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学“学案导学”的尝试与思考(共3篇)
初中生物学“学案导学”的尝试与思考 篇1
关于学案导学的尝试与体会
导学案不仅有着“导学”作用,还有“导教”功能。不仅有效沟通教与学,还承担着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也就是引导学生在预习、听课、复习、巩固过程中,明确具体任务目标和选用方式方法,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导学案科学、合理、恰当的编拟和使用就显得极为重要,它怎样较好地融入新课程理念,怎样与教材完美结合,有效地反映基本知识、基本思想方法的探究与学习,又怎样以丰富而有层次的问题、知识、方法、思想体系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成为学案要承载的主要内涵? 对此,笔者认为:
导学案编拟一般包括六部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法指导、学习过程、综合提升、拓展探究。
导学案使用一般分为四阶段---课前准备与预习感悟、课堂自学与研讨交流、知识运用与能力形成、学习体会与素质达标。
学案导学的基本程序:课堂是教学主渠道,它是学生掌握知识、培养素质和能力、开发智力的主要途径;学案导学式教学法就是利用学案导引学生自主学习,以促使学生主动完成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它有效的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消极、被动、压抑的状态。、课前 将编写打印成册的“学案”分发给学生 , 一般一个章节装订成册为一套“学案”或单张单页地分发给学生,课前学生完成某一个“学案”的课前准备复习旧知与预习感悟。为此要求学生认真阅读相关教材,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完成学案预习新课内容的问题,能解则解,不能解答就带着问题再次阅读教材,尝试解决问题;如果还不能解决,就把问题交到学习小组,小组共同学习---交流、探究、归纳。还要求学生尝试完成课内达标题目。小组再把组内疑难交给科代表,然后由科代表把班级的疑难交给任课老师。2、上课
2.1导课:可先由教师引课 , 展示本课学习目标,说明学本课背景与实际意义及重要作用。然后将课前统计疑难问题展示出来,分组讨论探究。
2.2探究:指定学生汇报学习结果,并对结果展开讨论。主要针对问题讨论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一步展开讨论 , 并且在课堂上展开辩论或由数学教师启发、引导 , 最终使问题圆满得以解决。这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点 , 也是高潮之一 , 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 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 , 都来探讨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 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对问题的研究、讨论 , 最后准确解答。对学生在讨论问题时出现的新思想、新思维或是求异思维都应给予肯定 ,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2.3精讲与总结:教师根据2.2的探究情况,对本节内容进行引导或针对性的精讲、总结、提出注意事项 , 并且对解题分析、解题方法、解题过程、解题步骤等作示范性讲解或引导,不在多 , 而在透。同时在讲解过程中 , 学生已经学会的或学生已经讲明白的 , 就不再重复讲解。教师要在讲解上下工夫 , 要能够根据课堂上的进程及时调整精讲的内容。要及时对学生反馈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 , 突出重点 , 突破难点 , 把教师在这一环节上的作用充分发挥到位。
2.4训练巩固培养能力:“基础与达标”一般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 , 然后由学生在课堂上回答结果,或在课上也可留一点时间让学习小组对完成的情况进行交流 , 然后再推荐一名学生回答结果 , 教师及时给予评判。然后 , 进行能力训练 , 调查了解学生完成的情况 , 对疑难问题 , 或由学生讨论完成或作为难点教师指导学生加以突破。
2.5课堂小结:结合学案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学习小结 , 把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小结时 , 可由学习小组进行简单的交流 , 回顾学习目标 , 检查目标是否达到 , 还存在哪些问题 , 如何解决 , 从而进一步完善学习效果。2.6布置作业。由于学案中已经设计了部分基础训练题、能力训练题(这些题也可以吸收课本中的练习题、习题、复习题等), 故课后可留少量的作业 , 作业主要是训练学生书面表达能力。要求学生一定要按书面表达的要求严肃认真地完成。同时要求学生自学完成下一单元的“学案” , 为下一节上课作充分的准备。
“学案”教学的意义与作用认识 学案教学,深感其意义和作用重大:、学法指导方面。把学法指导渗透到预习、探究、训练当中,形成预习指导、探究指导、训练做题方法等等,这样能真正实现“学会学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课堂学习研讨交流”和“知识运用与能力形成”,注重了两个问题:一是学生的疑难问题;一是知识运用的方法与能力形成的方式,此处是“学生学会思考数学,学会数学思考”的最佳时机。、训练部分,题目设计的数量合适,有筛选的空间,尤其是课堂的“基础与达标”部分。学生的学习的基本情况反映出来。、学习每章以后,都对所学进行诊断性检测,更好地指导老师和学生继续学习。、打破了传统的“教师—学生”的单向交流模式 , 建立起“师—生”、“生—师”、“生—生”的多向交流模式 , 形成了信息交流的立体网络 , 同时也可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 , 展现知识发生发展的进程 ,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学会提问 , 也给学生提供了创新空间 , 体现了“个性与共性”、“同步与异步”、“基础与提高”的辩证关系 , 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位置 , 在教师充分合理的引导下 , 学生主动积极地发展 , 在发展中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
初中生物学“学案导学”的尝试与思考 篇2
一、学案的强化与教案的虚化
传统课堂重视教师如何“教”,复杂多维的课堂被裁剪成准备———复习旧课———教授新课———巩固练习———布置家庭作业的简单流程[2]。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是从教师的角度和知识的角度来进行备课的,并未有效地照顾到学生“学”的特点,以至于学生的学习丧失了活力。而“导学案”是一种“引导学生沿着问题的台阶,完成自主探索真知的学习程序,是指导学生学习本课时或本课题内容的学习方案”[3],因此具有浓烈的从“学”的角度进行考量的特性。在我校数学学科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非常强调对学生学情的把握,导学案的编制也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一般来说,导学案包括四个组成部分:首先是情景创设,将学生引入一个熟悉的问题情景当中;然后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情况,提供在其“最近发展区”之内的自主学习内容;之后是预留部分练习题目,供学生检查自主学习的效果;最后是反思总结部分,让学生梳理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这样,不同学生在使用“导学案”的过程中有着不同的收获,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
但是在具体实践当中,我们却发现,随着老师们对“导学案”的日益重视,传统的“教案”在部分老师那里被忽视。一些老师在编制“导学案”的时候非常认真、仔细,但却认为有了“导学案”,“教案”就可有可无,于是产生了应付教案的现象。有学者在针对其他学校的研究中发现,有的教师“把一张张的‘导学案’夹在一起,并认定这就是自己的‘教案’”[4];还有学者研究发现,有的学校将学案编制得非常厚,用以代替学生对教材的预习[5]。类似的情况在很多地方都存在。可见,因为重视“学案”而导致教案被虚化的局面,是具有一定普遍性的。这一局面的产生,在扭转了“重教轻学”现象的同时,却走向了“重学轻教”的另一个极端。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活动[6],片面地从教或者学的角度来进行考虑都是不恰当的。一份高质量的教案,往往需要教师深入地钻研教材,准确地把握知识要点及重难点,并据此预设好教学的目标、环节、流程、掌握程度等,目的是保证教学的进度和成效;而“导学案”则着意于引导学生的学习,让他们正确、全面地理解学习内容。简言之,教案以教师为中心,着眼于教,侧重教师“给予”和学生“学会”;学案以学生为中心,着眼于学,侧重学生“探究”和“会学”[7]。可见,二者的着力点是不一样的,在设计环节、内容、侧重点、目的性、适用对象及文体表现形式等方面都有所不同[8]。如果片面地强调“导学案”而忽视了教案的独特价值,很难说是教学改革的成功。
二、预习环节的巩固与学习负担的增加
我校在进行“导学案”教学实践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强调学生根据“导学案”的内容进行预习。我们会在导学案当中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并提供自主学习内容,即需要学生预习的地方。一般来说,预习内容由5到6道具体的题目组成,需要学生在课前进行思考,认真完成。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虽然也有预习环节,但该环节很难引起师生双方的重视,因为它不像作业那样可以得到老师的批改,也不像“自习”一样能够得到老师的监督,当学生不愿意去预习的时候,老师也无能为力。更重要的是,即便存在个别愿意主动预习的学生,也面临着“不知道预习什么、如何预习”的困境。因此,传统教学的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经常存在着课前环节被忽视、课中环节被强化、课后环节被作业替代的局面。但预习显然是有助于教学质量提升的,如果学生通过预习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教学的效率和效益都能够得到提升;如果学生在预习中发现了一些困扰自己的问题,那么课堂听课环节就能够更加具有针对性。“导学案”地运用让课前预习环节得到了有效的强化。“导学案”通过情景创设和问题引导,激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热情,同时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层层递进设置自主学习题目,避免了学生“不知道预习什么、如何预习”的困境,教师也可以通过检查导学案中自主学习部分的完成情况,对学生的预习进行监控和管理。从而使课前环节的意义得以彰显,为课中环节的有效实施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但对课前预习环节的加强却也在客观上导致了学生学习时间的增加。“导学案”中编制的自主学习题目,即便编制得再合适,也需要学生花时间去思考、计算和完成,尤其是在学生并没有系统学习过相应知识内容和解题技巧的情况下,通过自主探索、研究来完成题目虽然有助于提高其学习的动机和兴趣,但也会占据不少的课外时间。由于课堂学习时间和课后作业量与以前相比并未相应减少,所以从总体上看,在使用“导学案”之后,学生花在数学上的学习总时间比以前增加了。通过对我校部分高中学生的访谈了解到,他们每天花在课前预习数学“导学案”上的时间长短不一,短的十来分钟,长的可达30分钟以上。这样,在学生学习负担原本就偏重的情况下,“导学案”地使用使得学生的学习任务进一步增加,学习压力进一步增大,从而与“减负”的愿望背道而驰。
三、学生主体性的凸显与教师主导作用的缺失
在我校的实践探索当中,我们非常重视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调动。除了在课前通过“导学案”设置学生自主探索内容之外,课堂上也减少了老师讲解的时间,代之以各种形式的互动探索。在课堂上,教师先通过“导学案”中设置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思考,继而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小组报告、集体探讨等各种形式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索,通过讨论来解决问题。例如,我校王远波老师的公开课“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共组织学生进行分小组讨论5次,小组展示5次,小组代表汇报各1次,课堂氛围显得非常热烈。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我们将教室的座位排列方式从传统的秧田式改为小组式,让学生有更多面对面的交流机会。实践效果证明,这一做法对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具有积极意义,学生的课堂发言次数明显比传统教学模式下更多,讨论也更积极。我们认为这一改革符合新课改倡导的“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倡导学习过程转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9]的理念,有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提升。
但是,由于在彰显学生主体性地位的时候未能对教师的地位予以恰当考虑,在实践中便出现了教师主导作用缺失的情况。
首先,对学生主体性的强调并未结合教学活动的阶段特质进行考虑。有学者指出:“中小学阶段教学活动特质的授与受……该阶段的教学具有目的智识性、任务静态性、内容确定性、过程单一性、方法固定性、模式常态性、结果关注性、师生关系不平等性等特点,总体而言是结果重于过程、内容重于形式、意志大于兴趣”[10],也就是说,中小学阶段的教学应该是“教师主导课堂”的。当课堂被教师主导的时候,便有着明确的教学步骤和方案,遵循这些步骤和方案,教师帮助学生一步一步地掌握他们原本不会、不懂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不必要的错误被避免,儿童贪玩的天性所导致的拖延、应付学习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被缓解,既能够保证教学进度的合理,也可以保证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但在“学案导学”模式下,学生通过讨论来构建知识结论的比重增大,课堂的主导权也大量地被转交到了学生手中,教师无法再主导课堂。我们在研究中发现,这一模式在重点班有较好的效果,学生讨论积极,课后也能按时完成作业;但在普通班里,学生对多数问题的讨论都无法深入下去,而且讨论往往纠缠于一些细枝末节的地方,很难讨论出有价值的内容来。当学生的思维缺乏教师的引领,学习的进程也缺乏必要的干预的时候,很难说有益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其次,在部分班级,学生“主体性的凸显”导致教师无法掌控学生的学习成绩。我们认为,成绩虽然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目的,但不论从学生的自身发展还是从现实环境来说,都应该说是一个必要的目的。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在重点班采用“学案导学”模式之后,学生的学习成绩较之传统教学模式并无明显差别,甚至略有提升;但在普通班,由于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得出结论的能力不足,学习效率相对较低,因而他们讨论的时间越多,主体性越“凸显”,成绩反而越低。我们认为,在“应试”的大环境中,教师的讲授乃至“主宰”课堂,对基础知识掌握较差的学生是很有效的,“由于可以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把尽可能多的考试信息传输给学生,因而对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有明显效果”[11];但如果我们不考虑学生在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上的差别,都统一强调主体性的彰显,普通班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降,便成了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导学案”虽然广受追捧,但毕竟还算是新生事物,还有很多值得探索、有待完善的地方。通过“导学案”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在取得诸多成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在我们意料之外的问题。对于成绩,必须予以肯定;但对于问题,则要引起重视。我们相信,只要通过深入的研究和严格的实践,找准了改革的方向,就一定能够扬长避短,让“导学案”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九大“教学范式”解读.中国教师报[N].2010-04-14.
[2]朱文辉.遮蔽与澄明:有效教学的生成性意蕴[J].全球教育展望,2010(8).
[3]王祥.学案导学: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J].教学与管理,2005(12).
[4]茅继平.“导学案”的误读、变味及其矫正[J].教学与管理,2013(8).
[5]容中逵.学案导学的三重判读[J].课程·教材·教法,2014(8).
[6]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7]关士伟,臧淑海.学案设计的理论研究[J].教育探索,2005(8).
[8]胡少云,姜建伟.学案代替不了教案[J].当代教育科学,2007(5/6).
[9]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0]容中逵.论教学活动特质的阶段属性——一个引发新矛盾且需再澄清的老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13(6).
数学学案导学的价值与问题反思 篇3
目前,在高中数学教学当中,存在着过于强调“学案”而相对忽视“教案”、巩固了预习环节但加重了学习负担、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消解了教师主导性等三个方面的矛盾。对于三组矛盾中的成绩和问题,我们必须辩证地看待,扬长避短。
导学案 成绩 问题
近年来,“学案导学”逐渐成为基础教育中一种流行的教学方式。“导学案”成名于杜郎口中学,杜郎口中学的老师通过编制“学案”让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1],从而突破了传统以“教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学案”来引导学生的学习,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的学习面貌发生较大的改观,为学生参与课堂提供了机遇,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中心;另一方面能够让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和陪伴者,实现“以学定教”,因而这种教学方式与新课改强调“以生为本”“建构学习”的理念具有极大的契合性。随着新课改在高中阶段的全面推行,很多学校纷纷对“导学案”在实践中的运用模式进行了探索。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经验积累,我们认为,“导学案”在高中教学中有其独特的价值,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学案的强化与教案的虚化
传统课堂重视教师如何“教”,复杂多维的课堂被裁剪成准备——复习旧课——教授新课——巩固练习——布置家庭作业的简单流程[2]。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是从教师的角度和知识的角度来进行备课的,并未有效地照顾到学生“学”的特点,以至于学生的学习丧失了活力。而“导学案”是一种“引导学生沿着问题的台阶,完成自主探索真知的学习程序,是指导学生学习本课时或本课题内容的学习方案”[3],因此具有浓烈的从“学”的角度进行考量的特性。在我校数学学科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非常强调对学生学情的把握,导学案的编制也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一般来说,导学案包括四个组成部分:首先是情景创设,将学生引入一个熟悉的问题情景当中;然后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情况,提供在其“最近发展区”之内的自主学习内容;之后是预留部分练习题目,供学生检查自主学习的效果;最后是反思总结部分,让学生梳理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这样,不同学生在使用“导学案”的过程中有着不同的收获,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
但是在具体实践当中,我们却发现,随着老师们对“导学案”的日益重视,传统的“教案”在部分老师那里被忽视。一些老师在编制“导学案”的时候非常认真、仔细,但却认为有了“导学案”,“教案”就可有可无,于是产生了应付教案的现象。有学者在针对其他学校的研究中发现,有的教师“把一张张的‘导学案夹在一起,并认定这就是自己的‘教案”[4];还有学者研究发现,有的学校将学案编制得非常厚,用以代替学生对教材的预习[5]。类似的情况在很多地方都存在。可见,因为重视“学案”而导致教案被虚化的局面,是具有一定普遍性的。这一局面的产生,在扭转了“重教轻学”现象的同时,却走向了“重学轻教”的另一个极端。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活动[6],片面地从教或者学的角度来进行考虑都是不恰当的。一份高质量的教案,往往需要教师深入地钻研教材,准确地把握知识要点及重难点,并据此预设好教学的目标、环节、流程、掌握程度等,目的是保证教学的进度和成效;而“导学案”则着意于引导学生的学习,让他们正确、全面地理解学习内容。简言之,教案以教师为中心,着眼于教,侧重教师“给予”和学生“学会”;学案以学生为中心,着眼于学,侧重学生“探究”和“会学”[7]。可见,二者的着力点是不一样的,在设计环节、内容、侧重点、目的性、适用对象及文体表现形式等方面都有所不同[8]。如果片面地强调“导学案”而忽视了教案的独特价值,很难说是教学改革的成功。
二、预习环节的巩固与学习负担的增加
我校在进行“导学案”教学实践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强调学生根据“导学案”的内容进行预习。我们会在导学案当中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并提供自主学习内容,即需要学生预习的地方。一般来说,预习内容由5到6道具体的题目组成,需要学生在课前进行思考,认真完成。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虽然也有预习环节,但该环节很难引起师生双方的重视,因为它不像作业那样可以得到老师的批改,也不像“自习”一样能够得到老师的监督,当学生不愿意去预习的时候,老师也无能为力。更重要的是,即便存在个别愿意主动预习的学生,也面临着“不知道预习什么、如何预习”的困境。因此,传统教学的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经常存在着课前环节被忽视、课中环节被强化、课后环节被作业替代的局面。但预习显然是有助于教学质量提升的,如果学生通过预习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教学的效率和效益都能够得到提升;如果学生在预习中发现了一些困扰自己的问题,那么课堂听课环节就能够更加具有针对性。“导学案”地运用让课前预习环节得到了有效的强化。“导学案”通过情景创设和问题引导,激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热情,同时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层层递进设置自主学习题目,避免了学生“不知道预习什么、如何预习”的困境,教师也可以通过检查导学案中自主学习部分的完成情况,对学生的预习进行监控和管理。从而使课前环节的意义得以彰显,为课中环节的有效实施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但对课前预习环节的加强却也在客观上导致了学生学习时间的增加。“导学案”中编制的自主学习题目,即便编制得再合适,也需要学生花时间去思考、计算和完成,尤其是在学生并没有系统学习过相应知识内容和解题技巧的情况下,通过自主探索、研究来完成题目虽然有助于提高其学习的动机和兴趣,但也会占据不少的课外时间。由于课堂学习时间和课后作业量与以前相比并未相应减少,所以从总体上看,在使用“导学案”之后,学生花在数学上的学习总时间比以前增加了。通过对我校部分高中学生的访谈了解到,他们每天花在课前预习数学“导学案”上的时间长短不一,短的十来分钟,长的可达30分钟以上。这样,在学生学习负担原本就偏重的情况下,“导学案”地使用使得学生的学习任务进一步增加,学习压力进一步增大,从而与“减负”的愿望背道而驰。
三、学生主体性的凸显与教师主导作用的缺失
在我校的实践探索当中,我们非常重视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调动。除了在课前通过“导学案”设置学生自主探索内容之外,课堂上也减少了老师讲解的时间,代之以各种形式的互动探索。在课堂上,教师先通过“导学案”中设置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思考,继而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小组报告、集体探讨等各种形式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索,通过讨论来解决问题。例如,我校王远波老师的公开课“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共组织学生进行分小组讨论5次,小组展示5次,小组代表汇报各1次,课堂氛围显得非常热烈。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我们将教室的座位排列方式从传统的秧田式改为小组式,让学生有更多面对面的交流机会。实践效果证明,这一做法对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具有积极意义,学生的课堂发言次数明显比传统教学模式下更多,讨论也更积极。我们认为这一改革符合新课改倡导的“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倡导学习过程转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9]的理念,有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提升。
但是,由于在彰显学生主体性地位的时候未能对教师的地位予以恰当考虑,在实践中便出现了教师主导作用缺失的情况。
首先,对学生主体性的强调并未结合教学活动的阶段特质进行考虑。有学者指出:“中小学阶段教学活动特质的授与受……该阶段的教学具有目的智识性、任务静态性、内容确定性、过程单一性、方法固定性、模式常态性、结果关注性、师生关系不平等性等特点,总体而言是结果重于过程、内容重于形式、意志大于兴趣”[10],也就是说,中小学阶段的教学应该是“教师主导课堂”的。当课堂被教师主导的时候,便有着明确的教学步骤和方案,遵循这些步骤和方案,教师帮助学生一步一步地掌握他们原本不会、不懂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不必要的错误被避免,儿童贪玩的天性所导致的拖延、应付学习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被缓解,既能够保证教学进度的合理,也可以保证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但在“学案导学”模式下,学生通过讨论来构建知识结论的比重增大,课堂的主导权也大量地被转交到了学生手中,教师无法再主导课堂。我们在研究中发现,这一模式在重点班有较好的效果,学生讨论积极,课后也能按时完成作业;但在普通班里,学生对多数问题的讨论都无法深入下去,而且讨论往往纠缠于一些细枝末节的地方,很难讨论出有价值的内容来。当学生的思维缺乏教师的引领,学习的进程也缺乏必要的干预的时候,很难说有益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其次,在部分班级,学生“主体性的凸显”导致教师无法掌控学生的学习成绩。我们认为,成绩虽然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目的,但不论从学生的自身发展还是从现实环境来说,都应该说是一个必要的目的。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在重点班采用“学案导学”模式之后,学生的学习成绩较之传统教学模式并无明显差别,甚至略有提升;但在普通班,由于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得出结论的能力不足,学习效率相对较低,因而他们讨论的时间越多,主体性越“凸显”,成绩反而越低。我们认为,在“应试”的大环境中,教师的讲授乃至“主宰”课堂,对基础知识掌握较差的学生是很有效的,“由于可以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把尽可能多的考试信息传输给学生,因而对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有明显效果”[11];但如果我们不考虑学生在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上的差别,都统一强调主体性的彰显,普通班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降,便成了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导学案”虽然广受追捧,但毕竟还算是新生事物,还有很多值得探索、有待完善的地方。通过“导学案”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在取得诸多成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在我们意料之外的问题。对于成绩,必须予以肯定;但对于问题,则要引起重视。我们相信,只要通过深入的研究和严格的实践,找准了改革的方向,就一定能够扬长避短,让“导学案”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九大“教学范式”解读.中国教师报[N].2010-04-14.
[2] 朱文辉.遮蔽与澄明:有效教学的生成性意蕴[J].全球教育展望,2010(8).
[3] 王祥.学案导学: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J].教学与管理,2005(12).
[4] 茅继平.“导学案”的误读、变味及其矫正[J].教学与管理,2013(8).
[5] 容中逵.学案导学的三重判读[J].课程·教材·教法,2014(8).
[6] 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7] 关士伟,臧淑海.学案设计的理论研究[J].教育探索,2005(8).
[8] 胡少云,姜建伟.学案代替不了教案[J].当代教育科学,2007(5/6).
[9]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0] 容中逵.论教学活动特质的阶段属性——一个引发新矛盾且需再澄清的老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13(6).
[11] 周序.“应试主义教育”的“应试规训”及其消解[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
【初中生物学“学案导学”的尝试与思考】推荐阅读: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学案导学教学模式10-05
初中生物导学案07-25
关于初中生物导学案运用情况的调查报告07-18
初中数学学教案设计10-25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07-25
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探究与思考07-30
教学研讨会材料:初中生物学科学业考试复习教学的几点思考08-01
农村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思考与策略10-05
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整合的思考与探讨06-12
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设计学习与思考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