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小课题(精选12篇)
初中数学小课题 篇1
数学课题作为新课程数学教学内容的一部分, 它与常规数学课堂教学不同, 它有一个主问题, 在这个主问题引导下, 学生根据问题的要求去搜集资料, 寻找资源, 组成小组, 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 围绕着教师提出的问题或者是自己根据课题学习提出来的问题去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所展开的学习活动.在整个过程中, 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数学、理解数学, 在活动中提高数学实践的本领, 进而获得终身受用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一、数学课题写作的意义
1. 增强班级的内聚力与学生个人的学习欲望,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更加主动参与学习.
2. 增强学生的效能感, 在课题学习中, 通过设置有层次性的问题, 让学生都能参与学习, 交流讨论, 在讨论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从而更加努力、更加有信心地学习.
3. 在数学课题写作的过程中, 学生处于平等、宽松、和谐的合作的气氛中, 思维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能得到充分地展示, 使数学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4. 数学课题学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地交流与合作机会, 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了条件, 数学课题学习的过程是学习积极参与的过程,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
5. 数学课题学习过程需要学生自己去挖掘知识, 需要合作, 需要表现学生的个性和才能, 这样对学生终身发展, 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习惯、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二、怎样撰写数学课题
怎样写?写什么?这是每个学写小课题的学生都会碰到的问题.一篇好课题的产生, 对于它的作者来说是一次创造性的劳动.
1. 怎样写———循序渐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现实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一些孩子题目做得不错, 可一旦要他们来分析思路、讲解思维过程, 以便给其他同学以启发时, 常发现他们讲不清.清晰的思路、严密的逻辑是数学的生命, 如何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清晰, 让学生“写数学”应该是思维导航的一个很好的办法.先让学生写一些“数学日记”, 如写自己对一道题的解题思路;写自己对当天某一学习内容的理解;写自己学习的体会或自己的疑惑;写自己的学习经验、学习困难;写自己课外学习过程中的发现体会与收获, 不限字数, 不限内容.学生们在写的过程中训练了数学表达能力, 提升了思维水平, 数学知识学习得以真正内化为需要.当我第一次让学生写数学小课题时, 他们都睁着眼睛看着我, 可能在想:数学还要写课题, 真奇怪.“老师, 怎么写呀?”“老师, 是不是把做题的详细过程写下来?”“老师, 可以写什么方面的?”面对学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我告诉他们:“学数学, 不仅仅要会做题, 还应该学习很多的东西, 比如数学的发展史呀, 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呀, 怎样用数学的语言把你想阐述的观点讲清楚等等.”
写, 可以最大限度地张扬数学思考的魅力, 并改变学生思考的方式、方法和视角, 能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一切, 能从数学的角度思考每天发生的一切, 能用数学的语言进行数学化的表达是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
2. 写什么———从小到大, 建立学生的自信心
写小课题的关键, 首先就是选题, 学生受年龄、知识、生活阅历的局限, 因此, 在选题时应从自己最熟悉的、最想写的内容入手.课题要小而集中, 要有针对性;见解要真实、独特, 有感而发, 富有新意;要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要表达的内容.
课题按内容可分为以下几种:
(1) 勤于实践, 学以致用, 对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 再利用模型对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如:任意两位数的平方可以速算吗?
(2) 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小事.如:不用直角尺怎样画直角.
(3) 对数学问题本身进行研究, 探索规律, 得出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如:勾股定理中的最短距离问题.
(4) 对自己数学学习的某个章节、或某个内容的体会与反思.如:在“倒数与相反数”一章的学习中, 倒数与相反数是两个极为重要的概念, 有了倒数, 除法和乘法可以相互转化, 有了相反数, 加法、减法和谐统一, 所以正确的理解这两个概念, 是快速计算的基础. (1) 倒数:若两个数的积为1, 则这两个数互为倒数, 0没有倒数. (2) 相反数:只有符号不相同的两个数, 叫做互为相反数, 0的相反数是0. (3) 正确理解这两个概念, 应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1) “相反数”和“倒数”都指的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不能单纯的说哪一个数是倒数或哪一个数是相反数, 这是一个依存的概念. (2) “相反数”强调的是两个数的符号, 只是符号相反, 但绝对值是相等的;“倒数”从运算的角度出发, 如果两个数互为倒数, 它们的符号一定是相同的. (3) “相反数”的性质是:若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则这两个数的和为0, 而“倒数”强调的是两个数的积为1. (4) 从范围上, 任何数都有相反数, 但0没有倒数. (5) 从求解方法上看, 求一个数或一个式子的相反数, 只要在这个数或式子的前面添加一个“-”号就成, 但求一个数的倒数必须用“1”去除以这个数. (6) 从特殊情况看, “相反数”等于本身的数只有0, 而“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有+1和-1.
3. 参考文献———教会学生尊重他人劳动
列出参考文献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研究命题的来龙去脉, 便于查找, 同时也是尊重他人劳动, 对自己的工作有准确的定位.因此这里既有技术问题, 也有科学道德问题.
4. 评价数学小课题———教会学生认识自己的劳动成果
什么样的数学小课题算是好的课题呢?标准很多, 但笔者以为一篇好的数学小课题必须有以下三个特征———新、真、美.“新”指选题要有独特的视角, 写的内容不是简单地重复别人的东西、不是单纯地下载一段文字, 最好是自己原创的, 至少要有自己的创造、自己的观点, 属于自己的思想;“真”指内容要实在、言之有理, 既不能空洞无味, 也不能冗长拖沓, 文章要紧扣主题, 力求做到准确、精炼, 尽量体现数学的严谨性与科学性;“美”指语言通顺、文笔流畅, 文章要给人以美的享受.当然, 既有实践又有创新的课题肯定更容易受到青睐.所以, 应指导学生更加贴近生活、仔细观察, 把生活与数学联系起来, 把学习撰写课题、争取写出好的课题, 作为对自己数学学习的一种评价、一种补充、一种提高, 这样学生学写小课题的目的就对了, 数学小课题也就会越写越好.
三、指导学生写数学小课题应注意的问题
数学小课题毕竟是学生课余的副业, 学生如果不愿写, 就是勉强写了交上来, 质量肯定是无法保证的.所以, 为了让学生乐意写, 有必要采取以下措施.
1. 引导与放手相结合
写数学小课题的前提是摈弃对学生的限制和束缚, 可以让学生自己拟题, 自主选材, 自定写法, 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长短不限、形式不论, 放手让学生去自由表达, 尽情发挥.如《“五一”节的开支》《买衣服的数学问题》《多余的条件》《利用函数来决断》等, 情理兼备, 而数学在文章中灵魂地位决不可撼;形式上童话、实验报告、顺口溜、记叙文等都不限.从学生交来的小课题来看, 他们的创作的热情和能力都让人惊叹不已.这充分说明数学确实能帮助孩子做到“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 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科学中的问题, 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而数学小课题能让我们明明白白地看到这些目标的达成.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写出了数学小课题, 得到肯定后会大大激发他继续写的兴趣, 而这个兴趣会使他有目标地进行下一篇, 并渴望独立完成, 这样就形成了从无到有, 从有到多的良性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放与扶的分寸.
2. 指导与自改相结合
学生用了休息的时间, 辛辛苦苦把数学小课题写了出来, 作为教师一定要认真对待, 这既是对学生劳动的尊重, 也是对其质量的肯定和鼓励.所以收到学生的数学小课题后, 首先要做的是认真阅读, 寻找“闪光点”:题材也好、写作手法也罢、篇幅长短也行, 总之要找出好的地方充分肯定、大力褒扬, 特别是对难得一写的同学, 更要大张旗鼓的宣扬, 以对得起学生的辛勤“笔耕”.当然适当的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 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辨意识、扩大学生视野、提高学生思考层次, 然后根据文后的评语和学生进行个别交流, 在学生理解老师看法的基础上, 协商对文章的修改, 之后再让学生独立修改, 如果还有问题就再协商、再修改, 力争让每一篇数学小课题都能说清一个数学知识.当然这个过程会非常吃力, 所以一般每月按这种方法重点指导4~6名学生, 每次都应兼顾三个层面, 这样一学期后差不多每个学生都应该有至少一篇像样的数学小课题.其余就是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的评语认真修改, 然后和同学交流.
3. 展示与交流相结合
学生的数学小课题可以说是智慧与能力的结合, 仅仅让老师欣赏当然不够, 如果可让更多的人欣赏到他们的作品, 可能会激发出他们更大地写作欲望和热情.为此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的作品得到展示和交流.
总之, 学习撰写课题、争取写出好的课题, 对于每一位同学来说, 是一个锻炼自己、提高能力的极好方式, 也是提高数学素养的一种手段.祝愿今后有更多更好的数学小课题, 在学生的手中诞生;愿有更多的学生从学写数学小课题开始起飞, 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书写出更多的高水平、高质量的课题.这也算是实现“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一个策略吧.
(原载《中学教学杂志》2009.6)
初中数学小课题 篇2
七星一中朱洪艳
一、研究的目标:
1、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
2、培养独立思考、善于思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3、培养学生能用数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研究的具体内容
本学期,课题研究进入另一个阶段,具体内容为:
⒈收集相关资料,加强理论学习。(主要围绕如何构筑生活与数学有效联系的理论体系、具体做法等)。
⒉主要研究以下两个内容:
(1)生活问题的数学化(数学抽象)
生活问题数学化就是指由生活中具体事物中抽取出量的方面、属性和关系,形成相对独立的数学对象。
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年龄、经验决定他们获得的绝大部分数学知识是在对生活中具体形象事物的感受、感知的基础上逐步抽象出来,从而形成概念。
(2)数学问题生活化(数学应用)
数学问题生活化就是指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将学到的数学的思想、知识技能和方法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分析、解释并解决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
学数学首先是为了应用,应用数学是学数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能在数学化过程中抽象出数学知识、理解数学思想,只是数学学习的一个方面。而把这些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会用数学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并能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又是数学学习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三、研究方法与要求:
⒈在平时课堂中渗透。做有心人,收集整理教材中相关内容。教研活动与课题研究紧密结合。
⒉及时进行反思,认真记录课题研究中的相关体会。
⒊注重总结与提炼,本学期内完成课题研究论文两篇(其中一篇可以以教学故事的形式呈现。
四、研究的方法:
1、调查分析法
通过调查、分析、了解中年级学生现有的生活数学问题的解决 能力,为课题研究提供依据,确定研究的方向。
2、文献资料法
学习相关的资料文献,明确研究的目的意义,结合学生现有的实际 情况制定研究方案,指导课题的研究。
3、个案研究法
通过典型的案例分析,寻找生活问题解决的突破口,有效的改 进与提高实验的方法与策略。
4、经验总结法
对研究过程中取得的经验,体会、教训,及时进行总结、归纳 重视资料、成果的积累,重视活动反思,形成有效的规律与方法。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份:
制定研究计划;交流个人课题实施计划;理论学习。
十月份:
制定调查试卷,调查了解学生现有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十一月份:
课题研究情况交流。
十二月份:
确定实验前后调查对比表,收集相关资料、交流实验心得。二零零七年三月---六月
课题进入具体实验阶段。
二零零七年七月份:
上交课题各项资料。
2006年9月
生活中的数学课题研究计划
2006-2007学下学期
七星一中朱洪艳
浅议初中数学课题学习 篇3
摘要数学课题学习是将探究性学习的思想和方法体现在数学学科教学中,使教学过程变成一种科研的过程,让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参与体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课题学习的组织与实施应当贯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以及实践运用的原则,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多样化的思考方法、积极评价学生在课题学习中的表现。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题学习;发挥
传统教育只注重知识传授及片面追求升学率,师生之间缺乏沟通,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不尽相符,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得不到发展甚至被扼杀。为了改变现状,培养适应新社会发展的人才的要求,改变目前中学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成为当务之急。初中数学课题学习形式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数学课题学习的开展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因此,数学课题学习的设立就为此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一、课题学习的特征
课题学习强调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等手段主动解决问题,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体验,注重交流与合作的多样化的实践学习。是要求以学生的问题为核心进行研究,有效的培养和发展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实践的能力的学习方式。在新的教材中,课题学习是全新的内容,它不是其他内容的辅助或附庸,而是一部分独特的内容,与其他内容相比,有以下特征:
1.源于生活的学习内容
课题学习的内容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它可能是某一学科的,也可能是多学科的综合或交叉的问题;也可能偏重于理论方面的或是偏重于实践方面的问题。同时,这些内容对于解答者来说,还没有具体直接的解决办法,对解答者构成认知上的挑战,它反映出主体现有水平与客观需要的矛盾,促进解答者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
2.自主、开放的学习形式
课题学习的内容往往具有非完备性、不确定性、发散性、发展性、创新性等特点,这样学生根据所处环境不同,学生选择的切入点、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表达成果的方式也可能不同,具有很强的灵活性,这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形成了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课题学习可以充分的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进行学习,从问题的提出到解决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再到结论的得出与检验都由学生自己完成。这样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的记忆,而是敏锐的发现问题,主动的提出问题,从多个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方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创新性,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特长的培养及自我教育目标的实现。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强调的是学生“从做中学,从研中学”,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充分体现学生的能动性、参与性和自我意识的提升。
二、课题学习的教学策略
数学课题学习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参加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和培养实践能力的课程。它可以弥补数学学科实践能力的不足,加强实践环节,重视数学思维的训练,促进学生兴趣、个性、特长等自主、和谐的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它提倡的是参与、探索、思考、实践的学习方式,正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1.充分认识数学课题学习的重要性
课程改革改变了过去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主的单一课程结构,将实践活动作为课程的加强内容,让学生通过数学课题学习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起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2.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过程
实践与自主是数学课题学习课的精髓,因而真正让学生参与实践是上好数学活动课的核心要素。就课题学习而言,学生才是活动的主体,而教师只需根据学生的要求给予适当的指导。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应该结合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尊重学生新颖的思维方式,给他们较多的自由,让他们自主、独立地活动,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
3.注重形式的多样性
在数学课题学习课的设计中,注重形式的多样是必不可少的,根据新课程理念,结合实际,采取多种多样的为学生所喜爱的教学活动形式。以富有趣味性的知识和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展数学活动,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使他们感到参加数学活动能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我们可以放手让学生思考并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活动过程中,快乐、竞赛的气氛使他们觉得乐趣无穷,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同时还可以满足他们的好胜心,享受成功的欢乐。
课题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它打破了以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数学课题学习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因此,课题学习内容对每个学生来说不是绝对统一的,而是会存在明显的弹性。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要适度。教师要对如何观察、如何实验、如何调查、如何进行资料查阅、如何收集资料等作为更具体的指导,让学生在过程中学会如何去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兴贵,陈出.新课标数学教材“课题学习”教学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张思明.张思明与数学课题学习[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0.
[3]程慧琴.关于中学数学“课题学习”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20.
[4]刘兼,黄翔,张丹.数学课程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小课题式教学在数学复习中的应用 篇4
关键词:角色转换,课题式,小组
孔子说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在数学复习中,就是要让学生知道新的知识,练习新的技能,学生才能有兴趣认真听课并参与互动。在数学复习课中,学生已经拥有了大量的现有知识,这是角色转换化的课题式教学的前提。在这个前提下,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选择小课题进行研究,在课堂上模拟教师的方式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学加以审核。这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乐趣,也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上和课堂上的自主地位以及学生学学习习的的主主动动性性。。
一、角色转换化的课题式复习教学实施的基础
1. 学生的基础
(1)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基础。在数学复习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数学相关知识和技能基础,虽然这些基础还不够牢固和熟练,但正因为有这些基础,可以为数学中某些更难、更高问题的探究铺垫了前提,所以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基础是开展角色转换化的课题式复习教学的重要的因素。
(2)学生学习的情感基础。学生的认同感和兴趣是学习的两大利器。常规的复习由于措施单调,方法单一,学生已经失去了耐心,更谈不上兴趣;又由于教师经常性地重复早已熟悉的知识,就算学生没有彻底掌握和理解,但学生的认同感随着教师的重复次数而下降,所以对于常规形式的复习方法必须进行改变。角色转换化的课题式复习教学,不仅让学生自己选择课题,自己研究,自己得出结论,还要自己去讲演给其他的同学听,同时其他同学还要对这个课题进行评价,这增强了学生对研究的过程和结果的认同感和兴趣。
(3)学生求知模式的基础。不同的学生,他的求知的模式是不一样的,这就是学生的差异性,所以不能把学生放在同一个教学模式下学习,否则会增强学习结果的层次性。这就是在同一个教室、同样的老师下,学习成绩相差巨大的原因。学生基因中就早已具备了一种向上、向善的特性,角色转换化的课题式复习教学恰好是建立在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模式上的自主建构。
2. 教师的基础
教师除了拥有较强的专业知识以外,还应该具有教学思维和教学眼光,这一点在现代的教师中都普遍存在,他们都知道要让教育正确地发展,要让学生成人,必须解放教育,让教育按照自己的规律运行,这也是角色转换化的课题式复习教学中教师首要的素养。
二、角色转换化的课题式复习教学的实施
1. 学习小组的组建
教师将整个班级按4~6人分为若干小组,注意学生学习能力要按强、中、弱进行搭配,挑选出组长一人。例如,我的班级总共35个学生,我就分为8个学习小组,把初二上的数学成绩总和,排出名次,按照表1进行分组;最后让学生选出工作能力强又能热心为同学服务的人为组长。
2. 小课题编制
教师在数学教材中依据章节顺序,每一个章节设计出若干个小课题,课题数量大于等于班级小组的组数,以便每个小组在每个章节都有研究的课题。例如,在数学浙教版九年级上的《反比例函数》复习中,设计了8个小课题见表2。
3. 小课题的选择和研究过程、制作培训
首先,教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的学习小组协商选题,可以在预定的小课题中选定,也允许学习小组自定,但是须在教师划定的范围内进行。
选定好课题就要对学生的研究过程和成果制作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是怎样研究、研究的结论、写研究报告、讲演的PPT制作等。例如在数学浙教版九年级上的《反比例函数》复习中,小课题研究具体培训内容如表3。
4. 小课题研究时间安排
小课题研究的时间一般是安排在平时,因为单纯进入期末总复习时,只有两到三星期的时间,各门课都进入紧张的复习,不可能挤出更多的时间进行小课题研究,而初三如果有大把的时间则可以试试。小课题研究的时间最佳的时间是在一个章节结束时,可以实施对这一章节小课题的研究。依次类推,小组集中研究则需利用星期六、星期天。而完成小课题的时间看课题的难易程度,根据经验,学生在两个星期内基本上能够完成了。
5. 成果的展示和评价
学生的小课题研究完成后,教师要及时地安排时间进行成果的展示和评价。展示的方式是:课题所在的小组推选一人利用PPT,在课堂的讲台上讲演,时间是在8分钟以内;其他小组评分,评分结束后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打出平均分。以下是评分标准参考表如表4。每个课题结束后教师花1分钟时间点评。
三、结果及分析
这种数学复习模式在第一次操作起来可能有点慌乱,然而进入轨道后就会比较顺利。一个学期下来就能出现明显的效果,无论是学生的成绩,还是学生的其他方面,都有一个质的飞跃。例如,一个班级是普通复习教学,另一个班级实施角色转换化的课题式复习教学,期末考成绩有明显差距。但在以前,两个班级是相差不大。
数学小课题计划 篇5
伊宁市第一小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小课题“小学数学有效
情境的创设与利用”研究计划
根据“伊宁市教研培训中心2013-2014学年工作思路”——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为主线,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提升教师的科研及教学研究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工作目标,深化课程改革,促进教育内涵发展,创新教研思路,转变教研方式,求真务实,锐意进取,不断提升教科研工作水平,达到整体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本学期我校数学教研组将继续开展以“小学数学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为内容的小课题研究,结合教研中心制定的总计划,现将我校小课题计划制定如下:
一、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教师教学、教研理论水平,为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上学期的理论学习内容不够系统,缺乏全面性、深层性。本学期的理论学习将及时纠正前期出现的失误,力争做到学习扎实有效。本学期将组织教师集中系统学习《李吉林情境教学法》、《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情境教学的相关内容。要求老师认真学习,做好详实的学习记录,此外,于9月分别安排一次教师课题理论知识的集体学习和自学活动,以上各项学习活动教科室负责做好检查和资料的收集存档工作。
二、以“研训一体”数学组内课赛课活动为平台,扎实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本学期课题组要求每一位课题参与教师以平时课堂教学为抓手,将日常教学与课题研究相结合,明晰研究思路与方向,密切联系实际教学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为将市级课题“小学数学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的研究落到实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校于2013年10月14日起,计划用一周时间组织开展 “研训一体”数学组内课赛课活动,学校数学学科的全体教师参加此次活动。每组由一位教师主动授课,组内教师共同参与选课、备课、磨课,理论提升,再到试讲,争取准备一节高质量的课,集中展示。课题组全体教师必须参与听课活动,并于下周一的课题学习时间进行有关有效情境创设为主题的集中评课活动。
1伊宁市第一小学
本学期重点研究方向为以“研训一体”组内课赛课为平台的典型课例研究。课题组研究人员互相听课互相讨论,共同提高教学能力,在本学期可以通过实验研究,写出自己最满意的一个典型案例,写出自己的一份实验研究论文,这不仅是实验研究的需要,也是提高自身素质、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课题组于12月上旬组织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交流与小结活动,总结优秀经验,加以推广,实现资源共享。
四、做好相关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课题组成员在学习和研究的基础上,要勤于思考、善于动笔,不断提炼研究经验,积极撰写学习心得、课题研究反思、课例等。课题组做好各项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五、具体工作安排:
伊宁市第一小学数学教研组
设计初中数学“课题学习”的策略 篇6
一、确定课题学习的教学模式
在进行课题学习的设计之前,教师应当根据该课题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
设置题目:引导学生自己先阅读材料,进行组内讨论、交流、探讨,发现并总结出课题中的问题。教师也可以适当地进行指导,指导学生将一个大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指导学生自己设计相应的解决方案。
通过探索,将实际问题向数学问题转化,提出猜想,根据个人特长对分解出来的小问题进行小组内的人员分配。对问题进行类比、实验、对比、观察、联想、归纳、化归,形成数学化的问题,分解成更小、更具体、更可操作、更清晰的数学题。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先组内讨论再组间探讨。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引导学生用已有知识来解决问题。
课堂的结束不代表课题学习的结束,教师可以适时将课题学习中提出的问题拓展到现实生活中,引导学生发现课题学习之外相关的现实问题,鼓励他们进行更高层次的探索和学习。
除此以外,研究报告模式、调查报告模式、论文研讨模式以及课外活动中的“四部模式”也都是比较适合数学课题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根据课题学习的具体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和使用一种或几种模式来进行教学设计。
二、数学课题学习环节设计
数学课题活动与平时的教学既有区别也有联系,课题学习中更注重培养学生团体协作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可以类比平时的教学步骤,注意到数学课题学习本身的特征,按照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安排好整个课题学习活动的各个环节。
1.建立学习小组
教师在建立学习小组时要充分考虑到班级每一个学生的能力和性格特点,将学生平均分组。在组内,教师需要帮助每一个学生确立课题学习的计划,并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在小组中所要完成的任务,从而从最大程度上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此次课题学习所要掌握的相关知识与能力。
2.收集和分析资料
初中生对与课题相关的资料还不能做到主动收集,对于一个课题学习,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哪些渠道来收集资料,如上网、查阅书刊杂志、讨论等;同时,教师还要指导学生甄别真假信息,淘汰垃圾信息,选取对该课题学习有意义的信息,从高层面上发现信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最终总结出令人满意的结论,并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或实施方案。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而不应将自己或大众的理解强加到学生的头上。
3.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組内,组织学生安排小组讨论,让学生在集体探讨中思考如何完成课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注意引导,对学生不明确或认识错误的地方要给予说明。可以引导学生将一个大的问题从简单到复杂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然后让学生按照自己制定的策略,确定具体的实施步骤,并验证解决方案是否合理,逐一解决课题学习中的问题。对于实施过程中遇到严重困难的小组,教师可以对其进行指导,并对实施方案的有关步骤进行调整,但不可代替学生自己动脑,要尽量让学生按着自己的想法去做。如果各小组合作的步骤、结论都大同小异,也就失去了课题学习的意义。
4.小组交流
完成课题内容的学习后,教师再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将本组对该课题收集整理的资料以及解决问题的想法、步骤、实施情况、结论、收获、不足等进行总结,以小论文、研究报告、作品展示、幻灯片演示等多种形式进行展示,并展开小组间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对其中的数学原理加以解释说明,并通过交流、研讨与其他学生分享成果,以促进共同进步。
5.拓展学习
初中数学“课题学习”教学实践 篇7
一、开展“课题学习”教学实践的意义
1.使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
在课题学习中教师会为学生选择合理的课题素材与背景资料, 而这些资料大多都来源于生活.例如汽车行驶、电梯运动等, 生活化的素材使用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与理解,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使学生既能够利用生活化的思维思考数学问题, 又能够利用数学思维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联系
课题学习能够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 以往的课堂教学以单纯的讲述为主, 这种授课方式使学生难以将知识深刻地记忆.而在课题学习中, 学生能够以自主的方式对问题进行探讨与研究, 无论是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还是解决问题几乎都由学生自己完成, 学生的探究方式多样.如走访、访谈、测量、调查等.当实践遇到困难时学生会主动从教材中查找相关知识帮助自己解决问题, 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结合.另外, 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 通过自主探究解决问题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自身的认同感.
3.促进学生学习兴趣与实践能力的提升
初中学生的思想成长尚不成熟, 而数学知识相对较为抽象, 如果直接进行知识的讲解学生一时间很难适应, 一旦过多、过难的知识累积下来, 学生将失去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从而影响学生数学能力与数学素质的提升.课题学习强调学生对问题的自主探究, 在查找资料、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学生的求知欲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对数学课题的探究可以视作微型科研过程, 让学生能够从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增加经验认识, 并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二、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苏科版数学教材由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概率与统计、实践与综合应用四大板块组成, 与原有教材相比, 苏科版改变了教材的完整性与系统性, 从板块名称就可以看出, 教材中的内容设置具有较大的跳跃性, 整个结构呈现出松散的状态.如七年级教学中关于面积与乘法公式的章节, 其中大量介绍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的内容, 但是其中并没有设置整式除法的教学内容, 这种知识上的脱节不利于教学的进一步展开, 会给学生对学习数学造成一定的困难.而在例题的设置上, 部分例题难度超出学生的理解范围, 这种现象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心理负担.另外, 习题难度过高也与新课程提出的将“旧、难、偏”内容删除的要求不相符.
三、推动“课题学习”实践展开的途径
1.更新数学教学观念
教师应当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 了解数学课程展开的实际意义与目的, 从而更好地规范自身的教学行为.教师应当考虑当前教学的实际情况与需求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 对教学予以有效的改革.课题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要内容, 因此教师无需过多干涉学习过程, 但是也不能放任不管, 教师应当对学生予以指导并加强与学生交流, 了解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并帮助其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2.合理选择课题素材
素材的选择是课堂学习开展的前提与关键, 为了保证学习探究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教师应当选择具有探究价值与探究意义的素材, 以便于学生通过实践将问题解决, 素材的选择既不能脱离教材也不能脱离实际.要将生活作为素材的主要来源, 苏科版教材中的内容设置就体现了生活化的特点.例如锐角三角函数这一章中就以玩摩天轮为背景设置相关题目, 从而加深教材内容与生活的联系,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体会与理解.
3.丰富课堂教学方式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应当对教学的方式方法进行创新.第一, 可以将学生分组, 以小组的形式对某些具有复杂性的课题进行探究.如学习平面图形一章时, 可让学生在小组范围内对平行、垂直关系进行探究;第二可以用情境创设的方法, 将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呈现出来;第三可以进行梯度探究, 即教师将问题划分为不同的难度等级, 指导学生逐级探究.
初中数学小课题 篇8
一、指导学生开展小课题研究的积极作用
(一) 培养学生选择、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开展小课题研究, 给出研究的问题, 让学生自身努力收集、整理所需要的资料, 这本身就是一个信息加工处理的过程, 因而它有益于培养学生删选信息、处理信息、整合资源的能力。
(二)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有针对性地根据学习内容组织学生围绕某个问题开展小课题研究, 既可以是书本已有的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内容, 也可以是根据教学内容需要特定安排的内容。无论是哪一类情况, 都需要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研究。因而, 指导学生开展小课题研究有益于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提升。
(三) 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小课题研究的过程是学生亲身参与的过程, 研究的成效本身就是问题解决的过程, 学生可以以小课题研究为载体, 研究解决日常学习中时常困惑、难以解决而又急于解决的问题, 既包括知识方面的, 又包括学习方法上的, 因而, 开展小课题研究有利于学生获得亲身参与探究的积极体验, 并提高学习效率。
(四) 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懂得合作的意识
对小学生而言, 小课题研究更适宜有一定认知水平的学习阶段,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中高段。因为小课题本身是为了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带着自身的思考通过查找资料, 调查取证, 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从这一层面而言, 小课题研究本身就是对学生自我的挑战, 而这一挑战过程之中教师适时安排团队合作、交流等活动, 又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和交流意识。
二、小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
为使学生顺利完成小课题研究, 并取得一定的效果,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小课题研究时可以大致按照以下流程进行:问题选取—成员合作—确定方案—实施方案—分享交流。
(一) 问题选取
问题选取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行探究性学习的第一步, 是启迪学生思考、发展学生思维非常重要的一步。“发现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因而, 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选题。
1.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组织小课题研究
选择确定课题时, 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课题, 供学生选择, 或者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行选择课题进行研究。比如, 笔者在教学四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时, 发现有的学生利用直角三角板中的直角准确找到了需要描的点的位置, 借这一问题, 我就让学生采用个人或同伴互助的方式以“三角尺妙用”为题开展小课题研究, 同时学生又进行发散, 又有了想研究“直尺”“自制量角器”等学习工具在数学中的妙用等有趣的数学问题。当然研究结果还有待进一步跟踪。
2.选择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研究
如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如何做到有效检查”“如何有效地解决问题”“如何克服粗心”等实际问题, 这些问题往往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甚至学习状态。由于学生对这些问题较熟悉, 有利于开展研究。如, 针对学生掌握了计算方法与技能, 但经常在做题时粗心大意的情况, 在让学生开展小课题研究时, 学生就自主提出要研究“计算不粗心”的方法。这个课题切合学生实际, 又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如果找到了计算不粗心的方法, 我想就能克服计算失分的情况。
3.选择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研究
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 有些问题会影响自己的生活。由于学生对这些问题比较熟悉, 也有利于开展研究。
无论是从哪方面选取的问题, 都需要梳理, 对于不可操作的需要删除, 选取的有价值的问题, 也是最适合学生研究的、对能力和思维品质培养有价值的问题。
(二) 成员合作
学生在进行小课题研究的过程中, 许多内容是需要合作完成的。教师适当结合具体课题, 对学生进行分组, 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学会与人沟通和交流,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合作探究的精神。
(三) 确立与实施方案
确立与实施方案, 我们可以遵循以下原则:
1.启发性原则
小课题研究重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应启发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团队合作制订方案。教师在学生方案制订后, 可以通过质疑反问学生的方式, 研讨修改方案。
2.合作共识原则
在制订活动方案时, 成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比如, 在“美化校园”活动中, 负责研究场地的学生, 绝不是说只要找到可以研究的场地后, 其他的事就什么也不用做了, 而是要负责到底。另外, 对研究时提出的观点同意吗, 为什么, 自己的观点又是什么, 都要有参与的意见。也就是说, 分工是为了明确各自要完成的任务, 而合作应当贯穿研究过程的始终。
3.主动性原则
小课题研究提供了发展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机会, 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而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研究活动中来。教师可以结合一些激励机制和奖励办法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
参考文献
让课题学习走进初中数学课堂 篇9
一、明确学习目标, 精心设计选题
数学课题学习是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大亮点, 是落实数学“做中学”“学中做”教学理念的集中体现。然而, 在教学实践中课题学习由于受到学生基础、课时安排、教学指导等方面的影响, 其效果并不理想。因此, 实施课题学习不能急功近利, 虎头蛇尾。要依据教学大纲要求, 明确学习目标, 精心设计选题, 制订详细的学习方案, 增强课题研究的多样性和整体性。
由于现实生活的众多图形具有多样性, 因此适合学生以小组探究的形式开展课题研究, 而对于一些数学概念或定理的推导, 由于内容具有很强的思维连贯性和逻辑性, 更多依靠理解与应用才能把握其内涵, 因此并不适合课题学习。
二、细化成员分工, 增强情感体验
课题学习往往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调查或讨论, 这就要求在课题学习之前要明确分工, 细化责任, 小组成员共同参与并研究制订方案。这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 也有利于增强每个成员的情感体验。
三、加强方法指导, 培养探究能力
虽然学生是数学课题学习的主体, 但是教师仍需发挥主导作用。在课题学习时加强方法指导,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课题研究能力, 特别是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 以期取得最佳成果。课题研究常用的方法有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验法、观察法以及文献研究法等。具体采用哪种方法, 要根据课题学习的需要, 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数学基础和生活经验。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代数式学习中, 教师可以制订一项关于《家庭水电费收费标准》课题学习。由于家庭水电费通常是按月缴费, 而且会出具单据, 因此在选用研究方法时, 教师应建议学生用观察法和访谈法。通过多张家庭水电费缴费单据的数据对比, 学生能够比较深刻地理解水电费的收费标准, 而且还会从中获取如何节水节电的经验和心得。如本地区的水费收费是按吨计算, 以一个家庭月使用5吨水来计算, 水价是3.5元/吨, 污水处理费是0.8元/吨, 那么当月应缴水费为3.5×5+0.8×5=21.5 (元) , 通过课题学习, 学生进一步了解了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通过数据对比, 能够形成直观的心理感受:节水节电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也是建设节约型国家的必由之路。
通过走访不同的家庭, 很多学生总结了在节水节电方面的小窍门。如节水方面, 在洗衣时衣物集中洗涤, 减少洗衣次数, 小件、少量衣物提倡手洗, 洗涤剂投放适量可以达到节水目的;在洗车时, 用水桶盛水洗车;使用洗涤水、洗衣水洗车, 使用节水喷雾水枪冲洗, 利用机械自动洗车。洗车水处理后循环使用;淘米水则可以用来洗碗、洗菜和浇花, 不仅节水, 还可以解污、解毒。将蔬菜、瓜果放在淘米水中浸泡几分钟, 可以大部分或全部去除毒性;将餐具和菜板用淘米水清洗能有效去除油污和腥味等等。
艾伦·柯林斯说, “课题学习虽然是一种费时的教学, 但如果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和发现理论, 那么这是我们所拥有的唯一方法。”在教学实践中, 数学教师只有精选课题, 激发学生数学热情, 加强方法指导, 切实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才能使课题学习收到实效。
参考文献
[1]智通宁.浅议初中数学课题学习.数学之友, 2011 (12) .
初中数学课题学习的再认识 篇10
一、提供给学生充分的实践、思考和交流的空间
在课题学习中, 教师是课题研究的组织者和合作者, 而不再是知识的传递者。教师的指导作用可以表现在创设好的问题环境, 指出某些现象供学生观察和思考, 鼓励他们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探索, 并平等地参与学生的活动。在活动中, 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同事、参谋、建议者、欣赏者。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 鼓励他们相互启发, 合作讨论, 发展合作学习和数学交流的能力。同时, 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考角度出发, 提出自己的问题。即使对于同一个问题, 学生也要多维度地分析, 并且发现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师要在学生反思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帮助学生积累经验。同时, 教师要激励学生开展反思, 思考自己是如何分析问题的, 在解决问题中使用了哪些方法, 遇到了哪些挫折, 这些挫折是如何克服的, 等等。反思的过程对于学生积累数学活动和合作交流的经验是大有好处的。
二、提供适当的课题供学生选择, 并鼓励学生独立提出问题
在课题学习中, 课题是关键。对于选择什么样的课题, 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教师们应以学生为基本点, 以促进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下提供了课题选择的原则:选择的课题要以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强烈动机为前提, 课题是学生可以通过努力得到解决的, 学生要能体验到问题解决后的愉悦, 逐渐建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信心;课题学习应该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 具有客观实践性的特点, 要尽力选择一些与学生现实相联系的问题;选择的课题具有一定的探究性, 能促使学生经历一个探索和研究的过程;课题应该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可以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方法、经验等, 进行多种思考和创造;同时, 课题应该体现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和思考特点, 使学生都能参与到课题的探究中去。
三、注重课题学习后的教学反思
事实上, 无论是课题学习, 还是其他教学内容, 教师都应该积极地进行教学反思。认真思考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 对自己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所产生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由于课题学习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弹性, 学生在课题学习中进行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活动, 会使教师难以预料。因此, 课题学习结束以后, 教师应及时地进行教学反思。
教师在准备课题学习时, 可以自我提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有哪些?选择的课题是否适合学生?学生在课题学习中会出现哪些情况?出现情况应该怎么处理等, 为课题学习做好准备。在课堂中能否引导学生参与到课题学习中去, 能否启发学生积极有效的思维, 保持课堂的张力;能否在学生积极表现自己观点的同时妥善地管理课堂秩序等, 都是值得教师在课题学习时思考的。养成对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的习惯, 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
四、对课题学习的评价应以质的评估为主
课题学习不仅仅是学生学习数学方法的改变, 同时反映学生素质的评价方式也会不同。课题学习的过程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探究并体验成功的机会。那么如何对学生数学课题学习进行评价呢?要注重实效, 要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原则, 并综合考虑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表现的思考水平和策略, 不能以是否获得最终答案作为评价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评价的方式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包括自评、同学互评和教师评价。需要注意的是,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以激励为主。评价时, 要注意不宜把时间与综合应用的内容作为书面考试的内容, 而要更多地关注平时考查,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 倾听学生讨论问题的过程, 分析他们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做出的报告, 及时地记录学生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想法。此外, 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自己和学生之间开展评价。
初中数学小课题 篇11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题学习;合作交流;教学探索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7~9年级实验稿)》中新增了一个学习板块——“实践与综合应用”,称之为“课题学习”,这是新课标最富特色的内容之一. 它强调以“课题”为标志的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活动. 传统的课堂教学更多的是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学习兴趣和态度的培养;关注解题技巧和熟练程度,忽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和问题解决的过程. 开展课题学习,可以更好地处理生活中数学与课堂上数学的关系,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与探索机会. 通过一些有挑战性、综合性的课题,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数学化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并总结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理解和把握“课题学习”的意义,对于开展数学课题学习将非常必要.
“课题学习”作为新课程标准的一大特色,如何用“课题学习”的模式开展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成为新课改中一个崭新的课题. 在教学中,我作了如下一些探索.
结合教材进行有意义的探索与
发现
学生的能力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行为,需要教学中长期潜移默化地渗透. 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并不是仅仅通过专门的课题学习来培养的,而应渗透在教学的各个领域. 日常的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实践与综合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开展课题研究的知识基础. 改变课堂教学模式,让课堂的主活动不再是教师的讲授,而是学生的探究、讨论、发现,让学生在问题、困难、挑战、解决中经历学数学、做数学的过程. 在教学设计时,本人尽量以探索活动为主线,在探索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过程,经历自主的问题解决和研究过程. 如在“锐角三角函数”的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改变教材中“两个物体在两个坡角不同的斜面上向上运动”的引例,设置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梯子靠墙”情境. 用学生最熟悉的素材,让学生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设置问题:梯子按与地面的不同倾斜角靠在墙上,倾斜角逐步变大,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哪些量是常量?哪些量是变量?让学生自由地发表意见. 教师补充提问:铅直高度与梯子长度的比是常量还是变量?这样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同时揭示本节的主要研究方向:角的大小与边比值的关系. 在探究新知环节,设置问题串,层层探索:通过动手实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探索30°,50°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引导学生由实验操作思考、发现结论. 通过学生讨论,教师适当点拨,使学生明确:上述问题中的两个变量:比值、锐角之间具有函数关系. 这样便让学生参与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经历了自主问题解决和研究的过程,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并获得了一定的研究经验.
挖掘知识背景,拓展学生的思
维能力
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情况,选取适当素材,提出有效课题,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提高思维能力. 如学习了勾股定理这个“平面几何第一定理”后,为了让学生了解勾股定理在历史上的有关发现与证明的丰富史实,提高信息收集、处理、阅读、理解能力,我提出了课题:勾股定理与拼图,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了解各种史料和多种证法. 在学生整理的课题报告中,有“弦图”(美国总统Garfield的总统证法)“青朱出入图”“五巧板”等. 这不仅显示了学生较好的信息获取能力,也彰显了学生超强的归纳、理解能力. 在“解直角三角形”后,我安排了一次“测量楼高”的课题学习. 由学生小组合作自主建立数学模型,讨论测量方案,落实测量数据,思考计算方法,纠正测量偏差. 学生综合应用相似三角形、锐角三角函数等相关数学知识,最后给出图文并茂的测量方案与多种计算方法. 这不仅是对阶段知识的一个综合应用和提高,也极大地提高了合作与实践能力.
利用专门课题学习,发展综合
能力
专门的“课题学习”更具深刻性,也是不可忽视的. 浙教版教材在每一册中至少有一节专门的课题学习. 如七上“关于初中生最爱看的电视节目调查”,七下“美妙的镶嵌”,八上“怎样选择较优方案”,八下“简单平面图形的重心”,九上“精彩的分形”,九下“会徽中的数学”等,这些课题学习的学习目标并不是新知识的获得,而是旧知识的综合应用. 这些课题大都只是给出一个原始的问题,至于问题的解决方法、手段,则都由学生自主选择. 所以,不同的学生可能发现、解决不同的问题,解决的方式也多种多样,这样,课题学习才能真正让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收获. 初试课题学习时,我曾担心学生是否有能力参与到课题学习中,担心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实际上,课题学习不仅是学生感兴趣的,也是提升能力的一条好渠道. 尤其是对一些“潜能生”,他们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基础相对薄弱,往往自感“学不如人”,但在课题学习活动中,他们其他方面的特长就会找到用武之地,信心倍增,极大地体验到成功的愉悦,这对学习来说是一种极大的促进. 当然,教师对学生课题学习的指导也极其关键.
刚开始课题学习时,教师对每一个步骤都要悉心指导,主动介入,如在七上的“关于初中生最爱看的电视节目调查”时,由于学生初次进行数学调查活动,所以准备工作要做得特别充分. 教师对调查活动的规模和难度进行调控,对调查步骤等进行分解和指导,提醒学生:几人一组?调查目的?问题?对象?选择怎样的调查方式?样本如何选取?调查所得数据如何处理?先制定出完整的调查方案,再展开调查,确保调查的顺利展开和实效性. 事实上,有了成功的经历和经过几个课题研究并掌握这种学习方式后,教师可渐渐放手,减少参与指导的力度. 在七下“美妙的镶嵌”时,采用“课后小组研究,课堂汇报”的形式进行. 所有的小组都研究出一般的三角形、四边形可以镶嵌平面,正多边形中只有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六边形可以镶嵌平面,并尝试说理;探索出部分有几个正多边形组合的镶嵌并设计出一些实际图案. 对于多个正多边形镶嵌问题,有的小组采用尝试的方法;有的小组建立各个多边形个数的方程组;有的小组分类讨论,就用两种、三种、四种正多边形的情形分类说明. 有的小组还画出正五边形与菱形组合镶嵌,用对边平行的五边形镶嵌平面……学生的种种设计让人叹为观止. 以后的课题学习,学生慢慢就游刃有余了,教师只需适时顾问.
自主选择课题,实现能力飞升
一次次课题活动的开展,让学生的能力一次次飞跃,这种学习带给学生的帮助不仅仅局限于数学方面,而是一种综合能力的提升. 很多学生渐渐成为生活的有心人,渐渐会用数学的眼光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会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 让学生自选课题,用数学知识去研究问题,无疑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激励,它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足球上的数学”“投球的学问”“如何存钱利息多”“如何设计黑板的长与宽,视觉效果最好”……学生的课题报告让教师耳目一新. 课题学习为学生营造了一种“研究”的氛围,让学生能主动参与、探索,更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初中数学小课题 篇12
关键词:课题学习,评价,数学思想,研究性教学,创新能力
数学课题学习, 是近些年来我国数学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提出的一个崭新的课题, 它改“学数学”为“做数学”, 是一种全新的课程理念。课题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活动, 改变以往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 强调以"课题"研究为标志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其着眼点在于沟通了生活中的数学与课堂上的数学的联系, 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共同合作与交流来学习,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增强了研究意识、问题意识, 学会了如何学习、如何去解决问题。下面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 谈谈“课题学习”教学。
一、“课题学习”需要教师的指导和把握
1、教师要重视“课题学习”的教学
现实教学中, 有的教师本身就对“课题学习”不够重视。虽说“素质教育”常挂在嘴边, 但中考仍成为比较有力的指挥棒, 很多教师都认为:“课题学习”怎么考?所以教师还没有很好地体验到课题学习对理解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思想方法以及提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能力的独特作用, 忽视对“课题学习”的指导。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自己要更新教育观念, 转变教学方式, 要从传统的神坛上走下来, 走到新课程的改革前沿, 用全新的理念, 设计教学、组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课题学习, 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应用于数学概念、定理、公式和解题教学中, 让他们在课题学习中获取知识, 发展能力, 从而激发起对课题学习的热情。
2、教师在“课题学习”的指导
“课题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 它打破了以往以课堂为中心, 以教材为中心。由于旧模式的影响根深蒂固, 面对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 学生往往不知如何来计划安排这种形式的学习。因此教师既不能像传统教学模式那样去包办代替学生的学习, 也不能放任自流, 不闻不问。课题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 同时, 也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在课题学习实施过程中, 教师应把学生作为学习探究和解决问题的主体, 在指导中, 要让学生理解课题学习是一种学习, 可以通过亲自体验, 来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 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知道不同的课题, 学习需要不同的方法, 如调查, 查阅资料, 探究、建模、实验等。
对综合性较强的课题学习, 我们可以采取课前预习、操作、制定周密计划的方式来保证学生有充分的实践与探索的机会。一般地“课题学习”可按问题解决的四个步骤来进行:
(1) 理解问题:弄清问题的意思, 准确地定义问题及与其他问题加以区分, 分清问题中的条件和要求的结论等。 (2) 制定计划:在理解问题的基础上, 运用有关的数学知识和方法拟定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 选择最佳假设。包括实验材料的准备、问卷调查表的设计等。 (3) 执行计划:研究与该问题有关的全部材料, 进行检验性实验, 把已制定的计划具体地进行实施。 (4) 反思:对整个课题学习过程进行必要的检查和反思, 也包括检验得到的答案是否符合问题实际, 思考对原来的解法进行改进或尝试用不同的方法, 进行举一反三、结论推广等。
例如:八年级下册《20.3课题学习——体质健康测试中的数据分析》, 结合课本, 我与学生一起制定了详细的调查计划。
(1) 把学生分成了10个人一小组, 共5组, 并选出一个组长。要求每个同学都来设计制作一个调查表, 选出最合适的一个同学的表格来做样表由组长描绘。
(2) 每个组6份调查表, 为了减少学生的工作量, 我只要求他们调查本班的另外4个组中学号靠前的3个男生和3个女生的体能测试调查, 进行课后调查并收回调查表。
(3) 收回调查表后由组长分配工作, 三个同学负责整理调查表, 并根据调查表制作一张统计表, 两个同学根据统计表来制作一个统计图, 最后大家一起通过做好的统计图来写份调查报告。
在课题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应根据“最近发展区”的原理, 充分考虑学生目前的数学基础和能力, 找准合适的问题切入点, 由浅入深地给出思考问题的方法。要精心组织, 耐心辅导, 合理评价。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进程, 走到学生中间去, 参与学生的学习。
二、“课题学习”关注学生自主体验和合作探究
1、引导学生自主愉快地开展学习过程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有了学习的兴趣, 就能产生积极的学习情趣, 学生的学习才是主动的、积极的、热烈的, 因此“课题学习”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八年级下册《20.3课题学习——体质健康测试中的数据分析》中, 引导学生讨论目前全国中学生体质状况逐年下降, 肥胖学生逐年上升, 体质状况不佳, 这些多与中学生不爱参与体育活动, 而爱上网, 打游戏、聊天看言情神幻小说有关等现象, 让学生对自我和同学体质健康测试发生强烈兴趣。在该课题学习中, 学生从事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统计活动, 经历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 体验统计与生活的联系, 感受统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 经历社会调查活动, 了解调查报告的基本要素和数据来源, 同时运用图形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与探索精神有重要的价值。通过让学生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此过程中, 学生找到了学习乐趣。
2、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
数学课题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将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和方法体现在数学学科教学中, 使教学过程变成一种“科研”或“微科研”的过程, 让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 参与体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课题学习要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自主独立探究为基础。特别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 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和体验, 学生可以通过查寻资料、动手实验、社会调查等方式获取信息。在探究中,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活动中得到理解和发展, 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经历知识的探索和应用过程, 理论与实践结合, 猜想与验证相辉映, 让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成为课题学习主要的学习方式。例如:八年级下册《19.4课题学习——重心》让学生在探索线段、特殊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任意多边形的重心活动等过程, 经历观察、实验、猜想等过程, 发展几何直觉通过寻找几何图形的重心的数学活动, 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重心的过程, 了解规则几何图形的重心就是它的几何中心, 从而了解重心的物理意义, 体会数学与物理之间的联系, 能用实验方法寻找任意多边形的重心,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课题学习”应鼓励交流, 合理评价
1、引导学生进行课题总结, 体验成就感
虽然“课题学习”更为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 但“课题学习”总结报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教师要特别重视这一过程的指导和落实。首先, 教师要帮助学生从大量的感性材料中选择报告所需要的有价值的资料, 并对有关资料加以整理、分析。其次, 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写课题报告时应递交的材料。在小组撰写课题报告基础上, 让学生在课堂上宣读报告, 展示成果。大家畅所欲言, 取长补短,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 并作出一些表扬, 尽量让每位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成就感。通过交流、研讨与大家分享成果, 使学生学会欣赏和发现他人的优点, 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辨证的思考,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敢于质疑和善于申辩的能力。最后, 我还鼓励学生将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学习成果打印成册, 班级展览或参加评奖。
2、关注过程中的评价, 提炼数学思想
教师应从学生“课题学习”的过程中来评价学生, 包括学生参与活动的程度和行为表现、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数学思维策略、水平和思维品质, 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自信心、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和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 在课题学习中, 要注重挖掘课题学习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看到知识背后负载的方法, 蕴涵的思想, 并注意结合具体教学环节, 点化学生领悟这些思想方法, 达到就“事”论“理”的目的。
总之, “课题学习”的教学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促进学生在精神、知识和能力三方面和谐发展。随着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的继续深入, 课题学习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 所以, 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思想, 深入学习新课标, 转变观念, 通过课题学习, 教师和学生同步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王娟娟.浅谈初中数学课题学习的指导策略[J].科教导刊, 2011 (21) .
[3]章飞, 刘黔昉.初中数学课题学习的认识与实践[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4]张思明.数学课题学习的实践与探索[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初中数学小课题】推荐阅读:
初中数学课题研究案例08-19
初中数学考试的小技巧11-03
初中物理小课题报告08-09
初中音乐小课题报告09-05
[六年级数学]小课题论文06-11
初中英语小课题研究总结报告10-12
初中生物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11-17
数学教研活动中进入课堂的小课题05-25
《小学数学小课题研究与综合性学习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07-25
初中初中数学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