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四”教学案例-精选文档

2024-09-29

“识字四”教学案例-精选文档(共11篇)

“识字四”教学案例-精选文档 篇1

“识字四”教学案例

案例背景:

《识字四》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识字课文。编者独具匠心地将14个生字编排在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中。这首儿歌写的是小动物在夏天时的情景,读来琅琅上口,情趣盎然,为我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供了平台。玩是孩子的天性,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活动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形式之一。所以这节课,我就设计让孩子们玩中学,游戏中学,活动中学,使学生不仅学好汉字,而且喜欢汉字,喜欢语文,喜欢生活。

案例过程:

在课的开始,我以朋友的口吻对孩子们说道:小朋友们,猜猜我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孩子们激动起来,他们纷纷猜了起来,我说道:它们就藏在大家的周围,快找找看吧!这时,学生纷纷从他们的周围找到了一些小动物的头饰,他们一边说着,一边笑着,一边戴到了头上。我问:把它戴在头上,你成了谁了?儿童对小动物有着特殊的感情,天然的亲近,只见他们个个神气十足地说道:我是一只漂亮的大蝴蝶。我是一只勤劳的小蚂蚁。课堂上一片欢声笑语。

就在学生们情绪高涨之时,我们开始了对本课6种小动物名字的初次识记。每个小组领走了一盒名片,课前识字多的小朋友很快地找到了自己的名片,还不认识自己名字的小

第 1 页 朋友们,有的借助名片上的音节,有的通过本组小伙伴的帮助,也很快地找到自己的名片后,格外认真地边读边认起来。

见此情景,我戴上一个蜻蜓的头饰:看!我有一双大大的眼睛、一个修长的身体、一对透明的翅膀,我的名字就叫蜻蜓。我手中举起自己的名片:谁愿意成为我的朋友呢?学生高兴地举起了小手。我走到一名学生跟前:你好!咱俩成为朋友,好吗?这是我的名片,送给你,希望你见到它时就能想到我。请问:你有什么办法认识我的名字呢?孩子们和我有问有答,又礼貌又周到。让我没想到的是,当我把名片给她时,她竟然主动地说:这是我的名片,也送给您一张。孩子在说到记认我的名字时自然地将生字与熟字建立了联系:这个蜻的右边是青,左边加个虫子旁,就是蜻蜓的蜻。接着,我说道:好玩吗?会玩吗?那就让咱们一起来玩吧!看谁把自己的名片都送出去了,把朋友的名片都认识了。小朋友们纷纷走下座位,伴着轻快的找朋友的音乐,兴高采烈地找到同伴。只见他们有的介绍自己的名片,有的记认朋友的名片。他们充满童真的语言,既有趣又生动。

接着,在介绍自己认识的好朋友的时候,他们举起交换来的好朋友的名片,大声地念着他们的名字,骄傲之情溢于言表。当看见喜欢的小动物在屏幕上依次出现时,他们纷纷叫着它们的名字,热情地打着招呼。后来,我们开始了照镜子的游戏:请学生上讲台前说出一种动物的名称或者一种小

第 2 页 动物的特征,将讲台上的相应的动物大名片藏在胸前。下面的学生找到相应的动物名片,藏在胸前。等数三下后一起亮出来并大声读出来。紧接着,我对他们说道:这些小动物组成了一个团结的大家庭,要和咱们做大转盘的游戏呢。课件中,动物名字的词语组成了一个大转盘,指针停到哪儿,学生们又快又准地读出了相应的词语,学得不亦乐乎。

在接下来的交流自己记认这些生字的方法后,我问:记了这么多朋友的名字后,你有什么发现呢?孩子们很快地说出了这些字都有表声的偏旁,在说到这些字都有虫子旁的时候,有个孩子大声说道:我还知道虫子旁表示这些动物都是昆虫。这个意见马上遭到反对:蝌蚪就不是昆虫。那个孩子不甘心地追问,它不是昆虫又是什么呢?全班陷入沉寂,我微笑着看着他们,不急于告诉他们答案。此时,班上虽然出现了无声的局面,但学生的思维没有中断。他们在猜测,他们在思考,他们在回忆此时无声胜有声啊!另一学生在短暂的沉默后,大声说道:它是两栖类动物,它长大了是青蛙!我不由得伸出大拇指:真棒!你怎么知道的?我在课外书中读到过!在课外书中学到了知识,真是会学习的孩子!我又问道: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的名字也有虫字旁呢?学生互相启发,说出蚊子、蜜蜂、青蛙等等许多带有虫字旁的字。

接着,我问道:在美丽的大自然里,这些小动物们在做些什么呢?伴着小星星的音乐,课件出现书上插图的动画:

第 3 页 一只蜻蜓从画外飞进;几只蝴蝶落在花朵上;蚯蚓在土里造了一个大大的宫殿;小蚂蚁在地上搬运食粮;蝌蚪在池塘中的水草间游来游去;蜘蛛在房前织了一张大大的网。学生被深深地吸引了,看得津津有味。在学生说完都看到了什么后,我激励他们纷纷打

开书,情不自禁地读起书来。在小组合作读书时,有的组齐读,有的分角色读,有的边读边做动作表演接着,全班孩子把这首儿歌,伴着音乐,随着动画,边唱边跳起来。

这之后,我又说道:看你们表演得这么好,小动物们都为你们高兴!他们坐上了小火车,要和大家玩接火车的游戏呢!我举起写有半空展翅飞、花间捉迷藏等纸条车厢,孩子们将它贴到相应的小动物名字的后面。全班拍着手把火车完整地读一遍之后,我又问:在这首儿歌里,除了小动物的名字外,你还认识了哪些字呢?学生们通过交流,又收获不少。

在学写生字后,我神秘地对他们说:今天,我们的动物朋友还给大家带来了礼物呢。它们就藏在头饰里,你快找找吧!学生们摘下头饰,在夹层中找到了一些纸条高兴地念了起来:小狗门前汪汪叫、小兔地上蹦蹦跳我又启发他们:学习了《识字4》这首有趣的小儿歌,读了小动物们送来的课外资料,你有什么想法呢?学生们有的谈了识字收获,有的谈了读书收获,有的孩子提出也要学着编几句儿歌。我就势说道:让我们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到课外书中去了解我们的第 4 页 动物朋友吧,把你观察了解的资料可以画下来、写下来,还可以剪下来、贴下来,你要是能编几句儿歌就更好了。我们做成剪报,再一起交流吧。短短的40分钟,就这样飞一般地过去了。

经验反思:

本节课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些先进理念。

一、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新课标中提出要使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一年级的学生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具有天真好奇爱玩好动的特点,只有尊重孩子的天性,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让课堂充满情趣,不仅是低年级孩子的心理需求,也是语文教学、识字教学本身内在的要求。本节课采用多种游戏、活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气氛生动、活跃、和谐。孩子们兴趣盎然地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本节课我设计了找头饰、挑名片、交朋友、打招呼、大转盘、照镜子、接火车、收礼物等几个游戏活动。使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会了汉字、理解了内容。因这课书的生字多、生字笔画较多,孩子的记认方法可以采取整体记认法,根据学生记认生字的特点,我设计多种游戏活动使生字反复出现,这样避免烦琐的分析,既节约了时间,又提高了

第 5 页 效率,这也是符合他们年龄特征的学习特点和记忆规律。一回生,二回熟,学生通过反复和生字见面,记认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本节课头饰的运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对学习也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在课的起始,孩子们戴上头饰,自然地进入了学习状态。课中,小组合作读书,孩子们把自己当作头饰下的小动物,读描写自己的那一句,自然而生动。课终,孩子们从头饰中找到纸条,对课下的拓展学习起到了引领作用。

二、创设情境,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是新课标中一重要的理念。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说过这样一句话:学校中知识的目的,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使学生自己获得求知识的方法。本节课我力争改变教师是课堂主宰的局面,使语文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由浅入深地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精神,树立学习的主人翁意识。本节课在识记生字、巩固识字、朗读韵文、课外识字、学写生字、课后延伸等各个环节,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学习,把学生看作语文 学习的主人,彻底改变老师的全盘授予,放下教者的架子,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第 6 页 老师和学生做找朋友的游戏,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更多的生字,体现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是他们的学习伙伴。此时,教师站出来,给他们做了个示范,使他们明白了游戏的任务,知道了游戏的玩法,启发了思维的灵感,初步习得记认生字的方法。在游戏的过程中,有的孩子还教好朋友怎样记住自己的名字。他们在记认生字的同时既发展了识字能力,还发展了他们的交际能力、语言能力、合作能力,培养了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在识字教学中,我以生动有趣、自然和谐的课堂情境来调动学生的情绪,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充分利用汉字的构字特点,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识字,培养学习能力。本课生字蜻、蜓的形声字特点,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体现了不把学生看成知识的容器,而把他们作为发现的主人。在巩固识字的环节中,孩子们交流自己的不同的认字方法,既是互相启迪识记方法,也是多角度巩固记忆。接着,我们开始了拓展识字的交流: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名字也有虫字旁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互相启发,说出许多带有虫字旁的字。这节课,学生收获的远不止书上要求的14个字。这一设计也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究学习的欲望。

小组合作读书,由自己设计合作方法,这是将学习的主动性还给学生。实践证明,这样的做法,学生的积极性是很高的,他们不仅读得正确通顺,而且饶有情趣。随着小星星

第 7 页 的音乐,配上以课文内容的歌词,学生边唱边跳、兴趣盎然。学生在唱一唱、跳一跳、动一动、笑一笑中学习了语文,发展了情感,培养了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营造气氛,让学生们在探索中享受成功

赞科夫认为:课堂上应该创造一种使大家愉快、有强烈求知欲、积极地探求知识的心理气氛。这种心理气氛是在开课伊始教师努力营造的一种精神振奋的、生机勃勃的情调,更是在融洽的师生交往互动中不断生成和发展起来的。正如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身,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学习全程,让孩子始终处于愤悱的状态,适时地点拨,热情地鼓励,让每个孩子乐于尝试,积累成功经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学生在交流虫字旁表意这一特点时,有一个孩子产生了动物分类的疑惑,涉及了昆虫的一些专业知识,引起了课堂上的一番争论。学生在争论此问题时表现,成为本节课的一个亮点。老师看着他们脸上的表情时而表示同意,时而表示赞许,时而表示疑惑,时而表示期待这是学生的思维在碰撞,这是他们的心智在成长!在学生朦胧的意识里,觉得蝌蚪不是昆虫,但它到底属于什么类却不清楚。而有一个小孩通过回想,回忆起了在课外书上读到过,于是,他大声地说了出来,老师对这个学生由衷地大加表扬,既是对他知道答案的肯定,更是对他能从课外书中学到知识的褒奖,使他感受到

第 8 页 学语文、用语文的成功喜悦。相信其他的孩子会从中受到启发和感染,课下积极地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能如此,他们的终生将受用无穷。由此,我也激发他们进一步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主动运用语文的欲望,使他们在探索中享受成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 9 页

谈识字教学四步法 篇2

一、课前激趣喜欢识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第一次指导学生识字就要给以强烈的刺激,使学生对识字感兴趣。利用声音、图像、动作、情境等加强汉字与事物的联系,让学生对所识生字的第一印象强烈、深刻。例如教学与水果有关的生字时,我鼓励学生收集有关水果的资料,还将水果带到课堂上,并让学生给水果贴上标签,通过看看、摸摸、读读、认认,调动多种感官认字记字,教学效果很好。当然,课前激趣应针对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形式多种多样。

二、课中遵循规律识字

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保持时间短,每节课所学的字不多,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生字,并在全班做了交流识字方法,再当堂采取多种方法复现,及时巩固要求认识的字。根据儿童“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在识字教学课后两三天内进行复习、巩固尤为重要。我引导学生在合作中、游戏中、活动中巩固识字。比如:同桌或小组比赛谁认得快,记得牢,发挥同学间互相激励,互相帮助的作用。我在生字教学中利用摘苹果、走迷宫、找朋友、巧配对等游戏的方式在兴趣盎然中加深印象。我鼓励学生自编句子、儿歌、谜语,鼓励学生从身边,从书报上找到刚识的字,在语言环境中及时巩固识字,并和学生一起参与。例如,我教学“丛”字,顺口说了一个谜语:“两人桥上走”,同学们联想,跟着马上有学生说出了“江”“照”“日”“田”等字的谜语,学生根据谜语很快就记住了生字。我还鼓励学生“异想天开”,找一些不相关的字词连成自认为觉得有趣的一句话或一段话,这样既巩固了生字,同时又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学生们都很乐意做这样的“发明创造”。每一课识字完毕,我还让学生总结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如:记部件、熟字加偏旁部首、熟字换偏旁部首、找形近字、找同音字、找相关字等等,学生们总会找到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

三、课后鼓励自主识字

课外作业最厌烦重复抄写相同的字。我在布置课堂作业时,只安排学生抄写本课学的生字新词一遍,并加插安排抄写上两篇课文的生字,一个字写一遍,通过多认少写多复现来防止遗忘。课后则指导学生自制“识字袋”,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并随时将课外识的字写成卡片装进“识字袋”,经常利用字卡巩固识字。然后我在墙报上开辟“识字园地”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不断展示自主识字成果。我还用小黑板,让学生分类(如蔬菜、水果、花草树木、动物、姓氏等)展示并向大家介绍识字途径和识字好方法。

四、周期复现巩固识字

在教完某一单元后及时为学生创设练习和运用所学生字的机会,采用多种手段,周期复现,巩固识字效果。这种复现循环都是以读写结合的方式进行。首先鼓励学生互查识字情况,再用学过的生字进行口头组词、造句,练习说话和写话。将字词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再次复现,然后根据学生掌握的不同情况安排写字练习,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这也是复习巩固生字的重要途径。

识字4《操场上》教学设计 文档 篇3

一、概述:本课共2课时

本课以体育活动为主题,由一幅图、六个词语和一首儿歌组成。词语都是体育活动名称。第一行的活动以手为主,词语中的动词都带提手旁;第二行的活动以脚为主,动词都带足字旁。儿歌描绘了下课后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的情景。告诉小朋友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使我们的身体更健壮。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打、球、拔、拍、跳、高、跑、步、响、课、真、身、体” 14个生字,会写“

八、人、大、天”4个字.(2)认识“足”字旁、“口”字旁、“讠”字旁“亻”共4个偏旁。(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借助拼音,在朗读中识字;引导合作,在自主学习中会读和会写。用动作演示来加强识记效果。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朗读和写字学习中体验学习乐趣,结合个人活动经历,培育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愿望。

三、重难点

1.教学重点:按活动与偏旁关联归类识字,指导正确书写4个字;

2、教学难点: 体会偏旁部首与字义的关系。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已经有了相当的拼音基础和一定的识字经验,对简单的笔画和写字的笔画顺序有了初步感受。但学习基础的差异也会直接反映在新课认读学习中。

五、教学资源

本册课本图文和制作的PPT课件。

六、教学策略

情景感染与动作演示;偏旁部首与字义联系的认识,在阅读中识字解义。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感受汉字偏旁部首与汉字字义的关联性; 2.会读14个生字,会写四个字。3.初步感受课文情景。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14个生字,会写4个字。2.教学难点:初步认读课文,感受课文情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情景:(3分钟)(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经验,创设情景联系)

教师:小朋友们,下课后大家常常爱去的是哪儿呀?你们平时都在操场上干什么呢?好玩吗?说说你爱做的活动是什么? 现在我们看看别的学校的孩子们在干什么,好吗? 出示课件。

二、观察说话,整体感知(5分钟)

(设计意图:进入情景,表达感受,为认读词语铺垫)

1.教师:让我们看看,图画里面的孩子们都在做什么运动呢? 学生自由说话,教师相机评议激励。

提示学生试图把图画情景的内容说全面一点。2.教师提示用“有的。。。有的。。。”把情景多说几条。

三、读词语认生字,学习书写(12分钟)

(设计意图:借助情景和拼音认读生字,学习4个有共同笔画的字的书写)1.教师出示六个词语课件,引导学生认读拼音,读出词语。请一个学生读词语,另一个学生做动作。教师可以用当地方言解说不熟悉的活动名称。2.个别演示认读词语,分组朗读词语。

提示学生在右面的儿歌中找出刚才认读的词语。学生自主认读儿歌,教师纠错提示指导。3对照生字表,在课文中找出要认识的字。

4.出示4个要求会写的字的课件,先让学生观察课本上描红的笔画顺序,试着说说名称和顺序。

用汉字笔顺演示软件演示书写规则,学生用手书空模仿。5.请一个学生上板书空演示笔画顺序。学生在课本上描红书写,教师指导。

6。记住儿歌:人字离开就成八,天字减一就是大。

四、扩展材料,快乐阅读:(10分钟)(相关扩展,增添情趣,扩大识字面)

指定与课文同步阅读页面,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巡视 五,想象发挥,说话写话:(10分钟)

(巩固与运用所学,训练思维与表达)

1.教师:请同学们闭上你的眼睛,想一想,怎么才能用今天学过的词语说说你的感受和你的活动呢?

学生轮流说话,教师激励评点,引导;

2.能把你说的话写一下吗?不会写的字就用拼音代替,好吗? 学生学习写话,教师巡视点评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词语和儿歌,巩固认读的生字; 2.认读课后“读读画画”中的词语,涂色游戏。,3.感受课文情景,体会童乐童趣。大胆说话写话。教学重点

朗读儿歌,说话写话 教学难点 说话写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读文入题(4分钟)(设计意图:温故知新,导入课题)1.出示词语和生字课件,学生认读朗读

2.指名认读词语生字,其他学生指出图画中相应的活动情景。

二、读儿歌,学认字(10分钟)

1.学生自主认读儿歌,教师巡视指导。

2.提示按照生字表上生字,圈出儿歌中的生字。3.出示生字课件,学生自主认读。指名上板演示读字。

三、观察想象,扩充内容(6分钟)

(丰富学生认知内容,扩大相关活动词汇)

1.教师:除了我们在课本上看到的情景,我们平时还有那些活动呢? 学生可以抢答。

教师按照课本上没有的内容提示说出。2.看课本后面的“读读画画”,拼读拼音,认识词语 教师巡视,让读得准的学生范读词语,而后分组朗读。

教师提示:这里的那些活动你非常喜欢,就把它用彩色涂出来。

四,快乐阅读。(10分钟)

(设计意图:培育阅读兴趣,扩展阅读范围,巩固与提高并重)

学生自主认读《阅读扩展资料》上指定的篇目; 基础好的学生还可以自由选读篇目。

五,想象说话,练习写话(10分钟)

(设计意图:说话写话,训练想象思维与表达能力)

1.教师:同学们平时的活动真丰富,让大家心情快乐,还锻炼了身体。能把你玩的时候的情景给大家说一下吗?

学生可以举手说话,也可以由老师激励不抢答的同学展示。2.想不想把我们的话写下来呢?

“识字四”教学案例-精选文档 篇4

曾彩坚

经过了一个多月的艰苦奋斗,学生终于趟过了拼音王国,现在开始进入汉字王国。我们接触的第一篇识字就是童谣《一去二三里》,大家读起来琅琅上口,富有童趣,也是训练朗读的好课文,文中的插图在远处有亭台、烟村,不远处有桃花、小朋友等。这里是一个小村庄,炊烟袅袅,住着好几户人家。山上的几座亭台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树上、路边盛开着美丽的花儿。真是一幅幽静的山村田野的画面,这首诗很巧妙地把一到十的数字镶嵌其中。我在教学时运用了课文的插图,制作课件后通过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教会学生观察的顺序,可以从远处到近处,也可以从近处到远处的观察方法,这样学生就有一个观察的顺序,比较清晰。我利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很快地观察到“烟村”、“亭台”。通过再深入看各图片,学生更加对“烟村”、“亭台”认识多了,再结合诗句边读边通过想象,仿佛使大家与诗人一起都置身于这美丽的小村庄,从而体会诗人的感受。学生们个个都读得摇头晃脑兴致勃勃,这样便激发了他们学习古诗的兴趣。同时,这篇课文更是教学识字的第一课,对于学生来说,是由拼音过度到汉字读写的重点课,重要的是有一个好的开头,要给学生第一印象是最要紧的。于是我在教学时下了不少功夫,这有赖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因此,我从田字格的结构教起,引导学生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横中线、竖中线、各方位的小格。在写字时,先让学生独立观察字形引入笔画:“一”。我便出示课件“一”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并指导书写。再引入“二”的书写,这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而在“三”的写法上让学生自己观察体会后,上台演示,教师相机板书,让学生体会字的间架结构,又体会到汉字的形体美,并了解“从上到下”的笔顺规则。

《灰雀》教学反思-精选文档 篇5

《灰雀》教学反思1:

教学《灰雀》一文时,我紧紧围绕“爱”一字展开,引导学生讨论了三种“爱”——列宁对灰雀的喜爱(这是最浅层次爱的体现)、小男孩对灰雀的喜爱、列宁对小男孩的爱。在体会这三种爱时,让学生区分列宁与小男孩对灰雀“爱”的不同,并重点感悟列宁对小男孩的爱。在朗读中体会爱。语文课堂,朗读占有极大的比重,究竟怎样合理地朗读,才能做到做适合于学生的发展呢?我想,首先要做到能与文中的人物在情感上发生共鸣,在此基础上,学生的朗读才能有迹可循。我在教学中,便是让学生融入角色,将感情带入文中,激情朗读。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始终无法读出列宁焦急寻找的语气。这时,我提示学生,可以想象一下自己心爱的东西丢了,自己是怎样的心情。此时,发挥教师示范朗读作用。

《灰雀》教学反思2:

《灰雀》一课主要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小男孩之间的故事。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诚实和天真。

教学《灰雀》一文时,我将全文紧紧围绕“爱”一字展开,引导学生讨论了三种“爱”――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小男孩对灰雀的喜爱、列宁对小男孩的爱。在体会这三种爱时,让学生区分列宁与小男孩对灰雀“爱”的不同,并重点感悟列宁对小男孩的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课文内容进行了比较全面和深入地理解、感受。如在文中的泡泡里提出了一个问题 “列宁来到白桦树下,为什么跟不会讲话的灰雀说话,而不跟会说话的男孩讲话呢?”我就让学生读书思考。然后,组织交流。有的说:“列宁怕小男孩伤心,所以不直接问小男孩。”有的说:“列宁不愿意伤害小男孩的自尊心。”有的说:“列宁怕小男孩难堪。”还有的说:“列宁对灰雀讲话,实际上也是在跟小男孩说话。”我觉得利用学生的疑问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再通过学生读书思考,从而领悟到课文所表达的男孩爱灰雀、列宁爱灰雀更爱男孩的情感,学生对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有了深刻的认识,得到了人文精神的陶冶。

《灰雀》教学反思3:

《灰雀》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第五课。这篇课文记叙了列宁在莫斯科郊外养病期间爱护灰雀的故事,反映了列宁爱鸟,更爱诚实的孩子。课文写得非常含蓄,通过语言和行动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事件的发展进程,是本篇课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觉得自己的设计虽抓住了课文的脉络和大的框架,对一些细小的枝节考虑不周全,学生练习的板块还有很多可商确的地方。比如本堂课,我和学生在探讨上进行的十分圆满,但我却有些忽略了朗读指导这一块。语文课堂,朗读占有极大的比重,究竟怎样合理地朗读,才能做到做适合于学生的发展呢?我想,首先要做到能与文中的人物在情感上发生共鸣,在此基础上,学生的朗读才能有迹可循。我在教学中,完成了第一步;接下来,便是让学生融入角色,将感情带入文中,激情朗读。可在实际教学中,我自觉还缺乏合理指导的手法,因而,课堂上,学生始终无法读出列宁焦急寻找的语气,而这句又是一句长句,学生不能把它读准确。而此时,我本该发挥作用,示范朗读,可我却忘了这么做,可见,我的临场应变能力需要很大的提高。最后,这一环节,在学生并没有很好的进行朗读情况下,我就进入了下一环节。在朗读环节中,我还不会采取多种方式教学,这是我今后需要不断学习的其中一方面。

《日月明》教学设计-精选文档 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和儿歌认读14个生字。(2)能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手”和“力”字。2.能力目标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借助儿歌识字。3.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使学生对学习汉字产生兴趣,从而培养其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教学重点】

1.借助汉语拼音识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利用会意字的特点,使学生初步了解部分合体字的结构。【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拼音卡片、PPT课件等。【教学流程】

一、复习拼音和熟字

(一)复习声母、韵母和音节(课件出示,师带神秘语气)师:刚上课,谁来了?

第 1 页(师出示声母、韵母,生读一读)师:放在音节里,会读吗?(师生快速抽读卡片)

(二)复习汉字(课件出示)师:又是谁来了?(生齐读学过的生字)

师:我发现,这里面有两个字都读“mù”,那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呢?

(三)教师小结

师:你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不仅学会了汉语拼音,还认识了这么多的汉字,真了不起!一会儿在学习中可别忘了这些老朋友啊!

二、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这里面有的字还能组成新字呢!(师点击课件──“日”“月”变“明”)师:快拼拼,你读对了吗?(师指名学生读并板书课题)

师:用我们学过的“日”和“月”就能组成一个新的字──“明”。看,“日”和“月”的贡献多大啊!用这种方法组成的字还有很多呢,就在识字

(二)的第4课。(生齐读课题)

第 2 页

三、初读课文

师:这是一首儿歌。在读的时候,要看准字,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啊? 生:求助汉语拼音。

师:真好!别忘了请拼音朋友来帮忙啊!儿歌就在书上第97页,(板书:97)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己读一读。师:儿歌中有的字音不好读,请同学们用眼睛看着书,认真听。

(师读儿歌进行示范)

师:请同学们再读一读,争取把字音都读准。(学生自读)

师:老师和你们一起来读,好吗?(师生齐读)

(看课件,师指名学生分小节读)

师:谁能读儿歌的前两行?这几个字你认识吗?──鲜、尘、尖。

(师强调三拼音节和“尘”字的读音)师:谁能接着读中间两行?(师指名学生读,认字)师:最后两行?

(师指名学生读,认字)(学生齐读全文)

第 3 页

四、学习“手”“看”“力”字

(一)学习并书写“手”字

师:“手”字是怎么来的呢?我国古代的人很聪明,他们根据手的样子创造了“手”字,慢慢地,“手”字就变成了今天的样子。

(出示课件,教学生“手”字的写法)

师:在“了”字里,我们已经学过“弯钩”这个笔画,是第二笔。今天,“弯钩”又来到了“手”字里,是第四笔。同学们知道“手”字怎么写了?伸出你的小手,我们一起写写。

(师生同写“手”字)

师:“手”字有两笔横,你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师指导学生书写“手”字,播放背景音乐)

(二)学习“看”字

师:“手”字和谁组成了新字呢?大家一起来读读这个字。(师生齐读“看”字,师注意正音)

师:我们的祖先很聪明,他们发现把手放在眼睛上面,能遮住强烈的光,这样可以看得更清楚、更远。(教师做动作)于是他们就把“手”和“目”结合起来组成“看”字──这里的“手”字还发生变化了,同学们发现了吗?

(三)学习并书写“力”字

师:刚才,同学们书写“手”字时都特别认真。我们再来学

第 4 页 写一个字──力,这就是“力气”的“力”。“力”字是怎么写的?

(生看课件演示)

师:其实,“横折钩”我们早就见过了,就在“月”字里。(教师手指黑板)这两个字里的横折钩有什么不同啊?(师指导学生书写“力”字,播放背景音乐)

五、读儿歌识字

师:用两个学过的字,就能认识新的字。除了我们说的“明”“看”“男”,你们还发现儿歌中有哪些字也是由我们学过的字组成的?快自己读一读儿歌。(生汇报认识的生字)

师:读了儿歌,我们就能记住这些字了!来,全班同学一起读!

六、复习巩固

(一)看儿歌,通过问答游戏学习生字

(二)不看儿歌,指名学生读生字

(三)播放课件,猜画谜

(四)齐读词语

七、教师小结

师:在拼音和汉字朋友的帮助下,我们又认识了更多的字,这些字为什么会这样写呢?在以后的学习中,同学们都会学到。

第 5 页 【设计思路】

《日月明》是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

(二)单元中的第4课。课文利用儿歌帮助学生认识14个生字,其中要求会写3个生字,并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会意字的含义,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要重视汉语拼音教学,从学生学拼音到用拼音,必须要把基础打好。如何打好基础,在低年龄段教学时就要用学生爱学、易记的方法帮助他们学习汉语拼音。因此,我在设计复习汉语拼音的时候,用了一个“敲门”的动画形式,让学生猜、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低年级的语文教学重在识字写字,为了让学生能在课堂上学会本节课要求掌握的生字,在课堂上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写字,我设计通过随文识字、朗读识字、动画猜字等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记字。我又通过课件的演示和教师的范写,让学生记住所写生字的笔画和笔顺,通过观察初步了解所写生字的间架结构,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和观察能力。在学生练习写字的时候,用背景音乐来渲染,让学生有一个安静的习字空间,从而把写字指导落到实处。我还突破了以往集中指导写字的常规,把本节课中所写的两个生字“手”和“力”分开来指导,以使写字教学更扎实,使学生的习字更

第 6 页 有效,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是有益处的。【评课】

《日月明》是人教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中的一节识字课,它利用一首儿歌,采取会意方法教学生识字。

教学中,教师采用了熟字合起来学习生字的方法,在学生读熟儿歌的基础上,把汉字六书中的会意字巧妙地渗透其中,将难点简化的同时,帮助学生初步感受汉字中会意字的构字方式。

教师充分考虑到识字课的特点及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课堂上,多方融合,在细微之处加以指导,使学生的学习扎实、有效。在识字和纠正读音时,突出了汉语拼音的作用;在巩固识字时,突出了趣味性,运用问答、游戏、课件引导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整个课堂充满了生气。另外,教师十分注意学生识字和写字的有机融合。教师指导学生写字时突出引导其观察字形,强调笔顺、笔画,特别关注学生的写字姿势,对于培养学生写好汉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起到了非常有效的指导作用。

《五彩池》教学设计-精选文档 篇7

一、学习目标设计:

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腾云驾雾、漫山遍野、铺展、凝结、折射”等词意。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四自然段。

能力目标:通过第二、三、四自然段的教学,进行朗读感受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表达力。指导学生进行“五彩池成因”的探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搜集处理信息能力以及同伴协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借助网络平台,引导学生了解五彩池是个神奇、美丽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二、教材内容及重、难点分析:

1、教材内容简析

《五彩池》是一篇写景记叙文,课文讲的是“我”到四川松潘去旅游,在藏龙山上看到五彩池的情景。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第一段作者先介绍小时侯向往的瑶池,然后说见到了像瑶池那样的五彩池,既交代了五彩池在哪里又激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第二、三、四、五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五彩池是什么样的以及五彩池为什么呈现出各种色彩;第五自然段即课文的最后一段是作者的赞叹“原来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也是对全文的总结,与开头呼应,再一次突出五彩池的神奇、美丽。

第 1 页

2、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2、3、4自然段,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想象和探究,了解五彩池的奇异以及五彩池水的成因,感受大自然的美。

三、教学对象分析:

我国思维发展心理学家对我国小学生思维发展进行了长期研究得出的结论认为: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心理学家认为:情绪和情感像一种侦察机构,监视着思维活动,它能促进或组织工作记忆、推理操作和问题解决。在心情良好的状态下思路开阔、思维敏捷;而心情低郁时则思路阻塞,缺乏创造性。四年级的小学生容易受外界的干扰,情感不稳定,情绪波动大,但已经有了自己的见解,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教好的自学能力。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创设愉悦和谐的氛围,引导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抓住兴奋点,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优势,采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学时,我们以语言实践为基础,进行学法指导,以“导”为主,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遵循媒体组合设计整体优化的原则,从“审美教育”、“技能教育”、“知识教育”几方面指定教学目标。在这一目标

第 2 页 导向下,努力使视、听、读、讲、思、议有机地组合成一个既能传授知识、提高语文综合能力,又能获取审美感受、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动态教学系统。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仅以文字形式让其感悟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并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中间缺乏形象的声像资料的依托,那是很困难的事。在教学时,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运用图片、视频、动画,把课文的内容动态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获得真切感,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在这情趣盎然的学习氛围中,学生自读、自创、自探、自悟。这样使学生探索大自然的美好愿望,融思想教育与“艺术审美”为一体,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五、教学媒体设计

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运行。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紧密结合,大大扩展单机多媒体计算机的功能。多媒体网络不仅具有各种媒体信息处理和人机交互功能,更重要的是,实现了网上多媒体信息传递和多媒体信息资源共享,形成了一种理想的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

针对课文特点,教师利用网络平台制作相应的网络课件进行教学。课件分知识库、小字典、金点子、学习区、赏佳文、写一写、测试区、画一画、网上探究栏目。

第 3 页 “知识库”里有丰富的图片、文字、视频、动画、录音等与课文相吻合的静动态资料,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金点子”是引导帮助学生掌握学习中的重难点。教师根据教材的特点,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以及对教材中的重难点进行导学,便于学生在没有老师讲课的情况下,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小字典”一栏有生字的读音、书写笔顺、部首、近反义词、同音词、组词,以及相关成语等资料。学生在自学生字时,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信息,进行自学。“学习区”是对课文的重点段句进行导学。,帮助学生进行深入探究。“赏佳文”栏目的设置,旨在拓展学生的阅读面,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这里既有名家的名作,也有同伴的佳文,让他们从中汲取营养,使他们有比较丰厚的语言积累。“写一写”栏目是为学生提供发表的场所。我们认为,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因此,教师每教完一篇课文后,让学生进行一次小练笔,积累他们的写作素材。“测试区”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分两种形式,一种是计算机自动评判题,学生测试后可即时了解自己还有那些知识没有掌握,促使其寻找途径弥补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另一种是教师批阅题,实现了教师电子批改这一新型的批改方法。“画一画”是将课文中的空白部分,给学生以想象发挥的空间,或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文字后将自己的理解进行转化,并以画画的形式把自己的理解感受表达出来“网上探究”是留

第 4 页 给学生相互之间讨论或学生与老师之间共同探讨有关课文的疑问。

六、教学过程与分析

(一)、谈话导入,激趣探奇。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的水有颜色吗?媒体显示:五彩池的画面师述:在我国四川松潘的藏龙山上有个五彩池,那里的水不但有颜色,而且还非常奇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3课。(板书:五彩池)分析“有了兴趣,就会乐此不疲、好之不倦。”这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阶段,小学生渴求新知,导入时,教师设计一张静态的五彩池的美景图,声情并茂的导语仿佛把学生带到五彩池边;接着,展示动态的录像,让学生感受五彩池的美景,然后引入课文内容:“你见过有颜色的水吗?”教师精心设计的导语和图象创设情感性情境来激励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师的情感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形成师生情感沟通、融合的统一合作场。(二)、理清思路,检查预习。

1、课文围绕五彩池的美丽、神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方面?(板书:数量、形状、颜色、成因)

2、检查交流预习情况。

(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找出容易出错的字,查阅小字典,帮助记忆。

(2)引导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并说说自己了解到了些什么?

第 5 页(3)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对课文提出疑问。

分析:自学能力是独立学习的能力,是观察、理解、综合概括等多方面能力的统一表现。学生在预习、自学中确定学习目标,提出自学要求,养成良好自学习惯,而学校开发的网络平台为他们进行课前预习质疑提供了极大方便。预习的目的是了解学习内容。但切实达到“先学再教”则应首先解决学生预习中的困难和盲目性。教师精心设计自学提纲,有助于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自学。这样为理解领悟课文较深刻的内容奠定了基础。自己能读书,不待老师讲,先学后教的模式在网络环境中充分得到体现。网络平台已成为课上、课下学生学习的伙伴。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体会到了什么?并用朗读的方式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2、学生交流

(1)理解句子a:“那是个晴朗的日子,我乘汽车来到藏龙山,只见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体会到:水池很多。从哪里体会到的?(漫山遍野、大大小小)媒体显示:大大小小的水池师:是呀,据资料统计藏龙山上的水池有400多个。把水池多的意思读出来。齐读句子。水池真多,还有谁来交流?

第 6 页(2)理解句子b:“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辉,好象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体会到:水池很美。请学生听师范,读边听边想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 生:看到了宝石。媒体显示:视频“宝石般的水池” 师:宝石很美,晶莹剔透。藏龙山上的水池就像宝石一样,铺展在绿地毯上,在阳光照耀下,光彩夺目。把水池的美读出来。女同学齐读句子。水池除了美,还怎么样?(3)理解句子c:“水池大的面积不足一亩,水深不过一丈。小的像个菜碟,水很浅,用小拇指就能触到池底。”体会到:水池很好玩。媒体显示:大小深浅不同的水池打比方理解,读出好玩的意思。男同学齐读。

(4)理解句子d“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彩带,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围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有像葫芦的,有像镰刀的,有像盘子的,有像莲花的……”体会到:水池的形状很多,各种各样。师:那省略号说明什么? 生:还有很多形状,作者没有都写出来。媒体显示:各种形状的水池请同学发挥想象力,想想还有哪些形状的?学生交流。

师:作者运用比喻的方法把五彩池的多姿多彩展现给了我们,我们能通过朗读把它表达出来吗?齐读句子。

3、小结:这一自然段作者通过数量、形状写出了五彩池的第 7 页 美丽神奇。媒体显示:视频“五彩池”徜徉在这神奇的大自然中,聆听着美妙的音乐让我们美美地读好课文,再来一下欣赏美丽的画卷。五彩池真美啊!美得让我惊奇。

4、默读课文第三段,找找课文中用了几个“却”字,去掉这些“却”字再读读,看看能体会到什么?学生交流。媒体显示:有着各种颜色的水池师生对读,再次感悟。(颜色的神奇)小组赛读。指导朗读。师:五彩池仅仅是五种颜色吗?请同学换个词语说说。换词练习。

分析:重点深究是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是训练学生理解语言文字,体会思想感情,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过程。教学中,我们充分网络的优势,利用创设的情境,扶放并行,引导学习探究,给他们“动眼看、动耳听、动口说、动脑想、动手做”的机会,精心设计,突破重点难点。儿童学习的过程是认识能力日益提高的过程。遵循儿童的学习思路来组织教材,突破重点,应选择好适当的方式,组织新的结构类型。如学生自读二自然段后,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进行朗读体会,通过读书、探讨、查资料,领悟到五彩池大小不

一、深浅不同,像宝石一样美。当教师显示五彩池有各种各样的形状时,学生的发表欲特强,他们说,有的像弯弯的月亮,有的像燃烧的枫叶,有的像五角的星星……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说话能力。

(四)、协作学习,深入探究。学习第四自然段。媒体显示:

第 8 页 “流动的水池”师:明明是清水,为什么在水池里会显出不同的颜色来呢?请同学读读课文,打开知识库找找有关的资料,同桌的同学共同探讨其中的奥秘。小组交流。小结成因:(1)池底长着许多石笋,高低不平。媒体显示:高低不平的石笋。

(2)石笋表面凝结着一层细腻透明的石粉,阳光透过池水,石笋就像高低不平的折光镜,把阳光折射成各种不同的色彩。媒体显示:视频“三棱镜演示光的色散”讲述:作者是在夏天去五彩池,阳光特别强烈,被石笋折射成各种色彩。(3)再加上水池周围的树木花草长得很茂盛,倒影使池水更加瑰丽。集体完成口答练习题(五彩池的成因)所谓拓展阅读是指:就语文阅读教学某一阅读素材相关的某一主题,搜寻更多的阅读材料加以整理与阅读,从而对该素材描述的事件所处的大背景,或者某个特定的视角形成自己的认识,进而加深课堂阅读素材的理解。课文第四自然段是介绍五彩池的成因的。教师要求学生自读后,结合知识库的相关资料,和同桌讨论形成五彩的池水的原因。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都说出其中的一到两点原因。

分析:internet环境下的语文拓展学习,计算机像笔、纸、书本一样,成了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工具。整个学习过程突破了狭小的教室空间与短暂的课堂时间局限。学生在网海里尽情遨游,获取了大量课本上没有的知识。

第 9 页(五)、欣赏品味,体悟情感。假如你就站在这五彩池边,你会说什么?学生交流。教师引导:难怪作者会说:“原来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齐读第五自然段。小结;课文最后一节和开头呼应,再次突出了五彩池的美丽、神奇。分析:让学生再次感受五彩池那美妙的情景,掀起学生诗意般的情感波涛,振奋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同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进入情景,体会意境,在美的氛围中进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六)、动手实践,拓展延伸。师述:同学们,我们刚才细细游赏了五彩池,我相信那儿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请你当小导游,给五彩池写一句精彩的广告词,看看谁能吸引更多的游客?现在,请同学打开写一写,点击回复进行发挥。交流广告词。布置课后练习。

分析:教育的本义就是教学生学会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以体现“教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教学思想。看了录像,阅读了大量课外材料后,教师组织学生给五彩池写一句精彩的广告词,给学生提供锻炼实践的空间。为了使自己的广告词更有说服力,有的学生还自己进行绘画,编顺口溜等。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七)、版面设计:

第 10 页 略

(八)、教学流程图: 略

关于本方案的说明

当前,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对当代社会产生着重大的影响,改变着我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知识经济的来临,呼唤着教育必须进行深刻的变革。以信息技术和教学设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变革的突破口,而现代教育技术中的网络技术是改进课堂教学设计的切入点。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过程具有开放性,学习过程的交互性,学习内容选择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内容形式的多媒体化。近年来,我校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开展了在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试验。特别是我校与网络公司共同探索开发的网络教学平台,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真正达到了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的目的,学生是按照自己的认知水平来学习和提高的,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完成的,这种学习使学生真正获得了智慧而不仅仅是知识,这正是传统教学所不能比拟的。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能够使学生开阔了眼界,扩大了知识面。上述的教学实践给我第 11 页 们很多思考,我们认为,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为基于认知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提供了环境。处于信息时代的教师和学生,面临着一个全新的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和认知工具的学习环境,如前所述,这种教学环境为素质教育的实践提供了教学条件。在这种环境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教师的职业技能和应具备的能力结构也随之转变了。同时,还必须掌握现代化的、先进的教学设计理论、思想和方法,用现代化的设计思想和方法指导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才能优化教学过程。

《五彩池》一课是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课例,本课件在学校自行开发的教学平台上运行。该平台操作简便,交互性强。

本教学设计在苏州市“信息化与课程整合”教学设计评比中获一等

识字四教学反思 篇8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在课中注重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采用加一加,减一减,对比换偏旁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同时写字的指导是识字教学的重点,本课八个要写的字中,有六个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重点指导左右结构的字。要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观察、分析字形,运用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律把字写规范,写美观。补:第四、五两笔要短,右边不过竖中线。拔:左窄右宽,捺要舒展,右边不要写成“发”。所:左边的笔顺是。助、功:右边都是“力”字,“横折钩”的“折”笔要往左斜,不能写垂直。我还注重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

开始上课时先简介了成语特点: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有的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像“拔苗助长”。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像“守株待兔”。让学生理解成语是什么,然后再讲解课文,“识字4”有三组成语。第一组是说人应该“取长补短”;第二组是说看事物要全面,不能以偏概全;第三组是说做事应该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不能急于求成。三组成语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在讲解成语时,首先先让学生了解字面意思,自己先思考,然后我再给延伸意思,让学生自己学会其中的道理。

经过做题我发现学生对成语故事知道的太少,平时积累不够,以后要让学生多积累成语,多阅读一些寓言故事,培养总结道理的习惯。对讲过的一些易错的字还是容易写错,这就说明我在强调时没有吸引他的注意力,以后要学着怎样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吸引他的注意力。

《识字四》教学设计 篇9

本组教材是以快乐的夏天为专题组织材料的,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写夏天美景的,又有写夏天情趣的,还有写夏天的气象常识的。要求学生会认52个生字,会写24个汉字,能正确朗读课文,能背诵古诗和相关的课文。学生在本组教材学习过程中,还可以体会到夏天的美好,感受到夏天的情趣。

在识字教学方面,教师可以采取分散识字与集中识字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的规律自主识字,让学生在上下文语言环境中识字,提醒学生留心街道两旁招牌上的字,主动识字,注意积累。教师还可以采取游戏、文字重组等各种形式,注意加强生字的复习和巩固,防止回生。

指导学生写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的字,不但要写对,更要写好。可以将写字指导分散在每一课时,指导过程中根据字形结构突出重点,结合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学生记住一些写好字的规律。

本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形式诵读儿歌、童谣、浅近的古诗,带领学生展开想象,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走进生活大课堂,指导学生注意观察夏天的景物、气候,从而让学生体会夏天的美好,感受夏天的情趣。

识字4 上海市闸北区中山北路小学 刘晓英

【教学目标】

1、认识“蜻”、“蜓”等14个生字,会写“蚂”、“蚁”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并能模仿句式编几句儿歌。

3、了解夏天一些小动物的生活,体会小动物给夏天带来的情趣,使学生产生观察、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小动物的照片和名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要点】

1、认识“蜻”、“蜓”等14个生字,会写“蚂”、“蚁”两个字。

2、理解“展”、“运”、“网”。能正确地朗读儿歌。

一、导入新课

1、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春天过去了就是夏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夏天吧。(媒体出示课题)

2、在这美丽的季节里,有哪些动物朋友呀?请你们仔细观察,小动物在做什么呢?在生活中你们见过这些小动物吗?在什么地方见过它们?(学生自由回答)说明:运用多媒体课件,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世界,引导学生去观察发现,将学生带入学习的情境之中,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拉近学生与课本的距离。

二、初读课文

1、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有一位特别能干的小朋友编了一首儿歌就写了这些小动物有趣的活动,你们愿不愿意自己先读读?(媒体出示)

2、如果你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比如,有的字你不认识了,怎么办呢?(可以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可以问老师,问同学„„)说明:教师变个角度提出学习的要求,自然,有亲和力。在不动声色中,渗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3、这些都是很好的学习方法。现在请大家读读儿歌,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三、研读课文

1、学习生字“展”、“运”、“网”。(媒体出示)

(1)谁能学学小蜻蜓做个展翅飞的动作?(个别读,其他同学跟着读,读准巧舌音。)

(2)猜运字:师做动作生猜。还可以运什么?怎么运?练习说话。

(3)蜘蛛结的网叫蜘蛛网,咱们班有小画家吗?谁能到黑板上简单地为我们画张蜘蛛网?

教师在图画上写“网”,你们发现了什么?(网字外面的框就像是蜘蛛的网,里面的小叉子就像是小蜘蛛。)你还知道什么网?(引导学生组词)

说明:三个生字的学习巧妙地运用了不同的方法:动作理解、猜谜运用、画画比较、组词积累。不但让学生看到了生字的字形结构,还让学生理解了意思,同时还增强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2、各种形式读儿歌。

(1)学生“开火车“一人读一行。听的同学们要注意,他们的字音读准了吗?(2)同桌对读,一人读一句。

(3)还有这么多的同学都想读,这次我们这样试一试。先读读儿歌,然后在儿歌中找一找这些小动物的名字,用横线画出来。等你同桌的小伙伴也画完了,把你认识的小动物的名字读给小伙伴听,不认识的你可以问问他。

3、学习生字(动物的名称)

(1)学生交流画出的动物的名字。(板书动物名称)

(2)聪明的孩子,让我们一起呼唤这些小动物,把它们请出来吧!学生齐读。(3)小动物们从儿歌中跑出来了,你们还记得它们的名字吗?(媒体出示)谁能带着大家读读这些词?(媒体图画、拼音、词语全部出示)

一名同学读词语,其他同学跟着读。男生、女生比赛读。

(4)小动物们回家了,还能读出他们的名字吗?(媒体去掉图画)愿意读的一起读。

(5)拼音不见了,还认识吗?(媒体去掉拼音)

说明:以上环节里,教师采用多种方式,不断复现所学词语,从看图读拼音识字,到读拼音识字,再到去掉拼音识字,生字的识记体现坡度,在反复与生字的见面过程中,学生认识了生字。

(6)同学们,快快睁大你的眼睛,注意观察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都有虫字旁,都是小动物的名字,小动物中有的是昆虫,有的不是昆虫,都是形声字。说明:教师在学生认识了蜻蜓、蝴蝶、蚯蚓、蝌蚪和蜘蛛等生字后,引导学生寻找规律。在“你发现了什么”的引导下,学生感悟到借助形声规律识字的方法。这样在完成识字教学的同时,培养了学生识字能力,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4、写字指导。

(1)今天我们不仅认识了形声字,我们还要一起写写形声字呢!(2)媒体出示:蚂 蚁

(3)写好这两个字是有秘诀的,你们想知道吗? 媒体出示:虫字旁,横变提;

左和右,要相等; 马和义,变瘦长; 写出来,最漂亮。

学生齐读。

(4)运用这个秘诀试着写写这两个字,看谁写得最漂亮。

(5)教师巡视时随机提醒:“义”的笔顺是点、撇、捺。还要注意把两部分写紧凑。

说明:这一环节中的“秘诀”是对学生写好这两个字的指导,而且总结出了写好虫字旁的规律。通过“秘诀”让学生尝试自己写,而不是平常的老师指导以后写,学生会更认真,更感兴趣,更有成就感。

四、复习巩固

1、同学们写得真认真,老师送给你们一份礼物。你们收到什么礼物了?(小动物的照片和名字)我们让照片、名字手拉手,成为好朋友吧。大家一起来玩找朋友的游戏。

2、教师示范:“嘿嘿,我的朋友在哪里?你的朋友在这里。我们的名字叫:蝴蝶”„„12名学生分别上台做找朋友的游戏,其他同学一边拍手一边读词语。说明: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游戏中巩固生字,增强了识字的兴趣,不仅营造了融洽的学习氛围,而且加强了对生字词的复习巩固。附板书:

识字4 蜻蜓 蝴蝶 蚯蚓 蚂蚁 蝌蚪 蜘蛛

第二课时

【课时要点】

1、复习字词,会写“前”、“空”、“房”、“网”四个字。

2、表演朗读儿歌,并能模仿句式编几句儿歌。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许多小动物和它们的名字,小动物们想回家了,你能帮它们找到自己的家吗?

2、媒体出示一些小房子,小房子上写拼音。另外一些卡片上写着动物的名字,打乱顺序,请学生将字与音对应起来。

二、写字指导

1、媒体出示:前 空 房 网

2、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上下结构和半包围结构的字的写法。

3、指导:“前”是上小下大,“空”是上大下小。

4、教师范写,学生仿写。

5、集体评议。

说明:写字指导时可以迁移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帮助学生进行复习巩固,同时在指导时应该突出重点,比如上下结构的字写法上也有略微的区别,要帮学生进行归纳。

三、研读课文

1、小动物们回到了家,老师想和小朋友们一起来读读描写它们的儿歌吧!师引读:蜻蜓在半空做什么? 生:蜻蜓半空展翅飞。„„

2、学生质疑。(如果学生没有疑问,那么问题可由教师提出让学生讨论。)(1)媒体出示:蚯蚓土里造宫殿。

师:宫殿就是皇宫,蚯蚓怎么会造宫殿呢?(整天在土里钻来钻去,多像一个勤劳的建筑工人呀!)

瞧,句子写得多有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媒体出示:蜘蛛房前结网忙。(媒体出示:蜘蛛忙着织网的活动图片)师:蜘蛛忙着织网,要干什么呀?

3、表演读儿歌。

(1)今天我们和这么多小动物交了朋友,你最喜欢哪种小动物呀?请你读一读你最喜欢的这种小动物的活动,可以边读边加上动作演一演。练好之后,读给同桌听。(媒体出示儿歌)

(2)同学自己练习读书,再读给同桌听。(3)哪些同学愿意为大家读一读呀? 分别请了六位同学朗读儿歌,其他学生评议。(4)全班一起表演朗读。

说明: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选择朗读的内容,不以老师的指派来代替学生的阅读。边读边加上动作,一方面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另一方面让学生的学习得到一定程度的调节。

四、复习巩固

1、从这首儿歌中大家了解了很多夏天小动物的活动,这样的儿歌你们还想读吗?

2、媒体出示:(四首儿歌)小蚯蚓,挠痒痒,挠得土地软绵绵,挠得苗儿快快长。

花蝴蝶,展翅飞。常在园中歌。它能传花粉,不会酿花蜜。

一只蚂蚁运米来,搬呀搬呀搬不起。两只蚂蚁来运米,一齐用力进洞里。

夏天到,蜻蜓飞,用网捕上一大堆。不要!不要!保护益虫才是对。

说明:通过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复现巩固了学生学过的生字,而且学生能自主阅读儿歌成就感肯定不小。但是儿歌中学生没有学过的生字教师应该注上拼音,不要造成学生诵读上的障碍使他们失去兴趣。

五、拓展作业

1、拓展:(媒体出示)

(1)除了今天我们认识的小动物,你还对哪些动物有了解呀?你们能不能学着儿歌中的句子,说说这种动物的活动?比如,什么在什么地方做什么?(2)学生自由准备。(3)交流。

说明:在完成教学基本任务后,教师设计了仿照儿歌句式让孩子练说的环节。它打开了孩子思维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作业:

把自己创作的句子在儿歌后面写下来,这首儿歌的内容就更丰富了。附板书:

“识字四”教学案例-精选文档 篇10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北征乌桓时所作。本诗的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该课文教学设计,一起看看吧!

【教学目标】

1、体会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慨。

2、体会宏伟壮丽的景象。

3、写实与想象。

【教学重点】

目标1、目标2。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写作背景导入

该诗写于东汉建安十二年(207)秋。当年的夏五月,诗人率军北征乌桓,七月出卢龙塞,九月大获全胜。班师途中经过碣石山,诗人登高望海,留下了这千古传颂的名篇。

二、简介作者,揭示目标

曹操,字孟德,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曾历任大将军、丞相,封魏王,建安二十五年卒。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

曹操是一位杰出的诗人。

三、新授内容

1、师范读,生跟读。

2、生自由朗读,查字典解决生字词。

3、生齐读。

4、分析课文内容:

⑴分析字义:

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沧,通“苍”,青绿色。

海:渤海。观:看,统领全篇。

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洪:大。

行:运行。若:如同。

星汉:银河。志:理想。

⑵内容:

A、诗的前两句写什么?最后两句是写什么?中间十句写了什么?

叙事合乐时所加,与正文内容无关写景

B、写景部分采用手法,勾画了汹涌的,耸立海中的,岛上繁茂的,给人以如画的感觉。

C、“日月之行”四句采用了什么手法?(想象、夸张)写出了观沧海时的什么感受?

D、写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借景抒情,表达诗人博大的胸襟。

四、总结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内容

先突出写大海的碣石山高高耸立,节令虽是晚秋,山上却生机盎然,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吹来,林呼山唤,草木共鸣,海中的波涛呼啸翻腾,上欲接天,风助浪势,浪壮风色。从“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壮美的海山秋色图,敏锐的观察,开阔的视野,统揽全局的谋篇,显示出作者超人的智慧和非凡的学识。

写完眼前的山海,诗人虚走一笔,把不同时空段内沧海托举日月星汉的壮丽景象切换过来,使这海山秋色图平添出一股浩荡磅礴的气势。这是诗人英武壮阔胸怀的进一步拓展。太阳、月亮给人类送来温暖和光明,是诗人拯救苍生于水深火热之中、一统天下宏大政治抱负的真切比拟;灿烂的银河则是诗人文武兼备、雄才大略的生动写照。

五、作业

1、完成书后习题。

2、背诵默写课文。

“识字四”教学案例-精选文档 篇11

学习目标

1.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3.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A案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

2.学生课前查阅这两首古诗及作者的有关资料。

3.学生搜集描写秋景或表达思念家乡的古诗,读读背背。第一课时

学习《夜书所见》 交流资料,了解背景

1.学生交流课前所查阅的资料。

2.教师引述: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

3.看图说话:(出示课文挂图)瞧,这就是叶绍翁所见到的情景,请大家仔细看图,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第 1 页 1.自由朗读: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同桌互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互相评议、互相指点。

自学古诗: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课堂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决疑难问题。再读感悟,体会情感

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2.小组交流,组内成员互相补充。

3.指名描述画面,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4.体会情感:假如你就是这个离乡背井、独自在外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

5.感情朗读:带着这样的情感朗读古诗。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图文结合,熟读成诵

根据诗意,参照插图,熟读课文,练习背诵。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

第 2 页 2.让学生观察范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拓展活动

你还读过哪些诗人所作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读或背给同学听听。第二课时

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背诵古诗,导入新课

指名背诵《夜书所见》。出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提问:你了解这首诗的作者王维吗? 小组合作,讨论自学

根据学《夜书所见》的方法,小组讨论确定本诗怎么学习。自学基本步骤:

a、自读:读准字音,并借助课后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词义。b、自思: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并提出自读中产生的疑惑。c、交流:读读、说说、问问。

2.学生按自己小组议定的方法自学,教师巡视指导。师生交流,解决疑难

每组读诗,说说读懂了什么,并提出小组学习时所产生的问题及解决的结果。其他组的同学与老师参与其中,或讨论解决或补充己见。感情朗读,启发想象

第 3 页 指名朗读诗文。问:你们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引导以情促读。问:你能用读来表现出这种思想感情吗? 引导以读促发想象。问:同学们在读时头脑中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情景,能交 流一下吗?

学生交流想象的景像,并再次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品赏文字

自由朗读,达以成诵。同桌互读,练习背诵。品赏文字,述说感觉。问:你觉得这首诗中,哪些文字用得特别好?习写生字,当堂展评

出示生字:忆、异、逢、佳、信、遥、遍、插,组词朗读。说说这些生字写时要注意些什么。练写生字,或互相评点或大堂展评。拓展活动

你还读过哪些描写秋景的诗,背给同学听听。有机会到公园或田野里走走,看看哪些景物反映了秋天的特点,想想自己心

中产生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上一篇:2024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下一篇:【热门】父爱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