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健康教育研究

2024-08-02

高血压病健康教育研究(精选12篇)

高血压病健康教育研究 篇1

高血压病是临床上最常见、发病率最高的慢性疾病之一, 其晚期引发的心、脑、肾等各器官并发症是造成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危险因素。据有关文献报道, 目前我国高血压病患者健康教育前的知晓率为26.6%, 服药率为12.2%, 控制率为2.9%, 健康教育后其知晓率为77.6%, 服药率为38.6%, 控制率为20.9%[1]。由此可见, 健康教育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手段, 可以提高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因此, 开展高血压病健康教育对提高高血压病患者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至关重要。笔者现结合高血压病健康教育近况综述如下。

1 对高血压的认定

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 非同日3次测量, 收缩压≥140 mm Hg和舒张压≥90 mm Hg, 可诊断为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目前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 血压低于140/90 mm Hg, 也应诊断为高血压[2]。轻度高血压病患者 (1级) 血压大多波动为 (140~159) / (90~99) mm Hg;中度高血压病患者 (2级) 血压为 (160~179) / (100~109) mm Hg;重度高血压病患者 (3级) 血压为≥180/110 mm Hg。

2 健康教育的实施者

2.1 医生

包括医院临床专科医师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陈小凤[3]调查显示, 高血压知识的65%来源于医生。

2.2 护士

护士是对住院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主力军。据有关文献报道[4], 调查的146例患者中, 有95%的患者希望出院时由护士针对其具体情况详细讲解有关健康知识。徐瑞华等[5]在对550例社区居民的健康教育中, 意识到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 护士角色应扩展为教育者, 同时护理工作范围也应不断扩展, 护士工作不能局限在医院, 而应扩展到社会、家庭。

3 健康教育的对象

3.1 健康人群

宣传相关知识, 使健康人群更多了解高血压判定、监测及预防等知识。刘艳[6]认为, 以健康生活方式为主要内容的一级预防可使高血压发病率下降55%。对社区人群进行健康教育是防治高血压病最经济和最有效的策略。一级预防是指已经有高血压危险因素存在但尚未发生高血压人员的预防, 其主要措施是:倡导合理的饮食结构, 限制高盐饮食和高脂饮食, 戒烟限酒, 定期体检, 坚持有氧运动, 缓解心理压力等。

3.2 高危人群

对血压未达到国际统一标准但具有高血压病易发因素或危险因素的人群, 如肥胖、高脂血症、高盐饮食、吸烟酗酒、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病史等高危人群施以健康教育, 对预防高血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7]。针对高危人群可采取二级预防措施, 通过医疗手段控制疾病发展, 从而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避免疾病发展。

3.3 患病人群

结合高血压病危险因素对患病人群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 对轻度患者可采用二级预防, 对重度患者可采用三级预防, 针对不同患者进行规范化治疗和随访, 纠正其不良生活方式, 重点进行高血压病药物治疗、并发症的预防教育, 使其明确终身治疗的必要性。杨树泉等[8]对95例社区高血压病患者采取二级预防措施, 结果显示, 血压控制率由14.7%上升为67.4%, 干预后血压水平明显下降。

4 健康教育的形式

根据高血压病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心理和性格等不同特征, 实施不同的健康教育形式。健康教育形式多种多样, 如口头教育、书面教育、示范教育、集体授课、健康咨询、个别谈话、电话提醒、跟踪随访、报刊、宣传栏、电视、展览等形式, 但并不是每一种方法都对所有高血压病患者产生明显效果, 最关键的是根据特定环境和人群选用较合适的方法。谢小曼、李素青等[9,10]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取得了良好效果。王华艳等[11]针对农村居民特点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下指导—合作—共同参与型的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方式, 取得明显效果。

5 健康教育的内容

5.1 生活方式的教育指导

教育患者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与体力劳动, 长期从事注意力高度集中、过度紧张的脑力劳动者和在视、听觉过度刺激环境中工作的患者, 要注意放松精神, 适当调节工作和休息[12]。患者可结合血压变化和自觉症状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 如散步、打球、登山、太极拳、游泳等运动。保持充足的睡眠, 按时休息。指导高血压病患者无论是坐位、卧位或下蹲起立时都要动作缓慢。注意季节变化, 尤其是冬春季节及秋冬季节, 老年患者应尽量避免骤然接触寒冷空气[13]。居住环境要保持空气新鲜。

5.2 饮食知识的教育指导

合理饮食是避免高血压危险因素的基础, 对药物发挥起着有益作用。

5.2.1 限制钠盐及胆固醇量摄入

高血压病患者平时宜食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食物, 以清淡素食为主。日均摄盐量每增加1 g, 平均高压上升2 mm Hg, 低压上升1.7 mm Hg[14]。中度高血压病患者摄盐量应控制在3~5 g/d, 重度高血压病或合并并发症患者摄盐量应控制在1~2 g/d。多食富含钾、钙而低钠的食品, 如木耳、茄子、花生、海带等。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及豆类制品, 如萝卜、芹菜、西红柿、苹果、西瓜等。

5.2.2 限制体重, 避免肥胖

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 同时也是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 保持正常体重指数 (BMI) 20~24 (kg/m2) 是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措施之一[15]。据有关文献报道[16], 体重增加12.5 kg, 收缩压可上升1.33 kpa, 舒张压升高0.93 kpa。因此, 严格控制体重非常必要。

5.2.3戒烟禁酒

据有关文献报道, 4年内男性持续饮酒者比不饮酒者高血压发生几率增加40%, 每周饮酒量超过300 ml者, 比不饮酒者的收缩压增高3.5 mm Hg, 舒张压增高2.1 mm Hg, 饮酒还可降低降压药的疗效[17]。郭喜娟等[18]认为, 应向患者讲解吸烟所致的加压效应可使高血压合并症的危险性显著增加, 并降低或抵消降压治疗效果, 烟草中的尼古丁可刺激肾上腺分泌儿茶酚胺, 导致血压升高。

5.3 心理健康的教育指导

高血压病是一种心身疾病, 与情绪紧张、环境不良刺激等心理和社会因素有关, 患者多有焦躁、抑郁、易激动等心理特点[19]。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年龄、性格、文化程度等不同特征给予不同的心理指导, 使患者学会自我心理疏导, 始终保持乐观心理, 以利于控制血压水平。

5.4 儿童时期的教育指导

有关研究表明, 高血压病与儿童时期的血压有密切关系。因此, 健康教育要从儿童抓起, 尤其是对家族性高血压儿童, 3岁以后应开始监测血压, 合理膳食, 加强体育锻炼, 控制体重, 避免肥胖。建立健全中小学生定期体检制度, 最好每学期测量血压1次。提倡将体育课纳入中考、高考范畴。社区应高度重视高血压病, 建立相关制度[20]。

5.5 用药过程的教育指导

5.5.1 降压药种类及服药原则

现在的降压药物种类和品种繁多。降压药应尽量口服, 并坚持长期用药, 通常从单药开始, 阶梯加药。同时根据患者反应随时调整, 避免间断式服药或无症状不服药等情况。据有关文献报道[21], 最大限度地简化用药方案是提高高血压病患者用药依从性最有效的干预措施。

5.5.2 药物副作用的告知

向患者讲解药物有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如常用吲达帕胺可引起低钾血症、血脂增高、空腹血糖增高, 常用倍他乐克可引起三酰甘油升高、胃肠不适、乏力等。同时根据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 及时调整用药。

5.5.3 服用药物的注意事项

特别告知患者当使用可引起直立性低血压的药物时应注意改变体位, 要动作缓慢, 尤其是在夜间起床时更应小心, 如突然发生头晕时应原地休息, 待症状缓解后再活动[22]。高血压病患者不可随意停服降压药, 否则会引起血压反复波动。患者如需减量, 也应按照医嘱逐渐减量。

5.6 出院前的教育指导

(1) 教会患者及其家属测量血压的正确方法及注意事项; (2) 按时服药, 合理饮食, 生活规律, 定期复查血脂、血糖、肾功能等; (3) 血压急剧升高时, 应及时卧床休息, 并舌下含服硝苯吡啶或卡托普利等降压药物, 与此同时, 家属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求救, 以便让患者尽快入院接受治疗。

6 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指标

效果评价指标对实施健康教育的患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效果评价指标主要有: (1) 知识评价指标, 如高血压相关知识掌握情况; (2) 态度评价指标, 如对高血压防治的态度认识; (3) 高血压病患者的服药率、治疗率、控制率等评价; (4) 行为评价指标, 如平时饮食、吸烟、运动等监测结果。欧阳晓燕、王建骏等[23,24]的研究表明, 通过健康教育, 可以明显增强高血压病患者的自我管理, 提高高血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和高血压控制率。陈珺芳[25]使用的社区随访干预管理式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患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促使血压控制率上升。

7 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 传统的护理方式在健康教育方面还没有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 应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教育活动为患者提供更多信息, 以减少高血压发病率、病残率及病死率。 (2) 目前由于我国护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 有些护理人员存在缺乏健康教育技能训练及学历不高等问题, 有关调查显示, 只有21.2%的患者接受过医务人员的指导, 护士对住院患者做过健康教育的比例更低, 仅占11.5%[26]。因此, 培养和提高临床护士对高血压病的知识再教育及健康教育能力是当务之急。 (3) 受地域及文化水平限制, 农村及边远山区患者接受健康教育的机会较少, 高血压病健康教育知识需求量大。 (4) 随访困难[27]。部分患者家住山区, 交通不便、通讯设施差等因素造成随访困难, 患者有问题时不能及时咨询护士, 护士也不能及时评价患者的教育效果并提供新的宣教内容。

综上所述, 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患者的病情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应不断总结经验, 加强学习, 保证健康教育在高血压病患者管理中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高血压病健康教育研究 篇2

授课对象:全科人员 学

时:一课时

授课名称:高血压的健康教育 教学目的及重点:

主要目的是通过本次学习知道按时服药和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性。使人们树立良好的健康意识和良好的生活行为和习惯。

参考资料:

参照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中国实用护理学杂志。

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

(一)高血压的危险行为

1、不控制体重 超重与肥胖是高血压的首要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表明,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与体重的增加成正比,肥胖组的高血压危险性是正常组的8倍以上,在20—30多岁时体重增加的人危险性最大。

2、高钠盐饮食

健康成人的钠盐生理需要量为5g/d,多余的钠盐是导致高血压病的重要原因,与脑中风、心脏病和肾脏功能衰竭有关。典型的中国饮食如人工腌制食物及酱油,含钠盐较多。

3、饮酒

饮酒作为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已被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实。

4、紧张刺激

是内外紧张刺激因子引起、有明显的主观紧迫感觉、相应的紧张行为表现和伴随的生理、心理变化等一系列活动过程。若过于强烈持久或反复发作,可导致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性和器质性病理损害。

5、吸烟

高血压病患者若大量吸烟,则出现心脏病以及心脏病致死的危险性大为增加。

6、缺少锻炼。

7、从医行为不良 主要表现在不能严格遵照医嘱坚持进行多种非药物治疗和服药。

(二)健康教育对策

由于自身的不良行为引发的危害因素,应通过健康教育来培养健康行为,尽可能地消除危害因素。低盐、放松、减肥、锻炼、不吸烟、按时服药是预防和控制血压的行为措施,使用行为诊断模式,可找出这些影响健康行为的因素,制定具体的教育干预措施

(三)高血压教育流程

1、筛检

社区健康教育工作者先要对社区内的人群进行筛检分类,确定一般健康人群、高危人群和各类高血压患者,以便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

(1)高血压的诊断标准1993年3月WHO提出诊断高血压的新标准:成人高血压≥18.67/12KPa[140/90mmHg],正常成人血压:<18.67/12KPa。

(2)高危人群 高危人群并无绝对标准,多根据项目要求而定。一般说凡具有下列一项危险因素者,均可列为高危人群,并应作为筛检重点对象: 父母双方或或一方有高血压病史者;体重指数≥25或体重(kg)>1.1×(身高(CM)-105)的超重肥胖者,包括少年儿童; 摄盐量≥10g/d者; 饮高度白酒≥100g/d,且饮酒≥4次/周者; 血压值偏高:SOP17.33—18.53kPa和/或DBP11.33—11.87kPa者; 吸烟量≥20支/d,超过一年者;经常接触噪声、紧张度高、情绪不稳定者;连续口服避孕药物一年以上者;少运动者。对前6项的高危人群应作重点健康教育对象。

2、高血压病健康教育(1)高血压病健康教育内容

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内容与非药物治疗

健康教育干预内容与方法目标控制体重与减肥减少摄入的热卡,适度增加有氧运动量,使体重指数保持在20—24。

膳食限盐人均摄盐量可控制在6g/d以下。

限制饮酒与咖啡,提供戒烟提供不饮或少饮酒与咖啡,不酗酒,每日饮酒量应≤1两白酒(酒精30g的量);提供不吸烟,已吸烟者劝其戒烟或吸烟<5支/d。

合理膳食,吃得恰当,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增加新鲜蔬菜和

减少脂肪 水果,喝牛奶;每日所吃脂肪的热量

<30%总热量,饱和脂肪<10%(高血压患者<7%增加及保持适量有氧运动

学会一种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方法:“散步慢跑倒退行,骑车游泳太极拳;形式自便有氧舞,跳绳爬山踢毽。”并坚持经常实践,保持理想体重。松驰与应急处理训练通过气功、太极拳、瑜咖功、听音乐、练书法以及绘画等活动降低交感神经系统活性,提高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应激水平;避免紧张刺激。定期测量血压学会家庭内定期自测血压或到社区卫生保健服务点测量血压。

高血压病健康教育处方

心胸开朗,保持乐观、稳定、平和的情绪。定食定量,少吃多餐,肥胖者要限制进食量,适当增加活动量以减轻体重。少食动物脂肪和胆固醇高的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和杂粮。吃低盐膳食,食盐每天不超过5克。不抽烟,少饮酒,晚饭后不宜饮浓茶和咖啡。生活要有规律,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保持充足睡眠,适当参加体育锻炼。避免受寒。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排便时下蹲和立起时勿过猛过快,最好用坐式马桶。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注意观察降压的各种副作用。

当血压降低后不可马上停药,应减到维持量(最小有效量),并坚持长期服用。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此病往往会在各种不良的诱因下并发各种严重的疾病,甚至会危及生命;如脑出血等。所以如何预防、治疗高血压病应该引起中老年人的重视。

1、一般高血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必急剧降压,以缓降为宜,同时血压不宜降得过低而影响心、肾供血,以18.7-23.0kPa(140-90mmhg)为宜。

2、密切观察血压。测血压每日两次,定时间、定部位测量,避免误差,必要时测两上肢对照。

3、血压急剧升高、剧烈头痛、视力模糊、气促、心绞痛、心动过速等为高血压危象的表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以至失语偏瘫等为高血压脑病的表现。如出现以上症状,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4、许多降压药物,如哌唑嗪、胍乙啶等,均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常于患者坐起、站起时发生,嘱患者变换体位时动作应慢,站立时间不宜过长,如果出现症状应立即平卧,以免突然倒地发生意外。

5、使用血管扩张剂硝普钠时,从小剂量开始,根据血压调节给药速度,由于该药对光敏感,需新鲜配制,滴注瓶需用银箔或黑布包裹。

6、避免精神紧张及不良刺激,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7、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可自行停药,以免发生停药综合征,即出现血压迅速升高和交感神经活性增高的表现,如心悸、烦躁、多汗、头痛、心动过速等。有冠心病者,由于儿茶酚胺释放增多,心肌缺血加重而出现心绞痛、心梗或严重心律失常。发生此种情况应立即复诊。

8、注意劳逸结合,保持乐观情绪,适当参加体育活动。

(四)营养素影响

1、钠

食盐摄入与高血压病显著相关,食盐摄入量高的地区,高血压发病率也高,限制食盐摄入可改善高血压症状。因纽特人淡食,食盐4g/d,患高血压病少;日本北部居民食盐26g/d,发病率为40%。肾性高血压可因钠的影响而恶化,减少钠摄入可改善症状。钠潴留引起细胞外液增加,心排出量增高,血压上升。高血压病死者,动脉壁钠和水明显增高。妊娠毒血症若不限钠,病情迅速恶化,给低盐饮食症状改善、血压降低,均说明钠是引起高血压病的主要因素。

2、热能

者高血压发病率比正常体重者显著增高,临床上多数高血压病人合并有超重或肥胖。而限制热能摄取,使体重减轻后,血压就会有一定程度降低。

3、蛋白质

来源蛋白质对血压的影响不同,某些蛋白可使高血压病和脑卒中的发病率降低,酪氨酸有降低血压的功效;大豆蛋白虽无降压功能,但也有预防脑卒中发生的作用。

脂肪和胆固醇脂肪摄入过多,可引起肥胖症和高血压病,高血压病是冠心病的主要患病因素之一。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容易致动脉粥样硬化,故摄入过多的动物脂肪和胆固醇对高血压病防治不利。

4、其他营养素

素C和B族维生素,可改善脂质代谢,保护血管结构与功能。茶叶中的茶碱和黄嘌呤等,有利尿降压作用。高血压病合并肥胖、高脂血症及心功不全者应禁酒。

(五)饮食治疗原则

饮食治疗要适量控制热能及食盐量,降低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水平,控制体重,防止或纠正肥胖,利尿排钠,调节血容量,保护心、脑、肾血管功能。采用低脂低胆固醇、低钠、高维生素、适量蛋白质和热能饮食。

(一)限制总热能控制体重在标准体重范围内,肥胖者应节食减肥,体重减轻每周1~1.5kg为宜。体重每增加12.5kg,收缩压可上升1.3kPa(10mmHg),舒张压升高0.9kPa(7mmHg);说明体重增加,对高血压病治疗大为不利。

(二)适量蛋白质蛋白质代谢产生的有害物质,可引起血压波动,应限制动物蛋白。调配饮食时应考虑蛋白质生理作用,应选高生物价优质蛋白,按lg/kg补给,其中植物蛋白质可占50%,动物蛋白选用鱼肉、鸡肉、牛肉、鸡蛋白、牛奶、猪瘦肉等。(三)限制脂类减少脂肪,限制胆固醇;脂肪供给40~50g/d,除椰子油外,豆油、菜油、花生油、芝麻油、玉米油、红花油等植物油均含维生素E和较多亚油酸,对预防血管破裂有一定作用。同时患高脂血症及冠心病者,更应限制动物脂肪摄入。如长期食用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脑髓、蛋黄、肥肉、贝类、乌贼鱼、动物脂肪等,可引起高脂蛋白血症,促使脂质沉积,加重高血压病,故饮食胆固醇应在300~400mg/d。(四)进食多糖类碳水化物进食多糖类碳水化物,含食物纤维高的食物,如淀粉、糙米、标准粉、玉米、小米等均可促进肠蠕动,加速胆固醇排出,对防治高血压病有利;葡萄糖、果糖,及蔗糖等,均有升高血脂之忧,故应少用。(五)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1.限制钠摄入:食盐含大量钠离子,人群普查和动物试验都证明,吃盐越多,高血压病患病率越高,每天吃10g盐,发病率为10%,而20g/d则为20%,限制食盐后血压降低。低钠饮食时,全天钠应保持500mg,维持机体代谢,防止低钠血症,供给食盐以2~5g/d为宜。

2.补钾:限钠应注意钾,钾钠比至少1.5:1;有些利尿药可使钾大量从尿中排出,故应供给含钾丰富食物或钾制剂。含钾高食物有龙须菜,豌豆苗、莴笋、芹菜、丝瓜、茄子等。

3.钙:钙治疗高血压病有一定疗效,1000mg/d,连用8周可使血压下降;部分人不给降压药,亦可使血压恢复正常。含钙丰富食物有黄豆及其制品,葵花子、核桃、牛奶、花生、鱼、虾、红枣、韭菜、柿子、芹菜、蒜苗等。

(六)补充足量维生素C:大剂量维生素C可使胆固醇氧化为胆酸排出体外,改善心脏功能和血液循环。桔子、大枣、番茄、芹菜叶、油菜、小白菜、莴笋叶等食物中,均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有助于高血压病的防治。其他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B。、维生素B1、维生素B:和维生素B12,均应及时补充,以防止缺乏。(七)节制饮食:定时定量进食,不过饥过饱,不暴饮暴食,食物种类齐全,营养素比例合理,不挑食偏食。清淡饮食有利于高血压防治,油腻食物过量,易消化不良,且可发生猝死。

(八)烟酒和茶:卷烟中尼古丁刺激心脏,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促使钙盐、胆固醇等在血管壁上沉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传统医药认为少量饮酒可扩张血管,活血通脉,助药力,增食欲,消疲劳。长期饮酒危害大,可诱发酒精性肝硬变,并加速动脉硬化。茶叶含有多种对防治高血压病的有效成分,其中以绿茶为好。总之,应饮茶戒烟,最好忌酒。(九)食物选择

1.多吃降压降脂食物:多选用能保护血管和降血压及降脂的食物。有降压作用的食物有芹菜、胡萝卜、番茄、荸荠、黄瓜、木耳、海带、香蕉等。降脂食物有山楂、香菇、大蒜、洋葱、海鱼、绿豆等。此外草菇、香菇、平菇、蘑菇、黑木耳、银耳等蕈类食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对防治高血压病、脑出血、脑血栓均有较好效果。

2.禁忌食物:所有过咸食物及腌制品、蛤贝类、虾米、皮蛋,含钠高的绿叶蔬菜等,烟、酒、浓茶、咖啡以及辛辣的刺激性食品均在禁忌之列。

3.饮食制度:宜少量多餐,每天4~5餐为宜,避免过饱。

(十)营养素与药物相互作用治疗高血压病时,常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优降宁等治疗,用药期间病人不宜食用含酪胺高的食物,如扁豆、蘑菇、腌肉、腌鱼、干酪、酸牛奶、香蕉、葡萄干、啤酒、红葡萄酒等食物。酪胺可促使去甲肾上腺素大量释放,使血压急剧升高而发生高血压危象。另外降压治疗时,病人不宜服用天然甘草或含甘草的药物,如甘链片;因甘草酸可引起低钾血症和钠潴留。用利尿药时易起电解紊乱,应注意调整食物中钠、钾、镁含量。茶叶易和药物结合沉淀,降低药物效果,故服降压药时忌用茶水送服。

指导老师意见:

第一: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详略适中。第二,表达清楚,概念准确。

高血压病饮食指导的健康教育 篇3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疾病,患病率高达20%。根据我国32次全国性高血压病调查显示,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年来,在药物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强调对临界高血压和轻型高血压患者进行非药物治疗,并以此作为治疗高血压步骤的第一阶梯。目前已公认的与生活方式有关的高血压致病因素是遗传、肥胖、高盐、饮酒等,而这些多数与饮食习惯有密切关系。为此,改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就成为高血压非药物治疗的必要手段。

1 原则

饮食疗法不是简单地减少食物中的某些成分,而是要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利用非药物治疗为高血压患者能起到治疗效果。因此应通过健康教育,引导人们意识到科学、合理膳食的重要性,主动减少热量的摄入,增加运动量,减少膳食脂肪,保持标准体重,限盐,戒烟限酒,提倡规律的生活方式,保持精神愉快,采用低脂、低胆固醇、低盐、高维生素、适量蛋白质和热量的饮食,尤其是临界高血压和轻型高血压患者更应如此。

2 饮食指导

2.1 控制热能和体重。肥胖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而肥胖的主要原因是热量摄入过多造成的。体内多余的热量能转化为脂肪贮存于皮下及身体各组织中,从而导致肥胖。因而控制热能摄入,保持理想体重是防治高血压的重要措施之一。

2.2 低脂低胆固醇食物摄入。尽量控制动物性脂肪、动物内脏的摄入,不要用猪、牛、羊等油来炒菜,吃优质蛋白,平时可吃鱼、大豆、豆制品、乌贼等。吃鸡蛋尽量不要吃蛋黄,多吃些鱼,特别是海鱼中含有不饱和脂肪的,能使胆固醇氧化,从而减低血浆胆固醇,还可延长血小板的凝聚,抑制血栓形成,预防中风。

2.3 低盐饮食。就是饮食要清减,要淡食,高血压患者每天摄入盐量3g/d。淡食是一种良好习惯,但要正真做到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具体方法:平时吃菜不要喝菜汤,因为大部分盐都溶在菜汤里,多用其他调料来代替,如姜、蒜、醋等代替不足,做菜时放盐用小勺,边尝边放,切忌用大勺一次放足,容易过量。平时不食熟肉制品、腌制品,此类食品含盐量大。

2.4 多吃素食及新鲜蔬菜、水果。在低脂饮食的前提下,要多吃素食,一方面可以让嗜肉的患者转换为素食,血压通常能降低,是一种有助于控制血压的饮食方式,另一方面素食含有丰富的纤维、钾、镁及少量的脂肪和胆固醇,因为适量的粗纤维摄入,能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引起腹压增加、血压增加,同时可减少脑出血的机会,还可加速胆固醇、盐等不利因素排出,因为新鲜蔬菜、水果中含有大量维生素C,可使胆固醇氧化,排出体外,改善心脏功能和血液循环,如大枣、番茄、芹菜、油菜、青菜等食物中均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

2.5 限制烟酒。卷烟中尼古丁刺激心脏,导致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促使钙盐、胆固醇等在血管壁上沉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式。传统医者认为少量饮酒可扩张血管、活血通脉,长期饮酒危害大,可诱发酒精性肝硬化,并加速动脉硬化。只有患者正确认识高血压,在治疗中变被动为主动,变悲观为乐观,经过心理调适、科学饮食、适当活动、合理用药,就能保持血压稳定,减少心、脑、肾的并发症。

2.6 节制饮食。定时定量进食,不过饥过饱,不暴饮暴食,食物种类齐全,营养素比例合理,不挑食不偏食。清淡饮食有利于原发性高血压的防治,油腻食物过量易消化不良且发生猝死。

3 讨论

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 篇4

1健康教育的对象

1.1健康人群:

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我国有15%的人是健康的,15%的人是非健康的,70%的人呈亚健康状态,经济发达地区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明显增高[4]。人们长期处于竞争激烈、心理压力大、超负荷运转的状态中,再加上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睡眠不足、过量饮酒等等,为高血压病的产生提供了环境基础,所以,对健康人群应以健康教育为主,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防护能力,控制高血压病的发病率。开展健康教育同样能获得经济利益,据统计,预防高血压病投入1美元,将收益2000美元。

1.2高危人群:

遗传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病家族史是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对待这类人群,应实施危险因素筛查,如查血糖、血脂、体重指数等;开展行为干预,如控制烟酒、限盐、平衡饮食、适度运动等,通过健康教育传播健康知识、保健技能,提高高危人群的自我保护能力,这是预防青少年高血压病的重要途径。

1.3患病人群:

对待这类人群,要让他们明确高血压病除本身的直接危害,更重要的是造成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从而自觉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使血压维持在稳定、正常的状态。

2健康教育的内容

2.1改变高血压病患者的不健康行为,建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遵循知识学习、信念与态度,行为改变过程的行为改变模式,提高高血压病防治的“三率”一高血压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水平[5]。

2.2让病人了解高血压病的危害性,控制血压的一处,以及如何坚持服药,控制血压的基本措施,只有这样,病人才会形成重视高血压病的信念,对控制血压呈积极态度。

2.3要相信医生,有些高血压病患者总认为医生的话是危言耸听,不了解高血压病患者必须终生执行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重要性,这就有一个相关知识知晓率的问题,对高血压病的各种知识的知晓率越高,遵医嘱率就越高,这样的直接结果就是改善高血压病人的预后。

3健康教育的方法

用报告会、专题讲座、健康咨询、座谈会等这些基本的方式,针对不同的群体,准确定位授课内容。利用标语、墙报、书籍、小册子等进行健康知识宣传,便于理解,增强记忆。利用有线电视、幻灯、录像、录音、数字多媒体传播材料等进行宣传教育知识,直观效果好,图文并茂,一看就懂,尤其是三维动画画面增强观众的视觉效果,开阔观众对卫生知识的想象力,有助于理解和记忆,增加对医生的信任度,用多层次、多体系、多方位的方法,协助人们最大限度的激发健康的潜能,并取得较高水平的健康。通过卫生科普知识的普及,指导道德行为和生活方式,已经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关注。群众掌握了卫生知识,也就掌握了预防疾病,配合医生治疗正确方法和行为方式。

4健康教育的目的

目前,世卫组织认为: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控制,从预防控制危险因素是入手明智之举[6]。通过对高血压病患者传播健康信息,让高血压病患者掌握必要的健康知识,并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而改变其不良的健康行为,避免发生危险因素,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主动追求健康,提高健康水平,对高血压病的预防与控制具有预防与治疗双重意义,控制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实际收益是对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全面控制。

深入开展全民健康教育,普及健康基本知识,提高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意识和自我防病能力,转变观念,以健康为主导,以人为本,以社会为基础,变被动治疗为主动预防,自愿改掉不健康的行为,消除或减少影响健康的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卓璇,王飞,李学信.不同年龄人群中高尿酸血症对高血压发病率影响的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14(10):1439-1441.

[2]哈依努尔,布力布丽·巴哈提,古丽那孜·穆哈提,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市墨玉县维吾尔族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的调查[J].实用临床医学,2014,15(1):125-126.

[3]刘胜荣,闵静.团体健康教育模式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促进行为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4,30(5):141-141.

[4]王凯,衡明莉,步怀恩,等.国内中、西医亚健康研究的文献比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21):154-155.

[5]赖燕芬,杨林,郭红革,等.珠海市大学生结核病知识网络健康教育效果[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5,21(4):108-110.

高血压健康教育讲座记录 篇5

舌坡卫生室 第三期 2020.06

一、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临床上很多高血压病人特别是肥胖型常伴有糖尿病,而糖尿病也较多的伴有高血压。

二、高血压病因不明,与发病有关的因素有:

1.年龄:发病率有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

2.食盐:摄入食盐多者,高血压发病率高,有认为食盐<2g>20g/日发病率30%。

3.体重:肥胖者发病率高。

4.遗传:大约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

5.环境与职业:有噪音的工作环境,过度紧张的脑力劳动均易发生高血压,城市中的高压发病率高于农村。

三、高血压急症急救法

1、病人突然心悸气短,呈端坐呼吸状态,口唇发绀,肢体活动失灵,伴咯粉红泡沫样痰时,要考虑有急性左心衰竭,应吩咐病人双腿下垂,采取坐位,如备有氧气袋,及时吸入氧气,并迅速通知急救中心

2、血压突然升高,伴有恶心、呕吐、剧烈头痛、心慌、尿频、甚至视线模糊,即已出现高血压脑病。家人要安慰病人别紧张,卧床休息,并及时服用降压药,还可另服利尿剂、镇静剂等

3、病人在劳累或兴奋后,发生心绞痛,甚至心肌梗塞或急性心力衰竭,心前区疼痛、胸闷,并延伸至颈部、左肩背或上肢,面色苍白、出冷汗,此时应叫病人安静休息,服一片硝酸甘油或一支亚硝酸戊酯,并吸入氧气

4、高血压病人发病时,会伴有脑血管意外,除头痛、呕吐外,甚至意识障碍或肢体瘫痪,此时要让病人平卧,头偏向一侧,以免意识障碍,或剧烈呕吐时将呕吐物吸入气道,然后通知急救中心。

四、自我管理

1、定期测量血压,1-2周应至少测量一次

2、治疗高血压应坚持“三心”,及信心、决心、恒心

3、定时服用降压药,自己不随意减量或停药,可在医生指导下及现病情加予调整,防止血压反跳

4、条件允许,可自备血压计及学会自测血压

5、随服用适当的药物外,还要注意劳逸结合、注意饮食、适当进行运动、保持情绪稳定、睡眠充足

五、按时就医

①服完药②血压升高或过低,血压波动大③出现眼花、头晕、恶心呕吐、视物不清、偏瘫、失语、意识障碍、呼吸困难、肢体乏力等即到医院就医。如病情危重,请求就120急救中心。

健康教育在防治高血压病中的应用 篇6

【关键词】健康教育;防治高血压病;应用

【中图分类号】R54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0-221-2

高血压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已成为引起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原因。目前高血压病存在“三高、三低、三不”的特点[1],即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有病不愿服药、不难受不服药、不按病情服药,这主要是因为公众对高血压病的基本知识了解太少所致。因此,健康教育是高血压病防治工作的关键。2008年1月-2009年12月,通过对150例高血压病人进行全面、系统、个性化的宣传教育,调动了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学会自我监测、自我管理,积极配合治疗,有效地防止高血压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2008年1月一2009年12月高血压病病人150例,男95例,女55例;年龄40岁~85岁,平均62岁;早期高血压病45例,二期高血压病70例,三期高血压病35例;高血压病伴糖尿病32例,高血压病伴冠心病88例;有高血压病家族遗传史38例。

1.2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进行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健康教育需求情况调查,内容包括病人对高血压病基础知识、服药的依从性、血压监测、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自我保健意识等的认知情况。本次调查发放调查问卷150份,收回有效问卷150份,回收率100%。

2结果

本研究显示,80.5%的病人不能遵医嘱长期规律服药,68.4%病人不能自我监测和记录血压,5.0%病人仍未戒烟酒,48.0%病人饮食方式未得到改善。通过各项健康教育的实施及心理护理,所有病人对以上问题认识有所提高,并能自觉地配合高血压病的防治。

3高血压病的观察及护理

3.1分析高血压病控制不理想的因素[2]①治疗依从性差:是高血压病病人血压控制不理想的主要因素。病人对降压药物及服药的方法、用量、时间的认识不足,对坚持服药的重要性认识不足。②负性情绪的影响:高血压病早期或轻症时常被忽视.当重要器官受累时又易产生恐惧、焦虑,这种情绪波动容易使血压升高。③饮食结构不合理:高血压病病人常喜吃高钠、高脂肪、高热量饮食。④不能合理安排生活:病人自控能力差,生理能力差而导致血压波动。

3.2血压监测①定期测量血压。血压控制不理想时,需要每周测1次,必要时每天1次;血压控制在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以下后,每月测量1次。②准备1个自我监测本,将每次测量的血压数值进行准确记录。③家中自备的血压计应每半年到指定的血压计监测部门,校对1次,以保证血压计的准确性。④正确测量血压。测血压前应让病人休息5min,剧烈运动后应休息30min后测量;测量的部位应固定于同一肢体,通常选右上臂血压为准,间隔1min~2min重复测量,取2次计数的平均值记录,以减少误差;偏瘫病人测血压时应选择在健侧肢体;吸烟、饮酒后暂不测量;测量时应做到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3.3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对干预的每位病人都建立一份健康档案,记录包括身高,体重、血压、有无过敏史、有无吸烟、饮食习惯、服药情况(包括自觉服药、被动服药、经常未服药),是否每天都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是否了解自己的病情等。定期随访并跟踪记录,及时了解病人的不良生活方式,以便根据现状和病情采取相应的护理健康教育。

3.4坚持遵医行为,严格按照用药原则治疗高血压病是慢性终身性疾病。许多病人不能坚持按医嘱服药,是高血压病最危险的因素,是引起严重并发症的诱因。病人自以为症状缓解、血压降低了就自行减量甚至停药,从而造成不良后果。向病人及家属解释应严格按照用药原则治疗。是控制高血压的关键环节。

3.5良好的医患关系是提高病人药物依从性的关键。由于高血压病药物治疗是一个长期甚至终生的过程,所以医护人员必须与病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及时向病人提供有关的知识,回答病人提出的任何问题,从而形成原发性高血压病治疗的良性循环[3]。Becker认为,通过医患亲密交流。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关系,以此来强化病人对疾病的认识,由此所产生的动力可以提高病人的依从程度[4]。

4健康教育内容

4.1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的调整是高血压最可靠、最安全的治疗方案,对提高机体整体素质有积极作用。我们在给病人进行宣教的过程中要强调这种方法应贯穿于每一位高血压病人的治疗和生活的始终。对高血压病病人进行健康生活等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血压。

4.1.1合理膳食改变病人不良的饮食习惯,应予低盐低脂低胆固醇清淡少量多餐饮食,避免过饱及刺激性食物的高血压病饮食原则。指导病人少吃或不吃煎炸及腌制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及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注意饮食搭配,保证营养需要,控制热量摄入,根据病情不同,给予低盐(每日5g以下)或无盐饮食,并要讲究烹调方法。对合并肾损害病人,限制蛋白质的摄入。教育病人戒烟限酒,说明烟酒是诱发脑卒中、心绞痛、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

4.1.2减轻体重坚持有氧运动,肥胖是高血压病的高危因素之一,指导病人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合理减肥。避免剧烈运动,强调有氧运动。应根据自己的年龄、身体状况来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慢跑、快走、骑车、健身操,打太极拳、游泳、瑜伽、气功等。运动强度应据运动时的心率来判断(最大心率=170一年龄),尤其老年人应注意,对中青年最好每次运动时心率应大干120/min,每周运动3次~5次,每次持续30min~60min较好。但血压较高、症状较多或有并发症病人应增加卧床休息的时间。

4.1.3保持心理平衡做好病人的心理疏导。高血压病是典型的心身疾病,长期抑郁、情绪激动或精神、心理压力过大是血压升高的诱因。指导病人学会自我调节,培养良好的适应能力,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遇事要冷静、沉着,保持乐观、稳定的心态,当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应向家人、朋友倾诉。指导病人采用放松疗法,如

(下转第230页)

(上接第221页)

听音乐、读书看报、深呼吸等以缓解压力。与此同时,还应指导病人的家属给病人多一些理解、宽容、支持,为病人创造一个安静舒适、轻松愉快的环境。

4.2学会自我监测预防并发症自我监测可使病人全面了解自己的血压控制情况、身体状况及用药水平[5]。所以学会自我监测、自我管理才能充分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积极配合治疗,要求病人定期到医院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测血压、肝肾功能、眼、血脂、血糖及心功能等。指导家属学会观察和判断病人病情的变化,掌握基本的自救知识[6、7]。

5小结

通过给病人实施健康教育,使病人及家属掌握了高血压病防治及自我保健知识,血压得到良好控制,从而缓解了病情发展,减少了心脑血管及肾脏的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及伤残率,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

参考文献

[1] 陈爱萍,张维娜.高血压病人的治疗依从性与健康教育[J].护理研究,2002,16(3):218.

[2] 刘志芳.老年高血压病病人血压控制不佳的因素及护理[J].护理研究,2003,17(6):124-125

[3] 戴俊明.原发性高血压病药物治疗依从性研究[J].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0,8(3):143—144.

[4] Becker MH,Maiman LA.Sociobehavioral determinants of compli-811ce with health and medical care recommendations[J].Med Care,1975,13:10.

[5] 尤红.高血压病的社区护理[J].家庭护士,2008,6(5C):1311-1312.

[6] 陈希萍,潘杰,李子萍,等.高血压病病人杜区护理干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8,22(5B):1223-1225.

高血压病健康教育干预研究进展 篇7

1 高血压病健康教育干预的必要性

1.1 高血压病的流行现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社会老龄化的加剧,高血压病作为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发病率不断攀升。我国曾进行过4次(1958年—1959年、1979年—1980年、1991年、2002年)针对15岁以上人群的大规模高血压病人群抽样调查[1],平均患病粗率分别为5.11%、7.73%、13.58%和17.6%,在进行标准化和调整后,依然呈现上升趋势。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报告结果显示,2004年、2007年我国15岁~69岁居民高血压病患病率分别为18.1%和23.4%[2,3]。目前我国至少有2亿高血压病病人,即每10名成年人中就有2名患高血压病,在未治疗病人中存在70%~80%卒中、10%~15%冠心病、5%~10%肾衰竭的危险,高血压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4]。

1.2 高血压病病人健康生活方式构建现状

高血压病的发生与生活方式关系密切,是一种“生活方式病”[2]:我国14组人群研究表明,膳食钠盐摄入量平均每天增加2 g,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增高2.0 mmHg(1 mmHg=0.133 kPa)和1.2 mmHg;此外,饮酒[5]、肥胖[6]、缺乏运动[7]、精神紧张[6]等均与高血压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而目前我国高血压病病人健康生活方式构建现状不乐观,在对210名高血压病病人生活方式的调查中,吸烟者占51.43%,嗜咸者占42.86%,饮酒者占56.67%;未进行自我监测血压者占52.38%[8]。实践证明,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重要手段,其可以有效地培养病人的自我保健护理意识,使其自觉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而有效地控制血压,延缓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住院率和医疗费用,提高生活质量[9,10,11]。

1.3 高血压病相关知识需求情况

我国各大医院自1988年开始陆续开展健康教育以来,取得了一定进展,然而高血压病的“三高”(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和“三低”(低知晓率、低治疗率和低控制率)现象仍未扭转[12],高血压病病人相关知识知晓率虽然高于一般人群,但仍有不到1/3的病人对高血压病危险因素中的精神因素、运动因素以及高血压病会导致肾病、眼部疾病的认识不足[13]。调查显示,有83.4%的病人希望得到用药指导,79.3%的病人希望得到饮食指导;希望提供心理咨询和康复指导的病人分别占67.8%和31.2% ;100.0%的病人希望通过健康教育手册了解高血压病相关知识,97.8%的病人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经常性的指导[14],表明病人对高血压病相关知识具有较强烈的需求,高血压病的康复及预后与病人的疾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有重要关系。

2 健康教育干预模式

2.1 PDCA循环模式

PDCA循环又称戴明循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首先提出的,最初用于全面质量管理[15]。PDCA循环包括4个阶段: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8个步骤:分析现状找出问题、分析各种影响因素找出主要因素、采取措施、制订计划、执行制订的措施计划、检查结果、标准化、遗留下来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15]。国内学者薛荃等[16]运用PDCA循环对226例社区高血压病病人进行为期1年的健康教育干预,显著改善了高血压病病人的知晓率,健康信念形成情况和健康行为形成情况也有显著改善;戴晓珍等[17]将100例高血压病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PDCA循环理论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应用原有的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的高血压病相关知识认知情况及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

2.2 聚焦解决模式

聚焦解决模式(solution focused approach)是由Steve de Shazer在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并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心理干预模式,最初主要用于临床心理咨询和治疗,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心理学、教育及商业领域,近年来已在国际临床护理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18]。该理论强调对个体的尊重,强调把干预的关注点集中在寻求最大化地挖掘个体(团体)的力量、优势和能力及与个体共同构建解决方案来达成个体自己期望的结果上;该理论与传统问题解决模式的区别在于他不是纠结于问题本身或是一味地探求问题的原因,而是更多地了解个体为解决问题曾经做过哪些努力[19]。聚焦解决模式包括5个阶段。①描述问题:了解个体为解决问题曾经做过哪些努力,增强个体的信心;②建构具体可行的目标:与病人一起进行奇迹探讨;③探查例外:与病人继续探讨过去那些问题,不严重或者没有发生时的状况,并思考如何能让过去的“例外”状况再次发生;④给予反馈:通过称赞反馈给病人,以此增强病人去实现自己设定目标的可能性;⑤评价进步:帮助病人澄清所发生的进步。蔡艳芳等[20]应用聚焦解决模式对100例社区高血压病病人进行健康教育,以社区为单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应用聚焦解决模式进行高血压病健康教育干预,干预结束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比,显著改善了病人的血压控制及行为依从性水平,增强了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2.3 知识—信念—行为模式

其理论框架为知识—信念—行为理论(knowledge,attitude,belief,practice,KAP)[21]。KAP理论认为,健康知识和信息是促使建立积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进而改变健康相关行为的基础,而信念和态度则是行为改变的动力,即知识和学习是基础,信念和态度是动力,促进健康行为是目标[21]。KAP模式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病人掌握健康知识、产生和维持健康行为。国内学者张桂芹等[22]对128例原发性高血压病病人采用KAP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因人而异,以不同方式、场合、方法、内容、时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避免在病人情绪不稳定、身体不适、进餐、休息时进行,并对重点问题反复强化,使病人卫生知识、态度形成及各项卫生行为的形成状况显著提高;张庆华等[23]将1 832例乌鲁木齐南山牧区哈萨克族人群高血压病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干预组采用KAP模式进行为期8个月的健康教育干预,结果干预人群在高血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信念形成率、行为形成率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显著性差异。

2.4 纽曼保健系统模式

纽曼保健系统模式主要以格式塔心理学为基础,并应用了Eertalanffy的系统理论、Selye的压力与适应理论以及Caplan G的三级预防理论;该模式认为个体是通过个体内部、人际间、个体外部多种因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开放系统,是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生长和精神5种变量组成的复合体,这些变量影响着个体的健康或疾病的状态[24]。纽曼护理程序包括3个步骤:做出护理诊断、制订护理目标、评价护理结果。在纽曼系统模式中,护理通过一级预防(病因预防)、二级预防(对症预防)、三级预防(康复治疗),恢复系统的平衡态,维持个体健康。罗震等[25]应用纽曼保健系统模式根据病人的不良生活方式和知识缺乏程度,采取针对性行为指导并进行电话随访,降低了病人的血压值,改善了病人的生活质量;杨淑群等[26]应用该模式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了病人的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知晓水平及遵医行为。

3 健康教育干预方法及策略

目前,高血压病健康教育方法包括系统化健康教育、强化式健康教育、阶段式健康教育、个性化健康教育等。有学者针对老年病人记忆力、听力差等特点,采用复述式健康教育,确保健康教育内容的有效性[9];针对老年人自理能力差、意志力差等因素,将与病人相关的人群纳入进来,尤其是家庭成员,使其对病人的疾病的现状、危害、治疗、预防等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关心病人,监督病人的不良生活习惯,从而改善并巩固了病人的治疗效果[10]。还有学者为规范化临床教育流程,制订图文式临床路径教育表,以时间先后顺序为横轴,以入院指导、入院诊断、检查用药、休息与活动、饮食指导、心理状态、并发症的预防处理、护理评价、出院指导等护理项目为纵轴,并绘以简单易懂的图画,辅以简要文字说明,该方法既消除了不识字病人无法阅读文字材料的缺陷,也消除了有些病人虽然识字但不喜欢阅读枯燥文字的烦恼,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效果[11]。

4 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

高血压病健康教育评价指标包括生理指标、知识—信念—行为水平、社会心理学评价。①生理指标:主要是血压值,包括舒张压、收缩压、血压控制率等[9,20]。②知识—信念—行为水平:知识是最常用的评价指标,目前多采用自制的高血压病知识问卷[17,20,26];信念是指病人对疾病的信念或态度;行为包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依从性行为,生活方式的改变如低盐饮食、戒烟率等[16],依从性行为主要是指病人的饮食、服药、活动及改变其他生活方式等行为与医嘱的符合程度[16]。③社会心理学评价:包括生活质量[25]和满意度[17],生活质量有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杜氏高血压病量表,其中以SF-36量表应用最为广泛[27,28],满意度测评目前无通用的问卷或量表。

5 高血压病健康教育干预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虽然健康教育干预对高血压病病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血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仍存在如下问题:①健康教育干预主要由医院和社区两大机构实施[10,11,12],有待拓展新的专业健康教育机构,使健康教育干预有更强大的组织保障;②健康教育人群应该从病人及其家庭和陪护者扩大到未发病的高血压病高危人群[9,10],使健康教育干预真正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③健康教育团队应多元化,除了医生、护士,保健人员[11,12]、心理或行为治疗师也应纳入其中;④健康教育干预应持续进行,间隔周期[9,10,11,12]可通过Meta分析确定最佳间隔时间;⑤健康教育干预忽视了病人的文化背景对其健康教育内容及方法接受的影响,具体包括健康教育语言的选择、对病人宗教信仰及习俗的尊重、病人的受教育水平等,有待于护理工作者去探究,以探寻与病人文化背景相一致的健康教育干预方法或模式。

摘要:对高血压病健康教育干预的必要性、健康教育干预模式、方法及策略、效果评价进行综述,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及策略,以期更好地推进高血压病健康教育的开展。

高血压病病人的健康教育 篇8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1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高血压病病人130例, 男80例, 女50例;年龄28岁~81岁, 平均51.2岁;原发性高血压病90例, 高血压并发脑出血或脑梗死26例, 继发性高血压病14例;生活均能自理;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 (WHO) 高血压病诊断标准。

1.2 健康教育方法

1.2.1 入院评估

病人入院时认真测量身高、体重、血压, 了解病因、是否用药, 有无家族史及工作学习情况, 确定病人对日常生活、工作或学习的态度, 熟知病人对疾病的性质、过程、预后及防治知识的认识能力和心理状态。

1.2.2 住院期健康教育

针对病人的年龄、文化程度、学习能力, 用适宜的方式, 向高血压病人讲解高血压病常见的症状, 如头痛、头晕、眼花、耳鸣等。病程长需终身治疗, 血压监测, 重点讲解高血压病发病与遗传、精神过度紧张、肥胖、吸烟、高盐饮食等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

1.2.3 出院指导

病人出院前1 d, 检查病人掌握健康知识的程度, 对不清楚的问题再次讲解、重点介绍防止复发的事项, 加强随访。鼓励病人自备血压计, 指导并教会病人及家属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 (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 出院留下联系方式以方便咨询和随访。一旦血压升高或出现头痛、头晕、头胀等症状时, 应卧床休息并及时就医。

2 健康教育内容

2.1 用药护理

告知病人及家属有关降压药的名称、剂量、用法、作用及不良反应。教育病人服药剂量必须遵医嘱执行, 定时服药保证血浆药物浓度趋于稳定, 减少血压波动, 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或突然停药, 并做好终身服药的心理准备。WHO推荐的降压药分为5大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由于各类降压药物作用特点不同, 故选用时应根据高血压病病人的具体情况, 因人而异, 遵循逐步降压, 从单药开始阶梯用药, 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原则。各类降压药物作用特点不同, 所引起的不良反应也不同。使用袢利尿剂呋塞米会引起低血钾、低血镁, 应注意补钾;服用β受体阻滞剂 (如美托洛尔) 应注意心动过缓、低血糖, 血脂升高等副反应;钙离子拮抗剂硝苯地平服用后可引起头痛、面红;卡托普利可以引起干咳、味觉异常、乏力等不良反应, 停药后会自动消失。如出现不良反应及时报告医生, 调整用药。

2.2 心理健康教育

人们在长期精神紧张, 压力、焦虑状态下可引起高血压, 与大脑皮质的兴奋、抑制平衡失调以致交感神经活动增强, 儿茶酚胺介质释放使小动脉收缩, 从而血压升高[2]。因此, 健康教育应加强病人的心理指导, 多与病人沟通、交谈;讲解情绪对血压的影响, 让病人保持平和心态, 避免劳累、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吸烟酗酒、不规律服药。合理安排休息与工作, 放慢生活节奏。

2.3 饮食与运动

饮食治疗的两大主要目标是减轻体重和限制食盐的摄入[3,4]。指导病人低盐 (<6 g/d) 、低脂、低胆固醇饮食, 限制动物脂肪、内脏等动物类食物, 补充适量蛋白质,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摄入足量钾、镁、钙, 保持大便通畅, 肥胖者应控制体重, 减少每日总热量摄入[5]。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细嚼慢咽, 避免过饱, 戒烟限酒。运动不仅有利于血压下降, 且对减轻体重, 增强体力, 降低胰岛素抵抗有利[6]。根据病人年龄、病情, 可选择慢跑、快步走、气功等运动, 每周3次~5次, 每次20 min~60 min;避免竞技性运动, 如举重、快跑等, 如出现头晕、心慌应就地休息。

3 小结

通过对高血压病病人进行合理饮食控制、用药指导、出院随访, 使病人及家属真正了解和掌握高血压病的防治和自我保健知识, 血压得到良好控制, 从而缓解病情发展, 防止和减少心脑血管及肾脏并发症, 降低病死率和病残率, 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关键词:高血压病,健康教育,行为干预

参考文献

[1]蔡美娟.城市社区高血压病依从性对策[J].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2005, 5 (2) :101-102.

[2]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72.

[3]陈爱萍, 张唯娜, 蔡红.高血压病人的治疗依从性与健康教育[J].护理研究, 2002, 16 (3) :145-146.

[4]曾素琴.686例老年高血压病人的健康教育[J].护理研究, 2008, 22 (4C) :1068.

[5]王励, 张桂花.对老年高血压病人护理干预的研究[J].护理研究, 2008, 22 (9C) :2488-2489.

高血压病病人的健康教育 篇9

1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收缩压≥140 mmHg(1 mmHg=0.133 kPa)或舒张压≥90 mmHg,应排除继发性高血压[5]。

2 健康教育概念和内涵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病人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去除或减少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6,7]。健康教育的实质是一种干预,为人们提供改变行为和生活方式所必需的知识、技术与服务等,使人们在面临促进健康和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等各个层次的健康问题时,有能力做出行为抉择,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其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习惯,提高健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8]。

3 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意义

3.1 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我国《护士注册法》明确规定,健康教育是护士应尽的义务[9]。护士在日常工作中也经常遇到病人提出有关疾病的问题,这说明病人对健康教育的需求迫切[10]。根据2000年我国人口普查资料估算,>18岁人群中的高血压病病人接近1.7亿,较1991年估算的>15岁高血压病病人9 000万翻了1倍[11]。2005年高血压日公布结果显示,我国已有高血压病病人1.6亿,发病率占总人口的18.8%[12]。根据我国卫生部门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现有高血压病病人已超过1亿,每年新增3万人以上,每年死亡约20万人[13]。现代医学表明,高血压病作为一种身心疾病,社会、环境、心理应激因素对病人的发生、发展、转归及预后有不容忽视的影响[14]。分析表明,未能规律服药原因主要系病人对高血压病缺乏正确理解未充分认识高血压病对心脑血管疾病并发症的危害性,不重视治疗,导致服药顺从性差。反过来也说明医师对病人进行有关高血压知识的宣传教育对于提高高血压病病人治疗的依从性十分重要。导致血压控制不佳的这些因素大多是因为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欠缺,因此加强健康教育,对于血压的控制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3.2 健康教育的意义

江洁[15]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遵医行为与病人的文化程度、健康教育的深入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对社区高血压人群施行社区综合管理可以改善血压控制水平、节约医疗费用[16,17]。美国医药协会的社区,每投入1元资金进行高血压病的综合防治,可以节约心脑血管病治疗费用8.95元。综合防治后,社区每年用于心脑血管病治疗费用也从1 315.5万元减至876.5万元。社会调查结果显示,每花1美元于病人健康教育就会节省6美元的医疗费用支出[18]。世界卫生组织在总结了当前预防医学的最新成果时提出,健康四大基石,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是预防高血压病的最好方法。健康的生活方式,即合理饮食、控制体重、减少食盐摄入、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和心理平衡,使高血压发病率下降55%[19]。这些数据可以表明,健康教育对于高血压病预防和控制具有深远的意义。

4 健康教育方法

4.1 书面形式

使用简略的图画表达健康指导的内容。图画内容比文字材料更直观易懂,适合低文化程度者和文盲[20]。

4.2 口头讲解

请心血管方面的专家或者专业人士集中授课,对住院病人进行健康宣教。健康教育能改善病人的不遵医嘱行为,但要把握时机,可以在静脉输液时或者发放药物时,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因人而异,灵活多样地采取恰当有效的方法和形式[21]。

5 健康教育内容

5.1 提高病人对高血压病的认识

赵光红等[22]研究认为,非心内科就诊的高血压病病人中83.9%是因体检被发现的。由此可见,大多人没有认识到高血压病可能带来的严重危害,更没有意识到健康教育对疾病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性。

5.2 基础知识教育

根据病人学历水平以及对高血压病病了解程度的多少,向病人讲解疾病发生的病因、危险因素、发病机制以及高血压病的分级。对于未患高血压病的人,要说明常测血压的重要性,特别是40岁以后的中年人,每年至少测1次或2次,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对于早期高血压病病人,讲解重视与不重视后期两种结果的不同,从而认识到正规治疗的重要性。

5.3 饮食管理教育

有效控制血压,病人的自我管理很重要。超重和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是同年龄组体重正常者的3倍[23],体重每增加12.5 kg,收缩压可上升1.33 kPa,舒张压升高0.93 kPa[24]。采用终止高血压膳食疗法(DASH)饮食计划[25],多食水果、蔬菜及总脂肪较少的低脂奶制品,收缩压下降范围为8 mmHg~14 mmHg。DASH饮食是预防高血压发生的一个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手段,不仅可以快速而显著地降低血压,而且可以增强抗高血压药物的治疗效果[26],有助于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同时,DASH饮食的降压效应无种族差异,对高血压人群和非高血压人群均有效,因而对人群具有较为普遍的适用性[27]。

5.4 合理用药指导

给病人讲解常用降压药名称、用法、剂量和副反应。告知病人合理用药和长期规律用药的重要性,以及剂量不足和不规律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合理选用降压药,兼顾并存的相关疾病及其他危险因素的干预治疗和护理[28]。因原发性高血压需要终身服药,病人往往会产生悲伤、焦虑心理,应耐心解释,增强病人的信心,一方面列举成功治疗病例的经验给病人以鼓励;另一方面以诚恳、关爱的态度告知病人不坚持服药的后果,尤其对经短期服药后症状减轻或血压暂时降至正常的病人应加强教育和管理,说明症状改善并不是治愈的客观标准,以引起病人的高度重视[29]。

5.5 运动指导

运动有显著降压作用[30]。通过运动,可降低血脂,有助于降低血压,已得到世界卫生组织心血管疾病专家组的认可,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受到重视并推广。许多人习惯在晨起后锻炼,但应注意不宜贪早,宜根据季节变化来调整时间,锻炼前喝1杯白开水,服降压药,防止锻炼中血压升高,增加运动的安全性。高血压病人宜做等张运动[31],如太极拳、气功、散步、慢跑、打乒乓球等。练习动作要缓慢,以心率不超过110/min~120/min为宜,用最大心率的70%以下作为运动量的指标是比较安全的。运动量应结合病人的基础心率、运动时的血压变化和自觉症状来选择。让病人提高运动锻炼的认识,摸索出适合自己的运动方法,提高生活质量[32]。

5.6 心理指导

高血压病是一种身心疾病,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展中发挥很重要的作用。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在治疗上需要一个健康的心理[33]。病人应学会心理调适,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正确对待疾病,减轻精神负担,改善生活方式,消除不利于心理和身体健康的行为和习惯,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紧张,稳定情绪,为治疗创造良好的基础。

6 小结

高血压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而且又是可改变的因素,其中主要的防治对策之一是对高血压病病人进行健康教育,使其真正认识高血压病的危险,坚持治疗、运动和平稳地控制血压。我国的高血压防治工作已经远远落后于美国,究其原因,除了美国整体医疗水平高于我国外,美国自70年代启动高血压健康教育计划起了关键性作用。因此,充分认识到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的治疗和预后有至关重要作用。

摘要:对高血压的诊断、健康教育概念和内涵、健康教育对于防治高血压的重要性、实施方法和内容进行综述。

高血压病病人的健康教育 篇10

1 临床资料

2008年1月—2009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高血压病病人66例, 其中男50例, 女16例;年龄51岁~82岁。社区家庭治疗的高血压病病人60例, 其中男48例, 女12例;年龄42岁~76岁。126例病人均为原发性高血压。经调查评价病人的高血压知识情况, 其中只有46%的病人了解高血压的保健知识。

2 方法

2.1 入院评估

病人入院后详细了解病人的生活习惯、心理状态、家庭状况、文化程度, 了解病人对高血压的流行趋势、危险因素的认识程度及对健康教育方法的需求。评估病人是否认识到高血压对自身身心造成影响及影响程度, 为以后实施健康教育找好切入点。高血压对病人心理上的影响主要是患病后产生焦虑、恐惧;对病人生理上的影响主要是头痛、头晕、心悸、耳鸣以及降压药物所引起的副反应, 如头痛、面色潮红、水肿等[3]。

2.2 个体教育

医护人员利用查房、给病人进行治疗、护理等机会与病人交谈。根据病人的年龄、文化层次向病人讲解高血压的基本知识, 如高血压的主要症状、危险因素、主要并发症及对身体造成的危害、坚持服药和监测血压的重要性, 建立病人的信任感, 使病人主动配合治疗。

2.3 书面宣教

定期给病人发放高血压知识问答, 提供相关的报纸、杂志, 设立健康教育专栏, 宣传高血压病相关知识及防治措施等, 使病人获得更多的健康知识。

2.4 开展高血压专题讲座和健康教育座谈会

深入社区, 开展高血压专题讲座和健康教育座谈会, 使病人了解血压的正常范围、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对血压的影响、高血压导致心脑血管意外的急救知识。采用通俗易懂、病人易于接受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 如配合数字和图片。通过一些具体的数字让病人感到采取健康的行为可以使自己的血压维持在正常状态。让病人之间相互交流, 以血压控制好的病人进行现身说法, 引导病人养成有益健康的行为, 使血压得到有效的控制。

2.5 出院后随访

与病人保持长期联系, 告诉病人主治医师及护士的联系方式, 对出院病人定期进行随访、追踪。家庭治疗的病人每月由专职人员进行寻访, 了解他们的血压及健康状况, 及时给予指导。

3 健康教育内容

3.1 正确服用降压药

降压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长期服用, 切不可自行随意增减药量或停用, 以防血压波动。告知病人降压药可能出现的副反应, 一旦出现不适, 及时与医生联系, 在医生指导下加以调整[4]。用药期间起床不宜过快、过猛, 以防止头晕加重。

3.2 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高钠、高脂饮食和不良的嗜好 (吸烟、饮酒) 以及肥胖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5,6,7,8]。提倡戒烟, 限制饮酒与咖啡。合理饮食, 采取清淡、易消化、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和低盐饮食 (每天成人摄入食盐5 g或6 g) ; 多食含钾食物 (新鲜蔬菜和水果) ,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少食动物脂肪和内脏, 防止胆固醇升高致动脉粥样硬化;生活中用植物油代替动物油;每日3餐要定时定量, 不应暴饮暴食。控制体重, 指导病人掌握正常体重的估算方法:理想体重 (kg) =身高 (cm) -105。对于肥胖的高血压病病人, 减肥最好的方法是少吃、多动、控制热量摄入。根据病情进行体力劳动,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进行有氧耐力运动 (散步、慢跑、太极拳、倒行、做健身操等) , 运动时间不宜过长, 以在运动中和运动后无明显疲劳和不适感为宜。不宜做下蹲起立运动、快速摇头或跳跃等动作, 这类运动有引起脑血管意外的危险。寒冷可使血管收缩, 血压升高, 故冬季宜在室内运动。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避免长期过度的紧张工作和劳累, 保证充足的睡眠, 睡前忌饮浓茶和咖啡, 避免过度兴奋, 并在睡前用热水泡脚, 有利于入睡。定时排便, 保持大便通畅。

3.3 心理指导

告诉病人避免情绪激动、过度紧张、焦虑及各种不良刺激。高血压病病人情绪波动, 会导致心跳加快, 使原已升高的血压继续上升, 诱发高血压危象、脑血管破裂等严重并发症。如有较大精神压力, 学会向亲人、朋友倾诉。鼓励病人参加各种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娱乐活动, 如象棋、书法、绘画、音乐等, 转移情绪[9,10,11]。

3.4 定时监测血压

指导病人或家属正确测量血压并记录, 学会观察血压变化。测血压时要做到4定: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以减少误差。情绪激动或剧烈运动后应休息30 min再测。如血压异常或出现头晕、头痛、视物模糊、四肢活动障碍、言语不清等情况, 应及时与医生联系或尽快到医院就诊。

4 结果

对126例高血压病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后, 再次评价病人对高血压健康知识了解的情况, 82%的病人对高血压的相关知识基本了解, 76%的病人纠正了自己的不良生活行为和习惯, 建立了健康的生活方式, 坚持遵医用药, 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血压控制效果显著。

5 体会

健康教育是一项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教育活动, 目的就是促进人们自觉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高血压的发生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通过实施健康教育, 促进了病人建立良好的有益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消除了危险因素, 增强了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 能有效地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 篇11

【關键词】 高血压;健康教育;自我保健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59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897-02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当前世界上有15亿患者。每年约700万人死于高血压引发的各种疾病,高血压是世界各国共有的公卫问题[1]。我国高血压患者约2亿,其中只有25%的服药率,其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仅有5.9%[2]。其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大量研究证明:只有通过健康教育,转变人们观念,提高社会人群的自我保健能力,建立良好生活方式才能得以控制病情[3]。健康生活方式能降低50%的高血压发生率。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涉及社会文化、习俗、心理、饮食、生活及行为等诸多方面。因此,控制病情的发展除使用药物外还需靠社会医学、心理医学和行为医学等方面综合干预。本研究自2006年1月-2007年12月来,对来本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及指导其自我保健,论证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为2006年1月-2007年12月来我院就诊诊断符合高血压病人50例;其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最大81岁,最小36岁,平均年龄62.4岁。将其随机分2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两组性别、年龄、症状轻重无显著差别。

1.2 方法 指导病人用降压药原则:小剂量用药可减少不良反应。在患者能耐受情况下控制药物剂量或联合用药。合理的联合用药可最大限度降低高血压,同时不良反应达最小。治疗过程不频繁换药。患者均由专门医师指导口服用药,4-6周后疗效差的再换药,尽可能使用24小时一次的长效药将血压波动降低到最低限度。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通过个体输导、观看幻灯片、宣传画报及开展健康教育讲座等方法进行多次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合理膳食、戒烟限酒、放松及释放压力。

1.2.1 合理膳食 要求各种食物合理搭配,素食齐全,比例适当。限制脂肪摄入,适当低脂、低胆固醇的奶类及豆类制品,食用鱼类及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新鲜果蔬。原则:①控制总热量摄入,避免肥胖,保持理想体重。②少脂低盐(每天<6克)。③增加富含钙、钾等食物,如:燕麦片,青豆,油菜,橘子等。④适当增加海产品如海带、紫菜、虾皮等。⑤不抽烟饮酒,不食刺激性食品及调味品。⑥饮食定时定量,少食多餐。

1.2.2 降低体重 目前有饮食、运动、药物三种方法。多采用控制饮食和体育锻炼。对住院患者控制和减少脂肪和总热量摄入。增加体力活动量:每周3-4次,每次30分钟。根据个体自身情况选择有规律的锻炼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太极拳等。

1.2.3 戒烟限酒 吸烟会影响降压效果。饮酒与高血压呈正相关。流行病学调查:多量饮酒会导致高血压。如控制饮酒量可降低血压,每日饮酒≤30ml组发病最低。

1.2.4 放松及释放压力 对于精神压力大心情抑郁者,尽可能了解其心理紧张的原因,有针对的对其进行心理调节,使之保持乐观的心态,缓解精神紧张。指导其注意劳逸结合,鼓励参加社交活动或培养个人兴趣爱好,使心情放松。心理学研究提示:精神紧张,植物神经活动及条件作用均可引起高血压。健康教育从高血压患者的社会环境、躯体状态、心理、饮食等方面同时着手,通过心理疏导、放松疗法、听音乐、兴趣培养、催眠暗示等心理治疗降压效果明显。应注意指导患者加强自我修养保持乐观情绪,学会对自己健康有效的保健方法。消除社会心理紧张刺激,保持心理平衡与机体内环境的稳定,达到治疗和预防高血压的目的。

1.3 疗效判断标准与分析 采用X2检验,比较两组疗效:显效:血压下降至120/80mmHg,有效:135/85mmHg,无效:145/90mmHg。进一步说明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有效性,强调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可见健康教育是一项投入少,效果大的保健措施。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病的了解和认识,促进其尊医嘱,配合治疗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健康教育本身也是一种治疗方法。

2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总体有效率为92%和80%,P>0.05,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显效率为50%和21%,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注:两组比较P<0.01,P>0.05。

3 讨论

正常人血压有一定波动,成人收缩压持续升高>160mmHg,舒张压>95mmHg称为高血压。一般情况下高血压进程缓慢,其发生和加重与生活中许多不良因素有关。若能及时做好诱因预防,保持治疗,可有效控制血压,防止血压持续升高和心、脑、肾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高血压是多因素、多环境影响的疾病。与不健康生活方式及不利物理和社会环境相关。

3.1 脑力劳动 长期过度紧张压抑,心理素质弱环境嘈杂等均可成为高血压病的诱因。

3.2 饮食不当 高脂、高胆固醇、高盐,造成体内水钠潴留,动脉壁水钠增多,周围血管压力增加血压上升。长期高脂、高胆固醇沉积在血管壁导致血管硬化。

3.3 肥胖、易激动者易患高血压。

3.4 吸烟、饮酒、浓茶、咖啡等可诱发血压升高。

4 结论

健康教育作为卫生保健战略措施已经得到了世界公认,它在增进人群健康方面的实践也充分说明了其是一项投入少、产出高、效益大的保健措施。对于每个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过程中都离不开健康教育。而健康教育是最广泛、最持久的教育,是实现自我保健的永恒主体。总之,高血压病的治疗应重于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改善饮食习惯及健康教育,必要时再辅以药物治疗。

参考文献

[1] 王萍.开展高血压健康促进的必要与可行性[J].中国健康教育,2004年04期.

[2] 晃雪梅,李霞.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6,111(2):160.

老年高血压病的特点及健康教育 篇12

中国已迅速进入老龄社会, 老年高血压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据2002年卫生部组织的全国居民27万人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显示, 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49%即每2位老年人就有1人患有高血压。老年高血压病患病率高, 控制率低, 仅32.2%的老年人高血压患者接受治疗, 控制率仅为7.6%。

2 老年高血压临床特点

血压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 高血压是老年人的心衰、卒中、冠心病、肾功能衰竭, 主动脉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而老年高血压在病生理、症状和预后方面有其自身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有其特异的治疗和保健的特点。

老年高血压定义:1999年WHO/ISH高血压防治指南老年高血压定义, 年龄在60岁以上, 血压持续或3日以上非同日坐位血压收缩压≥140mm Hg (1mm Hg=0.133k Pa) 和 (或舒张压) ≥90mm Hg。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定义:收缩压≥140mm Hg, 舒张压<90mm Hg。缩压增高为主, ISH占60%, 收缩压随意年龄增长持续升高, 而舒张压多在60岁以后则缓慢下降, 脉压差逐渐加大。收缩压升高与脑卒中, 左心室肥厚, 心力衰竭以及冠心病病死率呈正相关, 脉压差越大危险性越高。

血压波动大, 老上人压力感受器敏感性低, 动脉壁僵硬度增加, 血压随情绪、季节和体位变化大, 老年高血压患者常伴有左心室肥厚, 冠状动脉硬化, 颅内动脉硬化等, 血压急剧波动可增加发生严重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

血压昼夜节律异常, 老年高血压非杓型血压发生率可高达60%以上, 老年人心、脑、肾靶器后损害程度与血压昼夜节律密切相关。

合并症、并发症多, 常伴有血脂, 常伴有血脂异常, 糖尿病、老年痴呆等, 脑血管异外的发生率明显增加。长期血压控制不理想易发生冠心病、脑卒中, 缺血性肾病及间歇性踱行等。体位性低血压:晨峰高血压现象, 几乎所有的心、脑血管严重事件主要发生在拂晓6时前后。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3 老年高血压的治疗

(1) 整体目标:保护靶器疗, 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和死亡的总风险。 (2) 降压目标:2005年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将老年人降压目标确立为收缩压至150mmHg以下, 如能耐受可进一步降低。 (3) 治疗策略:a.小剂量开始, 逐步降压;b.慎重选药, 严密观察;c.多药联合, 逐步达标;d.监测立体血压, 避免低血压;e.动态血压监测, 了解血压波动;f.因人而异, 个体化治疗。 (4) 非药物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非药物治疗是基本措施, 包括改善生活方式, 消除不利于心理和身体健康的行为和习惯。非药物治疗的目的是降低血压, 控制心脑血管的危险因素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高血压药物治疗的规范化是提高高血压控制率的关键。对新诊断的高危高血压应立即药物治疗, 对低中危者应观察3~6个月。尽可能使用长效降压药, 长期平稳控制血压。廉价的中短效率压药也可以控制血压, 应根据患者长期的经济承受能力而定, 要定期监测血压, 提倡家庭自测血压。在医生指导下, 坚持正规服药是防治高血压, 预防心血管病的最好办法[1]。

4 老年高血压的健康教育

良好的健康教育是提高高血压空置率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家属走出几个误区, (1) 对高血压相关知识认识不足; (2) 轻信社会上的广告宣传; (3) 认为有头晕等不适症状时才需服药, 没有症状就可以不治疗; (4) 担心药物的不良反应而不敢服药; (5) 服药断断续续, 不规范; (6) 过分依赖药物; (7) 治疗心切, 换药频繁。根据上述老年高血压病的特点, 通过健康教育宣传栏、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等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和多种形式对患者和家属进行教育, 使其充分认识高血压病的危害, 知道合理控制血压的重要性, 使其愿意通过多种综合方法控制血压, 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教育高血压患者家属积极帮助和监督患者, 改善患者的生活习惯, 如合理膳食, 减少脂肪, 钠盐摄入, 适当减轻体重, 适当补充钾和钙盐, 增加不饱和脂肪酸和膳食纤维摄入, 禁烟限酒, 适当运动, 保持心情舒畅。配合规范化药物治疗, 使老年高血压得到较好的控制, 避免心、脑、肾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上一篇:坚定目标下一篇:4G网络通信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