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与翻译的关系

2024-10-24

写作与翻译的关系(共12篇)

写作与翻译的关系 篇1

萧乾 (1910—1999) , 世界知名记者, 我国卓有成就的翻译家、作家, 中外著名文化交流使者。萧乾先生一生从事新闻报道、报刊出版以及中英文翻译工作, 利用他手中的一支笔, 既向国际社会宣传和介绍中国的古老与现代文化, 也向国内读者翻译和介绍西方的优秀文学作品, 晚年曾多次出访欧美进行文化交流活动, 撰写了三百多万字的回忆录、散文、随笔、特写及译作。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和翻译家, 萧乾先生曾通过自己的一双慧眼, 以独特视角审视和观察了西方文化方方面面, 架起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一、对西方文化的关注与写作

1926年, 萧乾先生在北京崇实中学学习, 任崇实中学学生会主席兼校刊编辑, 既采访报道学校教学与学生生活的有关新闻, 也负责编辑审核校园来稿, 开始接触和训练基本的新闻报道技巧。1930年, 萧乾考入辅仁大学英文系学习, 后转入燕京大学新闻系学习直至1935年毕业。在燕京大学就读时,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曾经作过他的老师, 教给他许多关于新闻学的经验与做法, 给了他极大的影响, 使他受益终生。

自燕京大学毕业后, 萧乾先后任天津、上海、香港三地的《大公报文艺》主编, 并兼旅行记者, 开始了自己的报人生涯。1939年, 受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邀请, 他赴伦敦任教, 同时兼任《大公报》驻英记者, 开始了七年的欧美生活经历, 这也是他记者生涯的重要转折点。到英国之后, 他担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讲师, 后又进入剑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 1943年, 他放弃剑桥学位, 毅然担任起《大公报》驻英特派员兼战地随军记者, 在战火弥漫的欧洲战场密集采访, 曾跟随英军几次横渡德国潜艇出没的英吉利海峡, 先后到达过美、法两个占领区战场, 也曾随美军第七军昂首挺进莱茵区, 进入刚刚解放的柏林, 成为当时欧洲战场上唯一一名中国记者, 并写下了《银风筝下的伦敦》、《矛盾交响曲》、《血红的九月》、《伦敦一周间》、《南德的暮秋》等描写欧洲人民抗击法西斯的大量通讯报道和新闻特写。1945年, 萧乾专赴美国旧金山采访了联合国成立大会、波茨坦会议和纽伦堡纳粹战犯审判, 亲身见证了反法西斯战争取得的伟大胜利, 经历了重大的历史性场面。在美国逗留期间, 他还撰写了《美国之行》, 这本特写是对美国20世纪40年代社会生活的真实记录。1946年, 萧乾回到祖国继续在《大公报》工作, 同时兼任复旦大学英文系和新闻系教授。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 他担任《人民中国》 (英文版) 副主编等职[1]。

萧乾由于受到早期学校教育的影响, 加之自己的个性特征, 始终将“记者”和“报人”视为自己最热爱的职业, 认为自己最适合的写作题材就是新闻特写。他和埃德加·斯诺一样, 从来就不是一个追逐热门和花边新闻的人。他的新闻报道与特写简明扼要、言简意赅、文笔犀利、寓意深刻, 形成了独有的性格特点和笔墨文风, 在他的文笔中深藏着真诚与善良、同情与关爱, 向往着美好理想的境界。比如萧乾在二战采访时的写作视角就与众不同, 几乎看不到重大的历史事件, 他着力捕捉那些看似细小、生活化的细节, 通过描写德国飞机轰炸下的英国妇女、描写大诗人艾略特甘愿去作防空巡视员、描写小动物在二战中的悲惨命运等来反映战争的罪恶和对人性的关怀, 让读者知道战争当中发生了什么、战后又发生了什么, 战争中普通民众的命运是如何的。萧乾创作的新闻报道作品, 也是他内心世界的真实表现, 表现了他对自己、对别人、对人的生活环境的真切态度, 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读者, 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 作为“人生的采访者”, 他不希望在自己的心里先设置各种规则和条条框框, 当然也不希望看到别人采用这些规则和条条框框来约束自己。他的内心是渴望自由的, 追求自由与浪漫是他个人生命当中的至极目标。这一点也可以从他小时候观察出来, 在儿时, 他就梦想着像克鲁索·鲁宾逊那样到处漂泊和历险, 成为一个“未带地图的旅人”。他的新闻作品深邃警醒、真诚坦荡, 是对他记者生涯和人生态度的最好注解, 也是他观察西方文化的一个独特视角, 读来发人深省, 耐人寻味[2]。

二、翻译生涯及其成就

与新闻记者生涯及其成就相媲美, 萧乾的翻译生涯同样卓有成就。早在1930年秋, 刚迈入辅仁大学不久, 萧乾就和美国青年威廉阿兰, 在文化古都北平策划编辑出版新潮学术期刊。1931年6月1日, 他们合作编辑的《中国简报》 (China in Brief) 正式创刊, 期冀向关心中国社会、文化进展的西方国家介绍“现代中国文艺界的情势以及社会大众之趋向与其背景”, 从而成为当时我国最早向西方世界宣传和介绍中国现代文学的英文刊物之一。作为创始人, 萧乾担任该刊文艺版主编, 陆续在该周刊上翻译和介绍了许多中国现代文学作品, 其中包括鲁迅的《野草》、茅盾的《野蔷薇》、郁达夫的《日记九种》、徐志摩的诗歌《灰色的人生》、闻一多的诗歌《洗衣歌》等, 向西方学界充分展示了中国新文学运动以来第一个十年所取得的巨大文学成就, 特别对当时旅居北平的西方读者们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1933年, 萧乾转入燕京大学改读新闻系, 适逢他的美国教师埃德加·斯诺正在编译一部反映现代中国的短篇小说选《活的中国》。斯诺了解到萧乾热衷于向西方读者介绍和宣传中国现代文学, 就力邀他参与《活的中国》的编选与翻译工作。以此合作契机, 萧乾参与编辑和翻译了巴金的《狗》、丁玲的《冰》、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张天翼的《移行》、沙汀的《法律外的航线》等现代文学作品。之后, 《活的中国——现代中国短篇小说选》英文版于1936年由伦敦乔治G·哈拉普有限公司出版, 对中国现代文学在西方国家的传播产生了积极影响[3]。

1939年起在旅英的七年间, 萧乾先后在伦敦出版了《苦难时代的蚀刻》、《中国并非华夏》、《龙须与蓝图》、《千弦琴》和《吐丝者》等五本深受英国读者喜爱的英文著作, 致力于向西方国家介绍中国的历史文化、地理概况、风土人情以及抗日战争情况等。1942年, 萧乾曾进入英国剑桥大学英国文学系攻读研究生, 主要进行英国心理派小说的学习研究, 扩充了翻译理论和实践的新领域。1946年萧乾回国后继续在《大公报》工作, 并兼任复旦大学英文系和新闻系教授。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 他历任《人民中国》 (英文版) 副主编、《译文》杂志编辑部副主任、《文艺报》副总编等职, 继续翻译和介绍了许多外国文学作品, 包括《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大伟人江奈生·魏尔德传》、《里柯克小品选》、《好兵帅克》、《汤姆·琼斯》、《尤利西斯》等。而其中最令人惊叹的是在80多岁高龄时, 他与夫人文洁若女士合作翻译的人称“最难懂晦涩”的爱尔兰小说家乔尹斯的巨著《尤里西斯》, 令中国和世界文坛瞩目和惊叹, 表现了他希望将西方优秀文化作品介绍给中国读者的志向和追求。事实上早在萧乾留学英国期间, 他就仔细研读过这本巨著, 尽管他认为乔伊斯的这种意识流创作不会被世人所接受, 但还是认为有必要将其介绍给中国作家和读者, 使他们明白人性观察的多维度和文学创作的多样性, 了解西方文学创作的新理念和新思维[4]。

作为知名记者和翻译家, 萧乾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功不可没。深入总结萧乾一生作为记者和翻译的生涯及其成就, 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位即便是到了晚年依然笔耕不辍, 撰写了大量散文、笔记、随笔、回忆录等文学作品, 广泛参与国际作家聚会, 参加中西文化团体座谈等活动的极富人格魅力的前辈学者, 感触他对我国新闻出版和文学翻译事业的发展以及中西文化交流起到的重要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商昌宝.带上地图的旅人[J].扬子江评论, 2010 (2) .

[2]杨义.《萧乾全集》序[J].新文学史料, 2004 (2) .

[3]林克难.增亦翻译, 减亦翻译——萧乾自译文学作品启示录[J].中国翻译, 2005 (3) .

[4]李传玺.萧乾翻译《尤利西斯》的缘起[J].世纪, 2010 (4) .

写作与翻译的关系 篇2

1.日语

第一题还是和往年一样单词假名,考了秋叶原,节分,社交之类的,有点记不住了,反正多看书,多背单词是没错的,考得也不超纲,广外日语专业考研各科目题型解析。日语的每个字都有音读和训读,字和字拼起来的时候有些变促音,有些浊化,大家搞清楚这些规律,背单词的时候会轻松很多。

第二题片假名,同样的上下两册多记多看没问题。

第三,四,五题都是语法题,副词,形容词,名词,助词,隔助词,上下册的语法,敬语要多留意。推荐蓝宝书N5到N3的都看一下,会让你对书上的语法了解的更清晰,特别是多注意几个易混语法的辨析,如なら,たら,ば,と等等,几乎每年都要考。如果语法不太好的同学可以考虑《英语专业考研二外(日语)对策:语法》周维强的版本,里面搜集得有各个学校往年的真题可以多做做,熟悉语法。

阅读:今年很以外还有一篇阅读比较难,反正比我当年考N2的时候的阅读难,感觉广外这几年比较倾向于考长阅读了,一篇阅读5个选项。以前的阅读很多都摘自于往年的N2考试阅读,而且是比较简单的短阅读,反正大家多练N2的阅读肯定是没问题的.就对了。

翻译:这个不用说了,日译汉N3语法为主,汉译日初级上下两册的语法就对了,多注意句子里提醒的时态。

1.我在自己的房间里,就能听到隔壁小孩练钢琴的声音。

2.因为要去旅游,提前买好了地图和相机。

3.由于今年夏天不太热,空调的销路不好。

4.这个建筑非常有中国的感觉(很典型的中国建筑?)有点记不清了。

5.忘了(可参考贴吧里的其他帖子,印象中有人回忆得比较全面)。

反正今年都不是书上的,大家多注意语法和单词就没问题。

网上可能大家能找到一份10年到日语真题的答案,我自己也做了,确定了几乎每年都有几个错答案,后面会把自己修改过的答案附上。

2.基英:(大家都懂的单词量决定英语专业的前途)

题型都还是一样的完形填空,短文改错,gapfilling,六篇阅读

完型和短文改错就没什么说的了,短文改错是星火专八60篇的水平,大家如果胡要练习的话还推荐冲击波会更难,经验故事《广外日语专业考研各科目题型解析》。完型如果不太好的同学推荐《当代英美散文名篇》方健壮主编,里面的课后练习题就跟广外的题型一样。

今年的gapfilling考得也不难,notorious变成名词,mature变否定,nutritious,inch,medicine,proposition等等。多背单词一定不会错,背的时候一定要留意各种变形,我基础不好,单词功也一直都不太好,所以有很多都是能选出来可是变形变不对,非常可惜。大家一定要多看单词,这块千万不能偷懒。

阅读:因为一直以来都是做的10年以前的真题,没想到广外的阅读已经大变样了,阅读非常长,题干和选项同样也很长。平时一定要多练习长难句,如果对长句的熟悉程度不够,不能很快的读懂意思的话,考试的时间真的很紧,很有可能做不完,读不懂。我当时考试的时候还看错时间了,以为来不及,结果做完了还剩了30分钟,直接吓傻!阅读练习的话推荐《英语文摘》或者手机上下个zaker,里面有很多外刊可以看,今年考了一篇阅读我之前就看过是经济学人上的,(可能自己比较关注电子产品吧)讲苹果新品发布和其他商家的关系。今年还考了DNA检测技术对嫌疑犯的影响,名著改编电视剧的不好之处,拉丁语的使用群体和如何流传下来的等等。反正外刊和GRE长难句是必备就对了!还有多看,扩大知识面,考试的时候看到涉及的题材才不容易慌。

3.写作与翻译

今年的summary要求120字,比去年多,和往年字数持平。就讲社交网络是找工作的很好工具。因为广外评分一直是4个点,一个点5分,自己边看边划分就行。注意作者的论点和论据,论据没有直接支撑关系,就可省。

作文是星火专八作文题集上的,考借钱会不会损害友谊(今年有点偏对吧,,)广外有好几年都考的这上面的题,不然就是考原题(虽然大家不应该报这种侥幸心理,比如今年),大家在平时练习的时候要多注意,总结自己的观点,对每个题目都有些自己的观点,不然考试的时候容易没话说。我当时准备的时候,就看到过这个题目,竟然断定不会考就跳过了,结果竟然考这个!(推荐韦小亮的GRE作文大讲堂还挺实用的)

今年的翻译比较简单,英译汉就考书是人们最真挚的朋友,阅读好书是一种享受,但也要多涉猎文史哲自传等等的书,不仅是娱乐而且是教育。还不能忘了诗。朋友有时会离开我们可是书永远不会离开之类的,不难。

汉翻英就讲如果说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19世纪是英国的世纪,18世纪是法国的世纪,那么7到13世纪就是中国或者说是唐宋的世纪。中国的盛世都是靠“礼乐”的统治,做人要重“仁义”,治国要重“礼乐”等等,也比以前感觉简单。

总之,今年写作与翻译只要时间来得及,卷面工整应该容易得高分。基英的话真的就看积累了。希望能帮到大家。

浅析翻译与传播的关系 篇3

摘要:翻译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近年来,从传播学视角进行翻译研究逐渐增多,理清翻译与传播的关系必要条件。本文从翻译的目的,翻译对传播的作用等方面阐释了翻译与传播之间的关系问题。

关键词:翻译本质;传播学;翻译与传播关系

21世纪是一个信息知识爆炸的时代。科技的发展加速了信息的交流速度,东西方文化前所未有的相互交流渗透。在这些国际信息的传播和交流的过程中,翻译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左右,他是信息交流的的桥梁和纽带。 从学科的角度看传播学与翻译学分属于不同的学科,但随着信息的发展,全球化的深入,传播与翻译之间的交叉也越来越明显的显露出来。本文从翻译的定义,翻译目的等方面阐述翻译与传播的关系。

一、翻译的传播本质

从传播的定义来看,传播是一个沟通参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发送者,中介和接受者,从而在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形成了传递和交换关系。任何信息的传递和交换都可以看作是一种传播。翻译是通过语言的转换将一种语言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表达传递过程。由此可以看出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信息的传递,是一种传播,是一种涉及两种语言的,跨文化之间的传播。

传播的过程涉及四个基本要素,传播者,传播内容,媒介和受传者。传播过程中四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了重要的三个环节:信息传达,信息接收,信息反馈。信息的传达中,传播者根据一定的目的在信息海洋中选出有关的信息内容进行传播。确定内容后按照不同的媒介特点进行信息转换成不同的符号。在翻译中,译者恰恰是根据翻译的目的选取相应的文本,将文本信息由原语符号形式转换成译入语符号形式进行传递。在信息接收环节,受传者根据符号进行“解码”,将符号转换成了信息。在翻译过程中,读者接收到的是译者译制的带有原语信息的译语符号,通过“解码”译语符号,接收到原语信息。译入语读者并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能动的接受。反馈,是在传播过程中,受传者接受信息后,运用代码将自己的感受、评价以及愿望和态度向传播者所做出的反应。传播者可以从其预期的受传者的反馈中,及时调节和改善传播行为,进行更有效的传播。在笔译中反馈环节短期并不明显,但长期仍可以得到相应的反馈,但在口译过程中,译者可以得到即时的反馈,能够对译文进行及时调整。可见,翻译的过程实质上是传播的过程。

二、翻译与传播的关系

(一)传播是翻译的目的

翻译是一种由目的的行为,任何一种类型的翻译都有其各自不同目的。而任何传播也都是具有目的性的,传播的目的在于协调传播过程中的各个要素以便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翻译与传播在具有目的性的方面是一致的。

就翻译目的来讲,不同的学派对翻译目的的解释不同。早期的翻译学者们有着“二分法”的争议,是“word for word”翻译还是“sense for sense”的翻译。“word for word”翻译,目的在于达到语言形式上的对等,“sense for sense”的翻译目的在于达到意义上的对等。语言学派翻译家奈达强调翻译要再现原语信息,这些信息包括文体信息,情景信息,心理信息等,使译语的接受者与原语接受者接受到同样的信息。虽然,不同学派的解释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要将原语信息(形式,意义,思想,文体,修辞,文化等)的通过转化为目的语的形式传递给译入语读者。由此可以看出,翻译的根本目的就是有效的传递信息,(而翻译主要研究如何转换才能达到有效)。

(二)翻译是传播的方法和手段

在上文中我们阐释了翻译的本质是一种跨越两种语言的特殊的传播。翻译对于传播又具有怎样的作用呢就?翻译是传播的方法和手段,尤其是在国际传播,跨文化传播和全球传播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跨文化传播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群进行传播和交流。无论是国际传播还是全球传播都可以理解成为一种跨文化传播。都是不同国家之间进行传播和交流。由内向外传播,把本国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信息传达给其它国家。由外向内,将其他国家的重要信息传给本国人民。在这些传递的整体过程中,都离不开翻译的桥梁。例如,我国改革开放初期,需要大量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但大多数国内工程师都无法阅读外文信息,这时就使用翻译的手段,将这些先进技术信息传递给接受者。在此过程中,可以说翻译功不可没。再如,当前形势,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中国文化要走出去,怎样才能走出去,必须依靠翻译。由此可见翻译是传播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三、结论

综上所述,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传播,翻译与传播相辅相成的,传播是翻译的目的和出发点,翻译是传播的方法手段。翻译是一门与多门学科都有交叉学科,翻译的跨学科研究也是学科热点。理清翻译的传播本质和翻译与传播的关系,有助于我们从传播的角度研究翻译,为翻译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刘军平.西方翻译理论通史[M].武昌: 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

[2]谢柯,廖雪汝.“翻译传播学”的名与实[J].上海翻译,2016(1).

翻译实践中翻译与文体的关系 篇4

翻译是一项对源语言表层结构及深层结构深入理解并整合成目的语, 以达到意义转换目的的语言活动和思维活动。这一过程涉及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比较语言学、文体学、语义学、符号学、比较文学、心理学及逻辑学等方方面面, 可谓博大精深。其中, 从文体学角度探讨文体与翻译的关系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不容小觑。这是因为翻译学和文体学两个研究领域的研究目的是相辅相成的, 即如何凭借有效的语言手段进行社会交流。二者都强调交流功能的社会标准;同时, 二者也都考虑到文风的时代性及风格的个体化。随文体之异, 原文风格之异, 调整译文风格是翻译活动的基本准则之一, 从而保证译文风格与原文风格的一致性。

任何一门语言都有形式各异的文体类别, 不同类别相对应具备不同的文体特点。以英语、汉语为例, 要想在两种语言转换中顺应原文的需要, 做到量体裁衣, 译者必须熟悉英汉两种语言中各种文体类别的语言特征, 在翻译实践中准确把握原文中的情感、语气、语调、意蕴等, 使译文的文体与原文的文体相适应, 以及与原文作者的个人风格相适应。翻译的目的同时还要结合社会的需要。翻译有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两种, 文学翻译包括国内外文学作品, 然而, 非文学翻译涉及到诸多专业学科领域, 包括法律、医学、经济等文体。基于文体类别上的翻译能够体现不同领域思想的表达, 有利于各种文化形式有效的对外传播、宣传与交流, 文体翻译对于文化交流有着至关重要的价值。

二、文体的分类及对翻译活动的影响

不同文体在遣词造句和旨趣韵味上各具特色, 而一种文体在两种语言的碰撞中必然会产生美妙的火花。在译文中保留原文的旨趣和弦外之音是探讨文体与翻译关系的最终目的。以英语为原语, 汉语为译语为例, 英语共计有六种主要文体, 即新闻报刊文体、公文文体、论述文体、描写及叙述文体、科技文体和应用文体。不同的文体在翻译过程中侧重点不同, 如:应用文体重介词的翻译;描写及记叙文体重情态 (人物性格特征、心理描写、对话描写) 的翻译;新闻报刊文体重英汉习惯性语序的调整;科技文体重动词形态的翻译和倍数表达法的对译;公文文体重长句的翻译;论述文体重词的翻译。只有抓住了不同文体翻译中的侧重点, 翻译活动便更有规律可循, 更规范, 译出的文章也就能与原文本意相差无几, 甚至能在原文的基础上锦上添花。

从文体学角度出发文体大致可分为文艺文体与应用文体两大分支, 即上文中提及的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之分。由于文艺作品的虚构性、目的的不显著性和读者的不确定性, 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可以有较大的创造余地, 如翻译双关语或其他无法移植的语言现象时可以在译入语中创造效果类似的双关语或语言现象以达到效果对等;译者还可以通过作品选择、内容增删、措辞的倾向性达到译者的目的。相对应而言, 应用文体的翻译则强调客观真实性, 不能有任何虚构和想象成分, 所以翻译时既要根据需要对原文增删或改变原文的措辞, 也要保证原文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否则可能引起严重后果或法律后果, 如使用手册、合同、法律、医药等实用性文本的翻译。无论是文艺文体还是应用文体, 如果其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在社会、文化、教育等方面出现差异, 这就涉及到翻译时不同等级词汇和句法结构的选择。应对这种地域、文化差异, 翻译时在遣词造句上可以视情况在语言使用、内容增删等方面照顾读者需求。如读者文化层次偏低可以简化原文语言;如读者对国外文化背景情况不了解时也可以增加背景情况的介绍。

三、因文体差别引发的翻译障碍及解决方案

基于文体类别上的翻译涉及诸多理论及现实因素或限制条件, 系统上来讲, 可大致分为七点:

1.在翻译这个较为复杂的过程中, 我们应对两种语言和文化都有着比较深刻的理解, 这样才能解决翻译过程中遇到的源于两种语言差异而造成的困难障碍等, 比如说英语重形合和汉语重意合的区别、英汉语义的对比、英汉句法结构的对比、话语和篇章结构的对比和语言外因素的对比。我们需要从两条种语言的各个方面去发现相似性和差异性, 为翻译活动打下坚实基础。

2.翻译实践过程中, 很多具体问题都会冒出来, 简简单单的一句“将意思表达出来”做起来并不容易。这些问题是译者和学者研究的对象, 翻译界围绕这些问题展开的论战大致内容如下:直译还是意译, 功能对等还是形式对应, 重原文形式还是重原文内容, 靠近源语还是靠近译入语, 以作者为中心还是以读者为中心, 原作者的写作目的和译者翻译的目的。我们应当从这些不同的角度来理解翻译的概念, 更好地帮助我们的翻译实践。

3.从翻译单位 (音位、词素、词、词组、句子、话语或语篇) 的角度分析原文, 取舍译法, 灵活翻译。有人为了忠于原文, 他们在翻译过程中亦步亦趋, 把翻译的本质和过程规定的很死板, 这只能说明这些人没有真正认识语境交流的本质。死板的翻译不可能忠于原文, 读者一看到这个句子就能知道其中的意思, 因为按照原文字字照搬的方法读者并不能读出同样的意思, 因此就根本谈不上忠于原文。在以句子为翻译单位的总的原则下, 尽可能将翻译单位扩大是译者所应努力的方向。

4.要善于从语言的各个层面上发现各种西化翻译方式。翻译西化可以在语音层上出现, 可以在词语层出现, 可以因短语内词与词之间语义修饰关系不同造成, 也可以由语法结构的不同造成, 还可以由成语表达法的差异造成或套语的差异造成。可见, 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上都有造成西化的因素。

5.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了解英汉翻译中最常用的技巧十分重要。原语和译语差别很大, 不变通就无法翻译, 所以翻译的技巧实际上就是变通的技巧。翻译实践中有很多常用的技巧, 主要包括:词性转换法、加减重复法、反面着笔法、分合移位法、定语从句的译法、状语从句的译法、被动语态的译法等。对这些技巧的深入了解可以帮助译者在很多情况下融会贯通, 甚至打开新的思路, 创造出新的方法。

6.在翻译实践中对翻译过程的描述是十分重要的, 读者通过这一描写更加具体地了解到译者的翻译思维活动, 从而更好地把握原文的大意和主旨。我们描写翻译过程的不同模式, 通过一种较容易懂的角度和方法来指导学习者的实践活动。

7.由于翻译工作者本身职业的局限性, 对应任何文体译员在决定采用何种翻译策略和翻译形式, 如全部翻译、部分翻译、总结性翻译、翻译的自由度——即形式上与原文的接近程度, “直译”或“意译”——方面等, 这都是译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所在。应用文体如金融、法律、传媒、医疗、教育等因委托人的要求译者的自由选择性会小很多, 而以创造性为主的文艺文体相较而言译员会有更大的选择空间。只是, 无论对于哪种文体, 翻译工作往往由一人完成再由一两人审校把关, 这就使译文往往带有较多的个人语言特征, 而译者往往也不是本领域该领域的专家, 这就使翻译出的译文不是该领域公认的语言。因此, 译员还要强化在各个学科的专业性, 优化翻译学理论的学习方法, 使共通的翻译理论尽可能应用到更多领域, 使译文更加专业规范。同时我们还需要改进翻译程序, 避免“一家之言”, 从而发挥集体智慧。

四、结语

王佐良先生曾说, 文体学的贡献之一是使语言工作者把眼光从单句转移到整篇谈话和文章上面。现代语言学家、文体学家和翻译学家不仅要注意词与词、词与句子之间的关系, 还要研究句子与段落、段落与篇章的整体关系及思想主旨。否则, 译文将零零散散, 失去原文的语言特色和连贯性。理论上说, 翻译的任务就是在目标语中寻找与源语言相对等的词语和表达方式或结构。早前翻译更多注重的是两种语言字面安意义上的对等, 而从文体学的角度看, 对等包括意思、形式、感情色彩最大限度的对应。在今后的翻译工作中, 文体的对应无疑被赋予更大的关注。

通过对翻译与文体关系的探讨能使译者和读者了解到基于文体类别的翻译的重要性, 同时根据文艺文体和应用文体介绍典型范例, 结合理论与实际深入探索文体翻译的规律和技巧, 从而指导译者和读者在翻译实践中真正去把握文体的深刻内涵, 准确有效且不失创造性地翻译出原汁原味的译作, 使得优秀的外语作品在本国之外的国家也能够传达出其深层的意味, 实现文化交流的本质目的;同时也使读者在了解原作精髓的前提下学会甄别优秀的翻译作品, 在译作中也能领略到和原文相同的艺术效果。

摘要:翻译是人类最重要、最古老的语言活动和思维活动之一, 翻译在人际沟通、商务往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科技振兴、学术交流、文化传播、文明传承、国际关系、全球治理等方面都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翻译从来都不是单一的纯语言活动, 它涉及到经济社会方方面面。随着文化多样性纵深发展, 文体在翻译活动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基于文体类别上的翻译不但能尽可能传达出原文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 还有利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有效地对外传播、宣传与交流, 文体翻译对于文化交流有着至关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翻译,文体,影响,对策,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刘宓庆.文体与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12.

[2]李长栓.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04.

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篇5

写作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智力活动,它可以反映一个人知识范围大小,认识水平高低,思维品质优劣,写作能力高下。中学生作文能力能否优化,有赖于观察、阅读、想象、创造、表达以及从属能力等作文结构能力的协调发展和全面提高,正如“木桶理论”所揭示的,构成木桶的哪一块木板都不可或缺,也不可太短,否则,必然影响木桶的容载总量。这些能力结构因素统筹兼顾,同时培养和训练,作文能力的后劲才足,作文的能力目标才可达到。

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作文成功的最近通道。阅读能力是指学生积极涉猎书海,不断接受文化熏陶,主动培养审美情趣,为作文大量储备知识的能力。语文教学大纲规定,每个学生高中阶段“课外自读不少于300万字”,这是对学生阅读的最低要求,是下限。一个学生缺乏阅读能力或者说这种能力低下,知识心理就发育不全,很难激发作文兴趣。大文学家杜甫曾深有体会地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个人如果生活经验欠缺,书本知识贫乏,写作时必然腹空笔涩。茅盾先生曾说:“一个作家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而能深刻领会其构思、剪裁、塑造形象的好处,并且每读一遍会有新的心得,这就意味着他的欣赏力在一步步提高;而欣赏力的步步提高反过来会提高表现能力。”实践告诉我们,大量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阅读其他相关书籍。既可以继续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扩宽知识面,又可以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鉴赏能力,还可以逐步丰富他们的语言、词汇、写作素材,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

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项周期性较强,见效相对缓慢的工作,需要师生双方的长期共同合作,积极参与。广积博蓄,厚积薄发,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提高学生的鉴赏力入手,指导他们反复品味课本中的重点篇章,背诵精彩的语段;还要依据各类文体的写作特点,提出阅读重点,点化阅读难点,教给阅读方法,用好教材这本范本;教师还要定期给学生推荐一些必读书目,介绍一些报刊杂志,范读一些美文华章;要求学生床头桌前,常备一些可读的东西,闲暇时间能读多少读多少,并做到持之以恒。

●从国 文科,咱们将得到什么知识,养成什么习惯呢?简括地说,只有两项,一项是阅读,又一项是写作。要从国文科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阅读是“吸收”的事情,从 阅读,咱们可以领受人家的经验,接触人家的心情;写作是“发表”的事情,从写作,咱们可以显示自己的经验,吐露自己的心情。在人群中间,经验的授受和心情的交通是最且要的,所以 阅读和写作两项也是最切要。这两项的知识和习惯,他种学科是不负受与和训练的责任的,这是国文科的专责。每一个学习国文的人应该认清楚: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从而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就是学习国文的目标。

——《略谈学习国文》,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2至3页

●从前教人作文,别的不讲,只教把若干篇文章读得烂熟。我们且不问 其他,这读得烂熟的办法并不能算坏。读书就是要把一些成例化为习惯。

——《“通”与“不通”》,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402页

●现在一说到学生国文程度,其意等于说学生写作程度。至于与写作程度同等重要的阅读程度往往是忽视了的。因此,学生阅读程度提高了或是降低了的话也是没有听人提起过。这不是 没有道理的,写作程度有迹象可寻,而阅读程度比较难捉摸,有迹象可寻的被注意了,比较难捉摸的被忽视了,原是很自然的事情。然而阅读时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 切的关系。单说写作程度如何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问那比较那捉摸的阅读程度。

——《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点》,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58页

●有些人把阅读和写作看作不甚相干的两回事,而且特别着重写作,总是说学生的写作能力不行,好像语文程度就只看写作程度似的。阅读的基本训练不行,写作能力是不会提高的。常 常有人要求出版社出版“怎样作文”之类的书,好象有了这类书,依据这类书指导作文,写作教学就好办了。实际上写作基于阅读。老师教得好,学生读得好,才写得好。这样,老师临时指 导和批改作文既可以少辛苦些,学生又可以多得到些实益。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491页

●阅读习惯不良,一定会影响到 表达,就是说,写作能力不容易提高。因此,必须好好教阅读课。譬如讲文章须有中心思想。学生听了,知道文章须有中心思想,但是他说:“我作文就是抓不住中心思想。”如果教好阅读 课,引导学生逐课逐课地体会,作者怎样用心思,怎样有条有理地表达出中心思想,他们就仿佛跟作者一块儿想过考虑过,到他们自己作文的时候,所谓熟门熟路,也比较容易抓住中心思想了。

总而言之,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493页

●所谓写作,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从 外面得来的见闻知识,从里面发表的意思情感,都是写作的材料;哪些材料值得写,哪些材料不值得写,得下一番工夫。材料既选定,用什么形式表现他才合适,用什么形式表现他就不合适,得下一番 斟酌的工夫。斟酌妥当了,便连布局,造句,遣辞都解决了。写作不过是这么一个过程,粗略地说,只要能识字能写字的人就该会写作。写作的技能所以要从精读方面训练,无非要学生写作的比较精一 点。精读教材是挑选出来的,它的写作技能当然有可取之处;阅读时候看出那些可取之处,对于选剔与斟酌就渐渐增进了较深的识力;写作时候凭着那种识力来选剔与斟酌,就渐渐训练成较精的技能。

——《论国文精读指导不只是逐句讲解》,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71页

●教学生阅读,一部分的目的在给他们个写作的榜样。因此,教学就得着眼于

(一)文中所表现的作者的积蓄,以及

(二)作者用什么功夫来表达他的积蓄。这无非要使学生知道,胸中所积蓄要达到如何充实而深美的程度,那才非发表不可;发表又要如何苦心经营,一丝不苟,那才真做到了家。学生濡染既久,自己有数,何种积蓄值得发表,决不放过;何种积蓄不必发表,决不乱写;发表的当儿又能妥为安排,成个最适合于那种积蓄的形式,便算达到了作榜样的目的。

——《论写作教学》,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441页

●多方面地讲求阅读方法也就是多方面地养成写作习惯。技术拙劣与思路不清得毛病自然渐渐减少,一直减到没有。所以阅读与写作是一贯的,阅读得其法,阅读程度提高了,写作程度没有不提高的。

——《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60页

●阅读与写作是对等的两回事,可不是彼此不相干的两回事,认真阅读有助于练习写作。

——《评〈读和写〉》,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553+页

●至于多诵文篇,故有俾于作文,然目的不仅在练习作文。阅读教学之目的,我以为首在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教师辅导学生认真诵习课本,其意乃在使学生渐进于善读,终于能不待教 师之辅导而自臻于通篇明晓。课外更读选本,用意亦复如是。果能善读自必深受所读书籍文篇之影响,不必有意模仿,而思绪与技巧自能渐有提高。我谓阅读为写作之基础,其意在此。

——《语文教育书简》之十五,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726页

●读与写的关系密切。善读必易于达到善写,善写亦有裨于善读。二者皆运用思考之事,皆有关学科知识与生活经验之事,故而相通。

——《向善读善写方面努力》,见《重读叶圣陶•走入新课标》第118页

●所谓善读善写,非可求成于一旦,端宜积之于平时。看书不仅知其梗概,还须察其用心,衡其工夫。含蓄之意,思想之路,均宜细求。进一步则不仅诵其文而已,还须自出己见,衡其得失,孰去孰舍,孰可师孰不可师,乃真达到活读 书之境界。复言作文,不仅成篇而已,还须求全篇之完整,考虑读者对象之能否通晓,进一步则考虑如何则于人更有益,如何则更可以感人。

——《向善读善写方面努力》,见《重读叶圣陶•走入新课标》第118页

●阅读是什么一回事,是吸收。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料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料。要做一个社会主义时代的公民,吸收精神上 的营养料比任何时代都重要。写作是什么一回事?是表达。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人家知道,或者用嘴说,或者用笔写。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这 两件事,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是经常需要的。这两件事没学好,不仅影响个人,还会影响社会。说学习语文很重要,原因就在这里。

写作与翻译的关系 篇6

[关键词] 译者;作者;伦理关系

[中图分类号] I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1763(2016)06—0102—05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ranslator and the author is the most important one in translating process. In the changing soci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ontext, the eth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Zhou Shoujuan and the author in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appears to be more complex and transitional, which is characterized a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a master and a servant, half master and half servant as well as a servant and a master. This relationship is not only the reflection of the society, but also the result of his translating purpose. To study his relationship with the author will facilitate the understanding of translating situation at that time.

Key words: translator; author; ethical relationship

一 引 言

所谓伦理便是人际关系如何以及事实行为应当如何(Thiroux, 2005:2-3)。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与各翻译主体形成一定的伦理关系。在这之中,译者与原文作者的主体间关系是最重要的一对关系。之所以很重要,是因为作者作为翻译活动的前提主体,没有其创造出来的文化产品,翻译活动就失去了存在的可能性与必要性;而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构成主体,没有其策略技巧的选择实施,没有其译作的生产生成,翻译活动就根本无法实现。

比起林纾、周桂笙等译界前辈,民国初年翻译家周瘦鹃算得上是后来居上者。据笔者统计,自1910年翻译改编《爱之花》开始到1919年,周瘦鹃翻译作品达188部之多,涉及的国别与作家之多之广,堪称时人楷模。他翻译最多的前三位作家是英国的柯南道尔,有11篇、法国的莫泊桑,有8篇,以及美国的亚塞李芙,有7篇。其次有大仲马、笛福、伏尔泰、华盛顿·欧文、雨果、马克·吐温、托尔斯泰、霍桑、狄更斯、莎士比亚等,可见其选择翻译文本眼光与品位之高也是时人无法比拟的。鲁迅评价其1917年翻译出版的《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丛刻》三册有“空谷足音”之感。在施蛰存主编的《中国近代文学大系(翻译文学卷)》共18部中,周瘦鹃的译作达6部之多,足见其地位之高,影响之大。那么,周瘦鹃的翻译目的何在?在民初时代背景下他与原文作者形成怎样的翻译伦理关系?

二 民初社会伦理

民初占主流的社会伦理观念仍然是传统儒家伦理。传统的自然经济要求其社会生活的道德核心是“忠诚”。人们在评价彼此的道德行为时也以“忠诚”作为基本的道德原则。深受儒家傳统伦理熏陶的周瘦鹃与当时各翻译主体的伦理关系毫无疑问地带上封建等级制度的特征,其核心仍然是“忠诚”,既要忠诚于原文作者,又要忠诚于翻译活动的赞助者和读者。

然而,明清以来萌生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作为对传统自然经济的历史对立,在道德世界建设上所要求的核心不再是“忠诚”,而是“信任”。因为市场经济的一切制度工具,一切运行方式,从商品市场上的买卖到资本市场上的借贷,无不体现着信用关系。民初翻译小说市场逐渐建立,商品意识迅速渗透小说家的翻译和创作过程。作为社会转型时期的译者,周瘦鹃不可避免地受到这种“信用”伦理观念的影响,它要求周瘦鹃的翻译行为首先必须获得其他各翻译主体的“信任”。

三 民初周瘦鹃的翻译目的

行为主义者认为,任何人类的实践行为都有一定的目的性。因而,译者也受到其翻译目的的制约,也就是说,整个翻译过程每一个选择,包括原文作者和原文体例的选择,都是由译者所要达到的目的所决定的(Nord,2001:29)。民初社会与家庭环境的变化使周瘦鹃的翻译从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经济目的。一方面,当城市进入商品经济社会以后,知识阶层追逐利益不再为士人所耻笑,积累财富成为刺激知识阶层不断进取的强心剂。另一方面,周瘦鹃从小父亲去世,家境贫寒,依靠母亲和妹妹在“虞德记”的商号做女红维持生计,经济上急需改变现状。1911年他在《小说月报》上发表翻译小说《爱之花》之后得十六块银元,“虽然不算很多,但对于一直在贫穷线上挣扎的周家来说,却是一笔很可观的收入,全家人欣喜若狂,好像买彩票中了头奖一样。因为那时的十六块银元是可以买好几石米的”1963年4月24-25日香港《文汇报》第6版“姑苏书简”专栏。。翻译小说给周瘦鹃所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使他决意辞掉教书的工作,“下海”专门从事小说翻译。他在选择翻译文本时不得不考虑市场读者的阅读水平以及审美情趣,晚清时期流行的浪漫小说和侦探小说无疑影响着周瘦鹃的翻译文本选择。

然而,民初社会,军阀割据,社会动乱,作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近代知识分子,周瘦鹃与其前辈一样,在面对国家危机时无法摆脱干预社会的情怀。因为人的社会性存在使人的主体性凸显,才使人有了责任、义务,所以出生在一定社会的个人具有某种责任和义务,不管他是否愿意(高兆明,2005:50)。晚清民初文化社会规范的突变,向西方学习是必经之路,中国主流知识分子把翻译推到一个极触目的位置。周瘦鹃认为“惟有多作爱国小说,以深刻之笔,写壮烈之事,俾拨国人之心弦,振振而动,而思所以自强强国之道。”1921年7月3日《申报·自由谈》第13版,小说特刊第25号。此时出于救国需要而翻译的周瘦鹃不仅把译本当成赚钱的工具,而且还是宣传政治的喉舌。周瘦鹃在《礼拜六》前百期上发表的译作中,爱国小说和军人小说仅从篇数上看就达9篇之多,超过了他同时期同类题材翻译的数量。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小说都集中发表在1915年5月9日国耻日前后。

四 民初周瘦鹃与作者翻译伦理

关系表现形式

由上分析可知,在翻译选目上,民初的周瘦鹃或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需要,或受到爱国热情的驱使,选择了大量言情小说、侦探小说或爱国小说进行翻译。在翻译思想上,民初的周瘦鹃摆脱不了转型时期社会混杂的“忠诚”与“信用”伦理思想,因而使他在具体翻译方法上与原文作者主要形成了三种伦理关系。

第一种主仆关系。在此类关系中,译者并不重视原文作者,原文意识淡薄,其译作大多不注明原作者姓名,翻译中并不紧跟原文作者的思想,但却比较重视译文读者,关心他们的期待视野、欣赏水平、兴趣爱好。善于抓住读者的心理,容易获得读者的认同。1910年周瘦鹃就读民立中学期间,从城煌庙的旧书摊淘回一本《浙江潮》杂志,其中一篇讲述法国军官爱情悲剧的英文笔记,让他为之倾倒,遂把它改编成一部八幕剧(话剧),这是周瘦鹃首次尝试翻译。初试译笔的周瘦鹃深受儒家传统思想“忠诚”的影响,译者必须对原文作者忠诚。但是翻译活动中涉及人员复杂,其发起人、赞助人、客户、读者等均参与了翻译过程,根据德国功能派的观点,译者应对所有参与人忠诚。其次,明清以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萌芽使得译者对市场读者的关注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密切。作为职业译者,周瘦鹃深知,读者的接受与否直接影响着他的生活来源。再次,“直译”在晚清没有市场,小说翻译界基本上是“意译”一边倒(陈平原,2005:39)。在此社会背景下,刚刚走上民初译坛的周瘦鹃的翻译要做到完全忠实原文作者是不可能的。

因此,为了获取更好的经济利益,为了更好地表现自己,周瘦鹃从骨子里并没有把原文作者放在首位。笔者在梳理其1915年以前的翻译作品时也发现,其中很多作品既没有作者名字,更没有作者国别;几乎全部翻译小说都不交代原文书名,译本的书名又不是原本书名的译文;很多翻译是据英文译本转译的,原作者的名字也从英文对音转译而无法考证;甚至出现同一个作家,译名也不一样。比如英国侦探小说家Conan Doyle,有时翻译成柯南达利,有时翻译成柯南道尔。法国作家Maupassant在周瘦鹃的译本中有几个译名,分别是毛泊桑、毛柏霜、毛柏三。

不仅如此,周瘦鹃译作中还夹杂着伪译。晚清以来创作与翻译并不严格区分,当时的文学期刊收购作、译稿件也一视同仁,一律按质论价,而且价格不菲,如《小说时报》购稿价格是:“第一等每千字两元半,第二等每千字一元半,第三等每千字一元。”(范伯群,2000:560)因此,能发表一部数万字的稿子其收入在当时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和创作相比较,翻译显得容易得多。在民初社会,受市场经济的影响,译者更为关心译本的销售量,原作者也就成了可有可无的存在。据统计,从1910年到1915年,在周瘦鹃翻译的188篇作者出处不详的有61篇之多。周瘦鹃在《游戏杂志》第5期(1914年4月)发表小说《断头台上》时承认:“系为小说,雅好杜撰。年来所作,有述西事而非译自西文者,正复不少。如《铁血女儿》、《鸳鸯血》、《铁窗双鸳记》、《盲虚无党员》、《孝子碧血记》、《卖花女郎》之类是也”。

在翻译过程中,为了赚取更多读者市场,周瘦鹃充分行使着主人的权力,常常以自己或者讀者为中心,任意增删原文。比如周瘦鹃绝大部分译本标题都不忠实于原文,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周瘦鹃的用心和刻意,他试图通过这些或惊悚、或刺激、或悬疑的题目以吸引读者的注意,一个好的新颖的标题自然会引起普通市民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其购买欲,达到译者的翻译目的。有时遇到原文难解的章节,就跳过不译。此外他还藉着自己报人、编辑、作家的身份,对原文进行大肆改造和重写,把自己完全置于一个主人的地位。例如:

Aksionov was a handsome, fair-haired, curly-headed fellow, full of fun, and very fond of singing.他出落得也唇红齿白,眉清目秀,好算得个美少年。瞧他一天到晚,没有不快意的事情,只谑浪笑傲,拍手高歌。所以人家但见他天天开着笑口,从没愁眉不展的时候。(范伯群,2011:4)

原文作者塑造了一个相貌俊朗的俄国青年,他满头卷曲的金色头发,幽默风趣,喜欢唱歌。作者寥寥几个词语就把主人公的相貌、爱好、情趣生动形象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而周瘦鹃却使用晚清文人惯用的描述人物手法,把主人公描述成“唇红齿白”,使得俄国青年少了一分英气,多了点脂粉味道,其中的复合句显得冗长拖沓,不似原文干净利落。

第二种,亦主亦仆的关系。这种关系是第一种关系向第三种关系过渡时必然要经历的阶段。其实,对于当时晚清意译一边倒的现象,很多译者提出了质疑。比如《小说林》第10期中觉我在《余之小说观》中谈到了译者对于读者应尽的职责。

譬如一西译书,而于其面,书明原著者谁氏,原名为何,出版何处,皆印出原文;今名为何,译者何人。其于日报所登告白亦如之,使人一见而知,谓某书者,即原本为某,某氏之著也。至每岁之底,更联合各家,刊一书目提要,不特译书者有所稽考,即购稿者亦不至无把握,而于营业上之道德,营业上之信用,又大有裨益也。(陈平原、夏晓虹,1997:334)

我认为,为了避免晚清翻译市场的混乱,译者应该把作者的姓名、国籍、译者的姓名等统统标示出来。不仅如此,他还指出,每部译作都应该刊登广告把作者、译者书名等一一标示出来,每年年终时还应该做一个书目提要,不仅方便译者查找,也方便读者购买书籍,不至于重复。这是商业应有的道德,也是对读者负责。我的这一论述,得到当时晚清译坛很多人的响应。周氏兄弟翻译《域外小说集》,基本遵循此规范,即打破原文作者隐身的局面,把作者从幕后拉向前台,从而抬高作者的身份地位。

长期从事翻译并且依赖翻译的周瘦鹃当然知道,译者的职责是把原作者的思想和风格忠实地呈现给读者,但是译者同时也面临一个问题:中西方字法、词法不同,如果按照原文字字直译,就很可能阅读起来诘屈聱牙,造成阅读障碍。表现在同一个译者身上,对待不同原作态度也不同,有时紧跟原作者步伐,字字对译,有时置原作于不顾,任意删改原文,甚至在同一译本也能看出译者的这种游离态度。因此,对于社会转型期的周瘦鹃来说,社会价值的不稳定性、翻译标准的不确定性使得他经常游离于意译与直译之间。周瘦鹃的《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丛刊》中,大部分小说章节和原著一一对应,并未按照中国统一的体例来编排,大量历史说明性文字也得以保留,如《死后之相见》、《义狗拉勃传》等。外国西学人物出场的顺序以及叙述者的叙述角度,也被忠实地翻译了出来,人物与地点的名称都音译,还有大量的外来词汇和欧化句法出现。例如《义狗拉勃传》片段:

His master, a brown, handsome, big young shepherd from Tweedsmuir, would have liked to have knocked down any man, would "drink up Esil, or eat a crocodile," for that part, if he had a chance: it was no use kicking the little dog; that would only make him hold the closer. 大狗之主,為一伟硕之土维土茂少年牧人,貌秀逸,肤作棕色。于时见大狗败,则大愤,几欲尽攫观者而赔之,用泄其愤。一时势汹汹然,若能饮尽意昔尔海水,而食一鳄鱼顾即蹴此小狗,亦殊无济。蹴之愈力,则彼啮大狗之咽亦愈力)(周瘦鹃,1987:41)

原文中作者非常细致运用夸张、比较、比喻等修辞手段把狗主人的样貌、力大无穷的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译者紧紧跟着作者,非常忠实地原文主人的形象表现出来了。

但是,仔细比对原文与译文,我们发现周瘦鹃多次抢过作者的笔头,不时在译文中插入一些表示评价、感叹之类的语言,有时候干脆插入叙述自家的事情。比如:翻译《破题儿第一遭》中“仿佛小学生读书,见了威严的先生,深度都不自在咧”(周瘦鹃,1987:485)。此外,译文中增添大量原文中根本不存在的解释性以及评论性的按语,如他在翻译曼丽柯丽烈(Marie Corelli)的Old-Fashioned Fidelity时,在故事的开头加入了一段话论说爱情:

吾人生斯世界,弗论其为髫龄,为耄年,当罔不知此温馨甜蜜,悲酸凄苦、可爱可怖之一字,曰:情。举凡韵史艳诗,以及回肠荡气之作,皆纬之以男女之情,以情字为标题,以情字为主旨。(周瘦鹃,1987:214)

第三种,仆—主关系。这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翻译生产关系。在这种关系中,译者视作者为权威,不敢有丝毫的逾越,从而成为作者的“附庸”。译者在翻译中紧跟作者,亦步亦趋。从语言的基本要素字、词开始,到段落、篇章,无不是原文的复制。他们遵从于再现伦理的“忠实于原文作者的意图,准确地再现原文文本,毫无增删、毫无更改”(Chesterman, 2001:139)。上世纪20年代以后,周瘦鹃的翻译越往后走,越出现重视原文作者的趋势。译者的原作意识逐渐加强,政治性减弱,因而文学的艺术性、趣味性地位上升。译者与作者的仆—主关系愈加明显。1921年3月20日第14版他在《小说特刊》第10号上谈到:

持花镜前,观镜中花影,一瓣一萼,悉与真花同。持紫兰,镜中现紫兰,持玫瑰,镜中现玫瑰,移译西方名家小说,亦常如是,庶不失其真,今人尚直译,良有以也。然中西文法不同,按字直译,终有钩辀格磔,奈何。

周瘦鹃以镜前持花为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译者应运用“直译”的手段。在翻译中,周瘦鹃对原文作者没有丝毫懈怠,在翻译《大义》TheTraitors Mother时,周瘦鹃首次附上了马克西姆·高尔基的小传:

麦克昔姆高甘(Maxime Gorky),真名曰潘希高夫(M.A.M.Pyesnkof),以1868年3月14日生于尼尼舒夫高洛。读书既成,颇事浪游,数年间流转工作,不名一业,尝为稗贩,为厮役,为园丁,为船坞工人,时复无业,为浪人。居恒好杂处,于俄罗斯贫民及下流社会中捡拾闻见,著为说部,故其所作,多为无告小民请命者,有《麦加区特拉》(Makar Chudra)、《哀密良壁勃甘》(Emilian Pibgai)、《乞尔加希》(Clelkash)、《托斯加》(Toska)、《麦尔佛》(Malva)、《同伴》(Comrades)、《间谍》(Thespy)诸书,均名。此外又有短篇小说三卷及剧本一种。其人尚存,今仍从事于著述如故。(周瘦鹃,1987:444)

寥寥三百字,对高尔基的生平与著述勾勒了一个轮廓,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用笔言简意赅。这里特别提到了高尔基所从事的职业,曾做过小商贩、杂役、园丁、工人等,因此结识了很多下层劳动人民,了解了俄罗斯下层社会的生活状况,创作了很多反映下层劳动人民的作品。其他一些作家的传略,也大多写得概括简约,首尾咸具,令人一目了然。这少到二三百字多到五六百字的简介充分体现了译者对原文作者的尊重,译者并不是对每个原文作者进行详细介绍,而是在篇幅不大的文字间,把原文作者的出身背景、在文学上的贡献做了高度中肯的概括。

在《丛刻》中周瘦鹃第一次集中地向中国读者介绍了欧美各国40多位作家,其中包括谈福(现通译笛福)、迭更司(狄更斯)、哈代、史蒂文生、科南道尔、伏尔泰、白尔石克(巴尔札克)、大仲马、陶苔(都德)、欧文、霍桑、挨兰波(爱伦坡)、马克·吐温、杜瑾纳夫(屠格涅夫)、托尔斯泰、贵推(歌德)、盎特逊(安徒生)等。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周氏是仔细研究了原文作者的。这一点,他无疑效仿了晚清前辈严复。然而严复只翻译了8种作品,而周氏面对的是一个庞大的作者队伍,要搜罗不同国家作者的有关信息对于一个译者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更何况他对作者的介绍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有些评价相当中肯,如果没有对原文作者精心研究是不可能做到这样的。鲁迅评价《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丛刻》说:“又每一篇署著者名氏,并附小像略传。用心颇为恳挚,不仅志在娱悦俗人之耳目,足为近来译事之光” (王智毅,1993:310)。中国早期的译作,不写明原作者,更不标姓氏的外文,这是一个较为普遍的弊端。周瘦鹃的译作则极为规范,甚至可供学者作研究之用,更何况有些原作者的“略传”在中国也是第一次介绍,也属首创。

不仅如此,周瘦鹃还注重忠实传达原文的精神和内容。他非常喜欢翻译莫泊桑,并在《译者言》中表示要着意体现出莫泊桑作品的原味和精神:“这一篇原名叫做 ‘La Revanche 体裁像小说又像剧本,很别致的。毛柏霜的笔本很冷隽,这一篇更在冷隽之中带着 ‘Powerful,实在是极好的作品。我译时很着意,不给他走样,但总没有他那種精神呢。”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周瘦鹃越来越关注原文作者,尽量在翻译语言、修辞以及思想内容等方面契合作者原意。翻看周瘦鹃的译文,尤其是稍后一点的译文,有些基本能做到完全忠实于原文,在意义的表达上,他更是紧贴作者。比如他翻译的《鬼新娘》、《宁人负我》、《红笑》等。

在自己做编辑过程中,他以同样欣赏推崇的态度对待作者,他曾经委屈地说到:“一天百余封信,全是文稿,又为的朋友太多,不能不顾到感情,只得到处讨好,而终于不能讨好,偶一懈怠,责难立至,外界不谅,又因来稿未登,或敷衍未周,而加以种种的责备、种种的谩骂在我已觉得鞠躬尽瘁,而在人还是不能满意。”(范伯群,2011:43)此语足见其对于作者的忠诚。

五 结 语

由于民初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其旧有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仍未完全消失,新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还未完全建立。因此,在道德世界里很可能发生普遍的无序状态,导致译者与其他各主体间伦理关系比较复杂。整体来说,民初周瘦鹃与原文作者的伦理关系由于其自身经济与救国的目的而经历了一个由主仆关系逐渐向仆主关系过渡的动态发展过程,体现了译者对原文作者日益尊重。事实上,当译者的政治狂热被冲淡,对经济的重视上升时,他对翻译的本质认识逐渐加强,对自己肩负的责任理解愈深。

[参 考 文 献]

[1] Andrew Chesterman, Proposal for a Hieronymic Oath, Anthony Pym(ed.). The Return to Ethics, P.139, Manchester: St. Jerome Publishing, 2001

[2] Nord, Christiane. Translating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3] Thiroux, Jacques. P. Ethics: Theory and Practice[M].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6.

[4] 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 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6] 范伯群.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7] 范伯群主编.周瘦鹃文集(4)[M].南京:南京文汇出版社,2011.

[8] 袁圆,屠国元.论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再创下心理能力[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79-83.

[9] 高兆明.伦理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0]王智毅编.周瘦鹃研究资料[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

商务英语信函的写作与翻译浅析 篇7

1 商务信函的语言特征

1.1 商务信函的词汇特征

第一, 选词力求礼貌客气, 多用书面语、谦辞、敬语, 充分体现商务信函规范正式、公事公办的特点。

第二, 多用here、there、where及after、by、under、to、with等复合副词与古体词。

第三, 用词准确、专业。英语词汇中同义词很多, 在书写商务信函时要注意根据语境要求体现语义差别, 力求选词精确、用词得当。

例1:For goods ordered we require payment to be made by a confirmed and irrevocable letter of credit payable at sight upon presentation of shipping documents.

译:所订货物的付款方式, 我们要求凭装船单据, 以保兑的, 不可撤销的即期信用证支付。

例2:Tea:firmer.Strong demand prevailed at the weekly auction where prices gained up to ten pence per kilo in places.

译:茶叶:较坚挺。普遍强劲的需求使每周茶叶拍卖行的价格每公斤涨了10便士。

其中所提及的ordered, confirmed and irrevocable letter of credit, firm, auction都是商贸术语, 在汉语中要根据语境译为“预订”、“保兑的, 不可撤销的信用证”“坚挺”、和“拍卖行”。

1.2 商务信函的句式特征

第一, 句式完整, 多用复杂句。由于英语是一种型合的语言, 主要依靠语法手段来表明其句法之间的关系, 因此, 不管是何种形式的省略都不常见, 而汉语是一种意合的语言, 主要利用语义来表明短语和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因此, 如果在语言环境中意义清楚的话, 几乎任何成分都可以省略。在翻译过程中, 应注意两种语言的区别。

例3:Because of the softness and durability, our cotton bed sheets and pillowcases are rapidly becoming popular, and after studying our prices you will not be surprised to learn that we are finding it difficult to meet the demand.

译:由于质地柔软、耐用, 我们的棉质床单和枕套倍受欢迎。谅你在研究我方价格之后, 自然会感到我们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的原因。

第二, 肯定句多, 否定句少。肯定句使人感到委婉, 而否定句则使人感到生硬。在商务贸易中, 应多用肯定句, 使收函方见信后心情愉悦, 从而促进交易的进行。

第三, 多用固定表达的套语。写作商务信函, 可将某些套语应用到不同信函之中, 既可显示出信函的正式性, 同时又不失礼貌。

例4:We look forward to……

Thank you for your letter of+date……

1.3 商务信函的语气特征

商务信函的语气, 应力求礼貌、客气、委婉, 从而树立来函方的良好形象, 提高贸易的效果。在书写商务信函时, 要多用情态动词、被动语态和虚拟语气。

2 商务信函的翻译原则和实践

英语商务信函翻译是涉及贸易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翻译的质量更是直接影响到贸易双方的利益。一旦出现谬误, 必然会影响贸易双方的交往合作, 进而引起相关的经济纠纷乃至法律诉讼等一系列严重的问题。

2.1 商务信函的翻译原则

第一, 使用书面语言, 力求简洁规范, 采用公文文体;力求正式, 不可过于日常;要注意翻译时格式的变化。

第二, 运用地道的商业用语, 表现信函的商业风格。

例5:Some of the clauses in your L/C No.57 are not in agreement with the stipulations of the S/C.

译:你方第57号信用证中的一些条款与销售合同的规定不符。

第三, 注意细节, 力求完全, 避免错译漏译。翻译时对日期、数量、金额等细节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万不可错译或漏译。

第四, 语气礼貌诚恳。要充分考虑收函人的阅信心情, 留心原文的语气, 对其进行再现。

例6:We shall always be very happy to hear from you and will carefully consider any proposals likely to lead to business between us.

译:我们会很高兴地听到你方消息, 并慎重考虑能达成交易的任何建议。

2.2 商务信函的翻译实践

为使学生掌握商务信函的翻译技巧, 曾要求学生将一份关于纺织品的英文商务信函译成中文, 通过归纳和概括, 本文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 大部分学生对于汉语和英语信函的写作格式的差异有清楚的认识。上交的30份作业中, 有26份作业注意到了汉语和英语在信函写作上的不同, 能译成齐头式, 并且把原位于信件右下脚的日期调整到了信件的左上脚。

第二, 多数学生能基本掌握商务信函的格式化语言、专业术语以及特殊含义的复合词。如Re表示关于, 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用法。C.I.F.表示到岸价, quotation表示报价, commission表示佣金, 都是价格术语。除少部分学生不能掌握外, 大多数都能正确运用。

第三, 对于礼貌的原则, 所有学生都能在其翻译中得到体现。尽管翻译的答案可能和标准答案稍有不同, 但是在语气、用词方面都很好地表达了礼貌和客气。如最后一句话, “如蒙早日复信, 不胜感激。”不少同学就译成了“we are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early reply.”虽然该表达不能完全表达需要表达的意思, appreciate比起look forward to更书面语和正式, 但总体上也体现了贸易一方的诚恳的态度和礼貌的用语。

3 提高商务信函写作与翻译水平的建议

英语商务信函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写作不同与一般的英语写作, 有其独特性。因此, 在商务信函的写作过程中更应该注意到汉语和英语两种不同语言的差异。在商务信函写作中, 中国学生很容易受到汉语的影响, 会想当然地进行写作, 缺乏对英语商务信函语言特点的把握, 应该尽量避免。

商务信函的翻译则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不仅需要熟练掌握贸易的相关知识, 更要对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有清楚的认识。在进行商务信函的翻译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语言因素, 还要注重非语言因素, 如文化、习俗、表达习惯等。

总之, 商务信函的写作与翻译, 需要阅读大量的商务信函以了解其各种不同的格式, 以及不同情况下的变体。应通过多接触表达地道的英语商务信函, 使学生能逐渐达到“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做诗也会吟”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张佐成.商务英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8.

密母传播与翻译的关系 篇8

密母属于社会语用学的范畴, 体现生物学向人文社会科学的一种体现。密母这一概念最早由牛津教授Richard Dawkins在他的提出的。在他1976年出版的《自私的基因》 (The Selfish Gene) 这本书中, 在探讨基因自我复制以及相互竞争促进进化生物进化的基础上, 提出了meme这一个词用来描述文化现象的进化。密母是文化传播和模仿的一个单位, 是文化传播的母体。密母由传播者携带和复制, 不断的被拷贝和模仿到个体的记忆中, 使其成为携带者。在这个意义上密母就像基因一样能够被复制, 也向传染病一样通过一定的媒介传播开来。随着密母这个概念的出现, “密母学”也应运而生。

2 语言中的密母现象的体现

早在1890年, 法国人Tarde就在他的著作《模仿法则》中指出, 社会交际起源的所有相似物都是各种模仿形式的直接或间接的结果。语言正是在这样的传播得到了壮大。每种语言表达方式都有被模仿的可能, 汉语里就有大量的模仿现象。就模仿的方式大致有从下4种。

2.1 引用

引用是直接引用, 不作任何改动。引用的运用是非常普遍的。钱钟书写的围城被成为是掉书袋子, 用典极其丰富。学术论文里的引用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平常的日常谈话和交流也会引用名人名言或者传述别人的话, 这些都是引用。例如, 朱镕基在任职演讲的时候说自己一定要“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这就是引用了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的话, 表达了自己一定要以丞相为榜样为国事尽职尽责。

2.2 移植

移植是语言的形式没有任何变化, 但是使用的语境变了, 产生了新的意思。例如, “玉米, 饭盒, 凉粉”。这三个词本来是指食物的, 但是现在却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它们分别是粉丝为三位超级女生取的绰号。这是利用了他们的名字的发音和这些词语整合出来的新的用法。汉语里面类似的例子还有“青蛙” (指长相丑陋的男子) , “恐龙” (长相丑陋的女子) , “游客” (在bbs上只是浏览不注册的人) , “潜水” (在qq里面隐身的人) , “特困生”指“特爱困得学生”, “研究生”指“烟酒不离身得学生”。这些模仿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词语意义的扩展现象。英语的“gay”这个词一直以来都是指高兴, 前几年一些词典把“同性恋”这个意义也加进了字典。这说明这个用法在使用的过程中得到了社会的承认。

2.3 嫁接

嫁接是指结构没有变化, 但是其中的字或者词语变成了同音异义。这种现象在广告中非常普遍。如“衣 (依) 衣不舍”, “一明 (鸣) 惊人” (眼药广告) , “非常柠檬”“非常男女”, “非常可乐”。在网络论坛我们能看到更多这样的模拟的密母。例如, “昨夜大风刮大树, 独上高楼, 站都站不住。嫁接的情况还包括意义形式没有改变, 但是置于不同的地方而产生不同的联想。

2.4 词语变形

这种模仿方式是复制了发音, 但是自字形改变, 和嫁接不同的是变形词语的意义最终还是要回溯到原来词语所要表达的意义。比如, 网络词语中的斑竹 (版主——网页版面的主持人) , ppmm (漂亮美眉) , 7456 (气死我了) , 8147 (不要生气) 等。

3 翻译密母论

写作即翻译密母 (all writing is translating) .并详细的讨论了它们的进化情况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各种密母为了适应不同时期的社会环境, 以不同的面貌出现, 不断进行复制和传播, 以求生存和发展。随着翻译理论的发展, 翻译密母库中积累的翻译密母越来越多。每一个密母既是对以前密母的继承和复制, 有存在着一定的“突变” (mutation) 。密母在传播中产生变异, 在变异中又得到发展。因此密母的传播是静态的, 而非动态的过程。密母分为共生密母 (mutualist memes) 和寄生密母 (parasitic memes) 。共生密母语宿主互为条件, 共同发展。而寄生密母不利于宿主的生存和发展而自行消亡。如“翻译理论无用论”密母等, 阻碍了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而最终被淘汰。

4 密母传播与归化洋化的关系

4.1 归化翻译与密母的传播

当两种文化初接触时, 由于两种语言的体系差异很大, 目的语的读者对源语的文化很生疏, 很可能因为无法解码外来的密母而拒绝接受感染。在此时, 译者往往倾向于使用归化的翻译方法, 力图使译文接近目的语的读者, 从而较快地使读者接受并加快密母的传播和在异语文化的巩固。在中世纪时, 翻译圣经的工作被视为一个神圣的职责, 都是有僧侣来完成的。当时圣经被视为神的语言不能随意更改, 圣经的翻译都是一字一句的直译。这样译出来的文本不仅晦涩难懂, 而且从一定的程度上限制了圣经的传播范围。现在通行的大多数圣经版本由于采取了归化的方法, 圣经中丰富的隐喻和象征性意象在每一种语言的版本中都采取了不同的喻体, 从而不仅忠实地传达了喻义, 而且加速了圣经的普及。

4.2 洋化翻译和密母传播

归化翻译虽然有助于目的语读者理解源语文本的核心密母。但是归化翻译后的译文中的密母集合和源语的密母集合有很大的差异, 因为原文中的很多密母都在翻译的过程中被删掉了, 剩下的只是核心的密母。这样从表面上看虽然缩短了文化之间的距离, 使译文更加贴合目的语读者的欣赏口味, 却不能真真的使读者了解原汁原味的源语文化。随着目的语读者对源语文化的日益了解, 他们将不再满足于用本国文化生搬硬套地取翻译异国文化的相关密母, 这样将会影响到密母的传播。从这一点看来, 洋化翻译就成为密母传播的要求和趋势了。

语言反映文化, 它不仅是文化的载体, 也是不同文化交流的工具。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趋同必然首先反映在语言的融合趋同趋势上, 语言的融合又首先体现在语言的词汇层次上。通过译介新词术语, 介绍和传播异族国文化;通过这些新词的长期而广泛的流行和使用, 逐渐融入本国语言的词汇中, 从而成为本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翻译是文化传播和融合的必要方式。从密母的角度可以给我们一个新的视角来审视翻译, 衡量归化和洋化的问题。归化翻译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洋化翻译有益于读者更深层次的理解异国文化, 深化文化与文化之间的理解。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归化翻译应成为密母传播的趋势。

参考文献

[1]丕怀安.没因论与翻译的归化和异化[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

[2]张莹.从密母的角度谈异化翻译的趋势[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报, 2003.

汉英对比与汉英翻译的关系研究 篇9

关键词:汉英对比,汉英翻译,关系

一、汉英对比与汉英翻译

1. 对比语言学中的汉英对比

对比语言学更多地被称作对比分析 (contrastive analysis或CA) , 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才形成的一门科学, 它进行的主要是共时的 (synchronic) 研究, 通过比较不同的语言间在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异同, 来寻求语言的变换、对应及干扰等关系, 为语言教学、语际翻译及本族语的研究服务 (潘文国, 2009) 。对比语言学适用于有亲属关系的语言, 也适用于非亲属关系的语言。对比语言学是对多种语言进行共时的描述和研究, 是研究语言在某一阶段的状态, 而一般不关注语言的演变。对比语言学注意相似点, 但更注重不相似点。汉英对比研究包含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 微观范畴包括语音、词汇、语义、语法等, 宏观范畴包括语言习惯、文化背景等。汉英对比可以为对外汉语教学、汉语研究和翻译理论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2. 翻译学中的汉英翻译

翻译学的学科地位已被学术界广泛认可, 学术界正积极地致力于翻译学的建设。翻译是一种历史非常悠久的跨语言和跨文化沟通的手段, 人们形象地将其比喻为连接国家、民族和文化的桥梁。在人类数千年的发展进程中, 翻译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文化的交融、知识的传播、宗教的流传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统计, 目前全世界有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20所高校设置了翻译专业和研究机构。在我国, 经教育部批准, 上海外国语大学于2004年建立了内地第一个独立的翻译学学位点 (二级学科) 。到目前, 我国共有42所高校试办翻译本科专业学位, 获准试办翻译硕士专业的高校已达159所。翻译学的建设与发展, 能有效地指导和规范翻译实践, 也能为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如:语言学、文学、文化学、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

汉英翻译是翻译学研究中的一个点, 其包括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两个层面。理论研究的目的是研究汉英翻译的本质和规律, 探讨汉英翻译的思想, 规范和指导汉英翻译实践等;实践应用方面包括汉英翻译、汉英翻译教学、汉英词典编撰等。同时, 汉英翻译也是我国对外宣传的重要手段。从中国对外交流的情况来看, 我们存在很大的“文化赤字”现象。那么,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经济的发展, 让中国走向世界, 让世界了解中国, 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显得越来越重要而紧迫。加强汉英翻译的研究与实践刻不容缓。

二、汉英对比与汉英翻译的相似之处

1. 遵循汉语为本位的原则

本位原则是指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的落脚点、出发点和立足点。在汉英对比和汉英翻译中, 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汉语。刘宓庆 (2006) 用三个英文词组概括了汉英对比的本位原则, 即“on Chinese, from Chinese, of Chinese”。同样, 汉英翻译的本位原则可以概括为“on China, from China, of China”。刘宓庆 (2006) 指出, 坚持以汉语为本位才能避免引致实践上和理论上的混乱和失当, 避免引致体系上严重的缺失, 才能建立起汉外对比语言学的基本研究框架。同样, 汉英翻译也是以汉语为本。根据文军给出的翻译定义“翻译是译员在具有不同规则的符号系统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文化活动”, 可见翻译的目的就是达成信息的传递, 那么汉英翻译就是要将汉语信息以英文的形式表达出来, 所以说忠实地传达汉语的信息是汉英翻译的首要任务。另外, 汉英翻译还肩负着向世界宣传中国文化, 表现中国核心价值等历史使命。由此, 以汉语为本位是汉英对比和汉英翻译共同的根本原则。

2. 处理汉英两种语言的异同

汉英对比和汉英翻译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都关注于两种语言的异同问题。针对汉英对比, 刘宓庆 (2006) 提出了“相似性”和“非相似性”并重的原则。根据潘文国在《翻译与对比语言学》 (2007) 一文中的观点, 汉英对比的重要任务之一是研究汉英两种语言“同—异—同”, “同中之异、异中之同”、“个别与一般”、“普遍与特殊”等这些理论问题, 旨在为外语教学、跨语言交际、语际翻译、双语辞典编纂等提供理论支撑。汉英翻译也要在理论, 特别是在翻译实践中处理和解决英汉两种语言在语言结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认知习惯等方面的异同, 以达到有效的语际沟通。

3. 旨在达成汉英语际的沟通

实现汉英两种语言的沟通时汉英对比和汉英翻译的核心目标, 可以概括为“化异为同”、“异中求同”。汉英翻译是汉英两种语言沟通的桥梁, 这是不言而喻的。汉英对比表面看起来是强调寻求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 但其根本目的是在对比分析汉英两种语言的异质性, 最终在两种语言和两种文化间构建起沟通的桥梁。正如潘文国 (2005) 在关于对比语言学的哲学思考中所提出的, 对比语言学的目标是“促进不同文化、文明的交流和理解, 促进全人类和谐相处”。针对汉英对比, 杨自俭 (2004) 也指出其任务是“将成果应用于语言和其他相关的研究领域”。

三、汉英对比与汉英翻译的相异之处

1. 汉英对比意在聚合

根据对比语言学的实际和现代对比语言学的发展来看, 汉英对比是从两种语言的事实出发, 最终要寻求统一合理的解释, 因此其拥有聚合的性质。比如, 进行汉英动词时间表达的比较, 最终是要对这两种动词的时间表达给予科学的描述, 做出合理的阐释。

2. 汉英翻译意在分离

翻译学的发展经历了语言学转向、文艺学转向、文化转向、解构主义转向、后殖民主义转向和生态学转向等几个阶段, 译文的接受者、译入语环境、译者的主体性等受到了高度的重视, “唯一”的译本已经不再存在, 翻译成为开放性的过程。英语委婉语表达非常多, 在汉英翻译时候就可以根据语境功能进行翻译。比如:“女厕所”可以用“powder room”来代替“ladies’room”, “脏衣服”可以用“soiled lined”来代替“dirty clothes”等。

四、汉英对比与汉英翻译的相互影响

1. 汉英对比是汉英翻译的理论依据

对比语言学是新兴的翻译学理论的参照和出发点, 因为通过对比研究才能得出关于双语异同的比较准确的认识, 从而使翻译研究减少盲目性。对比研究对翻译的应用理论的建设有着广泛和积极的意义。翻译学自成体系, 是一门独立性的学科。翻译理论的建设必须借助于其他学科, 对汉英翻译理论具有参照意义的有汉语与英语的语法学、语义学、语用学、文体学、文艺美学、修辞学和社会符号学 (刘宓庆, 2006) 。汉英对比分析为汉英翻译在思维差异、语法差异、表现法差异和功能差异等方面提出了各种论题。总体来说, 对比语言学与汉英翻译理论的关系最为密切。

2. 汉英翻译是汉英对比的实践基础

在汉英对比过程中, 无论是从微观角度, 还是宏观角度, 无论是从形式上, 还是功能上, 都是先进行了翻译, 然后进行比较分析, 其本质是一种潜在的翻译。以比较汉英两种语言的抽象性与具体性为例, 先要从语言事实出发, 对比汉英两种语言对统一概念的表达, 如:“望穿秋水———await with great anxiety”, “添砖加瓦———make a little contribution”, “水乳交融———perfect harmony”等, 通过归纳总结, 可以得出汉语表达普遍存在具体性, 而英语表达普遍存在抽象性。

参考文献

[1]江治刚, 李军花.翻译本体研究的哲学思考[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 (2) :59.

[2]刘宓庆.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6.

[3]牛云平.翻译学的名与实[J].河北大学学报, 2007, (5) :130-131.

[4]潘文国.汉英对比纲要[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9.

[5]潘文国.翻译与对比语言学[J].上海大学学报, 2007, (1) :114-115.

[6]文军.翻译使用手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

翻译理论与实践的主要关系论述 篇10

关键词:翻译理论,实践,主要关系,论述

前言

语言是分层、分类的, 在翻译理论中, 抽象思想已无法满足翻译需求, 创建一种哲学语言体系。因此, 翻译理论应把握好与实践的关系, 以辩证思想为核心, 创建一个符合翻译语言需求的哲学思想。这个哲学思想可以将实践与翻译理论合二为一, 满足语言的沟通、精神需求。

一、翻译理论与实践发展现状

在全球经济的影响下, 翻译研究在我国全面开放, 无论是研究视野, 还是研究方法都不断扩张、丰富。在现代语言形态、思想、精神的正向引导下, 翻译研究逐渐涉足语言文化、思想等多个领域, 带来了很多新的研究成果, 其实践价值得到了显著提高。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翻译学家对理论、实践两方面的语言形态进行了非常深刻的研究, 做了精辟论述, 其中最著名的是曹明伦教授提出的翻译之道——理论与实践关系论, 该论述不仅阐明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辩证关系, 还从应用角度入手, 分析它们最本质的思想优势。

从霍姆斯的译学构想, 到曹明伦教授的关系论, 翻译理论与实践的主要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 传统以“翻译”为目的的语言探究行为, 逐渐转向以语言框架为核心, 增设文化、思想、情感内容的研究模式。由此可见, 语言翻译与实践既相互影响, 又自成体系, 可以在发展中呈现科学、合理的设计关系。在翻译理论的帮助下, 翻译实践效果越来越好, 在多种语言翻译实践活动中, 翻译习惯、翻译方式、翻译模型逐渐养成、形成。

二、翻译理论与实践的主要关系

受不同文化、思想、历史的影响, 各国的语言使用规则、规律都各不相同, 所以依照语言功能性设定的语言翻译模式, 可以有多种、多类型的翻译内容, 存在“佳译”、“直白翻译”、“简要翻译”等三种等级, 等级越低、翻译质量就越差, 其实践能力也越弱。

(一) 理论与实践的主导关系

以英文为例, 英译汉过程中, 翻译者经常会采用直白翻译的方法, 将英文词语翻译成直白的汉语, 如:Technically, any substance other than food that alters our bodily or mental functioning is a drug.翻译文:技术上, 除了食品之外, 能改变人们身体功能或精神功能的任何物质都是兴奋剂。以汉语思维去理解这个翻译句子, 显而易见, 它是不符合中国人的语言逻辑的。因此, 理论虽可以定位实践语言结构、翻译模式, 但是它不能够直接主导、全面控制语言逻辑思维的变化趋向, 引导语言在灵动的思想中正确组合、使用。从关系上看, 理论只能为实践提供较为科学、直观、简约的思维框架, 翻译者在实践中应自觉寻找恰当的翻译方式, 将语言的主观思想、客观情感、精神内容完整地诠释出来。理论与实践的主导关系是随着翻译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 二者在主次关系上不停转换、变化, 形成稳定的支撑平台, 为翻译语言创建良好的翻译环境。

(二) 理论与实践的错位关系

“心口不一”是语言常见的一种表达手法, 翻译理论对错位思想进行了完整诠释, 但是在翻译实践中, 翻译者经常会混淆部分理论内容, 无法灵活控制错位思想, 将其应用到翻译中。由此可见, “错位”是理论与实践矛盾关系的关键点, 是需要细心调和、沟通的重点。翻译者的自身素养不同, 他们对错位关系的把握能力也大不相同, 所以, 错位语言需经过翻译者才学、素养、能力修饰才能够完成的翻译任务。在实践中, 不仅要学会双向思维, 结合两国不同的文化特征和语言习惯, 充分理解错位语言的情感重心, 如果侧重于情感宣泄, 应突出语言间的情感冲突, 如侧重理性宣讲, 应突出语言间的逻辑关系, 疏导逻辑语言的“变向”组合。针对语言错位难题, 翻译者应根据不同词汇语义、含义效果, 避免错位关系干扰因素影响词汇翻译效果, 全面提高词汇功能价值。

(三) 语言词汇的影响关系

从理论、实践两个角度看词汇, 有时会出现两种词汇内容,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 该现象也说明, 语言科学是允许思想自由发挥的, 并不是理性、偏激、过分严谨的学科。理论对词汇起到了鞭策作用, 将词汇妥善分类、精确翻译、合理设计, 实践对词汇起到了填充作用, 它可以丰富词汇的情感, 将文化、历史、情感抽象概念有机地与词汇融合到一起。除此之外, 理论与实践都可以暗示、改变词汇顺序和词意内容, 升华材料内容, 解释全新的翻译内容。词汇之间虽然表面上存在影响关系, 但是从根本上讲, 它们的影响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冲突, 也是翻译者选择的重点内容, 正确的选择会让词汇附加正确的思想和情感。理论对词汇的解释能力不强, 因此, 实践应承担一部分词汇解释责任, 丰富词汇含义。

三、翻译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对策分析

综合上文内容, 实践与理论对语言的影响力都很大, 理论作为主体框架、实践作为填充思想, 它们是灵与肉的写照。目前, 大多学者在翻译理论与实践解释上出现了很多理解问题, 很多原始的理论内容已无法适用于现今的语言翻译活动中。所以, 针对这个问题, 翻译研究应摆脱理论束缚, 重新捋顺翻译与实践内容, 拓展翻译语言的能力和方法, 具体改革方案如下:

(一) 创建双“主体”

理论与实践同等重要, 翻译研究应摒弃以理论为主, 实践为辅的传统思想, 创建双主体机制, 将理论框架合理地融入实践思想中。首先, 改变逻辑语言的地位惯性, 总结这类词汇的实践经验和词语的应用习惯, 如果短时间内, 这些词汇的语言环境不会改变, 则应将多余、丰富的实践思想填充进去, 方便翻译者随时选用, 合理选择;其次, 增强翻译言论的实践功能, 提高常见语言的翻译丰富度, 让理论知识与实践相互融合, 提升语言词汇的饱满度, 让翻译者能够在单一的词汇排列方式前, 有多种翻译选择;最后, 根据实践具体的指导内容, 创建“理论规律”, 在自由发挥的基础上, 寻根溯源, 让翻译语言在大方向上体现整体价值。综上分析, 在理论与实践双向主体的影响下, 翻译者需转变语言情景, 让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 创建共享语言资源共享平台, 烘托文本主体内涵。

(二) 重新定义“实践中的理论指导”

原则在现代语言翻译中是一种特殊的规则, 实践者将它称之为“教条”, 作为指导核心, 翻译理论的原则性很强, 任何翻译行为都需遵循原则, 在规范标准下, 翻译词语。由此可见, 理论指导应重新定义, 既表明语言在实践中的功能性, 又能突出语言的理论规范性。同时, 在选择翻译理论和分类词汇时, 翻译者也应优先考虑译文传播的调和能力, 如果翻译渠道闭塞, 实践价值意义不强, 也可以适当转变理论约束体制, 放宽翻译权利属性, 让其获得自由发挥空间。事实上, 翻译思考不完全凭借理论指导, 也需借鉴相应的实践指导, 无论是翻译理论, 还是实践, 翻译者都不能忽略它们的存在, 应在翻译中, 突显理论意志、实践思想, 使译文的功能性进一步增强。

(三) 定位译文功能价值

实践翻译活动在不同渠道传播, 其译文的功能需求也各不相同, 在这个背景下, 译文的控制标准可以根据原始文本的功能形态来确定, 如文本的社会背景、历史文化观念严重, 则应选用符合当时语言习惯、言论规范的词汇, 还原社会词汇, 突出社会本质内容。同时, 选用无意识形态的操控方法, 转变原始文件的文档属性, 利用译文特有的功能价值, 填充语言情感。在实践翻译活动时, 不要过分考虑文本的词汇能力, 要重点分析文本的权属种类, 本着理性的态度翻译官方、严谨、标准要求高的文本, 尽可能依照理论框架填充翻译语言。翻译者也应学会自我丰富, 提升自身翻译素养, 锻炼能够正确评价、估测译文功能价值的能力。在正常翻译环境下, 理论对文本的控制能力并不强, 所以翻译者应从实践入手, 从多角度分析文本潜在能力, 挖掘情感思想, 让文本的功能价值进一步提升。

结论

通过对上文翻译理论与实践主要关系内容进行系统分析可知, 理论与实践同等重要, 二者贯穿整个翻译过程。虽然大多数翻译者都能够清楚理解原文, 但是他们并不能丰富文本的思想情感。所以, 除文本翻译之外, 翻译者也应学会结合社会背景、主观思想、情感变化, 选择适当的艺术表现形态, 然后酌情采用符合目标语规范的词语或句子来传达原文的实质。总之, 翻译理论与实践之间是存在辩证关系的, 二者关系紧密, 在不同翻译文本中, 它们的实用性是根据具体情况拟定的。

参考文献

[1]曹明伦.从教学视角看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 11 (02) :111-118.

[2]黄中习.努力构建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和谐关系——《翻译之道:理论与实践》介评[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8, 12 (10) :150-151.

比喻翻译与常规关系 篇11

【关键词】比喻翻译 常规关系 文化

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既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两种不同民族之间的语言交流,实质上是两种文化的交流。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两个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人能否相互沟通,不仅取决于他们对于语言本身的理解,而且取决于他们对语言所负载的文化蕴意的理解。翻译不仅要考虑语言的差异,还要密切注视文化的差异,以及其中涉及的常规关系。

1.常规关系

1.1常规关系与语言文化

词语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单位,不仅能表达某一客体的概念,而且还能在人们的头脑中引起各种联想。联想是一种“取决于先前经验的概念之间的联系,即由于在意识中出现了一个概念而引起另一个相似,相关或相对立的概念的出现” 。围绕某个概念,在人的头脑里往往储藏着许多有关的信息,在必要的时候便会通过联想出现在脑海中并形成常规关系。这些与词语所表达的概念相关的信息可以称为词语的背景知识”。由于各个民族有着不同的 “先前经验”,各种语言中即便是表达同一概念的对应词语也会具有不同的背景知识,反映着民族文化的差异。

文化背景不同,语言表达中形成的常规关系也会打上大不相同的文化印记。从本体论角度说,常规关系是事物间自身的关系,不以说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从认识范畴来说,常规关系所形成的常规范型(stereotype)是人类集体意识的存在形式和传播媒介;将常规关系运用到语言表达上来,常规关系既可成为语言运演的无形的“符号”,成为无形的“能指”,又可成为语言表达中的可交际单位,成为被推导出来的“所指”。常规关系是集体意识存在的形式和传播媒介,集体意识是群体社会经验的整合,其很大一部分是可以进入“文化”范畴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将常规关系也作为反映在观念层面上的“文化”的存在形式和传播单位。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就可以利用常规关系来把握词语背后的文化内涵。

1.2 常规关系与话语解读

徐盛桓关于含意本体论的研究说:“含意是话语以其叙述的指向性为逻辑中枢并以交际的目的为导向向着话语的含意性作出的映射的结果,表现为利用话语中语言单位的形、音或义来承载的‘言外之意’”。这类‘言外之意’往往在原文中表现为话语的不完全表述,译者对这类不完全表述的话语分析理解时,要从话语完全表述的内容出发,从已表述的内容所体现的常规关系出发去解读话语。常规关系的作用就是在理解过程中“对话语的显性表述中的不完全表述、笼统表述、非概念表述作出必要的补足或阐释,共同使话语成为相对完备的表达。”

2.比喻翻译与常规关系

2.1 比喻翻译

比喻是通过一种“相似联想”对本体进行设喻的,负载着较多的文化因素,不同文化背景所引起的人们的联想也不尽相同。传统文化观念、背景,宗教信仰,体育运动等文化因素均在比喻性词语中有所体现。这些典型的表达具有不完备性,其意义也常与字面上的意思相去甚远。故在翻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话语中的常规关系,对话语显性表述作出必要的补足或阐释,使得译文能够传达出话语的“言外之意”。现从以下几个方面举例说明:

2.2 传统文化观念

岁寒三友(松竹梅)在国人心目中象征着坚忍不拔的优良品质,并广泛地使用而使其意义固定下来,形成一种常规关系;而对西方人来说,这只不过是三种普通的植物。又如 “望子成龙”一说,意指父母希望孩子长大后能有所作为。在西方人看来 “dragon”是一种凶残肆虐的怪物,是邪恶的象征,喻指凶恶的人,撒旦、魔王、严厉而有警觉性的女人。“dog”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喻义恰好相反。love me,love my dog,top dog,lucky dog,Every dog has his day。这些比喻性词语中的dog是褒义的;汉语中则与一系列贬义词联系在一起, 如“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狗仗人势、狼心狗肺……”。

2.3 历史文化背景

一个民族的历史是其社会发展的如实记载,其中收藏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反映在语言上尤为明显。如“说曹操曹操到、暗度陈仓……”。英语国家的比喻性词语中也包含其历史文化背景。如:Watergate scandal;Shylock是贪婪、残忍的守财奴的化身。

2.4 宗教信仰

宗教是比喻性词语的一个重要来源。英语国家主要信仰基督教,有很多来自《圣经》里的人物、事件构成的具有特定内涵的词语。如:大卫和歌利亚。大卫是个牧童,在与巨人歌利亚交战时用弹弓将敌人射死。后人以此来比喻弱小者与强大者之间的斗争,弱小者取胜。

综上所述,为了达到文化传真,处理好文化差异,在理解原文的过程中,译者必须通过常规关系去理解联想意义,此外译者在译文表述中也必然要利用常规关系。在分析理解阶段,译者必须从原文文化的背景出发,利用原文形成时期的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等与语言表达形成的常规关系深入发掘原文的意义及其表达功能。虽然文化差异客观存在,但人类本身及赖以生存的一切外部条件,如生态环境、季节更迭,乃至整个人类社会文化背景都存在着种种共性。所以在英汉两种音系、形态、结构截然不同的语言里,我们会发现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人们在话语中,对常规关系的利用,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意识,特别是在比喻翻译过程中,译者充分利用这种客观存在—常规关系,不可或缺。

比喻翻译中文化内涵的处理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在处理比喻性词语时应在深入了解自己民族文化的同时,要深入了解外国文化,真正理解原文的含义,将附加在原语上的“超语言信息,即文化信息”传递过去。同时,应尽力使原语与译语在各自文化里的含义相当。语言运用中所用到的常规关系,是语言系统同知识系统相结合的产物;这一结合,可能为语言和文化的沟通提供一种沟通的渠道。由此可见关注常规关系在比喻翻译中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徐盛桓 常规关系与认知化 语言的认知研究-认知语言学论文集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郭建中 编 文化与翻译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3]张伯然、许钧主编 面向21世纪的译学研究 商务印书馆

[5]徐盛桓 含意运用与常规关系意识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8年 第3期

小议对外翻译中作者与译者的关系 篇12

1 三位作者对待翻译态度的分析

著名作家贾平凹将自己的作品《废都》交给译者翻译时曾要求:原文一句也不要删。[2]这个看似简单的要求, 在对翻译有所了解的人看来, 其实并非那么简单。另一著名作家余华认为:在文学翻译作品中做一些内科式的治疗是应该的, 但不赞成动外科手术……, 而“外科手术”是指将原著里的段落甚至是章节删除[3]。在翻译《狼图腾》的过程中, 译者葛浩文和原作者姜戎在一处细节的翻译 (关于“牵”字的翻译) 上产生了分歧, 最终葛浩文未能说服姜戎。[4]本文认为, 前述三位作者对待翻译和译者的态度与当前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目标是不相适应的。

了解翻译的人应该知道, 翻译时对“原文一句也不要删”的要求是不现实的。以葛浩文英译《狼图腾》为例, 为了使译文结构变得紧凑而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该译本不仅删除了原文每一小节开头部分作为引子的史料, 还对文中许多重复的部分进行了精简。再举一例, 杨宪益夫妇的汉译英作品, 大多努力保留原文的信息, 可以说是尽量做到文字层面的忠实。但其间也不难找到被删节之处, 例如《儒林外史》 (The Scholars) 中祭祀先圣大礼的描写, 译者就将原文重复的段落整段删除了。 (见杨宪益、戴乃迭译《儒林外史》第三十七回)

贾平凹、余华、姜戎都是著名的当代作家, 他们的作品受到了国内读者的喜爱和推崇, 其价值和意义是毋庸置疑的。这些作品是作家才华与辛勤劳动的结晶, 作家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自己的作品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由于这种心理, 许多作家都希望译者将原作的语言和思想内容完整地翻译出来。然而, 这种愿望往往是译者难以满足的。对翻译的这种要求, 主要是人们对翻译活动的认识肤浅所致。

不少人认为翻译是件很简单的事, 只需用外语把原文内容表达出来就行了, 比方说汉译英, 只要将汉语原文换成一个个英语单词就完事了, 并且认为这样的译文就忠实于原文了。在该思维的支配下, 出现作者要求译者一句话也不能删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满足这样的要求其实并不难, 但问题在于此类要求往往不切合实际, 也没有意义。

首先, 我们应当明确对外翻译的目的。显然, 让外国读者通过译作了解中国文学和文化是我们当前进行汉译外活动的主要目的。中西语言文化之间有着显著的差异, 因此, 如果完全按照中国人的语言和思维习惯去翻译, 势必造成西方读者理解和欣赏上的障碍, 而本来中国文学作品在西方就不太受欢迎。如此不考虑读者接受情况而翻译出来的作品在国外肯定少人问津, 又谈何实现向外传播中国文学和文化的目的?这方面已有事实为证。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是享誉国内的翻译家, 他们一生英译了大量的经典中国文学作品。就是这样一对中西合璧的翻译家夫妇, 他们的译作, 例如《红楼梦》英译本, 以及在他们主持下翻译的“熊猫丛书”系列, 在国外的影响都极其有限[5]8。原因何在?因为缺乏对译文读者的了解。戴乃迭虽然在英国出生和长大, 但自从来到中国后, 她一生中回英国的时间很少。当时在极左思想主导下的政治环境中, 国外读者的接受不是中国翻译出版机构考虑的主要因素。因此他们的译作在国外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更为重要的是, 在他们翻译的许多作品中, 原作的选择和翻译的过程等方面都受到当时官方意识形态的操控, 在大跃进时期, 有些译作甚至是在单位要求下仓促完成的政治任务, 根本就无暇考虑读者的接受问题, 更加拉大了译者与译文读者之间的距离。

长期以来, 许多翻译家和学者都认为, 忠实于原文是翻译中最为重要的一条原则。但他们都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这其实只是许多人心目中的理想而已。理论上都说要忠实于原文, 可自己在翻译实践中常常违背该原则。这可以说是关于翻译的一个悖论。姑且不论是否应将忠实作为所有文本翻译的评判标准, 单就忠实标准的定义或者含义而言, 译学界就有各种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忠实应该是文字的忠实, 有的认为是对原文内容或思想的忠实等。试看人们熟知的著名翻译家, 从近代的严复和林纾到当代的葛浩文, 有谁能做到完全忠实于原著?正是提出“信达雅”三字标准的严复, 其本人的译作常被引述为不忠实的例证。以严复最著名的译作《天演论》为例, 赫胥黎的原作名为Evolution and Ethics (《进化与伦理》) , 然而从严复的译名究竟能看出它有几分忠实呢?

千百年来, 翻译家们追求的所谓忠实其实是一个永远无法实现的乌托邦, 而所谓忠实, 也只是一种错觉。[6]9

2 作者该如何对待译者

在翻译过程中, 作者除了要求译文尽量忠实以外, 应更好地适应译者和译文读者, 而译文读者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 所以主要是应该考虑适应译者的问题。这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

中国文学的弱势地位。埃文—佐哈尔的多元系统论认为, 文化、语言、文学、社会都是由相关元素组成的系统。这些系统的地位并不平等, 有的处于中心, 有的处于边缘, 这种地位也不是固定不变的。[7]115在一国的文学多元系统中, 丰富的、强势的文学只需偶尔在自己的地域内从边缘系统中采集一些新鲜事物, 而弱势文学则要完全依赖引进外国文学来图强求变。[7]119另一方面, 翻译文学在文学多元系统中的地位往往会影响到翻译策略的运用, 翻译文学占据中心位置时, 译者会注重译文的“充分性” (adequacy) , 即尽量忠于原文的结构、内容;反之, 则译文的“充分性”往往不足, 即为了迁就读者, 尽量采用他们熟悉的语言、结构甚至内容, 因而牺牲了原文。充分性的对立面, 是“可接受性” (acceptability) 。[7]116

以美国为例, 在其当代文学多元系统中, 整个翻译文学所占比重极小。最新统计数据显示, 在2014年, 美国只有3%的出版物是翻译作品, 其余均为英语作品;在这3%中, 仅有3%由中文图书翻译而来。[8]可见, 作为翻译文学一部分的中国文学明显处于弱势地位。处于强势地位的美国本土文学, 只需偶尔从外国文学中采集一些新鲜事物, 并且这些新鲜事物必须是美国读者所喜爱的。因此, 将中国作家的作品译成英文介绍到美国去时, 应更多地考虑美国读者的喜好、品味与可接受性, 尽量运用美国读者熟悉的语言、结构和内容, 因而就会一定程度地牺牲原文。在此情况下, 原作者应该多尊重译者的意见, 使译文更易为目的语读者接受, 而不是要求译者对自己的作品一句不删。中国作家应该明白, 在他们和外国读者之间, 存在着巨大的语言文化差异, 国外读者的数量与读者的阅读心理与国内不可同日而语。翻译的目的是让中国作家的作品走出去。而弱势文学走向强势文学, 只能是前者适应后者。自古以来, 我们都说“入乡随俗”, 使自己的作品走出去, 也得入乡随俗。

另一方面, 译作可使原作获得新的生命。解构主义翻译论认为, 原文想生存下去, 就必须要有译文。没有译文原文就无法生存下去。译者和译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 不断地对原文进行解释, 这些解释又互相补充。只有对原文不断的翻译和对译文不断的阅读, 原文才得以存在下去。[9]经过译者的处理, 任何一部译作, 都不可能是原作的简单复制, 甚至也不可能是原作的完整再现。从此意义上说, 翻译是一种再创造, 译作就是一部新作, 这部新作如果能在目标语中获得较好的传播, 可以看做是原作的生命力得以延伸, 其影响力得以扩大, 何乐而不为呢?再者, 当一位作家的作品在国内的关注度下降之后, 如果经过译者的诠释能获得新的生命, 引起另一部分读者的关注, 即使和原作有些不一致, 又何必过分苛求译者呢?

3 结束语

莫言曾表示, “翻译的工作特别重要, 我之所以获得诺奖, 离不开各国翻译者的创造性工作。”[10]

诚如莫言所言, 翻译是一种创造性工作, 不是简单的文字转换, 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好的。作者应摒弃对翻译的肤浅认识和唯我独尊的心理, 了解翻译的复杂性和译者的作用, 加强与译者的交流, 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作品走向世界, 走进读者的心里。

参考文献

[1]陈小慰.对外宣传翻译中的文化自觉与受众意识[J].中国翻译, 2013 (2) :95.

[2]王锋.《废都》英译完成:贾平凹要求不要删原文[N].华商报, 2013-07-25.

[3]高方.余华“尊重原著应该是翻译的底线”——作家余华访谈录[J].中国翻译, 2014 (3) :59-63.

[4]葛浩文.我行我素:葛浩文与浩文葛[J].中国比较文学, 2014 (1) :10-49.

[5]谢天振.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理论与实践[J].东吴学术, 2013 (2) :44-54.

[6]王东风.解构“忠实”——翻译神话的终结[J].中国翻译, 2004 (6) :9.

[7]陈德鸿, 张南峰.西方翻译理论精选[A].香港: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 2000.

[8]任志茜.BEA中国出版大展自信魅力[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2015/5/29.

[9]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A].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

上一篇:哈密顿方程下一篇:X70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