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业务考试题

2024-11-27

商业银行业务考试题(精选8篇)

商业银行业务考试题 篇1

票据业务测试题

一、填空题

1、按照规定《票据法》,票据分为 汇票、本票和 支票。

2、商业汇票分为 商业承兑汇票 和 银行承兑汇票。

3、票据是是指具有 一定书面格式 且可以转让流通债务凭证。

4、银行承兑汇票的应收取的手续费费率 万分之五。

5、贴现业务分为 直贴 和 转贴、再贴。

6、再贴现业务是指我行为了取得资金,将未到期的已贴现商业汇票再以贴现方式向 人民银行 转让的票据行为。

7、现行规定:票据利率在人民银行再贴现基础上加点形成,目前现行的再贴现率为 2.25 %。

8、商业承兑汇票由 双人 进行实地查询,查询人员至少有一名应为 会计人员。

9、付款人对向其提示承兑的汇票,应当向自收到汇票之日起 3 日 内承兑或拒绝承兑。

10、商业汇票付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 6 个月。

二、单选题

1、银行承兑汇票签发的最长期限为 D A、10天 B、30天 C、6个月 D、一年。

2、下列票据中,信用等级较高的票据为 D A、现金支票 B、商业承兑汇票 C、转账支票 D、银行承兑汇票

3、金融机构为了取得资金,将未到期的已贴现商业汇票以贴现方式向人民银行转让的票据行为称之为 A A、再贴现 B、转贴现回购 C、转贴现买断 D、贴现、4、将持有的票据质押金融同业,融入资金的票据业务是 C A、买断 B、逆回购 C、正回购 D、在贴现

5、银行承兑汇票应属于 D A、支票 B、银行汇票 C、本票 D、商业汇票

6、没有更改的权利而变更票据上除签章以外的其他记载事项的,B A.票据的伪造

B.票据的变造

C.票据的涂销

D.票据的更改

7、根据我国票据法的规定,背书时附有条件的,所附条件 B A.在条件成就时有票据上的效力 B.不具有票据上的效力

C.不管条件是否成就,均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D.在承兑前有法律效力,在承兑后无法律效力

8、汇票出票行为的相对应记载事项包括 D A.出票日期

B.收款人名称

C.付款人名称

D.到期日

9、票据付款人在付款时应当审查 B A.出票人与持票人之间有无真实的交易关系

B.背书是否连续

C.持票人与其前手之间有无原因关系

D.出票人的签章是否真实

10、持票人对票据的出票人和承兑人的票据权利,自票据到期日起2年。见票即付的汇票、本票,票据时效的起算日是 A A.出票日

B.到期日

C.承兑日

D.付款日

三、多项选择题

1、商业汇票包含下了那些票据 CD A、银行汇票 B、银行本票 C、银行承兑汇票 D、商业承兑汇票

2、转贴现业务的交易对手为金融同业,按照规定其风险权重为 BC A、100% B、20% C、0 D、50%

3、下列说法中,关于银行承兑汇票表述正确的有 ABD A、必须建立在真实的贸易背景之上。B、出票人必须有到期解付承兑汇票的能力,C、签发人为企业,信用等级较差。D、可以背书转让和贴现。

4、票据业务风险主要包括 ABCD A、信用风险 B、利率风险 C、操作风险 D、道德风险

四、判断题

1、对持票人而言,背书的连续具有证明票据权利的效力和行使票据权利的效力。(√)

2、以背书转让的票据,后手应当对其直接前手背书的真实性负责。(√)

3、背书人书写禁止转让的,一般票据仍可背书转让,只是背书人对于禁止后再由背书取得汇票的人不负责任。(√)

4、付款人承兑汇票,不得附有条件;承兑附有条件的,视条件予以承兑。(×)

5、根据背书连续性的要求,第一次背书的背书人应当是付款人。(×)

五、简答题

1、请简要例举开展办理银行票贴现对银行的有利之处(不少于4点)。

1、同贷款比较风险成本低,只有20%。

2、提前锁定收益

3、税务成本低。转贴现不计营业税

4、通过贴现可以调整规模、利润、不良率。

5、维护客户,实现上下游链式营销.2、为有效防范票据业务风险,总行对分行相关部门的职能有明确的规定,请结合我行情况简述如何防范风险。

1、计划财务部负责贴现业务的资产负债管理、流动性管理以及市场风险管理;负责制订、发布全行贴现业务指导利率;负责制定全行贴现业务专项资金政策;负责牵头制定全行转贴现、再贴现业务管理办法和业务规程。

2、风险管理部负责全行贴现业务信用风险和政策性风险管理;负责制定全行贴现业务的信贷政策;制定贴现业务信用审查审批、放款审查审批以及贷后管理的有关规定;

3、会计部负责贴现业务会计柜台操作风险的控制;负责牵头制定贴现业务会计柜台操作规程、商业汇票实物保管管理规定以及其他和贴现业务会计柜台操作风险有关的管理规定;负责实施对分行贴现业务会计柜台操作风险控制的检查和督导。

4、合规审计部负责评价各业务部门管理职责的履行情况,并根据审计委员会的指令开展对贴现业务合规性检查。

3、首次办理贴现应提供贴现申请人的哪些证件和资料? 1.已办理年检手续的营业执照或社团法人证明和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加企业公章存档);

2.法人代表身份证和经办人身份证(原件审核后复印件加盖企业公章存档);

3.法人代表授权书(有授权情况的);

4.通过中国人民银行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登录查询企业贷款证的有效性以及贷款的总体状况,并打印输出查询结果;

5.贴现申请人与直接前手签订的交易合同和符合我国税务法律法规规定的发票;如无合同或发票必须提供合理、真实、有效的书面证明;

6.商业汇票贴现协议书; 7.贴现凭证;

8.贴现申请书(经法律审查部门审核同意的可以贴现凭证替代)。

4、签发商业汇票必须记载以下八项款项:

1、表明是“商业承兑汇票”或“银行承兑汇票”字样;

2、无条件支付的委托;

3、确定的票据金额;

4、付款人名称;

5、到期日;

6、收款人名称;

7、出票日期;

8、出票人签章。

商业银行业务考试题 篇2

在竞争深化带来资源全球配置和产业升级转型的背景下, 国内企业成长呈现非线性增长, 为在竞争中保持领先, 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资本化运作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是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和资源配置功能的增强, 国内企业上市步伐明显加快。从为大型企业服务的主板、为中小民营企业服务的中小板, 发展到为新兴产业服务的创业板, 以及未来为海外上市企业服务的国际板, 资本市场的发展有效地拓宽了各层面企业资本筹集渠道。根据WIND统计数据, 2010年1-11月, 直接融资总额高达8666亿元, 其中IPO首发募集4309亿元, 分别较2009年增长68%和113%。

二是随着国内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 以业务整合、行业整合为目标的战略性并购重组也在向纵深发展。

三是在以低成本扩张为主要特征的外贸出口, 在面临国内资源供应日趋偏紧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的双重挑战下, 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走出去”, 建立起国内资产与国外资产、实体资产与虚拟资产、上游资产与中下游资产的多区域、多元化、多形式投资组合格局。

二、企业金融需求的新变化

(一) 要求银行具备较高的综合化服务能力

以往企业对银行的金融需求主要是存款、贷款、结算等传统商业银行业务, 银行提供的服务主要针对某一特定债务项下的资金需求。随着企业资本化运作行为不断增多, 企业对银行的金融需求也随之扩展至私募、上市、债券、产业基金等资本项下的服务, 而且其重要性和紧迫性甚至超过了存款、贷款、结算等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在各家银行传统商行业务同质化的情况下, 这些资本化运作的企业在选择合作银行时, 往往首先考虑哪家银行能够满足其资本项下的金融需求, 为其提供高效快捷的个性化服务。因此, 对银行来说, 谁的综合服务能力强, 能够有效解决企业的资本项下需求, 谁就能把握先机, 掌握客户的金融服务主导权, 进而带动存款、贷款和结算等传统商行业务的发展。

(二) 要求银行具备一体化服务能力

随着企业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步伐不断加快, 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走出去”, 跨境投资、海内外母子公司、企业集团等新的企业组织模式日渐成为主流, 企业对银行金融需求的空间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对于商业银行的服务半径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往往希望国内的主办银行可以为其境外的业务提供跨境、跨国的全球化、一体化服务。因此, 在企业积极“走出去”的背景下, 哪家银行在资金实力、渠道网络、科技力量、产品组合等方面能够满足一体化、全球化服务的需求, 必然会在同业竞争中占到先机, 在抢占“走出去”企业国外业务资源的同时, 带动和提升对该企业在国内银行业务资源的竞争力。

(三) 要求银行具备更高的风险控制能力

客户对银行提供同时兼顾资本项下和债务项下的一体化服务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而资本项下和债务项下、本土化和国际化的金融服务内涵和风险因素差别较大。从风险评价的视角来看, 债务项下的商行业务主要着眼点是对企业过去现金流的评价, 而资本项下的投行业务主要着眼点是对企业未来现金流的评价。在具体业务开展过程中, 必须根据企业不同阶段的金融需求, 坚持商行业务与投行业务各自独立的风险掌控要求。不同的风险评价视角, 必然需要银行在风险评判的视角、风险因素的识别、风险的计量、具体风险的把控等方面进行理念和操作上的突破和提升。对银行来说, 只有提高风险掌控能力, 才能将市场拓展得越宽、越深。

三、投行与商行业务融合发展的相关建议

企业资本化运作的加强, 加快了金融脱媒的步伐, 进而对银行的传统业务带来全方位的冲击。如何迎接新挑战, 在竞争中获得新发展, 推动投行和商行业务的协调发展, 成为目前商业银行亟需研究和思考的新课题。

(一) 投行开路, 商行跟进

在市场拓展中, 着眼客户资本项下和债权项下的整体金融服务需求, 特别是密切关注企业对资本项下金融服务需求, 以投行业务作为营销竞争的开路先锋, 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投行服务。在此基础上, 根据客户债项下的金融需求, 跟进提供存款、贷款、结算、现金管理等商行业务, 最终实现对企业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无缝连接。根据企业“起步、成长、上市准备、成功上市”四个典型发展阶段的需求特点, 投行与商行灵活搭配, 满足企业的全方位、各个时期的金融需求。

1. 企业起步期, 实行特殊便捷的小企业贷款业务流程, 改变硬性要求抵押的贷款方式, 为企业设计保证、抵押、信用的组合融资方案。在投行方面, 创新推广可认股选择权业务, 在商业银行支持企业的同时, 企业给予优先认股权利, 在未来合适的阶段, 商业银行可安排相关股权投资基金优先入股企业, 形成银企利益一致化, 推动企业发展。

2. 企业成长期, 随着业务发展的稳定和扩大, 贷款的品种和额度进一步扩大, 可选择流动资金贷款、贸易融资等产品。在投行方面, 担任企业私募引资顾问, 协助企业引入战略投资, 降低资产负债率, 进一步扩大融资的空间;同时在成功引入战略投资者后, 商业银行可基于投资者的入股价格, 提供非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服务, 盘活企业优质股权资产。

3. 企业上市冲刺期, 在流动资金贷款、贸易融资的基础上, 商业银行可提供期限较长的项目贷款支持。在投行方面, 为企业提供上市前重组、报表优化等财务顾问服务, 调整企业资产和负债结构, 提升利润水平, 同时对于企业上市地点的选择进行论证, 提供上市服务等顾问咨询业务。

4. 企业上市成功期, 针对企业跨越式发展的资金需求, 提供循环贷款、银团贷款等商行服务;在投行方面, 提供二级市场再融资顾问、股权市值管理、股权融资等服务, 解决上市公司股东参与配股、增发、增持等资本项下或并购、投资等资金需求。

(二) 产业上下游全链条

在市场拓展中, 着眼整条产业链制定综合的金融服务方案, 在满足核心企业金融需求的同时, 努力为核心客户稳定上下游企业, 实现产业链整体价值的提升, 达到既占领核心客户的竞争制高点, 又延伸业务的外延空间, 同时锁定贸易链上下游的业务风险控制。

(三) 产品表内外全覆盖

根据信贷环境的松紧程度, 合理摆布贷款等表内业务和理财等表外业务, 实现对资产的流量管理, 满足客户的金融需求, 熨平经济发展和信贷需求的波动。同时, 通过拓展各种非信贷类业务, 可以维护客户关系, 还可以有效地稳定和增加存款, 并提高中间业务收入。

(四) 服务境内外一体化

为适应客户“走出去”后, 本土化服务、国际化服务, 全球化、一体化的服务需求, 商业银行应整合资金、渠道、科技、产品等多方面的资源, 突破地域限制, 通过境内外机构联动, 延伸金融服务;同时还应顺着企业产业链的延伸、企业机构的延伸, 将本地化金融服务扩大至全球的金融服务, 实现对客户的服务境内外一体化, 实现资源在银行内部的共同开发和成果分享。

摘要:近年来,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步伐加快, 企业资本化运作行为明显增多, 商业银行传统的信贷业务和新型的投资银行业务协作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积极探索和实践“投行开路, 商行跟进, 产业上下游全链条, 产品表内外全覆盖, 服务境内外一体化”的新思路, 可以有效促进投行业务跨越式发展, 提升商行业务的市场竞争力, 形成投行与商行业务的良性互动、融合发展。

关键词:商业银行,投行业务,商行业务

参考文献

[1]尹毅飞.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发展重点研究[J].金融论坛, 2004 (12) :34-38.

[2]李勇.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之路[J].银行家, 2007 (3) :50-53.

商业银行业务考试题 篇3

关键词:商业银行 理财 发展困境 金融监管

我国个人银行理财业务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业务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产品从简单到复杂,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大。截至2011年末,我国商业银行年发行理财产品近千只,余额约4.6万亿元。然而,随着个人银行理财业务的不断发展,也产生了一些负面的现象,比如,理财产品成为部分商业银行监管套利工具,并存在客户投诉不断增加,各类纠纷呈现阶段性上升趋势的现象。这也使得监管部门在严格规范市场、维护消费者权益和保护理财市场发展的平衡上,处于两难境地。

商业银行理财市场发展不同阶段的监管规范情况

(一)理财市场发展早期的初步规范

2004年以前,我国有11家中资银行和数家外资银行从事个人外汇理财业务,2004年9月,6家中资银行经中国银监会批复同意开展人民币理财业务,自此,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开始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为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也为了呵护初生的市场,2005年9月,中国银监会以“规范与发展并重,培育和完善并举”为指导思想,制定颁布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风险管理指引》),初步界定了银行理财服务的范畴,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进行分类,对其业务管理、风险管理和监督管理进行了初步规范。

(二)金融危机前后对理财产品的相关监管规范

2006-2007年,中国银监会先后下发《商业银行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商业银行开展代客境外理财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调整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境外投资范围的通知》等数个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这些文件的密集出台,肇因正值国际金融市场泡沫顶点,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基金管理公司的QDII基金等蓬勃发展,而表面繁荣之下难掩危机,主管部门因此接连发令,规范商业银行行为。

同年,中国银监会下发通知明确取消了原《暂行办法》中对商业银行发行保证收益性质的理财产品需要向中国银监会申请批准的相关规定,改为实行报告制。对《暂行办法》中要求最迟在发售理财产品前10日将相关资料报送中国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的,改为在发售理财产品后5日内将相关资料报送中国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QDII基金、代客境外理财等铩羽而归,中国银监会接连下发多份针对理财产品业务的通知,分别从产品设计、客户评估、信息披露、风险揭示、销售合规等多方面进行风险提示和监管规范。

2009年,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报告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投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分别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报告管理和投资范围作出进一步规范和限制。

(三)近年监管规范情况变化

2010年开始,随着银信合作的全面加速,商业银行、信托公司利用相关规定匮乏,部分业务处于监管范围模糊的灰色地带,在发行部分理财产品的过程中借道信托绕开信贷规模控制,将表内风险转至表外,美化业务报表和监管指标,导致银信合作风险聚集。为规范银信合作市场,中国银监会自2009年末至2011年先后下发一系列的规范通知1,对银信合作业务转表等进行监管和规范,挤压“影子信贷”,控制银信合作相关业务的风险。

2012年,针对商业银行销售理财产品时存在诸多不规范行为,客户投诉直线上升的现实,中国银监会适时颁布《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销售管理办法》),从各个环节对商业银行开展理财产品销售活动进行规范。近期,为了防范和化解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风险,规范银行理财资金投资运作,中国银监会再次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促进银行理财业务的健康、稳健发展。

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规范的特征

(一)注重市场培育,并根据风险状况及时调整相关规范

从对理财产品的规范和监管的回顾中可以看出,监管者采取的是“跟随”策略,谨慎观察我国商业银行理财市场发展实际,并以“管风险”为原则,根据我国银行理财市场的发展变化和风险状况及时调整相关规范。比如,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市场准入应当采用何种方式,就分别经历了批准制、事后报告制、事前与事后报告相结合制。又如,中国银监会根据国内外金融形势在2008年和2010年分别密集出台相关规定,分别对境外代客理财业务和银信合作理财业务进行规范。

(二)相关规范的法律层级较低,集中在部门规范性文件。

从法律层级来看,目前直接规范我国商业银行理财市场的诸多文件中,仅有《暂行办法》和《销售管理办法》为部门规章,其余均为部门规范性文件,其优势在于灵活性,但整体法律层级相对较低。

部门规范性文件系主管部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授权,在自身职权范围内制定的有关规范,其制定和发布流程相对较短。中国银监会因此得以根据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和监管实际,及时甄别和预判风险并制定相关规范,维护商业银行理财市场的稳健发展。但是,部门规范性文件法律层级相对较低,从立法效力角度而言处于弱势。从法律的角度看后果有二:一是法律层级较低导致规范力度较弱;二是一旦发生法律冲突的情形,层级较低的法律规定在适用性上劣后于层级较高的规定。

当前商业银行理财市场发展面临的几大困境

应当看到,我国商业银行理财市场虽然蓬勃发展,但在资产和财富管理市场上,正面临证券投资基金、券商集合理财、信托公司信托计划等多重夹击,而商业银行理财市场自身,则面对着客户投诉不断上升,产品设计和收益形式日趋保守化的现实。从深层来看,当前商业银行理财市场现状及其面临的三个困境密切相关。

nlc202309011301

(一)法律困境

目前,在关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各项规定中,并未对理财产品的法律属性作出明确界定。《暂行办法》仅对个人理财顾问服务和综合理财服务从业务形态上进行了界定。因而学界对于商业银行理财属于何种法律关系尚存争议,争议焦点在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作为委托理财的一种方式,其法律关系是否在实际上属于一种信托行为。

1.支持“信托论”的主要理由

第一,《风险管理指引》指明“商业银行应当将银行资产与客户资产分开管理,明确相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管理、调整客户资产方面的授权。对于可以由第三方托管的客户资产,应交由第三方托管”。上述规定与法律界定信托关系的核心之一——信托财产独立相一致。

第二,“信托论”的支持者认为,凡是在形式上符合《信托法》中“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就是信托行为,换言之,只要在委托人和受托人之间形成委托契约关系,该委托理财业务即属信托行为。由此,商业银行理财、基金等产品均可以被视为具有“基于信托原理所形成的信托法律关系”。

2.对理财产品法律界定的另一种观点

上述将理财产品归于信托关系的划分并没有考虑到我国商业银行理财服务多样化的现实,实际上,不能简单地将所有理财产品非此即彼地归类于信托或委托关系。因而目前还存在一种观点,认为应当从具体的商业行为出发分析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法律关系,主要观点如下:

《暂行办法》按是否存在资产管理行为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分为理财顾问业务和综合理财业务。理财顾问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向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与规划、投资建议、个人投资产品推介等专业化服务。可见,理财顾问业务更多的是提供建议和咨询,并不涉及客户资产的管理运营,类似于咨询服务法律关系。

根据《暂行办法》第九条的规定,“综合理财服务,是指商业银行在向客户提供理财顾问服务的基础上接受客户的委托和授权,按照与客户事先约定的投资计划和方式进行投资和资产管理的业务活动。在综合理财服务活动中,客户授权银行代表客户按照合同约定的投资方向和方式进行投资和资产管理,投资收益与风险由客户或客户与银行按照约定方式承担”。所以,在综合理财服务中,因涉及银行对客户资产的管理运营,应根据具体不同的运营方式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进行区分,进而判断法律关系。

《暂行办法》根据客户获取收益方式不同,将理财产品分为保证收益型和非保证收益型两种。对于保证收益型产品,由于商业银行需要向投资者支付本金和事先约定的固定收益,该观点倾向将其认定为借款合同法律关系,对于保证收益理财产品超出保证收益部分的其他收益,由于商业银行和客户将按照事先约定分配并共同承担风险,该观点倾向于认定其为信托关系。还有一种近似的观点,认为商业银行和客户就本金形成债权债务关系,对收益部分由于客户有权享受正收益而不承担负收益的投资失败风险,相当于商业银行对客户收益做出担保,确保收益不为负,因而认为商业银行和客户就将收益部分形成一种担保的信托关系。套用同样的逻辑,该观点认为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的性质与之类似,即对于本金部分,为债权债务关系,对收益部分,为信托关系。

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中,由于商业银行系根据事先约定和实际投资收益情况向客户支付收益,而并不对客户本金的安全做出承诺,且对理财资金享有较大自主管理和处分的权限,与信托的“信托财产独立”和受托人权利类似,因而该观点认为这属于一种信托关系。

事实上,在探索我国商业银行理财的法律关系时,都不能不考虑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的实际情况,只有在此框架下进行的探索,才更符合我国实际情况,有助于商业银行理财合法合规地发展。

(二)发展困境

当前,利率市场化有序推进,商业银行依靠传统的信贷业务获取利润的空间受到挤压,而资产管理市场不断深化发展,百姓投资渠道日益增多,商业银行储蓄存款相应不断减少,资产负债管理革新迫在眉睫,这些都迫使商业银行探索新的发展道路,财富管理成为不少银行眼中的下一个利润增长点。

1.理财业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然而,纵观当前商业银行理财服务市场,一方面商业银行迫切期望通过理财业务发掘银行中长期新利润增长点,但另一方面又存在将理财产品工具化、滥用化的短视行为,这一矛盾成为当前银行理财市场发展困境的缩影。由此,理财产品短期化、同质化现象严重,理财产品沦为揽储工具,导致银行合规风险增加;理财产品销售人员在销售产品时重收益率、轻风险提示,因销售行为不合规引发客户误解导致投诉、诉讼,银行声誉风险增加;部分金融机构借理财产品绕开信贷规模限制等监管规定,将表内风险表外化,导致实质信用风险不断聚集。

2.造成发展困境的主要原因

第一,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法律属性不明,限制了理财产品设计的创新。当前理财产品同质化严重,一方面是因为理财产品成为揽储工具所致,另一方面也由于相关法律规范尚未明确,理财产品创新存在制度障碍。

第二,商业银行尚未形成从董事会层面起自上而下重视资产管理业务的理念,理财业务存在长远发展与短期套利行为的矛盾。虽然大部分商业银行都认识到未来财富管理将成为带动利润的新增长点,但绝大多数商业银行还没有将其纳入战略层面的思考,而只是因为理财业务撬动资金的规模和带动利润增长的潜在可能而对该项业务有所重视。换言之,不少银行所谓的“重视”仅限于将理财产品视为获得短期收益的工具,因此,不论是条线力量投入,还是合规管理力度都相对较弱。例如,目前,除极个别银行外,几乎还没有商业银行单独设立财富或资产管理部门,不少商业银行的理财部门往往是金融市场部或资金管理部下属的二级部门,这样的设置一是导致理财专业人力资源投入不足,理财产品设计专业化程度不高;二是致使在行内理财业务往往沦为配合其他部门完成任务的工具,如为了发展存款,商业银行推出滚动式理财产品,或者更多的将精力放在发售和赎回时间的选择而不是产品设计上,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由此已背离财富管理的初衷,成为监管套利的工具;三是不利于基层员工理解理财业务的本质,反而将其视为存款业务拓展手段,销售合规性不强,这也是近年来银行理财业务投诉和诉讼激增的重要原因。

nlc202309011301

第三,公众认识存在误区,理财市场的长期培育和正确理念的形成尚待完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作为一种投资方式,和其他投资产品一样存在投资风险。而现在不少投资者习惯于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视同毫无投资风险的银行存款,无法接受收益低于存款利率或本金受损。这一方面和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人员在销售过程中风险揭示不合规有关,另一方面也和投资者对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认识不足,以及长期以来民众对商业银行的心理预期和消费惯性有关。

但是,必须认识到商业银行的定位有别于券商、基金公司、信托公司,“稳健”依然是商业银行安身立命之本,在纠正投资人认识误区、加强销售合规性的同时,如何设计恰当的产品,既符合资产管理、财富管理的要求,又适当控制风险,不背离商业银行应承担的角色,是商业银行理财市场发展必须考虑的问题。

(三)监管困境

首先,监管部门虽然能够按照相关法律的授权,通过部门规章或规范性文件的形式根据商业银行理财市场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监管,但由于商业银行理财相关法律规范层级效力相对较低,监管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受到一定限制。

其次,商业银行对其理财市场的发展定位尚未明确,反过来制约监管力量的发挥。如上文所述,监管部门从一开始即以“规范与发展并重,培育和完善并举”为理念,在提纲契领地颁布《暂行办法》后,一直采取紧密观察和跟随市场、针对具体情况“点对点”及时纠正不规范行为的策略,尚未进一步制定全面规范银行理财业务的规范文件。事实上,监管部门无法也不应代替市场做出选择,用行政手段过度干预市场,市场发育的不成熟也意味着脆弱,监管部门如果无视现实下“猛药”,反而不利于市场平稳进化。

最后,监管部门必须平衡好培育市场和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关系。虽然监管部门必须着眼于商业银行理财市场的起步培育,但不能否认的是,监管部门的核心职责之一即是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这也是中国银监会所有发布的办法、指引、通知等文件的核心指向。如何既不影响市场发展,又能充分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利,同时做好消费者教育,普及正确的投资理念,是监管部门必须平衡好的关系。

对理财产品业务发展相关建议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理财面临新的发展临界点,具体而言,有五大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如何找准法律和市场定位,探索适当的银行理财产品发展之路;二是如何将资产和财富管理业务真正嵌入商业银行业务条块,使之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不是成为其他传统业务的配角;三是如何聚拢专业人才,设计出符合资产管理需要和商业银行稳健经营定位的产品;四是如何自上而下地普及贯彻银行理财产品作为资产管理条线的服务,从设计到销售各环节确保合规;五是如何做好消费者投资理念的纠正和普及,同时推动设计银行理财产品消费者保护机制,维护市场稳定。

(一)短期和微观层面

首先,制定理财产品会计处理和计提风险准备的统一标准,遏制目前利用监管空白修饰报表、美化存款数字的现象,从源头上控制理财产品成为揽储工具的可能。

其次,针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乱象,加强查处力度,增加违规成本,规范银行理财市场发展秩序。培育银行建立理财销售的合规文化,保护消费者正当权益。

最后,尽早建立专门的理财业务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和持续培训机制。参照基金等专业理财的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提高银行理财业务人员的准入门槛,明确市场禁入等惩罚措施,并建立固定、长期的从业人员持续培训机制,从人员管理上进行规范。

(二)中长期和宏观层面

首先,早日明确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法律属性,完善相关立法,根据法律、部门规章、部门规范性文件的法律层级,建立完善多层次的规范体系。

其次,推动资本市场顶层设计,加快理财产品的设计创新。目前,我国资本创新工具有限,缺乏相应的活跃市场,相关政策和规范处于缺失状态,应当自上而下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和相应工具的完整性,促进包括银行理财产品在内的财富管理手段的进一步丰富。

再次,引导商业银行真正理解和贯彻资产和财富管理理念。鼓励商业银行探索符合本行实际情况的银行理财产品定位,而非仅仅将理财产品作为传统业务的替代工具。推动商业银行梳理和调整业务条线设置,合理分配专业人力资源,推出符合银行定位的产品,丰富我国金融市场体系,拓宽百姓投资渠道。

最后,建立专门的消费者保护机制,持续做好消费者教育工作。监管部门应承担公众教育义务,帮助投资人客观认识风险,形成正确的投资理念,研究建立银行理财产品消费者保护机制,保护金融消费者正当权益。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所在单位无关)

作者单位:中国银监会国际部

责任编辑:刘颖 廖雯雯

参考文献:

[1]《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银监会令[2005]2 号)

[2]胡云祥.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性质与理财行为矛盾分析.上海金融.2006,(9):24.

[3]朱永利.我国商业银行法律性质探讨[J].武汉金融.2012,(3):48-50.

[4]朱小川.论加强金融理财产品监管的制度建设[J].南方金融, 2011, (3).

[5]周荣芳.银行理财产品的存款替代与利率市场化[J].中国金融, 2011,(15).

注1:包括《关于进一步规范银信合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规范信贷资产转让及信贷资产类理财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转让业务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的通知》、《关于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转表范围和方式的通知》、《关于做好信托公司净资本监管、银信合作业务转表及信托产品营销等有关事项的通知》。

其他银行业务试题 篇4

1.中央银行票据的流动性次于: √

A普通股票

B企业债券

C金融债

D现金

正确答案: D

2.非金融企业短期融资券期限最长不超过:

A91天

B半年

C365天

D一个月

正确答案: C

3.银行本票提示付款期限为: √

A1周B2个月

C1年

D6个月

正确答案: B

4.短期融资券的发行对象为: √

A场内市场机构投资者

B银行间债券市场机构投资者

C场内市场个人投资者√

D国有大中型企业

正确答案: B

5.中国人民银行向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券被称作: √

A央行债券

B央行票据

C央行贷款

D央行国债

正确答案: B

6.商业银行满足企业短期融资需求和自身实施流动性管理、创造经营效益的重要工具是: √

A资金业务

B代理业务

C票据业务

D托管业务

正确答案: C

7.支付结算业务是银行的中间业务,主要收入来源是: √

A利息

B手续费收入

C外汇收入

D中间差价

正确答案: B

8.商业银行不可采用代收代付业务的是: √

A代理各项公用事业收费

B代发工资

C代理行政处罚

D代扣住房按揭贷款

正确答案: C

9.关于贷款承诺业务的分类,表述正确的是: √

A项目贷款承诺、开立信贷证明

B客户授信额度、个人贷款承诺

C票据发行便利、个人贷款承诺

D项目贷款承诺、个人贷款承诺

正确答案: A

10.商业银行提供的咨询顾问类业务,主要是向客户特别是大型机构客户提供: √

A财务票据信息

B其它公司行业经济报表

C公司人力资源咨询

D宏观经济政策变化的分析与预测报告

正确答案: D

判断题

11.银行扮演的只是中介或代理的角色,通常提供无偿服务。√

正确答案: 错误

12.现金是可随时兑付的资产,流动性最强。√

正确答案: 正确

13.存款业务是银行除贷款外最重要的资金运用渠道,也是银行重要的资金来源渠道。√

正确答案: 错误

14.票据承兑业务一般归类于托管业务,由银行托管部门负责。√

正确答案: 错误

15.代理政策性银行业务目前主要代理中国进出口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业务。

银行试题(储汇业务中心) 篇5

一、填空题

1.国家外汇管理局及其分支局对银行执行外汇管理规定的情况按年度进行考核,考核周期为(),考核评分采取()方式。考核内容涉及银行外汇业务经营管理的各方面,主要包括业务合规、数据质量、内控制度、培训和()等。2.网点柜员在办理发汇业务时,西联汇款客户填写西联汇款申请书发汇,使用()进行申报;银邮汇款及邮政国际汇款(实物、电子)等客户填写()进行发汇和申报。3.单位集中代员工申请开立工资账户、养老金账户时,经办柜员在审核被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证件的同时,还必须核对()、()的有效身份证件,协议中必须注明单位在为员工代理开户前已征得员工同意。4.外汇卡具有()和()两大功能。

5.人民币挂牌汇率是指邮政储蓄银行在对客户办理外汇业务时使用的人民币汇率,包括现汇买入价、现汇卖出价、现钞买入价和()等。各级机构应指定专人负责人民币挂牌汇率维护工作,以保证外汇业务系统挂牌汇率数据的及时更新。

6.挂失种类分为()、临时挂失、函电挂失和紧急挂失。挂失事项分为凭证挂失、密印挂失、()。

7.存折/单、存折/单密码双挂失或卡、卡密码双挂失后,经办柜员办理挂失补发时,必须先办理(),再办理补发新存折/单/卡交易或撤销凭证交易。

8.柜员办理随机换折时,应加强存折的真伪鉴定处理,对于因存折老化、污染损毁无法鉴定真伪的,不得办理随机换折,应向客户说明情况,办理(),同时收回用户手中该存折,日终上交上级储蓄事后监督,并在挂失登记簿备注栏注明:“破损、挂失、换折”字样。

9.外汇卡和奖品的使用与保管,应参照()相关规定执行。

10.外汇卡积分兑奖业务交易用于客户积分的兑奖、退奖、查询和()的业务处理。

11.营业中由于系统或电力等原因造成柜员未做正式签退而退出机构,可逐级进行()。营业中柜员临时离席,必须办理()。

12.柜员在办理汇款业务时,如果系统出现“系统正在处理中”、“交易超时”、“通讯错误”等提示时,柜员不得()发送汇款业务交易,做好客户解释工作,在收取客户汇款本金、汇费及手续费后,通过()交易,查询该笔交易状态,并根据查询到的不同交易状态做相应业务处理。13.公司业务系统与汇兑大集中系统互通后,由汇兑前台汇往单位的实时汇款业务,单位账户在汇兑系统如有绑定的商户,则可在商户中记录兑付明细,可以通过()查询商户的交易明细信息。

14.自2009年3月20日起,对公入账和商务汇款由原单笔5万元调至()元。汇款1万元(含)以上需经()授权办理,超过()元(含)需支局长授权办理。15.商务汇款批量差错处理包括批量取消、批量冲正、批量止付、批量解止付和批量差错处理结果查询五个交易。各汇兑网点、汇兑市县中心只负责()和()交易。

16.代收支付业务是指根据购买商品的(),将货款交由汇兑前台,由汇兑网点代()收取客户货款的业务。

二、选择题

1.客户在网点办理现金取款业务,金额超过(),要求客户必须提前()到网点或以电话方式进行大额预约取款,否则不允许随意受理现金取款业务。

A.5万元(不含5万元);一天 B.5万元(含);一天 C.5万元(不含5万元);两天D.5万元(含);两天 2.分行自()起,正式启动国际汇款业务的国际收支申报工作。即向国家外汇局所属分支机构报送实物申报凭证。A.2008年11月1日 B.2009年11月1日

3.各支行应将国际收到申报单外管局留存联按规定装订成册,于月初()个工作日内,上缴至分行个人业务部或属地属地外汇分支局。A.1 B.三 C.五 D十

4.入帐汇款申报业务。网点需在入帐当日或最迟次日,以电话或短信方式通知收款人,由收款人在收到汇款后的()个工作日内到其外币储蓄帐户开户网点进行申报。A.1 B.三 C.五 D十

5.各网点在为客户办理跨境汇兑、国内汇兑、储蓄转账业务交易金额单笔人民币()以上,外币等值()以上的现金汇款、现钞兑换、票据兑付、现金到账户的转账、结售汇业务时,柜员应对客户身份信息进行核查,按规定留存客户身份证件复印件,将核查结果打印在身份证件复印件背面上缴事后监督审核保管。

A.1万元(含);1000美元(含)B.1万元(不含);1000美元(不含)

6.按总行有关规定,自2008年12月1日起,代理西联国际汇款和手持外币现秒汇出的银邮国际汇款,最高限额提高至();外币储蓄帐户汇出的银邮国际汇款,最高限额提高至()。A.1万美元(含);5万美元(含)B.1万美元(不含);5万美元(不含)

7.挂失后续业务(含挂失补发、挂失清户、挂失撤销凭证、解挂失、密码重臵、再挂失等)必须由客户本人办理,如有特殊原因并提供下列()材料的,否则不允许代办:

(1)本人授权代理人办理挂失后续处理的委托书(应写明具体委托事项,并承诺若日后出现纠纷由本人承担一切损失);

(2)有关部门(如司法部门、公证机构)出具的情况证明(包括监护人证明书或对委托书进行公证);

(3)存款人开立该账户时提供的实名证件原件和代理人的有效实名证件原件;

(4)挂失申请书原件。

A.全部 B.(1)和(3)C.(1)、(3)和(4)D.(2)、(3)和(4)

8.商务客户号按业务分类可分为收汇商户和兑付商户。收汇商户只能办理()业务,由()付费。

A、兑付、兑付方B、汇款、汇款方C、兑付、汇款方 D、汇款、兑付方

9.商户号的维护/删除由()的机构维护和删除,删除后的商务客户号不能恢复使用。

A、该客户号 B、临时商户 C、注册该客户号D、注册商户

三、判断题:

1.所有凭证的正式挂失必须在账户开户的省内办理。活期存折和卡对应的密码挂失可在全国任一联网网点办理,其余挂失交易受理范围与该帐户通存通取范围一致。

2.卡异地办理正式挂失的,挂失期满后,无法办理补卡,单卡户只能办理挂失清户;卡折合一户只能办理挂失撤消凭证。

3.取消、止付、冲正交易可以应客户要求办理。

4.因特殊原因一个月内未联系到客户的,经办柜员经过有权人员审批后,可进行冲正操作。要求各网点妥善、长期保管事发日监控录像,以利于与客户发生纠纷时取证。5.新版网点个人业务各类手工登记簿无使用周期。原则上原有的登记簿记满后,方可使用新登记簿;新登记簿使用前,必须将记满登记簿中尚未处理完的事项全部逐笔按顺序登记在新登记簿上,同时在记满的登记簿上逐笔登记转登记日期和处理人。

6.新版登记簿的填写,要求必须字迹端正、清晰;不允许无故缺漏项;不允许无故空行。如需修改,须修改人及网点负责人在修改记录旁签字确认,并登记修改日期。7.网点在受理客户持存折办理任何业务时,要求必须全部通过专用存折(单)鉴别仪严格逐笔检验存折真伪,同时经办人员要查看存折是否有被刮补、挖补及涂改现象,特别要检查存折户名、印刷号和账号三处位臵。经验视后,能够确定存折有刮补、挖补及涂改等异常现象的,不得为客户办理业务,要求立即向110报警并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安全保卫部报告,同时报备个人业务部。

8.自2009年6月27日起,各网点办理活期存折开户、定期一本通开户、批量领凭证、卡加办折、挂失补发新存折、随机换折业务时,柜员必须对新存折刷折“写磁”,并确保磁条信息的完整正确。但如遇特殊情况,仍可以将未“写磁”的存折交给储户使用。

9.储蓄事后在处理起督金额以下的基本业务时,可不逐笔人工审核。

10.外汇卡不可由他人代为申请。

11.居住在中国境内16岁以上的中国公民,其有效实名证件为居民身份证或临时身份证。

12.预约支取日当日未支取的,大额预约取款不失效,客户不必重新办理预约。

13.无密户只能在开户局办理大额预约取款。

14.自2009年8月15日起,停止办理按址汇款转入帐汇款的收汇业务;自2009年11月1日起,停止办理按址汇款入帐兑付业务。

15.临时商务客户号是各省必须设定的唯一临时收汇商户,即辽宁省临时商户号为“ 210000000 ”;用于未注册商户号客户的偶发性批量收汇,可以简化前台业务处理手续。

答 案:

一、填空题

1.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扣分 宣传 2.境外汇款申请书 境外汇款申请书 3.单位负责人 授权经办人

4.快速办理国际汇款业务 个人外汇业务积分兑奖 5.现钞卖出价

6.正式挂失

凭证密印双挂失 7.密码重臵交易 8.凭证挂失 9.重要空白凭证 10.调整

11.柜员强制签退、临时签退 12. 重复、末笔流水查询 13.商户即兑信息 14.20万 综柜 10万

15.批量止付、批量差错处理结果查询 16.支付宝订单号 支付宝公司

二、选择题 1.A 2.A 3.C 4.C 5.A 6.A 7.A 8.B 9.C

三、判断题:

商业银行业务考试题 篇6

(结算业务条线)

单位姓名得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银行承兑汇票是签发,委托中国银行作为承兑行在指定日

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2、承兑申请人以存单作质押,应到存款行将开户证实书臵换为,并办

理手续。

3、承兑汇票必须按凭证号码顺序使用套打,不得分别打印。空白

银行承兑汇票凭证不得预先盖好汇票专用章备用。不得在前交付给

客户。

4、银行承兑汇票凭证的领用采取的办法,建立逐级交接制,严禁调

剂。

5、对已发出的承兑汇票委托收款,若自该承兑汇票到期日起日内仍未收到承兑行划回

托收款项,应立即,查明原因,确保委托收款款项及时、准确划回。

6、银行承兑汇票未用注销仅限于的承兑汇票退回。若已承兑未使用银行

承兑汇票内容变更,不可做简单凭证臵换,必须按未用注销处理后,重新根据变更内容按规

定办理承兑,并。已挂失止付/公示催告,超过票据权利时效的承兑汇

票不可作未用注销。

7、银行承兑汇票承兑业务实行的管理模式,各部门必须根据业

务分工做好业务衔接,严格。

8、承兑银行到期收取票款,如出票人结算账户无款或不足支付票款:营业部门应当立即通知

部门,并根据部门的通知办理垫款手续;

9、承兑行对承兑汇票票面真伪鉴别,严格实行,按程序进行初审、复审后,方可。

10、办理银行承兑汇票承兑业务的机构准入按照《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开办银行承兑汇票

承兑业务、管理办法(试行)》相关规定执行。

二、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36分)

1、因持票人超过票据权利时效未提示付款导致的长期未解付款,经部门负责人审批后,通

过国内支付结算系统柜台解付票款交易将票款由“8331临时存款”核算码转入()核算

码核算,同时系统销记“0781/0881银行承兑汇票”表外账。

A、8429B、8331C、8341D、84212、各行根据本行承兑业务按需核定承兑汇票领用数量,承兑汇票库存量不能超过上季度月

均使用量的(),不足一本按一本领用,承兑汇票作废率应控制在月实际使用量的()

之内。

A、20%,10%B、10%,5%C、25%,10%D、20% ,5%

3、承兑保证金帐户利息结息后转入承兑申请人()。

A、结算帐户B、专用帐户C、临时帐户D、承兑保证金帐户

4、承兑业务手续费不得减免,手续费收入在()中核算。

A、5323B、5313C、5326D、53105、办理拒绝付款手续时,营业部门应于接到承兑汇票及托收凭证次日起()内,出具“拒

绝付款理由书”。

A、3日B、2日C、4日D、5日

6、各级凭证保管和使用部门负责人()应至少对空白银行承兑汇票凭证保管及领用情

况进行一次检查,并做出记录签章备查。

A、每旬B、每月C、每半年D、每年

7、银行承兑汇票的付款人是()。

A、汇票的出票人B、汇票的背书人C、承兑银行D、持票人

8、银行承兑汇票背书转让的,其金额()。

A、可以部分转让 B、必须全额转让 C、可以超过面额转让D、以上都不是

9、银行承兑汇票的持票人在()情况下,可以对前手行使追索权。

A、承兑人破产B、汇票超过票据时效C、汇票超过提示付款期 D、汇票遗失

10、下列票据当事人中,属于商业汇票独有的当事人的是()。

A、出票人B、承兑人C、背书人D、被背书人。

11、承兑汇票付款期限从承兑汇票承兑之日起至到期之日止,最长不得超过()。

A、一年B、3个月C、6个月D、两年

12、承兑银行办理承兑时,需通过()核算码进行表外科目核算。

A、0783、0883B、0780、0880C、0781、088

1D、0782、088213、银行承兑汇票的出票人于汇票到期日未能足额交存票款,承兑银行付款后,承兑逾期垫

款每日按垫款金额的()计收利息。

A、千分之五B、万分之五C、千分之一D、万分之一

14、承兑保证金应通过()核算,与已签发的银行承兑汇票配对管理。

A、8401B、8402C、8408D、841015、对一年内保证金账户未发生交易,且出票人在我行已无债务的,经公司业务部门确认,书面通知出票人来行销户,自发出通知之日起()后,营业部门办理销户手续。

A、10天B、20天C、25天D、30天

16、如果票据被盗,失票人可以向()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

A、票据出票地

B、票据支付地

C、票据行为地

D、票据被盗地

17、我国《票据法》规定持票人对承兑汇票的出票人和承兑人的票据权利时效,为自

汇票到期日起()。

A、2年B、6个月C、3个月D、1年

18、根据《票据法》的规定,汇票的持票人没有在规定期限内提示付款的,其法律

后果是()。

A.持票人丧失全部票据权利

B.持票人在作出说明后,承兑人仍然应当承担票据责任

C.持票人在作出说明后,背书人仍然应当承担票据责任

D.持票人在作出说明后,可以行使全部票据权利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出票人持承兑汇票提示承兑时,营业部门应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审核,内容包括不限于以

下内容()。

A、承兑汇票上记载的出票人名称、账号是否相符;

B、出票人的签章是否符合规定;

C、出票人是否在本行开立基本存款帐户或一般存款帐户;

D、承兑汇票必须记载的事项是否齐全无误;

E、承兑汇票要素与承兑协议是否相符。

2、承兑银行接到持票人开户银行寄来的托收凭证及承兑汇票正本,抽出专夹保管的承兑汇

票卡片和承兑协议副本,审核内容包括():

A、承兑汇票应为本行承兑,与留存承兑汇票卡片的号码和记载事项相符;

B、承兑汇票必须记载事项齐全,必须记载事项若有更改应由记载人签章证明;

C、承兑汇票做成委托收款背书,背书连续,粘单粘接处签章符合规定;

D、承兑汇票是否超过提示付款期限,且无公示催告;

E、托收凭证的记载事项与承兑汇票记载的事项是否相符;

F、根据银行承兑汇票防伪点鉴别其真伪。

3、办理银行承兑汇票查询业务时,查询行应做到():

A、于受理查询当日最迟不得超过次日发出查询信息;

B、接到查复行回复信息后,对所查询问题得到明确答复的,在查复书第一联上注明查询情况和本行处理结果与原查询书合并保管,并在查复书第三联上加盖结算专用章交持票人;

C、因本行业务需要或持票人要求,需到实地查询的应陪同持票人前往,证实书要密封保管带回;

4、办理银行承兑汇票查复业务时,查复行应做到():

A、应确认查询书内容是否填写齐全、清晰;

B、收到邮寄方式的查询书时,还应确认查询书是否加盖查询行结算专用章及经办签章;

C、在查复信息内注明“真伪自辨”和查询次数;

D、根据查询书内容与原承兑汇票第一联核对无误后,当日向查询行发出查复信息;

E、受理实地查询时,应要求提供承兑汇票第二联、查询人身份证件、所在单位出具的证明公函(介绍信)及查询查复书等.5、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保证金帐户用于承兑到期付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挪用或与承兑申请人结算账户混用;

B、不能凭以出具虚假资金资信证明;

C、提前支取需公司业务部门审批后,遵循“原路退回”原则退回承兑申请人原结算账户;

D、保证金账户发生缴存和支取等交易,营业部门应逐笔向承兑申请人发送回单。

6、查询查复工作必须:()

A、严格按规定时限办理,避免延误积压造成资金损失;

B、实地查询必须双人前往,手续完备、查复加封;

C、银行承兑汇票查询查复业务经办人员与办理承兑人员可以为同一人;

D、查复内容需经业务主管签字授权办理回复。

7、承兑银行向委托收款银行支付票款时,需进行以下会计核算:()

A、销计0780

B、销计078

1C、销计078

3D、销计83318、空白银行承兑汇票属于重要空白结算凭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银行承兑汇票凭证不得作教学实习和练习使用;

B、银行承兑汇票凭证由下级行向上级行领用,严禁横向调剂;

C、银行承兑汇票凭证一律纳入备查登记类科目核算,以一本一元为记账单位;

D、银行承兑汇票凭证管理,贯彻“证账分管、证印分管、证押(压)分管”原则。

9、作废空白银行承兑汇票凭证按照以下()方式处理。

A、若出票人填写错误需作废,柜台人员必须将作废凭证收回;

B、应及时在银行承兑汇票凭证上逐联加盖“作废”戳记;

C、将作废凭证第二联右上角号码剪下,粘贴在“重要空白凭证使用销号登记簿”上。

D、作废的全套银行承兑汇票凭证应作为当日传票附件装订保管,不能私自留存。

10、营业部门(柜台)负责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具体操作,包括银行承兑汇票()等操作环节的工作。

A、会计核算B、查询查复C、挂失止付D、票据鉴别

11、签发商业汇票必须记载的内容包括表明“商业承兑汇票”或“银行承兑汇票”字样、确定的金额及()

A、无条件支付的委托

B、收款人名称

C、收款人帐号

D、付款人名称

E、付款人帐号

F、出票日期

12、银行承兑汇票的出票人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A、在承兑银行开立存款帐户的法人以及其他组织;

B、与承兑银行具有真实的委托付款关系;

C、资信状况良好,具有支付汇票金额的可靠资金来源;

D、可由银行以外的付款人承兑。

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

1、对应一份贸易合同,累计开立承兑汇票的金额,不得超过对应的贸易合同金额。()

2、承兑业务采用抵、质押担保时,如果质押银行承兑汇票的承兑银行为我行,则质押率为95%。()

3、承兑汇票背书必须连续,且承兑申请人为质押银行承兑汇票的合法持票人。()

4、对于在我行有过承兑垫款的承兑授信申请人,应在其全部清偿原有垫款的前提下,从严审查其授信需求、偿还能力,并认真分析垫款形成原因,本着谨慎的原则提供承兑授信,并采取有效的授信风险监控措施。()

5、持票人超过承兑汇票提示付款期,在票据权利时效内可向其开户银行办理委托收款手续。

()

6、承兑汇票保证金账户必须在承兑行开立。()

7、出票人缴存保证金时,可接受出票人以现金或汇款等形式直接缴存的保证金,或以发放贷款或贴现资金作为承兑保证金。()

8、办理承兑业务时, 可根据实际情况,预先发出空白银行承兑汇票办理承兑,后补办承兑申请审批手续。()

9、银行承兑汇票凭证出库应建立预留印鉴制度,下级行必须向上级行凭证库预留印鉴。()

10、对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应于到期日(法定休假日顺延)向出票人收取票款转入“8331”中核算,同时应销计0781表外科目。()

11、持票人对票据的出票人和承兑人的权利,自票据到期日起1年内不行使而消灭。()

12、汇票可以设定质押;质押时应当以背书记载“质押”字样。被背书人依法实现其质权时,可以行使汇票权利。()

13、根据国内支付结算系统打印的 “重要空白凭证出售登记单”、“重要空白凭证作废/销号清单”与“重要空白凭证登记簿” 进行核对,并与该业务发生日的传票进行查实;根据国内支付结算系统打印“凭证日结清单”与“重要空白凭证登记簿”及留存空白银行承兑汇票凭证进行核对,确保领入、使用、作废凭证数量及号码等核对相符。()

14、持票人为出票人的,对其后手无追索权,持票人为背书人的,对其前手无追索权。()

15、持票人因超过票据权利时效或者因票据记载事项欠缺而丧失票据权利的,仍享有民事权利,可以请求出票人或者承兑人返还其与未支付的票据金额相当的利益。()。

16、承兑授信保证金的缴存。出票人缴存保证金时,应提交转账支票,按照“商业汇票承兑协议”约定的保证金额从其在承兑行开立的人民币单位银行基本存款账户或一般存款账户足额转入,也可接受出票人以现金或汇款等形式直接缴存的保证金,但不得以发放贷款或贴现资金作为承兑保证金。()

17、保证金支取,承兑汇票到期时,营业部门应于承兑汇票到期日,通过“特种转账传票”,将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按相应比例转入“8331临时存款”科目。()

18、承兑授信中保证金账户按定期利率计息(当地人民银行另有规定的按规定执行)。保证金账户利息结息后转入出票人结算账户。()

19、承兑业务到期收款必须按规定办理,严格防止承兑申请人在无款支付,不愿意进行垫款的情况下,采取以新抵旧的方式进行循环承兑,规避真实的承兑监控。()

商业银行贷款业务会计处理 篇7

一、贷款的确认与计量

(一) 贷款的初始确认和计量

商业银行按当前市场条件发放的贷款, 应按发放贷款的本金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发放贷款时, 应按贷款的合同本金, 借记“贷款——本金”科目, 按实际支付的金额, 贷记“吸收存款”等科目, 存在差额时, 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贷款——利息调整”科目。“贷款”一级科目的金额反映的就是贷款的初始确认金额, 该金额也是贷款存续期间第一期的期初摊余成本。

(二) 贷款的后续计量

商业银行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 按摊余成本对贷款进行后续计量。贷款的后续计量主要涉及三个问题, 一是贷款摊余成本的确定, 二是贷款利息收入的确认, 三是贷款发生减值时, 贷款损失准备的计算及其会计处理。

(1) 摊余成本的确定。摊余成本是指该贷款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扣除已偿还的本金;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计算公式为:

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已偿还的本金±采用实际利率法将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贷款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在确定实际利率时, 应当在考虑贷款合同条款 (包括提前还款权等) 的基础上预计未来现金流量, 但不应考虑未来信用损失。贷款合同各方之间支付或收取的、属于实际利率组成部分的各项收费、交易费用等, 应当在确定实际利率时予以考虑。贷款的未来现金流量或存续期间无法可靠预计时, 应当采用贷款在整个合同期内的合同现金流量。

(2) 利息收入的确认。贷款持有期间所确认的利息收入应当根据实际利率计算。实际利率应在取得贷款时确定, 并在贷款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保持不变。实际利率与合同利率差别较小的, 也可按合同利率计算利息收入。计算公式如下:

每期期末的应收利息=贷款合同本金×合同利率

某期应确认的利息收入=该期贷款的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某期利息调整的摊销额=该期确认的利息收入-同期应收利息

资产负债表日应按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 借记“应收利息”科目, 按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 贷记“利息收入”科目, 按其差额 (利息调整的摊销额) , 借或贷记“贷款——利息调整”科目。收到利息时, 借记“吸收存款”等科目, 贷记“应收利息”科目。

(3) 贷款损失准备的会计处理。商业银行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贷款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 有客观证据表明该贷款发生减值的, 应当将该贷款的账面价值 (摊余成本) 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 计提贷款损失准备。

资产负债表日, 确定贷款发生减值的, 按应减记的金额, 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贷记“贷款损失准备”科目。同时, 要将“贷款——本金、利息调整”科目的余额转入“贷款——已减值”科目, 借记“贷款——已减值”科目, 贷记“贷款——本金”科目, 借记或贷记“贷款——利息调整”科目。贷款发生减值后, 资产负债表日应按贷款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 借记“贷款损失准备”科目, 贷记“利息收入”科目, 同时将按合同本金和合同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金额进行表外登记。对贷款确认减值损失后, 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贷款价值已恢复, 且客观上与确认该损失后发生的事项有关, 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 计入当期损益。但是, 该转回后的账面价值不应当超过假定不计提减值准备情况下该贷款在转回日的摊余成本。

(三) 贷款的收回

收回贷款时, 应按客户归还的金额, 借记“吸收存款”等科目, 按收回的应收利息金额, 贷记“应收利息”科目, 按归还的贷款本金, 贷记“贷款——本金”科目, 按其差额, 贷记“利息收入”科目, 存在利息调整余额的, 还应同时结转。收回减值贷款时, 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 借记“吸收存款”等科目, 按相关贷款损失准备余额, 借记“贷款损失准备”科目, 按相关贷款余额, 贷记“贷款——已减值”科目, 按其差额, 借记或贷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贷款, 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作为呆账予以转销, 借记“贷款损失准备”科目, 贷记“贷款——已减值”科目。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转销表外应收未收利息, 减少表外“应收未收利息”科目金额。已确认并转销的贷款以后又收回的, 按原转销的已减值贷款余额, 借记“贷款——已减值”科目, 贷记“贷款损失准备”科目。按实际收到的金额, 借记“吸收存款”等科目, 按原转销的已减值贷款余额, 贷记“贷款——已减值”科目, 按其差额, 贷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二、贷款业务在财务报表中的列示

(一) 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列示

资产负债表日, 贷款的账面价值应当在资产负债表“发放贷款和垫款”项目中反映。该项目反映银行发放的贷款和贴现资产扣减贷款损失准备期末余额后的金额, 应根据“贷款”、“贴现资产”等科目的期末余额合计, 减去“贷款损失准备”科目所属明细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分析计算填列。以例2为例, 20×3年12月31日, 甲银行确认贷款减值损失后, “贷款损失准备”科目的年末余额为2455.30万元, 同时, “贷款”科目的年末余额为4954万元, 因此, “发放贷款和垫款”项目的期末金额为2498.70万元 (4954-2455.30) 。在资产负债表附注中, 银行还应当分别按个人和企业分布情况、行业分布情况、地区分布情况、担保方式分布情况等对各项贷款业务予以披露, 对贷款损失准备按不同项目披露其期初、期末余额。

(二) 在利润表中的列示

贷款业务确认的利息收入应当在利润表“利息收入”项目中反映。该项目反映银行经营贷款业务等确认的利息收入, 应根据“利息收入”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以例2为例, 20×3年该项贷款业务确认的利息收入为520万元, 因此甲银行编制的本年度利润表中, “利息收入”项目的本期金额为520万元、上期金额为518万元。在利润表附注中, 银行应当分别不同项目对利息收入的本期发生额和上期发生额进行披露。

(三) 在现金流量表中的列示

贷款业务在现金流量表中的列示主要涉及“收取利息、手续费及佣金的现金”、“客户贷款及垫款净增加额”等项目。“收取利息、手续费及佣金的现金”项目反映商业银行本期收到的利息、手续费及佣金, 减去支付的利息、手续费及佣金的净额, 可根据“利息收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应收利息”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客户贷款及垫款净增加额”项目反映商业银行本期发放的各种客户贷款, 以及办理商业票据贴现、转贴现融出等业务的款项的净增加额, 可根据“贷款”、“贴现资产”、“贴现负债”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08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会计》,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

加快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思考 篇8

我国加入WTO后,外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将逐步获准经营人民币批发和零售金融业务,并享受国民待遇,这将对我国银行业产生巨大的冲击。外资银行资本实力雄厚、资产规模大、业务品种齐全、经营管理能力成熟、服务手段先进,它必将通过提供多元化和综合性的业务服务来争取客户,扩大市场,进而获取利润。它对中资银行的生存与发展构成巨大压力,使中资银行面临极大挑战。基于此,它要求我们中资银行,与时俱进,转变观念,调整与理顺思路,积极吸收和大胆借鉴外国银行先进的经验和做法,把对加快业务创新和发展,摆在中资商业银行应对加入WTO的战略高度,来加以认真对待与研究。

同时,金融创新也是商业银行不断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内在要求,是金融业经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重要内容,是银行立足社会、面向市场、获取经营效益的主要手段。通过金融创新,不断开拓业务,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提高自身资产质量,可以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通过产品创新,有效提升商业银行的社会化服务功能,增进商业银行体系的整体效率,使商业银行在竞争中争得更多的市场份额,确保其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当前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重点

1、围绕新兴市场推进公司业务的创新。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已成为“十五”期间的重要战略任务。围绕这一发展战略,商业银行要立足实际,面向市场,积极开拓,创新发展思路,以大力推进公司业务的发展和结构调整。

其一,以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通信技术等为支持的高新技术产业以其良好的成长性和高产出率,成为我国新世纪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商业银行要抓住时机,积极调整传统体制下形成的经营思路和经营模式,加大对新经济产业的信贷投入,通过积极调整信贷资产结构,努力提高资金来源的开发利用和再配置效率。同时,要完善金融服务机制,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向高技术企业以及传统企业的技改和升级,加快新经济产业向纵深化、专业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在支持新经济本身发展的同时,调整信贷结构,提高银行经营效益。

其二,积极参与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十五'’规划把产业的结构性调整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一项重大战略提上议事日程。公司上市、法人重组、企业并购必将形成一个巨大的、有潜力的市场,商业银行要顺应市场变化,积极参与,主动配合,围绕国有企业的战略性重组、企业购并、产权交易、资本经营等开展信息和管理服务,通过提供资产评估、企业资信评级、技术项目评审、资信调查、市场调查、管理咨询、财务顾问等服务,并利用商业银行的资金优势,为企业的技术改造、资本经营、产权交易等提供资金支持,帮助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和资产重组,优化企业结构。商业银行通过参与企业重组,可以盘活信贷资产,改善财务结构,降低经营风险,增加收入,从而加速商业化进程。

其三,大力支持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培育新的经营效益增长点。资产质量是商业银行的生命线。由于历史等多种原因,我国商业银行公司业务主要以传统业务市场为主,传统的行业、产业和企业的信贷业务占比很大,而对非国有经济的信贷投入较少。据统计,在我国经济中,目前非国有经济对GDP的贡献已达63%,对工业增长值的贡献已达74%。非国有经济特别是一部分高科技企业通过努力会逐渐成长为大企业。迅猛发展的非国有企业对金融需求是十分强烈的。因此,商业银行必须花大力气对非国有企业进行调查和研究,包括有关政策环境、行业趋势、未来2—3年的资金需求和其它服务需求等。在此基础上,研究出我们的客户群体,并给予信贷支持和其它金融服务,分类指导,与之建立稳定密切的银企关系,长此以往,形成自己的客户群,培育新的经济和效益增长点。

2、围绕银行卡椎进零售业务创新。

1985年第一张银行卡问世以来,银行卡已成为当今银行发展最快、普及面最广的业务,也已成为目前国内商业银行面向个人零售业务的最佳切入点。面对新的竞争环境,为了更好地推进零售业务创新,一要以银行卡产品为核心,在加快银行卡联网、联合经营、实现市场共享、设备共享、网络共享、信息共享的基础上,对银行卡产品进行深度开发。在进一步完善现有借记卡功能的基础上,大力开发贷记卡和国际卡业务;在利用高科技整台现有银行卡功能的基础上,开发新的增值服务。二要把银行卡业务与个人零售业务结合起来,实现零售业务新的转变,从以传统储蓄业务为主,向银行卡、中间业务、个人信贷和理财业务全面联动方向发展。按照“一卡多能”的原则,根据客户需要,把面向居民的各种金融服务通过银行卡形成个人综合帐户,为客户提供储蓄存款、消费信贷、支付结算、代理收付、外汇买卖、证券投资、个人理财等多种零售金融服务。通过银行卡,把传统金融业务与网络银行、手机银行、Callcenter等网络科技服务结合起来,使银行卡成为商业银行零售金融业务的主打产品。

3、大力推进消费信贷业务创新。

近年来,在国家消费信贷政策和中央银行的指导下,各商业银行陆续推出了品种繁多的消费贷款,且增长迅速。截止2000年底,个人消费信贷余额占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之比为5%。但如果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平均20%一30%的比重相比,我国的消费信贷才刚刚起步,尚有极大的发展空间,潜力巨大。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近7万亿元,表明我国居民拥有巨大的潜在购买力和较高的偿债能力,有负债消费的经济基础。“十五”期间国家将积极采取措施,拓宽消费领域,重点改善居民居住和出行条件,这必将推动我国消费市场的大发展。推动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发展,就商业银行自身而言,关键要认真研究市场和客户需求,站在个人客户的立场上,对市场进行细分,针对不同的贷款对象,设计各具个性化的贷款,根据每个人的收入水平、家庭情况、信用状况、社会背景、心理文化、习惯等发放不同规模、利率、期限及还款方式的贷款,要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简化手续,为个人客户提供高效快捷的“一条龙”服务。要拓宽消费信贷业务品种,重点开展个人住房贷款、汽车贷款、文化教育贷款等。银行卡是国外银行开展消费信贷的重要方式。要把开展信用卡消费信贷作为此项业务的切人点和突破口,向收入稳定、信誉良好的客户发行贷记卡,充分发挥银行卡消费信贷功能的作用。要积极推进信用担保贷款、个人综合授信贷款以及批发性消费信贷,随着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建立,上述三种消费信贷必将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4、开拓个人理财业务。

有关调查显示,70%以上的居民有渴望银行提供个人理财服务的需求。但是现代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以及金融投资的专业化,使广大居民难以有充分的时间和专业化的知识自行进行金融投资决策,因而迫切希望银行能提供投资理财服务。然而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提供的个人保险费转帐、代发工资、代收水电、电信费等从严格意义上讲还远远没有达到帮助老百姓个人理财的范畴。为了应对加入WTO后外资金融集团“全能银行”的竞争,国内金融业纷纷积极创新,银行、保险、证券频频“牵手”,新的个人理财产品不断涌现。这些新的创新产品,虽然开拓了个人理财渠道,但站在客户的角度思考问题,研究和探讨广大居民个人的投资理财心理以及投资理财的动机、行为、结构及影响因素,做到从客户所需出发,对居民各种投资理财方式进行合理组合,使客户个人资产达到保值增值,尚有较大差距。为此,在创新个人理财业务时,一要进行市场细分。根据客户的年龄、偏好、资产等标准对客户进行划分,针对不同层次客户提供适合他们需要的金融服务,使服务由同一化、大众化向层次化、专门化转变。二要提高理财产品的附加值。随着同业竞争的加剧和客户需求的提高,必须不断丰富和完善理财服务品种,不断提高理财产品的附加值。可考虑将不同的理财服务品种捆绑在一起,为客户提供“全能”式服务。不久前,美国花旗银行率先在网站上推出“我的帐户”,成为第一家为客户提供全能式理财“人口网站”的大型金融机构。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发起组建了我国第一家“一站式个人综合理财”网站——新概念个人理财服务中心,为客户提供包括证券、保险、银行、房产和个人投资理财等综合性、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这种新型的创新理财服务模式开拓了我国个人综合理财新的发展空间。三要建立客户服务中心,完善对客户的理财服务体系。

5、以构建新型电子银行为目标,实施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现代金融业发展的源动力。由于科技创新,世界银行业无论从经营管理的理念及方式,还是从金融服务的应用与产品,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科技创新推动了现代金融业的发展和变革,实现了传统银行向电子银行转变。在这场伟大变革中我国商业银行只有加快科技创新,努力使银行业的信息化、电子化建设走在前面,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一方面,确立商业银行自身优先发展高科技和信息业的理念,充分利用科技资源不断研究、开发新型金融产品,如网上银行、自助银行、手机银行、Ca[1 Center等服务措施,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超市”服务,深化商业银行渗透力,提高竞争能力。另一方面,要抓好基础网络建设,要积极发展和利用电子化信息技术建设,以业务处理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决策科学化为目标的金融电子化新体系,不断提高交易电子化、服务网络化、管理现代化的质量和层次,构建新型电子化银行体系。

上一篇:社会转型视野中的社会救助工作思考下一篇:家长不要在别人面前教育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