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结构规划

2024-08-31

空间结构规划(共12篇)

空间结构规划 篇1

青岛始建于1891年, 在建城初始,即作为现代城市的规划理论的实践,受到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的规划思想,迄今虽不过百余年的历史,但其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脉络,其中最大的特征就是,自从青岛建置伊始,其发展以及空间结构的形成始终处在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指导和控制之下,成为中国城市建设史上的特例之一。

1 青岛城市规划史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

青岛第一个城市规划为1900年,德国人经过对胶州湾东、西海岸的港湾分析,最终确立了在东岸“建港建城”并举的城市建设原则,占地550 km2,居住区实行欧华分区,具有典型的殖民地空间结构特征。1910年,市区向东和向西澳发展,形成了南北狭长的带状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人口由10万迅速增多。1939年,日本人制定了“青岛特别市地方规划”,这一规划将青岛市区连同胶州湾一带作为整体全面考虑,拟建成华北的“门户”,形成了带状工业走廊和“南宿北工”的初步城市空间形态。解放后,青岛也有过数次规划,分别为1957年的青岛市初步规划,1978年的城市总体规划,1989年总体规划补充纲要编制等(见表1)。

青岛市自从城市建置以来的历次规划与实施,为逐步形成青岛市的城市风貌,建立青岛市的城市空间格局,确立青岛在中国现代城市中的重要地位奠定了有力的基础。

2 青岛城市规划发展和城市空间结构的转型

2.1 城市总体规划:城乡一体、统筹发展的空间格局

《城市总体规划(1996年~2010年)》规划以胶州湾东岸为主城,西岸为辅城,环胶州湾沿线为发展组团,形成“两点一环”的发展态势,最终结束了沿胶济线发展的态势,南北狭长的带状空间结构得到根本性改变。通过实施城市中心区的转移和区划调整等措施,初步确立了青岛、黄岛、红岛的“品字形”空间布局结构和沿滨海“一线摆开”的城市发展框架,极大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

《城市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空间发展战略:形成“三点布局、一线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海陆一体、指状辐射”的城乡一体、统筹发展的空间格局。延续既成的青岛、黄岛、红岛三点布局,形成中心城区,依托滨海公路沿海岸带一线展开,突出对海岸带东西两翼地区的保护,构建生态型滨海城市大框架。以中心城区为核心,沿3条区域城镇发展轴呈指状辐射,实现山东半岛区域的协调发展,形成由中心城区向外指状辐射、点轴分布的网络状城镇空间布局结构。

2.2 规划东部新区:实现城市中心的转移和城市空间结构的重组

1992年,青岛市提出了规划东部新区,开发东部新区的战略决策,规划确定了“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的思路,旨在建设一个“布局合理、建筑风格多样、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市级政治、经贸和文化中心。通过“以土地为本”战略,把主要目标定位为建设市级政治中心、金融中心、旅游和文化中心以及高级住宅别墅区等,合理地规划布置功能项目,实现了老城区向新城区的延伸,实现了城市空间结构的重大转型。

2.3 历史环境中新旧建筑的多元共生

青岛东部新区的成功规划与建设,促进了老城人口向东部的迁移,从而为保护南部老城区自然风貌和建筑特色创造了条件。2000年开始的青岛东西快速路的建设,也加强了青岛市区东西交通联系。与此同时,青岛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完成,以突出青岛市以近现代城市文化为特色,重点保护具有较高近现代文化价值的城市空间格局和建筑风貌,积极保护开发利用人文景观和文物古迹,形成“一城、九区、八十八个点”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2000年,崂山风景名胜区滨海岸线规划编制完成,旨在加强滨海岸线的保护、严格控制风景名胜区及海岸线的开发建设制定了强制性的措施,创造独特而优美的海岸线城市景观风貌。

2.4 增强公众参与力度, 促进城市与空间结构的转型

在“入世”和“承办2008奥运帆船比赛”的形势下,青岛率先实行规划全程公示,建立了公众参与、专家评审和市规委审议、政府审批“三位一体”的规划决策体系;规划编制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初步形成了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法定图则、修建性详细规划“五位一体”的规划成果体系;实现了规划范围内包括各类开发区在内的规划集中统一管理,法规体系不断完善,初步形成了科学、民主、公平、法制的规划管理体系。

2.5突显奥运,积淀内涵,实现城市跨越式发展

青岛把握“迎奥”契机,承办2008年奥运会帆船比赛项目,规划遵循“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最大程度地发挥奥运的拉动作用,快速提升城市地位,以实现城市影响力的飞跃和各项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彰显青岛“山、海、岛、城”有机交融的城市特色,抓住奥运契机,打造帆船之都、影视之城、音乐之岛,努力将青岛建设成为世界知名特色城市。

3城市规划与青岛城市空间结构的未来发展构想

对于城市空间结构的未来发展构想,青岛提出“构筑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战略构想———《青岛市滨海公路沿线城市组团概念规划》,城市空间的未来发展要以快速交通网、区域绿化和生态网络为支撑,形成“一湾、两翼、三极”为主要特征的大青岛城市空间发展格局。“一湾”是指环胶州湾城市圈。包括青岛和黄岛两岛的现有建成区及城阳区、胶州市、胶南市的近湾地区。该区域区位优势突出,陆海空交通发达,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搞好招商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和接受中心城市的辐射奠定了基础,已经成为全市经济积聚和城市化发展最具活力的区域。“两翼”,东翼是指以前海景区、崂山景区、仰口—鳌山卫—田横岛旅游度假区构成的东部旅游岸线,西翼是指以薛家岛旅游度假区、琅琊台风景名胜区等构成的西部海滨旅游度假区。“三极”即城阳—即墨—莱西发展极、胶州—平度发展极、黄岛—胶南发展极。

《青岛市滨海公路沿线城市组团概念规划》规划建设的滨海公路总长约282.1 km,东北端与青威公路相连,西北端与204国道相连。全市形成以快速路和主干路为骨架,以次干路、支路为道路网基础的高效道路交通系统。2020年,道路网总长度为3 932 km,路网密度为7.3 km/km2。“城市组团规划”沿滨海公路自西往东依次规划的琅琊组团、胶南组团、红岛组团、鳌山组团、田横组团这五大组团,则将使青岛的面目得到进一步改变另外,按照“半岛都市群”的发展战略,以青岛为中心和龙头,建设优势互补、联动发展,带动辅射的半岛经济圈。在这一系列大的环境和规划下,青岛将成为更有活力,更有吸引力和更有竞争力的城市之一。

摘要:通过回顾青岛市城市规划史,对青岛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以及城市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探析了青岛市城市空间结构的未来发展构想,以期把青岛建成更有活力,更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城市之一。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发展,城市空间结构

参考文献

[1]曾磬.对沿海城镇规划的思考[J].山西建筑,2006,32(13):23-24.

空间结构规划 篇2

摘要:基于《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分析法通过对福州芙蓉村的规划现状分析,结合《福州市晋安区寿山乡芙蓉村村庄规划(2019-2035)》,分别从“三区”和“三线”入手,对芙蓉村的空间土地的规划进行了探索与研究,最终发现只有严格遵照“三区三线”的规划原则,才能规划出生态和谐的美丽村庄,希望可以对类似的乡村规划起到指引作用。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福州市芙蓉村

0 引言

2019 年 5 月,我国发布了《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将城乡规划空间、土地利用规划空间以及主体功能区规划空间等统一规划,并称为国土空间规划;随后,自然资源部为响应号召,发布了《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直接对全国各地提出加紧编制全国、省、市、县、乡等空间规划要求。现阶段,这些总体规划及其相关编制工作已经渐渐启动落实,一些与之相关的编制规程和技术标准也在相互配合推进。可以说,《若干意见》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已经建立起全国统一、责权清晰、科学高效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目标,而且,与之紧密相关的国土空间顶层设计也随之确定。本文基此背景,以福州市芙蓉村为例,探索村庄规划设计。福州市芙蓉村的规划现状

芙蓉村所在的寿山乡在福州城区的北面,地处山区,东面是连江

县,南面是福州城,西面是闽侯县,北面是古田及罗源。芙蓉村地处沿海,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气温保持在 18℃~25℃,年内无霜期均达 280d 左右,整体的气候特性可以用冬冷夏爽形容,十分适合居住。另外,镇内的芙蓉溪发源于优山村的长垅,途经的地区较多,包括贵洋上仑、岭头、溪下等村,随着我国乡村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芙蓉村也开始发展以优美自然环境为主的旅游业,但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芙蓉村位于福州城区北部,属丘陵类村庄,顺应地形的关系,俯瞰芙蓉村的整体态势,该村庄的整体布局沿过境道路线形分布发展,如图 1 所示。其主要交通枢纽由田间道路、巷路、村庄支路及干路、过境公路组成,村内也设有一定的公共服务设施,能够较好地满足村民以及外来游客日常生产生活需求。村民和游客主要活动的区域包括有村委会、幸福苑、卫生所、小商店、村内寺庙及公共活动场地等。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芙蓉村的规划设计策略

《若干意见》和《福建省村庄规划编制指南(2019 年试行)》出台,为芙蓉村的规划建设提供了基本思路指导,根据现在实施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要求,立足村庄规划一定要明确国土空间使用情况的意旨,用“三区三线”方式引导村庄的未来建设,依法设定不同的区域范围。“三区三线”:即根据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 3 种类型的空间,分别对应划定的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等 3 条控制线。基此,建立三调地类与三类空间的转换关系,依法设立各类保护区范围,以及“双评价”相关成果,划定村域“三区三线”[1]。如表 1 所示,经划定,芙蓉村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建设空间

面积分别为 850.97hm2、364.61hm2、12.96hm2,占村域面积比例为69.27%、29.68%、1.05%。

2.1“三区”规划

2.1.1 城镇空间规划

芙蓉村根据福州市和寿山乡的上位规划确定的道路骨架以及用地布局进行规划,其具体规划内容如下:第一,明确芙蓉村的生态保护红线。对生态保护红线成果划定,并对其边界进行校准和核对,确保生态红线边界清晰准确。第二,对芙蓉村的一般生态空间进行规划。在生态保护红线的范围内,同时对芙蓉村的生态功能进行保护,并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开发可以利用的空间区域。

2.1.2 加强对农业空间部署

农业空间主要是指以农业生产和农村居民生活为主体功能,承担农产品生产和农村生活功能的国土空间,主要包括永久基本农田、一般农田等农业生产用地以及村庄等农村生活用地。芙蓉村的农业规划方案如下:第一,明确芙蓉村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对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成果划定,并且对其边界进行校准和核对,确保生态红线边界清晰准确。第二,对芙蓉村的一般农业空间进行规划。对芙蓉村的水土资源现状、气候现状、光热条件进行合理利用,选择适宜芙蓉村气候条件的农业发展区域,发展芙蓉村的农业产业。

2.1.3 生态空间的规划

生态空间主要是指具有自然属性的,以提供生态服务或生态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国土空间,包括森林、湖泊等自然景观。第一,划定村

庄建设边界。将村庄现状建设用地和近远期发展所需要的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村内道路交通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经营性建设用地及其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等建设用地划入村庄建设边界[2]。第二,对芙蓉村的生态空间进行整体规划设计。明确芙蓉村的村庄建设边界和村庄建设用地规模、产业用地规模和异地新建的村庄建设用地规模;在建设用地总量不突破、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的前提下,落实乡镇国土空间规划预留的机动指标,用于零星分布的单独选址农业设施、农村公共公益设施、乡村旅游设施等建设,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和产业融合发展。

2.2 三线控制

2.2.1 城镇开发边界

城镇开发边界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可以进行城镇开发和集中建设的地域空间边界,包括城镇现状建成区、优化发展区,以及因城镇建设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福州市晋安区寿山乡芙蓉村村庄规划(2019-2035)》以减量化为导向,立足不突破现状村庄建设用地规模基础,同时又满足村庄发展需求,通过对三调村庄住宅用地中涉及基本农田的空闲用地整理,实施建设用地增减挂钩[3]。图 2 是芙蓉村建设开发边界的鉴定结果示意图。图 2 显示,芙蓉村规划腾退现状住宅用地 0.18hm2。划定村庄集中建设区 8.0hm2,小于现状村庄建设用地 12.59hm2,同时划定有条件建设区 18.33hm2,为村庄发展预留弹性空间。

2.2.2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是按照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法确定的不得占用、不得开发、需要永久性保护的耕地空间边界。《福州市晋安区寿山乡芙蓉村村庄规划(2019-2035)》以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为底图,叠加基本农田保护红线进行比较分析,排查差异图斑,根据土地实际情况判断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是否存在不合理之处。芙蓉村通过将规划建议结合现状土地使用情况对基本农田保护红线进行修正,对具有特殊功能的用地维持保留现状;对过境道路、村庄基础设施用地建议保留现状用途;现状为村民住宅的用地保留了现状用途。图 3 是芙蓉村的基本农田分布示意图,其中,芙蓉村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共 87.17hm2.

2.2.3 生态保护红线

生态保护红线,是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的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福州市晋安区寿山乡芙蓉村村庄规划(2019-2035)》,以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为底图,叠加生态保护红线进行比较分析,排查差异图斑,得到了如图 4 所示的芙蓉村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其中,芙蓉村共有 92 个差异图斑,总面积约 3.65hm2,芙蓉村生态红线保护区共 655.29hm2。规划建议剔除对外交通用地斑块,依据“以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减少,生态功能不降低”的原则,确保划定 655.29hm2 生态保护红线精准落位。结语

村庄的规划应遵循《若干意见》和《福建省村庄规划编制指南(2019

年试行)》要求,严格按照“三区三线”规划思路,对村庄的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进行规划,同时需要加强对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三条线的控制,坚决避免出现通过减少耕地、破坏乡村生态环境以及文化景观的方式来进行新乡村建设,唯此才能构建出和谐、生态的美丽村庄。

参考文献

[1]牛俊蜻,雷会霞,谢永尊.制度政策导向下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方法探讨[J].小城镇建设,2019(11).[2]张齐心,郑锦丽.全域村庄空间规划探索———以厦门市村庄空间布局规划为例[C]//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8 乡村规划).2019.10.

[3]贾铠阳,乔伟峰,王亚华,等.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域尺度国土空间规划:认知、职能与构建[J].中国土地科学,2019(08).

合理“规划”冰箱空间 篇3

保鲜膜(袋)

潮湿的食物,如蔬菜、鱼、肉等,在冰箱冷藏室存放容易结霜,应该用保鲜膜(袋)包好以后再储存。若为鲜鱼,应先去掉内脏、鳞,洗净沥干后,分成小段,分别用保鲜袋或塑料食品袋包装好,以防干燥和腥味扩散,然后再放入冷藏室或冷冻室。与肉类食品一样,必须采取速冻。

也可用保鲜膜包裹后再放入保鲜盒中,提高储藏的品质。

可自封袋

可自封密封袋,使用方便,但密封效果低于保鲜盒。一般可存储新鲜果蔬,有一定的透气性,便于果蔬呼吸。芹菜、菠菜等放入冰箱前,先喷上少量清水,再放入可自封密封袋中,然后放入冰箱果蔬盒中,可使蔬菜保鲜。

保鲜盒

保鲜膜或保鲜袋储存食物最大的问题是食物容易串味。最好用保鲜盒储存食物,既可以保鲜,又能防止交叉污染。用密闭的保鲜盒储存食物,可以延长储存时间、减少食物气味扩散,并防止脱水。

目前保鲜盒以塑料、玻璃、搪瓷、不锈钢材质较为常见,选择时要注意采用环保材质。另外,最好选择无分割型保鲜盒,避免盒内食物串味。

使用保鲜盒储存食物时,剩下的米饭、鱼肉类食品可存放一天多时间,在此时间内食物品质通常不会有影响。但是,我们还是建议把剩下的蔬菜倒掉,不要存放在冰箱里,因为熟的蔬菜放到冰箱里可以产生亚硝酸盐致癌物质。鸡蛋外壳常带有鸡的排泄物和多种细菌,其中沙门菌最多,所以未清洗的鸡蛋不要直接放置在蛋格中,建议用保鲜盒装好后存放。

冰箱存放和使用建议:

1.冰箱存放食品要留有适当的空间,不宜过满、过紧,以保持冷气流通。

2.冷藏时最好按以下顺序摆放食物,从冰箱隔从上而下依次可摆放熟食、剩饭、剩素菜、荤菜、生菜。

3.放置在玻璃器皿或搪瓷器皿里的食物应储存在冷藏室底部。

空间结构规划 篇4

1 太原城乡关系的阶段

城乡关系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动态来看,城乡关系整体上呈现出一种由自发走向有序、由城乡分离走向城乡融合的发展演变规律,体现出由低水平的城乡均衡向高水平均衡的转变[1]。一般而言,城乡关系总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而不断演化的,普遍认为城乡关系的演化需要经历城市剥夺农村、城市病与农村病并存、城乡综合治理、城乡一体化四个阶段。

目前,太原市域总体的工业化发展已具备较高水平,大致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后期阶段[2]。但是,市区与县市工业化、城镇化的阶段差距较大,这表明太原市城乡关系的演变处在城市病与农村病并存的时期,考虑到近年来大力推行的城市建设和新农村改造,可以认为太原市进入了城乡综合治理阶段。

2 空间组织策略

城乡一体化导向下的空间组织策略首先必须适应城乡关系的阶段,其次要瞄准下一阶段城乡发展的需求,具有一定超前性,才能科学引导城乡空间的合理发展。从太原市中心过度聚集、外围县市发展滞后,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出发,综合考虑太原市城乡关系的阶段特征和城镇体系的分布特征,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太原市域城乡空间发展策略可以概括为“中心优化、县域重构、城乡联动”。

2.1 中心优化

中心优化指对中心城区的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优化,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升区域性职能,打造成京津冀西翼重要的吸引力之源和竞争力主体,成为接受京津冀城市群外溢的重要承载地,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性支点。依托省会城市在行政、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优势,增强对农村生产要素的吸纳能力和价值释放能力,提升对市域发展的带动能力。

2.2 县域重构

县域重构指充分利用县域现有的发展条件和产业基础,把握东部地区产业外溢、市区产业调整布局和产业园区空间拓展的机遇,推动县城和重点中心镇向中小城市发展,培育县域增长极。县城需要加强与市区特别是各产业园区的对接,利用园区在县城拓展的机遇,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形成产业集群。选择、建设一批特色农业发展型、生态旅游发展型、文化旅游发展型的重点中心镇,形成县域发展节点,带动周边乡村共同发展。一般乡镇鼓励人口向镇(乡)区聚集,形成新型乡镇社区。分类引导农村发展,撤并人口稀少的农村,形成新型农村社区;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农村发展为文化旅游名村。

2.3 城乡联动

通过土地、产业、户籍改革等多项举措,发挥城市地区在资本、人才等方面,乡村地区在土地、生态方面的优势,形成互补效应,以开发区拓展板块等产业集中发展的园区、镇区为载体,引导产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人口在空间上集聚生活,实现市域城镇建设空间和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协同、范围一致。

城乡联动一方面强调市区的疏解辐射作用,更重要的是发挥县城、重点中心镇的纽带作用。县城、重点中心镇一方面承接市区功能转移,另一方面聚集农村发展要素。通过培育县(市)增长极核,逐步在市域形成城区、县城、乡镇、村庄共生共长的网络系统,促使城乡网络式发展,达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

3 空间结构组织

太原市域城乡空间结构的组织应该依托一体化的交通网络骨架,并在确保市域安全空间、生态空间等非建设空间的基础上进行。笔者认为太原市域应建立“四级、七类”的城乡空间发展结构体系(见图1)。“四级”指市域形成中心城、新城和县城、、乡乡镇镇和村庄等四个级别的空间发展单元。“七类”指市域形成中心城、新城、县城、卫星镇、中心镇、乡镇社区、农村社区、文化旅游名村等七种类型的空间发展单元,其中卫星镇、中心镇、乡镇社区属于乡镇级别,农村社区、文化旅游名村属于村庄级别。

3.1 中心城

中心城是市域发展的核心,市区的主体建设地域,由老城区和晋阳新区、汾东新区组成。中心城区应加快能源交易、中介服务、展览展示和研发等功能培育,扩大国际影响;依托人才、教育、科技和城市功能整体优势,加快发展产品设计、研发、人力资源、金融、咨询、外包、旅游集散等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要素资源,辐射和带动周边区域发展,向省域乃至更广范围拓展服务功能。中心城区要全面退出高污染、高能耗、资源型产业,在县市产业园区聚集。在中心城区和县市之间,依托自然山体,实施生态整治,建设城郊型生态开敞空间。

3.2 新城和县城

1)新城。新城即潇河新城。新城建设以山西科技创新城作为主要载体,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现代煤化工产业及信息产业。新城的建设应采用生态低碳城市的模式,高标准配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职工公寓等公共社区,避免钟摆式交通迁徙。潇河新城的建设,对于带动和辐射太原盆地城镇密集区,改变太原市一核独大的形态,推动太原盆地城乡空间一体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2)县城。县城是开发区空间拓展的主要目标,是承接太原市市区产业外迁,促进本地产业转型升级的主体空间。古交市区在提升改造传统产业的同时,着力延伸煤炭产业链,打造煤—焦—化循环产业链,建成以新型煤化工循环经济为主导的转型示范区。娄烦县城是太原市辐射西北地区的重要门户节点,重点发展无污染的农产品加工业,并加快旅游经济的发展,形成休闲旅游度假地和特色农业产业区。清徐县城加快传统能源产业的转型发展,以经济技术开发区、食品科技工业园为载体,形成特色产业优势,成为太原市辐射西南的重要节点。阳曲县城加快与阳曲工业园区的一体化建设,合理承接市区产业转移,提升城镇服务功能,成为市域西北的增长核心。

3.3 乡镇

1)卫星镇。卫星镇指受到中心城区直接辐射,区位优势明显,具有一定发展特色和产业基础,能够直接承担市区功能疏解的建制镇,例如泥屯、北格等。卫星镇的发展在于把区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依托市区的功能疏解,提升强化自身的产业能级,融入城市的职能分工体系,以此获得持续的发展动力。2)中心镇。中心镇指县域范围内,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形成一定的产业基础,承担县城部分生产组织功能和公共服务功能的建制镇。中心镇是促进县域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例如徐沟镇、孟封镇等。对于中心镇,应实施分类引导的策略,对工矿型应促进集约、环保化发展,对农业型应促进规模、生态化发展,对旅游型应促进特色、集团化发展。中心镇建设的核心在于提升市政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点。3)乡镇社区。乡镇社区指卫星镇和中心镇以外的乡镇,主要功能是承担乡镇及周边的商业、文化、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活动。乡镇社区要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的集中配置,引导吸引周边撤销的农村居民点的居民。

3.4 村庄

1)农村社区。选择交通便利、位置合理、对外联系比较方便,环境好、用地足、供水等条件良好,土地资源富余,且人口达到一定规模的村庄建设发展为农村社区。农村社区的核心职能是为农村地区农民日常生活和农业发展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应按照合理节约的原则,完善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水平,逐步引导吸引周边村民向农村社区集中,促进乡村空间的优化。2)文化旅游名村。文化旅游名村是指具有一定历史积淀,存在一定的历史文化遗存和传统建筑风貌特色的村庄,这类村庄一般有较长建村历史,处在关键的文化线路和节点上,例如店头村。其发展的重点是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在此基础上,应结合传统文化特色,规划建设好村庄,改善村民的生活生产环境,合理发展文化旅游业。

4 结语

城乡一体化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战略目标。基于城乡一体化导向组织城乡空间结构,无疑是实现城乡融合的必由之路。城乡空间结构的组织要适应城乡关系演变的阶段,改变太原市区绝对聚集的趋势,促使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组织新的城乡空间结构框架,需要进一步优化中心城区的空间布局,依托县城和中心镇重构县域空间,促进城乡经济的有效联动,引导人口和产业空间合理配置,建立起城区、县城、乡镇、村庄共生共长的城镇化网络平台,以此推进市域城镇化健康发展。

摘要:介绍了城乡一体化导向下,太原市在城乡综合治理阶段的空间组织策略,从中心城、新城和县城、乡镇、村庄等方面,阐述了太原市的空间结构组织体系,从而推动市域城乡空间的整体协调发展。

关键词:城乡关系,城乡一体化,空间结构,中心城

参考文献

[1]赵群毅.城乡关系的战略转型与新时期城乡一体化规划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09(6):47-52.

空间结构规划 篇5

2018 年 5 月,中央印发的《关于统一规划体系更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的意见》提出发展规划要“明确空间战略格局、空间结构优化方向以及重大生产力布局安排,为国家空间规划留出接口”,明确了发展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协调的重点。本文认为,提升发展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的协同性,降低两大规划体系之间的协调成本,应该聚焦加快构建规划衔接机制、推动规划编制流程再造和审批制度改革、协调好两大规划的差异三大方面。

1、历史缘起

规划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抓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重要表现。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持续推进规划体系改革,加快构建以发展规划为战略导向的规划体系。“六五”计划首次增加社会方面的内容,社会发展作为完整篇章列入计划。“八五”计划标题中增加“纲要”二字,明确经济发展计划主要解决“干什么”,而“怎么干”则在行业规划中解决。“九五”计划是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后编制的首个计划,主要落实“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十五”计划明确编制重点专项规划,支撑发展计划的实施。但直到“十五”计划,“在哪干”的问题始终没有解决。为推动“干什么”“怎么干”“在哪干”体系化,“十一五”规划增加了主体功能区方面的内容,引导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和修复,强化发展规划的落地实施。

与此同时,随着国家管理经济的方式和手段开始发生变化,政府从批具体项目转向批规划。规划也被理解为“第四种权力”,“部门权力规划化”的倾向愈演愈烈,规划管理陷入各自为政的窘境。

据不完全统计,“十五”时期,国务院有关部门共编制了 156 个行业规划,省、地(市)、县三级地方政府编制的“十五”规划纲要、重点专项规划、行业规划等有 7300 多个。

同时,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空间资源竞争越来越激烈,各部门规划开始向空间延伸。2001 年原国土资源部在天津和深圳开展国土规划试点,2006 年国家发改委在浙江、江苏、辽宁、河南、湖北、重庆、新疆、云南等 8 个省区开展省级层面主体功能区规划试点,2008 年颁布实施的《城乡规划法》把规范范围从城市拓展到城乡。

此外,各部门出于管理需要,在技术和制度上制定差异化规定,并不断加码,导致其他部门日益难以介入和对接本部门的数据、规划和政策,形成较强的“反公地悲剧”。一块地不符合其中任何相关规划,都不能利用,加大政府协调成本,降低行政效能。

2、规划体制改革

意识到规划“打架”问题,国家开始积极推进规划体制改革试点。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要完善国家规划体系。2008 年,上海、武汉相继合并原国土部门和规划部门,开展“两规合一”,试图从机构改革入手,推动空间规划深度融合。2010 年,重庆借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之机,开展“四规叠合”。2012 年,广州市在保持原有政府架构的条件下,率先在特大城市中探索开展“三规合一”。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大城市的“多规合一”试点,是“自下而上”向国家部委争取发展权的过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国家先后部署在 28 个市县和 9 个省开展空间规划试点,积累了丰富经验。2018 年 3 月,国务院机构改革,把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的职能纳入新组建的自然资源部。

至此,空间规划“三国演义”“多规混淆”的局面基本结束,空间规划深度融合为国土空间规划。2018 年 5月中央印发的《关于统一规划体系更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发展规划要“明确空间战略格局、空间结构优化方向以及重大生产力布局安排,为国家空间规划留出接口”。表明空间战略格局、空间结构优化方向以及重大生产力布局将是两大规划协调的重点内容。同时,为加快形成统一的规划体系,《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各规划的定位,强调规划在编制、实施中的协调,推动规划体系协同发展。

3、发展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协同难点与建议

《意见》明确了规划衔接的原则和程序,衔接的重点集中在约束性指标、发展方向、总体布局、重大工程和风险防控等方面,但衔接机制尚未建立。如果衔接的方式主要是部门之间征求意见,规划衔接程度也不会深。有时甚至会为部门利益把规划中的创新点平衡掉,达不到规划衔接的效果。

同时,规划审批机制也不协同。如,发展规划由地方党委提出建议、政府负责编制、同级人大批准通过,但国土空间规划审批体制相对复杂。按照“精简规划审批内容,管什么就批什么,大幅缩减审批时间”的精神,同一本国土空间规划有可能由不同层级的政府分别审批。如果发展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中相互矛盾的内容刚好是上级政府审批的,就会出现下级人大和上级政府究竟该服从谁的悖论。此外,规划的期限、规划实施的协同性也不高。

提升发展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的协同性,降低两大规划体系之间的协调成本,是发挥发展规划统领性作用、国土空间规划基础性作用的重要保障。

首先,加快构建规划衔接机制。结合规划的编制,共同拟定空间发展战略、空间结构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等领域的相关课题,由两个部门联合组织攻关,尽可能在研究层面达成一致,奠定规划编制衔接的基础。在暂不具备联合攻关的条件下,建议让更多的规划专家委员会成员交叉任职,使多数问题在规划编制阶段达成共识,降低后期协调成本。同时,重点衔接规划的约束性指标、发展方向、总体布局、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项目、风险防控等内容,对有争议的部分由发展规划编制部门和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部门共同审查论证,共同研究提出解决方案。对规划衔接中有争议的内容,探索建立不代表政府利益的、有广泛代表性的、非政府的规划咨询审议制度,受政府或相关部门的委托开展研究,并将咨询或仲裁意见直接报告委托政府或部门,供决策参考。

其次,推动规划编制流程再造和审批制度改革。近期内,大幅度减少需要国务院审批的国土空间规划的城市数量。中期内,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在国土空间管理中的权利和责任,按照“管什么就编什么”的原则,优化各层级政府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内容和重点,尽量避免一本规划、多层审批。长期内,在明确各级政府权利和责任的基础上,协同推进发展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审批制度改革,统一要求各类规划要上级政府审查,但由同级人大或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

商贸物流城空间布局规划研究 篇6

【关键词】商贸物流城;功能;空间布局

商贸城、物流园区作为一种专业化、规模化的产业集聚场所,在我国的出现已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在城市、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近年来,随着商贸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张和大宗物品市场交易形式的逐步变化,商贸城与物流园区出现了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商业综合体形式——商贸物流城。

一、发展特征

相比以前的商贸城、物流园区等,商贸物流城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功能配套趋向完善化

商贸物流城仍然以商品展示交易、货物仓储流通两大功能为主体。但在此基础上,大多数商贸物流城还配套有金融服务、信息处理、咨询、结算、融资促进、产品设计、加工包装、商务办公、生活配套等服务功能,使得各个功能之间形成良好的商业生态系统,实现了创新的产业融合方式。

2、规模等级趋向大型化

商贸物流城的前身是商贸城,它的功能较为简单、规模也较小。商贸城以营业、仓储功能为主,通常由一个或多个大型建筑物构成,建筑面积从几万平方米到上百万平方米不等,占地面积一般在100亩以内,个别大型商贸城的占地也不会超过一平方公里。而商贸物流城由于考虑了商贸功能和物流功能的融合,以及信息、金融、办公、生活等各种配套服务功能的融入,其规模极易达到几平方公里甚至几十平方公里。

3、建设选址趋向城市外围

以往的商贸城,由于产业规模较小,投资金额不大,其配套服务功能需要由周边城区、乡镇来解决,因此通常选址在靠近城市近郊或大型集镇周边的位置。近几年规划建设的商贸物流城,其投资规模相对较大,动辄几十亿的投资规模使其有足够能力进行各项产业、生活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商贸、物流产业规模的扩大,也能够吸引金融、检测、信息等服务部门主动在商贸物流城内设立办事机构。因此,近几年的商贸物流城选址,通常都在距离城市十几公里以外的远郊地区,依靠良好的对外交通条件和与城区之间的便捷交通联系,凭借巨大的产业规模和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进行发展。

4、交通依托趋向高端化

产业规模的扩大,也使商贸物流城对交通设施的依赖更加强烈,以往依靠国道、省道、城市交通性主干道就能满足的交通需求,现在则需要更加高端的高速公路、铁路、水运(海运)、航空等支撑。

5、辐射范围趋向更大区域

依托庞大的产业规模和便利的交通网络系统,商贸物流城普遍将辐射本区域(经济圈)作为基本的发展目标。个别商贸物流城如华南国际工业原料城、东北物流城、义乌国际商贸城更是将辐射范围扩大到全国,甚至影响到周边国家乃至全球范围。

二、新兴功能

除了传统商贸城和物流园区的基本功能外,商贸物流城因为自身规模和交易方式等的改变,一些新兴功能(或传统功能的新形式)也逐渐出现以适应其发展需求。

1、看样订货中心

看样订货中心有展览和展示两大功能,是商贸物流城的核心功能之一。其中,展览功能通过展览馆建筑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各专业商品博览会,更好地促进商品展览及流通。展示功能则通过展位展示各产品制造企业的产品,各采购商通过展示中心超大规模的同类商品比较,与意象中的企业谈判达成订单交易。看样订货中心通常还需要配套交易结算中心、信息处理中心、会议谈判中心、公证机构、质检中心等设施。

2、现货交易中心

现货交易中心也是商贸物流城的核心功能之一,提供各种专业商品的区域一级批发服务。它根据市场调查、区域商品流通现状,结合逐步建设的看样订货中心运营所形成的人流和品牌,健全的商贸服务及电子商务平台支撑,以强势整合区域以及批发业务。

3、商务办公及生活配套区

商贸物流城规模的扩大,必然會吸引大量商贸、物流、金融服务、信息处理、电子商务等企业的入驻。商务办公区正是为这些企业、机构提供商务办公场所,并为各种类型的商务活动配套餐饮、住宿、会议等服务功能。其所聚集的大量商户、管理人员、办公人员需要就近配套可供生活居住的住宅区,并考虑一定数量的商业、教育、医疗及文化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

4、综合信息处理中心

综合信息处理中心是为商贸物流服务的信息采集、发布、电子商务的场所,是大型商贸物流城发展的重要依托。它将传统的商贸、物流、金融服务集为一体,为体系内的企业提供信息发布、展示、交易、结算、物流配送、咨询、融资促进等一揽子服务。

三、空间布局原则

1、功能协调

商贸物流城规模不断扩大的发展趋势,使得其包含的基本功能和配套服务功能也越来越多,各种功能既要保持相互独立,又要有必要的联系,这就需要在分析各项功能间相互联系的基础上,把关联性较强的功能组合划分在同一个功能分区内,使划分出来的功能区相互协调,并最好地发挥该功能区的综合效益。

2、交通优先

交通系统是商贸物流城的营运基础,因此,便捷的交通设施也成为大型商贸物流城发展的重要依托。在商贸物流城的空间布局中,应当将各功能区(尤其是配送、物流功能区)与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有紧密的交通联系,使大量的人流、物流能够便捷到达、快速集散。

3、符合要求

大型商贸物流城动则几平方公里甚至几十平方公里的用地规模,以及越来越完善的配套服务功能,已经俨然是一个独立的城市片区。但是,其规划布局仍然应与上位规划和地方政策相适应,并对城市总体规划、城市交通规划、物流发展规划等的要求进行落实。

四、空间布局规划

本文结合华东环球商贸物流城的规划设计,以便更好地探讨商贸物流城的空间布局规划方法。

华东环球商贸物流城选址于江苏省太仓市东部,靠近长江的入海口,紧邻苏州港太仓港区,距上海市中心不超过50公里,规划范围约26平方公里。概念规划借助中物联投资集团研发推出的新型流通体系——“中国式物流与采购一体化创新工程”,以其设定的“三网合一,四流联动,五大体系”总体架构为基础,结合规划区域的用地条件、周边交通、上位规划要求等实际情况,在规划范围内将“中国式物流与采购一体化创新工程”进行具体空间落实。方案结合商贸物流城的功能运作流程,按照货物进入—仓储—加工—配送—展示—交易的流通顺序,沿苏昆太高速公路自东至西布置物流仓储、加工包装、配送中心、展览展示、现货交易等功能区,这种布局方式将人员、设备和货物所需要的空间作最适当的分配和最有效的组合,有利于货物的对外运输、方便货物流通,减少货物的迂回。

五、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持续改进,类似商业街区、文化艺术中心、商贸物流城这样的城市实体必然会在外在形态、功能构成、交易方式、用地布局等方面都发生不断变化。城市规划作为对城市空间进行合理布局的重要手段,必然需要对这些城市实体的发展趋势和功能变化有深入了解,以使规划过程中能够将新空间、新功能加以落实,更好地适应其当前发展和未来需求。

参考文献

1、王庭建,物流园区及其建设发展研究,物流科技,2005,28(2);

2、汪刘英、唐国安, 浅谈城市商贸城规划设计方法,山西建筑,2008(5);

3、梁浩栋、白光润等, 城市土地利用思想与物流园区布局规划研究,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4(4);

物流园区规划结构分析 篇7

1 系统功能分析

物流园区所具备的功能主要取决于加盟物流企业的服务功能,一般包括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另外,还有一些增值功能,如报关、结算、预测、咨询、教育培训等。

1.1 运输功能

物流园区聚集几家或者几十家运输企业,包括公、铁、空、海、河等不同的运输方式。在物流园区,客户可以选择自己需要的运输方式和价格服务,并将运输的全过程交由企业负责。同时,物流园区应具备货物的中转功能。

1.2 储存功能

物流园区中的仓储企业不仅要负责客户商品的储存需要,还要通过仓储环节支持商品的市场分销活动,同时尽可能降低库存占压的资金,减少储存成本.因此,园区的仓储企业应配备高效率的分拣、传送、储存等设备。

1.3 装卸搬运功能

这是为了加快商品在物流园区的流通速度所必备的功能。园区应配备专业化的装卸、提升、运送、码垛等装卸搬运机械,提高装卸搬运作业效率,减少作业对商品造成的损毁。

1.4 包装功能

物流园区的包装作业不仅要负责商品的组合、拼装、加固,形成适于物流和配送的组合包装单元,同时还要根据客户的需要对商品进行必要的商业包装。

1.5 流通加工功能

主要是方便生产和销售,由于物流园区与制造商和分销商有长期的合作关系,园区提供必要的流通加工将很好地解决客户的问题。这些流通加工功能包括:贴标签、制作并粘贴条形码等。

1.6 物流信息处理功能

信息技术对物流的支持作用已经越来越明显,将在各个物流环节的各种物流作业中产生的物流信息进行实时采集、传递和分析,并向客户提供各种作业的明细信息及咨询信息,这对物流园区的现代化建设是十分重要的。

以上是物流园区应具备的基本功能,在一些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结合地区特色,物流园区还具有一些其它增值性功能:

1.7 报关功能

物流园区是大宗货物的集散地,作为一个为外向型经济服务的物流园区来说,联合海关,将报关功能集中于物流园区中,在货物通关之前,办好一些手续,这无论对城市或者物流园区的发展都是十分有利的。

1.8 结算功能

物流园区的结算功能是物流功能的一种延伸,它不仅包括物流费用的结算,在从事代理、配送的情况下,还负责货主向收货人的货款结算等。

1.9 需求预测功能

这种功能的设置完全出自物流园区自身成长的需要。物流园区的建设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预留土地也是逐渐开发的,这种情况下,根据物流园区进货、出货信息作好预测工作,将有利于物流园区和物流企业更好地把握市场脉搏,根据实际需要做好自身建设工作。

1.1 0 咨询功能

企业与客户进行商贸联系时,物流园区应充分发挥中介咨询作用,从客户的利益出发,客观评价园区内企业的实际情况,提供企业的备选方案,这不仅增加了客户对物流园区的好感,同时激励了园区企业的相互竞争。

1.1 1 物流教育与培训功能

物流园区有责任对区内物流企业进行教育和培训,介绍业内先进经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确立物流作业的标准,为客户提供标准化服务,为物流企业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满足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2 系统要素集分析

为较好地实现上述功能,物流园区需要有一定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环境作为支撑,这也就构成了物流园区规划的系统要素集。

2.1 交通基础设施

交通基础设施是物流基础设施平台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货运通道”的建设是实现物流园区“货畅其流”的根本保证手段。由于物流园区集中了较多的物流企业,每日的运输量都将十分庞大,这对交通基础设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了满足现代物流的要求,交通基础设施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路网的通达性、道路的等级性、货运的时效性和多式联运、道路容量限制以及瓶颈路段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根据交通方式的不同所包含的内容也是不同的,传统上,存在五大交通方式: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下面,根据物流园区依托的交通方式不同,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分类分析说明。

就公路来说,物流园区的建设与公路运输是密切相关的。公路运输是货物陆路运输的重要手段,它灵活方便,能够实现“门到门”的物流服务。一般来说,物流园区中货物的集散都是以公路方式实现的。所以,公路网的建设是物流园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基础部分。根据物流园区物流量的预测,决定建设道路的等级,同时,应预留公路发展用地,满足物流量发展的需要。另外,还应注意公路网的合理布局以及合理的等级道路建设。在注重主干道建设的同时,合理的建设次干道和支路,满足主干道车流疏散的要求,避免断头路的出现,使新建道路与既有道路连成网,最大发挥公路网络的作用。

就铁路来说,努力将铁路线路引入物流园区,修建场站、仓库以及相关运营辅助设施,办理整车、零担、笨重货物、集装箱和散装货物的到发业务,注意铁路运输货物的疏散和集结问题,加强与其它运输方式的结合,特别是与公路运输的衔接,发挥多式联运的优势。

就水运来说,港口本身就是大宗货物的集散地,在完善港口基础设施(泊位、集装箱堆放场、码头、航道等)的同时,加强港口周边道路网的建设,结合铁路大宗运输的特点,积极将铁路修入港区,解决港口货物的集散问题。

就航空来说,航空货运量在几种运输方式中最小,但货物大部分属于高附加值产品,其货运要求和质量较一般运输方式为高,所以依托航空港建设的物流园区必须紧密结合航空业务,对物流园区的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考虑到航空港一般设在城市的郊区,离市区较远的特点,在建设航空港基础设施(货站)的同时,应注意主干道的建设,保证物流运输的时效性。

2.2 通讯网络

通讯网络的建设是物流园区进行信息交互的重要保证。物流园区的信息平台就是以通讯网络为物理基础的。根据园区的土地使用情况,规划光纤线缆的走线,同时,对园区预期发展的信息量进行预测,选择合适的信息容量。

2.3 市政设施

市政设施包括供水、供电、排污、排洪、照明等基础生产生活设施。它保证了物流园区的正常生产生活。

2.4 环境设施

物流园区集中大量物流企业,并且集中了大量的车辆,这势必给园区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物流企业、仓库从城市中迁出虽然减轻了城市市区的环境压力,但这却将污染源集中到了物流园区,建立大型污染处理设施已势在必行。注重环境设施的建设,注重物流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是园区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在规划园区用地时,应注意预留绿化带预留用地,努力将其建设成为园林式的物流基地,给园区的生产生活以良好的环境。

2.5 对现有设施的改造建设

由于物流园区的建设应充分考虑利用现有物流设施,因此,对现有设施的改造建设也是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平台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仓储设施由于建设投资大、回收期长以及难以搬迁等特点成为重要的物流基础设施。如何根据现代仓储作业的特点,改造原有仓储设施,满足现代物流的发展需要,这不仅节省了初始投资资金,还解决了原由设施再利用的问题。另外,依托公路枢纽、铁路枢纽、港口、机场等建设的物流园区,应充分发挥现有设施的潜力,改善集疏运条件,提高货物处理能力,缩短货物处理时间。

3 系统相关性分析

任何系统的构成要素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研究系统要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就是系统相关性分析。物流园区规划作为一个系统,也不例外。

如上所述,物流园区由交通基础设施、通讯网络、市政设施、环境设施和现有设施的改造等要素组成,它们之间相互关联。如果单独拿出某一类或某几类要素,则构不成一个完整的物流园区,只有各要素之间紧密联系,才能保证物流园区的完整性。我们要根据交通基础设施的情况来规划通讯网络,而通讯网络又连接着交通基础设施、市政设施和环境设施等。环境设施的规划则需要依据交通基础设施和市政设施。现有设施的改造建设也需要有市政设施、交通基础设施等作为参考。

因此,我们可以用下面的系统要素二元关系分析表来表示物流园区规划的相关性分析(见表1)。

其中,1表示两要素之间存在着必然的相关关系,0表示两要素之间不存在必然的相关关系。

4 系统阶层性分析

系统工程理论表明,当系统是以多阶层形式存在时,阶层性分析就成为系统结构分析的一个重要内容。划分阶层是事物组织管理的一种手段,也是事物存在的客观规律。

根据物流园区规划的程序和组成,可以采用发布层、管理层、决策层三层结构描述规划平台,具体的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5 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物流园区规划评价指标的制定应该遵循科学性、实用性以及可比性的原则,同时要符合园区目标定位以及功能设计的要求。物流园区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建立多角度、分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是系统工程本身的要求。物流园区规划的评价指标应包括社会效益评价、经济效益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社会效益评价是从城市的整体角度出发,考察物流园区建设项目对城市发展的贡献,主要指标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改善企业经营环境、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等方面内容。

经济效益评价从工程建设的角度出发,考察物流园区建设项目的经济可行性,主要评价指标包括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财务净现值、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资本金利润率、借款偿还期、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

物流园区评价指标体系如图2所示。

参考文献

[1]王长琼.物流系统工程[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1.

[2]吕永波.系统工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

城市道路结构规划浅析 篇8

一、城市道路的概念及作用

(一)城市道路概念

城市道路首先是城市这个有机整体的骨架,同时也是城市生产与生活的大动脉;是城市各要素的联系纽带,是城市各类用地以及居住区、街坊划分的基础;是城市卫生、人防、消防安全的间隔地带;是城市建筑艺术、街道景观的显露处,是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中反映。

作为城市支路的街道是我们生活环境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街道设计和景观设计从来就是城市设计关注的基本客体对象。

(二)城市道路在城市空间中的作用

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来看,城市道路是一种基本的城市线性开放空间。它即承担了交通运输的任务,同时又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公共活动的场所。相比较而言,城市主干路多以交通功能为主,而支路则更多地与市民日常生活以及步行活动方式相关,但实际上街道也综合了道路的功能。

城市道路空间由天空、周边建筑和路面构成。天空变换,四时无常。城市道路面则起着分割或联系建筑群的作用,同时,也起着表达建筑之间空间的作用。古往今来,道路设计的路面曾尝试运用各种各样的材料,如石板路、卵石路、沥青路、砖瓦路、地砖路等,这些材料在材质质感、组织肌理和物理和化学属性上各不相同,进而形成丰富多彩的街道路面形式。

二、城市道路的历史特点

(一)传统的城市道路是交通功能和生活功能的统一体

在汽车发明之前的传统社会,道路既是交通运输的动脉,同时也是组织市井生活的空间场所。从城市街道与环境空间和城市居民生活的关系来看,各国城市发展的初期和中期,街道都是居民生活的重要场所。不仅逢年过节、盛大的狂欢和紧张的竞技、熙攘的拍卖等,要在街道和广场上进行,即使是日常生活中的小憩休息、冷饮小酌、献艺表演、你买我卖等也都在户外进行。彼时彼地的城市空间,无不以满足这些活动的人体尺度为依据,既充满了生机蓬勃的社会生活,也让居民深感亲切。

(二)传统城市道路的宜人的尺度和属于人的空间

总之,在汽车出现之前的漫长岁月里,城市街道是属于人的空间,人们可以在这里游玩、购物、闲聊、交往,形成逛街所需要的全部的乐趣。因为古代的交通工具尚不足以对人的步行行为产生威胁。那时候,穿越城市,无论是徒步还是策马之间,都会有闲暇感受路边的景象,市民生活和文化事件充盈在城市道路和广场上。

三、现代城市道路交通问题产生的症结分析

(一)道路交通出现的怪圈

目前我国大中城市出现了交通日益紧张的,路网效能下降的现象与此同时,伴随着机动车辆的增长,传统的城市街道生活空间正在逐步的消失。随着汽车的增多,道路似乎只剩下了机动交通的唯一的职能,我们城市道路设计的对象也把关注点都放在了机动车辆的身上。

因此,出现了路越修越多,越修越宽,出现了交通拥挤———修建新路———车辆增加———再度拥挤的怪圈,始终找不到突破点。本文认为,目前道路交通问题产生的症结是人和车的矛盾,只有分析这个矛盾,协调人和车的关系,只有从这一点出发,我们才能够找到解决道路交通的问题途径。

(二)人和车的矛盾分析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的城市化进程不断的迎来新的高潮,而伴随着城市化出现的机动化趋势也迅猛的发展,由于机动化所导致的城市用地蔓延、交通发展模式失调、能源日益紧张、环境质量下降、城市文化断裂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城市越来越成为钢筋水泥和汽车机械的展示场,城市中的人文关怀如今越来越成为人们呼吁保护的对象。

汽车的出现打破了前汽车时代人本化交通和城市生活的单向度平衡,汽车以它的强势和速度迅速占领了街道的主体地位,曾经是街道主体的“人”被边缘化,原本紧凑的街道空间突然被要求容纳它在初建时无法想象的交通量,“人车争路”、车流拥堵成为这一时代的典型特征。曾经的街道开始被城市道路取代,富有人性的街道逐渐的消亡。

然而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人们发现这种做法存在很多社会和环境问题:高层建筑把人们从垂直方向分隔开,剥夺了家庭间的日常接触和交往。实际上,任何人的睦邻友好关系是不可能建立在狭隘的楼梯平台上的。

今天,人们在努力恢复被人们所遗忘的街道概念,重建富有生活活力的城市社区。片面追求道路的交通功能,而忽略城市街道所承担的社会功能是当今城市道路规划的通病。如何做到人和车的统一而不是对立,也是我们当今的努力的方向。

四、我们在城市道路结构规划中目前应当着重以下几点原则

(一)保证城市道路的交通功能

城市道路的功能,首先是作为一地至另一地的联系的通道或土地分隔利用而出现的,因此保证人和车辆的安全、舒适地通行就很重要。这就要求我们要处理好人、车交通的关系。既方便汽车通行,又不对行人产生干扰;既要方便人、车进出,又要防止穿越的交通,被阻挡的过境车辆应有可能由边缘的道路通过。大范围的城市街道与道路网络,一般都由城市总体规划确定;要处理好步行道、车行道、绿带、停车场、街道交接点、人行横道以及街道家具各部分的关系。

(二)保证步行优先原则和生活功能

在城市中的许多地段,尤其是中小地区和商业区、游览观光的重要地段,要充分发挥土地的综合利用价值,创造和培育人们交流的场所,就必须鼓励步行方式并在城市设计中贯彻步行优先的原则,建立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步行道连接系统。

解决好步行和车行的矛盾,是步行优先原则贯彻的前提条件。在城市街道中设立人行道护栏、休息座椅,加宽人行道虽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唯有实行人车系统彻底分流,才能根本解决这一问题。笔者所在的新乡市是中等城市,此市中心的一条街改造为步行街,取得很好的效果。

(三)城市道路构成城市景观的美学功能

众所周之,街道景观在城市设计中,形体和空间环境秩序的连续性是非常重要的。这一连续性包括建筑设施,乃至建筑的风格、尺度、用材和色彩等内容。沿街建筑即是街景构成的空间内界面,又是所在的街坊的外界面。把商业设施布置的商业街上有明显的优点,但如果这些设施都朝向街区内侧,则商店林立的传统城镇特质就荡然无存了,而随之消失的不仅是商店橱窗,而且是顾客,街道成了把行人引向远方的目标并使它们与相邻的建筑隔离的廊道或管道。只有通过城市设计手段,我们才能将沿街建筑与周围空间的环境处理成一个整体,才能确保城市街景设计的成功。

良好的街景不但成为塑造城市特色的主要因素,而且可以发挥协调一定范围内视觉效果的功能,即使是重复使用某些特定的街道设施,如地铺面、行道树、自动售货机、公共电话亭、公交车站、路灯等,也会有利于创造街景统一中的变化和艺术效果。

五、结语

办公空间的设计与规划 篇9

关键词:办公空间,室内设计,室内装饰

一、办公室空间的设计

当代办公室是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场所之一。设计这样的空间, 需要设计师具备相关场所的体验, 从而把握功能性、舒适性的合理分配和规划。

(一) 首先要对企业类型和这个企业整体文化的深入理解。

只有充分的了解企业的类型和文化, 才能设计出反映该企业的风格使人感到舒适。

(二) 对企业的内部结构的了解。

只有了解企业内部的结构才能确定所有办公室的整体需要。首先要了解公司的扩充性亦相当重要, 这样可使设计师在企业办公室设计中迅速发展过程中可以不必经常变动办公室流线。

(三) 以人为本的舒适标准。

办公室设计首先要感觉到舒适感, 尽量的运用简单手法来表现, 避免一些复杂的造型设计, 繁琐的细部装饰, 以及过多的色彩。在灯光上和空调的选择办公室的用具上, 应充分考虑其适用性和舒适性。

二、办公空间的基本种类

(一) 单位或机构的专用办公空间。

整个大楼按照某一单位或者某一体系机构的实际情况对其整体空间的划分和策划设计。

(二) 发展商建设并管理的办公空间。

该类型的办公楼可以出租给不同的客户, 各用户根据实际的经营管理项目进行区域的划分, 进行空间设计。

(三) 智能高科技专业办公空间。

整体的公共空间包括楼梯、通道等由发展商进行统一的策划设计各单位空间由用户自行设计。

三、办公空间设计的空间造型

通常, 我们在分析场所空间形式时, 都会对哲学系统分析“空间”与“时间”两种形式进行联系比较。“空间”这一概念范畴是具备多样性的。一般认为, 空间并不属于某个特定的专业, 他是多方面的。在设计学中的办公空间, 同时包括了时间和空间两个内容, 两者是互相联系的是互相联系、相互依赖而同时存在的。办公室空间的具体物质内容通过时间流程来体验, 时间流程反过来为空间所划分。

四、办公室家具布置和设置

除了美观实用大方安全等, 办公家具还多营造出一种与市内外环境相搭配的感觉。在设计上, 率先将“人体工学”理念, 这一点可以广泛的运用在办公的家具中, 并协助客户的要求来进行改变和合理的规划, 设备的整合、环境景 观的设计、动线规划及使用效率管理、网路、照明、噪音处理及搭配。等等细节。主张是“办公室内的整体效果统一”, 期望能结合优质的产品以及经过完整规划的环 境, 创造一个完美的办公空间, 不仅为客户增进工作效率, 更提升整体企业形象。

(一) 款式。

有些家具可以选择多样化组合, 合理的互相搭配和运用, 不受空间等一些因素的限制, 发挥出多样办公家具的最好的效果, 使用者可以依靠自己的喜好和整体感觉来调试, 而增加组合功能。

(二) 规格。

有时也要考虑到品质安全性、持久耐用性等要求, 系统办公家具除了制式之尺寸外, 更可依现场需求去订制, 这样可以充分合理的运用空间, 更能就使用性质作特定规格之选择, 使系统家具富有弹性, 更具有多变性。

(三) 颜色。

色彩和色系上的选择和搭配, 可以依靠场景环境的选择感觉、个人喜好等等, 去做整体上的颜色搭配和自己喜欢的搭配, 使的办公室更加完整活跃。

(四) 整体性。

办公室家具要在一定规格上、款式上、颜色上等一些方面做到一致统一性, 这样不会使得办公室从综复杂, 使得办公室搭配得到好的标准统一。多样化的组合也不是不好, 在全新全功能的搭配, 完美外观的设计, 可以成就出完美观的办公室但是一定要选择适合办公室的风格。

(五) 扩充性。

日后在增加或搬迁办公室时候可以减少必要麻烦, 所造成的一系列的零件缺少, 或者在组合上的困扰等方面, 办公室家具的均匀能解决这些问题上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可任意搭配符合公司办公室之需求。

五、现代办公空间照明设计时应注意的要点

浅析大学校园空间形态规划 篇10

校园空间形态规划是指校园空间各种构成物质要素的分布模式, 校园基本空间形态依赖于校园空间各构成要素:建筑的基本形态, 公共空间、活动空间、教育教学空间, 车行、步行区域, 校园内土地利用以及植物、建筑小品、装饰小品的分布组合形式。

二、国内外大学校园空间形态规划的演变

1. 国外大学校园空间规划模式的演变

11世纪世界上就有国家出现了大学, 当时是由于国家、地域、时代的差异, 导致大学校园空间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形态,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大学校园空间形态的原型可以基本归纳为以下五类:

都市中的大学街:位于城市街道两侧的街头、教堂、教师的住所或临时租借的房间;中庭式“大学院落”大学:设施沿街区周边围合形成的中庭院落, 形成大学空间领域的“基本单元”;宫殿形式的大学空间:19世纪开始大学成了体现国家权威和知识威严的“知识殿堂”, 出现了德国柏林大学和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的巴洛克宫殿形式的大学;低密度、开放空间为主体的“校园”:点式对称型、开放式围合型、林荫道型、复合式结构型空间形态。

2.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规划模式的演变

国内大学空间规划大概分为四个阶段, 中国传统的院落式:岳麓书院、江陵儒学府;开敞式:照搬欧美式, 导致其校园规划也明显受到北美“开敞式”校园规划手法的影响;全盘的苏化:大主楼、大广场、中轴对称、周边式成了这一时期大多数校园的规划模式, 形成的一些固定格式, 造成一些使用功能和朝向等方面的不合理;多元化:开始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交往空间的创造, 把校园规划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

三、国内大学校园空间形态规划存在的问题

1. 布局分散, 尺度过大

如今高校为了扩大招生规模, 均开始大规模兴建新校区, 不考虑具体利用率, 从而导致容积率低的建设用地和空荡的校园建筑, 造成大学校园规划空间布局分散、大比例尺度空间的局面。

(1) 校园规划空间布局分散导致校园各功能分区之间以及分区内部缺乏必要的联系, 造成对教学科研设备与教室的公共利用率降低, 不利于学院与专业学科间的相互交流学习。

(2) 新建校区面积较大, 过大尺度的校园空间随处可见, 过大的广场范围、过长的轴线已超出了人的感知范围, 丧失了校园应具备的场所感、亲切感、认同感与空间的活力。

(3) 大学校园规模较大, 导致功能区需求过多, 若采取传统的划分方式, 简单地分为教学、生活、运动等区域, 使得功能区之间距离较远, 没有为学生提供便利性, 也忽略了时间的利用效率。

(4) 大尺度的空间造成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也会对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2. 重视车行, 忽视人行

由于大学校园空间内机动车的增多, 道路需求的不断增加, 新校园规划尤其注重机动车交通的发展, 缺乏对步行系统的充分考虑, 忽略人行, 大多数只是把人行道简单地设在机动车道旁, 没有形成相对独立的步行系统、有序的人行组织以及人性化设计。

3. 过快发展, 个性缺失

如今大学急于扩大规模, 校园建设呈现速度快、规模大、设计和施工建设周期短、没有对校区定位与学校特色予以充分研究的特点, 导致了校园规划的随意性与趋同性, 造成大学校园空间形态缺少多样性, 缺乏特色, 规划设计模式雷同, 没有体现校园文化的独特性。

四、大学校园空间形态规划的设计策略

如今随着国内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推进,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通过分析国内外大学校园空间形态和变化的历史过程以及提出校园空间形态有待改进的地方, 并进而探讨有利于我国校园空间形态规划设计的发展, 从而提出设计策略:

1. 复合功能分区

为了突出“人”的主体地位, 促进空间的使用效率, 以解决布局松散, 尺度失真的校园空间问题, 建议采用复合化功能分区, 将校园空间布局采取多中心的分散方式进行分区, 每个区域内确定中心功能, 然后进行功能复合, 单个区域内都应满足基本功能需求, 包括教学、生活、运动、娱乐等功能, 这样的布局将有利于共享资源、不同学科之间进行交流、提高时间效率、从精神和物质两方面满足师生学习、生活、工作需求, 真正形成校园空间和校园形象的建造。

2. 景观与步行区相融合

为了营造舒适、安全、宜人的步行环境, 同时解决步行环境单一的问题, 建议使校园步行区和校园景观相结合设计, 景观在区域内在发挥其生态调节作用的同时, 也应该利用校园土地, 使景观和步行区联合设计, 发挥各自的优势, 相互配合, 使行人充分感受校园景观环境。提高生态、人、空间三位一体的优势, 发挥生态、景观、遮荫、促进交往等综合效益。校园空间的形态规划还应注重功能空间的有机组织和开放空间的连续性。

3. 结合地域特色, 营造特色校园空间

校园空间形态不仅要体现传统的地域文化与校园文化, 创造独具个性的校园空间风格, 还应发展校园文化, 发扬地域特色, 从而与时俱进全面发展。

结语

优秀的校园空间形态直接影响着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发展, 校园空间形态的塑造应与大学的发展相适应, 因此创建一个好的校园空间形态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陈晓恬.中国大学校园形态演变[D].同济大学, 2008.

展示设计的空间规划研究 篇11

关键词:展示设计;空间规划;空间表现手法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145-02

一、前言

展示设计理念的形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石器时期的人类通过将猎物的牙齿、骸骨作为装饰品挂于胸前以此展示个人的丰功伟绩。中世纪时期,人类之间出现了商品交易的集市贸易形式,人们直接将物品摆在地上进行商品货币交换,并有意识的将商品进行分类陈列,在中世纪末期涌现了特意用来摆放商品的摊位摊架,构成最初的商品展示和展销会的雏形。在封建社会时期形成商业行为与宗教活动相结合的庙会,在庙会活动开始之初,商家会把商品摆放在显眼位置吸引逛庙会的顾客前来购买,因此庙会成了那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商业展示设计的标志。而现代的展示活动中最初简单、初级、原有的展示形式不再流行,在竞争激烈的展示活动中,展示的策划、组织、设计、主题、创意理念等各个环节构成了现代展示的全部。人是一切活动的主导者,所有现代展示空间的设计都在发挥自身的创意去创建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平台。

二、展示设计空间的概念

空间贯穿展示设计的始终,展示与空间是两个相辅相成的作用体。展示设计中所有展品的展览摆放位置都占据一定的空间,不同功能的空间陈列创造出多元化的视觉体验,传播多样化的信息资讯。现代社会中空间展示艺术与人们生活紧密相连,高品质高韵味的展示空间、展示氛围,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空间展示设计就是对空间重新组织再利用的艺术,空间规划是空间展示设计中的核心要素,更是现代展示设计所不可或缺的理念基石。

三、展示设计的空间特性

1.展示空间的四维时空性。

展示空间设计的四维时空性表达的是概念上的时间和现实的立体三维空间的相互融合的过程。参与展示会的观众在展示场所的所见所闻,所触所思并由此构成体验展示目的的行为过程。离开一定的时间人们就无法全面认知和感受空间。当人们处在那个能够刺激感官、心理的空间环境中时,人的视觉感官、心理基础会受到当时环境的影响触动内心最渴望,从而使不同的感受方产生不同的心灵颤动现象,而一旦抽离这个特定的环境一段时间后,人的心平静下来,那么人的那种急切又强烈的愿望或期许也逐渐消散,这种心理是随感知空间而波动的。

2.展示空间组合的多样性。

展示场所的不定性,展示结构的多样性,展示功能的多元性以及展示性质的异同性决定了展示空间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且单一的空间形式。在展示空间中合理进行空间划分,合理利用道具、材料、照明艺术、摄影技术等方法,创造一个逼真灵动的展示现场,置观众于一个真实、新奇、别致的虚拟空间之中,犹如形成一个跨越时空的“时空隧道”是现代展示设计要达到的目的。在日本东京的原宿中心,SAKO提供了“未来公园”概念商店内部设计,在商店内部消费者不仅能够体验到HANGAME所带来的魅力,同时还能体会到曲线的有机形体所带来的舒适感觉和空间感受。

3.展示空间的流动性。

展示空间的人流走向特点决定了空间的流动性。展示空间是一门兼具科技与创意规划的实用艺术,是在特定的空间范围内用特殊的表现手法向参与观众传达信息,用特殊多媒体立体影像技术使观众置身于一个巨大而广阔的三维时空中享受高科技带来四维空间的新奇的视觉及心理体验。在人流徘徊不止的空间中,人流的移动成为了流动空间的构成元素,在流动空间中人们可以相互交流、沟通、休憩,突出了人性化的流动性展示氛围。

4.展示空间的开放性。

开放性具有面向,敞开,接纳的意思,展示空间的开放性原则就是以面向大众,服务大众为主。在这种开放的空间展示中,观众可以自由的活动,自主的去了解展品信息,主动的去接受新奇的事物,去把握社会最前沿的技术,展示空间的开放性无形中为大众创建了最佳的信息共享环境,提供最快最优的传播方式。

四、展示空间设计的表现手法

1.物象借力原则。

物象借力原则指的是展示空间设计通过借用与展示主题相关的元素并通过一定的技术处理获得他人注意的过程。即某种客观普遍存在的事物,如:家具、雕塑,艺术画,车等在展示空间设计中通过与展销会相关的主题进行技术、艺术层面上的形象处理,最大化吸引参与者的注意力。如2015年4月重庆春季房交会中国铁建展示设计,设计与展览相关的民国风场景,以此来增强展示主题的吸引力。

2.互动体验方式。

互动体验是观众获取信息的最直观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在体验过程中观众通过可视、可闻、可讯等多方面感觉获取信息。在现代展示空间设计中,应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设计理念并加以利用,将其转化为实际的空间形式和信息接收方式。互动体验获取信息的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在展示空间设计中增加互动互通活动,让观众积极参与其中,享受其中乐趣,在快乐中深度的接触、认识展会的主题理念。(2)展示空间设计在组织策划活动时,展销会主办方应提供更多更全面的互动设施或道具,以便观众进行切身的体验。(3)大量采用现代的多媒体技术,应用立体影像的高科技技术为展示空间创造互动环境,带动现场气氛,触动观众的心理,激发观众的热情。

3.多媒体技术制造效果。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迅速发展,信息互通共享性的增强,多媒体技术被广泛使用。在现代展示空间设计中,多媒体技术无处不在,多媒体技术的装置设备不仅为展会参与者提供炫彩、灵動的视觉盛宴,更特别的是它能制造出特殊的光打效果和立体影像世界令人震撼,给人留独一无二的印象。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韩国馆的文化大餐桌通过台面互动交流,使参观者可以通过自由选择的方式点击感兴趣的主题。

五、空间展示设计传播媒介促进现代商业发展

现代社会高速发展时期,信息的流通和传播频繁且快速,越来越多的商业发展,产品宣传,需要通过媒体媒介传播给大众,让社会大众能够快速获取大量时事、娱乐、商品等信息,增强信息的时效性。空间展示设计传播媒介的发展使现代商业从一个单一结构向多元化、多样性方向发展。而且,商家以展销会的形式面向社会大众会更直观、迅速、高效的了解社会大众的心灵需求,并对此进行客观剖析和再拟定市场作战计划。当社会大众被空间展示设计里的商品吸引,那么就会在社会上引起热潮,带动更多的人了解,消费,从而拉动经济链条,提高经济效益,加快商业发展的步伐。

六、展示空间设计案例——柏林犹太人博物馆

在柏林犹太人博物馆这座建筑的奇异空间中,由许多直线和曲线交错而成。外形扭曲奇葩,内部空间空荡悠长,极其压抑沉闷。压缩,封闭,不规则的空间设计,阴暗的灯光设置,突出了犹太人受德国纳粹压迫残害的历史阶段。这个博物馆整个空间的设计就好似一种充满迷幻,灰暗,虚空的世界,一个让人进去很难走出来的一道迷宫,不规則的曲线切割与直线交错相插,就像一个刻意被打乱的空间,留给人们的是一道高耸而不能企及的领域。博物馆内曲折的通道,沉重的灯光色调无不给观赏者精神上的震撼和冲击,它就像遗世独立的独裁者落寞的控诉那不堪回首的往事。博物馆陈列空间独特的设计风格,多变的空间布局,毫不装饰却叙写了一段黑暗残忍又悲壮的抗争历史,痛斥战争的残酷,警诫后者莫步前尘之路珍惜当下,它的存在就是对世间一切非正义的罪孽的谴责,对人们有一种辅助教育的作用,使更多的人正视历史,了解历史,扩大格局,同时也拉动本地经济及周围商业的发展。表达特殊历史阶段的博物馆建筑内部空间,营造其被残害、被压迫的感觉就要采取扭曲等的空间设计手法以达到其功效。

七、结束语

空间是展示设计的灵魂,一场成功的展示设计取决于它的空间处理是否得当,真正意义上来说展示空间设计在符合展示主题的前提下通过一定的创意手法和理念进行巧妙设计不仅能突出展示的主题个性、风格,增强空间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而且还要很有效的迎合捕捉社会大众的猎奇心理。任何的展示设计活动都是以人为主导因素,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是最人性化,最有社会意义的。不论是展品,还是商品都要遵从人体工程学原则出发,利用空间的整体塑造去赋予一个展示设计以实质性的意义和灵魂。

在现今社会中,展示空间设计不单单只是讲创意、时尚,它还要更贴近生活,一切的灵感来源于生活,只有更贴近生活的空间展示设计才能更贴近群众,更容易被群众接受,以人为本的设计附加创意美观才能凸显商业展示意义的特殊性,才能满足大众个性化发展的心理、树立企业形象,推动空间展示设计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恩花.展示设计空间体验新议[J].湖北社会科学,2014(7):141-144.

[2]杨正宏.多元体验下的博物馆展示设计——以镇江博物馆为例[J].东南文化,2013(5):117-122.

[3]李光.从2010上海世博会浅析展示设计中的互动性[J].艺术评论,2011(3):107-110.

作者简介:权凤(1986-),女,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助教,从事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方面的教学工作,学历:硕士。

农村社区公共空间规划研究 篇12

一、农村社区公共空间的价值和层次

(一) 公共空间的特点和意义

“公共空间”指的是公众可以自由进入, 进行日常交往活动与公共事务的空间。公共空间能提供的基本社会功能有交通、贸易、休闲、交往、集会、仪式等。作为社会成员进行公共活动的场所与公众审美的对象, 公共空间具有空间形态和环境景观的双重意义;作为公众交流情感与信息的平台, 是社会共融、安定和谐的重要促成因素, 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此外, 作为村落肌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村落公共空间延续了公共生活, 是人们认知场所的重要感知对象, 体现了强烈的人文特性, 是地方文脉延续的载体。

公共空间的特点应该是高可达性、就近方便、自由和免费;有的拥有商业零售等社区服务性设施;愉悦舒适、经常性非正式聚会的场所, 使用率高, 是社区居民交往的主要空间。

公共空间的可达性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理解。宏观上指从原地克服各种阻力到达目的地的相对或绝对难易程度。微观上指一个区域与其他有关区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人员交流的便捷程度。

(二) 城市与农村社区公共空间的区别

空间场所不仅仅提供一种静态的环境, 更大量地创造一系列动态的体验。城市社区的公共空间与农村社区的公共空间不仅在静态的环境上有所区别, 环境的动态体验区别也是很显著的。

城市与农村社区公共空间的区别也取决于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行为模式的不同。城市社区的公共空间有明显的时间特点, 例如晚上下班之后和周末节假日, 公共空间里的人流有明显上升趋势。而农村社区公共空间一天当中的人流相对均衡, 但是在农忙季节和农闲季节有较大差别。城市和农村公共空间的动态体验也不尽相同。这是基于城市和农村居民的生产活动和生活习惯所产生的。城市居民的生活空间和工作空间大多是独立分开的, 而农村居民的劳动和生活空间界定则不是特别清晰 (见图1) 。

(三) 农村社区公共空间的价值

农村社区在依靠血缘关系维系的社会结构下, 村民彼此之间相互熟识, 社会结构较为稳定。邻里间互动频繁, 村落内部形成了布局密集的公共空间, 开敞性较强。传统村落的交往空间都是承载着一些交流、文化、商业活动等, 除了从空间上聚集人气, 从精神层面也让村民具有集体感、参与感和归属感。因此极大丰富了公共空间的形态和文化内涵。

公共文化场所作为农村社区重要的公共空间, 主要为农户等行为主体提供日常生活中娱乐休闲、人际交往和节日集会等活动的空间。面向社会公众, 为其提供相应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具有典型公益性的特征。

在新农村建设中继承和发扬传统村落的公共空间特质, 创造符合当代农村实际情况和居民需求的公共空间, 具有较大的价值。

(四) 农村社区公共空间的体系层次

农村社区公共空间是由多个形态大小各异, 功能丰富的公共活动场地组成的有机体系。按照空间的开放程度分为开敞空间和半开敞空间;按照空间形态分为院落、点状空间和线状空间 (见图2) 。

院落是农村社区尤其是北方农村重要的公共空间。院落连接着住宅私密空间和外部空间, 它具有劳作、储物、娱乐休闲、沟通交流、存放农具、农产品交易等多种功能, 属于公共空间范畴。

丹麦建筑理论家杨·盖尔指出, 人们在外部空间中的活动可以分为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每种类型的活动都要求不同的空间环境与之适应。必要性活动是人们在不同程度上都要参与的所有活动;自发性活动“只有在适宜的户外条件下才会发生”;社会性活动是“在公共空间中有赖于他人参与的各种活动”。可将农村社区公共空间发生的活动进行分类 (见表1) 。

在传统村落中, 村落内部的公共空间类型多样, 层次丰富, 不仅满足了村民交往、沟通等需要, 更促进了社会的融合。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 传统族群聚居模式受现代城市社区聚居模式的影响, 人际关系更加复杂化。在农村社区中对公共空间的塑造又缺乏细致深入的研究, 以致“新环境”很难得到村民情感上的认同。

二、目前农村社区公共空间的现状问题

笔者对北京市昌平区的农村进行了调研, 走访的近20个村落都进行过村庄整治。整治后的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都相对比较完备, 并且规划了一定的公共空间。但是在农村新社区规划中往往注重中心公共空间, 却没有考虑到村民原本的交流活动习惯和真正需求, 因此可能产生中心广场利用率低, 而某个绿地或街道人群扎堆;规划的商业设施门可罗雀, 而楼下的储物室被自行改造成小商店或棋牌室之类, 新建的村落公共文化活动中心被闲置, 甚至废弃等现象。从这个角度可以说明自行改建情况的产生是设计者对公共空间类型考虑不周, 导致规划设计出的公共空间类型无法与村民的实际需求相对应所致, 而自行改建的产生恰恰迎合了人们的某种需求, 同样这也正是规划师“规划”空间秩序性和村民追求“自由”空间的矛盾体现。从我国目前实际村庄的建设现状来看, 在村庄整治中公共空间的建设存在重量不重质的问题。

(一) 公共空间被挤占, 呈现数量上减少的趋势

传统形成的公共空间在村庄整治中容易被挤占, 被周围的居民私搭乱建或者盖上了其他建筑, 在建设用地紧张的情况下首先被牺牲的往往是公共空间。许多农村新建的居住小区, 公共空间被简化得只剩小区的中心广场。同时在许多建设用地紧张的村落里, 公共空间也难免被村镇企业或宅基地侵占, 导致公共空间在数量上呈现逐渐减少的态势。

(二) 个体空间功能单一, 无文化传承和特色体现

凡是经过村庄整治的农村社区, 标志性的公共空间大多是健身广场, 造成公共空间功能单一。单一的功能使得公共空间对居民的吸引力减小, 也违背了多功能的传统。而且各个广场形式单一, 体现不出村落间的差异, 也缺乏特色和文化传承。农民上楼的安置小区广场空旷没有人气, 新农村住区兵营式布局没有特色也缺乏适合交往的公共空间 (见图3、图4) 。

(三) 公共空间之间联系被割裂, 可达性低

由于空间数量减少, 功能单一, 公共空间之间相对独立缺乏联系, 最终难成体系。再加上许多村落由于缺乏空余用地而只能将健身广场建设在村落边缘位置, 或者修建围栏, 使一个本应开放的空间变成封闭围合, 这就导致了公共空间可达性不高, 利用率低 (见图5、图6) 。

在传统村落中广场具有多功能性, 或者是具有一定功能的开敞地块, 如打谷场之类, 或者是庙宇祠堂或商店前的一小块空地。近些年广场作为一个专门的公共空间开始出现, 本意是为补充村落内部公共空间不足, 但其大多建设在村庄边缘而又产生可达性低的问题 (见图7、图8) 。

三、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分析

在传统形成的村落中, 公共空间有着丰富的形式和层次, 并反映当地的民风民俗、建筑风貌等, 尤其能反映出村民的行为特点和习惯。

笔者以河北承德市虎什哈镇为例, 对公共空间加以分析。虎什哈镇位于河北省北部, 滦平县境西部, 潮河岸畔。其西与北京市怀柔县接壤, 距首都北京134公里, 属于北方地区。镇上80%的家庭收入来源依旧以农业为主, 三产较为落后, 属于农业型村镇。镇区里的自然村保持着以一种自发、自主、自然发展的状态。

(一) 半开敞的院落空间承担了多种功能

院落对于农民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存在价值同时也属于重要的公共空间。随着社会的发展, 院落构成、功能分区等使用空间承担多种功能。

一般院落有暂存粮食或柴火、停放农具农用车、交易、储存货物、手工生产劳作、种植蔬菜、交流等功能。功能大多是兼有多种, 根据每个家庭的不同而有所侧重 (见图9) 。其中交流和公共活动是作为半开敞的院落重要的功能, 邻里之间简单的交流, 与流动商贩的交易等都在院落中进行。在仍以一产为支柱产业的农村社区, 院落的多功能决定了它的重要性。

(二) 点状公共空间丰富了公共空间的形式

在乡村社区中, 节点是步行者进出、经过的焦点, 包括交叉口、交通转换处和建筑形态交换点, 在聚落空间中起统领作用, 常常具有集聚功能。在聚落内, 常以道路交叉口、广场 (晒场) 、祠堂、戏台、庙宇、大树和亭台等为节点, 便于人员集中, 推动了乡村社区文化活动场所的形成和发展。

传统村落中独立的点状空间包括:村口、水井、大树下、磨盘、小商店、庙宇等。点状空间的普遍和广泛存在是因为人们比较自由的进入并进行各种互助活动、思想交流、信息传递。它承载着某一项活动功能, 是人们在闲余时间能够想到且不约而同到达的地方。

虎什哈村中就有多处典型的点状空间, 最大的一处是由主要道路交叉形成的三岔路口, 路口附近有幼儿园、商店等聚集人气的场所 (见图10) 。

在北方地区农村点状公共空间的形式还有很多种, 例如有磨盘、古树的地方, 或者庙宇、亭子、水池边等 (见图11) 。

(三) 线状公共空间增强了点状公共空间之间的联系, 提高可达性

串联的线状空间, 在传统的村落里主要指街道和房前屋后的巷道。街道是村落里主要道路, 道路两侧一般会有小卖部等商业设施, 小卖部门口是聚集人气的点。村委会等村内重要场所也在主要道路两侧, 由道路将各个点状公共空间串联起来, 使得它们之间通畅可达, 构成线状公共活动空间。宽敞的路面有时也会成为村民们晾晒粮食的场所。如在西营房村中主要道路穿村庄而过, 村内主要公共服务设施、商店等都沿道路呈线状分布 (见图12) 。

西营房村没有正式意义上规划建设的集体活动场所, 邻里之间休息聊天时主要集中在道路两旁, 在现场调研也发现一天之中这条道路上的人流量以及行人停留时间明显高于其他场所。

(四) 自然形成居多, 形式多样, 各具特色

农村自然形成的公共空间往往尺度人性化, 易于形成良好的场所感, 成为人们休闲纳凉、沟通交往、驻足观察的好去处。自发形成的空间可以体现村民的需求, 自然可达性和开放性都很高, 聚集了人气也能体现出村落的生机和活力。

村落中的公共空间最能聚集人气, 由此带动了商业活动的发展, 公共空间与商业活动形成相互促进的局面 (见图13) 。

中国传统农村都有着各自的风俗特点, 俗语讲“三里不同乡, 五里不同俗”, 在自发形成的公共空间中均有所体现, 具有一定的可识别性, 也展现了本村特色。

四、农村社区公共空间规划的建议

通过对农村社区的调研分析, 针对出现的问题和农民自身的需求, 对今后农村社区中公共空间的营建提出建议:

1.因地制宜、适当增加公共空间数量。在村庄整治的过程中尽量不侵占原有公共空间, 保障公共空间的数量或者根据村庄自身情况适当增加。公共空间数量、分布与农村社区人口规模, 居民空间形态密切相关, 其布局要充分考虑人均占有量的均衡性。

户外的公共空间往往受到了气候的影响, 在北方寒冷的冬季, 人们一般就很少外出, 只有在天气很好阳光充足的时候才会出现在公共空间, 为了丰富冬季居民的公共活动, 规划一定的室内空间也是必要的。

2.促进功能多样, 体现当地特色, 传承本土文化。善加利用村落中原有的重要节点, 就地取材, 可与商业或其他服务设施结合, 突出本村特色。由于传统农村社区中大部分公共空间属于“自下而上”形成, 形态大小不定, 可能较为简陋, 缺乏一些必要的设施, 可以通过规划设计, 增设简单铺装或休闲小座椅就能形成极具活力的公共空间。例如建筑与道路相隔的空间、道路交叉口的三角地带等。

3.构建层次丰富的公共空间, 提高可达性和开放性。公共空间尽量不要围合孤立, 与主要道路相联系使其便捷可达, 提高可达性开放性才能有高利用率。新建的与原有的, 半开敞的与开敞的相结合, 点状、线状相串联, 形成层次丰富的公共空间体系, 使整个村落能够散发出活力。

五、结语

农村社区公共空间是具有积极社会意义的社区空间, 是农村居民重要的活动空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 农民社区的居住环境将面临重大的变化。各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 在农村社区规划建设中, 根据所处的不同地域和发展的不同阶段而采用不同的建设模式, 依托政府支持, 应充分倾听村民的意见并了解村民们的真正需求, 引导社会参与, 促进科学地、可持续地完善农村社区公共空间。

摘要:村落作为最基本的社会有机体, 其公共空间的形成和发展是村庄历史发展的沉淀, 公共空间对村民的公共生活、人际交往、邻里关系都有着重要的维系作用。在传统村落中, 村落内部公共空间类型多样, 层次丰富, 满足了村民交往沟通等需要, 由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传统农村公共空间受到严重影响。从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体系中得以启示, 对当前新农村的建设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孟彤.城市公共空间设计[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2.

[2]乔家君.中国乡村社区空间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11.

[3]杨.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4]汤普森.开放空间:人性化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5]金海水.农村居民休闲行为研究[M].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 2011.

上一篇:25届亚锦赛下一篇:政府审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