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结构现状

2024-10-11

股权结构现状(精选12篇)

股权结构现状 篇1

2014年阿里巴巴弃港赴美上市引发了国人对于双层股权结构的关注。虽然早在阿里巴巴上市之前已有不少中国企业使用双层股权结构成功在美上市 (1) , 但国人对于双层股权仍稍显陌生。香港和美国证券监管当局对于双层股权结构上市制度迥异, 更使人们对于双层股权结构了增添些许好奇。为此有必要对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对于双层股权结构态度做相应梳理, 有助于理解香港和美国对于双层股权结构态度差异。

一、双层股权结构许可状况研究

世界发达国家对于双层股权结构上市的许可状况并不一致。

(一) 允许双层股权结构

美国虽在历史上一度对于双层股权的实施产生争论, 并且纽约证券交易所曾一度暂停双层股权结构的上市交易, 但双层股权结构的公司从未在公众视野中消失过, 而且目前美国是世界上双层股权结构公司首选的上市地。根据IRRCI报告, 在标普1500综合指数中, 约3%的公司 (大约43家) 存在不同种类投票权的股票。由于吸引了将近过半数的大型公众公司前来注册, 由特拉华州制定和修改的公司法俨然成为了美国公司法的中心。 (2) 在特拉华州的公司法中“一股一票”虽属于其预设的默认标准规则, 但公司法有权决定不选用该项规则 (3) , 而根据公司需要在公司注册证书中另行约定明确。公司均可选择双层股权结构作为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和NASDAQ上市的结构, 但是与此同时这两家交易所均规定不允许上市公司削弱和限制现有股东的投票权。 (4)

加拿大允许双层股股权结构上市交易, 截止于2013年7月份, 多伦多交易所1555家上市公司中41家公司存在发行附有不同投票权的股份, 其中31家发行的是无投票股份, 10家发行了有限制投票权股份。 (5) 根据《加拿大商业公司法》第140 (1) 条规定, 除公司章程另有规定, 一股一票适用。在加拿大双层股权结构公司建立可以过公司章程加以规定并载明相应权利及限制条件的安排。法律没有对每股股票可拥有的投票权数作限制性规定。但是多伦多交易所禁止公司在上市后发行股份的投票权大于该公司其他已上市股份投票权, 除非该新发行股份按照现存的持有已上市具有投票权股票的股东持股比例进行发行 (6) 。该相应措施是为了保证现存股东权益不会因为新的高投票权股票的发售而受损。

荷兰允许双层股权结构的公司存在。但是荷兰的特别之处在于, 每股股份所持有的投票数需根据面值确定, 根据《荷兰民法典》第2:118 (3) 条规定, 每名股东所持有的有效票数以其持有所有股份的累计面值除以公司已发行最小股份面值来计算;但公司可要求, 根据股份类别的不同, 要求认购支付高于面值或等面值的认购价, 也就是说公司可要求不同认购人应不同投票数的股票, 支付相同的对价。如公司将发行1元面值附1票投票权的股票和2元面值股票附带2票投票权的股票, 但公司可要求1元面值股票的认股人以1元面值加1元溢价的总计2元的方式支付对价, 而2元面值的认购者则只须支付的面值, 通常而言2元面值的股票的认购权只赋予内部人, 例如创始人和管理层。

根据2014年8月纳斯达克OMX的数据, 瑞典有122家上市企业存在A和B股两种股票, 但近期在瑞典上市的公司采用双层股权结构的并不常见。 (7) 《瑞典公司法》 (Swedish Companies Act) 第四章第1条规定, 公司预设的默认标准规则为所有股份须附带有相同权利, 但是第四章第2和3条规定了除外情况, 公司有权通过公司章程细则条文另行规定, 即允许公司通过公司章程设置选用双层股权结构。

英国存在发行双层股权结构的上市公司。通常而言, 英国公司法的预设的标准公司类型为同股同权, 但公司有权选择其他股权结构 (8) 。英国上市原则第7.2.1A条高级上市规则, 规定对于股票附带的权力应在地位相同的同类别股份保持平等。在上世纪60年代中前期, 双层股权结构在英国曾经一度非常兴盛。随着, 机构投资者持有股票的比例的增加以机构投资者对于限制投票权股票并无好感, 双层股权结构渐渐开始没落。 (9) 2014年5月16日, 英国金融市场行为监管局为上市股份引入原则, 所有同类别的股份应拥有同等数目的投票数, 若有超过一个类别股份获准上市, 该类别股份合计投票权应与该类别股份占上市公司总股本权益比例大致一致。 (10) 应该说英国金融市场行为监管局制定该原则初衷是为了防止双层股权结构的被少数控制股东的滥用从而损害投资者的利益, 然而此条亦有矫枉过正之嫌, 忽视正常商业需要对于双层股权结构的合理运用。

在法国, 对于双层股权结构所持态度较为特别。在其本国的股票系统中有类似双层股权结构的高投票股票———忠诚股, 但这种股票并非是独立的一种类别股票, 也不是只对控制股东或管理层等特定人群发行, 非控制人所专有;除了“忠诚股”以外其他双层股权结构的股份均被禁止。11《法国商业守则》 (French Commerical Code) 第L.225-124条规定, 股东缴足资本并持有股份达一定时间段 (通常为至少持股连续两年以上) 可转换成每股两票 (称为忠诚股) 。但是该种股票一旦转让, 根据《法国商业守则》 (French Commerical Code) 第L.225-124条规定, 这种股票高投票权将取消, 将恢复原始一票一股的状态。

(二) 双层股权结构不许可

根据《德国股份公司法》 (German Stock Corporation Act) 第12 (2) 条, 双层股权结构在德国是禁止的。这源于在1937年前, 德国许多公司的管理层和控制股东出于对自身利益保护, 想方设法通过创设并滥用双层股权结构的设置损害其股东的权利, 12有时甚至将每股投票权设置为超过10000票。这种状况导致了1937的公司法改革后, 新的双层股权结构在德国被禁止使用, 但经过特殊批准, 德国商务机关可为公众利益使用双层股权结构的除外, 但是除外条款在1998年再行立法时遭到了废除。

《意大利民法典》 (Italian Civil Code) 第2351 (4) 条规定, 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双层股权结构是被禁止的。

二、双层股权结构投票权限制状况研究

(一) 允许投票权受限

美国允许存在有限或无投票权股份, 如根据IRRCI报告, 在标普1500综合指数所包含的公司中, 有18家企业有发行有限或无限投票权股份, 占总数的1.2%。同时特拉华州公司法13和纽约证券交易所都允许上市和发行无投票权的股票,

加拿大允许对于向公众发行投票受限或无投票股份14, 在多伦多交易所上市交易公司中有31家上市公司发行无投票权股份, 有3家公司发行限制投票权股份。15

在瑞典, 公司法并无对无投票权的发行有明文规定, 即未明确容许与未明确禁止。然而由于公司法对投票权之间差异做了限制, 即一类别股票投票权与其他类别股票的投票权差异不能超过10倍。16由此可知无投票权并不允许发行, 因为其投票权差异超出了法律名文规定。

英国允许限制和无投票权股票的发行, 但视可能这种发行有可能被视为异类, 引起争议, 特别是机构投资者并不愿意接受这一类股票。

由于法国对于发行无投票权的股份还存在不明确地方, 17目前为止, 不存在上市公司的发行有限或无投票权股份。

(二) 禁止投票权受限

德国法律禁止无投票权股份存在, 但该无投票权股份以支付优先股份为前提的除外。18《意大利民法典》第2351条 (2) 规定, 允许无投票权或限制投票权的股票以优先股形式发行, 但前提是该等股票合计占比不能超过公司总股本的50%。荷兰不能发行有限或无投票权的股票, 每股股票必须含有一票投票权。19

三、双层股权结构董事选任权状况研究

美国允许双层股权结构存在类别股票指定或选任一定比例的董事, 根据IRRCI报告, 大约有3%的标普1500综合指数所包括公司 (45家) 中存在至少一种类别股票的股东有权选任或指定一定比例的董事, 并且其中15家有部分类别股股东甚至有权委任大部分董事。

加拿大允许对限制投票权股份选举董事人数设置相应限制。20反之, 其相应地允许高投票权股票拥有较大的或独有的董事选任权。

法国法律允许通过公司章程赋予不同类别股票以选任董事的权利, 如同其忠诚股随时间可增加至2票投票权, 股票提名或任命董事的权利也能在相应期限内增加。然而, 实际中法国上市公司没有授予股东较大或独有委任董事的权利。在德国, 公司治理结构采用的是双层制, 存在股东大会、监事会和董事会三套机构, 由监事会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 而董事会成员由监事会任命, 监事会监督董事会执行业务并有权召集股东会议, 董事会和监事会之间存在层级区别, 监事会是董事会的上位机关, 对监事会成员任免意味着其相对控制了董事会的委任。21德国公司可根据章程细则规定, 可指定相应已登记股份持有人委任监事会成员, 但对有上限规定不得超过代表三分之一股东人数的监事。22

意大利法典未对股票附有董事提名和委任权加以限制和禁止, 但是实践中意大利公司不存在股东享有董事选任权情况, 虽然《意大利民法典》容许股票对公司特定的事项带有否决权。

荷兰容许通过公司章程给予相应股东一定的董事选任的权利, 典型的如Heineken Holding N.V.

从法律, 瑞典允许对于董事委任权附带于一类类别股份, 然而从实践上来未有上市公司设置一类股份含有相应董事的选任权。23在理论上英国接受通过公司细则条文约定创设特权股, 并同意该特权股在特定情况下有特殊的投票权或否决权, 但考虑到机构投资者反对的压力, 这一类特权股在实践中几乎很少产生。24因此, 目前尚未在实践中发现有英国上市公司股票中含有特别的相应董事的选任权。

四、结论

从以上可知, 世界各国对于双层股权结构态度大致有三种情况。

首先, 以美国、加拿大和瑞典为首, 这三个国家中都允许双层股权结构的公司上市交易, 而且双层股权结构的公司在各自国内都有着良性的发展和趋势, 本国的法律对于双层股权结构存在较为支持。特别是美国, 其目前是世界上双层股权结构公司首选的上市地。根据IRRCI报告, 在标普1500综合指数中, 约3%的公司存在不同种类投票权的股票。另外, 根据2014年8月纳斯达克OMX的数据, 瑞典有122家上市企业存在A和B股两种股票。

其次, 以英国、荷兰和法国为代表, 其国家虽然允许双层股权结构的存在, 但是双层股权结构公司并未能充分的发展, 甚至有日渐式微的情况。如英国允许双层股权结构的公司上市交易。通常而言, 英国公司法的预设的标准公司类型为同股同权, 但公司有权选择其他股权结构25。英国上市原则第7.2.1A条高级上市规则, 规定对于股票附带的权力应在就同类别股份保持平等。在上世纪60年代中前期, 双层股权结构在英国曾经一度非常兴盛。由于机构投资者对于限制投票权股票并无好感, 双层股权结构渐渐开始没落。26

第三种类型包括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这些国家对于双层股权结构的公司持否定态度。特别是德国, 其曾经一度允许双层股权结构的公司存在, 然而产生了许多公司的管理层和控制股东出于对自身利益保护, 想方设法通过创设并滥用双层股权结构来损害其他股东的利益。这种状况导致了1937年的德国公司法改革, 之后双层股权结构在德国被禁止使用。

由上可知, 由于双层股权结构存在被部分控制股东滥用而损害其他股东利益的可能性, 是一种缺乏制约的不平衡结构, 导致了双层股权结构作为一种公司组织架构并不为世界市场广泛接受。因此除了美国、加拿大以及欧洲的瑞典的证券市场有明显的双层股权结构公司交易活动, 世界上其他主要经济体的证券市场或通过规则制定禁止或限制双层股权结构的股票交易, 或者其交易活动非常式微。

摘要:从阿里上市可以看出香港和美国证券监管当局对于双层股权结构态度迥异。因此, 有必要梳理和探究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对双层股权结构态度, 以进一步理解双层股权结构在世界各主要经济体适用现状。

关键词:双层股权,现状,许可,投票权,董事选任权

股权结构现状 篇2

(1)层次分工不明确。运作组织应在专业分工的基础上进行层次分工,比如分成市场营销部、业务拓展部、客户开发部、运作管理部、配送管理部、客户服务部、技术信息部等。但是,国内大多数物流企业并没有采取一种详细的专业化分公司的模式进行组织架构的运作,完全只是简单的遵循运作3步法,市场销售部、运营管理部、客户服务部,其他的只是简单的后勤管理部门,这种简单粗暴的组织架构使我们的运作过程从来不追求细化,只是要得一个大概。而且在我们的运作组织架构中,所有的东西一般都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从客户需求分析到运作目标的目标定义、实施方法、最终结果、测试与验证完全由物流项目组自行完成,而没有第三方的介入,总之,这种运作组织架构给人的感觉就是只站在一方的基础上,不具有客观性,从而给客户开发也带来一定的阻力。

(2)运作流程和阶段划分不清。运作阶段划分是物流企业运作过程中最重要的基础。运作阶段可划分为市场销售阶段、运营管理阶段、客户服务阶段、后勤保障阶段等,在每一个阶段,都要求进行详细的二次划分。但是国内物流企业在这方面划分模糊,分工不够。

浅析轻钢结构住宅现状及前景 篇3

【关键词】轻钢结构;住宅;现状;前景

1.轻钢结构建筑的发展现状

轻钢结构具有强度高的特点,在住宅施工设计只能怪可以采用灵活的方式创造出不同的住宅形式,在区间合理布置上具有较强的能力;且在空间的利用率上,由于轻钢结构的断面小,可以增减住宅有效的建筑面积,在建筑风格上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同时,轻钢结构在抗震性与稳定性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由于其自重轻,具有延伸性,稳定系数更高,也能较好的消耗地震带来的能量,结构安全系数高;另外,轻钢结构在住宅建设中施工较方便,现场作业量小,对周边环境污染少,施工机械化程度高,也减少了工期,还具有综合造价低等特点,符合了我国住宅产业化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对于我国轻钢结构住宅而言,相比于其他国家来说起步较晚,在改革开放以后,首先从国外学习和借鉴了一批低层和多层的钢结构住宅,之前所生产的大量钢材在建筑中的应用只有生产量的百分之十左右,并没有达到充分的利用率。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高层建筑的增多,中国钢结构发展十分迅速,轻钢结构住宅作为一种绿色环保建筑,已经逐渐的发展起来,并出现了良好的势头,我国轻钢结构住宅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目前,我国轻钢住宅的发展状况可以从原材料供给、工业化发展水平、建筑工程发展业绩以及产业化推进等几个方面来了解,进一步的结合国家经济发展,展望其发展前景。

首先,从钢结构原材料的供给来看,建筑用钢的的产能以及种类充分满足了港机构住宅产业化的要求。我国为钢材生产大国,自1996年开始总产量超一亿吨,居于世界前列,同时不仅仅满足于产量的增加,在质量与种类上也快速进步和发展,不断的满足看国内外建筑市场的需求变化。随着质量与产量的持续增长,钢结构的造价也出现的降低的现象,并且与之配套使用的防腐材料、保温隔热材料、各种焊接材料等新型建筑材料的技术也在不断的创新和提高,进一步带动了建材市场的向前发展。

其次,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建筑钢结构无论从专业的技术人员还是技术研究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并日益完善,新的钢结构设计和研发,适应了现阶段建筑市场的需要,因此,从建筑钢结构的工业化发展水平来看,我国轻钢结构住宅已经处于不断完善的上升期。随着不断研发出各类钢结构设计软件和新技术,我国钢结构的生产以及专业化施工应用水平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目前,钢结构的安装新工法也层出不穷,包括节能、防水、隔热、等先进成品集合与一体成套应用,钢结构住宅的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必将提高整体建筑产业化水平。

另外,轻钢住宅在我国现在的建筑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利用轻钢结构建筑物层出不穷,在世界上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例如鸟巢国家体育中心等都是采用钢结构建筑体系的重要工程,这些也都标志着我国建筑钢结构正向高层重型以及空间大跨度形式发展。现阶段的轻钢结构住宅的需求量最大,住宅行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起点,轻钢结构的使用从产业化推进的角度来看是住宅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轻型钢结构住宅产业受到了国家政策的引导与扶持,“十二五”规划已明确提出建立现代化住宅产业工业体系,技术发展的方向和重点之一是轻钢结构住宅体系开发。

2.轻钢结构住宅发展前景

随着钢材生产与创新技术的不断提高,全国钢结构建筑用钢总量也会逐渐快速增加,加之我国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促进了十分广阔的轻钢结构住宅的发展前景。

目前,为了适应建筑市场的需求,并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我国钢铁企业的冶金技术不断提高,适应住宅建筑的特种钢材也将不断的涌现出来。专业的技术人员通过科学的技术将钢材融入其他综合技术进行生产,从而使钢材本身具有适应建筑需要的性能,这种新型建筑用钢的出现将大力推动轻钢结构住宅的发展。其中“轻钢结构是环保住宅,钢结构符合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理念也进一步阐述了轻钢住宅即将发展的必然趋势,新世纪我国钢结构将占领广阔的建筑市场,并在目前大力推广住宅产业化的时代背景下,轻钢结构体系必将成为我国住宅结构体系的主流。

其次,虽然轻钢结构住宅的建设在我国才刚刚起步,但是由于我国已经具备钢材大量生产与专业转型技术的能力,发展轻钢结构住宅具有非常大的潜力,对此国家将重点支持轻钢结构住宅的建设。20世纪90年代,国家建设部和国家经贸委一致通过,将“轻型钢结构住宅建筑通用体系的开发和应用”作为中国建筑业用钢的突破点,并正式列入国家重点技术创新项目。这一举措为中国的钢结构发展奠定了基础。如今,由于国家的宏观调控作用,房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低迷,在这个时机推出钢结构住宅,利用钢结构住宅的优势来吸引市民目光,刺激消费,增加市场的购买力,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同时,钢结构住宅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轻钢结构不断的满足住宅建设的需要,增强本身的优势出现大量的适合轻钢结构住宅的新材料。反之,轻钢结构技术的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要求住宅建设时有匹配的建筑规范、建筑技术以及建筑标准来满足,因此这就从一定程度上给住宅产业和建筑行业带来了一场深层次的革命,促进建筑技术等多个方面的不断进步和完善,轻钢结构住宅将成为建筑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另外,发展轻钢住宅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是中国住宅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钢结构体系在现实中很容易实现工业化生产,在标准化制作的过程中还会带动与之配套的墙体环保材料等建材的开发和应用,具有高超新技术、新材料、新体系的轻钢结构住宅是实现产业化的必要条件,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大大的促进了住宅产业化的大力发展,加快了推广轻型钢结构住宅的步伐。因此轻钢结构体系住宅成套技术的研究成果必将大大促进住宅产业化的快速发展,直接影响着中国住宅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前途。 [科]

【参考文献】

[1]胡晓威.浅谈我国轻钢结构住宅发展现状及前景[J].华章,2009.

[2]刘伟,王若竹.钢结构住宅的现状与发展[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8.

[3]阮文泰.浅议钢结构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J].福建建筑,2006.

股权结构现状 篇4

(一) 产业结构演变

表1所示的是“呼包鄂”地区从2001———2010年十年间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 该地区的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 第一产业由2001年的10.8%下降到2010年的3.3%, 第二产业总体呈下降趋势, 在2001年是53.7%, 而到了2010年则下降到51.1%, 在2003以及其他一些年份第二产业的比重有所上升。第三产业由2001年的35.5%上升到2010年的45.6%, 发展比较良好。横向对比发现, 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 第三产业次之, 最后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比重一直大于第三产业, 只有在2005年时, 二三产业的比重大体接近。可见, “呼包鄂”地区的第二产业一直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头戏。

数据来源:根据2002-2011年《内蒙古统计年鉴》。

(二) 就业结构演变

表2为2001———2010年“呼包鄂”地区就业构成统计表。2001年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为41.9%, 到了2010年下降到21.9%, 大量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移出来, 但是仍有相当大比例的劳动力滞留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就业比重逐年上升, 但变化不大, 从2001年的22.5%上升到2010年的29.9%, 在2007年到2010年这几年间, 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增加了0.5个百分比, 增加势头有所减缓。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在大幅上升, 由2001年的35.6%增加到48.1%, 说明第三产业带动就业的效果良好。

二、“呼包鄂”地区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

结构偏离度是指各产业的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之比与1的差。运用结构偏离度这一指标可以看出产业结构是否合理, 可以指出产业就业结构与产业增加值结构之间的不对称程度。当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越大时, 则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越不平衡;它越接近于零, 说明二者越平衡。从表3中可以看到, 第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一直为负数, 绝对值呈现逐年上升的势头, 2001年为-0.74, 2010年为-0.85, 说明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一直小于就业比重, 二者之间极不对称, 大量的劳动力没有转移出来, 而是滞留在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偏离度从2001年的1.39下降到2010年的0.71, 一直为正偏离, 可见第二产业的增加值比重大于就业比重, 也就是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比较高, 可以吸收大量的劳动力, 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可以考虑转入第二产业。但鉴于如今第二产业大部分是机械化操作, 所以对第一产业劳动力顺利转入第二产业有一定的阻碍作用。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从2001年的0.00下降到2010年的-0.05, 而且前几年为正偏离, 随后开始变为负偏离, 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逐渐小于就业比重, 说明第三产业可以吸收大量的劳动力, 解决从第一和第二产业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问题。

综上所述, 第一产业偏离度一直为负数, 即就业比重大于产值比重, 从业人员比重较高, 产值较低。第二产业偏离度为正且, 下降, 第三产业偏离度呈波动状态, 但总体下降, 二三产业可吸收大量的劳动力, 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数据来源:根据2002-2011年《内蒙古统计年鉴》数据计算。

三、“呼包鄂”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现状

第一产业中存在大量劳动力, 无法转移出来, 比重偏差越来越大, 情况在逐渐恶化, 大量的劳动力并未促进产值的增长。第二产业中产业增加值比重大于就业比重, 偏差在下降, 二者逐渐趋于平衡, 可吸收劳动力, 但是投入的劳动力并未创造出较大的产值, 劳动生产率有待提高。第三产业偏离度逐渐下降, 基本趋于零, 二者比较同步, 可以吸纳大量的劳动力。但是其偏离度先正后负, 产业增加值比重先是大于就业比重, 近些年却小于就业比重, 说明第三产业中出现了剩余劳动力。

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进一步发现了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 也就是他认为当进入工业化初期时, 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会持续下降, 而第二和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则会上升。由此看来, “呼包鄂”地区产业结构是工业化初期阶段。而其就业结构也属于工业化初期阶段, 即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 二三产业的就业比重持续上升。可见“呼包鄂”地区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还是比较协调的。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000美元时, 按照国际上的结构偏离度测算结果, 第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为-0.3, 第二产业为1.06, 第三产业为0.07。根据计算, “呼包鄂”2010年的结构偏离度分别为-0.85、0.71、-0.05, 这又说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偏差。从另一个角度看, 发达国家三次产业国民收入比重分别为10%、20%和70%左右, “呼包鄂”地区显然第二产业比重过大, 第三产业比重过小, 差距是十分巨大的。第三产业有待发展, 以便吸收大量的劳动力, 提供就业机会。

四、“呼包鄂”地区发展对策

(一) 重视第一产业的发展, 促进农业劳动力内部吸收

结合该地区自身的特点, 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 并且重视发展与农产品相关的加工业, 以便吸收第一产业中大量的剩余的劳动力, 这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巨大优势。同时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由于农民工进入城市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压力, 如户口问题, 子女教育问题, 住房问题等等, 会严重的阻碍第一产业的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不利于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因此, 政府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解除农民工的后顾之忧, 促进第一产业中的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二) 调整第二产业结构, 发展循环经济

“呼包鄂”地区资源丰富, 一直是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发展第二产业, 并且此区域的经济增长也主要是由第二产业所带动的。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 主要是粗放型的发展方式, 因此, 要注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发展方式转变, 发展循环经济来实现地区的经济发展。发展循环经济, 一方面需要依靠政府的政策支持, 另一方面需要科技进步。除此之外, 第二产业的发展也可以通过发展中小企业来实现。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 中小企业始终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政府应该提供一系列法规政策来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发挥其在吸收劳动力方面的灵活性。发展第二产业要重视科技创新, 打造自己的民族品牌, 做到自立自强, 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 为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发挥其吸纳劳动力的巨大作用

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现状之一 篇5

消费结构是指人们在生活消费过程中所耗费的各种消费对象的比例关系及协调程度。消费结构及其变化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它反映居民的消费特征及消费趋势,反映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程度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目前,随着城镇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不断提升,消费需求趋于活跃,居民消费不断升级换代,跨上新台阶。呈现出新的变化和特点之一,食品支出比重下降,恩格尔系数逐年走底,众所周知,吃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在收入水平较低时,其在消费支出中必然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收入的增加,在食物需求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消费的重心才会开始向穿、用等其他方面转移。恩格尔系数所反映的就是食品支出占家庭或个人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所以恩格尔系数在国际上常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同时也成为反映一国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变化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1980年城市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为56.9%,1995年为49.9%,1999年下降到41.9%,2000年,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达到39.2%,首次低于40%;2001年我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37.9%,意味着总体水平达到了小康,2002年为37.7%2003年,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更进一步降为37.12%,这说明食品支出在城镇居民的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正呈下降的趋势。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历程和居民消费结构演变的历史经验表明,恩格尔系数水平低于40%时是启动以居民住房消费和交通通讯消费为标志的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临界点。因此,以恩格尔系数作为重要的参考标准的话,我国新一轮的消费结构升级已经来到。

我国期刊结构现状与投资机会 篇6

在9月末举办的期刊创新年会上,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应用理论研究室副主任徐升国应邀做了《我国期刊结构现状与投资机会》的主题报告,该报告通过对我国期刊的结构现状和趋势的深入分析,论证了我国期刊市场哪些方面已经饱和,哪些方面还存在市场空间。该报告对面临巨大变革的我国期刊界,无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此我们特择要编发了该报告。

我国期刊分类与国外存在巨大区别,完全是两个角度。国外更多地是从产业的角度来看待期刊行业,因此,一般将期刊分为消费类、商业类、学术类等类别,而我国以前更多地是从意识形态和学术传播角度来看待期刊行业,因此在分类中基本没有考虑期刊的商业属性,也没有期刊的商业分类体系。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本文参考国际期刊业分类体系,对我国期刊结构进行了一次重新分类,进而揭示出我国期刊业还在哪些方面存在投资机会。

我国期刊整体结构现状

在参考国内外各种期刊分类方法并总结各种分类法优劣势,结合我国期刊业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一个新的期刊分类法。该分类法将我国全部期刊分成消费类、商业/行业/专业类和学术类3个一级类别,并进一步细分为10个二级类别和74个三级类别。

消费类期刊又可称为“大众消费类”,即国际上通称的consumer magazine,主要指以满足大众消费者个人兴趣爱好为主要内容的各类杂志。但国内外均没有进行过三级分类,而是只进行二级分类。考虑到这些杂志的主要内容方向,本课题将消费类分为娱乐休闲、生活服务、文化艺术、时政社会4个二级分类和25个三级分类。

商业类期刊包括商业/行业/专业期刊门类。在这一期刊一级分类中,我们设置了三个二级分类,包括财经金融类、工商贸易类和社会行业类。在国际上,一般将市场化的期刊分为消费类和商业类两大类,商业类杂志也叫B to B杂志 (business to business magazine),其主要内容常常是基于某一个专业领域,包括该专业的信息、知识等方面内容的传播。在我国,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加上我国期刊准入制度的特殊性,因此国际上类似的商业专业杂志在我国并不发达。但是,在我国却存在大量行业期刊,他们均是某些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及类似机构主办的行政性或专业性期刊。他们主要的出版目的不是提供商业信息而是承担行业工作指导,虽然不具有商业目的,但行业的属性却非常强。鉴于我国的这一特殊国情,我们因此将国际上对商业期刊的界定作了一定的变通和延伸,发展到包括商业期刊、行业期刊和专业期刊在内的期刊门类,共同属于商业/行业/专业期刊门类。

学术类期刊是指主要内容以学术交流和传播为主,包括自然科学学术期刊和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中图法和中文学术核心期刊分类法对学术期刊的分类研究相当深入,因此学术期刊的分类标准在我国相当成熟。本分类体系对学术期刊的划分标准大多依据中图法对学术期刊的划分标准进行。我们对学术期刊的划分标准与上述两种分类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将学术期刊分成三个二级类别,第一类是大学学报类,第二类是社会科学学术类,第三类是自然科学学术类,这是按其专业特色进行的划分。

课题组根据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2002年组织编撰的《中国期刊名录》,以及近年来期刊品种变更情况,对我国9782种期刊按上述三大类进行了分类研究。须说明的是,由于统计口径及数据更新等方面原因,本课题组所掌握的全国期刊数量与新闻出版总署计财司发布的2005年全国9468种期刊统计数据存在微小差别。

由三类期刊比例示意图可以看出,消费类期刊比例过低,是我国期刊业的一个基本特征。

消费类期刊结构发展趋势与投资机会

消费类期刊以普通消费者个体为服务主体,收入结构以广告收入和发行收入共生,但广告收入将成为消费类期刊最重要的生长点。发行渠道以零售和订阅并重,企业化运作是其基本要求,企业化程度低是我国消费类期刊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消费类期刊是国际期刊进入的主要方向。

消费类期刊是期刊产业的基本支柱,但我国消费类期刊目前非常薄弱,共有1276种,只占全部期刊总数的13.04%。从消费类期刊的发展轨迹看,呈现出比较明显的阶段性发展特征。各阶段发展的特性,使不同类别的消费类期刊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

大众文化类:20世纪80年代末,以大众文化类和文学类期刊为主体的通俗文化期刊得到巨大的发展。其中包括《读者》、《知音》、《家庭》、《女友》、《青年文摘》等就是这一阶段期刊业发展的典型产物。这些大众文化期刊经过二十多年的历练,其市场地位已经得到稳定的发展,成为我国期刊业的代表性支柱力量。

展望未来,大众文化期刊仍然将在我国消费类期刊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并且仍然存在进入的机会,《格言》、《意林》和《特别关注》这些期刊在近年的崛起就说明了这一点。但是,随着新型期刊的崛起,大众期刊整体上进一步边缘化的趋势将不可避免。在大众文化期刊中,文学期刊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式微,对于目前仍然存在的300多种文学期刊来说,除了其中5%左右尚有一定的生存空间以外,其他超过90%的期刊都面临退出市场的命运。

时尚生活类: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腾飞和国民收入的提高,国民日渐关注生活质量的提高,娱乐休闲类期刊中的时尚类期刊开始从无到有,迅速发展起来。其中《时尚》、《世界时装之苑》、《瑞丽》是这一阶段时尚类期刊的佼佼者。由于时尚生活方面的内容国内原创性有限,同时国内期刊界对此类期刊的运作经验缺乏,因此时尚类期刊的代表性期刊均通过中外合作引进国外内容和运作模式的方式进行运行,期刊业的国际化趋势开始显现。

从未来发展看,包括美容、服饰等在内的时尚类期刊仍将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其在期刊市场中的中坚地位将进一步巩固。此外,其他休闲娱乐类期刊如男性类、休闲玩乐类、青少年类等也是期刊业发展的热门类别,这些期刊将一直是期刊业竞争的主战场。随着我国社会的老龄化,老年类期刊也将获得新的发展机会。在美国,时尚和休闲娱乐类期刊至今仍然是新创期刊的热门。

财经读物类:在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随着金融证券业的发展和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深入,面向大众的财经读物类期刊应运而生,成为消费类期刊的热门投资领域。到现在,各类大众性财经期刊已经有30多种,其中代表性的是《财经》和《证券市场周刊》。到目前为止,财经读物类期刊仍然是期刊投资热点之一,几十种财经期刊的混战,仍然没有最后的赢家。

未来这一类期刊的数量将不会有大的增加,在发展方向上,引进世界知名财经期刊,可能是财经期刊较佳进入机会。此外,在财经期刊细分市场,如不同阶层个人理财、投资管理类等方面,也仍然存在切入的机会。

生活服务类:近两年,包括汽车类、家居类、宠物类、健美类、饮食厨房类、购物指南类等生活服务类期刊开始成为期刊投资的新的亮点,发展比较迅速。其中尤其是汽车类、家居类最为突出。目前流行的DM杂志也属于生活服务类期刊的一个变种。生活服务类期刊的发展,是人们对生活品质进一步提高的产物,也是生活精细化的伴随物。

生活服务类期刊涵盖面广,可细分化空间大,目前的发展仅仅是初露端倪,未来几年仍将是生活服务类期刊大发展的黄金时期。

时政类: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到目前为止,尚未出现西方那种影响国家政治方向的时政类期刊。目前虽然已经出现了一些有一定影响力的时政期刊,如《三联生活周刊》、《中国新闻周刊》、《望》、《望东方周刊》、《南风窗》等,但这些期刊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主流时政媒体。

政策门槛和社会背景,使这一类别在未来数年中可能仍然难有大的作为,少数几种时政期刊培养和瓜分市场的局面将继续保持。但远期展望,时政类期刊则将是最有挑战性和征服性的期刊媒体。作为国家最具影响力的媒体,必将成为期刊业竞争的制高点。

细分市场类:期刊业整体的竞争到一定阶段以后,市场细分将成为期刊业竞争的主要手段。在目前阶段,由于市场基础发展不充分,过于细分的期刊仍然难以立足,近年内将处于培育期,但将在慢热中逐渐成熟。如果及早进入,则将获得先入为主的机会。

国际化类:中国期刊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期刊市场竞争,是国内期刊业竞争到比较成熟阶段的必然。然而,在短时间将只是我国期刊人追求的理想,虽然个别期刊可以尝试,但无法改变我国期刊整体在国际期刊市场中处于边缘地位的客观事实。但是,随着我国期刊产业规模的扩大、产业实力的增强、产业竞争的加剧,国际化将最终成为我国期刊业的出路。也许,以10年为期,我们将会看到曙光。

商业类期刊结构发展趋势与投资机会

在我国,商业与行业、专业类期刊数量并不少,共有4984种,占全国期刊的50.95%,是全部期刊数量的一半。但大多数期刊的定位是从出版者的角度出发,主要内容是代表政府或行业协会指导行业的发展,而不是作为信息媒体服务于行业的发展。这是我国专业类期刊的最大特色。因此,在我国,多数专业期刊不能算是科学意义上的商业期刊,而只能称之为专业期刊或行业期刊。在社会行业类期刊中,则大量的是工作指导类期刊。

在国外,商业类期刊之所以如此发达,在期刊市场上占有较高的地位,其根本原因在于,在市场经济中,信息交流和沟通是商业的关键元素之一。因此,需要大量专业媒体来提供专业服务。而在我国,随着各行各业商业化程度的提高,对专业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这对商业期刊的发展将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并有望使商业类期刊成为我国最有发展潜力的期刊板块。

财经金融类:在商业类期刊中,财经金融类是发展的龙头。因为财经金融行业在市场经济中的核心地位,这为财经金融类期刊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我国现在已经有421种财经金融类期刊,其中综合经济类就有204种,占了约一半。这些期刊由于所涉领域大多比较宽泛,缺乏专业服务对象,因此可能会是未来发展中最乏力的财经金融期刊门类。对财经金融类期刊来说,数量已经不少,但能够提供专业服务的期刊则数量十分有限。因此,现有的财经金融类期刊如何实现向专业服务类期刊转型,是其成功的关键。对新进入者来说,财经金融类期刊虽然数量较多,但由于多数经营水平落后,因此竞争仍然有限,如果拥有独到的内容资源,则存在进入机会。

工商贸易类:是商业类期刊中比例最高的门类,是商业类期刊的主体,共有2428种,占全国期刊的24.82%。在每一个工商贸易类期刊细分类别中,都存在相当数量的专业期刊,无论是农林牧渔业,还是工程与制造业,或者是医药卫生类。因此,工商贸易类期刊的发展,也不在于数量的增加,而是经营模式的转型。而从市场容量上看,如此之多的专业期刊则存在数量过剩的问题,大量各省市主办的工商贸易杂志都大同小异,因此,那些转型较慢,或者竞争乏力的期刊,则将面临退出市场的命运。

社会行业类:除体育旅游业只有16种专业期刊外,无论是教育、科研、文化行业,还是各类政府公共管理类期刊,都存在相当多的数量。因此,对于这些行业期刊来说,几乎各行业都存在过剩的问题。对于教育、科研、文化类期刊来说,除部分进行市场化转型,另有极少数向公益型期刊转型外,还有相当数量的期刊同样面临退出市场的命运。

工作指导类:作为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要,将大幅度减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政府的经济管理,还是社会管理,都更多的是进行宏观调控或公共行政,而政府直接参与出版的职能则越来越少。因此,预计只有少数工作指导类期刊需要继续保留,来实现政府的宣传和工作指导功能,大部分都需要退出或转型。

学术类期刊结构现状与发展趋势

由于长期以来都受到高度重视,学术类期刊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非市场化是学术期刊的最主要特征,因此不应当以商业化为发展方向。收入结构以拨款、资助和发行收入为主体,公共事业体制是大多数学术期刊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国有各类学术期刊3522种,占全国期刊的36%。其中,大学学报有1481种,是学术期刊中比例最高的门类,社会科学学术期刊702种,自然科学学术类1339种。

学术类期刊与消费或商业类期刊最大的区别,在于其运营的功能,主要目的不是经济效益,而是推进学术的传播和发展。对于学术期刊来说,广告收入整体上基本可以忽略不计,除少数外,大多数发行量和发行收入也都非常有限,根本不足以维持其自身的生存发展。因此,不以利润为目的,而是追求学术水准的最高化,就成为绝大多数学术期刊存在的根本理由。衡量学术期刊的标准不是经济效益,而是学术水平。由主办机构进行资金补贴,成为多数学术期刊生存的保障。但对我国大多数学术期刊来说,长期以来由于未能提供充分的资金保障,因此生存发展比较困难,并造成许多学术期刊的质量水平不高。

在不同类别的学术期刊中,大学学报数量最多,而且大多质量不高。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主要目标将是控制数量,提高质量。

相比而言,社科学术期刊数量相对较少,总共才702种,而且有的学科期刊如体育学、语言文字学等,数量仅有10多种。随着社科学术的繁荣,加上一些新兴学科不断产生,因此,社科学术期刊还存在增加数量的空间。

股权结构现状 篇7

一、我国工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历史演进

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 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 劳动力便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 工业化过程中劳动力由生产率低的部门向生产率高的部门的转移。建国以来, 我国工业化经过优先发展重工业-轻工业发展迅速 (加工工业发展) -重新重工业化 (基础工业发展) 三个阶段;不同于一般工业化国家轻工业发展—重工业的方式。

(一) 1978-1984轻重工业比例协调阶段

1978年, 我国第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产业比例为28.2∶47.9∶23.9, 三大产业的就业结构为70.5∶17.3∶12.2;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为644元, 轻重工业比重严重失调, 导致就业结构的不协调。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工业结构的调整, 从优先发展重工业转变为农、轻、重并举的发展战略。1978年开始的知识青年回城, 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城市就业负担;1983年初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范围达93%, 农村的隐性失业显性化, 产生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1982-1985年, 工业结构的调整侧重于扭转重工业内部循环过强, 增强重工业为轻工业服务的功能, 轻重工业比例调整基本完成。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2008,1990 年统计口径变宽,数据出现跳跃

(二) 1985-1998加工工业与基础工业比例协调阶段

经过80年代初期的轻重工业比例调整, 1985-1998年间, 我国轻重工业大致同步发展, 两者的比例变动不大。但随着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 加工工业发展较快, 而基础工业中电力、原材料和运输等基础工业发展较慢, 加工工业与基础工业比例不协调, 国家重点调控加工工业与基础工业的比例, 劳动力从农业向加工工业转移加快。1985-1998年间我国第一产业比重减少, 第三产业比重增加。第二产业占比较为平稳, 轻重工业比例变动较小, 1997年第二产业占比增加, 同时重工业占比加大。我国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占比减少较多, 由1985年的62.4%减少至1998年的49.8%, 减少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增加较快, 由16.8%增长至26.7%, 上升1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比例增加较为缓慢;与工业结构优化升级趋势一致。但就业结构与工业结构仍不协调, 第一产业占我国生产总值的20%左右, 就业占比50%左右。农业的劳动生产效率偏低, 不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1/3, 制造业和社会服务业的工资低于劳动生产率;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较高, 对就业吸纳较少。

(三) 1999-2005年再重工业化阶段

经过改革开放初期轻重工业比例调整,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期, 轻、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基本保持平稳, 都在50%左右, 重工业比重稍高于轻工业。自1999年后, 重工业的增长速度开始超越轻工业, 至2004年工业增加值中轻重工业比为1∶2.09;工业总产值中轻重工业比为1∶1.99;轻重工业增长速度分别为24.4%和34.5%, 已经重新进入了重工业化阶段。从就业构成看出, 1999-2002年从事第一产业农业的人员比例几乎不变, 第二产业吸收就业下降, 第三产业吸收就业较上一阶段速度变缓, 城镇登记失业率上升, 就业形势严峻。

我国从业人员规模由1978年的4.01亿人增长到2007年的7.9亿人, 增长了近一倍, 平均工资也由615元/年上升到24932元/年;1982-2005年, 我国从业人员中接受大专以上教育的人口比例从0.87%增长到7.23%, 存在工业发展迅速但对就业吸纳不足的问题。就业弹性=就业增长/经济增长, 表示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吸纳程度, 就业弹性高表示经济增长能够吸纳较多就业人员;就业弹性低表示对就业吸纳较少, 也可能是劳动生产率提高对就业人数需求较少。通过图2可以发现, 我国就业弹性自1991年变低, 2001年重新重工业阶段再次变低, 表明经济增长对就业吸收能力减弱。

二、新型工业化阶段 (2005-至今) 就业结构现状

2002年在中共十六大提出“新型工业化道路”, 即“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最基本要求是实现充分就业, 提高人力资源素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2008,1990 年统计口径发生变化,数据异常故剔除

(一) 人力资源现状

2010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将达9.73亿, 东部人口稠密, 西部人口稀少, 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东部每平方公里452.3人, 西部仅为51.3人, 是东部的1/9。各地文盲率也非常不均衡, 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 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 (城市) 全国为5%, 其中最低位辽宁2.88%, 最高西藏32.41%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局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 。我国就业重难点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即农民工就业。据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调查显示2008年底, 全国农民工就业总量是2.25亿人, 其中, 外出农民工1.4亿, 至2020年将有3.6亿农民转移进城。农民工总体文化程度低, 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83%, 未接受过任何技能培训的占72%。另外, 2006-2008年高等院校毕业生分别为376.7万、495万, 559万、2009年将达611万人, 四年累计2041.7万人, 就业压力巨大。因此, 我国人力资源面临着数量巨大, 整体质量不高, 结构不平衡,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压力和大学生就业压力大等问题。

(二) 现阶段工业结构调整就业需求

根据2005-2007年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0.07计算, 就业增长约每年400万人;服务业就业占比将达到36%左右, 吸收就业人数增加约3000万人;城镇化率由2005年43%提高到47%, 据测算城镇化率每提高1%, 非农就业提高0.44%, 则可转移农村劳动力总数约500万。十六大报告指出, 我国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 非农就业比重达到80%及以上。如果从2000年计算, 则每年有1.5%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 大约为1100万人口, 每年新增加的非农劳动力 (约500万人) , 以及每年下岗的非农职工 (约200-300万人) , 每年需要约2000万的非农就业岗位。1978-2007年非农就业平均每年增加约1270万人, 离2000万人的非农就业增长规模差距还很大。工业结构调整将对低技术水平劳动力相对需求进一步减少。短期内人力资源结构优化将滞后于工业结构优化, 就业结构滞后于工业结构。

三、就业结构调整滞后于工业结构的影响因素

从劳动供给总量看, 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 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的高峰, 劳动增长将至2015年后才开始减缓, 给我国就业和就业结构转变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劳动力供给存在一定刚性, 工业结构升级对就业吸纳不足存在一定的结构性、制度性、技术性等方面的中长期存在的原因, 短期又存在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原因。

(一) 资本深化导致市场需求不足

第二产业多是资本密集型行业, 固定投资的增加不仅不能带来就业的增加反而会出现“机械代替人工”。1990-2007年第二产业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年均贡献率为57%, 而同阶段第二产业的就业增长率年均3%, 第二产业就业弹性远低于第三产业。随着技术发展, 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 同量产业所吸纳的就业量将呈长期下降趋势。第三产业是吸收就业的重点, 而我国第三产业仍以传统运输、零售等社会服务业为主, 金融保险、设计、咨询等高科技含量服务业和市场营销等就业吸收多的服务行业发展相对不足。发达国家向我国产业转移时多将生产制造环节转移至我国, 而这些附加值高、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链条留在发达国家内部, 因此我国吸收外资增加与外资带动就业不成比例。

(二) 用工制度僵化

用工制度通常指企业招聘员工的要求, 组织培训, 人力资源开发等一系列人事管理的相关制度。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 一旦招工录取, 工资福利待遇、生老病死全由企业包到底。改革开放后, 虽然从1986年开始推行用工制度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 但企业内部仍存在干部和工人、固定工和合同工等“双轨制”存在, 企业间人才流动困难。1992年后用工制度才开始变得灵活, 仍有大部分国有企业在20世纪末改制时才开始实行合同制。长期以来的固定工和合同工并存的双轨制的用工制度实行的是低工资、广就业, 使得企业劳动力成本高、效率低, 存在着大量隐性失业。在企业用工制度改制后, 企业长期积累的冗员和劳动效率低技术水平差的员工被推到社会, 形成了大量下岗职工, 造成城市中失业严重和下岗职工再就业困难。

(三) 劳动力市场滞后

主要表现为高技术水平员工稀缺、简单劳动力大量过剩, 知识失业现象 (大学生就业难) 等共存;市场信息不对称、不完全;市场竞争不充分, 造成就业机会不均等。劳动力市场基础设施落后、现代化程度低, 譬如许多城市劳动力市场尚未形成办公地点和符合标准的交流大厅, 职介服务以人工操作为主。市场的信息化程度和服务手段不健全, 致使市场辐射范围窄, 信息迟滞。劳动力市场运行中存在的无序、混乱、争议及纠纷, 缺乏法律手段加以约束和纠正, 影响了劳动力市场的正常运行。

但劳动力市场供求不平衡是较为长期和严峻的形势。随着技术发展, 企业采取较为先进的生产设备就需要具有技术职称和工作经验的员工, 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 截至2009年初, 我国高级技工占技工总数的22%, 而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超过30%, 缺口有上千万人, 而劳动力市场上大部分是缺少必要技能和培训的简单劳动力。大学生专业结构与市场需求不平衡, 新兴行业需要新的专业和学科为其培养人才, 而相应的师资力量的培养需要时间, 专业设置调整相对于人才市场需求变化落后。同时, 新生还要再经过一个培养周期才能踏上工作岗位, 待到学生毕业的时候, 专业结构可能已经落后于当时劳动力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

[1].H.钱纳里.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三联书店上海分店出版, 1989.

[2].吴敬链.思考与回应: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抉择 (上) [J].学术月刊, 2005 (12) .

[3].石景云.论英国、法国工业化期间农业部门就业与产值比重的变化及其影响[J].经济评论, 1999 (2) .

[4].教育和人力资源是立国之本——美、日、韩追赶先进国家的历史经验[Z].

股权结构现状 篇8

一、颁布股权激励方案的时间分布

通过2006年1月1日到2014年12月31日颁布了股权激励方案的上市公司进行统计分析, 发现共有651家上市公司颁布了886份股权激励方案, 其中有189家上市公司公布了2份及以上的股权激励方案。

根据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公布的股权激励方案数量整体上呈现一个上升的趋势。其中2007年和2009年两年处于异常状态, 而2009年公布的股权激励方案数量剧减主要原因在于资本市场的剧烈波动, 从2007年10月16日上证综指创下历史最高点6124点到2008年10月25日最低探底1664点, 股市的大幅下跌造成了行权价大于股价, 无法实施股权激励方案, 因此2008年宣布取消股权激励方案的上市公司数量也达到了42家之多。为规范股权激励实施, 2008年证监会发布了《股权激励有关事项备忘录1号、2号、3号》, 股权激励政策趋紧加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双重压力, 上市公司处于股权激励的观望期, 因此2009年公布股权激励方案的公司仅仅只有26家。2009年的经济形势企稳, 加上创业板上市, 2010年公布股权激励方案的公司数量开始反弹至79家。

二、股权激励方案的要素设计分析

1. 激励模式

上市公司对股权激励模式的选择集中在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两类, 也有极少数公司采用股票增值权模式。

2006年至2011年间, 上市公司偏好于采用股票期权激励模式, 而近几年限制性股票激励模式的占比呈上升趋势。2006年42家已公布股权激励方案的上市公司中仅有9家采用了限制性股票, 占比21%。2012年公布的股权激励方案中限制性股票激励模式首次超过股票期权模式, 到2014年185份股权激励方案中就有120份采用限制性股票, 占比高达65%。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股票期权是基于股价的激励模式, 而限制性股票是基于业绩的激励模式。股票期权的预期收益实现依赖于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和稳定性。股票期权只有在资本市场有效时才能发挥应有的激励效果。稳定的资本市场也是股票期权实现有效激励的前提。限制性股票只需满足一定的工作年限或者合理的业绩目标, 就可以获得出售股票的权利。限制性股票激励模式避免了资本市场有效性较低和剧烈波动的问题, 其关键是对激励对象进行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

2. 激励额度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规定, 明确股权激励标的股票总数累计不得超过股本总额的10%, 而授予单个激励对象的激励股票累计不得超过股本总额的1%, 除非股东大会特别决议批准。针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 国资委也对股权激励的标的股票数量进行了更严格的规定。除满足以上条件外, 境内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高管股权激励预期收益不得超过其薪酬总收入的30%, 而境外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高管股权激励预期收益不得超过其薪酬总收入的40%。

3. 行权指标

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方案对激励对象的绩效考核指标分为三大类:一是反映公司成长性的指标, 如果净利润增长率和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二是反映公司盈利能力的指标, 如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 三是反映公司资本市场表现的指标, 如市值或者股价。虽然《股权激励有关备忘录2号》鼓励上市公司采用市值指标和行业比较指标做为行权条件, 但是一般上市公司会同时采用净资产收益率和净利润增长率做为股权激励计划的行权条件。

三、披露股权激励方案的主体情况分析

1. 股权性质

上市公司的股权性质包括国有和民营。本文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分类标准参考此定义, 以实际控制人的性质作为判定标准。2006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 我国共有651家上市公司披露了股权激励计划, 而这651家上市公司中,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有108家, 占比仅17%。

2. 所属板块

根据对2006年至2014年披露股权激励方案的上市公司所属板块趋势分析, 可以看到颁布股权激励计划的主板上市公司数量整体趋稳, 而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 尤其是2009年创业板上市以来, 创业板上市公司颁布股权激励计划的积极性日趋高涨。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以中小板和创业板企业为主, 说明成长性高, 风险大的初创企业更偏好于采用股权激励, 因为处于初始创业阶段的公司资金需求量大而融资难, 股权激励可以利用将来的预期收益激励员工努力工作, 节省了当前的薪酬支出。

3. 区域分布

2006年至2014年公布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以沿海省份为主, 排名前五位为广东、浙江、北京、江苏、上海, 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沿海省份上市公司总体基数大, 另一方面也在于沿海省份经济比较发达, 市场竞争大, 高端人才流动频繁。进一步细分到城市, 可以发现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所在城市前十名基本以沿海上市公司为主, 其中深圳、北京、上海、杭州、广州五大城市排名靠前, 说明这几大城市的人才竞争比较大, 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意愿比较强烈。

4. 行业分布

在行业分类上, 具体分为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综合。

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主要以制造业居多, 其次为服务业、房地产业、零售业、批发业等。

参考文献

结构加固的现状与探讨 篇9

建筑结构在服役期间, 随着时间的流逝, 会因劣化、损伤造成使用功能下降, 或因技术条件的限制而无法继续使用。如果能够科学地分析这种劣化损伤的规律和程度, 及时采用有效处理措施, 就可以延缓结构损伤的进程, 达到延长结构使用寿命的目的。

近代建筑业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二战后世界各国特别是欧洲的大规模新建, 此时期的特点是规模大标准低;第二个时期是新建与维修改造并举发展的时期;第三个时期是20世纪90年代后的现代化改造和维修加固蓬勃发展。目前我国建筑业也开始从第一发展时期迈向第二第三发展时期, 并且由于城乡建设用地比较紧张, 住房问题相当突出, 因此, 对20世纪90年代以及以前建造的占地面积大的低层房屋进行增层, 对卫生设备不全或合用单元的住宅和对生产工艺或使用功能有了变更的厂房进行改造、改建, 是又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2 结构加固及改造的主要原因

结构需要加固改造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⑴由于错误的设计、低劣的施工、不适当的使用等原因使建筑物不能满足正常使用, 甚至频临破坏;

⑵在恶劣环境 (高湿酸碱环境、温差、冻融等) 下长期使用, 使材料的性能恶化.

⑶结构使用要求和设计标准的变化;

⑷地震火灾及爆炸等灾害的发生。

3 加固及改造的原则

3.1 方案制定的总体效应原则

在制定建筑的加固方案时, 除考虑可靠性鉴定结论和委托方提出的加固内容及项目外, 还应考虑加固改造后建筑物的总体效应。例如, 对房屋的某一层柱子或墙体的加固, 有时会改变整个结构的动力特性, 从而产生薄弱层, 对抗震带来很大不利的影响。因此, 在制定加固方案时, 应对建筑总体考虑, 不能盲目的加固。

3.2 材料的选用和取值原则

⑴加固设计时, 原结构的材料强度按如下规定取用:如原结构材料种类和性能与原设计一致, 按原设计值取用;当原结构无强度材料时, 可通过实测材料强度等级, 再按现行规范取值。

⑵加固材料的要求:加固用钢材一般选用Ⅰ级或Ⅱ级钢;加固用水泥选取普通硅酸盐水泥, 强度等级不低于32.5级;加固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应比原结构的混凝土等级提高一级, 且加固上部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0, 加固混凝土中不应掺入粉煤灰火山灰和高炉矿渣等混合材料。

3.3 荷载计算原则

加固结构承受的荷载, 应作实地调查和取值。一般情况下, 当原结构使按《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TJ9-74或《建筑结构荷载》GBJ9-87取值者, 在鉴定阶段, 对结构验算仍按原规范取值, 一经确定需要加固, 则加固验算应按《建筑结构荷载》GB5009-2001规定取值。对于在现行的荷载规范《建筑结构荷载》GB5009-2001中未作规定的永久荷载, 可根据情况进行抽样实测确定。抽样数不得低于5个, 以其平均值的1.1倍作为其荷载标准值。对于工艺荷载和吊车荷载等, 应根据使用单位提供的数据取值。

3.4 承载力验算原则

在承载力验算时, 结构的计算简图应根据结构的实际受力状态和结构的实际尺寸确定。构件的截面面积应采取实际有效面积, 即应考虑结构的损伤缺陷锈蚀等不利影响。验算时, 应考虑结构在加固时的实际受力程度及加固部分的应力滞后特点, 以及加固部分与原结构协调工作的强度, 并对加固部分的材料强度设计值进行适当的折减, 还应考虑实际荷载偏心结构变形局部损伤, 温度作用等造成的附加内力。当加固后使结构的重量增大时, 尚应对相关结构及建筑的基础进行验算。

3.5 与抗震设防结合原则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6度以上的地震区几乎遍及全国各地。为了使这些建筑物遇地震时具有相应的安全储备, 在对他们作承载能力和耐久性加固处理方案时, 应与抗震方案结合提出。

4 常用加固方法

建筑结构经检测、鉴定后若需加固, 选用的加固方法有三种:直接加固法、间接加固法、综合加固法。从结构状态函数分析:

式中Z是功能函数;R是结构抗力;S是结构荷载效应。

由上式可知, 有三条途径可使功能函数Z>0:

⑴荷载效应S不变, 增加结构抗力R值, 称为直接加固法;

⑵抗力不变, 减少荷载效应S值, 称为间接加固法;

⑶如果同时增大R值与减少S值, 再兼容其他措施, 则称为综合加固法。

4.1 直接加固法

直接加固法即通过各种途径增加结构, 加固前最好能在原结构上卸载, 经加固后再恢复使用荷载, 但在原结构上卸载往往很难实现。原结构在加固前已处于受力状态, 称为第一次受力状态。对原结构进行加固, 则后加部分的截面或构件必须通过结构变形才能传递部分荷载效应而受力, 称为二次受力。加固部分截面或构件上的应变滞后于原构件截面应变。二次受力状态是直接加固法的主要受力特征。经加固后的结构总体承载能力不是原结构抗力与加固部分抗力的简单叠加。不同的加固法, 有不同的计算理论与计算方法, 当然有的还在研究和深化。国内外直接加固法主要有如下的几种。

4.1.1 增大截面法

增大截面法是用增大结构构件或构筑物截面面积的一种加固方法。他不仅可以提高被加固构件的承载力, 而且还可加大其截面刚度, 改变其自振频率, 使正常使用阶段的性能在某种程度上也得到改善。这种加固方法被广泛的用于加固混凝土结构中的梁板柱和钢结构中的柱及屋架, 以及砖墙砖柱等。但这种方法现场施工的湿作业时间长, 对生产和生活有一定的影响, 且加固后会减少使用空间, 当在梁板上作混凝土后浇层时, 会使结构自重有较大的增大。

增大截面, 增加刚度, 首先要考虑分析整体结构, 不能仅为局部加大而加大, 这样会引起整体结构的局部薄弱而发生重大事故。此外, 加大截面时, 因构件质量和刚度变化较大, 结构固有频率发生变化, 因此, 应避免使结构加固后的固有频率进入地震或风振的频率共振区域, 造成新的破坏。

4.1.2 外包钢加固法

外包钢法是利用角钢钢板等将混凝土梁柱等构件包裹起来达到增加截面尺寸的目的。在我国, 外包钢法是一种使用较广的传统加固方法, 适用于使用上不允许过大增加截面尺寸, 却又要求大幅度地提高承载能力的混凝土结构加固。该方法的优点是用于柱的加固时, 施工简便, 现场工作量较小, 受力可靠, 加固效果好;缺点是用钢量较大, 加固维修费用较高, 用于梁的加固时需在楼板上开较多的孔 (焊接箍板用) , 在梁的根部外包钢时, 传力到柱上的节点处理较复杂。另外, 这种加固法还存在不能确保钢与混凝土结合面传递剪力和外包钢需要进行防腐处理等问题。

外包钢法分为干式和湿式两种方法。湿式外包钢加固, 外包型钢与构件之间采用乳胶水泥或环氧树脂化学灌浆等方法粘结, 以使型钢与原构件能整体工作共同受力, 该方法不宜在无防护的情况下用于6O℃以上高温场所。干式外包钢加固型钢与原构件之间无有粘结, 有时填以水泥砂浆, 但不保证结合面剪力的传递, 与湿式相比, 干式外包钢施工更为方便, 但其承载力的提高不如湿式外包钢有效。

4.1.3 预应力法

预应力法是采用外加预应力钢拉杆 (分水平拉杆、下撑式杆和组合式拉杆三种) 或撑杆, 对结构进行加固的方法。适用于要求提高承载力、刚度和抗裂性的混凝土结构, 它同时具有卸载、加固及改变结构受力三种功能。预应力加固法克服了采用其它方法加固时加固材料中普遍存在的应力滞后的弱点, 保证了新旧材料和结构的整体性与协同工作。工程实践表明:采用体外预应力法加固桥梁和房屋结构, 不仅能提高其承载力, 还可以减少饶度和裂缝宽度, 提高结构的弹性恢复力, 并且具有施工简便不占用空间等特点, 是一种经济的很有前途的加固方法。因此, 预应力加固法被广泛地用来加固混凝土梁、板等受弯构件以及混凝土柱 (用预应力顶撑加固) 。但此加固方法不适用于环境温度高于6O℃和收缩徐变大的混凝土结构, 另外需要注意预应力筋的防腐问题。预应力加固法对施工技术要求比较高, 一般应由专业技术实力较强的工程队伍来完成。

4.1.4 外粘钢加固法

外粘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方法, 就是用薄钢板或其它钢衬通过双组份环氧粘合剂粘于混凝土结构表面产生三相材料混凝土——胶——钢板的复合系统。

该方法具有方案设计及结构计算简单、不损伤原混凝土构件、施工方法简便、周期短、现场作业量小、对原构件外形尺寸影响小等优点。外粘钢法在国际上是一种适用面较广的先进加固方法。但此种方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1) 重量太大, 且为方便操作和处理, 在长度上有所限制。 (2) 目前加固多采用低碳钢, 其锈蚀特性产生了一个额外的维护工作。 (3) 现在难以肯定粘结的耐久性, 以及在钢板与胶体界面潜在的锈蚀。 (4) 环氧树脂等固化剂结硬后, 强度虽高, 但有脆性, 且一般粘结剂适用面不够广。

4.1.5 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

纤维加固法主要有三种:粘贴纤维复合材料加固、纤维复合材料的嵌入式加固及预应力纤维复合材料加固。

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引入我国时间还很短, 但已很显著地显现出其优势, 尤其是粘贴纤维加固法较成熟, 应用也比预应力纤维加固法及嵌入式纤维加固法广泛。根据研究现状, 这三种纤维加固方法有待解决的共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⑴纤维材料加固构件的长期受力性能的深入研究;

⑵纤维材料对节点加固性能的研究;

⑶纤维加固的结构在高温下强度严重退化, 如何改进加固材料性能和加固构件的防火耐温措施式有待研究的课题;

⑷加强非碳纤维 (玻璃纤维, 芳纶纤维) 材料加固构件的试验及理论研究;

⑸抗疲劳加固问题的理论研究;

⑹如何简化施工工艺, 加强质量保证, 降低工程造价是件十分紧迫的事情。

4.2 间接加固法

间接加固法也称为广义加固法, 即通过各种途径减少外界作用, 提高结构安全度。主要方法如下:

4.2.1 改变用途法

重负荷载楼面改为轻负荷载楼面, 如书库楼面使用荷载为4~8KN/m2, 改为一般用房 (2KN/m2) , 以提高安全度。

4.2.2 隔震法

利用隔震技术, 阻止和减小对结构的作用, 从而保证结构的可靠度。如高烈度大地震, 很难用增加结构抗力R即直接进行抗震加固的方法来保证建筑物不受灾难性破坏。如果在上部结构与地基之间设置隔震层, 当地面运动强度超过规定值时, 上部结构与基础之间产生滑移, 即地面运动不能传递或不能全部传递至上部结构, 这样就减少了上部结构的运动, 也就减少了地震力, 从而确保了建筑物在强烈地震的可靠性, 就达到了间接加固的目的。机床上楼采用隔震加固法, 打桩工程中采用隔震沟, 均称为广义加固法。

4.2.3 空气动力调整法

建筑结构在风力作用下会产生各种反应: (1) 顺风效应, 包括平均风压, 脉动力风压 (动力, 引起顺风向振动) 。 (2) 横向效应, 由于尾流区漩涡脱落而引起横向振动等动力效应, 会引起结构损伤或破坏, 对于高度小于50m的板式住宅, 顺风效应占主导地位。

塔架、桅杆、烟囱等高柔结构、张拉结构, 桥梁, 柔性屋盖等, 由于结构尾流区漩涡脱落而引起风振的具有特殊性, 易激起共振或不断吸收风的能量, 加剧结构振动。这种不稳定振动, 易引发失稳破坏。故采用造型变化来减少风力作用也属于广义加固法。

4.3 综合加固法

综合加固技术就是同时采用多种加固技术增强结构某一方面的性能, 进行综合加固设计的关键是利用各种加固方法的优势, 其基本思路为:

⑴利用某一方法的特长。例如, 预应力加固法可以克服其它方法不能克服的应力应变滞后, 减小挠度和裂缝宽度, 甚至可以使裂缝闭合;碳纤维材料比常规材料 (如钢材) 抗腐蚀能力要强得多, 特别适用于腐蚀性环境中的结构及沿海的混凝土结构。

⑵弥补单一加固方法的缺陷。例如, 改变结构传力途径加固法是一种通过增设支点 (柱或托梁) 或采用托梁拔柱的方法以改变结构的受力体系的加固方法, 此方法可以减小结构构件的计算跨度, 降低计算弯矩, 大幅度地提高结构构件的承载力, 减小挠度及裂缝宽度;但采用这种方法会减小使用空问。因此, 有必要考虑辅以其它加固方法。

采用综合加固技术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 可使各种加固方法扬长避短, 加固效果明显, 也可有效避免二次修复, 是结构加固获得最优性价比的合理途径。

5 加固方案的选择

混凝土结构的加固应本着保证结构承载力、预防变形、有较好的耐久性和美观性等原则采取最优的加固方法, 从而达到经济与实用, 技术与实际完美统一的目的。此外, 工程结构的加固费用, 不仅包括加固的一次性投资, 还应包括以后使用期间的维护费用, 应从综合的角度考虑工程结构的加固性能, 如加固效果、施工工效、耐久性、对原结构的影响等。

因此加固方案的选择十分的重要。譬如, 对于裂缝过大, 而承载力已足够的构件, 若用增加纵筋的加固方法是不可取的。因为增加纵筋, 不会减少已有裂缝。有效的方法是采用外加预应力筋法, 或外加预应力支撑, 或改变受力体系。又如当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足够, 但刚度不足时 (有的厂房因机器振动而引起工作人员的不适) , 宜选用增设支点法或增大梁板结构截面尺寸, 以提高其刚度和改变自振频率。再如, 对于承载力不足而实际配筋已达超筋的结构构件, 继续在受拉区增配钢筋是起不到加固作用的。

合理的加固方案应该达到下列要求:加固效果好, 对使用功能影响小, 技术可靠, 施工简便, 经济合理, 外观整齐。

6 小结

随着鉴定技术的发展, 加固设计水平的提高, 施工工艺的改进以及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 加固行业进入了新的阶段, 但结构加固还存在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

⑴加强对加固基础理论的研究。

⑵重视加固技术的研究与交流。

⑶加强维修加固决策的研究。

⑷建立和完善混凝土结构加固的技术标准。

⑸加强对新型加固材料和产品的技术研究与开发。

⑹加强混凝土结构加固的专业软件开发。●

参考文献

[1]卫龙武.吕志涛.郭丹.建筑物评定、加固与改造 (第2版) [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1

[2]赵新铭.欧日强.混凝土结构加固的主要方法与亟待解决的问题[J].港工技术, 2007 (2) :28-31.

[3]鲁承宏.关于既有建筑结构加固问题的探讨[J]

[4]李小利.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性能比较[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4) :85-87

框架结构连续倒塌研究现状 篇10

结构连续倒塌 (progressive collapse) 是指由于部分构件的破坏引起在水平和竖直方向结构的连锁破坏而造成整个结构或大部分结构的倒塌。近年来因非常规荷载如强震、撞击、爆炸等原因造成的此类倒塌事故屡见不鲜, 所导致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更是触目惊心。这些惨痛的教训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连续性倒塌分析与设计的迫切性与重要性。

国外对连续倒塌研究开展得比较早, 迄今为止已有40年的历史。在此期间, 研究者们提出了很多关于连续倒塌的分析方法及设计建议, 目前, 英国的British Standard、欧洲的Eurocode1、加拿大的NBCC等均有关于如何改善结构抗连续倒塌能力的规定, 美国总务管理局编制的GSA2003和国防部编制的DOD2009则较为详细的阐述了结构抗连续倒塌的设计方法及流程。日本、俄罗斯也编制了结构倒塌控制设计规程。

国内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还比较有限, 国内现行结构设计规范和标准基本未涉及抗连续倒塌问题。本文对结构连续倒塌分析与设计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和比较, 为今后学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 结构连续倒塌分析

连续倒塌分析的目的是确定结构抵抗非常规荷载的能力, 检验结构关键部件的承载能力或者检验当某个关键部件移除后荷载的重分布能力。从分析过程看, 连续倒塌分为连续倒塌风险评估和连续倒塌仿真。前者采用合适的方法对已有建筑或拟建建筑进行连续倒塌风险分析, 主要应用于抗连续倒塌设计;后者则对结构连续倒塌的全过程进行模拟。

1.1 连续倒塌判定准则

合理的破坏准则是进行连续性倒塌分析的前提。目前连续倒塌常用的破坏准则有变形准则、强度准则或由两种经过组合而形成的双重破坏准则, 如GSA2003标准规定线性分析采用强度破坏准则能力需求比DCR;非线性分析采用支座转角、变形以及相应的延性等变形破坏准则。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破坏的概念很大程度上适用于结构个别构件, 而结构连续倒塌往往是表现在整体破坏上, 是针对整个结构的, 故判定连续倒塌的准则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1.2 连续倒塌风险评估

连续倒塌是一个由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或破坏的复杂动力发展过程。连续倒塌风险评估分析方法按照是否考虑非线性和动力效应分为:线弹性静力分析、非线性静力分析、线弹性动力分析和非线性动力分析;按照分析对象的初始状态不同分为:针对意外荷载进行分析、针对局部破坏进行分析。

1.3 连续倒塌仿真

综合运用固体力学理论和非线性有限元数值分析技术, 对结构连续倒塌的全过程进行仿真, 是当前研究工作的前沿。目前有四种倒塌仿真方法:1) 修正有限元法;2) 离散单元法或散体单元法;3) 在已有的有限元软件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4) 直接采用显式动力有限元分析软件, 如LS-DYNA。

2 结构抗连续倒塌设计

结构的抗连续倒塌设计考虑的是因意外事件导致部分构件失效退出工作后, 剩余结构的抗倒塌能力, 其设计目标和计算模型与一般结构设计情况有所不同, 目前学术界普遍采用的结构抗连续倒塌设计方法主要有事件控制法、间接设计法、直接设计法。

2.1 事件控制法

事件控制法要求突发事件在发生前即予以控制或通过设置防护栏等隔离危险源, 使非常规荷载无法作用到建筑上, 是结构设计以外的一类措施。

2.2 间接设计法

间接设计法从结构的整体性、延性、冗余度和构造等结构设计概念出发来改善结构的抗连续倒塌能力, 实际上一种概念设计, 主要通过拉结强度设计法来实现。拉结强度法是通过在结构中设置水平和垂直的拉结筋, 有效地将结构连接在一起, 保证了结构的整体牢固性, 同时提供给结构在局部破坏后的备用荷载传递路径, 限制破坏的发展, 避免连续倒塌的发生。由于该方法的计算模型过于简化, 选取参数的经验性成分较多, 故其可靠性和经济性存在一定问题。

2.3 直接设计法

直接设计法是对明确的结构破坏或荷载进行设计和验算, 包括局部抵抗偶然荷载方法和改变传力路径法。

局部抵抗偶然荷载设计方法要求建筑及局部具有足够的强度来抵抗既定的偶然事件造成的偶然荷载, 这种方法要求预测作用于结构上的偶然作用类型及其量值, 然后对关键构件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分析, 进而设计并提高关键构件的安全度, 使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偶然荷载作用。

改变传力路径法通过“拿掉”可能遭受破坏的结构构件来模拟它的初始破坏, 通过有限元法验算“剩余结构”的强度, 保证结构具有多荷载传递路径, 允许一定程度的破坏而不发生坍塌, 如果结构发生连续倒塌, 则对“拿掉”的构件和相邻构件进行加强, 否则不必加强。该方法主要关注结构因偶然事件引起局部破坏后的整体反应, 而和引起结构局部破坏的原因无关, 适用于任何意外事件下的结构破坏分析, 是目前国外抗连续倒塌设计的主流方法。

3结论与展望

1) 目前的结构倒塌分析对结构倒塌的原因、过程及后果不作考虑, 实际上还必须进行包括倒塌在内的全过程分析, 而这必将涉及不连续位移场描述、接触—碰撞分析以及结构倒塌过程中的大位移、大转动等难点, 此外现有的连续倒塌设计也多局限于构造层次上的概念设计, 故更加高效完善的分析、设计方法亟待研究。2) 由于失效荷载模拟、数据采集等较有难度, 且倒塌具有不可重复性, 结构连续倒塌试验研究非常少, 没有可靠的实际观测和试验数据验证计算机仿真分析的准确性, 故试验研究有待进行。3) 应在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合适的分析设计方法。

摘要:对目前结构连续倒塌分析与设计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和比较, 指出了现有分析设计方法的不足, 并对今后研究工作做了展望, 从而为今后学者开展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连续性倒塌,连续倒塌分析,连续倒塌设计

参考文献

[1]胡晓斌, 钱稼茹.结构连续倒塌分析与设计方法综述[J].建筑结构, 2006, 36 (S5) :79-83.

[2]江晓峰, 陈以一.建筑结构连续性倒塌及其控制设计的研究现状[J].土木工程学报, 2008, 41 (6) :1-8.

浅析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现状 篇11

摘要:“私募股权基金的”这个词在20年前还不存在,如今已经成为时下最热的词语之一。本文首先从资金来源、项目筛选、融资方式、进入和退出渠道几个方面介绍了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现状,后针对其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私募股权基金 IPO OTC

0 引言

“私募股权基金的”这个词在20年前还不存在,如今已经成为时下最热的词语之一。对于私募股权基金,各个不同的机构和个人依据自己的理解,给出了多种定义。一般来说都突出了以下几点:第一私募股权基金是以私募形式进行权益性投资;第二,通过专业化、规范化的运作实现自身资产的增值;第三,在一定期限内通过上市、并购或管理层回购等方式出售持股并最终获利。广义的私募股权基金,即对处于种子期、初创期、发展期、扩展期、成熟期和Pre-IPO各个时期企业所进行的投资。2008年,受金融风暴的影响,全球投资市场投资已经出现调整和回落。西方的经济学家普遍认为西方的经济已经进入一个长期的、影响深远的衰退期,而金融危机恰恰对于私募股权基金在中国的发展是一个机会。

1 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的来源

目前在我国经济区域内活动的各种私募股权基金基本可以分为四类,即外资背景型(如凯雷、KKR、新桥、英联、黑石等)、政府主导型(如个地方政府纷纷推出的政府引导基金)、券商背景型(如由中金直接投资部分离出来的鼎辉国际等)、民营型(如上海创联等)。在资金来源方面,国外的私募股权基金投资者主要是机构投资者。这些机构投资者包括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和信托公司、养老基金和捐助基金等。还有少部分投资者为企业年金、高资本净值的个人或家族公司等。我国的私募股权基金的募集对象主要为政府单位、在中国的跨国公司以及境外投资者。投资者中养老基金、保险公司和企业年金投入较少。目前我国已逐步放松对养老金和保险金的管制,这将大大丰富私募股权基金的资金来源。

2 私募股权基金投资领域及策略

从投资领域的角度来看,2008年私募股权基金共对中国大陆的74家传统行业企业投资了60.60亿美元,分别占今年同期投资总量的47.7%和63.1%,与2007年全年相比,传统行业的投资案例和投资金额占比均略微下降,但在私募股权投资行业排名中仍以明显的优势处于第一位,表明传统行业仍旧是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最为青睐的行业。从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策略来看,2008年成长资本的投资数量占据最大比重。受经济不景气、估值下调、股市低迷以及管理层延缓新股发行等因素影响,上市企业数量大幅减少,使得私募股权基金对上市前企业采用过桥贷款或股权投资形式的过桥资本投资案例下降。另外,随着信贷紧缩政策及一系列房市调控政策的颁布实施,2008年我国房地产行业进入市场低估,私募股权基金对房地产项目的投资热情大减。仅有4起房地产项目的投资。

3 私募股权基金的进入方式

3.1 增资扩股。企业向要引入的私募股权基金投资者增发新股,融资所得的资本全部进入企业,采用这种方式比较有利于企业的进一步快速发展。如2008年,华平和中信资本参与哈药集团的改制,以20.35亿元作价增资哈药取得其45%的股权。

3.2 股权转让。由老股东向引入的投资者转让所持有的股份(通常是高溢价),满足部分老股东变现退出的需要,融资所得归老股东所有。如2006年,PAG接收了“中国童车之王”好孩子集团的67.4%的股份,出让方AIG、SB和第一上海各自获得2-5倍的回报。通常情况下,增资扩股和股权转让这两种方法被混合使用。

4 私募股权基金的退出方式

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国内外股市持续低迷,全年私募股权基金退出交易大幅减少,退出案例总数为24笔。退出方式主要有三种:

4.1 IPO。包括境内IPO和境外IPO。境内IPO是指所资企业的股份在沪、深交易所或中小企业版上市交易,度过承诺的锁定期后可以在股票市场上公开出售股份,从而实现退出。境外IPO有两种形式即海外直线IPO和海外曲线IPO(红筹股形式)。近几年,由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规范境外IPO的措施,再加上国外股市的持续走低,使得采取境内IPO退出的案例逐渐增多。

4.2 上市后减持。

4.3 并购。并购是私募股权基金常见的退出途径之一。简单地说,并购就是出售股份,主要包括三种形式:商业并购、二期收购和股份回购。并购是将在中国的投资组合出售给该行业中的相关企业,通常情况下该类企业是希望借助并购打入中国市场或提升其在行业中的竞争力。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经济和世界各主要市场不断交融,中国国内和海外并购活动不断增多,将权益资本出售给产业投资者仍将是私募股权基金退出的一个主要渠道。

5 关于发展私募股权基金的几点建议

我国私募股权基金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目前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健全完善软件硬件设施,希望能引入更多的私募股权基金到本地落户。如能抓住大好机遇,结合本地区优势、特色,扬长避短,完善本地区金融资本市场,则将对各区域及全国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5.1 大力发展和规范私募股权投融资市场的中介服务机构 信用评级、资产评估机构、融资代理商、市场营销、公共关系、数据以及调查机构、人力资源顾问、财产或房地产等方面的代理商和顾问、基金托管方、信息技术服务商、专业培训机构、养老金和保险精算顾问、风险顾问、税务以及审计事务所等都属于私募股权投融资市场中涉及的中介机构,他们的工作从各方面为私募股权基金的运作提供服务,保证这个产业高效、专业的运转。

5.2 完善退出机制,尽快建立OTC市场 私募股权基金运作的基本特征是“以退为进、为卖而买”。融资、筛选项目和退出是私募股权基金投资者运作的三大步骤,三者环环相扣,任何环节的脱节都会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入和盈利。其中是否有有效的退出通道是投资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我国资本市场一个众所周知的缺陷就是缺乏层次。公开发行、公开上市几乎成为众多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企业的唯一选择。这一现状既不符合普遍的国际经验,也严重制约了国家大力发展推进自主创新以及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由于退出渠道不畅、市场准入门槛过高、管理机制落后、激励机制不到位等原因,我国私募股权基金长期得不到有效地发展。

5.3 制定优惠的税收政策,完善周边环境 目前各地纷纷出台优惠的税收政策,希望吸引私募股权基金的总部落户该地区。制定优惠的税收政策是吸引私募股权基金目光的第一步,但这些更多是技术层面的操作,易于模仿。政府可以用优惠政策,甚至采用行政手段把跨国银行和大型金融机构吸引过来,但却带不来足够的各户和业务。只有完善相关的人文、地理、金融环境,才能使得政策的效用发挥到最大。

参考文献:

[1]清科研究中心.2008年中国私募股权年度报告[P].清科研究中心.2009年1月.

[2]宋晓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组织模式分析——一个治理结构的视角[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10月第5期.41-48.

[3]程凤朝.美国私募股权基金运作方式及启示[J].天津经济.2007年6月第157期.15-18.

旅游产业结构研究现状分析 篇12

旅游产业结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界定概念、设计评价指标以及探讨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方向上。陈玉英在《关于优化旅游产业结构的几点认识》中从概念层面对旅游产业、旅游部门和旅游产业结构进行了全新的界定, 从理论方面和方法层面对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提出了自己的方法。杨振之、陈谨在《论我国旅游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中论述了与旅游产业结构调整相关的一些理论问题, 重新认识了旅游产业结构的几大要素。唐留雄在《关于旅游产业经济研究的思考》中从旅游学、旅游经济学与旅游产业经济研究之间的关系出发, 对旅游发展的实践对旅游产业经济研究的需要作了探讨。

金永生、杜国功在《北京旅游产业化的条件与素质分析》中提出了旅游产业结构评价指标并对北京市的旅游产业结构评价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师萍在《旅游产业结构评价方法初议》里面指出了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方向: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 并进一步从理论上界定了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评价准则。陈实、倪路梅在《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障碍分析》中基于对中国旅游产业结构和管理体制现状的认识, 进行了旅游产业发展的障碍分析。

总体来看, 学者们主要是参照产业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中的有关理论来构建自身的理论体系, 还很不成熟。

二、旅游产业结构问题的实证研究

随着系统论、控制论、运筹学等新兴学科的发展, 为研究旅游产业结构提供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研究手段, 对于旅游产业结构的实证研究也越来越多, 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一) 对旅游产业结构的系统分析

宋亚非在《我国旅游产业化的条件与素质分析》中, 从旅游产业的现代化、国际化和市场化的角度, 对目前中国旅游产业化的基本条件和旅游产业素质进行了分析。闫敏在《旅游业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中, 通过详实的数据资料, 运用投入——产出法验证了旅游业与工业化的必然联系, 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旅游业在一定阶段上并非投入少、见效快的产业的论断。张吉林在《旅游业, 一个产业化组织的过程》中则认为传统的投入——产出法难以准确衡量作为服务贸易的旅游业对社会的贡献, 必须重塑投入——产出表的骨架, 重新评价服务贸易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

(二) 对旅游产业结构效益的研究

杨新军, 马晓龙在《旅游产业部门结构合理性的SSM分析》中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 对陕西省旅游创汇部门的产业结构进行实症分析, 还评价了这种方法在旅游创汇部门产业结构分析中的应用效果。朱应皋, 吴美华的《江苏国际旅游产业结构效益探析》, 王丽萍的《昆明旅游产业部门结构优化研究》都运用了此方法。该方法对旅游产业结构效益进行分析和评价, 是目前为止研究旅游产业结构最常见和最有效的一种方法。

(三) 对旅游产业结构关联度的研究

鉴于旅游产业结构系统的复杂性, 难以界定因素间的作用机制, 通常将其看作是一个灰色系统,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产业结构的关联度进行分析。陈雪琼的《福建省旅游产业结构研究及其优化对策》, 庄小丽, 康传德的《旅游产业结构分析与优化实证研究》都用到此方法。

三、旅游产业结构研究的方法论研究

(一) 投入产出分析法

投入产出分析法是一种能够比较直接而全面地反映区域联系和地区产业结构状况的定量分析模型, 但是该方法特别是地区间投入产出模型, 往往庞大复杂, 数据繁多, 计算量大, 需要使用计算机软件来进行处理。

(二) 地区产业结构的差异分析

地区产业结构的差异分析通过计算相关系数及联各国推荐的相似系数, 不仅可

(三) 偏离—份额分析

偏离—份额分析法由美国学者Dunn, Perloff, Lampard, Muth等人于20世纪60年代相继提出, 80年代初由Dunn进行了完善和总结, 形成了较为完备和具有实用价值的体系。在国外区域与城市经济结构的分析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与其他方法相比, 该方法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动态性, 是揭示区域与城市部门结构变化原因, 确定未来发展主导方向的有效方法。

(四) 灰色关联分析

灰色关联分析是灰色系统理论提出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 用以量化灰色系统中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其基本任务是基于行为因子序列的微观或宏观几何接近, 以分析和确定因子间的影响程度或因子对主行为的贡献程度。

四、旅游产业结构研究的不足之处

综合上述观点, 可以看出旅游产业结构研究存在一定的不足。

第一, 主要是从定性的角度分析, 定量研究较少。

第二, 分析不够全面和系统, 仅涉及产业结构的一部分内容, 只进行结构效益分析或结构关联性分析。

第三, 分析手段比较单一。与国外相比, 实证研究明显不足, 较少运用系统分析与比较分析方法, 因而说服力略显不足。

第四, 比较侧重政府的发展政策与措施研究, 比较宏观。

参考文献

[1]、庄小丽, 康传德.旅游产业结构分析与优化实证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6.

[2]、张吉林.旅游业, 一个产业化组织的过程[J].旅游学刊.1999, (3) .

[3]、杨新军, 马晓龙.旅游产业部门结构合理性的S S M分析[J].人文地理.2004 (3) .

上一篇:依靠科技下一篇:启动品牌化营销新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