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口语学习

2024-10-03

英语口语学习(精选12篇)

英语口语学习 篇1

一、英语学习信念的研究现状

学习信念属于认识论范畴, 指学生对知识、学习经验所持有的直觉认识, 是学生对知识和学习的一套认识信念系统, 它涉及对知识性质、学习性质、学习过程等维度的直觉认识[1]。学习信念包括学习的可控性、学习速度、知识结构、知识稳定性、知识的来源五个维度[2]。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在先前学习活动经验、认知发展水平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下, 逐渐形成一套自己的学习信念, 并用这套信念指导着自己的学习活动, 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及学习成绩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3,4]。然而几乎所有学习信念的研究都面临着同样的挑战, 因为信念对学习的影响作用常常不是直接的, 而是潜在、间接的。学习信念究竟通过什么样的路径对学习行为起作用至今仍是研究的难点。

在对学习信念研究的40多年里, 研究者们从一般学习信念入手, 逐步探讨具体学科的学习信念。相比对一般学习信念和数学、物理等学科学习信念的研究, 外语学习信念的研究非常少且比较粗浅。外语学习信念的研究中使用较多的研究工具是Horwitz编制的“BALLI” (外语学习信念问卷) , 该问卷信效度未得到验证, 而且无法合成分数, 只能列出频次表, 不利于进一步分析。Mori Yoshiko对美国大学生日语学习的研究中, 把学习信念等同于学习经验、学习动机[5]。很多对第二语言学习信念的研究, 变量选取比较随意, 缺乏理论性, 研究结果的有效性、科学性值得怀疑。国内对学习信念的研究并不多见, 关于英语学习信念的实证研究更少, 而只有了解学生英语学习信念的状况及其与英语学习的关系, 才能自觉地采取有利措施,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英语学习信念, 改善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

当前国内高中生英语学习信念的现状如何?英语学习信念对英语学习动机和行为有什么样的影响作用?英语学习信念通过什么路径影响英语学习行为?目前对这些问题研究甚少。本研究旨在探讨高中生英语学科背景下的信念状况, 并考察高中生英语学习信念与英语学习动机、英语学习行为的关系。

二、研究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法, 从山西省某中等城市根据学校生源和声誉选取重点、普通、落后高中各一所, 共发放问卷850份, 回收有效问卷830份。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采用宋志燕编制的《英语学习信念问卷》、《高中生英语学习行为问卷》、曾细花编制的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问卷。问卷全部采用四点量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三个问卷有着良好的结构构想。本研究使用SPSS10.和A2MOS410对数据分析。

英语学习信念包括六个维度: (1) 天生能力 (学习的可控性) 指英语学习是否由不可控的天生能力决定; (2) 努力作用:英语知识的掌握是否需要努力; (3) 快速学习:英语学习是否快速发生; (4) 知识联系性 (知识结构) 指英语知识是孤立的、零碎的还是联系的、复杂的; (5) 知识简单化指英语知识是否通过简单记忆就可以掌握; (6) 准确性要求指表达或使用英语是否需要做到完全正确。

英语学习动机包括四个维度: (1) 外部动机是指行为由自身之外的因素所发动和调节, 如学生做作业是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或避免父母的质问; (2) 投射调节动机是指个体接受外部强加的规则作为推动自己行动的规范, 是外部控制下的内部强制, 如学生为了避免觉得自己是个坏学生而按时到校; (3) 认同调节动机是指个体看到了行为的意义和价值而从事某个活动, 如学生学习英语是因为他认为学习英语很重要; (4) 内在动机是指个体将规则完全内化于自己的其他价值、需要和认同当中, 如学生出于喜欢而学习英语。

英语学习行为包括六个维度, 分别是坚持学习、主动参与、克服困难、积极应用、联系学习、注意集中。

三、研究结果

1. 高中生英语学习信念六个维度之间的关系

英语学习信念问卷各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244~0.282之间, 各维度之间大多相关显著, 但相关系数较低。总体来看天生能力、快速学习、知识简单化、准确性要求之间显著正相关, 并分别与努力作用和知识联系性显著负相关;努力作用与知识联系性显著正相关。

2. 高中生英语学习信念的总体状况

为了解高中生英语学习信念的特点, 分别计算了英语学习信念各维度的平均分和标准差。总体来看高中生在天生能力、快速学习、知识简单化、准确性要求信念上得分较低, 其中由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可知, 知识简单化的得分在这四个维度中最高, 相对最不成熟, 在努力作用、知识联系性信念上得分较高。总体来看, 高中生持有比较成熟的英语学习信念。

将英语学习信念量表的6个维度同时作为变量, 以年级、性别、学校类型为自变量进行3 (年级) ×2 (性别) ×3 (学校类型) 的多元方差分析, 结果发现学校类型主效应显著 (F (12, 1602) =5.70, p<.001) , 各种英语学习信念的一元方差分析表明知识联系性信念的学校类型主效应显著, 重点校好于普通校和落后校。

3. 高中生英语学习信念、英语学习动机、英语学习行为的关系

(1) 英语学习动机对英语学习信念的回归分析

为了考察高中生英语学习信念各个维度对英语学习动机各个维度的预测作用, 做英语学习行为对英语学习信念的回归分析。在控制了性别、年级和学校类型之后, 学生的学习信念进入方程所得的决定系数的增量都达到显著水平。

(2) 英语学习行为对英语学习信念的回归分析

为了考察英语学习信念各个维度对英语学习行为各个维度的预测作用, 并考察英语学习动机对英语学习信念和行为的中介作用, 做两组回归方程。方程一在进入性别等变量后直接进入学习信念。方程二第一层进入性别等变量, 第二层进入学习动机, 第三层进入学习信念。

从方程一可以看到在控制了性别等变量后, 英语学习信念进入方程的决定系数的增量均达到显著水平, 在0.061~0.103之间。从方程二可以看到在控制了学习动机后, 学习信念的增量仍然显著 (在联系学习上已不显著) , 但比起方程一预测力已经显著下降, 决定系数的增量在0.005~0.048之间。另外英语学习动机进入方程的决定系数的增量均达到显著水平, 在0.143~0.343之间。综合表15的学习动机对学习信念的回归分析, 由此初步得出, 从整体上看英语学习动机在英语学习信念和行为之间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 即学习信念越成熟, 就越倾向于持内在动机, 而非外在动机, 这样就导向更积极的学习行为;反之亦然。

知识联系性信念在第一组方程中对学习行为各维度的预测作用显著且较强, 但引入学习动机后, 其β值几乎全部变得不显著了, 由此可以看到动机在知识联系性信念与行为的关系中起到了很强的中介作用。准确性要求信念也如此。

从方程二还可以看到控制了英语学习动机后, 英语学习信念对行为仍有显著预测作用。天生能力显著负向预测主动参与、坚持学习、克服困难;知识联系性信念显著预测联系学习;知识简单化显著负向预测积极应用、注意集中;快速学习显著负向预测克服困难;准确性要求显著负向预测积极应用。由此英语学习信念对行为仍有较强的直接作用。

(3) 对英语学习动机中介作用的进一步考察

通过Amos软件, 采用路径分析的方法分别验证不同的中介模型, 发现以动机整体作为潜变量的模型拟合指数不好。然后检验了分别以英语学习动机各维度为中介的模型, 发现只有以内在动机为中介的模型可以较好拟合 (x2 (63) =333.490、CFI=.904、TLI=.881、RMSEA=.072) 。内在动机在英语学习信念与学习行为之间有着显著的中介作用, 同时英语学习信念对英语学习行为仍有着较强的直接作用。

四、讨论与结论

1. 英语学习信念各维度相关不高

高中生英语学习信念问卷有着良好的结构构想, 但同时各维度的相关系数并不高, 都在0.3以下。这是因为认识论信念是一个多维度的结构, 内部各类型的信念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发展速度也不一定同步, 即个体可能同时拥有成熟和不成熟的信念;这些不同的信念并非一个连续体, 而是按频次分布的[6]。本研究对英语学习信念结构的探讨也是在探索阶段, 还需要更多进一步的研究去验证或修正、改进。

2. 高中生英语学习信念总体状况

总体而言高中生持有较积极的英语学习信念。但值得注意的是知识简单化信念的得分相对较高。在访谈中发现很多学生认为英语学习不同于数学、物理, 不过是对单词、语法、句型的简单记忆。然而语言教育学家Dr.Knowles Lance指出, 语言学习是掌握技能的过程, 它是一个获得语言的过程, 而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记忆。有些学生把英语学习归纳为学习三部曲:背单词、学语法和记句型, 而忽视了理解、整合的作用, 这是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常存在的误区[7]。这可能是因为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 教师都强调理解整合的作用, 而相比之下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过多地强调了记忆的作用, 因而学生便得出了这个朴素的观点, 把英语知识和学习简单化了。这对现阶段的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

3. 高中生英语知识联系性信念学校类型主效应显著

本研究发现知识联系性信念学校差异显著, 重点校好于普通校, 普通校好于落后校。在访谈中发现不同类型学校的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整合程度不同, 重点校学生对英语知识的认识、思考和掌握比较深刻, 从而能认识到英语知识是联系、复杂的体系, 而不是孤立、零碎的, 于是他们在学习中注重对各种知识经验的整合;落后校的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思考和掌握不够深刻, 误以为英语不过是一个个单词的简单组合, 认为英语知识没有太强的联系性, 因而在学习中也常采用简单死背硬记的方式;普通校学生的情况处于二者之间。王婷婷对高中生学习信念特点的研究中也发现重点校学生在整合-建构信念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普通校[8]。由此提醒我们在英语教学中, 尤其对于落后校的英语教师, 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信念, 改变其对知识结构的认知。

4. 英语学习信念以英语学习内在动机为中介影响英语学习行为

Oxford&Ehrman指出, 学生的外语学习信念与外语学习动机是紧密相关的。对知识结构有成熟信念的学生, 表现出较高的内在动机, 倾向于掌握目标定向[9]。良好行为和不良行为的心理机制的模型是:学习者对学习能力的信念影响了他们的动机, 而相应的动机又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策略的使用[10]。Schommer也提到, 一种学习信念先引发特定的动机目标, 进而促进个体选择相应的学习策略, 最终产生了相应的学习效果。在本研究中知识联系性信念显著正在预测内在动机, 这是因为只有联系的、复杂的知识系统才容易引发个体的求知欲和学习、探索的兴趣, 孤立、单调的知识则不能。英语知识本身对大家是一样的, 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每个人对其看法有不同, 那些认为英语知识是一个联系、复杂系统的学生, 就倾向于肯定英语知识的意义和价值, 倾向于对其持有内在的学习兴趣, 并引发为深入掌握英语知识而学习的动机。内在动机对学习行为又有着较强的影响作用, 当个体出于内在动机而学习时, 就会产生完全的自我意志感, 并从中体验到兴趣和乐趣, 并引发并维持积极地学习行为。学生拥有越高的趋向内在的学习动机, 就拥有越高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感和学习坚持性。由此英语学习信念尤其是知识结构信念影响着英语学习的内在动机, 内在动机又影响着英语学习行为, 由此内在动机在知识联系性信念与行为间起着中介作用。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 虽然努力作用信念正向预测所有动机, 但在内在动机上不显著。这是因为如果个体越多认为英语学习是需要努力的, 就会表现出对学习越强的动机, 但内在动机包含了个体对行为意义的真正认可并内化为自己的需要, 因此仅认为努力是重要的并不能对内在动机有显著的影响。

这个研究结果对英语教学实践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在英语教学中, 仅仅引导学生相信努力对学习的作用, 并不能起到引发内在动机的作用;应着重注重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信念, 引导他们发现英语知识的联系性和系统性, 这样才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 进而对学习行为产生正向影响。

5. 英语学习信念对英语学习行为的直接影响作用

心理学研究中将信念视为个体较高层次的认知, 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体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制约着个体的实际反应。如果学生相信学习是由先天的能力决定, 就会低估学习和教育的作用, 从而表现出较少的主动学习的行为, 也会认为学习上的暂时挫败是因为自己能力不足, 体验到更多的挫败感, 克服困难的行为也会较少;如果学生相信学习是快速发生的, 就会认为短时不能解决的问题再努力也没用, 从而在遇到较难的、不能一时解决的问题时就会放弃, 表现出较少的克服困难的行为;如果学生认为知识是联系的整体, 则倾向于运用构架式的策略, 参与深层次的信息加工, 因而表现出较多的联系学习的行为[11];如果学生认为英语口语交流必须做到完全正确———但对高中学生而言所学毕竟是有限, 做到准确并非易事———持这样的信念势必会阻碍其对英语的积极应用。由此英语学习信念对英语学习行为存在显著的预测作用。

虽然英语学习信念对英语学习行为有着显著的影响作用, 但在宋志燕[12]的研究中发现英语学习信念和英语学习行为存在三种匹配类型———不成熟信念—不积极行为、成熟信念—积极行为、成熟信念—不积极行为, 不存在不成熟信念—积极行为的类型, 由此可以看出成熟的信念是良好行为的必要条件, 但不是充分条件, 因而在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信念, 同时也要关注从学习信念到学习行为的转化过程。

6. 结论

通过对高中生英语学习信念的状况及其与英语学习动机、英语学习行为的关系研究, 结果发现:1.英语学习信念的六个维度之间相关显著, 但关联程度较低;2.高中生持有较为成熟的英语学习信念;3.知识联系性信念学校差异显著, 重点校好于普通校和落后校;4.英语学习信念通过学习的内在动机为中介影响学习行为, 同时仍存在直接影响作用, 其中内在动机在知识联系性信念与行为间起着中介作用, 努力作用信念对内在动机的预测作用不显著。

参考文献

[1]Buehl M M.&Alexander P A.Beliefs about Academic knowledge.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2001 (4) .

[2]Schommer, M.Effects of beliefs about the nature of knowledge on comprehension.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90 (3) .

[3]Dah, T, L.et.Are students’beliefs about knowledge and learning associated with their reported use of learning strategies?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5 (2) .

[4]Schommer, M.Epistemological beliefs, mathe matical problem-solving beliefs,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2005 (3) .

[5]Mori Yoshiko.Epistemological beliefs and language learning beliefs:what do language learners believe about their learning?Language learning.19903) .

[6]Schommer, M.Explaining the epistemological belief system:introducing the embedded systemic model and coordinated research approach.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2004 (1) .

[7]沈艳.英语学习的误区及其对策.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 2005 (2) .

[8]王婷婷.关于我国高中生认识论信念的初步研究.硕士论文2004.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9]Oxford, R., Ehrman, M.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on individual differences.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1992 (3) .

[10]Dweck, C.S., Leggett, E.L.A social-cognitive approach to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Psychological Review, 1988 (2) .

[11]Hofer, B.K.Introduction:paradigmatic approaches to personal epistemology.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2004 (1) .

[12]宋志燕等.高中生英语学习信念及其与英语学习行为的关系.山西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1) .

英语口语学习 篇2

心得体会

一、合作教学产生背景

长期以来,由于班级学生人数较多,以集体授课为主的班级授课制成为英语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这种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束缚着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的全面开展,制约着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在课堂上,教师容易偏重讲授英语语言知识,而忽视对学生语言行为的训练,这样极易使学生成为语言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不能灵活的开展各种较为真实的语言教学活动,也无法照顾到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这种授课方式往往造成学生英语学习的两级分化,使不少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于是,有人玩笑称其为“哑巴英语”。这完全背离了我们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听说,为了去用它进行交际。而合作教学(cooperative instruction)——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它以教学的人际合作和互动为基本特征。合作教学的活动大致可分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全员互动三种形式。它系统的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合作和互动来促进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目标。在教学形式上,合作教学强调以团体授课为基础,以合作学习小组活动为主题。在评价形式上,合作教学奖常模参照评价改为标准参照评价,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成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的记分,以小组成绩作为奖励的依据。它能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团队精神,优化课堂教学,从而广泛提高学习成绩。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其中的一个任务是发展学生的合作精神。国务院于2001年5月29日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其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并对合作学习予以了高度的重视,《决定》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小组合作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而研究

性学习已被教育部列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修课。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改变课程标准过于强调接收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二、合作学习要科学分组

影响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的因素一般有以下几点:

1.情感因素

对学习的情感因素,如教学内容的生动有趣,贴近自己的生活,教法直观,形象,丰富,学习获得成功及教师的良好评价等,当然也有一旦学习有困难或其它一些原因,他们会丧失信心,不敢开口,或者当学生心理上紧张,怕犯错,信心不足,其心理语言活动,这样都会引起他们对于学习兴趣的变化,英语学习的能力自然就会受到影响。

2.语言环境的因素

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常常会说出中国式的英语,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太缺乏英语语言环境了。学生只是在课堂上学到一句两句,而一旦离开了课堂,他们基本上没有任何运用英语交流的机会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口语能力自然难以得到全面的提高。

3.知识技能基础的因素

良好的口语表达,要求学生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知识基础。知识不牢固,对西方等国家文化不了解,这一切都会影响口语的表达。因此小学生经常会由于某些知识的缺陷或没有正确的言语习惯而影响口语表达的效果。比如在英语课堂上,老师要求学生口头做一个小短文,可能就会有学生因为知识的原因而语不连贯、词不对号,这就直接影响了他们口语的表达。

4.方法与策略的因素

一个班级的学生都会有学困生与学优生的分别,这主要就是因为他们采取的学习方法与策略的不同而产生的。英语学习也是一样,没有正确的学习策略与恰当的学习方法,必

然会影响知识的掌握从而影响交际能力的提高。

5.智力因素

学生的认知存在着不同的发展情况,他们的智力水平,如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注意力,想象力等存在着差异,这些也会影响他们的口语水平和会话能力。有的学生对于一门新语言的学习比较快,有的学生智力相对比较差,在学习的过程中显得比较吃力,这就影响了他们口语能力的表达。因此,教师在给学生进行分组时要考虑以上几种因素,合理综合智力、情感、知识能力等因素科学分组,给每个组都分一个有能力的“领头羊”,让每个成员在他的带领与熏陶下,在学习与合作时都能充分发挥每个人或者是集体的个性与能力,最大限度的发挥小组的作用。

三、在以合作教学为主的课堂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合作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合作交流的意识和综合能力。因此,要确定以学生为本,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观念,努力为学生创设大胆想象、大声发言的宽松情景。在学习和实践中多问“为什么”,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爱好,拓展学生创造、想象的能力。

2.坚持以“活动”为中心,从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每一组、每个活动,把听与说,口头与笔头,操练与游戏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体性,以活动促发展。

3.合作学习活动主要有小组讨论、对话交流、猜谜、游戏等。根据自己的意愿,可以想象,可以动手查,可以张嘴说,可以讨论,也可以辩论等活动,这些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创造性,时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之间的互助、互学、合作攻关、共同进步的过程,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品质。

4.小学英语知识和词汇很少,在设计教学中,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问题不能提的过高过难,当然也不能太过简单,要让每一个学生有努力后就有成功的感觉。鼓励冒尖,但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针对差异,通过合作学习方法,让学得好的当小老师,学的好不够好的拥有更多的老师,促进其进步。在互相合作中增强学好英语的信心,从而在原

有的基础上获得较大进步。

5.教师要精心设计,鼓励学生多听、多思、多问、多讲、多写、多参与各类活动,以发展其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综上所述,合作教学应用在英语教学中,是新型的教与学的关系,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学生参与发言的机会增多了,促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拉近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距离,又像课外活动那样充满了帮助与竞争。合作教学吸收了最先进的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具有先进性和代表性,这是合作教学理论的精髓所在。我们应该将合作教学发扬光大,用我们的智慧将合作教学的作用发挥最大。

英语口语学习心得 篇3

口语是语言技能中最容易和最基础的部分,比起枯燥的语法和高深的写作技巧,口语最容易掌握。但是,中国传统英语教育只注重笔试,忽视听力和口语,而中国同学比较内向含蓄,口语就成了一个很大的困难。很多同学学了英语却不能和人顺畅交流,这岂不是一件憾事?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这些年英语学习,特别是口语学习的一些心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 心态篇

这是学习口语的第一个阶段,就是心态要好,要有自信。

首先,中国人在所有亚洲人中是比较有优势的。看看邻国日本和韩国就知道了,本国语言造成了他们有些元音、辅音发不清楚,而中国人就没有这方面的障碍。

第二,最重要的是要敢于开口。不严肃地说,口语说得好的人都是“厚脸皮”,因为不怕难堪,不怕犯错。不开口说给别人听,就永远也别想提高口语水平。对学生朋友来说,最好的方法是上英语课踊跃发言,表达自己的意见,上台演讲。对于外向的同学自然比较容易,那么内向腼腆一点的同学就要自己逼迫自己了,比如每节课至少举一次手,回答一个问题。这个并不难,日积月累,胆量大了,口语也有了提高,何乐而不为呢?

开始入门时,学习最简单的用法和表达,学会描述、定义、举例说明的方法。这样你说话才有内容。也可以找一个语言伙伴,天天练习。如果对方的母语是英语,那就更是锦上添花了。

需要注意的是,栗子要现炒现卖,口语也要学了就用。有些同学说也说了,练也练了,但就是进步不大。原因很简单,他们每次总是用同样的句式说同样的东西,水平自然不会提高。任何语言都是用了才会记住,才能变成自己的。把刚学到的、看到的,马上就说出来,用到自己的表达中去,即使错了也没有关系。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 语音篇

这个可能是大家最关心的,我也没有什么技巧,主要是模仿练习。听磁带跟读固然很好,但是很多人不能分辨自己与录音的差距,听完、读完也就算完了,结果自己的发音依旧没有改进。反复听磁带,录下自己的声音,先放自己的,再对比磁带,很容易就找到差别了。然后再对照录音反复模仿,不断练习。

在模仿的时候要注意最基本的三点:语调、发音、音色。

语调很重要。英语抑扬顿挫,讲求音律感。模仿时,对照磁带用箭头给文章里的语句标注出语气的升降。这看似很傻,但却有助于记忆。在自己朗读时,还可以根据记号,寻找其中的规律。

另外一个是发音。我们的缺陷主要是双元音。发双元音时,需要将第一个单元音发得饱满,然后迅速滑动到第二个单元音,并结束。认真练习双元音,这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口腔肌肉的方式。此外建议大家多听听欧美歌手的抒情歌曲。

至于音色,这是先天的,恐怕不是练习可以改变的了。

★ 背诵篇

这是口语学习的第二个阶段,目的是为了精准。

背诵的作用大家不能小看,这是英语学习最笨但是最有用的方法。背诵的功力高,口语、听力、写作都会大大提高。许多同学一天读一篇,我的建议是一天背一段。不用背很长,没有时间,几句话也行。时间长了,自然会成为“大牛”。

背诵的方法,我简单总结为“四走”:

首先还是要反复听磁带,跟着磁带走,否则就失去学习纯正英语的意义。先跟磁带读,每个意群一顿,或者每句一顿。然后慢慢一段一顿,让自己把长句完整说出来。这样听个五六遍,文章基本就背下来了。很多外国语学校的同学都是这样练习的(包括我自己)。从初中开始这就是他们雷打不动的家庭作业,有的学校还极端地要求家长签字,每个同学每天到老师面前背课文,最后计入考试成绩。虽然当时怨声载道,但事实证明这样确实有效。

第二,弄清英文的思维习惯,跟着逻辑走。背篇章的时候大家会发现第一、两句话基本都能概括整段的意思,这就是所谓的主题句。下面的都是一些解释、例证。最后的一句可能再作一个小小的总结。英文的这种行文习惯与中文的松散形式很不同,大家要习惯这种方式,并在讲话以及写作时按照这样的一种逻辑方式进行思考。

第三,回想课文的精彩语句,跟着记忆走。背完一篇要经常温习,至少要自己尝试使用这篇中你认为有价值的表达方式。但是,切记:一定要忠实原文,不能按照自己的方式随意篡改,多一个冠词,换一个介词,就会搞得面目全非。

第四,忘记课文中的内容与结构,跟着感觉走。这个阶段试着用自己的语言重组文章。因为加入了自己的理解,所以很容易记住文章的精华部分。并且每次重组完后要再对照一下原文,看看自己还有什么欠缺。

总之,地道的表达始于背诵。输入的多,输入精准,输出才可能有数量、有质量。

★ 泛听篇

听力和口语总是相辅相成的,基本上听力好的人,口语也不会差。

前面推荐的背诵要求精,那么听力训练范围就可以广一些了。音乐(一定要吐字清晰的)、电影、电视剧都可以。

看电影、电视剧时,最好关掉字幕听。第一遍试试关掉字幕看,然后再对着英文字幕回味一下,肯定记忆很深。精彩的片断,喜欢的就背下来。我自己就背了很多,完全出于兴趣,没想到日后竟然派上用场。我的一个同学,大一时英语基础很差,但是每天都坚持看美国影视剧,看到喜欢的跟在后面再复述一遍,现在大有长进,表达也很地道。所以大家都要有信心,每个人都可以获得提高,关键就看你有没有毅力了。

★ 演讲篇

最后简单谈谈演讲。演讲不仅是英语实力的展现,更是演讲者综合素质的体现,包括语言能力、反应能力、知识面和表现力,缺一不可。对于演讲来说,语言能力有别于书面的表达能力,起更关键作用的是口头叙述的能力。而这一差别就直接决定了演讲者的胜负。平时有意识地多参加演讲训练和比赛,不仅提高口语能力,整体英语水平和知识面都会随之提高。

推荐材料

下面是一些我觉得对大家口语训练有帮助的资料和课本。

课本

新概念第2册:初级入门,很有英国式幽默。建议初学者篇篇背诵。

新概念第3册:建议背诵,至少是课文的第一段。很多经典的句型可供学习使用。另外这两本书各有英音(32开)和美音(外研社)版本。个人觉得英音版的更加经典,美音版的磁带不是很好听。

电影

Forest Gump 地球人都知道。笔者也背诵了不少台词。

The Dead Poet Society地道美音,讲述了怎样面对人生。

Finding Nemo 虽然是动画,但是配音演员的功底深厚,发音到位。

My Fair Lady 老片子,但是可以帮助大家开启语音学的大门。

Love Actually 英国片子,英式幽默,英式发音。

电视剧

Friends 不用多说,几乎人人都看过。日常表达的灵活运用不错。

Desperate Housewives 这两年很红的一部美剧。里面的对白用词简练,恰到好处,可谓句句经典。

Coupling 英国版的Friends。喜欢英音的朋友可以多看看,剧情紧凑,而且也可以发现英国和美国文化的差别。

Little Britain 一部黑色喜剧片。演员用英国不同的口音表演,对听力的挑战很大。

Gilmore Girls 适合喜欢温馨、浪漫的女生。语言简单,而且讲的多是校园生活。

America's Next Top Model 真人秀。优点就是不做作。

网站

www.putclub.com(普特听力)。每天都有VOA、BBC、DISCOVERY、CNN 等等的新闻和视频下载,还有“牛人”的听力笔记。

英语学习策略与大学英语学习 篇4

一、语言学习观念 ( Beliefs about language learning ) 的区别

1. 对大学英语课的认识不同

成绩好的学生一般都能认识到, 大学英语既是一门知识课, 更是一门技能课、实践课。能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认识到这一点, 学生才能认识到懂得语言知识并不能保证一定能正确使用语言。只有通过长期不断的实践运用, 才能不断掌握好听、说、读、写等技能。而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恰恰因为认识不到这一点, 他们把英语课完全当作一门知识课来学习。他们期望上完老师的两堂课后, 不用动脑、动耳、动口、动手就能全部掌握所学的东西。这样, 他们也就不能认识到学习运用过程本身往往比学习结果更重要, 因而也就不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该做些什么, 该怎样努力, 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性也就无从说起。

2. 对决定学习成败的关键因素认识不同

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大部分都认为, 在相同的学习环境中, 英语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自身的努力。他们相信只要自己下工夫, 方法正确, 就一定能学好。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则一般认为语言天赋是最重要的。他们认为自己学不好英语, 就是因为自己缺乏语言天赋或没有遇上一位好老师。不同的认识和信念会导致不同的行为, 从而产生不同的结果。在教学当中, 我们不难发现前者的学习和表现常常是热情主动的, 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而且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 而后者的学习则往往是消极和被动的, 常表现出怨天尤人、畏难的情绪, 缺乏自信, 学习的随意性较大。

3. 对学习大学英语的目的认识不同

大部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都认为, 学习英语的目的不光是为了过关考试, 更是为了满足今后的工作或出国留学需要。因此, 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能将近期的目标和远期的目标统一结合起来, 注意基本功的训练和掌握, 并且重视锻炼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结果他们不仅能顺利通过四、六级考试, 而且有较强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而在成绩较差的学生当中, 绝大多数则认为他们学习英语的唯一或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应付四、六级考试。他们常抱怨所学教材以及教师的授课跟四、六级没多大关系。他们不愿意下功夫打好语言基础, 也不积极参加课内外的各种语言实践活动, 结果往往不太令人满意。

二、学习方法的区别

1. 词汇学习

大学英语的词汇有积极词汇 ( 或复用式词汇) 和消极词汇 ( 或领会式词汇) 之分, 对于这两种词汇应该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一般都能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因而对于积极词汇, 除了记住词义及拼写外, 在阅读或查字典当中, 他们还注意通过具体的上下文来观察体会这些词的搭配和用法。而对于消极词汇一般只要懂得其意思就行了。他们扩大词汇量的方法和途径是灵活多样的。除了通过听、说、读、写以外, 还注意掌握构词法, 当然最主要还是通过广泛的阅读。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由于对词汇学习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往往采取两种极端的方法。一种是无论什么词只要不懂, 一律查字典, 甚至将其用法逐一抄在笔记本上。另一种就是不管什么词, 只求懂个大概意思, 他们扩大词汇量的主要途径是背词汇表。这两种方法都是不可取的。一方面, 我们的精力和记忆是有限的, 我们不可能、也没必要把所有英语单词都记住。另一方面, 如果我们对英语积极词汇的用法不加以掌握的话, 我们就不可能获得运用英语的能力。另外, 孤立地记单词是不可能有效地扩大词汇量的, 虽然当时记住了, 但过不了多长时间就忘记了。语言研究表明联想记忆 ( Memonic association) 有助于词汇的学习。而孤立地记单词是很难形成联想记忆的。

2. 听、说、读、写

大学英语的听力课时安排一般是每周两个课时, 如果单靠每周这两节课就想把听力学好几乎是不可能的。成绩好的同学除上好听力课外, 不放过一切锻炼听力的机会, 包括听好精读课、听英语讲座、听英语广播节目。部分学生还能将精听与泛听, 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在精听和精读的过程中, 学生既注意搞懂、理解内容, 又注意模仿和掌握语言表达形式的用法, 不失为一种锻炼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手段。通过泛听和泛读, 学生在扩大知识面的同时又可尽量多地积累听力及阅读词汇。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由于英语基础较差, 对英语有种为难情绪和排斥心理。他们有的似乎不大相信只有靠多听多读才能提高英语水平, 因此课后干脆不听也不读。他们有的虽然愿意花时间下工夫学习, 但由于不注意方法, 不能区别对待不同的学习材料, 效果也不太明显。所有的材料要么只求理解一个大概意思, 要么都逐字逐句地抠。前者有了数量但没能保证质量, 这次没听懂或读懂的, 到了下一次还是照样不懂; 而后者虽然保证了一定的质量, 但听和读的数量、范围和速度受到了限制, 从而影响了整体水平的提高。因此, 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对于不同的学习材料应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此外, 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将听与说, 读和写结合起来, 使语言的输入 ( input) 和输出 ( output) 达到一定的平衡, 促使学生既注意对内容的理解, 又重视对语言表达形式的汲取、掌握和运用, 从而提高语言学习的有效性。同时, 教师还应该使学生明白听、说、读、写的关系既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 又是不可相互替代的。读懂一个句子或一段话并不能保证能听懂。只有通过多听, 多刺激我们的听觉神经, 才能将阅读词汇转换为听力词汇, 反之亦然。同样, 会听会读不等于会说会写, 理解能力并不等于表达能力。一些听着或读着很简单的东西, 让学生自己表达就不会说也不会写。要想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就必须动口、动笔多说多写, 通过运用实践将听到、读到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三、结束语

除上述讨论的以外, 英语学习策略还包括许多其他的学习观念、方法和技巧, 由于篇幅的局限, 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Stem, H. H. ( 1992) 将这些英语学习策略系统地概括为Managementand planning strategies, cognitive strategies, communicative-experiential strategies, interpersonal strategies and affectivestrategies等五个主要内容。这些策略和方法对于我们的英语教学有着借鉴和指导意义。我们常说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学习者本身是决定英语学习成败的第一要素。学生正确的学习策略对于英语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因此, 教师在努力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方法的同时, 还应该引导学生提高对英语学习的认识, 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 虽然是同样的班级、老师、教材, 可是学生的英语成绩却大不一样。究其原因, 与学生的学习策略有着很重要的关系。本文主要讨论了英语学习策略与大学英语学习之间的关系, 以期帮助同学们提高英语成绩。

关键词:英语学习策略,大学英语学习,语言学习观念,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Bolinger, Dwight&Sears, Donald A.Aspect s of language (third edi ti on) [M].NewYork:Har cour t Br ace Jovanovi ch, 1981.

[2]Ellis.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 ess, 1994.

英语口语学习 篇5

This way, please.这边请

Welcome to MeiYin Gadren 欢迎来到美茵花园

Mind your step, it’s slippery.小心地滑

Welcome to our sample room.欢迎来到我们的样板房 I’m the royalty housekeeper here.我是这里的皇室管家 Welcome to Dragon Lake sales center.欢迎来到九龙湖销售中心

当客人说到thank you / thanks 的时候,我们就应该说: It’s my pleasure 这是我的荣幸

英语口语学习 篇6

【关键词】 学习策略 认知策略 交际策略 资源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5-003-01

什么是学习策略?

培养学生学习策略对学生的自学能力有着深远的意义。《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学习策略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语言和使用语言而采用的各种行动和步骤”。通过学习策略的培养不仅学会课本知识,而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学习。学生应该培养适合自己学习特点的学习策略,并能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随着基础知识的积累提高而不断地调整学习策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从而达到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之目的。

一、 什么是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具体学习任务而采取的步骤和方法”。牛津版高中英语教材的板块设置了不同的教学任务和学习任务,我们运用教材指导学生创造性地完成各项任务并掌握相关知识技能。

1. 借助Welcome to the unit 部分进行“热身”

每个单元Welcome to the unit 部分的目的是鼓励学生自由讨论,大胆思考,作用是激活学生已有的和单元知识相关的知识,让学生轻松的进入本单元的学习。

2. 利用“阅读技巧”进行理解

教授教材当中不仅教授以文字形式存在的语言信息,而且要传授阅读技巧,我们切不可忽视这部分内容,它们是对于理解课文相当重要的非语言信息。课文后的Reading strategy 和阅读练习对帮助学生掌握英语阅读策略,提高英语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要特别训练学生要掌握良好的阅读技巧。

3. 借助“上下文”猜测词义或推测段落大意

猜测词义或推测段落大意是提高英语学习能力,特别是阅读能力的有效手段。众所周知,词汇匮乏是许多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最大障碍。随着高考逐年的进行,高考阅读文章所涉及到的各类新鲜词汇与日俱增,这也加大了学生达到最佳阅读效果的难度。因而通过从文章的上下文猜测词义的能力培养是必不可缺的,而且切实是行之有效的。掌握并熟练运用这些方法猜测词义或是推测段落大意对于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什么是交际策略

交际策略是指“学生为了争取更多的交际机会、维持交际以及提高交际效果而采取的各种策略”。根据交际性英语教学的理论原则,英语课堂教学要为学生设置运用语言的环境,通过总结大量的交际性活动以掌握语言的规律。江苏牛津版教材的Task板块就为学生精心设计了能够让学生在语境中学会运用所学知识的语境。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用英语与同学交流,从而达到语言交际应用的目的。

1. 组织课堂交际训练

(1)Pair work把全班学生分别组对,两人一组同时活动。

Welcome to the unit 板块中的对话、课文中句型、语言点练习以及课文后的问题讨论等活动都可以采用这种形式。但是,要确保不定期在预先设定的两组对子中各抽取一个临时能够新的对子进行对话。这样,对话就不再是预先准备好的,存在了一定的信息差,具有了一定程度上的交际真实性,最起码也是一种半真实环境,这样才能达到训练交际的真实性。

(2)Team work把全班分成小队进行活动。这种形式有利于多角色在对话、辩论和讨论活动中的应变能力。例如在单元口语(Speaking)课上教师提出:“为四川雅安地震捐款公众人物应高调还是应低调?”这一话题的讨论。通过讨论展示不同的市民对公众人物捐款的用途表达各自的看法。该活动要求学生各自选取角色,并为自己的观点补充理由。这样的设计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如何表达观点和做出决定的英语表达能力。

这两种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训练语言实践的机会,而且提供了培养团队竞争与合作的机会,能够激发起学生的表演欲望,极大地调动学生用英语交流的积极性。

2. 组织课外交际训练

课堂的45分钟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每堂课上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因此,组织课外训练也是非常有必要的。牛津教材中的Task板块为学生提供了听、说、读、写多方面的语言应用情景,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我在教学时多是组织课外活动来复习本单元所学的语言技能。除此之外还可以组织英语角,定期聘请外教参与活动;学唱英文歌曲、观看英文电影、进行英语演讲、写作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既创造了进行真实交际的环境,又丰富了课余生活,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什么是资源策略

资源策略是指“学生合理并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进行学习和运用英语的策略”。英语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能训练课,而现代英语教学发展更要大大加强英语教学的实践性。多媒体组合、英语外教的聘用则为教学实践及训练语言技能提供了大量能够视、听、模仿的有利条件。近几年来,国内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英文报刊,如,China Daily、English Weekly等优秀刊物。其中不乏一些适合中学生阅读的刊物。我们应该鼓励学生通过查阅电子图书、收听BBC广播电台节目和CCTV9国际频道等资源获得更广泛的英语信息,提高英语听说读写多方面的能力。

总之,作为英语教师不仅“授人以鱼”而且更要“授人以渔”,即加强对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之指导,提高学习之能力。

[ 参 考 文 献]

[1] 《英语课程标准》(教育部制订).

[2] 《英语周报教师版》(2012年山西师范大学主办).

[3] 《新课程英语教于学》(黄远振).

[4] 《英语资源网》.

[5] 《牛津高中英语》译林出版社.

英语口语学习 篇7

关键词:英语学习,课堂,课外,氛围

学习素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之说, 可见环境对于学习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 英语学习由于其自身的时空限制, 对于学习者来讲周围环境较之其余语言类学科存在明显的局限性。而在客观环境我们无法改变的前提下, 我们只有在这确定的环境中去创设积极向上的氛围来弥补。当学生沉浸于一个较好的英语氛围中时, 必定是其英语水平提高较快的时期。那么如何使得我们的学生拥有这样良好的氛围呢?我认为可以有以下一些方法: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中学生接触英语最多的机会还是在课堂, 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课堂这个主阵地, 争取让更多的学生能够融入这个氛围中来, 为此我们必须重视学生和教师这两个课堂的决定因素。

1. 以学生为主体, 在合作学习中创设氛围

新课程标准要求:“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把过去个体性的学习方式变为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将是新课程的重要形式之一。”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 我们要真正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比如传统的教学中, 英语教师过分注重单词的记忆、语法的熟记、习题的重复, 教师倾向于课堂知识的复习提问。而学生可能会由于能力的参差不齐不敢回答, 或者是能够在自己的心中用汉语表达却无法用英语表达。我们是不是可以改变传统的提问方式, 由学习小组提出问题, 再由学习小组的每一个成员在组内先发表自己的观点, 再由代表总结全组的意见进行回答, 经过几个问题的提问基本上能够做到每位学生都能当代表发言, 这样一来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 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大家思考、回答英语问题的氛围, 在这样的模式中假以时日, 英语课的课堂氛围一定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

2. 以教师为主导, 在智慧碰撞中创设氛围

古语云:“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说明教师在引导学生思维进步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样在我们英语教学的课堂中, 教师对于良好的课堂氛围亦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也许有教师认为:我作为英语教师从组织上课起就在创设英语学习的氛围啊, 而且我每年、每天都是这样做的啊, 也没见有什么成效啊?殊不知, 你创设的所谓的氛围仅仅是一种课堂流程, 学生真正需要的是能够引起他们思维共鸣的氛围, 而这种氛围的创设离不开教师从智慧的角度入手。所谓智慧, 意味着我们给学生讲解的, 引申的一切课堂材料它都不是书本上现成的、学生早已了解的, 而必须是真正发生于我们周围的, 值得我们思考的。例如在教授新词汇“outstanding”时, 教师可以先启发学生了解动词词组“stand out”, 从中文角度讲, stand代表“站立”, 引申出成语“鹤立鸡群”, 代表此人在人群中非常“突出、显眼”, 即“stand out”的意思。而形容词“outstanding”也可以相对记忆为“突出的、杰出的”。这样的灵感一现可以运用在一词、一句、段落, 甚至文化背景的理解掌握中。只要教师能够发挥自己的智慧, 不仅学生可以从中受益, 更能开导学生也进行此类的创新思维, 并尝试让学生反思老师的讲解, 甚至可以是否定的, 以此来真正做到师生智慧的碰撞。

众所周知, 英语是一门语言类学科, 那么对它的学习就离不开反复的锻炼, 而光靠课堂的学习显然是无法达到熟练的效果的, 那么课后我们如何去塑造好英语学习的氛围呢?这就需要我们采取适当的方法能够去适时地巩固、完善它。

二、营造浓厚的课外氛围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 那么课外的生活应该是教育的大部分, 可见课外学习对学生的重要性。那么我们该如何着手形成良好的课外氛围呢?我认为应该用教室、宿舍、家庭的“三点模式”进行贯穿。如果把贯穿看成是笼罩形式体现的话, 那么如何把笼罩他们的氛围内化就是这个模式的关键了。先看形式, 在教室氛围的创设上, 主要通过对教室英语角的建设, 来达到他们对英语亲近的目的。只有让他们对课堂以外的英语形成了好感才能培养他们自觉地在宿舍有针对性地进行部分英语的交流和研讨, 在交流和研讨中使他们知不足、悟道理, 这样就更能促使他们回到家以后利用家里的资源进行英语的学习, 主要如英语电影、电视的观看。当这“三点模式”构建完成以后, 课外英语学习氛围这张大网就已经基本覆盖住了学生, 但由于课外不同于课内, 在离开了老师之后, 课外知识的内化就是前面所提到的关键了,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认为要用好“兴趣”这个第二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一个学生没有爱上一门具体的学科, 一个具体的科学知识的领域那就没有个性的智力充满性和精神生活的丰富性”。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任务, 而这个任务的依据就是每个人不同的爱好。比如有喜欢体育的学生, 我们让他关注体育的消息;喜欢科技的学生则让他关注科技的文章, 具体分析、对症下药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时间一长, 慢慢地你会发现离开了你的任务布置, 他同样能够关注他的关注点。此时, 这种内化已经成功, 这种氛围已经真正地覆盖了。

英语口语学习 篇8

“合作学习” (Cooperative Learning) 是指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共同达到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 它以学习中的人际合作和互动为基本特征, 强调将常模参照评价改为标准参照评价, 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成小组之间的竞争, 通过小组间的合作和互动来相互传递和交流信息, 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合作学习 (cooperative learning) 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 并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 国内外都有相关的研究。由于合作学习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 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 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 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在独立学院中, 学生的英语基础较为薄弱, 自主学习能力较差, 一般只依赖于教师的单向授课。一方面, 自主性学习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另一方面, 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自主交流,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增强独立学院的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竞争力。因此, 英语合作学习在独立学院英语学习中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容易带给学生一种疲惫感和厌倦感, 而合作性学习打破了传统的学习模式,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合作学习利于给学生提供满足需要的机会和形式。合作学习组织形式的建立, 给学生提供了开展互助学习的场所和机会, 使学生在小组中相互交流, 彼此尊重, 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下, 学生们会有一种很强的紧迫感, 这会驱使他们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交流的机会, 为进入社会搭建了一个较好的平台。

总之, 英语合作学习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有效地提高自身的英语能力, 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同时也锻炼其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合作学习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笔者将8名英语专业的学生分为A、B两组, 本着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 即组内成员的水平是有梯度的, 而组与组之间的水平是一致的, 一组为实验组, 一组为控制组, 对实验对象进行了8次英语口语测试。所有的测试均以学生之间自主合作为主要内容。在口语测试中, 我们以小组活动为进行模式, 即对话模式、主题讨论模式、情景剧表演模式和竞争模式。

经过为期一个月的学习与测试, 受试者给了我们一些具体的反馈, 我们也从测试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从反馈中我们意识到, 独立学院的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 词汇量偏少, 合作主动参与度不平衡, 学习效率不一。在口语测试中, 这些问题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从总体上来讲, 在口语训练中受试者普遍表现被动, 积极性不高, 合作意识不强;从个体上讲, 在表达过程中用词单一, 习惯反复使用同一个词, 表述单调乏味, 缺乏表现力;在发音方面, 个别音标读不准, 语调方面存在缺陷;在语法方面, 句式结构不完整, 不能准确流利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针对小组和个体存在的问题, 笔者分别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一) 小组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方面, 提前告知受试者口语训练题目 (围绕当今的时政热点, 与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话题) , 让他们两人一组进行分工合作, 通过搜索互联网、查看报刊等途径获取相关资料熟悉话题, 以此来激发他们交流的动机和意图。学生只有在有交流意图时, 才会去开口说话, 而且学生的口语能力只有在将自己的思想转化成语言时才得以表现出来。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 首先必须要让他们有充分的准备, 激发他们的交流意图和说话动机, 学生才愿意开口讲话, 积极使用英语来表达思想。另一方面, 为了提高他们的合作积极性, 我们采用了竞争模式来激发她们的竞争意识和即时反应能力。例如, 将受试者分为两组, 作为辩论话题的正反两方进行辩论, 这样就增强了他们的竞争意识。

(二) 个体问题的解决方案

1.口语表达要尽可能地避免不必要的用词重复。一方面, 这要求受试者首先要增加词汇量, 在表达思想时尽量使用不同的单词或短语表达同样的概念。 (如I have no time.可以用I am occupied.取代。) 另一方面, 要求受试者对学过的词汇进行反复复习, 做到温故知新。

2.在发音方面要培养学生正确的语音和语调。良好的语音和语调是发展英语口语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对学生比较集中的语音语调问题进行随时纠正, 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3.在语法方面, 口语训练既要注意语法规则和语言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 还要注重语篇能力的培养, 尽量做到在正确性的基础上强调流利性、在流利表达的同时, 强调正确性和得体性。

合作学习的进行应该建立在小组与个体成员问题解决的基础上, 通过对小组及个体具体问题的分析, 我们把握了合作学习小组模式的运行规律, 从而达到了我们提高受试者英语口语水平的目的。

三、结语

我们对受试者进行了8次口语测试, 并详细记录每个受试者的每次成绩以及各自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改进的意见。从测试成绩可以看出, 他们的口语水平有了一定程度地提高, 无论发音还是语音语调都有了明显地改善。而且, 由于我们提前给出了测试题目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准备话题, 这就大大调动了他们的积极主动性, 增强了他们交流的欲望。这说明, 口语合作学习在独立学院中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及发展潜力, 这就需要学院加大口语合作学习模式的推广力度, 同时也需要学生及教师的相互配合以此来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摘要:合作学习是一种具有创意性和实效性的教学理论与策略。在独立学院中, 由于学生受自身条件以及学习环境的限制, 使得合作学习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分析了独立院校中英语口语在合作学习的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合作学习,独立学院,英语口语学习,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及实施.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2.

[2]郑小祝.英语阅读教学应提倡小组合作学习.贵州教育, 2005, (11) .

[3]艾治琼, 张爱琳, 何武.大学英语合作式教学法实践与探索.天津市职工现代企业管理学院学报, 2005, (03) .

英语口语学习 篇9

尽管学术界对兴趣概念的解释众说纷纭, 但我们从中可以找出共同点, 那就是:兴趣是人想熟知某种事物, 积极接触、力求认识、积极探究和参与事物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 是对客观事物需要的一种情绪表现。学习兴趣是学生认知事物、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倾向。

人的兴趣是多种多样的, 但最主要的包括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对事物或活动本身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 表现为对学习过程具有一种积极的注意倾向, 并伴随积极的情绪状态;间接兴趣是对事物或活动本身没有兴趣, 但对事物或活动的未来结果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 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学习自觉性, 对学习必要性的认识, 从而产生相应的积极行动, 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心理现象。

这两种兴趣是可以互相转化的。直接兴趣表现为对学习过程具有一种积极的注意倾向, 并伴随积极的情绪状态。直接兴趣能引起学生的注意, 但感觉之后难于摄入思维。它常常是一种短暂的兴趣, 只能作为培养稳定兴趣的开端。而间接兴趣是由事物、行为本身或其它目的、任务而引起的, 故又称为自觉兴趣、潜在兴趣, 这种兴趣主要靠自觉培养, 一旦形成即为稳定兴趣。因此, 应想方设法把学生的直接兴趣养成稳定兴趣。

1. 让学生充分认识英语的重要性, 产生英语学习兴趣

瑞典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我们之所以对一个对象发生兴趣, 是由于它能满足我们的需要。”人的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所以老师首先就要让学生觉得学好英语对他们大有用处, 让他们在内心深处满怀激情地告诉自己:“我需要学好英语。”并从思想上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让他们认识到学好英语的必要性, 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2. 加强师生情感教育, 诱导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感情投入, 把学生当作朋友, 真心关爱、对待每一个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这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前提。只有建立起民主平等、情感交融、协力合作的开放性的师生关系, 才能通过多种形式和多种途径了解他们的性格、思想、情趣、爱好, 了解他们学习英语的情况。他们一旦认可了老师, 对老师所教的英语课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3. 创设情境, 运用多媒体现代技术活络课堂, 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1) 丰富有趣的新课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教师能以富有吸引力的方式导入新课, 就可以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 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而且, 良好的新课导入, 能使学生更快进入英语学习的情境。

(2) 创设情景, 构建任务型教学。

任务型教学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感知、体验、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 从而感受成功。这是一种以人为本、以应用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核心的教学途径, 它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实践空间, 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 充分小组团体, 设计多样的课堂活动。

Harmer认为:“只有通过提供学生不同形式的课堂活动才能确保他们投入的学习兴趣。”教师作为课堂的设计者和监控者, 要注意多样化语境体验活动的设计, 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并保持他们持久的学习热情。比如通过角色扮演、故事接龙、讨论或辩论等方式创设愉快、和谐, 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课堂气氛。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互活动, 不仅能增强课堂学习兴趣, 增加开口练习外语的机会, 而且相互了解, 相互影响, 相互促进, 保持外语学习的强烈动机, 不断努力学习。

4. 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 巩固学习英语的兴趣

开展多层次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可以使学生在生动活泼有趣的活动中猎取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激发参与意识和自主能力,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知识。教师要针对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征, 组织学生开展集灵活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学习活动, 比如开设英语角, 举办各种英语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戏剧表演等, 从而不仅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而且让学生感受浓浓的英语情境氛围。

5. 创造机会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教师要使学生对学习本身有兴趣, 最好的方法是让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知识水平之间有适当的距离, 这对激发学习动机最有效。可是有不少老师并不知道通过让学生取得好成绩的办法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所以, 教师要认真对待每一次考试, 慎重选题, 细心阅卷, 用心评卷, 让学生觉得既有所获, 又找出差距和不足。此外,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还应根据课文内容, 结合实际, 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获得成功, 享受成功的喜悦。

兴趣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努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使他们想学、爱学、学会学。这是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率的关键, 也是提高学校英语教育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

[2]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12.

[3]张楚廷.教学论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7.

[4]Waltez, B.K.Learning-Educatioinal Applications[M].Al-lyn and Bacon lnc., 1976.

[5]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 1981.

[6]苏霍姆林斯基.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0, (1) .

英语口语学习需求述评 篇10

教师应该从纲要要求出发, 充分认识到口语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在口语和书面表达两方面都具备一定的实际应用能力。在过去几十年的英语教学中, 我国英语基础教育经历了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以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以语法及词汇为中心到提倡以学生个体为中心的转变, 更确切地说, 是以素质教育和交际能力为中心的转变。虽然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经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但如何在具体教学中真正实现该模式仍然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在目前的英语基础教育中, 仍存在忽视教学大纲要求的现象, 如:片面注重应试而忽略听说训练等, 导致学生的口语水平滞后, 远不能满足今后的学习深造或就业要求。如何才能打破口语水平低对整个英语教学效果的制约, 真正有效提高学习者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 有必要对学习者的英语口语学习需求进行调查与分析, 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改革。

一、英语口语学习需求分析

教育界对需求的认识与心理学密切相关。这里所说的需求, 心理学一般称之为需要。心理学家马斯洛比较细致地提出了“需要”的内涵, 即:需要是人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感到某种缺失或不平衡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需求是人行为的内在的动力源泉。教育界对需求的认识与研究由来以久, 早在20世纪中期, 应用语言学的先驱们便积极研究具体的需求分析事例, 洞察需要与复杂的语言使用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马斯洛还建立了需求分析的理论框架。在他看来, 人类共有两大类需要: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 如生理需要;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 称为高级需要, 如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与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需求分析的雏形, 他从人文主义心理学的角度阐述了需要的层次及内容, 其研究对我们现在研究课堂需求仍有指导作用。学习需要属于高级需要, 它跟动机、风格和态度等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 在调查和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或在设计需求分析调查问卷时, 更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需求 (见图1) 。

需求分析最初应用在外语教学中的专门用途英语 (ESP) 中, 但在普通英语课程中常常被忽视。实际上, Richards认为需求分析在普通英语课程计划中也是基本的步骤, 它是指“根据条件对一个或一群学习者的语言学习需要进行判定的过程”。M.Vilches&A.Waters认为:“实施英语教学改革离不开对一定范围内的需求进行分析”。需求分析是教学改革能否得以开展和进行下去的有力保障。他们提出并区分了两类需求———基础建设需求和可能意识到的潜在需求, 并实施了四项需求调查来为菲律宾英语教学改革寻求依据, 其研究发现越是全面细致的需求调查越能为确定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提供参考。Alum Davies对英语作为外语的课堂学习需求进行了调查, 证实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更受学习者喜欢。他提议应该鼓励分析学习者的需求, 对他们的个体学习需求进行测试, 以本校特定的学生群体为样本, 采取科学的方法收集资料并进行正确的分析、运用, 而不是仅仅凭借教师经验作出相关判断。Hutchinson&Waters建立了学习需求分析的具体理论, 他们的研究为在课程设计中引入需求分析建立了具体实施纲要和问卷的项目雏形。任何对学习需求进行的调查, 都应该包含如下基本项目。

1. 为什么学生要上这门课?

必修的还是选修的?明显需要还是不需要?开设该课程是否涉及等级评定?学习者认为他们会获得什么?对英语课的态度如何?他们是否想要提高英语或是否讨厌自己花费时间学英语?

2. 学习者们是如何学习这门课的?

学习者的学习背景如何?他们对于教与学的概念做何认识?哪些学习方法对他们有吸引力?

3. 可获得哪些学习资源?

教师人数及专业能力如何?教师对于英语教学的态度如何?教师的知识储备是否充分?教材的质量?有无教学辅助手段?获得课外活动的机会是否足够?

4. 学习者的特点?

年龄/性别/国籍?有关英语他们已经知道什么?学科知识背景?学习兴趣有哪些?有什么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他们习惯或偏爱什么样的教学风格?对英语的态度或对于英语国家文化的态度?

5. 英语课程在哪进行?何时进行?

授课氛围如何?愉悦的、枯燥的、吵闹的还是冷冰冰的?整个白天上?每天或每周一次?全职或兼职?现时的需要还是提前需要?

Richards等人的研究, 不仅为当代需求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扫清了认知上的模糊, 而且为需求分析研究, 更好实施需求分析指明了方向。

如图1所示, 英语需求的内涵丰富, 视其分析角度不同而有所不同。从学习目标上看, 英语需求指学习者目前的学习要求和未来的工作要求;从学习内容上看, 英语需求指外语使用者所处的整个社会环境认为外语学习者应该掌握的语言内容;从学习过程上看, 英语需求既可指英语学习者或使用者在英语学习或应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也可指英语学习者本人期望从目的语课堂中获取的知识以及学习者在学习和使用目的语过程中暂时不知道或不会做的事。学生学习需求可概括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到学习上的缺失或不平衡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需要着重指出的是, “以学生为中心、用科学的方法收集信息, 了解他们在英语口语学习上的缺失或不平衡, 并寻求满足他们学习需求的对策的过程”的学习需求分析, 不仅可以纠正英语教学中教师主观推测的偏差, 使口语教学“有的放矢”, 而且有利于秉持学生主体的理念, 有效提高他们的口语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实施需求分析是有的放矢地实现口语教学目标的重要一环。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在基础教育阶段 (初高中) , 受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 读和写的能力一直是强调的重点, 听说能力的培养则相对滞后。从语言的缺失及不平衡性来看, 及时有效地进行需求分析不仅可以反映出学习者已掌握语言与需掌握语言之间的差异, 而且可以作为教学的反馈。教师可以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合适的教学技能, 考查学生既有语言能力与应有语言能力之间的差距。使学生通过大量专业训练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 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为真实的语言交际打好基础。

分析学习者的口语学习需求离不开准确把握学习者现时的口语需要。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中, 达到口语教学效果的首要条件就是分析学生对于英语口语的学习动机、学习愿望等。首先应该从分析学生的显性需求入手。对于英语口语来说, 学生为了特定目标而学习口语的要求相对比较容易确定。如为了今后可以顺利通过英语等级考试或为了出国前的口语测试等。其次是分析学生的隐性需求。学生对于英语口语的需求往往是潜在的、不公开的。他们往往重视直接的考试项目, 如阅读等, 而忽视对口语的直接需求。教师可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其需求, 然后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于英语口语的学习需求, 变隐性为显性, 变被动为习惯, 使口语学习贯彻到今后学习中。

课堂实施需求分析可以采用调查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形式, 从学习者需求角度出发, 对广大初高中学生的英语口语学习进行调查, 项目可包括学习动机、学习情感态度、学习行为、学习策略、学习目标或预期以及教师角色和教师素质等方面。例如, 关于情感需求可设计如下项目。“你希望老师用哪些方式来帮助你提高口语?”“你喜欢什么样的课堂气氛?”“你比较喜欢哪种形式的口语练习/活动?”最好采用五级量表形式来量化分析学生对口语的学习需要。

比较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大纲, 一般来说语音准确、语调自然流畅、内容丰富、言之有物、反应机敏、连贯性好、语法差错和语用失误较少, 就算有较高的口语水平。目前, 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在口语学习中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四类:1.发音问题。如:语音语调不准。2.英语基础薄弱。语法知识不过关、词汇量少, 加上英语文化方面的知识匮乏, 是提高口语能力的“拦路虎”, 导致一说就错或是感到无话可谈。3.缺少说英语的交际环境。最大困难是没有锻炼机会, 找不到可以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对象, 没有表达机会。课堂上同学间的交流多是不熟练、不地道的, 不能体会说英语的乐趣, 不足以激发自己学好口语的热情。因此, 他们更愿意关起门来自己学。有的学习者采取“对自己说”和朗读的方式来进行练习。4.自己的一些心理障碍是阻碍口语进步的最大问题。如:怕出错、害羞胆小、怕被人笑、怕丢面子。

二、对基础教育阶段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

在基础教育阶段,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 口语教学理应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要打破口语对于英语教学的制约, 实现外语教育的更大成功, 有赖于师生双方的通力协作。

1. 对学习者的建议

(1) 态度转变。作为学习过程的主体, 学习者应当正确认识学习, 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改变以往被动接收知识的态度, 转为主动积极的自主学习;配合好老师的教学工作。 (2) 行动转变。要把意识的转变付诸实践, 行动要跟得上。比如:要合理安排时间、充分利用资源来提高口语。 (3) 学习方式转变。除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掌握外, 要更加注重自己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养成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好习惯等。

2. 对教师的建议

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把单纯地灌输知识转变成培养和发展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使学生变盲目学习为主动学习, 关键还在教师。由于缺乏用语环境, 在英语作为外语或二语的环境下, 学习者不喜欢特定目标场景活动并不奇怪, 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可能就是在设置特定场景活动时更大程度地关注学习者需求最强烈的方面, 同时明确告知学习者开展这类活动的意义、好处或是基本理由。因此, 要及时分析学生各方面的学习需求, 创造开放、活跃的课堂氛围。此外, 教师也需要解放思想, 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教师不再是知识权威和真理的传授者, 除了传统的角色外, 教师被赋予了新的角色:“是所有学生的关怀者、是多元文化的理解者、是多元文化教育环境的创设者、是行动研究者”。英语教师应该分析学生的口语学习需要, 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等, 因人而异地确定教学方法。要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交际环境中语言的使用情况作透彻的分析, 以此来对教材进行增删取舍, 有针对性地加强不同学生的训练。要注意分析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特点等, 排除或弱化影响学习的消极因素, 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 加以鼓励。要注意分析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心理反应, 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 如适当调整教学方法, 创造轻松和谐的氛围, 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总之, 要从分析学生需要出发, “以学生为中心”精心安排教学内容, 灵活选择教学方法, 合理设计教学步骤, 使学生在良好的语言氛围中, 在强烈的学习兴趣支配下, 积极主动地学习,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作为教学活动中的双方, 两者的协调配合一定可以帮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实现学生口语水平质的飞跃, 促成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更大成功。

参考文献

[1]陈冰冰.国外需求分析研究述评.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9 (2) .

[2]West.Richards.“Needs analysis in language teaching”.Language Teaching.27 (3) .

[3]Hutchinson, T.A.Waters.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A learning-centred approach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4]Alum Davies.What do learners really want from their EFL course.ELT journal, 2006 (1) .

[5]Michael H.Long.Second Language Needs Analysi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6]Reilly, P.Meeting Learners’Academic Needs, English Teaching Forum, 2001 (39) .

[7]倪传斌, 刘治.英语需求的特性分析.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 (2) .

[8]田海燕.学校课程开发中的学生学习需求分析.中小学管理, 2003 (12) .

[9]余卫华.需求分析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8) .

[10]秦晓晴.外语教学研究中的定量数据分析.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3.

英语口语学习策略探析 篇11

关键词:口语学习策略;口语学习习惯;探析

当今社会,随着英语应用程度的加深和范围的扩大,英语口头表达和交际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大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高低对其毕业后能否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克服聋哑英语,提高英语口语水平,是广大英语学习者尤其是英语专业学生的重要学习任务。而作为大学英语教师或英语口语教师,要想使学生口语获得进步,除了自身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进外,还必须加强对学生口语学习策略和方法的指导。积极与学生沟通交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口语学习习惯,使之具有必要的自学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师或英语口语教师的重要职责。根据美国语言教育专家Rebecca L . Oxford对英语学习策略的分类,教师可以把英语口语学习策略分为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

一、英语口语学习中的间接策略

1.注重对目的语国家文化习俗的了解,增强语言得体性意识

语言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而应用是一种社会行为,受制于文化。文化与交际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化时刻存在于语言的背后,再优秀的语言学习者也会因忽视文化因素而受挫,其交际能力也必然受到限制。因此,为实现顺利沟通和无障碍交际,学习语言的同时必须注重文化的积累。要了解英语国家特定的语言环境、文化载体以及特有的文化观念等;要经常阅读一些文化方面的材料,如英文报刊、介绍各国文化背景的书籍、英文名著甚至是西方的电影和音乐等;要注意母语和英语文化内涵的差别。随着文化底蕴的越来越深厚和新的语言文化习惯的养成,我们用英语进行交流时就会感到游刃有余,从而具备在不同的场合以恰当的方式与不同的人用英语进行自由交流的能力。

2.创造语言环境,增加练习机会

口语从本质上说是一项技能,要掌握一项技能仅靠死记硬背是不行的。就像一个人要学游泳,即使他用脑子记住了所有游泳姿势的每一步分解动作,而如果离开了实际的水中练习,也绝不可能真正学会游泳。同样,要想说一口流利准确的英语,最根本的途径就是不断练习。只有想尽一切办法积极创造语言环境,给自己充分的“说”的机会,才能练好口语。很多学习者抱怨学不好英语是因为没有好的语言环境,还有人认为只有和外国人或英语水平比自己高的人一起练习口语才能进步,这些认识都不正确。当然,每个人都不会否认在英美国家学习英语的好处,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人在国内就无法完成英语口语的学习。大量成功的事例证明,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并持之以恒地练习,在中国同样可以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事实上,与跟自己年龄、水平相仿的同学一起练习口语,同样能提高口语水平,因为有相似的背景、经历、爱好,彼此交流既可以共享谈话内容,又能避免文化背景与知识水平差异带来的交际困难。学校是英语学习者最集中的地方,只要愿意并能确定时间和地点,在任何系、任何班级、任何宿舍都可以组建英语角或是两三个人的口语小组,随时随地创造英语口语的学习环境。

3.勇于“开口”,善于“倾听”

口语练习中,要避免两种现象:一是怕说不好而羞于开口,二是口若悬河不管别人的反应。要解决不敢开口的问题,学习者就要牢记:真正的交际是意义的传递,语法只是监控句子的规范程度,是为有效地表达意义而服务的。所以,我们大可不必因语法不好或怕出错就因噎废食,不敢开口。另外,学习者在完成一项语言任务之前,不妨先给自己一些积极的暗示,如“I can make myself understood even though my vocabulary is limited”(即使我的词汇量有限,我也能表达清楚我的意思)。这样,你就会非常放松,即使遇到生僻的单词,也会积极在脑海里搜寻有限的词汇来达到语言交际的目的。诚然,能够滔滔不绝地说英语自然令那些找不着门道的初学者感到可望而不可即,但是对于口语已入门并希望得到进一步提高的学习者来说,仅仅开口还不够,还要学会倾听。成功的语言交际,应当以语用恰当为标准,即所说的话语既符合语法要求又符合说话人的身份和说话的场合。语言交际是双向的,一个人口若悬河而不注意倾听对方的谈话,即便讲得再流利,这种交际也不能算做成功的交际。

二、英语口语学习中的直接策略

1.朗读、背诵与复述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挑选出一些难度适中、自己又很感兴趣的文章进行朗读,体会抑扬顿挫的语音语调,不仅是一种情操的陶冶,也能有效地增强英语语感。更进一步的背诵会帮助学习者在反复练习中仔细揣摩语言的用法和修辞的特点,也有助于在记忆和模仿中培养语感。复述则是一种创造和升华,学习者先通读所选材料,了解主要内容后试着用自己的话把主要的故事情节复述一遍,这是提高语言组织能力的一种较好的方式。这三种方式,在选材的时候应着重考虑简短的散文、诗歌、歌词等。

2.口译汉英对照或英汉对照的小说或其他读物

这种方法非常有效且容易坚持。先读汉语部分,然后逐句直接口译成英文,完成一小段后,与书上对应的英文部分进行比较,马上就可发现自己口译的错误和进步。需要注意的是,初始阶段应选取较简短的读物且大量练习,只做一两篇效果是不明显的。开始可能较慢,费时较多,但要坚持,整体上来看,这是个加速的过程。高级阶段可计时练习,以加快反应速度和提高口语流利度。这样做的好处不言自明:在直接学习英语课文时,被我们熟视无睹的地道的英语用法会被发掘出来;由于译文是我们费尽心思憋出来的,所以对所学知识和所犯错误的印象比直接学习英文课文要深刻得多。经过大量的练习,你会有这样的感觉:没有什么不能翻译的,自己的翻译水平大大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也大大提高了。

成人学习英语,记忆力差是个拦路虎,做复述练习或背诵课文往往力不从心,或者由于词汇量太小觉得直接口译太难,那么你还可以这样做:先学习英文课文,通篇理解透彻后再来看汉语译文,把汉语译文口译成英文。这样,等于既做复述练习又做口译(语)练习,可谓一举两得。

3.加强听力训练及泛读练习,增加语言输入,积累词汇和句型

语言输入是输出和完成交际的必备条件。没有一定量的输入,就不可能有让人满意的输出。听是语言、知识、信息获取的重要手段,也是学习开口说话的第一步。大量的听力练习是学生增强语感和能够正确表达思想的基本途径,应予以加强。听的过程可以跟读或模仿,这能够纠正发音和语调。另外,泛读也是加强输入的强度和力度、增强语感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大量的泛读,不仅能提供充足的英语语言具体应用的资料,而且能顺便把一些新鲜、重要、地道的词汇和句型记在笔记本上,建立自己的会话词汇句子库。

词汇积累要特别注意短语(词组)和小词的积累,中国式英语尤其是口语的一大缺点就是喜欢用大词。很多美国人有这样一种感觉,中国学生讲英语时“talk like a book”,并且是一本“difficult book”。 而真正地道的英语口语是富有生气的,充满着短小、活泼、生动的短语,这些短语大部分是由小词构成。事实上对于口语而言,在实际表达时,并不需要太大的词汇量,关键在于掌握这些小词和短语地道的用法,并灵活运用。

对于句型,特别需要积累大量实用、简洁的英语口语句型。很多人一开口就是结构复杂的句式,从句套从句,一会儿独立主格,一会儿定语从句,这样的表达太麻烦、太复杂,也不符合交际习惯。因此,平时大家在练习口语时,一定要学会使用口语化的句型。口语的本质就是简单,其表达的最高境界应该是“simple and elegant”。平时多读一些英语口语方面的书,碰到好的句子随手抄到笔记本上,有空的时候拿出来反复读、反复背,在适当的场合尽可能多地运用,这样学以致用进步就会很快。

4.培养英语思维能力,克服汉语负迁移

有些人发音不错,词汇不成问题,对句型的把握也可以,但开口说英语磕磕绊绊,词不达意,导致交际障碍甚至交际失败,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英语思维能力的欠缺。英语思维能力是指排除母语或母语干扰,直接用英语理解、判断和表达的能力。没有经过英语思维能力训练的人,大都是把获得的信息用母语储存在记忆里,在表达前先组合成母语,再译成英语输出。这样不仅费时,而且会造成汉语的负迁移,导致英语表达不地道。从理论上说,完全用英语谋划和思考,口语表达的内容出现的汉语负迁移最少;谋划言语时用汉语,表达时用英语,汉语的负迁移较多。因此,要克服汉语的负迁移,避免不地道的英语表达,学生就必须首先学会用英语思考,或尽量用英语思考。英美人的思维模式和我们有很大差异,只有把握西方人的思维套路,才能有效地“organize ideas”。英语思维的培养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1)不要用汉语,而是大量根据图片或形象的联想来了解生词的含义、故事的情节。这是少儿英语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也适用于成人。(2)习惯于使用英汉字典。(3)加强听力训练,尤其是听用英语解释英语的课程讲解。(4)如果没机会拥有封闭的语言环境,就尝试一下自我封闭语言环境的创造与训练。如强迫自己在一周内所有要表达的话,全部用英语表达。只要你能坚持一周,效果就相当明显,且不论你所表达的英语有多糟。

5.口语作文3分钟训练法

此法适用于强化训练。找好一个题目,做一分钟的口语作文练习,同时将其录音。然后,听录音,找出错误和不足,就此题目再做两分钟的口语作文练习,同样录音,再听并找出不足,继续做3分钟口语作文练习。这是高级口语训练,实践证明效果不错。

6.听译法——角色互换

3人一组,模拟翻译实战:一人讲汉语,一人讲英语扮演老外,一人做翻译。练习一段时间后,互换角色。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翻译训练方法,也是很好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方法,而且还能大大提高反应速度和口语能力。此法的高级阶段为同声传译,我们可以在听广播、看电视或开会时,把所听内容口译成英文。

三、教师在指导学生掌握上述两种学习策略时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口语提高的阶段性

英语口语提高遵循的次序应为:流利——准确——恰当。教师指导学生时不要心急,可根据学生各自的情况,一个阶段重在提高一个方面,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2.不同阶段以最适合自己的一两种学习法为主,并兼顾其他方法

需要强调的是,在整个阶段都不能忽视间接学习策略的运用。另外,还必须保证有足够的输入(“input”即读和听)和输出(“output”即说、写和译),在全面发展各项技能中综合提高口语能力,这才是科学有效的。

3.要结成口语互助小组或成立英语角

多与其他同学或教师交流学习经验和心得体会,注意利用团队力量,学会自我激励和相互鼓励。

参考文献:

[1]陈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冯晓梅.英语口语学习策略浅探[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

大学英语口语学习策略 篇12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育,口语,学习策略

改革外语教学方法, 探索我国外语教学思路己成为我国广大外语教师共同的责任。但在外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除培养学生语言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外, 还必须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英语学习方法, 开发学生学习潜力。学好外语的前提是学会有效的学习方法, 外语学习的效率及成功与科学有效的学习策略的掌握及运用直接相关。正如Oxford所主张的, “语言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使自己的学习更为有效、更为自主、更为有趣而采取的行为 (behaviors) 或行动 (actions) 。”因此, 教会学生学习, 传授有效的学习策略, 已被当前教育界视为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及减轻学生负担, 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一、学习策略的定义

所谓学习策略就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解决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而作出的一种选择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我们学习口语目的是为了与别人进行交流, 英语学习的策略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等。

Ellis认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用于发展过渡语 (inter-language, 即形成中的第二语言或外语体系) 的手段 (device) 或步骤 (procedure) 。”同时, 他还指出, 学习策略研究可以揭示学习者是怎样学会第二语言或外语的。这些策略还用以解释学习者是怎样发展各项专门技能 (specialskills) 的。

Stern认为学习策略仅仅指“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采用的基本思路 (generaltenden-cies) ”, 而没有包括可观察的学习行为的具体方式。他将可观察的学习行为的具体方式 (particular formsofobservablelearningbehavior) 称为学习技巧 (technique) 。对于不同的个体而言, 学习策略也应该是因人而异的, 每一个学习者都应该找到和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二、现代大学学习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高等教育水平飞速提升, 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逐年递增。高校学生群体的英语口语水平参差不齐, 大多数学生都只会一点点常用的交际用语, 遇到复杂的情况就无所适从, 缺乏语言应用的灵活性。加上由于方言等个人文化背景的影响, 使得现代大学生英语水平, 尤其是口语水平差强人意。

高校学生在中学期间由于各种原因, 导致了英语语言综合素质不高, 尤其是口语表达能力更弱的状况。进入大学后不少学生感觉对英语知识的掌握底气不足, 因而对英语学习兴趣不大。其次, 由于中国儒家思想的文化背景教育, 很重视“面子”, 这使得学生不愿意或不敢开口说英语, 怕犯错误, 怕出丑, 缺乏说英语的主观能动性。

此外, 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 在某种层面上给了大学生一些误导, 多数在校大学生对英语课设定的学习目标就是拿到四、六级证书, 从而为进入市场就业竞争做好准备。由于受到传统学习方法的影响, 很多学生认为学习英语就应该是上课听老师讲课, 课后做书面练习, 所以不习惯做英语口头表达, 仅仅是为了应试而学英语。这一教学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 迫切需要改变。

三、学习策略

英语正成为大学生提高交流能力和了解国外文化的重要手段, 也成为升学、就业、升职和参与社会竞争的必备素质。怎样改变落后的学习现状, 找到真正适合中国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是迫在眉睫的。

1. 注重发音, 从基础做起

作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 目前最头痛的就是学生的英语发音问题。学一门外语, 发音是最基本的, 发音不正确, 就意味着你说得越流利, 别人笑话你会越严重。大学生们不要怕难为情, 不妨买一本标准英语口语发音的书课下自己练习, 如果能找外教或其他发音标准的同学予以纠正就更好了。一定要坚持每天练习, 日久才能有效果。

2. 寻找学伴一起练习口语

英语角是个不错的地方, 不但可以练习口语, 还可以交流英语学习经验, 开拓视野, 提高英语学习兴趣。如果找不到学伴或参加英语角的机会很少, 那么也没有关系, 有很多种方法可以自己练习口语。比如自己用英语创造英语环境, 可以对自己描述所看到的景物, 英语口述自己正在作的事情。选择小说、幽默故事或好的短文阅读, 使我们有足够的兴趣坚持下去。很多英文译文是我们费尽心思憋出来的, 所以印象相当深刻, 比直接学习英文课文印象要深得多。经过大量的练习, 你会有这样的感觉:没有什么东西不能翻译。

3. 掌握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背景知识

学生要多看一些涉及英美文化的常用成语、俗语、典故、传说、人物传记、重大科技成就和贡献等, 并通过阅读和口头交流初步了解英美国家的地理、历史、文学、风土人情以及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情况以增加他们的文化内涵。要通过中外文化对比, 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通过中西方生活方式异同和行为举止以及待人接物等方面异同的比较, 了解和熟悉西方人的生活习惯, 学习一些与西方人打交道的学问。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宗教与语言源远流长, 学习英语必定会涉及西方的宗教, 因此要注重宗教的语言文化价值, 要逐步学会用宗教来解释一些语言文化现象。学生要多了解有关英美国家大众传播媒体方面的情况, 通过大众传播媒体来学习英语了解世界培养世界意识

在中国, 人们对跨文化理解的重要性认识还比较低, 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这只不过是个学习外语的问题。有些人将跨文化交际等同于外语的听、说、读、写四会能力。四会能力当然很重要, 它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基础, 但是它远不是问题全部。语言是文化的产物, 它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与不同的对象,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 如何表述一个思想, 与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如何说”、“不说什么”, 有时候比“说什么”更加重要。仅能够运用语法上正确的外语, 并不能足以与外国人打好交道。

4. 借鉴前人经验, 掌握学习技巧

日常练习中可注重一些绕口令等的训练, 要创造和抓紧每次课堂练习, 情景对话, 短剧表演等机会, 最大限度地变现自己的口语能力和变现力, 尤其是在别人注视的情况下, 紧抓机会锻炼自己。

在整个英语学习中, 每个学生都有一套学习策略。要将其化为实效性的策略, 有待学生不断地实践、体验、适应、巩固、自省, 不断地以动态的方式去调整, 从表层的学习进入深层的英语修养、文学修养、美学修养等去领悟英语本身的价值。在英语学习的实践、体验、适应中, 学生会逐步获取有效的学习策略。而面对英语学习本身的特点, 需要他们持之以恒并巩固已有的学习策略。

学习是一个人终身面临的重要任务。在影响学习效果的三个因素中, 智商和努力程度固然重要, 但学习策略尤其重要。学习策略不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习效果以及作为其表现形式的考试成绩, 而且学习策略还构成了素质和能力的基础。

当代认知心理学家指出:没有任何教学目标比“使学生成为独立的、自主的、高效的学习者”更重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纳依曼阐述道:“今天教育内容的百分之八十以上都应该是方法……方法比事实更重要”。因此, 教会学生学习, 传授有效的学习策略, 已被当前教育界视为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及减轻学生负担, 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教师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 应充分意识到学习策略的培养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要让学生掌握大量的策略知识, 使其明确学习策略在提高学习效率中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运用策略的动机, 训练学生对策略的实际运用, 使其最终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参考文献

[1]刘润清.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2]OXFORD&R.Language Leam~Sw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 M[M].Rowley, Mass-Newbury House.1990.

[3]李梦莉.英语口语学习策略探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5 (8) .

上一篇:成矿时代下一篇:铜鼓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