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共5篇)
宁夏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篇1
摘要:在虚拟水战略背景下,以宁夏19个县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定量分析模型,借助Arc GIS 10.0空间数据管理平台,研究宁夏农业生产空间布局现状,探讨宁夏农业生产空间布局的理想态势。结果表明:1宁夏县域人均农村人口虚拟水量呈现"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发达区域农村人口人均虚拟水量普遍高于欠发达区域,农业生产以北部平原地区为主体进行布局,中南部地区布局较少;2宁夏区域农业生产优势度空间差异显著,整体呈现北部地区高,中南部地区偏低的宏观态势;3农业生产布局合理型的县市有灵武市、永宁县、贺兰县、平罗县、红寺堡区、盐池县、原州区、西吉县、彭阳县、沙坡头区、中宁县和海原县;农业生产布局过密型的县市有银川市、石嘴山市、利通区和同心县;农业生产布局过疏型的县市有青铜峡市和泾源县。在此基础上,提出宁夏水资源短缺县市,应在挖掘农业地域资源潜力的同时,加快探索实施虚拟水战略,而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县市,应继续发挥地域水土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为水资源短缺县市实施虚拟水战略服务。
关键词:虚拟水战略,农业产业,空间布局,优化,宁夏
水资源是影响区域农业生产发展与空间布局的基础性资源。20世纪90年代初期,英国学者Allan提出虚拟水的新概念[1],认为虚拟水是指生产产品和服务中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即凝结在产品和服务中的虚拟水量[2],这为水资源问题的深入研究开创了新领域。虚拟水战略是指贫水国家或地区通过贸易的方式从富水国家或地区购买水密集型农产品(尤其是粮食)来保障自己国家或地区内的水资源安全和粮食安全[3],它的提出为全球和地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在全球和地区水资源短缺日益严峻的形势下,虚拟水战略越来越受到国家和地区政府以及水资源管理部门的重视,并开始在区域农业水资源开发利用和农产品贸易等方面付诸实施[4]。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虚拟水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虚拟水量化分析[5]、虚拟水贸易[6,7]、虚拟水战略内涵与实施[8,9,10]、虚拟水战略区划[11,12]、虚拟水战略与粮食安全[13]、虚拟水与农业空间布局[14,15]、区域水足迹研究[16,17]等方面。纵观国内外虚拟水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在研究尺度上,国家尺度的研究居多,省(县)域尺度的研究较少;在研究内容上,主要以产品虚拟水的量化分析和水足迹的研究为重点,对虚拟水战略的应用研究仍显薄弱。宁夏地处西北内陆干旱地区,是全国水资源严重匮乏的省区之一,水资源短缺和空间配置不合理是制约区域农业生产与布局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基于此,本研究试图以虚拟水战略为背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宁夏农业生产空间布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宁夏农业生产空间布局的理想模式,以期为优化区域水资源空间配置和农业空间布局,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提供参考。
1 研究区概况
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35°14′-39°23′N,104°17′-107°39′E之间,东邻陕西省,北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甘肃省,处于东部季风区域与西北干旱区域的过渡地带,总面积5.19万km2。按自然地理特征划分为北部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三大地理单元。平均海拔1 090-2 000 m,年平均气温5.3-9.9℃,年平均降水量183.4-677 mm。全区现有耕地面积110.35×104hm2,园地3.33×104 hm2,林地60.36×104hm2,牧草地233.09×104 hm2,其中,灌溉水田4.05×104hm2,水浇地36.99×104 hm2[18]。地表水资源拥有量84.47×108 m3,地下水资源拥有量215.42×108 m3。2012年,全区拥有总人口647.1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02.94万人,农业总产值达到385.15亿元。农业生产耗水量287.36×108 m3,农村人畜耗水量6.29×108m3[19],共计占全区各行业耗水总量的89.9%。
2 研究数据与研究方法
2.1 指标体系构建
区域农业生产优势度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区域农业生产优势度的基础和依据,也是在虚拟水战略背景下研究宁夏农业生产空间布局的前提。根据虚拟水战略背景下区域农业生产优势度的内涵[8],立足宁夏农业生产实际,结合相关研究成果[15,20],在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简洁性等原则的前提下,构建由资源禀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技术保障5个一级指标共计17个二级指标构成的区域农业生产优势度评价指标体系(表1)。
注:表中“+”表示正指标,“-”表示逆指标;农业气象灾害指数值参考《西北地区国土主体功能区划研究》[21]中宁夏各县气象灾害指数值。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研究的基础数据主要来源于:1《宁夏统计年鉴》(2013);2《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13)[22];3《2012宁夏回族自治区水资源公报》(总第二十七期);4国内外虚拟水研究成果中有关中国农作物产品和动物产品的虚拟水含量的研究成果[23,24];52012年宁夏各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为消除各样本指标的量纲差异,本研究采用极差标准化法对各指标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对正指标:
对逆指标:(1)
式中:xij、Xij分别指第i个样本第j个指标的原始值和标准化之后的数值分别指第j个指标所在序列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3 研究方法
2.3.1虚拟水含量指数区域人均农村人口主要农产品虚拟水含量指数是表征当前区域农业生产布局现状和农业生产所贡献的虚拟水资源量的重要指标[25]。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Ai为区域人均农村人口主要农产品虚拟水含量指数,WFPi为区域主要农产品虚拟水总量,TPi为农村人口数量。
其中,区域主要农产品虚拟水含量由农作物产品虚拟水含量和动物产品虚拟水含量构成。在本研究中,农作物产品包括粮食(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和薯类)、油料、药材、蔬菜和瓜果;动物产品包括牛肉、羊肉、猪肉、奶类、禽蛋和水产品。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WFc为农作物产品生产用水量,VWCc为单位质量农作物产品的虚拟水含量,Pc为第j类农作物产品的产量,n为农作物产品的类别数;WFl为动物产品生产用水量,VWCl为单位质量动物产品的虚拟水含量,Pl为第j类动物产品的产量。
2.3.2农业生产优势度区域农业生产优势度采用综合指数加权求和模型进行计算, 指标权重采用熵值法[26]确定。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1)计算指标比重。第i个样本第j项指标的比重:
式中,Kij为指标比重,Xij为标准化之后的数据,i为样本个数,j为指标个数。
2)计算指标熵值。第j项指标的熵值:
式中,ej为第j项指标的信息熵值,ln为自然对数,g=lnn, 0≤ej≤1(当Kij=0时,规定Kijln Kij=0)。
3)计算指标信息效用价值。
式中,dj为信息效用价值,ej为第j项指标信息熵值。
4)计算指标权重。第j项指标的权重值:
5)计算农业生产优势度。第i个样本的农业生产优势度:
式中:Sj为区域农业生产优势度,具体可分为五个等级,即:1低优势度(Sj≤0.3);2较低优势度(0.3<Sj≤0.4);3中等优势度(0.4<Sj≤0.5);4较高优势度(0.5<Sj≤0.6);5高优势度(Sj>0.6)。
2.3.3农业调整指数区域农业生产布局调整指数是判定虚拟水战略背景下地区农业生产贡献的虚拟水资源与其现实水土资源匹配程度的重要指标[25]。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Ti为调整指数,RSi为区域农业生产优势度排名,RAi为区域人均农村人口主要农产品虚拟水含量排名。当Ti>0时,说明该区域农业生产规模已经超出了其水土资源所能承受的合理范围,处于超载状态;当Ti<0时,说明该区域的水土资源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需要增加农业生产;当Ti=0时,说明该区域的农业生产规模与其水土资源的承受度基本一致,农业生产空间布局不需要作大的调整。具体包括三种类型:1生产布局合理型(-3≤Ti≤3);2生产布局过密型(Ti>3);3生产布局过疏型(Ti<-3)。
3 结果与分析
3.1 虚拟水战略背景下宁夏农业生产空间布局现状
根据公式(3)-(4),首先分别计算宁夏19个县市主要农产品虚拟水含量,再根据公式(2),求得宁夏各县市人均农村人口农产品虚拟水含量(表2)。在此基础上,借助Arc GIS 10.0软件绘制宁夏县域人均农村人口农产品虚拟水含量空间分布图(图1)。
根据表2和图1,可以看出宁夏县域人均农村人口农产品虚拟水含量空间分布存在如下特征。3.1.1人均农村人口虚拟水量呈现“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宁夏县域人均农村人口农产品虚拟水含量空间差异显著,排名第1位的银川市人均农村人口虚拟水含量达到9 714.46 m3,而排名第19位的海原县人均农村人口虚拟水含量仅为1 378.27 m3。且人均农村人口农产品虚拟水含量的前9位县市全部位于北部引黄灌区;而人均农村人口虚拟水含量排名后5位的县市,除红寺堡区位于中部干旱带以外,其余各县市均位于南部山区。表明宁夏农业生产主要分布在北部平原地区,而中南部地区布局较少。这与宁夏农业生产布局的实际相一致。
3.1.2发达区域人均农村人口虚拟水含量高,欠发达区域人均农村人口虚拟水含量低宁夏北部引黄灌区各县市经济发展水平普遍高于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各县市,而这与宁夏县域人均农村人口虚拟水含量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一致。具体来看,在研究区的19个县市中,位于北部引黄灌区的银川市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其人均农村人口虚拟水含量也最高。而位于南部山区欠发达区域的海原县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其人均农村人口虚拟水含量也最低。
3.1.3区域人均农村人口虚拟水量空间分布与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匹配宁夏北部引黄灌区的银川市、平罗县、贺兰县、石嘴山市、利通区、永宁县、青铜峡市、灵武市的人均农村人口农产品虚拟水含量普遍较高,而中宁县、沙坡头区、盐池县、同心县居其次,南部山区的原州区、西吉县、彭阳县、隆德县、泾源县的人均农村人口虚拟水含量普遍较低。这与宁夏区域降水量分布由南向北逐步递减的规律并不匹配。
3.2 虚拟水战略背景下宁夏区域农业生产优势度
首先根据公式(1)对宁夏区域农业生产优势度各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在此基础上根据公式(5)-(8)确定各指标权重(表1),再根据公式(9)分别计算宁夏19个县市的农业生产优势度的综合评价得分(表3),并借助Arc GIS 10.0软件绘制出宁夏县域农业生产优势度空间分布图(图2)。
根据表3和图2,可以发现在虚拟水战略背景下,宁夏区域农业生产优势度空间差异显著,具体可从两方面分别分析:
1) 从虚拟水战略背景下宁夏区域农业生产优势度所属的等级来看,在研究区的19个县市中,低优势度等级的县市有7个,较低优势度等级的县市有7个,较高优势度等级的县市有2个,中等优势度等级的县市有3个,没有属于高优势度等级的县市。这种空间分布规律表明,在虚拟水战略背景下,宁夏区域农业生产优势度存在着较大差异。
2)从虚拟水战略背景下宁夏区域农业生产优势度等级空间分布结构看,整体呈现北部高,中南部偏低的宏观态势。其中,较高优势度和中等优势度区域主要分布于北部灌区的平罗县、贺兰县、永宁县、灵武市、青铜峡市等市县;低优势度区域主要分布于中南部地区的红寺堡区、同心县、原州区、西吉县、隆德县、彭阳县、海原县等县市。这种分布态势与传统的区域农业生产优势度的空间分布并不完全吻合。主要是因为在虚拟水战略背景下,区域农业生产优势度的影响因素与传统的农业生产优势度的影响因素存在一定差异,致使评价结果也不完全一致。
3.3 虚拟水战略背景下宁夏区域农业生产空间布局的调整
根据公式(10)计算宁夏区域农业生产布局调整指数(表4),借助Arc GIS 10.0软件绘制虚拟水战略背景下宁夏区域农业生产布局类型图(图3)。
根据表4和相关研究成果[15],立足宁夏农业发展的实际,遵循《宁夏回族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27]所制定的区域农业发展方向,具体可作如下调整:3.3.1农业生产布局合理型农业生产布局合理型的县市包括灵武市、永宁县、贺兰县、平罗县、红寺堡区、盐池县、沙坡头区、中宁县、原州区、西吉县、彭阳县、隆德县和海原县13个县市。其中,平罗县和西吉县的农业生产布局调整指数为0,表明该区域在虚拟水战略背景下,基本不需要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平罗县因其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将继续为区域食物安全和虚拟水战略的实施服务。而西吉县因其属于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不宜扩大农业生产与布局;永宁县、贺兰县、灵武市、隆德县、沙坡头区、中宁县、海原县的调整指数为负值,说明区域农业地域资源优势还未发挥出来,在虚拟水战略背景下可以根据地区农业发展的实际,适度扩大农业生产;红寺堡区、盐池县、原州区、彭阳县的调整指数为正值,说明区域水土资源已经超载,在虚拟水战略背景下需要适度压缩农业生产规模,以减轻区域水土资源的压力。
3.3.2农业生产布局过密型农业生产布局过密型的县市包括银川市、石嘴山市、利通区和同心县4个市县。农业生产布局调整指数大,尤其是银川市,达到9,表明区域农业生产布局现状与虚拟水战略背景下农业生产布局现状不吻合,也就是说,在虚拟水战略背景下,这些县市在保障区域水资源和食物安全方面,做出的贡献已经远大于其应承担的责任。故此,在虚拟水战略背景下,这些区域应当对现有的农业生产布局进行合理调整,适当压缩高虚拟水含量农产品的生产,保证非农用水尤其是生态用水的安全。
对于地处宁夏北部平原地区,水土资源优越,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银川市、石嘴山市和利通区,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实施虚拟水战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适当减少高耗水农产品的生产,保证生态用水、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供应;对于地处中部干旱带的同心县,今后的发展方向是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旱作高效节水农业,减少高耗水农产品的生产,并根据区域发展的实际,探索实施虚拟水战略,弥补地区生态用水的不足,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3.3.3农业生产布局过疏型农业生产布局过疏型的县市包括青铜峡市和泾源县2个市县。农业生产布局调整指数小,其中泾源县调整指数最小,为-12,表明区域农业生产布局与虚拟水战略背景下区域农业生产布局现状不吻合,即在虚拟水战略背景下,该县市在保障区域水资源和食物安全方面,做出的贡献远低于其应承担的责任。故此,在虚拟水战略背景下,这些县市应充分利用农业地域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28],为保证区域食物和水资源安全做出其应有的贡献。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青铜峡市,今后的发展方向是提高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和设施农业,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和种养殖结构,促进农业经济健康发展;对于地处南部山区的泾源县,今后的发展方向是以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为重点,大力发展林果产业、中药材产业和畜牧养殖业等适合当地资源环境的特色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实现区域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4 结论
通过对虚拟水战略背景下宁夏农业生产空间布局现状和理想空间布局模式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结论:
1)宁夏县域人均农村人口虚拟水量呈现“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发达区域人均农村人口虚拟水含量普遍高于欠发达区域人均农村人口虚拟水含量,农业生产以北部平原地区为主体进行布局,中南部地区布局较少,农业生产布局的密度与区域降水量之间并不协调。
2) 宁夏区域农业生产优势度空间差异显著,整体呈现北部地区高,中南部地区偏低的宏观态势。其中,高优势度区域主要分布于北部灌区的平罗县、贺兰县、永宁县、灵武市、青铜峡市等市县;低优势度区域主要分布于中南部地区的红寺堡区、同心县、原州区、西吉县、隆德县、彭阳县、海原县等县市。
3)宁夏区域农业生产布局可分为农业生产布局合理型、农业生产布局过密型和农业生产布局过疏型三种类型。其中,灵武市、永宁县、贺兰县、平罗县、红寺堡区、盐池县、原州区、西吉县、彭阳县、沙坡头区、中宁县和海原县13个县市为农业生产布局合理型;银川市、石嘴山市、利通区和同心县4个市县属于农业生产布局过密型;农业生产布局过疏型的县市包括青铜峡市和泾源县2个市县。
4)在虚拟水战略背景下,位于宁夏中部干旱带及南部山区的水资源短缺县市,应在挖掘农业地域资源潜力的基础上,加快探索实施虚拟水战略,缓解区域水土资源压力。而位于北部引黄灌区的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县市,应继续发挥地域水土资源优势,合理发展现代农业,为水资源短缺县市顺利实施虚拟水战略服务。
宁夏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篇2
自2002年底,自治区制定实施《宁夏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及发展规划(2003—2007年》以来,各地、各有关部门围绕构建引黄灌区现代农业、中部干旱带旱作节水农业和南部山区生态农业“三大区域”产业体系,强力推进特色优势产业提质扩量增效,取得了显著成效。2007年,全区特色优势产业的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80%以上,中宁枸杞、吴忠奶业、西吉马铃薯等主产区产业收入占到当地农民收入的30%以上。全区基本形成特色优势产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的新格局,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产业基础。但也必须看到,我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产业规模总体偏小,集中度不高,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低,支撑能力不强,产业发展方式较为粗放;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较低,产业链条短,缺乏强势龙头企业的带动;市场化程度低,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不健全,大流通的格局尚未形成;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偏低,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品牌培育滞后,能带动整个产业发展、在国内外市场有影响的知名品牌稀缺,靠品牌开拓市场的力度不够;农业投融资渠道单一,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产业发展缺乏必要的金融支持等。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的“加快构建特色农业新体系、力促设施农业新发展、推动产业化经营新突破、增强农业装备新实力”重大部署和“一个产业一个规划”的要求及农业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2年)》、《关于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意见》,特制定《宁夏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2年)》。
一、进一步加快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重大意义
(一)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是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走具有宁夏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受市场和资源双重约束,带动能力不强、组织化程度不高是制约我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多年的实践证明,优化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实行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可以有效推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社会化服务,提升生产的组织化水平,带动产业链条延伸,形成小农户大基地、小规模大群体的发展格局,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是探索发展具有宁夏特色现代农业之路的有效形式和必然选择。
(二)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大举措。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事关农产品有效供给和粮食安全。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在优势产区域发展主导产品,有利于资源、政策、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的合理集聚,充分挖掘生产资料、品种、技术和物质装备等潜能,不断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三)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是发挥比较优势、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客观要求。实行农产品区域化布局,形成优势产区和规模优势,是多数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增强农业竞争力、扩大农产品市场占有率的成功经验。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有利于把优势区域率先建成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的名牌农产品生产基地、龙头企业原料供应基地、优势农产品出口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实现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形成较大的市场规模,节本增效,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提升农产品整体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四)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是夯实产业基础、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努力缩小城乡差距,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在优势区域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主导产业,打牢产业基础,扩大市场份额,提升产业发展的综合效益,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通过集聚提升特色优势产业,可以有效带动农产品加工、贮藏、包装、运输、营销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延长产业链,逐步形成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建设产业大县和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为重点,突破产业瓶颈制约,强化产业升级整合,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增强区域带动能力,加速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生产力布局,为发展具有宁夏特色现代农业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导向原则。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立足国内市场,积极开拓国外市场,瞄准现实需求,超前预测潜在需求,坚持扩量、提质、增效并举,确保主要农产品生产总量合理增长,全面提升特色优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坚持比较优势原则。立足区域资源禀赋,综合考虑产业基础、市场条件及生态环境等因素,优先发展资源条件好、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农产品。促进生产要素在空间和产业上的优化配置,集聚形成具有规模优势的产业带。
——坚持统筹协调原则。统筹特色优势产业“三大区域”布局,每个县(市、区)着力加速膨胀1到2个主导产业,兼顾发展一般产业,加快构建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统筹产业发展的协调性,统筹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构建,强化生产、加工、流通的有效衔接,不断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和效益。
——坚持科技引领原则。紧盯做大做强做精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以产品为单元,以产业为主线,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突破口,推进产业技术研发、示范、推广有机结合,构建产加销、农工贸各环节紧密衔接的现代农业技术支撑体系,切实转变增长方式,引领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坚持农民自主原则。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充分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保障农民市场主体地位。通过政策引导、市场带动、信息服务等途径,调动农民自觉自愿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产业发展现状与规划重点
(一)战略性主导产业。1.枸杞产业。
发展现状:基本形成以中宁为主体、贺兰山东麓和清水河流域为两翼的产业带。2007年种植面积50.9万亩,比2003年增长95.7%,干果总产量7万吨;全区培育枸杞加工企业138家,规模以上27家,形成了枸杞酒、枸杞籽油、果汁、叶茶等10大类50多种产品,加工转化率近20%;宁夏枸杞干果流通量占到国内市场总规模的46%,全年枸杞干果及深加工制品出口量达7000吨,居全国主导地位,年出口创汇2000多万美元。中宁枸杞专业市场成为全国最大的枸杞专业批发市场,发挥着全国枸杞重要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的作用。
主攻方向:加快枸杞新品种选育与推广,继续扩大基地规模,加强绿色枸杞、有机枸杞出口基地建设,着力提高枸杞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快枸杞采摘机械研究与开发,有效降低劳动强度;培育和壮大一批带动能力强的枸杞加工、营销龙头企业。
优势区域:加快建设以中宁为核心、清水河流域和贺兰山东麓为两翼的“一体两翼”产业带。重点建成中宁核心区、清水河流域区和贺兰山东麓区三大产业分区。
发展目标:到2012年种植面积达到80万亩,干果产量达到16万吨以上,加工转化率超过30%。
2.清真牛羊肉产业。
发展现状:基本形成以引黄灌区肉牛肉羊杂交改良区、中部干旱带滩羊生产区和六盘山麓肉牛生产区构成的产业带。2007年肉牛饲养量150万头,肉羊饲养量1055万只,分别比2003年增长56.3%和13.3%,牛羊肉总产量17.4万吨,占全区肉类总产量的58%;全区建成清真牛羊肉加工企业7家,其中5家达到清真肉品屠宰加工国际标准,取得“出口肉品加工企业”资质;建成平罗宝丰、吴忠涝河桥、西吉单家集等较大的区域性牛羊肉专业交易市场,吸引了周边省区养殖、贩运户入市交易。
主攻方向:积极引进国内外良种牛羊种质资源,健全杂交改良和纯种繁育体系,加快滩羊保护性开发;加强饲草料调制和高效饲养技术推广应用,逐步实现牛羊肉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提高养殖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市场供给;大力培育强势龙头企业,打造“清真”名牌产品。优势区域:进一步加快建设引黄灌区肉牛肉羊杂交改良区、中部干旱带滩羊生产区和六盘山麓肉牛生产区。
发展目标:到2012年,全区肉牛饲养量达到200万头,出栏90万头,平均胴体重达到170公斤,牛肉产量达到15.3万吨;羊只饲养量达到1500万只,出栏802万只(羔羊400万只),羊肉产量12万吨,其中:滩羊饲养量达到600万只,出栏300万只,滩羊肉产量3.9万吨,滩羊裘皮150万张以上。
3.奶产业。
发展现状:基本形成以吴忠市和银川市为核心区、石嘴山市和中卫市为发展区的产业带。2007年奶牛存栏32万头,是2003年的2.5倍,鲜奶总产量94万吨,成母牛年均单产突破6000公斤,人均鲜奶占有量154公斤;培育乳品加工企业28家,年鲜奶加工能力100万吨、液态奶13万吨、各种奶粉5万吨。
主攻方向:继续引进国内外良种奶牛冻精,实施奶牛良种工程,持续提高奶牛生产能力;加快奶牛“出户入园”,改善饲养管理条件,提高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水平;完善质量检测体系,提高牛奶质量安全水平;加快培育一批规模较大、产品品种较多、竞争力较强的乳品加工企业。努力形成奶牛养殖基地支撑、龙头企业带动、知名品牌引领的产加销一体化发展格局。
优势区域:优先发展银川市、吴忠市奶业核心区,加快建设中卫市、石嘴山市奶业发展区。
发展目标:到2012年,全区奶牛存栏达到80万头,鲜奶总产量达到300万吨;培育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乳制品加工企业10家以上,生产液态奶30万吨以上,各种奶粉12万吨以上;创建乳制品名优品牌5个。
4.马铃薯产业。
发展现状:已形成以南部山区和中部干旱带为主的产业带。淀粉加工、鲜食菜用、种薯生产“三驾马车”相互支撑、互为促动,2007年种植面积335万亩,是2003年的2.6倍,成为全区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鲜薯总产350万吨;培育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2900余家,规模以上100多家,年可加工鲜薯150万吨,生产精淀粉20万吨、粗淀粉5万吨、糊化淀粉2.5万吨。
主攻方向:坚持开发种薯产业、提升淀粉加工、扩大鲜薯外销三业并举的发展方向,在稳定面积的基础上,主攻产业提质增效。建设“三级”种薯繁育体系,全面提升种薯繁育能力,力争建成全国重要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加强产业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增强科技支撑能力,提高单产和品质;积极培育大型龙头企业,增强带动能力;大力开拓种薯和鲜薯外销市场,促进产业外向型发展。
优势区域:一是由引黄灌区、扬黄灌区构成的早中熟商品薯种植区域;二是中部干旱带中熟商品薯种植区域;三是以南部山区半干旱区为主的淀粉加工薯种植区域;四是以南部山区半阴湿区为主的晚熟菜用薯种植区域;五是以六盘山麓冷凉地带为主的脱毒种薯繁育区域。
发展目标:2008年后,全区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400万亩,到2012年,鲜薯平均亩产达到1000公斤以上,总产达到 400万吨以上。建设三级脱毒薯繁种基地30万亩,生产优质脱毒种薯60万吨。品种专用化率达到80%,种薯脱毒化率达到60%,种植机械化率达到50%。
5.瓜菜产业。
(1)设施农业。
发展现状:发展区域由川及山,日光温室、移动温棚、大中小型拱棚并举。2007年种植面积达到41.7万亩,是2003年的3.5倍;全区70%以上的设施农产品销往周边及南方省区,并成功进入香港、俄罗斯、蒙古、中亚等国家和地区。
主攻方向:扩大规模和提质增效并进,力促产业做大做强;坚持走外向型发展路子,大力实施“冬菜北上、夏菜南下”战略;多渠道增加投入,不断加强基础设施、机械装备和生产条件的配套建设;集成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提高科技贡献率;加强工厂化育苗中心和冷链贮运体系建设,保障种苗需求,打造物流营销平台。
优势区域:以引黄灌区、扬黄灌区、库井灌区为重点,兼顾新建扩灌区和集雨补灌区。
发展目标:到2012年,全区建成设施农业100万亩以上,其中:引黄灌区50万亩,中部干旱带23万亩,南部山区27万亩;温室(包括阴阳棚、食用菌棚)45万亩,拱棚55万亩。设施农产品总产量达到600万吨,质量全部达到无公害标准,90%以上实现外销。设施农业用水效益达到25元/立方米。
(2)硒砂瓜。
发展现状:已形成以环香山地区为主体、牛首山山麓为延伸的产业带。2007年种植面积72.8万亩,是2003年的8.6倍,总产量78.6万吨,2007年底压砂地建成面积突破100万亩;宁夏硒砂瓜已在北京、广州、深圳等国内主要大中城市形成了稳定的销售市场,年外销量占总产的80%以上。
主攻方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示范与推广;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优质化率;完善物流营销体系,加快产品流通;实施名牌战略,提高硒砂瓜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
优势区域:以环香山地区为核心区,辐射中宁徐套、喊叫水、鸣沙等周边区域。
发展目标:2008年后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到2012年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达到80万亩,硒砂瓜总产稳定在120万吨以上。
(二)区域性特色优势产业。
1.优质粮食产业。
发展现状:产业带以引黄、扬黄灌区为主,包括小麦、水稻和玉米,2007年播种面积485万亩,比2003年增长31.1%,总产220万吨;建成粮食加工企业近2300家,年加工能力稻米18万吨、小麦中高档面粉20万吨、玉米淀粉60万吨。
主攻方向:建立健全优质专用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及繁育、推广体系,不断提高良种普及率和统供率;推进耕作制度和耕作方式改革,大力推广全程机械化种植、测土配方施肥等节本增效技术,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加强病虫无害化防治,严格控制粮食产品农药残留,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大力发展精深加工,打造知名品牌,建设现代粮食产业体系。优势区域:一是引黄灌区优质小麦、水稻、玉米产业带;二是扬黄灌区粮饲兼用玉米产业带;三是原州、彭阳等优质饲用玉米产业带。
发展目标:到2012年,优质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00万亩,其中:小麦200万亩、水稻100万亩、玉米200万亩;优质粮食总产220万吨。优质小麦、稻谷和玉米加工转化率分别提高到20%、30%和30%以上。
2.淡水鱼产业。
发展现状:基本形成沿黄河产业带,2007年养殖面积35万亩,比2003年增长77%,水产品总量7.7万吨,人均水产品占有量12公斤;全区70%以上水产品外销周边省区及西藏等地,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渔业生产基地和水产品集散中心。
主攻方向:保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大力发展“适水产业”,扩大渔业生产规模;加快良种繁育及养殖配套技术推广,提高良种鱼苗的自给能力;加强渔业环境监测和水产品病害预测预报及质量安全检测,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鼓励引导开展水产品加工,提升龙头企业带动能力。
优势区域:以银川市为重点的现代渔业先导区;以石嘴山市、农垦国营农场、青铜峡市、中卫市等地为重点的“适水产业”开发区;以沙湖、青铜峡库区及宁南山区水库塘堰为重点的生态渔业建设区。发展目标:到2012年,全区水产养殖面积达到65万亩以上,水产品产量达到15万吨;水产良种覆盖率达到70%,各类水产苗种自给率达到70%;70%以上水产品质量达到绿色食品标准。水产养殖、水禽养殖、水生植物种植、水上旅游产值比重分别达到70%、15%、5%、10%,渔业经济向多元化、多领域拓展。
3.葡萄产业。
发展现状:基本形成贺兰山东麓产业带,2007年种植面积22万亩,是2003年的2倍,总产量8万吨,其中酿酒葡萄面积13万亩,产量4万吨;全区有葡萄酒生产企业20家,葡萄鲜果加工能力6万吨。贺兰山东麓产区已成为张裕、王朝、长城等国内外知名葡萄酒公司竞相“逐鹿”的优质原料基地。
主攻方向:加快低产园改造步伐,加强示范园区建设,大力推广绿色、有机葡萄标准化生产技术;完善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加强全程监控,保障葡萄产品质量安全;全面推进葡萄酒企业多元化战略重组,扩大企业规模,提升葡萄酒档次;加强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地理标志产品的宣传,全力打造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优势品牌。
优势区域:集中建设以贺兰山东麓为主体的葡萄产业带,加快建成永宁县、青铜峡市、红寺堡开发区及农垦系统四大主产区。
发展目标:到2012年,全区葡萄种植总面积达到80万亩,总产量达30万吨,其中酿酒葡萄60万亩,产量20万吨;葡萄酒加工企业、庄园、酒堡发展到40家以上,葡萄酒加工能力达到10万吨以上;创建名优葡萄酒品牌10个以上。
4.红枣产业。
发展现状:基本形成灵武—红寺堡—同心—海原产业带。2007年种植面积达到45万亩,是2003年的4.4倍,总产量4.5万吨;灵武长枣远销上海、广州等地,中宁圆枣南下成都等地;全区建成红枣节能冷贮冷藏保鲜库59座,贮量达40多万公斤。
主攻方向:加快技术研发,提高产后保鲜贮藏和商品化处理能力;培育一批以流通型为主的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外向型发展;打造驰名品牌,增强市场开拓能力。
优势区域:以中卫市环香山地区和吴忠市干旱风沙区为主的制干型中宁圆枣、同心圆枣生产基地;以灵武为主、辐射中宁、青铜峡等地的鲜食型灵武红枣生产基地。
发展目标:经过5年发展,在中部干旱带新增红枣种植基地100万亩,其中压砂地枣瓜间作20万亩,到2012年,全区红枣种植总面积达到140万亩,其中压砂地枣瓜间作30万亩,总产量达到1.4亿公斤以上;培育红枣保鲜贮藏、加工、流通等龙头企业30家。
5.优质牧草产业。
发展现状:产业带由引黄灌区粮草兼用、中部干旱带旱作草地和南部山区退耕地人工种草构成。2007年多年生牧草留床面积624万亩,是2003年的1.7倍,其中一年生牧草种植面积200万亩;优质青干草总产450万吨;全区建成草产品加工企业10余家,累计生产出售草捆、草粉、草饼、草颗粒等加工品84万吨。
主攻方向:着力推广“粮—经—饲”三元种植模式,加快多年生牧草人工草地的更新,扩大人工种草面积,实现优质牧草的有效供给;加强田间管理,适时收获,提高饲草产量和品质;加快培育龙头企业,促进牧草加工及合理利用。
优势区域:南部山区多年生牧草种植区;中部干旱带一年生和多年生牧草种植区;引黄灌区粮饲兼用作物和粮经饲“三元”结构种植区。
发展目标:到2012年人工草地面积达到1000万亩,其中以紫花苜蓿为主的多年生牧草留床面积800万亩以上,一年生牧草种植200万亩以上;年产优质干草620万吨;年加工、销售牧草产品50万吨。6.农作物制种产业。
发展现状:2007年玉米、麦稻、瓜菜、马铃薯等作物制种面积35万亩,是2003年的1.3倍,生产种子和繁育种薯共1.9亿公斤。
主攻方向:建立和完善以提高单产为主的繁制种生产技术体系和以提高种子质量为主的检测管理体系;培育龙头企业,提高带动能力;培育知名品牌,增强市场开拓能力。
优势区域:稳定农垦国营农场,扩大惠农、平罗、青铜峡、中宁等地玉米制种基地;加快建设平罗、贺兰、永宁、利通、沙坡头区等稻、麦繁制种大县;以平罗、青铜峡、沙坡头区等地为重点发展瓜菜制种;稳步推进以西吉、隆德、泾源、原州为主的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建设。发展目标:到2012年,农作物繁制种面积达到70万亩,其中:稻麦10万亩,玉米20万亩,瓜菜10万亩,马铃薯30万亩;生产种子总量1.36亿公斤,繁育脱毒种薯60万吨。
(三)地方性特色产业。
1.苹果产业。
发展现状:形成以吴忠市利通、青铜峡、中宁等县(区)为主的产业带;2007年种植面积40万亩,是2003年的1.3倍,总产量40万吨;培育加工企业5家,苹果加工总能力达40万吨以上,生产优质苹果浓缩汁6万吨以上,全部出口欧美市场,深受消费者青睐。
主攻方向:调整品种结构,加工、鲜食并重,合理确定早、中熟品种种植比例,拉长鲜食果和加工原料果供应期;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果品产量和质量;提高加工能力,提升转化水平。
优势区域:建成引黄灌区、扬黄灌区和南部黄土丘陵区三大适栽区,重点发展吴忠和中卫两个产业大市。
发展目标:到2012年,全区苹果总面积达到100万亩,其中10万亩以上产业大县5个,总产量达到70万吨以上。苹果加工率达到80%以上,年生产浓缩果汁11万吨。
2.道地中药材产业。
发展现状:初步形成了六盘山区、中部干旱风沙区和引黄灌区三个特色鲜明的道地中药材种植带。2007年种植面积25.9万亩、产量4.95万吨,均为2003年的1.6倍。
主攻方向:着力建立野生道地中药材资源修复、培植和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制度;以提高育苗、种植成活率及单产为主攻方向,重点建立一批科技示范基地,引领道地中药材基地建设;引进、发展、壮大一批道地中药材加工、营销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带动产业发展。
优势区域:一是中部干旱带沙生药材种植区,包括灵武市东部山区、吴忠利通区东部山区、盐池县中北部和红寺堡开发区。二是六盘山阴湿山区道地中药材种植区,包括隆德、泾源两县全境和西吉、彭阳、原州等县(区)的阴湿冷凉地区。
发展目标:到2012年,全区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70万亩,林药间作60万亩,资源修复和培植400万亩。把我区中部干旱带建成国家级道地乌拉尔甘草生态保护区、人工种植基地、种苗繁育基地和西部地区有较大影响力的商品甘草集散地;把六盘山区建成国家级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市、县(区)政府要把加快集聚提升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三农”工作的大事要事,突出规划目标的导向作用,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强领导,精心部署,强力推进。要按照自治区总体规划及各产业专项规划,科学确定本地的特色优势产业和产区,抓紧制定和细化实施方案,层层建立目标责任制,加强督查考核。要按照相关产业区域布局,以主产县(市、区)为主持单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产业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加强区域协调,实现整体推进。自治区农牧、林业、发展改革、财政、科技、水利、扶贫等有关部门要强化大局意识,加强协调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进一步完善扶持措施,积极做好指导、协调和服务工作,确保本规划顺利、有效实施。
(二)加大扶持力度。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主动抢抓机遇,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不断加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投入力度。继续按照目标统一、渠道不变、合理分工、管理有序的原则,进一步整合各级财政支农、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农业基本建设、科技专项等项目资金,扩大“以奖代补”资金额度,重点扶持产业带建设和产业化经营。引导农民增强市场主体意识,积极加大投入,探索农民通过资金、技术、土地承包经营权、劳务等生产要素入股,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新模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工商资本、外来资本和其它社会资本投资开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出口创汇农业。进一步完善农业政策性担保、财政贴息贷款等政策,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种养大户等经营主体的金融扶持力度,重点解决农产品收购、贮藏、运销、加工等环节的资金需求。支持龙头企业通过承贷承还方式资助农户,为农户提供小额信用贷款。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范围和覆盖面,提高财政对保费的补助标准。逐步建立多元化、多渠道投融资机制,打造各类生产要素集聚平台,形成广泛参与、共同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三)强壮产业大县。综合考虑各县(市、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资源禀赋、规模现状、创新能力、发展潜力等因素,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完善政府推动、市场引导、科技支撑、企业运作等机制,加大资源优化配置力度,促进土地、资本、装备、人才、技术等合理集聚,推进特色优势农产品向重点产区集中,逐步形成一批主导产品突出、经营规模适度、经济效益显著的产业大县,加速提高产业集中度。
(四)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在优势产业带和产业大县,着力推进动植物良种繁育推广、疫病防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集雨补灌、土壤培肥、农村清洁能源等重大工程建设,不断提高特色优势产业综合生产能力、防灾减灾能力。大力开发应用先进适用的农机具和农机化技术,优化装备结构,提高机械化生产、加工水平。加快推进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养殖小区建设,培育一大批名牌农产品生产基地、龙头企业原料供应基地、优势农产品出口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五)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按照“一个产业一套研发推广机构”的要求,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引领特色优势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整合各类农业科研资源,组织力量开展产业关键技术科技攻关,重点突破种养业品种引进、选育和改良,动植物疫病防控,旱作节水农业、设施农业等技术“瓶颈”。进一步健全基层科技服务体系,促进一批成熟的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集成组装配套,创建综合性技术示范园区,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加大“百万农民培训工程”、“阳光工程”等实施力度,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六)提升产业化水平。立足产业整体开发,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确定发展重点,加大对龙头企业基地建设、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品牌创建、市场开拓等支持力度,扶持壮大一批龙头企业集群,不断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大力引导、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加快发展,鼓励农民围绕产业链开展多元化、多形式合作,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订单农业”,鼓励产业化经营组织与农户签订产销合同,为农户提供种养技术、市场信息、生产资料、产品销售等全方位服务。推广“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等发展模式,引导企业与农民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七)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按照“一个产业一个物流营销平台”的要求,加快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特别要加强枸杞、瓜菜、马铃薯、淡水鱼等鲜活农产品产地专业批发市场建设,提高农产品集散速度,形成产地市场、批发市场和终端消费市场相衔接,农资供应、产品销售相配套的市场网络。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实行农产品连锁经营、统一配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交易方式,拓展外销通道。着力扶持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大力培育农产品市场经营主体,鼓励农民创办运销组织,发展民间经纪人队伍,提高农产品贮运能力。支持龙头企业实施名牌战略和商标战略,鼓励有产地特色的农产品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驰名商标、名牌产品。坚持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通过举办和参加区内外农产品展示展销等活动,提高宁夏特色优势农产品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
宁夏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篇3
关键词:新形势;城乡规划;空间发展;策略
1 新形势下城乡规划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城乡用地结构问题突出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而另一方面也严重的加剧了用地的紧张程度。人口的分布与建设用地的差距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第一,农村建设用地的不断扩张对耕地和农民的生存空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极大的激化了城乡的矛盾,不利于社会的稳定。第二,粗放型的用地方式,造成了大量土地资源的浪费。第三,用地结构的不合理加重了城市的交通拥挤情况,从而使得能源的利用率降低、人们的休憩空间减少,严重的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进而直接的影响到城市土地对产业与人口的吸引力。
1.2 生态环境日益紧张 制约生态环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两个,即我国资源分布不均、结构不佳和环境污染破坏两种因素。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我国的缺水问题便已经出现,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水资源短缺的情况日益的严重,水资源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我国土地资源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人多地少,而且平原少、山地多,人均耕地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后备资源明显不足,因此可以成为建设用地的耕地非常的少。
1.3 城镇化发展的路径存在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使得区域竞争成为正常的现象,其可以使得生产要素实现优势积聚,但也会引发收益不均,拉大人们之间的贫富差距。在我国,地方政府的工作表现是与同等级的外部行政单位进行的比较,因此容易存在地方保护主义。这种观念的存在,很容易阻断技术和资本的流入,从而限制了当地经济的发展。除此之外,我国的城乡土地二元结构的存在也使得地方政府以低价征收农村土地成为可能,城市对农村的圈地运动便由此而展开,而农民为了保护自身的土地权益,便会采取各种的手段,进而引发了城乡的土地权益争夺战,非常的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事实上,不管是城市之间还是城乡之间的博弈,或者是区域之间的博弈,都是为了争取发展的主动权而引发的。这是因为不管是土地还是其他的资源,城市的增值空间永远都比农村大。
2 新形势下解决城乡规划发展中存在问題的具体策略
2.1 科学合理的利用土地 在2010年年末的时候,我国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终于问世,其从宏观上对我国城乡空间的开发格局进行了新的部署,依照开发的内容对全国主体功能区的意义,主要有以下特点:首先,城市化的发展要以都市区为重点,同时要包含一定的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第二,农产品生产区要以区域性农产地为重点,同时需要包含限制开发区;第三,重点生态功能区是比较固定的,名录也非常的详细。
依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本规定,省级的主体功能区需要覆盖其所管辖的所有国土面积与海域,同时需要以县级的规划为基本单位。由于是以县级地域进行的规划,因此其主体功能区与城乡的规划上存在很大的冲突。
主体功能区规划对城乡规划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区划的范围内产业结构的选择,其主要存在两种可能性,一方面是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滞后所导致的建设结构布局的不合理;另一方面是主体功能区划对空间结构的调整与布局。由于主体功能区的规划编制涉及到评价因素“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潜力”以及“现有的发展密度”,因此,不同时期的评价结果不可能一样。由此可知,为科学合理的利用土地,需要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最大限度的减少对新增建设用地的依赖程度;同时两种不同类型的规划编制要适当的进行交叉,扩大新增用地的使用范围和规模。总之,城乡规划在制定编制阶段如果能够对规划内的建设用地进行集约化评价、实现集约利用,那么就可以有效的指导土地的利用,充分的发掘土地资源的潜力,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
2.2 实现区域城乡的协调发展 在区域城乡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为解决发展的不协调问题,必须制定与之相关的政策,并在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等方面严格的遵循。除此之外,还需要创新经济发展的思路,明确城乡建设用地的基本标准。当前我国的人均城乡建设用地呈现了一种基本的扩张趋势,导致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状,即新增人均城市用地超过了实际的现实需要。为此,在进行城乡建设用地规划时,不能实施一刀切的做法,这种方法不适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我们可以通过抑制新增人均城乡建设用地的数量来实现有效控制城乡建设用地的目的。
目前,我国的人均建设用地基本上都处于高用地水平,造成了大量的土地资源的浪费,这种用地方式是与当今我国土地资源紧缺的现状背道而驰的。为改变这种用地现状,需要对城乡建设用地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以集约用地为原则,按照不同的人均用地水平对城乡建设用地进行规划、设计。
2.3 优化空间结构 城乡的空间形态体现的是一种价值的追求,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服务价值。城乡内部空间结构不但能支持价值取向,同时也能阻碍价值取向,最主要的是要对城乡空间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
事实上,优化环境和降低能源消耗的重点并不一样,但它们之间却存在着非常重要的联系,只有充分的考虑到两者的重要性才能真正实现城乡空间结构的优化。城乡空间结构的规划与城乡的用地规模、交通布局以及市政基础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合理的设施安置既能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也会避免资源的浪费;城市建设用地的合理规划能够有效的降低人们的交通出行,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
3 结语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空间发展问题,为此,国家出台了各种的空间规划策略来应对,但却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这说明我国的城乡规划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改善,虽然城乡规划存在着各种的问题,但是只要我们把握好城乡规划的目标与发展趋势,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发展战略与目标,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并不断的完善各种法律法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就一定能够实现空间结构的优化。
参考文献:
宁夏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篇4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工业, 电力建设应保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过度超前或滞后都会对社会、经济产生负面影响。电网规划要做到工程建设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国家也在相关法律法规中对该类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提出了明确要求。
2003年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章第八条、2009年开始施行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59号) 第二条和第十条都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提出了相关规定。
环境保护部2012年底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输变电类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监管工作的通知》 (环办[2012]131号) , 提出“始终依据输变电工程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开展监管活动, 切实督促各工程建设单位严格履行工程环保手续”。电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作为法律法规规定的前置审批要求, 对具体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有重要指导作用, 符合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
目前, 虽然国家法律法规已有明文规定, 但由于电网规划的不确定性, 在国内电网规划环评还未全面启动, 仅有少数地区开展了试点, 目前尚没有统一的电网规划环评导则和要求[1]。文章通过对江苏省和广东省开展电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经验, 结合宁夏电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实际, 对宁夏电网发展规划环评进行初步研究和探索, 提出电网规划环评的重点和发展方向, 以供实际工作参考。
2 宁夏电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环评的意义
根据宁夏电网“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期间, 新建和扩建750k V变电站2座, 新增变电容量3600MVA, 线路493km;新建和扩建330k V变电站9座, 新增变电容量3600MVA, 线路573km。
对输变电工程的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充分考虑其可能涉及的环境问题和环境制约因素, 分析电网规划与相关政策、法规以及其他相关规划和环境目标的一致性和协调性, 在前期选线、选址的设计中就需避开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环境敏感目标, 从源头上避免环评审批的制约性因素;有利于从源头上避免出现重大环境问题, 从而缓解生态破坏严重的状况以及未来电网发展带来的新的环境压力, 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奠定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
3 电网规划环境影响因子识别和评价指标
电网规划环评的主要环境影响因子和评价指标具有一致性, 受地域影响较小, 通过对已经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省份 (江苏省和广东省) 的调查和研究, 主要总结如下。
3.1 电网规划环境影响因子识别
电网规划中各电压等级的输变电工程其环境影响因子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两个方面。
3.1.1 社会环境
主要体现在电网规划与政策、法规及其他规划的协调性方面: (1) 电网规划中, 电力需求预测结果是否符合当地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要求; (2) 电网规划是否与当地其他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生态保护规划等) 相协调; (3) 电网规划是否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水源地等敏感保护目标相协调; (4) 电网规划是否有利于文物古迹、人文景观的保护等。
3.1.2 自然环境
主要体现在电网规划的实施可能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 (1) 土地资源占用:电网规划的实施不可避免地将占用少量土地资源, 其中包括基本农田保护区, 可能影响农业生产;线路走廊可能限制附近土地的利用方式和功能;对于基本农田保护区, 必须实施“占一补一”; (2) 电磁环境:主要包括输变电工程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和无线电干扰; (3) 噪声:电磁设备和输电线路产生的电磁噪声[2]; (4) 生态环境及水土保持:变电站的建设将改变原有的土地使用功能;输电线路施工期间, 将导致一定范围内 (如塔基及附近、牵张场地、临时道路等) 的植被破坏, 在生态敏感区域, 有可能影响某些保护动植物的生境;输变电工程施工期可能造成局部水土流失; (5) 景观:输变电工程的建设可能带来对景观的影响; (6) 水环境:变电站和线路施工可能带来对周围水体的影响; (7) 危险废物处置:变压器冷却油属于危险废物; (8) 气候影响:绝缘气体SF6大量用于电网电气设备中, 而SF6作为一种温室气体, 其排放可能对气候造成一定的累积影响。
3.2 电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电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应遵循如下原则:
3.2.1 全面性和代表性结合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应当全面地反映整个电网规划可能带来的影响, 涵盖规划目标的环境要素、社会、经济三个层面, 反映受影响的各个环境要素及社会、经济影响。同时, 作为宏观层次的规划环评研究指标体系, 必须选取各类影响要素中具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指标。
3.2.2 定量和定性结合原则
指标体系应当尽可能是可定量的、可以赋值的, 从而可以进行比较和判断。但是, 有时并非所有的指标都可定量化, 因此, 定性的指标也是电网规划环评研究重要的评价指标之一。
3.2.3 持续性和阶段性结合原则
电网规划环评研究是一个持续性的工作, 它应当贯穿电网规划实施的整个过程, 同时还包括规划实施后的跟踪监测和评价。另外电网规划实施具有阶段性的特点, 一般规划均按照不同的年限和时段分期实施, 因此, 指标体系也应当按照不同的实施年限提出不同的指标值和要求。
3.2.4 控制性和引导性结合原则
电网规划环评研究除了应当满足目前己经确定的各种环境政策、环境标准的控制要求, 还应当具有前瞻性和先进性, 引导电网规划朝着更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向发展。起到引导规划发展的作用。
综上, 电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指标汇总如表1。
4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
4.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体系
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 累积影响的分析方法的应用较为合适;在规划不确定性评估中, 情景分析法的应用较为恰当。总体而言,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主要有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法和规划学法。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法中, 项目整体的影响被分解, 有侧重点地分析与环境、社会和生态系统相关的影响, 经过有侧重点的分析后, 进行整体的评价, 将规划环境影响进行一个整体的综合的评价。在规划学方法中则是先对规划进行整体的综合性评估, 然后将得到的综合影响分散到规划中的各子资源或者生态子系统中。
另外, 项目管理的方法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也可应用。项目管理是一种较强的管理手段, 在工程、教育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极大地改善项目的管理效率。美国著名学者R.J.Graham指出“项目是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而调集到一起的组员组合, 它与常规任务之间的区别是, 项目通常只做一次;项目是一项独特的工作努力, 即按某种规范及应用标准导入或生产某种新产品或某项新服务。这些工作努力应当在限定的时间、成本费用、人力资源及资财等项目参数内完成。”项目管理师以项目及其资源为对象, 运用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分配、控制和实施, 最终实现项目目标的管理方法体系。项目管理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能否应用其重要的因素在于相应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否符合项目管理的范畴。由于建设方案、社会条件和环境的不断变化, 环评工作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环评方案, 从多种方案中遴选和完善出一个最适合的方案, 对环境的破坏提出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 结合多方部门将技术、成本、进度、质量等方面进行严格控制和完善, 以项目管理的理念将规划环评的项目完成, 最终达到环保要求并完成环评审批。
4.2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的特点
在国家环保部制定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施行) 》中讲述了多种方法, 但是由于这些方法缺少实践的支撑, 主要起到的是引导作用, 需要从实践中去验证和合理地变化, 总结出适合特定环评项目的最佳方法。
根据调查, 江苏和广东两省“十二五”电网规划环评按全省500k V及以上电网主网架和各地级市220、110k V电网分别进行, 全省主网架“十二五”电网规划环评重点评价500k V及以上电网, 各地市规划环评重点评价220、110k V电网, 如此全省的规划环评具有全面性和针对性的特点, 使规划环评能够更好的指导电网的规划建设。对于宁夏电网规划环评, 其技术方法亦可遵循这一思路, 使电网规划环评做到纵观全局兼顾各地区, 覆盖各电压等级。具体分析评价工作中, 可结合“十二五”电网规划中电网建设内容、典型设计等资料, 利用单个项目环评中的预测方法进行评价。
5 电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和关注重点
5.1 电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
根据宁夏电网“十二五”发展规划对环境要素的影响方式、程度, 以及当地主要制约环境因素, 确定电网规划环评的工作内容基本包括:
(1) 对宁夏“十二五”电网规划 (主要针对特高压直流和交流、330k V电网) 与相关政策、法规以及其它相关规划的一致性和协调性进行评述; (2) 结合宁夏输变电工程已经开展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 并适当进行野外现场测试工作, 对宁夏现有电磁环境现状、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及环境保护措施进行普查, 并提出评价意见; (3) 宁夏地形、地貌特征等自然环境现状调查;环境敏感点 (以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为主) 调查, 为750k V及以上、330k V输变电工程的选址选线提供指导; (4) “十二五”电网规划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含宁夏电网规划中涉及的新技术应用可能造成的环影响分析与评价) ; (5) “十二五”电网规划与城乡体系规划的相符性; (6) 环境管理计划、监测与跟踪评价计划; (7) 给出规划方案环境可行的改进建议。
5.2 电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关注重点
电网规划环评关注的重点应为规划实施的环境制约因素, 主要包括:
5.2.1 生态类敏感保护目标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 输变电项目不得在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建设, 确实无法避开自然保护区的, 则只能经过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 但前提是必须取得负责审批该自然保护区的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同意, 同时还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环保措施, 确保对其资源和景观的影响控制在最低程度。
按照《风景名胜区条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规定, 输变电建设项目不得建设在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一级保护区;输变电项目确实无法避开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敏感保护目标的, 只能经过上述核心区域以外的其他区域, 同时须取得负责审批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同意, 并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将其环境影响控制在最低程度。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 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 因特殊情况需要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的, 必须保证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 并经核定公布该文物保护单位的人民政府批准, 在批准前应当征得上一级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同意。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其他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的, 必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在批准前应当征得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同意。
5.2.2 基本农田的占用
电网建设项目应严格执行尽量不占和少占基本农田的用地原则。无法避开、必须征用基本农田时, 建设单位应按照《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办理相关的用地手续, 并缴纳耕地开垦费, 专款用于开垦新的耕地补充基本农田。
5.2.3 城市、乡镇等人口密集区
由于城市用电负荷的迅猛增长和负荷密度的加大, 不可避免的将有更多的330k V输变电工程进入城区, 周围居民点等敏感保护目标相对较多, 变电站和线路电磁影响和噪声影响必须满足国家标准或推荐标准要求[3]。
6 电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
电网规划环评的重点是对生态敏感区、人口密集区的环境影响分析和预测, 其中尤以生态敏感区为规划环评的重中之重。
以宁夏电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环评为例, 利用GIS技术建立宁夏电网环境管理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层主要由自然保护区数据库、风景名胜区数据库、文物保护单位数据库、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电网架构数据库等构成, 存储和提供系统所需的空间与非空间数据。其中自然保护区数据库集成了宁夏自然保护区的地理位置、分区图、保护对象、管理要求等;文物保护单位数据库集成了宁夏文物保护单位的地理位置、级别、管理要求等。
该电网环境敏感点信息系统可指导宁夏规划输变电工程的选址和建设, 将电网规划对生态敏感区域的环境影响降到最低, 从而有力的保护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依据该系统对宁夏电网“十二五”发展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指出宁夏电网“十二五”发展规划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单位等环境敏感点的潜在影响, 为电网建设找到了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7 完善电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议
(1) 将电网规划的成果与具体建设项目的可研有机结合, 在选址选线阶段尽量避开环境敏感点。 (2) 电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要做到宏观和微观的结合。既要提出对规划所包含电网项目的共性环保要求, 也要有针对不同地区的特征环境敏感因素, 细化分析电网建设制约因素。如能做到建立环境敏感点数据库, 则能为前期工作提供有力参考。 (3) 结合我国电源基地的布局, 依法开展国家级电网规划的战略环评工作, 电网规划环评要做到国家级、省级、地区级多级融合。 (4) 公众参与工作进一步加强。公众参与的对象应具有广泛性、代表性、区域均衡性和随机性, 针对电网规划环评的特征, 还要加强对政府相关部门和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意见征询。将规划环评与科普宣传有效结合。
参考文献
[1]朱法华, 刘大钧, 王圣.我国输变电系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环境管理建议[J].中国电力, 2009, 42 (3) :63-66.
[2]杨新村, 沈江, 傅正财, 等.输变电设施的电场、磁场及其环境影响[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7.
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条例 篇5
第二条 本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是对城市发展方向、空间布局、城市功能等重大问题做出的战略性展望和安排。
第三条 本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由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和实施,具体工作由市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市各有关部门和各区、县人民政府应当予以配合。
第四条 编制本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应当落实国家发展战略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区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突出发展特色和优势,优化空间布局结构,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促进资源集约合理利用。
第五条 编制本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遵循下列程序:
(一)对本市空间布局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评估和预测,提出编制或者修改建议,报市人民政府决定;
(二)组织有关单位编制本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方案;
(三)组织有关方面专家进行科学论证;
(四)向社会公示,公开征求意见;
(五)对专家和公众意见进行研究吸纳,并采取适当方式予以反馈说明。
第六条 本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经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查同意后,提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批准。
修改本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应当按照本条例规定的编制和审批程序进行;未经法定程序不得修改。
第七条 经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本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应当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第八条 本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应当作为编制本市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各项事业发展规划的依据。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严格遵守本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不得擅自改变空间发展战略布局。
第九条 本市实施“双城双港、相向拓展、一轴两带、南北生态”的总体战略,优化空间布局结构,提升城市功能。
第十条 本市构建以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为双城、天津港南港区和北港区为双港的相向发展格局,坚持双城双港合理分工,功能互补,促进港城协调发展。
第十一条 本市沿京滨综合发展轴和东部滨海发展带、西部城镇发展带,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促进与周边省市及其他地区的协作与交流。
第十二条 本市建设以“团泊洼水库—北大港水库”湿地为重点的南部生态体系,以蓟县山地和“七里海—大黄堡洼”湿地为重点的北部生态体系,形成南北生态屏障,完善城市生态体系。
第十三条 实施本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应当统筹滨海新区、中心城区和其他区县联动协调发展,明确各自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调整完善空间结构和发展策略,优化要素资源配置。
第十四条 实施本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应当发挥规划设计导则的作用,加强对建筑和景观的管理,体现大气洋气、清新亮丽、中西合璧、古今交融的城市特色和风格。
第十五条 市和区、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应当定期听取本级人民政府实施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情况的报告,加强对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
第十六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本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实施的管理,对本级人民政府组成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违反本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的行为,应当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宁夏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推荐阅读:
宁夏旅游业发展规划10-13
宁夏西吉城镇规划10-11
宁夏技术市场发展研究06-11
宁夏曲艺的发展与思考论文07-10
宁夏回族民族传统体育发展途径研究10-23
空间规划10-25
地下空间利用规划06-13
城市空间规划06-17
空间结构规划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