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效综述

2024-09-15

成效综述(精选4篇)

成效综述 篇1

摘要:运城市盐湖区围绕核心区转型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现代林业建设。本文从区域概况、区位优势、林业工程建设、呈现特点和主要做法等方面介绍了盐湖区近年来林业建设成效和主要经验。

关键词:运城市盐湖区,林业建设

2012年以来,运城市盐湖区围绕核心区转型跨越发展的整体战略,突出地域特色,转变发展思路,优化造林模式,凝心聚力推进现代林业工程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全区绿量,全区累计造林6 436.70hm2,总计植树1 600万株,森林覆盖率每年提高1.5个百分点,达到23.20%。

1区域概况

运城市盐湖区地处黄河中游,中条山位于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地区,东与闻喜、夏县相邻,西与永济接壤,南部是中条山与平陆、芮城为界,北靠峨嵋岭、稷王山与临猗、万荣、稷山相接,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中条山与稷王山之间以平原为主。全区辖21个乡镇、街道办事处,315个行政村,总面积120535hm2。本区属于暖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风多,夏季炎热多雨。

2区位优势

盐湖区在运城市城市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是体现宜居城市的重要标志。林地是林业建设的基础,是构筑国土绿化体系的重要载体,所处区位优势为林业建设提供了新动力。

3林业建设成效

3.1 2012年林业工程建设

2012年,全区完成营造林任务2 326.70hm2,其中国家级工程1033.30hm2、省级工程560hm2、市级工程733.40hm2;完成“四大出境口、两大循环圈和八大精品工程”。四大出境口,即运稷路上郭口、运永路席张口、209国道改道安邑口、运临路大渠口绿化工程,绿化里程27km,动土方27.10万m3,景点绿化面积13hm2,片林绿化面积26.70hm2,植树12万株。两大现代林业循环圈涵盖全区所有主干路和乡环路,绿化里程210km,使网、带、片、点相互衔接。八大精品工程,即席张生态经济林业示范工程、解州关公湿地生态园、龙居平原绿化示范循环圈、泓芝驿乔阳提档升级工程、泓芝驿林业酥梨示范园、农业主题公园、三路里蘑菇沟和上王郭村生态经济园。

3.2 2013年林业工程建设

2013年,完成营造林任务2 103.30hm2,其中国家级工程933.30hm2、省级工程813.30hm2、市县级工程356.70hm2;完成“六路一河双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六路”(3条新栽路、3条提档升级路)绿化里程70.10km;“一河”,即涑水河护岸林绿化工程,绿化里程19.60km;“双万亩”,即在南北两山完成栽植高效双季槐和优质核桃各666.70hm2。

3.3 2014年林业工程建设

2014年,全区完成营造林任务2006.70hm2,其中国家级工程466.70hm2、省级工程1 540hm2;完成造林绿化工程(六大园区绿化、双万亩干果经济林、两大生态修复工程、六条通道绿化)。“六大园区”道路绿化(文化产业园、盐湖工业园、关公文化产业聚集区、高铁商务区、城西机电工业园、农业示范园),绿化里程46.20km,植树350.70万株。在南北两山栽植优质双季槐和优质核桃各666.70hm2。两大生态修复工程:一是完成东禁门遗址公园道路绿化500m,绿化面积6.70hm2,西禁门遗址公园道路绿化0.7km,绿化面积6.70hm2;二是完成北门滩湿地公园道路绿化2.40km。通道绿化里程48.02km,植树10万余株。

4林业工程特点

林业工程的强力实施,使盐湖区形成点上出精品、面上成规模、产业有特色的现代林业新格局。林业工程管理持续加强,林业产业提质增效,生态成果惠及群众,城乡环境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

4.1城乡结合整体推进

对应省、市规划部署的林业工程,整合布局,统筹安排,将高效双季槐、优质核桃和六大园区纳入全区绿化总体规划,打造出四大出境口、农业示范园、工业园、产业园等一大批精品工程,贯通全区845km绿色通道,发展高效双季槐、优质核桃3 333hm2。为推进城乡生态一体化奠定了坚实基础,指明了方向,引领造林绿化向生态林业、人文林业、提升形象、传承文化高层次推进,向低碳环保、休闲观光领域延伸。

4.2绿化机制完善创新

进一步健全工程招(投)标制、跟班作业制、造林合同制和验收报账制,完善市场运作机制,规范工程管理,组织专业队施工,实行造林、管护双承包制,工程结算与造林成活率相挂钩。制定严格的绿化施工技术规程,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严格把关,管护责任落实到人,近3年栽植的树木成活率达到90%以上,实现了一次造林成活、成林,当年成景、见效。

4.3生态景观全面展现

大力推进造林绿化,使网带、片、点紧密衔接,精品工程亮点纷呈,景观效果明显提升,林木资源大幅增加。2012年盐湖区在全省造林绿化现场会上受到记功表彰,2013年被评为全省林业建设先进单位。

5主要做法

5.1充分发挥示范作用

进一步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全省林业生态建设提质增效再上新台阶的意见》,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契机,对“四种类型”新农村建设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施策、分步实施,大力推进乡村绿化工作,充分发挥造林绿化在乡村变美、农民致富中的作用。重点造林绿化工程,坚持专业设计、专业施工、专业养护、专业验收、专业人员跟班作业,从设计、造管到养护管理一包到底;健全完善工程款兑付与造林成活率相挂钩的工作机制,确保绿化工作长效机制的规范运行。以六大园区绿化等重点工程建设为抓手,健全完善园区生态服务保障机制,坚持绿化项目向园区投放,造林资金向园区集中,打造了工程建设的新引擎,增添了造林绿化活力,充分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5.2制定绿化实施方案

将造林绿化列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通过新闻媒体和人大、政协会议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细化考核目标,量化考核指标。区委、区政府将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和区委、区政府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层层分解,明确责任单位、明确工作要求、明确完成时限,排出时间表。坚持季度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按百分制要求,对造林绿化项目进行考核,按考核结果兑付资金补助,促进造林绿化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

5.3完善林木管护机制

每年区政府都要召开林业工作会议,对林木管护进行全面安排。乡镇坚持林木管护与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同步安排、同步实施、同步督查、同步验收考核,健全完善管护长效机制,明确管护责任主体,促进造林绿化由“重栽轻管”向“栽管并举、以管为重”转型发展。健全完善护林公约和乡规民约,制定林木抚育管护“六无”标准和“三化”要求,使林木管护有章可循。“六无”,即树下无杂草、树上无强芽、林带无杂物、林地无牛羊、林木无损伤(无火烧痕迹)、路段无缺苗;“三化”,即抚育精细化、巡查常态化、管理制度化。结合乡村清洁工程,抓好护林队伍建设,做到乡乡有护林队,村村有护林员,条条道路有人巡。道路林带树木每2.0km配备一名护林员,园林村树木每400人村配备一名护林员。区政府将林木管护经费列入区财政年度预算,制定考核实施方案,对林木抚育管护进行季度、年度验收考核,经检查验收,按每株每年6元的标准拨付管护资金。进一步加大了执法检查和巡护力度,依法查处牛羊啃树损林、点火烧损树木、人为机械损伤树木等各种毁林案件,对影响大、危害严重的案件公开处理,公开曝光,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

成效综述 篇2

1 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为建设现代农业打好基础

农业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制修订农业国家标准1811项(其中强制性标准180项)、行业标准3281项、地方标准16000多项,覆盖农业投入品、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流通环节和检测方法等领域;承担《蜂王浆》、《特种茶》等26项国际标准制定工作。农业标准体系建设为农产品质量水平的整体提高和建立现代农业提供了支撑。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建设国家级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7566个。河南省漯河市和山西省长治市创建成为第一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市。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对当地的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进作用。河北利川黄连标准化示范区,人均收入达到5000元,比项目实施前增长了30%以上。内蒙鄂温克旗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人均收入由原来的4700元上升到现在的7400元。湖南农业标准体系覆盖了柑橘生产和加工,使柑橘竞争力得到增强,柑橘出口占到全国出口总量60%。山东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定,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情况下,2009年出口仍保持平稳增长,增幅比非示范企业高10%。

农业标准化意识日益增强。27个省市将农业标准化工作作为全省的工作重点写进了地方党委政府1号文件。20多个省将农业标准的制修订和示范区建设工作列入地方政府和部门目标考核的重点。29个省市将农业标准化工作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这些措施较好地调动了农业科技人员参与标准化工作的积极性,形成了有利的工作氛围。

2 围绕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大标准研制力度

2009年,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新批准发布国家标准3158项,其中,强制性标准283项,推荐性标准2838项,指导性技术文件37件。新备案地方标准2552项。进一步体现了标准研制围绕经济结构调整,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突出特点。

加快了10大重点产业标准体系建设。优先安排急需的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803项、科研项目25项,发布了《数控机床可靠性评定》、《农林机械安全》等一批重要技术标准。

积极鼓励研制自主创新标准。国家标准委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编制了《振兴电子信息产业标准化工作方案》,提出自主创新国家标准300余项、国际标准50余项。2009年,82项具有创新性、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以及由我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获得“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其中,由地方推荐的17个项目获奖,黑龙江推荐的《大豆生产技术规程》地方标准获得一等奖,江苏、天津、辽宁推荐的3个标准获得二等奖,贵州、山东、甘肃、江西、海南等推荐的13个标准获得三等奖。各地政府部门出台配套奖励措施,对获奖项目进行奖励,有力地调动了广大标准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 标准化示范、试点工作全面推进

大力推进标准的实施推广力度,加大标准化示范、试点建设,形成一定规模的项目集群。共建设国家高新技术标准化示范区(基地)12个,循环经济标准化示范区项目12个,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试点612家,国家重大工程标准示范1个。其中,在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方面,2009年,共下达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132个。各地结合本地区特色,在旅游、物流、社区、餐饮和家政等领域,加大了相关标准的实施推广力度。江苏、山东、安徽等省新建300多个省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提升了服务质量和效能,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好评。

4 以开展“质量和安全年”活动为契机,夯实标准化工作基础

加大质量安全标准的制修订力度。批准发布1868项涉及质量安全的国家标准。各地围绕区域性重点产品进行专项整治,开展了重要标准制修订工作。河北省实施了《2009年河北省专项整治重点产品地方标准制定方案》,开展了乳制品、肉制品和汽车配件等20项地方标准的制定工作。

积极帮助企业建立和完善标准体系。各地积极采取措施,严格执行《企业产品标准管理规定》,对已备案企业标准进行了清理,指导和帮助企业完善产品标准。四川省8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恢复了标准化工作机构,配备了专职人员,落实了工作经费,300多家企业建立了企业标准体系框架,173家企业完善了技术标准体系,企业的标准化基础不断加强。

5 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能力不断提高

2009年以来,国家标准委充分发挥我国作为ISO常任理事国的作用,组建ISO常任理事国中国工作委员会。如今,我国已承担了37个ISO/IEC技术机构秘书处和22个ISO/IEC技术机构主席和副主席。我国在ISO和IEC注册的专家人数达到800余人,以我为主提出或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草案203项,已被批准为国际标准的有77项。与美、英、德、澳、新、韩、欧盟等7个国家和地区开通了双边标准信息平台。

2009年,我国新承担6个国际标准化组织机构秘书处,新提交了37项具有我国技术优势和特色的国际标准提案。在新提交的国际标准草案中,由地方组织并大力支持的国际标准提案达12项。

6 标准化工作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有较大提高

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2009年,国家标准委对62项标准化规章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清理,在技术委员会管理、国家标准制修订管理、企业产品标准备案管理和标准创新贡献奖管理等方面,新制定了7项规范性文件。目前,现行有效的规范性文件共45项,为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打下了基础。

加强地方标准化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各地政府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浙江、福建、四川等地出台了标准化工作专项资金相关政策措施,其中浙江省2009年安排标准化工作专项补助资金3000多万元,福建省将标准化专项资金列入省级财政预算,全年支持经费1000万。

加大标准化科研工作力度。标准化公益性科研工作取得很大突破,2009年75个课题获得财政部批复立项。其中,北京、广东、江苏、上海、四川、内蒙、新疆等地推荐的10个项目获得了立项。

7 标准化学科研究、学科教育成效明显

2001年,国家质检总局成立,推进了我国标准化科研院所的改革,使中国标准化学科的研究基础条件有了很大改观:形成了国家、行业、地方和企业的4级研究机构,截至2009年底,建有1个国家级的综合性标准化研究机构,即中国标准化研究院;26个行业标准化研究机构;158个省级和地市级标准化研究和服务机构,涉及农业、建筑、化工、航空航天、军工、交通、电力、冶金和信息等多个产业和行业。另外,拥有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444个,分技术委员会(SC) 586个,直属标准化工作组(SWG) 7个。在标准化研究院所、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中专门从事标准化工作的科研人员超过10万人。

目前,我国有20多所高校开展了标准化相关教育,已形成从本科生至研究生的教育培养体系,呈现多样化发展,主要涉及经济管理、工科、农科和法学类专业。有7所院校在本科阶段开设了标准化专业方向,有11所高校在硕士研究生阶段设置了标准化研究方向,有一些研究院开展了专业标准化方向的博士课程,一些博士研究生直接参与标准化活动。近几年有288篇博士、硕士论文的选题涉及标准化学科,这些以标准化为研究对象的学生来自于我国的118所高等院校。《中国计量学院标准化本科教育项目》在全球50多个国家选送的标准化教育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首次颁发的“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标准化高等教育奖”。标准化学科教育的发展,提升了我国标准化科学技术的水平。

8 国家标准文献共享服务平台信息资源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由国家质检总局牵头,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承担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重点建设项目“标准文献共享服务网络建设”,于2005年年底立项,2009年通过科技部组织的评议与验收。该平台的建立,取得了良好的服务成效和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截至2009年12月31日,网站注册用户18.7万,仅2009年度,访问量就有122.4万人次。

同时,该平台对我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技术法规以及国际标准、世界其他国家标准、国外专业学协会和国外技术法规信息资源进行了整合。其中,整合我国国家标准55239件(含历史标准)、行业标准108384件(含历史标准)、地方标准25946件(包括台湾省区域标准14148件),整合国际标准137257件(含历史标准)、世界其他国家标准550632件(含历史标准)、国外专业学协会标准226167件(含历史标准),整合了国内外技术法规1万余件。

成效综述 篇3

1 关于大学城的性质与特征的研究

在逻辑规则中一种事物不能同时是两种事物,两种互为矛盾的事物也不能同时体现一种共同的价值。自理论界于1996年提出“高教园区”(即大学城)的概念后,随着大学城的建设和运营,学者们对大学城的性质与特征发表了不同的见解。如学者提出了当代意义上的大学城是一种知识密集区,是对教育资源与城市资源的一种整合,也可以说它是教育资源与其他社会资源的一种整合。而学者吴海泉透过上海松江大学城的建设运营过程,分析和探讨了市场经济下高等教育的投入产出机制、交换机制、高等教育和其他产业的发展互动机制以及高等教育的风险机制,并进一步提出在认清高等教育产业属性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即市场的问题就由市场来解决。以此大力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实现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规模和效益协调发展的设想。

大学城作为我国独具特色和功能的实体,是政府、高校、社会等多种力量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的产物。学者们在研究中发现目前我国大学城的建设各有特色,比较典型的模式主要有3种。一是浙江模式,其主要特点是资产置换成为多数入园高校筹措资金和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二是深圳模式,其特点是城区建设资金主要由政府负担,由政府主导大学城的发展方向,并为入城高校的办学和科研活动提供多方面支持。三是东方大学城模式,即通过产业化运作,由企业投资兴建,企业拥有城区设施的产权并对其实施产业化运作和管理,入城高校有偿使用城区资源并在城区管理部门的协调下自主办学。兴建大学城可以说是我国高教发展史上一次大规模的资本积累。大学城使若干高等学校重新集聚,集约式发展为高等教育的体制创新提供了一个现实的平台。易地建校促成了高等教育资源在各地的重新分配,有望引发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新调整。

针对大学城经营的市场属性和产业属性的观点,学者们提出了明确的质疑。他们认为我国组建大学城,遵循的是功利的教育价值观和经济与产业竞争的逻辑。大学城建设遵循这样的逻辑,通过扩大规模实现规模效益,通过追求资源共享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而大学应该主要关心教育和文化事业,关心育人、求知和服务社会,大学改革与发展应该有自己的特有逻辑。至于经济与产业竞争的逻辑,则只能是大学改革和发展的辅助逻辑。因此从长远看,大学城建设是大学改革和发展的错误逻辑。还有的学者认为大学由政府主导被动发展,不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有些大学将低年级设在大学城,将高年级设在大学本部。大学生活被人为割裂,不能实现资源共享,不利于大学生成长。

2 关于大学城运营中的问题研究

学者们就目前大学城建设中出现的规模、土地、投资、管理等问题进行了分析,都透露出对于大学城建设的忧虑,他们认为当前大学城建设的资金主要来自国有银行的贷款,而大学城建设是一种政府主导的投资行为,谁都不会对投资行为负责。“由于计划生育的原因,2008年后适龄大学生数目将会下降,大学城靠学费还贷的设想是不现实的。”学者王彦、王风岸从教育成本的视角分析了大学城中的大多数高等院校以收取的学费加上国家当年的财政拨款,在维持当年的正常运转之外很少有节余,所以无论是财务管理体制,还是现有的高等学校采用的会计制度,均未考虑成本的补偿问题,必然会加大银行的金融风险。

从现实大学城的运营状况来看,一些大学城在还没完全发育成熟时就可能出现“空壳”危机。在投资模式中也存在产权归属不清晰、融资难以为继等问题,以及此类问题所带来的呆账、坏账;后勤管理与服务的相对滞后,后勤服务不到位,经营者的无序竞争,管理职责不明确,大学城的总体协调能力,以及城内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周边社区之间的资源共享能力没能充分发挥出来等。还有的学者尖锐地指出由于人为的原因导致了大学城建设和运行中既缺乏师生间的交流互动,也缺乏学术氛围、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和社会实践及创业的机会。

实际上大学城一直在办学与经营间寻找着平衡点。东方大学城集团公司CEO刘彦文认为“大学城真正的挑战,并不是一直以来被媒体热炒的经济或债务问题,而是与大学城办大学相关的教育问题”。对于我国大学城未来发展问题。学者普遍认为大学城建设“方向对了”,但须要调整目前的大学城建设。大学城可主要用以支持民办或私立高校,而且要让这些高校自我发展,政府不要过多干涉。同时大学城可以没有围墙,但决不能没有文化底蕴。大学城的形成与发展有其客观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和经济背景,是一个长期、渐进发展的历史过程,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

3 大学城内高校资源共享问题

大学城作为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制度设计,理想的状态应该是不同类型的高校在大学城里办学并资源共享。大学城内这种资源的共享能有效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避免各自办学的资源重复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办学效益。

实际上大学城的建设拉近了高校之间的空间距离,创造了高校资源共享的条件。由于入驻大学的基础不同,投入的差异使得各大学在进入大学城时拥有资源丰富程度也不同。那么,资源丰富的大学是否愿意把自己的资源拿出来与其他高校共享,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利益上的博弈。学者王彦、王风岸提出大学城作为一定区域的高校集合体。都是一个个有着自身利益倾向的独立主体,但是它们之间联系紧密,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各种交易活动。他们在大学城内各主体之间实现资源共享的同时,各主体必然就自身资源投入的多少以及从资源共享中所获得收益的多少有一个权衡。由于各个学校的特殊性以及从各自的利益所在,学校首先考虑的是本学校自身的利益,有些公共资源以及师资等根本无法真正共享。而且从我国目前已经建成的大学城来看,软资源共享的问题并没有很好地解决。

张小良、唐安国认为,作为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整合的主要形式之一,“独立与共享”是大学城的重要内涵,是贯穿整个大学城从规划、筹建到发展的灵魂。大学城的构建是基于一种全新的办学理念,即“各高校相对独立,而教学资源共享”。他们从完善大学城园区的协调机制、开展大学城专业目标体系的建设、创建有利于实现教学资源独立与共享目标的课程管理模式、规范教师使用制度等4个方面入手,论述了实现教学资源“独立与共享”的策略选择。并提出了在进入园区的各高校实行联合学分制、按学分收费制,建立课程开发、建设及退出机制,各高校之间实行教师互聘制,园区内高校实行教师外聘制等许多具体措施。

另外还有部分研究者从自身所处的资源环境论述了大学城一些装备共享的问题。如陈子锐、黄发贵等采用文献法、调查法、访谈法及比较分析法,以广州大学城的体育资源为例,对大学城区域优势体育资源的互补与共享进行了研究,旨在探索大学城区体育资源优势互补与共享的途径与方法。广州大学城的建设为广东打造教育强省创造了条件,大学城图书馆作为高校的信息资源中心,是高校教学、科研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适应大学城建设的客观要求,突破传统图书馆资源运用的局限,打造多样化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开展大学城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就成为必然选择。黄友均、黎泽伦分析重庆大学城图书馆资源共享的意义、可行性以及资源共享的途径,并提出保障措施。

4 大学城发展的资源优化问题研究

在已有的研究中,大多数学者认为大学城的建立,不管是政府主导型的还是企业主导型的,都或多或少地引入了市场机制,发挥了其独特的资源配置功能,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对大学城建设的投资减轻了政府在高校投资上的财政压力。学生、教职员工生活的社会化,一方面使他们得到更高水平、更专业化的服务,另一方面也给学校减轻了负担,使高校更专注于教学和科研。

对于大学城发展的资源优化,欧雪银、罗能生认为大学城是指高等教育产业集群,即由于彼此之间专业和产业的共性与互补性而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互渗透的高校和企业集群。在我国大学城的建设过程中,要把大学城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对区域经济产生集聚经济效应,大学城才可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而我国的大学城要产生集聚经济效应,就应该形成合作创新、自组织、风险投资、人力资本方面的集聚经济效应机制。何志军、柳肃等在阐述资源节约型校园概念内涵的基础上,论述了建设岳麓山大学城资源节约型校园的重要性,并从城市规划、经济模式、消费方式、文化观念和法制体系等多方面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校园的具体措施。

5 结束语

大学城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模式与制度安排,是政府、市场和高校三方不断博弈的产物。综合以上各方对当前大学城问题剖析,我们认为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不可能再重复像西方大学城那样的自然演进之路,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综合考虑我国高等教育未来的需求状况探求合理配置现有大学城的资源,因此厘清大学城资源整合现状,总结已有的经验、教训是十分必要的。

摘要: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模式与制度安排,大学城的建设以及大学城运营中的资源整合与利用成为后扩招时代亟待解决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学城运营中资源利用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为我国大学城健康发展和提高利用效率有所借鉴。

关键词:高等教育变革,大学城,资源整合,综述

参考文献

[1]伍海泉.高等教育产业属性的再认识—来自大学城建设营运的启示[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2]顾建民,王爱国.大学城:我国发达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03,4:30~34

[3]吴振利.由大学城建设看大学改革与发展的主导逻辑[J].教育评论,2004,4:21~23

[4]王彦,王风岸.我国大学城建设的成本与效益分析[J].天津市经理学报,2006,8:61~62

[5]张金兰.我国大学城建设的喜忧及其未来发展的几点思考[J].党史文苑(学术版),2006,9:76~78

[6]欧雪银,罗能生.国外大学城的集聚经济效应机制分析[J].经济纵横,2007,1:96~98

成效综述 篇4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教育,组织工作,成效综述

产学研合作教育组织工作卓有成效。2007年5月31日~6月2日湖北省高教学会产学研合作教育专业委员会选举产生首届产学研合作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常务理事、理事120人) , 以上信息可登陆湖北省高教学会产学研网站 (http://cxy.yangtzeu.edu.cn/) 或长江大学主页→学校发展栏目→产学研栏目, 首页 (合作组织栏目) 查看。会议期间还举行了长江大学“全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示范单位”揭牌仪式。2008年3月21日, 湖北省高教学会产学研合作教育专业委员会 (以下简称专委会) 秘书长会议在长江大学举行, 健全了专业委员会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机构, 创办了专委会网站 (http://cxy.yangtzeu.edu.cn/) 。

七年来, 湖北省高教学会产学研合作教育专业委员会积极组织学术研讨活动, 秘书处结合学会的实际情况做了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1) 组织出版了7期专业委员会工作简报 (到2013年5月10日为止) 。 (2) 组织会员单位集体参加了2008年6月5~6日在上海召开的“相约张江———共话产学研”交流活动;参加了2009年10月24~25日在北京召开的“2009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峰会”, 秘书处对会议作了综述, 并以工作简报形式发给会员单位学习了解会议精神;组织部分会员单位参加了2011年6月15~17日在美国费城的德雷克塞尔大学召开的17届世界产学研合作教育峰会 (WACE) , 秘书处对会议资料作了翻译, 并以论文集 (本论文集是属第17届世界合作教育峰会WACE会议的部分论文。本次会议共收到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英国、法国、牙买加、日本、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中国、南非、纳米比亚等国家专家学者论文30余篇。因提交论文内容非常广泛, 本论文集只将与产学研合作有关的论文进行下载, 并组织我校高等教育学专业的研究生翻译而成。) 形式发给会员单位学习了解会议精神。 (3) 2010年, 首次启动专委会专项资助会员单位承担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课题申报工作;2012年, 首次启动专委会专项资助会员单位承担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课题结题验收工作, 并评选湖北省高教学会产学研合作教育专业委员会专项资助的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重点课题优秀成果5项, 颁发了证书并给予物资奖励, 2013年, 部署新一轮的专项资助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申报工作。 (4) 筹备召开了2008、2010、2011、2012年四届年会。在2010年第二届年会上, 专委会为表彰各会员单位在推进湖北省高校产学研合作方面取得的进步, 首次评选出华中农业大学等11个湖北省产学研合作教育专业委员会先进单位;同时专委会组织专家评审, 评选出本届优秀论文共32篇, 其中特别奖1篇, 一等奖8篇, 二等奖13篇, 优秀奖10篇。颁发了证书并给予物资奖励;在2011、2012年第三四届年会上, 同样评选出武汉大学等5个湖北省产学研合作教育专业委员会优秀组织单位 (2012年) :评选出2011、2012年第三四届优秀论文若干篇, 详细情况见专委会网站 (http://cxy.yangtzeu.edu.cn/) , 颁发了证书并给予物资奖励。

【成效综述】推荐阅读:

成效调查05-09

成效因素06-10

服务成效06-11

措施成效06-28

成效展望06-30

特色成效06-30

技术成效07-12

成效探究08-15

经营成效08-28

课堂成效09-08

上一篇:纤维滤棒成型机下一篇:自学辅导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