的关系。行蓄洪区居民的困境凸显了制度安排中极不合理的利益关系格局:在强势力量主导下,分洪损失并非根据“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由获得安全保障的重点城市、工矿企业和交通部门分摊,而是几乎全部压在行蓄洪区居民这一弱势群体身上。当然,各级政府也在极力投入,但这投入毕竟远远不足。

如果说关于行蓄洪区的制度安排还能做到整体上收益大于损失、虽然显失公平但至少尚有效率的话,关于治水的全局性制度安排却连效率目标也难以达致:往往一年的洪灾损失就相当于按百年一遇标准兴建水利工程的全部投资,但水利建设却总是苦于资金匮乏。这种“有钱买棺材,没钱买药”的怪现象不能仅仅归因于人们的侥幸或健忘,而主要在于背后的利益格局:水利工程的投资主体与受益主体往往并不一致,在没有解决成本分摊问题的条件下,资金总是不足,而洪水到来时总要确保重点城市、中央企业和国有资产的安全,结果农村、地方和居民的利益往往被牺牲,事实上,每次洪灾损失大部分发生于农村居民和中小企业。

中华文明在起源上是一种治水文明,历代王朝无不在治水活动中谋求和巩固政权合法性。防洪救灾历来是政府的责任,而中央政府又应承担第一位的责任,这不仅是社会公平的要求,也是经济效率的需要。治水作为公共物品,无疑应由政府承担投资功能,而治水又涉及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主体的利益关系,须依据“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予以协调,中央政府应作为主持人组织各方谈判。治水文明体现政治文明,治水的成效取决于公共选择的成效。我们曾经有过依靠群众运动、采用人海战术治水的历史,结果只是留下一大批病险工程,徒然消耗宝贵的人力物力。残酷的教训提醒我们,防洪救灾不能仅仅诉诸全面动员,而应首先落实各级政府的法定责任,着重解决资金保证与成本分摊问题,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尊重每一主体的合法权益,保障全体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科技成效】推荐阅读:

成效调查05-09

成效因素06-10

服务成效06-11

措施成效06-28

成效展望06-30

特色成效06-30

技术成效07-12

成效探究08-15

经营成效08-28

课堂成效09-08

上一篇: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哲学思考下一篇:发自己照片的调皮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