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创建

2024-10-21

数据创建(通用9篇)

数据创建 篇1

摘要:依据数据模型, 一步一步地创建创新基金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 并详解方法和要点。

关键词:SQL Server,数据模型,数据库实现,数据库,数据表,数据结构,身份验证模式

主要任务是将数据模型变为实际的数据库, 即数据库实现, 包括创建数据库和数据表。

选择SQL Server作为数据库支持平台。SQL Server可以有两种方式创建数据库和数据表:

(1) 使用Transact-SQL的CREATE DATABASE或CRE-ATE TABLE命令编写代码, 然后在查询分析器中运行代码;

(2) 使用企业管理器中的数据库设计器或表设计器。采用后一种方式来创建项目实例的数据库和数据表。

1 创建数据库

首先, 为数据库确定一个名称Finnance。

然后, 按以下步骤创建数据库:

(1) 打开企业管理器, 展开服务器组, 然后展开服务器。

(2) 选择“数据库”->“新建数据库”, 打开“数据库属性”对话框。

(3) 在“数据库属性”对话框中, 键入新数据库的名称:Finnance, 如图1所示。

(4) 在“数据库属性”对话框中, 单击“数据文件”选项卡, 在“位置”处键入“D:FinnanceDataFinnance_Data.MDF”, 如图2所示。

(5) 单击“事务日志”选项卡, 在“位置”处键入“D::FinnanceDataFinnance_Log.LDF”, 如图3所示。

(6) 单击“确定”。

数据库Finnance被创建。

2 创建数据表

首先为数据表的列定义数据类型, 然后创建数据表。

2.1 数据结构设计

前文已经为数据表定义了列, 现在为列定义数据类型。

由于报销条件需要持久保存, 再增加一个表T_CtrlCondition, 用于保存报销条件信息。这样, 数据库包含4个数据表。

数据表的列的数据类型采用关系数据库SQL Server的数据类型。

2.1.1 表T_Project

表T_Project的数据结构如表1所示。

列“报销部门”的值来源于用户信息表T_User中“部门”列, 但不包括重复的值;列“报销人”的值来源于用户信息表T_User中“账户”列。

2.1.2 表T_Invoice

表T_Invoice的数据结构如表2所示。

列“报销内容大类”包含以下静态值:

(1) 耗材费

(2) 软件费

(3) 资料费

(4) 培训费

(5) 交通费

(6) 通讯费

(7) 劳务费

(8) 差旅费

(9) 会议费

(10) 咨询费

(11) 招待费

(12) 设备费

(13) 印刷费

(14) 测试费

(15) 外协费

(16) 开发费

(17) 其他

列“报销内容小类”包含以下静态值:

(1) (交通费) 汽油费

(2) (交通费) 出租费

(3) (交通费) 过路费

(4) (交通费) 过桥费

(5) (交通费) 其他

(6) (差旅费) 机票

(7) (差旅费) 火车票

(8) (差旅费) 长途汽车票

(9) (差旅费) 轮船票

(10) (差旅费) 会务费

(11) (差旅费) 住宿费

(12) (差旅费) 其他

列“付款方式”包含以下静态值:

(1) 现金

(2) 转账

列“是否附合同”包含以下静态值:

(1) 有

(2) 无

列“是否附通知”包含以下静态值:

(1) 有

(2) 无

列“状态”包含以下静态值:

(1) 1 (待送财务室)

(2) 3 (待审核报销)

(3) 5 (已报销)

2.1.3 表T_User

表T_User的数据结构如表3所示。

列“权限”包含以下静态值:

(1) 1 (高)

(2) 3 (中)

(3) 5 (低)

列“部门”包含以下静态值:

(1) 公司

(2) 财务室

(3) 总工办

(4) 产品设计所

(5) 工装设计科

(6) 材料研究所

(7) 动力科

(8) 质检科

2.1.4 表T_CtrlCondition

表T_CtrlCondition只需要两列:条件和控制值, 字段名称分别为f1和f2。表T_CtrlCondition的数据结构如表4所示。

2.2 创建数据表

定义数据结构以后, 现在就可以创建数据表。

(1) 展开数据库节点。

(2) 选择“Finnance”->“新建”->“表”, 打开表设计器。

(3) 在表设计器中, 按表1设计T_Project的数据结构, 添加列以及表的其他详细信息, 如图4所示。

(4) 关闭表设计器, 提示“您想要保存对表TABLE1的更改吗?”, 如图5所示。

(5) 回答“是”, 出现“选择名称”对话框。

(6) 在“输入表名”文本框中输入表的名称:T_Project, 如图6所示。

(7) 单击“确定”。

数据表T_Project被创建。

重复以上步骤3次, 分别按表2、3、4创建数据表T_In-voice、T_User和T_CtrlCondition。

3 设置身份验证模式

SQL Server服务器有两种身份验证模式:

(1) SQL Server和Windows

(2) 仅Windows

这里为SQL Server服务器选择SQL Server和Windows模式。

通过企业管理器设置身份验证模式, 步骤是:

(1) 打开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

(2) 展开一个服务器组。

(3) 右击一个服务器, 再单击“属性”。

(4) 在“安全性”选项卡的“身份验证”下, 单击“SQL Server和Windows”, 如图7所示。

(5) 在“审核级别”中选择在SQL Server错误日志中记录的用户访问SQL Server的级别:

1) “无”表示不执行审核。

2) “成功”表示只审核成功的登录尝试。

3) “失败”表示只审核失败的登录尝试。

4) “全部”表示审核成功的和失败的登录尝试。

(6) 单击“确定”。

为了使设置生效, 必须重新启动SQL Server服务器。

4 注册系统管理员

为了在后续系统编码过程中便于调试, 同时也为了让系统交付后用户能够启动系统, 在用户信息表T_User中必须注册一个用户。这个用户应该是系统管理员, 权限最高。注册信息如下:

(1) 账户:admin

(2) 姓名:管理员

(3) 权限:1

(4) 部门:财务室

(5) 密码:111

用企业管理器注册系统管理员:

(1) 在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中, 右击T_User表。

(2) 选择“打开表”->“返回所有行”, 显示打开表窗口。

(3) 在窗格的空行中, 输入以上系统管理员信息。

(4) 关闭表窗口。

5 结语

数据库实现就是依据数据模型创建数据库和数据表。SQL Server创建数据库和数据表的方式有两种:使用Transact-SQL的CREATE DATABASE或CREATE TABLE命令编写代码, 然后在查询分析器中运行代码;使用企业管理器中的数据库设计器或表设计器。

参考文献

[1]范晓平.ASP.NET 2.0项目开发第一步UML+VB+C#+Crystal Reports.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数据创建 篇2

创建备份设备数据库教程

。备份设备是用来存储数据库、事务日志或文件和文件组备份的存储介质。备份设备可以是硬盘、磁带或管道。SQL Server 只支持将数据库备份到本地磁带机,而不是网络上的远程磁带机。当使用磁盘时,SQL Server 允许将本地主机硬盘和远程主机上的硬盘作为备份设备,备份设备在硬盘中是以文件的方式存储的。

15.2.1 用SQL Server Enterprise Manager 管理备份设备

1 使用SQL Server Enterprise Manager 创建备份设备

(1)使用SQL Server Enterprise Manager, 创建备份设备的步骤为:

(2) 打开Management 文件夹,然后选择Backup 图标。

(3) 右击Backup 在弹出菜单中选择 New Backup Device 选项,然后弹出 BackupDevice Properties C New Device 对话框,

如图15-1 所示。

(4) 在Name 栏中输入设备名称该名称是备份设备的逻辑名。

(5) 选择备份设备类型,如果选择File name 表示使用硬盘做备份,只有正在创建的设备是硬盘文件时,该选项才起作用。如果选择Tape Drive name 表示使用磁带设备。只有正在创建的备份设备是与本地服务器相连的磁带设备时,该选项才起作用。

(6) 然后单击确定创建备份设备。

2 使用SQL Server Enterprise Manager 删除备份设备在创建备份设备的第二步,选中Backup 图标后,在右格对话框中右击要删除的备份设备,在弹出菜单中选择Delete 选项,则删除该备份设备。

15.2.2 使用系统过程管理备份设备

1 sp_addumpdevice

无线网络优化数据系统创建 篇3

1 无线网络优化数据系统功能分析

无线网络优化数据系统主要是服务于网络维护工作人员的数据采集和统计、整理系统, 因此其功能应当围绕无线网络的健康状况以及网络维护人员的信息获取为中心展开, 具体而言, 无线网络优化数据系统应当具备以下几方面的功能:

1) 自动获取有关数据

这是无线网络优化数据系统对现行无线通讯网络进行检测的必要条件, 无线网络优化数据系统作为对无线网络进行监管的系统, 首先要求能够自动从无线网络中自动获取数据。通常而言, 无线网络优化数据系统可以从各个基站自动获取运行情况的原始数据, 并且可以自动进行识别存入数据库中。

2) 支持数据的处理查询

无线网络优化数据系统应该能够根据获取的原始数据, 对各种无线通讯网络的常规指标进行自主的计算统计, 并以各种直观的形式加以显示, 方便网络维护人员读取。此外, 系统还应当支持以各种指定的查询条件进行指标查询。

3) 支持数据深入分析

无线网络优化数据系统还需要在简单的数据处理查询的基础上, 实现数据的深入分析。其中应当包括对无线通讯网络的测试以及对测试结果的比对分析;对CQT数据和网管以及路测数据的比对分析;多维数据分析、比较分析;如果有必要的话, 还应当具备网络模型, 对无线掉话率、网络覆盖效果、切换成功率等相关的专题进行分析。并且对所有的分析结果都应当可以存储保留, 甚至允许对分析结果进行一定的浅层面分析, 找出时间趋势, 方便网络维护人员对网络状况进行诊断管理。

2 无线网络优化数据系统的整体结构分析

从以上必须的功能分析中, 可以初步划定整个系统的功能模块为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数据存储模块以及信息输出模块, 从结构上看如图1。

为了确保数据一致性, 无论是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还是数据分析模块都只能与数据存储模块进行数据交换, 而互相之间不能直接进行数据交换, 同时信息输出模块也不能直接与数据存储模块以外的模块进行数据交换。

具体而言, 这几个模块的功能意义在于:

1) 数据采集模块, 负责从基站参数表、OMC统计数据、路测数据、CQT数据等多方面采集原始资料, 并存入数据存储模块以备给其他模块提供原始数据加工处理。它需要主要从n个方面进行原始数据的采集。首先是OMC统计数据, 负责从设备的网管系统中采集各类统计数据, 在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注意与各类设备的网管输出接口相适应。其次是DT数据, 要求系统完成从路测软件返回的测试数据, 并且对不同的路测软件进行数据格式转化。再次是CQT数据采集工作, 要求系统能够从CQT测试汇总文件总采集搜索相关数据, 包括地理信息、楼宇信息、测试电平、通话质量等。最后是系统无线测量报告数据, 用于承担手机用户手机的无线测试报告, 需要与无线设备的网管以及交换网管进行数据交换沟通。此外, 在必要的情况下还应当注意用户投诉数据的收集。

2) 数据处理以及数据分析模块, 负责将数据采集模块整理好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这两个模块从功能上相对近似, 但是对于客户诉求的受理方面有所差异。通常数据处理只是将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并进行必要的处理, 使其更加具备可读性和逻辑性。而数据分析模块更多地市面对整个系统的查询诉求, 这种查询通常要求将整理好的数据进一步加工, 形成更为明晰的表格以及图表, 方便网络管理人员的阅读并作出进一步的判断。

3) 数据存储模块, 主要负责将各种来源以及各种形式的数据进行存储。在数据库方面, 通常采用SQL Server作为后台数据库。在对数据进行存储的过程中, 数据的冗余和安全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鉴于无线网络优化数据系统本身通常规模并不是很大, 因此可以基于安全考虑在其他方面放宽要求, 同时注意数据的备份。此外, 还可以利用这一系统对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重要数据进行实时备份, 防止意外发生。

4) 信息输出模块, 主要用于实现人与无线网络优化数据系统的交互。这一部分的设计, 需要在能够与整个系统保持稳定结合的情况下, 实现与用户的顺畅沟通, 对于查询、显示等方面的需求, 应当以实用为准。同时对于每一个类型的数据, 应当在交互界面上显示说明, 防止误用, 此外, 对于相关数据, 即便未涉及查询要求, 也可以进行选择性显示, 帮助无线网络人员进行决策。

无线网络优化数据系统需要在实践中长期不断改进, 才能适合目前使用的无线网络通讯体系, 在这个过程中, 只有由维护人员不断发现问题, 提出新的需求, 才能切实帮助实现系统自身的成长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宋捷, 曾伟, 许强.CDMA网络的导频污染问题[J].移动通信, 2004 (1) .

[2]潘声勇, 邓闻韬.浅谈CDMA大话务情况下的优化方案[J].移动通信, 2004 (1) .

[3]王强.CDMA的容量优化[J].移动通信, 2004 (6) .

数据创建 篇4

Visio2007 提供了 22 个示例报告定义,这些定义可用于绘图中的常见报告。您可以通过“报告定义向导”使用这些定义,更改这些定义以包含添加到绘图中的任何形状数据,或者创建新的报告定义。

在“数据”菜单上,单击“报告”。

在“报告”列表中,单击要使用的报告定义的名称。

提示如果没有看到所需的报告定义,请清除“仅显示特定 绘图 的报告”复选框,或单击“浏览”,通过浏览找到报告定义的位置。

注释若要在生成报告前修改现有的报告定义,请在列表中选择报告,单击“修改”,然后按照“报告定义向导”中的说明进行操作,

若要创建新的报告定义,请单击“新建”,然后按照“报告定义向导”中的说明进行操作。

单击“运行”,然后在“运行报告”对话框中,选择下列报告格式之一:

Excel:选择此选项可以在 Microsoft office Excel 工作表中创建报告。只有安装了 Excel2007 ,才能使用此选项。

HTML:选择此选项可以在网页中创建报告。

Visio2007 形状:选择此选项可以将报告创建为绘图的形状中嵌入的 Excel 工作表。必须安装了 Excel,才能使用此选项。

XML:选择此选项可以将报告创建为 XML 文件。

请执行下列操作之一:

如果要将报告另存为 HTML 或 XML 文件,请单击“浏览”选择该报告的保存位置,然后为位于文件路径末尾的报告定义键入名称。

如果要将报告另存为绘图上的 Visio2007 形状 ,请选择是将报告定义的副本与形状一起保存还是链接到报告定义。

提示如果计划与他人共享绘图,请选择“报告定义的副本”以便其他人可以看到报告。

单击“确定”。

更多内容进入:

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的创建及应用 篇5

1 基础数据库创建背景

应急基础数据的收集, 可以追溯到福建省“九五”项目建设。在实施“福建省闽南防震减灾示范工程”以及福州市“九五项目”福州市震害预测及震灾快速评估系统建设期间, 为了开展厦门、泉州、漳州、南安和福州等城市震害预测及震灾快速评估系统建设, 专门收集了上述城市的1∶10000和1∶5000城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房屋、重点目标、生命线工程、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各类数据, 后来在开展福建省“十五”项目“福建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城市防震减灾体系工程”进行了补充, 并增加了莆田市区、龙岩新罗区、福清市区、长乐市区、晋江市区、石狮市区、龙海市区、永安市区八个城区的数据。

在响应中国地震局要求统一规范后, 我们就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大规模的补充和修改。

原始数据的收集工作主要是由福建省九地市地震局负责收集, 由于各地市工作人员水平参差不齐, 以致收集提交的数据五花八门, 编码更是漏洞百出, 其中乡镇代码是各地市分别从省局不同部门获的, 因省局部门之间的沟通问题导致乡镇代码不一样, 比如说南平市盖竹村的编码, 就存在两个版本代码, 分别是:“350709100004”和“350781200205”。这些问题给数据整理工作造成很大的麻烦, 如何将这些数据理顺, 并整合到数据库中的确是个挑战。为此, 将数据整理入库分为两步骤:首先, 收集所有的数据, 并进行分类;其次, 检查并修改数据, 然后导入SQL SERVER数据库;最后, 将要空间化的数据按对应关系矢量化。

表1部分相应代码

2 数据入库

2.1 数据编码

数据编码的科学性和数据处理的准确性与否直接影响数据库运行效率和准确度。首先, 定义统一的编码格式可以方便的为各种不同的应用程序调用, 最后将编码长度定为14位, 在图2.1.1所示代码图解中, 1-6位表示省、市、县 (市、区) ;7-9位表示乡、镇或街道办事处代码, 10-11位表示行政村、街区、社区;12-14位表示重点目标或普通流水码。其次, 将每条记录对应补充上代码。这项工作的难点主要是数据量大和地理信息复杂以及数据处理起来容易出错。

数据处理的对象主要是在地震后触发快速灾害评估系统所需要的区域人口、GDP以及建筑物等统计数据和影响应急救援决策的重点目标如医院、消防力量、交通设施等等。响应代码范围规定如表1所示。

2.2 数据整理

数据库创建初期主要是由各县市和省地震局地震应急处的地震工作人员到相应的职能部门索要原始数据。可想而知最后收集上来的数据是多么“丰富复杂”。这些数据里有WORD文档的、EXCEL表格的、ACCESS个人数据库的等等, 所以数据整理起来非常费脑力和体力, 最后动员到20多人花三个多月的时间才把数据基本归类统计出来, 最后将地理信息矢量化又花了两个月。

2.2.1 属性数据整理

属性数据整理过程繁杂, 整理过程概括而言就是: (1) 对应表1把文档分类统计; (2) 判断数据的准确性以及数据缺项并通过相应渠道修正、补缺; (3) 数据编码对应基础数据结构合并同类项; (4) 最后将数据导入到SQL Server2000数据库中。

2.2.2 空间数据处理

从地方收集起来的数据都是EXCEL属性数据, 而且数据量大 (20多万条) , 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矢量化, 因此必须另找变通的办法。属性数据的编码里都包含有行政村信息, 而在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山区, 建筑物分布较为分散, 另一方面人口密度与建筑物的分布密切相关, 由于重点目标一般分布在行政村居民点所在单位, 而地震发生后造成的破坏计算一般是以震中为中心、烈度圈所包含的生命线工程为计算介质, 所以一般破坏性地震, 其影响范围较小时, 以行政村为计算单元便能有效而准确地估算出地震震害的破坏情况, 从而达到震害评估的要求, 因此, 空间数据处理只须考虑将重点目标直接与行政村所在地关联起来就行了。这种数据处理方法分为四步骤进行, 具体如下。

(1) 获取全省行政村经纬度。此数据可以在ARC GIS平台下获取, 然后将获取的数据导入SQL SERVER数据库。

(2) 从所有重点目标的编码中截取行政村代码信息。

(3) 在重点目标信息中加入行政村经纬度空列, 并通过行政村代码和经纬度的对应关系, 给重点目标生成相应的经纬度。

(4) 在1∶5万的底图上生成相关图层, 有了经纬度信息利用ARCMAP就可以直接生成空间数据。

以上空间数据处理方法的特点就是成图速度快, 而且重点目标位置表达基本到位, 所生成的数据便于应急使用。此外, 也有其它的方法, 比如传统的数字化方法, 即在基础背景底图上根据重点目标所在的实际位置数字化成图, 此方法简单, 处理数据较为精确, 只是目前并没有这种基础地图;还有一种方法是GPS定位法, 即工作人员根据属性数据到现场用手持GPS逐个测量重点目标的经纬度, 这种方法测量数据精确, 但是资源消耗太大。

3 数据应用

这次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的一共创建了62张属性表和34张矢量地图, 收录了四十多万条数据, 现已经投入使用 (数据库使用平台:ORACLE 10g) , 目前福建省应急指挥中心的主要应用系统“地震应急快速触发响应系统”就是以这个数据库为依托运行的。即根据地震震中位置、震级计算地震烈度影响场, 然后根据各级烈度影响场中所包含的重点目标信息进行快速震害评估。

4 结语

应急基础数据库完全按照中国地震局的规范标准创建, 具有充分发挥综合应用效益, 不仅可支持和辅助地震应急指挥服务, 而且还可以通过数据转换实现基础数据共享, 提供与其他软件平台数据交换的文件格式。

摘要:地震应急指挥基础数据库可以支持地震应急灾害损失评估系统正常运转, 快速评估地震发生区域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情况, 并可迅速提供地震发生地区的地震灾害背景数据、灾害相关因素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以往地震灾害及救灾案例等, 让救灾指挥决策者了解地震灾害影响, 估计灾害发展趋势, 做出灾害规模判断。

关键词:灾害损失,背景数据,救灾案例

参考文献

基于数据结构的链表创建方法探究 篇6

线性表是数据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程序设计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数据结构, 它的主要特点是在线性序列中的每一个结点只有1个前驱, 也只有1个后继。线性表的存储方式有顺序存储方式和链式存储方式。用顺序存储方式实现线性表的存储, 使得逻辑上连续的元素在物理存储上也是连续的, 同时对线性表中的数据可以实现随机存取, 而链式存储主要是对线性表中的相邻元素以相邻或不相邻的存储单元来保存。所以在链式存储结构中, 每个结点除了保存元素信息以外, 都至少还需1个指针来保存后继结点的地址。也就是说, 1个结点由1个数据域和1个指针域组成。链式存储结构表示线性表中的数据元素时, 要先通过1个算法来创建1个链表, 称为线性链表。1个结点中只含有1个指针域的线性链表称为单链表或单向链表。而含有2个指针域的链表称为双向链表或双链表, 双链表的每个结点中1个指针指向前驱结点, 另一个指针指向后继结点。

链表是数据结构中的一个难点, 也是数据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数据结构中其他知识点的理解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链表的创建是链表算法中的重点, 很多关于数据结构的书籍都阐述了关于链表的创建方法, 但都没有一个统一、全面、易懂的算法。通过多年对链表的研究发现, 在链表的创建过程中, 总是存在一定的规律。即每个链表都由若干个离散的结点组成, 这些结点在创建链表时总是逐个生成的, 从而把这些生成的结点逐个地链接起来, 形成链表。

因此, 在算法中只需要考虑这些结点的链接方式与链接顺序即可。在此从这些结点的链接顺序进行分析与归纳, 以单向链表为例对链表的创建方法总结为以下3种, 即顺序创建法、逆序创建法、有序创建法。

当然, 在创建链表之前, 也要对链表的特点进行全面的掌握。因为所创建的链表要符合这些特点, 也便于对链表创建算法的实现。

现以单向链表为例, 对链表的特点总结为如下5点:

(1) 记住首结点;

(2) 尾结点指向空;

(3) 在某个结点之前插入1个新结点, 必须找到该结点的前驱结点;

(4) 在某个结点之后插入1个新结点, 必须找到该结点;

(5) 在单向链表中访问任一结点, 都必须从头开始, 直走到待访问结点。

1 由前往后的顺序创建法

在顺序创建法中, 根据单向链表的这些特点, 从单向链表的首结点开始, 由前往后一个结点一个结点的生成与链接, 最终形成整个链表。其主要步骤如下:

(1) 创建第一个结点A1, 并用1个指针 (在此中用指针P) 指向这个新结点, 第一个被创建的结点为首结点, 并用1个专门的指针 (在此中用h) 记住这个结点。这时, 链表中只有一个结点。因此, 这个结点也是已经生成链表的尾结点。也用1个专门的指针 (这里用q) 记住这个链表的尾结点。如图1所示。

即:

p= (ND) malloc (sizeof (ND) ) ;

p->key=A1;

h=p;

q=p;

(2) 生成第二个结点A2, 并用前面已经形成链表的尾结点的指针指向这个新结点 (即将新结点链接在已生成链表的尾部) 。这时, 这个新结点变成了已经生成链表的新的尾结点。所以, 链表的尾指针q也要指向这个新的尾结点。如图2所示。

P= (ND) malloc (sizeof (ND) ) ;

p->key=A2;

q->next=p;

q=p;

(3) 重复第二步的工作, 直到所有结点都生成。

(4) 将尾结点的指针指向空。这种创建方法即为从链表的首结点开始, 一个结点一个结点的往后连接, 直到链表的尾结点便结束。下面以TC为例:

在从前往后的顺序创建方式中, 首结点一但形成, 就不会发生变化, 而尾结点在不断变化。因为每生成一个新结点, 它都将链接在已经存在的链表的尾部, 变成新的尾结点。如果元素的输入顺序为 (A1, A2, A3, …, An) , 则通过这种方式所建立的链表如图3所示:

2 由后往前的逆序创建法

在这种链表的创建方式中, 首先也要掌握单向链表的特点, 然后, 根据单向链表的特点, 从尾结点开始, 逐个结点地向首结点方向链接, 即每次生成的新结点, 都将链接在已经存在的链表的首部, 变成新的首结点。而尾结点是第一个创建的结点。因此, 首先就要考虑第一个结点的指针要指向空 (即尾结点的指针指向空) 。整个链表的创建步骤如下:

(1) 创建第1个结点A1。第1个被创建的结点为整个链表的尾结点。根据单向链表的特点, 它的指针应指向空。同时, 链表中只有1个结点, 因此这个结点也是已经生成链表的首结点。并用一个专门的指针指 (在此用h) 向这个临时的首结点。如图4所示。

(2) 创建第2个结点A2, 并用这个新创建的结点指向已经生成链表的临时首结点。这个新创建的结点A2就成为了已经生成链表的新的临时首结点。所以首结点指针h要指向这个新临时首结点。如图4所示。

(3) 重复第二步的工作, 直到所有的结点都生成。以下通过代码来实现从后往前的逆序创建方法:

假设程序中的输入顺序为 (A1, A2, …, An) , 则其所创建的链表如图6所示:

3 有序创建法

有序创建法即创建有序链表, 也就是在创建链表时, 就让链表结点的关键字按指定顺序进行排序, 使得创建出来的链表是经过排序的有序链表。由于在创建链表之前, 不知道输入结点关键字的顺序。因此, 每生成一个结点, 就要将它插入到已经生成的链表中。为了保证有序, 所以在插入新结点时, 要在已经存在的链表中查找它的合适位置, 然后将该结点插入到所找到的位置上。

当然, 在插入第一个结点之前, 整个链表为空。而在插入第一个结点后, 链表中就存在一个结点了。以后的每个结点都依次插入到这个链表中的合适位置。从而生成有序链表。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创建有序链表, 其程序代码如下:

4 结 语

链表的创建方法思路各异, 不尽相同, 在此着重强调以简单、易懂的方式来创建链表, 并且把那些复杂、多样的思路进行归纳, 形成统一的创建模式。

摘要:链表是线性表的一种表现形式, 是数据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链表的创建方法直接影响人们对链表的理解, 尤其是初学者。通过对“数据结构”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的积累, 对链表的创建方法进行了研究, 并经过归纳和总结, 提出了相对容易理解的创建思路;形成了简明、易懂的创建方法。

关键词:数据结构,线性表,链表,顺序创建法,逆序创建法,有序创建法

参考文献

[1]梁里宁.一个基于VFP的链表的实现[N].软件报, 2007/06/04.

[2]张福炎.程序员级高级程序员级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6.

[3][美]Mark Allen Weiss.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C++描述[M].张怀勇, 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

[4][美]Adam Drozdek.数据结构与算法C++描述[M].3版.郑岩, 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5]陈守孔.算法与数据结构 (C语言版)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

[6][美]Ellis Horowitz.数据结构基础 (C语言版) [M].李建中, 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7][美]Thomas H Cormen, Charles E Leiserson.算法导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8][美]萨尼.数据结构、算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7.

[9][美]柯林斯.数据结构和Java集合框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10]杨海玲.数据结构与问题求解——Java语言描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6.

数据创建 篇7

关键词:数据仓库,创立,价值

一、数据仓库的概念

数据仓库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案, 是用来更好地提取和管理并最终利用信息资源的办法。“它以传统的数据库技术作为存储数据和管理资源的基本手段, 以统计分析技术作为分析数据和提取信息的有效手段, 以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挖掘知识和发现规律的科学途径”。数据仓库主要是面向联机分析处理和决策分析的, 而不面向事务处理。数据仓库将信息按主题形式加以组织, 来揭示信息的内在联系和事物的规律及事物之间的联系。可以发现数据仓库具有四个特点:1具有主题导向的:数据所提供的信息是关于某一个特别的主题而不是关于企业的日常运营;2.整合的:数据的来源是从多个渠道的数据源聚集到数据仓库中, 并集成为一个整体;3.因时间而变异的:数据仓库中的所有数据都由某一个特别的时间段来标识, 数据仓库的关键结构都隐式或显式地包含时间标识, 数据仓库中的数据代表了过去某一时刻的数据快照;4.不变动的:数据仓库的数据是稳定的, 更多的数据会加进来, 数据不移出、不更新。

二、数据仓库的创立

(一) 创建数据仓库的前提

创建数据仓库时, 以下问题是需要先考虑清楚的。

第一, 时间维度。时间维度虽是数据仓库中的最核心的维度之一, 但表面上来看, 仅是日期而已, 是非常简单的。很容易忽略一个很常见的问题:对于企业来说, 通常会有两种时间:一种是自然日历时间, 另一种则是财务使用的会计时间。有很多企业, 因为上市的原因, 采取某个4月1日至第二年3月31日来定义财年, 或因为历史的习惯, 每个月从26号到次月的25日为会计期间。在操作中, 业务部门肯定是按自然时间来录入与查询信息, 而财务部门则按照会计时间来进行记账与出报表, 在这种情况下, 就需要建立一种规则, 来识别自然时间与会计时间的对应关系。

第二, 事实表清理。对于分析模型来说, 也许仅仅是业务系统中的某几个数据, 也许需要大量的重新计算才能得到, 这时, 就需要对事实表进行清理。主要考虑要分析什么, 从哪取数, 数与数之间的关联什么, 数与数之间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要保留哪几个维度。

对于以客户服务为主的企业, 会非常关注利润贡献率最高的客户, 如果想在一个模型中分析每个客户的收入、成本、利润情况, 一般情况下得不到, 我们可以将订单与服务单合并, 并按不同的服务内容来计算服务成本, 并最终得出这个客户的毛利润。这样实现, 不需要通过财务部门。

第三, 增量更新。数据仓库的创建不是一次完成的, 它必然要根据业务系统数据的更新而更新。如何实现增量更新是建立数据仓库时最大的技术难点。增量更新意味着它必须识别哪些数据发生过变化, 如增加与修改了哪些客户资料, 增加和修改了哪些订单, 等等。

(二) 进行企业财务需求分析

第一, 偿债能力。在财务分析中体现企业安全性的主要方面就是分析企业偿债能力, 所以一般情况下总是将企业的安全性和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联系在一起, 因为对企业安全性威胁最大的是“财务失败”现象的发生, 即企业无力偿还到期债务导致诉讼或破产。企业的安全性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安排好到期财务负担, 二是有相对稳定的现金流入, 二者不可偏废。从根本上来讲, 安全性要求企业必须具有某一时点上的债务偿还能力, 即静态性, 而这个偿还能力, 又是平时盈利以及现金流入的积累, 即动态性。

第二, 盈利能力。企业的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利用各种经济资源获取利润的能力, 它是企业营销能力、获取现金能力、降低成本能力及规避风险能力等的综合体现, 也是企业各环节经营结果的具体表现, 企业经营的好坏都会通过盈利能力表现出来。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财务指标有:资产报酬率、资本报酬率、股本报酬率、股东权益报酬率、股利报酬率、每股账面价值、每股盈利、市盈率、股息支付率、销售利润率和营业比率等。

第三, 筹资效益能力。企业在经营过程中, 只有搞好资金筹集, 建立合理的筹资结构, 才能有足够的可用资金, 企业发展才有后劲, 才能以尽可能低的资金成本, 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 应该以效益为中心, 进行更合理、有效的资金筹集。筹资方式主要有:商业信用、股票、债券、银行借款、融资租赁、合营等。如果按可供使用资金的期限长短, 筹资方式可划分为短期筹资方式和长期筹资方式。筹资效益是一个相对概念, 是指通过改变筹资结构对企业最终经济效益的影响, 即在经营收益、筹资规模既定条件下, 改变筹资结构对企业最终效益的影响。如果筹资效益是正值, 则企业选定的筹资方式可行;如果是负值, 则选定的筹资方式不能被执行, 否则, 亏损将增加。

第四, 抗风险能力。企业筹资、负债都存在风险。一方面企业需要通过各种方式筹集资金, 用于经营活动, 获取利润;另一方面受经营风险、预期现金流入量和资产的流动性及金融市场等因素的影响, 在企业负债经营的条件下, 可能导致企业的筹资风险, 而且负债比率越大, 负债利息越高, 负债的期限结构越不合理, 企业的筹资风险就越大。要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就要加大产品含金量, 缩短应收账款周转周期, 提高存货周转速度, 合理选择筹资方式, 保持一定比例的自有资金, 增强偿债能力。

(三) 数据仓库模型的建立

建立数据仓库的概念模型可以采用E-R关系图, 图中应该包括整个系统中各个部门的业务处理数据及相互关系。为了提高财务数据的分析效果, 在模型中采用星型模型。多维数据有多种不同的逻辑模型, 目前较常用的两种建模方法是所谓的第三范式和星型模式。

由于财务数据是面向事务的经济数据, 根据不同的业务可以建立许多财务数据库, 如销售数据库、供应数据库、应收账款数据库等。依据这些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各种财务指标, 然后通过这些财务指标数据进行决策分析。智能财务数据分析技术, 就是将这些客观的财务指标数据, 建立面向处理的财务数据仓库, 并利用联机分析处理和数据采掘技术进行数据加工, 结合专家分析系统进行决策。虽然财务数据量大, 但基于财务分析指标是可以预先定义的, 所以可采用星型模式建立数据仓库模型。

(四) 数据仓库技术对财务决策的支持

典型的财务决策问题有:投资决策、筹资决策、成本决策、销售决策等。

财务决策支持系统需要的信息是通过日常业务数据所体现的整体趋势, 或随时间变化而表现出来的变化趋势, 必须对业务数据进行分类、析取、归纳、加工等处理才能得到这些信息。对数据信息的这些要求决定了财务决策支持系统的数据库有别于普通的业务数据库, 因此, 必须为企业建立数据仓库以适应决策支持系统的要求。

财务决策支持系统具有三个功能:决策、管理和核算。核算, 即会计功能。在会计层, 它完成会计原始数据的收集、记帐、算帐和报帐的业务处理后输出会计信息, 同时将会计基础信息传输到管理层。管理, 即管理信息功能。在管理层, 进行会计基础信息的分析, 并将分析结果输出的同时, 再送给决策层。决策, 即根据会计分析信息和其它管理信息进行预测、判断和决策, 然后将决策方案下达到管理层。在管理层进行指标分解, 编制财务计划, 再下达到核算层, 并对核算层的执行过程进行控制。

三、数据仓库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价值

一是客户分类和特点分析。根据客户历年来的大量消费记录以及客户的档案资料, 对客户进行分类, 并分析每类客户的消费能力、消费习惯、消费周期、需求倾向、信誉度, 确定哪类顾客给企业带来最大的利润, 哪类顾客仅给企业带来最少的利润同时又要求最多的回报, 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客户给予不同的服务及优惠。

二是市场营销策略分析。利用数据仓库技术实现市场营销策略在模型上的仿真, 其仿真结果将提示所制定的市场营销策略是否合适, 企业可以据此调整和优化其市场营销策略, 使其获得最大的成功。

三是经营成本与收入分析。对各种类型的经济活动进行成本核算, 比较可能的业务收入与各种费用之间的收支差额, 分析经济活动曲线, 得到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办法, 从而降低成本、减少开支、提高收入。

四是对客户进行信用管理。以往对客户仅是人为管理, 人的主观因素较多, 造成上一笔款还没付就向他提供又一笔货或向一个小客户提供一大笔货等情况, 而且有些客户在集团的一家企业中是长期欠款, 而在集团的另一家企业中还能得到提货。对于以上的情况, 在使用数据分析系统后就再也没有发生过。应收款周转天数由70天下降到50天, 对于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和科学决策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京民,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2.

〔2〕W.H.Inmon (美) , 王志海译.数据仓库〔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数据创建 篇8

Excel用于数据挖掘有多种方法, 本文以构建客户订购数据分析图表为例, 详细分析了运用Excel可实现自动扩展数据的分析图表方法, 以解决需要不断更新的数据源自动重新设置等问题, 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一、创建可自动扩展数据区域的方法

Excel中创建可自动扩展数据区域有两种方法:一是创建动态命名区域, 二是创建列表。

1. 创建动态命名区域。

创建动态命名区域需要运用Excel的“名称”功能和OFFSET、COUNT/COUNTA函数。其原理是利用函数使“名称”的引用位置随非空白数据记录的增减而变化。 (1) COUNTA/COUNT (value1, value2, ...) :计算数据区域当中的非空白记录数 (COUNTA适用于数据中存在逻辑值、文本值的情况, 若只有数值数据可采用COUNT函数) 。 (2) OFFSET (reference, rows, cols, height, width) :返回参照区域内指定行数和列数的单元格或者单元格区域。

2. 创建列表。

利用Excel【数据】菜单下的【列表】功能可以直接创建可自动扩展的数据区域, 但是【列表】功能只能识别连续的数据记录, 所以数据区域中间不能存在空白记录。

上述两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动态命名区域有唯一的名称, 函数、图表数据源、数据有效性设置等, 可以直接引用该名称, 并随动态命名区域数据的变化而变化。比如, 在列表当中输入一条新记录时, 该新记录不但能自动扩展数据区域, 而且能够继承数据区域中的格式和公式等, 可用于那些复杂格式、公式的表格中。

上述两种方法在下文实例中均有运用, 动态命名区域运用在数据有效性设置方面 (“客户订购记录表”中“客户编号”和“客户名称”列的数据来源为“客户资料统计表”中的动态命名区域“客户编号”和“客户名称”, 实现客户资料自动扩展) ;后者用于有复杂格式和公式的“客户订购记录表”, 以列表为动态数据源创建数据透视表和透视图, 更新简单方便。

二、前期准备

本文以一家小型服装生产企业为例, 该企业正处于发展期, 客户在不断增加, 不时需要更新客户资料统计表, 客户订购记录也实时更新。本文以客户资料统计表和客户订购记录表为基础, 构建了可自动扩展数据的客户订购分析图表。

1. 制作客户资料统计表。图1是一个客户资料统计表制作范例, 表格的格式和数据字段项目可以根据需要自定义。

2. 制作客户订购记录表。图2是一个客户订购记录表制作范例, 主要用来保存客户向企业订购产品的逐条记录。

其中, “订购年月”列是为了方便制作数据透视表而添加的, 数据来源于“订购日期”列, 用户只需在B2单元格内键入=TEXT (A2, “yyyymm”) 后下拉复制即可实现;图中隔行不同颜色效果可通过“条件格式”实现, 方法是:选中要设置颜色的数据行, 单击主菜单【格式】-【条件格式】、条件选择“公式”。对于奇数行, 输入公式MOD (ROW () , 2) =1, 对于偶数行, 输入公式MOD (ROW () , 2) =0。然后选“格式”按钮, 在“图案”页中选择需要颜色。

三、创建可自动扩展区域

1. 客户资料自动扩展。

通过此过程可以实现“客户订购记录表”中的“客户编号”和“客户名称”列的数据来源, 其随“客户资料统计表”动态变化。

(1) 创建动态名称。激活“客户资料统计表”, 点击【插入】-【名称】-【定义】, 弹出“定义名称”对话框, 在上面名称框中输入“客户编号”, 然后在【引用位置】框当中键入公式“=OFFSET (客户资料统计表!$A$3, 0, 0, COUNT (客户资料统计表!$A$3:$A$199) , 1) ”, 即创建了动态名称“客户编号”。

重复上述操作, 创建动态名称“客户名称”, 在【引用位置】框当中键入公式“=OFFSET (客户资料统计表!$B$3, 0, 0, COUNTA (客户资料统计表!$B$3:$B$199) , 1) ”, 最后点击“确定”。

(2) 应用动态名称。为了避免手动输入的繁琐, 在输入客户信息时用户只需点击“客户编号”列单元格的下拉框即可选择客户编号, 同时“客户名称”列会自动显示客户名称, 帮助用户核对客户信息是否正确, 实现过程如下:

步骤一:激活“客户订购记录表”, 选择“客户编号”列, 点击【数据】-【有效性】, 具体设置如图4所示, 来源框中“客户编号”即上文中创建的动态名称“客户编号”。

设置了数据有效性后, “客户编号”列单元格的下拉框中会显示所有客户编号, 如图4所示。一旦“客户资料统计表”中的客户资料发生变化 (如增加了新客户) , 下拉框中数据也会随之变化。

步骤二:在单元格D2当中键入公式“=IF (C2=”“, ”“, INDEX (客户名称, MATCH (C2, 客户编号, 0) , 1) ) ”, 然后下拉复制用户选择, 或者修改“客户编号”、“客户名称”, 它们都会相应发生变化。

2. 客户订购记录数据区域自动扩展。

激活“客户订购记录表”, 选择数据区域, 点击【数据】-【列表】-【创建列表】 (或使用组合键Ctrl+L) , 在对话框中选中“列有标题”复选框, 点击“确定”即创建了一个列表。

创建列表后, 数据区域变成如图5所示有高亮蓝色边框的数据列表, 用户可在最下面以*开头的空白行中输入新的数据记录, 输入时会自动套用原有的公式和格式, 输入完成后新记录自动添加到列表当中。

四、创建图表

以上面创建的可自动扩展的客户资料和客户订购记录为基础, 利用Excel内置的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功能即可构建自动扩展数据的客户订购数据分析图表, 以辅助企业管理人员分析客户特征, 适时作出客户关系管理决策。

1. 创建数据透视表。

将2011年1月份至4月份的订购记录数据输入“客户订购记录表”表中后, 选择列表, 点击【数据】-【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 根据向导逐步设置创建数据透视表, 将“订购年月”设为行字段, “客户名称”设为列字段, “订购金额”设为数据项, 如图6是根据2011年1~4月份数据创建的数据透视表范例。

2. 创建数据透视图。

先激活数据透视表, 点击工具栏上的图表向导按钮键, 便能够创建数据透视图;再在数据透视图上右击, 选择“图表类型”和“图表选项”, 便可以对透视图进行自定义设置。

3. 更新图表。

当数据发生更新时, 只需点击数据透视表工具栏上的更新按钮键, 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就会自动更新, 不再需要进行重新设置数据源等操作, 十分简便。

参考文献

[1].神龙工作室编著.Excel高效办公——财务管理.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8

数据创建 篇9

一、特色资源数据库的主要特点

特色数据库是指依托馆藏信息资源, 针对用户的信息需求, 对某一学科或某一专题有利用价值的信息进行收集、分析、评价、处理、存储, 并按照一定标准和规范将本馆特色资源数字化, 以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信息资源库。其主要特点如下。

1.数字版权保护:控制复印、打印、非法传播、可控二次传播。

2.先进的曲线显示技术, 高保真原版原式, 包括复杂图标、公式等。

3.先进的文件压缩技术, 占用系统空间少。

4.导入导出功能:兼容各种通用元数据, 可导出XML标准格式数据。

5.全文检索:支持对文本格式电子资源的全文检索。

二、特色资源数据库的内容和功能

1. 特色资源数据库的内容结构

(1) 选题。为了避免重复建设, 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 在进行馆藏特色资源数字化前, 必须进行市场调查、科学论证、确定主题。应优先选择利用率比较高、用户需求大的, 而且具有本馆特色的馆藏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建设。根据本校确立的重点学科, 选择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利用价值的相关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 以满足科研需要。

(2) 动态信息库。依托功能齐备、技术先进的学科专业网站, 采用对网络信息 (虚拟资源) 的动态链接, 以达到及时报道、发布与学科相关的最新动态信息的目的。

(3) 导航库。对本校重点学科专业建立导航库, 内容包括该学科及其相关领域的科研机构、学者、电子出版物、产品、学会、协会等方面的网址。

(4) 学位论文库。内容包括全文收录的本校学士、硕士、博士毕业论文, 重点应放在后两种。

(5) 文献信息库。建成国内外重要科技期刊论文全文库。期刊论文技术含量高、内容新颖、出版周期短, 及时报道学科的研究动态, 反映该学科领域的前沿发展水平, 应集中力量抓好该库的建设。

(6) 会议论文库。采用各种渠道, 积极搜集、整理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的相关论文及其摘要, 予以全文报道。

(7) 成果库。集中展示本校建校以来教学、科研的优秀成果, 特别注意反映最新成果和信息;展示国内外最新科学技术发展动态、科研成果, 帮助教学、科研人员系统了解学科前沿的发展水平, 把握科研方向, 避免重复性研究。

(8) 专家库介绍国际、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情况, 特别要注重对本校有突出成就人物的宣传报道, 借此扩大本校的知名度。

(9) 法规、专利、标准库。主要包括国际上各行业及国际组织颁布的学科最新标准;国家颁布的有关法规索引, 各行业标准、产品标准、规范和国内外的专利文献。

(10) 学科专业书目库。主要内容是相关中外文公开出版或内部发行的图书、教材目录。

2. 特色资源数据库的基本功能

(1) 纸质文献数字化, 并进行图像处理和文字识别。

(2) 文档格式转换:支持DOC、DOCX、PDF、EPS、JPG、TIF、TXT、PA、PS2、S72、S92、S10和扫描文件。

(3) 支持文档的拆分、合并功能。

(4) 进行源数据标引、分类、目录制作、多媒体连接等深度数据加工。

(5) 支持图片的加工, 可以对图片进行编辑。

(6) 内容加密, 使之无法被随意拷贝、打印、散发。

(7) 支持文本资源添加水印功能。

(8) 支持电子资源的字段检索、全文检索、全面检索和关联检索。

(9) 支持网络发布、光盘发布, 并可进行各种统计。

(10) 加密入库健全管理引擎, 授权限定范围内的用户下在阅读。

(11) 提供FAQ、新闻、公告栏, 论坛等辅助功能。

三、特色资源数据库的解决方案和存在的问题

1. 特色资源数据库的解决方案

(1) 文字识别全文OCR软件支持对扫描的图像文件进行文字识别, 生成文本文件。具有超强的识别核心, 可以识别简体繁体字感到功能, 识别的语言应该能包括中文简体、繁体、英文、日文、韩文、自动版面分析能力应该要加强, 减少手工操作量。

(2) 格式转换。格式转换是将其他格式的文件转换成CEB格式的文件。文件格式可以是电子档, 如DOC、PDF、S2、S72、PS、WPS等, 也可以是经过整理驯熟模块整理成册的纸张扫描文件。

(3) 资源加工。对文档的元数据进行标引, 系统中内置中图法, 要实现能直接录入分类编码或者分类名称快速定位分类号, 可以通过鼠标点击分类书进行分类工作。

(4) 任务管理。管理员将源数据标引、目录制作、分类、连接制作4个任务分配给不同操作员, 每个操作员只能看到分配给自己的任务, 同时管理员可以统计分析各操作员的任务完成情况, 便于进行管理。

(5) 数据局审核。文档制作的质量检查人员可对元数据标引、分类、目录制作、多媒体进行检查复核。

(6) 网上发布。将制作好的书卷全发布到网络上, 供广大读者进行查询、检索、借阅、供管理员进行推荐、上架下架、下载量统计等多种管理平台。上载文档时可以对文档进行加密, 从而达到防止二次传播, 保护知识产权的目的。

2. 图书馆特色资源数据库存在的问题

(1) 克服自建数据库类型单一化的缺点, 适当增加自建数据库全文的检索内容。针对自建数据库建成后利用率较低的现状, 我校图书馆首先应对用户进行实地调查, 征询相关专家的意见, 对自建数据库的使用情况进行需求性调研, 然后再增加全文、图片、视听等检索内容, 以改变自建数据库类型单一化的局面。

(2) 加大特色数据库的宣传和推广力度, 以提高现有数据库的利用率。建设特色数据库, 不是为了迎合潮流, 其最终价值在于应用, 应用的前提首先是被读者了解。

摘要:根据特色数据库的主要特点, 作者总结了数字加工技术下自有特色资源数据库创建与安全发布系统的基本功能和解决方案, 并针对目前高校自建数据库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图书馆,特色资源数据库,内容和功能,解决方案,问题

参考文献

[1]黄伟群.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的建设[J].图书馆论坛, 2003, (2) .

上一篇:电子节能电路下一篇:传统巡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