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特殊性

2024-09-22

就业特殊性(通用9篇)

就业特殊性 篇1

1中外合作办学概况

中外合作办学指中外教育机构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的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 当前所说的中外办学机构多指国家鼓励的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领域开展的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能够有效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趋势下的教育资源短缺问题, 培养出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当前, 我国中外合作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合作办学毕业生数量迅速增长, 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引起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2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就业的特殊性

作为大学生的一个特殊群体, 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的就业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 主要体现为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殊性、人才培养质量的特殊性、留学目标的特殊性等。

2.1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殊性

中外合作办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求的国际化高层次人才, 这一目标决定了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殊性。中外合作办学的核心是引进国外先进的办学体制、办学理念、办学模式、教育管理经验和优质的教育资源, 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交往能力、熟知国际规则运作的高层次人才, 以适应国际化程度不断深化的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

2.2人才培养质量的特殊性

经济利益无疑是我国中外合作办学事业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驱动因素, 反之也造成合作办学入门费用高昂、入学条件宽松等问题。在我国, 很多中外合作办学被视为一种大肆“敛财”的手段, 为了获得高额利润, 办学机构设置天价学费并放宽学生的入学条件, 为中外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质量埋下隐患。加之合作层次过低、管理体制不健全、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 造成多数合作办学项目的毕业生未能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 难以满足就业市场需求, 从而引发合作办学毕业生就业难等问题。

2.3办学模式的特殊性

当前, 出国留学成为合作办学框架下的一种极为正常的办学模式, 也成为培养优秀人才的一个主要方向。但从我国人才发展战略和合作办学价值体系的角度而言, 如果我国引进的优质的教育资源难以实现在国内完成人才培养的目标, 不仅造成教育资本重复投入和浪费, 更是对合作办学存在价值发出的严重质疑。因而, 合作办学应把在国内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作为主要办学模式,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保证。

3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开展思路

3.1明确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高度重视招生工作而忽视了毕业生就业问题, 针对这种现状,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领导应将毕业生国内就业工作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明确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 将国内就业工作放在与招生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 将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作为衡量教育品质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 为中外合作办学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2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 我国高等教育模式与社会需求存在诸多方面的不匹配, 人才培养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专业设置和教学理念不能围绕市场进行有效调试, 很多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在整个高等教育办学体系中处于盲目办学的状态, 导致就业市场和社会实际需求的偏离, 最终造成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因此, 中外合作办学应以社会企业需求为导向, 调整办学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 从引入涉外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等方式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3.3提高合作办学层次和准入门槛, 优化人才培养质量

中外合作办学的核心在于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人才培养质量是合作办学价值的体现, 也是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硬实力。就当前现状而言, 需有针对性地做好长远的学科发展规划, 将人才培养作为合作办学必须坚持的原则, 提高中外合作办学层次和准入门槛, 充分整合并利用优质资源, 明确中外合作办学的公益性质, 不因经济利益驱动而盲目开设合作办学项目。

4结语

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就业存在一定的特殊性, 明确这种特殊性, 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是培养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 应该从战略的角度综合考量毕业生就业问题, 将中外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纳入国家人力资源开发的轨道上来。

摘要:中外合作办学教学特征、发展战略、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特殊性, 决定了毕业生就业的特殊性。明确这种特殊性, 培养满足全球化发展需求的国际化人才, 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 更是一个关系到我国人才发展战略的问题。概括了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基本情况, 分析了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就业的特殊性, 并提出做好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就业特殊性

参考文献

[1]尹晓菲, 李向晖.论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就业的特殊性[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2, (06) .

[2]丁西霞, 赵满华.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初探[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04) .

[3]王莉.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相关政策及问题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 2011, (16) .

[4]黄藤, 王冠.第三办学力量的希望与困境——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实践、理论及有关政策问题分析[J].民办教育研究, 2006, (05) .

就业特殊性 篇2

什么是特殊教育专业?

顾名思义,特殊教育是对特殊人群(包括视力、听力、语言残疾、肢体、智力、精神和综合残疾等人群)开展的教育。特殊教育是利用特殊的方法和手段,为特殊少年儿童的学习、行为矫正和训练创设特殊条件和特殊设备,以达到使他们掌握知识、弥补缺陷、培养能力、健康身心等目的。

开展特殊教育,教师是必需的,特殊教育专业也就随之产生。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特殊教育系刘全礼教授介绍,所谓特殊教育专业是指高等学校为了培养特殊教育教师而设置的一个教育学专业下的二级专业。目前,我国的特殊教育专业包括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三个层次。

特殊教育学什么?

特殊教育专业属于教育类专业,是教育学下设的一个二级学科。该专业本科阶段的课程因各个学校的侧重点不同而有所不同,但一般包括三类课程。一是教育学类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课程论类课程),二是特殊教育的理论课程(如特殊教育导论、各类特殊儿童的特点与教育等),三是特殊教育的方法课程(如教学法课程、手语、盲文等)。

主要课程:特殊教育学、特殊儿童评估、特殊儿童病理学、教育听力学、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特殊学校教材教法、残疾儿童康复教育、心理测量及特殊学校实践等。

特殊教育学在本科阶段并不区分具体的研究方向。学生可根据后续的学习和教学实践发展研究方向,比如按照研究对象的不同,特殊教育可以分为盲(聋)童教育、智力落后儿童教育、特殊儿童心理教育等。

不止需要耐心和爱心

特殊教育专业和其他教育专业一样,都需要考生有为教育辛苦工作的准备。而这个专业更需要从业人员具有爱心、耐心和信心,并具有广泛的知识背景和相应的技能。

要问从事特殊教育的最大感受是什么?很多从事过残疾人教育的老师都会回答:要有耐性,而且是极大的耐性。“一个正常孩子几分钟就学会了,而特殊的孩子可能得学一两个月。老师必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那几个动作、几个数字、几个汉字……”所以选择这个专业不能光凭着一腔热情,还要有为教育辛苦付出的耐心和信心。

特殊教育有着一套科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从课程也能看出,一些课程会涉及到心理学和医学的知识,比如量表、统计、数据分析。对此不感兴趣的文科生在选择这个专业时要有一定的思想准备。

二、专业与就业

特教专业就业状况

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生可以在特殊教育学校、教育康复与服务机构、社区康复机构、儿童福利机构、老年人安养机构以及残疾人事业管理机构从事特殊教育、心理疏导、康复训练、咨询管理等工作,如培智学校、聋哑人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等;也可以到企业从事特殊人群的用品开发,助听设备代理或销售,残疾人教育或其它用品代理、销售等。

刘全礼说,特殊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还是比较对口的,大多在特殊教育领域就业,目前主要从业领域是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教育机构,一部分去了民办机构和残联的相关机构。一般来说,特殊教育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大中型城市,如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因为这些城市的残疾人事业发展较快,特殊教育类的学校也很多。

教育部公布的20xx年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显示,特殊教育学专业毕业生规模在500-600人之间。就业率持续稳定,连续三年保持在85%-90%之间。

大四新学期伊始,各种校园招聘会已经紧罗密布的展开。考研还是就业,又有一些研族在这哈姆雷特式难题中犹豫彷徨。先读研还是先就业,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但是这段时间很多考研的同学看到身边的同学一个个忙着奔走于各大招聘,从而产生了动摇的心,如果你也是如此,还是不懂得自己需要的究竟是什么,对自己认识不够,考试点的老师建议不妨先安心准备考研。

动机不是关键,读研总会有提升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大学教育已经不是精英教育,考研则是一个继续深造的机会,而且现在各大高校的研究生招生比例相对也比较高,考研可以说已经是大势所趋。很多同学选择了考研却还是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考研,此时深究动机并没有过多的意义,更何况很多同学的动机不是“深究”便可以获知的――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很少有人能有一个清晰的人生规划,我们更多的只是迷茫时代里的迷茫人。在考试点的老师看来,即使是抱着研究生毕业的时候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机会这种心态选择考研,读研对自己的发展依旧还是有很大的提升作用,不是总是想着在对就业而言工作经验的优势大于学历优势,其实研究生的学习不仅仅是在于学术能力的提升,还有各方面的磨练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见长。所以为了什么读研,或是功利性目的很强,或是很想做学术,都不是关键,毕竟绝大多数硕士出来一般不是去做学问,而是走向工作岗位。

从考研到就业也可以顺序选择

第二个理由则是退一万步来讲了――考不上研怎么办?这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很多同学之所以在备考期间准备找工作也是想给自己留条后路罢了。考试点的老师认为这条后路准备的有些过早了。你可以在考研与就业的选择中迷茫,你可以考上研了就去读研,考不上再决定就业,因为任何一条人生之路只要你愿意都可以走出蔚为壮观的色彩,但是前提是每件事都必须全力以赴,而不是尽力而为,“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条定理绝对不能用于此时此刻。再者我们从现实情况来讲,在初试成绩出来之后找工作其实并不算太晚,从这几年的校招情况来看,大四下学期也不乏国企和名企。或者再不幸一点,大四的你赔了夫人又折兵,但是你还年轻,你还有青春的资本去经历失败,只要你够专注、够认真,回报总会如期而至。

考研与就业,不能并行,但从不矛盾,它们也可以按照既定的轨道前行。找工作还是考研,哈姆雷特的难题不是没有解。

9月15日 昨日据记者从省教育厅获悉,从今年开始省教育厅不再集中办理高校毕业生就业派遣等手续,派遣手续由各高校负责办理。

就业特殊性 篇3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啃老族;原因

在高校不断扩招的招生政策下,每年的毕业生人数不断攀升。从2003年的212万至2015年749万,13年累计毕业生数量达7000万人,这一庞大的数字背后,是曾经的“天之骄子”经历着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市场经济持续低迷的宏观经济形式,在面临残酷的毕业就业形势面前,社会上逐渐产生了一种特殊的大学生就业群体——“啃老族”。在中国传统的“养儿防老”的伦理观念中,不断增加的大学生“啃老族”群体正颠覆此种理念。正处于人生发展黄金期的他们宁可放弃外出打拼的机会,甘愿依附父母。这无疑对个人成长和发展是消极的,同时会加重家庭负担,甚至直接影响我国的失业和养老问题,产生很多社会问题。

一、“啃老族”的界定及现状

“啃老族” (NEET:Not currently engaged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一词,起源于英国,后逐渐被其他国家所使用,英国政府把那些不升学、不就业、不进修或参加就业辅导,终日无所事事的群体划归于NEET族。在我国,“啃老族”是指18周岁以上且不在全日制学校学习,具有劳动能力,却在经济上依靠父母共计的年轻人。也就是说“啃老族”并非找不到工作,闲赋在家,不仅衣食住行全依靠父母,而且花费往往不菲的群体。

由于近年来的就业形势的严峻程度不断增加,NEET族在高校毕业生群体中数量也在不断上升。部分大学生毕业后未能找到合适的工作,索性退出劳动力市场,这是国家和家庭投入了较高的人力资本投资,无法获得回报的人力资源浪费。同时,也是因无法获得工作而导致的人力资本的贬值。从社会角度来看,高校毕业生“啃老族”数量的增加也将造成很多不良的社会影响。

二、大学生毕业生“啃老族”分类

(1)享受型。此类大学生大多是家庭经济条件比较优越,贪图享受闲适安逸的生活,并且反叛心理很强,追求不劳而获基础上的精神上的享受,自己的个人理想严重脱离现实,再加上父母溺爱,不愿吃苦耐劳,缺乏一定的独自生活的能力。(2)自卑型。此类大学毕业生对于踏入社会之后将要面对的各种困难和挑战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甚至没有足够的信心和毅力去战胜困难。在他们看来,未来的人生处于种种矛盾之中,无法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对社会认知较差有莫名的恐惧,前怕狼后怕虎不敢走向社会就业(3)梦想型。此类大学生有较为明确的个人目标,但在现实中的工作与理想的预期差距较大时,他们会难以委曲求全地去做那些自己不愿意做或自认为无法实现人生价值的工作,从而闲散在家,依靠父母的经济支助来维持日常生活。(4)受挫型。此类大学生由于工作中遭受挫折或就业失败,导致对自身丧失信心,无法调试个人心理来激发自己发奋的动力,认为自己比别人差很多,而索性不就业。

三、大学生“啃老”现象的原因分析

(1)社会方面的原因。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行业设置越来越高,与之对应的岗位要求的提升和变化调整带来了失业的加剧。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标准也随之提高,毕业生的实际能力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加剧了劳动力供需矛盾的产生,使很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不得不沦为“啃老族”。(2)学校方面的原因。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发展,培养模式存在重知识轻实践,重分数轻能力的弊端,这种教育模式容易造成学生思维的僵化,缺乏创新精神,同时也是部分毕业生求职碰壁的原因。其次,高校对于毕业生思想教育上的缺位,对于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仅限于形式,没有深入去研究和解决毕业生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使得很多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催生“啃老族”现象。(3)家庭方面的原因。个体最早的社会环境就是家庭,家庭对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家长承担起孩子的抚养责任的同时,也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在观念、品格、价值等素质形成上起着重要影响。首先,家长错误的教育观念导致孩子产生依赖心理,很多家长误认为自己的辛苦就是为了孩子幸福,从而导致孩子潜意识中产生父母的付出是理所应当。其次,家长教育方式上也存在很多问题,如父母事事代劳导致孩子的心理晚熟,产生对父母的以来心理,缺乏独立的能力。另外,情感上过于溺爱,混淆了两代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使之在心理上相互依附,成为“心理”连体人。(4)自身方面的原因。沦为“啃老族”的大学毕业生,自身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人格认知障碍或缺陷。首先,缺乏吃苦耐劳的品质,此类人群往往养尊处优的多,缺乏生活磨砺,没有养成吃苦耐劳的品质,突然面对社会激烈的竞争环境,各个方面都难以承受。其次,缺乏实际应用能力,往往在工作中不能很好地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能力要求。

“啃老族”是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和不合理的社会分配的催生,传统家庭教育观念的诱导以及学校教育理念的偏差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值得我们深思的是这种不正常的就业现象正逐步扩大成为一种“啃老亚文化”。

参考文献:

[1]谭丹. 我国“啃老族”现象的成因和对策分析[J]. 企业家天地,2010(3).

就业特殊性 篇4

一、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的现状

运动员安置制度改革引发运动员安置的新问题, 再就业困难成为很多退役运动员面临的残酷事实。

(一) 运动员安置制度改革, 由统一安置变为自主就业

在计划经济时期, 被运动队招用的运动员退役后由国家指令性安置工作。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过渡, 退役运动员的安置制度随之发生变化。最初由国家统一安排工作, 2003年之后, 除了重大赛事中获得金牌的运动员安排工作之外, 其他多数运动员都需要自主择业, 地方政府会给予推荐。现在的退役运动运动员享受一次性经济补偿之后, 解除同体育系统的人事关系。退役运动员自己进入社会, 通过个人努力实现再就业。

(二) 竞技运动员更新速度快, 退役运动员人数众多

据统计, 截至2009年7月, 全国累计已停训待安置退役运动员4343人, 2010年预计新增退役人数2193名。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省、市的机构、人员饱和, 缺少安置经费。据南京日报的数据, 2011年全国在训运动员33294名, 正式在编的仅17444名, 而以试训、集训等名义在训的队员达15850人。

(三) 退役运动员多数底层就业

邓亚萍成为奥运形象大使来自于国家力量的推手, 蔡振华、刘国梁成为体育教练, 这些少之又少的幸运者无法掩盖多数退役运动员的惨淡生活。在澡堂做搓澡工人的全国举重冠军邹春兰、为生计变卖金牌的艾冬梅, 街头卖艺的体操运动员张尚武。更多的退役运动员没有专业技能、文化水平低, 多数就业在社会底层, 从事出卖体力的工作。

二、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现状的成因

(一) 运动员训练体制造成适应障碍

儿童到成年的这段时间是人认知社会的关键时期, 也是进行社会交往、形成人格关键时期。建国以来, 我国的竞技体育体制实行举国体制, 运动员自小进行封闭式的训练。狭小的生活圈子, 造成他们与人交往、适应社会的障碍。他们对社会缺乏真正了解。长期运动员生涯, 他们已经习惯了集体生活, 退役后无法适应个人生活状态, 无法适应社会工作。

(二) 原有的就业安置制度造成陈旧的就业观念

举国体制下运动员的训练、退役和安置全由国家包办。运动员安置制度改革后, 很多运动员并未从思想上发生改变, 认为国家一定会给自己做一个安排。习惯了计划退役的时代的“等安置”和“靠政府”。他们认为自己为国家体育做出了贡献, 那么政府和国家就应该给自己安排工作, 正是这些落后的观念导致很多运动员失去就业机会。

(三) 运动员文化水平较低, 缺乏职业技能, 就业竞争力低下

我国运动队多数是专业运动员, 文化知识学习相对较少, 对安排的文化课, 多数运动员也不认真对待。他们没有机会获得运动项目之外的职业技能。运动员普遍缺乏对自己的个性的了解, 从未对退役后的生活做过打算。他们不了解社会和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 也不知道如何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企业对人力资源开发和应用越来越科学和理性, 追求利润的需要使得企业并不愿意接纳不符合要求的退役运动员。现在仅有一少部分的事业单位迫于压力, 会接收部分优秀退役运动员。

(四) 退役运动员的伤病也是影响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的一个障碍

由于运动员长期从事超负荷的训练, 或多或少存在伤病。伤病有长期性和反复发作的特点。部分运动员退役后身体条件无法够适应工作的强度, 即使有合适的工作, 身体的因素导致他们的就业困难。

很多拿到安置费用的退役人员对今后的职业发展没有打算。很多时候安置费都用来治疗伤病。等到生存成为问题的时候, 只好被迫就业, 由于文化水平较低, 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 成为底层的劳动者。

结语

近年来, 很多退役运动员底层就业, 生活无保障, 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运动员再就业问题成为影响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和体育人才发展的重要一环, 我们需要正视其成因并开展有针对性的措施, 消除影响退役运动员在就业的障碍, 为我国体育事业的振兴提供可靠保障。

摘要:运动员是我国建设事业的特殊群体, 他们为我国体育事业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铺开, 运动员安置也由计划安置改革为经济补偿后自主就业。目前, 退役运动员人数众多, 多数退役后无法实现正常就业, 多数从事底层劳动, 极大影响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造成退役运动员再就业障碍的原因主要有:运动员训练体制造就的适应障碍, 传统的安置制度形成的陈旧的就业观念, 以及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欠缺造成缺乏就业力。

关键词: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现状,成因

参考文献

[1]谭苗青.论运动员职业生涯规划.体育文化导刊, 2012 (12) .

[2]范道芝等.我国运动员退役安置研究.体育文化导刊, 2011 (11) .

[3]赵俊杰.优秀运动员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探析, 运动, 2012 (6) .

[4]李爱国.我国运动员运动生涯规划探索.湖北体育科技, 2011 (5) .

就业特殊性 篇5

【摘 要】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的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特殊群体的的就业能力是他们实现顺利就业和发展的基础,通过“教练式”辅导即一对一指导,为他们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跟踪指导,就自己的潜能做合理的、全面评价,适时调整,使特殊群体学生少走弯路,将正确的择业心态和积极的就业心态的教育贯穿整个大学教育中。人的潜能是无限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特有的优势,希望通过在高校进行“教练式”生涯指导模式的推广,能够激发特殊群体学生的内在能量,提升他们的就业力。

【关键词】特殊群体;“教练式”辅导;就业力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的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特殊群体的的就业能力是他们实现顺利就业和发展的基础,提高这一部分学生的竞争力,能够促进他们顺利就业和高质量就业,帮助他们实现求学理想和改变家庭命运的目标。做好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及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依然任重道远,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积极探索与创新,学习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如何培养和提高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就业力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高校特殊群体毕业生的界定

高校特殊群体学生的界定,目前很多研究者有很多说法,但是就其内容都大同小异,综合起来大致可以划分为经济困难、心理困难、学业困难、行为困难、信息困难、就业困难等六个类别,这个群体的学生普遍压力过大、自我戒备心较强、具有较强的隐秘性和较大的变动性,如果在大学期间没有被动或主动地进行改变,那么在临毕业之际这类学生就称之为特殊群体毕业生。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出目前高校特殊群体毕业生因焦虑、自卑、迷茫、消极等心理以及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的影响,致使其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动手能力缺乏或较弱,因而削弱了他们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二、高校特殊群体毕业生的就业力弱势的成因分析

1.国家政策和社会层面对高校特殊群体的就业扶持存在的不足

一是国家政策上倾向于在校经济资助,就业扶持政策力度不够;二是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双向选择、供需见面已经成为当前主要的就业模式,而当前平等竞争的用人机制还没有健全,就业市场发育不良,还存在一些不公平和不规范的现象。

2.高校在特殊群体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的片面性

目前绝大部分高校通过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来培养毕业生的就业力,缺少专门为特殊群体学生提供就业辅导,对这部分学生来说,良好的就业心态和过硬的心理素质不是笼统的就业指导课程能完成的。

3.特殊群体毕业生个人的“不争气”现象

大部分特殊群体毕业生因为强烈的自卑意识和失落感、敏感的人际关系和孤独感、迷茫的择业心态和恐惧感,还有少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群体,还有一些家庭条件较好贵族学生群体,他们要么高分低能,要么娇生惯养,要么高傲自负,对集体活动漠不关心,承受挫折的能力很差,一旦受挫,则情绪一落千丈。大学阶段不努力改变这些困难,不主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导致自身就业力没有提高。

三、高校特殊群体毕业就业力实效培养路径

为了改变特殊群体毕业生就业力弱势状况,高校应该把特殊群体的就业能力的培养全面渗透到四年的课程体系中,改变目前高校通过就业指导课程设置,辅导员针对性的就业指导讲座辅导、专家讲座等形式,培养积极、务实的就业观形式;就业指导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的进行结合,改变目前二者各自为政的培养方式;职业生涯规划也须从特殊群体入校时抓起,循序渐进地推进,改变目前重高年级轻低年级的就业指导模式。与就业指导相比职业生涯辅导内涵广泛,是一个全程化、全员化的概念,就业指导强调就业选择、就业过程的准备;而职业生涯辅导更关注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的问题。即职业生涯辅导是把大学生求职的任务放到整个生涯发展的背景中加以探索,帮助特殊群体学生认识自我、认识职业环境,进行职业选择,提升职业素质和求职技巧,从而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职业生涯辅导不仅要帮助特殊群体学生毕业时找到工作,更要帮他们解决一生的成长、发展问题。因此,职业生涯辅导对提高特殊群体学生的就业力具有重要作用。作为一种新兴的辅导和领导艺术,教练方法在企业管理和培训中发挥了良好的成效,它的本质是塑造能够让被指导对象有所发现的环境,通过帮助被指导对象处理自己的经验,从而形成在现实生活中可灵活运用的能力。将“教练式”引入职业生涯规划,目的是“量身定制,跟踪指导,少走弯路”,侧重于一对一指导。与高校常规形式职业生涯规划比较,针对特殊群体学生的特点实行“教练式”一对一指导更能达到指导的目的。按照教练式辅导模型,具体将教练式辅导过程分为6个阶段进行。

1.初步了解,逐步筛选

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在新生报到时就要掌握学生第一手信息,通过对学生的户籍所在地、家庭背景等情况的了解形成初步印象。再通过新生入校后在军训、学习、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不合群,不善交流,情绪不稳定等问题进行辅导对象的帅选。

2.深层沟通,建立信任

根据帅选的结果将特殊群体学生建立档案,根据学生人数分配给有经验的辅导员,辅导员再根据辅导对象情况深入交流,在此之前,辅导员可以通过班级同学、家长进行学生个性养成的因素的了解,如此,更便于交流。辅导员要善于抓住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小事情作为切入点,以关心、关注学生的成长为目的,树立平易近人、爱护学生、了解学生的良好形象,建立与学生交流的信任基础。

3.找到优势,树立信心

辅导员与特殊困难学生前期交流时要积极发现并挖掘辅导对象的优点,在辅导过程中将其优点变为优势,予鼓励于辅导中,使学生逐步增加自信心。

4.评估职业生涯,确立初步方向

辅导员利用职业生涯评估工具指导辅导对象进行自我评估,对未来职业兴趣、人生观价值观、生活现状、家庭社会关系、综合能力、知识结构、优势劣势等方面进行评估,为明确方向提供基本依据。一对一“教练式”辅导模式的评估阶段是从学生个人情况到提供职业生涯指导的一个承前启后的必不可少的阶段,是“教练式”辅导学生的深化和帮助确立初步方向的前提,因此,这一阶段是把握生涯规划和职业指导的关键环节。

5.意见反馈,提供有效建议

辅导对象根据确立的初步方向进行自我改进和完善,“教练式”辅导员应侧重于对辅导对象怎样在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决策中应对实际困难,加强方法上的指导,提前预见职业生涯和就业过程中的各种冲突与矛盾,帮助辅导对象正确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提高解决困难的信心。辅导员在提供建议时,要与辅导对象共同分析建议的可行性,共同分析建议时实践的可能结果,共同分析在实践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让辅导对象对可行性有自我认识和了解,从而能够认真考虑就业建议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作出正确的推断和付诸行为。通过一对一“教练式”辅导纠正学生的自大、自卑、攀比、从众等心理障碍;帮助学生在大学阶段通过提高认知水平、培养积极心态、提高意志力等途径实现辅导对象在毕业时就业心理调适能力的提升。

6.全程跟踪,实现就业目标

大学生就业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始终。一对一“教练式”辅导员通过对辅导对象的就业准备进行全程跟踪,密切注意学生的思想发展趋势,及时发现辅导对象在毕业求职中求职策略的偏差,共同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后指导辅导对象进行策略的积极调整。由于各个时间的就业市场、国家政策和就业形势的不同,特殊群体在择业中容易遇到阻碍,“教练式”辅导员必须适时调整辅导内容,让特殊群体能适应不同阶段的社会需求。

高校特殊群体学生普遍存在“强烈的自卑意识和失落感、敏感的人际关系和孤独感、迷茫的择业心态和恐惧感”,通过“教练式”辅导即一对一指导,能真正与她们进行深层次交流,能全面了解某一学生的动态情况,包括学生的性格、优势、缺点、喜好、学习态度、思想状况等,在深入的了解后为他们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跟踪指导,就自己的潜能做合理的、全面评价,适时调整,使特殊群体学生少走弯路,将正确的择业心态和积极的就业心态的教育贯穿整个大学教育中。人的潜能是无限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特有的优势,希望通过在高校进行“教练式”生涯指导模式的推广,能够激发特殊群体学生的内在能量,提升他们的就业力,顺利开启特殊群体学生的生涯旅程。

参考文献:

[1]刘淑媛,阮方明.高校毕业生就业个性化深度辅导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2(8).[2]蒋建强,舒燕.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1(6).作者简介:

黄琴:(1969-),女,硕士研究生,讲师,现任教于湖南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课题项目:

如何提升特殊教育学生就业能力 篇6

关键词:特殊教育,就业能力,培养方法

根据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统计, 我省现有残疾人224.2万。 只有45%的残疾人在业, 其中95%的人集中在农业、工业及商业领域, 主要是从事文化程度要求不高, 技术水准低的劳动密集型职业, 从事脑力劳动的不足5%。 那些没有就业的残疾人 (占55%) 只能依靠家庭、亲属供养或国家、集体救济, 贫困、特困家庭普遍。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除了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比较少、就业竞争大等因素外, 主要是残疾人整体文化素质偏低, 缺乏就业岗位应具备的知识和劳动技能, 尤其是缺乏高技能岗位所需的劳动技能。 由于客观条件和残疾人自身障碍的影响, 残疾人在教育, 特别是在职业教育与就业等方面存在许多困难。 因此, 在我国发展残疾人的职业教育, 改善残疾人的就业状况, 促进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使残疾人实现小康生活, 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我国的宪法、劳动法、残疾人保障法等明确规定, 劳动就业是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 实现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途径。残疾人劳动就业, 是解决残疾人问题的根本出路, 它不但关系到这一特殊群体的生存和发展, 而且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生存权、劳动权是人类最基本的权利, 是基本人权。 残疾人劳动就业是实现自身价值的根本体现, 是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和全面参与社会的基础。 残疾人也是重要的生产力, 他们通过劳动就业既可以创造物质财富, 又可以创造精神文明。 历史上曾经有过许多出类拔章的残疾人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扶助残疾人劳动就业, 安置一人, 可以稳定一片。 反之, 如果掉以轻心, 政策失当或者工作不落实, 致使残疾人生活无着落, 流离失所, 则将会形成社会不安定的因素。

中共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残疾人就业工作, 近年来通过和颁布了各项法律法规和优惠扶持政策。 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职业学校建设, 完善学校教学、实习、实训等功能, 增强残疾人就业能力, 满足残疾人发展需要, 促进教育公平。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正式颁布, 印发了 《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法律法规, 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 民生权力的实现提供了保障, 对残疾人教育、就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我省相继出台了促进残疾人就业的相关政策法规,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就业问题, 实施多项爱心助残工程, 加大对残疾人的职业培训力度, 积极推进集中与分散安置相结合的残疾人就业方针, 极大地推动了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向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发展。

搞好残疾人就业工作应该注重职业教育和培训, 提高劳动技能, 帮助残疾人转变就业观念, 增强自立、自强、自信的能力和生产能力。

首先, 应注重职业教育和培训, 提高劳动技能。 随着国家对残疾人民生问题和就业权利的关注、 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推进、残疾人就业环境的逐步改善, 有就业能力、就业愿望的适龄残疾人接受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诉求将越来越强烈。 职业教育与培训是为残疾人架设通向就业的桥梁, 是提高残疾人职业技能和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 《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 》规定, 大力发展残疾人职业教育, 完善残疾人就业促进和保护政策措施, 稳定和扩大残疾人就业。 强调要提高残疾人就业质量, 鼓励残疾人创业, 规范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 有就业需求的各类残疾人普遍获得就业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 要求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和《残疾人就业条例》, 加强残疾人职业教育培训和职业能力建设。以就业为导向, 鼓励各级各类特殊教育学校、职业学校及其他教育培训机构开展多层次残疾人职业教育培训, 着力加强订单式培训、定向培训和定岗培训。

如何提残疾人职业教育的质量, 如何使残疾人为就业做好知识、技能和心理等方面的准备, 参与日益激烈的竞争, 是目前残疾职业教育与培训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为此, 我们要进一步重视残疾人就业培训, 改变培训的方式方法, 为残疾人提供适合自身特点及市场需求的各种技能培训;要完善有关就业优惠政策, 鼓励残疾人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 实现自强、自立。 还要根据各类残疾人的需求, 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 紧密联系当地实际与残疾人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实际, 多种形式对不同类别的残疾人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实用技术培训。 形成省市县 (区) 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 但是, 从目前情况看, 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发展很不平衡, 有的培训方式方法还不够灵活, 联系当地实际与残疾人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不够紧密, 培训工作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部分宣传工作没有到位, 等等。 解决上述问题, 应搞好调查分析, 对社会职业变动趋势和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认真搞好调查研究, 明确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的方向和目标, 并在劳动适龄人口中, 对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开展问卷调查, 掌握他们的就业意向;组织他们进行个人素质和特点的测试, 对他们的职业能力进行评估;通过深入残疾人之中, 面对面地帮助残疾人了解其职业状况, 掌握求职方法, 确定择业方向, 真诚地向他们提出培训建议, 并负责向就业训练机构推荐。

其次, 要正确引导残疾人的就业观念。 据全省残疾人就业调查显示, 具备一定生产生活能力的残疾人对就业的认识和选择有差距。 究其原因, 一是对就业缺乏正确理解。 认为就业就是到机关工作, 去工厂上班, 而自主择业、自主创业, 或从事个体经营谈不上就业, 只是挣钱混饭吃;二是一些残疾人好高骛远, 尤其是年轻残疾人由于听力语言和身体方面缺陷, 生活的空间小, 吸收外界信息少, 对社会了解不够, 在看待人生问题和选择就业方面往往脱离现实;三是依赖思想严重, 缺乏主动择业意识, 在他们看来, 国家有法律和政策, 安置残疾人就业是政府和社会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应该等待政府安排。

要正确处理好残疾人就业问题, 必须让残疾人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 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和引导, 使残疾人能够充分认清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 主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鼓励残疾人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 刻苦学习, 掌握技能, 参与竞争, 努力工作, 成为行业翘楚、就业楷模。 用所学知识开辟一片新天地, 展示残疾人的风采。

就业特殊性 篇7

一、特殊学生的定义和类型

目前, 学术界是把高校就业困难学生理解为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 学者杨在华认为“大学生弱势群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是指在高校中由于性别、经济贫困、生理残疾、心理障碍、竞争失败等原因而处于不利境地, 并出现了学习、生活、就业困难等问题的大学生群体”。学者杨志华、纪旭把就业难学生或者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理解为“在就业过程中, 由于主、客观原因造成自己在就业竞争环境中处于劣势或竞争能力较差的大学生”。同时, 杨志华、纪旭认为根据以上定义, 结合我国高校大学毕业生实际就业情况, 就业困难学生包括家庭贫困的学生、学习困难的学生、女大学生、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生理残疾的学生、专业受冷落的学生、坚持不就业的学生等。笔者认为的特殊学生不仅仅包括大学生弱势群体或就业困难学生 (家庭经济困难生、学业后进生、女大学生、心理障碍生、生理残疾生、专业偏门生、坚持不就业生) , 还包括结业生 (不能如期取得毕业证或延迟毕业生) 、只为拿到文凭但对专业不感兴趣的学生, 以及到处投简历面试却迟迟不签约的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等, 这一类学生反而是违约率最高、频繁跳槽的学生。

二、辅导员促进特殊学生就业的具体措施

首先, 从新生入学接待开始, 做好家庭经济困难生普查摸底工作, 公开公平公正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 提供相关政策资助信息。

家庭经济困难生主要是指地处偏远地区经济落后的农村生源学生, 农村或城镇低保户, 家庭人口众多且家庭中多兄弟姐妹上学的学生, 父母患有严重疾病或残疾或无固定收入的学生, 近期家里发生严重自然灾害或重大家庭变故的学生, 孤儿、单亲家庭、生理残疾的学生、烈士子女等。

(1) 从新生入学的那天起, 通过学生“走绿色通道”申请助学贷款做好家庭经济困难生档案。家庭经济困难生档案是个动态的过程, 需要辅导员在每年的贫困生认定中认真仔细做好此项工作, 不仅仅是指井然有序地开展工作, 还包括对家庭经济困难生心理疏导、个人隐私保密, 在帮助学生解决经济问题的同时还帮助学生开解心理问题, 提高自信, 努力学习, 诚实守信, 为诚信还贷、积极就业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2) 鼓励成绩优异的家庭经济困难生积极申请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勤工助学岗位, 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这对学生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是一笔很珍贵的人生财富和独特魅力。

(3) 开展学生党员一对一帮扶措施。在新生入学时, 为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生指定一名优秀的学生党员对其生活、学习、工作等进行跟踪帮扶。让这些优秀的学生党员成为他们心中的楷模, 努力学习的榜样。

其次, 通过走访学业警告或书面警示学生宿舍, 检查学生沉迷游戏情况, 劝其“改邪归正”, 尤其通过晚检走访工作, 使“夜猫子”游戏学生大大减少。

用人单位来校招聘, 首先看的就是学习情况, 通过成绩单就可看出毕业生大学期间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成果, 用人单位往往青睐于绩点高且英语好, 同时具备较好的组织沟通能力和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学生。目前高校中许多学业后进生多是因为沉迷游戏造成的, 或是对专业不感兴趣不想学习, 或是学习方法不对等。

(1) 辅导员通过专门走访学业警告或书面警示学生宿舍, 对沉迷游戏的学生进行检查、开导、记录档案, 并在每学期不定期地开展谈话, 做好其思想跟踪工作, 看看这些学生在学习观念上是否有所改观。

(2) 通过晚检走访工作, 检查学生夜间不关宿舍大灯情况、夜里通宵玩电脑情况等, 使“夜猫子”游戏学生大大减少, 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和学习风气。

(3) 与班主任、班委沟通, 在班里组成学习督导小组, 每天坚持上课考勤、夜里检查学生作息情况、夜不归宿情况等, 如有情况及时向辅导员汇报, 将不好的苗头及时消除, 并形成结对子学习小组, 即一名成绩好的学生帮助一名学习成绩差的学生, 每个小组之间再进行比赛, 比赛的标准有及格率、英语过级率、绩点提高幅度等。

(4) 结业生 (不能如期取得毕业证或延迟毕业生) 虽不纳入就业派遣方案, 但是结业生就业也是迟早的问题。每年结业生数量不断增加, 尤其面临学校部分学籍制度的改革, 在毕业典礼时期无法如期取得毕业证与学位证的结业生人数急剧增加。因此, 督促这些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 前或同期, 要提前联系教务办的老师打印成绩单查看不及格课程, 及时报名重修、重考, 联系任课老师看教材是否更改, 并认真做好复习备考工作。

第三, 帮助女大学生结合自身特点和行业情况, 分析个人在用人单位中哪些工作岗位占据着比男生还要强的优势, 比如性格温和、做事谨慎、分析严谨等, 提高自信心。提醒女大学生不要过分在意个人性别, 在工作中要持有男女平等的想法, 在日常学习、工作中, 提前使自己进入角色, 大胆表现自己, 不扭捏、不做作, 够真实和真诚, 定能打破部分用人单位对某些工作岗位的性别歧视。

第四, 心理障碍生或生理残疾生在成长过程中往往出现自傲、自卑、自闭、依赖、从众心理;有的“向往大城市或沿海发达地区, 热衷于大公司、好行业、外企等好单位, 不愿去基层边远地区, 不愿去民营、私营单位”。坚持不就业的学生, 主要包括家庭环境优越、不需就业仍能生活的学生, 考研或就业不理想仍坚持继续考研、考编、寻找理想工作的学生。

针对这些特殊学生, 辅导员在日常的就业指导和咨询工作中及时开展疏导、开解工作, 同时鼓励这些学生自入学开始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可以指导学生多登录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网站查看就业信息 (中心发布信息、院系发布信息、全国各地招聘信息、企业发布信息) 或宣讲招聘会信息等, 也可在网站上上传个人简历, 以便实现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双向选择, 还可查看相关就业政策、考研调剂信息、出国学习策略、国考信息、特殊招聘会 (比如残疾学生招聘专场) 等。

第五, 还有一些学生只为拿到文凭但对专业不感兴趣, 将来毕业后, 也不计划从事本专业, 或是自己经营网店, 或是团体创业, 或是转行等。针对这些学生, 辅导员应做好创新创业教育, 以创业意识的唤醒、创业知识的掌握为工作重点。并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活动、网络宣传平台等, 宣传大学生成功的创业事迹及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各种扶持政策。另外, 还要锻炼学生的创业能力, 并鼓励在校大学生虚拟创业或在各高校的常新创业产业孵化园真正创业, 增加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目前我国的在校大学生多是“90后”, 他们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 个性张扬善于表现, 对于自主创业他们多怀有浓厚的兴趣。但是, 这些独生子女也存在思想较为不成熟, 心理抗压能力差, 遇事愿意依赖父母等问题。因此, 辅导员可借助创新创业教育这个平台, 引导大学生勇于接受挑战, 敢于面对挫折, 独立地去发现问题、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第六, 还有一些学生成绩非常优异, 却也面临就业难问题, 这些学生到处投简历面试却迟迟不签约或是与这家企业签了就业协议书没过两个月又要毁约与另一家企业签约, 这一类学生反而是违约率最高、频繁跳槽的学生。针对这些学生, 辅导员首先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其次帮助学生树立诚信就业、踏实做事的观念, 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 总给自己一种山外有山的感觉, 频频毁约。

三、对辅导员促进就业工作的建议

一是充分引起领导对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 发动全院教职工参与到就业工作, 特别是推荐毕业生就业以及联系用人单位来校参加大型专场招聘会及校园专场招聘会 (或宣讲招聘会或网上投递简历方式) 。

二是设立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协助组织, 负责日常就业工作联系及协调, 保持学院就业工作的连续性和相对稳定性, 广泛搜集就业信息, 通过QQ群、飞信、学校就业信息网、电子邮箱、电话等多种媒介, 以班级主要学生干部为抓手, 及时了解班级每位同学的就业动态, 从而对毕业生进行必要的就业指导、信息服务、心理咨询等就业服务。

三是积极认真做好学生就业服务与管理工作。按照要求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协议书审核、派遣、各项手续办理等工作, 维护就业协议的严肃性, 合理控制毕业生的违约行为。对离校前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做好就业跟踪服务, 直至学生落实工作。

四是积极开展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组织学生参与职业规划与测评系统测评, 根据各专业的实际情况, 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书进行分类, 分析总结并全程进行跟踪, 及时了解学生的新动向。开展富有特色的就业创业指导活动。争取每学年举办就业专题讲座、报告或活动, 并在活动结束后及时存档。

辅导员工作没有捷径, 尤其是完善和改进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要掌握学生的就业状态、工作环境, 了解用人单位对高校人才培养方式的评价及对学生的培养质量, 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思想品德、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工作业绩等方面的总体评价和要求, 了解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环境、专业课程设备和教育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方式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找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偏差, 才能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 继续提升个人各方面素养, 将学生就业等各项工作做得更加全面、规范、细致, 真正服务学生的成长和成才, 更好地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

注释

1 杨在华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难现状及对策分析[J].教育及现代化, 2007 (2) :75-80.

2 杨志华, 纪旭.高校辅导员促进就业困难学生就业措施探索[J].宿州学院学报, 2013 (11) :105-107.

3 李月云.论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及其培育创新[J].宿州学院学报, 2009 (4) :139-141.

就业特殊性 篇8

一、特殊教育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目前, 我国独立设置的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仅有1所, 另外, 其他师范院校和少数综合性院校也设置了部分与特殊教育相关的专业。这些专业的毕业生, 其就业主要面向中等以下各类学校。从就业的情况来看, 以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近三年来, 学院学生就业完成了由计划到市场的转变。在2005年以前, 学院每年毕业生人数在200人左右, 全部为定向培养的师范生, 且面向全国就业, 每年就业率均为100%。自2006年起, 毕业生就业由原来的统筹分配转向市场就业, 毕业人数较之原来已不可等量齐观。至今, 年均毕业1700余人, 已成为常态, 占到了全国各类培养特殊教育类人才院校毕业生人数一半以上。在面向市场的就业过程中, 学院的就业工作经历了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就业质量不高,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岗位减少的阵痛, 随后在全院上下的共同努力下, 经过多轮面向市场的就业工作, 学院逐步改变传统的就业模式, 高度重视职业指导, 加强市场拓展与调研, 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

近三年平均就业率达到98.55%。少量未及时就业的毕业生, 部分继续深造, 部分自主择业。在近年的就业中, 学院引导毕业生走出传统的只面向学校就业的误区, 积极鼓励毕业生面向各类残疾人康复机构、残疾人康复器械生产与制造企业、残疾人物资供应部门、福利企业、各类学前教育机构等企事业单位和大量特殊儿童家庭就业。实践中特殊教育类毕业生的就业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就业目标呈现多样化。师范生主要的培养目标是到各类特殊学校任教, 但由于全国公办特殊教育学校每年新增就业岗位总体供给的限制, 近年来只有10%的毕业生能进入该类单位;有大部分师范类毕业生转向残疾儿童的学前教育、康复类机构就业;非师范生主要面向残疾人康复机构和残疾人康复器械生产与制造企业、残疾人物资供应部门和社会各类企业就业, 例如, 公共事务管理等专业。二是就业意向较为单一。受社会、家庭等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 各类特殊教育师范生, 其就业意向相对单一。主要的就业意向是公办特殊教育学校, 在求职无果的情况下, 才退而求其次考虑学前、康复类机构。三是就业岗位呈现稳定与频繁变动的两种态势, 对于定位准确、专业思想巩固、能力较强的毕业生, 一旦走上工作岗位, 实现就业, 就比较稳定地从事某项工作, 工作岗位的轮换相对较少, “跳槽”的机会也相对较少;而对定位模糊、专业思想薄弱、能力一般的毕业生而言, 多元的求职取向造成了工作岗位的频繁变动, 有的甚至流动出特殊教育类工作领域。四是就业环境逐步完善。近年来, 随着党和政府对特殊教育事业的关心, 在政策环境的营造上, 给予了毕业生更多的倾斜。如国家在中西部县级以上城市新建1500所特殊教育学校的政策正逐渐发挥作用, 以2010年、2011年两年为例, 中西部新建公办院校吸纳了学院大量的毕业生, 将进入公办院校就业的毕业生比例提高了5个百分点;经济较为发达的广东、浙江等沿海省份也逐步加大了对特殊教育的关注力度, 公办学校、残联纷纷加大了对教师、残联下属康复机构人员的引进力度, 可以说近年来社会和用人单位对特殊教育事业的关注, 为毕业生就业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特殊教育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特殊教育院校毕业生有别于普通高校毕业生, 也有别于一般的职业学校毕业生。其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既具有“点”的代表性, 由于受整体就业形势等因素的影响, 也具有“面”上的普遍性。具体表现为:

1.特殊教育院校的人才培养的“特”导致毕业生就业面向的“独”。特殊教育院校与综合性院校相比, 综合实力相对薄弱, 社会关注程度较低。但是其人才培养特色鲜明, 人才培养目标明确, 较之社会总体需求, 岗位数量较少, 但纵观整个特殊类领域, 就业岗位并不缺少, 且呈现着增长的势头, 只是由于特殊教育的独特性, 被社会较少认知, 如社会普遍对特殊教育类人才的就业停留在学校层面 (甚至影响了该类院校高考志愿的填报和学生入学后的就业观念) , 而根据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自2006年以来的统计, 全国接纳特殊教育类毕业生就业的机构除了公办学校外, 还有民办学校, 残联下属康复机构, 残联、民政残疾人辅助器具部门, 公立医院下属康复部, 民办康复机构, 使用残疾人的企业 (含世界500强) , 社区工作机构……以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近年来共有568家用人单位来校招聘, 其中能稳定提供就业岗位的达384家, 且该类单位的数量仍在逐年增加, 有部分以录用普通类专业为主的单位, 也因为特殊教育类毕业生的爱心、吃苦精神, 而青睐学院毕业生。可以说, 人才培养的“特”为该类院校毕业生需求打造了一个“独一无二”的风景线。

2.特殊教育院校办学层次的现状导致特殊教育毕业生就业层次总体较“低”。当然, 这种“低”并不带有价值取向, 只是说明当前的现状。目前, 举办各类特殊教育的院校大多是大专层次, 少数为本科层次, 研究生层次的特殊教育专业少之又少。就每年的人才供给情况看, 专科层次的特殊类人才占到了全国该类人才供给的80%以上, 大部分本科或研究生层次的人才进入一线岗位就业的并不多。从近年全国各地招考公办学校教师的情况看, 涉及特殊教育类师资的, 招考的学历都可以放宽到大专。但由于研究生、本科学历层次与专科学历层次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的差异, 导致该行业整体的就业情况处于强化技能与实践, 缺理论研究与开拓创新, 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与层次提升面临瓶颈。而毕业生在首次就业选择时, 往往更多地考虑专业对口、就业机会等因素, 虽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 但毕业生更多流向的岗位, 总体层次不高。

3.特殊教育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较以前有所凸显。具体来说, 一是增长与发展的矛盾。特殊教育院校近年来的招生规模逐步扩大, 毕业生人数增长较快, 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 被毕业生普遍青睐的公办教育单位, 总体提供的岗位仍然有限;而大量非公办学校类机构虽然数量增长较快, 但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有相当一部分单位缺乏有效的机构管理, 毕业生到岗工作后的发展得不到保障。从岗位提供的质量看, 社会各类用人单位能拿出的高质量就业岗位实际上是有限的。二是专业人才培养的矛盾。人才培养方向与市场需求的矛盾是当前特殊教育毕业生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之一。不少特殊教育行业的用人单位和部分企业提出, 与前些年相比, 尽管毕业生数量大幅增长, 但用人单位招聘急需专业人才却更难了。特殊教育院校出于事业发展等多方面的考虑, 传统优势专业没有得到发展, 新设置专业又缺乏竞争力, 导致毕业生培养质量下降, 毕业生就业更加困难。部分用人单位呼吁, 高校的专业设置要认真研究, 解决招生专业与市场需求的脱节。与此问题相类似, 有些单位还提出, 一方面人才的高消费普遍地存在, 引进人才的门槛明显提高, 动不动是要求本科、硕士, 英语4级、6级, 另一方面, 单位急需的最基础人才, 主要是各类技能型人才, 特别是精通手语、盲文等专业的高级技能型人才比较缺乏。

4.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仍不平衡。当前, 在涉及特殊教育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三个方面, 即政府、高校、用人单位, 在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方面仍不平衡。特殊教育是一项崇高的事业, 各级党委、政府在其发展中承担着重要职责, 应更加强化其社会公益性事业的特点, 加强对特殊教育院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扶持。近几年来, 各级党委、政府研究制定了若干就业政策, 对特殊教育事业更加重视, 但由于财力、人力等因素, 工作成效受到一定的影响。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开展也不平衡, 特殊教育院校由于传统就业工作的惯性, 往往把毕业生就业当做一般性的工作对待, 对市场需求调研和专业设置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特殊教育院校的毕业生对市场配置、双向选择主渠道的依赖不很明显, 学校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实际是比较有限的。但也有很多院校非常重视就业指导工作, 例如,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坚持把毕业生就业指导作为学校长远发展的中心工作来抓, 学校就业指导机构健全, 就业基础信息系统完善, 市场需求调研、学生推介、校内人才市场、见习实习、学校与单位长远合作、就业动态跟踪等就业制度健全, 软硬件设施齐备, 工作成效好。近几年来, 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8%以上。

三、促进特殊教育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思考

特殊教育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开展, 主要是针对特殊教育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 结合社会职业对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开展的。同时, 开展特殊教育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还要从有利于发展社会公益性事业的高度出发, 从有利于发挥特殊教育院校毕业生个人特长和实现个人理想相结合出发, 采取更加务实的措施, 实现毕业生在更高水平、更高层次、更能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就业。

(一) 将特殊教育院校毕业生纳入社会就业系统工程

包括特殊教育院校毕业生在内的广大高校毕业生是新增人才资源和新增就业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殊教育院校毕业生也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就业群体, 其就业工作好坏关系到人才的合理使用, 关系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 同时也关系到其职业对象——残疾人这一弱势群体劳动素质的整体提高, 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因此, 特殊教育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应该纳入社会的就业系统工程。因此, 各级党委、政府, 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一定要坚持为特殊教育事业服务、为残疾人服务、为社会服务的办学思想, 从全局出发, 切实抓好特殊教育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各项工作。

(二) 加强特殊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引导和指导

从某种意义上讲, 毕业生的就业观就是个人世界观、人生观的客观化和具体化, 即对将来所从事的事业、职业所担负的任务, 所从事的岗位和职责的基本认识、基本选择和基本倾向。因此, 加强特殊教育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关键在于结合特殊教育的特点, 积极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特别要发挥政府、学校、社会各方面的作用, 帮助广大特殊教育毕业生确立为国家服务、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为残疾人服务的正确方向。当前, 重点要正确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就业与择业的关系。由于特殊教育院校专业设置的特点, 毕业生择业范围相对狭小, 广大毕业生要树立只要发挥专业特长, 对社会有所贡献就是最好的就业, 就是最实际的择业的观念, 消除不切实际的就业期望需求。二是事业与职业的关系。特殊教育毕业生要确立为社会服务、为残疾人服务的崇高理想, 在事业与职业的选择上, 实现高层次的统一。将自身即将选择和从事的职业融入到国家和人民的特殊教育事业和残疾人事业中, 为促进小康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出贡献。三是当前与长远的关系。近几年来, 中央提出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的方针, 这是适应时代要求, 着眼于培养锻炼毕业生的一项重要举措。因此, 要发挥政府、高校等各有关方面的作用, 发挥舆论引导、政策引导、市场引导、组织引导的作用, 教育和引导毕业生立足长远发展, 面向基层、面向一线、面向艰苦地区, 到国家最需要的特殊教育岗位, 全面锻炼自己, 实现自身的理想和事业追求, 而不是仅仅看中眼前舒适的环境和轻松的工作岗位。四是奉献和索取的关系。特殊教育院校担负着光荣的使命, 它是一项立足奉献的高尚事业。为索取, 就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特殊教育事业中。相信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政府的重视和社会的逐步理解和关注, 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环境一定会更加优化、待遇一定会得到更大的改善, 特殊教育事业一定会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

(三) 做好毕业生就业的各项基础性、服务性工作

特殊教育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要重视基础建设, 突出抓好以服务为重点内容的各项工作。一是抓组织领导。从高校而言, 就业是加强学校党委、行政对就业工作的指导, 组建就业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 形成职能部门、系科、班级为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二是强化服务。高校要本着“努力展示学生综合素质, 全面宣传用人单位情况, 充分发挥窗口桥梁作用, 热诚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宗旨, 为广大毕业生就业和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促进教育教学和就业服务的一体化。三是多办实事。例如, 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可以编制《毕业生服务实用手册》, 发放给学生, 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政策, 熟悉就业流程等。为学生搭建和政府人才服务机构联系的桥梁。举办校内人才市场、举办与用人单位直接见面的洽谈会。加强网络建设, 畅通信息发布渠道。通过就业服务网络, 促进就业工作规范化、信息化与科学化, 为毕业生及时提供就业服务信息。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 广开门路促就业。高校可以主动与各地的人事部门、人才市场和相关的特殊学校等用人单位联系, 了解毕业生的需求信息情况。

(四) 结合实际完善特殊教育院校专业设置办法

目前, 全国共有大约1500多所特殊学校。特殊教育院校的专业设置多年来已形成完整的体系, 但同时也带来专业设置比较单一, 专业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现象有发展的趋势。从特殊教育院校招生情况来看, 计划的落实、招生及报到率也显示出专业冷热的差异, 如特殊教育 (包括盲、聋、弱智、孤独症等专业方向) 、听力语言康复、音乐、美术等专业就业前景较好, 很受用人单位和考生青睐, 但教育信息技术、英语教育等专业受市场需求、信息、观念等因素的影响, 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当前, 用人单位对特殊教育院校人才培养的专业、质量、规模、层次等有了不同的需求, 这应当引起特殊教育院校的重视, 教育行政部门也应把改革和完善特殊教育院校的专业设置提上议事日程, 不断完善学科和专业设置办法, 促进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统一。要进一步建立面向社会需求的专业课程体系, 并建立专业需求市场调查机制, 定期不定期地了解社会需求, 为促进广大毕业生就业提供重要的信息资源。

(五) 适应新的形势, 不断提高特殊教育院校毕业生的质量

特殊教育院校由于其行业的特殊性, 以前就业的政策都采取生源地派遣制, 所以往年的就业率一直比较高。近几年来, 全国特殊教育师资的需求量有所下降, 许多特教师资都由普通教师参加特教技能培训后转化而来, 这对特殊教育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产生了一定冲击。新的形势表明, 特殊教育院校毕业生进入传统就业渠道的难度逐年增加, 这对特殊院校毕业生人才培养方向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挑战。应对这一形势, 在调整完善学科结构的基础上, 当前的重点就是要苦练内功, 提升素质, 不断提高特殊院校毕业生就业的竞争力。实践证明, 近几年由于特殊院校毕业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更多的特殊院校毕业生走上了更广阔的舞台, 在非特教领域的岗位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提高特殊院校毕业生就业的竞争力, 关键要做到:一是加强专业基本功教学。 在“三字”一话、手工制作活动指导等方面, 要加强基本能力训练。尤其要根据特校毕业生基本功的项目, 实现对毕业生职业技能培养的专业化, 降低用人单位的用人成本。二是加强一专多能培养。“一专多能”人才已成为未来特教师资培养趋势。特教老师除了具备基本的特教理念、教学手段外, 还应掌握如音乐治疗、脑瘫康复、自闭症训练、行为矫正、语言康复、语言训练等方面的技能。三是加强创新性人才培养。尤其要树立课改理念, 突出课堂教育的钻研性, 提高知识储备能力。四是加强思想素质教育。要进一步强化学生献身特教的理想, 培养其作为教师的基本素质, 培养其热爱本职工作, 培养其对特殊儿童的爱心。

参考文献

[1]李继刚.美国特殊教育立法及对我国的启示[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 2008, (1) .

就业特殊性 篇9

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是接触社会非常有效的途径。 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使他们与社会广泛接触, 参加集体活动, 树立时间观念, 使残疾人感受到个人在社会中的价值和地位, 使之获得满足感和自尊感, 有利于消除忧郁感和自卑感, 治愈精神身体创伤。

体育运动是康复保健的基础, 也是康复保健医疗的一种指导思想。 在针灸推拿专业体育课教学中, 将练功课、康复治疗、 体育教学有效融合是完全可行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改革模式, 可以更好地促进这些视力障碍学生的康复治疗和就业, 这种体育康复治疗的理念其实就是国际上“第三医学”概念的具体体现。

另外, 视力障碍学生在身体机能等各个方面, 各系统的功能都呈下降趋势, 并且由于功能上的缺陷容易产生忧郁感、自卑感。 这不仅表现在速度、灵敏、耐力等素质上, 而且反映在内脏机能上。 因为身体机能和运动功能的下降, 进一步限制了视力障碍学生进行体力活动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可能性, 所以对他们进行合理的体育功能锻炼, 不仅可以避免他们残疾部位的肌肉萎缩和神经坏死, 而且使他们的身体机体获得改善与发展。 人体是一个整体, 各部位各系统之间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 即使难以恢复的肢体运动功能, 由于其他部位功能增强了, 也能得到部分功能的代偿。

将特殊教育学校针灸推拿专业的体育课、保健康复、练功课 (活动操、基本步势、俯卧撑、少林内功、易筋经、八段锦、器械练功) 进行有效融合, 形成一整套适合视力障碍学生使用的锻炼方法, 通过特定的姿势动作, 并配合呼吸运动及借助其他器械强身健体、锻炼功力, 主要目的是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专业技能, 包括基本的指力、臂力和腰腿部力量, 以及对力的体验、把握和运用。 这样不仅可以使他们具备一种可以受益终生的身体锻炼方法, 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身体素质、专业技能, 既有利于当前社会对医疗、保健按摩的要求, 又能突出盲人按摩专业以技能为主的特点, 最大限度地满足盲人就业的愿望, 使他们拥有更多的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 实现视力障碍学生以平等的地位和均等的机会共享社会物质文化的成果。

这种将体育课、保健康复、练功课 (活动操、基本步势、俯卧撑、少林内功、易筋经、八段锦、器械练功) 相关内容有效融合, 形成的“三位一体”练功课教学模式, 加强了体育教学贴近针灸推拿专业所需求的优秀人格素质、 身体素质、 心理素质、知识技能素质、社会适应素质、体适能素质的培养, 落实了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师生互动、教学模式操作程序。 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 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促进他们的身心和谐发展, 最终使视力障碍学生身心和谐地融入社会, 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三位一体”的练功课教学模式紧紧围绕 “提升身体素质, 重注重专业技能”, 在保证体育教学内容科学性、系统性的前提下, 重点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这与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强调的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相符, 即满足国家, 企业、百姓三方面的需求, 具体做法是推动“五个对接”, 即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的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资格证书对接和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是不谋而合的。 同时, 构建与专业相适应的专业素质、体适能、职业病预防、社会适应、心理因素等教育体制, 从学校体育课教学改革的角度, 增强学生的就业优势, 突出针灸推拿专业的体育保健和体育康复的机能, 拓宽专业口径与方向, 增强学生毕业后的工作能力和竞争能力, 使针灸推拿专业的学生成为“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以适应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

这样既有利于达到当前社会对医疗、保健按摩的要求, 又能突出盲人按摩专业以技能为主的特点, 最大限度地满足盲人就业的愿望, 使他们拥有更多的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 实现视力障碍学生以平等的地位和均等的机会共享社会物质文化的成果。

摘要:残疾人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 由于先天或后天条件的原因致残, 使他们不能同健全人一样享受生活, 提升残疾学生的就业能力, 培养他们职业化人才素质, 才可以最终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本文在研讨学校练功课的同时, 提出建立将体育课、保健康复、练功课相关内容有效融合, 形成“三位一体”练功课教学模式, 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 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促进他们的身心和谐发展和身心康复与就业。

关键词:就业导向,特殊教育,针灸推拿专业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推拿功法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全国盲人按摩中等专业统编教材.按摩学基础.中国盲文出版社.

[3]新世纪全国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养生康复基本技能实训.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4]徐俊.上海中医药大学.谈谈推拿功法学的课程设置.中医教育, 第14卷1995 (2) .

上一篇:参数化模型下一篇:会计研究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