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对比(精选9篇)
过程对比 篇1
一、引言
谈到口译, 很多人的第一感觉是“难”。笔译译者有较充分的时间对翻译中的难点进行解析, 而口译译员则须在听完讲话人的话后立即用目标语言进行翻译, 尤其在同传口译中, 译员根本没时间进行推敲。英语中有很多从句, 与汉语的表达方式有很大不同, 这就为口译过程中语言的转换造成了障碍, 影响翻译速度和质量。因此, 要做好口译, 需要重点研究英汉句法的不同。
二、英汉句法特点比较
英语为形合语言, 汉语为意合语言, 因而, 英语结构比较紧凑, 汉语比较松散。结构的不同导致句子成分位置不一致, 如果硬译, 很容易就成为中国式英语, 或者不伦不类的汉语, 影响语言的转换和意思的传达。
英汉句法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复合句和流水句。英语句子都是主语+谓语的主干结构。在表达复杂意思时, 以谓语为核心, 然后借助大量的介词、连词、从句等将各个分句结合起来, 将意思表达完整。英语复合句可以包含主句和分句, 每个分句又可以有自己的修饰语, 或是下一层级的分句。而汉语句子则按时间或逻辑顺序, 逐步展开, 主要借助动词。
第二, 末端重量和前端重量。末端重量也叫尾重。尾重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要求把字数较多的或语法较复杂的成分后置, 以保持句子结构平衡。另一方面要求把把包含重要信息的成分放后面。而汉语刚好相反, 句首比较开放。
第三, 被动与主动。汉语中往往用词汇表示被动或将宾语提前。如果用被动的话, 一般要求出现施动者。汉语比较典型的被动结构为“被”字句。在英汉口译过程中, 学生在汉译的时候受英语思维的影响, 很容易用被动句。
第四, 肯定与否定。汉语中否定和肯定一般很直接, 但英语中, 还有一种否定转移。否定转移主要是为了使语气委婉, 因此经常否定主观看法代替对客观事实的否定。这也就是为什么英语中常出现I don’t think等类似的表达。汉语则直接对客观事实进行否定。
第五, 定语从句的位置。汉语定语从句多前置, “的”是最典型的特点, 而英语多用关系代词链接先行词和定语从句, 多定语后置。
以上几方面为英汉句法的主要区别。除此之外, 还有一些区别, 如汉语多以人为句子主语, 英语则以非人称名词作主语。汉语因前果后, 英语则先结果后原因更常见。
三、英语句子在口译中的处理
上文对英汉句法进行了大致比较, 在口译过程中, 要充分考虑各个特点, 以保证能够顺利、准确、地道地翻译出源语。下面以具体的例子说明口译过程中如何处理英语句子。
汉语喜用四字成语, 喜欢铺排。例如:境内西湖如镜, 千峰凝翠, 洞壑幽深, 风光绮丽。这是典型的汉语流水句。译文:Hangzhou’s West Lake is like a mirror, embellished all around with green hills and deep caves of enhancing beauty.主句很明显, 而原句中的第二第三个四字词语成了修饰成分, 而of enhancing beauty又成了green hills and deep caves的修饰语, 结构和内在关系一目了然, 典型的复合句。如果不讲求英语句子的结构, 只是按照汉语思维硬译, 那么译文基本上都只能是简单句, 不符合英文表达习惯。因而在口译过程中, 要学会熟练地将复杂的从句转换成汉语单句。将英语中的衔接界限模糊化, 从而转为汉语的意合。
关于尾重, 英语中以倒装最为典型。倒装的目的一是强调, 二是避免头重脚轻。举个最简单的例子。There comes the bus.这里使用倒装, 除了强调还有就是因为主语较长。而汉语由于是意合语言, 更注重意义的表达, 所以句首比较开放。
英语中被动句通常是不提及施动者的情况下使用。因此, 在翻译成汉语时, 需要加上施动者, 译作主动句。例如:A new proposal was put forward at that meeting.按常规应译为主动句:有人在那次会议上提出了一个新的设想。当然, 也可以用汉语中的被动句翻译以按照顺译原则进行翻译并且凸显信息重心。
英语中的转移否定是相当令人头疼的, 并且英语中有一些含有否定词的固定搭配却与否定关系不大。最常见的如can’t help doing, 并不是“不能帮助做某事”, 而是指“情不自禁”。英语中常用转移否定的动词一般表示相信或臆断, 如think, believe等, 但译作汉语时, 我们通常不说“我不认为”或“我不相信”, 而是“我认为”或“我相信”什么。例如:I don’t think he will come.译作“我认为他不回会来”而不是“我不认为他会来”。
在英语中, 定语从句相当于修饰语, 只不过比单纯的词汇更复杂。定语位置主要分前置和后置。例如:The 21 st century is an age of electronic networks that will bind us together.这句话可以译为“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将把我们联系在一起的网络时代”, 但这句话明显拆开翻译会更好, 因为它不像上一个例子那般必须要放在前面修饰, 所以可以译为“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网络时代, 网络将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以上通过一些简单的例子对于英汉常见的句法特点进行了解析, 对于其他的个别的小点这里不再详述。
四、结语
本文主要对英汉口译过程中的五大句法特点进行了分析, 这五大特点是口译中常见问题。除此之外, 状语从句的翻译同定语从句类似。本文通过对英汉句法的对比, 希望能够给学习或正在进行口译时间的人士以帮助或指导。
摘要:口译过程中有很多问题需要处理, 如词汇、数字、句法、逻辑关系等, 其中, 句法问题更难一些, 这主要是因为英汉语言在句子结构及表达方式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这使得口译难度加大。本文通过对英汉句法进行比较, 并以具体例子说明, 以期能给英汉口译中句子的处理提供一定的指导。
关键词:口译,英汉句法,句法对比
参考文献
[1]胡开宝, 郭鸿杰.英汉语言对比与口译[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1
[2]曾传生.英语同声传译[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9.2
过程对比 篇2
11月黑龙江省3次较大降雪过程云图对比分析
本文针对月2日、13日和15日3次较大降雪天气过程,从卫星云图应用等方面分析了3种不同的云系在降雪过程中的演变情况,并结合700 hPa高空网进行分析.初步得出3种不同云系出现大降雪的一些特征.
作 者:王庆余 刘玉霞 矫玲玲 胡晓径 隋心 Wang Qing-yu Liu Yu-xia Jiao Ling-ling Hu Xiao-jing Sui Xin 作者单位:王庆余,刘玉霞,矫玲玲,胡晓径,Wang Qing-yu,Liu Yu-xia,Jiao Ling-ling,Hu Xiao-jing(黑龙江省气象台,黑龙江,哈尔滨,150030)隋心,Sui Xin(黑龙江省大气探测保障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刊 名:黑龙江气象 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METEOROLOGY 年,卷(期): 26(3) 分类号:P458.1+2 关键词:大雪 卫星云图 天气系统过程对比 篇3
关键词:初中物理 STS 水循环过程 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6(a)-0217-02
在当今社会,人类面临着一个严重的、直接威胁全球人类生存的问题:淡水资源匮乏及水污染问题。无论在我国的初中物理教材还是美国的科学探索者教材都以不同的呈现方式对水循环的相关知识的介绍,但在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第三章第四节水循环过程仅仅是以“科学·技术·社会(STS)”内容出现,而科学探索者版本教材利用两章内容介绍水循环的有关知识(如表1)。本文将以两个版本教材中水循环的知识进行对比分析,来探讨水循环过程在两个版本教材中的差异。
1 课程标准方面的对比分析
通过我国与美国的课程标准对比可以看出(如表2),两国课程标准相同之处是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学科科学素养,让学生有科学的思维习惯,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提高生活的潜力,并让学生理解和利用科学和技术的智慧去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不同之处是科学探索者教材在介绍自然现象时与多种学科交叉渗透,而且科学探索者教材在各节的语言描述、图片选取、每段每节的名称选择上更具有感召性和趣味性设计,更加能体现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并且比人教版教材提高了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但在教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人教版教材比之科学探索者教材能较好的体现教材的育人价值。
2 教材的知识纬度方面对比分析
从两版的教材对比可以看出,在教材的知识纬度上人教版教材的水循环知识放在了物态变化后作为“科学·技术·社会(STS)”知识,内容取舍恰当,体现了教材将人、自然与社会有机地关联在一起,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但在教材内容分量及结构体系等方面,人教版教材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而且习题在覆盖重点知识的合理性、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等方面还需改进[3]。
科学探索者教材则是利用两章知识对水的性质、水的分类、技术和设计饮用水以及水力等内容进行讲解,划分知识内容体系较细致,而且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范围广。科学探索者版本教材拓展了知识的宽度,提高了知识的深度,能够更好地联系生活、生产实践,能够体现时代性和实用性。但科学探索者教材存在主要问题是基础性习题偏少,缺少章节复习等问题。
3 教材的可行性纬度方面对比分析
《初中课程标准(2011年)》中也给出了一些实践调查活动,如:(1)调查学校和家庭的用水状况,设计一个学校或家庭的节水方案;(2)调查当地水资源的利用状况,并对当地水资源的利用提出自己的见解;(3)调查当地农田灌溉的主要方式,了解节水灌溉技术[1]。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能力。但要想完成这些活动,不仅要有配套的教具、学具等,最好还要有与之相应的地区课程资源。
科学探索者教材对水循环知识探究式教学理念的体现要明显好于人教版教材,而且教材的实施能“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改善教学行为”“促使学生改变被动的学习方式”。但两个版本的教材实施都面临着“实验器材缺乏”“课时紧张”、课程资源的开放性与教材配套资源不足等主要问题。
4 科学探索者教材水资源课程设置的启示
当代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在对中国和美国的教育作比较时认为,中国的传统教育基础扎实,但缺少创新;而美国的教育是“渗透式”的。
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科学探索者教材通过介绍水的发展历程,如:介绍水的性质、水的种类以及相关技术,目的是为了在教授学生知识、技能、能力的同时,培养与引导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提高,从而对学生的思想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科学探索者教材能把简单基础知识,用生动形象、活潑多样的形式表现出来,要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表现效果来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学习,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并且在习题设置时,说明了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哪一方面的技能和思维层次,这样做的优势是使学生能检测出自己在哪些知识点掌握上的欠缺,从而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这样也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技能和思维能力情况,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4]在培养学生的能力方面,科学探索者教材能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逐渐加深学生对于水资源的知识的理解,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与技术引导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和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的精神、意识和能力。
在《初中课程标准(2011年)》中,将物理学科介绍为一直引领着人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深化着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是技术进步的重要基础。“科学·技术·社会(STS)”的知识在我国初中物理教学中应得到重视,“科学·技术·社会(STS)”知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养,更可以将自然、物理以及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自然及社会知识的理解,更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环境保护意识,同时也能充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9.
[2]帕迪利亚.地球上的水-科学探索者丛[M].崔波,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13:202.
[3]廖伯琴.新课程标准下《物理》(8年级)教材的特色[J].物理教学探讨,2002(1):
2-3.
对生物质燃烧和阴燃过程的对比 篇4
在自然界中, 燃烧和阴燃是两种最常见的物质氧化形式。其中, 燃烧是一种剧烈的氧化形式, 其经常会伴随着大量的光和热, 能够迅速释放出大量的热量。与之相比, 阴燃则是一种比较缓慢的温和的氧化反应形式。生物质燃烧和阴燃经常发生在不同的物质上, 比如, 燃烧的物质可能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而阴燃的物质, 其条件较为苛刻, 一般都发生在多孔固体内部或是松散的固体之间。在生物质的氧化过程中, 阴燃和燃烧既有相同点, 也存在差异, 因此, 研究这两者的异同对于进一步开展生物质的氧化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鉴于当前对阴燃和燃烧的研究还比较少, 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1 生物质氧化过程类型及其对应的特点
生物质氧化过程主要包括燃烧和阴燃两种形式, 加强对其氧化的异同点的分析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1 生物质阴燃过程的类型及特点
生物质阴燃按温度峰移动方向和物料内部氧化剂传播方向可分为正向阴燃和逆向阴燃。正向阴燃是指氧化剂流动方向和温度移动方向一致, 逆向阴燃时, 两者方向相反。正向阴燃常发生在堆积物料由外向内的阴燃过程中, 如物料外部点火后的蔓延及森林火灾的余火等。逆向阴燃常发生在堆积物料内部热量积累后的自燃过程。相关研究人员按气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情况, 将阴燃分为强迫对流阴燃和自然对流阴燃。
强迫阴燃中多孔介质内部流体的流动由泵、风机 (或抽烟时人的抽吸作用) 等外力驱动。自然阴燃中多孔介质内部流体的流动是由内部自然形成的温度压力差驱动。由于自然条件下, 气体很难通过多孔介质内部, 所以强迫阴燃一般发生在吸烟过程或对阴燃研究的实验过程中。这个分类方法需要和图1所示的按多孔介质外部流体的流动是自然对流还是强迫对流区分, 外部流动特点只能改变边界条件, 对过程性质的影响较小。
1.2 生物质燃烧过程的类型及特点
生物质燃烧方式主要可分为悬浮床、流化床和固定床燃烧, 相应的生物质原料尺寸分别为1mm以下, 2~5mm和5~500mm。由于生物质的纤维特性, 其粉碎成本较高, 且许多用于煤粉碎的设备不适用于生物质粉碎。另外, 大颗粒燃烧时气体净化成本低, 因此大颗粒 (>2mm) 生物质的直接燃烧目前和将来都会广泛应用。生物质粉体燃烧和大颗粒生物质燃烧过程都经历干燥、氧化热分解产物燃烧和炭氧化三个阶段, 这三个阶段在颗粒燃烧过程中会有所重叠。颗粒越小, 这三个阶段重叠的越少。因此, 生物质粉燃烧过程的分析常采用集总参数法, 认为生物质粉的细小颗粒在燃烧过程是均匀的, 先后经历热解、干燥和炭氧化三个阶段。而大颗粒生物质燃烧过程的计算要复杂很多。
1.3 生物质不同氧化过程总结
显然, 阴燃的种类繁多, 强迫阴燃、逆向阴燃过程和颗粒燃烧过程特性差异显著。只有自然对流条件下的正向阴燃和大颗粒燃烧相近。氧化剂从外界扩散至物料内部;物料中干燥、热解、炭氧化过程重叠进行;反应产物气体经物料表面流出;物料传输过程都是由于内部反应产生的温差、压差等引起。
2 生物质燃烧和生物质阴燃对比分析
为了进一步认识生物质燃烧和生物质阴燃的具体情况及其异同点, 下面对大颗粒生物质燃烧和自然对流条件下生物质粉体正向阴燃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
如果作一维简化处理, 理论上大颗粒生物质燃烧和自然对流条件下生物质粉体正向阴燃的结构如图2所示。在生物质颗粒 (粉体堆积物) 中, 由外至内依次是灰分层、炭层、热解层、湿物料层。在炭层发生碳的氧化或气化反应、热解层发生热解反应、湿物料层发生干燥过程。物料内部多孔介质中有热量、动量和质量传输, 同时, 物料通过外表面与外部环境进行热量、质量和动量的交换。这些传输都是由于物料反应自发引起的。另外, 两种过程都存在收缩。下面对两种过程的各个方面进行对比:
2.1 对物理化学变化的研究
2.1.1 干燥
生物质原料的含水率会因原料来源、气候和环境等有很大不同。在燃烧和阴燃时, 物料要经历干燥阶段。生物质燃烧时, 燃烧室温度一般在1000℃以上, 物料内部最高温度一般在800℃以上。阴燃时, 物料内部最高温度也可达700℃。因此, 生物质燃烧和阴燃是物料内部的干燥, 均属于高温环境下的干燥。这种干燥过程一般由热传输控制, 表现为干燥集中在极薄的面上, 称为干燥面, 一般用面反应模型来描述。
2.1.2 热解
在自然对流一维正向阴燃过程中, 氧气要想到达热解层, 必须要经过炭氧化区。由于炭氧化区的高温, 绝大部分氧气和炭发生反应而被消耗, 难以到达热解区域。大颗粒燃烧过程是类似的, 两者均在近似绝氧条件下进行生物质热解。生物质热解的研究过去几十年有了相当的发展, 出现了数以百计的热解动力学模型, Diblasi对此进行了系统的总结。
2.1.3 阴燃过程
阴燃和燃烧计算中的热解动力学方程大多从文献中选取, 两者选取原则并无明显区别。炭氧化 (消耗) :生物质粉阴燃和大颗粒生物质燃烧炭氧化是否类似目前存在一些争议。阴燃过程中, 生物质的炭消耗是以不完全氧化为主, 如式 (1) 所示, 为强放热反应:
2.1.4 燃烧过程
而大颗粒生物燃烧过程中, 受碳燃烧和煤燃烧相关理论分析的影响, 有些研究者认为, 其炭消耗过程主要是碳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或和水蒸气发生反应, 如式 (2) 和式 (3) 所示, 生成的气体产物在气相中燃烧。这两个反应均为强吸热反应:
2.1.5 不完全氧化
由于生物质大多含有一定灰分, 燃烧时灰分层会大大降低环境对炭层的传热速率, 难以有热量保证炭层强吸热反应。因此, 笔者以及许多研究者认为生物质燃烧时炭的消耗也是以不完全氧化为主, 即可以用式 (1) 表示。大颗粒生物质燃烧和自然对流条件下生物质粉体正向阴燃时都涉及物料内部的热量、质量和动量传输, 且这些传输的动力均为反应引起的物料内部的温度差和气体浓度差等。因此, 这些传递过程是类似的, 许多文献中对这些过程的计算均采用相同的关联式。当然, 生物质颗粒和生物质粉床层内部孔隙尺寸不同, 前者数量级为10-5m, 后者为10-4m。两者热量、质量和动量传输过程阻力大小有一定差异。
2.2 对边界条件的研究
生物质燃烧一般发生在燃烧室内, 环境温度高, 至少600℃以上。由于气体燃烧反应消耗一定的氧气, 因此环境氧浓度低。而阴燃正好相反, 一般发生在露天, 环境温度低, 氧气浓度高。这是两者最显著的区别。
3 结束语
为了更好地控制物质燃烧状况需要对不同燃烧形式进行分析和研究。本文重点对生物质氧化过程中的燃烧和阴燃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 在两种不同形式的氧化过程中, 物理过程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而且在干燥以及热解等方面也比较接近。不过, 这两种形式的边界条件存在较大的差异。值得注意的是, 生物质氧化的炭化机理还存在一定的争议, 需要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因此, 可以使用阴燃的方法研究大颗粒燃烧过程干燥、热解、炭消耗、传输等行为, 为拓展燃烧和阴燃共性问题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结果的适用性提供参考。
摘要:生物质是提供热量的重要能源, 对日常生产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 生物质的不同燃烧过程其物力变化和化学变化可能相同, 也可能存在差异。为了搞清楚生物质燃烧过程中不同形式是否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变化, 本文对生物质燃烧和生物质阴燃这两种形式进行了具体而细致的分析, 最终得出:生物质燃烧和阴燃过程中, 物理过程不存在明显的差异, 而边界条件的差异较大, 此外, 在炭化过程方面, 两者有存在一定的差异。
关键词:生物质,燃烧,阴燃,物理变化,化学反应
参考文献
[1]何芳, 唐秋霞, 李永军, 闸建文, 蔡红珍, 柏雪源.含水率对玉米秸秆粉阴燃过程的影响[J].燃烧科学与技术, 2012 (05) .
[2]白兆兴, 曹建峰, 林鹏云, 林鹏, 罗永浩.秸秆类生物质燃烧动力学特性实验研究[J].能源研究与信息, 2009 (03) .
过程对比 篇5
关键词:暴雨过程,环流形势,物理量特征,江西吉安,2008年
2008年6月9—10日和12—14日江西省发生了2次区域性暴雨过程。6月9—10日, 降水主要出现在江西省中北部, 暴雨集中区域位于浙赣铁路沿线附近, 以乐平最大, 降雨量达316 mm。吉安市中北部处于强降雨带的南缘, 10日全市共有3个大监站出现了暴雨, 中尺度雨量站有53个乡镇降雨量在50 mm以上, 7个乡镇达大暴雨, 全市以吉水县水田乡最大, 降雨量达131 mm。6月12—14日, 江西境内出现了大范围的暴雨天气, 12日20∶00至13日20∶00, 共出现暴雨42次, 大暴雨9次, 暴雨集中区域位于江西中南部, 大暴雨集中在赣州, 吉安市8站出现暴雨, 中尺度雨量站有69个乡镇在50 mm以上, 7个乡镇达大暴雨, 全市以万安县的夏造乡153 mm为最大。这次降水过程是吉安市2008年汛期范围最广的暴雨过程。
1 环流形势特征对比分析
1.1 高空形势分析
2次暴雨过程发生前的大尺度环流背景相似:500 h Pa欧亚中高纬度为两槽一脊型, 呈现明显的经向环流特征。6月9—10日, 在乌拉尔山及亚州东岸各有1个低槽 (图1) , 两槽相距约70个经距, 整个贝湖暖呈一宽广的脊区, 从西部低槽中不断有小槽沿新疆至河套南下, 并发展东移, 使冷空气补充到华南西部的南支槽中。副高脊线稳定维持在北纬20°左右, 其北界位于东南沿海一带, 西伸脊点在东经110°附近。江西省处在副高西北侧及高空槽前的强西南气流中, 这是汛期有利于江西省中北部出现连续性暴雨的典型天气形势[1]。12日20∶00, 西部低槽明显东移约20个经距, 贝湖暖高压脊发展东移, 东亚低槽南压近10个纬距, 西部低槽不断有小槽分裂出来, 引导冷空气补充南下影响东部地区 (图2) 。贝湖东部环流经向度加大, 江淮流域有一东西向的切变线, 南支槽前有明显的西南气流从海南延伸至赣州, 在赣州有明显的风数辐合, 副高明显东退。
1.2 中低层形势分析
6月9—10日700~850 h Pa均有低涡切变线存在, 切变线南侧是宽广的西南风急流。低涡中心由湘鄂交界处移到湘鄂赣交界处, 强雨带中心位于低涡移动路径的东南象限及低涡中心附近。12日20∶00 700 h Pa在广西与贵州交界处有一低涡, 涡前有一暖式切变线伸至浙江中部, 切变线南侧为西南风低空急流, 低空急流从海南岛到赣州, 中心最大风速达16 m/s;12日20∶00 850 h Pa对应于700 h Pa上的低涡中心是一低压环流, 在江西省北部有1条东西向暖式切变线, 华南有12 m/s的低空急流, 在赣州存在明显的风速辐合。13日8∶00 850 h Pa的低压环流与切变线连起来形成东北西南向的切变线, 并有低涡生成沿切变线东移北上[2], 此时低空急流加强向北伸展, 整个江西中南部处于低空急流中。
2 物理量特征对比分析
2.1 动力条件
2.1.1 散度。
2次暴雨过程发生前, 江西省均出现低空辐合高空辐散的特征。6月9—10日850 h Pa在江西中北部为大片负散度区, 并在吉安到萍乡有辐合中心, 从低层往高层, 强辐合中心由西南向东北方向推。500 h Pa以上有明显的辐散, 200 h Pa在景德镇附近有辐散中心, 这种高空强烈辐散加强了低层的抽吸作用, 使得上升运动得以维持, 雨带位置与强辐合中心的走向一致[3,4]。12日20∶00 500~850 h Pa江西境内为负散度区, 中南部为一强辐合带, 对应的200 h Pa上空为辐散区。
2.1.2 涡度。
6月9—10日500~850 h Pa的涡度场, 在江西中北部基本上都是正涡度, 与强降雨带对应, 涡度大值区位由浙赣铁路沿线以北移到吉安市北部, 且有明显加强趋势。12日20∶00 850 h Pa江西省基本处在正涡度带中, 在广西与贵州交界处、赣东北各有1个正涡度大值中心 (图3) , 而500 h Pa赣北则成了负涡度, 从低层往高层, 正涡度大值中心明显南移 (图4) 。
2.1.3 垂直运动。
2次暴雨过程在垂直速度场上都有强上升气流区, 6月9日位于宜春、新建到乐平为一带, 12日位于吉安西部、萍乡和湖南交界处。强垂直运动中心与暴雨落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2.2 热力条件
6月9日20∶00 850 h Pa有1条从华南西部伸向华东的高能舌, 江西中北部处在高能舌北侧的能量密集锋区中, 暴雨区落在锋区附近。12日20∶00在云南有一高能中心, 高能舌由云南经广东、广西地区伸向江西中南部, 暴雨区落在能量高值中心区附近。
2.3 水汽条件
2.3.1 比湿。
2次暴雨过程发生前, 850 h Pa比湿场都有明显的湿舌。6月9日20∶00湿舌从广西、湖南伸向华东地区, 江西境内比湿为14~15 g/kg。12日20∶00湿舌位于江西中南部, 从吉安到赣州为一大于14 g/kg的高湿区。
2.3.2 水汽通量。
2次暴雨过程850 h Pa从湖南南部、江西中南部到华南均大于20 g/ (cm·h Pa·s) 的水汽通量高值区, 并且都有高值中心, 在高值中心左侧均有水汽通量梯度密集区。不同的是:6月9—10日的降水过程高值中心在湘赣粤三省交界处, 12—14日的降水过程高值中心位于华南到赣南;前次暴雨过程强雨带位于水汽通量梯度密集区, 后次暴雨过程强雨带位于水汽通量轴左侧附近。
参考文献
[1]尹洁, 陈双溪, 刘献耀.江西汛期连续暴雨形势特征与中期预报模型[J].气象, 2004, 30 (5) :16-20.
[2]曹晓岗, 王田民, 尹洁, 等.江西区域强暴雨综合诊断分析[J].江西气象科技:1996 (2) :5-7.
[3]曹晓岗, 王田民.江西区域强暴雨的热力和动力条件诊断分析[J].气象, 1996, 22 (4) :37-40.
过程对比 篇6
常军等分析了河南省夏季高温气候特征[2], 得到河南省高温的两种环流型, 即大陆高压型和副热带高压型;张迎新[3]等指出华北高温持续期间地面以两种天气形势为主, 一是华北地区处于低压带或低压槽中, 二是在我国西北地区生成的地面低压向东伸张与移动, 华北处于低压前部。高温分干热和湿热两种, 一般情况下大陆高压控制下的高温天气都是干热的, 副高控制的高温天气是湿热的, 多数发生在6月的高温都是以大陆高压控制下的干热为主。本文对比分析大陆高压型控制下的40℃以下和40℃以上两次持续性高温天气形势的特点, 以求找出在这种形势下的40℃以上高温天气的独特特征, 希望可以为以后的预报做出更好的指导作用。
1 研究资料和方法
本文选取的资料为常规资料、区域站观测资料及数值预报产品, 利用两次大陆高压控制下的高温天气过程中高空、地面的形势及要素场, 对比数值预报产品, 分析两次高温天气过程的异同点, 着重分析40℃以上天气的特点。
2 高温实况
河南省位于中国中东部, 黄河中下游, 西部北部部分地区为山地, 中部东部为平原。特殊的地理位置有着特殊的天气气候形势, 每年的6月前后都为气温最高的一段时期, 本文分析的为大陆高压控制下的两次高温天气过程。大陆高压控制下的2010年6月20-22日三天持续高温天气过程中, 本文研究的河南省116个站点中35~37℃的站点占多数, 最高气温站点为22日的武陟39℃ (如图1.1所示) , 三天中都没有出现40℃以上高温。大陆高压控制下的2011年6月7-8日两天持续性高温中, 最高气温站为武陟站43.1℃。出现40℃以上高温的站点7日18个, 8日达到65个之多 (最高气温分布情况如图1.2所示) , 属于历史上的重大高温天气过程之一。
注:黑色线条:35℃, 蓝色线条:37℃, 红色线条:40℃。
3 高温天气形势对比分析
3.1 500h Pa天气形势
2010年6月20-22日高温天气过程, 500h Pa图上中高纬属于两槽一脊型, 暖高压脊脊线位于内蒙古北部, 由于脊后槽前冷平流发展, 促使脊不断发展东移, 我省位于东亚大槽后部大陆高压脊前偏北气流中。脊前后有势力较强的大槽, 使脊的移动较为缓慢。我省较长时间处于高压脊的控制之下, 形成了较长时间的持续性高温天气。同时东亚大槽后部偶有弱的冷空气扩散 (如图2所示) , 使控制我省的偏北气流不是那么强盛, 西北风分量较小, 风速也较小, 这可能是此次高温天气虽然持续时间较长, 但是没有达到40℃以上的原因之一。
2011年6月7-8日的高温天气过程, 500h Pa中高纬度也为两槽一脊型, 不同于2010年6月20-22日过程的是这个高压脊位置比较偏于我国境内。前期青藏高原为高压控制, 后期由于高压脊后有冷空气南下, 迫使高压脊东移发展。在高压脊发展过程中, 我省处于强盛的脊前西北气流中, 西北风速较大, 从卫星云图也可以看出我省天气晴好, 利于太阳辐射增温。比较两个过程可以看出:大陆高压控制下500h Pa形势西北气流越强盛, 下沉运动越强, 天空越晴朗越有利于地面温度的升高。
3.2 700h Pa天气形势
2010年6月20-22日高温天气过程, 700h Pa形势与500h Pa形势配合较好, 中高纬两槽一脊, 高原地区为暖高压控制, 配合有稳定的暖中心, 且脊前为暖平流控制, 脊不断发展东移。19日20时312线位于112°E, 郑州站温度700h Pa温度为7℃。20日20点312线位于116°E, 温度变化不大。21日20时312线移到长江沿岸, 郑州站700h Pa温度为10℃。22日20时此形势维持, 加上前面几天的基础温度较高, 导致22日温度达到最高。由于暖空气移动变化较为缓慢, 变化不是很大, 且西北气流不是很强盛, 天空偶有云出现, 导致此次增温过程变化较缓, 持续时间较为漫长。
2011年6月7-8日高温天气过程, 700h Pa与500h Pa较为一致, 为两槽一脊型, 且我省位于槽后脊前的强西北气流控制之中, 高压脊配合暖中心, 我省处于脊前强盛的暖平流区中 (如图3所示) 。6日20时8℃线穿过我省, 到8日08时12℃线穿过我省, 加之从高空开始的西北气流控制, 我省上空盛行下沉气流, 利于增温。对比两个过程可以看出, 700h Pa的暖区及暖平流的强度与高温的强度密切相关。
3.3 850h Pa天气形势
2010年6月20-22日高温天气过程, 与高空高度脊配合, 850h Pa高原地区为温度脊控制。我省位于暖平流区中, 但是温度脊移动缓慢。从19-22日的过程中, 我省始终为20℃温度线控制, 范围缓慢向南扩展。以郑州站为例, 19日08时19℃, 20日08时20℃, 21日08时20℃, 22日08时23℃, 此次高温天气升温缓慢且变幅不大, 最高温度出现在22日。温度露点差比较稳定, 在12℃左右, 我省上空空气较为干燥, 比较利于增温。
2011年6月7-8日高温过程, 与高空高度脊配合, 850h Pa为明显温度脊控制。6日08时我省为16℃线控制, 7日08时为20℃线控制, 8日08时为24℃线控制。郑州站温度露点差6日08时17℃, 7日08时20℃, 8日升到29℃ (如图4所示) 。证明我省地区湿度极小, 非常有利于增温。此日我省116个站点中有65个温度升到40℃以上。对比两次过程得出:湿度越小越有利于升温, 850h Pa的温度高低对于地面升温程度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温度越高越有利于地面温度的升高。
综上所述, 在大陆高压脊环流系统下的高温天气过程, 在500h Pa为西北气流强度较强, 天空状况晴好。700h Pa有暖脊、暖平流配合的情况下, 出现40度以上高温天气。至关重要的是850h Pa的温度, 上午08时850h Pa我省地区为24~28℃线控制时, 可以考虑白天我省部分地区气温会达到40℃以上。
4 地面要素场
2010年6月20-22日高温天气过程, 初期地面为东南部高西部北部低的气压场形势, 与高空脊相配合贝湖以东到高原地区为广阔的低压带控制, 我省位于低压带前部 (图略) 。随着低压带东移, 我省地面气压缓慢降低, 22日14时地面为1 002.5h Pa线控制, 地面风向转为偏南风, 地面温度逐渐升高。
2011年6月6日开始, 内蒙东部到东北地区为一个强大的地面低压控制, 我省处于低压底部 (图略) , 东部南部沿海地区为较弱的高压。6到8日地面低压逐渐向南发展, 我省地面气压逐渐降低。8日14时我省为997.5线控制, 地面风向为偏南风, 利于南方暖空气向我省方向输送。6日最高气温已经升至34℃左右, 基础温度高, 对于第二天的高温形成十分有利。对比两次过程可以看出, 地面低压均与高空脊有较好的配合, 随着低压的发展东移我省逐渐转为偏南风, 地面气压越低越有利于升温。
5 数值预报产品分析
5.1 欧洲中心数值预报
2010年6月20-22日高温天气过程, 欧洲中心的预报与实况较为吻合。我省为高压脊前偏北气流控制, 高压脊移动缓慢, 地面处于低压带前部, 低压移动缓慢。700h Pa温度、850h Pa温度预报较为准确, 850h Pa的温度预报具有很强的指示意义, 预报值与实况值较为吻合, 20日20点郑州站21℃, 21日20点22℃, 22日20点23℃, 预报与实况误差较小。
2011年6月7到8日高温天气过程, 欧洲中心的预报具有很好的指示作用, 500h Pa高度场准确地预报出我省为高压脊所控制, 地面暖低压也较为准确地预报出来, 特别是850h Pa的温度预报更是对40℃以上的高温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6日, 850h Pa我省为20℃线控制, 预报24小时为24℃线控制, 7日我省实况最高气温明显攀升至38℃以上, 直至预报8日20时24℃线扩大, 一些地区接近28℃线 (如图5所示) , 更有利于出现40℃以上高温。对比两次过程可以看出, 850h Pa的温度对高温天气的预报具有非常重要的指示性作用。
5.2 日本传真图
2010年6月20-22日高温天气过程, 日本传真图在此次高温天气过程中预报我省高空受高空大陆高压控制, 受辐散下沉气流控制, 地面受暖低压影响。预报的850h Pa温度为18-24℃之间, 与实际温度接近, 对本次连续高温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2011年6月7到8日高温天气过程, 日本传真图也较为准确地预报出高空大陆高压, 700h Pa的辐散场, 地面低压, 预报850h Pa温度被24℃暖中心控制 (如图6所示) , 对于40℃的高温也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6 结论
根据上述分析, 大陆高压环流型控制下的河南出现高温的天气较为一致的表现为, 500h Pa为槽后脊前的偏北气流控制, 700h Pa上具有暖脊与高度脊配合, 850h Pa上暖中心与高空脊配合, 地面处于低压带前部或低压带中的偏南风中。
(1) 河南省出现40℃以上高温天气的高低空特点为:高空500h Pa上西北气流强盛, 西北风分量大, 且风速大, 我省受辐散下沉气流控制, 天空状况晴好;700h Pa暖平流明显, 最为显著的特征是850h Pa的温度, 我省出现40℃以上高温天气时, 对应着850h Pa08时24℃, 20时24~28℃。
(2) 同时参考日本传真和EC的条件下, 天空状况较好、湿度较小情况下, 仅EC预报我省20时为24℃线控制时, 可以考虑38℃以上高温。当EC和传真图共同预报我省20时为24℃时可以考虑我省出现40℃以上高温。当EC温度达到28℃时, 可以预报我省有相当大一部分地区温度达到40℃以上。
摘要: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区域站观测资料及数值预报产品, 对河南省两次大陆高压控制下的高温过程天气形势进行对比分析, 旨在发现这两次高温过程的异同点, 预报40℃以上高温天气。分析表明, 大陆高压控制下高温天气的共同点是河南省500hPa为槽后脊前偏北气流控制, 700hPa有暖平流与其配合, 850hPa有暖中心, 不同处为500hPa的西北气流的强度和850hPa的湿度与温度, 提出40度以上高温天气的预报着眼点。
关键词:持续高温,高压脊,暖平流,低压
参考文献
[1]李维京, 赵振国, 李想, 等.中国北方干旱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的初步研究[J].干旱气象, 2003, 21 (4) :1-5.
[2]常军, 李素萍, 余卫东, 等.河南夏季高温气候特征及500hPaa环流型[J].气象科技, 200735 (6) :776-780.
过程对比 篇7
1 降雪概况
2009年11月13~16日和12月4~6日的暴雪过程, 这两次过程中东部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暴雪天气。在13~16日降雪过程中最大降雪中心佳木斯24 h降雪量达16mm, 过程降雪量达到23 mm。在12月4~6日过程中共有18个县站24h降雪量达到10mm以上, 最大降雪出现在绥芬河站, 24 h降雪19.1 mm。两次暴雪都是东部地区雪灾严重, 11月13~16日降雪过程持续时间长, 降雪强度均匀而稳定, 系统移动缓慢, 而12月4~6日过程, 强降雪出现比较集中, 系统移动较快, 范围较前一次过程小, 短时间内降雪强度较强, 最强时绥芬河市6h降雪量达14mm。
2 环流形势分析
2.1 高空环流形势
13~16日暴雪过程在开始前24h, 中高纬地区环流以纬向型环流为主的环流型式, 乌拉尔山以西强大高压脊已北伸到极地, 在乌拉尔山以东至黑龙江省北部的外兴安岭为一宽广的低涡或低槽区。此后, 强大高压脊维持并向东北方向伸展, 槽区加强在黑龙江省南部切涡, 中低层上, 黑龙江省大部地区都处于低涡北部东风或东南风暖平流区内。4~6日过程中开始时中高纬高空环流表现为两槽 (涡) 两脊, 在贝加尔湖以西、以东各为高压脊, 在贝加尔湖附近、鄂霍次克海附近为低涡区或低压区, 之后贝湖以东到河套地区为一深厚的大低槽, 槽后偏北气流引导北部的冷中心南下, 槽得以加强在北部切涡, 这样位于黑龙江省东部的处于海上的高压脊不断向西北方向伸展, 在低涡北部形成东风暖脊, 南下的冷空气与来自海上暖湿空气交汇, 产生较大降水。偏东气流不仅将海上的水汽源源不断的输送到黑龙江省, 而且还造成了上升运动和为降雪提供了不稳定热力条件, 在冷平流与东风或东南风暖平流交汇地方一直维持较强的降雪, 其上游地区阻塞高压是中纬度东亚环流得以维持, 使东部地区处在东风或东南风暖平流里, 是降雪持续的关键。
2.2 地面环流形势
13~16日过程地面是由位于贝加尔湖附近低压系统向东南方向移动与位于东部沿海低压不断靠近并最终合并, 然后逐渐北抬向东北方向移动。4~6日过程蒙古低压向东南方向移动, 然后在辽东半岛低压开始东北方向移动并伸向黑龙江省 (图略) 。两次过程中, 黑龙江省都处在低压的北部, 低压中心在南部海上均有加强的过程, 并且加强时移动开始变得缓慢, 东部地区在倒槽北抬和缓慢东移阶段, 一直是处在低压系统的北部东南风或偏东风气流里, 强盛的偏东气流带来的暖湿空气与系统西北部冷空气强烈交汇, 使得东部地区出现了暴雪天气。后一次过程低压系统移动较前一次移动快, 强降雪出现时间较集中, 强降雪出现在低压系统最强盛时。倒槽强烈发展和回流形式[1], 是造成强降雪的重要原因。
3 温度场特征
冬季强降雪的产生除了与大型环流场有直接的关系外, 还与冷暖空气有非常密切的关系[2]。冬季暴雪过程都是南下冷空气与暖湿气流交汇而产生的。
两次过程850 hPa的24 h变温图 (图略) , 在暴雪开始前, 贝加尔湖以北一直到黄河流域北部存在负变温, 其中心往往在贝加尔湖附近, 而它的东南侧的黑龙江省到黄海和渤海或是到朝鲜半岛以东存在正变温区, 正负变温区以及正负变温轴相向而行, 呈西北至东南向或东北至西南向。这样偏南来的暖湿气流与蒙古东部到华北的锋区里下来的冷空气在黑龙江省东部交绥, 造成了该省东部暴雪天气的发生。并且强降雪一直发生在正负变温区相交处, 从强降雪发生的时间可以看出, 强降雪发生的位置一直是处在从南部到东部再到东北部, 跟随着正负变温区相交处的移动方向一致。
4 高、低空急流及水汽的输送
两次过程在降雪开始前, 在中高层上都出现了从渤海伸向黑龙江省的西南风急流, 且急流带较为宽阔, 在低层都有东南或偏东急流, 急流出口在黑龙江省东部地区, 使水汽能够在这里堆积辐合, 高低空急流的即为降雪的产生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来源, 也提供了动力条件。但在两次过程低层最强急流的高度有一定的差别, 13~16日过程中, 在东部强降雪出现前, 在850hPa存在着从日本海上伸黑龙江省东部的东南急流, 之后转成偏东风, 降雪随着这支急流的加强而增强, 降雪相对均匀, 而在4~6日过程中, 在低层东南风急流出现后, 降雪加强, 但最强的降雪是在超低层925hPa急流加强时产生的, 降雪时间短, 强度大。
5 结语
(1) 上游地区阻塞高压使中纬度东亚纬向环流得以维持, 并最终促使回流天气形势的发生, 强降雪的产生, 为暴雪的发生提供了有力的动力条件
(2) 强降雪与冷暖空气关系密切, 并且强降雪发生的位置一直处在正负变温区相交处, 并跟随着正负变温区相交处的移动方向一致。
(3) 回流天气中, 强降雪产生时低层有偏东急流, 但偏东急流可能出低层或超低层, 低层急流可出现在强降雪前或同时出现, 并且降雪强度随急流的加强而加强。
(4) 回流降水的开始和结束与高低层的风向有关, 中高层的西南气流与低层偏东气流叠加时降水开始, 两者之一消失降水结束。
参考文献
[1]赵桂香.一次回流与倒槽共同作用产生的暴雪天气分析[J].气象, 2007, 11 (33) :42.[1]赵桂香.一次回流与倒槽共同作用产生的暴雪天气分析[J].气象, 2007, 11 (33) :42.
过程对比 篇8
熟料的烧成热耗主要来自熟料矿物的高温形成和碳酸盐矿物分解[1]。通用硅酸盐水泥熟料烧成的高能耗的根本原因在于其高钙矿物组成设计,氧化钙含量约为66%,其熟料中约50%~70%为阿利特矿物(即硅酸三钙C3S,3Ca O·Si O2)。高强低钙水泥熟料氧化钙含量约为66%,其熟料中约35%~70%为贝利特矿物(即硅酸二钙C2S,2Ca O·Si O2)。不难发现,阿利特矿物含氧化钙达73.7%,形成温度约1450 ℃;贝利特矿物含氧化钙达65.1%,温度高于1250 ℃即可快速形成,故可在较低的窑炉温度下形成[2,3,4,5]。综合目前国内外低碳水泥研究现状,高强低钙水泥为主要的节能水泥品种。高强低钙硅酸盐水泥是一种以硅酸二钙(C2S≥40%)为主导矿物的C2S-C3S-C3AC4AF水泥体系,低水化热、高流动性、高耐久性、高早期强度和高后期强度等优点[6],仍属于高贝利特水泥体系。
因此,从理论角度分析,通用硅酸盐水泥熟料和高强低钙水泥熟料在熟料形成过程中不同特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通过在不同煅烧温度下通用硅酸盐水泥熟料及不同C2S含量的高强低钙水泥熟料的对比实验,探讨了煅烧温度对熟料矿物形成的影响机制,分析了煅烧温度与熟料矿物组成之间的影响规律,为高强低钙硅酸盐水泥熟料煅烧提供理论指导,从而推动低碳特种水泥的可持续发展。
1 实 验
1.1 原材料
石灰石、页岩、铝矾土、铁矿渣,均由四川嘉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提供。以上原料先经破碎、烘干,再置于球磨机中粉磨,细度达到80 μm筛筛余5%。相应化学成分见表1。
%
1.2 制备过程
生料制备:将磨细原料按设定配比制备生料,人工混匀30min。将生料掺加适量水,置于专用磨具中,于50~60 k N压力下压制成直径30 mm、厚度6 mm的圆形试样,然后在105 ℃鼓风干燥箱中烘干24 h以上。
熟料煅烧:将烘干后的生料试饼置于白金片上,放入恒温至950 ℃的马弗炉内预烧30 min后,迅速转移到已升温至预定煅烧温度(1200、1250、1280、1300、1350、1400、1450 ℃)的高温炉中保温60 min,迅速取出熟料并用风扇急冷,制得不同C2S含量的水泥熟料。普硅水泥熟料P和高强低钙水泥熟料B的矿物组成和率值见表2。
1.3 测试方法
用乙醇-乙二醇法测试熟料中的f-Ca O含量;采用日本理学Dmax-ⅢA型X射线衍射仪(38 k V,40 m A,Cu Kα)对样品进行XRD分析。岩相分析:采用德国Leitz ORTHOLUX IIPOLBK型反光显微镜,样品抛光后用1%硝酸酒精浸蚀。
2 结果及分析
2.1 外观特征
不同煅烧温度烧成的熟料P和熟料B外观特征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在没有外掺微量元素的情况下,煅烧温度为1350~1450 ℃时,熟料P均未粉化,且色黑,而对比不同C2S含量下的熟料B1~B4均色黑,仅熟料B3和B4轻微粉化。在没有外掺微量元素的情况下,熟料B1~B4在1250~1450 ℃间随着温度的升高和C2S含量的降低,颜色加深,粉化程度变弱。但是熟料B1~B4在1200 ℃时色棕黄,且未粉化。
由此可以判断,提高熟料的煅烧温度可显著降低高强低钙熟料在冷却过程中的粉化程度。熟料B在1250 ℃时粉化程度最大,1300 ℃是粉化程度好转的临界点。可能是由于煅烧温度低于1300 ℃,熟料冷却时贝利特矿物易转化为 γ-C2S,发生粉化。
2.2 f-Ca O 与易烧性分析
不同煅烧温度下普硅水泥熟料P、高强低钙水泥熟料B的f-Ca O含量见表4。据此可分析不同温度条件下熟料矿物形成反应进行的程度、结合烧结状态判断熟料的烧成温度范围。
由表4可知,煅烧温度为1300~1350 ℃,各试样的f-Ca O含量都很高,煅烧温度为1400~1450 ℃时f-Ca O含量很低,熟料已经烧成。一般规律,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和C2S设计含量的降低,试样熟料更易烧成。根据f-Ca O测试结果,可简单推断出各类熟料的烧成范围。
2.3熟料的XRD分析
不同煅烧温度下普硅水泥熟料P的XRD图谱见图1。
由图1可以看出,在1300 ℃以下烧成的熟料P中含大量未反应完全的Ca O,没有出现C3S与 γ-C2S衍射峰。在1300~1450 ℃,熟料P主要含有 β-C2S(0.2772、0.2740、0.2603 nm)、C3A(0.2685、0.1915 nm)、C3S(0.2624、0.3027、0.1760 nm)、少量C4AF(0.7274、0.3374、0.2051 nm)及 γ-C2S(0.1900 nm);随着煅烧温度升高,衍射角在31°~35°内,C2S、C3S与C3A愈加重叠,辨认困难,C3S生成的量也随之增大。
煅烧温度为1300、1400 ℃时,普硅水泥熟料P、高强低钙水泥熟料B的XRD图谱分别见图2、图3。
由图2可知,煅烧温度为1300 ℃时,熟料B中主要含有C2S(0.2770、0.2735、0.2181 nm)、C3S(0.3032、0.1798 nm)、C3A(0.4285、0.2719、0.2675 nm)及少量C4AF(0.7194、0.3374 nm)、γ-C2S(0.2507 nm)。随着C2S含量的增加,C4AF越来越少、γ-C2S越来越多;当C2S含量为40%时已生成C3S,且随着C2S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衍射角在31°~35°内,随着C2S含量的增加分峰现象越来越显著,初步分析是由于 β-C2S生成量增加所致。
由图3可知,煅烧温度为1400 ℃时,熟料B中主要含有C2S(0.2770、0.2735、0.2181 nm)、C3S(0.3032、0.1798 nm)、C3A(0.4285、0.2719、0.2675 nm)及少量C4AF(0.7194、0.3374 nm),γ-C2S含量较1300 ℃时减少很多,几乎没有。此时普硅熟料P中C2S、C3S与C3A的峰愈加重叠,辨认困难,C3S生成的量也随之增大。
由上可见,熟料B中 β-C2S在较低C2S含量及较高煅烧温度下,其特征衍射峰强度较大且峰形完整。煅烧温度1300℃以上,β-C2S特征衍射强度逐渐增强,说明 β-C2S可以在煅烧温度1300 ℃以上结晶成核,形成数量大。适宜煅烧温度对贝利特熟料获得结晶度较好、数量较大的C2S矿物有影响,因此选定1300~1450 ℃为烧成温度范围。
C2S含量为45%的熟料B2在不同煅烧温度下的XRD图谱见图4。
由图4可以看出,1200 ℃时,f-Ca O衍射峰强度很高,C2S衍射峰较弱;随着温度升高到1250 ℃,C2S衍射峰强度明显增强,f-Ca O衍射峰明显减弱,说明C2S开始大量生成,并以 γ-C2S为主;随着温度继续升高到1350 ℃以上,γ-C2S衍射峰消失,多以 β-C2S为主。因此,选定1300~1450 ℃为烧成温度范围。衍射分析结果和表观分析及f-Ca O含量测试结果一致。
2.4 熟料的岩相分析
为了进一步研究煅烧温度和矿物组成对熟料矿物组成和形貌的影响,确定合适的煅烧温度、矿物组成、熟料烧成温度范围等参数,选取了煅烧温度为1350 ℃的熟料B2和煅烧温度为1450 ℃的熟料P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矿物组成和形貌,结果分别见图5、图6。
由图5、图6可以看出,煅烧温度为1350 ℃的熟料B2矿物结晶较完整,几乎没有A矿,B矿呈小堆集中分布,晶粒尺寸普遍很小,且大小均匀,发育可更完整;煅烧温度为1450 ℃ 的熟料PA矿多为细小的六方板状、四方柱状,矿晶粒,B矿结晶完整,晶粒大小均匀双晶纹明显。因此,结合以上分析,可判断熟料B2在1350 ℃可烧成,而为了提高其水化活性,可通过适当提高其煅烧温度和离子掺杂,以提高B矿结晶度和完整度。
3结论
(1)高强低钙硅酸盐水泥生料的易烧性优于普通硅酸盐水泥生料。
(2)高强低钙水泥熟料的煅烧温度范围为1300~1400 ℃, 比普通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烧成温度低约100 ℃。
(3)熟料B2在1350 ℃可烧成,而为了提高其水化活性,可通过适当提高其煅烧温度和离子掺杂,以提高B矿结晶度和完整度。
摘要:通过比较分析了不同煅烧温度(1200、1250、1280、1300、1350、1400、1450℃)下制成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熟料和不同C2S含量(40%、45%、50%、55%)的高强低钙水泥熟料,初步确定了高强低钙水泥熟料的煅烧温度范围为1300~1400℃,以及煅烧温度与熟料矿物组成之间的影响规律。
过程对比 篇9
一、萌芽
1. 加拿大
19世纪上半叶, 受苏格兰教育理论家和实践者Robert Owen思想的影响, 在加拿大陆续出现了若干的幼儿学校 (infants school) 。随后, 私立幼儿园 (private kindergarten) 以及由一些慈善机构开设的“免费幼儿园” (free kindergarten) 也在加拿大的各大城镇建立起来。加拿大第一所公办幼儿园 (public kindergarten) 由多伦多学校董事会于1883年创办;1885年幼儿园得到省政府官方的认可并由其提供资金支持。到1900年, 安大略省的许多城镇都建立了幼儿园。
与此同时, 幼儿保育也同步在发展。19世纪的多伦多和蒙特利尔, 就已出现了一些保育性质的服务。到1920年, 保育机构渗透到了其他的许多城市, 由教会和妇女慈善组织开设。1943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时, 国家政府为了让更多的妇女参与到军工必需品的生产中, 首次同意与地方政府一起分担其年幼子女的保育费用。但战后, 政府终止了拨款, 许多保育机构也因此关闭。仅只有安大略省的地方政府还继续给与当地的保育机构经费支持, 并于1946年通过了加拿大历史上首个幼儿保育法规。
2. 中国
19世纪末, 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等人的幼儿教育思想以及近邻日本学前教育体制渐渐传入中国, 终于在20世纪初诞生了蒙养院, 它被视作中国最早出现的学前教育机构。1903年9月, 在张之洞的推动下, 中国最高的官办幼儿教育机构——武昌幼稚园成立。1922年, “壬戌学制”颁布, 其规定小学校下设幼稚园, 幼稚园收受六岁以下之儿童。这也标志着幼稚园教育独立地位的树立, 成为我国幼教发展史中的一个里程碑。
由于最初深受日本学前教育体制的影响, 并且大多数的蒙养院都是聘请的日本籍教师, 因此关于保育教导宗旨与科目、蒙养院设备等方面的规定基本上是对日本1899年制定的《幼儿园保育及设备规程》的复制。
二、发展
1. 加拿大
20世纪50年代, 安大略成为第一个批准招收4岁以上幼儿进入公办幼儿园的省, 以此让诸多多伦多移民家庭的子女更早的学习英语。1966年, 政府实施了加拿大援助计划 (Canada Assistance Plan) , 致力于减少贫穷。其中包括对低收入家庭在幼儿保育费用上提供资金支持的内容, 把幼儿保育作为社会福利事业来开展。到20世纪80年代, 公立幼儿园已成为主流, 同时在加拿大各地遍布幼儿保育中心。
2. 中国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 学前教育的性质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在新中国成立2年后, 终于颁布了新的学制, 规定实施幼儿教育的组织机构为幼儿园, 招收3足岁到7足岁的幼儿, 使他们的身心在入小学前获得健全的发育。文革期间, 学前教育也经历了严冬。1978年, 党召开了第十一届三中全会, 之后国家对于学前教育给与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学前教育又站到了新的起点, 并迎来了空前的大发展。
三、现状
1. 加拿大
因各省行政管理权力的相对独立, 加拿大学前教育和保育在各省的实施略有不同。但学前教育和保育相对独立和分离的管理格局一直以来都存在。保育 (daycare) 通常以全日制的形式存在, 并把招收的幼儿细分为“婴儿” (infant) 、“学步幼儿” (toddler) 和“学龄前儿童” (preschooler) ,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成长需求提供与之匹配的生活环境。而学前教育主要在幼儿园 (kindergarten) 进行, 大部分实行半日制教学 (通常每天两个半小时) 。在加拿大几乎所有五岁以上 (在安大略省为四岁以上) 的幼儿都能进入公立的幼儿园进行学习。
2. 中国
目前我国的幼儿在幼儿园中接受保教合一的综合管理。在我国, 幼儿园主要分为公办幼儿园和私立幼儿园两种, 大都实行全日制的管理模式。公办幼儿园招收3岁以上幼儿, 私立幼儿园相对灵活, 不满三岁的幼儿也有机会进入。幼儿园按照幼儿年龄划分大、中、小班, 每个班级最多招收30-35名幼儿, 配备3名专职教师。2012年10月9日教育部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教工作者正以此为基础和规范, 继续不懈探索, 加强科学保教, 推进学前教育的专业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四、总结
以上对比可见, 由于中加两国文化和历史背景不同, 导致了两国的学前教育和保育有着各自不同的发展轨迹, 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点。加拿大学前保、教分离的管理体系被视为其特色, 但同时也存在着两者衔接和过渡不畅;学前教育时间零散;许多幼儿无法同时接受保育和教育等方面的问题。中国学龄前儿童可在幼儿园接受保教结合的全日制管理, 但公立园名额有限, 私立园良莠不齐等问题也亟待解决。因此, 我们不仅要修炼内功, 也需要了解和借鉴其他教育大国的经验, 反思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为我国幼教事业更快更好的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谷忠玉.中国幼教发展历程回顾与思考[J].教育科学, 2011, 27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