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舞蹈专业(共12篇)
体育舞蹈专业 篇1
舞蹈呼吸是对选手舞蹈表现时进行评价, 很重要的客观指标之一, 也是专业同仁常常涉及以及不断探索的, 且能反映专业实质的焦点问题。为此, 笔者采用观察、文献及理论分析等方法, 对体育舞蹈拉丁舞专业选手舞蹈呼吸进行了探索, 旨在能更好地把握体育舞蹈拉丁舞特点, 有效地促进选手舞蹈竞技水平提高, 为使我国选手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为教练员能科学地进行训练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1、舞蹈呼吸存在方式
经探索得知, 舞蹈呼吸是通过两种方式存在, 即:生理呼吸及艺术呼吸。
1.1、生理呼吸
所谓生理呼吸是选手在舞蹈过程中第一种呼吸方式, 其是为应合生理需要而采用的一种合理的呼、吸气的方法。选手在舞蹈中呼、吸气是伴随姿态的变化而进行的, 它有4种形式, 即:提收 (吸气) 、含聚 (深吸) 、沉吐 (呼气) 以及释放 (急呼) 。
提收 (吸气) , 选手在舞蹈过程中吸气是伴随小腹部的提收而进行的。换一个角度讲, 吸气同时还不能将舞姿破坏, 小腹部提收肩部下沉, 能给于人挺拔感, 此种形式的吸气方法适用于一般舞蹈动律以及舞蹈的一般情节上。含聚 (深吸) , 深吸气要伴随胸部内含或肢体部位延伸的姿态变化而实现 (此种方式女士运用居多) , 此种形式深吸气的方法适用于抒发情感以及扩展舞蹈空间及其较慢的舞蹈动律上。沉吐 (呼气) , 舞蹈中其呼气要伴随重心及肩部下沉、气归丹田且有负重感的姿态变化, 此种形式的呼气方法适用于舞蹈情节较平稳的发展以及一般舞蹈动律上。释放 (急呼) , 舞蹈中急速呼气要伴随舞姿挺拔、刚健、顶天立地等姿态变化 (此种方式男士运用居多) , 此种形式的急速呼气方法适用于选手在舞蹈中具有了情感冲动以及舞蹈情节达到小高潮或高潮及其较快的舞蹈动律上。
舞蹈过程中选手采取哪一种吸、呼气方法不是绝对的, 还应依据舞蹈情节变化以及瞬间音乐给予其的感觉和感受而灵活地选择某种吸、呼气的方法, 才能体现出选手较佳的生理呼吸状态。选手在舞蹈中其呼吸深度以及呼吸频率是伴随音乐旋律、乐句、乐段、配器、和声以及音乐所表现情感的变化而不断地进行调节。重要的在于, 选手在舞蹈中吸、呼气方法的运用要结合舞蹈情节变化与发展、音乐情节变化与发展以及舞姿变化与发展及其舞伴之间所表现的情感变化与发展而灵活合理的去选择, 才能使其生理呼吸的体现具有现实意义。
1.2 艺术呼吸
所谓艺术呼吸, 是指竞技时选手肢体动作表现所反映出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通过其能把握不同音乐节奏、旋律、乐句、乐段、和声、配器及其情感, 还要以不同舞种所要表现的风格、技术为依托, 去调整舞蹈竞技时其肢体动作节奏快慢、幅度大小、用力张弛、旋转及位移顿挫及其情感方面的神态与表情变化等来体现的。艺术呼吸是选手在舞蹈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第二种呼吸方式。不同的艺术门类都有着其不同的艺术呼吸形式及客观的外在表现。选手在拉丁舞中艺术呼吸是依据不同音乐给予其不同的感觉与感受而进行的, 是通过其舞蹈动作节奏与幅度的变化、步幅与旋转的位移速度的变化、肌肉用力的张弛程度以及表情与舞伴之间情感交流语言的变化等来实现的。
动作节奏与幅度变化是通过快、慢以及大、小来体现。训练中可观察到, 高水平的选手在舞蹈时其在节奏和幅度的处理上, 快、慢以及大、小有明显的变化, 有较大的反差, 正是由于这种反差, 客观地可以给予人舞蹈的情节感。步幅与旋转的位移速度变化营造的是舞蹈的空间方面表现效果。肌肉用力的张弛程度表现的是舞蹈的力度, 它是通过强和弱产生对比来实现的。表情与舞伴之间情感交流语言的体现可提高舞蹈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总而言之, 选手在舞蹈中其艺术呼吸的体现不是单一的, 而是以上几个方面的表现综合后反映出的状态, 这种状态好与不好反映的也正是选手舞蹈时艺术呼吸能力强与不强。
综上所述, 生理呼吸和艺术呼吸在舞蹈过程中既可以独立存在又相互依赖, 二者紧密的进行结合, 在清晰感受音乐的基础上, 需将生理方面的呼吸频率及呼吸深度与艺术呼吸体现的肢体动作节奏快慢、幅度大小、位移速度、肌肉用力的张弛等实际需要进行结合, 适度的进行表情及舞伴情感交流语言的表达, 才能反映出拉丁舞选手良好地舞蹈呼吸状态。有了良好地舞蹈呼吸状态反映的也正是选手较佳的舞蹈状态。实现体育舞蹈拉丁舞专业选手舞蹈呼吸, 达到较佳舞蹈状态, 其过程与步骤如图1所示。
2、制约选手舞蹈呼吸相关因素
经不断地探索得知, 选手在舞蹈呼吸方面体现的好与不好与其音乐感受能力及舞蹈整合能力相关。舞蹈呼吸需依赖于选手对音乐的感受能力而实现的, 依靠其舞蹈整合能力来展现的。音乐方面感受的不同反映的是选手内在艺术修养的差异, 舞蹈整合能力是表现其内在艺术修养必备的物质条件。实现较佳的舞蹈呼吸过程也是其精神和物质条件达到完美统一的过程。
2.1、选手音乐感受能力
体育舞蹈拉丁舞有5个舞种, 且在5种不同的音乐伴奏下舞蹈。需要选手在舞蹈时能很好地把握不同音乐的风格和特点, 清楚地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 能感受到不同的乐器及配器、和声给人带来的不同情感的感受。不同的音乐可使人产生不同的感觉和感受。所谓感觉是相对音乐的节奏、旋律以及乐曲的乐句、乐段而言所建立起来的, 而感受是相对音乐的意境及乐曲所表现出的情感而言所建立起来的。
音乐的节奏是相对固定的, 而旋律却是千变万化的。音乐的意境和乐曲的乐句、乐段及所表现出的情感方面是有所不同的, 这就需要选手不断地积累在音乐方面的感觉和感受, 积累的经验越多, 在用肢体语言展现这些感觉和感受时所表现出的能力就越强, 存在决定意识。对音乐感觉和感受好的选手, 其在实现舞蹈呼吸, 用肢体动作去表现音乐时, 体现在对动作节奏切分的能力以及动作幅度、力度的变化及其表情和情感交流语言的表现力方面也强, 正是由于在动作节奏、幅度、力度等方面的微妙变化及所表现出丰富的表情和情感语言, 反映的是其个性特征以及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及其内在的艺术修养。
2.2、选手舞蹈整合能力
所谓舞蹈整合能力是选手在舞蹈过程中, 瞬间对肢体语言、表情语言以及舞伴之间情感交流语言等方面进行快速综合后反映出的能力。
肢体语言也就是舞蹈动作语言, 是选手在进行舞蹈呼吸体现时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条件之一。其语言质量是通过节奏、姿态、幅度、力度变化以及合理的肌肉用力及其巧妙的连接方式等方面处理的好与不好来反映的。表情语言以及舞伴之间情感交流语言, 也是拉丁舞选手在舞蹈中常用的语言, 是体现其舞蹈呼吸必备的物质条件, 可从另一侧面反映选手的能力。其语言质量是通过准确度、感染力以及和谐度来反映的。
训练中经不断地观察得知, 舞蹈整合能力强的选手其肢体语言以及表情语言及其舞伴之间情感交流语言的体现具有流畅性、感染性, 肢体各部位的配合高度协调, 肌肉用力顺序以及张弛程度合理。
综上所述, 舞蹈整合能力是外在的, 音乐感受能力是内在的, 它们既可以独立存在又相互依赖。选手舞蹈呼吸的实现也正是二者进行完美结合的显现。若想实现较佳的舞蹈呼吸缺一不可。舞蹈整合能力体现的同时还需反映出其在音乐方面的素养, 才能使舞蹈整合能力更具有现实意义。而较强的音乐感受能力会使其舞蹈整合能力的体现更具有内涵。
3、对选手进行舞蹈呼吸能力培养应考虑的问题
对选手进行舞蹈呼吸能力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 舞蹈呼吸能力的形成也是复杂的, 是多种因素综合反映的结果, 在教学、训练中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1) 要结合训练对象的水平选择教学内容。随着水平的提高, 教学内容的侧重面也应有所改变。对于一般选手应注重音乐感受能力的提高, 教学中需要经常更换伴奏舞曲, 从而能使其更多的积累在不同音乐旋律、和声、配器以及不同情感音乐下舞蹈的经验。对于高级选手应注重舞蹈整合能力的提高, 教学中所用组合动作, 在节奏、舞蹈的空间以及步幅和动作幅度变化方面尽可能要丰富。对于优秀选手应注重面部表情以及舞伴之间情感交流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教学中需采取有效的方法引导、启发选手在舞蹈中如何进入意境, 不同的动作组合要表现出不同的舞蹈情节来。
(2) 要注重不同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与系统性。遵循教学和训练的规律, 使教学与训练有机结合, 寓训练于教学之中, 使教学为训练服务, 以训练、教学一体化作为指导思想并把握不同教学内容的重点。
(3) 要很好地把握体育与舞蹈艺术学科交叉的特点, 既遵循体育训练规律, 又不能违背舞蹈艺术教学原则。特别是在选手进行生理呼吸体现时, 要很好地把握住其表现的度, 既不失去精、气、神, 还要表现出体育舞蹈拉丁舞特有的在艺术形态方面的美。即:吸气、呼气既应合生理需要, 还要与舞蹈的动律以及舞蹈情节变化与发展的需要相吻合。
参考文献
[1]、孟昭鑫.体育舞蹈拉丁舞训练内容体系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17 (4) :61-64.
[2]、孟昭鑫.体育舞蹈拉丁舞专业选手艺术表现能力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19 (3) :66-68.
体育舞蹈专业 篇2
摘要:
关词:
伴随着社会科学部研究领域的完善发展,体育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并且与其综合发展,使体育的内涵与外延得到了深化和拓展。体育与舞蹈互融发展,在舞蹈中渗透体育同时在体育中融入舞蹈,是体育与舞蹈在良性互动中融合发展。既能促进体育的发展又能彰显舞蹈文化的独特魅力。体育舞蹈的发展既能锻炼身体提高身体机能又能美化自己增强审美能力。
一 体育与舞蹈的辩证关系 1 体育与舞蹈的联系 2 体育与舞蹈的区别
二 体育舞蹈的基本内涵及意义 三 体育舞蹈的发展现状及建议
一 体育与舞蹈的辩证关系
舞蹈与体育都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表现形式的身体文化现象。虽然二者的目的和作用有所不同,但在各自的发展轨迹上却又保持着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关系,舞蹈使体育的内容不断丰富和发展,体育使舞蹈的表现形式更加完善,因此,舞蹈和体育之间既有内在的联系,又有本质的区别。体育与舞蹈的联系
从产生的基础上看,自产生之日起体育与舞蹈之间就不是孤立发展的,二者自古以来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任何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是以劳动为基础,从起源上看,体育和舞蹈的产生都是以生产劳动为基础,从这种意义上讲,体育和舞蹈的发展过程都交织着生产劳动,都是以劳动实践的形式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从总体目标上看,体育和舞蹈的功能虽然有各自的特性,但其总体目的却是相同的。体育通过身体的各肢体与关节的训练,达到增强体质,促进身心的健康,这些功能实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舞蹈则是通过富有节奏的、通过提炼和组织的各种人体动作和造型来传达思想感情的艺术。两者都是为了满足自身发展需要而进行的身体活动。
从发展趋势上看。综合、交叉发展已经成为当今学科发展的趋势,体育的发展离不开舞蹈,同样舞蹈也离不开体育。体育锻炼了身体素质提高了体能,而舞蹈完善了体育的功能弥补了人体柔韧性的练习。所以,体育与舞蹈都是朝着跨学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2 体育与舞蹈的区别
从表现形式上看。体育和文学虽然紧密联系,相互交织发展,但二者之间绝对不是等同的关系,体育主要以身体运动为外在的表现形式,通过掌握体育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而文学则主要以文字表达为表现形式,通过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语言技能的运用来表达人们的心理。
从影响对象上看。每一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路径,所以其影响对象也有各自的特点。体育主要以肢体运动为主要媒介,靠训练身体各部位肌肉和关节来实现体育 的基本目标,可以说,体育的直接影响对象是人们的身体健康。文学主要以文字表达为载体,通过各种不同的艺术手法,完善人类的心灵,其直接影响对象是人们的心理健康。
从延续方式上看。每一个单位、每一个团体都有自己生存和延续的特点,都有自己历史沿革、变化、提升的过程;每一种生存形式、每一类组织架构都有自己结合、组合和融合 的理由,都有自己长期形成的优势和创新之处。[2]体育的发展虽然在专业领域方向有了很大的拓展,但在其延续方式上,还需要不断的向纵深发展。文学的发展需要通过不拘一 格的艺术表现形式,实现多样化、多层次的艺术积累,以实现文学的存在和发展。二 体育文学的基本内涵及意义
体育和文学二者之间是辩证发展的关系,其关系极为密切。体育无论从外延上来理解,还是从内涵上来剖析,都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从而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身 心健康发展的娱乐教育形式。而文学是一种以语言文字为基本工具和手段,以社会现实生活反映为题材,表达和宣泄内心情感,从而恢复和保持心理健康的一种艺术形式。体育文 学是体育和文学的有机结合,即包括了体育的概念,又涵盖了文学的实质,其基本内涵可以理解为以体育题材为基础,通过对各种体育运动进行仔细的观察和体会,赋予其一定的 精神内涵,并通过文学作品的形式表现出来,进而体现出体育的文化品性和社会价值。体育文学是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即深化了体育中动的内涵,又拓展了文学中静的外延,实现 了体育与文学的完美结合。这种新的艺术形式有着极大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其蕴含的感召力和蓬勃向上的力量,对于震撼人们的心灵,鼓励人们积极向上,促进人们发掘生存 的价值和意义,具有巨大的作用。
意义(中小学生素质教育
老年人健身娱乐。。退休人员)
三、舞蹈与体育的互融性发展对素质教育的作用
尽管舞蹈和体育属于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二者自身的不断发展,舞蹈和体育之间的联系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呈现出愈来明显的互融趋势。我国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逐步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模式、切实加强素质教育,舞蹈和 体育的互融性发展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锻炼学生身体的同时,使学生的精神面貌得到健康发展。素质教育就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全面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以培养能力、发展优良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
体育舞蹈专业 篇3
【关键词】 内蒙古 体育教育 体育舞蹈 研究
体育舞蹈是艺术性极高的娱乐舞蹈,以其开展的广泛性、极强的娱乐性不断地为广大高校师生所接受和喜爱。随着高校对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体育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也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新兴的体育专业教育中,教学应适应社会多样化的需求,向多学科、多目标、多功能方向发展;同时,体育专业课程多样化又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教学内容由传统文化向高雅文化过渡是必然的趋势。本文通过对内蒙古体育专业体育舞蹈课的师资情况、学时安排、教学内容、方法及考核与评价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促进高校体育专业改进课程设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内蒙古地区5所设有体育专业的普通高校作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课题研究需要收集并查阅了相关领域的专著和文献资料,在对相关文献资料作重点分析的基础上,注重相关文献资料之间的相互补充,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访谈法
根据研究目的对从事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的教师,针对研究内容进行访问,为本文研究获得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2 结果与分析
2.1教师的原始专业状况
通过调查结果表示,有半数以上的教师在从事体育舞蹈教学工作之前有过其他项目的学习经历,多数为健美操、体操教师。并没有经过正规的体育舞蹈训练,技术水平处于较低水平,而且缺少必要的交流机会。
2.2教学时数安排状况
教学时间是教学质量的最基本保障。调查表明,绝大部分学校的课时设置采取了一学期36学时,也就是每周一次课,学一个学期,这样的设置导致许多学生刚刚开始入门就结业了,知识与技能不能牢固的掌握。大多数的教师认为现阶段的课时设置不太满足或者根本满足不了教学的要求。
2.3教学内容的安排
目前高校体育专业体育舞蹈的授课内容鱼目混珠。 很多高校体育专业体育舞蹈课程均未安排理论教学内容学时,相关理论知识均由教师在技术教学课上穿插教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仍然不够规范,十分混乱。另外,体育专业的学生大多数没有经过舞蹈基本功的训练,教师认为在安排教学内容上应适当地加入舞蹈基本功的训练,主要是柔韧性训练和专项形体训练。目的在于提高各关节的灵活性和肌肉本体感觉,这对改善学生的身体形态、形成优美的舞姿、掌握基本舞步是十分重要的。
2.4教学方法的使用
教学过程中都使用了语言法、完整和分解法、直观法中的示范法。其次使用较多的教学方法是引导法和游戏法,反馈教学法也只有的教师在使用;而程序教学法、念动教学法、反馈教学法,这些观念比较新的教学方法教师选用的却很少;在体育舞蹈的教学过程里使用的教学方法体系中,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未能得到很好的利用。
2.5考核评价体系现状
教师采用了多个学生同时考试的形式,能节约考试时间,但分散教师注意力;20.7%的教师采用学生分组考核的办法,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但无法体现分数的分离度;3名教师采取了学生单独考试的形式,能公正客观地进行评判,但在有限的课时里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只有2名教师选择课内比赛的考核形式,这一形式的考核,按名次给学生相应分数,与传统的考核形式相比,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考核中也更能磨炼学生的意志,,应大力推广这一形势。另一方面,90%以上的考试没有实行考教分离。教育学主体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完成期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必然产生或深或浅的了解,作为教师在考核的时候很难完全抛开个人好恶与惯性思维,所以评判公正性有所降低。
3 结论与建议
3.1 目前从事体育教育专业体育舞蹈教学的教师,绝大部分是从体操、艺术体操或其他专业的教学工作转教体育舞蹈课程的,教师总量缺口太大,很难保证教学的质量。应尽快创造条件对现有的体育舞蹈教师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有条件的院校应尽快引进体育舞蹈专业教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体育舞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3.2 目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尚没有适合体育舞蹈课的统一教材,固定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都是由任课教师自己创编。并且在定制专业培养计划时,学时数普遍偏低,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选择符合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内容,将大众体育舞蹈舞和竞技体育舞蹈二者有效地结合进行教学。
3.3 各高校间积极协作,在有关部门指导,尽快完成体育专业体育舞蹈教学的教材编写工作,制订统一的教学大纲,完善教学体系。在高校体育专业的体育舞蹈教学中,绝大部分的高校没有有效利用多媒体教材对学生所学内容进行补充和深化,教学手段单一。有些学校因扶持力度不大,经费投入不够,致使学校体育设施比较落后。
3.4 各高校的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大对体育舞蹈运动的扶持力度,增加投入,改善教学设施,增加教学设备,逐步改善教学条件。应尽快建立健全统一的、科学的考核形式和方法制度,进一步完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体育舞蹈项目的课程设置与执行,从而推动体育专业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立军,凌月红,韦四海. 体育舞蹈的演绎及在高校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7).
[2]白建超. 体育舞蹈的基本特征及其体育教学价值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3).
体育舞蹈专业 篇4
对体育舞蹈专业学生舞蹈创编能力的培养。
2、研究结果与分析
(1) 传统的体育舞蹈教学方法制约了体育舞蹈专业学生创编能力的培养。
当今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仍存在很多问题, 主要体现在:学生过分的注重体育舞蹈的“形”, 而忽视“神”, 如单一的注重脚步、动作组合等肢体动作, 忽略了体育舞蹈所表达的实在内涵, 以致教学中出现学好一套基本步组合就学好了基本功、学完了一套双人组合就学好了一个舞种的错误认识。传统的体育舞蹈教学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认识、记忆, 并不能充分发挥其创造性思维。动作缺乏表现力, 完全不具备传达思想感情、塑造艺术形象的意义。这样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主动学习的动力。怎样提高学生的神形, 做到神形兼备, 则需要学生具有较优秀的创编能力。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舞姿能力当前高校体育舞蹈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 体育舞蹈动作的创编只是简单的动作的堆砌。
成套动作的创编不是简单的将单个动作罗列在一起, 而是遵循运动人体科学原理、美学法则和体育舞蹈项目的运动规律, 将单个动作有机的联系、和谐而完美的整合在一起、它是一项极富创造性的工作。音乐是舞蹈的灵魂, 没有音乐的体育舞蹈将会失去生命力;舞蹈中将动作和音乐的内涵转化为自身内在的情感, 再借助于身体姿态、技术动作以及面部表情等外部形态持续的表达出来;动作的创造和表演过程中, 总是离不开音乐的, 舞步要与音乐结合才能塑造出完美的形象。目前高校体育舞蹈的创编教学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舞步动作上面, 再来才是与音乐的合练。所以动作套路的成形过程基本上就是考虑动作与动作如何串联、如何衔接顺畅这些纯动作因素。体育舞蹈音乐是舞蹈的灵魂, 假如舞步不能与音乐结合去塑造形象, 那么舞蹈就会变得僵化。所以成功的体育舞蹈创编应该充分的考虑音乐的因素而不是简单的动作堆砌。
(3) 体育舞蹈师资力量的欠缺。
缺乏专业、正规的体育舞蹈教师是目前制约体育舞蹈教学水平提高的最直接因素。体育舞蹈是专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 对教师在舞蹈、音乐以及身体素质及实践经验方面都有着较高的要求。但由于体育舞蹈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大部分高校的体育舞蹈教师都是“半路出家”, 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专业教育, 进修学习的机会也相对较少, 从而造成体育舞蹈教师人才短缺、现任教师自身水平亟待提高的现状。教师本身对于体育舞蹈的创编能力就有所欠缺, 在怎样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上面就更是差强人意。
(4) 高校体育舞蹈课程设置对体育舞蹈专业学生创编能力培养的制约。
(5) 目前很多开设了体育舞蹈专业课程的高校, 除了体育舞蹈专门院校之外, 一般的综合性院校体育院系开设体育舞蹈专业, 专业学习时间段均在大三、大四期间, 每周课时设置4至6课时, 大四期间安排一至两个月的专业实习。众所周知, 体育舞蹈涵盖舞种多样, 要求国际标准化基本技术, 具有竞技性体育项目的特点。学习难度高, 教学难度也大。有上述可知, 体育舞蹈的创编能力是掌握大量的动作语汇基础上, 进行动作组合和成套动作编排方面的能力以及对动作要素的处理能力。由于学时的限制, 专业学习时间受限, 致使基本技术水平和动作语汇储备量欠缺。再加上, 实践时间有限, 根据不同对象、任务创编练习的机会也少。等等情况表明, 目前高校体育舞蹈课程设置现状直接制约了体育舞蹈专业学生创编能力的培养。
(6) 学生自身缺乏独特的个性和良好地自信心。
体育舞蹈专业学生舞蹈创编的过程中, 在掌握一定的体育舞蹈基本理论知识、动作技能和技术后, 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需要, 对体育舞蹈基本动作进行创新, 在创编的工程中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整个创编过程可归纳为想、编、做、改、写, 这一创编过程要求学生的思维要开阔、要清晰化, 挖掘了学生的创作潜能加入自己的创编模式根据喜好创编出新颖的动作,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发展自己的个性, 在展示创编的体育舞蹈得到她人认可时, 对体育舞蹈的兴趣在创编中得到进一步提高, 增强自信心。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 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被动的接受、认识、记忆, 过分的注重体育舞蹈的“形”, 而忽视“神”, 忽略了体育舞蹈所表达的实在内涵, 制约了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2) 体育舞蹈专业学生对舞蹈创编能力认识不足, 对体育舞蹈基本动作掌握、体育舞蹈动作的选择与编排、动作的细节处理、音乐的理解鉴赏、体育舞蹈创编的目的认识不够清晰。
(3) 体育舞蹈专业学生的创编意识不够强、创编动作质量低、动作重复较多、脚步动作单一、动作缺乏创新、身体面向变化较少衔接不够紧凑、过度动作变化不流畅。
(4) 体育舞蹈师资力量欠缺, 缺乏专业、正规的体育舞蹈教师, 教师自身对于体育舞蹈的创编能力就有所欠缺, 在怎样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上面就更是差强人意。
(5) 体育舞蹈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学时受限制, 专业学习时间较少, 致使基本技术水平和动作语汇储备量欠缺。
3.2、建议
(1) 加强对体育舞蹈的基本动作、基本技术, 为体育舞蹈的创编打下基础, 并不断的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创新改进能力, 自觉的进行锻炼, 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结合实际自主创新, 提高体育舞蹈的创编能力。
(2) 优化课程结构, 在教材的选择、内容的充实、知识更新、教法等要多样化, 利用自己的变式和变位, 灵活的组织教学, 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实施创新教育, 激发学生兴趣和创新精神, 培养创编能力。
(3) 体育舞蹈专业学生体育舞蹈的创编能力的培养应该是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提高创造性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学习的方法, 独立自主的进行体育舞蹈的原创性创新和自主性创新。
(4)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开拓自主创编体育舞蹈新套路, 并开展自编体育舞蹈大赛, 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锻炼身体, 增进健康, 为学生进行体育舞蹈交流创造平台, 相互交流, 提高组织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锻炼和培养体育舞蹈专业学生创编能力, 促进体育舞蹈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丽芳.高校体育舞蹈的创编与发展模式的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9, 20.
[2]沈可, 高晖.浅析创造性思维在高校体育舞蹈教育中的必要性[J].湖北体育科技, 2000, 13.
体育舞蹈概论 论文 篇5
体育舞蹈艺术作为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其他艺术一样能够陶冶人的心灵,提高人的思想境界。”舞蹈作为以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工具的超语言艺术,它不是通过硬性灌输或强迫接受来实现的,而是通过美的人体动作、姿态、表情所塑造的一系列优美形象来表现生活的美。
引言
舞蹈即是韵律的肉体运动,舞蹈的本质是用来显现个人内在情感,无法用理性的言语表达,只能从韵律的、象征性的动作中流露出来舞蹈是一种人体文化,产生于人类的生活、劳动和情感,随着人类的社会演变和文化进程而发展。舞蹈的语言是动作,人类身体则是表达的工具。
一、体育舞蹈的起源以及发展
1.1体育舞蹈的起源
体育舞蹈是一种国际社会活动的舞蹈,它的原名为“舞厅舞”或称“舞会舞”,也有人称之为“社交舞蹈”,现在的名称是“国际体育舞蹈”或“国际标准舞”,简称“国标”。体育舞蹈起源于西方的民间舞蹈,有着悠久的历史,同其它的各种艺术一样,不断地从劳动人民的文化中吸取丰富的营养。随着社会的变革、经济的发展,经过一代又一代人创造、加工,逐渐形成了各种形式的交谊舞。早在11、12世纪,欧洲一些国家将一些民间舞蹈加以规范和精炼、提高,进入了宫廷,形成了“宫廷舞”,成为王公贵族们消遣、娱乐的工具。直至法国大革命,宫廷解体后才使这种贵族独特享用的“宫廷舞”进入了民间社会,变成了社会中人人可跳的交谊舞。这个时候流行的社交舞,由于受“宫廷舞”的影响,舞姿庄重、典雅,舞步严谨、规范,颇具绅士风度,当时被称为欧洲学派的社交舞。从此,在欧洲各国流行。历经了7、8年的变化,逐步形成了各种流派的舞蹈,因流派的增多,所以舞步也渐渐失去了一致性。到20世纪20年代初,为使社交舞有统一、规范的舞步,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协会集中了各方面的交谊舞专家,在当时政府的支持下,对当时交谊舞进行了科学的整理,将各种舞蹈的舞姿、舞步、跳法加以系统化和规范化,共同审定了7种公认的合乎标准的舞蹈。它们是:布鲁斯、慢华尔兹、慢狐步舞、快华尔兹、快步舞、伦巴、探戈舞,并合为《国际标准舞》,由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协会公布于世,从此,在国际上便形成了比较统一的交谊舞步[1]。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现代交谊舞与拉美当地豪放、潇洒的黑人文化相碰撞,从而产生拉丁舞。经过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协会教材的不断修改与更新,呈现出富有时代气息的、新规范的两大类舞蹈,即当今风靡全球的体育舞蹈。
1.2体育舞蹈的发展
我国体育舞蹈的开展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交谊舞于30年代率先进入上海,后又在天津、广州等大城市广泛流行。解放后,又进一步得到了发展。文化大革
命中交谊舞消声匿迹,于1979年2月2日人民大会堂春节联欢会后复出。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和生活节奏的变化,我国的体育舞蹈活动逐渐开展。自1984年以来,先后有英国、丹麦、瑞士、美国、日本以及中国香港、中国台北等国家和地区的体育舞蹈专家来我国大陆进行表演和讲学,从而在我国掀起了学习体育舞蹈的热潮[2]。1989年8月,国家体委成立了体育舞蹈俱乐部。1991年5月3日“中国体育舞蹈运动协会”宣告成立。随后,从1991年~1996年,分别在北京、深圳、武汉、郑州、广州、北京连续举办了6届全国体育舞蹈锦标赛。1994年“中国国际标准舞协会”和“国际标准舞学院”相继成立。1995年中国2次派团赴英国和德国参加比赛。1995年和1996年先后2次在上海和北京举办“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协会”(ISTD)教师级考核,共有近70人通过,成为该会会员。随后,中国又多次派团参加世界闻名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1995年4月国际奥委会对体育舞蹈的认可,为体育舞蹈开辟了广阔天地。同一时期,1990年元月,在北京举办了首届高校体育舞蹈教师培训班,这预示着体育舞蹈将在我国高等院校开展。1992年“北京市高校体育舞蹈协会”宣告成立。1994年和1995年北京医科大学举办了高校比赛,尽管舞者技术水平不高,但它预示着体育舞蹈如同刚出土的幼苗,在高等学府的校园里布满了生气和活力[3]。
二、体育舞蹈的特点
体育舞蹈是由属于文艺范畴的舞蹈演变而来的体育项目,它兼有文艺和体育之间的边缘项目,是以竞赛为目的,具有自娱性和表演观赏性的竞技舞蹈。它具有以下三大特点:第一、严格的规范性:规范性首先表现在体育舞蹈是一个完整的舞蹈系统,它是经过数百年历史的锤炼,几代人的加工而成的;其次表现在技术的规范性上,它严格到多一分嫌过,少一点欠火。第二、表演观赏性:体育舞蹈融音乐、舞蹈、服装、风度、体态美于一体,既有观赏的价值又有参与的可能,被认为是一种“真正的艺术”。第三、体育性和竞技性:即可以参加比赛拿冠军,为国争光。第四、锻炼价值:科研人员对体育舞蹈对人体生理和心理的作用研究显示:跳华尔兹和探戈舞时,人体能量代谢为7.57,高于网球7.30,与羽毛球8.0相近;体育舞蹈最高心率为:女子197次/分,男子210次/分。可见,体育舞蹈促进人体生理变化是明显的,它是陶冶情操、锻炼体魄的一种极好形式。
三、体育舞蹈的定义与分类
2.1.体育舞蹈的定义
体育舞蹈原名国际标准准际舞,它内涵丰富,融艺术,体育,音乐,舞蹈,服饰于一体,涉及范围广,体育舞蹈顾名思义是体育与舞蹈的完美结合,以艺术
审美的方式锻炼身体,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舞蹈新品种。
2.2.体育舞蹈的分类
按舞蹈的风格特点和技术结构,体育舞蹈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标准舞和拉丁舞。按竞赛的项目进行分类可以分为标准舞,拉丁舞和团体舞。标准舞包括华尔兹舞,探戈舞,狐步舞,快步舞和维也纳舞五种。拉丁舞包括桑巴舞,恰恰恰舞,伦巴舞,斗牛舞和牛仔舞五种。团体舞由八对选手组成。它选用标准舞或拉丁舞任一系列的五种舞种,配以音乐,舞姿,形体,图案和选手们和谐的配合而成。团体舞的形成使体育舞蹈的风格特点得到了更为鲜明的体现。
体育舞蹈的特性
律动性体育舞蹈是在特定节奏风格的音乐引导下,按照严格的动作要求翩翩起舞,舞姿端庄典雅、落拓不羁、柔媚婀娜、激情奔放、动作的一招一势都应合上音乐节奏.体育舞蹈分为拉丁舞和摩登舞.拉丁舞的动作幅度大,形式多样化,节奏鲜明,动感强烈,音乐语言刚劲有力.线条清晰,富有表现力;摩登舞动作流畅.造型优美,节奏匀称,音乐语言悠扬缠绵,富有柔情.
.娱乐性体育舞蹈是在特定风格的音乐伴奏下进行的健身练习,使舞者自娱自乐,而观赏者赏心悦目[5] .体育舞蹈的不同舞种都有各自独特的音乐,如华尔兹、伦巴舞曲婉转流畅、旋转飞扬,似行云流水;恰恰、探戈等舞曲刚劲有力、潇洒奔放.舞者伴随着舞曲的节奏,踏着各种舞步,在运动中得到美的享受。当代世界上的思潮趋向是追求和谐稳定,体育舞蹈由自娱性向娱人性发展,并以它相对稳定的高雅文明形态步入世界舞坛。在国际性文艺节的舞台上,就有体育舞蹈表演,在电视节目中也有体育舞蹈欣赏,因此,它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娱人性。.群众性体育舞蹈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大众参与。它时而以娱乐运动形式出现在娱乐厅,时而以锻炼形式出现在广场、公园、运动场等。这是舞蹈运动意识的萌芽,也是群众性体育舞蹈运动辐射到每一个生活角落的真实写照。
2.3.体育舞蹈的功能
(1)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学习大众健美操过程中,同学们能够互帮互学,在相互切磋和交流中培养团结谦让、相互尊重、谦虚信任的美好品德,使同学关系更加和谐融洽,使练习气氛更加轻松愉悦。
(2)有助于审美能力
大众健美操中蕴含着大量的美学因素,教师以舒展大方、准确熟练的示范,将这些美学因素传递给学生,激发学生追求美的热情。教学实践证实,坚持健美操锻炼能够使学生拥有不加修饰的健康美和高雅的气质美,从而加深学生对美的认识和追求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审美学培养功能
体育舞蹈是一项融体育、舞蹈、音乐为一体的高雅体育娱乐活动,其综合性、艺术性很强,具有丰富的美学内容。在节奏强烈,旋律优美的音乐伴奏下,以动作的优美,协调,全面地锻炼身体而著称。
(4).形体塑造功能
体育舞蹈是集娱乐、健身、艺术于一体的舞蹈。我们参加体育舞蹈活动,可以从娱乐活动中得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达到^、体的形态更加完美的效果。舞蹈是一种体力活动,同样体育舞蹈也不例外,因而体育舞蹈对人的体魄锻炼有着很
大的帮助。通过体育舞蹈的训练,可使人体外型更加匀称和谐,体态更加刚健优美,动作刚柔相济。特别是体形的塑造,是显著的长期的练习可以减少人体脂肪含量,使人体变得匀称健美。
四.总结
体育舞蹈专业 篇6
摘 要 运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观察法、文献资料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滨州学院2008级舞蹈学(体育方向)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而从相关的研究中发现,大部分都是从整体上论述山东省体育舞蹈和健美操的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很少有人从体育舞蹈和健美操类毕业生的内部去研究就业问题等。在这种形势下,分析体育舞蹈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特点,从以往研究的经验和基础,重新调查研究体育舞蹈毕业生的布局,对于有关舞蹈学(体育方向)专业毕业生合理的做出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滨州学院 舞蹈学(体育方向) 就业 现状
近几年,高校招生的人数不断增加,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逐渐增大,而社会为毕业生就业提供的岗位远远低于毕业生的数量,毕业生与社会之间的供求关系失去平衡,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滨州学院舞蹈学(体育方向)专业毕业生将会承受更大的就业压力。本文结合滨州学院实际情况,对2008级舞蹈学(体育方向)专业学生就业的形势和就业特点进行分析。舞蹈学(体育方向)这个专业包括健美操专项和体育舞蹈专项,由于专项的区分,在就业去向方面也有一定的不同。滨州学院舞蹈学(体育方向)专业,历年毕业生仅有2008级。因此,本课题以滨州学院舞蹈学(体育方向)专业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对舞蹈学(体育方向)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寻找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这对提高滨州学院舞蹈学(体育方向)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及就业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舞蹈学(体育方向)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及分析
(一)从调查统计结果,可以得知滨州学院舞蹈学(体育方向)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比较高,而毕业生就业工作与所学专业的相关性不高。
(二)滨州学院舞蹈学(体育方向)专业毕业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择业标准仍然很高,仍然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选择发展空间大、工资待遇高、相对稳定的大城市工作,因而导致有些毕业生错过了最佳的就业时机。
(三)毕业生自身能力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滨州学院舞蹈学(体育方向)专业毕业生过多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其他学科的学习,缺乏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英语、计算机等综合能力,致使他们无法胜任所应聘的岗位。
(四)学校的课程结构不能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课程结构与市场脱离,造成培养出的毕业生应用性不强,不能适应社会市场的需求。
(五)学校缺乏就业指导工作。就业指导工作尚需进一步完善,有些毕业生感到就业信息匮乏,对就业形势与政策不是很了解。
二、舞蹈学(体育方向)专业学生就业建议
(一)帮助大学生转变择业观念
学校开展就业指导讲座、召开毕业生座谈会或邀请一些刚刚毕业已参加工作的师哥、师姐来校进行经验交流,帮助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合理的定位,客观而又理性地评价自己,帮助学生看清当前的就业形势,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就业观念。
(二)增强竞争意识,努力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
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舞蹈学(体育方向)专业毕业生应理性的评价自己,了解社会职位需求,加强多方面知识能力的储备,不仅要加强舞蹈学(体育方向)专业知识的学习,还要加强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学习。
(三)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
舞蹈学(体育方向)专业大学生做事果断,具有较强的挑战精神。所以,有条件、有能力的舞蹈学(体育方向)专业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创办体育舞蹈俱乐部以及健身俱乐部等,这样既可以为自己解决就业问题,又可以为他人提供就业机会,同时还可以为社会缓解就业压力。
(四)改革课程体系,完善课程知识结构
学校要适当调整舞蹈学(体育方向)专业的课程结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突出舞蹈学(体育方向)专业的特色。学校可以加大选修课比例,增加教育实习的时间,协调好知识传授与素质培养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多渠道获取就业信息
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应主动联系用人单位,将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及时搜集、整理,并通过学校的就业网站、就业信息宣传栏等发布就业信息。此外,学校可以鼓励教职工参与毕业生就业工作,任课教师可以为毕业生推荐工作,为毕业生就业搭建一个就业平台。
(六)健全就业指导体系
学校应根据不同年级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构建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如帮助一年级大学生了解大学生活,并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初步设想,如大学毕业后是考研还是工作。大学二年级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完善自我和塑造自我,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对大学三年级学生应帮助他们正确评价自己,知道自己的优缺点,确定自己所适合的职业。对于大学四年级学生应在求职面试环节给与必要的指导,并提供就业服务,以帮助毕业生更好的就业。
参考文献:
[1] 于刚,刘全红,石熹等.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辽宁经济.2013(2):15-21.
[2] 张卉.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建议[J].科技视界.2012(19):142-144.
[3] 陈静梅.关于高职音乐类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与思考[J].大众文艺.2012(14):22-26.
体育舞蹈专业 篇7
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舞蹈教学因素分析
(一)体育舞蹈教师
体育舞蹈教师是体育舞蹈教学过程的主导者,对教学起着关键作用。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体育舞蹈及相关的体育知识与技能,教师的个性、能力、事业心,责任感以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和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都对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为此,体育舞蹈教师应不断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确保教学质量。现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舞蹈课的授课教师有单人形式(一名男或女教师授课)或双人配合形式(男、女教师配合授课)。
(二)体育舞蹈学生
体育舞蹈课学生是体育舞蹈课的教授对象,是学习主体。每一位学生无论是体形、体能、身体功能,还是情感、气质、性格、兴趣、个性等方面存在着的差异,以及对体育舞蹈基础知识的匮乏,都是进行体育舞蹈教学要面临的现实。为此,教师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做到区别对待、因势利导。现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舞蹈课的授课形式为男、女学生合班授课。
二、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舞蹈的教学特点
体育舞蹈教学是一种技能教学,因而它要遵循技能教学的一般规律。但由于项目本身特点,它又有区别于其他项目技能教学的特点。
(一)多采用男女合班上课与共同练习的教学形式,课堂教学密度较大
体育舞蹈课要学习、练习和掌握的动作是多种多样的,但一般都是以双人配合练习为主,这样就要打破传统的体育教学形式,以男女合班共同练习来进行。由于学生人数较多,此时教师就要善于调动队形,让教师和学生的视野范围尽量处于最佳的位置,确保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处于运动状态中,通过运动强度较小和运动量较大动作的交替进行,使运动量的生理曲线呈波浪上升,突出体育舞蹈教学密度大、强度较小的特点。
(二)音乐伴奏贯穿于教学始终,不同节奏的音乐适宜不同风格的舞步
体育舞蹈与音乐有着最密切的关系。音乐是体育舞蹈的声音,体育舞蹈则是音乐的形象,一个是有形而无声,一个有声而无形,它们的这种结合是天然合理的。体育舞蹈教学中充分强调了音乐节奏与风格特征的体现,以步点练习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节奏感。指导学生理解不同音乐的风格,使音乐与动作融合在一起,表现出最佳感觉,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音乐素养。
三、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舞蹈教学中的“研”、“教”、“练”
根据国家教育部《纲要》有关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之精神,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应构建课内外、校内外一体化的大体育观。体育舞蹈的教学应如此,体育舞蹈教学中的“研”、“教”、“练”亦应如此。
(一)体育舞蹈教学基础——研
研是指对教学全过程的研究探索。它包括课前分析研究、课中实施研究、课余完善研究。就其形式而言,第一阶段主要是学习研究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的要求,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情况,设计教学任务,选择教学手段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第二阶段主要是研究教学实施中的教与学,师与生之间的辩证关系。并以教学大纲为基础,研究与完善各种可行教学路径与教学方法;第三阶段主要研究学生课余练习指导与组织方法,探讨课内外一体化新教学模式的规律,用实践检验的方法来验证教学方案,对不足之处进行完善。
(二)体育舞蹈教学实施——教
教是指学生在教师有计划、有步骤的积极引导下,主动地掌握系统的体育舞蹈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关体育知识的过程。教学实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部分,它对整个体育舞蹈教学过程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此阶段既是教师教的活动与学生学的活动发生相互作用的阶段,又是新的体育舞蹈知识同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建立实质性联系的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教师和学生两大要素相互作用,但也会受到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组织与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各种因素安排和运用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为确保体育舞蹈教学质量,我们认真领悟其“教”的一些规律:
1. 根据体育教学大纲,将四个学期的体育舞蹈课划分好阶段,明确每一阶段任务,使学生在每一学期学习结束时都能有一定的成就感;
2. 辩证对待教学过程的师生主客体地位;
3. 加强与学生交往,尊重学生人格,公正对待每位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三)体育舞蹈教学检查——练
练是指学生在课内外对体育舞蹈及相关体育技能实际应用过程,此过程对学生是尤为实际和重要的。课内的练是在教师引导下对技术动作初步掌握和一定程度的提高,课余的练是对技术动作的进一步巩固与提高,是学习良性循环发展的重要环节。
课余练以学生自练、互练为主,教师及时指导为辅,充分利用各种条件,采用多种练习方法,在技能的实践中培养对体育舞蹈的兴趣与应用能力,最终达到熟练运用。学生在课内、外练的情况与技能水平表现,可以反映出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情况,是对教学过程的一种实践性检查。
四、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舞蹈运动的几点思考
1.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应对体育舞蹈课程的开展给予多方面的大力支持,以促进其蓬勃发展;
2.校园应从整体上构建良好的课内外学习氛围;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项业务水平;
4.有条件学校可创建高水平体育舞蹈队,为祖国体育舞蹈事业发展培养人才;
5.体育舞蹈教学应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
摘要:本文通过对体育舞蹈教学的探索分析,从中获取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舞蹈教学的启示和动力。
体育舞蹈专业 篇8
体育舞蹈是体育与艺术相结合的运动项目, 是全人类的艺术劳动成果, 它源自于西方民间舞蹈文化, 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 起初在广州、上海、深圳、天津等沿海城市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体育舞蹈项目发展迅速。据调查每年我国各个省市都会举行体育舞蹈锦标赛, 而且每年参赛运动员逐年迅猛增长。高等学校教育也开设了体育舞蹈专业, 这样才能为体育舞蹈教师储备师资。 教育部于2001年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的若干意见》的4号文件明确要求本科教育创造条件, 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 力争在两三年内, 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 以培养高素质复合新型人才, 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体育舞蹈自身特点, 双语教学应该首先在体育舞蹈中实施, 一方面体育舞蹈技术教学内容比较多, 也相对比较简单, 这样也便于结合技术动作理解英文, 另一方面是因为体育舞蹈教学是开放式环境和直观性教学特点为双语教学创造了环境。 在实践意义上培养了更多的体育舞蹈双语人才, 填补了国外专家来讲学所需专业翻译的空缺。
1、双语教学的含义
双语教学是指一个能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能将外语和本族语基本等同地运用于听、说、读写中, 能够正确熟练地运用两种语言进行交流、工作、学习的人。
2、体育舞蹈与双语教学的相辅相成关系
市场经济下的体育舞蹈发展前景一片大好, 但是, 为什么体育舞蹈传入我国未能在国际社会取得让国人满意的成绩?其中, 笔者认为追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未能深刻透彻地理解体育舞蹈的精髓所在, 只是意味着模仿是永远不可能有一席之地。 据有关数据显示, 每年国外体育舞蹈世界冠军来我国讲学的次数非常多, 但是, 每次讲学都是请的专业的英语翻译者翻译, 当体育舞蹈中出现的专业术语时, 给翻译者带来了不知所措的“近 (或同译) 译”, 必然会给学习者产生“误意”的结果。以此, 我们应该培养专业的体育舞蹈翻译者, 双语教学的出现恰好解决了这一瓶颈, 随着我国许多高校开设体育舞蹈专业课程和响应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号召的良好环境下, 体育舞蹈与双语教学之间的关系也是相辅相成。
3、体育舞蹈双语教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具体路径
两个不同的学科门类, 共同为培养专业的体育舞蹈翻译者服务, 既推进了学科的发展, 又满足了人才的需要。在适宜环境下, 最切合实际的发展路径就是从高等教育出发培养专业的体育舞蹈双语教学人才。具体路径如下:
3.1、开设体育英语专业课程
目前, 我国大多数高等教育开设体育舞蹈专业的学校, 都未能开设体育英语专业课程, 只有专业的体育院校开设了该课程, 但是, 体育院校中大多数也只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 而且课时量未能达到培养该人才的需要。因此, 开设体育英语课程是培养双语教学人才的首要问题, 对体育舞蹈专业的学生开设是很有必要的。根据体育舞蹈专业人才培养大纲, 体育舞蹈学生在学习好体育专业英语后, 最直接的收益就是能准确地理解世界冠军的讲授, 从而更快地推动我国竞技体育舞蹈的发展, 同时也弥补了体育舞蹈专业人才的空缺席位, 为体育舞蹈专业的学生开辟了高薪的就业渠道为体育科研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双语教学也能在实践应用中得以落实, 为我国培养复合型人才目标得以实现。
3.2、双语教学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理论指导实践, 同样, 在学生掌握体育英语的基础上就应该和实践相结合, 所以, 在常规教学中, 应该穿插双语教学。有条件的学校还应该请外教上课, 让每个学生都参加同声翻译, 准确地理解每个技术动作要领, 并掌握核心技术, 同时注意外教上课他们在专业体育舞蹈英译时的异同点所在。在课后布置相应的作业, 给学生一段英国皇家教师舞蹈协会的讲学视频, 让每个学生英译过来, 之后进行和老师讨论, 进行学习后的反馈。及时纠正错误的地方, 防止学生对动作技术的理解错误。体育舞蹈作为舶来品, 准确地理解是掌握动作技术关键所在, 教学实践应用中, 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对技术要领领悟能力, 通过课堂教学、课外作业、教学实践活动等强化双语教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3.3、创造实践培养环境
体育舞蹈双语教学系列的学习和培养, 学生们应该基本掌握体育舞蹈专业英语, 接下来就是为学生创造实践应用环境, 据常规比赛来讲, 每年各大省市都会有大中型的各类比赛, 而且都会有国外表演嘉宾的讲习活动, 客观上就为检测体育舞蹈双语教学的成果, 也为体育舞蹈双语教学专业人才提供了必要的实践机会。
4、结论
为响应国家的号召和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双语教学是提高我国人才质量的一个基本策略, 作为人类艺术的成果体育舞蹈正好为培养体育舞蹈专业人才提供了契机, 高等院校通过开设体育专业英语课程, 实施双语教学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创造实践培养环境相结合途径下为体育舞蹈培养专业人才路径。 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体育舞蹈的快速发展, 同时也为体育舞蹈科研提供参考。
摘要:体育舞蹈是体育与艺术相结合的运动项目, 在高等教育中通过双语教学可以培养体育舞蹈专业人才, 具体培养途径应该从开设体育专业英语课程、双语教学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创造实践培养环境等方面培养双语教学复合型人才。以期为培养专业体育舞蹈翻译工作者和科研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育舞蹈,双语教学,人才培养途径
参考文献
[1]唐红.高校双语课程教学改革的困境与出路探析[J].法制与社会, 2014, 01.
[2]杨婧.体育双语教学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 2009, 05.
[3]徐国斌, 熊俊华, 黄卓, 周明星.高校体育双语教学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 2010, 01.
体育舞蹈专业 篇9
体育舞蹈源于英国, 在欧美盛行, 是一种融合了体育与美的新型娱乐健身项目, 涉及音乐、生理学、美学、心理学、服装学等多个领域, 又名社交舞。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健康与美的追求也不断增强, 于是, 体育舞蹈凭借自身兼具实用与美感的功能, 越来越多的被人们认可。从1986 年引入我国, 到1991 年成为正式比赛项目, 再到2002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颁布, 体育舞蹈逐步渗透进大众的生活, 尤其是在高校的课程运用方面得到了极大的进展。高校设置体育舞蹈专业, 将体育舞蹈在科学研究与教学运用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发展速度也十分迅速。当然, 由于我国引入体育舞蹈的时间不及西方, 故无论是在实践还是理论方面都与世界体育舞蹈强国有很大的差距。
体育舞蹈作为一项兼具流行与古典、 艺术与美学于一体的健康娱乐项目, 其功能性在当下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也是基于这样的特点, 体育舞蹈在当初引入国内时就没能系统科学的运用到教学活动;不仅如此, 由于是交叉学科, 很多高校的任课老师都并非专业的体育舞蹈老师, 故在授课过程中并不能系统一致的进行教学;此外, 高校对体育舞蹈的重视程度也直接影响了其在该课程上课时的安排。以上种种原因都直接影响着我国体育舞蹈事业的发展, 因此, 如何根据当下高校体育舞蹈的发展情况进行争对性的改善, 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第一, 对形体教学的研究, 即在教学目标和内容上应多下功夫, 找出当下高校体育舞蹈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其他高校的数据, 分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第二, 对各高校的体育舞蹈课程设置进行调查汇总, 找到课程的受用者的认可度和兴趣, 从而针对性的提出解决策略。当然, 体育舞蹈课程的改进与革新都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内容多样化和设置科学合理化的原则。只有科学有效的训练, 才能在自然的状态下实现产出最大化。
2、我国当下体育舞蹈专业学校形体训练课程现状分析
2.1、我国体育舞蹈的发展现状
体育舞蹈同所有的舞蹈一样源自古代的原始舞, 是人们劳动与智慧的结晶, 并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总的来说, 其发展历程可概括为原始舞———公众舞———民间舞———社交舞———新旧国际标准交际舞。
资料显示, 我国很多少数民族也有像体育舞蹈一类的民族舞, 像布朗族的圆圈舞, 瑶族的踏摇舞等等。 但真正的体育舞蹈是在20 世纪20 年代于上海引进的, 从我国第一所交际舞学习社创立, 体育舞蹈才开始在我国受众中普及开来。 而形体课程在我国多是以芭蕾舞和古典舞为基础的, 这两种舞蹈对体育舞蹈以后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规范、审美等多方面的影响。其中李士民在《对舞蹈基本功训练借鉴芭蕾教材科学性的再认识》 一文中说明了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运用, 通过对芭蕾教材的科学性学习才能在以后的教学中有效的运用。 而对具体形体的研究则在《形体艺术训练 》《形体美训练教程 》 等著作中得到了具体的说明, 这对于体育舞蹈的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每本教材的难易程度不同, 且多数学校的教材并不统一, 故如何选择合适的教材进行教学, 十分必要。
2.2、我国体育舞蹈专业学校形体训练的课程现状调查
(1) 形体训练课的教学目标及内容。
就形体训练课的教学目标来说, 我国体育舞蹈专业学校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注重学生综合实力的发展, 不仅要求学生有扎实的基本功, 在身体的协调力、 展现力和柔韧度上都有很高的要求, 通过锻炼学生突破自我, 解放天性, 以最自然的形体美完成体育舞蹈的艺术表达。 该课程在思想和动作上都为学生提供重要的技能, 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并针对性的培养符合学生天性的各项技能。
就形体训练课的教学内容而言, 主要包括柔韧度训练、协调性训练、力量训练、旋转训练和跳跃训练这五个方面。
资料来源:调研整理所得
由上表可知, 我国体育舞蹈专业学校在形体训练的课程设置上具有内容广泛, 目标明确的特点。由于我国体育舞蹈专业学校的形体训练课程是以古典舞和芭蕾舞为基础, 故在训练的动作类型上也是以这两种舞蹈为参考, 具体的训练内容和强度则根据舞种和舞者本身的情况进行针对学习。
(2) 形体训练课的课时安排。
调查可知, 我国体育舞蹈专业学校的形体训练课的对象是相关专业或有舞蹈基础的学生, 故其根据学生的舞蹈基础将课程大致设置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等级, 课程的内容和课时的设置也存在差异。同时, 但为了提高效率, 很多高校的形体课程几乎是纯实践, 对于理论知识的教学几乎为零。
数据来源:调查统计所得
(3) 形体训练课的教材使用状况。
学习教材是体育舞蹈教学中重要的参考对象, 其不仅影响着学生对体育舞蹈的认识与学习, 对于学生今后在体育舞蹈方面的发展也是举足轻重的。就当来而言, 各高校对形体训练课的教程选用都不同, 因此, 教材的选用大多具有随意性, 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传授者与受教者对体育舞蹈的把握。教授体育舞蹈的老师大多会选用一本相对自己熟悉的教材来教, 这种夹带着自我理解的授课多少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这样一来学生没有规范的教材可以参考, 难以形成规范科学的训练习惯, 二来由于教材大多具有片面性, 故教学中难以建立统一的理论体系, 这都非常不利于学生和体育舞蹈事业本身的整体发展。
就我国目前个体育舞蹈专业学校的教材来看, 其形体训练课只是参考了北京舞蹈学院的相关教材, 老师并没有统一编写一套“ 因地适宜” 的教程。 这样只是借鉴参考别人的教材而忽略学生自身特点, 没有明显针对性的训练应得到关注。
(4) 形体训练课的师资力量。
我国体育舞蹈专业学校的老师大多是舞蹈学院的学生和老师, 涉及的领域包括芭蕾舞、民族舞、古典舞等等, 授课的老师基本满足专业知识扎实, 教学经验丰富的条件。
(5) 形体训练课的学生素质情况。
我姑目前就读于体育舞蹈专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是有舞蹈基础的想要提高自身舞蹈技能的学生, 因此如果能有一套科学的授课方法, 其舞蹈技能的提高会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然而, 对于那些没有任何舞蹈功底或基础较弱的学生, 要想真正学好体育舞蹈, 还需要较长的时间去磨练。
(6) 形体训练课的教学配置情况。
调查显示, 我国体育舞蹈专业学校在形体训练课程方面的教学设施基本满足8 间练功房, 一间多媒体室, 4 台多媒体设备和部分乐器的配置。8 间练功房中应有6 间用于学生上课使用, 其他为备用教室, 当有活动排练或节目时使用。
2.3、我国体育舞蹈专业学校关于形体训练对专项技能的调查分析
调查显示, 我国目前的体育舞蹈专业学校对学生的培训主要集中在古典舞和芭蕾舞这两项的教学上, 当然, 如果高校能将训练课具体化, 即某类舞蹈有哪些基本舞蹈动作, 这些舞蹈动作应完成至什么状态, 要怎么训练才能达到这样的状态等问题细化, 相信教学的效果会更好。
就古典舞来说, 该舞种的形体训练对每个动作和身法的要求比较细致, 对表演者从头到脚, 身体的每个部位如何移动放置都有具体的要求, 这样就能科学的知道舞者通过反复训练达到效果。古典舞对舞者的灵活性、柔韧性和力量都有较高的要求, 学生只有坚持长期的训练才能保证身体的活动状态, 进而更好的将技术与艺术融进自己的身体, 自然而具美感的呈现在大众面前。而就芭蕾而言, 其作为体育舞蹈的入门教程, 其基础性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芭蕾舞是一类历史较为久远的舞种, 科学性、系统性强, 训练价值很高, 它不仅能训练舞者的形体, 还对舞者整个人的形象气质有所提升, 故很多舞者把芭蕾作为培养自身优美大气的舞蹈气质的舞种, 也就可以理解了。 芭蕾作为一门需要用身体韵律进行连贯动作表演以抒发自身情感的舞蹈, 对舞者整个舞蹈生涯十分重要, 只有经过长期训练, 再加上舞者本身对舞蹈的理解参透才能适当的表达出舞蹈本身的魅力和舞者个人高雅的气质。
这两类舞蹈有很多相似之处, 但其区别也是较为明显的。如何根据舞者自身的特点, 针对性的教学十分关键。然而, 调查显示, 多数学校在体育舞蹈的训练上多事将二者归为一类, 鲜有结合自身情况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训练。因此, 在形体训练的课程上, 学校和培训机构都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有特点有区别的结合进行教学, 使其真正掌握相关课程的知识与方法, 科学有效的培养学生舞蹈的表现力。
综上所述, 我国体育舞蹈专业学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 在现有的教学方式下, 科学有效的引入各类新兴教学方式, 如在以身授课的基础上, 加以视频教授或参观交流等方式帮助学生学习提高自身的舞蹈修养。与此同时, 高校可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 有选择有目的的培养学生专项技能, 小班教学, 一对一等都是可以参考的教学方式。
3、结论与建议
通过调查分析, 本文说明了体育舞蹈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其存在的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都是不言而喻的, 各高校和培训机构只有不断探索出一套完整科学的教学方案才能更好更快地推进体育舞蹈的发展。本文基于全国32 个地区的体育舞蹈专业学校的调查, 提出为更有效引导体育舞蹈在我国的发展, 除了要在基本的芭蕾舞和古典舞方面进行专项的深科学的入的技能训练, 还应在其他方面加强学生对舞蹈的感觉和自身舞蹈素养的提升。 高校若能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再加上相关的环境因素训练出一批有特色有素质的学生, 这对于中国体育舞蹈的发展功不可没。
参考文献
[1]冯百跃.舞蹈训练学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9.
[2]徐雄杰, 朱信龙.国际体育舞蹈教程[M].合肥沖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7.
[3]曹锦荣, 林洋, 王叔香.芭蕾舞[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4.
[4]朱立人.西方芭蕾史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1.
[5]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0.
[6]孟广城.古典芭蕾舞基础训练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
[7]王国宾.舞蹈教育战略与发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
体育舞蹈专业 篇10
前言:随着素质教育向内涵式教育的发展, 体育艺术也逐渐在社会的大环境中蓬勃发展。目前全国将近二十所体育院校设置了艺术类专业, 主要开设表演与舞蹈学专业较多。而表演专业主要是以体育艺术表演方向为发展趋势, 面对体育舞蹈、艺术体操、健美操、瑜伽等专项学生授课, 而以上项目均为体育项目融合大量的艺术元素而形成自身特色的。因此, 表演专业的学生对艺术类课程的需求是必不可少的。希望通过本文, 可以帮助更多的体育艺术类课程的完善, 为体育院校表演专业的发展进献薄力。
1. 民族民间舞蹈的起源
民族民间舞蹈是由劳动人民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集体创造, 不断积累、发展而形成的一种广泛流传并具有突出民俗特征的自娱舞蹈形式。它地域色彩分明、风味浓郁、形象生动、表现形式多样。根据不同民族的生态环境、风土人情与历史文化背景, 每个民族都具有自己原生态的舞蹈风格。
2. 专业院校的民族民间舞蹈课与体育院校的区别
专业院校的民族民间舞蹈课是将蒙、藏、维、朝、汉、傣等民族舞蹈进行组合的学习, 运用肢体的塑造来提升舞蹈专业学生的表现力与创造力。注重对各民族舞蹈风格的把握、动作的感觉、韵律的准确与技巧的难度, 要求身体超强的协调性与灵活性, 突出专业的特点, 抓住细节的过程, 强调舞蹈的专业性。而针对体育院校的学生就要灵活而适用。他们多数对于舞蹈是空白的, 所以不能强调动作的细节与技术的高超, 而要把重点放到对民族民间舞蹈的感受, 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与少数民族人们的热情与友好, 传递给学生美的向往而热爱民族民间舞蹈, 有感而发主动地去舞动表演。二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对学生出发点要求的不同, 对舞蹈本身价值观的不同。专业院校培养的是专业的舞蹈演员、舞蹈教师或编导, 而体育院校是为了让学生丰富艺术知识, 开发身体, 懂得舞蹈艺术, 具有表演与创新能力的体育表演人才。
3. 体育院校学生学习民族民间舞蹈课的价值体现
3.1 提高体育院校学生的文化内涵
通过学习民族民间舞蹈课程帮助体育院校学生了解民族文化与地域风情。每个民族都有它独特的魅力与民族特征。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 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与阐释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在学习蒙族舞蹈的时候, 讲述生活在大草原上的蒙古族人民勇敢, 热情, 爽直的性格。他们把鹰作为英雄的象征—视为吉祥物。在舞蹈动作中模仿鹰的形象, 张开双臂向往美好的蓝天自由飞翔。这样的方法会让学生感同身受, 可以引领学生想象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中, 往往教学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提高体育院校学生的艺术修养
体育院校的学生由于专业特征, 学习艺术类相关知识较少, 而艺术修养是提升表演专业学生素质的关键。民族民间舞蹈课通过音乐、上课方式、课程内容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还可以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内心的情感, 提高审美意识, 纯净心灵, 用艺术的方式去感悟生命, 感受事物的真、善、美。不断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身心健康, 帮助学生更好的完善人生观与价值观。
3.3 提高体育院校学生的创新能力
大学时期是激发学生潜力、开发智力、挖掘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期。体育院校的学生非常聪明但缺乏创新意识。通过民族民间舞蹈课的学习, 丰富学生的舞蹈语汇, 拓展思维方式, 为创新能力的开发与作品的素材提供了有利依据。针对体育院校表演专业学生的特点, 可以将自身专项与民族舞蹈相融合, 创新美的价值。例如:健美操的学生运用健美操的基本步法融入东北秧歌的上身动律与手巾花的配合, 将体育融合艺术元素形成体育艺术表演。再如瑜伽与蒙族舞蹈的融合, 动作的延伸与开阔会让人想往美好的事物, 共同感受身、心、灵的高度统一。而上述举例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真实体现与效果展示。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是当今社会发展需求的价值体现。
3.4 开发体育院校表演专业学生的身体能动性
体育院校表演专业的学生只对自身专项的身体能动性较强, 相对于其他类别较弱, 而有效的通过舞蹈肢体语言的开发会对学生受益匪浅。民族民间舞课更强调身体能动性的开发, 例如:藏族突出膝、腰、脚的动作, 蒙族突出肩、腕、臂的动作, 维族颈、手的动作等教会学生用身体去说话、表演与模仿。通过学习可以感受不同民族的舞蹈风格, 学习身体的各种动作, 对身体各部位的开发有很大帮助。
4. 结论
综上所述, 无论是在教育发展的大环境下还是从体育艺术未来的前景分析, 在高等体育院校对表演专业的学生开设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课是势在必行的。它从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艺术修养的提升到思想创新意识的转变, 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李静波.论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和艺术特色[J].中国校外教育.2009 (S1)
[2]陈霞.关于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时代文学 (下半月) .2009 (06)
[3]姜磊.浅析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知识经济.2010 (15)
[4]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传承[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 (02)
[5]石裕祖.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规律及其发展趋势研究[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7 (02)
[6]华措.从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遗存想到的[J].福建艺术.2008 (01)
[7]孙晓燕.浅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背景[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 (02)
[8]石裕祖.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规律及发展趋势[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5 (02)
[9]沈健.关于民间舞蹈继承与发展的探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 (04)
[10]桑嘎卓玛.论中国民族民间舞的风格与规格[J].西藏大学学报 (汉文版) .2006 (S1)
体育舞蹈审美特征研究 篇11
关键词:体育舞蹈;简介;审美特征;作用
一、舞蹈艺术的简介
舞蹈这门艺术不同于其他艺术,舞蹈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舞蹈是通过外放的音乐节奏作为基础,人的肢体与面部表情作为动力来表现出舞蹈的活力与人的思想情感。舞蹈是身体各个部位为基础,作为物质要求,是看得见,感受的到的自身的一种表现形式,而不是借助想象力来完成的。舞蹈也可以说是人类宣泄情感的一种方式,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古文化艺术。舞蹈这门艺术结合了动作、视觉、听觉等多方面的因素来进行欣赏。舞蹈这门文化艺术最早来源于人类进行语言交流之前,当时人类没有统一的语言来对其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因此只能通过身体上的各个部分来对其自己的意思进行描述让对方明白自己的意思。早在洪荒时期基本上舞蹈就开始萌芽了,所以可以把洪荒时期作为舞蹈的开始时间。舞蹈不是一种仅仅靠身体来表达情意的形式而是通过与音乐节奏结合而组成的一种文化艺术。
二、体育舞蹈的审美特征
(一)节奏感和韵律性
凡是舞蹈都对其节奏感和韵律性有着敏感的体现。而体育舞蹈的节奏感是以音乐作为外界刺激因素,根据音乐的律动通过有规律的运动来表现出来的,是感情的宣泄。作为韵律性更注重音乐的旋律,通过音乐的旋律随身体摆动,给人以视觉美感上的冲击。体育舞蹈的节奏作为其基本要素和方式,完成动作。而韵律则有上下起伏的律感,我们称之为旋律线。韵包括情与动的结合,两者既协调又相对独立。体育舞蹈讲究节奏与韵律结合,通过脸部面貌,将感情与动作合二为一,从而跳出更优美的舞蹈,更好的表达自身的情感。
(二)过程性和流动性
关于体育舞蹈的过程性和流动性,是指音乐作为时间艺术,体育舞蹈作为时空艺术,其形象构成是在时间流动过程中展现出来的,通过时间流动,体育舞蹈在反映人类生活和表现人们情感的发展变化方面更为丰富多彩。
(三)抒情性和表演性
体育舞蹈的抒情性是指舞蹈艺术再现写实,能直接抒发和揭示人类的内心情感和体验;而体育舞蹈的表演性则是以抒情的艺术形象,通过体育舞蹈者的发挥与其创作来呈现,诉诸观众的视听感官来最终完成。它主要通过男女舞伴姿态、配合和造型来表达,使舞蹈具有动态性和表情性的美学特征。
三、体育舞蹈的审美应发挥正确的价值导向作用
(一)体育舞蹈审美的提升应坚持竞技与艺术的双重价值统一
在当今的国际社会舞蹈比赛发展中,体育舞蹈的发展出现了过分追求高超技巧而忽视情感艺术表现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体育文化审美价值的提升和发展。体育舞蹈的双重价值取向是要求我们正确把握竞技与艺术的二者的本质,把“竞技”与“艺术”的内涵合二为一,使其统一在体育舞蹈的发展过程中,达到“竞技”与“艺术”并重,提升作为文化的体育舞蹈的审美价值。
(二)体育舞蹈审美的提升应在于弘扬绅士风度
绅士风度是体育舞蹈文化模式的内在底蕴,在舞蹈表现中,绅士风度,作为一种文化,并能广泛被人所推捧。绅士风度是英国民族精神的外化,起源于贵族精神,升华于骑士精神。绅士风度在舞蹈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精神指导作用,是舞蹈发展的动力。提升体育舞蹈的审美价值的同时坚持弘扬绅士风度,使其作为一种文化来体现体育舞蹈的审美价值。
四、体育舞蹈的审美形态
(一)体育舞蹈的体形美
体育舞蹈体形美是指身体外形的匀称与协调。体育舞蹈选手首要是匀称与协调,匀称美和协调美是舞蹈运动员的基础美。尤其是女选手,更具有其特有的曲线美。体育舞蹈姿势美是指动作的端正与舒展,因素主要有坐、行、走、立等。优美的坐姿是指头、挺胸、直腰、收腹。而优美的走姿是保持身体正直,挺胸直腰,微收小腹的姿态。而体育舞蹈肉体美是指通过肌肉和骨髓的发达所表现的美。肉体美是体育舞蹈运动训练的目标之一,通过舞蹈训练,使脂肪适中,使人体肉体美表现出筋骨美、肤色美、弹性美及柔软美。同时,通过训练可使骨骼肌发达,使肌肉更富有弹性,各关节更柔软。除此之外,体育舞蹈精神美是指舞蹈选手外形美与内在的精神气质美,主要包括活力美和能力美。
(二)体育舞蹈的身体美
体育舞蹈身体美的主要内容指选手表面形态的美,其次人体包括骨髂、肌肉、毛发等,并涉及音容笑貌、服装饰物等与表现身体美有关的其他方面。其中,形体美主要指身体表面令人悦目的形状和优美的姿态,它在身体美的表现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体育舞蹈中的健康之美主要表现在运动着的人体形态上。经常进行体育舞蹈运动,对身体美的比例均衡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其次,体型即人类身体结构的类型,主要决定于骨骼的组成与肌肉的状态和机能。体育舞蹈选手体型应综合考虑脂肪堆积、肌肉发育、背脊形态、胸廓与腹部的形状等特征。因此,体型的改善是体育舞蹈美学的长远任务。
(三)体育舞蹈的运动美
体育舞蹈技术动作是舞蹈艺术最基本的表现手段,并经过艺术提炼、加工、修饰并赋予鲜明节奏感和韵律感的人体动作。体育舞蹈动作各具特色,风格迥异。比如,华尔兹流畅潇洒,探戈刚劲顿挫,快步舞欢快激扬,华尔兹回旋舒展等。体育舞蹈的动作美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通过动作的不同功能体现体育舞蹈内涵美。舞蹈动作功能不同,如有表现性动作,有再现性动作;第二,通过动作的不同风格来展示体育舞蹈的形式美;第三,通过动作的质量来体现体育舞蹈的线性美。
舞蹈艺术是一种悠久的文化艺术,在陶冶情操方面极具欣赏价值。对舞蹈艺术的观赏也存在着一定的技巧,因此舞蹈艺术是具有一定的审美特征的。舞蹈艺术与其他文化艺术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因为舞蹈主要是通过节奏、动作以及表情等众多因素所组成的一种文化艺术。要想欣赏舞蹈这门文化艺术不仅要对其外面进行欣赏更重要的是要对其内在的含义进行品尝琢磨。
【参考文献】
[1]许昌,陈飞,林碧英.体育舞蹈文化的审美特征与价值取向[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8(01):25-27.
[2]何跃春,杜高山.体育舞蹈审美特征探析[J].体育学刊,2015(01):58-61.
[3]刘慧.体育舞蹈审美特征概论[J].科技创新导报,2011(08):157-158.
体育舞蹈专业 篇12
1 体育舞蹈起源及发展
1.1 体育舞蹈的起源
体育舞蹈起源于英国, 盛行于欧美。是一种在音乐的伴奏下, 通过人体各环节有节奏的变化而塑造出不同难度的形体动作和造型, 表现不同的情感和技艺, 达到自娱自乐、增强体质或进行竞技的体育运动。不同的舞种呈现出不一样的风格, 热情奔放与浪漫柔和并存, 对培养大学生的自身素质和社交能力提供了一个平台。
1.2 体育舞蹈的在高校的发展
1991年国家教委颁发了《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教学计划》把体育舞蹈列为普修和选修课程, 全国各高校也开展了体育舞蹈的教学, 体育舞蹈以其独特的活动方式逐渐成为在校大学生的主要教学内容和锻炼手段。随着终身体育观念的深入, 对体育舞蹈的教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尤其是在教学方法上更应该符合现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
2 体育舞蹈教学开展的价值
2.1 心理学价值
长期的学习生活会使人感到压抑、枯燥无味, 良好的心理素质会使这些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所以心理健康对一个人的发展就特别重要。参与体育舞蹈活动能够使人从紧张的情绪中走出来, 使人的注意力从学习转到运动上来, 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疲劳, 愉悦心情, 也会使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2.2 社会学价值
体育舞蹈是一项男女共同进行的双人或集体运动, 在运动中能够体会到集体的力量, 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对于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更能迅速的适应新的环境。
3 影响体育舞蹈教学方法的因素
体育舞蹈教学方法是指为了完成体育舞蹈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所采用的多种手段和途径的总称。使学生在教师有计划、有组织的安排下进行观察和练习的过程。由于体育舞蹈不仅仅是向学生单一的传授运动技能同时还肩负着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礼仪等, 因此要受到来自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3.1 体育舞蹈教学方法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
本文根据体育舞蹈教学的特点, 参阅了相关的文献和走访了多位专家, 筛选出影响体育舞蹈教学的因素, 进行问卷的发放和回收。通过SPSS17.0软件对所回收的问卷进行因子分析, 经过球形检验结, 因子模型的显著性水平达0.000, 所建立的模型可以被采用。
3.2 体育舞蹈教学方法的影响因素分析
3.2.1 参与因子
参与因子主要包括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 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说过:“教学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其发展的规律, 这是任何教学的首要的、最高的规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学方法的有效与否主要通过学生表现出来, 所以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运动天赋、性格、性别、生理和心理因素都对体育舞蹈教学方法的选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教师的教学经验、运动技术水平、语言表达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对于教学方法的选择也会有很大的差异性。
3.2.2 教学因子
教学因子主要有教学原则、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组成。教学原则是进行任何教学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 在整个体育舞蹈教学和各环节教学中教学原则的指导作用都应该放在首位。教学目标是进行体育舞蹈教学活动的起点和终点, 任何情况下选择的教学方法都是为了完成所制定的教学目标, 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选择的教学方法应该有所不同, 适合才是最好的。而教学过程则是一个动态的系统过程, 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 不同的发展规律。新授课以教为主, 复习课以练为主, 只有在充分的把握住体育舞蹈教学过程的特点, 才能够选用最佳的学习方法完成最佳的学习任务。
3.2.3 环境因子
体育舞蹈教学的课时总数以及场地器材的设备是否完善, 对于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影响, 没有充足的课时总量, 学生进行学习的机会将减少, 导致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难以多种多样, 学习效果也难以达到理想的水平, 场地器材的不完善很可能打击学生学习的热情, 是体育舞蹈运动在大学中难以持续的发展下去。学生人数的多少对教学方法的选择起到影响作用, 如果人数过多, 只能过多的采用集体教学, 难以做到个别指导和因材施教。
3.2.4 思想科技因子
体育舞蹈教学方法的选择不仅受到教学理论的制约还要受到教学指导思想的影响。只有在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下, 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才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说体育舞蹈教学不但要向学生传授体育运动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智力, 发展学生的思维, 这样才符合开展体育舞蹈教学的最终思想。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使传统的方法得到了补充和更新, 有利于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
4 提高体育舞蹈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
体育舞蹈教学质量的体育不但要有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解法、师范法、分解法、完整法等, 同时还要有与现代学生思想相符合的快乐体育教学法、诱导学习法等, 只有做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方式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体育舞蹈的兴趣, 体育舞蹈的教育价值。
4.1 快乐体育教学法
快乐体育指在教学过程中, 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在付出努力获得成功后, 从而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快乐体育不是散漫体育, 并不是完全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而是让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的一种方式, 真正实现高效协调的学习机制。在快乐体育教学中, 学生不只是学习和模仿教师的动作还要学会自觉的参与这项运动, 和教师进行相互交流, 探讨学习心得, 是体育舞蹈教学的教育价值得到放大。快乐体育教学主张启发式教学, 强调发现学习, 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实践学习法
实践学习法指在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操作中去, 在实际操作中边改进边提高的方法。体育舞蹈是一门注重社会交往的体育运动项目,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适当的教学内容放到舞厅中, 使学生体会到舞会上特殊的氛围, 在场景音乐中更能够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 培养乐感对肌肉的感觉, 同时还可以学到社交礼仪, 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要使学生明白, 只有把所学的技术动作灵活自如的运用到实际中才算是真正掌握了。由于体育舞蹈是男女共同配合的一项运动, 更应该教育学生注重行为举止, 建立正常的男女交往关系。
4.3 C AI教学法
CAI教学法是把多媒体, 摄像机等现代化技术运用到体育舞蹈教学上来。CAI可以让学生亲眼看到自己动作的错误之处, 让学生自己检查自己, 自己纠正错误动作, 以达到教学的目的。同时CAI还有利于个别教学, 对于技术动作接受比较慢的学生来说可以更好的巩固练习, 对于技术动作接受比较快的学生来说还可以提前自学。CAI可以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料, 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传给学生, 使学生学习起来更加便捷。
4.4 双语教学法
体育舞蹈双语教学法是指在体育舞蹈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的传授过程中全部或者部分采用外语 (主要指英语) 的一种教学方法。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可以使学生掌握体育舞蹈技能同时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看到进行双语教学的学生对待体育舞蹈学习的兴趣高于没有进行双语教学的学生, 说明进行体育舞蹈双语教学时可行的, 这也符合我们一直提倡的素质教育理念。但是在双语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不但有精湛的运动技能同时还要良好的英语基础, 这对师资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5 和谐教学法
和谐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使多种教学方法相融合, 同时做到教学的诸要素与教学过程、环境之间始终保持一种动态平衡的关系, 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减负”能够全面和谐发展。和谐教学法要求从受教育者的自身需要出发, 整体规划自身所需要的教学方法, 减轻学生的身心负担, 排除外界的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使学生在和谐的教育环境下进行学习。和谐教学法是辅助体育舞蹈学习最好的助手, 更能够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
4.6 动作示范法
作为体育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示范法仍然是最基本并且也是最重要的教学手段。动作示范法是指教师以自身的完成的动作为例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方法。动作示范法能够使学生近距离感受到体育舞蹈动作的优美, 有利于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 使自己的技术动作更加完美。动作示范法的特点是简便灵活, 使用范围广。
总之, 提高体育舞蹈教学质量的方法有多种多样, 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来选择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是有利有弊的, 我们要取之所长, 是我们的教学方法做到最优化, 这样才能够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思路, 才能够真正的做到素质教育, 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摘要:体育舞蹈是集体育、艺术、教育于一体的一种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 它不但具有娱乐性和健身性, 同时它还具有一定的竞技性, 具有多元化的教育价值。随着体育舞蹈课程在高校中的广泛开展, 受到了很多爱好者的追捧。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必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很多教育工作者也在探索最优化的教学方法来充分体现出体育舞蹈的教育价值。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和自身的教学经验, 在本文中提出了一些有关于体育舞蹈教学的创新型建议。
关键词:创新,体育舞蹈,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张军.高校体育舞蹈的创编及教学方法[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 2008 (1)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