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贷风险

2024-10-05

还贷风险(精选9篇)

还贷风险 篇1

1996年, 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允许国有商业银行办理个人住房贷款业务, 1998年允许所有商业银行开办个人住房贷款业务。自此, 住房抵押贷款在我国迅速发展, 成为国内商行贷款的重要部分, 在优化贷款结构、降低贷款风险、提高贷款收益上重要性日益体现。从长远来看, 房价呈上升的趋势。故到目前为止,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仍被各商业银行看作是一项可调节资产结构。降低整个信贷资产不良率且自身收益稳定的业务。

1住房抵押贷款提前还贷的不利影响

存贷款业务仍然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2008年国内各银行利差收入占比近80%, 获取存贷差仍然是我国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住房抵押贷款以收益高、风险低而成为银行间竞相争夺的优质业务。提前还贷使得该笔优质业务提前结束, 增加了银行成本, 减少了银行收益。

1.1增加再投资风险

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银行, 有其自身的资金运用计划,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作为商业银行长期资金运用计划, 收益基本是确定。在借款人提前还贷时, 如果市场利率降低了, 商业银行将面临收回投资后再重新投资新项目时损失利息的风险。

1.2影响商业银行的资本成本和资本结构

个人住房贷款是商业银行的资产项目, 是建立在商业银行吸收存款这一负债项目基础上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作为商业银行的长期资产, 是在其资金运用计划范围之内的, 如果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借款人提前还贷, 则会打乱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计划, 提前还贷使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长期资产较少, 从而使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发生变化, 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

1.3提前还贷直接减少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

目前, 存款业务仍然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获取存贷差仍然是我国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个人住房贷款因有房产作为抵押, 同时又有保险公司的意外保险, 其风险相对其他贷款项目来说更低。如果借款人选择提前还贷, 贷款额度将减少, 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就会减少。

1.4加大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

从国内商业银行的操作程序看, 提前还口需要经过借款人提出申请、银行受理并批准、变更借款合同、部分或全部提前偿还这几道环节。提前还贷不可避免的会导致商业银行经营成本的提高。而在银行收回资金后, 在寻找新的放贷对象时, 又会产生交易成本。增加的成本如果没有适当补偿, 无疑会进一步减少银行的收益。

为了补偿借款人的提前偿付行为给商业银行造成的风险, 少数几家银行开始收取提前偿付违约金, 这一举动引起了强烈反响, 社会各界开始争论违约金存在的合理性。

2如何看待住房抵押贷款提前还贷

2.1影响提前还贷的因素

(1) 现行市场抵押利率。

首先, 现行市场抵押利率与借款人支付的合同利率 (即原来的抵押利率) 的差额可能会导致借款人的再融资。借款人所承担的直接成本是现行的合同利率, 如果当前市场抵押利率的差额越大, 机会成本也就越高, 刺激借款人对抵押贷款进行在融资的动机就越强。因此, 再融资动机实际上是合同利率与现行利率的差额的函数。也就是说, 提前偿付率是合同利率与现行利率的差额的函数。其次, 较低的抵押贷款利率使借款人觉得能够承担得起购买新房的负担, 即增加了借款人买房的承担能力, 借款人会卖出他们现有的住房并购买新的住房, 从而导致提前偿付的增加。

(2) 国民经济发展形势。

近年来, 我国经济呈一种持续高速稳定发展的趋势, 居民收入逐渐增高。此外, 发生还款较多的大部分是地处于经济发展速度快、居民收入增幅大的地区。这些地区的居民住房公积金交存额也很高, 提出住房公积金归还银行贷款的做法十分普遍。

(3) 货币化分房政策的落实。

随着货币化分房政策的逐步兑现, 对那些己购买商品房的居民来说, 货币收入的增加自然会促进居民提前归还贷款, 以节约利息支出。

(4) 我国的金融市场不够完善, 投资渠道狭窄。

一般情况下, 当其他投资项目的投资收益率高于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时, 个人住房贷款的借款人就愿意承担低利率的贷款, 而将自身富余的资金投资于投资收益率高的项目。但我国目前可提供给消费者的金融产品并不多, 证券市场的风险也很大, 作为风险规避者的借款人多不愿意将资金投放在证券市场, 借款人通常会在有能力提前还贷的情况下, 选择提前偿付。

(5) 银行的抵押贷款管理机制。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在处理提前还贷时的普遍做法是, 按照原贷款利率收取到提前还贷时的未偿还利息和本金。如《中国工商银行商品房开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的第二十条规定:“借款人要求提前还贷, 须事先通知贷款人, 并征得贷款人同意”, 并且没有罚息和征收手续费的规定, 借款人提前还贷的成本很小。加之“无债一身轻”的传统观念在消费者的潜意识中根深蒂固。借款人一旦手头有钱, 首先考虑的就是提前偿还部分或全部贷款。

2.2从银行角度应该如何看待提前还贷行为

虽然借款人的提前还贷引发了银行的利率风险, 银行获得某种补偿如收取违约金、罚息确有其合理性。但是, 违约金 (罚息) 的收取却有两个方面的大问题:

首先, 收取违约金 (罚息) 前如何界定提前还贷给银行带来的损失?损失中由贷款人承担的部分又如何界定?违约金 (罚息) 金额是按贷款数量还是随市场利率走?这些问题在实践中都面临巨大的市场阻力。

其次, 银行是经营风险的, 从某个角度讲, 风险管理是银行的基本职能, 通过提供风险转移和风险管理的服务, 银行可以培育新的利润来源, 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根据收益风险的匹配原则, 银行替贷款人承担了风险、管理了风险, 那么银行从风险的承担中将会获得风险收益的机会。银行收取违约金诚然能补偿损失、扩大盈利, 但是这种做法与银行的基本职能却是相悖的。

允许贷款人提前还款、不收取违约金, 这其中是包括了一个隐含的期权, 银行通过替贷款人管理风险, 增强了客户服务能力, 更重要的是获得了该风险定价的权利, 大大缓冲了基本利率调整带来的不确定性。所以, 银行对提前还贷收取违约金 (罚息) 的行为不仅仅拒绝了贷款人转移风险的请求, 同时也失去了风险定价的权利, 弱化了银行风险管理的职能, 减少了银行的风险收益, 最终将削弱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提前还贷本质上是银行给与贷款人的一个权利, 不过这种权利的交易和价格却是隐含在基础的住房抵押贷款中的, 应该被称为隐含期权。当贷款协议达成时, 期权也随之成交。利率等风险因素的变动将导致期权价值的变动, 银行承担了这种不确定性, 就需要得到风险收益, 即该隐含期权的价格。

3住房抵押贷款提前还贷的风险管理策略

3.1完善个人信用体系, 建立住房抵押贷款提前支付的数据库

建立个人信用档案, 逐步完善个人消费贷款的配套机制, 这有利于提高银行对个人资产、收入和按揭承受力等信用评价指标评估的准确度。审核借款人的信用等级, 根据其信用等级情况发放贷款。通过个人征信系统, 专业化的征信机构会取得全面的个人信用数据及个人信用报告, 从而减少银行繁琐的贷前调查审批环节, 提高审贷效率。

随着当前提前还贷行为的增多, 商业银行需要建立抵押贷款提前支付的数据库系统, 掌握提前还贷的行为驱动因素和变化规律, 通过长期监测, 对提前还贷导致银行现金流的变化统筹规划, 更好地经营提前还贷的风险。

3.2建立风险因子追踪模型, 提前预警

在数据研究的基础上, 商业银行可以建立两类模型, 一类是定性分析, 将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口结构、城镇化水平等与提前还贷行为的关系模拟出来, 初步的解释提前还贷行为的趋势;另一类是定量分析, 加强对市场利率走势的研究, 探寻其变动的大致规律, 商业银行通过全面分析提前还贷行为的特点及其与经济变化之间的关系, 在理论分析和历史数据的基础上找出决定因素, 建立较为实用提前偿付模型, 选择适合我国的利率模型, 对提前还贷导致的现金流量预先进行统筹规划,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用, 降低风险损失。

3.3推出多样化的住房贷款抵押方式

借款人的还款能力有很大差别, 单一的贷款方式远远不能满足借款人的需求, 有相当一部分的借款人每月应还按揭额与每月可还按揭额有很大的缺口, 进而导致提前还贷行为的发生。为了适应不同借款人的需要, 降低提前还贷风险, 商业银行有必要推出更多的抵押贷款方式。

根据生命周期贷款理论, 住房抵押贷款主要分为三种:一是递增式抵押贷款, 主要适用于年轻人;二是递减式抵押贷款, 适用于中年人;三是增值抵押贷款, 适用于老年人。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收入水平、住房需求、风险的回避程度, 有了适合的贷款方式, 提前还贷行为的不确定将大大减少。

3.4通过资本市场转嫁风险

首先, 可以运用金融工程技术设计出多种金融工具, 风险转嫁机制, 尽量减少发起人自身承担的风险。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运作可将提前还款风险转移给投资者, 抵押贷款证券化通过将住房按揭贷款打包出售给特设公司, 财务报表上按揭贷款就转为现金, 按揭贷款的信用风险和提前还款风险都转移给了该特设公司, 该公司在通过发行按揭贷款支持证券, 将风险完全转移给了投资者实现了住房抵押贷款一级市场的风险向二级市场的众多投资者的转移分散。根据投资者的偏好, 在证券种类、结构和优先层次上的不同设计可以将提前还贷风险向部分投资者转移, 在各类投资者间分担, 这就保证了银行资产的安全性, 金融体系的系统风险大大降低。

其次, 可以通过购买各种利率衍生品来对冲利率风险, 贷款人以一定的成本将利率风险转嫁给银行, 同理, 银行业可以通过资本市场将该风险转嫁给愿意承担风险的机构和投资者。

参考文献

[1]吴青.我国可变利率住房抵押贷款的利率风险管理[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5, (5) :22-24.

[2]施方.住房贷款证券化中的提前偿付预测[J].商业研究, 2005, (2) :28-32.

[3]严太华.刘林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提前偿付风险的探讨[J].金融与经济, 2006, (8) :25-26.

[4]周天芸.提前还贷的成因、影响与预测模型[J].现代管理科学, 2006, (11) :107-109.

妙方缓解还贷压力 篇2

随着房价频频攀高,不少都市人事业刚起步就背上了沉重的房贷包袱。由于明年元旦开始将按新的利率还贷,“供房族”的压力将加大不少。是筹钱提前还贷,还是用这些钱去投资生利,这是“供房族”现在必须思考的问题。

提前还贷省息17万元

去年最后一次加息,让房贷(5年期以上)基准利率定格在6.84%,优惠15%后的利率为5.814%;而经过今年的5次加息,房贷利率拉高至7.83%,优惠15%后的利率为6.6555%。这意味着,按年调整的房贷,在明年元旦将一次性上涨近1个百分点。

刘先生去年在北京草桥附近买了一套商品房,贷款50万元,期限20年,去年12月起等额还贷。按当时优惠利率5.814%,每月还款3528.71元,假设期间利率无变化,20年还贷本息合计846890.68元,其中利息346890.68元。假设今年不再加息,明年元旦起,刘先生的月供就将增至3773.78元,一下涨了245.07元。

假设刘先生手头有闲钱,建议其选择提前还贷。假如提前还款10万元,按目前利率计,提前还贷后,还款本金余额约38.52万元。这种情况下,银行理财专家为刘先生设计了3种提前还贷方案:

A、还款额不变,缩短还款期限。每月还款3530.51元,剩余还款期168期(月),14年左右。等还清贷款,总利息支出约23899.24元。该方式好处是利息明显减少,在新还款计划下,利息将锐减近17万元。

B、减少每月还款额。总还贷期仍为20年,剩余还款期约19年,但由于提前还贷后本金余额已减至38.52万元,调整后每月供款额仅需2981.14元。等还清贷款,刘先生利息总支出约32.56万元。这种方式的好处是每月负担减轻了。

C、既增加每月还款额又缩短期限。该方案最节省利息支出,但专家指出其缺点也同样明显,即还贷压力会随之加大,不适合大部分“工薪供楼族”。专家介绍,对工薪市民来说,“月供不变、缩短还款年限”方案,是相对最划算的选择,因每月还贷压力不会增大,需支付利息却减少很多;而“减少月供、还款期不变”方式则减轻了月供负担,但节省利息的程度最低。

选产品缓加息压力

如果缺少宽裕资金用来提前还贷,也有房贷产品可缓解压力。如某银行推出的“气球贷”产品,可让借款人实贷30年按揭,而本金却只需按5年期房贷利率计息还款。

也就是说,“供房族”可与银行约定以5年为期,将30年的房贷分成6段来还,那么利率将只有现行的5年期基准利率(可打8.5折)执行,这样其月供负担将相对于30年期房贷而言更低、还款总额也更低。

专家算了一笔账,如果去年申请了50万元“气球贷”,分段贷款期限5年,与银行约定按30年月供计算期限。月供为2841元,月利率4.59%,第5年末贷款余额463068元;而按30年期普通贷款计,月供2938元,月利率4.845%,第5年末贷款余额464875元。相比之下,“气球贷”比普通房贷要节省更多利息。

另外,现在多数银行都提供房贷“双周供”,从每月还款一次改为两周还款一次,每次还款额为原月供一半。可大大减少利息负担并有效缩短还款期限。如一笔去年50万元30年按揭贷款,假设按6.12%计息,“双周供”可比月等额还款节省利息115186元,比例达19.42%;缩短还款期64个月,即30年的月供还款年限将缩至24年8个月。银行理财专家指出,“气球贷”、“双周供”等还款方式,适合于收入较稳定且均衡的贷款者。

还有一些产品提供了自主安排还贷方式的机会。对很多年轻“供楼族”来说,选择上述产品,可在贷款初期(一年左右)只还利息不还本金,度过资金紧张期后,再采用等额还贷方式还本付息。

3+1投保转嫁风险

对于负债家庭,运用“风险转嫁”策略,借助于保险产品的稳定、保障功能,也可平衡家庭的财务风险。“负翁一族”面临的最大财务风险就是房贷债务风险,所以购买保险产品应该确保房贷的主要供款人的平安无事。寿险、重疾险、意外险,构成了“负翁”保障的“铁三角”。此外,正在办理房贷手续的“准负翁”还可考虑房贷险。

央行频频加息让身背50万元房贷的伍先生感到十分不安,虽然作为一名外企的部门主管,伍先生的月收入过万元,月供负担也不太重,但随着孩子的出生,家庭责任的加重,他常常有这样一种担心:为了照顾孩子,妻子做起了专职太太,万一自己发生什么大病或意外,家庭的经济状况就会陷入困境。

眼下房价节节上涨,不少都市“负翁”都有着伍先生这样的困惑。理财专家认为,这些房贷“负翁”大多工作稳定,且处于事业的上升期,未来收入看涨,虽然眼下每月数千元的房贷负担不重,但都是建立在“平安无事”的基础上,一旦发生人身意外,这类家庭的财务风险就会暴露。

对于负债家庭,要善于运用“风险转嫁”策略,最好是借助于保险产品的稳定、保障功能,平衡家庭的财务风险。对“负翁一族”来说,目前所面临的最大财务风险就是房贷的债务风险。所以购买保险产品应该确保房贷的主要供款人的平安无事,因此,寿险、意外险、重大疾病险,构成了“负翁”保障的“铁三角”。

寿险保额应与房贷匹配

对房贷“负翁”来说,应首先考虑寿险,做好房贷主要还款人的身故和生存保障,这样,一旦还款人发生身故或残疾,能够得到保险公司的赔偿,房贷不至于断供。目前市场上的寿险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返还型寿险,一种是纯消费型的定期寿险,前者可以返本,但保费高;后者保费便宜,但保费不返还。由于房贷占了生活中的很大一笔支出,对于房贷一族来说,低保费、高保障的定期寿险是个较为实际的选择。

对于夫妻双方共同承担贷款的家庭,最好双方都选择投保寿险,两人的寿险保额应不低于二人剩余的房贷额度,保障期限一般应与还款期限相匹配,至少为10年。

由于伍先生的房贷额度为50万元,房贷期限为20年,且伍先生是惟一供款人,考虑到贷款额度将逐年下降,伍先生寿险保额应在30-50万元之间,保险期最好在10年以上。对于夫妻双方共为贷款人的家庭,如果夫妻双方对家庭的经济贡献也相同,双方应各自投保25万元的寿险(即房贷的50%)。假设伍先生和妻子的收入比例为3:2,那么,伍先生的保障可提高至30万元,伍太太则降至20万元,总之,要保障家庭经济支柱不发生风险,不影响正常还贷。

大病健康保障应达20万

在房贷“负翁”们的保险规划中,重大疾病险等健康保障也是必不可少。平安人寿广东省分公司越秀支公司总监林少谦认为,重疾险保额最好与当地的医疗水平挂钩,目前,广州地区的重大疾病的医疗费用平均在20-30万元,因此,重疾保障最好能达到这一额度。

目前,由于市场尚未有真正的消费型重疾险推出,投保和寿险捆绑在一起的重疾险保费支出又比较高,因此,伍先生夫妻不妨考虑缴费灵活的万能险,在前一两年缴足保费后,只要账户中的资金够抵缴保费,在经济紧张的情况下,可以缓缴或不缴保费,保单利益不受影响。

还贷风险 篇3

2006年以前, 我国公办高校向银行贷款总额达1 500亿-2 000亿元, 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有贷款。近三年来, 我国高校的规模继续膨胀、招生数量逐年增加、新校区建设仍在推进, 高校贷款数额仍在不断刷新, 高校负债问题更加突出。部分人大代表披露, “时至今日, 全国公办高校银行贷款总额已达4 500亿-5 000亿元” (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代表提案) 。尽管高校贷款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 但普通高校直接向商业银行大规模贷款办学, 甚至赤字运作, 在我国历史上是一项从未有过的尝试, 使得高校贷款问题广受关注。银行贷款的巨大负担, 已经将部分高校拖入经济危机甚至濒临破产的边缘, 而近几年又是各个高校进入还贷的高峰期。随着这一问题的凸显, 高校贷款风险论也是我国近年来高等教育发展中讨论的热门话题。针对高校贷款带来的巨大压力, 政府主管部门、高校的负责人及很多专家、学者都谈到了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设想。笔者经研究认为, 可以利用经济杠杆, 筹措部分还贷资金, 以减轻高校还贷的压力, 促进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筹措还贷资金的方式

在我国的税收收入中, 税法规定按主税收入的一定比例计提一定数额的教育费附加, 目的是为了发展地方性教育事业, 并为扩大地方教育经费的资金来源而征收的一项专用基金。国务院关于修改《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的决定中明确规定:“教育费附加, 以各单位和个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的税额为计征依据, 教育费附加率为3%, 分别与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同时缴纳。”设想可以在3%的基础上给于适当提高, 再增加一个百分点, 将因此筹集到的资金专项用于高校还贷。之所以提出采用这种方式筹措高校的部分还贷资金 是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1.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我国税收立法原则的第一条规定:“税收立法必须从实际出发”。它要求税收必须根据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客观要求, 反映客观规律, 也就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反映一定时期国家、社会、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 既不能被某些条条框框所束缚, 也不能抄袭别国的立法模式。第四条规定应采用“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它要求在制定税法时, 不但要明确、具体、严谨、周密, 同时不能规定得过死, 具体的讲, 就是必须贯彻法制的统一性与因时、因地制宜相结合的立法原则 (《税法》2007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教材, 第8-9页) 。提出提高教育费附加征收比率的设想就是在认真研究税收立法原则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教育 (尤其是高等教育) 发展的现实情况提出的, 这在理论上符合我国的立法原则, 同时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中, 全社会包括各个企业都会从中得到益处, 因此, 适当的提高教育费附加征收比率是可行的。

2.资金来源稳定, 企业负担很小。

2008年全国财政收入为61 300亿元, 而在全部财政收入中主税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40.8%, 即2 501亿元左右, 则从中计征的教育费附加为750亿元 (61 300×40.8%×3%) , 如果将教育费附加的征收率再提高一个百分点就会增加专项教育经费250亿元 (61 300×40.8%×1%) , 在今后财政年度还会随着财政收入的增加而逐年增加, 这就为筹措还贷资金找到了比较稳定的和可行的资金来源渠道。那么提高教育费附加增收比率会不会增加企业的负担, 笔者经研究认为这种负担微忽其微, 一是计征的比例仅增加一个百分点, 而且教育费附加是在主税的基础上征收的, 在企业的经营规摸扩大时主税必然增加, 而教育费附加仅就其缴纳主税的基础上增加百分之一, 这就不会给企业造成较大的负担, 对于微利或国家扶持的产业也可以适当的减增, 如增加的比例可以定为0.5个百分点等。二是我国企业数量庞大, 据在2008年《最新中国企业名录数据库》, 全国31个省市共有注册工商企业1 500万家, 即使有三分之一的企业开工不足或停产状态, 则还有1 000万家企业, 按每年增收的教育费附加为250亿元计算, 则平均每个企业一年增缴的教育费附加仅为2 500元, 显然增加的负担是很微小的。

3.专款专用, 专项还贷。

教育费附加征收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地方性教育事业, 主要是为了解决地方中小学教育经费的不足, 其用途是地方性的基础教育, 按国家目前的相关规定, 其收入全部作为地方财政收入, 没有纳入中央和省级财政预决算, 而笔者设想提高教育费附加征收比率并为此增加的这部分财政收入, 是由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统一管理, 专项用于高校还贷, 其用途是纯粹的和单一的, 至于增加的这部分收入, 应由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分别掌管多少, 可以由有关部门根据我国高校的管理权限和具体情况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分管比例, 需要强调的是, 该项财政收入只用于高校还贷, 不得挪作他用, 这也是解决高校巨大还贷压力的手段之一。

4.采取临时征收, 限期取消方式。

提高教育费附加征收比率为高校筹措还贷资金是一种临时措施, 其目的就是为了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和高校还贷压力, 通过国家利用经济杠杆的形式寻找高校还贷资金的来源, 同时利用这种方式筹措的还贷资金只是高校还贷资金的一部分, 而并不是把还贷资金的来源都寄托在提高教育费附加的增收上, 需要说明的是, 提高教育费附加的增收比率是在特定条件下的提高和增收, 它不是国家法律上的常规税收法规, 而只是一种临时采取的手段, 在计征一定时期后 (征收期限在5年左右为益) , 将视运作的情况给与取消或部分取消, 在高校还贷压力基本解除后应与彻底取消。

三、相关问题的说明

1.作为高校其筹措还贷资金的方式很多, 这里提出的设想只是其中的一种, 目的就是通过这种方式筹措一部分还贷资金, 适当减轻高校目前的还贷压力, 避免高校重蹈国营企业倒闭的覆辙, 同时不给国家财政带来较大的负担, 而高校应积极挖掘内部潜力, 加强资金管理,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努力创收, 节约开支, 为筹措还贷资金作好准备。

2.为了防止新的不良贷款的发生, 规避高校产生以贷还贷的恶性循环, 国家或有关部门应确定高校资产负债率上限指标, 目的是建立高校财务风险防范机制, 这一指标多少为宜目前还没有具体的说法, 在实际操作中应由国家权威部门经过科学测定并公布执行。

3.提高教育费附加增收比率的形式筹措高校部分还贷资金, 这在技术上是很成熟的, 只需在计提比例上提高一个百分点, 其增加的收入由中央和省级财政统一掌管, 再拨付各个高校专项还贷即可, 但应由国务院或国家税务总局以临时法规的形式颁布执行, 避免各级地方财政、税务部门各行其政。

怎样提前还贷最合算? 篇4

贷款利率提高了,对于买房者来说最直接的影响在于每个月支付的住房贷款将有不同幅度的提高。以一笔期限为10年的50万元贷款为例,如果按等额本息的方式还款,按照5.51%住房贷款利率计算,从2006年起买房者每月需多还款50元左右。如果50万元的贷款为20年期,在利率调整后,按5.51%的利率水平计算,月供会增加56元。

岁末年初,不少家庭会有投资和存款到期,有的人还在春节前领到一笔颇为丰厚的年终奖金和分红。手中的闲散资金多了起来,于是不少人把眼光投向了“提前还贷”。要不要提前还贷?提前还贷怎样还最合算?

要不要提前还贷

要不要提前还贷?对于大多数手头有闲散资金,又没有更好投资渠道的人来说,提前还贷不失为一种最简单的理财办法。现阶段,金融市场上的产品收益率普遍不景气,提高住房贷款利率之后,收益率高于贷款利率的稳健投资产品更不多见。

在这种市场背景下,多偿还一些银行贷款,就意味着少支付了银行利息。而且,最值得关注的一点是,提前还贷后,同样的贷款期限内,每个月需要支付的还款额和利息,减少的幅度要高于提前还贷的比例。

举个例子来说,南京的胡先生一家一年前贷款50万元购置了一套住房,分为20年按照等额等息的方式偿还。一年下来,胡先生已经偿还了14330元本金。今年胡先生所在的公司经营得不错,作为部门经理的胡先生也拿到了一笔5万元的年终分红,他准备拿这笔钱来提前还贷。这样的话,胡先生贷款的本金剩余435570元,贷款时间也只剩下了19年。通过银行的工作人员为胡先生制定的还款计划表,我们就可以发现胡先生虽然提前还贷了5万元,是总贷款额的十分之一,但是新的还款计划里每个月他需要支付的利息和贷款额却下降的幅度为10.3%,比本金减少的比例10%要高。

有闲散资金可以用作提前还贷的话,利息减少的比例要高于提前还贷的比例。提前还贷不失为一个减少家庭财务负担的办法。

全额还贷利息损失大

目前,各家银行实际操作的提前还贷主要有五种方式。第一种是将剩余的全部贷款一次性还清。第二种,部分提前还款,将还款期限缩短。第三种,部分提前还款,剩余的贷款将每月还款额减少,保持还款期限不变,减小月供负担。第四种,部分提前还款,剩余的贷款将每月还款额减少,同时将还款期限缩短。第五种,剩余贷款保持总本金不变,只将还款期限缩短。

全额提前还贷,就是一次性把剩余的全部贷款还清。看上去这种还贷方式最“彻底”,用一位刚刚办完全额还贷的张先生的话来说,“从此高枕无忧,再也不用担心房贷利率是不是又升高了”。

“人们都认为一次性提前还贷很划算,因为他们再也不需要为贷款支付利息了。”一位银行贷款科的工作人员这样告诉记者,“实际上,大部分贷款人忽略了已经支付的贷款利息成本,尤其是对于还贷时间比较短的客户来说,利息损失就更大了。”

他举了一个例子,假如客户在一年前申请了一笔30万的住房贷款,原定的贷款期限为15年,选择等额等息的还款方式,每个月需要还贷2421元,其中头一年里,每一个月的还贷额中利息支出占了大半,平均为每个月1300元左右。客户选择在第一年末全额提前还款,按照银行的规定,已经支付的利息是不予以退还的,这就意味着他为提前还款付出了15600元的代价。“算下来这种损失要比贷款利率上升,贷款人所需要多支付的利息多得多。”因此,对于还款时间不长的人来说,一次性全额还贷并不“划算”。

比较之下,贷款合同签订的时间越短,在贷款前期的所需要支付的利息费用就越少。我们对一笔30万元的贷款进行了不同的计算,在贷款的第一年,3年、5年、10年和15年期的住房贷款,每个月平均支付的利息随年限的增长而增加。

因此,如果有一次性提前还贷打算的人,在与银行签订贷款合同的时候,最好选择那种年限短、利率低的住房贷款,减少先期的利息损失。

部分还贷后如何调整还款计划

不过,根据银行业务部门所提供的数据表明,去银行提前还贷的人中,一次性提前还贷的人并不多,主要的是提前归还部分本金的,金额在5万-10万左右。对于他们来说,提前偿还部分贷款之后,是保持原来的贷款期限不变而减少月供,还是保持月供不变、缩短贷款年限,或者是期限、月供都变一变?

像刘先生家庭住房贷款还有25万的本金(15年期)没有偿还,年终拿到5万元的年终奖后,他和妻子商量后决定用这笔资金提前还贷。但是对于剩余的20万元贷款如何偿还,他们夫妇俩还没有商定。

银行的工作人员帮助刘先生进行了计算。

第一种计算方式是,提前部分还贷后,还款期限不变,仍然为原来的剩余期限15年,这样的话,刘先生每个月的还款额将由贷款利率提高前的1991元减少到1635.02元,总的利息支出是94303.60元。

第二种计算办法是,提前部分还贷后,还款期限相应缩短,同时月供增加。假设刘先生的20万元本金在10年内还清,月供增加到2171.32元,但总利息支出减少到60558.40元,比15年还清减少利息支出33745.20元。假设这20万元在8年内还清,月供继续增加到2580.63元,但总利息支出减少到47740.48元,比10年还清又减少利息支出12817.92元。

看来,支出的总利息随之减少,如期限进一步越短,月供则再次增加,支出的总利息却越来越少。但是,需要指出来的是,无论是8年、10年还是15年,适用的贷款利率都是一样的,缩短还款年限,支付的利息必然减少。

银行工作人员所推荐的最合算的一种方式是,将贷款期限压缩到5年之内。根据银行的贷款政策,5年期以上的贷款利率为5.31%,但是中短期的住房贷款利率要比这一利率低。如1-3年的住房贷款利率调整后为5.18%,3-5年期的住房贷款利率调整后为5.27%。

假设刘先生的20万元贷款在5年内就还清,利率也可降一档,月供增至3798.58元。假如刘先生一家能够应对这种还贷压力的话,既能在5年内还清住房贷款,又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利息支出。对于其他的买房者来说,如果每个月的经济承受能力较强,或是贷款的期限较短,可以考虑把贷款期限压缩在3-5年这个范围内,以获得较低的贷款利率。

其实提前还贷还有一种方式,那就是不减少贷款的本金,而是对还款期限和月还款额进行调整。对于那些资本积累不足,没有可以动用的大笔资金的家庭来说,如果每个月还款压力不大,多还一点也没有问题的家庭来说,也是一种可行的减少利息支出的方案。

还贷前仍需筹划

有的人因为担心住房贷款利率升高,需要多支付贷款利息,而匆忙地回收其它资金,用于提前还贷。其实,这样的做法并不可取。

在进行提前还贷的决策之前,家庭和个人都应当仔细地审视一下整体的资产配置情况。比如留备的流动资金是不是够数,是不是足以应对新年里的各种资金需求,有没有足够的资金应对生活中的意外支出,保证在急需用钱的时候游刃有余。

有的人在春节之前会有一笔丰厚的年终奖或分红入账,如果有提前还贷意愿的话,最好先比较一下市场上各种投资渠道的收益,看看有没有收益率高于贷款利率的投资项目。如果存在一些比较稳健的投资品种,收益率又高于5.31%,显然这样的投资获益比提前还贷来得更合算。

而对于那些想把其它的投资变现,像定期存单、凭证式国债这样的产品,用于提前还贷。由于提前套现会蒙受一定的利息损失,在这种情况下,你就要仔细算一算,。损失的利息和节约的利息相比,到底哪个多一些。

根据银行的要求,提前还贷的客户需提前一周至一个月提出书面申请,并约定还款日期。然后按照约定的日期,携带身份证、当初和银行签订的贷款合同到银行填写还贷申请表和提前还贷协议,并按银行的要求将需要还贷的款项存到你扣缴贷款本息的存折上,然后由银行自动扣收。

各家银行对于提前还贷没有次数的限制,可以一次全部还清,也可部分归还贷款。只是每次还贷的起点金额各银行规定不一,有的规定是1万元或1万元的倍数,有的银行则规定千元以上就可以提前部分还贷。

银行加息,怎样提前还贷才划算? 篇5

现在, 楼市调控正在风头, 又遇银行加息。有不少借款人坦言还款压力增加, 所以, 很多借款人都在考虑提前还款。但到底怎样提前还款才合算?或者, 要不要提前还款?这些问题让大多数借款人感到迷惑。为此笔者请教了银行房贷专家, 教你正确还贷。

要不要提前还贷?

提前还款的目的是为了节省利息的支出, 但房贷专家指出, 提前还款并不是都能节省利息的。比如, 你的还款期限还没有超过一年, 那么你提前还款时银行就要收取一定的违约金, 这样反而不合算, 应该等到还款期满一年后再提前还款。

对于还款快要到期的客户, 由于剩余的本金已经很少了, 即便利率上调, 增加的利息也是很少的。比如借款为十年期, 现在已经还了八九年了, 就没有必要急于提前还款。

另外, 有投资计划的客户也不应该着急提前还款。有些借款人一旦手上有余钱就拿来提前还贷, 碰上好的投资项目却又需要贷款, 而经营性贷款利率要比房贷高, 办理起来也比较麻烦。因此, 房贷专家建议, 在提前还贷前借款人最好考虑清楚近期有无投资计划, 如果手上有好的投资项目, 其收益率可能够超过房贷利率, 就应该考虑投资, 而不是急着还款。

提前还贷选哪种还款方式?

如果借款人决定要提前还款, 就要面临如何选择还款方式的问题。银行房贷专家介绍说, 除了少部分借款人会提前还清全部贷款外, 大多数借款人都是提前归还部分贷款。提前全部还清剩余贷款当然最省利息, 但这要求还款人有很强的经济实力。部分提前还款相对比较复杂, 目前银行一般有两种方式供借款人选择:剩余的贷款保持每月还款额不变, 将还款期限缩短;剩余的贷款将每月还款额减少, 保持还款期限不变。

房贷专家提醒借款人, 选择不同的提前还款方式节省的利息支出是不同的:一次性提前还清节省的利息最多;在部分提前还款方式中, 缩短还款期限节省的利息较多;还款期限不变节省的利息相对较少。

此外, 部分银行还允许将每月还款额减少, 同时缩短还款期限, 或者改变原还款方式, 例如由等额本息换成等额本金还款方式。对此, 借款人又该如何选择呢?房贷专家介绍说, 可以掌握这样一个原则:还款的期限越短, 每月还款的金额越多, 节省的利息也就越多。但在决定之前, 借款人还要结合自己的经济实力以及未来的收入变化、资金需求等情况, 进行综合考虑。

提前还贷注意事项

论高校还贷困局及破解之道 篇6

1 我国高等学校银行贷款基本情况

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开始扩大招生规模,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逐年上升。到2002年,全国各类高校在校生达1 600万人,毛入学率已达到15%。2003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7%,在校大学生2 000万人。大规模扩招必然伴随着高等学校办学条件的同步改善,否则高校的学生培养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在高校规模急剧扩张的过程中,国家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与教育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到20世纪末达到4%,达到发展中国家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而实际上,我国财政教育经费历年投入不足,财政性教育的投入占GDP的比重一直在3%左右,1999年至2004年,财政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累计3 312亿元,与理想状态下的5 222亿元相差近2 000亿元[1],加上扩招所需的投入,资金缺口更大。学生的学费远远无法解决这些问题,为了加快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国家以立法形式鼓励高等学校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教育法》第七章第五十条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各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第六十二条规定:“国家鼓励运用金融、信贷手段,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在这种形势下,教育资金缺口主要转化为银行贷款。中国社会科学院于2005年12月21日发布的《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显示,我国目前公办高校负债在1 500亿~2 000亿元之间,个别高校贷款总额达到10亿~20亿元。

2 高校还贷压力对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影响

银行贷款极大地缓解了高校事业发展与资金短缺的矛盾,为实现学校超常规发展提供了可能。但银行贷款与财政拨款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其负债的本质,使其具有使用上的时间性,不仅要到期偿还本金,而且在贷款本金清偿之前要定期支付贷款利息,即使是政府贴息,也存在到期还本的问题。

由于高校还贷能力有限,巨额本息的支付使高校面临严峻的财务风险,成为高校甚至高等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这些已在部分高校的发展中有所显现。以江苏省部分高校为例,部分高校贷款增长过快,贷款存量过大,严重影响学校的正常运转。2004年,江苏51所高校全年新增贷款总计27.05亿元,平均每所高校新增贷款0.63亿元;截止到2004年底,51所高校的贷款余额总计69.23亿元,平均每所高校贷款余额1.36亿元。假设贷款期限为10年,按1年期贷款利率5.31%计算,则51所高校2004年应付利息为3.68亿元,加上本金,应付本息合计为10.60亿元。51所高校2004年的总收人为81.29亿元,因银行贷款而需要偿还的本金和利息,相当于当年总收入的13.04%。事实上,高校向商业银行借款,大多用于基本建设。高校贷款通常是中长期贷款,利息高于1年期贷款,因此,高校实际负担的利息费用要高于上述计算值。而从高校预算执行结果看,学校将总收入中的10%用于还本付息,已经是相当困难,为此,有些高校只好采取“拆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用新增贷款支付贷款本息。在对江苏省37所高校财务人员就贷款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当问及“还贷资金来源时”,有11所高校的财务人员选择了“以贷还贷”方式,占被调查高校数量的30%[2]。由此看出,进入还款期的高校将形成到期不能还本付息的局面,学校的运转也将面临困难。武汉大学教授肖昊指出,如果不能及时遏制高校负债运行的趋势,会造成不良社会后果,或者扰乱金融秩序,使公共财政不堪重负,或者是高校学费进一步提高或变相提高,加重公众负担。背负沉重债务的学校[3],日子不好过,经费严重不足将影响学校发展。

3 高校还贷压力破解之道

如何缓解目前高校还贷的巨大压力,破解高校贷款风险,保证高等教育健康、平稳、可持续发展呢?笔者认为,政府、学校应切实转变观念,建立健全教育投入保障体系,完善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创新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3.1 适度控制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和规模,缓解资金压力

高等学校办学经费紧张的根本原因在于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高于办学经费的增长速度。在我国现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下,由于多渠道筹资功能未得到完全发挥,适度控制扩招规模可以极大地缓解资金压力,有利于集中财力,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从而逐步解决当前高校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其实,早在2002年,教育部就已经提出,由于教学资源、后勤服务设施使用空间达到了饱和状态,扩招进入调整期,每年的增长率控制在5%~10%。但由于实现毛入学率15%大众化教育标准的要求等诸多原因,地方政府和地方院校仍在积极扩招,2002年比计划多招收45万人,2003年比计划多招收47万人,2004年比计划多招收20万人,实际扩招人数大大超过控制线的10%,有时甚至接近20%[4]。因此,只有制定科学的、切实可行的、与财力相当的高等教育发展目标,从规模和质量上同时推进制度、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才能解决制约高校发展的资金问题。

3.2 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扶持力度,确保财政性教育经费足额投入

政府投入始终是教育资金来源的主渠道,政府应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不同时期确定投入比例。虽然与国际平均水平相比,我国教育经费中的财政投入比例较大,但总体投入量不足,未达到占GDP 4%的规定,教育投入的历史欠账较多,教育投入的相关政策一直未得到很好落实。因此,要完善现有政策法规,从立法上保证教育经费持续稳定地增长,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4%的目标。同时,要明确各级政府在教育投入中的责任,加大对教育财政法规政策执行的监督力度,确保对教育的经费投入,实现“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的财政支出结构调整方案,力争教育经费的公共投资占GDP的比重逐步达到国际平均水平。

3.3 政府出台相关金融政策,促使银行对高校贷款降息或延长还贷期限

目前,我国公办高校的贷款总额在1 500亿~2000亿元,每年的利息高达100亿元左右,这不仅对高校而且对政府财政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因此,政府应制定相关金融政策,促使银行对高校贷款降息或者延长还贷期限,以帮助高校缓解资金压力,使其持续健康发展[4]。

其实,高校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可以让银行受益;高校因负债破产,造成呆账、坏账,将损害银行的根本利益,且容易引发金融危机。而且,在一些高校负债过高的问题上,银行也负有对高校偿还能力估计不准与对存在风险估计不足的责任。因此,从银行的利益角度讲,银行也应帮助高校化解还贷风险。

3.4 高校要树立自主还贷的责任和意识,采取积极措施,开源节流,积极还贷

高校要对自己的发展和贷款行为负责,树立风险意识,切不可把随意透支当成一种习惯。建立健全贷款资金和建设项目管理审计制度,针对已发生的贷款,除积极争取政府投入和银行支持外,还应该开源节流,建设节约型校园,不断提高办学效益。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不断降低学校运行及学生培养成本,在不影响教职工正常收人的情况下省钱还贷。强化宏观调控能力,在确保教学及科研正常需要的前提下,加强仪器设备和其他资产的计划管理,通过科学预算,合理调整、调配资源,不断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及各项资源的使用效率,节约经费开支。在新建项目、新设备采购中既考虑超前性,又要讲实用、讲效益,不追求豪华,避免资源闲置浪费。有关部门也要加大对高校经费支出的监管和审计,确保教育经费的合理使用。

3.5 高校要积极盘活自有资源和资产,优化资源配置,缓解资金困难

高校要引入经营理念,尝试大学的资本经营模式,盘活自有资源和资产,以资本手段经营学校,把学校的一切资源,特别是智力资源优势,与资本市场对接,使之转化为货币化的资本,实现资本增值的最大化。建立资产管理公司,经营学校的非教学资产和闲置资产,出租学校固定资产和设备等经营活动,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和增值。资产公司经营所得按一定比例用于学校的办学,拓展学校经费的来源渠道。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剥离或减少高校后勤服务人员,减少学校后勤设施投资的负担。学生公寓、食堂以及学校后勤设施的建设可以通过控股、参股、兼并等形式,吸引社会资金,加快学校后勤设施建设,减少资金风险。

3.6 完善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确定更加合理的高等教育学费收费标准,加大对困难学生的补助力度

从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成功经验看,当政府教育投入有限时,建立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使受教育者通过缴纳一定的学杂费承担一定比例的教育成本,是多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的一个重要手段。而据原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在《直言中国教育现状5大问题》中所述,从1998年至今,高校在校生净增1 000万人,按照教育部核算的生均基建建设标准5万元进行推算,政府在高等教育上的投入也应相应增加5 000亿元,目前维系我国高等教育正常运转的经费大约需要4000亿元,而政府投入远远低于当前所需,只有800亿元[5]。因此,政府应尽快组织相关部门,联合出台高校生均培养成本核算办法,在理清高校生均培养成本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按照办学水平、专业差异等制定更加合理的收费标准,缓解高校办学资金困难。同时,国家要制定相关政策,通过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奖学金等方式加大对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确保每一个考上大学的学生不因学费问题而退学。

摘要:目前,我国公办高校在依靠银行贷款缓解高校事业发展与资金短缺的矛盾、实现学校超常规发展的同时,面临着巨额本息支付的严峻财务风险,阻碍了高校可持续健康发展。文章通过时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形势及高校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如何有效缓解高校还贷的巨大压力,破解高校贷款风险,保证高等教育健康、平稳、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关键词:高校贷款,发展障碍,破解之道

参考文献

[1]周乐.高校大规模贷款反思[J].财会通讯,2007(1).

[2]陆玉梅,周德才.江苏省高校贷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事业财会,2006(5).

[3]雷扬.高校贷款跨暗礁隐藏[J].高教观察,2006(10).

[4]江小惠.公办高校贷款偿还问题的公共政策探讨[J].中国行政管理,2006(10).

还贷风险 篇7

一、事业单位部分财务制度的变化

(一)事业单位执行会计制度的变化

事业单位执行财政部1988年颁发的《事业行政单位预算会计制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创建和发展,事业单位从1998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新制度规定事业单位改收付记账法为借贷记账法,将收支结存报表改为通用的资产负债表。

(二)事业收支会计核算及部门预算的变化

1. 事业收支会计核算的变化

财政部从1999年底开始启动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研究工作,2004年底形成了《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2007年全面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随着国家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也同时在发展着。在1994年以前,税收收入是公共财政基本的收入形式,非税收入只是补充形式。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客观要求将政府非税收入纳入预算管理,以理顺政府分配关系。1996年以后,国务院重新界定预算外资金的范围,提出预算外资金的所有权是政府,预算外资金的性质是财政性资金,必须纳入财政管理。1999年后,开始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款实行“收支两条线”改革,核心内容是收支脱钩、收缴分离,逐步淡化和取消预算外资金,将预算内外资金统筹安排,同时开始使用“非税收入”概念,并且加强了对非税收入的管理。这点从我们车辆通行费收入报表名称的变化也能看出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发展的过程,现在的车辆通行费收入报表已改为非税收入表。2004年7月23日,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

2. 部门预算的变化

任何一个财政体系的基础都是预算编制,部门预算自2000年实施以来,编制越来越规范科学。政府部门预算的管理包括严格支出控制、公共财政资源有效配置和实现良好的预算管理,而在2007年的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中“部门预算改革实现了一个部门一本预算,通过规范预算的编制和上报程序,使预算分配过程逐步走向公开透明;深化了‘收支两条线’管理,推行了国库集中收付和政府采购制度。”在收入分类中全面、规范、细致地反映政府各项收入的要求;在支出功能分类上,通过支出功能分类可以清楚地了解政府的各项支出都具体做了些什么事,为预算管理、统计分析、宏观决策和财政监督等提供了全面、真实、准确的经济信息。

二、强化财务管理的措施

高速公路发展体现的是运营成本的不断增加,一方面是刚性成本,一方面是弹性成本。虽然成本核算对我们来说与企业相比,还体会不到成本决定性迫切,但从部门预算实施以来看,首先从预算的编制上就越来越科学化、规范化,上报资料也越来越详实,财政对预算执行的控制和监督职能得到强化,而且严格按照支出按实际情况安排,所有预算编制的环节都必须做到有据可依,严格按预算执行。在这种情况下,对我们成本的核算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我们如何强化财务管理、进行成本控制、提高核心竞争力?

(一)降本增效

降低成本的措施不是一味地省钱。我们要在多分析、多思考的基础上,找出可降费用的着手点,严格执行成本开支范围、费用开支标准和有关财务制度,对各项成本费用的支出进行限制和监督,加强日常消耗性物资管理,降低日常消耗性费用;提高施工项目科学管理水平,优化施工方案,提高生产效率;采取预防成本失控的技术组织措施:制止可能发生的浪费,广泛倡议员工厉行节俭,杜绝浪费,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风气;组织开展节约资源活动,降本增效的同时,要处理好质量与成本的关系、数量与成本的关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这些关系都是有机统一、协调发展的。我们要在开展正常业务情况下努力寻找服务项目与成本消耗的边际点,达到降本增效的目标。

(二)树立全员控制观念,强化全过程控制

成本涉及到各部门、各单位,也与每个职工切身利益有关,因此,成本的控制需要大家共同关心。同时,有关的各部门、各单位和个人都要肩负成本责任,把成本目标落实到每个部门乃至个人,真正树立起全员控制的观念、专项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的发生涉及到项目整个周期,因此,项目成本形成的全过程都要有成本控制的意识。在专项工程申请前期,做好成本的预测;在施工前期,要以专项工程的批复为目标,做好合同成本的预测,签好合同:在竣工验收阶段,要办理工程结算及追加的合同价款,做好成本的核算和分析,使专项工程施工自始至终处于有效控制之下。

(三)严格贯彻落实预算管理制度

1. 加强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提高预算执行的可控性、科学性

部门预算是一个不断改革创新的年度过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预算过程本身也随着时间而变化,部门预算决策也会发生变化,但是不重视预算过程或外部环境,预算结果就会受到影响,就不能确保预算编制的真实和完整。但部门预算既有着很强的技术性,也有着很强的政策性,是从基层单位逐级编制、逐级汇总的,必须严格按照编报部门预算的统一要求和指标口径编制。我们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严格预算执行管理,增强预算约束力,严格控制无预算、超预算支出,这样才能使预算编制更加科学合理,有利于提高预算准确性;同时要加强对预算执行过程监管,建立健全专项资金使用情况体系,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 严格执行政府采购预算制度

政府采购制度是指采购机关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行政任务编制的并经过规定程序批准的年度政府采购计划。它是部门预算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细化部门预算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政府采购制度的实施,财政对预算资金的监管从价值形态向前延伸到实物形态。在日常采购工作中,我们要根据每年省级机关政府采购目录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属于《政府采购品目分类表》中的购买性支出的,按照集中采购和协议供货的要求严格执行;集中采购目录之外的采购项目编入分散采购预算,按政府采购制度规定的方式和程序组织实施分散采购。

(四)将核算型财务向管理型财务转变

还贷风险 篇8

一、项目转贷条件调整及对项目还贷的影响

(一) 项目转贷条件调整历程

1.项目实施初期:

该项目为软贷款项目, 即世行向我国政府贷款时利率为零, 世行只收取0.75%的手续费和0.5%的承诺费, 贷款期限长。根据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 财政部在转贷时调整了原有世行信贷条件, 与各省签订的转贷条件是:直接使用外汇部分按4%利率计息, 人民币部分按6%利率计息, 贷款期20年, 宽限期8年, 还贷期12年。

2.项目偿还期首次调整:

2000年7月, 国家财政部充分考虑国家实施天保工程期间因禁伐林木而产生的还贷困难问题, 将项目贷款外币和人民币利率分别降为3%和4%, 并延长了贷款期限, 还贷期由原来的12年延长为17年, 贷款的总期限相应地由20年调整为25年, 但8年的宽限期保持不变。

3.项目偿还期再次调整:

2008年3月, 财政部再次对该项目转贷条件作出重大调整, 主要是由于财政部深入项目基层单位调研被划入的生态公益林的林分债务豁免问题时, 基层强烈反映项目转贷条件不合理、还贷压力大等困难。财政部接纳基层单位的意见, 将外汇部分利率由3%降为0.75%, 将人民币部分利率由4%降为2%, 并从2004年8月开始执行。同时, 对因1994年国家汇率政策调整造成的风险损失由中央财政予以补贴;对已划入重点公益林区的债务实施停息挂账, 停息挂账后的到期债务由财政部统一垫付给世界银行, 如果将来国家调整重点公益林政策, 允许伐木还贷, 则要求项目单位按转贷协议规定偿还债务。

(二) 历次转贷条件调整对项目还贷的影响

1.早期还贷困难重重。

根据部省转贷协议规定, 项目于1998年下半年进入还本付息期, 分17年共34期还清贷款, 归还世行贷款本息总额达3.48亿元人民币 (其中:本金2.04亿元, 利息1.44亿元) 。8年宽限期实行利息本金化 (复利计算) , 我省为此增加债务本金约6 000万元。我省除1998年首次还贷是利用项目原始积累资金按时足额还款外, 从1999年起陆续出现拖欠到期债务问题, 最高时累计拖欠债务达4 700万元, 成为我省利用世行贷款项目的欠款大户, 并受到财政部预算扣款和加收滞纳金的处罚, 总计达2 500万元 (均暂由省财政厅垫付) 。我省也只有通过层层预算扣款的方式来归集项目还贷资金, 省里虽然完成了项目还贷任务, 但对基层项目单位, 则是陷入了困境, 因为有了财政预算扣款这条硬措施, 一级一级往下扣, 逼得基层单位不得不各方筹措资金归还到期债务, 几乎被还贷工作压得喘不气来, 从而片面地否定了长在山上尚未兑现利益的良好林分, 认为项目的引进是失败的。

2.偿还期首次调整并没有实质上减轻基层还贷压力。

这次的调整虽下调了利率, 但执行时间从2000年8月开始, 产生的结果仅是减轻了我省前期还贷压力, 2000年这一年还贷数额从原来的3 485万元降为2 367万元, 比调整前减少1 118万元。但由于8年宽限期的利息仍执行原利率, 且实行利息本金化, 贷款期延长了, 延长的年限也要交付利息, 从总体上看, 此次转贷条件的调整仅使我省少还利息130万元, 因此, 我省项目单位还贷负重依然。在此次调整中受益最大为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省份, 如四川省项目林被列入天保工程, 世行债务实行停息挂账政策。

3.偿还期再次调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还贷压力。

此次调整力度较大, 我省该项目共减负达3 499.97万元人民币 (外币部分按现行汇率折算) , 其中:应减免已到期利息1 053.04万元, 拟减免未到期利息931.50万元, 汇率风险补贴1 178.19万元, 重点公益林停息挂账债务337.24万元。由于此次调整从2004年开始执行, 因此我省已超额完成到期还贷任务, 已还2.25亿元 (其中:人民币部分1.85亿元, 外币部分448万USD, 折0.4亿元) , 还贷率为109.76%。可以看出今年还贷压力不大, 正好遇上今年百年不遇的雨雪冰冻灾害, 这次调整可以说是及时雨, 但今后的还贷工作仍任重道远。

二、目前项目还贷依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基层单位还存在的困难

1.基层单位负重依然。

10年还贷历程对基层单位而言是一种煎熬, 一年两次的世行债务到期日就要筹措资金及时归还, 否则就要受到上级财政预算扣款。从偿债资金来源看, 并不是依靠项目本身收益来偿债, 而是县林业局征收的育林基金或其它林业专项资金, 有的育林基金还不够还贷, 县里只能扩大还贷面, 在采伐林木办证时向全县林农增收专项世行还贷金, 造成没有还贷义务的林农也要参与还贷, 既掠夺了基层单位扩大再生产资金, 又破坏了世行项目的良好形象。从偿债数额来看, 我省共承贷世行本金仅2.04亿元, 截止目前, 已归还世行到期债务达2.25亿元, 若从该项目为软贷款的角度, 我省已提前超额偿还项目全部的债务, 因此, 基层单位还要再承担今后7年0.88亿元的债务 (已扣除外汇风险补贴等) , 是不合理的。尽管财政部门可以通过上下级财政扣款的强制方式来保证各级转贷资金的回收, 以维护“国家主权外债信誉”, 但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县、乡财政以及项目业主来说, 这样做无异于“釜底抽薪”, 使得基层单位片面地否认了项目, 也容易滋生许多社会不稳定因素, 基层单位还贷压力依然存在。

2. 冰雪灾害使我省受灾县的还贷工作雪上加霜。

2008年初, 历史罕见的冰灾使我省北部山区的世行项目林遭到严重破坏, 且该地区是项目分布的主要地区, 受灾面积较大, 达3.79万hm2, 占项目总面积的23.86%, 共造成6.07亿元经济损失。特别是个别县所遭受的损失是毁灭性的, 项目林整片倒伏、折断, 使即将成林的项目林毁于一旦, 项目单位失去了后期还贷来源的保障, 项目后期还贷形势相当严峻。

3.项目单位面临后续经营和还贷双重资金压力。

项目在设计之初就仅考虑项目建设期的资金来源, 而对于后期长达10多年的抚育管理资金缺乏配套跟进。进入偿还期后, 造成项目单位为了完成到期的偿债任务, 千方百计筹措资金还贷, 而对于急需抚育管理的项目林由于没有资金支持而疏于管理, 使原先良好的林分出现退化现象, 加剧了今年冰灾造成项目林损毁严重情况。

(二) 原因分析

1.转贷条件与林业生产特点不相符合, 掠夺基层单位扩大再生产资金。

按照转贷协议规定, 项目从实施的第9年开始分17年归还贷款, 宽限期仅8年。而该项目培育主要树种为杉木、马尾松等, 林木生长周期长, 其生长期一般需要20-25年才进入主伐期, 因此项目还贷开始时项目林尚处于中幼林阶段, 项目本身没有收入, 只有林业部门内部综合调剂, 掠夺单位扩大再生产资金。因此, 收益期与还贷期不一致, 宽限期过短导致还贷困难。

2.项目资金成本高, 加重了项目单位还贷压力。

在已归还的2.25亿元债务中, 本金仅为0.81亿元, 而利息则高达1.36亿元, 占总额的60.44%。利息的特点是前期高后期低 (本金等额偿还, 后期本金总数越来越小) , 从今年调整转贷条件中就可以看出, 2004年至今共计4年8期应减免已到期利息达1 053.04万元, 而从目前至2017年还有7年15期拟减免未到期利息仅931.50万元, 就象住房贷款一样, 偿债到了后期所付利息已不多了, 后期偿债金额中本金所占的比重大。从以上分析看出, 项目前期支付的偿债金额中利息占了六成多, 改变了世行贷款的扶助性质, 将政策性贷款转变成了商业性贷款, 不符合世行提供贷款的初衷。这对于林业这样一个周期长、风险高、收益见效慢的弱质产业而言, 是难以承受的。因此, 资金成本高是造成项目债务重的主要因素之一。

3.项目县经济实力差, 林业部门“综合还贷”乏力。

项目造林单位主要分布我省北部山区, 绝大多数为山区财政转移支付贫困县。根据调查, 实施该项目的25个项目单位, 除省国有林场管理局外, 其它24个项目县均为财政转移支付县。各项目县、市的财政十分困难。加上林业部门可伐资源锐减、林业企业转型等, 使得“综合还贷”措施难以实行。

4.自然灾害破坏项目资源, 项目还贷失去保障。

林业生产周期长, 其所面临的自然灾害概率也大。我省是台风频发区, 1999年夏天一场台风就使一个县的项目林全军覆没, 还受到病虫害、火灾、盗砍滥伐的风险, 今年初的冰灾又是一个典型例子。项目单位既要筹措资金, 对受灾的项目林开展恢复生产, 又要四处筹措款项按时还贷, 苦不堪言, 否则就要受到财政预算扣款的惩处。

三、建议

1.豁免剩余债务本息, 切实减轻基层单位负担。

从我省项目还贷情况看, 国家已提前收回项目转贷本金, 加上基层单位所面临的实际困难以及林农对世行项目还贷工作的怨言, 应当豁免项目以后年度债务本息, 不再要求项目单位归还债务, 以切实减轻基层还贷压力, 不再剥夺基层单位扩大再生产资金, 让基层单位有资金投入灾后重建以及对项目开展抚育管理工作, 来巩固项目前期造林成果, 实现项目目标。这是符合当前国家政策、符合当前国家经济实力的, 是切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精神, 也是减轻“三农”负担的一项重大举措, 更是遵循世行贷款扶贫的宗旨。

2.构建贷款项目保险体系。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台风、火灾、冰灾都给林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同时林业的经营周期长, 遭受自然灾害的风险高, 一旦遭遇自然灾害, 常常负债累累。而我国现在还没有相应的保障补偿制度, 这就增加了林业经营的风险, 严重影响了林业生产者的经营积极性, 同时也严重阻碍了林业的发展。应学习国外的做法, 建立林业项目保险体系, 以抗御项目实施过程中遭受自然灾害的风险, 确保项目实施的保障机制, 提高基层单位承贷的积极性。在实践中应加快建立适合林业和林业企业发展的林业保险体系, 增强林业企业融资的抗风险能力。应构建政策性林业保险为主、商业性保险为辅的林业保险体系。成立隶属于政府的政策性林业保险公司, 允许商业性保险机构经营林业保险业务, 与政策性保险公司开展合作和竞争;组建全国林业再保险公司, 通过再保险机制分散风险, 并对林业保险经营者的亏损给予补贴。

3.应注意选择适合林业生产特点的信贷产品。

今后营造林贷款项目应注意选择适合自身生长周期的金融产品, 如目前高速发展的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建设年限需5-8年, 较符合当前银行的长期贷款品种, 这样项目有望在还款期到来之前产生效益, 那么贷款就不会对项目单位的财务状况造成太大的负面影响。金融机构也应积极寻找适合林业发展长周期的资金来源, 如大径级优质材培育需25-40年, 与养老保险金的交纳年限吻合, 二者通过制度政策相结合, 既解决了林业资金不足的难题, 又为养老保险找到使用出路, 可以说是优势互补。

参考文献

[1].林榕, 蔡剑锋.世行贷款林业项目的债务问题与建议[J].福建财会, 2004 (5) :7-9

[2].方荣杭.世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还贷问题探索[J].林业财务与会计, 2002 (10) :30-31

房贷升息2月余,变现?还贷? 篇9

商业住房贷款优惠利率的取消、公积金贷款利率和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的调升,直接影响了房产投资者的收益,此举时隔2月有余,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已然显露。此时,投资者应该平复心情,仔细思量以下两个问题。

是否选择变现

目前,在上海、杭州等国内一些经济发达城市,个人房产投资以买卖房产赚取价差为主,而不是以出租来获取长期收益。房贷利率的调整可能会导致未来房价在一定程度上的下跌,特别是那些高价位、高回报的房产项目,面临价格下跌的风险更大一些,危及到投资者的收益。

等待时机的王小姐

以较低价位购进房产的投资者,按目前现行的市场价格出售房产,将会赚取不薄的投资收益。王小姐2003年底在上海的徐家汇以7500元/平米的价格按揭10年购买了一套120平米的套房,目前该住宅区的房屋均价已攀升至10000元/平米。如果此时王小姐出售该套商品房,就能获利大约30万元。但是,从目前房产价格来看,北京、上海等城市还有上升趋势,王小姐在房屋均价达到12000元/平米时出售就能获利50多万元,即使房价下跌也不会跌到原价,与加息后每年多支付744元的利息(利率为5.27%时,月还款6778元;利率为5.51%时,月还款6840元)相比,诱惑仍然很大。所以权衡收益与风险,王小姐准备等到时机更佳时变现。

及时出手的曾先生

曾先生可不这么认为,他在杭州富春山居贷款200万元购买了一栋价值300万元左右的别墅,如今可以售到400万元。曾先生认为,在国家限制高价位房产投资的政策环境下,高价位房产已处于顶峰,在不久的一两年内,高档别墅的投资价值可能会有一个较大的回落。即便是房价不回落,银行房贷利率的提高,也令曾先生有些吃不消。利率调整前高档住宅房贷利率5.31%,调整后达到6.12%,曾先生所借的20年200万元贷款将多付22万元左右利息(利率为5.31%时利息1250562元,利率为6.12%时利息1473181元)。而曾先生认为他的这套房很难再升值20万元,何况日后的房贷利率还可能远在6.12%之上,所以准备及时出手。

是否提前还贷

3月份房贷利率的调整,实质上是继2004年10月29日央行上调房贷利率0.27个百分点之后,再次上调房贷利率。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房贷利率至少提高了O.47个百分点,且房贷的预期利率还在呈上升趋势。利率上升就意味着利息支出的增多,因此,有不少投资者已经开始在盘算着提前归还住房贷款了。但在目前的环境下,是否应该提前归还银行贷款呢?

月供增加

虽然整个还款期内所支付的利息大幅增加,但从每月所增加的月供来看,并不是很多。以50万元30年期的房贷为例,平均每年增加了1205.86元的利息支出,平摊到每月只增加了100元左右。而根据房贷的政策,贷款利率实行每年一调的方式,这意味着目前正在还贷的投资者,从2006年1月1日开始才需要多付利息。

利率比较

从目前银行的商业性贷款品种上来看,住房贷款是利率最低的贷款品种。借款者若是出于避害冲动,用暂时闲置的资金归还了住房贷款,遇到新的投资项目而需要向银行申请非住房类贷款时(此时已失去了办理第一套住房贷款的条件),就不得不去支付更高的利息。我们这里以申请5年期的30万元消费贷款或是助业贷款为例,年利率为6.696%(目前银行的此种贷款利率一般都在6.696%~7.254%),比同期的房贷利率高出1.426%(6.696%~5.27%),即每年多支付的利息达4278元。

违约成本

当前,银行为了减少因贷款人提前还款而带来的种种不利,纷纷出台了对短期提前还款收取违约金的规定。各家银行对于1年内违约还款的罚金不尽相同,有的银行规定为“提前还款数额的一个月的利息”,有的银行的违约金高达提前还款额的5%,例如提前归还50万元的房贷,违约金就是2.5万元。

提前还贷别忘退保资金充裕或有其它投资项目需要提前还贷的投资者应该注意,向银行申请住房贷款时曾经缴纳了个人住房贷款抵押房屋综合保险(该险种的保费由银行在办理房贷时代保险公司一次性全部收取),因此,如果借款人确定提前归还贷款,不要忘记退保。退保时,保险公司会将未到责任年限的保费全额退还给投保人。但需要注意的是,个人住房贷款抵押房屋综合保险包括长期财产损失保险和还贷保证保险,提前还贷的借款人可以选择只退掉还贷保证保险而保留长期财产损失保险。在借款人还清银行贷款后,房屋保险的受益人就由银行变成了借款者,在发生险情后,就可享受保险公司的赔偿。

上一篇:原发性胆管结石下一篇:多重耐药菌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