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改尝试(通用5篇)
初中数学教改尝试 篇1
一、加强数学语言的教学
每一种知识体系的科学, 都必须用语言来表达, 而在众多的科学语言中, 唯有数学语言是一切科学都使用的语言, 它超越了学科界线, 在一切领域发挥作用。伽利略在400多年前就曾指出宇宙的奥妙写在一部书上, 而这部书是用数学语言写成的。现代科技界认为:一门学科使用数学语言越多, 表示这门学科越成熟。数学语言之所以如此重要, 就在于它是精确、简单、通用的科学语言, 它用最少、最概括的语言表达最大量、最准确的信息;用最抽象、最概括的语言传达普遍存在的矛盾、规律, 绝没有含糊不清或产生歧义的缺点。一个公式胜过一打说明, 也正因如此, 数学语言成为全世界最广泛的语言, 成为唯一通用的科学语言。
数学语言成为科学语言这一特点, 也给数学教育带来了一些特殊性, 它要求把数学教育当做一种语言教育来看待, 其首要任务是会用它来表达思想。因此, 数学教育中应强调数学语言的训练, 诸如用符号语言给应用题列议程, 用逻辑语言写出证明, 用函数语言描述模式, 用计算机语言指挥计算等等, 这些都是应该研究和特殊训练的内容。
二、切实抓好基础知识的教学
人是知识的载体,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在进行基础教学知识的教学中, 必须注意知识整体的内部联系, 让学生注意把握知识的精髓, 领悟其中的规律和实质, 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系统的认识体系, 以促进各部分知识间的相互转化。同时, 要注意知识形成过程的重现, 而不仅仅是结论的教学。基础知识的形成过程无处不隐含着人们数学活动中解决问题的途径、手段和思考策略, 无处不以数学思想、方法为指南, 而这正是我们特别希望教给学生的东西, 另外, 还要注意优化教材内容结构和课堂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 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
三、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1. 注意面对和解决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将这些问题引入课堂。
这样做有助于学生形成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习惯。
2. 重视问题解决的数学化, 特别是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
数学教学中将会遇到许多数学模型, 如一次函数是匀速直线运动的模型等。教师传授这些内容时应注意再现模型的形成过程, 让学生体会建模的一般思想方法, 引导学生解决一些现实生活中遇到的较复杂的问题。
3. 加强数学与其他科学的联系。
除与传统科学如物理、化学联系外, 还可以适当介绍数学在经济学、管理学、工业等方面的应用。
4. 重视计算机在教学中的使用。
现代技术日新月异, 培养学生的能力, 不仅仅教给学生传统的知识和技能, 还应教会学生掌握电脑等现代的工具和设施, 培养适应现代化要求的人才。
四、重塑教材观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根本, 是老师教学的依据, 只有把教材及教法研究好, 才能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我对教材的看法是:犹如作文一样, 这是一个纲要, 丰富多彩的内容, 还需要当老师的去描绘。我的做法是: (1) 不把知识点进行孤立; (2) 不把教材结构看得一成不变; (3) 不把教材看成一些数学知识的堆砌; (4) 不把教材看成是束缚学生与老师的绳索。对于这些我做过大胆的尝试。在讲一个知识时我向前找它的出处, 向后找它的延伸, 有时为了把一个新知识讲深、讲透, 使学生意识到这一知识的重要性, 我会把这一知识上溯到几百年、几千年前的时代, 会渗透到高中、大学、高科技领域, 会把教材的结构打乱。当然学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能力, 教会学生学数学, 关键是教会学生学会一种数学思想, 并使这种数学思想伴随自己一生的生活和工作。我想, 在敢于挑战自我的同时, 要敢于挑战教材, 在师生之间要重新塑造出新的教材观。
初中数学教改尝试 篇2
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其目的是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括助学生在开展有效接受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对知识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压解决的积极的学习方式。本人通过这项课题的研究,总结出初中语文开展探究性学习的三种摸式:
一、“课堂探究性学习”摸式,是所有的阅读训练都可为的课堂探究性学习形式
如学习都德的《虽后一课》。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自读课文,然后将课文中的难点或肠点提出来。经仔细研读,让学生提出许多问肠。然后,救师则根据教学目标.筛选出诸如“小弗朗士在最后一课上,思想感情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小弗朗士思想感情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韩麦尔先生为什么在最后一课上穿上他那套节日的盛装?。“在即将宣布散学时,小弗朗士为什么感觉到韩安尔先生的形象是无比的高大?。怎样理解韩麦尔先生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句话有何深刻的含义?”等问题,然后,让学生以四人为一组开展讨论,找依据回答问题。这种“课堂探究性学习”摸式,不同于一般的师生答的启发式教学.面是教师把学生提出的众多问颐归纳整合为对课文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肠,再反懊给学生,这种课堂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的关键是以学生为本.以问皿为中心,以讨论为交流方式,以陈述观点说出理由为要求,以思维强化为训练程序,让课堂上拜一位学习者(包括教师)都成为研究者。这样的学习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妞、探究问惬、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多余的讲授和不着边际的指导,从时间上确保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离了课堂效率。这是语文探究性学习的重要形式。因为只有课堂上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才能引起其他情境下学习方式的变革;只有课堂上强化了探究的习惯、兴趣、能力和氛圈.学生课下的探究才有了示范、基础和条件。
二、“课文内容的拓展”模式这是针对涉及背景广、知识面宽的小说和诗歌而言的
如节选小说,有选自《西游记》的《龙宫索宝)、有选自《水浒》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有选自《三国演义)的`《曹操煮酒论英雄)、有选自《红楼梦)的《刘姥姥游赏观园》等。学习这类课文,就采用课内向课外拓展、课内外相结合方式。这类探究性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古典名著的积极性,扩大阅读且。现以《曹操煮酒论英雄》为例说明探究这类课文的模式和策略。
1、筛选问题,确立研究小专题。
让学生在堂上预习课文,然后提出问题。教师则根据这些问题整合出五个小专题:a、刘备行韬晦之计的原因;b、曹操煮酒论英雄的目的;c、课文中环境描写作用;d、从曹操的语言分析他的性格特征;e、从刘备的语言看他的性格特点,然后让学生选其中的一个专题,或独立或组成小组去分头找资料完成研究任务。
2、研究文题,搜集整理资料。
在初期,要教给学生查阅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从而找出有用材料的方法。如采取“滚雪球”的方法,即先查几篇与专妞有关的主要文献,通过阅读消化,了解课题的有关范围并从文章中发现新的线索,再扩大查阅对象。如研究《曹》文中的小专题,得先阅读《三国演义),再由涉及《三国志》、《资治通鉴》和《中网文学史》中的有关内容。3、分析整理,形成小论丈。写小论文是汇报研究成果的一种形式,也是一种综合索质的训练,它是开展语文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应分层指导学生写好小论文。
4、展示成果.总结评价。
选出较好的论文,让学生在课堂上按序宣讲论文,宣讲完毕,由同学对他们论文中的观点进行质疑,或对相关间题提问,宣讲人需作解答,他们解答不了的可请同小组同学帮助解答;如有不同观点还可以进行辩论;最后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作自评、互评,教师再加点评。这种让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无论对课文的理解、知识面的拓宽,还是创新惫识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锻炼,都是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所无可比拟的。同时,学生的阅读品位也得到了提高。有人说没有名著的民族是可悲的,它意味着文明的短暂和浅薄;拥有名著却远离名著更为可悲,它意味着自动远离高尚和不朽。探究前每学期我都要安排学生在课余时问读适当的名著和《故事大王》等。探究后每学期除了学好应学的功课外,鼓励他们多读名著,多记名人格言,作好读书笔记。有家长高兴地说,以前怎么劝都不肯读,现在为了探究能主动把《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名著翻上一遍又一遍。
三、“课外语文学习”模式这类探究性学习活动完全是在课外进行的
它是指让学生在寒假中对自己感兴趣的杜会现象进行探究或对课外读物进行研读。诸如对“街头错别字的成因和解决途径”、“某民间故事与史实的联系”等进行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读课外读物主要是指研读文学作品,要求学生扣住人物形象、文学语言、艺术技巧来拟定研究方式。活动之初先由教师定几个题,如“鞠躬尽瘁的诸葛亮”、“神通广大的孙行者”等。当学生初步具备研究课题的能力后,就可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确定方向。虽然他们的研究难免稚嫩,但以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活动,对于他们发展自己的终身阅读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上述三种探究性学习模式,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其共同特点是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河北省巨鹿县第五中学 葛双彩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改的几点尝试 篇3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课改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知识日益丰富,行为习惯、思想品德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可塑性很强,而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概念与原理又比较抽象与概括,因此,教学时要敢于摒弃应试教育的樊篱,大胆改革,如果教师在课堂中老是千面一课,模式单一、一成不变,就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疲劳厌倦,长期下去势必影响教学效果,达不到思想品德教学的目的。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呢,为此,我多方查找资料,结合中学生的性格特点,做了以下几个教改方面的尝试:
一、新颖引课 激发学生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课少不了引人入胜的开头,有创意的引课能起到承上启下、以旧引新的作用。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开始上课就以极大的积极性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为整个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改革课堂教法,不拘一格,精心设计好导语,是提高思想品德课课堂效果的重要环节。
1.设置悬念,引入新课。悬念能把本节需要解决的课题,巧妙地寓于符合学生实际的知识之中,在他们心中造成一种悬念,把学生的注意力、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比如:我在讲“正当防卫”这课时,先用资料上的一则案例:16岁的中学生冯某因小事与同学发生口角,他就私下集结了30多个学生,在下晚自习的路上截住冯某殴打,冯挣扎着从地上爬起来解下皮带自卫,皮带又被张夺走,冯迫不得已掏出刀子说:“谁再上来我就捅谁。”发了疯的张某又向冯扑去,被冯刺倒在地,当即死亡,冯见张已死便随即去派出所报案,那么冯某的行为是不是正当防卫呢?这就起到了开启思维的作用。
2.课件导入。课件出示相关图片导入新课,形象直观,一目了然,引人入胜,能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课堂气氛中接受新知识。例如在讲“人口众多时生态环境的压力”一课时,先出示自己设计的课件“洼洼污水,鱼儿有家难回,片片黄沙,鸟儿无家可归”,让学生组内讨论,继而提出的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后果呢?从而导出新课,突出保护环境这一中心。
3.优美音乐,拨动学生心弦。优美,切合本课中心意思的音乐既能再次拨动每一位学生的心弦,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优美旋律的带动下,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状态,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如:在讲“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时”,先播放歌曲“说句心里话”,让学生回答:作为军人,在家有白发苍苍的老妈妈,还有梦中思念的她,为什么还要出来当兵呢?,从而引导学生:他懂得有国才有家。这正是做到了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引出了新课题,点出该课的重点,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日常行为渗透到知识中,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中学生良好的行为,是学生掌握了正确的思想品德知识及正确运用这些知识指导自己行为的表现,所以既不能把思想品德课上成单纯的品德课,也不能上成单纯的知识课、练习课,渗透知识是上好思想品德课的关键,这样才能学以致用,提高中学生的“自我教育”的能力。但是,由于中学生的行为常常处于不自觉、把握不住的状态下,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视情况有计划地渗透知识,给学生思想行为的指导。如:讲“人口众多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一课时,只讲大道理学生根本不易接受,即使接受了也不容易做到,因为不讲卫生的行为习惯是不自觉产生的。如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等。所以,在讲本课时,从大处讲是生态平衡、但从小范围讲就是我们身处的学习生活环境,如教室环境对学习造成什么样的影响等,这样就简单明了许多,学生也从事实中懂得了保护环境的道理。
三、走出课堂 让学生体察情感
加强数学教改的点滴尝试 篇4
一、切实抓好基础知识的教学
人是知识的载体,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在进行基础教育知识的教学中, 必须注意知识整体的内部联系, 让学生注意把握知识的精髓, 领悟其中的规律和实质, 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系统的认识体系, 以促进各部分知识间的相互转化。同时, 又注意知识形成过程的重现, 而不仅仅是结论的教学。基础知识的形式过程无处不隐含着人们数学活动中解决问题的途径、手段和思考策略, 无处不以数学思想、方法为指南, 而这正是我们特别希望教给学生的东西, 另外, 还要注意优化教材内容结构和课堂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 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
二、重视培养学生数学应用的能力
培养数学应用能力, 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 注意面对和解决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将这些问题引入课堂。这样做有助于学生形成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习惯。
第二, 重视问题解决的数学化, 特别是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学中将会遇许多数学模型, 一次函数是匀速直线运动的模型等。教师传授这些内容时应注意再现模型的形成过程, 让学生体会建模的一般思想方法, 引导学生解决一些现实生活中遇到的较复杂的问题。
第三, 加强数学与其他学科联系。除与传统学科物理、化学的联系外, 还可以适当介绍数学在经济学、管理学、工业等方面的应用。
第四, 重视计算机在教学中的使用。现代技术日新月异, 培养学生的能力, 不仅仅教给学生传统的知识和技能, 还应教会学生掌握电脑等现代的工具和设施, 培养适应现代化要求的人才。
三、重塑教材观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根本, 是老师教学的依据, 只有把教材及教法研究好, 才能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我对教材的看法是:犹如作文一样, 这是一个纲要, 丰富多彩的内容, 还需要当老师的去描绘。我的做法是:一不把知识点进行孤立;二不把教材结构看得一成不变;三不把教材看成一些数学知识的堆砌;四不把教材看成是束缚学生与老师的绳索。面对这些我做过大胆的尝试。在讲一个知识时我向前找它的出处, 向后找它的延伸, 有时为了把一个新知识讲深、讲透, 使学生意识到这一知识的重要性。我会把这一知识上塑到几百年、几千年的时代, 会渗透到高中、大学高科技领域, 会把教材的结构打乱。当然学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能力, 教会学生学数学, 关键是教会学生学会一种数学思想, 并用这种数学的思想去伴随自己一生的生活和工作。至于第四我是这样想和做的, 在敢于挑战自我的同时, 要敢于挑战教材, 在师生之间要重新塑造出新的教材观。
初中数学教改的若干建议与思考 篇5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改;建議
当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环境深刻地影响着学校的教学价值观,素质教育要求数学教学解决什么是数学,如何教数学,怎么学数学的问题。经过多年的新课程改革,给初中数学教学注入许多新的思想和内容,但其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亟待改善。
一、教师和学生对初中数学教学的认识
作为初中教师,存在数学不用讲应用,数学最重要的是打好基础,为考试服务,数学的价值在于逻辑的严密性等观念,这些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有局限性和片面性。应该提倡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探索能力,关注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造的能力,强调学生用多种角度,不同方法解答问题。初中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则大多停留在数学是枯燥的,数学和日常生活没有关系,只有天才才能从数学中发明创造等观念,这些观念相当消极,对学生的积极性是极大的打击,为此,教师应创设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帮助学生重新认识数学,树立信心。
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思考与建议
为了帮助学生实现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教师首先应采用学生最适合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初中数学教改中指出课堂是最有效的教学形式,所以,教师应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自主学习能力,创建讨论式课堂。所谓的讨论式课堂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讨论,可以实行自由发言,分组讨论,派代表发言等方式,其他学生可以大胆质疑,形成课堂的互动。
三、数学教改的几点设想
为了面对教无定规、教无定法的挑战,我们以讨论式课堂作为教改的突破点,做三方面的考虑。(1)教师针对课堂上出现的各种问题,应能快速做出反应,明白原因并采取一定对策。(2)由于数学讨论课堂是模拟数学发展过程,集数的学、教、研为一体,就自然呈现出数学研究发现的特点。教师需要做好相应的教学设计,先设计好尝试性问题,既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要贯彻书本中的教学内容,不能脱离教学大纲。(3)新时期的初中数学教学特征还有多个方面,作为初中数学教师要增强自身知识、技能、观念的更新速度,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杨远安.谈初中数学教改的新方向[J].教师,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