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成效

2024-10-08

转变成效(精选4篇)

转变成效 篇1

1 宁陕县水土保持治理成果

根据2000年丹江口库区及上游遥感调查成果显示, 宁陕县水土流失面积为1390.35km2, 占总面积的37.8%, 土壤侵蚀模数3237t/ (km2·a) ;2001年至今宁陕县水利部门先后实施了“国债”、“长治”“丹治”24条小流域综合治理, 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31km2;林业部门实施了“退耕还林”、“天保工程”、“封育管护”;国土部门实施了“土地复垦”等项目;2010年丹江口库区及上游遥感调查成果显示宁陕县水土流失面积为865.15km2, 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23.52%, 土壤侵蚀模数2350t/ (km2·a) ;通过遥感调查成果显示宁陕县通过近10年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和自然修复, 全县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37.8%, 土壤侵蚀模数降低了27.4%。

2 主要经验做法

2.1 统筹规划, 综合治理

宁陕县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上采用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 预防、治理、保护和开发利用相协调, 统一规划, 综合治理。以坡改梯为重点, 坡面水系工程为骨架, 植物措施、工程措施相结合, 突出了规划的指导作用, 综合体现了生态、经济和

16万m3/年;C25商品混凝土12万m3/年。

3.2总图选址

项目占地面积约0.57hm2 (5700m2) , 由此可见项目占地较小, 总图选址可考虑在现渣场内。

3.3项目投资

项目总投资为2775.55万元, 如表4。社会效益。

2.2 加强领导, 健全机构

水土保持项目严格按基建程序进行报批并组织实施, 建立严格的目标责任制, 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为了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使国家的投资能发挥最大的效益, 把水土流失治理长期不懈地开展下去, 并抓出成效。成立以副县长为组长的水土保持工程领导小组, 下设办公室在县水务局, 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工作。项目镇成立相应领导机构, 负责组织施工, 按规划和实施进度要求, 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治理任务。

2.3 加强指导, 科学治理

我县自实施水土保持治理工作以来, 为达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益的工程要求, 先后选派了多名技术人员参加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班, 部分工程师参加了水保工程监理工程师培训。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各条小流域均有技术人员挂钩, 负责技术指导和工程量控制, 确保治理工作按要求的质量标准和实施进度圆满完成。

2.4 强化监督, 加强项目管理, 突出治理成效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民权门推行了项目法人责任制、公示

3.4效益分析 (如表5)

正常年份销售收入13600.00万元, 年平均销售收入13229.09万元 (第一年达产70%) ;单位产品制造成本估算为;混凝土C25:274.15元/m3;混凝土C30:275.49元/m3;混凝土C35:290.82元/m3;年平均总成本为12212.11万元 (含固定资产折旧、人工成本、管理费用等) 。年平均利润总额为1016万元。

4结论

通过销售与收入等基础数据, 进行财务现金流量表、收益率和投资利税率、损益计算、清偿能力分析、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等分析, 项目税后内部收益率28.59%, 高于行业基准收益率12%, 税后投资回收期4.62年, 低于行业基准投资回收期, 该项目是可性的。

综上所述。项目不但在技术方面是可行的, 而且在投资回报方面也是可行的, 具备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推进水钢降本增效、节能减排工作。

事工作方向为冶金工程建设。制和合同制, 并积极探索水保项目监理制、招标制, 进一步规范了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对开发建设项目, 要求依法编报水土保持方案、征收水土流失危害补偿费, 做到项目建设与水保监督有机结合, 边建设边治理。在水保工程具体实施过程中, 进行了协调管理, 对各受益村明确管理人员及管理目标和责任, 坚持贯彻“谁治理、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 建立管护制度, 明确管护责任, 制定乡规民约, 明确管护范围, 设立标志, 标明界址, 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破坏水保设施, 使后期管护工作能落到实处, 保证了工程的综合治理发挥最大效益。

2.5 加大宣传力度, 强化水保意识

集中围绕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性、必要性、迫切性进行深入广泛的宣传, 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简报、宣传册、宣传牌 (碑) 等多种形式, 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使各级政府和领导更加重视和支持水土保持工作, 进一步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水土保持意识和法制观念。除了广泛宣传水土流失的危害性和治理必要性、紧迫性外, 市政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铭文规定的“谁造成水土流失, 谁负责治理”和“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 充分调动群众治理的积极性。通过深入宣传防治水土流失的公益性、义务性和法定刑, 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搞好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3 存在的问题

3.1 重治理轻管护

管理水平低, 技术力量薄弱, 水保队伍业务素质与建设发展不相适应。部分工程竣工验收后未及时移交, 管护责任不能有效落实, 建成后的水土保持设施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维护。

3.2 墨守治理成规、缺乏创新意识

宁陕县自1998年实施国债小流域开始, 至今近16年以来一直在沿用“山、水、林、草、田、园、路、村”八位一体、“山顶戴绿帽、花带缠山腰、山脚梯田环绕”。等传统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虽然在治理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但缺少亮点工程、形象工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 长期埋头基层干工作, 少有外出学习、培训、交流等机会, 久日久之就形成了“井底之蛙”的态势, 自以为自己的成绩不错, 却不知和外面世界相差很多。

3.3 法制意识淡薄, 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现象时有发生

宁陕县自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成效, 但水土流失恶化的趋势还未得到根本遏制。一些乡镇、一些部门和一些人的防治水土流失的意识仍然不强, 法制观念较为淡薄, 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尚未得到有效控制, “一边治理, 一边破坏;一方治理, 多方破坏”的问题仍比较突出。特别是乱砍滥伐等人为的破坏依然存在;矿产资源开发、开办砖瓦场、石灰窑以及修路等开发建设项目, 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相对滞后, 随意乱倒弃土弃渣, 造成人为新的水土流失的现象时有发生。

3.4 投资机制薄弱, 严重制约了水土保持的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 原有水土保持管理体系和投资体制已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而水土保持是一项国补民办的公益性事业, 投资大、见效慢。国家的投入有限, 地方政府又没有投入治理资金的能力, 并且在两工制度取消的情况下, 群众自觉投入治理的积极性不高, 严重影响了治理步伐。据测算, 治理每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积需投入资金60万元以上, 而国家投入的资金为每平方公里40万元左右, 治理资金投入不足。宁陕县又是国家级贫困县, 财政十分困难, 集体经济匮乏, 治理水土流失的大量任务, 只能靠群众投劳来完成, 对于部分投资大的防洪堤、灌溉渠道以及沟道治理工程没有能力实施, 制约了水土保持的发展。

4 宁陕县水土保持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重点做好“三个”到位:

4.1 思想认识到位

转变观念、开阔思路、大胆创新。把示范园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十八大”报告中, 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重要章节来论述, 这是史无前例的, 足以说明生态环境问题关乎到国家和民族存亡、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 关乎到能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的大局;也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 足以表明和国家对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决心和信心。陕西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又提出了建设“三强一富一美”西部强省的奋斗目标, 把“生态美”作为建设美丽陕西、西部强省的一个重要指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也把推进生态环境建设, 做好“三农”工作, 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的头等大事。各级政府和水土保持业务部门, 必须要有高度的、清醒的、足够的认识, 在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时, 牢牢把握这一点。认真总结以前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经验和不足, 结合宁陕县“生态立县, 旅游富民, 文化兴县”发展战略目标, 转变治理观念, 将传统的水土保持建设思路转变为建设高标准水土保持示范园, 建精品、创亮点的发展的新思路。在依托国家重点项目的同时, 积极吸纳社会资本投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投入示范园区建设。通过土地流转, 建立多元化的投资、运营、受益机制;要不断深化体制和体制创新, 规范园区管理, 建立长效管理和运营机制, 确保建一处、成一处, 永续利用一处;各级水利水保部门要积极参与到工程建设和管理中, 参与到市场运作的过程中, 以此带动事业发展, 促进行业自身建设。

4.2 方法措施要到位

宁陕县地处秦岭南麓, 全县总面积3678km2, 森林覆盖率90.2%。境内生物资源十分丰富, 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四大国宝齐聚一域。, 西汉高速贯境而过, 距西安70余公里;宁陕以丰富的资源优势、良好的生态优势、便捷的交通优势和独特的区位优势融入了西安市半日经济圈, 宁陕抢抓历史机遇, 提出“生态立县、旅游富民、文化兴县”发展战略, 强势推进旅游产业发展。

4.3 责任落实到位

依托重点项目, 加快建设步伐。我们必须站在推进全国生态建设工作大发展的整治高度, 重视示范园建设工作。从上到下整合力量, 采取措施, 推动工作。就宁陕县来讲, 要把示范园建设当作当前全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拧成一股绳。把任务分解到领导、分解到科室, 责任落实到人。把示范园建设任务作为考核各单位、各目标责任的一项主要内容, 实行“一票否决”。

收稿日期:2013-7-9

作者简介:黄开芳 (1962-) , 女, 大专, 水利水保工程师, 现任宁

转变成效 篇2

今年以来,我局牢牢抓住就业和社会保障两个重点,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上半年,我们主要抓好六项重点工作:一是认真落实就业惠民政策,积极做好就业服务工作。积极开展就业服务活动,开展以就业困难人员为对象的就业援助月活动和以农村劳动力为对象的春风行动,成功转移就业3000多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610人实现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外出就业50445人,占任务数90%。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11298人次;对水库移民和被征地农民进行培训531人次。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新成效,帮助332户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完成城镇新增就业8865人,占任务数80.5%。二是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实施保障惠民工程。完成退休职工养老金调整工作;抓好基本养老费的参保工作,完成参保人数73500人,占任务98%。加强基本医疗保险管理和服务。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40.8万人,完成全年任务117%;参加生育保险6.3万人,完成全年任务102%;参加工伤保险7.32万人,完成全年任务105%。做好失业保险工作。全市参加失业保险81626人,完成任务的102%。三是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提高公务员队伍素质。认真落实公务员考核、奖励制度,完成年度考核工作;做好参照管理单位人员登记工作;认真抓好公务员培训工作。四是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市直属事业单位已经完成了岗位设置方案的制定和审核,各县(市、区)也按照要求制定了岗位设置管理方案并完成了预审工作。五是继续推进工资制度改革,完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稳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工作;做好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及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调查;做好日常工资审批工作。六是提高执法服务质量,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对企业执行劳动标准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劳动用工数据库;认真抓好劳动保障监察,重点检查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支付工资、参加社会保险的情况;加强劳动保障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全市共处理劳动争议案件164起,立案受理79起,已审理结案76起,结案率达96.2%。

下半年,我们将继续抓好就业和再就业各项工作;加大职业培训工作力度;统筹做好社会保障工作;继续抓好实施公务员法工作;大力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做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工作;进一步加强人才资源开发工作;认真做好人事劳动争议仲裁工作;积极开展劳动监察工作等。

转变成效 篇3

从1982年至今, 我国集中进行了6次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 转变政府职能始终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在经历了简政放权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后, 政府职能转变成为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 政府摸索出了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使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跳出了“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1]。政府职能的转变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城市拆迁改建作为城市发展的趋势, 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前提, 政府职能的转变能够缓解拆迁矛盾, 实现和谐发展目标。

1 城市拆迁与政府职能转变

1.1 城市拆迁中政府的职能

城市房屋拆迁是指为了城市发展和建设项目的实施, 由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的拆迁人, 拆除城市规划区内国有土地上的房屋及其附属物, 并对被拆迁人进行补偿、安置的行为[2]。政府在拆迁中的职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制定拆迁法律法规。涉及房屋拆迁的法律法规主要有《物权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国有土地管理法》、《城乡规划法》和《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 另外还有司法解释和部门规章[3]。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是拆迁的依据, 能够更好地规范拆迁活动。

第二, 整体规划拆迁。作为拆迁的规划者, 政府依据城市整体发展需求, 从实际情况出发, 既要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 又要保护生态, 既要实现现代化, 又要对历史文物进行保护, 因此, 需要全面统筹、统一规划, 制定改建方案。

第三, 拆迁审批和裁决。城市拆迁必须取得拆迁许可证, 经过一定的程序方能进行, 政府因其行政权力而对拆迁事项进行审批, 拆迁必须获得主管部门的同意。同时对拆迁中所引发的争议, 采取行政裁决的手段进行协调。

这三个方面是政府在拆迁中的重要的职能, 同时政府在拆迁过程中还有一些其他职能, 如对拆迁安置补偿;处罚违法行为;被拆迁人在规定期限内不搬离的采取强制拆迁等等。

1.2 拆迁中政府职能存在问题

虽然对城市拆迁有基本法律规范, 但在拆迁过程中还存在拆迁主体不依法行事, 造成拆迁纠纷频发的现象。政府作为拆迁的主体, 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 职能越位。在城市拆迁中一些政府官员利用手中的公权力解决拆迁双方之间的纠纷, 对一些本该由市场解决的事情全权包揽, 从规则的指定到规则的实施, 政府始终亲力亲为。第二, 职能错位。政府在城市拆迁中职能错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政府以行政许可的方式直接介入商业性拆迁, 以行政裁决的方式介入拆迁纠纷、以行政裁决的方式介入强制拆迁[4]。政府充当了“裁判员”和“运动员”的双重角色。没有明确界定公共利益, 对拆迁纠纷采取行政裁决和行政处罚等手段。第三, 职能缺位。在拆迁人与被拆迁人的谈判和协商无果的情况下, 政府应该积极发挥仲裁者和调解者的作用[5]。但这样的情况下, 很少见到政府的有效作为。拆迁裁决程序不公开、不公正, 裁决内容不具体, 随意性较大, 政府该有的监管职责没有完全发挥。

2 政府职能的转变及意义

政府是政策的制定者, 是拆迁纠纷的协调者, 作为拆迁中的重要主体, 政府职能中存在的问题影响着拆迁工作。针对政府职能存在的不足, 应积极转变政府职能, 保证拆迁的顺利进行, 保障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共同实现。

2.1 政府职能的转变

2.1.1 界定政府职能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四项基本职能, 即: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转变政府职能首先从界定政府职能入手。政府职能界定不清, 会导致政府管理过度或无效。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行, 政府的职能应该从微观经济管理转向宏观经济管理, 从经济活动的主角向监管者转变。同时, 社会管理功能应进一步强化。

2.1.2 定位政府角色

政府角色是指政府在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文明进步中的功能与定位。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 利益需求呈现多元化态势, 拥有共同利益需求的利益团体日益成熟, 政府不再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唯一权威。公共部门、私人部门以及各类非营利性组织都是社会治理的主体[6]。针对政府角色混乱的问题, 应通过三个方面重新定位政府角色:一是要完善拆迁评估补偿机制、绩效考核机制和权力监督机制;二要区分公共拆迁和商业拆迁;三要转变观念, 扩展维权途径[7]。

2.1.3 转变政府观念

在我国, 农业文明长期占统治地位, 封闭自守、唯我独尊的文化观念深入人心。作为这种文化观念的积淀, 形成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经验管理模式和经验的行政价值观念[8]。受传统社会等级制度的影响, 等级观念在我国普遍盛行, 这样的观念下政府倾向传统行政方式, 习惯动用简单、粗暴的执法方式, 动辄采用罚款、拘留等行政强制手段。城市拆迁中, 政府动用各方的力量, 对拆迁中不配合的人, 采取断水、断电等极端的手段。

2.2 转变政府职能的意义

2.2.1 缓解拆迁矛盾

拆迁中涉及的人口多, 情况复杂, 稍不注意就会引发严重的后果。近年来, 城市拆迁中的纠纷增多, 矛盾也日益尖锐。在此情况下, 转变政府的职能, 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 加强对拆迁过程中的评估和监督, 能够有效的缓解拆迁矛盾, 平息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对立, 实现双方利益需求。

2.2.2 遏制权力膨胀

政治权力的核心是政府的权力, 在现代社会里, 经济和政治系统借助法律实现对生活世界的宰制[9]。政府因其手中握有的权力而成为拆迁的主导者, 人民作为拆迁中的弱势群体, 无法与之抗衡。转变政府的职能, 保障公民“在场”, , 使相关者参与其中, 表达诉求, 实行监督, 这不仅能够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同时也能有效的遏制一些政府官员的不法行为。

2.2.3 促进法制化进程

政府职能的转变, 使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切实将政府管理纳入依法运转的轨道, 进一步明确行政执法权限, 加强行政执法监督等[10]。政府职能的转变, 可以减少行政过程中的人治现象, 使政府依法行政, 培养法制意识, 进一步推进我国法制化进程。

2.2.4 利于和谐社会构建

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政府要更多体现和履行其公共服务职能, 强化公共服务提供者角色[11]。政府职能的转变, 能够使之从微观的经济领域管理转向宏观管理, 同时也能从经济领域的单一维度转向社会的多元领域。政府的管理最终要服务于市场、服务于人民, 只有真正转变政府职能, 才能打破体制性障碍, 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动力。

3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的目标和途径

3.1 完善立法, 建设法治型政府

法治型政府, 即依法行政的政府。长期以来, 我国的法律意识淡薄, 法制化基础薄弱, 要建设法治型政府首先要保证有法可依。现行国家及地方拆迁规范存在诸多问题, 如拆迁主体不明确、手段难以界定和责任不明确等[12]。因此, 首先要健全和完善法律规范体系。其次要有法必依。政府行使权力要严格遵守法律程序, 减少行政过程中的随意性和人治现象, 保整行政公开、公正、规范。

3.2 构建程序, 建设科学型政府

政府应当充分尊重被拆迁人的个体价值, 切实赋予其主体地位, 为其提供表达看法的场合和发表意见的机会。因此, 商谈前置应该成为解决强制拆迁的一项必经程序。首先, 拆迁评估、制定方案。可以通过专家会谈评估是否应该拆迁, 拆迁后怎样规划, 拆迁赔偿标准的确定以及拆迁过程中被拆迁者的安置工作。其次, 各抒己见、平等商谈。可以举行听证会、讨论会等, 拆迁相关者参与其中, 通过平等的沟通辩论, 解决双方的争议。最后, 多次磋商、达成一致。对于有争议的地方可以进行轮番商谈, 符合一致诉求。

3.3 转变观念, 建设服务型政府

在拆迁的事件中, 政府作为法律的创制者, 考虑的是政府的目标的实现, 而作为法律承受者的公民, 并不能保证对此可以与政府达成共识。因此需要转政府观念, 让公民参与双方正常言语行为下的协作、商谈、沟通和交流。任何一种行为总有长久以来观念的影响, 转变政府的行为方式, 需要观念转变先行。要树立真正的服务意识和群众观念, 政府的角色应定位于服务型政府, 在执政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城市化进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增加人民福祉。转变政府职能, 使它既不做家长式政府, 亦不做保姆式政府。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 要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转变政府职能的基础上, 积极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建设新型政府管理模式, 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考虑人民诉求, 继续深我们的和谐社会之路才会走得更稳、更快、更远。

摘要:城市拆迁改建过程中, 政府作为主导者, 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传统的行政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成为近年来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城市拆迁中政府的职能入手, 分析了政府职能转变对城市拆迁工作的重大作用, 提出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和途径。

转变成效 篇4

一、具体做法

1. 培训体制转变。

这次自主选学培训工作, 打破了以往由单一培训机构教师授课的格局, 实行开门培训, 多元化培训, 将驻新乡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纳入进来, 以形成竞争态势, 促使各培训机构在课程设计、师资配备、教学管理、授课质量上下工夫。

2. 培训内容转变。

在广泛征求公务员意见的基础上, 结合新乡市实际, 精心设计了48个专题作为选学的内容。这些专题涵盖了经济热点、城市建设、城乡统筹工作、领导科学、机关公文写作、机关事务处理、公共礼仪和公务员身心保健等, 还开设了书法、绘画、摄影、雕塑、唐宋诗词欣赏、古典音乐欣赏等课程, 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公务员的培训需求。

3. 师资选用转变。

培训质量的高低, 教师是关键。新乡市人社局面向全市乃至全省, 精心挑选层次高、教学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优秀人员担任教师。聘请的教师中, 有新乡市委市政府部门领导、业务骨干、驻新乡高校的知名专家, 建立了一支专职教师与实际工作者相结合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4. 培训方式转变。

这次培训采用了研究式、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 即“参与式培训法”。具体模式是, 小班授课, 以小组研讨式为主, 以团队协作为核心, 将思考与提高能力贯穿于学习的始终, 使教师与学员一起营造一个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 以增强授课效果。河南师范大学培训点在教室的布置上, 一开始就采取小组学习的模式。

5. 考试目的转变。

改以往以死记硬背考知识为主为以考查学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 所出的考试题目, 具有较大的挑战性。

6. 管理办法转变。

建立“坐签式、实名制”考勤与网络、小组评比相结合的管理办法。河南师范大学培训点每天都要评出最佳创意小组、最守纪律小组、最佳心得小组、最佳状态小组, 对表现好的, 予以表扬;对有问题的, 随时公布。

二、取得效果

这次培训每个培训点已进行了4期, 培训人数560人, 虽然时间不长, 但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 学员比较系统地学习了所选专业的知识。

新乡市教育局学员谢克钰说:“我上的是公文写作, 5天培训, 时间不长, 但通过这次培训, 我豁然开朗, 对今后写好公文也有了信心。”

2. 学员改变了以往对学习的看法。

新乡市人社局学员张伟说:“我上的是河南师范大学培训点的名曲欣赏班, 老师一上课就把我吸引住了。原来学习还可以这样生动有趣。5天轻松愉快的学习, 比过去一两个月的收获都大, 看来培训确实可以放松心情、陶冶情操、提高心智、开阔视野。”

3. 学员增强了创新意识和团队意识。

河南师范大学培训点在5天培训中, 每天都要评比, 评选最佳团队和最佳创意小组等, 获得这两项最多的小组, 小组所有的学员都是优秀学员。因此, 为了获得这两项荣誉, 每个学员都开动脑筋提创意, 各个小组都想方设法表现出最好的自己, 从而有效地增强了学员的创新意识、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

【转变成效】推荐阅读:

成效调查05-09

成效因素06-10

服务成效06-11

措施成效06-28

成效展望06-30

特色成效06-30

技术成效07-12

成效探究08-15

经营成效08-28

课堂成效09-08

上一篇:食品包装与食品安全下一篇:物联网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