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上批评的艺术

2024-10-23

体育课上批评的艺术(精选4篇)

体育课上批评的艺术 篇1

中学体育教学同其他学科教学一样, 是培养德、智、体全面人才的重要一环。鉴于中学体育教学的独特性, 如要受到场地、器材、环境以及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教学形式、组织调动更为复杂;活动中, 学生又都充分表露出各自的个性, 体育课中往往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 教师对学生行为的评价 (表扬或批评) 就显得更重要。表扬较容易为学生接受, 是通过对学生的肯定和鼓励进行的正面积极教育, 是发现美倡导美的教育形式;批评则是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上的过错提出责备并帮助改正的一种教育方式, 也是师生之间进行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由于体育教学的独特性, 我们要经常用批评这种教育手段。采取何种批评方式是因人而异的, 不存在对任何人都立竿见影的批评方式, 一般来说批评比表扬更复杂, 因此体育教师在进行批评教育时要讲究方式方法, 优秀的体育教师在批评教育时往往体现出一种艺术性。

首先, 体育教师威信的树立是批评艺术的基础。“凡学之道, 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 道尊然后知敬爱。”这是说一个教师愈有威信, 就愈被学生所尊敬、爱戴、信任和拥护;他的教导就容易为学生接受并付之于行动。没有威信的教师常常被学生从心理上自觉不自觉地轻视, 他的教导便难以被学生接受。优良的思想品质、精湛的业务能力是树立威信的保证, 当然体育教师的仪表风度等也不可忽视。

其次, 语言表达能力是批评的主体。体育教师在批评学生时, 在语言、声音的基础上, 还需要充分发挥身态语言的作用。如一声示意的口令“立正”, 教师自己应该目光炯炯, 身体直立, 精神抖擞, 信心十足, 才能使学生受到感染, 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反之, 如果喊“立正”时自己左右顾盼, 精神颓唐, 信心不足, 就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为了达到良好的批评效果, 也应该注意语言、声音和身态语言等的正确选择和配合。

1.批评的语言力求准确, 富有逻辑性。体育教学的复杂多变, 要求教师要实事求是地划分错误的责任界限, 分清错误的性质、影响大小, 根据不同对象和不同情况选择准确规范的字眼, 并配以相应的表情和手势, 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语言要符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 如果用些粗鲁、生硬、讥讽的语言和表情, 则会刺伤学生的自尊心。教师还应学一点逻辑学, 在批评时便可抓住问题的关键, 语言一环紧扣一环, 层层推理, 无可争辩。切忌拖泥带水, 颠三倒四, 文理不通, 模棱两可, 似是而非。

2.批评的语言应形象生动, 饱含激情。爱是教育的前提, 教师在批评学生时, 要从爱护学生的思想出发。情动于中而溢于表, 对学生的态度应是热情诚恳的, 推心置腹的。语言的音调、节奏也都带有个人的感情色彩。因此, 教师在批评时, 他的表情、音调、手势要在同批评内容相对应的基础上, 或高亢激昂, 或和风细雨, 或形象风趣, 避免不良情绪的外露, 那些刻板的教条, 干巴枯燥的大道理, 毫无个人感情的批评则只会令学生生厌。

3.批评语言要具有启发性。启发性实质上是把问题分解为小问题, 采取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 逐层分析, 渐次引导, 最后使学生分辨是非, 提高认识。教师要坚持启发性教育, 以扣动学生的心弦, 激发他们内部蕴藏的动力, 而不是居高临下, 盛气凌人, 甚至强词夺理, 这样才能实现较好的教育目的。

再次, 要掌握批评的时机、时间和场合。体育教师在教学中, 应眼观六路, 耳听八方, 抓住批评的良好时机。一般在错误的苗头刚出现时, 就要及时处理。如体育教师在队列训练中, 发现有个别学生做小动作、讲话等, 就应立即停下来, 进行批评教育, 以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有的问题则应延时“冷处理”, 如:连贯性集体练习中, 某学生出现错误时情绪过于激动, 教师就应先让其一旁冷静思考一会儿, 然后再做处理。

第四, 要区分批评的对象。体育教师常对体育骨干、班干部、面容较好的学生以及因自己有交情的学生有意无意地偏心“照顾”, 对他们的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 这不仅会在其他学生中引起怨恨, 产生看不起教师的情绪, 而且爱“照顾”的学生会产生盲目的优越感, 为不到自己的错误缺点, 易产生自私自负, 不关心集体等毛病。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随便, 结果反而害了他们。要对学生一视同仁, 公平处理。但要针对不同年龄特征, 不同性别, 在方式方法上要区别对待:初中生天真活泼, 好动不好静, 分辨是非能力差、自我约束能力弱, 批评时可更多地使用身态语言, 把错误性质和教师的要求表现得更具体形象;也可采用正误言行对比, 使学生分清是非。语气可严厉些, 但不应破坏他们的上进心, 表扬和批评交替使用, 鼓励他们勇于改正错误。从初中升入高中是一次飞跃, 这时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和活动能力都大大增强, 他们有一种渴望成为“大人”的意识, 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 但道德意识上还存在着模糊概念。教师在批评时, 一定要先把事情弄清, 通过摆事实, 讲道理, 以理服人, 要充分利用他们很强的自尊心, 督促他们达到更高要求。语言宜精炼, 一般点到即可, 语气本就有分量。女同学的错误, 不宜公开、激烈地批评, 可多用暗示, 或用相应的言行反衬, 口气要适合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总而言之, 体育教师的批评要显示其艺术性, 就应该严以律己, 以身作则, 在建立自己威信的基础上, 因人因地因时因事, 采用相应的语言、声音和身态语言, 对学生提出批评, 充分体现出批评的准确逻辑性、形象趣味性、自觉启发性、公正连贯性, 并用批评教育的机智巧妙性达到良好的批评效果。

试论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批评艺术 篇2

【 关键词 】体育教学 教师 批评艺术

表扬和批评是为了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形成良好的课堂秩序和形为习惯。表扬较容易为学生接受,是通过对人的正确思想和良好行为的肯定,提倡和鼓励而进行的一种正面积极的教育,是发现美倡导美的教育形式;而批评则是教师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上的过错提出责备并帮助改正的一种教育方式,由于体育教学的独特性,我们要经常用批评这种教育手段。影响批评效果的因素很多,简单粗暴的批评方式往往会给学生造成心理伤害,使他们产生抗拒心理,反而达不到批语教育的目的;而正确的批评方式不仅能便学生口服心服,消除不良情绪,还能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动力。采取何种批评方式是因人而异的,不存在对任何人都立竿见影的批评方式,一般来说批评比表扬更复杂,因此体育教师在进行批评教育时要讲究方式方法,优秀的体育教师在批评教育时往往体现出一种艺术性。这种艺术性源于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身心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教学理念,而且还蕴含着教育机智等许多经验技艺,这些并非简简单单的学习模仿就能掌握的。

首先,体育教师威信的树立是批评艺术的基础。《礼记.学记》中谈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知敬爱。” 这是说一个教师愈有威信,就愈被学生所尊敬、爱戴、信任和拥护;他的教导就容易为学生接受并付之于行动。没有威信的教师常常被学生从心理上自觉不自觉地轻视,他的教导便难以被学生接受。优良的思想品质、精湛的业 务能力是树立威信的保证,当然体育教师的仪表风度等也不可忽视。

其次,语言表达能力是批评的主体。据南亚伯特.莫拉宝研究表明:某一种信息的传递是由7%的语言(单纯语言)、38%的声音 (语调、声音节奏等)和55%的身态语言(表情、姿势、手势等)组成的。因此,体育教师在批评学生时,在语言、声音的基础上,还需要充分发挥身态语言的作用。如一声示意的口令“立正”,教师自己应该目光炯炯,身体直立,精神抖擞,信心十足,才能使学生受到感染,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反之,如果喊“立正”时自己左右顾盼,精神颓唐,信心不足,就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为了达到良好的批评效果,也应该注意语言、声音和身态语言等的正确选择和配合。

1.批评的语言力求准确,富有逻辑性。体育教学的复杂多变,要求教师要实事求是地划分错误的责任界限,分清错误的性质、影响大小,根据不同对象和不同情况选择准确规范的字眼,并配以相应的表情和手势,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语言要符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如果用些粗鲁、生硬、讥讽的 语言和表情,则会刺伤学生的自尊心。因此,体育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多读一些中外名著,平时注意现代生活用语和科学的 外来语,以及民间谚语、歇后语,经锤炼、选择、积累,日益完善自己的语言。另外,教师还应学一点逻辑学,在批评时便可抓住问题的关键,语言一环紧扣一环,层层推理,无可争辩。切忌拖泥带水,颠三倒四,文理不通,模棱两可,似是而非。

2.批评的语言应形象生动,饱含激情。爱是教育的前提,教师在批评学生时,要从爱护学生的思想出发。情动于中而溢于表,对学生的态度应是热情诚恳的,推心置腹的。身态语言是非常丰富的,常常自觉不自觉地表露出来:高兴喜悦时脸色发光,眼睛闭小;愤恨时眉头紧锁,咬牙切齿;藐视他人则耸鼻,嘴唇上顶;点头表示赞许,同意;摇头则相反;手更是人体敏锐、丰富的表情之一,它以近200个不同的造型艺术描摹事物,传递心声,披露情感。另外,语言的音调、节奏也都带有个人的感情色彩。因此,教师在批评时,他的表情、音调、手势要在同批评内容相对应的基础上,或高亢激昂,或和风细雨,或形象风趣,避免不良情绪的外露,那些刻板的教条,干巴枯燥的大道理,毫无个人感情的批评则只会令学生生厌。

3.批评语言要具有启发性。启发性实质上是把问题分解为小问题,采取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层分析,渐次引导,最后使学生分 辩是非,提高认识。学生受批评时往往带有防御抵抗、惶惑不安、羞怯紧张等消极心理,这就需要教师坚持启发性教育,以扣动学生的心弦,激发他们内部蕴藏的动力,而不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甚至强词夺理,这样才能实现较好的教育目的。 第三要区分批评的对象。体育教师常对体育骨干、班干部、面容较好的学生以及因自己有交情的学生有意无意地偏心“照顾”,对他们的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这不仅会在其他学生中引起怨恨,产生看不起教师的情绪,而且爱“照顾”的学生会产生盲目的优越感,为不到自己的错误缺点,易产生自私自负,不关心集体等毛病。对教师 的要求也越来越随便,结果反而害了他们。因此,不论是“双差生”还是“三好生”,出现错误时,都要一视同仁,公平处理。但要针对不同年龄特征,不同性别,在方式方法上要区别对待。要突出学校纪律的权威性,并引导他们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及为人处世的能力。有必要还应同其家长统一教育思想,共同解决出现的问题。对于不同性格气质特点的学生:胆汗质(兴奋型)、多血质(活泼型)、粘液质(安静型)和抑郁型(抑制型),教师也要有所相应的区别。

总而言之,体育教师的批评要显示其艺术性,就应该严以律己,以身作则,在建立自己威信的基础上,因人因地因时因事,采用相应的语言、声音和身态语言,对学生提出批评,充分体现出批评的准确逻辑性、形象趣味性、自觉启发性、公正连贯性,并用批评教育的机智巧妙性达到良好的批评效果。

【参考资料】

[1]《教育心理学讲座》 北京教育行政学院心理学教研室编 知识出版社。

[2]《教育心理学》 师范教育丛书(章潭渊、陈科美、钱颖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浅谈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批评艺术 篇3

关键词:体育教学,教师,批评艺术

中学体育教学是培养德、智、体全面人才的重要一环。体育教学受到场地、器材、环境以及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教学形式、组织调动更为复杂。活动中, 学生又都表现得个性鲜明, 体育课中往往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 教师对学生行为的评价就显得更重要。

表扬和批评是为了鼓励先进、鞭策后进。表扬较容易为学生接受, 是通过对人的正确思想和良好行为的肯定、提倡和鼓励而进行的一种正面积极的教育, 是发现美倡导美的教育形式。而批评则是教师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上的过错提出责备并帮助改正的一种教育方式。由于批评是对学生言行的矫正或否定, 所以轻易地否定往往使学生的情绪受到负面影响。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贝蒙认为:继续强调否定行为可能影响学生用一种否定的方法评定自己, 从而导致他们在一种自我知觉一致的方式里行动。影响批评效果的因素很多, 简单粗暴的批评方式往往会给学生造成心理伤害, 使他们产生抗拒心理。而正确的批评方式不仅能使学生口服心服, 消除不良情绪, 还能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动力。采取何种批评方式是因人而异的, 不存在对任何人都立竿见影的批评方式。一般来说批评比表扬更复杂, 因此体育教师在进行批评教育时要讲究方式方法, 优秀的体育教师在批评教育时往往体现出一种艺术性。

一、体育教师威信的树立是批评艺术的基础

“凡学之道, 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 道尊然后知敬爱。”这是说一个教师愈有威信, 就愈被学生所尊敬、爱戴、信任和拥护, 他的教导就容易为学生接受并付之于行动。没有威信的教师常常被学生从心理上自觉不自觉地轻视, 他的教导便难以被学生接受。优良的思想品质、精湛的业务能力是树立威信的保证, 当然体育教师的仪表风度等也不可忽视。

二、语言表达能力是批评的主体

研究表明:某一种信息的传递是由7%的语言 (单纯语言) 、38%的声音 (语调、声音节奏等) 和55%的身态语言 (表情、姿势、手势等) 组成的。因此, 体育教师在批评学生时, 在语言、声音的基础上, 还需要充分发挥身态语言的作用。如一声示意的口令“立正”, 教师自己应该目光炯炯, 身体直立, 精神抖擞, 信心十足, 才能使学生受到感染, 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反之, 如果喊“立正”时自己左右顾盼, 精神颓唐, 信心不足, 就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为了达到良好的批评效果, 应该注意语言、声音和身态语言等的正确选择和配合。

(1) 批评的语言力求准确, 富有逻辑性。体育教学的复杂多变, 要求教师要实事求是地划分错误的责任界限, 分清错误的性质、影响大小。根据不同对象和不同情况选择准确规范的字眼, 并配以相应的表情和手势, 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语言要符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如果用些粗鲁、生硬、讥讽的语言和表情, 则会刺伤学生的自尊心。因此, 体育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多读一些书籍, 平时注意现代生活用语和科学的外来语, 以及民间谚语、歇后语, 经锤炼、选择、积累, 日益完善自己的语言。另外, 教师还应学一点逻辑学, 在批评时便可抓住问题的关键, 语言一环紧扣一环, 层层推理, 无可争辩。切忌拖泥带水, 颠三倒四, 文理不通, 模棱两可, 似是而非。

(2) 批评的语言应形象生动, 饱含激情。爱是教育的前提, 教师在批评学生时, 要从爱护学生的思想出发。情动于中而溢于表, 对学生的态度应是热情诚恳的, 推心置腹的。教师在批评时, 他的表情、音调、手势要在同批评内容相对应的基础上, 或高亢激昂, 或和风细雨, 或形象风趣。

(3) 批评语言要具有启发性。启发性实质上是把问题分解为小问题, 采取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 逐层分析, 渐次引导, 最后使学生分辨是非, 提高认识。学生受批评时往往带有防御抵抗、惶惑不安、羞怯紧张等消极心理, 这就需要教师坚持启发性教育, 以扣动学生的心弦, 激发他们内部蕴藏的动力, 而不是居高临下, 盛气凌人, 甚至强词夺理, 这样才能实现较好的教育目的。

三、要掌握批评的时机、时间和场合

一般在错误的苗头刚出现时, 就要及时处理。如体育教师在队列训练中, 发现有个别学生做小动作、讲话等, 就应立即停下来, 进行批评教育, 以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有的问题则应延时“冷处理”, 如:连贯性集体练习中, 某学生出现错误时情绪过于激动, 教师就应先让其一旁冷静思考一会儿, 然后再做处理。

四、要区分批评的对象

教师常有可能对体育骨干、班干部等学生以及和自己有交情的学生有意无意地偏心“照顾”, 对他们的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这不仅会在其他学生中引起怨恨, 而且受“照顾”的学生会产生盲目的优越感, 易产生自私自负, 不关心集体等毛病。因此, 不论是哪个学生, 出现错误时, 都要一视同仁, 公平处理。

五、掌握批评的尺寸

要掌握合理的批评尺寸, 首先就要明确行为准则与判断原则, 规定学生应该做什么, 不应该做什么。对于中学生来说, 组织纪律方面以《体育课课堂常规》《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础要求比较合适。同时注意某些不成文的, 没有具体形式的规范, 它是师生在集体生活中形成的自觉习惯, 它往往比规章制度更有约束力。要掌握合理的批评尺寸, 还要杜绝提出要求却又不严格执行, 或提出不符合学生实际的过高过严的要求。例如:教师要求学生上课必须穿运动鞋, 上课时却从不检查, 或学生没穿运动鞋也不加批评指出;又如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学生等等。掌握合理的批评尺寸, 必须坚持要求的连贯性和严肃性, 不能因为个人感情的需要而此一时彼一时。

总而言之, 体育教师的批评要显示其艺术性, 就应该严于律己, 以身作则, 因人因地因时因事, 充分体现出批评的准确逻辑性、形象趣味性、自觉启发性、公正连贯性, 并用批评教育的机智巧妙性达到良好的批评效果。

参考文献

[1]章潭渊, 陈科美.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7.

体育课上批评的艺术 篇4

一、讲学生的兴趣“点”,活跃课堂气氛

“有兴趣,才有动力”,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始终是教学的难点和教学设计的出发点。而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主要集中在体育明星及街舞小子上,对体育课上讲授的一些基本技能没有太大兴趣, 甚至厌烦那些枯燥的跑、跳、投等。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应该把教材中没有的,但能对教学起作用且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搬上课堂,并结合对一些体育明星的成长经历进行讲解,以此用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学生的疑难“点”,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合作”的能力,所以体育课堂成功的关键也在于能否使学生自主、合作、创新地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会遇到许多疑问,教师要抓住这一时机,适时地给予讲解、点拨,以此激发他们解决疑难的欲望。切不可不厌其烦地进行讲解,因为这样既占用了过多的时间,效果也不明显。

三、讲学生学习的障碍“点”,突破难点

体育教学中,几乎每节课都有难点,它直接影响着这节课的成功与失败。教学难点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此时,教师应及时地给予帮助,结合教材知识进行巧妙讲解,引导学生发现矛盾的所在,并运用已学过的知识与自身的体验去分析思考问题。

四、讲在知识的点晴“点”,落实精讲多练

上一篇:角点检测方法研究下一篇:媒体道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