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中的地位

2024-10-20

体系中的地位(精选12篇)

体系中的地位 篇1

摘要:在我国的《合同法》中尚没有明文规定情势变更原则, 要恰当选择适用情势变更就必须对情势变更在合同法体系中的地位有所了解, 而理论中对情势变更在合同法体系中的地位的探讨一直存在争论。本文将通过驳斥情势变更的法律性质非合同履行原则;浅析将情势变更纳入合同解除体系所存在的矛盾;反驳把情势变更排斥在可撤销、可变更合同体系的外延的观点, 指明将情势变更归入可撤销可变更合同的实践意义, 由此浅析论情势变更原则在合同法体系中的地位。

关键词:情势变更,合同履行原则,合同解除体系,可撤销可变更合同体

一、情势变更本论

2009年5月13日, 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 》, 该司法解释第二十六条规定了情势变更, 结合该司法解释, 情势变更构成要件如下:一、要有情势变更的客观事实;二、发生在合同成立后, 合同消灭前;三、情势变更是因不可归责于当事人之事由发生的;四、会致使合同履行显失公平或合同目的不能实现或合同不能履行。纵观该司法解释, 情势变更隶属于“合同权力义务的终止”这一板块, 而该板块与“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并列, 似乎可以推导出在司法解释里, 情势变更原则在合同法体系里既不属于合同效力的体系, 也不属于合同履行的体系。但在理论界, 有学者认为情势变更原则在合同法体系中应归属于合同履行的体系, 有学者认为应该把情势变更原则定位到合同效力的体系中, 等等。因此无论是在实践中还是学理界, 对情势变更在合同法体系中的地位的探讨一直存在争论。本文笔者将浅析论情势变更原则在合同法体系中的地位。

虽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尚没有法律明文规定情势变更原则, 实践中法官只能依据诚实信用原则、公平原则以及《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 》中的相关规定, 选择适用情势变更, 实现个案正义。要恰当选择适用情势变更就必须对情势变更在合同法体系中的地位有所了解, 本文将通过驳斥情势变更的法律性质非合同履行原则;浅析将情势变更纳入合同解除体系所存在的矛盾;反驳把情势变更排斥在可撤销可变更合同体系的外延, 指明将情势变更归入可撤销可变更合同的实践意义。

二、情势变更的法律性质非合同履行原则

中国政法大学隋彭生教授在其编著的《合同法要义》一书中, 把情势变更放入了第五章“合同的履行”中, 崔建远教授也认为情势变更属于合同的履行原则。

纵观合同履行原则的内容, 有合同严守原则、全面适当履行原则, 协作原则、经济合理原则。与情势变更的要件相比较, 笔者发现:首先, 在时间轴上, 情势变更的适用短于合同履行原则。更重要的是, 合同履行原则的内容虽然纷繁, 但是这些原则都是指导人们如何积极、正确地履行合同, 而对比情势变更, 它是致合同履行显失公平或合同目的不能实现或合同不能履行, 强调的是合同的不能履行。如果把情势变更归于“合同的履行”中, 实是有违逻辑的统一定律。鉴于情势变更的定义都涉及合同效力, 因此, 情势变更在合同体系中的地位, 应从合同的效力层面加以思考与研究。

三、情势变更的法律性质非合同的解除

合同的解除, 是合同有效成立后, 因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的意思表示, 使合同关系归于消灭的行为。合同解除的条件由法律直接加以规定者, 其解除为法定解除。

有学者认为情势变更属于法定解除的原因, 因此支持把情势变更纳入合同解除体系。实践中,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武汉市煤气公司诉重庆检测仪表厂煤气表装配线技术转让合同购销煤气表散件合同纠纷一案适用法律问题的函》是我国首次承认情势变更。在这份法函中, 最高人民法院建议, 因为情势变更, 双方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第四项的规定来解决纠纷。而该法条就是对合同法定解除的规定, 由此学者推导, 这份法函从侧面显示出了最高人民法院对情势变更的认识, 认为其属于合同法定解除的原因, 而这为把情势变更纳入合同解除的体系提供了依据。

但是笔者对该观点持反对态度。首先单独把解除合同原因的第一条不可抗力与情势变更对比分析。《合同法解释 (二) 》第二十六条清晰表明要把情势变更适用情形与不可抗力区别开来。虽然二者极易混淆, 比如都有当事人不可预见性, 其后果都有可能导致合同的解除, 都可作为合同不履行免责的理由之一。但是二者的区别也比较明显:第一, 客观事由不同, 导致情事变更发生的情况较为复杂, 因而必须通过裁量权认定;而不可抗力常表现为重大的自然灾难和重大的社会事件。相比前者更具直观性, 常人凭一般知识即可加以判断。第二, 影响范围不同。情事变更仅局限于合同关系之中, 而后者属于不可预见, 不能避免、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是当事人无法控制与左右的, 不仅可适用于合同责任且适用于侵权责任。第三, 结果不同。两者都可能导致合同的变更与解除, 适用不可抗力一般是由于合同一部份或全部不能履行, 而情势变更则适用于“情形变化”导致履行艰难, 合同本身一般能履行, 只是履行将显失公平或无法实现合同目的。第四, 适用程序不同。情势变更发生的情形较为复杂, 当事人援引此原则救济自身利益, 须通过向人民法院行使请求权来实现;而不可抗力属法定免责事由, 不可抗力一旦发生, 一方当事人即享有变更或解除权, 可直接通知对方当事人即可得以实现对合同的变更与解除。因此, 通过《<合同法>解释 (二) 》中对情势变更的概念界定强调“非不可抗力”以及以上两者的区别分析, 情势变更作为合同解除体系的支流, 与法定解除原因的第一条并列, 不尽科学。

其次, 把法定解除理由的第二、三、四条与情势变更一一对照分析, 笔者发现如果把情势变更纳入合同解除体系会与此格格不入。理由如下, 第一、法定解除原因的第二、三、四条都是基于违约事由, 且被解除的一方负有违约责任;而情势更变不是违约事由, 当事人不负违约责任。第二、法定解除理由的第二、三、四条仅赋予了解除权人解除合同的权力;但是情势变更的发生, 不仅赋予了遭遇情势变更的当事人解除权, 也赋予了他变更权, 而且考虑到经济效益, 很多情况下遭遇情势变更的一方当事人会选择变更而非解除合同。第三、合同解除权的享有者是权利人, 他在行使解除权时还享有损害赔偿请求权;而情势变更中, 若合同解除权是遭遇情势变更的一方, 他并不享有损害赔偿请求权, 若合同解除权是非遭遇情势变更的一方, 他并不会主动行使合同解除这可能对他有利的局面, 而且考虑到举证问题, 非遭遇情势变更的一方往往不会主动行使解除权。最后, 解除权为形成权, 解除通知一经到达相对方, 即产生合同解除之效力;而情势变更则不同, 享有解除权的一方通常是遭遇情势变更的一方, 如果同违约解除一样, 通知到达即可生效, 则对相对方非常不公平, 因为, 相对方无法判断解除方的解除是否有足够的理由。因此, 情势变更与法定解除合同理由的剩下三条也在内涵上不符, 把情势变更纳入法定解除合同的体系是与其不相符。

综上所述, 由于情势变更原则与合同解除原则的主干内容存在逻辑上的不符, 将情势变更纳入合同解除的体系不尽科学。

四、情势变更纳入可撤销、可变更合同的意义

笔者认为, 通过前文的讨论, 情势变更不属于合同履行原则, 应该把其纳入合同效力中进行讨论, 而对比分析后发现把情势变更纳入法定解除合同体系与其逻辑不符, 于是考虑把情势变更纳入可撤销、可变更合同的体系讨论, 并发现了其意义。

然而, 也有学者将情势变更排斥在可撤销可变更概念外延之外, 其理由是:凡可撤销可变更合同的当事人所表现出的非真实意思, 而情势变更, 在订立合同时, 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是真实的。但是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思想, 分析由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所代表的公平正义, 笔者发现上述观点实质是一种排斥事物变动、发展的形而上学。笔者认为, 既然法律维护当事人的真实意思, 那么, 当事人的真实意思不仅在合同订立之时需要捍卫, 同样在整个合同履行过程中也需要捍卫, 因此, 合同在履行过程中, 发生了客观上阻拦当事人履约的事由, 再要求当事人按时按量全面履行合同, 肯定是违背遭遇情势变更一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愿的, 所以法律也应该保护这种在遭遇情势变更后, 想要变更或解除合同的真实意愿。由此看来, 情势变更和可撤销、可变更合同的本质是相同的, 是符合可撤销可变更合同的外延的。

情势变更纳入可撤销、可变更合同体系确实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首先, 避免了情势变更享有单方解除权可能导致的新的不公平情形。在解除的框架下, 解除制度不含法定变更的功能, 相对人只能对抗解除是否成立, 而无其他维护自己权利的手段。如果合同签订后, 发生情势变更, 比如政策调整标的物价格上升, 但是在有且仅有一种选择的情况下, 如果把情势变更纳入解除的框架, 相对方甚至都无法以现价获取合同中约定的标的物。可见, 以法定解除处理情势变更, 客观上会导致利益向一方倾斜, 有违合同公平理念。但如果把情势变更放在可撤销、可变更合同体系, 情形将大不相同, 因为放在该体系中研究情势变更, 会将情势变更最突出的特点———可变更性发挥出来, 恰到好处的解决了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另一方面, 由于笔者同意情势变更需以诉的方式进行合同的变更或解除的观点, 所以从这一角度出发, 遭遇情势变更的当事人各自的合同利益都得到法律的保护。

其次, 可避免法律措施中有违常理的不经济做法。因为非遭遇情势变更的一方对所发生的情势一无所知, 如与法定解除权一样, 另其承担确认解除的举证义务, 极其困难、不经济。而把它纳入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框架中, 法律赋予非真实意思表示方有权通过诉的方式撤销或变更合同, 实现了谁主张、谁举证, 实现了公平经济。

五、结语

综上所述, 情势变更非为合同的履行原则, 因为合同履行原则强调积极全面履行合同, 而情势变更是说明在何种情况下不履行合同, 与合同履行原则的逻辑不符;同时情势变更纳入合同解除体系也与合同法定解除的原因矛盾;只有把情势变更纳入可撤销、可变更合同体系才能凸显在情势变更情况下, 当时人的可变更权、可解除权, 维护当事人在整个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真实意愿, 避免了情势变更享有单方解除权可能导致的新的不公平情形以及法律措施中有违常理的不经济做法。因此, 把情势变更纳入可撤销、可变更合同体系更加科学。

参考文献

[1]崔建远.合同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

[2]王德山.论情势变更制度的适用要件[J].法学杂志, 2008 (1) :57.

[3]王利明.合同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

[4]隋彭生.合同法要义[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5.

[5]沈幼伦.合同法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102-103.

体系中的地位 篇2

● 张峰

协商民主只有成为一种体系,才能形成合力,发挥整体效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一项实体性制度,还需要程序性制度来保障和实施。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广泛协商,三中全会《决定》又增加了“基层组织、社会组织”作为协商渠道,旨在表明协商渠道的多样性。协商渠道的多样性,有助于在党的领导下,开展丰富多彩的协商活动,真正发挥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优势。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着眼于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深刻阐述了有关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大问题,就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构成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系列创新亮点。概括起来,主要是: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明确了协商民主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协商民主的重要地位,要放到这个总目标中来认识。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重要的是完善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其中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基本政治制度。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丰富和拓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内涵。《决定》又以“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对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作出了一系列制度性安排,必将大大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健全与完善。

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国家治理能力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适应时代变化,通过改革和创新,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从根本上说,就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而协商民主就是能够起这样作用的民主形式。协商民主是一种求同存异的包容性民主,有利于政局的稳定,内在地蕴含着政治行为文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不能不把发展协商民主作为重点。这便是《决定》在“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一部分用较大篇幅谈协商民主的重要原因。

二、我国协商民主特点和优势,展示了协商民主大有作为的光明前景

《决定》指出:“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言语不多,内涵深刻,是对协商民主特点和优势的新概括。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协商民主是哪里来的,既不是从外国搬来的,也不是我国封建社会留下来的,而是中国共产党长期追求和发展民主而创造的民主形式。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开始了协商民主的探索,其中最为成功的是抗日根据地的“三三制”政权建设。第一届全国政协的协商建国,标志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形成。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得到了广泛运用,并逐步完善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特有的制度形式。协商民主之所以能在我国产生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也在于它有丰厚的文化土壤,体现了中华民族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优秀文化传统。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协商民主,有利于完善人民有序政治参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协商民主,是人民参政议政的过程,能够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博采众长、广纳贤言,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促成的决策能够达到多赢的结果,从而在增强社会活力的基础上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更重要的是,协商民主能够更好地体现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就是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参与制定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在国家的各项决策中起决定性作用。

协商民主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我们党长期形成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的工作路线。这一路线要求,党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必须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必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必须调动人民的巨大力量。所有这一切落实到政治领域,就是广泛实行协商民主。

三、全社会开展广泛协商,展现了协商民主的广泛应用性

《决定》指出:“在党的领导下,以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为内容,在全社会开展广泛协商,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这深刻揭示了发展协商民主的领导力量、协商的内容和基本原则。

协商民主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来进行。党的领导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保证,也是协商民主形式健康有序运用的重要前提。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探索形成的,党也必须善于运用协商民主来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协商民主的内容是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很多,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也不少。这表明,凡是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社会的、生态的问题,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如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住房、环保等,都需要通过民主协商来解决。协商内容的确定,很好地体现了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一个重要要求:“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

在全社会开展广泛协商。协商民主应用的领域非常广泛,要在全社会广泛推广协商民主这种形式,使民主协商蔚然成风,有利于增进全社会的共识,凝聚全体人民的力量。

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这是协商民主的一个重要原则。决策之前进行协商,有利于集中民智,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使决策的效益覆盖全体社会成员。决策实施之中进行协商,有利于集中民力,使决策更加完善、更有执行力,解决决策实施中的具体问题。

四、协商民主体系建设,搭建了协商民主的广阔平台

《决定》指出:“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拓宽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基层组织、社会组织的协商渠道。深入开展立法协商、行政协商、民主协商、参政协商、社会协商。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这明确了协商民主体系的基本要求、协商渠道和协商类型以及决策咨询制度建设。

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健全的协商民主必须是一种体系。协商民主只有成为一种体系,才能形成合力,发挥整体效应。协商民主要成为体系,就必须程序合理,环节完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但也是一项实体性制度,还需要程序性制度来保障、来实施。也就是说,要进一步明确协商什么、与谁协商、怎样协商、协商成果如何运用等具体要求,使各种民主协商健康有序规范地开展起来。

协商渠道的多样性。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广泛协商,《决定》又增加了“基层组织、社会组织”作为协商渠道,旨在表明协商渠道的多样性。协商渠道的多样性,有助于在党的领导下,开展丰富多彩的协商活动,真正发挥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优势。

协商民主类别的丰富性。《决定》要求:“深入开展立法协商、行政协商、民主协商、参政协商、社会协商。”这里依据协商的不同领域划分了五种协商类型,蕴含着分类实施的要求。分类实施有助于明确各类协商的主体责任,便于实施。

着眼于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目的是更好发挥各种研究机构、学术团体、专家学者在改革决策中的积极作用。

五、发挥统一战线在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的和谐

《决定》指出:“发挥统一战线在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完善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意见。中共中央根据工作重点提出规划,采取协商会、谈心会、座谈会等进行协商。完善民主党派中央直接向中共中央提出建议制度。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统一战线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要法宝,无疑在发展协商民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协商民主涉及到统一战线各领域,但最主要是两个领域:多党合作领域、民族关系领域。

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2005年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依据长期的民主协商实践,规范了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政党之间的政治协商的主要形式、主要内容等。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完善这种政治协商。重点是两个方面:一是增强协商的计划性和形式的丰富性,中共中央根据工作重点提出规划,并采取协商会、谈心会、座谈会等进行协商。在这个方面,我们党有丰富而成功的经验。这次三中全会的《决定》起草过程充分征求了民主党派的意见,就是一个典范。二是发挥好“直通车”的作用,完善民主党派中央直接向中共中央提出建议制度。

民族关系领域的协商。协商民主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在尊重多数的基础上照顾少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5个少数民族在总人口的比重仅为8.49%。协商民主有利于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六、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使之发挥示范带动效应

《决定》指出:“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重点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各级党委和政府、政协制定并组织实施协商工作计划,就一些重要决策听取政协意见。完善人民政协制度体系,规范协商内容、协商程序。拓展协商民主形式,更加活跃有序地组织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增加协商密度,提高协商成效。在政协健全委员联络机构,完善委员联络制度。”依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开展的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和多党合作的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点,必须加强而不能削弱。这不仅因为这是我国协商民主的发源地和充分应用的领域,也是因为只有做好了这些方面的协商,才能带动和促进协商民主在其他方面广泛运用。

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主要是四个方面:一是重点。重点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主要是完善人民政协制度体系,规范协商内容、协商程序。二是增强协商的计划性。各级党委和政府、政协制定并组织实施协商工作计划,就一些重要决策听取政协意见。三是拓展协商民主形式,更加活跃有序地组织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增加协商密度,提高协商成效。全国政协已经开展的双周协商座谈会就是继承好传统、增加协商密度的好形式。四是发挥政协委员的作用,主要是健全委员联络机构,完善委员联络制度。

(作者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北京市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会副会长)

体系中的地位 篇3

关键词:爱国主义 精神 公民道德建设体系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0(a)-0166-01

1 爱国主义精神的科学内涵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把爱国、爱国主义、爱国主义精神是三个不同的概念混淆,甚至在专业学术研究的领域,常常也会李戴桃冠,把他们混同使用。在这里,为了准确把握爱国主义精神的科学内涵,我们应首先理清爱国、爱国主义、爱国主义精神三个概念的科学内涵,理顺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科学的理解好这三个概念的内涵对于正确理解爱国主义精神的科学内涵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首先,爱国和爱国主义这两个概念有区别的。爱国即热爱国家,他是一种公民对待自己国家的态度、认识及感情关系时的意识,是应该遵循的规范式的要求。爱国的内容很丰富,比如祖国的大好河山,经济要素,比如国家国民收入水平的高与低和政治要素,比如国家的民主和谐程度。爱国是社会处于不同历史阶段、区域内,公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条件的统一。

再者,爱国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着差异的。他们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爱国主义是社会的准则体系范畴,在日常社会生活中,起到约束人们的思想行为的作用,在不同社会生活领域的具体要求也有所不同。然而,爱国主义精神,与公民道德体系的建设紧密相联,将爱国的境界,提升到精神境界的层次。爱国主义在其所适应的社会制度紧密联系的基础上,强调公民热爱国家基本政治责任和义务。

2 爱国主义精神在公民道德建设体系中的意义及地位

第一,爱国主义精神是建设公民道德体系的首先面临的问题。爱国主义精神不断发展、完善的方向保障是社会主义原则,我国公民道德体系建设的力量源泉也是爱国主义精神。在公民道德体系建设过程中,应该保持和爱国主义精神的高度统一,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传统,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把个人的发展进步融入到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洪流中去。

第二,爱国主义精神为建设公民道德体系提供牢固基础。在我国三步走战略计划中,党和国家的任务目标是到2020年建设有全面小康社会。这也是党和国家代表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所在。在我国推进现代化进程中,建设成全面的小康社会,是必然要经历的发展阶段,是改革开放以来当不曾松懈的奋斗目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将公民道德体系的建设提上议程,只有吃饱饭,才能去提高公民的综合素质。所以,爱国主义精神也为建设公民道德体系提供牢固基础。

第三,爱国主义精神为建设公民道德体系提供优秀人才资源。综览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与人才的竞争。高素质的优秀人才是决定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重要力量,也是建设公民道德体系的重要前提。社会只有在公民普遍的科学文化素养提高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建设好公民道德体系。大力弘扬和培育青年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牢固的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优秀人才在社会主义公民道德体系的建设中,强大的创新、支持、革命性的作用。

3 提升公民道德体系爱国主义精神的途径

第一,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纵观国际舞台,一个在国际纵横驰骋的国家,必然是一个有强大核心价值的国家。以道德塑造中国的国际形象,应该紧密结合人们对国际金融危机认识的新变化,使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民族的自豪感,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科学发展的信心,成为一种思想道德的力量,从而在国际经济舞台为塑造中国形象增加强大动力。

第二,进一步加强诚信文化建设。一个在国际经济舞台充满自信的国家,必定是一个诚实守信的国家。这些年来在诚信建设上我们已经迈出很大的进步,但是我们的任务还是很艰巨的。从湖南的实践看,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倡导教育为先、制度为本、实践为重、约束为上,这种理念和方法在实践中发挥了巨大地作用。所以,我们应当把诚信建设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使诚信文化具体化,真正体现社会主义的各个环节,从而为我们在国际经济舞台塑造中国形象提供强有力保障。

第三,进一步加强以人为本管理机制建设。一个在国际经济舞台发展壮大并且体现先进生产力要求的国家,应当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国家。以道德力量塑造中国形象,就必须公民的道德素养,把公民道德的素养落实到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进一步建立健全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始终恪守以人为本的原则,为我们国家在国际经济舞台塑造中国形象创造良好条件。

4 结语

在我国进一步深化对《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精神的理解,在不断地把公民道德建设推向新阶段的这个过程中,公民道德体系建设的首要问题就是爱国主义精,爱国主义精也为建设公民道德体系提供物质基础,更为建设公民道德体系提供优秀人才资源,所以爱国主义精在公民道德体系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在面对新的公民道德建设体系建设新大潮中,应该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建设诚信文化,建设以人为本管理机制,运用爱国主义精神,促进社会主义公民道德体系的新跨越。

参考文献

[1]吴潜涛.爱国主义精神及其在公民道德建设体系中的地位[J].中国论班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探讨会论文汇编(二),2004.

[2]宋婷婷.爱国主义精神及其在公民道德体系中的地位.金卡工程.经济与法[Z].2011.

体系中的地位 篇4

2007年3月16日公布的《物权法》规定的物权, 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其中用益物权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物权法》没有提及农用地使用权, 没有界定设施农用地权利。2007年12月30日公布的《土地登记办法》规定, 国有土地使用权, 包括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国有农用地使用权;集体土地使用权, 包括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农用地使用权 (不含土地承包经营权) 。《土地登记办法》不管辖土地承包经营权, 也没有界定设施农用地权利。设施农用地权利到底是什么样的权利?设施农用地权利在物权和地权体系中地位如何?

二、概念比较

第一, 设施农业与设施农用地。2008年, 《农业部关于促进设施农业发展的意见》指出, 设施农业是综合应用工程装备技术、生物技术和环境技术, 按照动植物生长发育所要求的最佳环境, 进行动植物生产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设施农业从种类上可分为设施园艺和设施养殖两大部分, 设施养殖可分为水产养殖和畜牧养殖两大类。可见, 设施农业是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 使传统农业逐步摆脱自然的束缚, 走向现代工厂化农业、环境安全型农业生产、无毒农业的必由之路, 同时也是农产品打破传统农业的季节性, 实现农产品的反季节上市, 进一步满足多元化、多层次消费需求的有效方法。依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GB/T 21010-2007) , 设施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经营性养殖的畜禽舍、工厂化作物栽培或水产养殖的生产设施用地及其相应附属设施用地, 农村宅基地以外的晾晒场等农业设施用地。《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完善设施农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土资发[2010]155号) 指出, 以农业为依托的休闲观光项目以及各类农业园区, 不属于设施农业。其用地中相关农业生产的部分, 属于农用地, 依据规定按农用地进行管理;涉及建设永久性餐饮、住宿、会议、大型停车场、工厂化农产品加工、中高档展销等的用地, 不属于设施农用地范围, 按非农建设用地管理。

第二, 农村土地与农用地。《农村土地承包法》所称农村土地, 是指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 以及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农村土地承包采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家庭承包方式, 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农村土地, 可以采取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实际上这里的“农村土地”完全是为土地承包经营而界定的, 包括了集体农用地和农民集体依法使用的国有农用地及部分“四荒地”, 但“真正的农村土地”还包括农村范围的建设用地和其他未利用地, 同时, 对“四荒地”的承包经营还带有一定的土地开发性质, 即由承包者先开发后经营。《土地管理法》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 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 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 这里的农用地包括所有的集体农用地和所有的国有农用地。

第三, 土地所有权和农用地使用权与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所有权是指土地所有者依法对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全面支配权利。所有权是一种最充分、绝对的权利。我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即全民 (国家) 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农用地使用权, 指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 权利人依法对集体农用地或国有农用地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无论农用地是否承包经营, 农用地使用权是存在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是指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对其依法承包经营的农村耕地、林地、草地等享有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须以农用地使用权 (包括农村集体农用地使用权和农村国有农用地使用权) 的存在为前提, 农用地使用权包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使用权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和前提, 只有在土地使用权不存在争议的前提下, 才能确定承包人和发包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承包经营权方能产生。

三、分析讨论

第一, 《物权法》、《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都规定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用于农业的土地, 依法实行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显然, 设施农用地为“其他用于农业的土地”, 其经营者取得的权利属于用益物权, 且属于土地承包经营权。农用地使用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性质都属于物权, 都属于物权中的他物权, 都属于他物权中的用益物权。

第二, 从物权和地权体系看, 无论是国有农用地, 还是集体农用地, 土地承包经营权与农用地使用权的内容和客体是一样的, 只是权利主体和登记机关不一样。

第三, 从权利主体看, 国有农用地使用权主体可以是国有农林牧渔场圃和农业科研、教学单位, 也可以是农民集体, 集体农用地使用权主体只能是农民集体, 土地承包经营权主体对家庭承包方式而言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其他方式承包的可以是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

第四, 从登记机关看, 土地承包经营权由农村土地承包经营主管部门登记, 不由国土资源部门登记, 所以《土地登记办法》规定“不含土地承包经营权”, 国有农用地使用权和集体农用地使用权均由国土资源部门登记。

第五, 从农用地使用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都具有占用、使用、收益的权能看, 土地承包经营权属于农用地使用权, 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农用地使用权派生出来的, 是农用地使用权的主要成分或主要形式。

第六, 从设施农用地取得看, 如果是未经承包经营的土地, 那么取得设施农用地权利就是一个土地承包经营的过程, 如果是已承包经营的土地, 就存在一个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过程。

四、结束语

体系中的地位 篇5

为了追求较高的能源利用效率和规模效益,传统的能源供应系统都采用集中供能方式,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规模效益。随着分布式能源技术的发展,分布式能源具有的能源综合利用效率高、污染少、能耗低等优点逐步显现,逐渐成为能源开发利用的一个重要方式。

但是分布式能源主要不是解决全局性和大范围的能源供需平衡和资源优化配置问题,重点是满足特殊场合的需求,解决特定行业和特定区域用户的资源综合利用和能量梯级利用问题。

分布式能源在能源体系中的作用包括:一是实现能源资源的优化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热电联产或冷热电三联产的方式,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二是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发展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拓展了分散性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方式,推动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三是解决偏远或人口稀少地区的能源供应问题。对于偏远或人口稀少的地区,与采用传统供能方式相比,采取分布式能源系统在技术和经济上都是更好选择。

体系中的地位 篇6

关键词: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建设提出了更要要求,为满足人们日渐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函需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以构建并完善。由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实现和谐社会是重要保障,对其进行构建与完善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文化馆作为重要的文化事业部门,应充分发挥其服务功能,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奉献自身的力量。

一、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地位

文化馆是履行政府开展群众文化的主力机构,是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中心。文化馆以文艺创作、组织活动、文艺培训、基层辅导、组建业余团队为主要功能,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来使人们群众在文化方面的需求得到一定满足,辅导文化站和各种基层业余文化组织、培训各种文学艺术人才、搜集整理民间文艺遗产以及管理、统筹、联络社会文化的职能。第一,保障民生的基本需要。基于此,文化馆建设非常的迫切,由于文化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容,能够满足民众的多元文化需求。第二,帮助实现政府职能转型。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文化职能与社会职能,而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型,离不开文化馆的相应建设。第三,我国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文化馆建设相应的成本较低,无需大量的资金投入,并涵盖较多的文化形式与内容,在文化发展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

二、文化馆服务功能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一)培养民族文化认同感,实现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我国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沉淀了灿烂的民族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传统文化已濒临消失,对传统文化加强保护与传承,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责任与使命。要想实现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首先应培养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唤起群众的传统文化意识至关重要。文化馆的服务功能,可让群众对传统文化形成充分的了解,培养群众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二)满足民众的基本文化需要,实现民众精神追求。开展群众文化是文化馆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也决定了文化馆具有一定的普及性与广泛性,馆内组织的文化活动涉及的娱乐方式多,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群众越来越重视对精神生活的满足,而基于文化馆具有的特点,可为群众提供较多的娱乐活动,并根据群众的实际需求不同,有针对的进行文化培训,增加群众的基础文化知识,实现民众的精神追求。

(三)提升文化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当前文化馆的服务功能,为广大群众普及了文化知识,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群众的文化水平,这无疑对国家的文化水平提升具有重要影响。新时期,文化软实力成为国家竞争的重要因素,若国家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将对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增强国家的综合竞争实力。

(四)实现文化正能量的传播,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文化馆开展的各项文化活动,都是选择健康积极的题材进行娱乐,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实现了文化正能量的有效传播,使越来越多的人接触社会正能量,并对其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由此可见,文化馆在向广大群众提供基础文化的同时,也对群众进行了潜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广大群众提升了思想道德修养,使综合素质得到升华。通过文化馆的服务功能,不仅为越来越多的民众带去了欢乐,还增加了民众的凝聚力,有利于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实现民众小区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的服务策略

(一)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国家和政府要提高对文化馆的重视,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当中,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文化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同时,政府部门还要协助文化馆及时做好基础设施的维护、更新工作,加大现代化文化服务设施的引进力度,形成一套以文化为主、功能齐全、辐射范围广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二)加强文化馆工作队伍建设。文化馆要加强工作队伍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对内部人力资源结构进行优化配置,保证每一名工作人员都能在其工作岗位上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价值。文化馆还要完善人事制度改革,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人员流动机制,加大对现代化工作文化服务人才的引进力度,特别是高级创作人才、导演策划人才、专业艺术辅导人才等,并改善文化工作人员的薪资待遇,从而使文化馆的整体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得到提高。

(三)丰富文化馆的公共文化服务方式。随着文化馆免费开放的大力推行,部分地区文化馆由于经费的缺乏,服务力度有所降低。为了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文化馆要在免费的基础上扩大无偿服务的范围,加大力度创新文化服务方式。文化馆要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坚持走出去的原则,深入基层群众大力宣传群众文化,有条件的地区文化馆还可以提供上门文化服务的形式,将文化艺术活动送到群众身边,进而吸引群众积极参与,使文化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四、结论

新时期下各种文化潮流混杂,社会上不正之风频出,这样的环境背景下县级文化馆更应该发挥其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利用其受众较广的特点引导人民群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传播民族文化和科学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增强内部凝聚力,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以文化软实力的增强来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谢岩珂.论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地位、作用与作为[J].学术评论,2012,Z1:65-67.

[2]戴德鹏.新时期文化馆建设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的作用[J].青年文学家,2013,26:146-147.

体系中的地位 篇7

财税法学, 是以财税法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 财税法的专业性、技术性、复杂性决定了其实用性, 决定了财税法学的发展空间, 财税法学是一门年轻的法学分支学科, 也是一门具有蓬勃生机的新兴学科。财税法学作为一门朝阳学科, 其体系的思路仍在不断修正。[1]

一、财税法的历史沿革

(一) 国外财税法的历史沿革

世界各国作为财政法规最早的法律形式是税法。其中的预算制度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同封建贵族斗争中产生的一种财政制度。最早的国家预算制度产生于英国, 发展较晚的是美国。主要的发展阶段有:第一, 从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国家的财政法律制度无新发展。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后, 由于垄断资产阶级要求国家干预经济生活, 财政预算税收制度有所加强。如联邦德国时期的《预算法典》、日本的《财政法》。第二, 原属英美法系的一些国家, 二战后陆续制定一系列成文的财政预算税收法规。如美国的财政部很重视财政立法及执行, 财政部长有法律顾问, 并设有法制事务所和执行处。此外, 原属英美法系的东南亚国家联盟将财政活动的法律规定列入宪法。第三, 一些前东欧国家除了制定多种税法, 还有专门的财税法或预算法。如1972年罗马尼亚颁布的《财政法》。

(二) 我国财税法的概况

鲁宜公十五年颁布的“初税亩”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税法。最早的预算法是解放前的《财政收支系统法》。下面分三阶段简要介绍我国财政法制状况:第一, 新中国成立后30年的财政法制状况。基本改造时期为了恢复经济生产先后颁布一系列的重要法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期间受法律虚无主义影响, 财政经济立法互动有所削弱。文化大革命后恢复了中断数年之久的国家预决算报告制度。第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到2002年, 我国进入市场经济阶段。这是我国财政法制建设进入恢复和发展的重要阶段, 制定颁布了大量的财政法律、行政法规和财政规章, 形成了基本的财政法律制度。第三, 2002~2010年我国财税立法的新阶段。这一时期的财税法治建设繁重, 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目前, 现行有效的财税法律共有八部。财政立法中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其规范性文件比重较大, 但其立法层次较低, 执行效力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二、我国财税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一) 财税法是综合法律部门

财税法在我国曾经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随着国家财税职能的增强, 加之经济法学科的形成, 国内的学者将财税法列入经济法部门。[2]刘隆亨教授认为, 财政法自身构成了一个完善的体系, 具有内部的系统性和外部的排他性。例如税收法律制度构成的要素、内部的税制结构。又例如财政体系:预算收支法、国债法、转移支付法、政府投资法 (投融资法) 、基金管理与财政补贴法、政府采购法、财政监督法等自成体系, 外部不能任意干涉。征税只能是税务部门, 别的部门不行。国债只能是财政部、国务院发行, 别的部门也不行。[3]

我认为, 中国财税法是一个涉及众多法律部门的综合法律领域。首先, 它是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经济法、诉讼法、国际法等法律部门中涉及财税问题的法律规范的综合体。其次, 它是国民经济的一个综合部门法, 从财税法可以看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法律要求, 而各个部门的法律又包含和体现了有关财税法的具体内容。最后, 法律毕竟是一个整体, 随着社会关系的分层开始模糊, 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导致任何一个法律部门都无法单独调整, 法律部门之间的关系也开始出现融合。在这种形势下, 较之相互隔绝的部门法, 综合性部门法应是最优选择。故我们不能以传统部门法的视角衡量财税法。它应是一个以问题为中心的开放体系, 而不是以调整对象为标准的封闭领域。如税法中既包含涉及国家根本关系的宪法性法律规范, 又渗透着宏观调控的经济法内容, 更涉及大量的行政规则。从这一角度看, 财税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是一门综合法律部门。

(二) 财税法学是独立学科

财税法在我国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无论国内外, 都存在不同的观点。划分的标准不同, 得到的结论也就不同。认为财税法是一门独立法律部门, 其划分标准依照的是传统分类标准加上一些新条件和情况。认为财税法是一门综合性法律部门则突破传统标准进行论述, 但这都不妨碍财政法学作为一门独立法学学科的地位。学科不是一个法律概念, 无需注册, 也无需得到官方认可, 它是一种客观事实。其成就的事实应是一个学术共同体是否共同关注同一问题, 是否发表了一批有价值的成果, 是否形成了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新中国成立之后, 财税立法繁多;改革开放后, 财税法律、法规更如雨后春笋。但在很长的时间内, 并无太多人进行专门研究, 因此很难形成一门学科。近些年, 财税法学学科已经有一支热衷于财税、有共同志向的研究队伍。当然, 财税法学还应在财税人才努力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范畴、分析工具和完备的理论体系。这一过程是漫长而必要的, 在努力完善市场经济的今天, 我们可以充分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 使财税法的体系和内容更加完整和丰富, 以应对财税法治建设的现实需要。

三、财税法的发展趋势

财税法学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 无论是研究水平的提高, 还是学术影响力的扩展, 或是专业人才的培养, 都呈现出飞跃式的成长。

(一) 学术立场趋于独立

法学是正义与权力之学, 财税法也不例外。财税法学应与权力保持一定的距离, 其目的是控制、限制、监督财政权力, 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力。财税法学不是其他学科的附庸, 更不是政府的代言人。

(二) 学术资源与成果的日渐丰富

初期, 不管是本土资源或境外学术著作都很缺乏。随着学者们的关注, 除财税法教材和论文之外, 学术专著也不断推陈出新, 其论证的手法和深度都不断进步。

(三) 研究的领域不断扩宽

早期最成熟的部分仍是税法学, 随后又逐步扩展到财政法学, 其研究视野逐渐开阔, 给未来提供了一个良好平台。

(四) 理论与实务不断融合

财税法学不是空洞的理论, 而是与实务密切相连的理论。对实务中发生的典型案例, 如娃哈哈总裁宗庆后涉嫌偷税一案, 学界以“企业家税收法律风险防范”为题, 召开专题研讨会进行研讨。以上这些都表明了中国财税法学经过多年发展, 确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不过我们应看到, 这些都是相对低起点而言的。相对于先进国家的学科发展状况, 相对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 财税法学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适应加入WTO的要求的需要, 财税法学必须加强学科建设, 加大研究力度, 做出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成果。首先, 当今世界发展的一大特征是经济全球化, 反映在制度层面上则呈现规则的“趋同化”。中国财税法只能在国际化进程中求发展。其次, 加强财税法治。法治是财税法的实体价值, 是法治主义规范和限制国家权利以保障公民财产权利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体现。再次, 加强财税法学自身的学科建设。只有科学的财税法学基础理论提高才能将财税法学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最后, 扩展财税法的研究领域和挖掘财税法的研究资源。财税法是一门年轻开放的学科, 只有不断地扩展研究领域, 才能不断发展。我们不应该把目光局限于本学科领域, 应从整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高度出发, 去扩展自己的研究领域, 不断发掘自己的研究资源, 对于国外的学术专著和具有代表性的立法文件应收集借鉴。

参考文献

[1]巴春艳.浅析财税法与相关法律学科的关系[J].财税与审计, 2012 (32) .

[2]李慎.论宪法视野下的财税法[J].科技信息, 2006 (05) .

体系中的地位 篇8

1. 黄金的定义

牛津当代大辞典对黄金的定义为:金是最富延展性的软金属, 不易为强酸所侵蚀, 但可溶于水, 现为世界经济的基本通货, 且有公定价格。上述定义涵盖了黄金的商品属性和货币属性。

黄金所具有的独特的自然属性, 使其一直是国际上充当一般商品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成为衡量表现其它商品价值的材料, 充当国际购买手段、国际支付手段和财富的国际转移手段。马克思曾说“货币天然不是金银, 但金银天然是货币”, 就是对黄金货币性的最好诠释。

2. 国际货币的含义与作用

国际货币一般是指在金融资产、商品和服务贸易的国际交易中用于计价和结算的货币, 被私人经济部门和货币当局持有作为国际流动性资产和储备资产。国际货币的职能是货币国内职能在国外的扩展。当人们 (包括私人和官方) 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将一种货币的使用扩展到该货币发行国以外时, 这种货币就发展到国际货币层次。

国际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主要是充当贸易货币 (结算货币) 和计价货币, 是国家货币当局干预外汇市场时的名义锚 (锚货币) , 是货币当局官方储备的重要资产 (储备货币) 。

二黄金在国际货币体系变迁中的地位演变

1. 国际金本位制下, 黄金成为统一的国际货币

金本位制下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一个以黄金为本位币的时代。最早开始于1816年的英国。19世纪后期, 才开始普遍被美、俄、德、日等国家采用。在国际金本位制度下, 黄金是国际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 具有国际货币的全部职能, 成为全球统一的支付手段、购买手段和一般财富的绝对社会化化身。

金本位制运行的规则是金币可以自由铸造和熔化, 自由兑换, 自由输出入。只有这样, 金币数量才能满足流通中的需要, 才能维持黄金和其他金属铸币和银行券之间比价的稳定, 从而保证外汇市场的稳定和国际金融市场的统一。此外还要求各国中央银行遵守“潜在的规则”, 即当黄金流出时, 中央银行应尽力紧缩银根, 从而使国内利率提高以吸引外国资金的流入;而拥有黄金净流入的中央银行则应售出“无息”黄金、购买国内生息资产, 从而增加资本输出和促使黄金外流。所以各个国家坚持金本位制的可信承诺至关重要。

金本位制与其他国际货币体系相比是相对更为对称的一种体系。当上述规则能被很好地遵守时, 金本位制就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使各国都平等承担干预外汇的义务, 有利于确保物价和汇价的稳定, 使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发挥显著作用。黄金在国际间的自由流动使世界货币总量在各国之间按照实际产出水平的对比进行最优配置, 使商品的世界价格在各国都趋于一致。

1933年到1943年的十年间, 金本位货币体系逐渐遭到破坏。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金本位制所要求的“潜在规则”经常被违背。在国际贸易中, 赤字国可能会采取过度紧缩的货币政策, 以至于在危害国内充分就业的同时未必在增加黄金储备方面有太大作用;而盈余国却常常并不实施鼓励黄金外流的政策, 而是采取与规则相反的操作, 即当黄金储备增加时反而卖出本国资产。而随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更是加快了金本位制崩溃的进程。

2.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 黄金的国际货币地位被美元取代

国际金本位制崩溃后, 1944年7月, 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了国际货币金融会议, 美国凭借其强大的政治和经济上的实力推动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该体系的核心是, 美元和黄金获得同等特殊的地位, 美元与黄金挂钩, 美国以官价兑换黄金;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确定固定汇率;美元处于中心地位, 替代黄金充当国际货币体系的本位币。黄金是稳定这一货币体系的最后屏障, 被作为储备由官方严格管理起来, 保存在地下金库中。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美国陷入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泥潭, 国内财务状况和国际贸易状况恶化, 美元危机再度爆发, 美国丧失了维持黄金官价的能力。1971年8月, 美国最终宣布停止履行对外以官价兑换黄金的义务, 从而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最终崩溃。

3. 牙买加国际货币体系下, 黄金退出国际货币体系舞台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 1976年召开的牙买加会议掀开了国际货币体系的又一新篇章。会议宣布正式取消黄金官价, 并实施黄金非货币化。这一决议完全是美元强权政治的体现。美国推动实行黄金非货币化, 其主要目的是不再用黄金去收回国际市场上数千亿美元的游资, 而是绕开黄金, 直接凭借其经济实力, 重建失去的美元霸权地位。

牙买加体系下, 取消了黄金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本位币的地位。在各国的汇率决定过程中, 黄金也不再发挥作用, 将黄金还原为一般商品, 黄金价格自由波动。黄金储备也不再作为支付手段来平衡进出口贸易和国际收支差额。牙买加货币体系也成为国际货币史上第一个以纯粹的信用货币为本位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在这样的国际货币体系下, 美元没有给出承担国际货币的明确的法律承诺, 但却堂而皇之地享受着国际本位币所带来的诸多益处。这同样导致了其他国家货币行为的任意性。因此牙买加体系本身就是一个秩序弱化的国际货币体系。

三对黄金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地位演变的认识

1. 对金本位制和布雷顿森林体系 (即黄金货币化体系) 崩溃的认识

金本位制以及随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使人们对黄金的货币属性产生了怀疑, 认为黄金应归属于一般的商品, 并不具备执行货币职能的属性。笔者认为这一观点并不正确。

首先, 一种货币体制能否存在, 最关键在于人们对这一体系有没有信心。对金本位制来说, 就是对货币与黄金自由兑换的信心, 这种信心来源于币值在长期内的稳定和国际收支的平衡, 直接可测的指标就是国际收支失衡和货币贬值的趋势能否得到及时的矫正。

其次, 金本位制下各国不断违反“规则”, 使人们对于黄金与货币的自由兑换丧失了信心, 导致挤兑发生, 最终致使金本位制崩溃。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由于美元的外债不断增加, 同样使人们对美元丧失了信心, 导致挤兑发生, 最终致使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这里的一个关键点就是使用单一的货币对黄金进行直接兑换或是标价, 当这种信用货币发生危机时就直接波及到黄金。当实现外部均衡 (保持汇率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与内部均衡之间发生冲突时, 外部的调节成本往往大于内部的调节成本, 所以政府就更倾向于后者, 因此调节国际收支状况就变得次要了。当国际收支一旦恶化, 人们对于货币的信心也就丧失了, 挤兑的一次次发生必然破坏黄金与货币的兑换关系。所以说, 金本位制以及随后的金汇兑本位制的崩溃在于其体制所固有的缺陷, 与黄金本身无关。

2. 对现行的信用货币作为本位币的国际货币体系 (即黄金非货币化) 的认识

牙买加国际货币体系本身具有的不平等性和不平衡性注定了其运行的不稳定。其运行不但无法解决国际货币体系所固有的种种矛盾, 反而使矛盾不断激化, 危机不断发生。

牙买加国际货币体系造成的储备货币多元化, 不但没能从根本上克服“特里芬两难”的矛盾, 反而加剧了汇率的波动。各储备货币发行国的货币管理当局都是出于国内经济需要和货币流通的状况来制定货币政策。而根据国内状况作出的政策抉择与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的要求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 这势必会引发外汇市场的不稳定和金融市场的动荡。同时, 这些国家货币是一种不兑现纸币, 其价值与黄金或任何其他商品并无固定的联系, 以这种信用货币定值的资产和负债, 其价值取决于这种货币发行国的政府和中央银行的政治以及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 一旦人们对这种能力产生怀疑, 国际金融局势的动荡也就在所难免。

牙买加国际货币体系的秩序弱化, 造成了汇率的频繁波动, 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遭到破坏, 当市场上出现单向投机冲击的时候, 管理浮动和变相固定汇率都难以抵挡冲击。汇率和利率频繁而剧烈的波动容易造成全球资本大规模高速流动, 大规模的投机性资本流动对各国的经济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并且可以使经济危机在世界范围内快速传递, 造成国际经济局势的动荡。

四结论

综上所述, 本文得出以下结论:人为地割断黄金和货币的关系, 并不能改变黄金的货币本质, 同样无法改善国际货币体系的矛盾和冲突, 反而会使矛盾更加激化。金融危机的不断爆发促使人们对黄金的货币职能产生新的认识。黄金虽不能完全克服国际货币体系的矛盾, 但与其他信用货币相比, 它是最理想的充当本位币的工具。黄金货币职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关键在于货币体系中制度和规则的优秀制定。所以适当地回归黄金的货币职能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姜波克、张青龙.国际货币的两难及人民币国际化的思考[J].学习与探索, 2005 (4)

[2]冉生欣.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研究——兼论东亚货币合作[D].华东师范大学, 2006

[3]Berry Eichengreen.Golden Fetters:The Gold Standard and the Great Depression[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体系中的地位 篇9

——模式多样,风格迥异。图书馆服务体系是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已形成了多种特色的服务模式。如:苏州图书馆与区政府、街道办事处的相关合作模式;“以技术为支撑、以政策作保障、以管理见效益”的东莞图书馆实施模式;嘉兴多方投资建设图书馆模式等多种多样的建设模式等。

——经验交流,多层探索。发挥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需要借鉴各地的文化经验,建立以文化生活为基础的公共图书馆。在国外,墨尔本将图书馆定义为一个人们提供各种文化服务的公共文化空间,通过发挥图书馆在全开放空间的基础作用,为人民提供多种针对性的公共文化服务:家庭图书馆服务、儿童图书馆服务、少数族裔与多元文化图书馆服务以及围绕地方建设开展的相关活动,实现了由单一化向多元化的转变,增加了图书馆对公众的吸引力。

——多点关联,资源整合。纵横模式整合各类图书馆资源,提供全方位的公共文化服务,重点关联企业、高校、社区等相关单位,如厦门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强化图书馆总分馆的建设,为全国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示范作用。

廊坊市图书馆在结合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借鉴各地优势,拓展了图书馆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职能、范围,提升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地位。目前,廊坊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有了质的改变:

一是图书馆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廊坊市辖2区2市6县,建有两个一级图书馆,一个二级图书馆,两个三级图书馆,三河市文化艺术中心的图书馆虽尚未定级,但其高标准的配置,高水平的服务已经完全达到了国家一级馆的标准。还有两个县、区由于历史欠帐等原因,先前存在阵地设施缺项的情况,随着示范区创建过程要求,也在逐步得到落实,形成了全市公共图书馆均配置的局面。在全市的所有乡镇(街道)中,建设有综合文化站105个,均配备了40平米以上的电子阅览室和农家书屋,全市四分之三的村街建有文化活动室,同样配有农家书屋。

二是服务水平质量提升。人均占有藏书、藏书年流通率、人均年增新书、人均到馆次数等指标均较示范区创建前提升幅度巨大。

三是人力资源充足保量。充分对各县(区)的公共图书馆配备独立编制工作人员,两家图书馆与中学图书馆合建,工作人员属教育局编制,同时,全市的105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内通过聘用、返聘等多种手段落实了有3名专职人员。

四是经费保障幅度提升。廊坊市图书馆充分发挥政府主导的模式,在经费投入上列入每年的开支预算,并针对购书、设备更新等多个方面进行专项列支。

一、廊坊图书馆支点框架

廊坊图书馆在原有建设的基础上,通过系列常规活动等多种方式,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支点地位添砖加瓦。

(一)“书香廊坊”品牌系列活动。

“书香廊坊”主要包括廊坊文化沙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特色主题文化活动等四大部分内容,形式上有沙龙、讲座、故事会、荐购会、主题活动等等,2015年共计举办30多场活动,参与读者超过3000人,丰富了廊坊公共文化建设内容。

(二)“文化体验大讲堂”系列活动。

文化体验大讲堂本身也属于读书过程中的一系列活动,但是该内容以讲座形式为主,以深层次的文化交流以主导,充分通过邀请名师来给参与的人群进行理论性的引导。

(三)图书馆日常公共文化服务。

廊坊市图书馆在日常服务中,前台有专人盯岗,并设立了自助借阅机、自助办证机,休息区配备有检索机。馆内设有儿童、社科、文学等11个公共阅览厅、借阅室,均有专人负责。图书馆中还设有公共电子阅览室,充分利用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空间,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新的服务方式。

(四)打造“天天读—图书馆总分馆体系”。

廊坊市图书馆建设总分馆体系的总体目标是以保障市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市民基本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坚持公共服务普遍均等原则,加快构建由市区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和县级市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组成,资源共享、协同采编、统一检索、一卡通用、覆盖城乡的全市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至今,在市区试点建成1个县级分馆、3个社区图书馆、3个高校图书馆联盟、3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相结合的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

二、廊坊图书馆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支点地位的意义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点在于阵地建设、服务形式以及全面性和普及性,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支点正是这一地位的充分体现。

(一)拓展廊坊市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建设。

廊坊市图书馆在通过构建“天天读--图书馆总分馆体系”之下,形成了全市范围市县两级、政企共用、社区互联等共建共享的服务网络。“书香廊坊”品牌系列活动,高质量维系图书馆日常公共文化服务,高标准督促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进行创新,结合廊坊市实际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调动起廊坊公共文化服务提档升质。

(二)强化对特殊人群的公共文化服务。

廊坊市图书馆为了体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性、便利性、共享性在馆内专设了残疾人通道、盲人阅览室、儿童阅览室等多个特殊人群的借阅厅(室)。

三、廊坊图书馆搭建支点地位的可行性

(一)廊坊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符合本地实际。

廊坊市图书馆总分馆体系与南方总分馆建设模式多有不同,可作为中部地区的示范。如分采分编、人员分管等,虽然不如南方标准的总分馆更具可控性,但这种模式更符合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可实践性。

(二)廊坊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成效显著。

“天天读—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以来,建成了19个分馆,3个自助图书馆,并联网运行,整合书目数据152万册,有效读者7.2万人次。

(三)廊坊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具有全国示范作用。

我市在全国首次实现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共建共享,通借通还,这是紧密型的联盟建设模式,突破了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间的壁垒。

四、廊坊市图书馆支点地位的创新亮点

(一)拓展服务方式,提高图书馆读者利用率。

廊坊市图书馆在此背景下,着重考虑现代人群的需求、生活方式,利用数字图书馆、手机图书馆、微信、短信、读报机、电子图书借阅机、云报屏等开展数字化服务;利用图书流动服务车,开展流动服务;利用24小时自助图书馆开展全天候服务等。

(二)打造品牌活动,共享图书馆文化服务。

支点搭建的过程中,不仅仅涉及到硬件设备的强化,更要注重活动软实力的开展。廊坊市图书馆以打造“书香廊坊”品牌系列活动为基石,推动图书馆支点地位的延伸与拓展。“书香廊坊”以市图书馆各个场馆为基础,进行经典名著电影展播,“文化沙龙”“真人图书馆”系列活动,“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拍卖义卖、捐赠互换,燕赵少年读书系列活动,多种多样的活动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充足的软实力,推动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占据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办发〔2015〕2号).

[2]中共河北省委办公厅、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冀办发〔2015〕40号).

体系中的地位 篇10

一、国家公共服务体系

我国的国家公共服务体系包括教育体系、公共卫生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社会福利体系等。

1、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 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这几项社会保障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的“安全网”,它对社会稳定、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公共卫生体系

“公共卫生服务”则是一种成本低、效果好的服务,是一种社会效益回报周期相对较长的、效益非即时显现且评价复杂的、政府主导的服务。简单的说,公共卫生就是疾病预防控制。

3、基本公共教育服务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是指在教育领域提供的基础性公共服务,具有公共性、普惠性、基础性、发展性四个主要特征, 是主要由政府提供,与全体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教育服务,是实现人的终身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基础。

4、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面向大众的公益性的文化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先进文化理论研究服务体系、文艺精品创作服务体系、文化知识传授服务体系、文化传播服务体系、文化娱乐服务体系、文化传承服务体系、农村文化服务体系等七个方面。

二、档案利用服务在国家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地位

档案利用服务是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档案利用服务体系在国家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这是因为在国家公共服务体系中最基本的记录信息均与档案有关,国家公共服务体系提供服务的评价评估及服务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与矛盾的解决,均需要利用其产生的档案, 均与这些服务系统的档案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例如,在基本教育服务系统中,有学籍档案。为了方便管理与利用学籍档案,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颁布实施 《高校档案管理办法》的基础上,于2013年颁布实施了《全国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学生学籍管理采用信息化方式,实行分级负责、省级统筹、属地管理、学校实施的管理体制。

再如,在基本卫生服务体系中,2002年颁布实施了《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这个规定是为了加强医疗机构病历管理,保证病历资料客观、真实、完整,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规而制定。2009年颁布了《关于规范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指导意见》,意见说:“健康档案是医疗卫生机构为城乡居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的规范记录,是以居民个人健康为核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的系统化文件记录。居民健康档案是居民享有均等化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体现,是医疗卫生机构为居民提供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的有效工具,是各级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卫生政策的参考依据。”2010年又颁布了 《电子病历系统功能规范 (试行)》和《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试行)》两个规范性文件。这些病历或居民健康档案均是档案利用服务所要涉及到的。

再如,1989年民政部、中国地名委员会关于印发《全国地名办公室主任会议暨省级地名档案馆工作座谈会纪要》 的通知;1990年民政部关于建立救灾扶贫经济实体档案和颁发《救灾扶贫经济实体证书》的通知;2006民政部、国家档案局联合下发了《婚姻登记档案管理办法》;2008民政部办公厅国家档案局办公室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最低生活保障档案管理的通知》;2010民政部国家档案局联合下发了《伤残抚恤人员档案管理办法》;2010年,民政部下发了, 《社会组织登记档案管理办法》;2013年民政部国家档案局下发了《社会组织登记档案管理办法》等等。

上述这一些都表明,公共服务与档案工作,特别是与档案利用工作关系非常密切。没有稳定、准确、真实的记录, 就无法记录公共服务的运转,就无法评价评估公共服务的效能,没有这些记录的长久保存———档案,就很难向公众提供一个全面、系统、周密、细致、准确、及时、有效的基本公共服务。档案利用服务体系是国家公共服务体系中重要的基础性支撑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而档案利用服务则是这个基础性支撑系统的核心,在国家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三、档案利用服务在国家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档案利用服务在国家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档案利用服务是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档案利用服务是由保存档案的根本目的所决定的。在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充分发挥各种各类档案信息资源的效用, 为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提供利用服务,是档案服务体系建设与运行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和中心任务,是档案工作的归宿,也是党和国家对档案工作的根本要求。

2、档案利用服务工作,是档案管理系统输出档案信息、发挥档案作用、实现档案价值的主渠道,是档案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直接手段[1]。档案作为一种证据性、凭证性信息,其作用和价值主要体现在利用服务上, 只有让档案和档案工作在国家公共服务体系中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国家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其作用和价值才能得到体现,利用的越好,其作用发挥的才越充分。

3、档案利用服务工作做得如何,是衡量档案部门业务工作开展程度和工作质量优劣的主要标志。档案服务工作是档案工作联系社会的一个窗口,档案利用服务工作做得如何,是衡量档案部门业务工作开展程度和工作质量优劣的主要标志,对档案工作和档案人员的社会形象至关重要[2]; 由于档案利用工作的实质在于提供档案及档案信息为社会实践服务,都要涉及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 利用等工作环节(或工作内容),档案服务实际上就是要以档案工作人员的服务活动体现在各工作环节上。

4、档案利用服务有助于推动“档案社会利用观”的形成,进而影响到档案利用服务政策的制定,制定更为开放包容的档案利用政策。现有的档案利用服务政策尽管还需要在更新理念、充实内容、完善体系、科学设计、完备功能等方面不断努力,但在确立、引导档案社会服务意识,规范利用主体和服务主体行为、协调“保密与开放”之间的冲突方面都发挥了应有的历史作用,至今仍有着积极地意义[3]。

5、档案利用服务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外界利用档案的需要,对整个档案工作具有一定的检验和推动作用[4]。 对于档案利用服务的具体内涵,从利用者和档案保管机构的不同角度来看,侧重点有所不同,利用者主要关心的是自己的档案利用服务的需求是否能够得到满足,档案保管机构主要关心的是保管机构为了满足利用者的需求而开展的档案利用服务工作是否有效。

6、档案利用服务有助于建立多元化的利用服务制度。 现代化的档案利用体系囊括了数字化的馆藏信息资源和网络化的档案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发挥数字化网络的作用, 坚持档案信息利用服务虚拟化、数字化、信息化,档案部门必须围绕用户利用构建多元化的利用服务制度。而档案利用服务实践有利于档案机构在服务过程中,了解和掌握不同用户的利用需求与利用规律,为建立多元化的利用服务制度积累经验。运用数字化与网络化技术则更加有利于多元化的利用服务制度的建立。

7、档案利用服务工作是档案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具体表现。档案馆是国家文化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文化事业机构,档案馆在保障公众的档案利用权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是保障公众的档案利用权的根本途径[5]。或者说“档案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具体表现就是面向公众开展档案利用服务工作[6]。”

四、结语

综上,档案利用服务在国家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地位与作用,要求我们档案工作者必须认真严肃地看待自己的工作,审慎对待每一次利用服务工作,将每一次成功的利用服务所产生的能量注入到整个档案利用服务工作之中,为国家公共服务体系发挥作用提供支持,推动档案利用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摘要:档案利用服务体系在国家公共服务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在国家公共服务体系中,最基本的记录信息均与档案有关。对国家公共服务体系提供的服务,进行评价评估,以及服务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与矛盾的解决,均需要利用档案,依据档案。档案利用服务在国家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是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是发挥档案作用、实现档案价值的主要渠道,有助于推动“档案社会利用观”的形成,是检验整个档案工作的标尺,也是推动档案工作的动力,还是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具体体现。

道教中的女性地位 篇11

自古以来,其实道教一直都是很推崇女性的地位的。正因此。道教对妇女的尊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表现得非常独特。老子有言:“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作为道家思想的“源头”,其言语、思想肯定给予了道家很大的影响。老子认为阴阳相合而为和,因此在道家的神仙理想中,女仙具有与男仙相同或相近的地位,男女平等,阴阳和谐,才是真正的和。

老子的思想为提升女性意识,提高女性地位,起了理论上的先导作用。在道教的理论中,女性决不是可有可无更不可能是可辱可贱的。道教中对女性扮演的是这样一个角色:是具有独立地位、享有独立人格、神格,拥有独立意志、愿望的重要角色。道教思想从阴阳和合的理论出发,以尊阳而崇阴为基点,形成了“重阴阳,等男女”的鲜明特色。尊重妇女、男女平等是道教最具人文色彩的亮光。中国道教所具有的阴柔色调,以一种特殊的文化样式丰富了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和的内容。

另外,《太平经》也有云:“天地之道,乃一阴一阳,各出半力,合为一,乃后共成一。”“男女各出半力,同志和合,乃成一家。”由此可见,在家庭伦理中,男女地位应该是平等的,男女和合的人道与阴阳和合的天道是对应的。此处也可以体现出道教对女性的尊崇。

道教还有一个不同于其他教派的特点在于道教对于婚姻的态度。道教虽然也有戒欲、戒色的戒条,但是,道教并不排斥婚姻。从某个方面来说,婚姻的存在,不正是“阴阳结合”的最好体现么?比起佛教,道教更侧重于祈求自然生命的改良和永久,对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包括爱情婚姻,都希望在另一个世界即仙境中得到延续。因此,在对待人间的婚姻问题上,道教的绝大多数派别都持肯定的态度。他们的理由是:天地之间的事物皆由阴阳结合而成,男阳女阴,相互配合、和谐,才能体现天道。道教的婚姻观,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男女平等的思想理念。

参观了长春观,回来也翻阅了一些其他的道观的资料,笔者发现,在道教的万神殿中,到处活跃着女神或女仙的身影。她们与那些大多为威仪凛然的男神所把持的其他宗教恰成鲜明对比。资料显示,在道教的神仙谱系中,西王母为女仙之首。在她的麾下,南有航海女神天妃娘娘(妈祖),北有碧霞元君,分别受到南北广大香客经久不衰的崇拜。列入道教仙班的还有授黄帝符书以破蚩尤的黄帝之师,俨然为中国古代女战神的九天玄女,以及以仙桃、美酒、佛手等献寿的寿仙麻姑等等。此外,道教中上有依照阴阳五行的玄想而构想出的诸多月宫星辰系女神仙,下有根据干支、方位相结合而创建出的庞大的玉女神仙系统。再来,在道教的各种符咒、斋醮、存神等科仪方术中,崇拜女性神仙的事例也比比皆是。

偶然和观里的道士谈话,印象比较深刻的一句是“在道教中被逼自杀的女子同样可以成仙”。道教中相传有这样一个故事:晋代王衍有个女儿,字进贤,是悯怀太子妃。洛阳之乱中,她被刘曜、石勒所掠,并想霸占为妻子。进贤愤怒地叱骂:‘我皇太子妇、司徒公之女,而胡羌小子敢欲干我乎!”话音落下就投河自杀。她的婢女也跟着主子一起投河而亡。然而,即使是自杀而亡,这两人也并没有受到酷刑或者发落在地狱,相反,主婢二人均成仙人。

从这样一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道教对弱女子所寄予的莫大的同情和关怀。面对不幸时,道教所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同情、关注现实痛苦与悲惨的一面,总是想像让其过世后成仙能过上无比的幸福的生活。道教成仙理论往往就是对过去苦难的否定,是不幸之人的一种解脱,也是人渴望平等、渴望自由、渴望健康长寿的满足、回报。

突然想到道教中戒酒、戒色这样的戒条。细细思考一下,这样的戒条又何尝不是一种对女性的保护与尊重呢?道教认为纵酒往往容易导致贪色,丧失性情,而这又极易使得弱女子受到侵害。因而,戒酒、戒色,道教希望从根源上杜绝这种本不该发生的伤害。

结 语

自古以来,中国的女性地位一向是卑微的。男性是社会的主导,女性永远都是附属。儒家礼教对妇女抱以轻视、漠视、藐视之态度,不给妇女任何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等追求更高层面的机会。与此不同,道家、道教对妇女的尊崇从理论到实践,都是彻底落实的。至少修炼成仙的理论和实践告诉广大妇女:她们可以超越男权社会的勾心斗角、耍权弄术、血腥残杀……,她们在精神价值层面上的追求有与男性同等的机会。女子通过得道修炼照样可以成仙启示广大妇女她们有实现自身价值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只要自己勤奋努力。女子加入女道士行列并成为领导者则向男权社会作出宣告:妇女有更大的能力贡献于社会。道教,给予了女性一个与男性平等的地位,給予了女性创造更多可能性的机会。

体系中的地位 篇12

在当代中国,社区一词是民政部倡导开展社区服务被人们所熟悉。社区成为社会学、公共管理学、城市管理学、经济学等众多学科共同关注的焦点。成为当今社会一个广为使用的话语体系。当今社会社区不仅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场所,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国家宏观决策,社会现代化与社会管理共同关注的战略性主题。[1]

1.1 公共服务概念

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否长治久安和兴旺发达,在很大范围内和很大程度上,与公共服务的效率、水平、质量直接相关。“公共服务是21世纪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2]。新时期政府正处于“全智能”的“公共服务型”转变的关键阶段[3]。社区这一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组织,也面临着职能转变带来的挑战。只有切实旅行公共服务只能,社区管理与服务才会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以公众为中心,透明法制,便利的民主的服务。政府公共服务的体现。

1.2 社区体育的公共服务体系

我国城市社区体系是指人们共同生活的一定区域内,以辖区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成员为主题,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巩固和发展社区成员之间的感情为重要目的。就近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活动。社会的体育服务体系是指政府公共服务、公共管理组织,为了直接满足人们的需求从事的一切活动;是社区群众性体育事业属于公益事业。[4]而公益事业属于政府和公共服务的体系。

社会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则是满足社区成员公共体育需求,全民健身需要。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益性的社区体育服务总和[5]。是社区只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努力构建群众性与文化社区体育服务体系。实现全民健身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社区体育的公共服务体系,能为社区民众提供体育健身活动场所、器材和服务构建平台。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体育活动,体验健康快乐,不断提高民族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2 研究方法与对象

以西安市120个社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学、文化学、统计学等综合方法,就社会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明确其地位与作用。

2.1 文献研究,阅读有关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研究30多篇。论证其形式特点、发展经验

2.2 调查访谈

(1)对西安1 2 0社区进行调查,论证,力求现实、科学,前瞻。

(2)进行体育专家、公务员,咨询、访谈,就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结构,机制,现状进行论证研究。

(3)问卷调查对社区服务中心发放问卷并在实施地进行调研,准确详细地取得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第一手资料。发放调查问卷120份,收回104份,回收率达到95%有效率1 0 0%。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是政府指导,社会参与构建的一个体现公平、公正、公益性的为普及体育活动;促进全民健康运动,传播体育先进文化,实现体育生活化、社会化,满足广大群众锻炼需求。保障实现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权力的各项公益性体育机构和服务体系总和。主要有六个基本内容:(1)公共体育政策法规;(2)体育基础设施;(3)体育组织机构和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4)公共体育活动主体内容;(5)公共体育活动方式;(6)巩固体育活动经费[6]。

3.1 西安市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现状

新世纪以来,西安市委市政府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体育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坚持体育工作以提高群众体育水平,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落实陕西省委政府提出的“西部体育强省”的战略目标,促进体育全全面的协调发展。群众体育连续10年被评为全国体育先进单位。群众体育人口达300多万,占全总人口百分之40。体育四进社区活动力度很大。每年开展群体,竞赛和表演活动达150场次以上,进行国民体测抽样5000人以上。据不完全统计,现有健身广场180多,体育健身馆304个。晨晚锻炼点1600个[16]。西安市目前共有社区588个[16],平均1.3个社区拥有一套全民身路径。全民健身工程布置合理,为市民创建了良好的环境,各区还开展了先进社区的评选,体育工作也成为条件之一,突出了以社区为中心的管理与组织体系,发挥了社区体育体系的作用。

3.2 西安市社区体育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1)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组织不健全。目标不明确;不能发挥其地位和作用;体育信息不畅通;社会体育指导员严重缺乏。在调查中45%的社区没有体育服务机构,无专职管理人员,组织系统不健全,不能满足社区锻炼人群的要求。

(2)体育场馆、健身器材偏少,社区体育活动资金无保障,不能很好的协调利用社区的学校或工厂的锻炼场所。

(3)体育信息不通,55%以上的社区没有举办骨干培训班.社区体育指导员和志愿者无法同社区对接。,不能很好的指导群众锻炼;运动处方及技术指导。指导员分布也不均匀。没有形成一个健全的社区体育服务体系,对社区体育服务体系不明确,很难发挥其作用。因此,首先必须健全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才能保障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以满足全民健身的需要,提高民族素质。

4 社区体育服务体系地位作用

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是保证社区体系便利开展的有利因素,社区体育的组织、服务、管理指导,构成了社区体育的服务体系内容其地位和作用较为关注,它是推动社区体育文化、体会社会化、体会生活化,推动全民健身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4.1 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是社会发展要求

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是以社区为单位,以整个社区成员为对象,以体育项目为载体,通过自治组织在政府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的体育活动。最终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丰富社区居民生活。为大众提供锻炼平台,增进全民健康是人的愿望和需要,是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

4.2 社区体会服务体系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基础;展示社会体育文化的平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质量;丰富人民生活,提高生质量的有力保障。

4.3 是精神文明的有效手段

社区精神是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社区体育活动,对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有意义上讲,社区体育与精神之间都是营造一种充满和谐、友情、现代化新型的社会人际关系[14];体现政府公共服务意识,提高社区综合素质实现人们的归属感。在娱乐中强身健体,创造良好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有效手段。

4.4 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是实践全民健身计划的组成部分

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是实践全民健身计划的组成部分,社区作为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的载体,其全民健身活动开展如何直接影响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但社区组织机构不健全,体育设施不能满足广大权重要求,政府投入与管理跟不上,体育服务体系不健全,没有形成有效地机制措施,体育社会指导员缺乏难以满足同一层次人们的指导需要。

4.5 社区体育是是形成社区体育文化的重要手段

社区体育文化是社区文化的重要内容,丰富社区人们健康方式。建立体育的生活方式,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

4.6 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是体育社会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上一篇:节电效果下一篇:ppt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