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运营资金管理(共9篇)
公司运营资金管理 篇1
一、传统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资金管理对于资金的事前控制、过程管理、事后追踪反馈都不够及时、准确。资金管理的幅度、监控能力和时效性不尽如人意,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 缺乏资金的过程控制。部分子公司实际的资金使用情况与年度预算有差异, 导致预算管理与资金管理衔接困难。
第二, 资金使用信息量不足。对于集团公司而言, 其控股子公司往往分布在全国不同的省市, 子公司的经营管理具有较强的独立性, 向总部报送的有关资金使用信息仅限于月度财务报表数据, 有关资金使用过程中的数据不够全面。
第三, 有关资金的信息时效性不强。传统的资金管理仅限于要求子公司按月报送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 而对于资金每日具体使用情况和未来的资金走向、业务开展都不能及时反馈给决策者, 不能随时掌握集团整体资金状况。
第四, 资金运动不透明。集团公司下属的各个子公司资金往往分散在不同的股份制银行, 而且每个公司通常有几个, 甚至是几十个结算账户, 使集团资金在途数量大且极度分散, 不利于管理。
第五, 资金短缺与闲置并存。实行资金集中管理以前, 有时会出现在集团总体资金充足的情况下, 部分下属子公司由于临时资金短缺仍向银行借款的现象, 从而加大了集团整体财务费用的支出。
第六, 存在资金使用风险, 监管力度薄弱。各个子公司资金分散在多个账户中, 资金调拨不及时、管理难度大。
第七, 资金的分配使用不合理, 不能保证集团公司对重点品种和重大投资项目的支付。
二、资金集中管理的目标
针对传统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集团化资金集中管理实现如下管理目标:建立资金管理体系, 全面提升集团预算管理水平;实现集团内资金的集中管理, 保证资金畅通;内部以丰补欠, 降低资金成本;充分利用银行的网络和技术, 保证资金过程控制信息完全;实现对子公司的投资和融资统一监管, 加强风险控制。
三、实行资金收支分类管理, 构建资金集中管理框架
(一) 资金收入管理
1、资金的来源管理。
集团公司对资金的来源管理, 重点关注的是重要客户销售回款情况、回款周期情况、应收账款管理。通过及时了解子公司每日资金日报和网银查询, 根据现销、赊销方式不同, 收集重点客户和重点品种回款金额、回款周期等信息, 反映目前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进一步验证销售政策的合理性, 为管理层调整销售政策和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2、资金的支付管理。
集团公司对资金的支付进行管理, 分成3个步骤:年初集团公司要求各子公司制定严格的年度预算并遵照执行;年度内子公司制定月度资金使用计划;集团公司总部财务部对月度资金计划进行审核。要求子公司严格按照年度的资金管理预算和审批后的月度资金计划安排资金从收入账户拨入支付账户以供日常支出。
3、资金收入账户的余额管理。
资金收入账户的余额管理是指对于子公司收入账户在拨付月度支出资金后仍有余额或收入账户资金不足支付月度支出需求时的管理。 (1) 子公司收入账户有资金盈余。在实施资金集中管理以前, 子公司发生资金短缺时, 往往通过直接向集团总部借款或由总部担保向银行贷款, 形成了对集团总部的资金和信用的占用。实施资金集中管理后, 对于各子公司收入账户在拨付月度支出资金后仍有余额的, 首先将资金用于归还子公司的不合理外部借款, 调整负债结构, 如果子公司存在向总部借款情况, 则归还总部借款, 进一步降低集团化管理中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 (2) 子公司收入账户余额不足。一是临时性的收入账户资金余额不足。由于各公司的销售回款与生产采购支出有时间差异, 会存在个别月份内收入不足支付当月必要的生产营运开支, 在此种情况下, 子公司需向集团总部提交临时资金申请报告, 集团总部审批后予以资金支持。二是重点项目资金支出增加引起收入账户资金余额不足。年度内集团公司审批同意子公司实施的重点项目由于资金支出金额较大, 集团公司将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 不占用子公司日常营运资金。要求各个子公司建立专门账户, 由集团总部统一管理资金的支付金额和进度, 集团总部将工程所需资金拨付至子公司的支出账户后, 由子公司按照审批后的金额和时间进行对外拨付。三是由于日常经营管理不善而造成收入账户资金余额不足。由于子公司月度销售回款不及时, 或者过度支付采购款、不必要费用支出过大等原因而造成收入账户资金余额不足, 则要求子公司逐项分析找原因, 加强对销售回款和应收账款的管理, 强化对费用支出的控制, 最终靠子公司自身内部管理提升来弥补入不敷出的资金缺口。实施资金集中管理后, 资金可以在集团公司内进行调度, 确保子公司日常经营必所需要的临时资金支持和有效监督其日常经营管理, 更重要的是确保了集团化战略重点项目的实施。
(二) 资金支出管理
资金支出管理, 重点管理一般日常营运资金支出、授权内资本性支出和重大资本性支出。
1、一般日常营运支出。日常营运支出是满足公司正常营运所必需的支出, 包括固定支出和变动支出。集团公司对子公司日常营运支出实行最小资金持有额管理, 即在支出账户里留存能够维持子公司每月日常支出最低的资金持有量, 有效地降低子公司库存资金持有额。 (1) 固定支出。固定支出包括税金支出、人员工资支出和固定费用类支出。每月月初按照月度资金计划从收入账户中拨入到支出账户中。 (2) 变动支出。变动支出包括采购支出和与销量有关的营销费用支出。一是采购支出。采购支出的管理重点是根据子公司年度预算和月度资金支出计划, 结合材料库存情况, 充分利用供应商的优惠政策安排采购资金支出的时间、金额和支付方式 (见图1) 。二是营销费用支出。重点关注营销费用资金支付与销售预算的比较, 测算营销费用资金支付的合理性, 同时结合销售政策, 测试费用支付的有效性和重点品种占用资金情况, 充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相结合, 提高资金的有效使用效率。
2、授权内资本性支出。授权资本性支出指的是下属子公司已经纳入年度预算内购买的低价值固定资产支出。集团公司对于此类资金支出实行额度控制管理, 随时关注累计发生额, 做到资金使用前、使用中、使用后的过程控制。
3、子公司重大投资项目资金管理。传统的资金管理缺乏对重大投资项目资金审批及使用过程中的管控。在实行资金集中管理后, 对于重大项目资金的支付, 子公司严格上报项目预算, 在集团总部审批后并由其提供项目资金并拨付到子公司专用账户对外支付。这种管理模式加强了对重大资金支出的过程管理, 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四、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的措施
(一) 成立资金管理中心, 加强资金专业化管理
集团公司需要对财务部职能进行调整, 即成立资金管理中心, 专门负责子公司的资金使用计划审核、银行账户和资金的监管以及已获批准的资金划拨等工作。资金管理中心通过将各个子公司分散在各个银行的账户集中管理起来, 透过资金结算, 观测所属成员的经济信息, 同时通过现金流量的变化随时摸清子公司的营运状况, 寻求管理的重点、难点和要害, 起到了信息反馈, 帮助集团公司决策层加强微调整合的作用。
(二) 进行账户清理, 分类管理收入账户和支出账户
对集团公司下属各子公司银行账户进行清理并分类管理, 划分收入类银行账户和支出类银行账户。收入类账户用于接收销售回款及其他收入资金, 收入类账户只用于向支出账户拨款及向集团内部其他子公司支付关联交易款项。支出类账户用于企业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资金支出。
(三) 控制资金管理过程, 保障资金使用安全
集团公司实行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 要求各子公司资金支出“事先报计划, 事中有控制, 事后须报告”, 将年度内资金预算执行情况纳入对相关责任人的考核指标体系。
1、事前报计划———各子公司报计划, 总部审核。集团公司下属各子公司根据生产经营计划制定资金使用计划, 并由集团总部依据预算对各公司资金使用计划进行审核, 并据此划拨资金。
2、事中有控制———开通网上银行查询功能, 实时监控。集团公司下属各子公司按规定须向集团总部开通主要结算银行账户的网上银行查询功能, 集团总部财务部通过网上银行系统, 对下属各子公司主要结算账户的资金流入流出及余额可以实时查询, 实时监控。资金控制由各下属子公司财务部直接负责, 集团总部财务部实时监控。
3、事后须报告———按日编制资金报表, 及时反映。集团公司下属各子公司每日编制资金集中管理报表报送集团总部财务部汇总复核, 及时反映各子公司银行账户资金余额和发生额、收入来源和支出流向明细、承兑汇票明细情况。同时, 各个下属子公司按照集团总部要求须定期报送资金使用情况及与公司经营状况、财务资金状况等相关报表和资料 (见图2) 。
(四) 加强资金管理制度建设, 保障资金管理顺利实施
必要的财务流程和规范的制度对于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资金管理风险是非常必要的。集团公司需要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并结合各个集团公司本身的实际情况, 制定资金集中管理试行办法、集团公司内部往来资金管理办法、银行账户管理办法、银行承兑汇票管理办法及管理细则、网上银行管理办法、贷款担保管理办法等, 对资金管理要求、操作流程等进行明确规定, 有效地保证资金集中管理顺利实施。
(五) 制定资金日报制度, 保证信息传递及时通畅
集团公司总部通过资金集中管理, 对其下属各子公司账户进行规范管理, 统一各家子公司资金管理日报资金收支时间;规范资金日报中内部资金收支范围。通过资金日报制度的建设不断丰富、完善报送的信息, 剔除各家公司内部账户之间的资金调拨, 将纳入资金集中管理各家公司之间的往来款项与日常的经营活动分开列示, 这样, 既反映了各家公司单独的资金状况, 又能站在集团化管理的角度, 宏观地展示出集团资金的流入、流出状况。
参考文献
[1]、北京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汇编[Z].2007.
[2]、孙静芹.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7.
[3]、王浩明, 张翼.集团企业资金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4]、孟凡利, 李学春.公司运营资金管理[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7.
公司运营资金管理 篇2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资金运营的管理,明确资金的日常管理范围,有效控制资金风险,保证经营活动高效顺利的进行,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以及子公司、各部门涉及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的管理活动。
第二章 现金管理
第三条 本公司现金由财务部负责管理,现金管理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制度:库存现金不得超过规定限额;特殊需要超出限额的必须经财务负责人批准,并采取特别措施确保现款安全;使用的保险柜应定期进行密码更改,保险柜钥匙要妥善保存。
第四条 必须加强对现金收入的管理,不得以收入的现金直接用于开支,禁止挪用现金、坐支现金。
第五条 相关部门发生现金收付业务后,由财务部负责收付现金,保险柜中不保存大额现金,若保险柜中的现金超过规定的库存现金的限额,财务部出纳应将超额的现金送存银行。
第六条 因业务需要长期借用备用金的,应严格控制范围和限额,原则上旧账不报新帐不借,所有个人因公借款均需统一使用专用借据。
第七条 合理控制现金支付的范围。依据《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允许在以下范围内使用现金:
1、员工的工资及津贴;
2、个人的劳动报酬;
3、各种劳保福利费及其国家规定的对个人的其他支出;
4、支付给员工的差旅费、市内交通费、邮电通讯费;
5、支付不足转账起点的零星款项;
6、其他由中国人民银行确定支付现金的支出。第八条 现金支付的限额及审批权限:支付业务款项给集团外的单位超过1000元的,原则上需采用转账方式,不得用现金支付。特殊情况超出规定限额的,必须经财务主管人批准。
第九条 出纳人员应逐日登记现金日记账。每天工作日结束之前,出纳人员必须清点库存现金,并与现金日记账结存额核对相符,同时编制现金盘点表。月底结账时,必须做到现金日记账和总账余额相符,做到日清月结,确保账款相符,账账相符。
第十条 财务部负责人应不定期地会同出纳对库存现金进行清点,检查结果以书面形式存档。第十一条 现金出现盘亏、盘盈的情况,在报有审批权限的管理层审批后,总账会计根据批示意见作出相应的会计处理。
第十二条 现金管理内部控制:
1、不准白条抵现;
2、不准私人借支公款;
3、不准单位之间相互借用现金;
4、不准造假用途套用现金。
5、不准用银行账户替其他单位或个人存入或支取现金;
6、不准保留账外公款或公款私存,不准设立小金库。
第三章 银行存款账户管理
第十三条 本公司在开立银行存款账户前,应填制开户申请书,申请书应载明拟开户行、账户、开户原因、财务部意见和主管领导意见,并经本公司财务部负责人审核,总会计师批准后办理开户手续。
第十四条 严禁出租、出借公司银行账户。
第十五条 凡本公司开设的银行账户,严禁以私人名义开设。
第十六条 根据实际需要,公司开设项目资金专户。关于项目建设的资金要拨付到这个专户,工程款、监理费等基建费要按照招标文件的规定通过这个专户进行支付,确保项目资金的专户储存、专项核算。
第十七条 财务部应严格按照规定对公司的银行存款账户进行分类管理。财务部负责人每年定期检查银行存款账户的分类管理状况。
第十八条 公司管理层应当定期检查、清理银行账户的开始及使用情况,发现未经按规定审批擅自开立账户或者不按规定及时清理撤销银行账户的问题,应及时处理并追究有关责任人责任。
第四章 银行存款业务及余额调整管理
第十九条 送存银行的款项,应填制“缴款单”,连同现金或转账凭证等送存银行,并根据“缴款单”或“银行收款通知”登记入账。
第二十条 到银行提取款项或转出款项时,应开出“现金支票”或其他结算凭证,并及时根据支票存根和结算凭证付款联登记入账。
第二十一条 出纳人员一般情况下不得签发空白支票。为方便外出采购等工作,必须先填写申请单,经所在部门领导签署意见后,报本公司领导批准,财务部门应在支票上写明日期、用途,并注明最高限额。
第二十二条 出纳人员应定期与银行核对存款余额,每月至少核对一次,在接到银行对账单后,应及时交由总账会计逐笔核对借贷发生额和余额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发现记账错误,要立即更正。
第二十三条 对于“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中造成余额不符的原因,总账会计根据财务部负责人及有审批权限的管理层的批示意见,对会计分录进行调整。
第二十四条 本公司对收付款项的结算,要依据《票据法》、《支付结算办法》等相关制度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种或几种结算方法,对采用的结算方法要有详细的操作程序,以保证本公司存款资金的安全完整。
第二十五条 各种有价证券、支票、印鉴管理:有价证券由出纳员专人保管,由其他会计人员核对并做好备查簿。支票由出纳员每日登记支票收支备查簿,对支票存根联或作废支票均应妥善保存,不得擅自撕毁;印鉴保管由财务负责人和出纳员分别负责,坚持“印鉴分开、账款分管”的原则。
第二十六条 出纳人员每周应及时编制“现金收支周报表”与“银行存款收支周报表”,经财务部负责人审核后报总会计师、总经理或董事长。
第五章 往来款项管理
第二十七条 往来结算管理主要是指对预付账款和应付账款、专项应收款和专项应付款、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的管理。第二十八条 关于往来款项的管理,公司应以财务部为主管部门,各部门按照逐级负责的原则,建立往来款项形成过程中各环节的责任和内部控制制度,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
第二十九条 预付账款、应付账款以及专项应付款 预付账款是指按照购货合同或协议预付给供应单位的货款。应付账款是购买材料或接受劳务应付而未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专项应付款核算本公司收到集团拨入的用于基本建设项目的专项资金。应根据收到的款源和单位设立明细账户。
财务部应凭采购部门对外签订的有效经济合同或协议办理预付、应付款项,有效经济合同应符合下列原则:
1、遵守国家法律,符合国家政策;
2、贯彻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等价有偿的原则;
3、合同主体合法,内容真实;
4、所签合同或协议必须包括标的、数量和质量、价格和酬金、履行期限、履约地点和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条款。
第三十条 财务部支付款项时应对合同执行情况进行核查,对有关部门和经办人履行合同的进行调查分析,并向有关领导提出情况报告。
财务部应根据资金状况,合理安排资金,按计划安排预付、应付款项。
本公司要及时与集团财务部门核对拨入的工程款,发现错误及时调整,保证合并会计报表抵消的正确性。
第三十一条 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和专项应收款 应收账款是指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等业务,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预收账款是按合同约定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预收的款项。“专项应收款—工程拨款”专门核算集团向本公司拨付的用于基本建设项目工程的专项资金。
第三十二条 对其他应收款的管理
1、其他应收款主要指应向员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财务部负责在规定的时间内办理收款手续;财务部有权对借款滞报人员,通知其及时报账。
2、工作人员因公出差或工作需要须备用现金的,应填写借款单,注明使用时间用途,经领导批准后方能借用公款。借款金额应严格控制,不得超过工作范围多借。
3、借款人员必须及时还款或将取得的合法票据到财务部报销,一般情况下当月结清,特殊情况下于次月办理完毕,但最迟不得跨年。
第三十三条 财务部应当按照实际需要设臵各种往来款总账、明细账。各类往来款的明细账均应按照每一客户设臵。第三十四条 财务人员应当每月核对明细账、总账,如有差异应当及时查找原因予以纠正。
第三十五条 期末财务部应当编制往来款对账单,发送至本公司和客户,主动进行账款核对,属于集团内部合并报表范围的企业,应作好内部往来业务的合并抵消处理。同时对于核对差异及时查找原因,必要时进行账务调整。
第三十六条 财务部应当指定专人负责,定期编制应收款项账龄分析表,供相关人员催收款项,并评估各类应收款项的可收回性,以此为基础根据本公司的管理办法和会计政策计提坏账准备。
第三十七条 对于长期挂账的应收款项,财务部应当责成原来的责任部门组织专人负责进行清理,查清事实责任到人。依据法律收不回的款项、费用,经调查确认为坏账的,应书面报告本公司财务部负责人、总会计师,核准后按有关法定程序向有关部门申办坏账损失的审批手续。
第三十八条 长期挂账的应付账款,如确实无法支付,经领导批准转入“营业外收入”科目。
第五章 其他货币资金管理
第三十九条 其他货币资金是指除现金、银行存款以外的各类货币资金,由于存入地点、用途不同,财务需单独核算。其他货币资金包括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在途货币资金、定期存款单、信用证存款、信用卡存款等。
第四十条 财务部应分别设臵明细账,其他货币资金按有关会计制度规定进行管理。
第四十一条订。
第四十二条 第六章 附则
公司运营资金管理 篇3
摘 要 现阶段在营运资金管理中融入供应链思想前提下建立与现代企业环境相适应的营运资金管理新方法是企业提升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获得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结合供应链管理理论和营运资金管理理论,试图构建基于供应链视角的营运资金的管理模式。
关键词 供应链 运营资金 资金管理
一、依托观念再造加强运营资金管理
运营资金管理作为一项综合性管理,全面贯穿于整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为落实好该项工作,要求企业各级员工具备较强运营资金管理意识,并且能够积极参与到运营资金管理活动环节中。然而受多方面原因的影响,致使企业多数员工运营资金管理意识薄弱,未能够充分认识到运营资金管理活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为此需要依托观念再造加强运营资金管理。
第一,客户导向。供应链视角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经营管理理念定位于客户导向与创造客户价值,即企业采取多种有效手段将自身塑造为市场驱动型组织,能够实时掌握客户的动态,并迅速为客户提供相应服务,以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从而增强客户对企业的依赖感、信任度。
第二,供应商参与。实际上,诸多企业共同构成一条完整的供应链,单个企业仅是供应链上的一部分,所以单个企业营运运营资金管理绩效和供应链条上的其他企业具有密切的联系,既互惠互利又相互竞争,只有如此才能够确保整个供应链的活力。实践表明,供应链视角下运营资金管理效率与质量较大程度上取决于供应商参与,即协调好与供应商之间的战略协作关系,借助供应商的力量为提高供应链视角下运营资金管理效率与质量提供良好的基础。
二、通过供应链整合加快营运资金运转
供应链整合指的是将供应链内所有节点企业视为一个系统的整体,通过规范各节点企业和核心企业内部之间的各项业务流程,以加快供应链视角下运营资金高效运转,从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价值最大化的实现。
供应链整合包括内部供应链整合与外部供应链整合两部分,对于前者,企业内部各项业务相互联系与影响,若企业围绕业务集成为中心,此时供应链上的各企业仅能够集中开展自身的核心业务,需要将其他业务进行外包处理;对于后者,要求企业、客户及供应商三方构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落实好客户导向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更多的供应商能够积极参与到运营资金管理活动中。总结来说,供应链视角下运营资金管理实质上为依托供应链整合以真正意义上达到协同化管理目标,即企业将运营资金管理全面贯穿各项生产经营过程中,如此全面挖掘运营资金运用不合理之处,并有针对性地制定有力措施予以解决,以实现运营资金使用价值最大化。
三、订单驱动采购管理模式
采购流程与营销流程整合为订单驱动采购管理模式的核心。受信息不畅通、采购滞后等方面的影响,以致传统的采购流程占用大量的运营资金,造成有效的运营资金难以发挥价值效应最大化。为解决该问题,需要积极推行订单驱动采购管理模式,即采购者结合订单需求将自身需求规律信息准确、全面传递给供应商,同时供应商便会依据产品消耗状况开展小批量库存补充活动,如此既能够规避企业库存量过大,占据大量运营资金现象,又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此外依托订单驱动采购管理模式还有利于提高采购流程效率,充分体现出采购的及时性,以真正意义上达到了企业与供应商的双赢良好局面。总之,订单驱动采购管理模式由三部分构成,包括客户需求产生订单、制造订单驱动采购订单及采购订单再驱动供应商。
四、供应链整合下营运资金风险控制机制
风险控制是指运用有效的措施与方法,消除或规避一切可能会引发营运资金风险的相关因素,从而将营运资金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常見的风险控制方法有风险回避、风险转移、损失控制及风险保留。
为确保营运资金风险控制得以顺利实施,需要中小企业资金风险控制人员具备较高的管理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中小企业始终坚持风险回避原则,即回避那些不可控制、不可转移的重大风险,回避那些不必要的风险,回避那些中小企业承受能力之外的风险等。同时,通过提高中小企业营运资金风险控制能力,有助于中小企业降低营运资金风险,对中小企业实现长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供应链整合下营运资金风险自留管理机制
风险自留是风险管理的另一重要手段,其是指中小企业凭借自身的承受能力,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以弥补风险造成的损失。通常情况下,当同时满足下述条件时才可选择风险自留:(1)该类风险是不可保的;(2)与保险公司共同承担损失;(3)企业自愿选择自留的方式承担风险。
科学合理评估营运资金风险是中小企业实施风险自留的前提条件,通过风险评估掌握风险的大小、风险的损害程度,以确定该类风险是否能够回避或转移。只有在风险难以控制且该项目必须执行的前提下,中小企业方可选择实施营运资金风险自留。另外,中小企业可采取将损失摊入经营成本、借入资金、建立意外损失基金及专业自保公司等措施实施营运资金风险自留。
参考文献:
[1]姜金璐.论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现代商贸工业.2010(08).
[2]张卓.浅析资金压力分解及营运资金管理.现代经济信息.2009(22).
[3]曹秋萍.营运资金管理的最佳模式探析.河南社会科学.2009(04).
[4]马素清.公司营运资金管理分析.时代经贸(下旬刊).2008(09).
公司运营资金管理 篇4
关键词:跨国公司,外汇,内部运营,管理,研究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发展, 跨国公司已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跨国公司生产、经营、管理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也日益突出。由此, 跨国公司内部资金运营所带来的大量跨境资金流动, 对我国现行的外汇管理机制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挑战。
一、跨国公司在我国发展的基本情况
联合国经济合作组织把跨国公司 (Transnational Firm) 定义为:至少在两个以上国家拥有生产设施的企业。从一般意义上来说, 跨国公司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超越国家界限的生产和销售网络的经济型跨国实体。在我国外汇管理中, 跨国公司定义较为严格:指同时在境内外拥有关联公司、且由一家在中国境内的关联公司行使其全球或区域 (含中国) 投资管理职能的企业集团, 包括中资控股企业集团 (中资跨国公司) 和外资控股企业集团 (即外资跨国公司) 。
据联合国有关资料统计, 目前全球跨国公司已发展至8万多家, 其产值已占全球产出的45%, 国际贸易的60%, 世界工业研究的80%, 专有生产技术的90%, 世界技术转让的75%及对发展中国家技术贸易的90%。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已有400多家已经在中国登陆, 跨国公司的投资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重要的推动力。
二、跨国公司外汇资金内部运营的主要方式
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以实现整个公司在全球的最大利益为目标, 在世界范围内有效配置公司的一揽子资源, 将公司的要素优势与各国的区位优势相结合, 使各地有限的要素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其资金运营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和优势。
(一) 集中管理方式
资源配置的全球化一直是跨国公司的主要目标, 这不仅体现在原材料采购、生产环节分布等方面的资源优化配置, 更体现在资金的集中管理方面。跨国公司通过在全球范围内的资金集中管理, 既可牢牢控制成员公司的财权和决策权, 保障资金安全, 又可集中有限的资金提供给最合适的成员公司, 取得资金使用效率的最大化。
在集中管理模式下, 各子公司自身财务上无自主权, 资金统一由跨国公司集团运营管理。其特点是管理层次少, 整体控制和协调方便, 日常资金调度灵活, 工作效率高。通常, 跨国公司在全球不同地区投资设立了多家子公司, 在某一时点上, 一些子公司可能存在闲置的外汇资金, 而另外一些子公司则可能存在外汇融资需求。通过实施外汇资金集中管理, 跨国公司可以在成员公司之间相互调剂外汇余缺, 进而降低集团总体融资成本, 提高集团资金整体运作效率。当前, 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管理方式主要包括设立结算中心、成立内部银行、组建财务公司、构建资金池等。
(二) 净额结算管理
净额结算管理是指跨国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并不就每一笔业务进行逐笔支付, 而是先进行内部结算, 只就个方间的现金结算余额进行支付。净额结算管理是跨国公司资金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 因为它的直接好处就是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 包括外汇交易成本和银行结算成本, 而且交易越频繁, 数额越大, 成本节约效益越明显。
三、跨国公司资金运营在外汇管理政策执行中存在问题
利益最大化决定了跨国公司要在全球范围内统一配置资源, 实行优化运作以节约成本, 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因此, 集中收付汇和集中管理已成为跨国公司内部资金运营的发展趋势,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 跨国公司实行的统一采购、销售、资金集中收付汇和集中运用管理的运作模式, 给我国现行的外汇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一) 跨国公司外汇资金境内集中管理的需求难以满足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是跨国公司内部资金运营的首要目标, 为此, 跨国公司需要各成员公司之间相互调剂外汇余缺, 进行资金的集中管理。但根据我国《境内外汇划转管理暂行规定》, 不同境内机构之间不得在无真实贸易和投资背景的前提下相互划转外汇资金。因此, 集团公司内部各子公司之间存在需求的用汇短缺与供给的收汇过剩的矛盾, 难以满足集团内外汇资金自由调拨的需求。
(二) 跨国公司境内与境外外汇资金集中管理的需求难以满足
一些大型外资跨国公司, 其集团总部在全球范围内有统一的资金集中运营安排 (集团现金池) , 境内的关联公司也有参与集团外汇现金池的需要。另一方面, 随着境外投资项目增多, 许多中资跨国公司也有开展跨境现金池业务的需求。但在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框架下, 跨国公司开展跨境外汇现金池业务有一定困难, 主要原因是目前人民币未能自由兑换, 我国仍存在资本管制, 企业开展跨境外汇现金池业务需要资金在境内和境外自由流动, 现行的外汇管理法律法规无法支持企业开展跨境外汇现金池的需求。
(三) 跨国公司外汇资金境内集中收付汇的需求难以满足
为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 国际上跨国公司多采用集中管理模式, 即货物跨国采购、集中配送、资金全球统一管理。货物在各子公司与客户间直接流动, 而资金则通过集团的财务中心统一结算, 这样必然会产生资金流与货物流相分离的问题。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第九条明确规定:“境内机构的经常项目外汇收入必须调回境内, 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外汇擅自存放在境外”。因此, 中国境内的跨国公司必须遵循收支两条线的管理原则, 即只能按照实际的收支情况逐笔一一对应, 不允许轧差结算。这种“谁出口, 谁收汇”、“谁进口、谁付汇”的监管模式与跨国公司外汇资金境内集中收付汇的内在需求相冲突。
四、相关政策建议
(一) 顺应经济发展要求, 鼓励并支持资金集中管理
为适应和规范中外资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管理需要, 方便企业经营和资金运用, 外汇管理部门应顺应经济发展要求, 鼓励并积极支持跨国公司实行外汇资金集中管理, 为跨国企业集团更好更快发展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二) 减少资金划拨环节, 实行内部轧差清算
从节约资金成本, 加快资金周转速度的角度看, 现行的经常项目项下外汇资金“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已很难适应跨国公司全球化经营的发展要求, 应允许大型企业集团可尝试母子公司间进行内部收支轧差后净额结算方法, 实现加快资金周转、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
(三) 加强监管, 建立有效的非现场统计监督机制
在推行跨国公司资金管理便利化的同时, 不应放松对其监管。制度创新, 是在确保可查、可控的前提下尝试突破现有制度框架, 外汇管理部门应完善统计监测系统, 建立起有效的非现场统计监督机制, 重点监测跨国公司及其关联公司的异常资金流动, 运用现代化的统计分析手段, 实现监测预警, 达到对跨国公司资金运营的有效监控。
参考文献
[1]陈小五, “跨国公司外汇管理如何改革”, 《国际市场》, 2005年第3期
[2]杨桂香, “财务公司在资金管理中的作用”,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
[3]卢力平, “外汇资金集中管理的若干思考”, 《中国外汇管理》, 2005年第6期
[4]外汇局广东省惠州市中心支局, “TCL:境内外汇资金集中管理模式”, 《中国外汇管理》, 2005年第11期
[5]武建军, “鞍钢模式:大型企业集团国内外汇资金集中管理”, 《中国外汇管理》, 2006年第5期
公司运营资金管理 篇5
关键词:内部体制,资金管理,运营效益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 医院面临着诸多困境。在新的发展态势之下, 如何合理利用资金, 提高运营效益则是医院发展的重中之重。但是现阶段医院的资金管理状况运行不佳, 仍存在许多管理死角。
一、医院资金管理的现状
1、资金管理混乱
当前的医院资金管理多数处于较为混乱的状态, 而且资金的有效使用率比较低。当前很多医院倾向于有数个账户, 尤其是一些公立医院下的规模较小的医院, 因为在银行设立的户头比较杂乱, 因此单位内的财务管理也存在问题, 资金处于一个失控状态, 支出难以厘清, 一些项目的资金迟迟不到位, 而有的款项却没有得到合理的应用, 资金配置严重不合理, 总而言之是财务管理的混乱造成的局面。
2、缺乏制度体系
现有一些医院领导思想比较保守, 还未利用现代的管理模式进行财务管理, 未认识到建立一个资金管理制度的重要性。除此之外, 受历史因素影响, 一些公立医院资金比较充足, 在财务上也比较松懈, 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财务管理体系, 对于资金的统筹配置也缺乏一定的科学方法。对于资金的使用情况缺少计划性且较为随意, 这导致财务管理的形式化, 极容易使医院陷入困境。在资金预算方面, 因为地方政策的原因, 还会出现政府预算与医院的扩大开支不同步, 在人力资源的补贴费用的预算方面, 遗留了一些历史因素, 只要在编制内一律按照统一标准, 这样无形中助长了消极懈怠的作风, 有碍于医院的整体效益的提高。
3、缺少有效监督
资金没有得到有效管理, 缺少有效的监督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现在医院多数重视经济效益, 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内部体制的建设, 没有建立有效的监督体制, 对于资金的来去掌握不够明确。权利在少数人手中, 极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 导致挪用公款甚至贪污腐败。
二、医院资金管理的改善措施
1、完善体制, 采用问责制度
医院资金的管理的优化, 首先离不开建立完善的体制。财务系统内要将医院的所有收入纳入管理范围内, 明文规定账面条目的处理规则、审批条件等, 而且要在内部施行监控, 防止财务人员以权谋私。同时, 在一些账款方上要采用问责制度。例如医院领导在审批医疗预算等, 审批的程序以及账面出现问题, 要及时责任到人, 坚决定制利用权力谋取利益的行为。同时, 财务人员不仅要有业务水平, 而且要有责任感, 按照内部的规章制度管理资金。
2、控制预算, 提高利用效率
预算的目的是控制支出, 并实现资金利用的制度化与规范化。进行合理的预算是医院资金科学管理、医院内部正常运转的保证。医院要通过对经营环节的进行整体分析, 并将医生的经营活动的收入都纳入整个预算体系之中。医院的预算的基础是资金, 因此对预算进行正确的把控, 有益于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不同项目的预算要严格界定。对于在预算计划之外的资金, 要严格按照审批程序进行批准, 保证资金使用的合理性与正当性。同时, 预算要详细到各个部门的具体项目, 这样才能保证财务管理的清晰, 有益于单位内部有序运营。资金的预算要定期进行总结, 将计划的收入与支出通过整理表格的方式, 便于财务部门进行资金的统筹管理, 进而提高医院资金的运营效益。
3、统筹安排, 完善管理制度
医院要不断完善相关的财务制度, 并整合资金的类型与使用范畴。医院要控制开户数目, 以便于资金的统筹安排管理。资金的过于分散化不利于资金的统一管理, 且容易造成账目的混乱。关于资金的使用, 尤其是资金的投资项目以及投资效益问题, 财务人员要利用现代的分析方法进行投资的系统分析, 把控风险, 对于资金的使用做出正确的决策。同时, 要实行有效的监管制度, 只有将资金的使用置于监督下, 才能保证资金使用的正当性, 同时对于保持财务系统的稳定和运营效益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强化监督, 推行集中审计
任何一种体制离不开监督, 只有让权力去监督权力, 才能保证一种制约平衡, 避免腐败的发生。尤其是财务部门, 关系到医院财产安全稳定, 这与医院的每一位职工以及医院的命运息息相关。因此财务部门要强化监督体制, 推行内部的审计制度。
与社会上的企业相比, 公立的一些医院内部的监督力度不够强大, 有些医院的审计部门与财务是合为一体, 同一批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工作, 甚至许多地方规模较小的医院没有设有专门的财务审计部门, 财务系统缺乏有效的监督, 这就导致资金的使用状况缺乏科学的管理。因此, 从长远角度出发, 设立独立的审计部门, 并建立相应的审计管理机制, 这样将医院的资金运行置于一个有效监督范围内, 保证了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医院内部的资金款项做到事前审批, 事中监管, 事后监督, 不仅有益于整个财务系统运作的安全性, 而且可以提高资金运营的效益, 进而为医院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结束语
资金管理作为财务系统的核心内容, 关系到医院的整体发展与效益。因此, 在反思当代医院资金的管理死角后, 要创新管理模式, 从体制完善、控制预算、统筹安排与强化监督等方面, 将医院的管理推进规范化的管理进程。
参考文献
[1]徐伟锋.加强医院资金管理提高资金运营效益[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 (12)
[2]张万钟.加强企业资金管理提高资金运营效益[J].邮电企业管理.2009 (08)
[3]曾新华.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提高企业资金运营效益[J].现代商业.2010 (10)
浅析企业运营资金管理控制 篇6
一、主要表现在
(1)财务制度不规范,一些企业往往自己制定本单位的财务制度,制定制度的往往是企业经理,对财务知识不是很专业,只是针对本企业行得通,而且有时候往往不是很严谨,还有的企业虽然是根据会计法和规范来制定财务制度,但是没有进行落实,纸上谈兵,从而造成财务混乱。
(2)会计人员专业财务素质不高,往往一些企业为减少开支,从社会上招用一些只具备会计证的人员担任财务工作,没有财务知识和经验,根本谈不上进行资金的管理和控制。
(3)财务人员岗位不专一,有的企业现金出纳和主管会计以及记账会计由同一人兼职,没有财务工作之间的监督,这样容易造成资金的混乱。、财务人员对营运资金的内部控制观念不强,认为控制是单位领导的决策问题,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在实际的财务工作中只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没有给领导当好一个好参谋,致使领导的决策失误。、财务人员对营运资金的内部控制观念不强,认为控制是单位领导的决策问题,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在实际的财务工作中只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没有给领导当好一个好参谋,致使领导的决策失误。
(4)应收账款监管不力,单位的应收账款没有及时收回,造成资金的短缺,从而造成材料等各方面的停滞,影响单位的顺利进展。
(5)营运资金管理不善,有的企业对流动资金没有进行有效的控制,有时流动资金过多,机会成本就相应地增加,还有的出纳每月留用的备用金过多,从而造成许多漏洞,另外给不法分子造成许多可乘之机。
(6)票据及印鉴管理不善也会使营运资金管理混乱,有的单位对现金支票、转账支票以及各种票据没有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使用各种支票没有审批,没有登记及注销程序,同时票据和印鉴放在一起,致使财务漏洞不断加大。
(7)资金结构不合理,表现为流动资金短缺或流动资金过剩,影响企业发展。
应对财务管理特别是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企业应当进行严密的资金内部控制。
企业应当制定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企业经理及领导班子成员会同企业所有财务人员一同根据国家会计法和会计规范来制定适合本单位的财务制度,并严格落实执行。
二、对财务岗位的设置要严谨,一人一岗制
(1)对出纳岗位的设置,企业应当根据业务的需要,对出纳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包括专业知识的培训和业务素质的培训,只有培训合格的人员方可录用。同时建立考核竞争上岗机制,每年对财务人员进行有效的财务知识继续教育,结合当前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不断学习总结经验教训,从而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
(2)对应收账款的控制,单位应制定专门的应收账款管理规定,对应收账款及时进行统计汇报,并及时催促对方还款事宜。
(3)对现金和银行存款的内部控制。控制现金使用范围,现金使用范围主要包含下面几种:首先是职工的工资以及各种津贴;其次是个人劳务报酬,包含讲课费、稿费和其他专门工作的报酬;再次是支付给个人的将近;第四,各种福利费用、劳保费用和国家规定的个人其他现金支出;最后是出差人员结算的差旅费;结算起点以下的零星支出。不属于现金使用范围而需要支付的款项应当通过银行办理转账结算。
(4)对流动资金的内部控制。企业应该进行专人的制定,要求专人定期来对银行账户和现金进行核对,每月最少进行一次核对。进行现金余额表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并指派对账人员来审核,从而确保现金余额和账实真正相符,了解银行对账单余额和银行存款账面余额是不是相符。若是存在不相符的情况,应该及时的找到原因,并采取措施处理。企业还应该做好银行对账单的管理和稽核工作,出纳人员也不能给同时获取银行的张丹以及存款余额调节表。此外,还需要控制网上交易的相关业务。对于网上交易以及电子支付操作人员不相容的岗位应该互相控制分离开来,并且还应该配备专门人员,让其进行支付行为以及交易行为的审核工作。
对各种财务票据及有关财务印鉴的管理。票据的管理不仅包括各种银行票据的管理还包括各种收据的管理。其中使用最多的是转账支票,对转账支票的管理,企业可以授权出纳人员在银行存款的额度内向开户银行领购支票,有关部门和人员申请领用支票应填写专门的“支票请领单”,出纳人员签发支票时必须对支票领用单位的各项内容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按规定签发支票。另外对印鉴的管理也很重要,
企业法人及企业单位的公章是明确责任、表明业务执行及完成情况的标记,经济业务的审批、执行、监督都要留下印章的轨迹,所以,应加强印章的管理。首先要保护印章的安全,防止印章失去控制,对每一次使用印章都作记录,其次,在不使用时,印章必须与支票签发设备分开存放。对于共同印戳才能有效的印章要分离保管,不能由一人单独管理。企业在生产经营及其他业务活动中取得的资金收入应当及时入账,不得在账外设帐,严禁收款不入账,设立“小金库”。
三、合理利用营运资金,及时调整资金结构
企业管理的目的之一就是用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多的利润。利润的表现形式就是企业的运营资金的积累,资金积累后,就是怎样运用资金来给企业获取更多的利润,周而复始,企业才能发展壮大。所以,进行财务控制的时候,需要从资金的来源和运用方面入手,保证其配合有消息,合理的做好资金分配工作,这样才能够确保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配合的有消息,才能够确保经营效果达到最佳。很多中小企业由于企业规模比较小,进行财务风险承担时,其能力也比较差,中小企业必须保证负载比率的合理性,若是负债较多,一旦出现变化,企业很容易出现资金周转困难的情况,负债较少,企业的长期发展也会受到一定限制。企业单位应根据自身情况对运营资金进行合理的控制,在缩小机会成本的同时必须保证企业正常的运转。原则上要有一定的流动现金支付能力,同时企业要保持财务风险意识,需要外来和自有资金的合理配比,及时调整资金结构。
摘要:近年来,企业管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就是用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润,而利润的表现形式就是企业资金的积累,之后便是资金的运用,但是资金运用的好坏对企业的管理又是一种反作用力,只有对企业的内部资金进行有效的控制才能发挥营运资金的效益最大化。本文从内部控制的角度出发,来对我国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针对目前多数企业存在的运营资金管理问题进行分析,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从而有效地对营运资金进行控制。
公司运营资金管理 篇7
一、跨国公司开展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的政策背景
我国的外汇资金历来对于境内外资金融通和资本项目下资金使用处于较为严格的管制, 近年来, 随着跨国企业集团全球化发展战略需要, 外汇政策不断推陈出新, 为企业境内外资金的集中运营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便利。2004年, 国家外汇管理局下发了《关于跨国公司外汇资金内部运营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汇发[2004]104号) , 允许企业实施在委托贷款框架下的国内外汇资金池;2009年, 《境内企业内部成员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规定》 (汇发[2009]49号) , 对境内企业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做出了进一步的改革。2012年《关于开展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试点的批复》 (汇发[2012]167号) 批准了13家企业纳入试点, 明确以境内主办企业开立国际外汇资金主账户和国内外汇资金主账户集中运营管理境内外外汇资金, 并通过两个主账户打通境内外外汇资金的通道;2014年4月, 国家外汇管理局下发了《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印发〈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规定 (试行) 〉的通知》 (汇发[2014]23号) , 在“总量控制、稳步实施、风险可控”的原则下稳步推行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政策试点, 试点的基本思路是“在岸归集、有限联通、主体监管”, 即允许境外资金在境内归集、运营、管理, 便于跨国企业总部集中集团内外债额度和对外放款额度、统一企业集团内部外汇资金管理和集中结售汇。汇发[2014]23号文打破了经常、资本常规管理界限, 以公司治理结构相对良好的跨国公司为载体, 通过国内、国际外汇资金主账户的管理方式, 赋予企业更大的资金运作空间, 体现了服务实体经济的特点。华菱集团作为湖南省第一批试点企业于2014年9月5日正式开展境内外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
二、华菱集团开展外汇资金集中管理的必要性
大型钢铁企业集团在我国外汇业务开展中有着一定的特殊性, 由于原材料需要大量进口和产成品走出去, 基本呈现进出口金额双高局面。部分钢铁企业由于组建的历史原因, 下属子公司为异地独立法人, 使得境内外外汇资金无法实现有效调剂。近年来, 随着境外融资利率持续走低, 大型钢企基本通过境外平台开展了贸易融资业务, 如何盘活境内外所有成员企业的外汇资金, 提高外汇资金使用效率、降低企业财务费用, 成为了所有钢铁集团资金管理部门的难题。
华菱集团开展外汇资产负债业务以来, 由于政策限制和历史因素, 一直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境内外资金无法集中运营, 境内外资金融通绝大多数只能通过贸易项下实现, 受限于贸易额度。从而使得经常出现境外低成本资金沉淀、境内资金短缺被迫接受高成本融资、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等局面。
(2) 部分成员企业虽拥有外债额度, 但由于受限于华菱集团在各家银行的整体授信额度和其自身境外融资平台匮乏, 使得成员企业虽然拥有外债额度, 但很难有效获得境外低成本资金。
(3) 由于华菱集团下属三大钢铁企业均为独立法人且进出口业务收付的情况差别较大, 使得在现有外汇政策下无法实现境内外汇资金集中运作, 外汇敞口头寸轧差程度低, 外汇敞口风险较大。2010年, 华菱集团在汇发[2009]49号文的管理框架下, 以其下属财务公司为主办企业, 建立了外汇资金池, 归集管理境内成员企业的外汇资金, 同时通过财务公司即期结售汇业务适时控制集团内的外汇资金头寸规模, 有效降低汇兑风险。华菱集团通过外汇资金池业务的尝试在控制汇兑风险,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但与集团通过国内外两个市场, 实现集团内部资源合理配置的总体需求仍存在较大差距。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程度加大成为新常态的情况下, 如何实现集团外汇资金统一协调运作, 最大程度的降低外币财务费用支出成为新的挑战。
三、华菱集团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开展模式
华菱集团积极参与本次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政策试点, 在与外汇局、银行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全面熟悉和了解相关政策, 分析企业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需求, 妥善选取合作银行, 稳步推进企业政策试点各项工作。通过近3个月的努力, 2014年9月3日, 华菱集团以其财务公司为主办企业, 正式向国家外汇管理局湖南省分局就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业务进行备案, 获准开立国际、国内外汇资金主账户, 用于归集8家境外成员企业以及11家境内成员企业的外汇资金;归集成员企业外债额度26亿元, 对外放款额度89亿元。具体业务模式见下图1:
华菱集团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遵循“按需申请、额度控制、合规使用、三重检测”的原则, 确保外汇资金来源和使用合法、合规。
1.国际外汇资金主账户是专门用于集中运营管理华菱集团境外资金的在岸账户, 财务公司通过该账户办理外债融入、对外放款融出资金, 办理的短期外债和对外放款无需批准, 但需要到外汇管理局进行外债和对外放款登记。目前, 财务公司是按需对境外成员单位账户余额进行归集, 当境外成员单位需要支付时, 则按需下拨到境外成员单位账户。
2.国内外汇资金主账户是用于集中运营管理集团境内成员企业外汇资金, 在国家外汇管理局核定限额内与国际外汇资金主账户联通。华菱集团国内外汇资金主账户采取实时归集境内成员企业在境内银行外汇资金, 成员企业使用时资金池自动实时下拨, 不改变现有收支模式。成员企业归集至国内主账户的直接投资项下外汇资金 (包括外汇资本金、资产变现账户资金、境内再投资账户资金等) 可选择在国内主账户内直接办理意愿结汇, 无须退回成员企业原账户。允许境内成员企业在主办银行开立人民币结汇待支付账户, 用于存放结汇所得人民币资金, 并通过该账户直接办理支付手续。
3.跨境资金融通是指华菱集团集中管理外债额度和对外放款额度后, 财务公司通过外债和境外放款的形式, 将境内外资金在核定的额度范围内实现双向流通, 境内成员企业不得再另行举借外债和对外放款。财务公司和主办银行通过技术手段确保任一时点两账户之间的净调入额不得超过外汇管理局核定的外债额度, 净调出额不得超过外汇管理局核定的对境外放款额度。
财务公司在征求华菱集团内成员企业意见基础上, 论证和制定外汇资金集中管理具体实施方案, 包括资金归集和下拨的方式和频率、账户余额设定、境内外存贷利率的确定等。同时, 明确了资金池管理方式和职责分工、跨境资金融通管理原则以及具体操作流程, 实行前、中、后台操作分离, 确保资金池全流程运作的有效控制。此外, 财务公司和主办银行共同协商做好境内外资金池间资金流动的监控, 派专人监管资金池的资金流向, 记录外债及对境外放款的额度流量及明细, 并将按监管要求, 定期向外汇局报送相关数据, 实行重大信息及事件报告制度。
四、政策试点效果及展望
政策试点4个月以来, 华菱集团通过集中运营管理境内外外汇资金, 实现境外成员企业经营性外汇资金入境共计折合13560万美元, 上述资金均通过财务公司调剂给集团内成员企业使用, 并严格按外债资金使用要求用于了生产经营。按照华菱集团各成员企业境内人民币贷款利率和境外融资成本的利差约2%测算, 共计为华菱集团节省财务费用支出约1600万元。此外, 华菱集团通过财务公司开办即期结售汇业务, 将境外成员企业归集到主办企业 (华菱财务公司) 的外汇资金通过即期结售汇的方式调剂到境内成员企业使用, 减少了外汇资金敞口头寸, 有效规避了汇兑风险。
未来, 华菱集团本着盘活境内外外汇资金、节省财务费用的宗旨, 将在政策法规允许范围内尽可能开展境内外成员企业之间的外汇资金运作。随着华菱集团公司治理结构的不断深化, 将会有新的成员企业不断参与到政策试点当中, 归集的对外放款和外债额度也将随之扩大。基于华菱集团现有境外平台经营性资金规模, 按照年均3亿美元的境外资金融入额以及境内外利差约2%进行测算, 仅此一项每年可为华菱集团节省财务费用支出约4000万元。
随着我国金融大门的打开和外汇管制的进一步放开, 如何利用好国家金融管控模式改变给企业集团带来的便利和优势将是所有大型跨国企业集团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华菱集团将以财务公司为载体及时掌握和跟进最新的政策信息、动态, 在集团低成本、高效资金运作方面不断作出积极尝试。
信息连接:湖南华菱钢铁集团财务有限公司跨境人民币集中运营业务成功启动
中国人民银行于2014年11月1日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跨国企业集团开展跨境人民币资金集中运营业务有关事宜的通知》, 正式推出跨境人民币集中运营业务, 湖南华菱钢铁集团财务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华菱财务公司”) 经过筹备与申请, 于2015年6月10日正式获得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同意, 作为主办企业开展湖南华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以下简称“华菱集团”) 跨境人民币资金集中运营业务, 华菱集团年进出口资金规模约200亿元人民币, 此次开展跨境人民币集中运营业务的成员企业共13家, 其中境内企业11家, 境外企业2家, 这是华菱财务公司继成功开展跨境外汇资金集中运营业务之后, 针对华菱集团全球资金管理模式的再一次突破, 这标志着公司可以实现境内外人民币资金池内资金的双向流通, 不仅促进了公司投融资便利化, 降低了公司外汇风险, 而且在推进跨境人民币业务进程中具有重大意义。
公司运营资金管理 篇8
一、资金营运的基础认识
资金营运,是商业银行对通过资金投放所形成的各项资产的利用、 管理和调度行为。 作为财务管理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和保持货币性资产的合理持有数量, 及时取得和有效利用货币性资产,保证其流入与流出在时间上和数额上的平衡。 实践证明,加强资金营运管理,对于保证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特别是对保证流动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单纯从保证资产流动性的角度看,资金营运管理主要是对商业银行的营运资金实施管理。 从既保证资产流动性又提高资产利用率的角度看, 资金营运管理主要是对商业银行流动资产中的准备金、现金以及应收账款实施管理。
准备金与现金,既是商业银行营运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商业银行资产中流动性最强的资产项目。 准备金和现金的持有数量和利用效率,不仅能对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产生作用,而且会影响到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和盈利状况。 明确准备金和现金的有关问题,是加强资金营运管理的前提。 商业银行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行业,它由于经营不善而产生的严重后果比其它企业厉害得多,它不仅损害存户的利益,而且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的信任气氛,一家银行经营不善,常常会诱导其它银行的顾客纷纷提款,引起金融风潮,迅速减少全国银行货币的供应能力,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
目前商业银行的应收账款主要以融资业务为主。 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企业应收账款大约在5.5万亿人民币,占企业总资产30%,甚至一些企业的60%是应收账款,所以打通这一渠道十分迫切。商业银行针对应收账款业务主要有两个类别,一是应收账款转让业务,另一个是应收账款质押融资。 银行业对于应收账款管理的作用:通过保理业务对企业资金流向进行分析,在必要时实施对企业资金活动的控制;对企业信用评价,动态掌握企业的偿债能力;借助存款与结算功能,了解关联企业的资金活动,从而进行管理。
二、商业银行资金营运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市场经济建立较晚,市场机制也不够成熟,在这种环境下商业银行必然面临着一些问题, 比如无法与市场经济环境相适应, 观念陈旧,过度追求利润最大化、盲目增加贷款比率等,这些问题如果不理清将影响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甚至会面临经营危机。
(一)资金营运机制不灵活
国家不断加快银行商业化进程, 试图通过商业化的转变提高银行的经济效益,这就对商业银行资金营运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然而,资金调控是检验资金营运的重要手段, 在当前环境下只有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资金调控手段,才能使资金得到高效化利用,才能不断提高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 从目前来看,我国商业银行资金调控手段单一,主要是内部贷款、定期存款、二级存款准备率、系统内资金往来利率等,这些方法并不是市场经济环境中产生的,也没有按照市场发展规律来进行。 因此,商业银行的营运机制亟待改革与完善。
(二)片面追求经济利益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商业银行将利益最大化作为首要目标,但是大多商业银行对利益最大化的认识不足,又受计划经济影响,导致在营运过程中过分追求利润而忽略了长远发展。长期以来,商业银行只是将经济效益作为一种口号,并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计划,也没对资金的合理流动进行实际性操作。商业银行的资金营运观念淡薄,也正是这个原因导致了商业银行不断加大筹资力度,资金流动层次较低,没有考虑到长远发展。
(三)资金运用方式单一
事实上大部分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是十分宽泛的, 一方面商业银行十分重视资金筹措,一方面政府也给予了大力支持。 商业银行除了存款之外,还有诸如债券回购等,这些使得商业银行在资金来源上压力并不大。 但与之相对应的资金应用就显得比较单调,目前大部分商业银行以贷款为主,这也是他们唯一的资金动作形式,虽然有不少商业银行试图开发一些新内容,但效果都不是很理想。 在资金运作方面也并不是合理的,短期资金被长期占用,而长期资金在短期之内又无法收回,银行陷入了利益荒的尴尬境地。
三、商业银行资金营运管理对策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国民经济迅速攀升,与此同时国外一些银行开始关注中国市场,逐渐将资金注入到中国市场之中。 在这种情势下,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国内商业银行与国外银行的竞争, 对此必须针对资金营运方面的问题制定对策,以保持平稳的发展。
(一)建立灵活的资金营运机制
一个好的资金调控方式是检验资金营运管理的标尺。 这是因为可以对内部各项业务及产品的成本和效益进行准确计算, 从而促使资金向高效益方向流动,促使经营由被动变主动,为经营业绩提供了基础。 同时,统一的内部资金调控制度,还为其最优化经营决策提供了参考。 资金集中、统一配置和内部资金价格体系的重新构建,必然带来两个方面的根本性转变,一是决策层次的提高,二是价格杠杆作用的强化。 通过这两个根本转变,必将对提高商业银行经营效益、防范经营风险产生重大和积极的影响。
(二)认真分析资金运营情况,做好资金预测
从资金营运期限的角度看, 银行必须对资金的流入与流出从长期和短期两个方面予以管理。 从短期的角度来看,银行要保证储备所需的资金,同时,也要保证有替代资金来源用以弥补资金的流出。 短期需求主要满足客户存款提取或合理的贷款需求,也就是一种即时需求。 从长期的角度来看,流出与流入的资金必须得到平衡与协调,从而使未来可知的和不可知的资金流出得到有效的资金补偿。 在银行的经营中对资金长期需求的预测,是为满足长期发展的营运资金需求,其作用是为贷款扩大提供资金。 另一方面,在经济发展较为稳定的地区,贷款需求没有多大变化,存款则可能稳步增长。 在这种情况下,对流动性需求有长远打算可以使银行保持更充分的投资。
商业银行对长期需求的预测是建立在一定的环境基础上的, 客户未来的资金需求可能对商业银行目前的资金营运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但它毕竟是一种潜在的需求,在某种特定情况下,也可能给商业银行产生压力。
(三)加快转型脚步,探索新型的资金运营方式
在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加快转型的步伐。 首先,要在国家法律法规支持的基础上,建立严格的内部责任机制,增强管理、执行各层的责任心。 其次,重视业务创新,引入市场机制,不断使金融产品推陈出新。 最后,要有的放矢,不同的机构因地制宜地实施不同的运营政策,切不可一刀切,要给网点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
总之,商业银行发展与市场环境密切相关,应该对商业银行所处的内外环境有清楚的认识,不断改变思想,努力探索新形势下的资金营运新方法,为商业银行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摘要:在市场化进程加快的前提下,我国商业银行纷纷转变经营方式和营运理念,以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本文以商业银行资金营运管理为研究对象,旨在发现其存在的问题,通过解决问题和创新工作,提高资金营运效率,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
关键词:商业银行,集中配置,营运管理
参考文献
[1]陈玥薇.商业银行业务集中处理运营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
公司运营资金管理 篇9
一、目前企业资金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金管理不善, 使用效益偏低。
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的需要和内部资金分散的现实矛盾已成为现阶段企业财务管理中最突出的问题。有的企业多头银行开户的现象比较普遍, 资金管理失控;有些企业不顾自身的能力和发展目标, 盲目投资, 损失严重;有的企业资金沉淀严重, 存货占用比例过高, 应收款居高不下, 流动资金占用有增无减, 周转缓慢, 企业信用和盈利能力下降。一些企业在货币资金管理上缺乏科学的预测和决策, 不重视编制和使用货币资金计划, 而是凭经验靠感觉来估算资金的用量和留量, 导致企业资金实际流量与预计数相差较大。再加上企业缺乏全面预算管理的观念, 缺乏货币资金动态管理观念和与之相适应的监控制度, 缺乏对货币资金的具体用途及效果进行管理, 影响了企业资金的正常周转, 致使资金使用效益偏低。
2、监控制度或无或缺, 财务风险加大。
目前有的企业对资金流动环节普遍存在着监控不力的现象, 有的企业尚未建立监控制度, 有的尽管制定了多种监督制度, 但实际上并未严格据此执行。企业集团总部如不能及时掌握下属公司的财务资金变动情况, 会造成极大地财务风险。很多企业领导对自身家底及财务状况说不清, 而财务人员对经营情况又不甚了解, 且处于从属地位, 往往按领导的意图处理账务, 使财务监督流于形式。
3、激励手段出现偏差, 致使往来款项居高不下。
有的企业为了完成领导的业绩指标, 一味地追求收入, 而忽视了资金回流的及时性和完整性, 造成应收账款长期挂账, 而且金额越来越大。由于涉及人员变动或者由于企业监控不力, 往来款项未能及时清理, 有的已经形成呆账、死账, 给企业造成了严重的财产损失。
二、提高企业资金运营效益的主要措施
l、转变思想观念, 把以资金管理为中心的财务管理作为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的中心环节。
首先要树立资金的增值意识和时间价值观念, 加强资产经营, 盘活资金, 使企业的生产经营要素进一步优化组合, 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其次, 企业要求财会人员必须转变观念, 由过去的记帐、算帐、报帐、核算会计, 转变为事前有预测、事中有控制、事后有分析反馈的管理会计, 积极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 当好领导者的参谋助手。必须把企业经营真正转移到以资产经营为中心, 转移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坚持投资与效益的统一, 实行规模发展, 实现规模效益, 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2、建立健全以预算管理为基础的资金控制管理体制。
建立预算编制、审批、监督的全面预算控制系统。把预算范围由过去单一的经营资金计划扩大到生产经营、基建、投资等全面资金预算, 由主业的资金预算扩大到包括多种经营、多级核算单位在内的全方位资金预算。
资金预算管理是资金管理的核心内容。执行中应以资产为纽带, 实行分级预算。强调以现金流量为重点, 要求对经营各环节实施预算编制、执行、分析和考核, 严格限制无预算资金支出, 最大限度地减少资金占用, 预算内资金支出实行责任人限额审批制, 预算外资金支出实行逐层审批制度。大额资金的使用必须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联签。集团总部应侧重搞好投资、融资预算, 以资本经营预算为主, 实行资金的统一筹划, 集中管理;分公司则以生产经营预算为主, 加强成本费用和资金流量预算。分公司在明确集团总体经营目标的基础上, 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编制资金预算, 再将预算的各项目分解为各个月份以及各个部门的责任和指标, 然后上报集团财务部门。集团总部对各项预算进行审查, 进行综合平衡后, 结合集团年度总体预算, 将细分的责任和指标作为衡量各分公司以及各部门工作业绩的具体标准, 并与年终考核兑现挂钩, 实现公司资金的合理配置。其次, 要求集团各部门凡是有现金支出的必须按照预算规定的项目、金额和时间由财务部门进行审核, 对没有列入预算的项目, 财务部门有权拒绝开支。超预算的资本性支出必须经集团总部审批, 对于重大项目安排应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联签制度, 超预算的费用性支出必须报批, 经批准后调整预算。
3、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为手段, 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
财务管理的最高层次是业务和财务的完美结合, 即财务和业务的一体化。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统一的财务软件, 实现财务信息与业务流程一体化, 是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趋势。因此, 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 积极引进或开发运用统一的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的管理软件, 借助于计算机设备及网络, 逐步实现生产经营全过程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集成和数据共享, 保障企业预算、结算、监控等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高效化, 进而达到强化监督与控制, 规避财务风险, 加速资金周转, 提高资使用效率的目的。
4、加强财务监督和管理职能, 推动财务工作透明化。
企业开展内部转帐结算, 除了履行收、付款职责, 强化服务外, 还应充分发挥协调、监督和管理功能, 严格贯彻和执行结算文件, 严肃结算纪律, 协调与结算相关的各方面关系, 协调解决购销结算付款中出现的问题, 监督约束结算各方的行为, 公正维护结算各方的正当权益, 维护正常的结算秩序, 尽量避免出现资金黑洞。
5、规范财务行为, 加强对往来款项的管理。
一是企业领导要高度重视, 将往来款项的管理纳入制度化建设之中;二是采取积极有力措施, 加大清理往来账力度, 制定切实可行的清理计划, 对确实无法收回的往来款项, 要查明原因, 分清责任, 按规定程序批准后核销, 以确保国家及单位利益不受损失;三是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加大对往来款项的管控力度。企业要重视财务人员的引进和培养, 使其除了具备基本的业务技能外, 更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 在将账务往来记录清楚准确的同时, 又要严格控制往来款项发生的规模, 并及时核查、清理, 以降低财产损失发生的可能;四是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充分发挥财务、内部审计部门对所属单位在业务上的管理、指导和监督职能;五是奖罚明确, 考核集中。为加强企业各项资金管理, 制定各二级单位及归口部门资金使用效果的指标及奖惩考核办法, 对努力挖掘内部潜力、降低资金占用的单位, 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资金占用大、遗留问题多的单位, 制定限期降低资金占用的计划, 从而达到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目标。
6. 加强存货管理, 加速资金的周转。
企业要建立健全库存出入库制度、保管员岗位责任制等一系列规范的管理制度, 采取严格考核、奖惩兑现等措施, 狠抓各项制度的落实。严把存货入库质量关, 实现对不同品种, 不同性质不同年限的存货分开储存;对出库存货要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检验, 做到质量合格才能出库;严格执行统计制度, 做到出、入库统计资料真实、完整。加强科学管理, 降低损耗, 间接地降低了企业资金占用。
财务管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需要而发展的, 尤其是在当前企业面临资产重组、结构调整的时期, 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企业生存压力增大, 对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企业很有必要通过优化财务管理手段、深化财务管理内容、拓展财务管理领域, 将财务管理融合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 在提高资金运营效益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 促进企业管理层面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静敏.强化资金管理提高企业资金运营效率[J]中国经贸导刊, 2004 (6)
[2]、骆凯凯.加强企业资金管理提高资盒使用效益[J]商场现代化, 2008 (7) 上旬
[3]、韩梅, 刘忠民.加强企业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06年9月
【公司运营资金管理】推荐阅读:
公司运营管理小组07-17
运营公司管理制度08-29
燃气公司运营管理手册06-29
公司运营会议管理制度08-21
出租汽车公司运营管理制度10-01
吉林市盛事商务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简介08-25
银行资金运营管理06-03
运营公司08-05
资金筹集与运营管理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