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铁路运输持续增长

2024-09-26

全球铁路运输持续增长(共4篇)

全球铁路运输持续增长 篇1

据国际铁路联盟 (UIC) 发表于2008年3月31日的2007年度统计数据分析表明, 强劲的亚洲铁路市场正在继续拉动全球铁路市场。UIC高级顾问Olivier Georger先生指出, 国际铁路联盟遍布全球62个成员国, 根据这些成员国提供的乘客和交通数据统计, 充分表明了铁路行业走势与“经济和人口发展”以及“全球化贸易链接”之间的关系。

在综合性收益方面必然会存在一些问题, 但是各铁路的业绩汇报还是相对真实的。UIC数据显示出全球铁路总运量呈持续增长态势, 虽然这种增长并非总是反映在市场份额上。表1为2007年度排名前十位的铁路运营商。

客运领域, 印度铁路的报告显示出其在人-公里数上最强劲的年增长率:2007年12.9%的年增长率明显超过了中国铁路8.5%的年增长率。据UIC称, 这2个铁路运营商双双接近7 000亿人-公里/年的客运量, 在12年内使各自的铁路客运量翻了一番。英国铁路运营商也在报告中指出其在客运方面10.8%的增长率, 人-公里数也有着近似比例的增长, 达484亿人-公里——这是该国二战后取得的最高值。

欧洲和日本的国内客运量均取得增长, 增长率分别为1.5%和2%。而俄罗斯则在2006年增长4%之后, 2007年在人-公里数上下降了24%。

印度在货运吨-公里数上也取得了最大幅度的增长, 增长率为9.4%。与之相比, 中国增长了7.6%, 俄罗斯增长了7.2%。欧洲平均增长率 (不包括独联体国家) 仅为1%, 与之相比, 2005年—2006年间的增长率则为4%。鉴于欧洲国际运输量3.5%的增长率, 较低水平的平均增长率表明, 这些国家的国内铁路货运量呈下降态势。

美国铁路协会 (AAR) 称, 在经历了2006年3%的增长后, 美国铁路货运量在2007年出现了1%的下降, 这也反映出美国经济进入了低迷期。然而, 美国仍保持着最大的铁路货运市场, Class Is的运量达2.82万亿t·km。与之相比, 中国为2.211万亿t·km, 而整个欧洲仅为4 120亿t·km。

译自《Rly.Gaz.Intern.》2008, №5, 290

全球铁路运输持续增长 篇2

一、中等收入国家转型:挑战、方向、意义

一个经济体在迈向高收入国家的进程中,如果不能摆脱以往由低收入进入中等收入时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很容易出现经济增长停滞,跌入中等收入陷阱。这主要是因为低收入的国家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原有的成本优势丧失,如果不能实行持续的制度改革和技术创新,就无法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从而使经济出现大的波动,并连带其他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矛盾集中爆发。同时,中等收入国家转型对于世界经济发展还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其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将为低收入国家产业发展提供机会,另一方面其消费升级也将为发达国家创造新的市场需求。要避免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国家必须依靠结构改革获得持续的增长动力,转向更加均衡、可持续、包容性的发展方式。在转型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中等收入国家必须从自身国情和发展阶段出发制定发展政策,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一些中等收入国家在实施宏观经济政策时,受西方完全自由竞争市场理论影响,政府作用被极度削弱,政策缺乏稳定性,这对经济转型十分不利。市场的作用固然重要,但政府的作用在于弥补市场失灵,同样不可忽视。有效的政府治理将促进制度框架完善、科学宏观调控、优化公共服务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稳定,为“无形的手”更好地调配资源保驾护航,共同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在自主选择发展道路、使政府和市场作用相协调的基础上,中等收入国家就可以按照新增长理论的框架从制度创新、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经济开放等方面培育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突破生产要素收益递减的规律,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二,坚持改革,不断推动制度创新。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是制度创新,没有良好的制度就无法适应技术进步和物力人力资本积累,就无法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实际的产出。国家制度体系的重要基础和支柱是财政体制,以财税体制改革为突破口,通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将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产生有效的激励和约束,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三,紧紧依靠知识和技术创新驱动发展。有学者测算,全要素生产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潜在增长率就可以提高0.99个百分点。要正确处理好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的关系,一方面通过引进、吸收、再创新逐步提高中等收入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敢于挑战科技高峰,要结合自身优势合理布局,努力取得原创性突破,掌握关键和核心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中等收入国家经济转型过程中,逐步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挺进尤为重要。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要完善创新的宏观条件,尤其是针对具有创新性的初创企业,要减少障碍和行政负担。

第四,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改善公共服务水平,将社会安全网变成经济增长的跳板。人力资本具有很强的正外溢效应,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中等收入国家应进一步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特别是通过改善教育、卫生、社保等公共服务,扩大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公平性和可及性,为本国人力资本积累创造良好条件。

第五,要进一步提高经济开放度,特别是要加强中等收入国家之间相互投资和经贸合作。根据WTO的《世界贸易报告2013》数据,2011年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额占全球总贸易额的47%;其中,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南南贸易占全球贸易的24%,是1990年的3倍。南南贸易和投资不仅是中等收入国家自身重要的增长来源,也为全球经济注入了新的动力。深化南南经贸合作,加强中等收入国家的产业转移和对接,有利于摆脱对发达国家市场的依赖,启动贸易这一增长的发动机。

二、多边开发机构的转型

多边开发机构是中等收入国家的合作伙伴。中等收入国家与多边开发机构之间是双向互利合作的关系。一方面,多边开发机构具备雄厚的资金、知识和人才优势,是中等收入国家转型的重要合作伙伴;另一方面,中等收入国家是全球发展的中坚力量。多边开发机构加强与中等收入国家合作,帮助中等收入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多边开发机构履行发展职能的重要方面,也是加强自身财务和业务可持续性,丰富发展理论的重要手段。

多边开发机构应从以下几方面支持中等收入国家转型:一是多边开发机构要继续进行治理结构改革,提升中等收入国家在多边开发机构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发言权;二是多边开发机构增强向中等收入国家转移资源、纠正全球发展不平衡的作用;三是多边开发机构要不断降低贷款和知识产品的成本,创新服务工具和合作模式,提高灵活性和适应性,更好更快地满足中等收入国家多样化的需求,提高发展援助效益;四是多边开发机构应大力支持中等收入国家深入开展南南合作,推动全球发展理念的创新,促进南南发展经验交流。积极探讨中等收入国家与多边开发机构的项目合作,可采取联合融资、平行融资、风险担保等多种方式。

三、中等收入国家与多边开发机构合作的转型:

以中国与世界银行的创新合作为例

世界银行(以下简称“世行”)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开发机构,是全球多边发展援助体系的核心。自世行成立以来,一直引领着全球发展思潮和发展政策,并通过发展援助资金推行其发展理念。1980年,中国恢复在世行的合法席位。全球最大的多边开发机构与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从此开展了一系列务实合作,影响和意义非常深远。

30多年来,中国与世行的贷款和知识合作成效显著,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改革与发展进程,也为世行丰富发展理论、创新发展理念、在全球范围内减少贫困、促进共同繁荣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与世行合作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仍有大量贫困人口,城乡、地区发展差异很大,推进改革、调整结构、减少贫困、节能减排的任务很重,仍然需要世行的资金、技术、知识支持,特别是在帮助中国借鉴国际经验、设计改革实施方案方面,需要世行发挥独特作用。另一方面,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多边发展援助机构,双方合作更具有全球意义。中国对世行的资金支持将促进世行在低收入国家开展减贫工作,中国发展的成功案例将丰富世行的全球实践体系,帮助世行更有效地制定各项战略和政策,中国与世行开展的三方合作将为国际发展合作开启新的模式。金墉行长曾指出,双方合作是全球典范。但要长期保持典范的地位,需要双方加倍努力,继续立足中国国情和世行比较优势,集中优势资源,创新合作方式,突出合作重点,强化合作效果。

笔者相信,在中等收入国家自主转型发展,多边开发机构主动转型服务中等收入国家,以及双方合作模式的转型创新共同作用下,广大中等收入国家一定能够实现发展跨越。中等收入国家的繁荣发展也必将拉动全球经济的全面复苏和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

全球铁路运输持续增长 篇3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ABI Research的数据显示, 2013年全球范围内的Wi Fi热点部署量总计达到420万个, 到2015年将增加至710万个, 并且将在2013年—2018年之间继续保持15%的年复合增长率, 届时将超过1.05亿个。其中, 68.6%的Wi Fi热点在亚太地区部署, 仅中国就已部署了62万个Wi Fi热点。

业内人士称, 目前仍未探索出成功的Wi Fi盈利模式, 直接向用户收费的模式很难推行, 中国大陆的运营商正在试图通过提供增值服务来寻找Wi Fi的商业模式。

全球铁路运输持续增长 篇4

2011年11月1日, 20国集团峰会在法国戛纳召开前夕, 世界银行集团发布的最新《食品价格观察》指出, 全球食品价格居高不下和持续波动, 对最贫困国家的影响最大, 令全球经济雪上加霜。虽然世行的食品价格指数比2011年2月达到峰顶时下降了5%, 比9月略低了1%, 但仍然比2010年9月的水平高19%。

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说:“粮食危机远未结束”。他敦促20国集团把粮食放在首位。他说:“价格仍在持续波动, 世界上千百万人仍在受害。世界银行一直在与20国集团主席国法国以及我们的国际合作伙伴机构密切配合, 采取措施保护最弱势人群, 减少食品价格波动造成的危害, 同时也在着手解决一些根本性的问题。我们要牢记, 防范危机不仅仅是围绕银行和债务。世界上千百万人每天都在面对饥饿和营养不良的危机。在戛纳, 20国集团能够和应当采取措施来解决他们的需要。”

根据按季度发布的《食品价格观察》, 近来泰国遭遇的50年一遇的洪水可能增加了短期内的不确定性, 据估计产量损失达到总产量的16%至24%。同时, 非洲之角的粮食危机仍在继续, 该地区受灾人口达到1330多万, 比8月份增加了100万, 且前景依然堪忧。报告指出, 粮食价格上涨了30% (2010年9月~2011年9月期间) , 玉米价格上涨43%, 稻米价格上涨26%, 小麦价格上涨16%, 大豆油价格上涨26%。不过, 上季度粮价上涨的3%基本上被油脂价格下降的3%所抵消。

此外, 对全球经济的担忧可能会影响到对农业研究和提高农业生产率的技术开发的中长期投资, 尤其是在粮价持续波动的情况下。在不断努力改善波动相关信息的同时, 20国集团农业部长们推出了“农业市场信息系统 (AMIS) ”, 9月份正式启动, 目的是增强短期全球粮食前景特别是库存量的市场透明度, 监测发现反常的国际市场状况, 以便及早采取应对措施。

Eco2城市:兼具生态可持续性和经济可持续性的城市发展指南

2011年11月8日, 世界银行在清华大学发布了《Eco2城市:生态经济城市》中文版。主要作者铃木博明先生, 世界银行经济财务及城市部首席城市专家就“Eco2城市:生态经济城市”进行了主旨演讲。中新天津生态城管理委员会财政局局长张尔祥就“中新天津生态城的愿景、理念及实施”进行了介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毛其智教授主持了此次发布会。

在发布会上, 铃木博明先生说:“这一史无前例的城市扩张给我们带来了千载难逢的良机。我们可以通过城市的规划、发展、建设和管理, 使城市同时兼有生态可持续性和经济可持续性。摆在我们面前的时间不多。我们今天一起做出的决策, 能够为当代人和后代人锁定系统收益。”今天, 中国有将近5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 预计到2030年城市人口将达到65%以上。快速城市化带来了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问题, 对土地、能源和水等稀缺资源形成了巨大压力。因此, 采取兼顾经济和生态的综合性城市发展模式是当务之急。

链接:

Eco2城市或生态经济城市指的是, 城市通过包容、可持续和资源节约型的方式, 为其居民创造经济机会, 同时也为子孙后代保护和培养当地生态, 保护和培育环境等全球公共资源。30年来中国经历了快速的城市化。

世界银行中国局局长罗兰德说:“世界银行一直在与中国合作促进全面可持续的城市发展。这本书提供的分析和操作框架对中国发展有可持续性、社会和谐、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型城市具有直接的意义。”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毛其智教授指出:“近年来, 中国政府从建立科学发展观出发, 提倡生态文明和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据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统计, 截至2011年2月, 国内已有259个地级以上的城市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或“低碳城市”的发展目标。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探索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最积极的国家之一。

世界银行主管可持续发展的副行长雷切尔.凯特11月16日赴北京访问, 并对包括本刊记者在内的几家媒体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回答。

气候变化问题:

雷切尔.凯特表示, 很明显, 在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上, 各国进展比大家期望的要慢。时间拖得越长, 选择越少。在国际上, 辩论的过程非常缓慢。在国家层面, 我们看到很多国家进行了创新, 比如中国建立国内碳交易市场, 其他国家都在关注着这一创新。我们看到中国取得的进展, 包括在绿色建筑方面, 在如何推进清洁和绿色城市化方面, 在如何清理工业垃圾方面, 各国都在效仿新加坡、韩国、中国。对很多国家的创新需要给予支持, 虽然国际层面的辩论和谈判进展令人沮丧。关于德班气候大会, 我认为预测谈判结果没有什么意义, 因为这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世行的作用是支持各国参与到这个过程中, 引起对一些问题的重视。世行的作用是说明气候变化的真实情况。气候变化实际上是一个发展问题, 气候变化影响到各国今天的选择。这不是一个明天的问题, 这是一个今天的问题。我们在德班气候大会上的重点之一是提出非洲的气候变化问题, 非洲大陆有着令人惊叹的成功发展故事, 同时也存在大量的贫困。问题是如何帮助非洲国家适应气候变化, 同时通过经济发展吸收适应气候变化的成本, 让非洲国家从国际协议中受益。我们的另一个重点是农业, 农业是非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气候变化也有很大影响。我不知道德班会议将会带来什么结果, 但国际社会需要参与辩论, 努力建立全球性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机制。我们的作用是帮助各国了解什么是低碳增长, 什么是绿色发展, 有哪些机会可以利用。

文化产业:

中国具有非常浓厚的文化产业, 需要加以保护和进行可持续的开发。文化产业是中国经济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为各省和中央政府提供贷款和咨询服务, 帮助保护和发展文化产业。我们有一些具体的项目, 比如孔孟遗产地的保护项目。我们相信这是一件双赢的事情, 保护文化遗产可以引领地方经济发展, 对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都十分有益。

世行水利和城市发展部主任柯保罗补充说, 我们从1993年开始介入中国的文化遗址保护, 到2011年相关的贷款项目达到13亿美元, 其中2.5亿美元专门用于文化遗产保护, 包括孔孟遗产地保护、甘肃、丽江, 以及贵州、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保护等。

雷切尔.凯特同时也表示, 中国政府认识到文化产业的重要性, 世行拥有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经验, 很愿意把这些经验介绍给中国。

中小企业的问题:

在当下的经济动荡和不稳定期, 保证中小企业有资金渠道, 有支持渠道, 这样才能加强它们的商业计划和成长, 这对于任何国家都是一个基本的策略。世行帮助各国政府研究投资环境和规管制度, 确保规管制度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世界上大多数人都在中小企业里工作, 对于以就业为重点、以推动就业的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国家, 中小企业十分重要。世行帮助政府改善对中小企业的规管制度, 还帮助银行扩大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通过世行以及面向私营部门的国际金融公司对中小企业给予扶持。我们同中国政府开展了有益的政策对话, 交流如何加强对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的支持。

中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表现:

每一个国家 (在治理气候变化问题上) 的路径都是不同的, 起点也不同, 但全球各国的目的地是一致的。每个国家到达这个目的地的路径是不一样的。国际社会都承认, 中国的挑战不同于印度, 不同于欧洲, 也不同于美国。中国的挑战规模之大是很清楚的, 中国正在采取很多必要的措施和工具, 中国政府显示出其领导力, 去尝试运用不同的工具到达目的地。 (看着窗外的雾霾) 中国有自身的问题, 西方国家也有自身的问题。就像我们的谚语所说的, 当你在登山的时候, 往后看, 看到你走了多远, 往前看, 你会看到你还要走多远。50年前, 欧洲的城市也有这样的雾霾, 20年前, 美国的城市也有这样的雾霾。中国一直保持每年9%的GDP增长率, 每个国家面对的问题都是如何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权衡取舍。中国现在从事的是人类历史上从没有过的城市化。城市化的速度, 城市化的路径, 都是未知的领域, 是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经历过的, 所以没人能说这条路是对还是错。这是不是一个紧急的问题呢?是的, 这是一个全球性的当务之急, 国际社会的任务是制定一个关于目的地的国际协议, 而如何到达这个目的地, 这是由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来讨论决定的。

过去的“雾都伦敦”:

伦敦做了什么?当时到了一个决策关头, 空气非常不健康, 经济受到了负面影响, 受到了雾霾的影响。所以采取的政府对策就是让这些污染产业转移到城外去, 中国也在这样做。公共政策制定了标准, 迫使产业去达到这些标准, 迫使产业投资去进行治理。产业付出了代价, 但如果不治理, 代价就是人们生病, 体质虚弱无法工作, 儿童和老弱病残无法出行, 从而也丧失了城市的经济机会, 因为人们不愿意去城市里工作或做生意。中国政府了解这些问题, 解决方案也不是中国独有的, 问题是应对的速度有多快。我在欧洲长大, 那里没有雾霾, 但在1980年代, 我们经历过酸雨, 主要是苏联的工厂烧煤造成的, 酸雨是没有国界的, 酸雨飘到我们的山上, 落在我祖父的绵羊身上。所以我们开始有了环境污染治理的制度化, 这是几代人的工作, 不是一蹴而就的。

金融机构需要做的:

谈到未来, 未来需要更多的可持续性, 未来需要基于工业过程和技术使我们能在不耗竭自然资源的情况下承载70亿或者更多人口。从融资的角度, 我们不仅要投资绿色技术, 也要投资那些注重管理环境风险的公司, 这是一种聪明的投资策略。有很多证据显示, 在世界各个市场上, 在上市公司里, 公司如果有良好的环保表现, 会更容易吸引长期投资。这在中国不太容易证明, 因为大部分公司没有上市, 资本市场还在发展中, 但在世界各地有很多证据证明这是真的。这也是为什么深圳和上海证交所都要甄别治理好的公司和治理不好的公司。还有绿色信用机制, 非常具有创新性, 把公司的环保表现与公司的信用与生存联系起来, 我认为这是一项很重要的革新, 对于中国非常重要, 泰国、老挝、越南都在试图复制。这已经成为其他国家的一个典范了。中国要解决环境问题, 还需要金融机构展示出更大的领导力, 如何去奖励环境表现和环境治理良好的公司, 包括私营公司。你不能要求公司去承担更多的责任而不断增加他们的支出, 根本问题在于他们的商业模式要具有可持续性。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寻找各种方式来奖励环保行为和环保表现良好的公司。世界各国的银行越来越明白这一点, 他们更愿意投资环境表现好的公司。从环境风险角度来说, 中国可以考虑采纳“赤道原则”, 中国的兴业银行签署了“赤道原则”, 全球有70多家银行签署了“赤道原则”, 中国的很多大银行都在日益国际化, 都应当考虑签署“赤道原则”。对于中国来说, 令人兴奋的是, 随着中国碳市场试点的开展, 如果按照计划到2015年这些试点形成一个全国性的碳市场体系, 这里面的潜力是非常巨大的, 有潜力去帮助制定全球碳市场的价格, 或者至少传递一个碳价格的信号, 这是很重要的, 对于其他国家发展国内碳市场也很重要。世界银行集团的另一项工作是从国际交易方面帮助降低发展中国家企业和政府的准入障碍, 中国有碳市场, 澳大利亚有碳市场, 哥伦比亚、智利有碳市场, 欧洲有碳市场系统, 让发展中国家都能进入, 从碳融资中受益。所以, 我们密切关注澳大利亚的情况, 我们和世界各地一些国家开展对话, 我们也在密切关注中国的试点, 因为这对世界其他国家非常有用。在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上, 我认为首要问题是每个国家应当不仅关注农业, 关注能源, 关注这些部门如何对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更需要了解这些部门之间的联系互动。对于许多国家, 能源、水和食物构成综合性的挑战, 水对于能源是必不可少的, 水对于农业、对于食品生产也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了解这些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可持续发展辩论的重要内容。所以, 我们能够做的是协助各国不仅考虑农业部门的未来、能源、水利、交通, 而且要考虑他们之间的相互契合, 考虑需要做出哪些权衡取舍和抉择。

世界银行《东亚经济半年报》强调抓住机会重新聚焦长期改革

2011年11月22日, 《东亚经济半年报》预测, 在欧洲充斥不确定性和全球增长放缓的情况下, 2011年东亚发展中国家的实际GDP增长预计为8.2% (如果不包括中国则为4.7%) , 2012年预计为7.8%。内需对东亚中等收入国家经济增长贡献最大, 但在财政货币政策正常化驱动下正逐渐趋缓。

世界银行东亚与太平洋地区首席经济学家霍夫曼说:“欧洲在财政紧缩过程中增长率降低, 银行需要提高拨备覆盖率, 这些都会对东亚造成影响。欧洲银行信贷减少, 也会影响到流向东亚的资本流量, 但东亚地区的高额储备和经常账户盈余可以保护大多数国家防范再度出现金融压力的影响。基于目前的增长预测, 预计到2011年年底, 东亚发展中国家将有3800万人脱贫。我们十分关注全球经济形势可能对东亚地区弱势人群带来的影响, 因为像食品价格飙升之类事件与收入增长缓慢结合在一起, 就会影响减贫的努力。”在应对全球经济放缓之际, 东亚地区的决策者们开始重新考虑自己的政策选择。

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报告主要作者卡蒂娅.沃斯特罗努托瓦说:“各国政府可以抓住这个机会重新聚焦改革, 以推动中长期的增长。增加对基础设施、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投资, 可以帮助各国提高生产率, 提升产业价值链。任何可能采取的财政刺激计划都应当在财政上具有可持续性, 目标明确, 以促进加强内需驱动型增长所需的结构转型作为方向。”

链接:

上一篇:行政取缔下一篇:《广玉兰》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