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于学习

2024-08-21

勤于学习(共12篇)

勤于学习 篇1

我国正处在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 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 办公室工作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 勤探索, 勇创新并及时总结经验, 不断提高办公室工作质量。

1 要热爱办公室工作, 勤于学习, 善于总结

办公室是领导的左膀右臂, 工作特点是头绪多、婆婆多, 服务对象多, 方方面面应酬也多。事情多而杂, 哪一方面做得稍有不周, 不是上级不满意, 就是职工有意见, 有时好心好意未必能办成好事, 尽心尽力未必能尽如人意, 甚至是做得越多, 错得越多, 因而不少人有畏难情绪, 产生得过且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极思想。但是, 挑战与机遇同在, 压力与动力并存, 办公室工作也是锻炼人、培养人的地方, 尽管在工作中难免出错, 但只要做个有心人, 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地吸取教训、总结经验, 就可以在工作实践中培养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公关技巧、综合分析与判断能力以及文字综合能力等, 对人生阅历的增长和能力的培养, 全面提升自身素质都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遇。因此, 只有热爱自己的岗位, 才能在平时的工作中不厌其烦, 不畏其难, 并把握契机, 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从繁杂中求规律, 于平淡处索新意。

目前, 我国正处在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 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 如果我们一直墨守成规, 只习惯于过去的作法, 形成定式思维或惯性思维, 就会出现“新办法不会用, 老办法不管用, 软办法不顶用, 硬办法不能用”的状况。办公室的同志平时一般工作节奏较快, 而学习的机会相对较少, 但只知埋头干, 不知往前看, 工作质量是永远不会提高的。所以, 必须要有危机意识, 把学习摆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上, 工作再忙也不能放松学习, 更不能把学习和工作对立开来, 甚至以干代学。不加强学习、不及时更新知识, 就无法胜任工作, 好比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

办公室工作人员要担当其管理和服务的重任, 不仅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 还要有精湛的政治理论和业务素质。首先, 办公室工作人员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来武装自己的头脑, 认真把握其精髓和精神实质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此外, 还要主动关心国家大事, 不断地加强政策法规、有关业务知识的学习, 熟练掌握办公自动化、管理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等;同时应该向身边的领导和同事学, 从他们身上吸取营养, 使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并加以灵活运用;通过学习打牢理论基础, 练好文字基础, 夯实业务基础, 在勤于学习的同时还要勤于思考、敢于创新、善于总结, 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 从而提高办公室的工作质量。

2 改进工作方法, 做好管理和服务工作

办公室的工作接点多、责任重、计划性差, 要做好办公室工作, 首先要理清思路, 抓工作中的主要矛盾, 统筹兼顾、合理安排, 做到总揽而不包揽, 尽力发挥办公室每位职工的积极性, 既有分工, 又有合作, 这样才能做到忙而不乱、紧张有序。同时, 要不断摸索工作规律, 提高办公室的整体工作质量和效率。尤其是在遇到工作任务较多的情况下, 一定要冷静思考, 分清轻重缓急, 把握好工作节奏, 并排出时间表一件一件落实, 汇报工作要敢于讲真话、报实情, 不能报喜不报忧。

办公室接触的人来自各方面, 各人性格脾气、办事作风不尽相同, 所以, 办公室要灵活而又妥善地处理好各方面关系和工作。大事讲原则, 小事讲风格, 要经受得起各种误解、委曲和挫折, 胸怀要宽, 肚量要大, 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激情, 运用自己的智慧和诚意来团结同志、化解矛盾, 努力为领导分忧解难, 把工作搞好。

另外, 无论是处理日常事务还是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 作为办公室处事要严谨, 办事要稳妥, 对领导要多一点理解和支持, 对同事要多一点尊重和宽容;为人处事要多一点将心比心, 多一点换位思考, 少一点指责和埋怨;待人接物要大方礼让, 谈吐要自然和谐;遇事要“三思而后行”, 处理问题要果断、迅速, 不要优柔寡断、拖泥带水;同时要注意自身形象的塑造, 对同事以诚相待、和睦相处, 使办公室有一个好的精神风貌。

办公室的主要职能可以概括为管理和服务两个方面, 要正确认识管理和服务的辨证关系, 一个部门的管理好了, 其服务水平自然就高;反之, 一个部门的管理不到位, 其服务水平当然也就差强人意。所以, 在新形势下, 办公室不能仅仅以管理者自居, 要转变观念, 改进工作方法, 树立为疾控和科研服务的思想, 以“让领导满意, 让群众满意”为工作目标, 以“服务领导, 服务群众”为工作宗旨, 努力转变工作作风, 做到对待上级与下级一个样, 对待领导与一般职工一个样, 杜绝“为领导做事认认真真, 为职工办事马马虎虎”的现象。

综合协调是办公室的一项重要工作, 而办公室和其他部门并非上下级关系, 要推动各项工作, 需要我们改进协调方法, 讲究协调艺术, 协调而不包办, 无论办任何事, 都要做到着眼全局, 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统一, 既严格按照规定办事, 又要拾遗补缺, 多补台, 平时要与上级有关部门和单位内各部门多沟通, 多交流, 这样才能把综合协调工作发挥得更有效。

3 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 提高工作质量

办公室担负着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和对外交往等繁重工作, 处于连接领导、各部门和群众的枢纽地位, 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 具有参谋、助手、协调、服务、把关、督办等职能, 所以不论是办文、办事、办会, 还是管理、服务、协调, 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 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要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 必须具备以下几点:

3.1 要摆正自己的位子

因为办公室既要在参与领导班子对重大问题的讨论与决策时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又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坚决的贯彻领导的决策和会议的决定, 所以特别需要有严明的组织纪律性。既要把握原则又要把握分寸, 工作要到位而不要越位, 要进入角色但不要混淆角色, 而且还要善于站在领导的角度思考问题, 提出合理化建议, 只有这样, 才能把领导者的意图贯穿在平时的工作中,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和提高自身的决策能力。

3.2 要有实事求是、服从大局、主动配合的精神

并不是每一位职工都能理解领导的决策, 所以, 办公室工作人员要善于设身处地的替领导着想, 从大局出发, 对决策的合理性要多做解释, 消除职工的疑虑, 帮助树立单位领导的威信。要多谋工作而少谋是非, 事前多谋而事后少谋, 参谋而不决断, 助手而不添乱, 多一点补台意识, 不做“事后诸葛亮”。

3.3 要认真做事, 诚实做人, 多干少说

尽管有时不可避免地要面临上下受制, 两头受气, 为工作而得罪人的尴尬。但作为办公室工作人员一定要能容言、容人、容事, 保持公心, 在平时的工作中严以律己, 宽以待人, 多起一点带头作用, 决不能在工作中掺杂个人的私念, 凭个人的好恶办事, 更不能利用职权, 打击报复与自己持不同观点的同事。

3.4 要有统筹兼顾的执行艺术、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

不论是撰写材料、协调办事、接待来访还是筹办会议等都要有强烈的全局意识、效率意识和服务意识, 以高度负责的态度, 一丝不苟地做好。这些成绩和效果往往不是显而易见的, 而且常常是融入其他工作之中或为他人“做嫁衣”的。办公室工作人员常因撰写材料、接待来访及其他应急任务而不分上下班、节假日, 这就要求我们具有不为名、不为利、任劳任怨、甘当无名英雄的思想品德。

3.5 要经常根据不同的情况和领导的要求开展调研和信息反馈工作

既要进行超前性调研, 为领导工作完善思路;又要进行问题性调研, 为领导解决问题提供对策;还要强化典型性调研, 为领导推动工作提供事例, 要倾听职工的呼声, 反馈职工的意见供领导参考, 在领导和群众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3.6 要树立敢试、敢闯的精神

不能只停留在领导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而是要开动脑筋, 创造性的落实工作任务, 取得工作的主动权。

体现办公室的工作质量关键不在为领导提供了多少次后勤服务, 而是在调研的基础上为领导的正确决策提供了多少好主意、好点子和好建议;体现在克服各种困难将这些正确决策真正落实下去, 即首先发现问题, 从而研究问题, 最后去解决问题, 这才是提高办公室工作质量的关键所在。

4 加强制度建设, 发挥团队作用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要力争使单位的各项工作纳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就要抓好单位的制度建设, 强化管理和服务的规范性, 办公室应从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入手, 积极协助领导狠抓本单位自身建设, 做到用制度来约束行为, 形成“用制度管人, 按规章办事”的工作格局, 把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难于管理的烦事、容易得罪人的难事、必须落实的大事, 用制度的形式规范下来。通过建章立制, 进一步堵塞漏洞, 减少差错, 使单位日常运转更加优质、高效、有序。

有效沟通是办公室工作人员相互传达思想、观念或交换情报信息以完成组织目标的一种有效手段。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思想, 传达意见和情感, 能建立彼此间的相互信任, 而只有相互信任, 领导和下属、同事之间才能友好相处, 建立融洽的合作关系, 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相互了解, 促进办公室气氛的和谐、融洽, 鼓舞员工的工作情绪和精神面貌的作用。沟通的目的就是统一思想, 理顺关系, 克服内耗, 增进团结, 发挥团队作用, 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从而把办公室工作做好。

随着党和国家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高度重视, 办公室的工作内容更加丰富, 工作领域更加宽广, 工作节奏将进一步加快, 工作标准将越来越高。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办公室的管理, 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 我们要努力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力争做好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并继续在求实、务实、落实上下功夫, 不断地认识自我、否定自我、提高自我, 与时俱进, 不断提高办公室的工作质量。

勤于学习 篇2

----如何当好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师(4)

学习,对于所有的教师都是必需的。教师进修学校教师作为教师的教师,处在引领的地位。勤于学习,尤其显得重要。不学习或疏于学习,就很难把握时代的脉搏和教育发展的动态,很难使自己的知识得到更新,认识得到提升,也就不能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就我的经历和体会来看,教师进修学校教师的学习,需要抓好三个方面。首先,是学历层面的学习。

我到教师进修学校的时候,只有高中学历。我深知,凭自己这点水平是无法胜任工作的,更无法适应教师教育的发展。于是,下决心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1984年,我参加了成人高考,被录取到山西大学哲学系。同年开始参加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自学考试。之所以同时选择两个专业,一是因为这两个专业都是我的喜爱。二是想利用这难得的脱产进修时间多学习一些。那年我40 岁。时不我待。不抓紧是根本不行的。1986年山大毕业,1989年自考毕业,取得了两个专科文凭。1989年,我又报考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的本科函授。1992年毕业。这年我48 岁。终于圆了大学梦。八年苦读三个专业,使我的学识视野大大开阔,为作好教师培训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现在的青年人是幸运的。在年轻时候就基本走完了我中年才开始走的这段路程。现在教师进修学校教师中许多人已经是大学本科学历了。但是,由于工作内容与大学所学之间有很大的距离,有不少人的原有专业的知识与能力不升反降。这是非常可惜的。我奉劝诸位,原有专业的知识与能力来之不易,荒废不得。一定要使之巩固和提高,使学历变为学力,继续发展。其途径,可以从两方面做起。一是充分发挥专业所长,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为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服务。二是尽可能找到专业知识和能力与中小学教育工作的结合点。在新的领域中发挥自己大学学力的作用。

其次,是岗位层面的学习。

我刚到教师进修学校的时候,工作岗位是图书管理员兼办公室工作。我没有做过图书管理工作。只能边做边学。我走访县图书馆和师范学校的图书馆,自学图书分类学和管理学,采买教师培训用书,对图书进行分类编目。使我校图书室成为当时学校的一个窗口,全地区13个县中的榜样。后来,校长让我带课,并且上心理学。当时学校没有心理学教师。我也没有学习过心理学。也只能边做边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终于能够胜任,并且得到学员好评。接着又教教育学,同样是从头学起。这就是教师进修学校的特点,很多工作不是等你学好了再干,而是任务来了,没有学过也得干。即使学过,也要结合新任务重新熟悉,进行创造性的工作。我从山大毕业后,学校让我分管在职教师函授的教务工作。我把在学校学到的管理理论用到工作中。比如,管理的开放性与封闭性,在在职教师函授工作中,开放什么,封闭什么,开放到什么程度,如何封闭等,都需要结合实际进行研究。书本上并没有现成的答案,只有原则上的规定。正是靠着不断学习,才使整个教务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学历补偿教育完成以后,继续教育和新课程改革接踵而至。需要学习的东西就更多了。比如,我对文科感兴趣,对理科兴趣不大。可是到中小学听课,搞调研,文理科到要做。理科的知识也必须学习。于是对小学数学的学与教也投入了一定的精力。

所以,作为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师,岗位学习是伴随培训工作全过程的。每接受一项新的教学任务,首要的就是学习。不仅要学习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向中小学教师学习,研究怎样把教学内容与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实际结合起来,使中小学教师愿意学,学得进去。尤其在现实条件下,教师队伍中普遍蔓延着职业倦怠症,要想唤醒教师的进修积极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学习怎样教得好比学习教什么更为重要。

第三,是发展层面的学习。

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不仅促进学生的发展,也促进教师的发展。没有教师的发展也不会有学生的发展。所以,在教师进修学校工作期间,我一直把发展自己摆在重要位置上,而且把发展自己和作好工作统一起来。在作好工作中年发展自己,通过自我发展作好工作。而要发展自己,就必须加强学习。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学习。一是读有字之书。主要是(1)学习哲学,改善思想方法:(2)学汉语言文学,提高表达能力:(3)学教育理论和心理学,提高教育理论修养和教育科研能力:(4)学时政要闻和教育政策,把握社会与教育的发展动态和方向。我认为,这四方面的有字之书,是作为教师的必修课。无论你的专业是什么,只要当教师,尤其是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师,都必须在这些方面有一个扎实的基础。这是发展的基点,也是发展的主要内容。二是读无字之书,就是向实践学习。主要是(1)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学习。办法是经常及时地进行工作反思和工作总结,在反思和总结成败得失中提高自己:(2)向自己的同行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师都有长处值得自己学习,以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是促进自己发展的捷径:(3)向中小学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不仅是我们的学员,也是我们的老师。他们在中小学教育第一线的实践经验恰恰是我们最缺乏的;(4)向专家请教。受学校领导的器重,我得以多次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短期培训、召开的各种工作会议和学术会议。每次都获益匪浅,每次都成为进一步发展的一个起点。比如,我参加微格教学培训,不仅学会了微格教学的方法,而且组织培训,开辟了我市教学技能培训的新领域。又如,我参加中央教科所的学术年会,提高了自己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这四个方面的学习尤为重要。是我们走向成熟与发展的必经之途。

时代在发展。我们必须与时俱进,抓住机遇,发展自己。这不仅是事业的需要,更是我们做人的需要。作为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师,处在引领的地位。更要作学习的模范,作自我发展的模范。

王全吉 发表于:2008-2-20 15:33:10

推荐 | 评论(0)| 引用 | 阅读(199)

坚持写作

---如何当好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师(8)

写作,应该是教师的基本功.教师进修学校教师尤其要擅长写作.这是

因为教师是有文化,有思想的人.有文化,能识字,会写字,懂得文章怎么

做,就具备了写作的条件.写作,无非是将三千多个常用汉字按照一定的写作

规则,加以排列组合.有思想,就有了写作的内容.思想是通过文字来进行表达

和传递的.文字是思想的物质载体,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写作,无非是将自己的

思想按照一定的写作规则用文字表达出来.所以,有文化,有思想的人,是能够

写作的人.教师是有文化,有思想的人.不仅应该能写作,而且应该写得好.因

为,教师不仅要自己会写,而且要教会学生写.教师进修学校教师,作为教师的

教师,承担着指导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写作的任务.就更要擅长写作.然而,在现实中,有不少教师,包括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师,却很少写作.有时

候让他们写一点东西,很难!不是推三阻四,就是写出来的不象样子.其实,学习

写作,坚持写作,不仅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需要,而且是教师自我完善,自我

发展的需要.长期坚持写作的教师,往往思维缜密,情感丰富,表达流畅,说服力

强.学习写作并不难.靠的是长期坚持写.写得多了,自然就熟能生巧.我现在能写一点东西,靠的就是长期以来坚持写.有的文章没有写过,写

上几回,多修改几次,也就学会了.参加工作四十多年来,写过的文章,粗略地估

计一下,按照每年写5万字算,总该有200万字以上了.只不过,十年**中写的

都遗失了.我写的东西发表的很少.因为我写作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发表.主要

是为了总结经验,提升自己.我认为,教师的写作,主要是四个方面.一是记叙.就是把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和自己生活中经历过的有意义的

事件记载下来.正如我在《要善于积累好故事》中说的:“每个教师都有许

多属于自己的真实的教学故事,有的曾使自己兴奋、激动,有的曾使自己

沮丧、懊恼,有的平平淡淡,有的记忆深刻,终生难忘。有的人把这些故

事讲给别人听,在共享经验中得到了新的启迪;有的人把这些故事记录下

来,加以整理和分析,甚至写成论文和著作,影响着其他人,也使自己

‘名利双收’;有的人不以为然,没有留下故事文本,虽然经常忆及和谈起

一些精彩的故事,却常常说不清道不明当时的细节和精彩,而成为终生的

遗憾。学会积累教学故事,是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在这种积累中记录着

我们的成长历程和人生轨迹,在这种积累中丰富着我们的人生感悟和理性

思维,在这种积累中提升着我们的治学水平和人格品位。作一名研究型教

师是时代的呼唤,是教师职业的理想和追求,让我们从积累好故事做

起。”“故事里有真情,故事里有真理,故事里有‘真我的生命’.每周筛

选并记录一个好故事,一年就能至少积累40个好故事。选出10个经典,不

难形成一篇优秀的研究报告。让我们共同努力,积累还故事。让好故事伴

随我们的教学研究。成为我们精彩人生的一道亮丽风景。”这里说的积累

好故事,就是强调要把好故事记载下来,记载故事,就是写记叙文.二是抒情.教师的感情丰富多彩,喜怒哀乐忧,五味俱全;教师的情感世界

五彩斑斓,亲情﹑爱情﹑友情﹑同事情﹑师生情,情真意切.教师的情感同样

需要表达,需要交流,需要宣泄.我在浏览教师的博客和QQ空间时,就发现有

许多老师的诗歌和抒情散文写得非常精彩.我的形象思维并不发达,却也偶 尔为之,写过一些.在第一个教师节来临时,写过一篇怀念老师的散文.在我四

十岁上大学时,写过一首《妻子送我上大学》的诗.在我开始写博客文章两

个月之际,写过一首《宁静与沸腾》的诗.虽然谈不上精彩,却也是自己真实

情感的表白.长期写作的人有这样的体会,情至高潮,文思敏捷,吟诵成诗,一吐

为快.三是议论.就是表达自己对一些事件和问题的看法和见解.特别是在当

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越来越深入,许多深层次的问题越来越明朗.我们每个

教师都有自己的想法.把这些看法和见解加以梳理,写成文章,就是一篇议论

文.我们在教育改革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把这些经验加以整理,使之

系统化,提升到理论层面,写成文章,就是一篇论文.经常写这样的文章,会使我

们的理论修养得到较快的提高,认识更深刻,说理更透彻.我最近更体会到,如

果我们在一个阶段集中围绕一个方面,从多角度﹑多侧面去思考,去写作,收

获会更大.今年,我围绕班主任的科研工作写了一组文章,共22篇,围绕学科教

学组织形式问题写了十几篇,围绕怎样当好教师进修学校教师写了一组文

章,这是第8篇,计划写10篇.使我对这些方面的问题认识越来越清晰,越来越

深入和全面.四是应用文写作.教师的常用应用文是很多的,有日记﹑计划﹑总结﹑

教后记﹑教学随笔﹑操行评语﹑和家长联系的便函,等等.这些常规性的应

用文,我们都在写.它不仅是工作的需要,也反映着我们的境界和水平.写好这

些应用文,可以使我们的工作锦上添花,使我们的工作水平和工作业绩得到

彰显.写好这些应用文,也不是一件易事.需要我们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和提

高.写作,常常被人称作一件苦差事.是说写作的艰难.的确,要想写的好,并不

容易.这里,没有捷径.最好的办法,就是多读,多写,在实践中提高.这就需要我

们克服浮躁和急噪心理,克服急功近利,静下心来,耐得寂寞.每天坚持写百字

文,千字文,长期磨练,必有所得,必有所成.三年之后,五年之后,十年之后,当我

们回过头来看我们自己写下的东西时,你感受到的是欣喜,是进步,是成熟,是

升华.写作,不仅是教师的一种工作方式,更是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坚持写作,是教师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一条必要途径.真诚地希望我们广大教师,尤其

是年轻教师,勇敢地拿起笔来,学习写作,坚持写作,写出我的真情,写出我的真

实,写出我的真事,写出我的真思,写出教师精彩亮丽的人生.推荐 | 评论(0)| 引用 | 阅读(445)

教师进修校教师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策划

一、背

随着中小学教师学历补偿教育基本完成和新教师上岗学历门槛的提升,县级教师进修校的职能已经发生变化,正在由“知识本位”的单一师训模式,向“研修结合”为主要模式的多元化的综合服务的方向发展。进修校教师原有的观念、知识、能力、工作方式等亟需随之改变。

面对这一变革,许多教师进修培训部门在经历了困惑与探索的艰难选择之后,逐步调整了办学的指导思想,增强了学习意识、服务意识和研究意识,正在摆脱困境,重塑形象。尤其在教师教育队伍建设上抓观念、抓更新,形成各具特色的校本教研和校本研修模式。

但是反思教师学习,仍存在许多值得改进之处。一是学习的内容不能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要和各地中小学教育工作的实际结合起来;观念更新不能仅停留在思维层面,要落实到改进工作的行动中。尤其在实践方面,必须眼睛向下,扎根实践,学会研究,才能服务基层;二是学习的组织要加强计划性,有明确的中心和主题,有较为周密的计划和安排,克服随机性;三是学习的方式不能只停留在听听看看上,要把读书、视听录像和研讨交流结合起来,把学、思、做结合起来。

基于上述考虑,本策划为教师进修学校教师学习机制提供一个新的范式,旨在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促进学习、服务、研究的融合,促进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促进学习型组织的建 设。

二、主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新课程实施的逐步推进,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正在发生着深刻的质的变化。做研究型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不仅是时代的呼唤,而且正在越来越多的地方成为一种实实在在的行动。在专家引领下开展的行动研究,把教研与师训融合在一起的模式,越来越受到教师的欢迎。教师进修校教师教育理念尚不滞后,但对教育实践的体验严重不足,对如何开展行动研究缺乏深入的了解,更无法实施指导教师开展行动研究了。要坚持学习、研究、服务三位一体的办学理念,就得抓住研究这个中心环节,用研究推动学习,用研究指导服务。鉴于此,开展研究性学习,做研究型教师的活动很有必要。

三、目

(一)进一步认识基础教育改革中,教师教育队伍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及做研究型教师的深远意义和现实价值,以增强研究意识,激发研究兴趣。

(二)了解中小学教育研究的趋势和特点,明确和把握研究方向。

(三)学会从事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逐步提高研究水平。

(四)学会在参与中小学教师教育研究工作的过程中,把握师训工作的方向与重点,提高师训工作的实效性。

四、原

研究性学习要坚持三条基本原则:

(一)唯小不唯大。学习内容、研究课题的选择切口要小,更多关注微观层面上的实际操作,切忌大而空。

(二)唯实不唯虚。学习内容、研究课题要实用,学了就能用,讲求实效。

(三)唯真不唯假。要围绕教育教学的真问题进行学习研究,不弄虚作假。

五、方

研究性学习不是单纯的接受式学习,而是一种具有探究性和实践性的学习。在学习的方式上要把读书、观摩、实践、反思、研讨、展示结合起来,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边服务,使学习与研究融为一体,使学习与工作实践融为一体。具体的操作方式可以有:读书并写心得体会,开设专题讲座并进行小组讨论,观摩优质教学录像课并对其进行分析解剖,收集教学案例予以分析并撰写分析报告,到基层听课并对课例写出评课报告,选择研究课题进行研究等。在学习的组织形式上,坚持个人自学,小组研讨与集体学习相结合。

六、组

研究性学习是一项系统工程,严密组织,周密部署是稳步推进,取得成果的重要保证,需做到:

(一)定领导。由一名副校长主管此项工作,校委会定期研究、督察。

(二)定人员。明确固定必须参加这项活动的成员,确定主持人或主讲人。

(三)定时间。每周至少有一上午的学习时间,一次不得少于2小时。

(四)定内容。选择三名熟悉相关内容的教师组成备课组,负责确定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主持人或主讲人。

(五)定考评。拟定考评办法,主要考评学习成果,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将学习心得、案例集锦、研究报告等装入档案袋,每学期评定一次。确定专人负责档案管理。

(六)定奖励。对学习与研究进步快收获大的教师给予物质奖励和外出参加研讨会等机会和荣誉奖励。

七、实

开展研究性学习,做研究型教师,是一种战略性选择,需要为之持久奋斗。总体上可分为三步走,第一步为学习研究,掌握研究策略。力争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学习掌握开展教育研究的基本策略;第二步为实施研究,运用研究策略。大体上用两年左右的时间,由教师自选课题,做自己的研究,研究自己;第三步为指导研究,提升研究水平。力争在两年或更长一段时间内,教师进修校教师参与中小学校的课题研究活动,发挥专业引领与指导作用,同时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推出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这基本上是一个五年规划的框架。实现这样一个理想,需要扎扎实实走好每一步的勇气、信念、行动和毅力。

(一)学习研究,掌握研究策略

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启动阶段,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制定实施方案,建立组织机构,拟定学习制度,开好动员会,介绍教科研趋势和特点,做好充分的思想发动。

第二个阶段为学习阶段,用十个月左右的时间,学习有关开展教育研究的相关知识、技能、观摩课例、学习与分析典型案例报告,掌握研究活动的基本策略。

第三阶段为总结阶段,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总结学习的收获体会,交流学习成果,评比优秀,召开总结表彰会。

(二)实施研究,运用研究策略

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立项阶段(三个月左右)学习开展课题研究的基本操作程序,提供可供选择的课题指南,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选定每个人的研究课题或小组的研究课题,写出研究方案,报学校立项备案。

2、研究阶段(十八月左右)在汇总研究课题的基础上,组织学习相关课题的必备知识,按照课题研究方案进行研究,定期开展交流与研讨活动,推进课题研究逐步深入。做好资料积累与分析工作。

3、结题阶段(三个月左右)对积累的研究资料进行分析,写出研究报告,开展交流活动,学校组织验收与评定,召开结题会,表彰优秀成果。

(三)指导研究,提升研究水平

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选项阶段(三个月左右)教研组或个人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一所学校或一门学科或一个班级或一位教师或已开展的某一课题,作为自己参与并指导的课题,拟定实施方案,报学校备案。

2、参与指导阶段(十八个月左右)按照实施方案,到已确定的单位参与研究,跟踪服务,共同完成选定的课题。

3、结题阶段(三个月左右)撰写结题报告或指导撰写结题报告,撰写个人参与指导的总结,撰写个人研究成果的报告,交流展示,评优表彰。以上划分只是粗略的策划,每一步的具体实施,仍需有配套的方案。

八、措

(一)健全组织与领导,统一思想,坚定信念。

(二)发挥优势,整合资源 教师进修校教师中有的人教育理论功底深厚,有的与基层有广泛的接触与联系,有的自发地从事过各种研究,有的多次外出参加过各种研讨会,有的还在基层学校代课,把这些分散的优势凝聚起来,是一笔丰厚的教学研究资源。只要为教师们搭建一个展示的平台,他们就会给你一份精彩。

(三)走出去,请进来,借力发展 选派教师参加各级研讨会,包括本县市各类的研讨活动,请名校名师和专家介绍经验、作指导。

(四)充实资料、用好资料

1、采用租、借、购等多种方式,充实一批相关的图书与音像资料;

2、从网上下载一些相关材料发至教师手中;

3、列出可供参考的书目和音像目录,发动教师个人去查找交流;

4、做好引用资料的统计工作,促进教师用好资料。

(五)交流展示,荟萃成果 定期举办学习成果与研究成果的交流展示会,互相学习,共同发展。将学习成果与研究成果汇集成书,每年一册,由本人保存,并用于内部交流。活动告一段落时,从每年的成果中,遴选优秀,积集成一本书,出版发行。开展研究性学习,做研究型教师是教师培训机构面临的新课题。在实际工作中因教师队伍构成情况、任务情况、资金情况、新理念掌握和落实等情况各有不同,因而具体进度等的安排、模块的调配、课题的选择 交流的方式等会各有不同,我们应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积极倡导和实施。

附: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进度安排之一(略)

王全吉 发表于:2008-2-23 16:32:17

勤于思 敏于行 篇3

认识:深入科技体制改革,实现“一个转变,两个加强”

“资源科委”起源于科技管理的实践

1999年,北京市委、市政府面对世纪之交新经济的挑战,提出实施“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实践表明,具有“开放性、前瞻性、求实性”三个显著特征的“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对首都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已经成为集成首都科技资源,提升首都核心竞争力的一面旗帜。同时,我们也深深感到,北京市科委在“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实施过程中,对影响首都发展重大科技领域的预研进行纵深部署,加强了基础研究工作,对自然科学基金从组织管理上和资金规模上给予加强,从2000年的1200万元迅速增加到2005年的3500万元,使其作用逐步发挥出来。这些进展也得到了首都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认同,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从2000年不足1000项大幅提高到2005年3100多项就是佐证。

经验给人以启迪

在深化“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的大讨论中,全委系统动员起来,围绕深入科技体制改革进行了积极的思考,思想逐步统一,认识得到提高,适应首都发展现阶段要求的新思路呼之欲出。北京市科委主任马林在向市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述职时概括成:基于三点基本认识,即区域发展必须依靠本地特色资源;体制改革是变资源优势为竞争优势的动力;北京实现快速发展必须更加充分开发利用科技资源,走特色发展道路,市科委应由科技项目的组织者转变为科技资源的整合者、体制改革的先导者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者。由此,“资源科委”在“一个转变,两个加强”中油然而生,提出引领未来的新发展思路。

“资源科委”理念要贯穿于科技管理的实践

“资源科委”追求在科技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下目标与实现手段协调,强调了组织、引导、效率、效果和效益,把北京科技优势充分发挥放在突出的位置。目前,北京市科技工作面临着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一方面,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行将出台,提出中国现代化、和谐社会建设要通过加快发展科学技术来实现。其中强调了针对中国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加强有区域特色的创新体系建设,依靠科技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另一方面,北京市委书记刘淇近期提出把北京建设成为科技创新型城市的宏伟目标。此时“资源科委”的及时提出,无疑大大促进了大家对科技工作发展战略机遇期的深入思考,同时也为应对刘淇书记的要求提供了思想方法和实现途径。实践中,涵养、凝聚和使用资源并举,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向社会宣传——促进公众理解科技与开展科技创新是科技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基本方面,应使尽可能多的人了解“资源科委”理念、做法和成效。二是引导企业和有关部门——促进他们自觉地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发展目标。三是凝炼项目——使用户发展的意愿与政府支持的取向吻合,特别是其目标具有研发内涵。四是凝聚队伍——营造创新氛围,吸引、集聚、培养人才服务首都社会经济发展。

行动:找资源、聚资源、作资源

在“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实践过程中,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边发展自身边服务全局,4年里共支持了538个基础性研究项目,目前每年的申请单位达到260个左右,基本实现了对北京地区研究单位的“覆盖”。为贯彻“资源科委”理念,市自然科学基金在两个方面行动:一是采取措施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科学合理安排对重大、重点、面上、预探索等四个层次项目的资助,选准与首都相关的战略课题,逐步形成与科委重大项目间的有机联系。二是把“找资源”、“找结合点”、“找有效的组合形式”作为工作重点,在“寻找科技资源,整合科技资源”方面展开工作。找资源就是了解、掌握包括项目资源、人才资源和优势群体资源;找结合点就是增强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地区基础研究相关计划与首都发展的关联性;找有效的组合形式就是通过结合点,探索有效的资源组合形式,形成对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支持。

另外,自然科学基金作为政府支持基础科学研究的惯行做法,它的特色体现在所采用的机制上,还是独立于资金、项目、政策之外的一种手段。温家宝总理指出“科学基金制是科技体制改革的产物,是科学民主管理方法在自然科学研究管理上的成功运用,不是行政管理办法。这是一条重要的经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虽然很小,力量也弱,可是通过加强与科学家的联系、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联系,可以巩固发展基地,有了这个后盾、这个基础,力量就大了。完善科学基金制,进而提升有效集聚、利用资源的能力也是我们的行动之一。

在政府职能转变中,要实现思想、工作理念的转变,重要的是把握“资源科委”的精神实质,关键在抓好落实。转变中我们要勤于思、敏于行,做好自然科学基金工作并实现自身的发展。

勤于学习 篇4

一、培养对《风景园林设计》课程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每一课程的学习, 都必须先有兴趣, 才能有动力将其学好。对此, 笔者培养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是多看各个风景园林设计大师的设计作品, 因为风景园林大师们的设计作品都比其他普通的作品更有特点, 更有艺术, 更吸引人, 由此可以增强自己对风景园林设计课程的兴趣。

二、《风景园林设计》课程的学习方法

《风景园林设计》课程的学习方法多种多样, 学习的内容也很多, 该课程不仅要求有扎实的设计理论基础, 并且要求有较强的绘图能力, 以便较好地将设计理念表现在图纸上。《风景园林设计》的学习可以分为风景园林设计知识理论的积累学习和风景园林设计表达能力的学习。风景园林设计知识理论的积累学习, 主要是学习风景园林设计的理念、思路和方法;风景园林设计表达能力的学习主要是加强手绘功底和电脑制图的能力, 以便更好地将自己的设计思路和想法表达出来。较强的手绘和电脑制图能力, 可以绘制出更为合理和美观的设计方案, 让人耳目一新。因此掌握设计理论知识是学好《风景园林设计》的基础, 而手绘和电脑表现能力则是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1. 风景园林设计专业知识的积累。

风景园林设计知识理论的积累学习有很多的途径, 当然主要的学习途径是课堂上老师的教授。除了在课堂上的学习之外, 我们自己还要在课余时间多积累风景园林设计的知识。主要的学习方法有:学习国内外的风景园林大师设计案例;“边走边读, 走万里路”;学习同学的优秀设计作品;反思自己的设计作品。 (1) 学习国内外的风景园林大师设计案例, 《风景园林设计》是一门思维开阔的课程, 其要求我们要以创新的思维, 开阔的视野和与时俱进的思想来学习。风景园林大师们一般总是走在学科的前头, 领衔着学科的发展, 所以他们的园林设计作品都是十分标新立异的。学习国内外风景园林大师的设计案例, 不仅提高了我们对风景园林设计作品的欣赏能力, 而且学到了如何能更好更美地进行合理地设计。例如, 彼得·沃克设计的哈佛大学“泰纳”喷泉。沃克设计的喷泉十分简单, 就是运用159块石头排成一个直径18m的圆形石阵, 雾状的喷泉设在石阵的中央, 喷出的细水珠形成漂浮在石间的雾霭, 透着史前的神秘感。泰纳喷泉是一个充满极简主义精神的作品, 这种艺术很适合于表达校园中大学生们对于知识的存疑及哈佛大学对智慧的探索。从这个设计案例中, 我们受到极简主义设计理念的启发, 一个优秀的风景园林设计, 不一定是很复杂, 花重心思去营造的, 只有合理的运用, 才会设计出更为合理的景观。 (2) 边走边读, 走万里路,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些古训, 我们耳熟能详, 意思就是只是学习书上的知识还是不够的, 要在实践中学习, 得来的收获和体会才更深刻。学习《风景园林设计》课程也是一样, 在实地考察中学到的知识比在课本中学到的要深刻, 在学习该课程中, 我们应该多抽空, 利用课余时间积极主动地多去公园绿地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到实地进行考察, 感受特定的风景园林景观给游人的感觉, 并在实地学习中加深对风景园林设计的理解, 辩证地看待风景园林设计的好与坏。 (3) 学习同学的优秀设计作品,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同学彼此之间的学习也是一种提高自己设计能力的方法。同一个设计作业, 各方面要求一样, 评改的标准也都完全一样, 那么别人的优秀作品就是一面镜子, 它反映出自己设计作品的优缺点, 通过对比, 我们更加清楚自己的设计能力, 因此也更好地定位自己, 找出自己和别人的差距, 并“对症下药”, 找到提高自己设计能力的方法。 (4) 反思自己的设计作品, “一日三省吾身”, 意思是要我们每个人都要反省自己, 找到自己存在的问题, 并加以改正。学习更是如此, 要学好《风景园林设计》课程, 就必须善于反思自己的设计作品, 找出设计中的不足之处。“学习—反思—改进—创新”这是一个良好的循环学习模式。只有在学习中反思, 在反思中改进, 在改进中创新, 才能达到更高的设计高度。同时, 反思会让我们找到自己的独特之处, 设计的个性, 有助于慢慢培养自己独特的设计观。

2. 风景园林设计表达能力的学习。

风景园林设计表达能力的学习主要包括手绘制图和电脑制图两个方面的学习, 两者相辅相成, 相互有影响。 (1) 手绘制图的学习, 手绘是最基本的一种设计表现方式, 可以最直观最快地将设计者的设计意图灵活地显现在图纸上, 所以手绘功底的加强有助于更好地进行风景园林设计。因此有较好的手绘功底, 是学好风景园林设计课程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手绘学习的方法很多, 不过要想拥有好的手绘能力, 平时的努力是必不可少的。手绘的学习无非是多练多画, 多看多思。要勤动笔, 多练习, 要多到实际的场地中进行写生。此外要学会思考, 多观察要画的景物, 在提笔之前做到胸有成竹, 才能将景物画得出神。 (2) 电脑制图的学习, 风景园林设计课程需要运用的最基本的电脑绘图软件有三种:Auto CAD, 3D MAX (或Sketch Up) 和Photoshop。灵活运用这些软件有助于更好的把自己的设计意图表现出来。这些软件的基本运用, 我们都开有必修课程来学习, 所以只要平时多加运用练习, 就能灵活运用。电脑制图的优点就是能更加精确而又美观地把设计方案表现出来, 不足之处是表现的速度没有手绘的快, 不够灵活。

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善于反思 篇5

来源:石岩公学 时间:2012/5/15 21:37:00 阅读次数:

2012年5月4日至6日,石岩公学小学部9位英语教师参加了在深圳大学元平体育馆举行的为期3天的名思教研之全国小学英语教学研讨观摩活动。此次名思教研定位于小学英语课改十年成果的回顾和展望,不论在理念、内容或是形式上都达到了引领和创新的目的。

以下是各位参会老师的学习体会,供大家交流探讨:

◆ 许育新老师

一、专家报告启示:打造师生真实自然交往的英语课堂

全国著名英语特级教师,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生导师龚海平老师,以《打造师生真实自然交往的英语课堂》为题做了一场报告。“He is the person who wakes me up!他就是那个唤醒我们的人。”这是我对这场报告的感受。

(一)“师生真实自然交往”

目前的英语教学,最大的弊病是“非真实、非自然”。

1、教学语言不真实。

我的理解是:排除课堂指令语言、课堂调控语言不可避免有程式机械的成分之外,我们的教学语言要真实。老师一句“How are you?” 全班异口同声“I’m fine, thank you!And you?”任何课堂开篇就说“Nice to meet you.”学生又异口同声“Nice to meet you, too!”这些不符合真实生活交际的无聊的问答什么时候成了固定的格式谁都记不得了。

2、教学活动不真实。

每一堂课的基本意义在于它有这样的一个教学过程:从未知到已知;从能知到能用。而现状是许许多多的公开课、所谓的名师课,没有这样一个最基本的过程,学生不用教就会,讲台成了老师的舞台,上课成了作秀,教学活动成了节目播放。有些老师刻意降低教学难度,以求得圆满;教师提问浅白,以求气氛热烈或者无效的提问后,学生都无需思考,举手就如雨后春笋般。

整堂课都在讲情态动词,这种课可概括为“神经兮兮的课”,因为真实的交际中是不会出现的„„种种程式化的英语教学,注重了词句、语法的操练,却忽视了英语思维习惯和英语运用能力的培养。

(二)语言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1、先有言语后有语言;

2、先有口语后有书面语;

3、听说先于读写;

4、先有语言后有语法(即使是母语也会常常“瞎”说,也不一定规范,固人类不学语法,照样可学语言);

5、语言是发展的;

6、有刺激stimulation才会有反应response(创设表达的情境);

7、语言不是领读会的,而是在交际中掌握的,也不是一次性就能完成的(“堂堂清”只是“乌托邦”的理想,语言需要不断地复现、运用,经历check—abandon—shape—modify几个过程在逐渐稳定;深度交际而非无聊的问答);

8、语言输入总是大于语言输出(要保证输入的量);

9、必须遵循语言教学的“两阶段论”:第1阶段,一、二年级应该培养英语“文盲”,认知先行、听说领先;第2阶段,逐渐听说读写兼顾,重视语言的输入,重视深度交际,而不是每天让学生做习题。

二、观课体会

1、不同课型,评价指标不同;

2、几节观摩课都体现了如下特点: a.都是以主题为中心展开教学活动;

b.都体现了师生双向互动交流,不同课型互动所占时间比例不同; c.教师全控制、半控制、零控制,不同程度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d.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如学习fairy,以旧知引新知:hair —air—fairy,词汇教学反映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体现新旧知识的联系;

e.阅读教学真正体现了“前语篇pre—text”的环节:预测,有了读前预测,就基本有了意向intention,这样才开始积极学习positive learning.f.与生活联系

三、外教专家Bob Adamson的话 1.A good teacher is invisible!

2.Focus on the meaning—general meaning.3.English is easy to forget, we , teachers just help students going back and learning again.Go back!Revise!Review!Again!

4.Make learning enjoyable.5.Don’t make English lesson too babyish, try to challenge students.6.Don’t teach the textbook, teach the students.7.Don’t need to cover every page, every word, every grammar.8.We can’t change the life of students quickly, take your time slow down, softly softly touch a monkey.9.We can teach any subject in English.10.Make English real.11.We have many ways of learning, some children are quiet, they’re thinking.I like playing chess but I don’t smile when I’m playing chess.12.Plenty of inputs is important.Students’ learning is the most important.蹲下来,把握教学的起点;慢下来,关注学习的过程;静下来,聆听花开的声音!

◆ 金小艺老师

一、对课例的感受

从佛山彭波老师的英语阅读课开始,一节一节精彩分呈,一节一节巧思如兰的示范课,让你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名师们自身的超凡素养,行云流水般的课堂驾驭能力,叹为观止的感慨如影随行。从语音、语调的准确优美,从表达的恰当地道,从教学设计的新颖有效,从教学过程的流畅自然,从教学效果的突出显著,无不做得完美到位,名师就是名师,让人从心里往外的服气。

1、绘本教学,以生为本,注重引导学生自我感知,注重阅读方法的传授;

2、对话课,课堂氛围轻松愉悦,情境创设真实性强,学生表达充分;

3、语篇教学中,充分运用简笔画,帮助学生理解及复述;

4、词汇教学,注重方法的多变和语音的准确培养,及词汇在语境中的恰当使用;

5、语法课,巧妙将语法渗透在故事当中,基于学生的旧知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新知,一步一步地推进。

二、专家报告观点前卫、精辟,发人深省

1、龚海平老师说:

人类语言的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作为人的个体的言语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对我们的小学英语教学有这样一些启示:

(1)必须遵循认知先行、听说领先的教学原则;(2)必须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学习英语;(3)必须遵循语言教学的“两阶段论;(4)能够学好母语的学生都能学好外语;

(5)小学英语教学是学习英语语言,而不是学习英语语法;(6)必须重视语言的输入,而不是整天让学生做习题,应付考试;

(7)英语试题必须遵循语言教学规律,全面、真实反映英语教学的实际效果,促进英语教学。

2、程晓堂博士说:

(1)课文毕竟首先是用来阅读的。无论是作为词汇、语法、文化知识的载体,还是作为训练阅读能力的材料,只有学生真正阅读了,才能实现课文本身其他的功能。

(2)我们要力求让学生像在现实生活中那样阅读,通过阅读来获得知识,培养思维能力。

3、黄爱华老师说:(1)要把握对话时机;(2)要用话题引导思维;(3)话题最好是孩子们喜欢的;(4)适时评价孩子的表现;(5)说话要满足听者的心理需求;(6)让人喜欢的话最中听;(7)不要站在自己的高度来看问题。

他建设议我们:蹲下来,把握起点;慢下来,关注学习过程;静下来,聆听花开的声音。

4、Bob Adamson老师说:

Softly, softly, softly, catch a monkey.High quality in, high quality out.We’ll figure out GVS.(Grammar, Vocabulary, Skill)

非常感谢学校给这样的宝贵机会,让自己有机会看到自身的不足。学习归来,反思自己,相仿年纪,甚至长于他们,但水平却相去甚远。所以,我愿意继续要求自己,不间断地进行专业学习,一点一滴地积累,从方方面面修炼自己。“让自己成长起来,不要只是变老。”

◆ 向婷老师

一、名师风采

1、过人的专业素质和基本功

三天来,我们听取了13节名师的优质课,欣赏了13位名师的风采。这次上课的老师,给我心灵最大的震撼便是他们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和教学基本功。他们英语发音标准,优美,一开口就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学生爱听乐意听,老师也沉浸其中,又加之他们形象生动的肢体语言,丰富的面部表情,幽默机智的语言,让他们的英语课堂生机勃勃。同时,随意的教育机智,处理课堂教学的小细节,课堂上的游刃有余,彰显出其个人魅力和教育的艺术。他们的基本功已经不能用扎实来形容,他们的口语的流利程度感觉就像外教,尤其是江苏的黄慧老师和佛山的彭波老师。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特色,临阵不乱,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不仅仅是文本的知识还有更多课外知识和学习技巧的习得。他们的风采为学生树立了很好的英语学习榜样,他们更是我们听课老师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2、教学方式新颖,敢于创新

13位名师的课例都有一个共同点,教学设计新颖,敢于尝试新理念。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深圳红岭小学的徐永红老师,通过和同学的交流,介绍自己的家人以及工作,自然而然地引入到本课的主题feeling sick,通过一个非常有趣的rhyme“I feel sick”学习how to see a doctor,并设计了三种情景,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个场景来表演,学生的表演非常给力非常精彩,赢得了下面众多老师的热烈掌声,这和徐老师在课堂上的教授是分不开的。

3、活力、随和,用热情点燃课堂

这次上课的老师,活力中不失沉稳,随和中不失激情,这是我听名师课堂的又一感受。他们充满了对教育的热情。这热情可以是名师们抑扬顿挫的语调,也

可以是他们上课的精神状态,感染并吸引了在场的每一个学生,每一个老师。来自珠海的鲍当洪老师虽然是一名男老师,但上起课来,丝毫不逊于女老师,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氛围,他可谓是使出浑身解数,不仅有夸张的肢体语言,丰富的面部表情,更是用他的热情,换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激情,在他的课上,我不仅看到了英语教学方式的多种多样,更是体会到了一位做老师的辛勤付出!

二、专家眼光 1.细致,精辟

著名专家龚海平老师的讲座细致、精辟,给我们听报告的老师带来了教学感悟。他在讲座中提到了小学外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我们现有的教学现象,专攻考试这一畸形做了深刻的阐述,针对课堂上过于踊跃的教学气氛、非自然教学行为、无效提问等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英语课堂应该遵循学生的学习发展规律,要体现“任务型语言教学”的伟大生命力,要体现“全语言教学”这一外语教学的最高境界和理想境界。他的一番话,名师与非名师的我们反思自己的教学,他通过案例分析给我们进行报告,案例中很多都是我们平时的教学现象,他的评析特别犀利,虽然感觉是我们都在被批斗,但是在此过程也会告诫自己不要在重蹈覆辙。

听完龚海平老师的讲座,我深刻感受到,固然,条条大道通罗马。但是,通向罗马的大道并不一样长。不管做什么事,都要讲究方法的,教学也莫能其外。

2、幽默,亲切

最受欢迎的莫过于深圳福田区教研中心黄爱华出现,他幽默,亲切,睿智,深受下面老师的欢迎。他在报告中送了我们在座各位老师一句话:“用一生来修炼,做人让人感动,说话让人喜欢。”爱学生是教学工作内在的动力,这种爱必然促使教师对教学规律进行深入的探索,必然会从各个方面影响学生,使学生“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他在讲座中主张老师应该特别用心爱自己的学生,做到“静下来,聆听花开的声音”。

这次以打造教研交流平台,提供有效教学指导,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为主题的活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它使我受益匪浅,它带给我的启示也是深远的。我觉得作为一名英语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英语专业知识,还要有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有创新思想,更要有爱心。通过这次学习,我越发觉得身上的担子重了,需要学的东西太多了。教育之路是漫长的,需要我们不断地摸索和学习,唯有这样,才能把一个个未知变为已知;唯有这样,才能在平凡的每一天中活出精彩。

◆ 岳雅琼老师

一、感触

一堂堂优质课生动地诠释着新课标下的新课型,每堂课又不失个人风格和特色,令与会教师们赞叹和钦佩。直到今天,名师们的课堂风采仍在我脑海中不断浮现,久久回味。我的心中荡漾着做一名英语老师的幸福,那就是在课堂上与孩子们“心灵感应”般的真情对话,呈现出无限生命光彩的课堂。

在与会的几天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真实的课堂”和“名师们的教学艺术”。名师们都有一些共性,例如利用课前亲切的交流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来展示真实的英语课堂,巧妙处理课堂的生成等等。对学生的回答,老师避免了单一的评价或表扬,而是用对话形式鼓励孩子们表达自己的意思,这也避免了孩子用“yes”、”no”来回答问题。老师的提问灵活多变,融入孩子们的生活中,学生每节课的开始就如同整台戏的序幕,也仿佛是一首首动人乐章的序曲。也正因为开始的情景创设得好,才引人入胜,才燃起孩子们求知的欲望,才收到一举成功的奇效,才让课堂如行云流水般进行着,才在最后收获课堂的硕果。

二、行动

经过细细的品味和总结后,我决定从以下的几方面进行提高:

1、多方面阅读。阅读有关教育教学的书刊、报纸和网上浏览,特别是有关英语教学方面的;阅读同伴,同伴是一种资源,更是一座宝库,我们要学会欣赏,并充分开发、利用;阅读社会,社会是一部大书,在其中定会可以学到很到有用的知识。如:《教师课堂用语》、《英语课堂小游戏》、《英语课堂活动设计》。

2、敢于实践。结合自己学校、班级和学生的实际,学会灵活地、创新地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经验和方法,平时关注教学过程中的细节,大胆探索和实践。侧重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语言学习的灵活性。

3、不断反思。因为,反思既可以激活我们的教学智慧,也可以催化我们的专业成长。

◆ 彭莉辉老师

这次教学研讨观摩会的内容丰富充实,涵盖了专家报告、名师上课、名师评课与现场互动等内容。名师们扎实的基本功和精彩的课堂设计都让我感触颇深也受益非浅,首先谈谈专家报告。我印象最深的有以下三位专家的报告:龚海平老师的《打造师生真实自然交往的英语课堂》;黄爱华老师的《聆听花开的声音》;外籍教师Bob Adamson的《Some principles for using CLT in Primary English》。

一、专家报告精彩纷呈:

5月4日上午,江苏省特级教师龚海平老师做了一场以《打造师生真实自然交往的英语课堂》为主题的报告,主要从语言的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外语教学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教这两大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他的报告中他着重指出了当前小学外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课堂不自然,不真实,并强调外语只能在真实、自然的社会交往中才能真正被掌握,同时他还指出了“任务型语言教学”的伟大生命力及“全语言教学”是外语教学的最高境界和理想境界。在整堂报告中,龚老师以他独特而直白的方式旗帜鲜明的亮出了自己的观点,说出了广大一线教师的心声,在与会教师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5月5号上午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黄爱华老师以《聆听花开的声音》为题作了一场十分生动有趣的报告,黄爱华老师的报告打破了传统的模式,他首先以故事:《孩子不愿逛商场》为切入点,然后给大家以启示: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蹲成和孩子一样的高度,你才可能了解孩子,你一定有新的发现;接下来让大家思考:蹲下来,把握教学的起点,慢下来,关注学习的过程,静下来,聆听花开的声音。在讲这两点的时候,黄老师还播放了一些视频实例进一步论证他所给出的思考和启示。最后他引用了美梅里尔哈明博士“鼓舞人心”课堂的五种品质:一,清晰的尊严感;二,流淌着轻松的活力;三,自主性;四,集体感;五,觉察。这种恰到好处的引用让我们所有与会人员进一步明确了优秀课堂所需要的品质,为我们今后的优秀课堂品质指明了方向。

5月5号下午Bob Adamson 老师以《Some principles for using CLT in Primary English》为题作了一场异国风情实足的报告,在他的报告中我能充分感受到作为一名外籍教师对中国英语教学独特的见解。他从Some learning principles, Our aims, Some random principles , Students need to , Teachers need to, Hamburger Model 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我牢牢地记住了以下这些话:Don’t teach the textbook, teach the students.Students learning is very important in the classes.A good teacher is invisible.二、课例实践获益良多:

在这三天的观摩会中,教育专家们不仅仅展示了他们的理论水平,而且从多维度,多角度给我们展示了10多堂精彩的课堂实例,课的类型有:阅读,对话,绘本教学,写作,语篇,词汇,读写结合,综合等,可谓丰富多彩。我印象最深的是由广东省特级教师徐永红老师执教的深港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Feeling sick》一课,整节课中,同学们在老师娴熟的调控中及示范下,将一个个医生和病人扮演得惟妙惟肖,博得了参会者的阵阵掌声和喝彩声。

另外在现场评课与互动环节,专家们就当天上课老师所上的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既肯定了优点也指出了努力的方向,现场的观众也积极以短信的方式给出了自己对当堂课的看法,有的还当场向专家们就某个问题或者某位老师的课的某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困惑,专家们耐心及针对性及强的回答很好地解决了老师们所提的这些困惑。

总之从这三天的培训中,我真正领会到了名师们的风采,他们不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都给我们起到了很好的引领及示范作用。同时我也深深地感觉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的老师,要时刻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学习教育理论,根据相应的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把握学习机会,努力提升专业水平,积极吸取新颖的教育教学观点及教育教学方法,教学生而不是教课本,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打造师生真实自然交往的英语课堂,多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努力创设一定的英语语境,让学生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并由此而带来的自豪感、成就感!

◆ 程丹丹老师 “永不“褪色”的激情”—— 徐永红老师

听了很多的名师示范课以及名师讲座,都让我从不同的角度去鞭策自己,衡量自己。但对我影响最深刻的实属深圳市红岭小学的徐永红老师。正如她的名字一样,在她的课堂上,始终都有着一股激情、朝气蓬勃、活跃的氛围,她就像一个指挥家,在她的指导和指引下,学生在她的课堂上尽情演奏着优美的乐章——孩子各种出乎意料表达以及自然大方的表演,让在座的老师无不为之感到钦佩!

徐永红老师是广东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外语教师,广东省基础教育首届名师,全国双语学会特聘专家,深圳劳动模范......这些荣誉勋章的由来与徐老师的勤奋、睿智是分不开的。虽然最初我不认识更不熟悉她,但是她的这节课让我看到了这些荣誉并不是浪得虚名。

她的个人基本素质相当好!这也是为什么她的学生都那么优秀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她现在有50多岁了,但是她纯正的语音,温柔婉约的语调,生动活泼的表情让我感觉她是一个刚走出大学校门的老师,她是那样的投入,那样的激情洋溢,表达是那样的自然、流畅。也让我在反思自己:不能停下学习的脚步,因为时间会冲淡你的工作激情,学习热情。她教学经验十分丰富。她是红岭小学的校长,但是她还是和其他一线教师 一样,每天都会进课堂给学生上课。也许就是她这样的坚持不懈的从事基础教育才造就了今天的她。她的课堂充分体现了师生关系的和谐、民主,以师生交流以及生生交流为主的活动形式。她的课堂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很好的发展了学生活跃的思维和语言运用能力,给学生一个明确的主题,放手让学生自创情景并运用语言。她的课堂充分的体现了时效性,教师设计的每一步都是实在的,没有花哨的情景,没有精美绚丽的教具,她是以扎实的教学功底以及娴熟的教学能力使课堂绚烂无比,赢得了台下老师阵阵热烈的掌声。

我希望当我如她这般年纪的时候,还能有这样的一股教学激情,有她这样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有她这样的教学能力。徐老师,是我学习以及前进的航标!

◆ 杨波老师

(一)外语只能在真实、自然社会交往中才能真正被掌握

龚老师指出:外语只能在真实、自然社会交往中才能真正被掌握。而在我们的教学中却经常出现语言不真实的情况,也有问题设置的无效,并会出现程式化问题等等。听了龚老师的讲座,让我开始深深地反思自己。教师教学久了,就有点不够敏感了,我觉得我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为学生营造真实、自然的情境,让学生在自然而然中学习并运用所学的语言。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流,如果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会运用所学来交流,那么当他们需要交流的时候,就不会得心应手。那么,教师的教学效果就大打折扣了,也就失掉了学习语言的意义。

(二)巧妙地设计,让你的课堂精彩无限

听了红岭小学徐老师的课,让我深有感触。徐老师整堂课设计的十分巧妙。让我们感到徐老师是一个很用心的老师。徐老师让学生在“市民大讲堂”上发言,设计的极其巧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热情,更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展示平台,让学生在真实、自然的环境中进行语言的运用。就连最后的告别语,徐老师都是动了心思的。这些都是很值得我学习的,是啊,教师不论什么时候都要用心的对待自己的工作,尤其是要用心地上好每一节课。

(三)设立准确的教学目标,有的放矢

要从三维目标的角度出发,在英语课程总体目标的指导下,全面、具体、系统地考虑分析课堂教学目标的定位点,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确定多维、立体的动态目标,特别要考虑学生年龄段的特点,不可越位,也不可缺位。因此,我们在“定标”时,不仅要看到教材所显现的认知目标(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还要明确教材所隐含的能力(功能),更要挖掘教材背后所蕴含的情感目标,这样,课堂教学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徐老师的课上,不仅有明确的认知目标,还能让学生通过学习以医生的身份谈论如何保持健康,实现了知识的延伸。

(四)设计有效的活动,提高教学效率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活动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在设计活动时不要只注重了活动的趣味性和学生的主体性,而忽视了活动的有效性,从而导致活动流于形式,表里不一,这样不但学生基本能力得不到培养,而且教学任务也难以完成。因此,要精心设计每一个活动,使活动形式与教学内容相关,能为目标服务;使活动形式多而不乱,有语言知识作支撑;使活动活而有序,具有可操作性;使活动真实,并体现开放性;同时还应考虑活动的实践性、交际性、自主性、探究性和延展性等多种因素,使每个活动在目标下有机地联系起来,并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中达成教学目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通过本次学习,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让我受益良多。我会不断地认真学习,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艺术,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 唐柳琴老师

“学会说话”

有幸参与了名思教研活动之“盘点十年,解读新课标”,真的获益良多。每一个老师的课与讲座,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些所有的感受,都可以总结为一句话:学会说话。

5月5日上午,我们在听了两位老师用心准备的英语课,和一个讲座《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之后,迎来了黄爱华老师的报告《聆听花开的声音》。黄爱华老师现任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学数学高级教师,是一位有着丰富教学经验与交际能力的教师。黄老师的报告主要是与大家一起分享他对说话这门艺术的独特见解与看法。当天会场很多老师,大家心情和状态都不一样,可是他仍然能使大家的精力集中,全神贯注地听完整个报告,足见黄老师的“功力”。

他告诉我们,说话之前要认真揣摩听者的心理需求,因为让人喜欢的话才最中听。经黄老师提点,再一想,确实如此。这个道理并不难,换位思考就能马上明白。当我认真地准备了一节课,上完之后,的确是非常希望听到听课的同仁肯定的声音;当我穿了一件新衣服,心里肯定是想要得到别人赞美的话语,等等。所以,黄老师很好的诠释了听者的心里需求,告诉我们这些说话者,一定要很了解自己的听众,这样的说话才能引起听者的好感,才将有兴趣继续听下去。在这一点上,我深受启发,因为我在这方面确实不强。有时候因为自己的疏忽,只顾自己的心情而忽略了听者的心理。黄老师的话犹如当头棒喝,将我敲醒,因此今后在这方面我要努力改进,好好学习。

接下来,黄老师和我们阐述了他的名言:我们要用一生去做到,做人让人感动,说话让人喜欢。我特别喜欢这句话!因为我身边就有一位让我非常感动的同事,她就是李传凤老师。她对工作的细心,对孩子的耐心,和对同事的热心,让我从心底里非常佩服与敬重,进而感动。身为班主任,好总是事无具细,亲力亲为,时刻与自己班的孩子在一起。平时任何时候去班上,她都在她们班,不是与孩子们聊天,就是检查环境卫生,要么就是耐心地找学生订正错题。她的细心令我感动。因为是住校班,班上的孩子又比较多,将孩子的管理得很安全,并且将学风建设很好,非一般耐心所不能及的。记得,为了让后进生明白一个题目,她花比教一般学生多三倍,甚至四倍的时间也在所不惜,而且态度十分和蔼,她的耐心令我感动。能和她搭班,我感觉自己很幸福,她总是非常关心同事,特别是自己班任课教师,接触时间更多,就更亲近了。如果看到我有一点点不舒服,都会把我“赶”到医院去,因为什么原因不能送学生去食堂,她从来二话不说,主动地送孩子们去食堂就餐。教学工作中遇到困难,她一定慷慨解囊传受经验。她的热心让我感动。我要向李老师看齐,做一个让人感动的人。当然,说话让人喜欢也是一门高深的艺术,也是我努力与进步的方向。

黄老师还告诉我们,要说好自己的课堂用语,特别是上课之前建立好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本课内容与学生的联系。这一点也让我深有所思。因为曾经的自己只注重了前者,而忽视了后者。黄老师说得没错,只有让学生明白,今天所学的内容对他有什么帮助,在生活中他能在什么时候用到,怎么样用最合适,他才会从心里去接纳它,进而自发地去学习,也就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看似微小,可重视与不重视的结果,经时间地慢慢积累,效果是非常显而易见的,所以要引起重视。

报告最后,黄老师让我们:蹲下来,把握教学的起点;慢下来,关注学习的过程;静下来,聆听花开的声音。一个故事,真实的故事:妈妈不知道为什么女儿不喜欢逛商场,每次都哭闹个不停。直到有一次,孩子鞋带掉了,妈妈帮女儿系鞋带,当妈妈蹲下来看到的全是一双双不停走动的腿时,她感到了一种极大的压破感,她这时体会到了,为什么女儿不喜欢逛商场了。同样地,我们只有“蹲”下来,和孩子一样的高度,我们才知道自己教育的对象他们的水平在哪里,他们能接受的方式是怎样的,才能把握好教学的起点。学习是一个慢的过程,要慢下来,耐心等待它的成长。教育从来不是一样容易的事情。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娇嫩的花朵,只有静静地聆听才能听到花开的声音,才能听到孩子心中真正想要表达的。

其实还有很多感受,似乎无法用言语来表达,那就将其铭记于心,向先进看齐,一步一步向其靠近。学会说话,一生的必修课。

◆ 王洁璇老师

我有幸聆听了两节四年级的课:朱政老师的故事教学课型《Where’s the post office?》和鲍当洪老师的英语综合课型《Festivals》。虽然只听了两节课,但我从中受益颇多。

1、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能使用英语与人进行交流。在鲍老师的课中,没有太多花俏的东西,有的只是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轻松愉快的对话。本课一开始,鲍老师便与学生进行对话,通过一个个普通而又巧妙的问题,仿佛在聊天中就不知不觉地引入了今天的主题:节日。在鲍老师的课中,学生似乎不像是在上课,更像是在聊天,但又能在这种聊天中不知不觉地习得语言。鲍老师的课让英语回归了本真:交流、沟通。怎样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习得英语,这是作为一名英语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2、在朱老师的课中,我看到了故事教学的一般思路:谈论故事的有关话题,作铺垫 —— 读故事图片,激发兴趣 —— 听故事,理解大意 —— 再听故事,了解细节 —— 复述故事,表演故事,拓展故事。朱老师为我们作了一个很好的示范,这让我在以后的教学中有了更清晰的思路。

3、朱老师在导入邮局这个主题时,不仅呈现了中国的邮局,还呈现了其他国家的邮局,让学生了解到不同国家邮局的特点。这些图片的呈现,可以看出朱老师是一位很用心的老师,挖掘相关的主题,进行文化意识的渗透。看似简单的几幅图片,它们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还能激发学生了解外国文化的兴趣。因此,文化的渗透还需做一个有心人。领略了两位名师的教学风采,我一直在思考:怎样成为一位优秀的小学英语教师?

结束语:

“走出去,带回来,试一试!” 这是此次教研活动的目的和宗旨。

善用表扬 勤于激励 篇6

一、学会激励学生,让学生当课堂的主人

老师对学生进行激励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时常用的一种重要教学手段。老师善于运用这一教学手段,那样学生就会跟老师很好地配合,老师上课轻松,课堂气氛就活跃了。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老师在课堂上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懂得去欣赏自己的学生,拉近与学生之间心灵的距离。这是在音乐教学中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教学以学为基础,教的理论依赖于学的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对他们要耐心地去激励。化学课堂教学应以正向激励为主。表扬学生,引导学生怎样去做,为学生指明方向。比如我们老师在演示一些钠与水反应实验,学生很感兴趣,学生描述实验现象,自己体验实验过程中的乐趣,看到小球浮在水面上发出嘶嘶的响声,并逐渐变小直到消失,烧杯中的溶液变红。鼓励学生总结,并意识实验的危险性。在这个学生置身于“玩”的过程中去感知的实验的真谛,在“玩”中增强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让学生感觉到在这里我们是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就是参与实践活动,把教师怎样讲变成让学生怎样做吧!

二、学会尊重学生,产生互动的火花

赏识教育的基本理念: 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农民怎么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往往庄稼长势不好时,农民从未埋怨庄稼,相反总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我们学生学习不行时,得到的是更多抱怨和指责,很少反思自己的过错!尊重学生,就是要理解学生所做的一切,让学生感觉自己的价值,感觉老师很在乎她,这是赏识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点。

增强学生积极进取的上进心化学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学生学起来时不时会出现一些困难,遇到学生理解错误时,教师要杜绝流露不满情绪,而应充分尊重信任学生,多激励,少批评,更不能吹毛求疵,故意挖苦讽刺学生。教师要倾注自己的一腔热血、全部热情去帮助每一个学生,感化每一个求知的心灵。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管多么简单容易,教师绝对不能出现“这题道都不会做么?”诸如此类的诧异,而应该耐心引导,细致讲解。在学生回答问题,尤其在回答课堂提问时,即使回答有误,教师也应避重就轻、适时表扬,留有余地。

一般老说,老师总爱抱怨“上课讲话不认真”,可他们却缺少考虑“我是否尊重了学生?”当学生得到老师的尊重后,才会懂得尊重别人,才会更加尊重老师,课堂教学才能互动,呈现一种积极的现象。赏识使我喜欢学生,使学生喜欢学化学。

三、学会信任学生,他们是最棒的学生

赏识教育的奥秘:是让老师和学生觉醒,让学生得以舒展心灵,发展潜能!每一位学生觉醒的力量是排山倒海、势不可挡的!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教育!对学生的一种信任就是赏识,而赏识就是要充分信任学生,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是最棒的!

让老师和学生成为朋友、共同成长。只要老师能给学生舒展的空间,让他们试着去表现一下自己的本领,满足他们内心的一种与生俱来的表演欲望,并为此加以肯定,他们会迸发出你意想不到的热情,让他们喜欢上化学课。

学习好是每一个学生的愿望,也是每一位教师的心愿。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总有一些学习中的学困生,他们时时牵扯着教师的心。

我认为,学困生,不是他们智力不够,而是在学习上缺乏自信心和上进心。要有效转化化学学困生,只有多点赏识才会走向成功。著名的皮克马利翁效应说明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成功的信心会促进其成功。有些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一开始总是热情较高,能够给予鼓励和帮助。但当付出一定劳动而得不到回报时,就开始失望或怀疑学生的能力,甚至对学生挖苦、讽刺,从而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影响学生的自我评价,并对学生自信心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

学困生只有切实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爱,学习成绩虽差却有了稳定的进步时,才能更激发起学习的劲头。因此,我们还应从学习上多帮助他们,除在教学方法上及时改进,提高兴趣、鼓励参与教学外,还需“开小灶”消除他们学习过程中的障碍,这有助于他们思想稳定;同时也可以建立联系,每月定期对他们进行加强巩固和指导训练,稳定心理,避免他们重新走上“厌学”道路。

四、学会宽容学生,学生的笑容是最棒的

俗话说:“宽容是人生最大的美德。”每个孩子都需要得到赏识。学生具有向师性,教师露出可亲的笑容,可以消除学生的生疏感,惧怕感,增加其自信心,使他们喜欢和教师接近。获得老师的赏识学生往往会非常的开心,会毫不吝啬的报以灿烂的笑容和合作。这种和谐的关系会使学生因为喜爱教师而喜欢化学这门学科,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我们老师在上课时常常犯有急噪的毛病,显然这是非常糟糕的。而我急噪,课堂就显得十分压抑,不协调,不热情等情况就会出现,没有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从而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告诉自己切记不要急噪,应该宽容地去对待那些天真烂漫的学生,而且耐心地不断地给他们微笑,并想办法吸引他们上课的注意力。因为我的宽容,学生开始配合我,课堂气愤开始活跃了。

勤于学习 篇7

勤于学习、自觉锤炼, 不断提升政治思想工作的能力

周玉楼同志十分注重理论知识学习和更新, 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善于洞察新的形势, 具备较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政策水平。组织开展创先争优、廉政风险防范管理、三会一课等活动, 在全园营造了良好的党建氛围和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 2012年该园支部被评为局级先进党支部。

求真务实、开拓进取, 将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周玉楼同志认真贯彻落实局党委提出的“抓制度促党建、抓党建促事业”的工作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引导党员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 实现了园所中心工作、教育质量的大发展和新跨越。利用在线网络平台, 创建了“十六幼党支部创先争优”专栏, 让全园教师广开思路、献计献策, 交流沟通, 及时了解教师思想动态, 有的放矢的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心系群众、以身作则, 做干部职工的贴心人

周玉楼同志对自己各方面的要求十分严格, 处处以党员的标准对照、检查、规范自己的行为。她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以身作则、处事公正, 模范遵守幼儿园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党员干部廉洁自律规定。她对同志以诚相待, 善于做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 注意倾听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热心帮助教师解决实际困难, 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进步, 在教育教学工作和政治思想方面都给予教师真诚热心的帮助, 促膝谈心, 耐心教育, 鼓励上进, 使得园内形成和谐、有序、奉献、创新的风气。青年教师积极求上进, 多人次参加区、市级活动均获得优良成绩。她把全身心的精力都投入到幼教事业中, 在干部民主测评中, 受到教职工一致好评。

刻苦钻研业务, 带领教师进行课程文化建设

勤于过程精于细节 篇8

一个地道的宁波企业家,以深邃的洞察力把握中国乃至世界文具整体发展的脉搏;以高瞻远瞩的眼光,历经艰辛,披荆斩棘;在文具界走出了一条中国文具迈向世界的成功之路,他就是广博集团总经理王君平,清华大学EMBA硕士、高级职业经理人、候车工商联纸业商会常务理事、中国文体协会学生文具委员会主任、浙江省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宁波市青年联合会委员。

在王君平的带领下,广博从一个资不抵债的小企业成长为集团轻工文具、新材料电子、投资贸易为一体的现代企业集团,拥有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广大市场,与世界500强企业并肩合作,成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省级研发中心,中国最具竞争力的文具供应商之一,并在2007年,广博股份在深圳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首家在国内上市的文具企业。

勤于过程,精于细节,王君平认为每一个广博人都应树立人人是品牌的创新意识,倡导广博致力于品牌化、创新型企业的建设。通过冠名“八一广博文具女篮”、体育营销等方式,通过“品牌力工程”和“创新力工程”的培育,使广博先后获得了2008北京奥运会中国首次纸品文具经营商、中国十大文具品牌、中国驰名商标等荣誉。通过聘请香港、韩国、日本、美国等地的设计师和技术人员、不断加强科技创新,主要修订和起草了《相册、名片册行业标准》、《簿册行业标准》等多部全国性的产品标准,成为全国本册行业标准化委员会主任单位。作为中国出口名牌“重点支持和发展的名牌出口商品”,广博系列产品已远销欧美、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让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思考 篇9

1. 合理使用教材, 引发学生思考

教材是引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导体, 也是学生思考的方向和获得发展的有效资源。对于教材, 教师不能仅仅是“搬”教材来教课, 而应该合理地“用”教材。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适当超越教材。教材的有效整合和改编能够唤醒学生的思维, 激发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和探究。

如五年级下册分数的简便计算。教材中是将以前整数的运算律迁移到分数上, 思维上有一个小小的跳跃。课上孩子们做题的热情很高, 每题都完成得很好。此时我借机引入了一道与众不同的题目:书本上没有出现这种题型。紧接着孩子们陷入沉思和探索状态, 笔尖不停地飞舞着。不过一会, 出现了以下答案:

显然, 教师适度增加题目的难度后, 有些答案不一定会那么完美, 可是其中学生对于博大精深的数学也更多了一份追求的欲望。学生的思考的角度也有所拓宽。

2. 师生角色互换, 学生体会教师思维方式

教学中, 教师可以突破传统的“教师讲, 学生听”的解决问题方式, 让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 回想教师解题时常用的方法与技巧, 让学生由“机械解题”变为积极探寻解决问题的策略。

如:上面谈到例题的解法。

师: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么讲这题?

生1:利用交换律将交换位置, 符号不要改变, 然后得到我上面的结果。

生2:老师讲题目肯定会说清楚用了什么运算律的, 你用的运算律到底是加法交换律还是减法交换律啊?为什么数字可以交换, 但是符号不要交换呢?

很多学生表示认同。

生3:当发现简便计算做法不能确定正确时, 老师一般会让我们尝试用正常的运算顺序验算的, 这样就能知道谁对了。数秒钟后, 议论声平息了些。

生3:我觉得老师一般会把这种题目联系我们学过的部分来解释。如果把这个式子中得“+”看成是收入, “-”看成是支出, 那么先支出和先收入的顺序可以交换的, 但是前面标志性的符号不能换的。一换意思就改变了。

生4:我觉得老师还会帮助我们总结这种运算规律的。在计算的过程中, 对于同一级的混合运算用交换律的时候必须带着符号一起往前或者往后“跳”, 不需要跳的仍然让它待在原地。

生5:这种运算, 我觉得可以给他一个名称——“袋鼠跳跳律”, 数字就像袋鼠, 数字前面的符号就像袋鼠肚子里的小宝宝, 袋鼠不管往前还是往后跳, 宝宝一定藏在前面的肚子里带着一起跳的。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 不仅理解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而且创造出了帮助大家理解和记忆的独特方法。

3. 带着思考进行探索活动

数学课堂上往往会有安排学生自主探究的活动, 自主探究是一个动手动脑的过程。但是活动中很多的孩子对于目的和意义不明确, 只是一味追求一起合作的趣味性, 等活动结束后, 很难从结果探究到本质, 我认为这样的活动彰显不出思维的灵魂和精髓。那么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前让学生明确: (1) 此次探究活动进行的原因是什么? (2) 从活动中我们需要得出哪些结论? (3) 获得的结论是否正确完整?这样每次活动之前提出要求后学生的探究活动就有一个目的性。那么学生在整个活动结束后也会因为自己思考探究活动的成果而欣慰。

4. 知识注重综合性, 让学生的思考层层深入

乌申斯基曾说:“智慧不是别的, 只是组织地很好的知识体系。”说明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重综合性。往往我们设计某一个练习时要涉及之前的很多知识体系, 达到用一棵树牵动一片森林的目的。例如在教学五年级数学圆的面积时, 提出关于阿凡提赶羊, 篱笆周长一定, 围什么形状能够使得面积最大的问题。设计这样一道题目, 不仅要使学生回顾所学图形, 回想长方形正方形周长与面积的关系, 还要用一一列举的方法算出周长一定的情况下, 长方形和正方形如何取长宽面积才能尽可能大, 圆面积是多少。这一个题目的设计, 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复习旧知, 并用于生活实践。让学生对知识体系也能进行整理和贯穿。

5. 评价激励学生, 让学生爱上思考

学生每天面对较多的学科, 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需要汲取, 所以在课堂上要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也是教师需要考虑的一点。首先, 对于学生的思考成果教师不能因为其过于片面或者简单甚至错误而不给予肯定, 要以鼓励为主。其次, 有部分学生回答问题未能全面或者思维还不够开阔, 那么教师的鼓励还应该具有导向作用, 给学生启示, 并提供学生更大的思考空间。

如:在比较大小的时候, 较多的同学采用之前的化成小数的方法比较得到在此基础上我说出鼓励性的话:“还有别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题目呢?”顿时, 班里一名学生举手发言:“将一块饼平均分成9份, 取出其中的8份, 那么剩下的比较小的一份, 而将同样一块饼平均分成8份, 取出其中的7份, 剩下的一块就比较大了, 剩的多拿的就少, 所以”不仅思考的角度不同, 而且解释更加形象易于理解。于是我提议将这种方法称为“××法”, 孩子们听到能用自己名字命名的做法都羡慕不已。继而在后面的练习中大家都会争先恐后地想要发明, 课堂上学生的思考热情异常高涨。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与探索, 思考让课堂更具效率和魅力, 合理使用教材, 精心设计课堂环节, 有效评价鼓励能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学会思考,教材,课堂环节

参考文献

[1]钟义钧.小学数学有效作业设计的思考.小学数学研究, 2010 (5) :55.

写字教学要激发兴趣,勤于训练 篇10

一、磨刀不误砍柴工———明确汉字的特点

汉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音义结合体, 有其独特的魅力。这魅力首先表现在其“形”, 众多意蕴丰富的“形”让人永远面对新鲜, 让人永远满怀渴望地面对一个挖掘不尽的宝库而为之孜孜以求;其次是与音的结合, 90%以上的形声字, 让我们不独享受“形”的美感, 且得到音的提示。而正是音义的结合让汉字不像其他拼音文字显得那么呆板而缺少变化, 这就为它的书写, 为它的千变万化奠定了一个基础, 同时也形成了千百年来为人欣羡的书法艺术, 无数的人们醉心于艺术的殿堂流连忘返, 成就了诸多的灿烂, 诸多的辉煌, 而这也成为了世界性的艺术, 不仅仅局限于中华大地, 而是名扬四海。

基于此, 教师可以结合低年级学生特点, 利用一些故事, 在“字”上做文章, 利用故事的生动有趣, 巧妙予以引导和拓展, 让学生在获得一定知识的同时, 加深对字的印象, 学生们必然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而自豪, 为之心生向往之情, 而愿意投入其中认真写好字。

二、“君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习惯的培养

写好字, 要注意习惯的养成, 好的习惯有益终生, 其中写字的姿势可说是很重要的一环, 不容也不应该忽视。坐正, 是对写字姿势的最起码的要求, 说起来似乎并不复杂, 也相当简单, 但要真正做到却并非易事, 没有长期的要求, 没有严格的训练, 离开有效的监管, 学生便很难真正做到。而且, 一旦养成懒散的习惯, 坐没个坐相, 不仅影响写字的效果, 而且对身体的发育也有影响, 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 要学生有足够的毅力, 学生坚持不懈, 教师常抓不懈, 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临桌而坐, 端庄严整, 凝神聚思, 写好字就成为可能。

要学生养成比较的习惯, 要引导学生积极寻找汉字自身的规律。因为汉字数量众多, 形近形似的情况比比皆是,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不时引导学生去比较, 一可以让学生养成比较的习惯, 二可以在温故的同时不断积累, 长此以往, 对汉字的认识和书写无疑好处多多。

引导学生写字由正确发展到工整美观。写正确是前提, 在此前提下循序渐进, 力求工整, 秀丽, 一步步走向成功。不要怕慢, 不可急于求成, 要有足够的耐心, 要天天写一点, 时时想一想, 怕就怕不能常态化,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肯定是写不好字的。这也是对毅力的考验, 对耐性的磨砺。

训练学生写字, 可以由课内向生活之中延伸, 要求学生课内与课外一个样、校内和校外一个样。并及时经常沟通家长, 向他们宣传良好写字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取得家长的有效配合, 形成教育的合力, 这样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对写字兴趣盎然

写字和做其他事情一样也是要有兴趣的, 没有兴趣照样不愿写, 也写不好。所以, 对小学生而言, 首要的问题是要能够让学生对写字能够产生并保有足够的兴趣。兴趣从何而来?来自于汉字本身的魅力, 来自于教师的鼓励和引导。

1. 利用多媒体, 演示汉字的结构。

演示汉字的变化, 学生于“形”的变化中, 感觉其生动有趣之处, 从汉字的变化中感受汉字的魅力。从比较中, 捕捉汉字的细微差别, 明确其字义的不同。

2. 利用故事催生兴趣。

当学生听了王羲之每天“临池学书”的故事, 当学生了解了三国时钟繇抱犊入山学书的经历, 当学生知道岳飞在沙上练字的一幕幕……他们在为这些人自强不息、勤奋刻苦感动的同时, 也获得感悟:写字是辛苦的, 但苦中有乐, 要写好字, 就要有真心, 不下一番苦功是不可能的。

3. 多鼓励, 多激发, 保护兴趣。

小学生因其年龄小, 注意力难以持久, 所以, 平时的训练不能刻板, 要注意形式多样, 灵活机动, 切忌一个项目的“马拉松”。长时间地做一项, 成人都难免感到枯燥, 何况孩子。不断变换形式或内容, 交替进行。同时, 教师要不吝表扬和鼓励, 且要不拘一格, 如可以运用作业星级制度。每次作业, 让学生或把写的字与范字进行比较, 或与上次作业进行比较, 或与同学进行比较, 并给出相应红星;一个单元进行一次小结性评比, 8颗红星以上的学生拿到一朵小红花;学期末评出星级作业, 并给予奖励;也可以搞小组竞赛。每节写字课上, 以小组为单位, 进行写字比赛 (包括写字的姿势) , 获胜的小组每人给予一定奖品鼓励。

善于思考,勤于写作 篇11

2016年9月18日早上,打开邮箱便看到福州市慈善总会会长方庆云新写来的文章,题目是:《采取改革创新的方法宣传实施〈慈善法〉》

太好了!我禁不住脱口而出,迫不及待地点开文章,仔细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在全国刚刚施行,全国第一个“慈善日”刚刚过去,方庆云就写来这样一篇文章。作为一名编辑,我自然十分高兴。

在方庆云这篇文章里,我们不但能看到他在“如何更加有效地宣传贯彻实施《慈善法》”方面深入的、创新性地思考,更能看到福州市在贯彻实施《慈善法》时一个个热烈、感人、有实际成效的生动画面。

方庆云在文章中写道:学习贯彻《慈善法》做到让更多的社会民间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自觉主动地参与,改变传统的层层开会“我讲你听”的单一模式,福州市采取“领导推动,社会参与”,以改革创新的做法,取得良好的效果。

他们把活动的地点从会堂改为街坊,选择在福州市繁华地段,安排20多个不同内容的摊点,不搭戏台,不用繁华幕景,非常简朴。

他们经过精心策划,发布信息,采取自动报名参与的方式。参与者的项目必须能体现宣传《慈善法》的内容,自我筹办、自我组织,短短的几天,就有了21家单位团体。宣传形式多种多样,开展得有声有色,充分体现《慈善法》的实施实质。方庆云在文章中写道:“《慈善法》的宣传发动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更重要的是通过宣传发动,让全社会有更多的人关心、支持、参与慈善活动,这是检验实施《慈善法》的成果。宣传是手段,行动出成果。”

他们这次活动的目的是要发动更多的人参与慈善活动,号召大家本着自愿的原则以实际行动参与慈善活动,有钱出钱,有物赠物;组织志愿者帮助弱势群体和深入灾区群众开展服务。

方庆云在文章中介绍说:“这次活动由于方法得当,措施灵活,调动社会力量自愿参加,为慈善事业的奉献精神,全部自带设备,自我安排项目,自行布置场地的做法。主办方除了花几千元买几瓶矿泉水等接待嘉宾外,几乎没有其他的费用。像这样的活动历史上是属首次。”

在文章的最后,他还写道:“宣传实施《慈善法》根本的目的在于行动。学得再好,讲得再好,没有行动等于零。福州市各级各部门好就好在‘真抓实干,在宣传过程中体现‘实施,本着量力而行、自愿的原则,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物赠物,重在参与。从9月1日《慈善法》实施后,就有市政府办公厅、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公安局、财政、司法、国资委、法院、儿童医院、老年大学、民天集团、市政府机关局、市教育局、市编办、市闽江下游管理处、市消毒站、福州东南眼科医院等256家单位和个人参与慈善活动。有的几百、几千、几万,乃至上百万。福建比美特环保产品有限公司捐赠100万元(其中20万元为农民油漆工购买意外伤害保险,捐赠5000包室内装修涂料,价值80万元,支持因“尼伯特”台风受灾地区的重建)。罗源县从县委书记、县长等领导干部带头做慈善,带动乡镇等有关部门一天就认捐了22万元。到10月15日,在宣传实施《慈善法》期间,全市已 接受捐赠款物 万元。这些行动仅仅是实施《慈善法》的开始……”

看着方庆云这篇文章,我想,如果不是亲力亲为,不是亲自筹划、亲自组织、亲自参与,不是善于观察和思考的有心人,是写不出这样的好文章的。

对《慈善法》的学习、研究、思考,方庆云很早就开始了。我记得很清楚,《慈善法》3月16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通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习近平主席43号令签署公布后只几天的工夫,福州就召开了全市慈善系统的工作会议,组织大家共同学习《慈善法》。方庆云还撰写了“《慈善法》回答了50个难题”这样一篇文章。方庆云在文章的开头写道:“为了更好地学习慈善法,依法办慈善,本人在学习慈善法基础上,根据平时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需要,找出50个答案。”文章就“什么人可以做慈善、参与慈善活动的范围与内容是什么、参与慈善活动应遵守什么原则?”等50个问题做了准确、明了的解答。文章的形式新颖,让人觉得好读、爱读、耐读。读后便即刻对《慈善法》有了大致的了解,对学习《慈善法》、理解《慈善法》、实践《慈善法》大有益处。

《慈善公益报》《中国民政》等报刊相继刊发了这篇文章,新华网、人民网等全国各大网站也纷纷转载,读者的点击率颇高,文章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这篇文章发表之后不到两个月,方庆云又写了“学习解读《慈善法》”这样一篇结合慈善工作实践,深入解读《慈善法》的文章。

文章显然对《慈善法》理解和思考更加深刻了,由于文章中结合了慈善工作的实践,所以给人的启示更加鲜明,更有吸引力,还有了一种难得的震撼力。

在全国的慈善界,方庆云是一个善于思考、用于实践、既脚踏实地又勇于创新的不老的老会长。2014年4月1日,《慈善法》制定、修改的过程中,全国人大法制委相关同志曾专门到福州召开座谈会,方庆云是参与者的主要成员之一,他站在全国性慈善事业发展的高度,发表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并于2014年7月25日以书面形式提出46条意见、建议,《慈善法》出台后经阅对,其中有39条都被采纳了。

9月22日,在贵州参加中华慈善总会的项目会议时,我和福州市慈善总会副会长张焰交流,谈起福州市慈善总会学习、贯彻《慈善法》的做法和经验。他对我说,《慈善法》正式实施和全国第一个慈善日前后,方庆云会长不辞辛苦,多次在市直和区县讲解《慈善法》,大家对此都非常欢迎,反响特别好。

这时,我联想起早就注意到的两件事:

8月11日,在福州市马尾区民政局、区慈善总会联合举办全区民政、慈善系统学习贯彻《慈善法》培训班上,方庆云会长就应邀做专题讲演。那天,方庆云会长以自己学习《慈善法》的体会,结合工作实际,阐述了《慈善法》制定的过程,深入浅出地解读了《慈善法》的主要内容,并就如何宣传、贯彻《慈善法》谈了自己的看法。他的这次讲演,内容就多出自他写的《学习、解读〈慈善法〉》的那篇文章。方庆云会长的演讲深入浅出、接地气,牢牢把150位与会者抓住。人们个个全神贯注,许多同志还认真做笔记。这个培训会开了两个多小时。培训现场时而异常安静,时而气氛热烈。参与人员纷纷称赞说《慈善法》9月1日起就要实施了,方会长一心扑在慈善事业上,身体力行,及时地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慈善法》宣传课,让大家很受启发,受益匪浅。

9月7日上午,风尘仆仆的方庆云会长又和连江县民政部门、县慈善系统及各个乡镇负责民政和慈善工作的相关同志在一起了。那个上午,方庆云会长和大家一起学习《慈善法》,并向大家介绍了《慈善法》的制定过程,讲解了《慈善法》每个章节的要点,并联系福州市和全国慈善工作的实际加深对《慈善法》的理解,还提出了如何以实际行动关心、支持、参与慈善活动,为《慈善法》的实施做出自己的积极贡献。

……

我们常常看到在许多地区,到各个单位、各种场所讲慈善的人大多是大学教授、专家、学者。像方庆云这样以慈善会会长身份到处讲慈善的好像并不很多。其实,方庆云既是一个慈善组织的领导者、组织者,又是一个慈善的专家、学者、教授。从他任慈善会会长以来,就一直孜孜不倦地学习慈善、研究慈善、实践慈善、创新慈善、书写宣传传播慈善。

我知道,方庆云在各界人士中,在各种场合的慈善讲座很多,时间跨度长,由来已久。

2010年9月末,我曾应福建一个企业的邀请到省会福州参加一个与慈善有关的会议。我计划在会议结束之后到福州市慈善总会学习,拜访方庆云会长。到福州的当天,我给福州市慈善总会的同志打电话,得知方庆云会长正在鼓楼区安泰街道于山社区聊吧方言讲堂上,为民俗爱好者、居民群众讲慈善。我事后了解到,那天听方庆云会长讲课的人很多,人们都被方庆云生动的介绍,被他那丰富的慈善新理念知识,深深地吸引了。那天,方庆云会长讲课的题目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推动慈善事业发展”,他结合自己从事慈善工作的实践和思考,结合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用朴实、颇具吸引力、感染力的语言,阐述十大慈善新理念:一是树立“发展慈善事业符合社会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二是树立“以人为本、关爱民生、救危助急、济困扶贫”的理念;三是树立“生活上救助,精神上帮助”的理念;四是树立“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慈善”的理念;五是树立“慈善机构与企业慈善一体化”的理念;六是树立“慈善文化”的理念;七是树立“上下联动,左右协作”的理念;八是树立“增强慈善知名度、透明度、公信度”的理念;九是树立“不断开拓创新”的理念;十是树立“海西慈善大联盟”的理念。

课堂上,居民群众、民俗爱好者们在增长民俗知识的同时再一次加深了参与慈善公益事业活动的认识、了解。课堂下,更多的居民更自觉地参与到社区建设、慈善公益服务事业中,更好地发挥自我能动性,发挥余热,为海西建设、为创建文明宜居家园而做出了新的努力和奉献。

方庆云面向群众的这类讲座很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比如,为贫困学生发放助学金时,他就常常会给大家讲根据自己多年人生经历创作的《苦乐经》《创业志》。

《苦乐经》即“乐中苦,苦中乐,人生有苦乐,苦中去求乐,先苦而后乐,知足者长乐。”“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由苦和乐组成的,在艰苦、贫苦中积极拼搏,更能体会收获的快乐。”方庆云鼓励学生们学会在逆境中奋发图强。接着,方庆云又讲起《创业志》,即“志有所为,力有作为,凡事可为;好事多为,坏事不为;既要敢为,又能善为,必定有为;事在人为,何乐不为。”方庆云解释,每个人的所作所为,都要经过深思熟虑,该办的事一定要办好,除非有无法排除的因素。他每次这样的讲座,都能引起大家的共鸣,都会引来情不自禁的阵阵掌声。

方庆云认为,“生活上救助,精神上帮助”是慈善事业的出发点与归宿。在慈善救助的各项活动中,细心、善于观察与思考的方庆云注意到,一些贫困的孤寡老人常常会有“多活一天,不如少活一天”的想法,缺少生活下去的勇气和乐趣;一些孤儿和贫困家庭的孩子,尽管经济上得到了资助,可无论在学校中还是在家庭中,总很难摆脱孤独感、自卑感。他曾给我讲过他遇到的让他触动很深的一件事。那还是福州市慈善总会刚成立后不久的事情,一天他和慈善会同志去看望、慰问一个寄养在姑姑家里的孤儿,给孤儿带去现金生活费、食品、衣物。方庆云注意到孤儿神态、心态乃至笑容及说话的底气与寻常家里的孩子是有很大区别的。方庆云意识到,尽管有国家和社会在物质上的许多帮助,但这个孤儿精神上的“贫困”也是需要关注、需要帮助的。从此,他就和慈善会的同志们确立了“生活上救助,精神上帮助”的慈善救助宗旨,在关注物质慈善的同时,同样关注精神慈善。

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方庆云任会长的福州市慈善总会始终坚持每年走访救助对象,通过登门入户走访,召开救助对象座谈会、举办“慈善夏令营”等活动帮助受助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自立、自信、自强、自爱”的信念,增强生存和发展的信心,激励他们立志创业,回报社会,创造美好的明天。

作为福州市慈善会的会长,方庆云的贡献,不仅是他领导的慈善组织在福州市慈善募捐、慈善救助、慈善组织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对我国慈善文化、慈善理论研究、传播方面,方庆云同样做出了难能可贵的成绩与贡献。

方庆云是慈善事业的有心人,是福州市慈善事业的开拓者、带头人。他不但一直努力做慈善,而且一直在慈善事业的实践中孜孜不倦地学习、思考、总结。2006年,福州市慈善会筹备创立期间,他就创作了颇具影响力、生命力的《慈善三字经》,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民族传统文化形式,宣传社会主义新形势下的慈善事业,也使福州市慈善总会的工作从一开始就站上了一个颇具特色的制高点。2008年2月,他撰写了《当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补充——福州市慈善总会关爱民生纪实》这篇文章,在《八闽快讯》上刊发,向社会上广泛介绍了福州市慈善总会成立以来在扶危济困、关爱民生方面所做的工作,让更多人了解慈善、关注慈善、参与慈善。2008年3月,他撰写了《蹈仁义而弘大德——福州市慈善总会关爱民生的探索》这篇文章,分别在《闽都通讯》和《慈善》杂志刊发,这篇文章对福州市慈善总会两年多来的慈善工作进行了理论上的探索与思考,是慈善工作可喜、宝贵的升华。2010年3月,他撰写了《坚持科学发展观 树立慈善新理念》这篇文章,《人民政协报》和《海西慈善》分别刊发此文。文章在对实际慈善工作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对慈善理念的创新作了有益的探索。2010年5月,他撰写了《慈善事业开花结果在福州》这样一篇文章,在《慈善》杂志公开发表,向全国的广大读者和社会各界人士,介绍了慈善事业在福州取得的骄人成绩。福州市的每一项慈善工作都有他的心血、智慧和奉献,谈起福州市慈善总会成立四年多来所取得的成绩,他如数家珍,喜形于色。2010年6月他撰写的《推动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在《福建日报》公开发表。文章在省内外均有一定的影响力,对促进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2011年9月,他撰写了《一枝一叶总关情》,这篇文章是福州市慈善报道文稿汇编《爱心集》的序言,文章不但颇有文采,而且浸满慈善的真情实感。2011年12月,《海西慈善》刊发了他撰写了《精炼慈善“十大理念”》。那一段时间里,方庆云在全国各地很多场合都阐述这一理念,受到许多慈善工作者的热烈追捧。2012年2月,他撰写了《坚持科学发展观 走有中国特色的慈善事业新路子》。《慈善公益报》《八闽侨声》相继刊登。这篇文章是对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在慈善领域的探索与实践的一次总结。2012年6月,他撰写的《慈善三字经——献给热爱慈善事业的人们》又一次在《慈善公益报》、香港《文汇报》《海西慈善》等报刊相继刊登,并进了首都清华、北大等10所大学院校图书馆,还被扬州市电视广播集团作为文艺节目演出。方庆云2006年创作的《慈善三字经》到这时虽然已经多年,其影响力却丝毫未减。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不久,他就撰写了《学好报告 领会精神 迎接慈善事业发展的春天——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有关慈善事业论述的体会》这篇文章,不但在福州市各慈善机构进行了宣讲,《慈善公益报》也及时刊登,受到全国各地慈善组织、慈善工作者的一致好评。2013年6月,他撰写了《企业的发展与发展慈善事业的关系》,在对企业经济发展科学分析的前提下,对企业发展与发展慈善事业的关系进行深入有益的探讨,《慈善公益报》刊登了这篇文章,文章在慈善界、企业界均有一定的反响。2015年4月,《福州党史》刊登了方庆云撰写的《与习主席共事的日子》。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市任市委书记期间,方庆云任市委副书记。从方庆云这篇生动感人的文章中,我们不但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出众的领导才华、高瞻远瞩、宽广胸怀,更看到一个领导者心系人民、廉洁奉公的高风亮节。2015年12月,他撰写了《充分发挥慈善组织在扶贫中的积极作用》,这篇文章应该是对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党中央提出的“精准扶贫”这一决策在慈善领域如何落实、如何发挥积极作用的思考与探索。《八闽侨声》《滴水缘》等报刊分别刊发了这篇文章。2016年,《慈善法》通过、实施、全国首个慈善日前后,方庆云先后写了《慈善法》回答了五十个难题、学习解读《慈善法》、采取改革创新的方法宣传实施《慈善法》等3篇与《慈善法》有关的文章。

福州市慈善总会副会长洪锦煌谈到方庆云会长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为了党和人民,方庆云会长是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成一行。”我追踪他过去的工作足迹,发现他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是一个善于思考,勤与写作的领导。我查看到在长乐县任县委书记那些年,他写了《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改变农村经济结构》等十几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文章;在福州市任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纪检书记时,他写了《把握市场导向,加快经济发展》《徇私舞弊犯罪特点,原因及对策》等几十篇文章;兼任福州市计划生育协会会长时,他写了《要把提高人口素质工作落到实处》等文章,并使福州市计划生育协会成为了全国的先进典型。

无论在哪一个岗位上,方庆云都是大家的楷模,既是同事们的领导,又是同事们的榜样。我注意到,在方庆云会长的组织、带领、带动下,福州市慈善总会的每一个同志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其中,许多同志像他一样,也养成了善于思考、勤于写作的习惯,纷纷拿起笔,写的有关慈善的文章也是数量可观。比如,副会长张焰写了《加强慈善宣传工作,促进慈善事业发展》,担任过项目部主任的郑维丽写了《把这份“爱”传递下去》,办公室副主任李孝祺写的就更多了,只我见到的就有十几篇,每篇的水平质量都很高。比如《刍议慈善在应对重大灾害挑战中的积极作用》,再比如《观音文化与现代慈善》等等。

福州市乃至全国不少地区的慈善界、文化界人士都知道,方庆云不仅是慈善会会长、领导干部,还是造诣颇深的书法家、语言学家。方庆云出生于福建省闽侯县一个偏远山村的贫苦农民家庭,父亲早逝,他五六岁时就跟随母亲下到田间学劳作,上山拣柴火。11岁时上了两年的私塾,后来由于经济困难,无法续学,便辍学上山放牛,和母亲一起担起家庭生活的担子。可是,他并没有放弃在艰苦的环境中的自学,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研究从来没有停止过。他在私塾读书时,就对祖国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勤学苦练。从16岁参加工作后,他就利用工余时间研究东晋王羲之,唐代欧阳询、怀素、颜真卿、柳公权,宋代米芾、蔡襄,以及元、明、清和当代书法家的书法艺术,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练就了世所罕见的指书。方庆云的书法作品先后在中国美术馆、国家博物馆、韩国等国内外展出,并多次获奖。他还写作并发表多篇书法艺术的理论文章。听方庆云介绍,他最初的慈善情缘就是从书法开始的。1998年9月方庆云举办个人书法展,把义卖的6万多元资金献给福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2003年五六月间,非典肆虐,方庆云带头创作出版抗击非典书画集,献给北京小汤山医院等抗击非典的第一线。2004年12月,印度洋大海啸,方庆云又动员书画家创作了100多幅书画,义卖7万多元,捐给海啸灾民。2008年汶川地震,他与其他书画家一起捐赠100多幅作品义卖20多万元,全部捐赠给汶川灾区人民。近些年来,方庆云更是多次用他的书法艺术,为慈善事业做出更多、更有特色的奉献。

方庆云对我国的传统文化的热爱、研究和贡献是有目共睹的。2010年7月,他的《千字文解》由华艺出版社出版,在社会上反响很大。这部书选择1000个汉字,分为社会、自然、奋斗、创业、道德、文明等16个类别,用现在的白话进行分析解读编写而成,被称为“文字游戏式现代版《说文解字》,是一部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当代汉字作品。方庆云说,希望通过《千字文解》一书的写作、出版,加大对中华文字学的继承、发扬,传播中华文化,增强青少年思维能力和智力水平。

我常常觉得,方庆云就是个奇人。他每天做那么多事情,还有那么多论文、作品、著作问世,这样一位高龄的老人怎么会有这样的精力!

勤于学习 篇12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它往往胜过责任感”, 这说明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发展创新的内驱力。兴趣表现为学生的专注程度和参与程度, 参与程度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教师应运用多种手段把漫画欣赏、寓言分析、诗歌赏析, 尤其是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中的典型事例, 巧妙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 才能使学生参与欲望强烈, 课堂氛围鲜活, 才能使学生主动地探求知识, 提高能力。实践证明, 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果, 如果教学总是老一套, 老师讲、学生划, 划完了背、背完了考, 只会使学生感到厌烦, 丧失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求教师富有创新意识,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设计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 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 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地思维状态, 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二、老师是最好的同学

师道尊严的伦理要求, 禁锢着老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 僵化了教学氛围。教师是知识的化身和权威, 学生理所应当听老师的话, 服从老师的安排。教师高高在上, 不容置疑, 学生附耳恭听, 小心翼翼, 这样的教学谈不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更谈不上学生的创新能力。课程改革的新形势要求师生共同创造丰富多彩的学习方式, 要求师生之间形成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教师授课的过程也是与学生共同学习, 自我提升的过程, 从这个角度而言, 教师也是学生的同学。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的能力得到肯定, 人格得到尊重, 才华得以发挥, 情感价值得以展现, 使学生在正确的自我价值评价中, 激发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

三、求异是创新的开始

好的学习方式往往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学习方式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师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应该主动克服对学生科学的学习方式形成的不利影响, 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和求异意识, 鼓励学生敢于质疑, 赞赏学生独特化与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没有求异就没有创新, 求异往往是创新的开始。学生的主动性的发挥是从好奇开始的, 求异则是学习主动性的表现。不好奇就不会去求异, 不求异就不能去创新, 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好奇和求异加以正确地引导和鼓励。好的学习方式应该是以创新为新明特征的, 创新从质疑开始, 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提升, 教师要发挥正确的引领作用, 培养其良好的学习方式和创新能力。

四、科技是学习的手段

科技进步为现代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手段, 加速了课堂教学由单一性向层次性, 平面式向立体式教学的转化。投影仪、多媒体, 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大大丰富了课堂信息和增大了课堂容量, 使教学具有了感染力和吸引力, 使知识由抽象化变为形象化, 学生的思维也随着教学情境的层层展开而步步深入, 其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也得到了提升。现代科技在为我们学习提供便利的同时, 对教师也具有更高的要求, 教师不但要具备过硬的业务素质, 还应具有指导学生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 搜集资料开拓视野, 提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五、实践是创新的途径

知识是实践的积累, 也是对实践的指导, 尤其思想政治会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需要不断修正和补充, 脱离开社会实践去谈创新, 显然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强调理论联系时政、联系生活, 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目前初中思想政治课教材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比如, 在讲“消费者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时, 可让学生以记者身份对全班同学做一次民意调查, 谈谈自己有没有上当受骗的消费经历;可拿出一些商品让学生当场鉴别真伪, 举一些“李逵和李鬼”的案例, 这些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是他们感兴趣的一些话题, 在增添课堂趣味性的同时, 也使学生增长了生活经验和法律知识。教师再从生活中的表象引申到知识和法律层面, 让同学们谈谈感受, 最后引导回答提出解决办法等等。实践是印证结论最好的办法, 是提高创新能力最好的途径。

总之,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 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课教师, 必须适应教改发展的潮流, 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结合思想政治课的自身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 与时俱进, 勇于探索。

摘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 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 作者就如何利用教学, 发挥学生个体的心理优势,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增强学生的参与能力, 谈谈自己的看法。

上一篇:医药与养生下一篇:超长混凝土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