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成效

2024-09-08

课堂成效(精选11篇)

课堂成效 篇1

如何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学有所得,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相应的进步,达到“大有大成,小有小成”,特别是使那些后进生达到卓有成效的进步,这是每位教育工作者都梦寐以求的理想效果,也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笔者在二十年的教学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只有充分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使之由“知之”到“好知”,进一步达到“乐知”的境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善于学习,乐于学习,才能使他们的学习有较大的进步,他们的素质有较大的提高。

一、分层设标,分组教学,用成功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面向全体学生,采用分层教学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可能实现目标,从而激发其学习自信心。对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对班上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设计各层次练习题,使之都有达标的机会; 采用弹性评价,让每位学生都有所成功,特别是让后进生经常能有成功的愉悦。“成就感”会大大激发其学习的自信心和主动性,从而实现教学成绩的大面积提高。

将班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各组均有各种兴趣爱好者,有好绘画的,好唱歌的,好朗读的,好表演的。课前都要求各组对所学新内容作充分的预习。好绘画的利用简笔画画出各单词表达图形、对话内容等; 好朗读的准确地领读单词、对话; 好表演的作好充分准备,随时对课文内容进行表演;全组将所学内容总结规律,让好唱的同学用大家都熟悉的歌或顺口遛的形式将它唱出或说出。在课前,评出绘画最好的一组,将其作品作为本节课的教具,并保存; 评出总结规律最好的一组,供全班同学参考记忆,课堂上选出领读最棒的,第二天晨读,他( 她) 就是小老师。这样,将同学们兴趣和学英语结合起来,使他们有一种成就感,同学们不但上课兴趣高,课前的预习工作也准备得很充分,大大提高了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用成就感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使其主动、自觉学习,是由“不知”到“知之”的过渡和转变,起到了调动其积极性的作用。

二、情感铺路,用爱心造就学生的自信心

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教师的爱应该洒向班里的每个学生,而不应仅对优秀生关怀备致,对后进生不闻不问。由于种种原因,后进生往往对教师有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对老师时时戒备,处处设防,甚至恶言相向。而实际上,这样的学生,也有自尊心、荣誉感。古人云:“感人之心者,莫过于情”。只要对其不歧视,加倍维护他们的自尊心,用爱心浇灌他们干涸的心灵,用爱心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要相信每个孩子“你能,你行,你成功”,从情感上帮助、支持、信任他们,将成功的信任交在他们手中,给予他们更多的温暖,更多的关怀,用师爱去融化他们心灵的坚冰,点燃他们心中自尊和进取的火花,就等于把一缕智慧的阳光洒向学生心中,寒冬腊月也会有三分明媚春光。

特级教师钱梦龙曾经教过一个差班的语文,当时班上极大部分同学不会写作文。钱老师第一次教学生写作文,题目是《我的一家》,只提两点要求: 一是题目写在第一行的中间,二是要分段,家里有一个人写一段,要大家放手写。作文批好后发下来了,学生们都大吃一惊,差不多个个都是八、九十分的高分,感到十分意外。钱老师说: “你们的作文都符合老师的两个要求,当然应该得高分。以后每次作文我都提一两个要求,只要你们能做到,也都能得高分。大家只管大胆地去写。”以后同学们按照钱老师的一个一个的要求,一步一步地放手去写,作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最后毕业时的语文成绩竟超过了原先的优秀班。

用爱心铸就的自信心,使学生的学习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是由“知之”向“好知”的飞跃。这样学生就会因“尊其师”而“乐其道”。当我们用爱心去培养学生自信心时,你会发现,我们每天拥抱的是一个新的太阳。

三、持之以恒,用耐心坚定学生的自信心

如果前面的“成就感”和“爱心”只是从兴趣和爱好上来激发引导学生的自信心的话,那么要想使学生把这种好的品质定格为一种终生受用的习惯,则需要持之以恒的耐心。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的兴趣和爱好是会转移的,特别是后进生常会犯冷热病,易反复。所以对后进生,仅有爱心是不够。它还需要细致入微的耐心和坚持不懈的恒心,才能取得成效。因为后进生也有上进求好的愿望,但缺乏毅力和自制力,在进步过程中,往往经受不信外界不良的影响而出现反复。而教师对后进生在前进过程中所出现的反复,要以最大的耐心冷静地帮助他们分析原因,鼓励他们继续进步,同时,依靠班集体的力量及家长配合进行转化工作。

一个好老师仅有满腔的热情和爱心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不厌其烦和持之以恒的耐心,它才是最终造就优秀品质所不可缺少的素质。例如,为了使后进生能听懂本节课的所学的内容,在上课前,对后进生进行个别辅导,先将与本课内容相关的基础知识详细复习一遍,多举例子,直到听懂为止; 课堂上,新旧内容结合,轻轻松松掌握新知识; 课后要求他们每天必须写学习日记,记出当天所学知识及相关基础知识,且每天面批,在面批过程中,引导他们用这些知识点灵活地造句或编写对话。实践证明只有做到了持之以恒,诲人不倦,才能真正培养和树立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使之终生受益。

四、捕捉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后进生虽然缺点多,但他们也同样希望受到师生的尊重和老师的表扬。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在他们取得进步、获得成功时,及时肯定、衷心祝贺,借此增强其自尊心,确立其自信心,强化其正确行为,并促使其将这种优势或进步迁移到其他方面,对后进生提要求须经过慎重周密的考虑,循序渐进地一步一步提出,使他们每前进一步都能产生成功后的情绪体验,在精神上得到满足,从而使他们更加满怀信心地去实现老师提出的更高要求,如此不断深化,将逐步变后进生为先进。

在我的班上有一位成绩偏下的学生A,篮球打得很棒。有一段时间他上课时有点心不在焉,此时,我要求同学们来译一个句子: “A同学篮球打得很好,是吗?”我将同学们的正确译句写在黑板上,问A同学: “Can you say it again?”( 你能重复一遍吗?) 他不好意思地重复了一遍。“Very good,your pronunciation is as good as your basketball. ( 很好,你的发音和你的球技一样棒) ”,同学们为他的回答和我的赞扬而鼓掌。课后,我了解到,他非常想加入校篮球队。在我的推荐下,他成了校篮球队队员。球场上他表现相当积极,学习成绩也逐步提高。

总之,笔者在二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深深体会到学生的每一个进步都离不开老师的关心爱护和因势利导,离不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正确原则,更离不开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动力。有句话说得好: “外因是变化条件,内容是变化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是的,老师只有精心营造好“爱心、恒心”这个“外因条件”,学生自信心这个“内因”才能更好更快地培养和树立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讲“进步源于自信”。

构建新型语文课堂,凸显教学成效 篇2

[关键词]语文课堂 和谐 情感 生成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9-029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样背景下,怎样才能构建出新型的语文课堂,从而凸显课堂教学的实效呢?

一、明确师生的角色定位,构建和谐的语文课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切实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明确师生的角色定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去探索、揣摩,获得知识,构建出和谐的语文课堂。请看《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教学片断:

师:(播放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诗歌意境优美,给几代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勾起他们对快乐童年生活的无限向往。那这首诗到底有哪些地方吸引人呢?

生:我觉得这首诗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把海面周围的美景逐一展现在我们面前,这种表达层次很美。

……

师:说得非常好,景美、人美、语言美,你们能美美地读给老师听吗?

在这个教学课例中,对学生耳熟能详的《让我们荡起双桨》的诗词原作,教师没有在诗歌内容的理解上花费大量时间,而是担当起指导者、参与者的角色,让学生自读自悟,只是适当地点拨一下,引导一下。这样的教学,不仅使学生体会到自主学习的快乐,而且也为和谐课堂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二、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构建情感的语文课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出适合增强学生情感体验的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去体味、感受,构建出情意浓浓的语文课堂。请看《师恩难忘》的教学片断。

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师恩难忘》这篇课文。谁能说说田老师上课有什么特点?

生:娓娓动听、引人入胜。

师:课文为什么要以《师恩难忘》为题目呢?

生:因为田老师的课生动有趣,每节课都是一个生动的小故事,“我”跟田老师学习三年,听了上千个小故事。

师:在听田老师的故事中,“我”慢慢长大成人,收获的仅仅是这些故事吗?

生:是田老师为“我”的成功铺平了道路。

生:是田老师带“我”进入了文学的殿堂。

……

师:这就是田老师,一个上课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学生心田的老师。请你结合自己的经验,说上几句赞美咱们田老师的话。

在这个教学课例中,教师主要从师生情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让学生自己朗读课文;接着,让学生找出田老师能够打动作者心灵的句子进行品读,从而使学生从文中领会到作者对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最后,为了升华学生情感,教师又采用配乐朗诵和说话训练的方式,使学生心中积淀的情感得到升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构建生成的语文课堂

传统的语文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不重视学生知识的获得过程。在这种教学情境下,学生虽然获得了语文知识,掌握课文内容,但忽视了学生学习的态度、情感的发展。在新课改理念指引下,教师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着想,关注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构建出生成的语文课堂。请看《螳螂捕蝉》的教学片断:

师:默读了课文,谁能简要说说课文写什么内容?

生:吴王准备攻打楚国,大臣们纷纷劝阻,吴王下了死命令:谁再劝阻他就处死谁;后来吴王被一位少年采取巧妙的方式说服了。

师:这是一位怎样的少年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生:“第二天清晨,他拿着一只弹弓……就这样,一连转了三个早晨。”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少年已经下定决心劝阻吴王,就差一个合适的机会了。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对少年是一个怎样的人,教师并没有把自己的看法强加给学生,而是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空间。在这样的空间中,学生充分动口动脑,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样的教学,不仅关注了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也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目前的课堂教学,构建出和谐、情感、生成的语文课堂,从而真正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成效 篇3

在日常的数学教学过程中, 作为一名教师, 我以此方法进行了多轮的尝试, 总结出以下几条规律, 供同行指正.

1. 运用启导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思维是由人们的认识需要引起的, 没有认识的需要就不会引起积极的思维.认识的需要常来源于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 有的是学生似乎熟悉但又不清楚、不能立即解决的问题, 这时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而去积极思考.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心理因素, 提出富有启发性、诱导性、趣味性、挑战性、探究性的问题, 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使其积极思维, 自主探究.启导由于引出了探究性问题, 从而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兴趣, 而认知兴趣是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科学文化知识和不断探究真理, 且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志活动, 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 甚至会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 人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所学习的一切, 常常掌握得迅速而牢固.

案例1梯形中位线定理.教师:三角形有中位线, 四边形有中位线吗?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呢?学生:动手画图, 观察发现, 合作讨论, 得出结论“一般四边形没有中位线, 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有中位线, 但不必研究, 梯形也有中位线”.教师:梯形中位线与两底有什么关系?学生 (观察, 测量, 估计, 猜测) :平行于两底, 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2. 数学探究能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的高质生成

高质生成是探究式教学追求的重要目标, 它包括学生能自主发现和勇于提出新问题, 发现新结论、新方法、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探究法通过巧妙创设问题情境和思维情境, 营造“自由”的环境, 给学生创造充分表现的时空, 师生合作相互激发, 诱出思维“亮点”, 教师及时捕捉并积极地启导,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促进课堂高质的动态生成.这种通过探究得到的体验和感悟已不仅属于知识范畴, 已经上升到理性, 扩展到情感、价值观等领域, 使课堂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场所和乐园.

案例2用16 m长的篱笆围成一个面积为30 m2的矩形场所 (一边靠墙, 墙足够长) , 求矩形的长与宽.

在学生解出后, 师生进行一场大讨论.

师:你们觉得围成的矩形怎样 (激发学生的直觉思维) ?

生:这个矩形太扁了!

师:扁有什么不好?

生:面积小, 浪费材料!

师:那你有什么新的设想?

生:若要围成面积为30 m2的矩形, 则篱笆不需要16 m;若用16 m的篱笆, 则可围成面积更大的矩形.

师:请大家做一做, 要围成面积为30 m2的矩形, 最少需要多少篱笆?用16 m的篱笆可围成矩形的最大面积是多少?

(当学生算出最大面积为32 m2后) 师: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案? (没有学生回答)

师:若没有限定场所的形状为矩形, 那么有没有更省材料或面积更大的方案?学生非常积极地展开讨论, 并提出:围成等腰梯形、半圆形……

3. 探究的过程是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的最好途径

自信心是学习的源泉, 但很多学生一般都对数学学习缺乏自信, 害怕数学, 学习中难以形成愉快体验.究其原因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过分注重结论及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注重数学的严谨性、逻辑性, 导致学生看不到数学被发现、创造的过程, 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错觉和误解, 认为数学只是一些枯燥的公式和定理的堆砌, 学习就是记忆和模仿, 未达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主体性得不到体现, 使学生对数学敬而远之, 久而久之便失去了对数学学习的信心.探究过程注重数学探究发现过程的教学, 帮助学生像数学家一样“再创造数学”, 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不是由少数天才创造的, 而是经过努力一般人都能发现的.教师不断为学生创设成功情境, 使其在探究学习中不断获得成功, 深信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4. 数学发现能调节学生的兴奋中心, 提高学习兴趣

一切人类的认识, 不外乎是不断地提出并解决新的任务、疑问及问题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和提出新的问题的过程.教师设计教学过程, 在于提出好的问题, 给学生的大脑皮层以外部刺激, 使之产生兴奋中心, 通过学生进行独立思维活动获得解决.当学生的大脑皮层逐步处于抑制状态时, 教师又提出新问题, 让学生进行猜想、推测、解答, 使大脑皮层又产生新的兴奋中心.运用发现法组织教学过程, 就是让学生的大脑皮层有节奏地处于兴奋状态, 并进行持续有效的思维活动.

案例3在研究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应用时, 我们为学生提供了下列问题:

(1) 若D, E, F是△ABC三条边的中点, 则可发现哪些结论?

(2) 若把△ABC改为四边形ABCD, 即顺次连接四边形ABCD各边中点得到四边形MNPQ, 则可发现什么结论?

(3) 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 则四边形MNPQ的形状分别是什么?

(4) 为使四边形MNPQ为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 则原四边形ABCD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5) 能否把四边形推广到五边形、六边形?

5. 通过数学发现促使学生提高发展程度

学生通过学习, 掌握知识, 一般有三种程度: (1) 领会和记忆获得的知识, 在外观上表现为准确的或近似的再现; (2) 在照样模仿或近似的情况下运用知识; (3) 在以前没有遇到的新情况下, 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即再现、模仿、创造等三种不同发展程度.传统的教学只要求学生达到再现、模仿的程度, 不可避免地只要求死记硬背一些基础知识, 而遇到没有解过的新问题, 往往束手无策.通过不断地发现来进行教学, 不仅使学生达到能够将基础知识再现和模仿的程度, 在大多数的情况下, 能调动自己积累的知识和经验, 独立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从而达到发展的程度.人的创造力———即综合能力和想象能力都来自右脑, 右脑是“感性的脑”, 右脑接受的信息, 通过联络纤维 (主要是胼胝体) 联系着左脑, 左脑是“理性的脑”, 这种来自右脑的信息, 经过左脑的加工, 变成理性认识, 在左脑中储存下来, 并能够将储存的信息在头脑中创造出自己从未经历过的事物的新形象, 即创造想象.经常运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 就能为学生提供进行创造想象的机会, 帮助学生提高创造想象的发展程度.

案例4 (1) P为等腰三角形ABC底边BC上一动点, 当P在线段BC上运动时, P到两腰的距离之和有何关系?

(2) 当P在BC延长线上运动时, 结论变化吗?

(3) 当P在等腰三角形ABC所在平面上运动时, 结论成立吗?

(4) 若把等腰三角形改为等边三角形, P在等边三角形边上、内部、外部运动时, 又能发现什么结论?

(5) 能否把上述结论推广到任意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正多边形?

这些相关联的问题, 对学生具有强烈刺激, 启发其进行多种思考, 诱导创新意识的因素, 能产生解题的紧迫感, 具有连续进行探讨的特点, 其仅指出一个探索方向, 需要在解题时更多地独立思考和探索, 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性思维大有裨益.

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和再组织, 学生有效学习的最终结果必然是在自己的头脑里构建富有成效的认知结构, 这个结构具有稳定性、清晰性和可利用性.研究表明, 大量的题型复制、繁难的习题求解演示和解题术的记忆与重复等活动并不能导致这三种特征的获得.运用以上方法所关注的是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质量” (深层次参与) , 而不是追求例习题的数量, 彻底转变传统应试教育课堂教学中的“多 (题目多) 、难 (题目太繁、难) 、快 (讲课速度快) 、死 (题目死、方法死) ”为“少、优、慢、活”.探究性学习是较费时的, 我们经常一节课只研究一个问题 (进行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 , 有时到下课了研究还没结束, 但教学效果特别好, 学生得到的是思想方法, 是情感体验, 是个性发展, 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深刻, 独立性高, 知识迁移能力强.一位著名的科学家曾经说过:“学校教给学生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那就是学生离开学校许多年之后, 还留在学生大脑中的那一部分东西.”而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 可谓终生受用.因此在教学中, 作为教师本身, 在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下, 应多关注学生的探究过程和方法, 激发和爱护学生的探究热情, 给学生创造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学生的探究能力就一定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课堂成效 篇4

内容提要: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技术的发展等所有教学改革措施的目的应该是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成效。学习成效是学生学习行为的综合学习结果与实现这一学习结果所付出的综合学习成本之比,即单位学习成本的综合学习结果。

关键词: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和多样性 教学反思与改善

一个优秀的课堂教学设计是学生降低学习综合成本前提和基础,也是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保证。如何做好这一课题?实现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首先,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目标来构思的。教学目标是期望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后达到的程度,是预期的教学成果,是组织、设计、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出发点。作为 设计者的教师开始任何教学,设计以前必须能回答的问题是“经过教学之后学习者将能做哪些他们以前不会做的事?”或者 “教学之后学习者将会有何变化?” 也就是“What do we learn?”和 “How to express our thought?”

其次, 我们要考虑到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为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特点和教学媒体条件等,教师采取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步骤。学生的各种特点因时代、生活环境的改变而有所变化,在进行教 学设计时,要对学生的兴趣、知识基础、认识特点和智力水平等背景材料进行综合分析,作为安排学生学习活动和选择教学策略的依据。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利用多种媒体——黑板、实物、图片、幻灯、投影、电视、录音、计算机等教学媒体。所以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把这些都考虑在内,充分利用它们。

再次,在平日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反思对与教学设计也非常重要: 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与改善。通过教学评价,获得反馈信息,找出进一步提高和改善教学的途径。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兴趣。学习必须有动机,动机促进兴趣,兴趣激励努力学习,努力学习才能有进步。基于此,当进入课堂教学设计,我们需要考虑到以下几点:

一、课堂教学设计要与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和内容紧密结合

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必须有计划,有目的,有一定的目标。活动的设计是要求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将所学的语言知识达到牢固的掌握和熟练运用的程度。因此,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紧紧地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而进行。而教学改革的听说读写必须贯穿于其中,经过这几个环节后必须要让学生清楚地知道你的教学内容, 他们要掌握的重点。

二、课堂教学设计要具有趣味性和多样性

“有趣味、有吸引力的东西使识记的可能性几乎增加一倍半。”(前苏联教育家科罗廖夫语)兴趣是教学的潜力所在,兴趣的 培养与教师的积极引导和教学艺术是分不开的。教师应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这有利于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全体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这样,学生就能从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参与,由“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

三、课堂教学设计要体现英语交际性原则

你学”,而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课堂教学活动是通过交际英语教学的实质是学会运用并进行交际。课堂教学并非是“我教使学生认识英语,掌握英语,形成运用英语的能力;课堂教学中师,教师在设计时要创造“信息沟”(information gap),使学生感到进行交际活动的必要性。

四、课堂教学设计应充分考虑现代教学手段

现代教学手段,如录音、录像、投影仪、幻灯、语言实验室,电脑多媒体等是现代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手段,为我们大幅度地提高英语生双方的认知活动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教学双方都为对方提供信息,教学就是为了促进交流,鉴于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要注意设置有意义的语言情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和知识进行交际,为了使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尽量体现真实的交际教学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充分的利用它们,让现代化设施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最大的功用。1.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语言交际环境,使学生置身于一个真的语言 环境之中,全方位地感受语言的刺激,产生需要运用外语的激情,增

加使用外语的机会。例如,在多媒体教室学习, 和蔼可亲的声音、悦耳动听的音乐、逼真的音响效果,栩栩如生的影视画面,可大大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于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技能。

2.有利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电化教具生动、形象,能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和动觉都参与到语言实践中来,由学生的被动听讲变为全面参与,变化的情景,多方位的语言刺激和实践活动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从不同角度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3.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现代教学手段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提高了语言信息的活动强度,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了外语学习效率。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应尽可能考虑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五、课堂教学设计要精心设疑提问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指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出形式多样、富有启发性的问题。2

设疑与提问是英语教学课堂调控的常规武器。它是促进师生之间信息交流反馈,推动教学流程迅速向前拓展的重要契机。对于学生 来说,它还具有多种教育心理功能:既能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学习注 意力,又能诱发积极思考,培养思维能力和习惯,启迪聪明智慧,还

利用非智力因素提高数学课堂成效 篇5

一、注意学习动机的培养,激发学习兴趣

1.培养直接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心理学告诉我们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要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就要创设一个引出问题的情境,使学生有一个形成意向与领会的阶段,使学生的思维有一个活动的舞台,培养直接动机,为在其它环节的积极活动打下基础。

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在路上遇到一个桃园,这个桃园里只剩下一个苹果了,那么要想使师徒四人都吃上苹果,应该怎么分呢?在学生没有接触过分数的情况下,这就为这节课创设了问题的情境,这样,学生可以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对本节课要学生的内容就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也为学生的思维活动准备好了舞台。这样,在整节课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会很高。这其实也为他们学习其他知识前做了一个很好的“热身运动”。

2.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这里的悬念就是围绕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值得思考的问题,使学生对问题产生疑团,产生一种非了解个水落石出不可的紧迫心情,形成认知“冲突”。“冲突”一旦形成,学生的注意力最集中,思维处于最积极的状态。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课堂上,要善于将知识“嵌套”于真实的问题情境之中,让学生充分感知知识表达的多元性,解答问题的多向性,在表达与解答之间,形成获得知识、技能的成就感,进而激发其求知欲望。

3.培养间接动机,激发学习兴趣。间接动机是把兴趣与志向结合起来而形成持久的心理物质,伴随它的不仅是情感而且还有意志。间接动机正确的学生能把自己的学习和自己的理想和社会的奉献联系起来,认为学习不是个人的事,而是祖国赋予的神圣职责,因此,学习时,方向明,干劲足,不怕困难,而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不是自然产生的,是在受到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如有的同学只凭兴趣学习,对于有些课程不感兴趣的,就厌恶它,错误地认为这是由于课程本身决定的,是不可改变的。要教育学生,人对任何工作和知识领域都会产生兴趣的,主要靠培养。培养学生间接动机最有效的做法是将数学教学指向于实践活动,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实践,在广阔的天地间寻觅芬芳的“知识花朵”。如进行社会调查、参观、访问,使同学们看到,改革开放以来祖国的飞速发展变化,同时看到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认识到现在所学的知识在建设中所处的重要地位,未来赋予青年一代的重任,激励他们为祖国发奋学习。

二、关注学习行为的规范,培养主动学习的情感。

1.会听。听要入耳,如果听而不闻等于没听。让学生听讲时要边听边记,抓住重点,不仅要认真听教师讲,还要认真听同学发言,听同学发言中存在什么样的问题,为了训练学生听的能力,我搞了以下的练习:A口算题由教师口述,让学生直接写得数。B教师口述应用题,让学生直接列式。这样可以训练学生集中注意力,边听边想边记,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2.会看。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凡是学生通过自己看,自己想就能掌握的知识,教师可以不讲或少讲。在教学中可以提供给学生充分的观察材料,观察材料要准确、鲜明,要能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例如,我在讲完了质数与合数后,给学生出了这样的观察题:下面这些数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并说明理由。

1、2、3、4、7、9、11、12、63、49、87、91

同学们经过分析比较很快找到了各自的数,这样通过观察达到了使学生获取知识的目的。

3.会想。爱因斯坦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首先要肯想,课堂上要让学生肯动脑子想问题。这除了靠教师的启发外,还要靠“促”,促使他们动脑子,使学生对教师的问题人人都动脑去想。对不爱动脑的学生,让他们回答问题,发现他存在的问题,然后让他听别人回答,这样就可以启发他去思考,坚持这样做,就可以培养学生动脑想问题的习惯。

4.会说。语言是表达思维的重要方式,要说就要去想,在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多说,就能促使学生多想。要会想,想得出,想得好,就得认真听,细心看,抓了会说就能促进其它三会,因此要十分重视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了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我是这样做的:A,培养学生大声说;B,让学生说解题思路。

三、注重师生关系的融洽,形成良好的意志品格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重视其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往往忽视其情感性。做单纯的思维“健身操”,数学课堂缺少应有的“温度”。要让学生爱学数学,老师首先要对教数学有浓厚的兴趣,要肯于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法,要有充沛的热情,生动的讲述,高度的责任感,“深”“博”的知识,让数学课堂“沸腾”起来,才能感染学生。

学习的个体是存在差异的,不要责怪、奚落学生是每个教师必须坚守的本分,因为,有时教师不经意的动作、话语都会招致对学生的无意伤害,在数学课堂上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多重对话要在亲切、融洽、民主平等的气氛中进行。

课堂成效 篇6

一、翻转课堂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科的适用性问题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最早应用于数学学科。这种模式在美国发展的历史比较久,从其在美国的发展来看,翻转课堂目前主要应用于科学、化学、物理和数学等理科课程。这些课程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有明确的概念,学生容易直接观察和理解。对语言性科目的教育,教师也可以通过视频来完成讲解。但是当学生的第二语言还处于起初阶段的时候,那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就会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教师转变的问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学生接触到的信息也越来越多,掌握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并且出现了学生越来越难教的现象。他们有很多奇怪的想法和天马行空的主意,教师传授的知识已经不能简单满足他们的需求。所以这就要求教师也要尽快改变自己,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在这种模式和情形下,翻转课堂的实施必须有一批高素质的教师。在翻转课堂中教师不仅要掌握足够多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一定的教学资源整合制作的能力,将自己的教书过程录制成视频。在课堂里教师虽然不是传授知识的主体,但是教师在其中依然扮演着“管理者”的角色,所以翻转课堂的实施效果的好坏,一定程度上看“管理者”的管理手段。

(三)高质量教学视频的制作问题

美国一个教授曾对教师制作的教学视频提出过一个要求,他用一个单词“LECTURE”来表示视频应该满足的条件。L是Lively(生动性);E是Educative (教育性);C是Creative (创造性);T是Thought Provoking (思考性);U是Understandable (理解性);R是Relevant(相关性);E是Enjoyable(愉悦性)。这样高要求、高质量的视频标准无疑又加重了教师的负担,不掌握点别的技术还真胜任不了这个工作。

二、翻转课堂取得的成果

翻转课堂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教师不再像以前一样站在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这种模式必定取得不俗的成绩,下面就来详细讲解一下实施翻转课堂以后取得的成果。

(一)教师方面

1. 增加了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使教师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学生。

随着网络技术、远程教育的飞速发展和翻转课堂模式的持续推进,有人说学校也没有了存在的意义。出现这种偏激片面的言论,是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对学生的成长有帮助。

2. 有助于教师的职业发展。

教师之间也可以通过观看他人制作的教学视频,集百家之长,补自己之短,在得到知识的同时也能更好地完善自己。

(二)学生方面

1. 解放学生,更加自由。

由于受传统的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国家长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过多地接触电子设备。而翻转课堂则可以让网络科技方面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它鼓励学生使用电子设备,一起学习、一起和老师互动交流。这样的课堂处处充满生动和无限活力。

2. 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在翻转课堂的过程中学习的责任几乎全在学生自己的身上。旁人几乎干涉不了,取得的成绩都代表着他自己的付出。显而易见的成绩会刺激弱者变强,强者更强。

(三)课堂气氛的影响

1. 课堂的时间被重新整合,可以得到更好更高效的利用。

传统课堂里,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在讲,真正用来交流和探讨问题的时间微乎其微。在翻转课堂的模式中教师更多的时间是在促使和指导学生学习,为其传道授业解惑。这一方面促使学生好学,另一方面促使教师了解更多知识。

2. 让课堂气氛更融洽、活跃。

传统教育中上课期间除了老师准许的小讨论,几乎不再让学生自主说话,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条条框框约束了学生的发展。翻转课堂有效地改变了这个局面,它鼓励学生多说话、多讨论、多提问,让课堂变得活跃起来。

有研究表明,在热烈讨论的学习中,学生学到的知识更加深刻,而且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成绩的不及格率明显下降。所以,教育要顺应现代化发展趋势,大力发展翻转课堂教育。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气氛

参考文献

走下三尺讲台,提高课堂成效 篇7

我通过这几年来的课改教学实践, 以及通过到外地取经学习, 其中有一个深刻的教学经验体会——那就是要想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成效, 教师就必须走下那三尺讲台 (不瞒大家说, 我在本校所教班级学生的成绩总是居于领先地位, 2008年春期哪怕外出学习半个月, 期末成绩照样领先呢!) 。

一、走下三尺讲台作用明显

1、走下三尺讲台, 能让学生乐学。

新课标改革虽然早已推行了好几年, 但只要我们深入教室一看, 站在讲台上像“念经”一样上完整堂课的教师仍是大有人在。笔者认为, 教师上课时能走下三尺讲台, 不再威风凛凛地站在讲台上独自一人搞“表演”, 而是神采奕奕地在学生间边走动边当知识的“导游者”, 学生自然会感觉到“导游”的亲切, 对学习充满乐趣——认为学习知识就像游览山水一般。

2、走下三尺讲台, 能拉近师生距离。

上课时, 我们能走下三尺讲台, 不但拉近了师生间的位置距离 (不下讲台, 坐在那后面几排的学生, 就是“天高皇帝远”了——老师在上面讲, 他们可能就在下面“身在曹营心在汉”了。) , 而且拉近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拉近了, 学生就容易接纳老师的教导, 吸收老师传授的知识。

3、走下三尺讲台, 能避免学生走神。

上课时, 我们能走下三尺讲台, 还可避免学生走神。有的老师上课时往往只站在讲台上尽情尽兴地搞个人“演讲”, 很少顾及下面的学生是否在认真听取, 是否在开小差, 这就形成人们常说的课堂“景观”——老师在上面讲得津津有味, 学生在下面听得昏昏欲睡 (事实上常有学生在课堂上趴着睡着了) 。因此, 在课堂上, 我们应该走下讲台去, 只要教师在学生中走动, 那些打瞌睡的、玩东西的、看课外书刊的、打手机游戏的、做它科作业的等等, 因为有你在他们身边 (走动) , 他们一定不敢妄为 (除非你老师太懦弱) , 自然就防范了学生的课堂不良行为。只要学生上课时不走神, 他们就能学到知识, 课堂成效就一定明显。

4、走下三尺讲台, 能融洽课堂气氛。

上课时, 我们能走下三尺讲台, 无论是老师讲解新知, 还是学生自主学习;无论是老师演示, 还是学生探究。一切皆会因为有老师的同场指点或参与而使课堂气氛活跃、精彩、和谐, 不至于课堂成为一潭死水。

二、走下三尺讲台要求更高

走下讲台作用多效果好, 但其实对教师的要求也更高, 具体体现在:

1、教学内容必须成竹在胸, 教师才不至于照本宣科。

我们有的教师之所以不能走下讲台, 是因为备课不充分, 一上课就要带上好大一摞书 (教案书、参考书、课本、课辅书等等, 应有尽有) , 或者是抄袭的教案, 自己根本没有花时间下功夫去深入备课和编写教案, 如此一来, 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等不在“心”中而在“本本”上, 一旦离开了讲台, 自然就离开了那摞书本, 当然就无从讲起了。所以, 走下讲台就要求不能照本宣科, 走下讲台就要求教学内容必须成竹在胸。

2、班内学生必须了如指掌, 教师才有利于有的放矢。

走下讲台上课, 必须对班内学生了如指掌:哪些学生上课习惯好, 哪些学生上课习惯差;哪些学生喜欢积极思考, 哪些学生懒于动脑;哪些学生爱发言, 哪些学生喜欢保持沉默等等, 只有熟悉本班学生的个性, 才会做到有的放矢——该盯住谁, 该抽问谁, 该辅导谁, 该帮助谁, 该拔高谁, 自然不会盲从, 因材施教才不至于成为一句空话, 课堂成效肯定非同一般。

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成效提升之我见 篇8

关键词:高效课堂,体育,主体,合作精神,开放性

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 很多体育教师对于体育课堂教学主体的定位有着不是很清晰的认识, 这样对于教学主体认识的模糊不到位, 使得在进行体育课堂教学实践时采用的教学方法模式杂乱无章, 导致体育教学成效参差不齐。高中体育新课程目标要求让我们明晰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主体定位, 以及高效开展体育课堂教学的思路方法。下面我就以如何构建高效体育课堂跟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经验, 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体育课堂教学主体定位的转变

体育课堂的教学实践活动, 可能相较于其他学科, 教学主体对象的偏置化不是那么明显, 因为不可能存在其他学科在教室里由教师霸着课堂教学时间一节课讲到头的现象, 这是由体育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特点决定的。但我们也不应该忽视对于教学主体定位清晰认识的重要性, 因为这样就会造成我们沿袭以往的体育课堂教学设计围绕着教师对于体育教材的自我理解去预设展开, 没有充分结合考虑学生实际情况和学校的场地情况差异, 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体育教学设计与教学实际的游离, 低效化体育课堂教学活动。

体育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主体的转变, 就是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的转变, 清晰认识并充分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 是构建体育高效课堂的基本前提。

确立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 就是要在设计体育课程教育流程环节的时候, 充分考虑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情况, 结合学校的教学设施环境, 制定具体化的教学活动方案, 使得教学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围绕这个教学方案展开, 让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感受到体育课堂教学的实用价值, 有效提升自我身体素质, 达成体育课堂教学目的。让学生机械性复制教师的肢体动作, 忽视学生的主观感受及对于教学实践活动节奏的种种不适应, 认识到并建立起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 也就是要围绕着学生的切身状况, 考虑到学生心理和生理的承受能力, 从培养学生的体育课堂教学的参与感出发, 让学生对于体育课堂教学不再有被拖带被边缘化的感觉。

二、注重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体育课堂教学不应该成为各练各的肢体锻炼, 而应该强调团队合作精神, 这是对于学生的一种体育素质培养。学生作为一个自然人, 不管是在学校, 还是在家庭, 以及将来的走入工作岗位, 生存的空间都存在着或大或小的集体单位, 那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就显得非常重要, 这一点体育课堂教学实践的责任首当其冲。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体育教师无须做更多的强调, 只需要在体育课题教学环节的设置上下功夫, 多引入一些集体活动方案, 让学生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 体会到团体合作的必要性, 建立起团队合作意识, 给人分担, 与人分享。

三、控制好自由活动时间

体育课堂教学活动, 我们都会选择给学生一定的自由活动时间, 可能自由活动时间也成为了部分学生喜欢体育课的原因。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体育课的自由活动时间的利用率低下, 对于体育课堂教学成效的帮助提升作用微乎其微。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应该转变一下对于自由活动时间的节奏把握, 让学生不再散漫于自由活动时间的组织, 比如站着坐着聊天, 甚至跑回教室做作业甚至打瞌睡。我的看法是:自由活动的时间应该保留, 也不必缩短, 只是在自由活动的时间段里面, 作为体育教师要加强引导, 让学生有选择地从事自己喜欢的体育锻炼, 场地器材合理规划利用, 做到每个学生人人有项目参与, 杜绝把自由活动时间变成聊天故事会。

四、发挥体育课堂的开放性, 让学生来上课

让学生来上课?是的, 没有看错, 就是让学生来上课。我们现在倡导让学生做教学的主人, 这不应该仅仅是教学观念的转变, 更应该是教学实践行为的转变, 我们可以试着让学生来上课, 具体而言就是让学生来做体育课堂教学设计。让学生做体育课堂教学设计, 随机抽取一个学生, 让他在课堂教学开始的前两天写一份教学设计, 也就是关于一节体育课开展的具体活动环节预设报告, 交给体育教师, 教师斟酌方案之后, 提出修改意见, 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具体实施, 教师则站在一旁观看整个教学过程, 给予当事学生以充分的自由度, 这样所有学生都有新鲜感, 兴趣也随时提了起来, 那么课堂教学的成效也就显著提高。体育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所要做的就是关注学生课堂教学环节设置的合理性, 是否均衡。让学生来“上课”组织教学, 是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开展好体育课堂教学。

提升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成效之我见 篇9

一、强化学生思想教育感悟, 营造相应教学情境

营造相应的教学情境对提升教学成效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 恰当的教学情境可以提高教学活动的渗透力, 诱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也可以强化学生的思想感悟。所以, 教师应利用各种资源和手段工具, 围绕教材内容, 营造出相应的教学情境和积极的学习氛围, 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促进作用, 提升教学成效。例如, 在进行《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教学时,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 选取有关基层群众参与民主选举的场景向学生播放, 不但增强了学生的直观感知, 而且体现了我国政策的民主, 这样的教学效果不是光凭教师的口头解说就可以实现的。

二、满足学生学习探究欲望, 实施自主合作探究

高中生已具备相对独立的思想和思维, 已经不再满足于单纯地听讲, 对此,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活动时, 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特点, 积极推行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一方面, 构建科学合理的活动载体。教师不可以贪图省事, 应遵循“人数适中、实力平等”的原则, 进行科学分组, 一般每个学习小组的人数控制在6~8个人, 小组内应均衡地安排优秀生和后进生。这种分组模式, 可以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来开展学习活动, 促进教学成效整体进步。另一方面, 教师应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积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在合作探究遇到阻碍或是思考方向发生偏差时, 教师应及时地引导、巧妙地启发点拨, 辅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例如, 在教学《影响价格的因素》中, 教师可以设计以下一组探究思考题来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展开学习:“价值和价格的定义是什么?又是通过什么标准来确定价值呢?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时间对价值有着怎样的影响力?价值和价格是否始终保持一致?价格的上下波动是否违背等价交换的原则?”学生依据这些探究题进行分组探究, 通过教师的点拨和引导, 找出问题的答案。

三、帮助学生建立思想防线, 结合社会思潮教学

目前各种社会思潮对高中生起到很大的冲击, 所以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思想警戒防线。例如, 教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 教师结合当前社会上的消费理念, 如过度消费、超前消费和盲目地追求名牌等, 让学生对此进行分析和讨论, 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对于学生不正确的观点不要直接地给予评判。可以组织不同观念的学生进行辩论活动。在活动中, 双方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例, 分析不正确的消费理念产生的不良后果。在不断的辩论中, 学生的思想受到碰撞, 慢慢明白树立科学消费观念的意义。教师将社会发展特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提高课堂教学中的针对性, 在提升教学成效的同时, 也为学生的思想升起健康的屏障。

四、整合资源开展社会实践, 延伸政治教学空间

高中生的学习生活紧张、枯燥。教师可以让学生从紧张的政治课堂教学中走出来, 积极地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 也为学生的政治学习成效提升打下坚实基础。例如, 在进行《多变的价格》相关教学时,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学习的空闲时间进行社会调查活动。让学生选择自己熟悉或是一些较为常见的物品, 调查其价格浮动的规律, 学生的积极性高涨, 有的选择石油, 有的选择鸡蛋, 还有的选择棉花, 在调查之后, 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加的深刻, 不但增长了学生的见识, 也提高了高中政治教学成效。

综上所述, 教师可以紧密结合教学实际, 以学生的身心特点为基础, 以创新的教学理念, 革新陈旧的教学模式, 引入先进的教学手段, 不仅提高政治素质教学, 也为全面提升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成效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五汛中学)

摘要:高中时期较为特殊的学科就是高中政治, 因为从这门学科中学生除了学到丰富的知识以外, 他们的思想也得到正确的引领和深刻的教育, 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所以, 高中政治老师应立足学生实际身心特点, 研究教材要求, 通过有效整合, 科学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促进教学成效的提升。

加强物理课堂教学成效的策略浅析 篇10

关键词:物理;成效;实验;策略

一、通过“研学后教”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所谓“研学后教”,即先研学,后教学,改变了传统的由教师教学带动学生学习的模式。

1.学生研学阶段

教师在课前通过对教材、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研究,在对学生情况了解的基础上编写“研学文本”。研学文本可以是多种形式的,如课本知识自测,课外相关知识趣味问答,补全知识,正误判断等,目的在于指导学生自主预习课本、翻阅资料、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

2.学生互教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体现在课堂上,在正式授课之前的10到15分钟,教师将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和教学目标展示出来。将学生分为四人到六人的小组,组内成员相互分享课前学习实验的心得和结论,解决相互间的问题和疑惑,并对教师展示出的重点进行讨论,最后将大家探讨过后不懂的问题以纸条等形式交给老师,由教师公开讲解。由于学生学习能力的个性化和差异化较大,在学习过程中可能涌现出很多创新性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学生互教不仅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还可以使高效率的学习方法得以推广。同时,互教阶段还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和口才表达能力,增强班级团结感和向上力。

3.后教阶段

这也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关键阶段,也是学生和教师之间良好沟通的重要时刻。这一阶段教师应该有重点地讲解,因为经过了充分的自学、互学,学生已经对课堂内容基本掌握,并有了自己的见解,所以教师应该讲那些学生还不理解的、易混淆的、重中之重的知识点,并适当扩充课外知识。在最后的时间,可以做一个课堂小测验,以检验和加强学生对这节课的认识。

二、分层教学

由于学生个性差异和接受知识的能力不同,坚持因材施教理念,应对学生实行分层教学。分层教学包括:要求变迁不同,备课内容不同,分工合作角色不同等。

1.要求变迁不同方面

由于个异性差异的存在,对不同學生实行分组教学,并对每组学生提出不同教学要求。例如,对优秀学生即有较强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具有积极探索知识系统结构的学生,要求其全面掌握物理知识点,并每月列出当月学习心得和知识点学习体会,做知识报告。对良好层次的学生,即有一定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要求其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和一定扩展性阅读,并做知识总结和学习目标规划,这部分学生是体现教学质量最关键的群体,应足够重视。对一般层次的学生,要求其掌握物理基础知识,能完成基础任务和物理基础公式,掌握相关教学知识,并确立良好层面冲刺目标。

2.备课方面

各教师针对各班级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实行分层知识点备课计划,体现出对不同层次学生要求差异,并且在实际备课过程中注释“掌握、了解、熟悉”等难易程度的标示符。以实际行动展示分层教学模式。

3.授课教学方面

根据学生不同的要求,制定授课建议书,让一般学生提出问题并由优秀学员现场解答和解析思路,为积极完成授课任务,确保学生总体参与度,对学生进行嘉奖。教师以指导性意见提出者姿态确立教学授课方向。

三、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

1.利用现代教学设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一个成功的物理实验教学,并不是只限于在物理实验室中做的实验,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等形式,演示物理实验的过程,把平时实验做不到的效果演示出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使用多媒体等形式,把有趣新奇的物理实验“有声有色”地演示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2.采用探究性教学方式,在实验教学中增加课外活动的内容

探究性教学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他们的动手和思考能力。实验时教师提出课外活动的内容,作为研究的方向和问题,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进行探索、研究,通过实验来解决问题。这样可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使他们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

3.通过演示实验,实现实验教学效果

演示实验是物理实验教学最突出的特点,也是与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紧密结合的实验设计,通过演示实验,可以将物理的理论知识立体化地呈现在学生眼前,使理论知识通过实验变得活

泼、生动、有趣。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和技能,实现教学的效果。

4.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可以加深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提高他们对物理现象的研究方法以及数据处理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物理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学科,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学科,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在新课改的指导思想下,认真探究科学有效的教法,以学生为本,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张根柱,高建峰.论中学物理教学改革与发展[J].山西教育学院报,2001(03).

(作者单位 四川省阆中中学校)

课堂成效 篇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 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1]。”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社会需求, 如何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优化课堂教学, 摒弃传统教学中落后于时代步伐的部分, 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已成为教育界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信息技术辅助音乐课堂教学的优势

(一) 提供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学资源

初中艺术课程的核心特点体现在其“综合性”, 寻求不同艺术门类的学科之间的内在关联, 并将其自然、巧妙综合的一种教学形态。如:在《非洲印象》这个课题中, 笔者运用多媒体课件较好的串联了非洲节奏、鼓语、非洲鼓的形态和就地取材, 利用水桶, 手工制作一面带有非洲民族元素的鼓等环节。在讲述非洲节奏这一知识点时, 是多媒体课件中的视频文件, 让学生感知到了非洲节奏的复杂多变;在讲述制作非洲鼓这一环节时, 是多媒体课件中不同的非洲鼓插图, 让学生了解到非洲鼓不同的形态和元素, 视觉的冲击, 强烈的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这节艺术课中, 最大的亮点就是体现了音乐与美术, 还有音乐与舞蹈、音乐与地理等学科的跨越融合。多媒体手段的运用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内容和信息, 使艺术学习更具有吸引力。假使没有丰富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 就谈不上让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发现和自主学习;假如只是教师一言堂, 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 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人才也就是一纸空谈。

(二) 创造多元化的体验方式

通常人们对音乐的理解, 更多的是依赖欣赏者对生活的认知和自身的生活经历所产生的感悟, 因为音乐带给听众的想象空间是宽泛的, 这对心智和生理上都还不成熟、生活阅历不足的中学生来说, 他们更需要动态形象与音乐的巧妙结合, 这样音乐高于生活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更形象化、直观化[2]。如:《拉丁美洲音乐》这一课例中, 仅仅只有教师的语言或文字说明, 学生是无法体会或者说只能肤浅、抽象地去想象那种热情四射的音乐类型。但如果音画集合, 学生在大脑里就会形成多维的形象, 那么学生积极的参与模仿伦巴、桑巴舞步的这一环节中, 学生就会更为大胆的去尝试、去实践, 从而达到活跃、高效的课堂。这样, 《拉丁美洲音乐》的音乐旋律与具体的形象建立起的直接的听觉视觉重合, 在学生的大脑中就会达到永久的音乐形象的确立[3]。例如:笔者在教授《母爱》这一课时, 把勃拉姆斯的《摇篮曲》、舒伯特的《摇篮曲》、中国东北的《摇篮曲》、印度尼西亚的《宝贝》放在一起对比欣赏。是信息技术功能让笔者做到了这一点, 不仅丰富了多媒体的信息资源, 让学生体验、感知了多维的音乐要素。在这节课中, 笔者还让部分学生课前各自悄悄的准备一张与妈妈儿时的照片, 上传到电脑中, 授课中, 笔者将其一一展示, 先让全班同学猜猜“他是谁?”然后让本人简单介绍照片背景。母爱永远是每个孩子心中最柔软的那份情感, 并不需要大肆渲染气氛, 却能产生巨大共鸣的情感。课程的最后, 当笔者让学生们想想“作为子女, 该为母亲做些什么?”时, 笔者观察到很多同学的眼眶都湿润了, 说到动情时, 许多同学都留下了眼泪。课堂效果与目的不言而喻。

又如:初一年级上册《渴望春天》这一课例中, 笔者较为满意的将这堂唱游课型向艺术课型转变, 当然这是经过多次的反复推敲、不断探索的获得。这节课笔者认为最大亮点是运用信息技术功能让音乐与戏剧学科交叉融合。起初笔者和往常一样进行常规教学, 先听范唱, 再进入新歌学唱。当笔者播放录音范唱时, 学生越听越没劲, 教室里闹哄哄, 课堂纪律越来越差, 笔者为了调节气氛, 先让学生说说关于春天的特征, 然后再让学生寻找一切春天可以表现的音源。笔者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学生, 并允许他们离座和其他同学一起商量。很快, 课堂活跃了起来, 对这种新式的教学方式, 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一节课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下课之后, 笔者又对这一课型做了更深层次的反思;同时, 为了能在下一个班级当中, 表现得尽善尽美, 笔者又给下一个班的学生布置了前置作业, 让他们提前思考, 如何用最简单的方式捕捉到有关春天的声音, 并形象的表现出来, 可以个人, 也可以组合表现。并且, 笔者将课题改为《春之声》。没想到, 这个班的学生表现得更为充分, 创造力让人刮目相看。有的学生说:“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 当然应该有小鸟的叫声。”于是他用口哨模仿小鸟的叫声;其他孩子也跟着模仿起来, 可是他们的方式方法却完全不一样, 有的孩子用双手合起来, 模仿布谷鸟的声音;有的带来了小时候玩的模仿小鸟叫声的玩具, 表现得惟妙惟肖;有的甚至还通过音色来模仿乌鸦的叫声;就连平时笔者们不经意翻书的声音, 也被学生艺术的表现出了小鸟扑扇翅膀的声音。学生的想象力实在是太丰富了, 每个生动各异的表现, 都赢来了其他学生叹服的掌声。就在这一次次的掌声中, 同学们的思维越来越活跃, 有的同学说:“春雨贵如油, 春天是一个多雨的季节。”于是, 她拿起准备好的报纸通过抖动来模仿下雨淅沥沥的声音;几位和她一起合作的小伙伴, 也拿起报纸, 不停地摩擦来表现雨声越来越大和渐渐消失的声响;还有位同学拿出一个饼干桶, 敲打出雨点落在脸盆里的声音;最出奇的是, 有一位同学竟然拿出了一个模仿雷声的玩具。实在太形象了, 这个组合配合得最为默契, 也是获得同学们赞扬最多的。另外一个组合, 也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们朗读了一首宋词《西江月》, 借助词里有关春天的信息来模仿, 有风声、雨声、蛙声、鸟声、雷声、水声。最令人叫绝的是, 有位同学突发奇想, 拿起他们平时经常用到的夹子, 使它发出声响, 模仿鸣蝉的声音。同学们看了都大吃一惊, 一致认为这是最有创意的。最后, 笔者让学生又回到歌曲《渴望春天》当中, 寻找歌曲传递给他们的春天的讯息。就在这种探索的热情当中, 同学们轻轻松松学会了这首歌曲, 并在这样一个氛围当中结束了音乐课堂。尽管这堂课在同行心目中是成功的, 但经过不断的反思后, 笔者觉得还有延伸的空间。笔者还有一个不同的设想:如果以音乐为主线, 伴随着音乐的旋律, 由教师剪辑一个以动态的画面演绎、旋律与形象结合、学生根据不同的画面表达配以不同的声音, 如:“小鸡”“小鸭”以及“小鸟”、“山羊”等声音与画面具体形象衔接。这样不仅方便学生理解了生活当中的声音, 而这种声音是形象的、有趣的, 还能借助形象将音乐旋律深刻化、具体化。当笔者在给新的班级授课时, 增添了这个命名为“视听配”的环节, 顿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同学们都表现出极高的热情, 争先恐后的都想来尝试, 课堂氛围高涨。配音是属话筒前的语言艺术范畴, 在这堂艺术课中, 不仅帮助学生进行形象思维、发散性思维的同时, 还实现了有效的音乐教学[3]。

(三) 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 提高创造能力

音乐本身就是一门富于创造性的学科。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中的恰当运用, 能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如:在《永恒的水》这一课例中, 笔者将全班同学分为了两大组, 并让全体同学思考同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思考如何运用水, 创造一种高于生活的艺术表现形式?”当然, 笔者为两组同学各准备了一台ipad、两桶水、八个玻璃杯、一双银筷子等道具, 要求两组同学就地取材, 利用相同的道具, 创造出不同的水乐形式。在这堂课中, 两组同学都不约而同的使用了ipad, 但结果却不尽相同, 同学们的创造力带给笔者惊喜:

一组同学使用了ipad、一双银筷子、水、八个玻璃杯, 他们利用ipad, 打开wifi, 连接无线网络, 在app客户端下载了一个调音器软件, 并将水倒入玻璃杯, 同学们用银筷子不断的敲击着杯口, 通过变化水位的高低, 结合校音器的功能调试成了一个八度的音阶音高, 最后一组的同学用他们调试好的音阶为大家敲奏了从小就耳熟能详的《玛丽有只小羊羔》《老麦克唐纳的农场》两首乐曲, 一组同学惊人的表现赢得二组同学许久叹服的掌声。

二组同学最后所呈现的创作成果, 并不亚于一组同学, 他们仅仅只使用了ipad和两桶水, 利用ipad下载了酷狗音乐播放软件, 播放了一首富有动感的音乐, 用拍打水的声响模仿鼓点, 打着动感的节奏与音乐融合。一组同学给予了二组同学掌声、欢呼声并高度的评价说:这才是真正的水乐。

实践证明, 信息技术的恰当运用,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想象力。使用各种音乐教学软件、音乐制作软件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增强了学习音乐的效率, 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给予了学生学习音乐更大的自主权和选择权。

三、信息技术辅助音乐教学实施成效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索信息技术辅助音乐教学的实践效果, 笔者采用问卷调查分析:选取了笔者所教的班级初三年级共18 个班, 720 名学生, 问卷调查后初步统计100% 的同学喜欢在音乐课上运用多媒体设备或课件能把抽象、艰深难懂的音乐知识具象化。90%以上的学生认为音乐课应该视听结合。多媒体教学很有必要, 不太喜欢纯音乐欣赏。4%的学生认为信息技术辅助音乐课硬件设施、软件还有待改善, 如下表所示:

四、信息技术辅助音乐教学的局限性

信息技术的使用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 尽管它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 也应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而恰当使用。

(一) 多媒体的使用, 永远只是音乐教师的“助手”, 切不可取代教师的主导地位。因为师生之间的艺术情感交流, 是任何软件和设备无法取代的。

(二) 教师在备课阶段时要以双赢模式进行课程设计, 在授课过程中, 如果信息技术处于不稳定状态, 或者无法启动多媒体功能, 也不至于处于被动、尴尬、教学内容无法继续的境地。

总而言之, 信息技术的使用应当起的是锦上添花的效能, 恰当运用信息技术, 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课堂中的最大优势。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必然会带动教育的全面变革, 信息技术在学科中的应用与日俱增, 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的整合很多程度上提高了音乐教学的效率。本文主要通过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来探索信息技术辅助音乐课堂教学的优势与效果, 在此基础上笔者根据实践总结分析了信息技术辅助音乐教学的局限, 为今后实施信息技术与音乐课堂教学的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音乐课堂教学,整合,恰当运用

参考文献

[1]龚孟伟.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建构与反思.文教资料, 2006.

[2]徐玉兰.小学音乐欣赏课听觉和视觉的复合教学.小学时代:教师, 2010.

上一篇:shell下一篇:国有企业集团成本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