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课堂

2024-12-08

轻松课堂(共12篇)

轻松课堂 篇1

十年的教学生涯使我深深感到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提高教学效率, 而调动学生的兴趣, 营造轻松课堂的法宝我认为缺少不了微笑。

以前我总是绷着脸上课, 认为只要学生怕你, 课上鸦雀无声, 学生学习的效率就越高。记得有一次在上《荷花淀》这课, 我要求学生站起来学学妇女说话的声调, 有一个胖墩墩的男生, 学得特别像, 加上那滑稽的动作逗得全班大笑, 我情不自禁地拍掌叫好, 随即课堂上充满了欢笑与掌声。课后有位学生悄悄地跟我说:“老师, 你笑起来真美!”此时我意识到老师的一个微笑对学生是多么重要。如果没有与学生心灵上的交流, 没有让学生感到老师亲切的一面, 那么处在精神高度紧张下的学生怎么能学好呢?美国一位著名心理学家经过实验得出这样的结论:信息的总效应=10%的文字+35%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试想我们的学生们在教师“冷若冰霜”的表情下, 学习效率会高吗?心理学研究认为, 一个人在愉悦的情绪状态之下, 能使神经中枢活动处于最佳状态, 充分发挥机体潜能。

因此, 现在每进教室我一定会调整心态, 带着微笑。微笑平和了我的心态, 笑对困扰, 排忧解惑, 享受生活所带给我的色彩斑斓;微笑营造了一种相通相融的氛围, 传递着我对学生的关爱、信任和理解, 心与心的距离缩短了。学生也以微笑回报了我———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气氛使师生在一种微笑的、和谐敞亮的交流中, 热情高了, 思维活跃了, 创造的潜力也涌现了。

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爱, 就没有教育。是的, 只有内心充满对教育事业的爱, 对学生的爱, 你才不会把不快带入课堂。面带微笑, 便会唤起师生心与心的对接和沟通, 营造出宽松和谐的气氛。学生就会消除顾虑, 畅所欲言。面带微笑, 态度和蔼进行教学, 就如同春风细雨滋润万物一样, 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德国一位教育家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的本领, 而在于鼓励、唤醒、鼓舞。”把“微笑”带进课堂, 也成了当今教育时尚的话题, 在课堂上, 教师的微笑, 无疑是给予学生的一种宽容, 一种理解, 一种自信……微笑是和蔼的体现, 微笑是亲切的象征, 微笑是师生交流的和谐方式。微笑是教师教学基本功内涵的自然流露, 它能给学生带来亲切感。灿烂的笑容, 可能赢得学生的爱戴, 给学生心里留下持久的影响。当你想激发学生的斗志, 当你想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 不妨轻轻一展笑容, 将胜过千言万语。作为教师, 在教育学生时, 千万不要吝啬你的微笑。

还记得蒙娜丽莎的微笑吗?那微笑甜美动人, 可亲可爱, 无不让人为之倾倒。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更何况我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 怎忍拉长了脸故作威严, 使学生有拘束之感、抵触情绪呢?一个点头、一个微笑就能营造出自由探索、积极进取、大胆创新的心理氛围, 让学生在体验成功与快乐中产生创新的动机和勇气。

尽管每个老师的外表不同, 但他们却都拥有相同的、亲切而又令人难忘的微笑。一名好老师, 应该用他的微笑去温暖学生的心灵, 做学生的知心人, 用他的微笑去收获成功。

微笑是架起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 是消除学生畏惧的良药, 是开启学生对教师信任的金钥匙!只有在这种状态下, 学生才能在课堂上充分体现自我。

轻松课堂 篇2

让语文课堂轻松一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把它列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之一,这是基础教育的美育任务在新课程培养目标上的体现。也可以说,基础教育课程在美育方面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曾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语文教学是美的,它的美是教材与教师集中的艺术体现,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美。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地成长,而且还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培养高尚的人格。教师要充分发现美的因素,及时引导学生去品赏。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对于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妙用导语感受愉悦美心理学研究表明:愉悦的情绪对学习有着明显的优越性,它能引起和保持学习的兴趣,给大脑带来清晰的状态。因此,适当得体的导语不仅能消除学生的疲劳,集中学生的精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给学生一种和谐愉悦的心理体验,感受愉悦美。人们都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一堂课的开头非常重要。富有经验的教师很重视导语的设计,他们善于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投石激浪”,往往瞬间就可勃发学生热情,引人入胜。精妙的导语能够调节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五彩缤纷的语文课堂。导语主要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文体来设计。它可以是一段风趣生动的语言,可以是一幅优美宜人的画面,可以是一段轻松明快的音乐,可以是一个蕴含哲理的问题,也可以是一次小小的活动。例如:在教学《惊弓之鸟》时,开篇就布疑设阵:“现在,空中飞着一只大雁,大家想想,用什么办法能把它打下来?”学生凭经验纷纷说,有的说用箭射,有的说用枪弹射……至此,老师首先肯定学生的回答是正确的。但话锋一转,说:“可是,古时侯有个射箭能手更羸,却只拉弓不用箭,嗖的一声就把这只大雁射了下来,这究竟是什么缘故呢?答案就在课文中,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看谁先找到答案。”导语巧设悬念,为学生进一步体验教材中的人物美起到一个铺垫作用,它强烈的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审美教学活动。二、把握诵读体会节奏美一节成功的阅读课,琅琅的书声总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称诵读为“美读”,他说:“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侯传达出来。”这告诉我们诵读要美,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情感,是读者与作者心灵相通。只有真正做到与作者同欢娱共悲切,才能情出肺腑,语同己出。吟诵的时侯,需根据文章的内容及自己的体会采用不同语调,而吟诵的方式既可以是教师的范读,学生的个别读,也可以是学生齐读。这需要根据文章抒发的情感而定。大体说来,情感低沉、缠绵柔缓的文章,宜采用个别读,从而体会到节奏的阴柔美。而激昂、热烈的文字,则宜采取集体诵读,从而体会节奏的奔放美。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要重视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学生与课文之间架起感情的桥梁,否则难有理想的效果。例如《五彩池》一文的朗读指导。如果学生对五彩池的美感知不足,体验不够。而老师从技巧方面指导朗读,是达不到效果的,必须激发起学生从心里去体会五彩池的美,才能在读中表现出五彩池的美。实践证明,学生在抑扬顿挫、高低起伏中,领会了文章的思想内涵,表达技巧,同时又体会到课文的情感美,享受到节奏美,受到美的熏陶。三、放飞想象,品味意境美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与所描写的景物融为一体所达到的一种艺术。在语文教学中,对意境的品析最容易引起学生心理的共鸣。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仅限于把自己对意境的理解强加给学生,却忽略了引导学生对意境的体验,忽略了由此领会到的想象美。要领会意境,就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下,抓住作者所描写的景物,结合作者的情感,联系自己的阅读经验,放飞学生的想象,让学生深入作者所描写的意境之中,这就是想象再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以作者的思想情感为径,以作者描绘的景物为纬,让想象的翅膀任意飞翔。例教学《五彩池》一课,课文的第2自然段和第3自然段写了五彩池的形状大小和池水的颜色,,其课文意境优美,我在让学生学习了语言文字后,我放了一段五彩池风光的录象,让学生置身于美的意境中,从而扩展思维想象五彩池的美,正是通过想象,让学生感受到了意境美。而在感受意境美的同时,学生也会回味欣赏意境美的过程,这就是想象美。四、教学机智回味幽默美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艺术与教学中各种偶发因素巧妙结合,便会呈现出一种教学机智,而幽默的教学机智往往可以活跃整个课堂。前苏联教育家维特洛夫这样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例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执教《小稻秧脱险记》一课。文中讲到杂草被喷雾器大夫用除草剂喷洒过后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有一个学生读这句话时声音很响亮,于老师笑了笑说:“要么你的抗药性强,要么这除草剂是假冒产品,我再给你喷洒点。”同学们都笑了,该同学也会心地耷拉着脑袋有气无力地读了起来。我们不难看出,这一招显然要比直接告诉学生怎么读要高明得多。古人就很重视“笑侯”,即引笑时机。因为它是幽默机智是否奏效的关键。正如相声艺术一样,“包袱”要抖在最关键处。在教学中同样重要,它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同时也让学生享受到了教学机智的幽默美。五、问题设计放得开新课程一直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充当一个主持人的角色。事实证明,问题的设计不仅关系到教学内容的落实,更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个性的发展。在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时,我先让学生自己根据课题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学习课文内容,自主合作解决一些主要问题,如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至于“他是哪里人”、“他就一个人吗”、“他的工资收入有多少”等等,我则放到了课外,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学习语文,增长知识。六、尊重学生,感受成功学生对问题的不同理解,不仅是他们对课文内容的不同感悟,也是他们不同生活经验的积累。我们要充分尊重他们的独特体验,为他们创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其中,在讨论“老人累不累”、“环境美不美”与“三十年后是否能喝到老人的这杯浓茶”时,我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让他们说出各自不同的感受,发表不同的观点。例如,一个学生说:三十年后,我们能喝到老人的这杯浓茶。因为老人豁达开朗,加上天天坚持锻炼,他的身体非常健康,再说,现在我们国家的百岁老人也越来越多。另一个学生说:我认为喝不到。因为老人生活艰苦,加上他本来就瘦,可能营养不良,况且七十岁了,还要干这么重的体力活,他能吃得消吗?总之,语文教学是多方面因素有机的统一。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来感染学生,让课堂轻松一点,使学生在美的世界里徜徉,在轻松的环境中成长。

和谐课堂 轻松教学 篇3

一、创建和谐的教学氛围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自身发展的主体。我们的教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发展性活动过程。要达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师生之间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关系。我们就应做到热爱每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上,不再是单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引导”学生进行“发现”性学习,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减少学生对老师的畏惧感、紧张感,使其思维能在轻松的氛围中自由地驰骋,充分发挥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学生之间建立友好、团结、互助的关系也是教学氛围和谐的一个关键。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知道,班集体就如同一个小社会,大家要学会在这个社会中与人和睦相处。同时又教育学生,班集体更像一个大家庭。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应该情同手足、亲如兄弟姐妹,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鼓励,摒弃自私的、保守的、瞧不起人的不良风气,形成奋发向上的学习气氛,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从而更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我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学习方式,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学习阅读。阅读中理解词语可以运用工具书,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也可以紧扣上下文;背诵积累时,或采用先理解每句话的意思的方法,或采用体会语句叙述的顺序的方法,或抓住关键的词语的方法;感悟语言时也还学生以自主权。如教学《林海》一文时,有的同学就能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话进行欣赏揣摩。这样,每个学生的阅读都是积极的、主动的,因而学生很快就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为了彻底解放学生,我还打破传统的课堂组织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组合,共同探讨问题,合作解决问题。如教学《鸟的天堂》一文时,我就鼓励学生说:“同学们,一棵大榕树为何有鸟的天堂的美称?它为何如此伟岸壮观呢?你想跟谁一起探究呀?大家可以选择好朋友,也可以选择老师一起探究。”这样,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唤醒了学生的自主意识,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投入到阅读实践中。

三、教学生学会质疑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要重要。因为提出一个问题是创新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动力。课堂上要学生们思考,必须先教会学生质疑。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不断地质疑,从提简单的问题开始,并适时启发、引导。当学生提出疑难时,我们就启发学生主动讨论,组织学生认真剖析,去伪存真,抓住本质,把握重点,攻克难关。这样把质疑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逐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使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只是听者、答者,而是自主学习者。

有一次我在讲解短文《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时,我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雄日为什么手捧空花盆?国王为什么选雄日当继承人?大部分学生通过读书讨论后很快找到了答案。这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雄日捧的花盆不是空的。”“为什么?”我虽然不明白他要说什么,但仍用鼓励的眼神望着他。“因为雄日诚实,所以他种的花是美丽的心灵之花,他的花比那些孩子的花美丽一百倍。”说的多好啊!这时又一个学生站了起来说:“老师,我想说说我自己。”我微笑着点头。“有一次考试,我只考了78分,老师叫我们回去让家长签名,这是我考得最差的一次,我害怕爸爸骂我就请同学给我签,我也不诚实,以后我要象雄日一样,做个诚实的孩子。”我高兴地说:“你知错就改,也是诚实的孩子。”这时,一只又一只小手举起来,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谈论着,发表着自己的见解。

让政治课堂轻松起来 篇4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形成概念的方法,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多年的教学生涯中, 我体会到, 政治课堂气氛要轻松, 除了扎实的基本功之外, 教学语言上尤其要注意三个方面。

首先, 语言要有节奏感、音量要适中

上好思想政治课, 要熟悉教材, 把握好学生的思想脉搏, 更为重要的是必须掌握好语言这门艺术。美国一个心理学家曾说过:“在教师的许多特性中, 声调占着一个重要的地位。”因为声调变换直接关系到讲课的效果。教师讲课声调的抑扬顿挫, 能给学生一个良好的音与声的美感、讲解的美感, 也就是语言艺术的美感作用。因为总是平淡低沉的声调容易使课堂气氛沉闷, 总是高亢的声调影响学生思考, 容易引起疲倦。讲课的声调符合学生的思维活动规律, 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中, 音质的优美准确可以提高语言的感染力, 鼓动力。教师讲课时的话音标准, 口齿清楚, 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 时轻时重, 声情并茂, 兴趣盎然, 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把整个课堂气氛调动起来。特别是语言的生动形象性, 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力, 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能很快地进入一个美妙的境界, 听课效率大大提高。教师拥有深厚的语言艺术功底, 同时也是树立教师本人人格魅力的外在表现。

为了达到这一效果, 我平时努力跟同事学习驾驭语言的技巧, 朗读练习, 还与周围的人常进行语言交流, 精心备课等。而且在提高表达能力的同时, 要求自己尽量把教材烂熟于胸, 讲课时才能挥洒自如。

其次, 语言要幽默、生动

曾听一位教育家说过:幽默是教育最主要的, 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幽默是情感、学识、灵感的结晶, 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教学中, 教师适当采用诙谐的故事、幽默的语言可以让教学富有生机, 让课堂充满快乐, 使整个教学过程达到和谐、充满情趣的美好境界, 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这样不但会给学生增添欢乐, 在快乐的气氛中领略知识的真谛, 而且使自己的语言更具魅力, 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幽默意识。

很多老师都有相同的感受:学生特别欢迎有幽默感的老师!如讲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一节时, 就目前一小部分高年级学生吸烟的现象, 对学生诙谐地说“饭后一支烟, 赛过活神仙!你们中间一小部分同学在过着神仙般的生活啊!”学生笑了, 当然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而生动的授课语言是使教学产生魅力的重要因素, 它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辨别力, 会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再次, 适当运用教学机智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育技巧的重要特征之一, 就是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 有了这种能力, 教师才可能找到避免刻板的方法, 才能估量当时情况的特点, 从而找到适当的手段并且正确地加以运用。”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 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 他们不可能按教师预先想好的同一思维轨道运行。课堂气氛越是活跃, 学生越是勤于思考, 出现的问题就会越多。这些问题中, 有些是我们事先没有预想到的, 这时教师运用教学机智, 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尴尬, 把学生的注意力拉回教学上来。

有一次, 我在讲“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时, 角落里几个相邻的学生正在高兴地说话, 马上分散了部分学生的注意力。为了使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来, 我不得不停下讲课, 又等了一分钟, 见他们兴致正浓, 还没停下的意思, 我对他们说:“你们有言论自由, 不错, 但在课堂上, 这种权利的行使就妨碍了其他同学的正当权利, 也就是学习的权利, 如果大家都这么做的话, 那我们的课还能继续上吗?”这不仅成功地警告了说话的学生, 而且把全班学生的注意力转移过来了, 使得那些讲话的学生内心怀着歉意继续听课, 课堂确实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以后的教学过程中, 这种情况基本不再出现了。

当然, 课堂教学过程中, 我常常平等地和学生对话, 提问时常采用“请”, 而且适当给学生自由发言的机会, 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且不失有序的民主的课堂氛围。

如何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篇5

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如何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呢?从课堂教学过程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课堂教学开始前。上课开始前,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学生喜欢的音乐,带领学生唱唱歌或带着学生做一做游戏,这样,不仅让学生从课间的活动中进入学习状态,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课堂上。

1、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在辅助教学的活动中,通过图像、声音、动画、游戏等形式,给学生直观形象、生动新鲜的视听感受,对具有强烈好奇心的学生来说,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恰当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景,必将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总之,通过创设情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开启学生兴趣阀门,诱发学习兴趣,促进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

2、精心进行教学设计,以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对教学内容感兴趣,才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才能营造积极主动的课堂气氛。因此,老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让学生感知课文后,分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在小组探究过程中,兴趣浓厚、气氛活跃。这种教学设计,给了学生选择内容的空间,给学生合作的空间,给了学生发言的空间,因而激发了学生兴趣,不但营造了良好课堂气氛,而且突破了教学难点,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收到了极好的学习效果。

3、游戏活跃课堂气氛。

小学生天性好玩、贪玩,对于游戏有很强烈的兴趣。因此,教师将学与游戏结合,学生对喜欢的东西学得就快,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游戏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感,快乐、有效地学习语文。

教师在课堂创设游戏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来选择,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恰当的手法表现出来,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其中的乐趣。教学中我们常采用的游戏有以下几种:①找朋友。教师用卡片制作成相对的正反义词、汉字组合、拼音的生母与韵母等,让学生拿着其中一张去找另一张。一学生说:“找呀找,我的好朋友在哪里,谁是我的好朋友。”与其他学生的卡片对上了就说:“我是你的好朋友。”找错了就说:“错错错,赶快去找好朋友。”②逛超市。教师让学生把搜集到的标有汉字的商标、广告和自制的卡片放在桌子上,学生分组去的柜台逛,比比谁的收获多。游戏要求学生能正确读出桌上的识字材料,这个游戏检查了学生的课外识字情况,又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③猜猜猜。让学生看动作猜词语,看口型猜字母,讲故事猜谜语等。

4、动手操作调动课堂气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从脑的结构看,人的大脑皮层的各种感觉和运动部位中,管手的部位所占面积很大,所以手的运动能使大脑的很大区域得到训练。动手操作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参与,手脑结合。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激发了学生对操作活动的兴趣。

动手操作建立学生的表象思维,是学生的直观学习,把书本内容生动化,让语文学习更加形象,课堂学习气氛不再是讲和听的形式。比如,学生在课外进行剪报活动,把用到的知识、语句剪下来,增加了记忆,将学习变成了一种布满情趣的活动课。

5、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努力创设民主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勇于参与课堂教学,是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课堂教学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让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使学生的身心和谐地发展,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每个教师都应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

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教导学生:教师不是万能的,教师也会犯错误;在很多方面,同学们并不比老师差。例如在电脑方面,我就要虚心向你们学习。我们师生之间是互教互学的关系,好学生应当敢于质疑。在这种坦率的学习气氛中,教师非但不会降低自己的威信,反而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敬意。师生之间的关系会更和谐融洽。

6、充分发挥讨论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促进学生智慧潜力的开发和激发。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堂讨论,创设让学生有话愿说的情境。对于某一问题,只要能摆出充分证据,完全可以各抒己见、自由发挥。有时学生的讨论超出了教学范围,有时甚至影响了教学进度,也应该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哪怕有些看法在教师看来是幼稚的,荒谬的。我们也要让他们把话说完。在教学中,我深刻地体会到: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和谐、活泼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使每个学生的智慧潜力、个性特长都能在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得到发挥,让学生乐学。指导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会学,对学生讨论中争议大的问题答疑、解惑,使学生逐步进入善学的境界。

7、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好,彼此心理相容,教与学双方都会沉浸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之中。教师讲解激情满怀,生动传神,学生学习全神贯注,兴趣盎然。反之,师生关系不融洽,学生必然会感到一种心理压力,教师教学也不能得心应手,课堂气氛势必沉闷、呆板。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创造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的基础。平日,教师要注意深入到学生中去,和学生打成一片,交知心朋友,建立起深厚的师生感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亲切的眼神、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来缩短师生心灵的差距,真诚地关怀和帮助每个学生,充分尊重他们,信任他们。要允许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允许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允许学生质疑问难,对他们充满爱心、关心、热心、耐心和信心,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教”。

“问”,让课堂轻松有趣 篇6

关键词:课堂提问;思维;兴趣

小学数学课堂是问题的天堂。妙趣横生的“问题”,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切中要害的“问题”,突破重点难点,活跃学生的思维;循序渐进的“问题”,疏通学生的疑惑,发展学生的能力;灵活开放的“问题”,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自信,激励学生主动创新。由此可见,课堂问题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课堂效率。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问,要遵循下面几个原则。

一、以问激趣,问题要能创造情趣

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性和精密逻辑性相结合的科学。如何让活泼好动的小学生对抽象严肃的数学学习充满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从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入手,使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寻找答案,在快乐中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先用多媒体设计问题情境:小熊骑一辆正方形车轮的自行车、小象骑三角形车轮的自行车、小猴骑圆形车轮的自行车来参加动物王国骑车比赛。它们同时、同地、同向出发。这个情境本身就充满了娱乐性,这时我问:“它们谁先到达终点呢?”这一问,就把一道生硬枯涩的数学题变成了一场趣味横生的生活游戏,课堂顿时活跃起来,小学生对数学的探究性也被激发了出来。

二、以问点睛,问题要能引导思维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学生发“愤”求“知”,但又不能立刻“知”,思维处于“困惑”之时,教师适时提问,进行恰到好处的“点睛”,会使教学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首先复习了分数单位及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法则,然后给出两个异分母分数让学生自己组合加减算式,并算出结果。过了一段时间,有的学生算了出来,但结果错误,有的学生虽然算对了,可是计算过程非常啰嗦,有的学生却一筹莫展,无法找到结果。这时,我问了这样一个问题:“6米+5分米等于多少呢?”学生的思维一下豁然开朗了,有的学生忙着找分数单位,有的学生低头计算,还有的学生抑不住兴奋喊起来“先统一分数单位再计算”……这一提问,起到了点睛的作用,轻轻松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以问解惑,问题要能疏通疑惑

当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距离,教师提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时,我们就要围绕一个中心,设计一系列的小问题作铺垫,慢慢地把学生的思维提到一定的高度。

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我问:我们学习过哪些图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学生很快地答了出来。我又问: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学生想了一会儿后,我又说:这些推导过程有什么共同点?学生答:将新的图形转化成为已经学过的图形。这时,我又说:你们能将一个圆等分成8份、16份、24份吗?能把分成的小图形拼成学过的图形吗?学生开始动手操作,大多数学生很快就将圆拼成近似的长方形。在此基础上,我问:拼成的近似长方形与圆有什么关系?怎样算出这个近似长方形的面积?学生小组合作,共同探究,一会儿就算出了近似长方形的面积。在此基础上,我轻轻一点,水到渠成推出了圆的面积公式。

四、设问有类,问题要能照顾全盘

问题的设计不能死板,答案也不能绝对化、单一化。我们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出灵活开放的问题。首先,问题所涉及的知识面要宽,不局限于本节内容,学生联系已有知识可以找到答案;其次,问题答案要具有开放性,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整理复习”时,复习完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个长方体长为10,宽为5,高为5,单位自己设定,可以把它想象成生活中的一个物体,同学们自己提个问题。学生一下子兴奋了起来:

生1:定做一个长10分米、宽5分米、高5分米的木槽,至少需要多少木板?

生2:制作长10分米、宽5分米、高5分米的不锈钢框架,需要多少不锈钢铁皮?

生3:一个长10厘米、宽5厘米、高5厘米长方体塑料盒,它的体积是多少?

生4:一个长10分米、宽5分米、高5分米的玻璃鱼缸,水深30厘米,放入一些鱼,水面上升到3.2分米,这些鱼的体积是多少?

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我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做答。每个层次的学生都积极动脑解答,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分层设计问题,让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跳一跳”,就能把果子“摘下来”。

总之,课堂上提问的方式方法要多样,问题的设计、提出的时间都要恰到好处,这样,一节课的精彩就会随处可见。

轻松课堂 篇7

一、设好问, 教师首先要多挖掘教材, 吃透教材

我们知道备课是前提, 上课是中心, 备课是上课的基础, 所以备课在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 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等。教师要吃透教材, 课堂要达到明确的教学目标, 把握重点, 突破难点, 要预设上课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准备处理方案。教师要仔细研读教材, 挖掘一些常人看不到的知识点, 达到课堂高效化、轻松化。

二、设好问, 教师在提问题时不在多, 而在于精

只有教师课前备好课, 才能使所提的问题有的放矢。如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草船借箭》就可以让学生找出文章描写诸葛亮、曹操、周瑜、鲁肃等人物形象的句子, 找出通过环境、心理、外貌、动作、神态等描写人物性格特征的句子;六年级语文上册《穷人》我们就可以让学生画出可以体现桑娜夫妇善良、关心他人的品质, 找出哪些可以体现人物内心活动的动词。《再见了, 亲人》这一课就有很多动词可以体现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依依不舍的感情, 让学生找出体现他们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深情厚意。所提的问题必须是有用的, 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有的是锻炼小组合作精神, 问题应该就有创造性和思考性。刚刚我举得这些课文的例子都是只需提一两个经典的问题, 而不需要罗列一系列问题叫学生回答的。打造高效课堂, 就需要我们教师巧妙地提出问题。

三、设好问, 务必抓住实质紧扣中心, 富有趣味

设好问还要注意提问题的趣味性和紧扣主题。比如学习《金色的鱼钩》一课时, 我们要学生找到体现课文主旨或中心的句子, 这一问题就紧扣中心。另外, 我们在这一课找出可以体现老班长精神品质的句子时, 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快速找并有感情的读出来, 或是分小组找, 看哪个小组找得快、找得准, 再给予一定的奖励。

巧妙设问是点明课文中心的重要途径。在语文课堂中, 教师要借不同的问题来呈现我们的语文课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问题发挥到实效, 呈现精彩课堂。

参考文献

如何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篇8

为了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愿学、乐学, 我在多年的课改实践中作了以下三方面的探究:

一、宽松和谐激趣法

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并将在师生沟通时起到重要作用。在讲授《列夫·托尔斯泰》一文时, 学生对文中写托尔斯泰的眼睛“这对珠宝有魔力, 有磁性, 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 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无法理解, 我就引用同学们正在看的《西游记》激起兴趣:“难道托尔斯泰的眼睛能像太上老君的宝葫芦、像金角大王银角大王的金角一样能把世界上的物质吸进去?”得到齐声否定后, 我又问:“我的眼睛能把语文书吸进去吗?”学生答:“不能。”我一本正经地说:“我说我能!我能通过眼睛把这本书的内容记到我的脑海中去。”望着我“抓起”“塞入”的手势, 同学们会心大笑。接着再让学生领会了什么是“放出准确无误的频波”, 最后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要学生自己概括对该句话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直至铃声响起还意犹未尽。只有在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中, 创造力才能得到开发, 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语文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语文的魅力在于此, 语文课堂的活力也在于此。同一问题, 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素养、心理状况等等的不同, 得出的答案可能是千差万别、异彩纷呈的, 这就是创造力的表现, 也正是我们要悉心呵护和着意培养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 建立新型的民主交流、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 多给学生展开想象的时间和空间, 多给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和自由;重视语文课堂教学氛围营造方法的灵活运用。

二、赞扬欣赏激趣法

人类本质最殷切的需要就是渴望被赏识。老师要关注学生成长的每一点进步, 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清代学者颜元也说过:“数子一过, 不如奖子一长。”同学的掌声, 老师的赞扬, 小小的奖品, 都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力量源泉。课堂上笔者采用多种表扬方式:或用赞许的口吻———“你说得真好!”“你的想法真棒!”“你想象力真丰富!”;或用亲切的动作———拍拍肩膀, 轻轻一点头, 微微一笑。每节课尽量多赞赏学生, 不光赞赏一个两个, 而是赞赏一群一批, 甚至全班;不是虚伪的应付的, 而是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可以说, 赞赏出创造力, 赞赏出学习兴趣, 赞赏出进步的学生, 赞赏出有特点的学生。通过赞赏融洽了师生关系, 活跃了课堂氛围, 激发了创造热情, 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能力养成起着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

三、教师魅力激趣法

一副自然大方亲切随和的教态, 一身时尚端庄搭配得当的衣着, 一手龙飞凤舞刚柔相济的书法, 一口字正腔圆抑扬顿挫的普通话, 一段声情并茂慷慨激昂的朗诵, 一句委婉动听相得益彰的轻唱, 都能体现一位教师的魅力, 都会对学生的注意力具有无形的控制作用, 对学生的审美情趣具有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 从而激发起学习兴趣, 焕发课堂活力。语文教师要将学生带入美妙的文学殿堂, 最重要的还得用语文的真正学识去感染学生, 使其受到熏陶。或宏论滔滔, 妙语连珠, 或精点略评, 字字珠玑, 让学生如饮甘醇, 定会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教师不仅要熟悉教材, 对典范的名篇佳作记忆成诵, 而且应形成自己钻研教材的真功夫, 能给学生以艺术熏陶与美的享受, 真正成为学生求知与做人的良师益友。语文教师出色的艺术审美能力与艺术创新能力, 有助于激活课堂气氛, 使课堂充满朝气与生机, 因为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与点拨下, 能够从教材的字里行间发现各种静态美、动态美、形态美、色泽美、韵律美, 能够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到教材横生的情趣。不仅如此, 教师匠心独运的板书设计也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熏陶, 从而激发起学习语文的兴趣, 焕发出语文课堂的活力。

转变学习方式构筑轻松课堂 篇9

一、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要我学”还是“我要学”, 是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的分野。学生学习的动力, 有外在的, 也有内在的。家长的嘱咐、教师的督察、同学的竞争、学习的奖励等, 都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但是这些都是学习的外在动力。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内在动力才是产生有效学习的关键。一般说来, 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 要求他们用实现人生价值作为学习的主要内在动力是不现实的。对于小学生来说, 最好的内在动力是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求知的欲望, 是对学习内容本身的兴趣。为此, 教师要通过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借助问题和任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变“厌学”为“乐学”

心理学告诉我们, 学生学习效果与其自身的情绪有很大关系。情绪高涨时, 脑神经处于兴奋状态, 对信息的加工处理就敏捷, 理解、掌握知识就快。反之, 如果学生心情烦躁, 情绪低落, 大脑处于半抑止状态, 对外来的刺激反应迟缓, 接收知识被动, 学生效果就差。小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处于成长发育期, 营造生动活泼, 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让他们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 调动内在的积极因素, 有利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让学生有所乐, 乐而学, 学而乐, 越乐越学, 越学越乐。

三、变“死学”为“善学”

教育家陶行知指出:“教育是什么, 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 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式, 合作式和探究式三大学习方式。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堂教学活动主张学生主动参与, 主动获取, 自主建构, 自我评价, 自我发展, 而要做到这一点, 就必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为良好的学习习惯, 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提高学习效果。

在教学中, 教师要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 创造条件, 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等思维能力。在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时, 特别要注意对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培养。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不断提高, 学生的“死学”才能变成“活学”。

四、变“学会”为“会学”

常言道“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按照现代学习论, 学会学习是每个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觉学习、学会学习的积极性, 不仅让学生学会知识,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意识、习惯、能力和方法已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 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自主学习的必备条件。教学生学会学习比教知识更重要, 教学生学会学比教学生学什么更重要。

追求轻松自然的深度课堂 篇10

一、寻找合适的话题切入,让学生的知识建构更自然

数学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多利用学生对生活的印象和体验,寻找数学与生活的最佳结合点,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和背景,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在品味数学,在主动探究,最后完成知识的建构。

例如,在“认识公顷”的教学中,我先出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课件,在图片下面的数据后设置需要填入单位名称的括号,然后与学生进行交流。

师:这些都是我们熟悉的物品,请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学生填好后组织交流,其中最后一个问题引起了争议)

生1:颐和园的占地面积大约是300平方米。

师:同意吗?(大部分学生表示同意,少数学生表示有不同想法)

生2:我觉得这个单位不合适,我暑假去过颐和园,那里很大,我们走了半天才走完。

师:那你觉得应该填怎样的单位呢?

生2:我觉得是一个比平方米更大的面积单位。

师:大家觉得他的说法有道理吗?

生3:我赞同他的意见,我也去玩过,那里面的湖面就很大很大,还有很多宫殿和山。

师:平方米也是一个大的面积单位啊。

生4:不够大。

师:为什么?

生4:300平方米只有几个教室那么大,还没有我们的操场大呢。

师:那你们知道或者听说过更大的面积单位吗?

生5:我知道“亩”这个单位,1亩田是很大的,有很多平方米那么大。

生6:我知道“平方千米”这个单位,我国的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

师:知道得还真不少,看来我们的确需要认识一个更大的面积单位了。你们知道吗,在计量比较大的面积时我们通常会用“公顷”这个单位。你们有什么想要说的?

生7:什么是公顷?

生8:1公顷有多大?

生9:我想知道1公顷相当于多少平方米。

生10:公顷和亩哪个大?和平方千米比呢?

师:看来大家对这个单位很感兴趣,那么下面请大家自己来向课本学习一下有关公顷的知识。

填写合适的单位是学生常见的问题。借助这样的问题,可以唤起学生对已有面积单位的印象,让他们建立一个面积是用来计量平面或者物体大小的单位的概念。而根据学生的现有认识,他们只掌握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这三种面积单位,在遇到“颐和园的面积是300()”的时候,他们只能选择平方米,但是有些对面积比较敏感的学生是有怀疑的,学生通过与生活中熟悉的操场的面积相比较,得出“300平方米还是太小”的结论,从而促使大家有了需要找到一个更大的面积单位的强烈动机。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去接触公顷这个单位,去尝试在已有面积单位的认识基础上建构公顷的概念,学生的学习就相当自然了。带着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他们就能从不同角度去学习、认识和挖掘“公顷”的核心内涵。

二、利用适切的问题引领,让学生的认识探索更深刻

除了直觉和环境可以支配学生的知识建构外,教师的引领作用也是不可小视的。在学生思维停滞的时候,在学生意识模糊的时候,在学生差一点就可以捅开窗户纸的时候,教师可以用最适切的问题来引领学生前进的方向。通过对问题的研究和交流,学生会从更多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从更深的层面来理解问题,从更多元的维度来建构知识体系。

例如,在“认识等式和方程”的教学中,学生在一些具体例子的作用下发现了等式的核心要素是“式子中含有等于号”,而方程的条件是在等式中能找到未知数。可是在随后的“试一试”中,很多学生在连线时将其中的一些方程只跟方程相连,不跟等式相连。其实这里存在明显的认知误区:他们将等式和方程看成并列的关系。于是,我抛出这样一个话题供学生交流: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或者方法来表示出等式和方程的关系。在一段时间的交流之后,很多学生对这两者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有了准确的定位。有的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示“是等式的不一定是方程,但是方程的一定是等式”。有的学生用画图的方法来表示,他们画出大小不同的集合圈来表示等式与方程,中间的小圈表示方程,整个大圈表示等式。这样的图一目了然地显示了两者的包含关系。

如果没有以上的问题引领,一些学生对于这样的两个概念确实是分不清的。而在问题的作用下,学生可以更慎重的思考问题,积极地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想,这样的问题就像一把火炬,照亮了学生探究学习的方向,让他们知道自己应该去探索什么,应该通过怎样的途径来探索。

三、营造宽松的交流环境,让学生的信息采集更便捷

合作学习是数学学习的重要途径,通过合作,学生可以拓宽视野,对照不同思维方式间的异同来去伪存真。同时,在与别人交流印证的过程中可以第一时间总结出得失,然后取长补短,推动数学认知向深处迈进。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自由交流的环境,让他们的信息收集更便捷、更高效。

例如,在“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教学中,我出示了这样的问题:一本故事书的定价是9.8元,比一本科技书贵2.4元,科技书定价是多少?学生在找数量关系的时候得出了几种不同的数量关系式,然后根据数量关系式来列出的方程也大相径庭。比如,有学生列出的方程是9.8-2.4=x,在交流中他们发现这样的方法其实就是以前的数学方法,只是套用了方程的形式。还有的学生列出的方程是9.8-x=2.4,在解这样的方程时他们犯了难,经过充分的交流,学生想到了解决的方法,一种是根据等式的性质在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x,这样就将方程变成2.4+x=9.8这样的常规形式,另一种方法是根据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关系得出减数等于被减数减差,从而解出方程。有了这样的交流做基础,在全班交流的时候许多学生建议我们列出的方程应该尽量避免这两种情况,我想学生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一定与他们自己的尝试和经历有关,也是他们真实的体验的展示。事实确实如此,同样的问题在列方程的时候确实有技巧,学习时我们不妨做个有心人,这样能有效地提升我们的解题效率。

营造轻松的语文课堂氛围 篇11

关键词:语文课堂;氛围;激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371-01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引起和维持人的注意力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一旦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本文从以下下几方面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宽松和谐激趣法

语文课堂要体现人文性的特点。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气氛是课改的一项重要任务。师生应是平等的合作者,要彼此尊重、互相信赖、互相合作,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师生之间才能形成互动、交流的对话平台,学生才能轻松愉快、活泼热情、兴致盎然地发挥想象力,以最佳状态进入语文学习,焕发出语文课堂独有的活力。

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并将在师生沟通时起到重要作用。上课开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唱唱歌,背背诗,这样,不仅让学生从课间的活动中进入学习状态,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学习作好铺垫。如果是借班上课,可以和学生课前谈话,如问学生“你贵姓”“老师想和你做朋友”“你吃过饭了吗?”等一些轻松活泼的话题,这样便能在极短时间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为新授课作情感铺垫。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明确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有在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创造力才能得到开发,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语文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语文的魅力在于此,语文课堂的活力也在于此。同一问题,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素养、心理状况等等的不同,得出的答案可能是千差万别、异彩纷呈的,这就是创造力的表现,也正是我们要悉心呵护和着意培养的。教师要放下唯师是从的尊严,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建立新型的民主交流、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多给学生展开想象的时间和空间,多给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和自由;重视语文课堂教学氛围营造方法

二、赞扬欣赏激趣法

人类本质最殷切的需要就是渴望被赏识。老师要关注学生成长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清代学者颜元也说过:“数子一过,不如奖子一长。”这都是讲赞扬欣赏的激励效用。 赞赏是廉价的,也是无价的。同学的掌声,老师的赞扬,小小的奖品,都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力量源泉。课堂上笔者采用多种表扬方式:或用赞许的口吻——“你说得真好!”“你的想法真棒!”“你想象力真丰富!”;或用亲切的动作——拍拍肩膀,轻轻一点头,微微一笑?每节课笔者尽量多赞赏学生,不光赞赏一个两个,而是赞赏一群一批,甚至全班;不是虚伪的应付的,而是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

三、动手操作激趣法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从脑的结构看,人的大脑皮层的各种感觉和运动部位中,管手的部位所占面积很大,所以手的运动能使大脑的很大区域得到训练。动手操作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参与,手脑结合。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激发了学生对操作活动的兴趣。动手操作建立学生的表象思维,是学生的直观学习,把书本内容生动化,让语文学习更加形象,课堂学习气氛不再是讲和听的形式。比如,学生在课外进行剪报活动,把用到的知识、语句剪下来,增加了记忆,将学习变成了一种布满情趣的活动课。

四、平等评学激趣法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具有最高裁定权,却忽视了学生的自评与互评,实质上也漠视了学生主体能动性的一种表现,尤其语文课堂教学氛围营造方法

当学生的自觉意识得到高度强化,内在的进取热情已得到激发,教师就可以把学生的自评与互评权交还给他们,激发其活跃的主体意识,感受班集体内平等、和谐、信赖的自由氛围。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经常把诸如抄写默写背诵等客观作业交给学生自检互评,取长补短。学生在评改时,既能感受到老师的信任,也感受到当一回老师的快乐,还把知识又复习了一遍,一举三得。 作文评改是语文教师的重荷,而往往教师批得辛辛苦苦,学生一看了之,真正的高耗低效。对于作文的评改,经常“放纵”,具体的做法为:将本次作文评分标准板书在黑板上,先由学生独立评改一篇作文,要求有勾画有旁批有总评有分数并有签名,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补充,目的是多多学习他人的作文写法及评法,最后由各组推荐出一两篇优秀作文或评文,借助实物投影仪师生一起复评,选出最佳作文或评文。当热烈真诚的掌声伴着笑声在教室里回荡,所有同学都陶醉在这严肃又活泼、平等与信任的气氛中,眼神中闪烁着主动参与评改的自豪感。这样不仅让从繁重的作文评改中解脱出来,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以往死气沉沉的作文评讲课变得活力四射,每周的作文评讲课也成了同学们的礼物——开心一刻,收获无限。曾有老师感叹考试“不是考学生,而是考老师”。的确,一次考试,语文老师需几天才能改完, 而那时学生早已把考试内容遗忘到九天云外,劳而功小。

轻松课堂乐在其中 篇12

为人师者, 应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有热情奔放的个性, 有一颗未泯的童心。在教学中精神饱满, 仪态洒脱, 表情轻松, 语言生动, 目光亲切, 加上教学的生动有趣, 灵活多样, 定会让学生耳濡目染, 陶冶心灵, 培养高尚的情操;只有这样, 才能消除教学疲劳, 才可以启迪智慧, 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 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爱, 这样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使学生乐观、豁达, 积极进取, 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 我们如何设计课堂教学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呢?笔者从教育学生、传授知识、课堂设计几方面略谈一二。

首先, 在教育学生时改变以往说教的方式, 从侧面以幽默的方式打破沉闷紧张的局面, 活跃课堂气氛, 消除师生之间的隔膜。我们作为21世纪的新型教育工作者, 教育学生时不必摆出一副严肃的面孔, 不必一味地使用刻板、枯燥、让人生厌的语言, 教师更不应劈头盖脸地怒斥学生, 这样反而会激发他们逆反的心理。课堂40分钟, 学生精力不可能总是百分百地集中。为了达到教育学生又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的目的, 我往往恰到好处地利用一些开小差的学生举例来更好地完成教学。一次课堂上, 我正在讲强调句型, 这时我注意到班上有一个男生正趴在课桌上睡觉, 其他学生注意力都很集中。怎么办呢?如果我去叫醒他反而会分散其人学生的注意力。突然, 我心生一计, 我让学生用强调句型造这样一个句子“恰恰是那个帅哥在课堂上睡觉”。同学们顿时一片哗然, 同时也来了兴致, 顺利造出“It is the smart boy who/that is sleeping in class”。我趁热打铁, 又让学生练习强调句型的特殊疑问句式, 他们又齐声说出“Who is it that is sleeping in class?”此时, 我们的帅哥早已清醒, 还弄得满脸通红, 我也顺利地继续我的教学。

其次, 在传授知识时, 我们同样可以诙谐幽默。英语教学中, 词汇部分一直是学生学习英语最头疼的。我在教词汇时, 也经常营造轻松的氛围, 如写“punish”时, 学生总是要和“publish”混淆。于是我有意把“publish”说成“盼你死”是“惩罚”, 学生很快就分清了这两个词的词义。讲到marry, 绝大多数学生似乎只知道它表示结婚, 而忽略了其他的含义。于是, 我故意为学生设计这样一个例句“The beautifulwoman teacher married her girl student”。“那个漂亮的女教师嫁给了她的女学生”这样的解释当然让人捧腹大笑。于是, 此句中marry表示“主婚”而非“结婚”这个含义就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外, 象resident (居民) 前面放个屁 (p) 就是总统president;fee就是“费”;新郎 (bridegroom) 没房便成了“新娘 (bride) ”。我发现在学生的拼写中经常把unforgettable写成unforgetable, 少了一个t.有一次在课堂上, 我故意把一个学生叫到黑板上写, 看见黑板上写出来的unforgetable, 我佯装生气的样子踢了他两脚, 并对学生说:“只有踢 (t) 上两脚才是真正的‘难忘’啊”。此外, 除了词义、拼写可以营造轻松的氛围, 词语辨析也同样如此。讲到likely (可能的) 、possible、probable的区别, 其中一点就是只有likely可以用人作主语, 但时间久了, 学生的记忆就模糊了, 分不清是哪一个可以用人作主语。于是, 我跟学生强调只有“人”才可能 (likely) 喜欢 (like) .这就顺利帮助学生加深了印象。

最后, 我想除了教育方式、传授知识可以活跃气氛, 在组织课堂方面我们亦可发挥。如在课前我们可以改变师生间常规的问候方式, 跟学生一起“close your eyes”, 然后“take a deep breath”等等来让学生集中精力, 提高精神。临下课时, 我们不必一味地说“class is over”, 不如这样“Time flies!It’s a pity!I’llwaitforthousandsofsecondstomeetyou again!Remember to miss me and my homework”。课堂上更有无数这样的乐趣。一次, 我正讲得起劲, 这时从窗外飞来一只红蜻蜓, 这自然就成了教室的焦点。没办法, 我只好说“A pilot (飞行员) is acting”。同学们也在哈哈大笑中放松了心情, 又以浓厚的兴趣重新回到了课堂。

上一篇:提高职工安全意识下一篇:大脑喜欢什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