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风险缓释技术

2024-09-25

信用风险缓释技术(精选4篇)

信用风险缓释技术 篇1

一、研究背景

狭义的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到期不能或不愿偿还借款的违约风险。从广义上看还包括信用交易中借款人信用状况恶化或金融市场上标的资产信用评级下降,造成资产贬值,由于其不直接反映在账面上,常常不被重视。但事实上,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上市公司在加速扩张的同时,投资、融资行为的频繁出现可能会带来公司信用崩溃,出现亏损,从而面临“退市”风险。

目前,国际上有关信用风险管理的主流模型主要分为两类,即以KMV模型为代表的随机模型和以Ahman Z计分模型为代表的多元线性统计模型。我国学者对信用风险的研究是以定性分析为主,而定量分析尚处于起步阶段。陈晓、陈治鸿(2000)以1998年-1999年被ST的37家公司为样本,建立了Logistic回归模型并得到了86.5%的预测准确度。耿克红和李占省(2006)选取沪市上市公司数据,对判别分析模型、主成分模型以及基于快速BP算法的ANN仿真的财务失败能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证明在多元统计类模型中,判别分析模型回判准确率最高。

信息技术业是新兴的产业,由于其高风险、高成长、高收益的固有属性,2006年被ST的59家上市公司中就有10家是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且ST公司数量排在制造业之后,远远高于其他行业。因而如何对其进行信用风险管理,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就以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为例,结合财务指标,运用因子分析与判别分析,建立能够有效评价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的模型。

二、样本与指标的选择

(一)样本的选取

本文选取2008年沪深两市被ST的18家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作为失信企业组,并按照同行业、同规模的原则选取了18家财务状况正常的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作为配对样本,即守信企业组。信息技术业分为通信及相关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制造业、通信服务业、计算机应用服务业四大类。按1:1的比例选择非ST上市公司作为配对样本时也是严格按照上述行业细分的。

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因为财务报表信息都有一定的滞后性,故选用的是上述36家上市公司2006年和2007年两年年报中的数据指标的平均值,并用SPSSl5.0软件来进行数据处理。

(二)风险分析的相关指标

由于企业信用风险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财务状况, 为构建上市公司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确定了七大类15个财务指标, 具体情况如表1。

三、风险因子的确定

如果用以上的全部15个财务指标来建立模型会显得复杂和繁琐,而且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着较强的相关关系。因此,有必要对这些财务指标进行进一步的筛选,提取信息含量较高的变量并避免多重共线性的影响。

采用球形Bartlett和KMO检验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这15个指标之间存在相关性,综合分析时将会导致信息的重叠等问题,可以进行因子分析。用少数几个“抽象”的因子来反映总体,达到减少变量个数而不丢失主要信息的目的。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提取出的前6个因子已经可以解释原始变量75.121%的方差,已经包含了大部分的信息。但是,各个主成分的经济意义并不太明显,通过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Varimax),可得到各主成分的因子旋转阵。

从表2可以看出,第一个因子有较大载荷的指标“营业收入净利润率、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均属于公司盈利能力指标,称为“盈利性因子”;同理,第二个因子在指标“总资产周转率、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总资产增长率”上有较大载荷,称为“成长性因子”,反映公司资产、收益的增长状况;第三个因子有较大载荷的指标“流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现金流量对流动负债比率”均体现公司短期偿债能力,特别是现金收支状况,称为“流动性因子”;第四个因子在“存货周转率、有形净值债务率”上有较大载荷,反映公司日常营运能力,称为“营运性因子”;第五个因子在“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净利润增长率”上有较大载荷,称为“资本市场因子”,体现在资本市场公司的收益;第六个因子有较大载荷的指标“资产负债率”属于公司长期偿债能力指标,称为“清偿性因子”。

至此,通过因子分析将原先15个财务指标综合为6个主成分,降低了观测维度。将这六个新产生的因子保存为F1-F6,作为建模的初始自变量进行信用风险模型的构建。

四、风险程度的判别模型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一个在我国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信用风险定量分析模型。在企业破产或经营失败预测研究中,根据经营状况和相应的解释变量(财务指标)的已知信息,可以以变量组内方差最小的组间方差最大作为统计决策法则,建立最优判别公式。

判别模型是对二分类因变量进行分析时普遍使用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其函数一般形式是:Y=a1x1+a2x2+…+anxn,其中Y为判别指标,x1, x2,…,xn为研究对象的特征变量,a1, a2,…,an为判别系数。运用上文因子分析中得到的六个因子载荷作为判别分析的特征变量,引入因变量y,失信企业组的ST上市公司y取值为0,守信企业组的正常上市公司y取值为1。建立多元判别分析模型。鉴于本文样本数据与指标均较少,采用“Enter”全部指标编入法。

计算结果显示典型判别函数的特征值为组间平方和与组内平方和之比为3.409,典型相关系数为0.879。Wilksλ检验结果为0.227,卡方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为45.995,概率p值为0.000,小于0.05,检验通过,说明模型拟合优度较高。

本文样本数据经判别分析得到如下标准化和典型函数模型:

ZY=0.246*F1+1.164*F2+0.242*F3+0.525*F4+0.620*F5-0.305*F6;

Y=0.244*F1+1.841*F2+0.239*F3+0.531*F4+0.634*F5-0.303*F6。

依式可建立企业潜在信用风险预警模型判别规则:若Y<1,则样本企业信用风险处正常区域;若Y≥1,则样本企业信用风险处警戒区域。还可以看出F2即成长性因子对于模型的解释作用最大。

运用该公式,可对样本进行回代判别,结果如下表3:该模型对正常公司的回判正确率为100%,对ST公司的回判正确率为100%,对总体而言,共36个样本,判错0个,总体回判正确率为100%。这说明模型的预测效果较理想。

五、结论

本文实证分析的结果证明建立的模型拟合效果良好,说明判别分析模型具有较好的判别和预警能力,可为企业潜在信用风险提供数量化参考,在我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具有高相关性和高维性等特点,本文在判别分析的基础上引入了因子分析,得到了良好的预测效果。

预测结果中不存在将ST公司误判为正常公司的情况,如果有则将给投资者和债权人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有必要对此问题进行分析。被误判的风险样本可能是因为各项财务指标有好转迹象,整体经营状况得到有效改善。当然,也不排除公司有意粉饰财务报表的可能性,导致模型发生误判。

参考文献

[1]张敦力.风险基础财务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

[2]张红兵, 贾来喜, 李潞.SPSS宝典[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

[3]马雨生.我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度量实证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金融学专业, 2008.

[4]耿克红, 李占省.上市公司财务失败预测模型的预测能力比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6 (151) :129-133.

[5]翟东升, 曹运发.Fisher判别分析模型在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度量中的应用[J].林业经济, 2006 (3) .

[6]何亮亮.企业潜在信用风险的预警模型[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3) :48-50.

信用风险缓释技术 篇2

一、信用风险管理技术的研究意义

1. 信用风险内涵

信用风险是金融市场上一种最古老的风险。具体来说, 信用风险是指在金融交易中交易对手或债务发行人违约或信用质量发生变化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从狭义上来讲, 信用风险一般是指借款人到期不能或不愿履行还本付息协议, 致使银行等金融机构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它实际上是一种违约风险。从广义上讲, 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对银行信用的影响, 使银行等金融机构在经营活动中遭受损失或获取额外收益的一种可能性。

2. 信用风险管理的概念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是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 它是运用一种管理工具和技术, 对授信过程中存在的各类债务人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进行预测、监督和控制, 通过贯彻执行银行发展战略, 实现风险和收益配比最优化的过程。银行对信用风险的有效管理是全面风险管理和银行长期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信用风险管理技术在我国商业银行中的应用

通过现状调查的相关内容, 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技术方面一般采取的是定性的方法。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信用风险管理体制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去完善, 具体如下:

1. 建立完善的内部公司治理结构

我国商业银行应在以下方面优化内部公司治理结构:逐步调整和优化股权结构, 降低国有股权份额, 引导具有现代银行管理经验的国际战略投资者参股;优化董事会结构, 真正发挥董事会的决策功能;构建有效的长期的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强信息披露制度, 扩大信息披露的范围, 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

2. 建立完善的商业银行内部信用评级体系

针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评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应从评级标准、评级方法等基础环节人手, 积极借鉴国外同行业先进的评级思想技术, 并与国内同行业进行数据共享与合作开发评级参数, 同时参考外部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对内部评定结果进行修正, 增加评级结果的前瞻性, 制定出一套符合新资本协议要求并能提升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内部评级体系。

3. 建立信用风险基础数据库

信用风险量化模型需要诸如企业违约概率、违约贷款的回收率、评级转移矩阵等时间序列资料, 但由于我国大多数银行开展信用管理的时间不长, 相关数据积累不足, 同时数据源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也存在诸多问题。这方面的工作明显落后, 严重制约了现代信用风险量化模型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应用。因此要建立和完善客户基础数据库, 为信用风险评估的顺利开展和信用管理结果的检验打下良好的基础。这里可以借鉴西欧部分国家的经验, 国内商业银行还可以采取合作开发的方式突破数据源的障碍。

4.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推行与改革风险经理制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 虽然我国商业银行也在向客户和职能两个方向设计的矩阵型管理体制转变, 但是改革还不到位, 风险管理部门之间职能交叉的情况较为严重, 没有发挥矩阵型管理体制在进行风险控制方面的优势, 同时也影响了我国风险经理制的推行效果。我国商业银行在近几年才开始推行风险经理制, 包括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在内的多家商业银行都在推行风险经理制, 但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经理制与国外同业尚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尽快完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将职能风险经理从客户经理、业务风险经理中分离出来, 培养自己的职能风险专家。

5. 注重信用文化的建设

我国银行在控制风险时一般局限于将信用审批集中于高层或信用委员会。然而, 银行全体成员都应具有风险意识, 而且对银行的风险容忍度有共同的认识。这对有效防范信用风险是至关重要的。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和金融业开放程度的提高, 国内银行业面临着参与国际竞争的严峻考验。因此, 借鉴国际上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经验并开发适合自身特点的信用风险量化管理模型、强化信用风险管理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而言是十分必要的, 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要求。

三、结论

信用风险管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 既需要理论的支持, 又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实践。通过对国际上先进的风险计量模型, 以及《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最新理念的分析和学习, 我们提出发展国内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技术的相关建议, 为今后国内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提供一个大致的发展方向和基本思路。由于国内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基础的薄弱性, 健全建立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不能以偏盖全, 也不能生搬硬套, 必须切实将科学的方法、理论与我国的现实结合, 以健全组织管理结构人事制度为手段, 以开发实用性风险计量模型和方法为核心, 以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为平台, 来实现我国商业银行运营模式优化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综合提高。

参考文献

[1]梁琪: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度量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

[2]李扬刘华余维彬: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理论、技术和实践.经济管理出版社

信用风险缓释技术 篇3

很多学者对于物流金融的概念都有自己的认识,但总体上来讲,其核心思想都相差无几。目前物流金融的业务模式主要包括:(1)仓单质押模式(2)保兑仓业务模式(3)融通仓(4)垫付货款模式[2]。

物流金融中的信息不对称。基于上述物流金融的概念,文章所述信息不对称指信息在参与方之间分配不均匀。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当信息分配在参与方之间处于极端(假设信息总量为1,A、B为信息接收双方,A方信息分配为1,B方信息分配为0)时,表现为信息沟通不足,或者说是缺乏有效的信息配对。二是,当信息在参与方之间的分配处于非极端(0

当参与方有关信息,只在其中一个成员之间存在的时候,第一种信息不对称情况就产生了。如:当与贷款客户有关的信息物流企业了解,而金融机构完全不了解时(如图1),金融机构与贷款客户之间就缺乏有效的信息配对。

对于第二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即与参与方有关的信息在成员之间分配不均匀。如:当物流企业的信息(诚信、能力等)在金融机构分配少,而在贷款客户分配多时(如图2),金融机构很有可能因为对物流企业不信任,而对于贷款客户融资有所考虑。这样,一旦物流金融这一过程不能顺利的进行,参与三方都将受到损失。

二、信息不对称下物流金融的风险

任何存在信息不对称的地方,都有可能使信息接收者做出不完整的决策,从而产生风险隐患。然而,一个问题产生的背后是有很多原因的。因此,我们在考虑物流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时,不能绝对地将其归为信息不对称。为此,我们需要结合目前学者对于物流金融中风险产生原因的研究,像刘正毓(2010)《物流金融的风险分析及应对研究》、刘姗姗(2009)对于物流风险指标体系的建立等。以信息不对称为桥梁,从物流金融业务模式、物流金融参与方以及信息不对称三个维度,来具体分析物流金融的风险所在,从而使得风险分析更加全面、透彻。

1、信息配对缺失下物流金融的风险。

由图3可知,基于三个维度来考虑可以描绘出12种风险状况,但并非所有状况都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如:贷款客户信息配对缺失的仓单质押模式中,由于目前能够开展物流金融的物流企业,一般都是实力雄厚的大型物流企业,如中储、中远等,其信用较好。这样,贷款客户对于物流企业相关信息的缺失,相对于物流企业对于贷款客户信息的缺失来说,其重要性就下降了。为此,通过权衡,重点分析以下5种风险状况。一是质物风险。质物风险(如图3数字“1”),即物流企业对于贷款客户相关信息缺失的仓单质押模式所产生风险。此种状况下,物流企业负责监管和储存质押物,一旦物流企业对于贷款客户有关质押物变现能力、质量稳定性等缺乏了解,而达成合作意向,其无疑会遭受风险。二是贷款客户资信风险。如图3数字“2”,如果金融机构缺失贷款客户的财务状况、信誉状况,成长潜力等信息,那么与这样的企业进行仓单质押业务,会使金融机构面临贷款客户资信的风险。三是物流企业监管风险。如图3数字“3”,是基于金融机构对物流企业相关信息缺失的保兑仓业务所产生的风险。在保兑仓业务中,物流企业按照货物的销售情况和库存情况按比例决定承保金额,这无疑对于物流企业的技术、管理能力要求较高,从而业务过程中的风险也较大。四是物流企业道德风险。此风险(如图3数字“4”、“5”),即贷款客户或金融机构对于物流企业信息缺失所引发的风险。一旦物流企业在质押存货的保管、出入库、质量识别、拍卖等服务时偷工减料,就极其容易产生道德风险。五是物流企业资信风险。如图3数字“6”,垫付货款模式下金融机构对于物流企业的依赖性较大,在贷款客户不能按时还款时,金融机构可以对质押物进行拍卖,以减少损失。金融机构一旦缺失物流企业信息,必定产生风险。

2、信息隐藏下物流金融的风险。

此种情况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为信息隐藏。其风险主要包括:一是贷款客户道德风险。在与贷款客户相关的信息在物流企业和金融机构分配不均匀的仓单质押模式中(如图4数字“1”),如果金融机构了解贷款客户信息较少,那么贷款客户很可能提供虚假的信息、以次充好地提交存货;如果物流企业了解贷款客户的信息较少,同样也会产生此类的风险。二是物流企业操作风险。如图4数字“2”,就保兑仓业务来讲,如有不能合理控制质押物的库存数量等现象产生,都会给物流企业的操作带来很大的风险(庄靖瑶,2009)。三是贷款客户与物流企业勾结风险。在物流企业的相关信息在金融机构分配较少,在贷款客户分配较多(如图4数字“3”),的融通仓模式下,容易产生物流企业与贷款客户相互勾结,向银行提供虚假信息的风险。四是金融机构操作风险。如图4数字“4”“5”,特别是当贷款客户和物流企业的信息分配在金融机构中都较少时,除了上面提到的勾结风险外,垫付货款模式下,金融机构信息系统以及技术保障等能否适应模式要求,对其来讲是一项很值得关注的风险。

三、信息不对称下物流金融的风险缓释

1、风险缓释。

风险缓释的概念在目前所了解文献中还没有明确的定义,文章结合研究的内容,将风险缓释定义为:通过采用一定的技术以及相应的风险管理方法,达到风险预防(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风险控制(减小风险的损失)的目的的过程。

2、风险缓释的可视化设计。

总体来看,上述所列示的9种风险中,与物流企业直接或间接相关的风险占据了5项,且这些风险机制产生的很大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如果使得有关物流企业的信息尤其是质押物的信息变得可视化,那么是不是可以有效的预防这些风险呢,答案是肯定的。下面以物流企业的质押品为例,介绍风险缓释的可视化设计。可视化设计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对物流企业质押品动态流动信息的可追溯,让金融机构能够完全掌握质押品的数量、质量等关键信息。这样,不仅能够有效防止物流企业在保管、出入库、拍卖等服务时偷工减料(即道德风险),还有助于物流企业有效掌握质押品的销售和库存状况,预防了操作风险、监管风险。同时,质押物这一物流金融命脉的信息一旦可视化,贷款客户与物流企业勾结的风险、质物风险、物流企业的资信风险等也能够很好的预防。信息不对称下物流金融风险缓释的可视化设计可以表示如下图:

从图5中我们可以看出,通过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这一网络平台的设置,任何状态下质押品的动态信息都将变得可视化。这样,有关物流企业的风险能得到很好的预防和控制。

再则,国家有关物联网的众多会议,如6月23日,“2010中国国际物联网大会”在上海召开,7月1日,“2010届RFID世界暨物联网发展高峰论坛”在深圳召开,7月9日,北京物联网关键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揭牌成立,7月13日,“上海物联网中心”在上海奠基,不仅证实了物联网是国家重点发展项目,同时也揭示了文章以物联网为基础进行可视化的监管设计,对于解决信息不对称下物流金融风险的理论意义所在。对于贷款客户资信风险、道德风险以及金融机构操作三种风险,需要采用有效的风险管理加以预防和控制。

3、款客户和金融机构风险管理。

前面分析可知贷款客户资信风险、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是金融机构对于贷款客户信息掌握不全面。而金融机构操作风险主要与金融机构的信息系统及技术有关。基于上述风险产生的来源,结合学者的相关研究,文章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风险管理:一是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2]通过这一系统,动态掌握贷款客户的信息。派信贷质量责任人对贷款客户的业务能力、业务量及货物来源的合法性等进行实地考察,将真实的信息纳入系统。建立风险评价体系,对贷款客户的风险等级进行实时监控,利用物联网实现信息的透明化。二是规范业务流程。[2]业务流程差异较大的操作模式不利于风险的控制。如果物流金融中的业务流程,比如仓单质押,能够采取“标准+差异”模式,在标准流程上融入差异化,对于降低金融机构操作风险具有很好的帮助。三是抬

高贷款客户门槛,提升金融机构专业人员素质。对于贷款客户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等设立最低指标值,并纳入到金融机构信息管理系统中,降低贷款客户信用风险、道德风险。此外,金融机构应该对专业人员进行培训与指导,提升专业人员素质,防范内部管理所带来的操作风险。

信息不对称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普遍存在的问题出现在物流金融这一在中国市场还不成熟的模式上,所带来的风险值得我们去探讨。文章以什么是物流金融,物流金融中的信息不对称是什么,信息不对称下物流金融的风险有哪些及这些风险如何解决为线索,采用三维立体图分析了信息不对称下物流金融的九大风险,然后从风险缓释的可视化设计和风险管理措施两个方面来对风险缓释进行建议。

参考文献

[1]卢志辉.物流金融理论研究综述[J].现代商业,2008.

信用风险缓释技术 篇4

信用风险缓释是指通过风险控制措施来降低风险的损失频率或影响程度。风险缓释的作用是降低了债项违约时的实际损失, 从而可以弥补债务人资信不足的缺点, 提高债项的吸引力。

风险缓释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合法性原则。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应符合国家法律规定, 确保可实施。二是有效性原则。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应手续完备, 确有代偿能力并易于实现。三是审慎性原则。商业银行应考虑使用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可能带来的风险因素, 保守估计信用风险缓释作用。四是一致性原则。如果商业银行采用自行估计的信用风险缓释折扣系数, 应对满足使用该折扣系数的所有信用风险缓释工具都使用此折扣系数。五是独立性原则。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与债务人风险之间不应具有实质的正相关性。

风险缓释措施操作是指金融机构采取如抵押、担保、金融衍生品等风险缓释工具, 或者采取保险、融资等手段所实施的风险转移技术, 有效转移和降低风险。

贸易融资是指银行围绕着国际结算的各个环节为进出口商提供的资金支持。贸易融资业务具有期限短、自偿性高、依托国际结算等特点

二、两种倾向的产生

目前商业银行对贸易融资产品风险缓释措施操作中主要有两种倾向:一是未注重风险缓释措施的实质或风险缓释能力;二是过度重视风险缓释本身, 忽略融资产品的匹配及客户成本的占用。

主观原因是:商业银行未能有效识别风险缓释措施的实质是转移或降低风险, 也未能充分理解贸易融资产品的特点, 有的放矢地落实合理的风险缓释措施;另一方面, 忽视客户对产品的使用体验, 只重视自身风险的预先抵偿, 无故占用客户资源或成本。

客观原因是:风险缓释能力不足或存在瑕疵的贸易融资产品风险尚未暴漏, 或业务管理和操作中存在的侥幸心理;另一方面, 客户由于迫切的融资需求, 不得不接受一些银行低效或不合理的做法, 与银行之间的关系影响到企业未来发展。

三、两种倾向的表现形式

(一) 第一种倾向的主要表现

1.未落实抵质押合同的签署。如:某银行为某公司开立的1笔叙做了100%保证金人民币海外代付, 未签订保证金质押合同, 致使保证金质押实质落空。

2.未重视信托收据的风险缓释作用。某银行为某公司办理了一笔海外代付业务, 客户提交的信托收据内容中明确与该笔业务合同的关系, 使信托收据对该行的风险缓释失去实际效力。

3.未关注贸易涉及商品价格变化对风险缓释能力的影响

如:2011年8月4日, 某银行为某公司办理远期信用证一笔, 缴存10%保证金, 以聚乙烯做动产质押。随后, 聚乙烯价格持续下降, 一个多月后, 已由办理业务时的每吨11500元下跌至9700元, 降幅达到15.6%, 且质押率上升为83%, 高于核定质押率3个百分点。该银行未及时关注涉及商品价格的变化, 也未及时要求客户采取跌价补货或补充保证金措施。

4.未发现担保方潜在的担保能力制约因素或变化。如:2011年9月30日经某银行审批, 给予某集团有限公司贸易融资额度6000万元, 由另一家有限公司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建鲁贷审[2011]1235号授信批复要求其山东省广饶县兴源橡胶有限公司持续或有负债率不得高于70%, 从严控制对外担保额度, 企业新增担保需经该行同意。但实际上客户授信银行偏多, 对外担保额新增未经该行同意, 且该行并未关注客户担保能力的变化以及在其他银行获得高额授信的情况。

5.保证金的管理不足。如:2011年3月3日, 某银行为某公司开立即期信用证—货权二笔, 用于进口废杂铜。担保方式为缴纳开证金额与溢装金额之和的30%的保证金。实际两笔信用证所缴纳的保证金约为开证金额与溢装金额之和的10%, 贸易融资缴存不足。

6.抵质押物监管不严, 无法控制。如:某公司在某银行办理进口开证、海外代付、付款保证三类贸易融资业务, 截止到2012年3月末, 信贷余额11, 611.27万元, 全部以进口的纸浆做动产质押。经办行同借款人、仓储公司签订了货物监管协议书, 将质押物的主要监管责任委托给异地的仓储公司, 未实地确认抵押物状态、数量、质量、品质等内容。

7.抵押物未购买保险。如:2011年3月30日, 某银行为某公司开立335至360天不等远期信用证业务6笔, 金额19120万元, 用于进口铜精矿。动产质押物为铜精矿, 质押物未办理保险。

8.未将销售收入视为风险缓释因素。如:2011年12月17日, 某银行分行营业部为该公司办理一笔900万美元、期限59天的信托收据贷款。公司将该批货物直接做了转口贸易, 货款于2012年2月16日到企业出口收汇待核查账户, 企业出口收汇待核查账户货款于2012年2月20日转出930万美元至其另一银行存款账户, 未归还借款行信托收据贷款。

9.未将单据视为风险缓释因素。如:某公司信用证项下5笔信托收据贷款, 担保方式采用了保证金加提单质押模式, 其中企业提供的保证金的金额是10万元人民币, 其余为提单质押。其受理银行在办理质押过程中, 采用了“提单质押池”的新模式, 即该公司办理信托收据贷款对应的原进口项下的提单, 经质押后, 一并形成“提单质押池”, 在确其信托收据贷款余额合计剔除保证金后, 少于受理银行所持有全部提单金额合计70%前提下 (即确保风险敞口质押率不超过70%) , 允许其利用非该行通知的其他进口项下未到货提单多次置换“质押池”中已到货提单。上述5笔贷款中有2笔贷款发生提单置换, 用于置换的提单并不符合上述条件要求。

(二) 第二种倾向表现

1.信用证保证金一般按溢装收取, 但部分释放保证金时却忽略。如:某银行为客户办理的信用证业务中, 开证条款中涉及溢短装时, 按照溢装比例收取客户的保证金, 但是如果实际付款时为短装金额, 释放保证金时却不予考虑办理业务时保证金按照溢装收取的情况。在开证金额较大的情况下, 对客户资金占用比较严重。

2.信用证部分付款, 保证金不释放。很多银行由于是按照一定比例要求客户缴存进口信用证保证金, 因此, 及时客户已提供资金按照国外银行要求对外进行付款, 但是开证行通常并不及时按比例退换客户保证金。

3.贸易融资产品余额减少, 抵质押物不释放。如:某银行为某客户开立一笔大额远期信用证, 客户以几处小型商铺设定抵押, 但是第一次对外付款后, 已可以解除一处商铺的抵押, 但是开证银行直至信用证全部金额付清才将这些商铺的抵押撤销, 影响了客户利用商铺进行其他融资的抵押。

4.客户提供足额风险缓释措施, 便发放用途不符的信贷产品。如:2012年1月20日, 某分行在客户提供足额抵押的前提下为该客户办理出口商业发票融资1笔, 到期日为2012年5月11日, 融资期限为119天。该笔货款企业实际于2012年1月20日收汇, 实际应收账款收汇期限仅为27天。即只重视风险缓释措施的足额、到位, 忽视融资行为并不是满足客户的实际融资需求。

5.业务结清, 未及时注销系统记录, 占用客户额度。某银行2011年7月29日, 为某公司开立三笔进口信用证, 已过效期三个月, 仍未做闭卷处理并注销表外账, 占用客户贸易融资额度, 导致客户后续业务申请无法被受理。

6.要求客户缴存的保证金大于业务保证金需要。如:2009年2月4日, 某银行为某公司办理一笔进口开证业务金额, 要求客户交存大于业务发生金额的保证金, 客户由于急于叙做该业务, 因此多缴纳了保证金, 造成了资金的无故占用。

四、纠正操作倾向的建议

第一, 商业银行应正确识别、评估自己经办业务中面临的风险, 同时业务经办人员也应正确理解和分析风险缓释的概念和实质, 在落实操作中将风险控制在银行可以接受的范围。

第二, 商业银行不能只注重自身的风险防范, 而要求客户提供过度的风险缓释, 忽略客户产品体验, 无视客户成本占用, 一些不良做法, 都将影响银企关系及市场开拓。

第三, 针对贸易融资产品的特殊性, 商业银行应该重新梳理此类业务风险缓释措施操作中的疏漏和不足, 给予正确的定位, 合理控制风险, 获得收益, 同时保证客户利益和感受, 达到共赢的目的。

摘要:经过梳理近几年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产品风险缓释操作的案例, 总结出未真正识别风险和过度重视风险缓释措施的两种倾向。商业银行应正确识别、评估自己经办业务中面临的风险, 正确理解和分析风险缓释的概念和实质, 改变占用客户成本的做法, 找出此类业务操作中的不足等。

关键词:商业银行,贸易融资,风险缓释

参考文献

[1]刘娜.试论某银行国内贸易融资业务品牌构建[J].现代营销, 2011 (4) .

[2]程晓芳.当前形势下贸易融资业务应关注的风险点[J].经济论坛, 2010 (2) .

[3]刘存丰.从结构贸易融资案例分析看产品组合创新在商业银行业务拓展作用[J].新财经 (理论版) , 2010 (8) .

[4]黄艳, 敖建, 张大用.商业银行网点操作风险管理系统之构建[J].财会月刊, 2011 (9) :56.

[5]沈全芳.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衡量与管理方法及其运用[J].金融论坛, 2009 (11) .

上一篇: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下一篇:智慧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