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食品

2024-09-21

民族食品(精选5篇)

民族食品 篇1

1979年10月, 李奇第一次踏入北京义利食品公司的大门, 成为一名普通车间工人。可谁都不曾想到, 在他的人生旅途中再也没有离开过食品行业。

如今, 身为北京一轻食品集团董事长的李奇, 不仅具备高级技师的称号, 还是全国面包行业标准主要起草人, 并兼任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中国焙烤糖制品协会副理事长、北京食品学会理事、烘焙国家评委等职;担任过丰台区人大代表, 并于2015年年初当选为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他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就和荣誉, 只因他心中恪守这一个理念:永不停止奋斗和创新, 永不放弃食品行业。

李奇走进义利的第一个岗位, 就是面包车间的生产工人。经过几年的历练, 他就对生产工艺流程了如指掌, 操作自如。比如, 通过面团的颜色、硬度、拉伸度, 李奇就能准确判断出面粉的筋度和制作过程中操作是否正常、规范、投料是否准确。后来, 他又系统学习了食品专业知识, 更从理论上得以提升, 为他个人成长和企业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员工眼里, 懂技术、好钻研、能吃苦是李奇的特点之一。厂里的实验室就是他的办公地点, 多年来默默工作, 始终如一。在他的日历中没有节假日, 没有休息日, 没有固定的下班时间, 晚上10点后离厂已经是家常便饭。而每一项新产品研发制作, 他都自始至终投入其中, 甚至是他一手研制的。传统的大果子面包是公司的主打产品, 占年销售的50%左右。为了把老产品做精, 李奇按消费者的爱好, 增加了果料投放比例, 让面包吃起来口口有果料。公司在发展传统产品的同时, 新产品接连不断地被推出。而像俄式的大列巴、欧式的法棒、切片类的香橙、鲜奶油、胡萝卜等品种, 均出自李奇之手。

义利食品的产品一投放市场, 就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和欢迎, 市场信誉大大提升。2008年, 义利食品被评为全国食品行业优秀龙头企业。

“梅花香自苦寒来”, 鉴于李奇对面包工艺技术理论的深刻理解和操作的精湛技艺, 2003年他担任修订全国面包行业标准主要起草人。2007年, 作为GB/T20981-2007《面包》国家标准起草人, 他又参加了该标准的制定工作, 并但任北京食品协会理事, 被中国食品协会聘为专家委员。2010年他又被北京一轻控股有限公司聘为首席技师。

2010年, 在一轻控股集团总公司的支持下, 李奇临危受命, 全盘整合管理义利食品、北冰洋食品、京轻饭店等多家积患难愈的老国有企业。他着手制定了弘扬义利、北冰洋两大品牌和实施义利连锁门店、恢复北冰洋饮料、扩产面包项目的计划, 创立了食品集团核心产业体系。并立志在未来5~10年, 将北京一轻食品集团打造成销售规模超100亿的全国知名的综合性食品企业集团。手握两大民族品牌, 李奇立刻把重点转向“北冰洋”的复兴上。复兴北冰洋, 李奇的思路是“三个一定”:形象上, 一定要传统又时尚;包装上, 一定要绿色又环保;口味上, 一定要原味不原汁。

传统的北冰洋汽水使用的是玻璃瓶, 新上市依旧如此。在经营活动中玻璃瓶的管理、发放、回收、清洗、消毒都要占用大量的人力物力, 成本要高很多。但是从环保角度看, 玻璃瓶可反复使用, 低碳节能。如今的北冰洋汽水, 延续了玻璃瓶的包装, 瓶身的设计也下了一番功夫, 不仅用明显的雪山白熊logo作为标志, 还运用了英文、盲文和瓶身防滑等设计, 做到了真正的绿色环保。2011年11月北冰洋汽水一上市, 老客户就惊呼, 还是那个味儿啊!新客户更叫奇, 还有比这好喝的汽水吗?

得到这么好的市场反应, 容易吗?内部人都知道, 李奇还真是下了番功夫。例如他主张去伪存真, 将北冰洋旧配方中使用的添加剂一律更换为天然原料, 以保证北冰洋汽水品质的天然、纯正、安全性。

北冰洋饮料的恢复生产, 从引进饮料生产线、挖掘饮料配方到市场销售造势, 李奇都亲力亲为, 为了打响北冰洋重新回归的第一炮, 他紧盯生产现场, 强调产品质量, 不日不夜地跟团队研究宣传口号。通过他一系列的努力和部署, 北冰洋饮料第一批产品一上市, 立刻掀起了一股追寻北冰洋、回忆老品牌的热潮。

重新复出的北冰洋, 刚露头角就一炮打响, 短短一年时间实现了7000多万元的销售业绩, 成功实现民族品牌的强势回归, 在玻璃瓶装汽水市场上与外资饮料百事可乐、可口可乐一争高下。

北冰洋连续几年翻番式的增长, 稳稳地站在了北京玻璃瓶饮料市场前列, 着实让李奇和他的员工欣喜不已。大家清楚, 这其中凝聚了李奇对品牌严谨科学的态度和对消费者的一片爱心。

为了丰富产品, 李奇的策略是不仅走出去, 还要请进来。他从上海、广州、香港等地请来技师共同交流, 实现了南味北调, 口味更新, 丰富产品。他亲手研发的精品果子、精品维生素, 一上市就受到了业内人士高度评价, 被称为面包中的极品, 使传统产品得到了升华, 使一般消费品跨入礼品行列。

李奇最善于运筹帷幄, 洞悉先机。他一直在思考着如何做强做大企业, 如何带领食品产业走向新的辉煌。他大胆实行全产业链的生产模式, 提出发展义利食品商业连锁的设想。他说, 一定要做一家负责任的企业, 做一家百姓信得过的单位。他说, 从生产、到运输、到最终老百姓手里的产品, 他都要保证是最好的、最实惠的。虽然为了发展商业连锁, 公司背负着许多资金上的压力, 但是他坚持了, 并且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 将连锁门店——百年义利开到了80家, 将义利的产品从车间直接送到了老百姓的手里。预计, 在未来3年内, 将门店开设到200家, 真正做到进入社区、进入街面, 为市民提供真正优质的产品。

北京一轻食品集团之所以几十年经久不衰, 最关键的一点是, 义利人视质量为生命。多年来, 公司“以客为尊, 以质取胜, 精益求精, 提高效益”的质量方针都是员工入职教育的第一课。作为舌尖上的企业, 为了确保产品质量, 作为首席技师, 李奇与质检队伍联手, 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加强质量管理, 以保证产品出厂前的万无一失。

北京一轻食品集团有一支精干的质检队伍, 由几名熟悉工艺, 敢于管理的人员组成。李奇和他们一起每天在生产线上巡视, 对每批产品的选料、投放、制作、包装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控, 并形成记录。每月定期召开质量评比会议, 分析产品的质量管理状况。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产品质量, 因而每批原材料要经过两次挑选, 一次清洗, 才能投放生产。每个出厂产品都要经过严格检测, 对产品生产质量的控制发挥了有效作用。

李奇始终强调产品质量和品质的重要性, 他将民族品牌的价值看得无比重要, 他认为民族品牌就应该质量过硬、民族企业就应该信誉过硬。

优质的产品得到了市场的回报。非典时期, 不少食品厂家门庭冷落, 义利面包门前却车水马龙, 销量直线上升。每年“两会”, 义利面包都被指定为专供产品。2004年义利面包被评为“北京市名牌产品”, 并顺利地通过了ISO9001和HACCP两个认证。2008年, 义利面包成为奥运餐饮供应单位;2009年作为阅兵村官兵面包供应的唯一单位;2015年成为“9.3”阅兵的特约供应商。

作为一个具有丰富经验的高级技师, 李奇不仅仅提升自身的技能, 还立足长远, 为企业培养一批批年轻技术骨干, 为企业发展添后劲。他的方法, 一是言传身教, 亲自带徒。每次研发产品, 他总是与青年骨干共同动手, 共同探讨, 培养他们的专业技能。二是校企联合, 扩大科研基地。充分利用学校的理论和设施, 将研发基地拓展延伸。三是请进名师, 现场教练。四是送出企业, 参观学习。“名师出高徒”, “强将手下无弱兵”李奇通过各种有效方法, 使一批批青年技术骨干快速成长, 使百年企业后继有人。

李奇就是这样一位热爱食品行业的企业家。也正因为有这样的企业家, 才使北京一轻食品集团这样的民族企业成为国家经济的支柱, 也才让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的民族品牌得以复兴, 再创辉煌。

民族食品 篇2

我校一直重视食堂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在工作中不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实行分工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模式。我校在认真学习靖边县县教育局《关于开展全省农村中小学校园食品卫生安全专项检查工作的紧急通知》的基础上,我校在5月9日至11日进行了食堂食品卫生安全自查工作,现将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健全组织,细化分工。学校一直把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学校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建立了一支以姚芝东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罗国阳副校长主抓、总务处分工负责的管理队伍,管理人员分工细化,明确责任主体。

二、管理规范,安全第一。学校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办好了餐饮许可证,严格执行管理制度,食堂工作人员按要求办好健康证,管理到位,原料采购、加工制作、食品添加剂使用规范合理,按要求定时对食堂、餐具等进行清洗消毒。在学校食堂食品卫生管理工作中注重强化过程管理,做到专人管理,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三、加强学习,细化管理。学校食堂相关人员认真学习《食品安全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以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通知与精神。严格落实学校制定的各项食品

卫生制度,努力做到常规化。从业人员必须持健康证上岗,学校食堂从未加工制作冷荤凉菜和加工制作豆角。平时在采购物品时做到定点采购、索取凭证、登记造册。使用的食品原料、佐料、食品添加剂、包装成品的食品,鸡肉类、蔬菜类等在入库前由学校后勤人员验货,对于不新鲜,过期,变质等食品一概杜绝入库和使用。每顿的饭菜都要留样待验,并作详细的记录,对剩饭剩菜必须全部作为垃圾除理掉,绝不留到下一顿。工作期间要求食堂工作人员规范操作,遵守卫生管理制度,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上班期间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勤洗手勤剪指甲,不穿拖鞋,不准工作人员在食堂内吸烟、随地吐痰和乱扔垃圾。积极配合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和质量技术监督局对我校食堂卫生与设备的检查,虚心地听取了主管部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整改,消除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民族食品 篇3

【摘 要】 通过探讨哈萨克族民族传统饮食(阿物加勒)中的大部分熟食品(普斯汗巴普特拉尔)的寒热性以及药用作用,为哈萨克医药养生保健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哈萨克;传统熟食品;热性;寒性

【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6-0005-03

饮食不仅是维持人体正常生长发育、新陈代谢所必需的,也是维持健康、提高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功能的重要物质基础。哈萨克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其饮食文化是哈萨克族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并与气候地理环境息息相关。

哈萨克族饮食在食物原料、加工技术、食品的种类、烹制方法、饮食习惯、风俗等方面均体现出了区域特色。哈萨克族是游牧民族,饮食来源主要为牛、羊、马、骆驼、山羊等家畜的肉和奶以及五谷类为主。生产和生活方式决定了饮食必然带有游牧生活特点并创造和制作了适合本民族生活、生存和体型特征的食品来保持自身发展和草原生态的相互平衡。

哈萨克民族传统饮食基本上以熟食品(普斯汗巴普特拉尔)为主。探索哈萨克民族传统饮食的寒热属性,不仅可以了解哈萨克族的饮食习惯,还可以指导分析哈萨克族的体质特点,为养生保健提供一定的参考。

1 哈萨克饮食的寒热属性判断原则

哈萨克饮食的性质与药物性质相同均分为热性和寒性。哈萨克药物与饮食寒热属性判断原则为:服用后身体出现温、热等为热性,出现身热、怕热、出汗、口干、口渴等为超热性;服用后感觉身体凉、尿多的为寒性,感觉身体冷、怕冷、尿多的饮食为过寒性,身体没有明显冷热感觉的饮食为平性。

对饮食寒热属性的认识是在哈萨克传统医学的理论——六元、阴阳、转化、气候、能量等学说的指导下认识的,是哈萨克医药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哈萨克医学古籍《奇葩格勒巴彦》中记载了哈萨克族传统食品加工方法(如煮,煎,风干,蒸等),动物饮食品的寒热性质特征(因年龄、地理环境、季节、动物脏器等的不同)、营养价值、食物对药物治疗的影响、食物的治疗、预防保健作用等。

哈萨克医将药物及食品热性至寒性衰竭排序:超热性(阿斯热俄斯特合特合)——热性(俄斯特合特合)——平性(土热合斯孜)——寒性(苏合特合)——过寒性(吾特肯苏合特合)。

2 哈萨克常见传统熟食品热寒属性

3 总结

综上所述,哈萨克民族常见45种传统熟食品中,15种为热性或超热性,占33.33%;平性25种,占55.56%;寒性或过寒性5种,占11.11%,另外,有10种加工后可成热性或超热性。可见,在哈萨克民族传统熟食品中大多数为超热性、热性和平性,极少数为寒性和过寒性。形成该特点的主要原因是其长期寒冷的生存环境所致。长期居住在寒冷地区,其体质偏寒,需要提供大量的热量来抵御寒气,这一特征决定了应选用寒热性质适宜的饮食品来预防保健,故哈萨克民族传统饮食中以热性和平性的食品为主。因此,掌握哈萨克传统熟食品的性味特点,可以分析哈萨克族的体质特点,从而可以根据体质特点合理地选择饮食进行养生保健,这对疾病的防治有着积极地作用。

参考文献

[1]乌太波依大克·特列吾哈布勒. 医药志[M].乌鲁木齐:新疆卫生出版社,1994:338-340.

民族食品 篇4

1 翻译效应学简介

翻译效应学是由刘瑞强副教授于本世纪初提出、创立的一个新概念, 经过十余年来诸多学者的开拓和发展, 如今日臻完善, 已逐步得到翻译学界的认可。

依据翻译效应学的原理, 翻译效应有四层含义:1) 翻译史研究。包括中国翻译史和世界翻译史。2) 从翻译活动本身, 即从翻译的过程、结果及译入语读者的角度检验译文的效果。3) 针对不同阅读对象、不同阅读目的而采用的不同翻译方法, 也就是翻译方法论的研究。4) 翻译文化研究。指原文通过语言转换, 从本族区域进入异族区域, 并与该区域固有文化发生碰撞后所产生的一种文化变异。这其中, 前三者是狭义翻译效应, 是微观研究;第四点则是广义翻译效应, 是宏观研究。

2 新疆食品名称英译策略

翻译效应学中的“效应”一词, 应用于英译外宣资料时, 有两个指向, 一是对源文 (source language) 文化内涵 (cultural connotation) 的准确表达性 (accurate expressiveness) , 二是译文 (target language) 的规范性 (normalization or standard ability) 和读者的接受性 (acceptability) 。换言之, 译文要考虑两种忠诚, 一是对原文文化和作者的忠诚, 二是对译文文化和读者的忠诚。该文以这两种指向为指导, 讨论以下翻译效应学视角下的新疆民族食品名称英译策略。

2.1 意译法

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和载体, 不同民族的语言既有个性, 又有共性。不同语言之间的个性差异给交流和翻译造成障碍和困难。这时就要求译者依据实际情况来变通, 翻译出源语言的真正含义。在新疆对外宣传中, 谈到新疆特色的民族食品, “馕”首当其冲。馕是新疆典型的民族食品, 是新疆维吾尔族等很多民族的主食, 也深受新疆各族人民欢迎。在翻译“馕”时, 很多中国译者首先想到的是音译法“nang”。而许多在新疆工作学习的英语母语人士常将馕说成是“nan”, 我们可以理解为, 他们认为馕的英译应该是“nan”。从翻译效应学的视角来看, 这两种译法都有所欠缺。前者“nang”是汉语拼音, 虽具有语言上的规范性, 但汉语文化色彩过浓;后者“nan”, 在英语中有其词。《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nan的释义为“a type of Indian bread made without yeast”, 一种印度面包。将新疆馕等同于印度面包, 未免有些牵强, 因两地文化差异、民族信仰皆有所不同, 文化内涵差异巨大, 是将目的语文化强加于源语文化。因此这两个译文都难称为理想译文。此处宜采用意译法, 将馕译为Uygur roast bread。Uygur一词清楚指明了该食品的民族性;roast指明其制作方法, 与西方传统面包的烤制方法toast有所区别;bread表现其是一种烘烤的面食。此种译法, 既忠于源语言的文化内涵, 又具有较好的读者接受性, 达到较为理想的翻译效果。

2.2 增补法

增补法要求在翻译时按意义 (或修辞) 和句法的需要增加一些词语来更加忠实通顺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 如根据原文的语境、逻辑关系及目标语的行文习惯, 在表达时增加原文字面上没有, 但意思上包含的词语。

如在翻译“新疆大盘鸡”这一新疆风味的传统美食时, 有译者给出以下几种翻译:stir-fried chicken with big dish of Xinjiang Muslim characteristic food, sautéspicy chicken和Chicken in big dishes.这几种译法都不尽理想。第一种译法虽然对大盘鸡的特点概括全面, 指出了大盘鸡具有穆斯林风味, 但作为菜名过于繁琐, 而且stir-fry主要指煎炒, 而大盘鸡的烹饪方法是煮炖。第二种译法也有误导, sauté主要指高温爆炒, 并非大盘鸡的烹饪方法。第三种译法过于直白, “大盘乘的鸡肉”, 至于是煮是炸, 则未指明。

更为恰当的译法是Braised Chicken with Potato and Green Pepper。按照柯林斯词典的解释, “When you braise meat or a vegetable, you fry it quickly and then cook it slowly in a covered dish with a small amount of liquid.”也就是说首先快速用油煎鸡肉, 然后用少量的水用小火慢慢的炖。按照翻译效应学的观点, 译文必须同时达到对源语言和译文语言的同时忠诚, 故该译法中增补了potato and pepper, 补充说明了这道菜的主要配料, 使其表达的意义更加完整。

2.3 异化翻译法

异化翻译法 (foreignizing translation) 由美国学者劳伦斯韦努蒂于1995年提出, 认为译文应该保留源语言的语言文化特点, 采取源语言的表达方式来传达源语言的内容, 以利于增加译文的可读性和欣赏性。

比如新疆传统菜品手抓饭, 一般译为finger rice。但这一译法与手抓饭的内涵相去甚远。在英文中, 一般将不用刀叉而直接用手抓取食用的食品称之为finger food, finger rice这一译法也由此而来。但西餐中所说的finger food一般指各类点心, 主要用作正餐前的开胃菜;而新疆的手抓饭则是主食, 其内涵与finger food有很大区别, 所以这一译法未考虑译入语文化的接收程度和译文的翻译效应。因此笔者建议新疆抓饭可以译为Uyghur pilaf。Pilaf一词在牛津词典中的释义为“有蔬菜和佐料的东方风味蒸饭, 常有肉和鱼”, 而加上Uyghur一词修饰则指明其民族特色, 用以区分东南亚等地的类似食品。这一译法突出体现了源语言的文化特色, 使人读来颇具异域风情。

2.4 归化翻译法

归化翻译法 (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 同样由劳伦斯韦努蒂提出, 主张译者应恰当地沿用目的语的惯例和风俗, 利用目的语自身的语言文化素材体现源语言的表达意图, 达到减轻译文读者对译入语文化的异质感。

就翻译的目的而言, 菜谱的主要功能就是吸引宾客用餐, 因此菜谱的翻译必须要考虑其读者的接收程度, 译文要尽量使译入语读者一目了然, 而且不会造成情感上的不适和排斥。如新疆穆斯林美食粉汤可以译为Jelly Cubs with Mutton Soup, 拉条子可以译为Noodles with Mutton and Spicy Vegetables, 薄皮包子可以译为Thin-skinned Steamed Stuffed Bun。以上几个译文参考了西方菜谱命名的方法, 准确直观地体现了菜名的烹饪元素, 迎合了英语语言国家宾客的语言习惯, 达成了较为理想的翻译效应。

3 结束语

新疆美食众多, 独特的饮食文化吸引着众多国外游客, 较高的新疆民族食品英译质量在对外宣传中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翻译效应论给译者提供了一种较新的视野, 译者应在其指导下, 综合不同语境结合不同的翻译策略, 实现较好的对外宣传效果。

参考文献

[1]季羡林.佛教与中印文化交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1990:148.

[2]刘瑞强, 贺继宗.翻译效应学的范畴[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26 (2) .

[3]Hornby A S.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M].6版.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4]黄芳.中餐菜单译法研究[J].中国科技翻译, 2007, 20 (1) :40-42.

民族食品 篇5

一、创新适宜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 独特的区域经济优势

西昌学院虽地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 但独特的区域优势是许多新建本科院校无可比拟的。西昌被誉为春城、月城、阳光城、航天城, 是“一座春天栖息的城市”, 世界著名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所在地, 是集自然、人文、科技为一体的特色民族区域;2006年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009年被评为四川十大最具活力城市称号。西昌地处安宁河谷, 为四川第二大平原, 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农业资源, 有著名的凉山苦荞、会理石榴、盐源苹果、金阳青花椒、白魔芋等, 有全国最大的洋葱种植基地、优质马铃薯种植基地、烟叶种植基地等, 对于食品学科专业的建设发展具备了良好的区域优势。

(二) 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西昌学院“新建本科院校‘本科学历 (学位) +职业技能素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是四川省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根据学院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定位, 坚持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理念, 对食品类专业建设首先要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1. 强化本科学历 (学位) 培养。

普通本科教育在严格遵循教育部本科专业培养规格要求基础上, 强调“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培养机制。[1,2]我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营养与烹饪方向) 三个食品类学科专业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方面具有较大的共通性, 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时强调“厚基础”。通过基础强化, 针对不同专业特点, 在专业课设置上为三个专业共同搭建宽广的专业课类群, 实现学生根据自身爱好、社会需求的“宽口径、多方向”培养。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近几年食品类专业学生就业率、上研率高居全院前列;2006、2007、2009年四川大学食品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录取成绩第一名均为我院培养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

2. 创新实践技能培养。

根据学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用得上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在强化理论教育的同时, 必须加大和创新实践技能培养。首先优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 (实验、实习、实训) 的模块组成比例, 对于理工科类的食品类专业实践教学学分不低于40%。其次将实践教学模块科学合理的划分为公共实践必修课、专业实验课、专业实习必修课、实践教育拓展课、职业技能实训课五个类别, 全面构建职业技能素养培养平台。通过创新实践技能培养模式, 强调职业技能素质的培养和训练, 树立用职业生涯理论指导人才培养的理念, 指导食品专业学生对市场需求形势做出正确判断, 准确定位, 避免了普通本科学生眼高手低和就业难的尴尬局面。

二、创新师资队伍建设的措施

(一) 外延引进, 内涵培养

西昌学院食品学科专业自1995年开始办学, 因地处偏僻, 初期师资队伍建设发展比较缓慢。学院领导因地制宜、因势利导, 制订了师资队伍引进激励机制, 从高校、企业多渠道、多方式引进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教师;同时又制订送出去的培养措施, 鼓励年轻教师进一步考研、读博。[3,4]积极引导教师申报各级种类科研课题, 深入实验室开展科学研究, 多出成果。食品学科专业教学团队现已有专职教师31人, 其中博士3人, 硕士23人, 研究生以上学历占80%以上;有教授3人、副教授10人, 在民族地区普通高校食品类专业师资队伍中力量较强, 且职称结构近年有望进一步改善。

(二) 校企合作, 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

创新实践技能培养模式的实现, 需要强有力的既懂理论, 又熟悉生产实践的“双师型”师资队伍。西昌学院恰处西昌市凉山·成都工业园区, 园区内有大量的食品企业入驻, 对于食品学科专业建设、实践基地建设、双师型师资培养建设都极为有利。学院先后与十余家大中型食品企业签订的校企合作食品学科专业实践建设基地, 为创新实践技能培养模式的实现创造了积极条件。学院一方面积极鼓励教师深入生产一线, 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提升专业工程素养, 逐步形成层次分明, 结构合理, 贴近工程实际的“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另一方面通过食品学科专业实践平台的构建, 结合教师纵向、横向各类科研课题, 为攀西地方的资源开发、科技创新、成果产业转化, 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撑和服务。

三、创新实验实训培养机制

在学院“本科学历 (学位) +职业技能素养”培养模式指导下, 通过多年来对食品类学科专业实验、实训室的建设探索, 改革食品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和方法, 充分发挥食品类专业实践教学的优势;构建了较为完善的食品类学科专业实践、实训教学体系, 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团队, 逐步实现了开放办学, 校企联合。建立了食品类学科专业化、规范化的服务型实训室, 为校内外提供实验、实训教学和职业技能素养训练, 为食品类专业大学生提供职业规划培养服务, 为民族地区食品类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建设和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为进一步提升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食品类学科专业实验实训培养特色, 我们将重点思索以下几个方面。

1.继续探索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中, 食品类学科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建设、发展思路, 在本科学历 (学位) 基本要求下, 强化职业技能素养的实训建设模式。

2.努力构建较为科学、完善的食品类学科专业实践、实训教学体系。通过科学规划、合理配置, 逐步建立系统的食品类专业实验室、实训室、实践基地;建立规范、完善的实验室、实训室使用和开放管理制度;落实食品类学科专业人才学历培养和职业技能素养训练。

3.进一步开放办学, 校企联合, 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团队。拓宽食品类人才培养机制, 采取教师、学生走出去, 企业、用人单位走进来的方式, 校企“产、学、研”一体化, 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培养“本科学历 (学位) +职业技能素养”应用型高职业技能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 实现食品类学科专业学生能就业、就好业, 企业用得上、用得好的人才培养模式, 为区域经济建设提供可靠的人才保证。

参考文献

[1]李忠康.关于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理念的思考[J].长治学院学报.2010.27 (3) :67~70

[2]韦建益.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历史类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0. (23) :44~45

[3]吕红, 凡靖.于新建本科院校实验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9. (6) :232~233

上一篇:工程管网下一篇:发展建设思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