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武传统(精选9篇)
尚武传统 篇1
中国武术在民间,特别是在一些传统尚武村落,有着浓厚的习武、练武、善打的尚武传统,这些尚武传统影响着当地民众尚武个性以及村落尚武民风的形成。传统尚武村落通过开展多种尚武活动,使得尚武风气得以不断的延续,也促进了我国明间武术在不同历史时代的传播。在现代社会环境下,特别是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大环境下,如何利用民间武术文化,开展农村武术活动,它不但影响着民间武术在农村的群众基础以及民间武术的持续发展,而且影响着新农村的建设,是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课题,本文研究目的就在于通过对传统尚武村落尚武活动开展的主要形式、传统尚武活动对村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及面临的新的社会问题等研究,为当今农村开展武术活动寻求对策时提供理论参考,促进农村群众对本土武术的认识,提高农村群众参与本土武术活动的积极性,使传统尚武村落尚武活动开展能真正提高村民精神风貌,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湖南新化孟公村为研究对象。新化是首批“全国武术之乡”,位于湖南中部,古称梅山。孟公村是新化县有名的“武术之乡”,是横阳山(原新化县地名,包括今天的孟公、鹅塘、三塘、太阳、西河、太石等乡镇)中心地带,孟公镇商业中心所在地,因横阳山是新化梅山武功发源地,所以孟公村历来有习武、练武、好打之传统。主要研究孟公村传统尚武活动开展的主要载体、主要形式、传统尚武活动对孟公村村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及在当前面临的新问题。
采用田野考察、文献资料查阅、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孟公村进行实地考察。笔者利用寒暑假时间,在孟公村采取实地观察及座谈、访问等形式,通过实地观察,了解孟公村所处的地域环境、村民个性及村落民风;通过对一些村民、拳师、村干部、学生等的访问、座谈,以他们对当地尚武活动开展情况及历史事件的讲述为依据,获取有关真实材料。又查阅《湖南武术史》、《湖南武术拳械录》、《新化县志》等文献,通过查阅文献,获取有关资料,以论证当地尚武的真实性,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炼,以论述文中观点。
2 结果与分析
2.1 孟公村传统尚武活动开展的主要载体———梅山武功
孟公村素来有尚武之传统,但他们主要是以当地的本土拳种———梅山武功为载体,通过梅山武功来开展武术活动。梅山武功形成和发展于湖南新化横阳山,是一种典型的地域拳种。湖南古称“三苗”之地,南达五岭,北界重湖,地势向北倾斜,湘、资、沅、澧注入洞庭,境内山岭纵横,地形复杂险要。地处湖南中部的新化县,古称梅山,远古时期的梅山“地方千里,广谷深渊,高岩峻壁”,资江河水贯穿之中,生活在这里的远古居民源自于“三苗”,古称梅山蛮,“三苗”是湖南境内最大的部落,在常年的部落战争中逐渐衰落,随后在湖南境内形成“苗蛮”集团,据《吕氏春秋·召类》记载:“尧战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蛮”。旧时梅山蛮“食则燎肉、饮则引藤、衣则斑澜、言语侏离、出操戈戟、居枕铠弩、刀耕火种、摘山狩猎”,旧不与中国通,不与汉民交通,其地不得耕牧。古梅山蛮远古时期就是在这种险恶环境中过着与外界隔离的捕鱼、狩猎原始生活,因长期不服王法,与朝廷抗争,遂征讨战争不断,后在宋代被招抚,归顺朝廷[1]。正是这艰苦的地理环境、残酷的战争造就了古梅山人勇猛顽强、不惧凶狠的性格,练就了古梅山人军事武技,随着宋代大量汉民迁入,汉族文化与当地梅山蛮文化融合,当地军事武技也逐渐被演变成当地民众生活中的武术拳种。据《湖南武术史》[2]和《湖南武术拳械录》[3]记载,梅山武功具有清晰、有序的源流,有较为完整的拳理和独特的演练风格,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历史传承人,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地域拳种,有77个拳械套路,包括拳、刀、棍、铁叉、钯、锏、梭镖、流星、凳拳、桌拳、单操等。梅山武功具有强悍的演练风格和蛮横的技击风格。套路短小,精悍,直来直去,不受场地限制,且动作紧凑、豪放、勇猛、刚健有力、朴实无华,招招都能体现古梅山蛮狩猎、杀敌的生活痕迹,套路中多手法,少腿,不善跳跃,以马步桩功居多,演练时讲求稳打稳扎,给人强悍的风格,技击运用时,讲求靠身短打,给人勇猛蛮横的感觉[4]。
2.2 孟公村传统尚武活动开展的主要形式
“任何一种民俗事项,都不是个人行为,而是社会普遍传承的风尚和喜好”[5]。梅山武功在当地流传,以梅山武功为主题的尚武活动也逐渐成为当地村民普遍喜爱的风尚和行为。据考察,孟公村传统的尚武活动形式主要有:(1)拜师学打。这是当地一种类似于“家族式传承”的授武活动,对徒弟要求较严,据当地一陈姓拳师讲述:过去方圆百里都有人来孟公村寻师学艺,学艺有规矩,注重拜师仪式,要求徒弟向师父跪拜扣头,还要写投师约,徒弟在投师约中要写明并承诺讲武德、武规、尊师重教、尊老爱幼、不欺凌怕恶、不背判师门等,投入师门以后,逢年过节要看望师父,出师以后,还要替师父代厂(替师父教武)。(2)“开厂教打”。这是当地拳师的职业活动,当地有很多职业拳师,常年教梅山武功为生,每年在农闲之际“开厂教打”(办武术班,教梅山武功),时间四十天,当地一些村民和小孩每年会自发组织跟随本地拳师习练梅山武功,拳师们有时会应外地人邀请去邻县村落“教打”,有时还会遭到外地村落拳师砸厂(阻止教武,挑起事端,提出比武),或者学徒提出的打“进厂、出厂”(开厂前和学徒代表比试,赢了得一半学费,输了赶出门,收厂时,也和学徒代表比试,赢了可得剩余学费,学徒们还用糍粑、花生、腊肉等特产品和鞭炮欢送,输了不但拿不到剩余学费,还会落个脸面扫地)。(3)舞龙武术表演。每到春节,孟公村龙灯会就会组织一班拳套人马,随龙表演梅山武功,有时会遭到其它村落村民团龙,这时就会派出拳师上场演练梅山武功,有时还会和对方进行梅山武功比试,看谁的套路演练能得到村民的喝彩,这种具有挑战性的套路比试也往往给舞龙活动推到新高潮。(4)余闲比试与戏耍。过去孟公村村民在忙完生产劳作之后,都喜欢在自己的生活圈子里进行一些小型武术活动,如各村落间的拳师都喜欢互相登门拜访,围坐饭桌旁,边喝酒边谈论功夫手法,并在酒桌边比试手法,有时兴起,在堂屋比试功力、手法和步法,多在友好氛围中进行,不伤和气,能进一步增强拳师的技艺和交情。还有一些学过、练过梅山武功的年轻村民和小孩也喜欢在田间、堂屋、操坪等地互相比试功力、手法、摔法,通过输赢来提高他们的生活娱乐兴趣。(5)武术社团活动。八十年代初期开始,孟公村成立了新化县第一家横阳私人拳社,尔后成立横阳武术站,八十年代末期,孟公村成立了横阳山梅山武术馆、横阳山武术协会等群众武术组织,这些社团组织积极在本地开展梅山武功传授活动,并多次组织队伍参加新化县的各种武术竞赛活动,促进了当地尚武风气的延续。
2.3 孟公村传统尚武活动对当地村落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孟公村传统尚武活动的开展从不同方面对孟公村村落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这些影响有促进了梅山文化的传递和构建。孟公村传统尚武活动主要是以梅山武功为载体,梅山武功作为当地地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人类社会约定的符号系统的功能,起到固定、表达、储存、传递和加工社会信息的作用”[6],它不但涉及了肢体活动,而且涉及了与当地民俗、思想、行为有关的文化符号和象征偏好,更是表达了村民生活情感和展示了村民抗争精神。梅山武功套路繁多,内容丰富,既有徒手套路,又有器械套路,还有功力、功法练习,它们来源于古梅山蛮的生产、斗争实践,承载着古梅山蛮的生产斗争经验和抗争精神。这些信息、文化符号又通过梅山武功活动向村民传递着梅山蛮的尚武性格,使村落尚武文化得以延续。(2)教化、塑造了当地村民的思想行为。人类创造文化,文化又教育、塑造着人类。古梅山蛮在艰苦的环境中,创造了梅山武功。梅山蛮的尚武思想、尚武行为也随着梅山武功的流传而成了当地村落文化的一部分。七、八十年代,孟公村村民往往通过传统的梅山武功活动,标榜自己拥有这种思想、行为,显示自己身份归属,至今当地蛮横、尚义、善打、好斗的个性在梅山武功套路演练和技击对抗中仍能体现出来[4]。(3)为村民提供了娱乐、防身的手段。七、八十年代,传统的尚武活动满足了那一时期孟公村村民情感宣泄、心境调节需要。孟公村拳师的“教打”活动给村民和小孩提供了互相认识、结交伙伴的平台,使他们从交谈中得到快乐。孟公村举行的舞龙武术表演为村民提供了娱乐机会,达到交流情感,使积压在心中的凡尘琐事得到释放,生活中带来的心理包袱得到缓解,心情变得舒畅。在孟公村,由于打斗行为时有发生,如田间放水,村民往往为了自己水田利益,互相发生争吵,有时一句话不和就动用武力,所以很多村民的防身意识很强,每年都要习练梅山武功,用他们的话来讲,“学点功夫防身,保自己”。(4)提高了孟公村村落凝聚力。在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自给与生活的雷同,使得群体的互补性、有机融合性较差,要将一个非有机的社区整合为稳定的群体,就需要共同的信仰、共同的习俗与紧密的关系网络建构,需要诸多的活动来达到这些目的”[7],孟公村传统尚武活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村民的荣誉感和耻辱感,如舞龙武术活动,一旦自己村落布龙被其它村落村民围住,并且提出比试梅山武功时,往往会刺激本族群、村落村民的荣誉和耻辱,也促使着参与这些活动的任何一个人,在情感上实现着族群、村落认同,并凝聚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共同面对生存环境从而维系族群、村落的生存与发展。七、八十年代,孟公村传统尚武活动的开展为当地村落村民凝聚力、团结力增强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
2.4 现代社会环境下孟公村传统尚武活动开展面临的新困境
2.4.1 孟公村以武谋生的职业拳师逐渐减少
职业拳师以武谋生,不仅仅是为了生活需要,更重要的是承担着传承武术的神圣责任。八十年代,新化县有很多以武为生的职业拳师,1983年到1984年,新化县体委就曾对全县民间拳师进行全面技术考核,当时有628名拳师获得了不同等级的“民间武术传授执照”[2]。其中孟公村有三人获得了县一级民间武术传授执照,数十人获得了二级、三级民间武术传授执照,当时这些众多的职业拳师为梅山武功在新化县及周边地区的传播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也促进了新化县首批“全国武术之乡”称号的获得。进入九十年代后,这些拳师逐渐放弃教武行业,而进入二十一世纪,能以梅山武功为生的职业拳师则更少见了,如今孟公村八十年代的老拳师相继去世,一些中年拳师随着年龄渐老淡出当地武术圈,而从那个年代成长起来的青年拳师迫于生活和经济压力,随着改革浪潮纷纷走向寻求致富之路,大多久不曾习练梅山武功,也无从谈怎么样把梅山武功发扬下去。目前,尽管当地尚武氛围还存在,群众武术基础还存在,但如果不采取积极措施,估计数年后梅山武功就会因为“活”态传承人的缺乏而逐渐流失。
2.4.2 孟公村本土武术群众基础逐渐老龄化
八十年代随着全国武术挖掘整理工作的开展,新化县群众武术活动达到高潮,据统计,八十年代新化县全县参加武术活动人数达21万多人,全县被评为县乡“武术之家”的有400多户,在农村,三、四代同堂习练梅山武功的有33户[2]。也正是在这个时期,梅山武功在孟公村进入了鼎盛发展期,村落群众基础随着村民对梅山武功的喜爱而大大增强。据当地一些年老村民反映,在七、八十年代,孟公村习武成风,每到寒暑假很多小孩就跟随本村一些拳师习练梅山武功,当地文化站每年也会举办一期梅山武功学习班,请本村老拳师来传授梅山武功,村民集体操练梅山武功场面在村里经常可见,现在,这种场面很少见了,习练梅山武功的村民少了,曾经习练梅山武功的村民现在都中断了习练,而对于80后、90后的新生代村民,有的是出于学习压力,整天忙于学习有的是出于生活压力常年外出务工没有时间和精力习练武术,还有的就是对梅山武功没有清晰的认识,加之缺少引导,空闲之际都是以其他感官刺激、新鲜的娱乐方式代替传统的武术活动,久而久之形成了当地年老村民所讲的现在“梅山武功无人学”的尴尬局面,而随着原来习练过梅山武功的村民的年龄日益变老,新生代村民又缺乏梅山武功基础,因而梅山武功群众基础显得日渐老龄化。
2.4.3 新生文化、外来文化的冲击
孟公村为孟公镇商业中心,随着九十年代改革深入,各种新生文化和外来文化不断进入孟公村村民生活视野中,村民单一的生活娱乐方式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村民将许多身体的体验转向从视觉的感受中获得满足,不再以梅山武功活动作为他们的主要活动方式。孟公村传统尚武氛围浓厚,自梅山武功在本地传承以来,村民大多养成了善打、好斗习性,九十年代以前,村民认为梅山武功具有很强的技击性,但随着竞技武术套路和竞技散打在全国的开展,村民对梅山武功有了新的看法,如在九十年代新化县举行的几次散打比赛中,以孟公村为主的孟公镇代表队以及其它乡镇组织的代表队打不过县城武馆代表队,而当时比赛实际上就是在各乡镇流传的梅山武功和现代竞技散打之间的对抗。自此孟公村村民认为梅山武功落后,一些原本喜爱武术的村民及小孩都纷纷来到县城武馆学散打,不再习练梅山武功,加上在城市兴起的街舞、网吧、篮球、棋牌等休闲方式通过中小城镇逐渐向广大乡镇农村地区扩散,孟公村新生代村民逐渐远离了本土文化活动,纷纷选择了这些更具有感官刺激的娱乐活动。
2.4.4 农耕文化带来的滞后效应
农耕文化给当地“传统”的守护者构成了一道难以超越的“精神藩篱”。小农经济时代,当地农民择土生息,聚族而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养成了封闭保守意识。计划经济体制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传统念和习惯。随着市场经济到来,许多中老年村民的传统思想跟不上新的经济运行方式。另外传统农业生产的土地依附性使当地许多村民在行为方式上养成了依从习惯,缺乏进取和创新精神。九十年代,社会转型深入,但当地很多老年人思想观念还是封闭、保守。一些拳师仍然固守传统的梅山武功价值理念,不接受外来新鲜事物,不积极主动的对梅山武功作出创新,反而以“酒好不怕巷子深”的心态自居。地域拳种本身受农耕文化的影响,烙有浓厚的传统特征显示出古朴一面而在越来越追求感官的时代,武术的“纯朴”固然重要,但它脱离了现代的特征———休闲性、趣味性、激励性,脱离了现代人的心理平衡,那么,任何古朴的伟大都会在现实面前显现出渺小[8]。梅山武功的套路古朴、表演方式单一,很难激起现代村民的观赏兴趣,如果不根据现代环境创新梅山武功,梅山武功必将湮灭于历史发展中,正如庞朴先生所说的,“各种传统文化在其各自发生的当时,本系应运而生的,因而在历史上都起过积极作用。及至时过境迁,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和形式;或者抱残守阙,固化为明日的黄花和垢土”[9]。
2.4.5 市场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
市场经济加快了孟公村新生代村民的价值观转变。计划经济时代,人们的要求是有饭吃,生活恬静、愉快,梅山武功在那个时代发挥了它独有的作用,满足了那个时代成长起来的孟公村村民精神、感官需求。进入九十年代后,市场经济的影响已经辐射到了村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村民的观念发生变化,功利性增强,在孟公村,面对市场经济到来,很多在校读书的小孩认为唯有读书才能改变自己命运,他们认为读书就是为了考上大学,跳出农村,将来找个好工作,让生活过的美好,除此之外,其他活动相对读书来说都是多余的、无益的,因此也不主动参加武术锻炼,即便是很多原来习练过梅山武功的也都终止锻炼,一心一意搞学习。一些年轻村民认为赚钱才能过好日子,于是纷纷外出打工、做生意,或者开店子,收入自然是多了,但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少了,因每天忙碌,没有空闲和精力去习练武术或者参加梅山武功娱乐活动,有的村民则是经济好了,思想松懈了,认为参与梅山武功活动没有价值,还不如干点别的、有实惠的事情。还有一些村民随着生活逐渐好转,开始贪享有刺激的低级生活,改革开放、经济转型也伴随着腐朽文化渗透,西方腐朽文化从城市到农村,开始侵蚀农村村民头脑,当各种有刺激的低级娱乐方式进入乡镇农村时,当地很多年轻村民都投入了进来,以获得感官刺激来慰藉心灵上的空虚。
3 结论与对策
3.1 结论
作为个案,孟公村传统尚武活动有着自己特殊性一面,但从这些特殊性方面可总结出一些共性东西从理论层面上讲这些共性对许多传统尚武村落具有普遍解释意义。
(1)传统尚武村落开展尚武活动,大多以本地村民最喜爱的武术拳种为载体。这些拳种具有浓厚的地域风格,对村民个性、村落民风形成有着较深影响。(2)传统尚武村落尚武活动的开展形式主要有师徒传承式的拜师学艺、农村村民集体操练、拳师的职业行武活动、结合各种节庆活动开展的武术表演,如春节舞龙武术表演、庙会武术表演等等,尽管各地域村落因地域的不同而使得尚武活动各具有地域文化特色,但在形式上大同小异。(3)传统尚武村落开展的传统尚武活动,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对村落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4)现代社会环境下,传统尚武活动面临着新困境:本土武术传承人和本土武术习练的新生代村民逐渐减少;各种新生文化和外来文化不断冲击本土文化;本土武术本身具有一些滞后的农耕文化性质;市场经济的深入给村民价值观带来了负面影响。这些困境需要我们引起高度重视。
3.2 对策
(1)加强传承人培植。传承人是民间武术传播的主要力量,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要采取措施,发动现有拳师积极从事传承工作,并加强培养、扶持力度,大力培养传承人。(2)加强农村学校本土武术教育。学校是民间武术扩大群众基础的主要场所,要充分利用学校这一资源,借助政府行政力量,鼓励、号召村落周边农村学校积极开展本土武术教育活动。(3)多形式、多途径营造现代环境下的传统氛围。原生态的传统氛围在现代社会已不复存在,但我们要通过各种方式在农村营造现代传统氛围,给本土武术一个适合的生存、发展环境。如以乡镇村落为中心,以各村落为单位,组织舞龙武术表演竞赛活动,通过乡镇向周边村落辐射,带动周边村落积极开展武术活动。(4)加强本土武术创新、运用科研工作。要使本土文化能得以延续,要发动各级各类武术科研工作者加强创新、运用研究工作,要给与必要的科研条件,通过各种途径,加强本土武术科研运用、推广工作,提高科研运用价值。(5)加强保障制度建设。积极对民间武术文化保护、继承、运用进行立法保护,制定各种法规、条例、章程,保障民间武术文化活动的开展,加强民间武术管理体制改革,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促进民间武术在农村的发展。
摘要:运用田野考察、文献资料查阅等研究方法,以湖南新化孟公村为例,对传统尚武活动进行了实地研究,研究目的在于通过个案,找出共性,为民间武术活动在农村开展提供一些理论参考。研究认为,在有着尚武传统的村落,其尚武活动的开展主要是以当地村民喜爱的武术拳种为载体,这些武术拳种对村落民风的形成具有较深影响,这些村落传统尚武活动开展的主要形式虽各具有地域特色,但在形式上基本上大同小异,它们的开展为这些村落社会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在当前,它们的开展也面临着现代社会环境给它们带来的不利影响,需要引起我们高度关注。
关键词:尚武传统,村落,尚武活动,梅山武功,孟公村,新化
参考文献
[1]新化县志编撰委员会编.新化县志[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
[2]《湖南武术史》编写组.湖南武术史[M].湖南省武术挖掘整理内印资料,1990:82-83
[3]《湖南武术拳械录》编写组.湖南武术拳械录[M].湖南省武术挖掘整理内印资料,1992:38
[4]梁海雄,谭克理,陈永辉.对传统尚武村落尚武风气的考察与分析——以湖南新化孟公村为例[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27(2):182-185
[5]陶立璠.民俗学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27,32
[6]李秀林,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413
[7]罗湘林.对一个村落体育的考察与分析[J].体育科学,2006,26(4):86-95
[8]马剑,邱丕相.对武术实存的评析与反思——兼议武术的发展[J].体育科学,2007,27(5):92-96
[9]庞朴.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44
“冠军乞丐”张尚武 篇2
张尚武(1983—),男,河北籍运动员,身高1.54米。他身材瘦削、矮小,但臂力超群,是典型的力量型选手,一度是国家队重点栽培的对象。2001年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以黑马的姿态,时年18岁的张尚武夺得了男子团体和吊环两块金牌。后曾因偷窃被刑拘,2011年4月刑满被释放后,先是回老家石家庄卖艺赚钱,由于不被家乡人认可,之后他来到北京,并在王府井继续自己的卖艺生涯。
事件回放:“中国首善”陈光标聘“冠军乞丐”张尚武引热议
“冠军乞丐”张尚武又一次进入媒体的视线,这一次,他跟高调慈善家陈光标的名字连在了一起。
前不久,陈光标向张尚武发出邀请,以“月薪过万”的优厚待遇聘用张尚武到他所在的江苏黄埔集团工作。陈光标在微博上上传了一个长达4分钟的视频,他说:“我最初看到媒体上关于张尚武的报导之后,深受感动。一名体操冠军为了给爷爷治病,不得不在地铁里卖艺,我相信,张尚武付出了比常人多得多的努力,他才有今天的成功。作为一个慈善家,我毫不犹豫地应该帮助张尚武……”陈光标说,他已经邀请张尚武的爷爷到他的养老院治病,所有费用都将由他的公司承担。
陈光标在视频中讲话很激动,频频点头、微笑,足以见得他对张尚武的欣赏。
陈光标对张尚武进行了一项严密的人生规划,等他进入集团之后,要聘请专门的指导老师教张学习声乐、播音等等,要让张尚武在即将举行的陈光标慈善演唱会上做主持人,最好能够献歌两曲。此外,还要让张尚武学习驾驶技术、公司管理等,要全力将张尚武培养成复合型人才。
网友声音:希望这不是炒作
张尚武爆红网络,和他特殊的身份转变有重大的关系,一个光鲜体面的体操冠军,沦落到卖艺乞讨的地步,本身就能勾引出人的好奇心。
不过,随着张尚武的经历被一层层揭开,尤其是在他公布了募捐账号,并通过媒体呼吁外界的捐助之后,人们从最初的同情,从之前的“哀其不幸”,变成了现在的“怒其不争”。大家最大的疑问就是,你为什么不能去认真地找份工作?
机会来了,因为,张尚武遇到了陈光标。
陈光标是个高调的慈善家,而且是一个对高曝光度有追求的人。对经历了5·12大地震灾难的四川人来说,陈光标曾很高调地伸出过援手,他确实是一个好人。
所以,当陈光标高调地表示他要帮助张尚武的时候,没有人怀疑陈光标只是过嘴瘾,他肯定会行动的。虽然陈光标自己表示不需要靠张尚武来出名,但大家都还是会认为,张尚武也给了陈光标一个增加曝光度的机会。
其实,这个具有轰动性的招聘行为,对张尚武,对陈光标,都是一个机会。
不过,令人有一丝不安的是,陈光标为张尚武制定了一个过于宏大的目标,一项过于严密的人生规划。不可否认,任何人都应该得到让自己成长为复合型人才的机会,但切合实际的规划,也许更让人觉得踏实。毕竟,正如张尚武自己承认的,他除了从小练习的体操,别无他长,文化水平也确实不高。
因此,我们决定拭目以待。
我们乐见这个社会,有更多像陈光标这样的高调慈善家,我们也乐见这个社会,像张尚武这样的落魄人才,能够有一个好的前途,当然,我们也更加乐见这种高调的帮助,能够持之以恒,善始善终,不要沦为一场炒作。
相关后续:张尚武欲起诉俩学者,捍卫人格不受侮辱的权利
“我的尊严早就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请问什么是尊严?”发出这条微博15天后,体操“卖艺冠军”张尚武向陈光标公司递交了辞职信,放弃了几个月前还难以想象的万元月薪。
数月前,这位前世界大运会体操冠军潦倒至街头卖艺乞讨,进入公众视野。2011年7月28日,张尚武与陈光标的公司高调签约,一跃成为月薪万元的公益慈善部副部长,尽管这个公益慈善部只有两人,另一个是部长。10月14日,张尚武递交辞职信,此时,他已得到公司给的8万元见面礼和2.2万元薪水。
这是他不到28年的人生中收入最高的两个多月,而他要做的,只是跟着部长一起接待、辨别前来求捐助的人,穿上端正的西服参加公司的捐赠活动,学习唱歌、烹饪、驾驶、主持……尽管如此,张尚武还是辞职了,而且一到北京就找记者。
“他们严重伤害了我的身心!”一提辞职原因,张尚武会立刻进入控诉状态:“他们可是社会学家,怎么能这么说?这不仅是伤害我,也是伤害所有基层运动员!”9月19日,某电视台播出的节目中,两位社会学者当面对张尚武的高薪和职位提出质疑:“你以为你真是一盘菜了?”“你最多拿1400元月薪就够了。”张尚武没有当面反驳,但这让他念念不忘,他觉得,事后许多人包括公司职员都在笑话他。
“可是,为什么是用辞职的方式?你没想过要做出点成就给他们看吗?”面对此类疑问,张尚武只是反复强调,“一盘菜”言论深深伤害了他。
他打算起诉两位学者,用新闻发言人式的口气说“要捍卫人格不受侮辱的权利”,甚至想到了“希望有法律援助机构给予我支持”,又强调:“希望基层运动员们都来支持我。”但新闻发出的第二天,他收到的却是曾经的队友、现任国家队队长陈一冰的劝告:“面子和自尊不是别人给的,是要靠自己努力去争取的!别人瞧不起不可怕,自己瞧不起自己才可怕!想要别人尊敬你,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这让张尚武尴尬:“凭什么他是奥运冠军就能高高在上,我们就得被踩在脚下?他吃着蛋糕,我们连边都舔不到?”
尚武精神的时代价值研究 篇3
关键词:尚武精神,时代价值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尚武精神是武术文化的范畴,是武术文化的重要根基。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在我国占据了主导地位,但儒家“崇德贱力”的传统有严重的偏蔽,正如南朝文学家萧统所说“偃闭武术,阐扬文令”。至清朝末期,“重文轻武”的社会观念已成为积习,尚武精神的缺失直接导致了国家的羸弱。19 世纪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在缺乏自卫自保的能力和团结一致御侮的勇气下,华夏民族受到了严重侵犯。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治国单纯靠礼仪的价值观念受到了严重质疑,“富国强兵”受到了的重视,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而这正是中国人不甘落后、积极尚武的表现,至此,尚武精神对封建文化产生了强烈冲击。“近代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积淀在民族深层中的尚武意识应运而勃兴了”。[1]
历史的教训是惨痛的,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认为:“国防不可以没有”。文化是国家直立于世界的标示,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手段,从精神层面入手,塑造民众强健的意志品质,才可以真正实现国家的自立自强,达到釜底抽薪的效果。“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时至今日,我们要居安思危,秉持自强、自立、自卫的信念,以文化的复兴为契机,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尚武精神的提倡恰恰可以起到非常之作用。
1 尚武精神概述
1.1 尚武精神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远古有“勇武传说”,先秦有“狞厉之美”,汉唐有“尚侠崇勇”,在我国崇尚武力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而“尚武精神”一词最早由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在1919 年提出,当时为精武体育会成立十周年之际,孙中山先生亲笔题写“尚武精神”的条幅为《精武本纪》作序,此时的尚武精神是指:“以振起从来体育之技击术,为务于强种保国有莫大之关系”[2]。
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同物质相对立、和意识相一致的哲学范畴,是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的总称。”[3]“精神一但形成就具有相对的距离性,可以成为群体意识或社会共有财富。”[4]“尚”在中华大辞典解释为:推崇和注重的意思。“武”字结构中,“止”通“趾”,另外一部分是一个“戈”字,旨在形容一个人在扛着武器行走,可见武术与军事有着重要的渊源关系,是战争中的重要手段。战争以胜利为目标,武力关系到军民生死、国家存亡,由此武术人的精神在于追求勇敢和致胜。据记载,我国在三皇五帝时就发生过不计其数的战争,战争通过武力让敌人屈服,以保护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的安全,人们因此崇拜和敬仰强悍勇鸷的性格,而因怯阵战败而死的人,死后要“投诸茔外以罚之”。战国时期,出现了尚武的武士阶层,如“风潇潇兮易水寒”的屈原,在“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价值观念驱动下不惜用生命去捍卫内心的信念。长此以往,便形成了人们对勇武、力量的崇拜,人们“四时讲武,三年大习”,习武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六艺”中“礼、乐、射、御、书、数”中“礼、射、御”均和武术有着重要的关系,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说“中国民族之武,其最初之天性也。”尚武的精神在我国呈现出一种文化的积淀的过程,它从先民推崇发展至今,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种文化性社会行为也融入先民的方方面面,成为民族心理的积淀。时至今日,尚武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伦理的范畴和重要标志。
习武者在习练的过程中“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在锻炼出防身、攻杀技巧的同时,磨练了意志品质,而这种意志品质已成为习武者的集体无意识,成为锐意进取的“武”的内核。可见,尚武精神作为一种文化意识形态,类属于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民族性格、道德情操的心理层面,外在形式上,尚武精神主要以“崇尚军力”的形式出现,而在精神层面,它是指昂扬刚健、入世进取、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尚武精神与儒家文化的汇通
儒家思想是一种积极入世的文化,它的本义旨在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在周游列国之时,颠沛流离,正是在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文化的支持下,才得以周游列国。儒家思想和尚武精神做为两种异质文化并非绝对的对立,至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封建思想为了统治而对儒家思想的篡改和歪曲。“儒家文化中具有尚武精神,只是儒学成为官方哲学后,被人为“阉割”而使我们难见其全貌。”[5]
习武之人的价值取向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儒家的“贵和尚中”、“未曾习艺先学礼”、“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作为社会的主流思想,在这种伦理观念的约束下,和平主义成为中华民族的主导心态,习武之人拥有了良好的秩序感和次序感。但这没有削弱习武者的勇毅精神,反而显示出了习武之人思想的高尚性和交际的恭谦性。在外显层面,促使“尚武精神”不是“黩武”,而是倾向于强调人们对生活的态度,是一种追求强健人格的精神。“它不仅包括崇尚武力,更主要的是崇尚武德褒扬正义战争,提倡匡扶正义的行为。”[6]
基于此,把“尚武”看成是简单的注重军事和巫术,显然是不够的,它是尚武与仁爱的珠联璧合,是暴力和融洽的相得益彰。儒家文化提倡的“仁者心有勇”,“以至仁伐至不仁”、“仁者无敌”、“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等思想并没有削弱武术攻杀技击的本质,也没有削弱习武之人的无畏和勇敢,反而体现了用武的严谨性和自律性,从而在大是大非、敌友面前能够爱憎分明,如少林书籍《拳经拳法备要》中明确提出武术应传“贤良之人”,且“道勿滥传”,这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尚武的精神与仁爱的思想相融合。促使武术反对血腥嗜杀,存在仁爱的内在情结,提倡服人,如少林书籍《罗汉行动功短打》中记载:“点穴之法是使人心神昏迷,手脚不能动, 一救而苏,不致伤人”。德为艺先的金科玉律让习武认知形成了“止戈禁暴”的生命理想。正是因此,尚武精神是意志和智慧的统一,人们因此习惯将“尚武”和“崇德”联系在一起使用,旨在强调用武和修身的统一。
2 尚武精神的时代价值
2.1 国家层面——捍卫国家利益的保障
在汉朝,“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一铿锵有力的话语促使匈奴对汉朝表现出由衷的敬畏,发出“壮哉,汉家男儿”的赞誉,尚武之风俨然成为国防的利器,并铸就了“汉唐盛世”;南宋“重文轻武”、“防内甚于防外”、“严禁民间组织练习兵仗”的思想让人们失去了投笔从戎、从军报国的热情,进而导致南宋的灭亡;明朝继承了两宋的文化制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程朱理学以巩固皇权,这直接导致了满洲骑军的侵犯,最终拱手将明朝河山让与外族;鸦片战争之前,西方列强看到中国“大而无力、弱而不武”,于是开始对中华民族进行侵略战争,战争过后的西方人甚至宣称:“对付中国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先痛打一顿,然后在讲道理”,正是这种武风不振的状况促使鸦片战争的失利,中国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历史的演进过程中,尚武精神起到了非常之作用,特别是在外来势力的侵略和奴役下,尚武精神为富国强兵、抵御外侮,奠定了深厚的心理基础。一个国家尚武之风的强弱俨然成为国家强弱的重要象征,是国家威严和威望的潜在标志。
“考史系,知始终”。通过回顾历史可以发现中国的历史其实是一部斗争史,而武力左右着历史的走向,一个国家只有善于自卫,强而尚武才能够生存下来,而尚武的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武力的强弱,可以说,离开了尚武精神,国将不国。《左传》中记载:“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充分说明了富国强兵、武力强盛的重要性,从而达到“以战止战、以暴制暴”的目的。毛泽东同志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之后;尚武精神由此担任起“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并实现了全国的解放。新中国成立伊始,人民选择了《义勇军进行曲》这一激情昂扬的歌曲作为国歌,以振奋民族的斗志,正是对尚武精神的充分肯定。
“军力者,国家之墙壁。”军人担任着保卫国家,促进民族繁荣昌盛的任务,在抵御外族侵入时,要无情的抵御外敌,捍卫国家的利益,从而促使军人的职业特丹与暴力和杀戮联系起来。“无礼者,军人之性质也”,在弱肉强食的大势之下,“畏战之国,其国必遭战祸”,因此我们需要理性的看待战争和和平,野蛮与文明之间的关系,树立强军目标。然而当军人拥有“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尚武精神,对军人精神的塑造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尚武精神牢铸军魂,实现“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当战争发生之时,军人发出巨大的爆破力,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御寇图存。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大力培养尚武精神,是中国不可或缺的战略选择”[7],因此我们在牢固树立“人类共同体”意识的同时,让尚武的精神成为整个社会的精神气候,能够激发国民的勇气,强化中华儿女的民族认同、历史认同和国家认同,从而更远的实现和平的现状,惠泽后世。
2.2 个人层面——赖以生存的基础
日本的国土面积只有区区三个岛屿,人口总数不及中国的十分之一,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可以取得胜利,同时在1931 年发动侵华,期间发生了2 万日本兵在短短六个星期屠杀30 万中国人的悲愤事件,而据幸存者回忆,当日本兵准备屠杀中国民众之时,很少有人有反抗之意,人们心里多是在考虑“如果反抗肯定会第一个死掉,而不反抗的话日本兵第一个屠杀的可能不是自己”。“中国近代史是中华儿女的受苦受难史,正是因为近代中华民族尚武精神的缺失”[8]。
回顾中国的历史,封建社会里,臣子在帝王面前要自称“奴才”,见面之时要行叩拜大礼,将畏惧官、权发挥到了极致,在清朝之时,清政府推行“留发不留头”的政策。这些都一定层面上反映着尚武精神的缺失,在五四文化时期,陈独秀先生曾经说过:“手无搏鸡之力,心无一夫之雄。白面纤腰,妩媚若处子畏寒怯热,柔弱若病夫。以如此心身薄弱之国民,将何以任重而致远乎?”[9]尚武精神的消弭促使梁启超深憾“中国以文弱闻于天下,柔懦之病,误入膏肓”。鲁迅同志发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叹,为了唤醒人民大众的觉醒,改变手无缚鸡之力的白面书生的中国人形象,呼吁国人铸成“雄鸷沉毅之国民”,以阳刚之气振奋国民国风。
有人将生命比喻成芦苇,旨在强调生命的脆弱,在人生漫长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大大小小的苦难和挫折,而当困难发生之时,最重要的是有勇气冲破苦难。随着时代的发展,尚武精神的内涵也不同,逐渐的尚武精神成为进取、竞争、冒险的代名词。在改革进入攻坚期之时,我们要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也正是因此,尚武精神是一个民族和个人赖以生存的基础,它能够引导人们树立刚健自强的意识,成为支持人们勇往直前、奋斗不息的意志品质,从而强健体魄、坚毅意志,达到 “强国强种”的目的。
3 结语
尚武精神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时至今日,尚武精神的作用仍不可小觑,它对于国家和个人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一兵.清末尚武思潮述论[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3(4).
[2]中国近代体育文选[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
[3]李淮春.马克思主义哲学全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306.
[4]辞海[M].上海:上海乔辞书出版社,1979:112.
[5]儒家思想中的尚武精神[J].考试周刊,2013(50):127.
[6]邓河.中国近代社会的尚武思潮[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1(1).
[7]张世平.国之大事[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5:447.
[8]论大学生尚武精神教育[J].科学教育,2010(3):59.
从尚武到文弱 篇4
清华大学博士后,著有《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记得读到过一个日本人写的帖子。帖子上说,我们尊敬古代的中国人,看不起后来的中国人。因为古代的中国人和后来的中国人很不一样。
这话听起来刺耳,细一想确实如此。
先说尚武精神。
春秋战国时代,那些争雄竞长的大国,个个都强悍好战。《诗经.秦风.无衣》的“注”中就说:“秦人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班固在《汉书》中也说:“秦之时,羞文学,好武勇”。
当时东方大国齐国民风剽悍,百姓都是急性子、倔脾气,和今天的韩国人差不多。贵族们常常在道路上驾车相撞,国家立法也不能禁止。
连今天说着吴侬软语的吴越地区,在先秦时代也是一片气质刚劲的土地。《淮南子 .主术训》篇说:“越王好勇,而民皆处危争死。”班固这样描写这片土地的尚武遗风:“(吴越)君皆好勇,故其民至今好用剑,轻死易发”。
春秋时代,贵族个个都下马能文,上马能武,侠客遍地,武士横行,一言不合,就拔剑相斗。那时候的中国人,不喜欢一步三摇弱不禁风的白面书生,不论男女,皆以高大健硕为美。所以诗经言庄姜之美,必先言“硕人其颀”。写鲁庄公之美,必说他“猗嗟昌兮,颀而长兮”。那个时代美男子的标志是大个子,卷头发,浓胡须,最好还带点狐臭味儿。《齐风.卢令》赞美猎人,就说他“美且鬈,美且偲”,也就是说他卷发多须。同样,《陈风.泽陂》中说,“有美一人,硕大且卷,有美一人,硕大且俨”,于是令女主人公心生爱意,在单相思中苦闷不已。
再看看后来的中国人。
在明朝万历年间到达中国的传教士利玛窦意外地发现,中国的男人都如此文弱。他在写给罗马的信中说,“很难把中国的男子看作是可以作战打仗的人”。他惊讶地发现,这个帝国里最聪明的人看起来都像女人:“无论是他们的外貌气质,还是他们内心的情感流露,他们看起来全像是温柔的女子。要是你对他们尊敬礼让,他们便会比你更加谦和。”
居留中国的几十年里,利玛窦也看过上流社会的人打架,不过其情景却让他哑然失笑:“彼此争斗时表现出来的,也只是妇道人家的愠怒,相互殴斗时揪头发。”“他们很少残杀,他们甚至连想都没有想过这种争斗的方式。这不仅是由于他们没有什么真正的男子阳刚之气,主要是,他们大多数人连小刀之类的兵器都没有”,“这些男人们不惜每天花费两个小时来梳理他们的长长的头发,考究地整理他们的服饰,他们就这样悠闲自得地打发着美好的时光。”
鸦片战争后来到中国的外国人,更惊讶于中国人的胆小。古伯察说:“傲慢尊大的、看上去颇具刚毅的中国人,一旦遇到态度坚决、意志不挠的人,马上就会变得软弱,像患了癔病。面临困难的中国人嘴里常说‘小心’,即‘胆子要小’。”罗斯则说:“中国儿童不像欧洲儿童那样蹦蹦跳跳……对武力的赞赏已经完全没有了。大男子当众啼哭而不以为耻。”
侵华日军对中国人的容易驯服也印象极为深刻。
《南京大屠杀资料集》中收有日本军人的回忆。有一个日本兵十分惊讶于众多数千中国士兵驯服而默然地经过如山的同伴尸群,走向死亡,而毫不反抗。那个日本人说,他百思不得其解。是中国人太容易驯服,或者是中国人对死亡悟得太透?日本指挥部在处死中国俘虏时曾经日夜提心吊胆,因为日本军队经常以一二百人的小分队来屠杀上千上万的俘虏。日本人担心数千俘虏一旦暴动,即使手无寸铁,也会将行刑的两个日本中队杀得一人不留。但这种情况从来没有发生过。
佟忠义的侠义尚武精神追溯 篇5
关键词:佟忠义,侠义尚武,精神,追溯
佟忠义是我国清末民国时期杰出的民族武术家。他出生于武术世家, 幼年的时候就开始苦练武艺, 打下了深厚的武术根基, 少年时, 他又得到高人指点, 武学成就斐然, 青年时期, 佟忠义辗转奉天、沧州等地以开设镖局为业, 在武林之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与当时著名的回族武术家王子平合称为“沧州二杰”。成名之后, 佟忠义又远赴上海普及传统武术, 创立了著名的忠义国术社, 并在精武体育会、东亚体专等处担任武术教练, 倾心致力于中华传统民族武术的弘扬和发展。尤为难能可贵的是, 佟忠义在传授武艺的过程中, 非常重视弟子武德的修养和提高。他在自己编写的《武术须知》中, 要求弟子“爱国家, 保国权”“, 宁愿谨, 勿诈虞;宁迂枸, 勿放恣”“, 守信义, 重质朴”, 为我国传统武术的传承发展和侠义尚武精神的弘扬作出了积极贡献[1]75。
一、佟忠义的武术生涯
佟忠义, 字良臣, 满族人, 1878年出生于河北沧州的一个武术世家。其父佟存也是沧州当地赫赫有名的武术高手, 曾在东北等地创立镖局, 以保镖为业, 在武林中小有名气。佟忠义在家排行第三, 6岁时, 就开始跟随父亲学习家传武艺, 武学根基十分扎实。10岁时, 佟忠义得到名师的指点, 系统地学习了少林拳和八卦掌绝技, 十八般兵器无一不精, 渐渐在沧州本地崭露头角。1902年, 佟忠义跟随二哥远赴奉天, 开始以保镖为业, 从此正式踏入武林。在行走江湖的时光里, 佟忠义不知疲倦地拜访名师, 精进武艺, 逐渐在武林中声名鹊起。由于佟忠义武艺高超, 遂被当时的清政府选中, 1902年, 佟忠义被任命为京城巡捕营武术总教头, 1910年, 擢升为京城禁卫军武术教官。民国初年, 他又受到直系军阀曹锟的赏识, 被任命为曹锟侍从卫队和直隶陆军军官学校武术教官等职。佟忠义性格刚毅, 嫉恶如仇, 心怀救国救民的理想抱负, 正义感极强。但是, 在清政府和直系军阀任职的日子里, 让他彻底看清了清政府和北洋军阀腐败无能, 统治昏庸的丑恶嘴脸, 于是, 毅然选择弃官回乡。回到沧州以后, 佟忠义心无旁骛, 闭门研究武学。在沧州, 佟忠义开办了武学社, 广收门徒, 普及拳术。后来在别人的邀请之下, 佟忠义抵达上海, 先后开办了忠义拳术社, 忠义摔跤社等武馆, 并在国育武术研究会、上海国术馆任职, 还在东亚体专、暨南大学、西江体专以及《申报》报馆兼任国术教练, 并且以自己的中医诊所为掩护, 从事秘密的抗日活动。 同时, 他也积极从事传统武术的探索和研究工作, 1935年, 佟忠义在商务印书馆的帮助下, 编著了《中国摔跤法》一书, 并在上海大量发行, 在当时武学界引起了极大反响[2]121。1940年, 在南京举行第一次全国武术比赛, 佟忠义显露技艺, 勇夺六合门冠军。1956年, 在全国武术比赛大会上, 佟忠义表现出色, 并受到了贺龙元帅的赞许和接见。在延续自己武学生涯的同时, 佟忠义也争分夺秒地以百倍的精力从事民族武术整理和研究, 终于积劳成疾。1963年, 佟忠义在上海的住所因病逝世, 享年84岁。
二、佟忠义高超的武学修为
佟忠义身材魁梧、膂力过人, 尤其对摔跤格外偏爱, 摔跤功夫更是出神入化, 为了精进自己的武艺, 他勤学苦练, 遍访名家, 博采众长, 创造性将蒙古摔跤的古典摔法和家传的擒拿技法以及六合拳法融会贯通, 创编了独具一格的实战摔跤术。
佟忠义到上海后, 大力传播自己的摔跤技艺。当时, 上海有个勇士叫做查瑞龙, 此人力大无穷, 能轻而易举地将一百多斤重的石锁舞动如飞, 而且武艺高超, 也擅长摔跤。此人闻听佟忠义的大名后, 内心很是不平, 就向佟忠义下达挑战书, 双方相约在海关公寓花园比试较量。比试当天, 查瑞龙先让自己的徒弟上阵, 试探佟忠义的虚实。哪知未过几合, 就都纷纷败下阵来。最后, 查瑞龙亲自上阵, 与佟忠义较量。为了让查瑞龙输得心服口服, 佟忠义竟然提出将自己的双眼蒙上, 再与查瑞龙比试。查瑞龙闻听, 心中窃喜, 以为必胜。查瑞龙自恃力大, 一出招就凶猛异常, 全然不顾漏洞破绽, 他伸出双臂从背后扑向佟忠义, 抱住佟忠义的腰, 想一下子将佟忠义摔在地上。佟忠义见他来势凶猛, 就借力打力, 猛然向左侧转身, 疾起右腿, 使出一记“挑钩子”, 查瑞龙应对不及, 仰面摔倒。查瑞龙不服, 还要再来, 佟忠义慨然应允。这次, 查瑞龙比第一次谨慎了许多, 他先是围着佟忠义转了几圈, 寻找佟忠义的弱点。看到时机成熟之后, 他猛然伸出右手抓佟忠义的袖口, 想将佟忠义举在空中。佟忠义不慌不忙, 见招拆招, 趁查瑞龙足下不稳, 使出自己“右扑脚”的绝招, 一下子又将查瑞龙摔倒在地。查瑞龙倒地后, 羞愧难当, 遂向佟拱手赔罪, 并请求拜佟忠义为师。此战过后, 佟忠义在上海名声大振, 前来拜师学艺的人络绎不绝。
佟忠义不仅精通摔跤技法, 对武术器械也是样样精通, 十八般兵器每一样都使得出神入化。有一次, 上海犹太大亨哈同为夫人庆祝五十寿诞, 邀请上海各界知名人士, 佟忠义也在其列。哈同的夫人非常喜爱中国传统武术, 听说佟忠义也在当场, 就提出让佟忠义登台献艺, 借此一睹中华武术的风采。为了满足哈同夫人的要求, 同时也为了扩大传统武术在上海的影响, 佟忠义欣然登台。他先是练了一套八仙剑法, 接着又表演了暗器弹弓, 佟忠义一次射出三十粒弹丸, 弹无虚发, 粒粒皆中, 立刻赢得满堂的喝彩。佟忠义的精彩表演, 却激起了一个人的不满。此人叫做沙利文, 是一位西洋击剑高手, 他见佟忠义赢得众人的喝彩, 心中很是不服。于是, 沙利文站起身来, 走到佟忠义跟前, 提出要与佟忠义比试剑法, 言语之中颇多不屑, 同时, 将一件击剑时用的护身衣甩给佟忠义。佟忠义见此情景, 不怒不恼, 他提出中国武术自古就是以实战为主, 从来都是真刀真枪, 比试的时候根本不需要什么所谓的护身衣。此言一出, 更是大大刺激了沙利文。比试一开始, 沙利文就连出凶招, 剑剑不离佟忠义的要害, 惊得宴会上的人们都瞠目结舌, 生怕佟忠义有什么闪失。对此情景, 佟忠义使出太极八卦掌的步伐游走不停, 沙利文见佟忠义左旋右转, 自己招招刺空, 心中不免着急。十几招过后, 沙利文已经心浮气躁, 气喘吁吁了。佟忠义一见时机成熟, 立即卖了一个破绽, 故意将自己的胸口露了出来, 沙利文一见有机可乘, 立即挺剑刺向佟忠义, 一见沙利文上当, 佟忠义立即上步转身, 同时, 出剑点向沙利文的手腕。沙利文躲闪不及, 手腕中剑, 叮当一声, 自己的剑也落在了地上, 一见此景, 整个宴会上顿时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 众人都为佟忠义的精湛技艺所深深折服。
三、佟忠义的侠义尚武精神
佟忠义不仅武学修为极高, 而且极重民族气节, 富有极高的侠义尚武精神。二战中, 日军成功偷袭珍珠港后, 在上海大搞所谓的庆祝活动, 妄图制造声势和影响, 借以维护统治。当时, 日本上海总领事得知佟忠义是名武林高手, 社会上影响力极高, 就想邀请佟忠义参加, 妄图达到收买民心的目的。为此, 日本领事馆派出两名武官, 手持请柬来到佟忠义的寓所进行邀请, 颇有挟持之意。对此, 佟忠义临危不惧, 他对日军言道:自己乃是一介平民, 不问世事, 与政治绝缘, 还请另请高明, 严词拒绝了日军的邀请, 并蓄须盘发以显示自己的民族气节[3]25。不仅如此, 佟忠义还以自己开设的中医诊所为掩护, 与当时的浦东游击队、新四军支队频繁接触, 秘密为抗日战士们治伤治病, 提供药材, 极大地支援了当地的抗日活动。
不仅如此, 佟忠义还通过一切机会, 利用自己精湛的武艺, 打击日本人的嚣张气焰, 扬我国威。当时上海租界的虹口公园是日本人的势力范围, 因为附近的企业众多, 很多华人职工早晨聚集在公园里舞枪弄棒、打拳练功, 锻炼身体。而当时很多日本人也在公园里练习剑道、空手道和柔术等, 由于双方彼此不服, 于是常常发生摩擦。日本人怀恨在心, 特意出资从日本本土请来几名武士, 声言要教训一下不知高低的中国人, 并指名点姓让查瑞龙出战。因为此战关乎中国人的荣辱和尊严, 所以,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 查瑞龙只得搬出自己的老师佟忠义坐镇, 并与日本人约好在精武体育总会一决高下。比武当日, 上海精武体育总会的演武厅内座无虚席, 中日双方到场人数超过了五百多人。双方先是各自表演自己的拿手绝技, 然后开始正式比试。决战中, 日方提出要用日本的柔术与中国的摔跤进行比试。面对这种要求, 佟忠义不顾自己年事已高, 亲自出马。比试一开始, 日本武士就使出凶猛的招式, 可是无论怎么用力, 却也无法抓到佟忠义的跤衣, 反复几次之后, 却被佟忠义摸透了斤两, 看准对方的一个破绽后, 使出一记捣手, 将对方的和服右袖齐齐撕下, 人也差点摔个跟斗。日本武士见势不妙, 自知不敌, 只得向佟忠义行礼认输[4]5。
佟忠义作为我国清末民国时期的著名武术家, 他一生献身武学, 苦练技艺, 广收门徒, 对我国传统武术的传承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同时, 佟忠义善恶分明, 嫉恶如仇, 极富民族气节, 不惧日寇的威逼利诱, 投身民族独立解放大业, 他的侠义尚武精神也对后世习武之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认真研究和分析佟忠义的武学生涯和个人经历, 对于更好地发展和传承我国传统武术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岗.传统武术文化在武术现代化中的价值取向[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6 (3) .
[2]李志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内涵体系探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0 (2) .
[3]冉学东.传统武术体系裂变的文化价值因素探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3 (3) .
杜甫诗中的尚武精神与长安 篇6
杜诗中尚武精神的表现可分为两个时期, 即安史之乱之前与安史之乱之后。安史之乱后杜诗中的尚武精神较易于理解, 在“大一统”儒家思想的支配下, 抵御外族侵略、平叛内乱, 是儒家维护王道的方式之一。安史之乱后唐王朝战乱频仍, 杜甫写下大量尚武诗篇是其爱国的体现, 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 安史之乱前的杜甫仍有大量尚武诗篇, 其尚武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杜甫干谒边将, 欲入军幕。天宝十三载杜甫干谒边关大将哥舒翰, 作诗《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军事留孙楚, 行间识吕蒙。防身一长剑, 将欲倚崆峒。”杜甫借此表达了欲入哥舒幕府之意。同时献诗《赠田九判官梁丘》于田九, 望其汲引以入幕府。在解释杜甫干谒边将, 欲入边幕之举上, 学界多集中于政治原因, 而多忽视社会风尚的推动作用。从对杜甫尚武之作的分析中可知, 杜甫入边幕的最终目的是为国安边, 而不是作为仕进的台阶, 那么唐代“从军岁久者, 得为大郡”的政治因素就不能作为解释杜甫此举的充分原因。
其次, 尚武成为杜诗中一类重要的题材。杜甫在天宝五载 (746) 进入长安, 之前还没有反映尚武精神的诗作。反映尚武精神的诗篇出现于杜甫进入长安之后, 通过对杜甫盛唐时期长安诗歌的考察, 可以见出即使在盛世和平时期, 尚武仍然是杜诗表现的主要内容之一。杜诗中有大量赞颂将士的诗篇。杜甫旅食长安之时所作赞颂将士的诗歌很多, 或言其忠勇, 或言其善战, 或言其被坚执锐的气概。
再次, 诗中多流露出对入幕边关的友人的羡慕。《送韦书记赴安西》:“夫子歘通贵, 云泥相望悬。白头无藉在, 朱绂有哀怜。”《杜臆》曰:“书记未是显官, 而遂判云泥, 其穷可知。”[1]17如王嗣奭所说韦只是去做军中一书记, 杜甫竟以云泥之别和自己比较, 其羡慕之情亦可知。同样在送别挚友高适入幕时, 杜甫亦有“主将收才子, 崆峒足凯歌。闻君已朱绂, 且得慰蹉跎” (《寄高三十五书记》) 之慨。
二、长安尚武之风的渊源
尚武之风自秦汉始即是长安显著的地域性特征。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下, 长安的尚武之风历久不衰。
首先, 长安险要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地处边陲的地理位置是孕育尚武精神的天然土壤。长安地处关中, 属三秦之地。元代骆天骧《类编长安志》载:长安, 厥壤肥饶, 四面险固, 被山带河, 外有洪河之险, 西有汉中、巴、蜀, 北有代马之利, 所谓天府陆海之地也[2]1。长安具有的天险之势, 是周、秦、汉、唐等王朝皆建都于此的地理原因。险绝的地理环境造就了长安人民朴质刚健的气质。三秦地处西部边陲, 常受边地少数民族的侵扰。秦汉以前的猃狁、昆戎, 秦汉时期的匈奴, 都不断南下侵扰, 在游牧民族的压力下, 当地人为自卫, 不能不崇尚武力。故汉时即有“山东出相, 山西出将”之说。班固所言秦地多出大将, 究其原因, 在于其地“迫近羌胡”。由此可见, 早在秦汉时期, 秦地尚武风气已经为人所关注, 但更多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的角度考察其原因。
其次, 统治阶级的尚武措施和人们对“关西出将”的心理认同对长安尚武之风的延续和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于尚武之风的形成, 长安的地理环境因素固然重要, 但能使此风尚数千年不变, 而且至唐还成为一种盛世精神风尚, 人为因素更是起到必不可少的推动作用。镐京、沣京 (长安及附近) 是周朝之都, 长安当为文王教化之地, 其民当“忠且厚”, 何以“悍然有招八州而朝同列之气”, 文中不仅肯定了“雍州土厚水深”的地理因素, 更是强调了“以善导之”“以勇驱之”的社会引导作用。在秦地“以勇驱之”的措施中, 最早当数商鞅变法。秦孝公任用商鞅, 实行变法, 使秦国由弱小的西部边陲小国走向了富国强兵之路, 直至秦始皇收服六国, 完成统一。在变法的各项措施中, 把奖励军功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平民建立战功即可受爵, 即使是宗室贵胄若无战功, “虽富无所芬华”。此措施使秦“民勇于公战, 怯于私斗”[3]2231, “民之见战, 如饿狼之见肉”[4]58, 造就了被山东六国所称的虎狼之师。杜甫诗中的“况复秦兵耐苦战” (《兵车行》) 亦可追溯至此。秦民、秦兵皆勇, 故长安必有尚武之风。
秦孝公时期的奖励军功制被西汉所继承, 汉初将相公卿皆军吏。秦汉将领出于山西“不可胜数”, 成为一突出现象, 故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中提出“山西出将”之说。自从班固在《汉书》中有此记载以来, 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即使东南之地未尝乏才, 但历代统治者任命将领时重西北已成为惯例。在这一举措的推动下, “山西出将”得到社会的普遍心理认同。从西晋的“八王之乱”至隋朝统一的二三百年间, 长安大多在少数民族的管辖之下, 长期处于频繁的改朝换代和战乱之中。匈奴人刘渊建立前赵, 羯人石勒建立后赵, 氐人符健在关中建立前秦, 鲜卑人拓跋氏建立北魏, 鲜卑人宇文泰建立西魏, 其子宇文觉建立北周, 长安皆是其国都或领土。这些游牧民族, 有着狩猎的生活习性和由此而形成的勇敢、彪悍的性格。他们建立政权后, 尽管受到中原文化的冲击, 但存于他们身上的彪悍的本性以及当时战乱频仍社会状况, 仍旧使武力得到重视。《木兰辞》和《李波小妹歌》这类诗歌的诞生即是一证明。魏晋南北朝时期长安之地尚武精神的存在, 自不待言。
三、初盛唐长安尚武之风的发展
长安尚武精神发展至唐代, 炙热程度比之前代, 有过之而无不及。有着部分鲜卑血统的李渊继隋后建立唐朝, 得力于关陇军事集团。关陇军事集团之所以命名, 因为其将士大多籍隶关中和陇上。长安属于关内道, 籍隶关内道的关陇军事集团成员和将领, 堪称长安尚武之风的标志。
唐时边庭将帅有些是出于周边各族, 但籍隶于关内道的仍是大有人在。史念海《两〈唐书〉列传人物本贯的地理分布》一文考得著名将帅李靖、侯君集、张俭、唐休璟、张仁愿、牛仙客皆籍隶关内道, 他们对长安尚武精神不能说没有任何影响。府兵制是初唐兵制的主要形式, 唐初府兵驻地分布也是长安尚武精神存在的又一证明。随着府兵制的瓦解, 边镇之制兴起。“边兵强盛, 其中很多是各节度使管内的本地人, 而河西、陇右犹称重镇。这对盛唐时‘关西出将’仍有决定性的作用。”[5]426以此可见, 至唐, 长安尚武精神经久不衰。在促使唐代长安尚武精神高昂的诸多因素中, 自然地理因素已退居次要地位, 统治者的提倡则成为主要的动因。
到秦汉时, 尚武之风限于关西之地, 是作为一种地域性特征。但是到唐代, 此种情况发生了变化, 尚武成为了盛世的时代精神。首先, 在唐代, 作为尚武精神的标志———武将不仅出身关西者较多, 非关西人氏亦是大有人在。如昆丘道副大总管郭孝恪是许州阳翟人 (今河南禹县) , 单于道安抚大使程务挺是洺州平恩人 (今河北丘县) , 北庭都护郭虔瓘是齐州历城人 (今山东济南) 。史念海在《两〈唐书〉列传人物本贯的地理分布》一文中曰:“唐太宗作为秦王时, 其麾下各方面人物都是有的, 不过山东还是较多些。”[5]414此“山东”人包括文士, 其中亦有秦王府右三统军齐州历城 (今山东济南) 秦叔宝、秦王府左三统军齐州东阿 (今山东东阿县) 程知节、秦王府车骑将军郑州荥阳 (今河南荥阳县) 张亮等大将。
其次, 唐代宰相籍贯的分布亦可见非关西之地尚武精神的存在。唐王朝的择相与秦汉时期有所不同, 秦汉时期的宰相殆少出于戎行的。到唐代, 情况发生变化。以此可见, 到唐代不仅关西出将, 非关西之地亦出将。尚武之风不再局限于关西之地。唐代, 尚武精神已经不像唐前那样只是作为关西 (包括长安) 的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而是成为社会的整体风尚。人们对武力的推崇, 非前代可比。尚武精神则成为了一种时代精神的象征。唐代门阀氏族的相对衰落以及唐代科举制度的实行在现实秩序中打破了贵族世胄的垄断, 这就给予了广大的世俗地主阶级知识分子进身台甫的机会, 他们不再叹息永沉下僚。唐王朝对边塞频繁的战争以及对军功的极致奖赏, 使广大世俗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似乎找到了一条建功立业的成功之路, 于是出边入塞, 也成为文人成就理想的途径。
再次, 唐代多有弃笔从戎之人, 以见尚武精神之浓烈。《旧唐书》和《唐代墓志汇编》中多有记载。投笔从戎之人感受着时代的气息, 其言行绝不是仅仅从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出发, 而是和整个时代相应相合, 在他们身上, 鲜明地体现着一种时代的慷慨尚武之风和剽悍豪侠之气。在这种时代气息影响下, 文人受尚武之风的熏陶, 投笔从戎, 出边入塞, 于是就成为他们成就理想的途径。
尚武精神经过初唐人的认同和发扬, 到盛唐发展至顶峰, 在文学领域内的标志便是边塞诗的高昂。安史之乱后, 唐代边疆再无安宁之日, 但吟咏边塞战争生活的边塞诗却随着唐王朝的鼎盛成为过去而走向衰落。边塞诗的涌现, 正是盛唐时代精神的产物。边塞诗的消歇与尚武精神的衰落是同步的。天宝末年, 尚武精神已现衰退征兆。西北之地尚武精神依然存在, 但已经不再像之前那样成为一种全国风行的时代风尚, 被人趋之若鹜, 尚武之风的衰退已初见端倪。而转战沙场、立功边疆, 也已经不是世人所积极崇尚的建立功业的最佳途径。这样, 长安自古即有的尚武精神到了盛唐时期, 在社会诸多因素的推动下, 成为了一种时代风尚、盛唐精神、盛世之音。杜甫天宝五载进入长安, 直至乾元元年离开长安, 被贬华州司功参军, 期间约十二年。可以说, 盛唐时期杜甫基本上都是在长安度过的, 作为一名著名的非战诗人, 在和平时期写下大量尚武诗篇, 当是受到长安历久不衰的尚武精神的影响。
摘要:杜甫是著名的非战诗人, 但杜诗却有尚武精神的表现。诗中对身份各异的将士极尽颂扬之词, 多流露出对入幕边关的友人的羡慕, 而且杜甫干谒边将, 欲入军幕。究其原因, 当是受到长安尚武精神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杜诗,长安,尚武
参考文献
[1]王嗣奭.《杜臆》卷一[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
[2]骆天骧.《类编长安志》卷一[M].三秦出版社, 2006.
[3]司马迁.《史记》卷六十八[M].中华书局, 1959.
[4]商鞅等.章诗同注《商君书》卷四[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4.
尚武传统 篇7
恭城文庙是全国四大孔庙之一, 也是广西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 并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文庙。
恭城文庙遵循山东曲阜孔庙的建筑模式, 只不过受到等级和资金的限制, 在规模上删繁就简, 取其精华, 同时也引入独特的地方建筑语言元素, 造就出一个整体造型紧凑、细节设计精巧的庙宇群落。
占地3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的庙宇, 各式建筑错落有致, 依地势高低逐级而上, 整体规划浑然天成。较之建造于平原上的孔庙, 恭城文庙更具备视觉上仰视的效果, 从而造成一种强烈的敬畏、崇尚进而顶礼膜拜的心理暗示。
大成殿是文庙的主体建筑, 是供奉孔子灵牌的地方, 也是建筑群落中最高的殿宇。雕刻龙纹图案的玉陛, 装饰繁复华丽的梁脊, 横亘其上的彩龙, 处处显示着这座建筑享有皇家待遇的等级。大成殿正面五开间, 三间进深, 有砖柱十根, 木柱十八根, 均坐于精雕成花篮形的柱础之上。十四扇大门、门窗、檐口均以精美木雕装饰。
文庙周围的赭色高墙, 称为宫墙。宫墙典出《论语》, 意在赞美孔子学问之高深有如万仞之墙。按照封建王朝宫室的规制, 孔庙的宫墙享有漆成红色的最高规格。
恭城武庙, 又称关帝庙, 是祭祀三国名将关羽的庙宇, 始建于明朝万历三十一年, 也就是公元1603年, 至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 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整个庙宇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 建筑面积1033平方米, 坐落在城西印山南麓恭城文庙的右侧。文武双庙分占同一个山的两个山脊, 彼此相距仅50米, 一东一西, 一左一右, 互为比邻, 亦两相对应, 可谓相得益彰。
武庙整个建筑组群均采用木构架和砖墙混合承重式结构, 由戏台、雨亭、前殿、正殿、协天宫、后殿及东西两厢配殿组合而成。
主体建筑结构采用重檐歇山屋顶构架方式, 传达出一种高规格建筑的信息。在中国古代建筑中, 屋顶的设计是有一定规制的。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式顶, 只能用做皇帝的宫殿;排在第二位的就是重檐歇山顶;民居则只能使用硬山顶。关羽生前虽乃民间人士, 但毕竟有“帝”的谥号, 因此供奉他的庙宇也有相应的建筑规格。
武庙屋面重檐歇山, 飞檐高翘。脊山装饰的龙凤含珠灰塑, 大气磅礴、威武显贵;垂脊则以明暗八仙、人物花鸟彩塑点缀, 形态逼真, 动感强烈。
先秦时期楚人尚武精神的追本溯源 篇8
一、环境造就楚人尚武精神
据史料学者研究发现, 进入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类似屈家岭文化的氏族部落, 遍布在江汉地区广大河谷原野上。荆楚武术是当时所处地域的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 以及在生存实战与狩猎实践过程中形成的, 追溯荆楚武术的源头就是在这些远古人类生活过的文化遗址上。
在尧舜禹为首的华夏部落时期, 曾经与三苗进行过长期的战争。据史籍记载, 在今湖北江汉平原一带是当时禹伐三苗的地点, 大禹时期对三苗曾经多次征伐未果后停止了进攻, 大禹见短时间内武力不能使三苗臣服, 为了显示武力雄厚, 采用让三苗部族的人观看华夏部落士兵持斧和盾进行操练的“干戚舞”, 三苗部族观看后从此臣服。三苗大部分逃入深山溪峒或向西南山林迁徙, 成为后来湖北“荆蛮”、“长沙蛮”和湖南境内以及云贵苗、瑶、侗各民族的祖先, “楚人与三苗的先祖是同源的”。现在的湖南和湖北两省就是远古楚人生活的主要地域。
先秦楚人尚武的根本原因固然与荆楚地区的战争、动乱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相关, 同时与当时的楚人领导者的楚君, 其思想与作风也是紧密联系的。作为尚武精神的倡导者的楚君就是尚武精神的典型示范者, 其示范效应造就先秦楚人尚武、乐斗、喜战、劲勇。楚人这种尚武, 乐战轻死, 勇武爱国, 气质刚勇的民族性格, 形成了浓郁的荆楚地区民族体育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先秦时期将我们现在的“体育”或“竞技”形式称之为“武娱”, 包括一些带有修身养性的医学健身活动和带有军事性质的体育运动,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某个民族或国家的尚武之风和健身之俗。在春秋战国时代, 楚人对竞技的崇尚, 对楚国人军事武艺的提高、身体素质的增强、国家军队战斗力的提升与国力的强盛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当时各诸侯国中楚国的竞技项目齐全闻名遐迩, 各竞技项目的水平之高也属各国的翘楚。
二、楚人以自身的聪明才智制造出雄兵利器
据史料记载, 楚族祖先蚩尤建立了九黎国。九黎国由九个部落所组成, 作为大酋长的蚩尤统领这九个部落的81个氏族。正如史料中所说的, 蚩尤发明了“五兵” (戈、矛、戟、殳、弓矢) , 并依靠此五类兵器而在当时历史时期立于不败之地。在楚国的兵器仓库中藏有当时来说最为庞大、最为先进的兵器种类, 以质地来分, 有以剑、戈、矛、匕首为代表的铁制兵器;以匕首、镞、弩、戟为代表的铜制兵器;以盾、甲、弓为代表的木制兵器;以甲、胄为代表的皮质兵器。蚩尤还根据武器的用途将兵器分为进攻性武器与防御性武器两大类。
戈的改进和发展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受当时频发的战事影响, 各种武器装备在当时在不断地得到了改进与发展。随着步骑战取代了车站, 戈的形状与种类均发生了很大变化。戈头的击杀属性得到增强, 戈头的数量亦发生了变化。在此过程中, 楚国戈兵器的改进与完善一直走在其他列国的前面。在远射武器方面, 自春秋晚期开始, 楚地便开始出现了“弩”, 后人常有“楚琴氏造弩”之说。考古学家在江陵楚墓中所发掘的双矢并射连发弩, 是当时射程最远、杀伤力最大的重武器。
到了战国中后期, 为了适应步战需要, 剑器被广为使用, 并不断加长。楚地拥有当时最为富足的铁矿资源, 故大力打造铁制兵器, 并不断对其进行改进。从秦昭王对其宰相范雎所发出的感叹“吾闻楚之铁剑利而倡优拙”, 便可看出当时楚国剑器制造之精良。楚人对兵器的重视程度亦可谓居于列国之首。从后来南方楚国地区的考古挖掘来看, 其中所发现最多的亦莫过于以戈、矛、剑、刀等为主的兵器, 且诸种兵器均质地精良、无可替代。
在江陵楚墓中先后出土了越王勾践之剑和吴王夫差之矛, 此两种兵器精良的制造工艺均是其他同类兵器所无法比拟的。自楚国战胜越国之后, 越王的两位铸剑名将———干将、莫邪亦为楚王所有。自此之后, 楚国的武器仓库之中不仅存有大量精致的青铜宝剑, 亦将吴、越两国的众多名剑利器一一纳入囊中, 这也是楚墓之所以藏有大量稀世剑矛的缘由所在。
自楚国占领吴越两国之后, 积极吸收吴越两国的优秀文化, 其铸剑技术亦吸取两国铸剑术之精华, 并由此而冶炼出名噪一时的利器———长剑。青铜受含锡量的影响, 其柔韧性亦有所不同。含锡量高的青铜柔韧性差、易折断, 但所制造出来的剑器锋利;含锡量低的青铜柔韧性优良、不易折断, 但是相比之下较为钝厚, 故楚人将其两属性合二为一, 制造出脊部和刃部分离开来的复合剑, 此种剑既坚韧又锋利, 是当时作战之时的最佳兵器。出土于长沙楚墓中的“荆楚长剑”, 其剑长是一般铜剑的三倍左右。楚国长剑远名于列国之中, 为后世所倡导的“短兵长用”武艺原理亦埋下了深厚的基础。
我国出土的最早一把钢剑是在湖南长沙楚墓中所发现的, 其剑长30多厘米, 宽近3厘米, 脊后近1厘米, 属于中碳钢质地且经过铸剑之人的反复锻打, 并进行高跟退火后所炼成, 十分精良。从铁剑、弩等兵器的发明改进以及青铜类兵器的大量生产并被广泛应用的景象来看, 楚国在战国时期便在兵器上进行了积极的改革。战事需要和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对当时荆楚地区的武术亦产生了巨大影响。
楚人具有强烈的尚武精神, 然而其审美情趣与创造力亦十分丰富。在兵器制造的过程中, 楚人在制造工艺上亦投入了极大的艺术热情。用于以进攻与防御为主的兵器在楚人手中纷纷变成了一件件精彩绝妙的漆器艺术品, 从后来在江陵楚墓中出土的土皮甲漆片, 以及长沙战国墓之中的黑漆彩绘漆盾等均可看出楚人加之于兵器上精湛的艺术造诣。
三、善射的楚人以实践创理论
楚国善射之人百出, 可谓高手如云。当时名震楚国的射手养由基便是其中一人。据史书记载, 养由基曾一箭穿石, 素有“养一箭”之美名。楚共王十六年, 楚共王因出兵救郑而在战争中被晋将魏琦射伤眼睁, 为报此仇, 共王命养由基还射魏琦, 并赠其两只箭, 养由基不辱共王之命, 只一箭便让魏琦毙命, 并带另外一只箭还与共王复命。在楚、晋两国交战的过程中, 养由基一度以其百发百中的箭法击退晋军的大举进攻, 进而使得楚军免陷于险境之中。楚君熊渠亦以善射闻名, 《史记·龟策列传》说:“弈名善射, 不如熊渠、蠭门”, 如此可见熊渠射技之高超。楚国君主自幼便多练就一身极强的箭术武艺, 史料中亦有楚宣王一箭射倒犀牛而使得臣民百姓为之折服之事记载。
楚人不仅掌握了极其高超的箭法技术, 并在此过程中钻研出了一套完备的射术理论。逢蒙乃后羿之徒, 习得后羿箭法之精髓, 并在其过世之后遗有《射法》二卷, 史书《汉书·艺文志》亦收录其《逢门射法》二篇。在越王勾践在位之时, 大臣范蠡曾极力向其举荐善射之将陈音, 命其积极训练弩手, 并与越王共论射箭之术,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射术之理论。楚国之人陈音所总结出来的“动气结合”之箭术理论乃是对当时射技理论最为完备的一套归纳与总结。
楚人强烈的尚武情感, 让其历史上涌现出众多的勇武之人, 创一世之雄风。如:伐罗未克而自缢他乡的公子屈瑕, 因城濮一战损兵折将而自杀方城之外位至令尹的子玉, 一生戎马倥偬竟身死伐隋途中的武王, 即使被世人所唾弃的楚怀王, 宁愿身死他乡也绝不割土让地。“春秋诸国, 唯楚英贤最多”, 正是由于楚国统治阶层的致力争强, 让楚地尚武成风, 勇将辈出, 也让当时的楚国盛极一时。
摘要:史料记载先秦荆楚地区楚人民族剽悍骁勇、尚武乐战, 当时楚人居所的荆楚地区地理环境恶劣, 战争与动乱四起的历史条件形成了楚人本民族尚武的精神。楚人尚武精神是一种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
关键词:先秦时期,楚人,尚武精神
参考文献
[1]甘毅臻.禹伐三苗之战对武当山武术形成的影响[J].武术科学, 2006 (1) .
[2]赵炳清.楚人先民溯源略论[J].民族研究, 2005 (1) .
[3]郑佳明.长沙历史风云[M].湖南文艺出版社, 1997.
陈贤妹 张炘炀 张尚武 篇9
■■陈贤妹年近六旬,身高一米四多,体重不到80斤,满脸皱纹的她腰已经有点佝偻了,平日靠拾荒以贴补家用。但最近她却被众多网友誉为“最美婆婆”。原因是10月3日,她救起了被两车多次碾压且遭多名路人漠视的佛山女童“小悦悦”。
接受采访时,老人的表情很茫然,反复表达一个意思:“不就是救了一个人吗?有什么值得稀奇的呢?”陈贤妹还到医院探望小悦悦。她说:“我不知道带了多少钱,都是这几天他们(社会各界)给我的慰问金,我都给小孩了。”
张炘炀
■■才16岁的张炘炀也算是个焦点人物了。2005年,10岁的他考入天津工程师范学院,成为全国年龄最小的大学生;2008年成为北京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2011年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成为年龄最小的博士研究生。
10月16日,中央电视台《看见》栏目播出了对张炘炀的专访《长大要成人》。采访中他“让父母给自己在北京全款买房,否则就不去读博士”的言论,再次让舆论哗然。
张尚武
■■张尚武曾经是中国体操队的希望之星,1995年进入国家队,2001年北京大学生运动会上勇夺两枚金牌,一时风头无双。但跟腱断裂彻底摧毁了他的奥运梦想甚至他的精神——缺乏文化知识的他退役后,曾经因盗窃而被判刑。
2011年7月28日,张尚武受陈光标的邀请,来到其公司就职,月薪过万。但10月14日,张尚武即提出辞职。他的辞职理由是“在电视节目中受到侮辱,觉得在公司抬不起头来”。
【尚武传统】推荐阅读:
尚武活动09-03
儒家思想中的尚武精神08-26
尚武寨小学2012教科研计划06-01
尚武寨小学德育总结和下学期规划09-08
传统街道07-15
传统刺绣07-17
传统科技07-19
传统物流07-20
传统小说10-13
传统能源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