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发展

2024-09-03

智慧发展(通用12篇)

智慧发展 篇1

作为科技盛会高交会的亮点创新论坛之一, 中国智慧城市发展高峰论坛得以成功举办到了第16届, 靠的是在行业内取得的超群关注度和影响力。今年的论坛以“智慧发展, 智能未来”为主题, 通过主题演讲、平行论坛、高峰对话、专题报告等多种形式, 希望能同与会嘉宾一起, 针对中国智慧城市的现状及趋势、智慧城市试点进展、创新应用、城市运营和管理的智慧化、第三平台与智慧城市发展等话题进行深度交流与研讨, 切实把智慧城市建设概念落地生根, 充分利用高峰论坛这一政策研讨和学术交流的平台, 为国家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今年参会的中外演讲嘉宾及各领域技术专家达到600多位, 创历史新高, 他们共同分享了智慧城市领域的重大机遇和变革。

*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唐杰

智慧城市是城市管理革命, 也是发展模式的创新, 是以高速、智能、融合为特征的一种新的城市环境形态。建设智能城市也是贯彻中央国务院新型城市化战略部署的要求。与改善民生、提升现代生活品质息息相关。促进智慧城市的健康发展, 对加快新一代技术, 特别是信息技术在城市发展领域的深度应用,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司长巡视员——李颖

近年来,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成熟与应用, 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地区积极创新城市建设理念和建设模式,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以大系统的整体优化, 替代子系统的个别优化, 实现科学管理, 服务智能、资源共享、环境改善、社会和谐, 可以说智慧城市是我国城市发展和转型的客观需求, 是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城市品质, 增强城市竞争力, 提高城市公共服务能力的必然选择, 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深度融合的重要体现。

建设智慧城市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 做好顶层设计非常关键。不仅要有明确的建设目标, 建设内容, 建设实体和建设方案。还要有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 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 以及长效的合作机制和商业模式。从而最大限度的优化资源配置, 有效解决改革与发展, 环境与发展, 资源与发展, 民生与发展等社会问题。

*国家信息中心常务副主任——杜平

目前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主要概况为三个方面:第一个就是政策利好十分明显, 例如8月份八部委联合发布的《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我相信这些都是我们的重大政策利好, 既有规划, 也有意见, 还就相应的政策, 我想这是第一个我们要把握的现状;第二我觉得要把握的现状就是相关的国家试点, 这几年陆续展开, 以及初露端倪, 或者有些情况已经成为一个大态势, 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重大经验, 通过先行试验, 积累经验找出不足, 加以推广, 这是第二个现状;第三, 就是有一大批中国式的智慧城市建设是偏重建设为主的, 国外已经在玩理念了。比方说像智能化的设备、智能化的各种应用软件、整体解决方案、开放性的平台、集成服务等。

智慧城市发展的趋势可分为四块。第一, 就工业来讲, 要巩固工业3.0版本, 而且有条件的地方向工业4.0进军。第二块, 对服务业而言, 首先是生产型的服务业加快共鸣, 把服务业剥离出来, 而且越来越向自我服务和向加快外包服务转变;其次是提供服务的质量、标准这样一些信息可追溯, 可体验、可定制, 将成为企业的竞争利器;新型的服务业态将不断涌现, 这样一些趋势都是新的商业模式, 或者服务业的新业态。第三块, 对消费者而言, 对政府提供智能化服务的各类诉求明显提高, 对企业提供的各类产品服务更加苛求, 对个人生命和产品的安全苛求更加强烈。第四, 就政府而言还应做到五点:一, 数据开放的步伐加快;二, 对市场行为或者说企业的监管模式从行政审批向事中、事后的监管发力;三, 政府部门间打破信息孤岛、系统分割的成效将会明显;四, 政府购买服务将成为一个大趋势;五, 政府基础设施还需建设。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副主任——单志广

日前, 八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随着这个《意见》的发布, 我国的智慧城市也正进入到了落地的一个概念, 所以今年对中国的智慧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本次意见的发表我觉得大概几方面的意义。第一, 作为一种健康发布的指导意见它提出了我们当前一些不健康的问题, 包括国家层面的指导, 体制创新之后标准规范体制的缺失, 投资浪费的缺乏实效, 还有一些安全隐患等。这些指导意见的核心是针对这些苗头和问题, 智慧城市是一个很好的发展理念和方向, 我们同时希望它能够健康有序的发展。

第二, 意见的出台也弥补了我们国家智慧城市的一些政策的空白, 同时, 也提出了一些新的政策部署的要求。

第三, 它在指明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的总体思路、建设原则、主要目标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第四, 它跟随国务院统一引发的智慧城市领域第一份政策意见, 提出了顶层设计理念、推进信息开放共享来保证信息安全等基础性共性的要求, 树立了一个通用的行为准则。

此外, 它还具有一个凝聚共识的作用, 最大程度地体现了我们前期各个地方的探索经验, 展现出指导意见的规范性和参照的指导性。指导意见的出台代表了我们要进一步的认清智慧城市发展与城镇化发展这种融合的大趋势。

所以我们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不是空中楼阁, 也不是另起炉灶, 我们要充分的利用和整合现有的各级各类的城市信息资源来推进互联互通。智慧城市成败的关键不是要建设新的信息化措施和应用系统, 通过数据融合来实现我们信息跟决策的融合, 从根本上促进信息部门的协同共享, 城市的精细化运营管理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高林

目前, 各企业单位紧锣密鼓地进行城市发展, 国内差不多400多个城市都在建设相应的智慧城市, 所以亟需政府出台相关的重点标准及评价指标体系。

我们在2012年曾经做过一个相关的调研, 在调研中, 对智慧城市发展和问题和挑战列了一个清单。从企业来看, 智慧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缺乏政府统一规划和指导, 在2012年的时候企业认为普遍缺乏统一规划和指导;二是缺乏参与厂商的协作等其他一些因素。从我们智慧城市管理者的角度来看, 最高的一个需求就是缺乏城市部门间的协同和协作, 好像我们常提到的信息孤岛问题;其次就是缺乏相关标准, 从这方面我们觉得在标准化方面存在一个普遍的需求。

要说标准制定的主要方式要先明确框架, 根据这个方式把行业一些共性的标准需求和现有的标准化基础, 经过调研确定出标准体系的框架, 这个框架是开放式的, 不光包括智慧城市特有的一些标准, 也要包括建设智慧城市碰到的基础标准。综合现在已有的这些标准, 涉及到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等方面的技术, 也涉及到城市管理、民生服务等综合领域的信息系统。另外, 从技术角度来看, 关注信息资源的一些标准, 在汇聚、共享、共用等方面, 都是未来建设智慧城市一些标准化的作用。

至于下一步工作, 根据总体指标的安排, 准备立项实施的标准涉及到总体方面, 包括支撑技术、建设宜居、管理等方面。同时还要有开展一些大的研制计划, 在年底会把这些方案拿出来, 按照划分的领域, 于2016年之后在各行业建立自己的指标体系。

最后, 代表国家智慧城市标准化总体组欢迎各“产学研用”单位参与在开展智慧城市国家标准及评价指标体系工作, 积极贡献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中国住建部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张胜雷

我想借此机会介绍一下智慧城市试点及进展概况。首先, 智慧城市试点的提出实际上是结合我们国家的新型城镇化的战略, 包括四化的战略, 结合了我国中央经济会议上提出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思路。

另外, 我们推行了智慧城市的标准体系的一个研究工作, 还开展了智慧城市的一个案例研究。这一块, 标准体系我们梳理了国内有关智慧城市10000多个标准, 然后把它进行归类, 提出了智慧城市哪些标准应该可以适用, 哪些标准是要去提出的。

此外, 今年年初我们又对智慧城市的创建案例做了一个总结, 总结了13个案例的情况。在这一块, 尽管很多地方智慧城市的推进时间不长, 但是很多地方已经形成了比较好的成果。

关于试点的后续工作, 可以总结成几个方面。第一, 在结合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探索智慧城市内涵。智慧城市要结合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要把智慧城市的低碳、绿色、节约发展好。第二, 从住房城乡部来说就是结合新型城镇化, 智慧城市是一个载体, 是四化融合的一个载体, 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倍增期。第三, 我们提出来智慧城市试点要从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去开展工作。第四, 不断完善标准体系, 积极参加国标委智慧城市的标准工作, 包括ISO三项标准三大组织的智慧城市的标准工作。

*IDG常务副总裁兼大众化区董事长——熊晓鸽

今年的展会, 我们之所以投出那么多的资源一起跟国家信息中心来做6号馆智慧城市专馆的演示, 我觉得很大的一点原因是基于我们IDC做的《中国智慧城市100强》报告, 我觉得未来这是中国经济发展中间很大的一个亮点, 同时对于我们做风投的来说更是一次巨大的投资机会。

在到IDG之前我曾经一记者的身份到新加坡去采访过一次, 当时就采访了新加坡20年前提出的一个智慧岛计划。现在20多年过去了, 应该说这个智慧岛的计划对新加坡的经济进步起着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我们今天提出的智慧城市的计划发展, 远远比那个要超出很多倍。而且当时想计算机和PC的使用还并未普及, 而眼下, PC的互联网都已成了一个过去, 移动互联网才是未来社会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我们要想发展智慧城市, 一定要利用现在优越的技术, 把握移动互联网, 只有依靠这些技术, 我们才能做到过去所不能的事情, 使O2O、P2P等这样的一些东西成为可能。

IDG近几年经常会做一些互联网金融的研讨会, 或是建立相关基金, 专门为在这些方面有好想法的创业者做些投资, 因为在我们看来, 智慧城市确实能够作为未来发展的一大重点。现在大家都说全民创业, 有一个创业的风潮, 确实涌现了很多的机会, 同时以政府驱动的智慧城市方案一旦提出, 使得每一个人都有了参与的机会, 而移动互联网这个应用技术的发展无疑使这些机会倍增。

所以, 我觉得不光是IDG的展览公司、市场研究公司, 还包括我们的风险投资基金也应该积极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 因为这其中有很多事情等待我们去发掘。希望IDG在之后的城市建设中能够扮演一个很重要的部分。

*IDC助理副总裁——武连峰

中国未来智慧城市发展应该说会有非常大的潜力, 不管从整体经济增长, 从人口城市数量以及城市规模来讲都有很大的潜力, 如何“引领更具竞争力的中国智慧城市3.0时代”?我们建成智慧城市有哪些挑战?

整体来看, 建设智慧城市新型城镇化是整个中国未来发展的基石, 而新型城镇化是中国未来智慧城市的灵魂。我们把新型城镇化总结成五个新, 包括新产业、新环境、新模式、新生活、新服务。其实刚好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可以很好的支持这五个新, 这五个新我们说智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会带动很多相关的产业, 一个是促进传统产业智慧化, 另外本身智慧城市会带动很多产业。那新环境也是一样, 如果用智慧城市来支持环保。还有新模式、新生活、新服务, 我想这个城市建设的好, 可能对于政府、老百姓都能够享受到新生活, 也能够给老百姓提供更多的新服务。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认为面临的挑战会有三个方面, 首先就是规模大、复杂、差异化信息孤岛;第二个是重硬件、轻软件、服务、数据、应用、新兴技术, 这也是很典型的一大问题;第三个方面是目前的整个建设模式与生态系统还不成熟。基于这三个挑战我们应该做到, 一是智慧城市从以前的“热”开始向“暖”, 这是非常好的事情。二就是市场竞争也比较激烈, 现在全国已经有2000多家服务提供商来建设智慧城市, 究竟我们如何在这里面寻找差异化。三是政府在智慧城市当中投资越来越少, 而市场化的力量将会成为主流。未来智慧城市会向特色化、差异化发展, 中小城市也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同时我们也探讨促产业、惠民生、保稳定也是大的方面。

IDG认为海纳百川, 同时知之智之、知会之道, 才是中国智慧城市之道, 立足未来, 数据科技引领中国智慧城市转型;同时引领更具竞争力的智慧城市3.0时代, 对于增强城市的竞争力、服务好市民和企业, 都会起到更好的作用。

*西班牙巴塞罗那市政府经济促进局亚太地区负责人——Ms.Veronica Tan

巴塞罗那这些年在智慧城市这块也加入了很大的投资, 今年的预算甚至比往年增长了22%, 这是由政府引导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希望政府能实实在在地为市民服务, 让居民的生活更美好、更完善。而智慧城市就是通过这些科技让人民的生活更美好, 我们也希望跟政府分享我们的成果和巴塞罗那的发展。

为此, 我们始终希望能够把智慧城市在巴塞罗那变的不只是更有效应, 还要有持续性, 而且希望给市民带来一些免费的服务, 比如说我们的一些政府的信息是希望更加透明, 给居民更多的便利。那怎么达到这个目的呢?

第一是我们在国际上的一些排名, 因为我们在这方面的确做了很大的工程。甚至有副市长专门负责这一块。而且, 巴塞罗那也有相关的智慧城市国际博览会, 主要以欧洲为主, 当然在中国也有很多企业到巴塞罗那参加。

第二种, 我所提到的智慧城市联盟会, 在里面大家可以看到我们有许多不同的项目在进行, 到现在为止有17个, 其中大部分是公司跟我们合作的。此外, 我们每年会主办两次会员会议, 并在会中同他们商讨一些能够实行的项目。我们会请不同的城市来参加的原因是希望不同的城市把他们的需求提出来给商家去商讨, 然后由商家通过世界不同城市的需求找到一个比较好的方案。

第三是我们有20多个项目能够实施, 这些项目我们是希望有一些企业家能够踊跃的参与到当中来。

在智慧城市联盟里面我们希望大家一起参与和我们一起分享来共同建成一个比较有世界性的智慧城市。谢谢。

智慧发展 篇2

集团全面加强党对改革重组工作的领导,成立以党委书记、董事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为集团把好方向。同时,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严格遵守干部选拔任用程序,把改革重组过程作为人才强企战略的重要举措,努力做到“人岗匹配、人尽其才”。

为充分发挥组织优势,集团抓住领导班子这一“关键少数”,制定领导班子严明纪律改进作风六项规定。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做到既严管又厚爱,让各级领导干部主动服务改革发展大局,形成“头雁效应”。定期召开党组织会议、组织“三会一课”,让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改革造势,凝聚起支持改革、推动发展的正能量。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加强组织建设,以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为抓手,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坚持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考核,重新梳理制定集团党委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年度党建工作考核暂行办法,将党建工作考核纳入集团经营业绩考核体系,为改革重组提供组织保障。

智慧发展 篇3

在大多数国家,建筑是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最大的驱动者。以欧盟为例,其建筑消耗了大约40%的能源,造成超过40%的二氧化碳排放。而根据美国能源情报署(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的数字,美国与建筑相关的能源和温室气体排放所占的比重更大,其中能源使用量占72%,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到48%。虽然发展中国家中建筑的能源使用和温室气体排放所占比重相对要小得多,但是,随着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这一比重正在迅速增加。如果世界范围内的能源使用趋势一直继续下去的话,那么到2025年,建筑将成为全球能源最大的消费者,甚至超过运输和工业部门的能源消费总合。同时,建筑也会是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者。因此,减少新建筑和现有建筑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是应对全球变暖的关键挑战和机遇。另一方面,建筑总运营成本的30%左右用于能源。因而,随着能源成本的上涨,减少能源消费和总建筑费用是当务之急。

在最基本的层面上,智慧建筑提供实用的建筑服务,在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内,以最低的成本让业主或使用者更有效益(例如照明、热舒适性、空气质量、人身安全、卫生等)。但是,智慧建筑不是止步于它周围的四面墙壁,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如何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影响,如何与之进行交互,即要考虑外部因素。因此,在未来,智慧建筑必须以集成的、动态的和功能性的方式将各部分及外部因素连接起来,持续地履行其使命。现在全世界已经迅速达成一种共识,即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自然资源的减少,智慧建筑对维持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随着越来越广阔的市场意识到了部署智慧建筑解决方案所能带来的巨大商业价值,经过几年慢于预期速度的增长,预计智慧建筑技术市场将会迅速增长。根据全球首屈一指的市场情报和信息技术市场活动的供应商国际数据公司(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IDC)的预测,全球智慧建筑技术的花费到2018年将达到219亿美元。并且,技术的采用率会因地区而不同,未来几年最积极的采用地区将会是北美、西欧和亚洲/太平洋地区。

本文首先阐述智慧建筑带来的好处以及相关技术,随后介绍国外智慧建筑的典型案例,最后指出未来智慧建筑可能的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挑战,以期为我国智慧建筑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智慧建筑的好处

智慧建筑首要的是在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内提供实用的建筑服务,以最低的成本让业主或使用者更有效益,同时尽可能减少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虽然各个国家要发展扩大智慧建筑的动机不尽相同,比如美国主要是因为业主和管理者要设法减少和控制能源成本,德国主要是政府驱动的环境和能源效率目标,而日本主要是为了应对能源供应的挑战,但是,毋庸置疑的是,智慧建筑能让我们的社会实现更可持续的发展,生活/居住条件更舒适,工作更有效率。有数字显示,智慧建筑可以减少多达40%的能源消耗,有时甚至更多。源于有效利用的较低维护成本还会额外再减少10%到30%的能源消耗。图1中清晰地展示了智慧建筑所产生的社会效应。

随着过去十多年间智能传感器和控制系统的空前扩散,许多传统建筑和绿色建筑中都包含许多涉及机器对机器的通信的复杂的机械设备、先进的控制系统和整套的功能,从而让其自身具有强大的能力,能够测量、感知和了解在当中发生的所有事情的确切情况,以提高住户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生产力。但是,通常这些系统有不同的协议和传输机制,通过不同的供应商独立运作,并且各个系统的发展和成熟速度也不尽相同。如果说,绿色建筑是要尽量采用可持续的材料来构建,那么智慧建筑则是从设计上就要让建筑更高效地运行。智慧建筑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在一个崭新的高度上专注于设施和IT组织之间的协作,并且要求组织或企业中具有新的转型技能。更重要的是,智慧建筑能将所有的设备和系统都连接起来,让建筑同内外部的各种系统进行交流与沟通,从而实现高效率的运作。在运营过程中,智慧建筑使用信息技术来连接通常独立运作的各种子系统,从而这些系统之间能够共享信息,以便优化整个建筑的性能。同时,智慧建筑考虑的不仅仅是四面围墙之内的建筑设施,相反,它们与智慧电网连接并进行响应,与建筑运营商及使用者互动,使他们拥有更高水平的可视化的、可操作的信息。例如,要对冷冻机厂进行优化,就需要纳入关于外部天气和建筑内住户的信息,才能提高冷冻机的运转效率;使用大厦安防系统中的数据,就可以在住户不在时把灯都关掉,减少冷却。

智慧建筑有多种节省资金方式,其中大多涉及操作优化和效率提高(见表1)。可以说,智慧建筑是应对极其复杂的能源挑战的一项智能解决方案。

智慧建筑的意义不仅仅是节约能源,它还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它们可以延长资本设备的使用寿命,并影响人力和资本的安全和保障;它们可以通过创建可访问的信息平台实现创新。同时,智慧建筑解决方案能够让组织以新的方式管理自己的不动产投资组合,从而能够改善碳效率、减少设备停机时间、提高租户舒适性并降低能源成本。例如使用预测故障检测系统,智慧建筑解决方案能够让建筑管理变得积极主动,而不是像过去那样被动等待。该系统能让用户查看全公司所有不动产投资组合中的缺陷故障,并根据轻重缓急进行优先排序。这就意味着,通过向管理者提供不动产中设备和建筑的详细视图,甚至能够让维修团队在去故障点查看之前就了解故障的性质,从而减少故障发生的频率,降低故障造成的损失。

另外,智慧建筑的优点大大扩展到建筑的四壁之外:电网变得更强大、更可靠;随着利用可再生能源提供电力,并且通过信息网络,时时刻刻将需求与可变的供给相匹配以取得平衡,从而让整个社会的碳足迹最小化;电动汽车作为智慧系统中的移动电池,让人们在家庭和工作场所之间移动;通过用新方法使用数据,将本来完全相互独立的系统连接起来,使得商业运作效率达到新的水平。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好处不是暂时的,相反,它们贯穿建筑整个生命周期,从建模、设计到装修以及之后的各个阶段。智慧建筑是这一愿景的核心,它不仅仅是提供一个屋顶,而是要提供信息基础设施,从而构建一个智能的世界。未来要实现强大的低碳经济,智慧建筑这一信息技术与人类智慧的结合将是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组件。

nlc202309011729

智慧建筑技术

过去,建筑曾经只是由混凝土、电线和钢铁组成的简单的物理基础设施,但现在的建筑中还包括各种各样相互连接的传感器和系统,不断地产生与建筑物有关的数据。

让建筑变得更智慧的最佳途径之一就是要让业主和管理者将能源和运营指标收集到一个单独的集中位置,并应用公司范围的分析和优化能力,从中获得独到的见解。这种实时的数据收集和分析的能力能让建筑管理者在服务问题发生前就主动地发现并处理,并且实现其管理之下的地面空间的能源、环境和组合性能指标的可视化。这样,就可以通过增强对采暖、空调和能源消耗的管理来帮助降低成本和排放。通常来说,收集建筑数据不是问题,关键的挑战来自于对数据的整合、诠释以及优先排序。智慧建筑技术或者智慧建筑解决方案正是部署能源管理战略的重要技术,它们能够提高运作效率,控制成本,并带来可持续发展的效益,这对大厦管理链上的各利益相关者都非常具有吸引力。

到2020年,预计全世界范围内将有大约500亿的网络设备和传感器,构成一个庞大的数据生成设备的全球网络。越来越多的传感器被安装在楼宇中,用以收集有关运动、热、光和空间使用的数据。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建筑及其系统的设计、运行和控制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数据收集和分析的最新发展为智慧建筑技术开辟了新的可能性,对数字控制的采用让复杂的控制决策得以实现。同时,无线网络的不断扩展和升级,以及计算能力的飞跃,意味着今天的智慧建筑设计师拥有强大的工具来使用数据的,从而让建筑环境更舒适,同时减少碳足迹。目前,实时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ling,BIM)和建筑管理系统(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s,BMSs)就是两种比较有代表性、并且应用相对广泛的工具。

实时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ling,BIM)

从物理环境的角度考虑,好的设计估计可以将能源成本降低25%。而通过降低能源支出,总成本也会降低。建筑信息模型(BIM)是整个楼宇及其组件的几何、空间关系、数量和性能的信息库,它可以纳入由传感器收集到的各种数据,包括运动、热、光和空间使用等。这也就意味着,信息库的数据结构中包含有现场数据,能够直接用于描述建筑设计。建筑信息模型(BIM)能够通过三维计算机建模让建筑师、工程师和设计师在同一个平台上工作。确定下来的空间关系可以确保各种服务之间没有冲突,并且新元素可以方便准确地产生并更换。同时,它也是一个为用户提供数据的平台。从某种程度上说,它将建筑看成一个系统,具有互操作性的元素能够在其中有个适应过程,这其实是在制造业中已经使用了几十年的思想及方法。

建筑管理系统(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s,BMSs)

使用信息和通信技术硬件和软件来收集建筑中的各种信息,包括供暖、通风和空调(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HVAC)、照明、电力、安全、访问控制和消防管理等等,并其进行监测、控制和优化,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不影响建筑内住户的舒适性。所有这些信息能够让建筑管理系统(BMS)做出反应来实时改变楼宇环境以满足住户。同时,建筑管理系统(BMS)具有学习能力,甚至能够预测其住户对光照、温度和其他服务的偏好,从而有针对性地节能。因此,建筑管理系统可以做出有预期性,甚至是个性化的反应。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数据也可以被用于住户的用后分析评价,从而提醒以后在建筑和系统设计方面应当注意哪些问题。目前,这一技术不仅应用在商业楼宇中,也被大量应用于住宅建筑中。

建筑住户,尤其是在其中工作或生活的住户,可能没有时间或知识去创造具有最佳效率的环境条件。这正是智慧建筑技术介入的时候,因为它可以学习和预测用户的喜好,并改变条件来更加精确、灵活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在越来越多的智慧建筑技术涌现之时,不能忽略的一点是,建筑应当不断进化并调整,来适应它们的用户。也就是,要在建筑设计过程的初始阶段就去与用户进行协商,在其中融入用户的需求,这一点至关重要。另一方面,当为提供某些特定的服务而需要改造现有的建筑时,需要密切地观察住户的行为。建筑师和安装者需要牢记,人们需要感觉到对自己眼前环境的控制,他们想要参与到控制过程中,而不是感觉自己正在受技术这一上帝之手摆布。因此,在智慧建筑中,建筑设计师应该担当好服务提供者的角色,更密切、更有创造性地与客户合作,以创建出更具有创新性的建筑,让建筑能够对用户的行为或要求做出反应,以不断改善他们的生活/居住状态。

智慧建筑的关键在于系统集成,即将建筑系统连接在一起,并将楼宇自动化连接到企业系统。集成能够产生巨大的质量效益,并带来相当数量的成本节约,不论新建筑还是现有建筑都是如此。2013年前,全球智慧建筑市场的增长比预期的要慢,这主要是由于受一些外部性因素的影响,比如一些市场中相对低廉的电价,再比如由于经济复苏缓慢而导致延迟资本投资等。预计在未来几年,随着经济的复苏,加之能源成本仍然是建筑运营中一项巨大而又可变的组成部分,因此智慧建筑技术的采用率必然会越来越高。虽然由于地区、商业部门和方案类型的不同,对智慧建筑技术的采用率会有所不同,但毋庸置疑,在全球范围内,需求仍在不断增长。

智慧建筑典型案例

不论已经建成了多少年,几乎所有的建筑(包括办公楼、酒店、医院、工厂和零售商店等)都在浪费能源。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 Green Buildings Council,USGBC)估计,商用办公大楼使用的能源比其必要所需的能源平均高20%。因此,实施可持续建筑运营为优化能源效率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提供了机会。为此,各国都在着力推广智慧建筑,以促进可持续发展。比如欧洲就有历时三年(从2012年2月到2015年1月)“智慧建筑(Smart Build)”项目。该项目在意大利、希腊和斯洛文尼亚的九个公共示范点(包括学校、公共建筑和医院)引入了智慧信息和通信技术(smart ICT)概念,其目标是实现20%~35%的能源节约,并向楼宇使用者、楼宇管理者、公共部门和网络运营商提供社会-经济效益。

nlc202309011729

智慧建筑技术不仅能够让建筑内的住户/用户以及建筑的管理者受益,它还能通过与其他产业相结合,让对方受益。例如,可以将智慧建筑技术与城市服务体系整合起来。未来,如果将智慧建筑与医疗系统和能源系统相连,那么如果一个老人在冬天连续三天都没有用电取暖,当地的医疗机构就会接到警示并去看他,或许就可以防止体温过低。事实上,智慧建筑在医疗部门的应用可以相当广泛。例如通过建筑中的传感器可以进行对楼宇内的老年住户进行远程血压监测和心脏监测,了解其健康状态,注意其行为模式,并且系统能在任何表明可能有问题的情况发生时发出警示,从而延长老人留在自己家中的时间,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节约国家医疗系统的开支。

IBM的智慧Ehningen项目

这一项目在IBM位于德国斯图加特市附近的Ehningen的新行政总部中进行。在这座行政总部大楼中,IBM几乎已经配备了示范楼宇管理所需的所有的东西。建筑中有两个数据中心,3000个工作岗位和一个会议中心,楼层总面积大约为6.15万平方米。IBM想要在此展示其在智慧建筑方面的主要成就,即证明,在不影响舒适性的情况下,通过使用基于现有技术的智能化的概念和解决方案,可以大大减少建筑的运营和维护成本,同时还要保护环境。为此,IBM强化地面空间的使用,安装传感器,对能源的产生及优化、基础设施及技术服务等实施智能解决方案,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所有的这些使得建筑的运营成本削减了35%以上。这一系列的成就可以说,就是智慧建筑的一个整体设计和运营思路。

第一步,IBM通过减少地板空间节约20%的成本。在设计阶段,IBM就对建筑进行了优化。在IBM这样一个以销售为导向的公司,通常只有70%~80%的员工需要有固定的工作场所。使用创新性的工作场所管理方法,在可变的基础上分配办公桌,不仅可以优化办公室的容量,还会降低成本。而对工作站的需求下降为休闲区、餐厅、浴室设施和停车位留下了更多的空间。

第二步,在基础设施和技术服务方面节省5%的开支。在IBM位于Ehningen的大楼中的各个位置上有数百个传感器,用来测量当前的室内和室外温度,各种设备的运作状态,能源和水的消耗,楼内湿度,穿过大楼的阳光量,二氧化碳排放,风的强度,以及大楼的供暖和冷却效率等。这些数据通过数字控制系统实时发送到中央能源优化系统,进行整合、处理和自动评估。通过分析趋势,并将当前数据与以前的数据进行比较,系统会注意到不正常的消耗,尽早发现问题。相关的工作人员会因此收到详细的任务清单,让他们能够非常迅速地带着适当的备用零件到达故障地点。同时,系统地分析供暖和冷却系统、电梯、照明系统和其他技术设备的消费数据和使用周期,能够让IBM确定理想的更换或维修间隔,从而优化维护管理。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停机时间并降低成本。

第三步,将能源消耗削减20%,同时保护环境。由于化石燃料越来越贵,因此公司可以通过优化能源消耗来节省资金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因此,大楼采用所有可用的技术来优化能源消耗。通过集中记录电力使用,控制所有与解决方案相连的IT、空调和照明系统,IBM能方便快速的识别故障并维修有缺陷的设备。通过自动监测室内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水平,该公司为员工提供了最佳的工作环境。同时,在这里,IBM还有一个单独的热电厂。热电厂的余热用于给IBM大厦供暖和制冷,使得电厂的效率高达90%。热电厂的设计目标是要满足大厦总用电量的1/3,并满足大约3/4的供暖需求。与传统发电厂相比,这个电厂非常环保,因为其中燃烧的是沼气,因此建筑几乎是碳中性的。在白天的高峰时候,热电厂主要产生电能来满足大厦的电力需求。分散的发电机与优化软件相连,为IBM园区计算和选择最便宜和最环保的能源结构。多余的能源会被直接传送到电网供大众消费,并使用这一利润来抵消发电厂的初始投资。

第四步,提高员工的认识和参与,因为即使看起来很小的措施也可能会显著降低能源成本。IBM开发了专门的插件,在屏幕上向全公司员工显示当前整座建筑的能耗。在高峰时间,当电力特别昂贵的时候,IBM鼓励员工使用笔记本的电池作为电源,而电池可以在电价相对低的非高峰时候进行充电。这一插件还用来确定工作站是否启用了Windows的电源管理,并仅仅通过点几下鼠标就可以选择最优的节能设置。同时,该插件还可以向员工发送特定环境下的节能提示,提醒员工在哪些情况下要特别注意,并鼓励他们节约能源。仅单独实施这项措施就将电力消耗削减了一至两个百分点。

第五步,倡导使用电动车辆来保护环境,同时抵消能源高峰。IBM正准备用智慧建筑的概念迎接电动汽车的蓬勃发展。当IBM的员工需要来往于斯图加特机场的接送服务时,他们可以使用内部电子预订系统预定出租车。将来,将会有电动汽车取代这些出租车。IBM正计划安装两个新的电动汽车充电站,使员工能够更容易地给电动汽车充电。随着越来越多的IBM员工选择使用电动汽车作为公司车或私家车,将来还会建立更多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另外,由于电动车的电池中含有智能充电技术,这些车辆中的电池还可以用来为大厦存储能量。IBM正在考虑在用电高蜂时段使用电池储存的能量为大厦供电,因为这一时候电网中的电价非常昂贵。然后,可以使用内部产生的能源或是在电网中电价较低时为这些电池充电。IBM预计这一概念会额外降低三到五个百分点的能源成本。增加电动汽车的使用通常也会提高能源效率,同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智慧建筑的未来趋势及存在的挑战

目前,一座建筑的使用寿命大约是50年到100年,而数字技术的变化周期要短得多,只有两到五年。智能手机及其应用程序之间的关系,与智慧建筑及其智慧系统之间的关系具有相似之处。智能手机可以被分解为很多传感器(如GPS)、以应用程序为表现形式的软件,以及屏幕和扬声器这类输出部件。而一座建筑中的元素可以用相同的方式将聚焦在楼宇中的服务与楼宇的基本结构分开。我们可以把建筑看作是核心基础设施,而将一个个“应用程序”插入其中。

nlc202309011729

另外,商用飞机的设计也为智慧建筑提供了一种学习模式。一架波音747的平均使用寿命大约为50年,通常在这段时间里,飞机会被改装六次。由于必须要对电子、通信和其他一些系统进行频繁升级,因此飞机设计必须要满足的要求之一就是,要能够迅速删除并替换旧的技术,并且要将对飞机结构的破坏降至最低。为了适应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筑不得不断地“进化”,因此建筑也可以同样被看作是随着技术的变化进行升级,即随着技术的改变和建筑的使用,新的元素可以很容易地添加到建筑中。

未来的智慧建筑市场有两个主要趋势:首先,垂直行业对智慧建筑技术采用率的影响很大。由政府管理的建筑或是医疗保健行业中,往往更能意识到智慧建筑带来的价值,从而进行更先进的部署。其次,过去几年的投资重点是暖通空调(heating, ventilating and air conditioning,HVAC)系统,但现在,客户已经开始将其扩大到照明、插头负荷、设备维修和其他一些问题。

虽然智慧建筑能带来一系列的好处,但是,其发展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比如由社交媒体、智能设备和物联网等产生的可用数据越来越多,于是引发了对隐私、数据所有权和安全的关注。这一问题在智慧建筑中同样是个无法被忽略的事实。用户是否愿意提供或共享个人信息并且使用应用程序,越来越取决于他们是否信任数据处理器来保护他们的隐私,并以公平、合法和负责任的方式使用数据。用户的信心或信任的流失,会影响对应用的使用,以及所提供的数据的质量。要防止安全漏洞,就需要政府与商业和工程设计合作,创建监管和法律框架,以及软件工程和维修标准,从而保护组织和个人。同时,智慧建筑中的系统需要精细设计,以尽量减少这种安全威胁造成的影响,并允许在生命周期中发生变化,以解决新出现的威胁。

再比如智慧建筑的发展涉及到一系列建筑、企业和第三方系统的整合与互动。创建这些复杂的系统的系统将会引入与运作连续性和安全性相关的新的管理挑战,因为运营和数据都是跨越组织边界的。尤其是在被多个组织/个人占用,或者是多种用途的建筑中,建筑所有权和租佃关系的复杂业务模型会导致混乱,以至于无法确认到底由谁来责任楼宇安全。这一问题在任何共享的基础设施或应用程序的设计和运作中都需要解决,尤其是当影响到个人的健康与安全,或是楼宇的安全性和可用性的时候,更需要解决。

智慧建筑可以被看作是相互关联的建筑子系统的“超级系统”。曾经有人把智慧建筑与互联网相提并论,因为互联网将计算机网络连接到了一个更大的“超级网络”。在智慧建筑中,系统集成可以降低运营成本。应该说,智慧建筑是明智的投资,它不仅能够引导能源消耗并降低成本,实现效率和环保责任,而且能够增加建筑管理的效能和生产力,改善能源效率并增加客户满意度。社会鼓励不同的行业整合并携手合作,从而创造一个融合各种技术和专业知识的基础设施,让建筑变得更智慧。

智慧发展 篇4

有这样一个村庄:曾经是全县最小、最穷的一个村, 经过30余年凝聚智慧, 艰苦创业, 终于化蛹成蝶, 正在实现“数字化”向“智能化”的转变;产业实现多元化发展, 2014年工业销售收入358亿元, 利税18亿元, 年人均收入达3.8万元;荣获“中国十佳智慧乡村”、“中国十佳小康村”、“全国文明村镇”等多项殊荣。

这个村庄, 就是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在意大利举行的2015米兰世界博览会上, 永联村——作为中国农村发展的杰出案例隆重亮相, 成为本届世博会唯一参展的中国村庄, 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的新貌:产业多元化, 永钢集团拥有钢铁、重工、物流、建设、金融、旅游6个产业板块;农业现代化, 永联村8000亩耕地上仅有215个农业工人, 实现了“鼠标种地”;生活城镇化, 永联村高标准建设了农民集中居住区永联小镇, 并配套建设了公共设施;保障均等化, 建立健全了多项机制, 促进村民增收, 年人均收入达3.8万元;管理法治化, 坚持民主选举、民主决策和民主议事。

日前, 智慧中国杂志社社长兼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副会长周益散一行, 前往永联村进行了实地调研, 走访了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党委副书记、永钢集团副总经理吴惠芳。

由穷到富, 书写天道酬勤传奇

苏州历史名人、明代文学家冯梦龙, 在其不朽名作“三言”之《醒世恒言》中说:“富贵本无根, 尽从勤里得。”意思是, 富贵本身并不是固定属于谁, 而是通过辛勤的劳动得来。永联村由穷到富的历程, 书写了天道酬勤的传奇故事, 也为同乡冯梦龙记平添一个“尽从勤里得”的有力佐证。

永联村由1970年沙洲县 (现为张家港市) 组织千余民工从长江江湾里围垦近700亩芦苇滩地而建, 塘浅、坡荒、地洼, 遇雨就涝, 无雨就旱, 是当时苏南地区面积最小、经济发展最为落后的村庄, 人口不过三四百人, 人均年分配只有68元。迁移来的200多户村民没有人因为贫穷搬走, 外出乞讨的很多, “三年两涝是永联, 土当茅屋头枕田, 年年破袄作新衣, 一年到头愁用钱”, 这首打油诗描写的是70年代永联的境况。

为改变永联村贫困面貌, 县里多次派工作组, 但效果甚微。1978年,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 吴栋材作为县里第七次派出的工作组组长, 来到永联村任新一届党支部书记, 一干就是30多年。

吴栋材1936年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 父母亲主要靠租种地主家的地来维持家庭的生存。1949年, 母亲因病突然离世, 13岁的吴栋材仿佛一日长大。为了能够让爷爷、弟弟妹妹不饿肚子, 吴栋材拉着弟弟的手一起去要饭, 直到新中国建立。1953年, 吴栋材作为志愿军战士, 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 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有一次战斗打了7天7夜, 吴栋材所在连队150人只剩下40来人。回首战友年轻的生命在自己眼前凋谢, 吴栋材无限感慨:“我捡回一条命活了下来, 没有理由不为社会多做点贡献。”凭着这种信念, 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 吴栋材带领永联村党员和群众, 破除传统思想的束缚, 敢闯敢干, 因地制宜, 艰苦创业, 勤劳致富, 创造了永联村发展奇迹。

1978年底, 永联村在冰天冻地中挖土5万方, 开挖50亩低洼地养鱼, 1979年底永联群众就第一次获得了年终分配。“无农不稳, 无工不富”。吴栋材认识到要真正脱贫致富, 必须走“以工兴农”的发展道路。他找木匠, 请漆匠, 叫来泥瓦匠, 因陋就简, 先后办起家具厂、水泥预制品厂、枕套厂等七八个小型加工厂, 逐步改变了永联贫穷落后的面貌。村集体有了一定的经济积累, 吴栋材又开始实施更大的发展抱负。1984年春, 他筹措30万元资金, 带领一群“泥腿子”办起钢铁“大工业”。由于经济基础差, 条件不足, 永联轧钢厂创办之初不被人看好, 办理生产许可证时相关冶金部门主管批复:无米之炊, 不予批办;流动资金不足想贷款时, 银行负责人说:除非你轧的是黄金, 才有钱赚;派人去其他钢厂学技术, 也被人家拒于门外。吴栋材毫不气馁, 迎难而上, 破解难题, 轧钢厂仅用四个月就建成投产。1985年, 全村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万元, 永联一举成为全县经济强村之一。1993年底, 以永联轧钢厂为核心组建成立“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 永钢成为全国冶金行业重要的建筑钢材生产基地。然而, 2002年永钢遭遇重大危机——坯料紧张、价格上涨, 面临两难的抉择:上炼钢, 因面临巨大的市场风险可能“找死”;不上炼钢, 将因原料“无米下锅”而“等死”。关键时刻, 吴栋材再显英雄本色, 筹措10多亿元资金, 一年内建成包括大小数十个项目的百万吨炼钢工程, 使永钢实现了从单一轧钢到联合型钢铁企业的飞跃。如今, 永钢已成为拥有13000名员工、总资产300亿元、2014年销售收入达358亿元的全国500强企业。

永联经过数次并村后, 村民过万, 村党支部跃升为村党委。为解决村民就业问题。村党委利用永钢集团的产业优势, 创办了制钉厂等劳动密集型企业, 有效吸纳了村里剩余劳动力。村里还开辟40亩地建设了个私工业园, 统一建造生产厂房, 廉价租给本村个私业主。他们还利用本村多达2万人的外来流动人口的条件, 鼓励和引导村民发展餐饮、卫生、娱乐、房屋出租等服务业。

随着集体经济实力的壮大, 永联村不断以工业反哺农业, 强化农业产业化经营。2000年, 村里投巨资成立了“永联苗木公司”, 将全村4700亩可耕地全部实行流转, 对土地进行集约化经营。这一举措, 被永联村民称作“富民福民工程”, 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苗木公司对外承接绿化工程, 出售绿化树木, 每年可获得上千万元的效益;村民每亩土地每年可以获得1300元的土地流转费;100多位没有进永钢的农民, 可就地转化为苗木公司的“工人”, 扩大了农民就业渠道;而苗木基地本身则成为永钢集团的绿色防护林和村庄的“绿肺”。永联村还规划建成3000亩高效农业示范区, 设立农业发展基金, 并提供农业项目启动资金, 对发展特色养殖业予以补助, 促进高效农业加快发展。

近年来, 永联村遵循“以工业化发展牵引带动城镇化建设”的方针实现村民共同富裕。1995年起, 永联村开始合并周边落后村庄地域面积从方圆0.54平方公里扩大到10.5平方公里;拥有77个村民小组, 人口从900人增加到10900人;2014年工业销售收入358亿元, 利税18亿元, 年人均收入达3.8万元;成为江苏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华夏第一钢村, 经济发展指数在全国64万个行政村中位列前三名, 被媒体誉为“中国幸福村”。

让出股份, 老书记栽下睿智“摇钱树”

汉族民间传说中的一种宝树“摇钱树”, 摇摇它就会落下金钱来。江南一带有一习俗, 在大年初一, 家家户户在门前挂“摇钱树”, 预示新的一年钱财滚滚来。

永联村民中也相传着一个令人感动、充满睿智的“摇钱树”故事。

永联村村民实现集中居住;耕地实现规模化经营;劳动力实现就地就业;村民享受到比城里人更优越的福利保障, 是永联村领跑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闪亮实践。

永联何以成为奔梦路上的领跑者?关键的一点就是有强大的村级集体经济支撑。永联村集体经济的源泉, 则是永联村持有永钢集团的25%股份, 永联人更是亲切地称之为“共产党栽下的永久摇钱树”。这25%的股份, 是吴栋材书记顶着巨大压力, 硬着头皮, 带头“让”出来的。

1998年, 永钢集团首次改制时, 吴栋材坚决不同意把企业的股份全部转给私人, 他表示:“永钢使用永联村的土地, 永钢的发展离不开永联村的支持。企业全部转给私人后, 百姓就不能得到实惠, 这样的事情我不能干。”最终在吴栋材的坚持下, 永联村没有将集体财产“一卖了之”, 而是着眼长远, 保留了永钢集团75%的股份;2002年, 永钢集团再次改制时, 吴栋材仍旧坚持要给村里留下股份。面对争议和压力, 吴栋材再次表示:“我不仅仅是永钢集团的董事长, 更是永联村的党委书记。”他决定把自己应得的股份让出一半。在他的影响下, 公司管理层也都拿出股份留给集体, 最终为永联村保留了25%的股份。

现在回过头来看, 当初企业改制时坚持留下的这25%股份, 创新了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 留出了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永联。一方面, 通过改制让企业真正成为了市场主体, 激发了活力、增强了竞争力的同时, 永联村在以土地为纽带的基础上, 建立了以资本为纽带的共建共享实现形式, 即把全村的集体资源和集体资产转化为集体资本, 再把集体资本转化为企业的集体股份。永联村民和永钢股民形成了利益共同体, 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如今, 这25%的股份每年保证了村集体可支配收入超过8000万元, 成为村民利益的“摇钱树”和党群之间的“连心桥”, 村里目前共有老年人养老金、尊老金、助残金、奖学金和助学金、文明家庭奖等11项福利待遇。

“五位一体”, “永联模式”闪耀舍得智慧

“舍得”一词, 最早出自《了凡四训》。“舍得”者, 实无所舍, 亦无所得, 是谓“舍得”。舍得, 是一种精神;舍得, 是一种领悟;舍得, 更是一种智慧。万事万物均在舍得之中实现和谐、统一。

30多年来, 永联村走出了一条工业化牵引, 带动城镇化, 进而全面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路径。与此同时, 该村还与时俱进调整乡村治理结构, 目前全村10.5平方公里村域范围内, 形成了南丰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永联分中心、永合社区、永联村经济合作社、永钢集团、社会组织“五位一体共融分治”的乡村治理格局。“把自己辛苦建立起来的公共设施交出去, 给政府去管理, 是一次抉择, 是痛苦的, 需要勇气和胸怀, 双方都要有胸怀。为了维护永联村各经济体的利益, 长治久安, 可持续发展, 必须舍得, 有舍才有得。该政府管的必须交给政府。”吴惠芳介绍了永联村“党建引领、五位一体、区域协同、依法办事”治理格局的建设过程。

城里有的我们要有, 城里没有的我们也要有。在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 永联村建立了自己的农贸市场、医院、超市、学校等公共设施。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逐步出现。比如, 马路上拉钢材的卡车在我们的马路上横冲直撞, 闯红灯, 不仅不服从永联村保安管理, 还骂“假警察”;对农贸市场, 花了几百万管不住蔬菜的农药残留;农村是农村合作医疗, 城镇是城镇医疗保险, 居民看病报销无法享受城镇医疗保险水平, 等等。农贸市场、医院、超市、学校等, 我们有钱建, 却没权管, 想管也管不了、管不好, 反而管了不该管的事;虽然有良好的愿望, 但是, 结果不好。既然是城乡一体化, 城乡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应该延伸到农村来。永联村及时采取措施, 找张家港市委市政府反映、沟通。2010年前后, 张家港市在永联村成立了“永联社会事务协调小组”, 南丰镇政府一个副镇长任组长, 把公安、工商、交警、城管、卫生、消防这些执法部门职能全部延伸过来, 有派驻机构和执法人员。不仅接管了农贸市场, 而且村域内10个红绿灯, 5个卡口, 全部免费交给政府, 与张家港交通管理网络实现对接, 实时管控。农贸市场资产属于永联村, 出租给镇政府。

吴惠芳说, 镇归镇, 村归村, 厂归厂。过去村企一体, 是许多农村经发展的经验, 随着土地制度的发展沿革, 现在只能是村企合伙, 村企合作。村归村, 社归社。建立南丰镇永合社区, 居民自治, 与村民自治完全是两个概念。现在, 由村民委员会管理, 转到“经济合作社+社区”管理, 认真制定了《永联村经济合作社章程》, 明确了选举、分配、社员确权办法, 现在永联村所说的1万多村民人口, 就是是指社员;经济合作社有四个部:社务管理部, 经营管理部, 财务管理部, 综合管理部, 经理是聘用的, 拿工资。治理结构发生了变化, 再也不是过去的村民委员会, 是经济合作社。除南丰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永联分中心、永合社区、永联村经济合作社、永钢集团之外, 永联村还建立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志愿者联合会、惠民服务中心、社会文明建设联合会等四个社会组织, 旨在培养村民从农民到市民、公民的跨越。2015年8月14日下午, 永联社会文明建设联合会成立大会在永联议事厅召开, 选举产生了永联社会文明建设联合会第一届理事、监事。南丰镇相关领导、永联社会文明建设联合会第一批会员约50人参加了会议。永联村党委副书记吴惠芳在讲话中说, 永联村已经形成了“党建引领、五位一体、区域协同、依法办事”治理格局, 但五大组织之间是各司其职, 相互之间缺少一个利益机制、联动机制。而永联社会文明建设联合会的成立, 则可以将永联区域内的相关的单位和人员凝聚在一起, 共同来推进永联的社会文明建设。

经济合作社接过村委会集体经济经营发展的职能, 标志着永联村在乡村治理的探索上迈出了新的一步。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会长尹成杰2014年评价说, 永联村的实践, 对于深入认识当前乡村治理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和新特点, 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智慧永联”, 实现“数字永联”蜕变

如果说吴栋材书记用信念和智慧创业管理, 带领永联干部群众勤劳致富, 奠定了永联村的物质基础, 那么, 吴惠芳副书记则是用近十年的时间, 以大智慧引领永联村走向智慧乡村, 实现“数字永联”到“智慧永联”的蜕变, 开创了永联村城镇化发展的新局面。吴栋材说过:“农村只发展工业, 那还不叫新农村。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建设现代化新农村, 这是永联村的新目标和新追求。”永联村信息化建设起步早, 应用成果广。依托雄厚的集体经济, 永联村有序推进信息化建设。村办企业永钢集团, 率先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基本建成统一、全面、集成的信息系统, 建成“数字永钢”, 为永联村的信息化建设奠定了技术和人才基础。2012年, 永钢集团实现销售近400亿元。村级经济强了, 村民富了, 永联人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也更进一步。以学会电脑发奖金等形式, 鼓励农民学电脑, 是永联村在推进信息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当时在永联村爱心互助街的公共电子信息室, 数十位老人正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学电脑, 就连70岁的宋金山老人也饶有兴趣地对着电脑学打字。

2013年2月6日, 永联村邀请了信息化领域多个层面的专家, 组织村企内部各条线的信息化管理人员在永联议事厅召开“永联村信息化研讨会”, 分析了永联村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提出了“智慧永联”的概念, 明确了在推进实现“数字永联”的基础上, 建设“智慧永联”的目标, 并制定了实施策略和研发建设的项目内容。

2014年初, 永联村基本完成了“数字永联”建设:实现了村域管理智能化。村域内主要路口共安装高清摄像头460个, 实现村域智能安防。在楼幢内统一安装智能化的消防报警装置, 确保社区居民房屋消防安全。将村域主干道各红绿灯探头与苏州市交通管理局违章车辆管理系统进行联网, 实现交通管理规范化。建设了一套三维地理信息系统, 全面实现对永联村土地和建筑物等空间的立体化管理。

实现了农业生产信息化和自动化。实现了粮食基地田间自动化控制工程、智能化灌溉系统和全自动化育秧流水线, 并建成了一套“三精农业信息系统”, 即通过精确信息采集, 科学分析作物生长的光照、水分等外部因素, 实施变量施肥和节水灌溉, 实现精准作物种植和精细生产管理, 大大提高了粮食生产效率。

实现了农产品销售电子商务化。依托永联村拥有的粮食和蔬菜生产基地, 通过建设“永联菜篮”电子商务平台, 将传统农业生产和现代网络销售相结合, 为永联村民和社会各界人士提供新鲜、健康、便捷的蔬果销售和配送服务, 既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又为永联村带来了实际的经济效益。

实现了宣传展示和信息发布网络化。永联村门户网站建设完成, 除了通过图片、文字展示永联风采, 报道村情动态外, 还增设了乡村农业服务等功能。同时建设永钢集团和江南农耕文化园的主题网站, 宣传永钢集团的产品信息, 展示永联乡村旅游服务特色, 并实时提供旅游资讯。

实现了村民管理信息化。建设“永联村经济合作社综合信息平台”和“永合社区居委会综合信息平台”管理系统, 分别收录社员的基本信息、社员分类、社员待遇分配结算及居民户籍信息、参保信息、计划生育、社区保障与救助等, 真正实现信息化动态管理。

2012年, 永联村投入近1000万元用于鼓励村民对电脑和网络知识的学习, 并对未开通网络的村民实现网络互通, 基本形成了“家家有电脑, 人人能上网”的局面。

在国内许多智慧级项目都处于探索阶段, 没有经验可循, 建设智慧永联的优势在于有比较好的信息化基础, 雄厚的资金保障, 以及有一支技术力量较好的人才队伍——永钢集团信息自动化处。永联村正悄悄实现从“数字永联”向“智慧永联”的蜕变。2014年4月, 张家港市首个“智慧社区”项目——“智慧永联”启动建设, 于10月底前建成使用。南丰镇永合社区的5000户居民通过操作高清互动机顶盒, 不仅实现海量电视节目实时收看、点播回看等, 实现电费、电话费和有线电视费等可在线查询和缴费, 同时还可以通过“永联风采”、“事务公开”、“便民服务”等频道栏目了解永联村各项办事流程、办事指南, 浏览全村新闻动态、村务公开、社区党建、最新公告等信息。据介绍, 随着“智慧永联”功能的拓展, 社区居民还可以实现医院急救、预约挂号、电视购物等。目前, 南丰广电站正在核对永合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有线数字电视名单、安装地址、用户编号等, 下一步将集中力量进入永联小镇进行高清互动云电视的入户安装。

智慧党建推进发展(三) 篇5

【智慧党建推进发展】一

近年来,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坚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持续打好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组合拳,三年中新提任35岁以下科级干部47名。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后,上虞区认真组织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围绕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要求,落实措施,加大培养选拔工作力度。

明确“路线图”。研究制定《关于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压实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明确把乡镇部门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列入工作目标考核,其中乡镇街道配备30岁以下中层正职不少于3名、90后干部1名,打实干部培养梯队链。

突出“一线”炼。坚持把火热的实践作为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最好的课堂,每年选派80名以上年轻干部参加农村基层、经济发展等“五个一线”培养,选调一批科级干部到上级部门锻炼。建立干部“逢提必下”机制,部门机关新提任干部原则上安排到乡镇街道任职,让年轻干部在一线“墩苗补钙”。

建强后备军。调整充实不少于200名的区管副职后备名单和255名以88后中层、90后硕士研究生和紧缺型干部为主的优秀年轻干部培养库,择优选调100名90后干部举办源头干部递进培养班,实施立体系统培养。

深化“导师”育。在加强年轻干部政治训练、作风养成的同时,创新实施“导师引航”计划,挑选退任干部、中层骨干与新录用人员“一对一”结对,落实思想作风引导、理论学习辅导、职业技能传导、日常管理指导四项职责,“手把手、心贴心”培养年轻干部,目前已落实导师对子150个。

广开渠道选。通过竞争性选拔副科级干部、乡镇部门中层干部跨单位交流、乡镇街道团委书记和专武干部竞职上岗,构建年轻干部常态化、多领域的交流选拔机制,促使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实施百名硕博士引进计划,首批面向“双一流”高校已招聘急需紧缺型专业党政储备人才21人,持续改善干部队伍专业结构。

【智慧党建推进发展】二

“莱西是农业大市,乡村振兴任务艰巨。多年来,我们一直在积极拓展推动乡村组织振兴的新思路新举措,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让老百姓有货真价实的获得感。”山东青岛莱西市委书记庄增大说。

“过去办养老保险缴费业务,从村里到镇上,得花一天。有了社区党委,这项业务办理用不到一小时。”莱西市南墅镇新埠村村民孙建刚说。

从2013年开始,莱西市将基层党组织由“镇、村”两级变为“镇、社区、村”三级,将镇级服务下沉到社区。设置了115个农村社区党委,推动70%镇级机关干部下沉。

“农村社区党委”的作用立竿见影,大大缩短服务群众的距离。在农村社区设立的警务室、综合调解室等,使得矛盾调处率提高到90%以上,镇级以上信访量下降80%。

“在党委的领导下,我们的农业旅游越来越好,每天五六十辆大巴车拉着3000多人到我们这里体验田园之乐。”莱西市山后人家田园综合体创业园负责人张庆涛告诉记者。

今年3月,莱西第一家田园综合体党委——沽河街道山后人家田园综合体党委成立,这个党委由山后人家党支部、山后韭菜合作社党支部、杰丰有限公司党支部3个支部构成。

张庆涛介绍,他所在的“田园综合体党委”建立了乡土人才孵化园,培养了民俗表演、种植养殖技术、市场营销、酒店管理等各类人才200余人。同时号召党员在各自岗位上带头创新,把分散在各产业链上的人才组织起来,提高他们闯市场、搞经营的能力,不断给综合体党委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和生机活力。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我们更加注重基层党组织与产业发展相适应,努力实现党建与产业要素相结合,跟进强化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庄增大说,目前莱西市已设置“村庄+农业合作社”党组织48个、“村庄+农产品批发市场”党组织4个,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坚持抓导向、抓统筹、抓服务,通过“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实现党的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同频共振。

2017年以来,为解决农村部分基层党组织建设虚化、弱化、边缘化等问题,莱西市组织近三千名党员干部下沉基层开展“强基固本村村行”活动,构建起市委领导、大队推进、党委配合、中队联络、工作组指导、党支部落实的工作推进链条。

“近几年蔬菜市场饱和,村民增收难问题日渐突出。村‘两委’班子能人少、影响力弱,村民逐渐有了意见。”莱西市夏格庄镇宫家城村党支书许世强说,实行“村村行”活动后,工作队被派驻到了宫家城村,首先入户察民情,深挖村庄发展“症结”,找准转型升级突破口,制定了村庄三年发展规划。

2018年初,宫家城村成立了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村“两委”派种植大户、村民代表前往外地考察学习现代农业种植技术,回村发展高效大棚蔬菜种植。今年3月,合作社种植了产量高、市场俏的“金秋一号”有机茄子,每个大棚收入都在20万元左右。一系列的实干措施,让村“两委”班子强起来,有威信,说话办事群众也愿意听了。

【智慧党建推进发展】三

2017年以来,安徽淮北市积极推行“一组一会”制度,凡符合条件的村民小组或自然村均建立党支部或党小组,配套成立村民理事会,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村民理事会的协商议事作用,探索一条以党建引领和自治、法治、德治融合的乡村善治新路子。

延伸党建工作“触手”——

基层党组织成为群众主心骨

淮北市从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入手,对符合条件的村民小组或自然村及时建立党小组或党支部;对不具备条件成立党组织的村民小组或自然村,由镇包村干部、工作队员或村干部中的党员兼任党组织负责人。目前,全市共调整设置2235个党组织,有力延伸新时代党在农村工作的“触手”。

突出政治引领作用。坚持政治标准,无论划分理事会片区,推选理事会成员,还是制定理事会章程,都充分体现党组织的把关定向,注重把既有较高威望,又是政治可靠的同志选入理事会,特别提倡党组织成员与村民理事会成员交叉任职,保证党组织对基层自治的组织领导。

发挥凝聚群众作用。坚持依靠党建凝聚群众、聚集民心,着力搭建形式多样的载体平台,让广大群众时刻感到党员在周围、党组织在身边。目前,全市一县三区党组织因地制宜设计“党群连心站”“党群微家”“党员驿站”“百姓讲习所”等载体平台,定期召集群众说事议事,让群众增加对村级事务知情度,始终保持与基层党组织心贴心。

彰显服务群众作用。结合“入户连心大走访”活动,自然村党小组成员按照亲缘关系,主动联系村组内的群众,不定期到包保的农户家走访慰问,让群众利益诉求“有门”,党员全程服务“有为”。村党小组成员轮流到“党群连心站”“党群微家”办公,接待群众来访,协调矛盾纠纷,现场进行政策答疑。为进一步畅通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渠道,近年来,全市新建党群服务中心67处,改建81处,实现了306个村(农村社区)都有服务中心,真正实现“干部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群众普遍反映,“自从有了党群服务中心,在家门口就能办事,比过去方便多了。”

推动自治重心下沉——

实现联系服务群众零距离

针对如何将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落到基层,如何把矛盾纠纷化解在一线,淮北市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因地制宜,建立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理事会,进一步规范自治流程,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积极引导村民自治。

完善运行机制,创新群众协商议事模式。理事会以自然村或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成员由民主推选产生,由老党员、村民代表、创业能手与“乡贤”等构成。以村民理事会为协商平台,建立健全提事、定事、办事到督事自治运行机制,做到群众事情自己议、群众事情自己定、群众事情自己办。濉溪县百善镇叶刘湖村为推动雁鸣、程家等5个自然庄搬迁改造,23个村民理事会成员充分发挥亲缘、人缘和地缘优势,仅用5天时间,动员600多户村民全部签订棚改安置协议。叶刘湖村党总支书记徐昌深有感触地说:“由村民理事会参与棚改,入户做工作的不再是陌生人,而是本村村民,或者是几十年的老邻居。村民之间交流更加顺畅,想法更易沟通,大大降低了棚改工作中的‘摩擦系数’。”

搭建致富桥梁,当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助推器。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的带动作用,领办创办合作社,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产业发展格局,村集体经济“百花齐放”,去年带动全市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9%。

畅通诉求渠道,成为化解矛盾润滑剂。邻里之间有矛盾,镇村干部出面协调,往往会陷入“清官难断家务事”的困境,而群众中既有威信,又了解政策法规的村民理事会成员却可以发挥出独特作用。小到垃圾处理、邻里纠纷,大到山林权属、征地拆迁,村民理事会都会积极介入,把大量矛盾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群众不上访”。今年以来,全市2274个村民理事会共接待群众5.7万余人次,累计调处矛盾纠纷3.4万余件,化解信访隐患2428件。

推动“三治”有机融合——

文明和美成为群众新风尚

淮北市始终将人情与法治、道德等紧密相连,进一步规范村民理事会和党小组职责,进一步探索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党建+三治融合”乡村善治新路子。

让乡村风气正起来。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群众尊良俗、去低俗、除恶俗,不断提高群众道德修养,促进文明新俗蔚然成风。过去,濉溪县五沟镇曹坊村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彩礼相互攀比,村民对此深恶痛绝但又无可奈何。村民理事会通过宣传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完善“村规民约”,设立“道德红黑榜”“善行义举榜”等举措,引领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2017年,全村基本杜绝生日宴、购车宴、盖房宴及参军升学宴,仅在嫁女彩礼和婚丧事俭办上就为群众节省60余万元。

让群众心气顺起来。着力强化普法宣传,依法规范信访秩序,基层干群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显著增强。依托“一组一会”,刘桥镇调处矛盾纠纷248件,化解信访积案14件,2017年一举摘掉市综治重点管理“帽子”并跃居全市先进行列。杜集区高岳街道双楼村党小组充分利用开放式党校,以主题展示、法治小故事等形式,开展“上情解读”活动,让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理念深入人心、渗透心灵。淮北市通过加强法治建设,近年来,顺利实现群众信法不信访的转变,连续9年被评为安徽省综治工作(平安建设)先进市。

让村居环境美起来。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一体化开展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革命”,推动城市水电气、污水管网等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改善环境面貌和生活质量,形成村美民乐良好局面。朔里镇入选安徽省首批特色小镇,临涣镇入选安徽省第三批千年古镇候选名单,四季榴园、长寿南山等示范村各具特色、魅力彰显,榴园石榴小镇、段园葡萄小镇、渠沟芳香小镇等一批产业基础好、文化积淀深、生态环境美的特色小镇建设不断加快,镇村人居环境大为改观。2017年,淮北以全国第三、安徽省第一的佳绩跻身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昔日“煤城”变“美城”。

【智慧党建推进发展】四

近年来,民营养老机构迅猛发展,成为新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事业发展中心坚持“点上出经验、面上求突破、整体抓推进”的党建工作理念,着力打造“曜阳智慧党建”信息平台,努力探索民营养老机构党建工作新思路、新方法和新路径,不断提升民营养老机构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为科学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作出贡献。

“智慧党建”是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将党建管理、组织生活、学习教育、互动交流等元素有效整合的信息管理平台。它提供一种全新的党建学习培训理念和管理方式,并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通过统一规范的数据采集标准建立党建大数据;集“信息发布、理论宣传、在线学习、交流互动、党务活动”五大类功能,“移动党校、智能党务、组织管理”三大类业务服务于一体的手机党建移动社区。

在如何实现、落实养老机构党建工作上,事业发展中心不断思考、探索、创新,创建“曜阳联盟党建”品牌,并联合湖南省红十字会在湖南做好以长沙青松老年公寓为示范的“曜阳养老联盟”党建试点工作,推广和完善曜阳党建“5+X”标准化工作模式。“5”即班子建设好、党员队伍好、基础保障好、作用发挥好、综合评价好,“X”即基层的特色工作,形成基层党建工作先进典型和特色品牌。

为了落实“5+X”这一标准化工作模式,事业发展中心采取了“四步走”措施。第一步是摸清底数情况,按照属地管辖原则,湖南省各级红十字会联合辖区街道(乡镇)全面摸清加入红十字会“曜阳养老联盟”的279家养老机构名称、地址、负责人、职工人数等基本情况和党组织及党员信息等党建工作基本情况,建立工作台账。第二步是根据养老机构的党员信息等基本情况,对照“5+X”的建设标准,逐一形成党建工作指导方案。第三步是开展入住老党员、员工党员、志愿者党员的分类管理,促进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注重发挥红十字会平台作用,组织开展“我为党旗增光彩,最美夕阳红”“优质服务,关爱老人,先锋故事会”等主题系列活动,营造养老机构等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良好氛围。定期赴试点单位开展跟踪指导,及时掌握情况、发现问题、督促改进,形成养老机构党建示范。第四步是将示范点建设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做法,及时总结梳理,形成标准化的党建工作模式并进行推广。

【智慧党建推进发展】五

针对农村基层党建和中心工作结合不紧密、重点任务推进“连线成片”成效不明显、少数村镇干部“机关化、衙门化、官僚化”倾向等问题,从去年开始,浙江温州市创新推行村镇擂台赛机制,着力实现“镇镇有擂台、村村有赛台”,全面激发农村基层创先争优、干事创业内在活力,撬动基层组织力大提升。

该市紧盯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重点任务,把工作项目化、载体化作为抓落实、出成效的关键一招,通过项目大比拼狠抓工作落实,凝聚起基层组织战斗合力。在市级层面,制定下发《重点工作责任分解表》,明确“20+9”重点任务,即全面打赢“消薄”攻坚战等20项重点创新创优项目和探索乡村振兴红色领航方法机制等9个涉及全局性的改革任务。在县乡层面,推行“N+X”模式村镇擂台赛,“N”是指各县(市、区)围绕“20+9”内容,设置基层组织建设和中心工作落地N项共性要求;“X”是指各乡镇(街道)或村级组织结合区域实际,提出的特色品牌、亮点工作等个性化自主化要求。把开展村镇擂台赛作为精选政策扶持项目试金石,不仅实现项目的精准扶持,更树立实干导向,形成比学赶超良好氛围。如通过村镇擂台赛,推动村镇组织项目的优胜劣汰,激发斗志、互促共进,实现农村基层工作高质量推进和落实,仅2017年,通过擂台比选村级组织“消薄”项目,淘汰落后项目、扶持优质项目,共否决了238个落后项目,节省了3000多万元资金,为提前两年全面消除1707个集体经济薄弱村打下坚实基础。

为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新气象新作为,该市常态化实施村镇擂台赛,推行乡镇书记“季度赛”。每季度乡镇(街道)书记围绕县(市、区)重点工作推进,确定2-3项个人领衔主办项目,作为擂台赛的内容,并在媒体、微信公众号和公示栏等进行公示,季度末乡镇(街道)书记在工作擂台赛上进行公开述职,接受上级领导和党员群众评议。推行村干部“月度考”,以乡镇(街道)为单位,每月组织开展一次村主职干部“晒实绩、拼质量”擂台赛,抽调专业骨干组成评审团,全方位评价各村工作实绩,量化打分,并综合半月报、月督查、一票否决等情形,对各村实行月度排名。排名后10%村的主职干部和驻村干部由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进行集体约谈或个别约谈,并将落后村主职干部整改承诺汇编成册,统一公示晒诺、接受监督。推行驻村工作“周结月报季排名年定级”制度,驻村干部对照责任清单和任务清单对每周工作进行预安排和小结,每月以报表形式向乡镇(街道)党(工)委报告,每季度进行考核排名,年底根据平时表现和季度排名情况,确定驻村工作绩效考核等级。通过干劲大比拼,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温州速度”,如平阳县蓝田村干部、驻村干部组成城中村改造攻坚队,仅用20天就完成全村1115户拆迁签约;鹿城区城中村改造、治水剿劣等中心工作成破竹之势,创造了城中村改造最快签约速度。

该市推行部领导“双联双抓”制度,即市委组织部领导联系县(市、区)和产业集聚区、联系农村基层难点工作和热点工作,抓好工作督查指导、难题破解和特色培育,深入农村基层督查指导擂台赛工作,督促完成市县组织部门下达的重点任务。量化通报抓落实,创新推行督查通报量化制度,市县组织部领导每年督查提出的批评通报次数要达到规定要求,倒逼农村基层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目前,市级层面共发出整改通报26期,对县(市、区)10多名不担当不作为干部进行问责处理,切实强化大抓落实震撼力。优化考核抓落实,把擂台赛上表现作为干部考核、评优评先重要内容,年末根据工作实际实行分层分类差异化考核,考核结果与目标考核相挂钩,树立“有为才有位”“干好干坏不一样”用人导向。

玩数学 增智慧 促发展 篇6

一、“玩中学”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师要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元素,运用数学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此活动中,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价值。

基于这样的教学思路,《江岸区小学“三化”课堂教学指导意见》提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兴趣为主线”为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激发兴趣,自主学习”为课堂教学核心,通过组织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玩”中学数学。

1.观察

小学数学可以以实物材料为“第一性材料”,以课本文字插图为“第二性材料”,让学生通过观察,强化“数”与“形”的关系,培养观察力。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7单元《统计》的第一课时,学生对于“折线统计图”的认识就源于观察——

(1)格子图的形成

师:你们知道吗?统计图还可以这样画。请大家观察,什么没有变?

生[1]:它的标题、横轴和纵轴没有变。

师:那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的是什么?

生[2]:横轴表示1998年到2003年的年份。

生[3]:纵轴表示人数,单位是万人。(举例说明每条横线和竖线对应的含义略)

(2)折线统计图的形成

师:看这个点(指着第一个点),你知道它表示什么意义吗?

生[4]:它纵向对应年份,横向对应人数。

生[5]:对!第一个点表示1998年参观科技馆的人数有3万人。

……

师:一幅新的统计图形成了。你们知道这样的统计图叫什么吗?

在识图时,将折线统计图的形成过程一步步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通过观察,对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仅能反映数量的多少,还能清晰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的了解就水到渠成了。

2.猜测验证

猜测验证是“假设思想”形成的主要过程。在数学教学中经常要对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或问题提出某些假设,然后按照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进行推算,根据数量出现的矛盾,加以适当调整,最后找到正确答案。它是一种有意义的想象思维,掌握之后可以使要解决的问题更形象、具体,从而丰富解题思路,发展学生的智力。六年级《数学广角》中“鸡兔同笼”的教学,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过程——

(出示:今有鸡兔同笼,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师:我们先来猜测一下,到底有几只鸡,几只兔呢?(学生猜测,教师随学生回答板书。)

师:刚才我们的这些猜测,其实就是一种假设。像7只鸡1只兔这样的假设不符合题意,请仔细观察,7只鸡1只兔,总脚数18只,比26只少。鸡、兔的只数应该向什么方向调整?

生[1]:应该减少鸡的只数,增加兔的只数,这样总脚数就会增加。

师:很有道理!究竟怎样调整鸡兔的只数才符合26只脚的要求呢?

生[2]:我先把鸡减少1只,兔增加1只,就有6只鸡2只兔,现在就有20只脚了;然后再把鸡减少1只,兔增加1只,就有5只鸡3只兔,就有22只脚;接着把鸡减少1只,兔增加1只,就有24只脚;最后再把鸡减少1只,兔增加1只,就有3只鸡5只兔,26只脚。

生[3]:我比他调整得快一些!我想,7只鸡1只兔,总脚数18只,比26只少很多,因此我就先试着调整到5只鸡3只兔,就有22只脚,还差4只脚;我就再增加2只兔,减少2只鸡,就有26只脚了。

老師,我们只用调整1次,就可以得到26只脚!现在有18只脚,题目中有26只脚,相差8只,8÷2=4,就要减少4只鸡,增加4只兔,那么就是3只鸡5只兔。

看似不经意的随意猜测,其实就是“假设”的雏形。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运用鸡、兔只数的变化引起总脚数的变化规律对假设的结果进行调整,这样“猜测——调整”的过程让学生经历了“假设”的产生和验证。在调整过程中,学生可以逐一调整,也可以跳跃调整,甚至一步到位,闪现了智慧的火花。

3.讲故事

笔者提倡在教学中,将数学家的成长史、数学史料知识等寓于故事里,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历史,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第一课时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合理安排”的显著作用,体会数学中的运筹思想,笔者就以《丁谓施工》的故事开课。那生动有趣的对话和精心巧妙的施工,让学生由衷地拍手叫绝,同时也使“合理安排”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二、“玩中用”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

在很多有趣的活动中,“数学”是幕后的策划者、游戏规则的制定者。玩七巧板,玩九连环,玩华容道,不少人玩起来乐此不疲,其实玩的是数学。玩数学,是消闲娱乐,又是思维体操。

为此,教研室组织区内骨干数学教师在数学教材的基础上编写了《小学趣味数学读本》《小学数学体验式作业范例集》等。读本中有数学与生活、数学漫画、数学趣题,突出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与应用,富有趣味性和教育性。

有学校开发了“用数学”校本教材,如育才小学的《SX开发》、育才二小的《动感数学》、光华路小学的《光华智趣数学读本》等,由“给出知识”转向“学以致用”,孩子们不仅用耳朵“听”数学,而且动手“做”数学、潜心“用”数学。

有学校创造性地开发数学课程或研究课题,通过“数学节”、“数学周”、“数学日”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放飞思维、增强智慧、促进数学能力发展。育才二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玩数学”系列活动:低年级组织“七巧板拼出美丽世界”与“ 智慧金字塔”等,中年级的“五子棋游戏我最爱”“巧算24点”等,高年级的“魔方达人秀”“巧玩数独”等。又如鄱阳街小学每年4月份举行“数学节”、汉铁小学每学期开展“数学活动月”,还有的学校开设20分钟的数学微课程,如“神奇的莫比乌斯带”“博弈”“九宫格”等,让学生“玩好数学”,开拓视野,陶冶情操。

智慧发展 篇7

健康的初始概念是没有病痛, 即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 并具有良好的劳动能力。比较全面的认识是: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主要脏器无疾病, 身体形态发育良好, 体形均匀, 机体各系统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 有较强的身体活动能力和劳动能力;适应环境变化, 具有各种生理刺激反映, 能抵御致病因素对机体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定:健康是身体和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与良好适应能力, 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健全, 才是完全的健康人。中医认为的健康特征是:双目有神、面色红润、声音洪亮、呼吸匀畅、牙齿坚固、毛发润泽、腰腿灵活、形体适宜、记忆良好、情绪稳定。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健康标志是[1]:精力充沛, 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 而不感到过分紧张和疲劳;处事乐观, 态度积极, 乐于承担责任, 做事不挑剔, 工作有效率;善于休息, 睡眠良好;应变能力强, 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具有抗病能力, 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体重得当, 身材均匀, 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眼睛明亮, 反应敏锐, 眼睑不发炎;牙齿清洁, 无空洞, 无龋齿, 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 不出血;头发有光泽, 无头屑;肌肉、皮肤富有弹性, 走路轻松有力。健康还包括个人或群体在面临生理、心理和社会挑战时, 有自适应能力, 能做好自我管理, 并有能力寻找较好的生活方式。

将人类智慧应用于人民健康, 将智慧含有的综合知识、技能、思想、方法、仪器、设备、材料等应用于健康事业, 应用于药物开发、医疗保健、疾病诊治、养生康复、卫生防疫等诸多方面, 并产生前所未有的高效, 较为轻松、容易、方便、灵活地实现健康目标, 这是智慧健康的思维方式和理想追求。

其实, 初始健康理念与医药认知的产生, 就是人类智慧健康的早期体现。医药的发展与健康的进步, 也是人类智慧健康的融合与升华。智慧健康的升级与医药学的形成, 都是人类智慧健康的精华和结晶。实践与认知是中华民族思维的起点, 也是发现疾病、认识疾病、防治疾病的早期阶段。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医疗实践中, 逐步积累了原始的医药知识, 为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实践基础。古代先人在生活生产的实践中, 观察积累了感性材料, 经过思维加工, 形成概念、判断, 逐步上升为医学理论。如早在西周时期, 医学家就提出了发病和药物治病等理论。春秋时代, 秦国医和提出了六气致病学说, 开创了中国医学理论体系的先河。后世医家通过长期反复的医疗实践, 逐渐形成了医药学的理论体系。通过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反复探索, 逐渐升华为理性的智慧健康结晶。例如, 中医脏象学说就是通过长期的生活观察、反复的医疗实践和解剖实验而形成的, 余如诊断、证候、治则、方药的确立等, 也都无一例外。

智慧健康具有社会属性, 它不能游离于社会之外而孤立地存在与发展。健康与医药是社会大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 它要与社会的其他子系统之间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社会活动为健康和医药学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中国的医学理论体系, 受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 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 即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构建其理论体系。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不仅为中国的医药学提供了朴素的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生命观, 同时也为中国医药学确立了整体的研究方法, 使中医学以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去认识自然、认识生命, 借以阐明人与自然、生命本质、健康、疾病等概念。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 各种文化学术流振, 如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农家、阴阳家、纵横家等学派展开了学术争鸣与交流, 学术上出现了“诸子百家”的繁荣景象, 奠定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基础, 也为中国医药学奠定了坚实的文化、科学、社会基础, 中国医药学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一部分, 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分子之一。医药学广泛地吸收、移植、渗透和交融了当时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种学说、各个学派的先进成就, 诸如文学、哲学、数学、化学、物理学、植物学、动物学、天文学、历法学、气象学、地理学、物候学、生理学、解剖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 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经络、解剖、诊断、治疗、预防等问题, 建立了中国医药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成为中国医药学发展的基础和理论源泉, 为中国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处处都体现了人类智慧健康的融合与升华。

近代中国医药学也运用现代医学及其它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 来研究中医学的脏象、经络、气血、证候、诊法、治法等, 将原来从经学、经验、自然哲学的方法, 上升为现代科学技术方法, 初步阐明了其中的某些概念、原理的科学内涵。如从微观解剖、内分泌、神经化学、肌电、皮肤温度、皮肤电阻、血流图、超声波、激光、同位素追踪等多方面研究, 探寻经络现象存在的可能性, 提出了神经体液说、低阻抗说、皮层内脏相关说、第三平衡系统论、波导论和液晶态等学说。脏象理论的研究, 也通过临床观察、动物实验等, 以探讨其中的奥妙与实质。发现在肾阳虚时,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下丘脑-垂体-性腺、下丘脑-垂体, 甲状腺三轴出现功能紊乱与低下, 肾阳虚证的主要发病环节是下丘脑的调节功能紊乱。脾虚则与胃、肠、胰等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减退、免疫障碍、植物神经紊乱、生物膜结构与功能异常等相关。为了推动该学科的发展, 政府已把脏象学、病因学、辨证学、诊法及治则治法、养生学、动物造模、经络研究、针刺麻醉机理研究等内容列入国家科研规划, 力图获得认知的新突破。

为了加速健康事业的快速发展, 当代“智慧健康”研究领域引入了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系统[2], 这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与应用系统的一门新型技术科学。AI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 试图了解智能的实质, 并生产出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 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AI从诞生以来, 理论和技术日益进步, 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 推测未来AI带来的科技产品, 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大容器”和“加工场”。因为AI是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 AI虽然不是人的智能, 但能模拟人的思维, 并有可能超越人的智能。AI是一门极富挑战性的科学, 从事这项工作的人需要懂得计算机、心理学、哲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AI由不同的领域组成, 如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模拟思维等, 是覆盖面十分广泛的一门智慧科学, 研究目标是使机器能够胜任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

“智慧健康”系统集合了医学、药学、保健、计算机、信息、信号处理、远程通信等多学科的知识、技能、技术、设备, 构成了“智慧健康”的统一体与集约化。作为传统医疗方式的补充、发展、替代和延伸, “智慧健康”的医疗模式已经获得社会认可, 并受到普遍关注和广泛重视, 主动接受与被动接受的程度越来越高。如数字化远程医疗目前已成为发展迅速的跨学科高新技术, 逐渐形成具有医学知识与技能的远程学术交流、远程文献搜索、远程期刊共享、远程医学教育、远程专家指导、远程手术操作、远程病情监护、远程家庭保健、远程医疗咨询等系统形式, 成为医疗服务的崭新途径。运用“智慧健康”的思维、技术、技能、仪器、设备、计算、模拟、方式、方法等开展科学研究和医疗服务的成果快速涌现, 令人目不暇接。智慧地感知、智慧地运用、智慧地运作、智慧地管理、智慧地互动等, 已经成为“智慧健康”的基石, 具体表现在健康信息的智能化采集, 应用健康知识对健康信息智能处理, 形成健康决策的智能过程, 应用现代技术为健康资源和健康需求建立联系和通道等。

在智慧健康条件下, 人们可以利用互联网和远程服务系统, 多渠道获得医药卫生知识[3], 提高疾病防治水平。通过浏览健康网站, 查找自己需要的医疗保健信息[3], 也可以利用语音成像系统在线咨询, 而不必一定与医生面谈。预约电话咨询、定制手机短信等, 也都能获得医疗保健知识和健康服务, 不必大小毛病都到医院挂号、排队、求诊、检查。在一定程度上, 智慧健康还有利于社会民众的自主选择, 公众有条件在网络上获得较多的医疗保健信息, 有机会选择自己认可的医疗保健机构, 也可以自由地挑选自己信任的医生以及相关健康服务人士。如我们大学的附属医院、南京市儿童医院、江苏省中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等都已建成包括HIS、LIS、PACS、电子病历EMR、医生工作站、移动护理、病案、财务管理、库房管理和手术麻醉等几十个应用系统, 采用Informatica ETL工具构建数据仓库系统, 并基于数据仓库建设医院数据调用公共资源中心库, 实现了实时的数据交互和信息共享。医院还利用IBM大数据分析工具, 实现了医院的日常运营监控、医保费用监控、阳光用药监察、科室目标管理等。利用IBM大数据分析工具Cognos和数据挖掘工具Datastage构建的医院智能运营平台, 能够帮助医院进行日常运营信息的整合, 对复杂的数据源进行数据抽取、清洗和转换, 为数据的智能化分析利用打好基础。有了这些基础, 就可以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之间的和谐沟通、自由对话、平等交流, 自主选择较为适宜的检查项目和诊治方法, 使用自己经济条件许可或能够承受的药品与医具, 而不必被迫购药、违心付账, 可以减少或避免因病致贫、负担过度, 甚或可以避免人财两空、债台高筑。智慧健康方式改变了医务人员与社会民众之间在医疗保健服务方面的不对称地位, 有利于建立和谐平等的医患关系, 避免或减少不必要的程序麻烦和医疗纠纷, 患者的自主权也能够得到尊重。

有了智慧健康, 社会人群的个性化需求也较易实现, 能更好地满足特殊需求, 有效体现医疗服务的多样性和层次性。随着人民经济条件和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 对医疗保健质量和服务要求也不断升级, 多样化和个性化服务需求增多, 与传统的医疗保健模式相比, 智慧健康更有条件满足特殊健康需求, 这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智慧健康人性化的优越性, 也是智慧健康得到快速发展的动力之一。随着互联网和数字化进程的提速, 远程医疗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智慧健康这一新型医疗保健模式的形成, 医疗服务对象将由单一患者扩展到整体社会, 卫生方式也由“有病求医”转化为保健计划实施与终身医疗服务, 社会的卫生保健体系将会逐步完善, 医药资源可以充分共享, 健康平等的目标将能够实现, 全民的社会保障和卫生水平将会快速提升。

在智慧健康的时代, 在新思维、新理念、新途径的引领下, 分级诊疗、人文医改作为制度医改、财政医改的补充, 共同破解“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顽疾。卫生服务与信息科技紧密结合, 将共同为医药产业的发展指路领航。现在中国有7亿QQ用户、4亿微博用户, 每天有数十亿条信息。国际Twitter等社交网络 (Social Network Service) 及微博客服网站, 每天有数亿信息, Facebook每天散出数十亿信息。海量、多样化和高频率的信息数据, 已成为时下最被关注的热点。当今的大数据环境, 不管人们愿意不愿意, 最终都必须接受。智者是主动接受并积极参与, 昧者是被动接受并被迫尾随。大数据是从消费者的网页浏览行为自动捕捉到的, 而且会非常准确, 这种大数据分析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发现客户消费行为。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移动与互联通讯, 逐渐成为医药健康竞逐的新战场。利用互联网数据可以检测流行病的爆发[4];Google根据汇总的搜索数据估测全球流感疫情;利用Twitter数据检测流感的爆发区域和病情特征;通过地理位置微博预测疾病传播过程, 采用社交网络等数据源, 结合领域专家的帮助, 实时监测疫情;利用在线社交网络监测公共卫生事件等。总部位于美国的辉瑞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以研发为基础的制药公司, 产品覆盖化学、生物、疫苗、保健等药物的诸多领域, 辉瑞聚合上下游资源, 组建一站式服务平台App, 在全世界已有140多个, 在中国开通了针对民众的微博、微信, 针对人脉、人才的Linked In (商业客户导向的社交网络服务网站) , 针对形象展示的Facebook、优酷企业视频网站。总部位于美国的礼来 (Eli Lilly and Company) 也是一家全球性的以研发为基础的医药公司, 其在中国的一款“明星”App, 目前已拥有数十万粉丝, 通过互动, 保持了与患者之间的沟通, 也收集到了中国糖尿病等患者的特殊需求, 并通过移动互联的媒介, 将中国患者、药企员工、医务人员之间的活动联系起来, 从中寻找商机。慈铭集团开发和生产出来的健康手环, 通过手机终端、手环设备终端、App端、Web端, 将一次体检与平时的睡眠、运动等数据都收集起来, 与医生完成实时沟通, 吸引较多的企事业单位与社会民众接受这样的健康模式。

智慧健康的出现, 十分有效地促进了医药科学研究的进程, 新技术、新思路、新方法、新器材迅速涌现, 实验技能和研究水平不断提高, 新成果快速涌现, “否定之否定”现象不断刷新, 医药卫生研究者探索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以大数据为背景, 各种终端设备为载体, 研究方式得以创新。在新理念、新趋势的推动下, 各种先进的互联移动设备和器材进入医药学的临床诊疗和科学研究领域。如医学超声技术, 既往应用的是线性声学规律, 是基波成像, 虽然已在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仍有较大的局限性, 无法满足临床需求。现在研究的则是非线性声学规律, 是谐波成像技术。这是近期发展起来的一种三维光学成像技术, 具有非线性光学成像所特有的高空间分辨率和高成像深度, 可避免双光子荧光成像中的荧光漂白效应, 是一种理想的非侵入生物活体成像方法。生物组织的病变往往会引起微观结构的变化, 而二次谐波信号对组织的结构对称性变化高度敏感, 因此二次谐波成像对于某些疾病的早期诊断或术后治疗监测[5,6,7], 具有很好的生物医学应用前景, 能够进一步提高医学诊断的准确性。再如功能性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转录组学等多种组学技术[8,9,10,11]的产生和发展, 就为生命科学带来变革, 使许多错综复杂的生命科学问题的研究成为可能, 走出了单因素、单分子检测技术与阐释复杂科学问题不相适应的困境, 而代之以多元化的高效率检测技术与方法。组学技术和系统生物学理论应用于医学研究, 将会催化“系统生物医学”等新学科的诞生, 对复杂性疾病的治疗策略与方法等产生新的认识。在药物治疗学方面, 复合化学成分联合治疗将会逐步取代单一化合物的药物治疗模式, 针对多靶点和系统功能, 实施“调节性整合治疗”, 并与直接针对病原或病理的对抗性疗法有机结合, 治疗策略既注重个体化, 又注重整体性, 可望实现疑难性疾病的治疗突破。与之相近似的中医学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方法, 阴阳对立、平衡、消长、转化的动态观念, 复方用药理论的价值和意义等逐渐受到重视。在中医药长期的临床医疗实践中, 根据中医理论应用中药复方, 针对多靶点治疗的方法, 对许多疾病具有确切疗效, 其中也包括一些难治性疾病。中医药治疗这些疾病的理论、方法与药物, 虽然不同于西医药学, 但只要疗效是好的, 就有其研究和应用的价值, 也是未来医学创新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充分利用组学技术研究中医药, 是打开中医药防治疾病作用机理“黑箱”的金钥匙, 也是分析和认识中医与西医、中药与西药之间的差异与各自优势的有效研究领域。中医认识人体生理活动、发病机理、病情变化、治疗策略、疗效评估等, 均是宏观、整体、辨证的思维模式和方法, 很难用单因素的微观认识分析方法来阐明和表述。以组学技术研究中医药, 就比较适合中医药学的学术特点和临床实际, 突破可期, 提升可期, 创新可期。

智慧发展 篇8

关键词:城市发展,智慧建筑,BIM技术,系统集成

1 智慧城市战略

世界已经进入智慧城市时代, 全球有600多个城市正在积极建设智慧城市。我国政府也非常重视智慧城市的建设, 根据初步统计全国有超过100个城市提出了智慧城市的规划和建设目标。我省各级部门都非常重视, 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提出把无线宽带城市群作为“数字广东”建设的重要组成, 为无线城市建设奠定基础。随后出台了《广东省无线城市发展指导意见》[1]等一系列政策指导文件, 我省无线城市基础设施及相关产业得到健康发展。随着广东省无线城市发展“十二五”规划[2]的出台, 智慧城市群及相关产业在广东取得了稳步的发展。

广州市的无线城市建设工作走在前列, 以“智慧广州, 信息互联”为基本建设理念, 提出了无线城市的三大理念和三个重点工作, 这些理念和重点工作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得到了同行的认同和借鉴。《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智慧广州的实施意见》[3] (下文简称《实施意见》) 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牵头单位, 将任务和责任进一步明确。

2014年11月7日, 在“2014广州-中国智慧城市创新大会”上, 广州市市长陈建华总结到:广州市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之一, 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 在2011年确立了低碳经济、智慧城市、幸福生活三位一体的城市发展理念, 提出构建与智慧新设施为树根, 智慧新技术为树干, 智慧新产业为树枝, 智慧新应用和新生活为树叶的智慧城市树型框架结构, 不遗余力地推进广州智慧城市的建设, 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4]。

智慧城市建设在全球已成不可逆转态势, 其发展趋势顺应世界城市发展潮流, 是当前提升城市总体实力、综合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战略制高点。目前, 广州已建成国家超算中心、天河二号等一批智慧的新设施, 智慧新产业快速发展, 智能交通、智能港口、电子政府、城市的智能化管理等智慧新应用, 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城市化经济水平不断提升, 智慧城市建设阶段性成果已惠及全市1 600万市民。

2016年6月9日至12日, “智慧城市驱动智能建筑技术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广州成功举办。该论坛重点就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建筑智能化新技术进展进行了广泛交流。由此可见, 在全球提倡发展智慧城市的大背景下, 智能建筑的发展必然会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2 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 智慧城市建设在全球范围仍处于初级阶段, 有很多共性问题亟待解决。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宁家骏在“2013中国智慧城市年会”上总结了我国智慧城市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5]: (1) 建设目的不够明确; (2) 建设思路不清楚; (3) 建设模式不可持续。就广州而言, 现阶段需要处理的是建设模式持续性, 以及后续运营维护的持续性。《实施意见》中的牵头单位大多为政府机构和一些基础设施服务单位, 要解决好智慧广州的可持续性, 就必须营造全社会参与的氛围。

在智慧城市实施过程中, 业内遇到具体问题则体现在信息化水平与智慧城市需求不匹配上。随着智慧城市服务品质的提升, 对城市建筑的智能化程度要求必然更高, 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行业企业认识到建筑智能化对发展智慧城市的重要作用。智慧建筑概念已经悄然出现, 并有取代智能建筑的趋势。

3 智慧建筑与智慧城市

一般认为, 智慧是更高层次的智能, 对设备或者系统而言, 智能化是在网络化、信息化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更高层次的自动化。而智慧化则是在智能化基础上发展而来, 且已经具有一定拟人化或者决策判断能力的形态。就智能建筑而言, 人们期望各种系统能够根据环境、人员的变化及时调整和控制各种设备工作状态, 具有类似于人类一样的思维和行为能力, 比如空调系统能够根据人员着装、性别、温度、风速等变化进行自适应调整以达到最佳舒适度。

3.1 智慧建筑概念

智慧建筑是适应绿色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在原有的智能建筑和绿色建筑基础上结合先进的BIM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技术、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发来而来。业内人士认为, 智慧建筑是以建筑物为平台, 兼具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 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于一体, 并使它们之间达到最优组合, 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6]。

3.2 智慧建筑与智慧城市的关系

智慧城市建设的诸多行业发展领域, 如智慧交通、智慧市政管理、智慧环境、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 都是以智慧建筑为其“物联”的基本单元。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 城市中的人及其赖以生活的人工环境都离不开建筑, 智慧建筑将是智慧城市发展的基础一环。同时, 智慧城市是智慧建筑的共享平台, 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智慧建筑与智慧城市的彻底融合。

可以说, 智慧建筑是智慧城市在微观方面的体现, 智慧城市正是由千千万万的智慧建筑通过各种技术化、模块化联系方式连接在一起, 形成的有机统一体。智慧城市要想真正发挥出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就必须通过这一个个具体的智慧建筑来实现。没有了智慧建筑, 智慧城市也只能成为空中楼阁, 可望而不可及。

烽火通信在“智慧建筑加速智慧城市落地”[7]一文中指出, 智慧建筑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支撑, 通过对建筑的智能化改造, 可实现建筑的高效运转和节能环保, 最终达成建设智慧城市的宏伟蓝图, 而绿色智慧建筑也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之一。清华大学张公忠教授在“2014年中国智慧城市与智能建筑发展高峰论坛”[8]上从智能建筑的体系架构、设计标准、设计理念、访问模式、协同集成、云计算服务、运维服务以及嵌入式控制8个方面, 阐述智能建筑是智慧城市的重要元素。

小到建筑内部的智能化, 比如智能家居, 大到智能建筑、智慧社区、智慧城市, 在这个整个智慧化体系中建筑是承载各种设施和服务的基本单元。因此, 说建筑智能化技术发展关乎智慧城市建设水平一点都不为过。

4 智慧建筑助推城市发展可行性分析

智慧城市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以智慧建筑为单元研究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技术发展趋势及理念, 是很好的切入点, 具有时代发展的迫切性, 对智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十分必要的。

4.1 智慧建筑符合可持续性

以智慧广州建设为例, 智慧广州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没有全社会与市民的广泛参与, 很难取得良好效果。因此, 必须下力气、多渠道培养相关人才, 同时要采取各种积极措施, 提升市民和全社会“智慧”的应用水平、创新素质, 营造全社会共同推进建设“智慧广州”的良好氛围。

从空间上讲, 建筑是城市的基本构成要素, 也是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当这个最重要的部分完成了智慧化进程, 则智慧城市的建设也就完成了一大半。广州市将天河智慧城作为“五个一”工程来抓, 这是非常好的探索和试点。这种小范围大规模的试点工程, 非常有利于总结成果, 为大规模推广奠定良好基础。政府在这种试点工作中担负了重要角色, 这在建设初期是没问题的, 然而推广阶段, 除了政府的大力引导外, 更多的是需要各单位力量的积极参与。智慧广州是一个庞大的、动态的复杂系统, 其建设、运营和维护需要方方面面的力量, 需要全民的投入和支持。

以智慧建筑为基本单元, 建设智慧广州, 非常有利于社会各界的力量投入。它可充分调动建筑的使用单位、管理机构等庞大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建设和管理中来, 而从营造全面参与的氛围, 对可持续发展十分有利。建筑的管理者可负责管理范围内的建筑信息系统运营和维护, 为城市海量信息资源库提供新鲜血液。

4.2 可作为城市海量信息资源库的子库

纵观智慧城市, 其离不开海量的信息资源库。而智慧城市是由数字地球 (Digital Earth) 发展而来, 从数字地球到数字广东, 再到智慧城市, 是一步一步的深入。智慧化是数字化发展的高级阶段, 可以近似认为智慧化=数字化+高级智能化。数字地球最初的定义是:一种关于地球的可以嵌入海量地理数据的、多分辨率和三维的表示。其本质是一种地理信息系统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 因此, GIS是智慧城市海量信息库的一种很好的导航手段。

和民生密切相关的电子地图、三维地图等都是典型的GIS系统, 智慧建筑都有自身的信息管理系统。这些系统在嵌入到GIS系统中具有先天优势, 智慧建筑和GIS结合, 以这种途径亦可完成智慧城市和GIS的结合, 再到国家、乃至整个地球, 最终整个世界完成数字地球进程。

4.3 智慧建筑在设计运营等方面操作性强

在智能建筑设计方面, 有包括《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在内的一系列标准和规范,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其中GB 50314—2006[9]规定了10种常见类型智能建筑的设计规定, 还对其中9种类型的智能化系统配置做了要求。在绿色建筑设计和评价方面, 有《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10]、《广州市绿色建筑设计指南》[11]等一系列规范, 为绿色建筑设计和运营提供了良好基础。在向智慧化过渡中, 可依据智慧广州信息化建设对智慧建筑信息系统的要求来制定相应标准。

5 结语

智慧建筑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地位非比寻常, 在推进城市的智慧化进程中更是有着先天的优势, 且具有很强的可操行性。因此, 以智慧建筑为单元, 能够顺应智慧城市的战略发展目标。

当前智慧建筑重点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两个: (1) 建筑信息集成技术。当前建筑信息的集成主要依靠传统的OPC、楼宇控制总线等技术, 而智慧建筑需要的是基于互联网的信息集成。而国际上已经提出了一个开放楼宇信息交换标准 (o BIX) , 基于该标准的楼宇信息集成完全可以满足智慧城市发展的需要。 (2) 建筑节能新技术的运用。当前建筑节能新技术还需不断地研究和创新, 以适应绿色智慧建筑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广东省信息产业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无线城市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EB/OL].http://www.gdiid.gd.gov.cn/gdiid/home/index.jsp, 2009-04-27/2013-03-15.

[2]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广东省无线城市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EB/OL]http://www.gdei.gov.cn/flxx/wxdgl/zczy/201112/t20111228_106468.html, 2011-12-26/2013-03-15.

[3]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智慧广州的实施意见[N].广州日报, 2012-10-26 (A20) .

[4]陈建华.广州智慧城市建设取得初步成效[DB/OL].http://economy.caijing.com.cn/20141107/3743072.shtml, 2014-11-07/204-11-08.

[5]林莉君.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还面临三大问题[DB/OL].http://www.stdaily.com/kjrb/content/2013-01/15/content_562264.htm, 2013-01-15/2013-03-15.

[6]王勇, 王毅, 乐宇日, 等.智慧建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7]烽火通信.智慧建筑加速智慧城市落地[J].通信世界, 2015 (33) :20.

[8]张公忠.智能建筑融入智慧城市建设[J].中国建设信息, 2015 (2) :34-37.

[9]GB50314-200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S].

[10]DBJ/T15-83-2011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

智能建筑智慧发展 篇9

2014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是我国政经体制改革、减政放权、反腐倡廉、经济发展转型和结构调整的一年,是以新能源和智慧城市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在塑造未来社会发展趋势方面产生重要影响的一年,也是《智能建筑》杂志收获的一年。这一年,《智能建筑》杂志在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分会领导下及行业企业、专家、读者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的办刊模式得以转变,网站及微信平台成功建立,会议和评选服务有所提升,因而,增强了杂志的可读性与时效性,提升了杂志的影响力,受到了读者们的一致肯定,获得了“全国建筑行业精品期刊”称号。新的一年,《智能建筑》杂志将在原有版面的基础上继续创新,使杂志内容更加精彩。

2015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面对当前新时期、新常态、新机遇和新挑战,行业发展、企业发展和行业协会发展均面临创新与转型发展的问题。随着新一代互联网与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智能建筑行业的发展空间、创新空间和应用空间将是巨大的,正如《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发展报告》(2013~2018)所提出的“立足智能建筑,面向智慧城市,立足国内,面向国际”的发展目标,仍需要行业企业大力实践。

在新的一年里,《智能建筑》杂志将继续发挥智能建筑行业主流媒体的导向作用,跟踪新技术发展趋势,加强行业敏感问题的讨论,拓宽视野,注意相关行业的发展动向,组织以技术交流为主的企业参观、专访、座谈及研讨等活动。特别是智能建筑作为智慧城市的核心节点,也是实现将各类智能化技术在建筑中适当应用的关键载体,更是智慧城市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我们将广泛利用最新的信息来源,及时报道智能建筑行业的这一发展动态。加强行业热点、技术热点、工程经验、品牌产品等方面的专题报道,为智能建筑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岁月不居,天道酬勤。新的一年开启新的希望,新的历程承载新的梦想。2015年,正是我们创造梦想、扬帆启航的关键之年,我们将紧密围绕“更好地为行业、企业服务”的宗旨,将《智能建筑》杂志办成行业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相互交流的园地,在“智能建筑,智慧发展”这个氛围里,迎难而上,锐意进取,团结协作,大胆创新,力争为读者提供最好的服务!

在新年来临之际,《智能建筑》杂志社全体员工向一贯支持本刊的领导、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节日问候!

我国智慧景区发展研究 篇10

关键词:景区信息化,初级信息化景区,数字景区,智慧景区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信息化正逐渐成为景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内容。景区信息化是景区通过采用信息技术和电子信息装备, 建设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 从而更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景区信息资源, 并实现景区信息化管理的过程。景区信息化有利于提升运营管理水平, 变经验管理为科学管理, 变粗放管理为精细管理;有利于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 提高游客满意度;有利于提升资源保护水平, 规范景区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

在学术研究方面, 国外学者Buhali和Laws (2004) 以营销媒介为视角探讨了景区成长过程中信息技术的运用Buhalis (2006) 则提出了旅游景区发展战略中信息技术占据重要地位的观点。而国内景区信息化研究主要是随着我国开展数字景区建设而受到关注。秦然 (2005) 探讨了风景园林数字化的意义内容以及数字图文信息的保存模式与版权问题。李宏、吴东亮等 (2011) 对数字景区框架结构和功能模块进行了评述, 并从系统化、人性化、标准化和智能化四个方面分析了数字景区建设的不足。党安荣等 (2011) 探讨了智慧景区的内涵, 并思考设计了智慧景区建造的全面架构另外, 沈火林 (2005) 、桂晓苗 (2010) 等分别结合具体景区对信息化建设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在实践中, 景区信息化建设水平已经成为一个景区综合实力和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最集中、最直观的表现。与国外景区信息化发展相比, 我国景区信息化整体水平较低, 景区间信息化发展水平差异明显。

二、我国景区信息化发展水平

本文根据景区信息化发展水平, 将我国景区大体分为三种类型, 即初级信息化景区、数字景区和智慧景区。

(一) 初级信息化景区

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小景区正处于信息化建设伊始阶段, 属于初级信息化景区。

初级信息化景区主要依托计算机局域网、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初步建立了办公自动化系统和景区门户网站。但资金短缺导致信息化程度低, 基础设施和配套设备落后, 已建成的系统后期维护能力差, 景区软实力建设长期滞后。

(二) 数字景区

对于数字景区而言, 信息化建设主要是根据业务需要, 依托3S技术进一步完善信息网络和基础应用系统 (包括办公、电子商务、门禁、售票、财务、监控、GPS定位、GIS地理信息等方面) 。2004年以来, 国家先后将24处风景名胜区指定为数字景区创建的试行单位。其中大部分景区建成并使用了多功能的全方位视频监控系统, 实现了对区内众多景点和游客密集区域的实时监控, 促进了预防森林火灾、确保游客安全和加强资源保护等工作的开展。

目前, 我国数字景区主要集中于规模大、实力强的国家级或省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但由于起步较晚, 数字景区建设还存在系统间集成程度不高、业务目标体系不清晰、电子商务平台不完善、管理智能化水平不高和景区文化传播不到位等问题。

(三) 智慧景区

智慧景区信息化是基于数字景区建设成果, 通过物联网、传感网和空间信息技术等最新技术的集成, 实现对景区基础设施、资源环境、游客活动、灾害风险等方面的更全面、及时的感知和精细化管理。九寨沟是我国智慧景区建设的先驱, 其成果最为深入。2010年在“数字九寨”建设基础上, 九寨沟首次提出建设智慧景区, 并于2011年先后成功举办两届智慧景区论坛。并建立了视频巡航功能系统, 实现了对游客和物品的实时跟踪和联动管理;通过“景管通”3G手机等装置的应用, 率先在全国景区中实施网格化管理。

在九寨沟景区的带动下, 智慧泰山基于3D-GIS技术打造了景区信息集成平台, 成功地运用于景区内虚拟旅游体验、游客流量监管、多项灾害监测等方面;黄山景区确立了“智慧黄山”发展战略;颐和园相关管理单位编制了“智慧颐和园”规划。目前, 在经历了数字化后的我国大部分4A级以上景区已经投入到了“智慧景区”的建设当中。

三、我国智慧景区信息化建设特点

智慧景区建设在数字景区建设的基础上, 突出体现了智能水平升级、软硬实力兼顾和人文关怀突出三大特点。

(一) 智能水平升级

智慧景区在数字景区3S技术应用基础之上, 通过采用最新技术成果3G移动终端在自动化办公的基础上实现移动办公、移动巡查;通过采用物联网、射频技术、传感技术等最新信息技术, 对附近居民、园内游客、服务人员、地理环境、灾害隐患、基建设备和服务设施等对象进行更全面、更及时的感知和监测, 实现可视化管理。

(二) 软硬实力兼顾

智慧景区更加重视基于信息化建设, 通过构建学习型组织, 优化工作流程, 寻求战略合作伙伴和设立危机预警与管理机制, 以实现软硬实力的最佳结合和全方面提升。加强信息化建设和工作流程优化有利于提高景区管理效率, 实现游客优异体验;构建学习型组织和寻求战略合作伙伴有利于提高景区管理人员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挖掘景区的核心竞争能力;建立危机预警与管理机制有助于降低危机发生可能性和事发损失, 提高景区的应变与危机处理能力。

(三) 人文关怀突出

智慧景区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 其建设更加注重科技产物的人文关怀, 实现了景区环境保护、业务管理、旅游经营、公共服务、决策支持系统的智能化以及游客体验的深层次感知。其建设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智能化的技术系统, 实现景区资源保护和游客最佳体验共赢, 使游客利益与景区发展目标相契合, 进而促进景区可持续发展。

四、智慧景区建设问题

(一) 智能化特性不全面

虽然智慧景区的智能化水平和要求已经很高, 但由于系统缺乏自动识别、反馈和修复等特性, 使其距离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化仍有差距, 只是更高水平的景区数字化过程。

(二) 传统体制僵化

目前, 虽然我国部分重点景区已经展开智慧景区建设, 但大多景区现有传统模式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僵化, 管理无章、职权滥用、方法陈旧、行政低效等问题严重, 尚未实现部门间的协同联动和组织架构的扁平化, 这将难以快速适应智慧景区所要求的管理高效目标, 会阻碍智慧景区的建设进程。

(三) 受制于信息技术的发展

景区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受到信息技术发展以及对信息技术在景区信息化方面的应用研究的限制。目前, 九寨沟智慧景区是我国信息化水平最高的景区, 其未来的进一步发展直接受到以上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四) 资金与人才的约束

景区信息化程度越高就意味着对专业人才和资金的要求越高。除少数景区外, 我国绝大多数景区均依靠外援进行方案制定、系统实施和维护, 没有自己培养的固定专业技术团队;另外信息化建设和维护所需的巨大成本, 使政府和企业难以长久承受, 阻碍了景区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五、智慧景区发展对策

(一) 寻求新技术开发, 完善智能特性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其应用研究的深入, 智慧景区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寻求新技术和新方法, 完善智能化特性, 促进景区信息化系统在环境保护、运营管理、游客服务和决策支持等方面深层次智能化。

(二) 强化多方位合作, 确保基础供应

政府和景区要积极寻求与有实力的企业集团合作的途径, 加强政企间、企业间和区域间联合, 增加规模效益, 建立多元化融资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 确保信息化资金和人才的供应。

(三) 实现组织扁平化, 提高管理效率

为适应智慧景区所要求的协同联动和扁平化高效管理模式, 景区要通过业务整合和职能调整等措施, 积极组建扁平化组织。一方面降低景区管理成本, 另一方面提高信息在组织中的传递速率和准确性, 促进信息的横向互通。

总之, 我国景区信息化具有非常明显的政府引导、技术驱动、人才保障和资金支持的特征。而我国大多数景区信息化程度低正是因为以上问题难以解决。因此, 要实现我国景区整体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必须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 企业的认知水平和专业人才的培养。景区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循序渐进的事业, 需逐步提高建设水平, 积极采取措施向智慧景区信息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Buhalis D, Laws Eeds.Tourism Dis-tribution Channels—Praetiees, Issues and Transformations, London and New York:Continuum Publishing, 2004.

[2].Buhalis D.Tourism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Strategic Tourism Manage-ment[J].Harlow, UK:Prentice Hal, 2006.

[3].秦然.风景园林的数字化研究[J].情报杂志, 2005 (1) .

[4].李宏, 吴东亮等.数字景区研究现状与问题探讨[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1 (5) .

[5].党安荣, 张丹明等.智慧景区的内涵与总体框架研究[J].中国园林, 2011 (9) .

[6].沈火林.黄山风景区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研究[D].南京邮电学院, 2005.

[7].桂晓苗, 王薇波.武当山景区信息化建设现状与问题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 2010 (4) .

智慧引领,让幼儿全面发展 篇11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2A-

0126-02

一位名师曾说:知识可以传授,智慧无法给予,培育教育智慧,非一日之功。学习是修炼智慧的方法,实践是修炼智慧的最佳途径。刚参加工作时,笔者以为,一个好的老师,特别是幼儿园老师,只要具备爱心和工作责任心,教育工作就能做得很好。但随着从事教育工作时间的不断增长,笔者对教育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幼儿教师除了要充满爱心、责任心,对幼儿进行知识的简单传授,还要能从实际出发,运用教育智慧,引领幼儿全面发展。

一、从细节入手,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幼儿期是幼儿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幼儿来说终身受益。在工作中,笔者尝试从细节入手,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入园起,幼儿就要在生活技能、情感体验等方面接受人生的第一次挑战,即要学会自己独立吃、喝、拉、睡,要学会与同伴交流、友好相处,要能逐渐适应集体生活,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如果教师在这些方面能从细节入手,将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刚入园时幼儿们有哭闹现象,且有对教师及新环境的排斥情绪,这时,笔者会一边安抚幼儿的情绪,一边将集体生活的常规逐渐渗透于一日生活中,如鼓励幼儿们大胆挑选自己喜欢的图案做标记,贴在自己的生活用品上;用自己的茶杯喝水;用自己的毛巾擦手、擦嘴;排队洗手、喝水、玩滑梯;上下楼梯一个接一个靠右走,不推也不挤……由于这些常规蕴含在生活细节当中,对于幼儿来说是新鲜的,因而充满了新奇感,并激发了幼儿遵守规则的积极性。从幼儿新入园开始便从细小处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既便于他们接受知识,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作用。这正彰显了一个教师的教育智慧举措。

二、宽容等待,帮助幼儿收获诚实自信

幼儿的可塑性很强,幼儿期是幼儿个性品质发展的关键期。对于培养他们的个性品质,笔者是这样做的:在一节诗歌欣赏《甜甜的糖果》活动课上,笔者给幼儿勾画了一颗颗又甜又酸又香的诱人糖果。幼儿们时不时偷偷噎着口水,还有几个已禁不住把手指伸进嘴里吮吸了几下。为了满足幼儿们的情感需求,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笔者让幼儿们共享他们平时积攒的糖果。当笔者说出这个提议时,幼儿们都欢呼起来:“噢、噢”“太好了,吃糖了”……至此,笔者请一名幼儿给大家分糖果,让他按照笔者的要求从后面按顺序一人一块,一组一组地分糖果。糖果是平时很普通、很常见的牛奶糖和水果糖,幼儿们拿到糖果就迫不及待地剥开来吃……分完糖果后,那名分糖的幼儿一只手拎着装糖的袋子,另一手却攒得紧紧的。虽然该幼儿的小手紧攒着,但是笔者能从拳眼处看到他手里握着的是两块糖。该幼儿看到笔者在看他,眼神马上躲闪开,而且神情有些胆怯。

笔者心想,这会儿他心里一定也不平静,他知道每个人应分的是一块糖,而他自己拿了两块……笔者没再看他,而是看着其他幼儿吃糖的喜悦表情。在幼儿们吃完糖后,笔者给幼儿讲起了《孔融让梨》的故事。讲完后,笔者问幼儿:“如果由你来分梨,你会怎么分?”幼儿纷纷表示要学习孔融,把大的分给别人,把小的留给自己。幼儿们的年龄虽小,但他们听了故事之后已经有了一定的明辨是非的能力,且已懂得谦让。接着,笔者又问:“那如果老师有一袋饼干,让你来分给小朋友一人一块,后来还剩下好多,你会吃几块呢?”这问题太简单了,幼儿们抢着说:“拿一块。”“袋子里还有那么多,为什么不是拿两块或更多呢?”“老师,小朋友都只吃一块,我也就只吃一块,不能多拿的。”一名快言快语的幼儿抢着说。“奶奶说的,小孩子的嘴不能太馋,太馋的人,长大了没出息的。”另一位幼儿接着说。在幼儿们你一言、我一语的时候,笔者注意到那名分糖果的幼儿神色有点不自然了,手还偷偷地伸进口袋,悄悄地捏着什么。

下课后,该幼儿红着脸来到笔者跟前,低着头说:“老师,我,我……”“你有什么事要告诉老师吗?来,坐下,慢慢说。”笔者让他坐下来,倚着笔者的腿。“我还有一块糖。”他从口袋里摸出一块已经被捏得不成样子的奶糖。“哦!你不喜欢吃吗?”笔者假装什么都不知道,轻轻地问他。该幼儿的头埋得更低了,声音也带上了哭腔:“不是的,我,我多拿了一块。”“你真勇敢,知道多拿东西不好,还能主动承认错误,真不简单,是个好娃娃。”笔者双手捧着他那胖乎乎的小脸,帮他擦干眼泪,亲亲他的小脸说:“来,我们把这多下来的糖放进糖袋里,下次老师还请你分糖给小朋友吃,好吗?”“嗯。”该幼儿如释重负,用力地点点头。

这个案例中,笔者看到幼儿偷偷多拿了一颗糖,没有因为它是一件小事而淡化处理,也没有直接指出其问题所在而导致其丧失自尊心,而是装作没看见,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幼儿明白事理,主动承认错误。可见,教师的宽容、等待彰显着教育的智慧,使幼儿收获了诚实和自信。

三、启发引领,促进幼儿大胆想象

每一名幼儿都对事物充满好奇心,作为教师,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

一次午睡起床后,笔者试着播放一段刚下载的视频给幼儿们欣赏,可没想到播放不成功,而是播放出了笔者抓拍到的幼儿参加春游活动时的照片。本来笔者想关掉视频的,但是看到幼儿们看得津津有味,顿时决定将错就错,把观看视频的活动改为欣赏照片的活动。在看照片的过程中,一向爱思考的小怡冒出一句:“唉,怎么只有张老师,曹老师哪儿去了?”“是啊,曹老师哪儿去了?”其他幼儿也纷纷发问,并把疑问的眼神投向了笔者。看到细心的幼儿提出了这样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笔者笑道:“你们猜,我去哪儿了呢?”嘴快的小磷抢着说:“你在办公室。”见笔者摇头,他又说:“你去电脑室了吗?”见笔者还是摇头,小宇小声地问:“曹老师,你上厕所了吗?”一句话,逗得我们哈哈大笑。笔者反问:“你们回想一下,春游时,我去了吗?”“去啦。”“你们参加活动时,我都和你们在一起吗?”“是和我们在一起的呀。”“那照片中为什么会没有我呢?”这时,有一名幼儿恍然大悟:“曹老师,你不是在帮我们拍照片嘛。”其他幼儿也反应过来:“对呀,曹老师在帮我们拍照片的呀!”幼儿们在不断的猜想中找到了正确的答案,想象力和好奇心都得到了发展。

由此可见,幼儿们只有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才会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才会主动去思考、发现、创新。一个有智慧的教师,在日常活动中,要善于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好奇心,启发、引领幼儿大胆去观察、探讨、想象、猜测,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让幼儿在许多的可能性甚至是错误中寻求合理的答案,从而促进幼儿智力的提升。

四、学以致用,提升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笔者认为,我们的学习最终就是要为生活服务的,因此,让幼儿学以致用是提高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最好途径。记得那是春日的一个下午,阳光暖暖地照着,“自然角”的花草又到了换土的最佳时机。笔者和幼儿们说起这事时,他们都自告奋勇地端着花盆去草地取土。来到草地上,幼儿们才发现自己没有现成的工具。这可咋办呢?他们转来转去,有点为难了。“没有挖土工具,难道我们就不能取到土吗?小朋友们,动动你们聪明的小脑袋,一定会想出好办法的!”笔者鼓励学生,不让他们产生遇到困难就退却的心理。于是,幼儿们有的试图拔草带出泥,可这样取出的土太少了;有的试图用手指抠,可草地的土太硬了,抠不动。慢慢地,有的幼儿发现用瓦片、砖块挖泥,既省力,速度又快。很快,这个原始的方法被幼儿们认可并使用了。不一会儿,泥就挖好了。端着一盆盆新土,幼儿们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能学以致用的学习才是最好的学习。幼儿在自身生活与社会活动中发现问题,教师鼓励幼儿运用智慧从经验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技能,这也是教师教育智慧的体现。

智慧发展 篇12

众所周知, 美国IBM在2008年率先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 之后信息化革命席卷全球, 欧洲, 日本, 韩国, 新加坡等一些国家也随之都开始智慧城市的实践研究。我国也有23个城市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计划[1]。智慧城市的本质是智慧资本[2]累积到一定水平的产物。所以智慧资本水平相对高的城市自然而然成为了智慧城市的温床。而拥有大学文凭的成年人的数量就是智慧资本最好的度量衡[3]。研究还发现, 城市中拥有大学学历的成年人口和该城市教育水平成正比[4], 所以智慧城市往往也是名牌大学的聚集地。较高的教育程度往往也意味着较高的收入[5]。换句话说, 教育水平和生产效率是一种正比关系, 比如大学中的科研项目, 会给周围企业的相关产品的开发带来直接的好处[6]。另外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往往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 所以这些人会涌入智慧城市去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7]。这些人更遵纪守法, 更关心政治, 支持当地艺术产业和其他文化产业, 对于差异性也有更强的包容能力[8]。

2.背景分析

Sjaastad[9]中提出, 移民作为一种人力资本, 给城市带来了不竭的动力, 所以拥有大学文凭的成年人作为一种智慧资本, 就是智慧城市发展的核心力量。如果一个地方能够提供比目前所居住的地方更便利的基础设施服务, 并且这些便利所带来的利润高于迁移所付出的成本, 那么就很有可能产生人的迁移。值得注意的是, 不同的城市因为其自身的不同的特色会吸引不同的人群。年轻人渴望去那些薪酬较高, 有较强商业氛围的城市;老年人则倾向于生态环境较好且生活成本较低的宜居城市[10]。本文将以智慧城市这一概念的起源地——美国为例, 探讨年轻人, 尤其是到大城市求学的学生群体对于智慧城市发展的影响。

表1列出了1990年美国331个城市中拥有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人群 (25岁以上) 的百分比排名前10的城市。有趣的是, 教育水平较高的城市都包含了一所或几所名牌大学。名牌大学向来对外地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11], 而受教育程度高的城市往往也是名牌大学的所在地, 这些学校增加了城市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学业完成后那些从外地求学而来的学生面对三种选择:

a.回到自己之前的居住地b.去一个新的地点c.留在目前的城市。

研究表明[12], 在某地大学就读的外来大学毕业生, 比那些没有在此地就读的外来移民更可能选择在该地就业定居。在Cincinnati, Xavier University的外来毕业生, 留在该城市的几率也比其他类别人群要高[13];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s Haas School of Business和College of Engineering几所院校的毕业生也都有类似的情况[14]。这是因为, 在求学过程中, 学生会慢慢适应对所在地特有的生产和消费习惯, 也会在当地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 积累了一定的人力资源, 从而会影响到其对于未来定居地的选择[15]。所以外来求学并且最终留下的学生就成为该城市发展智慧资本。因此, 智慧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决定因素, 是能否吸引并且保留更多外来求学的学生。

3.研究方法

一个城市的发展取决于人口是否增长, 也就是说是否有更多的外来移民, 具体分析可采用以下公式,

其中, Min, j是j地区迁入移民比率, βin Sj是拥有大学文凭的成年移民比率, ΓinZj是该地区其他因素所带来的移民比率, εin, j是调零误差。

同理迁出的移民总量为,

Mout, j = βout Sj +Γout Zj + εout, j--------------------------------------- (2)

那么在迁入量多余迁出量的情况下, (1) 减去 (2) 就是净移民比率,

如果求学移民是智慧资本城市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 那么βnet Sj应该大于Γnet Zj。为了证明这点, 要进行样本分析。根据完成大学学业所需时间的要求 (4年) , 和在人口普查年的规定 (如果一个人目前所居住的地方和他五年前居住的地点不同, 就可以认为他是移民) , 可知样本周期设为5年比较合适。

再继续深入研究之前, 有必要将不同城市的移民比率, 按照人力资本水平高低排列, 进行一下对比分析。表2中, 按照智慧资本水平 (拥有大学本科学历的成年人所占的比例) , 将美国主要地区分成了高中低三个等级, 并对其迁出, 迁入, 净移民率进行对比:

可以看出, 前20% 智慧资本较高的城市,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智慧城市, 迁入迁出和净移民率最高, 而且几乎高出其他城市的2倍左右, 所以可知智慧城市的人口增长快于其他城市。

4.数据分析

4.1 大学和移民

为了说明“大学移民”对于智慧城市发展的主导地位, 表4将拥有大学学历的移民分为进入大学 (求学为主) 和没有进入大学 (务工为主) 的两部分进行相关系数比较。

表3可知, 1975-2000年的三次人口普查, 均得出“大学移民”对于城市移民的迁入和净移民率有着较大的影响 (A, B和C结果相仿) 。与那些并非为了求学 (没有进入大学) 的移民相比, 差距十分明显。所以可知, “大学移民”对于智慧城市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净移民率和“大学移民”成正比和没有进入大学的移民成反比。这表明完成学业中的大多数人, 还是选择留了下来, 而在其他地方获得大学学历来到智慧城市寻找工作的移民, 反而选择了离开。

4.2 年龄和移民

为了更全面地说明“大学移民”的主导性地位, 本文对不同年龄层对于移民的影响相关系数进行了对比分析。

图1可知, 对于净移民率的影响主要集中在20-24这一年龄段上, 其次分别是15-19岁和25-29岁这两组。其中, 20-24岁人群的迁入系数为图1系数的峰值。相对年轻和年长的组群, 对移民状况的影响很小, 有的甚至是反作用的。同时还能看到, 到了毕业的时候 (20-24) 迁出移民率应该会有所上升, 在25-29岁的时候达到峰值。通过分析图1中净移民的相关系数可知, 城市在升学时间 (15-19岁和20-24岁) , 会获得大量外地移民, 这批移民在完成学业时候 (2529岁和30-34岁) 一部分会迁出离开。但是整体上看, 迁入还是大于迁出。因此, 图1进一步证明了智慧城市的发展是由来该城市求学, 并且毕业后留下来就业的移民决定的。

当大量15-19和20-24岁的年轻移民涌入城市的同时, 部分25-29岁和30-34岁的要步入或者刚步入中年的人群选择了离开。且前者的数量多余后者。这意味着智慧城市一直处于一个相当年轻相当有活力的状态中。

5.结语

上一篇:监测与预警系统下一篇:农村小学多媒体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