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创建

2024-07-26

课程创建(共12篇)

课程创建 篇1

课程改革的计划早已提出, 落实到每个教育单位, 是教条认识照搬照抄还是灵活运用因地制宜, 对于每个老师都是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 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 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 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 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美术课改的目标是美好的, 广大美术工作者也逐步了解课改的思路和目标, 在实际的工作教学中美术工作者更应该以创新的思路、理论联系实际、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开展美术课程。

但是因为地域差异或者各个学校的学生实际水平不同, 因此教学的水平和效果也参差不齐。如何科学设置课程, 我觉得首先要发现和解决在实践美术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几个问题:

1、教师接受了课改, 但是如何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是个问题

2、教师强调追求“人文性”目标, 而丧失了美术课的特点和一些重要的内容知识。这种情况在我们中职学校表现尤为突出, 因为中职学生美术水平低、基础差, 如果完全遵守“人文性”, 所学内容就只能停留在小学美术内容上。

3、新课程美术课的双基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是什么?与三维目标是何关系?三维目标该如何设计?三维目标写进了教案但教学效果为何不明显?

4、教学活动生动活泼了、多媒体技术丰富多样了, 但是美术或教育内涵为何淡薄了?

5、课堂教学评价已成为常规, 为何却往往流于形式?该如何发挥评价的作用?许多老师在评价学生时很随意, 就是简单的“太好了太棒了”的鼓励字眼, 无具体的评价内容, 很空洞, 让学生没有获得评价的荣誉感和自豪感。评价一个学生要客观、要委婉、要有具体内容, 要让学生明白表现得好, 好在哪?表现的一般该怎样改进?这些都是每个任课老师该学习的内容。

6、到底什么是优质课、精品课的标准?教师该如何打造自己的优质课?许多老师积极的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教学竞赛活动, 这当然是好现象, 但是许多优质课太假, 很多老师提前上好这堂课, 学生的回答都是标准答案, 简直就像是师生的影视剧, 就连有的评委也说公开课就是作秀, 这真是教育的悲哀。

教学不是作秀, 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有效教学是指通过教师的教学之后, 学生所获得有效的进步或发展。其核心问题是怎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是高效的?因此, 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

教学有没有效益, 并非指教师有没有按照教学大纲教学生很多内容, 而是看学生在这节课学到了什么或学的好不好。如果学生没有收获如坐晕车, 即使教师付出了很多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 同样, 如果学生学得很努力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和进步, 也是无效教学。

“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 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全面发展, 而不是仅仅是某一方面知识的发展。

其次, 关注教学效益, 要求教师有时间和效益的观念吗, 即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最后, 关注教学成果的可检测性, 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业成就与教师的工作表现。

教师要有经常反思意识, 思考“怎样的教学才有效?”“有没有更有效的教学?”“学生是否乐于接受我的教学方式?”

高效的教学效果当然要有优秀的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教师为有效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一系列教学程序、方法、形式和媒体等行为的教学思路和智慧。有效教学的实施可划分为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三个阶段。教学效果在优秀的教学策略下才能完成, 因此教学的外部环境也非常重要, 教师是个终身学习的行业, 对于自己的专业及教学能力应不断更新和改进, 才能适应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总之原来的“一言堂”的讲课和临摹课本或教师范画的技能学习已不适应新课程美术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发展要求了。课改之后则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 采用启发式教学、合作学习和建构主义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模式。

笔者认为, 科学设置课程不仅要考虑好具体课程内容, 同时也要考虑到实施何种教学方法或教学工具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舞台, 教师上好每一节课, 学生在优秀的教学课程下有所进步, 这便是教师教学的根本目的。

摘要:本文反思了目前课堂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提出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在教学设计中, 应因地制宜的实施教学内容, 用多种教学方式开展教学, 强调学生的多种学习模式和教师的多种教学途径, 通过合理完善的教学设计、客观真实的评价方式、积极认真的教学反思, 促进教师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程设置,有效教学,教学设计,教学评价

课程创建 篇2

——高台县解放街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近年来,我校紧紧围绕“全面发展,特长育人”这一办学理念,结合实施省教育厅下达的地方与校本课程建设项目,大力开展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激发了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彰显了学校办学特色。现就去年以来我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的不成熟的做法向各位领导做一简要汇报:

一、通过学习培训,提高开发意识

为了进一步整合校本课程资源,提高全体教师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意识和开发能力,2009年8月,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专门培训,学习了《甘肃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示范建设项目工作手册》和《甘肃省义务教育校本课程示范建设项目研修手册》等文章,观看了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吴刚平主讲的《关于校本课程的几个问题》的视频光盘,邀请高台县教育体育局教研室课改专家和我校骨干教师一起,根据省教育厅课程教材中心的要求和有关资料,对全体教师进行了细致的培训,使教师认识到自己就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为校本课程开发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础。同时,学校对负责课程管理和开发的人员做了专题培训,切实发挥课程教学领导者的作用。

二、建立组织机构,加强制度建设

为了保证我校校本课程正常有序开设,我们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全体参与的校本课程开

日历和通知创建共享课程表 篇3

第1步:创建日历

从主屏幕打开“日历”,在屏幕底部点击“日历”按钮,进入之后点击左上角的“编辑”按钮,选择“添加日历”,日历名称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命名,例如“省市合作高级研修班”(如图1),为避免后续的误操作,建议暂时只启用刚才创建的这个日历。

第2步:添加课程表

进入“省市合作高级研修班”日历,单击右上角的“+”按钮,按照课程表依次创建事件,这里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可以按照课程表的时间进行设置,由于本次研修班一周即告结束,因此并不需要设置“重复”项,比较重要的是“行程时间”、“提醒”的设置,由于住宿的酒店距离上课地点有一定的距离,因此要保证足够的提前量(如图2)。

第3步:查看课程表

在完成所有课程的添加工作之后,我们还需要让它在“日历”界面清晰的显示出来,首先请保证日历处于为月视图模式,单击任意某一天进入日视图模式,点击右上角左起的第一个列表按钮,使其处于红色的选中状态(如图3),所有的日历事件都会在屏幕中清晰的显示出来。

第4步:共享课程表

共享课程表的操作很简单,iOS日历同时支持iCloud和Google Calendar,这样就可以非常方便的将课程表共享给iOS或Android设备。

打开“日历”界面,点击屏幕底部的“日历”按钮,找到我们创建的“省市合作高级研修班”日历,点击右侧的“i”详情图标,进入“编辑日历”界面(如图4),点击“添加联系人”按钮,根据提示填写待邀请的iCloud账号或Google Calendar账号,最后点击右上角的“添加”按钮即可。

高职礼仪课程考核标准创建研究 篇4

高职礼仪课程考核现状分析

高职的礼仪课程不同于中小学阶段的礼仪教育, 也不同于高校的礼仪讲座, 它具有自身的特点。如教学内容框架大同小异, 注重基本礼仪规范的讲习;实践操作性强, 注重仿真模拟训练;与职业特征联系紧密, 注重把学生塑造为一个懂礼仪的准员工。

高职礼仪课程的特性, 决定了它不能沿用以往传统的闭卷考核方法, 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养成为每位礼仪教师的职责。目前, 我国高职院校在礼仪课程考核方面, 基本上都是校内任课教师自己命题、自己阅卷。命题范围主要依据教师所讲授的主要内容和其所认为的重点内容。这样的方式具有较大的随意性。而成绩一般采取百分制, 除了期末的卷面分, 往往结合课堂考勤、平时表现、实操得分等综合构成。构成比例一般也是任课教师自己设定, 有的教师干脆直接采取闭卷笔试的形式。从中可以看出, 考核评价内容欠完整、规范、科学, 现行的考核模式也就难以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 制定礼仪考核评价标准是一项具有开创性的工作。

高职礼仪课程考核标准创建的障碍因素

一门课程最终的考核成绩, 能够准确完整、客观科学地反映一个学生的真实水准, 并非一件易事。礼仪课程更是如此。要将其考核标准化、规范化, 推而广之, 还存在一些有待商榷的问题。

首先, 礼仪是一个人文明礼貌程度的体现, 它是一种素养, 是文明意识的习惯行为彰显, 这很难用职业考证似的考题、量表等来测定。即便作为一门课程, 它也只是集中在一个时段内的学习, 考评期限过短, 不能测评出一个学生真实的礼仪水准。

其次, 考评内容片面, 不能完整全面地呈现出一个人的礼仪礼貌情况。目前, 高职院校的礼仪教育内容大同小异, 主要集中在个人形象礼仪 (仪容、仪表、仪态、言谈) 、日常交际礼仪 (问候礼、介绍礼、握手礼、名片礼等) 、拜访接待礼仪、位次礼仪、商务活动礼仪 (谈判、会议、庆典等) 、餐饮礼仪这些方面。尽管考核内容全部涉及, 但我们也不能因此说一个学生工作生活中的文明礼仪全部测评到位。事实上, 这很难做到。

再次, 考评主体主要是礼仪教师, 这不利于全方位地评价学生。一位任课教师接触学生是在非常有限的时段。一个学生的文明礼貌, 他的家长、其他科任教师、同学等可能有着更多的了解与判断。当前, 我们普遍地是采取由礼仪教师一人测评给分的方式, 这不利于全员礼仪教育的开展。

最后, 各校的礼仪教师在考评方面有着较大的自主权, 考核的命题内容、方式方法、成绩评定, 基本上都由其一人确定, 这也容易产生考核的随意性。没有统一的标准, 没有规范化的测评方式, 最后的结果也就难以让人信服。

创建高职礼仪课程考核标准的可行性

对完善礼仪课程考核体系, 有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陈瑛认为, 完善中职文秘专业礼仪课程考核体系的基本思路是:完善考核内容, 增强考核的综合性;扩大考核主体, 促进考核的全面性;拓展考核期限, 推进考核的过程性;创新考核方式, 注重考核方式的多样性。对于考核体系的重构, 她提出了“1234”礼仪评价体系: (1) 形成一本礼仪成长档案; (2) 采用质与量两者结合的考核标准; (3) 三元考核主体 (学生、教师、实习单位或家长) ; (4) 四项考核内容 (学期课程考核、礼仪操守考核、礼仪实践活动考核、实习考核相互补充) 。

就高职礼仪课程学习内容而言, 基本上所有的礼规操作标准都可以条款化、明确化。在此基础上, 对所有学习内容的每个模块、每个项目、每个条款分配相应的分值, 就能创建较规范的高职礼仪课程考核标准。

笔者就此尝试制定了一套考核标准。它以杨琼、刘意文主编的《现代礼仪项目教程》为蓝本展开测评。共设六个模块 (个人形象礼仪考核标准及评估、日常交际礼仪考核标准及评估、拜会待客礼仪考核标准及评估、位次礼仪考核标准及评估、餐饮礼仪考核标准及评估、商务礼仪考核标准及评估) , 每一模块下依据具体学习内容再相应设若干个学习项目。如“个人形象礼仪考核标准及评估”部分 (下设了仪容评估表、仪表评估表、仪态评估表、表情举止评估表) 、“餐饮礼仪考核标准及评估”部分 (下设了中餐礼仪评估表, 西餐礼仪评估表, 自助餐/快餐礼仪评估表, 茶、酒、咖啡饮用礼仪评估表) 。如表1和表2所示。

每个表格对其内容设定权重分值, 六个模块的总分为100分。但如前所述, 此考核标准侧重于课程考核, 涉及面有所局限, 不能全面反映一个人的礼仪素养。另外, 此考核涵盖若干情境设置, 需要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 创设情境, 在模拟操作中反映其礼仪知识掌握程度及操作的规范程度。

礼仪教学质量要得到全面提升, 考核方式改革必须与日常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收到明显的效果。

摘要:高职的礼仪课程考核主要由任课教师决定, 考核方式主要由笔试和实操构成。这样的考核方式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礼仪课程考核如何做到科学化、规范化, 本文提出了构建高职院校礼仪课程考核标准的基本框架。

关键词:高职,礼仪课程,考核标准,创建

参考文献

[1]David Schaps.The Woman Least Mentioned:Etiquette and Women's Names[J].The Classical Quarterly, 1977 (2) :323-330.

[2]陈瑛.中职文秘专业礼仪课程考核体系有待完善[J].秘书, 2011 (9) :14-15.

[3]吴春玲.师范生礼仪课程考核途径初探[J].铜仁学院学报, 2010 (11) :110-112.

[4]于珣.礼仪课程考核办法探究[J].职业技术, 2011 (12) :34-35.

创建民间音乐教育课程方式论文 篇5

一、在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注意多领域的融合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将音乐教育与其他领域的教学活动相结合,使幼儿全方位地了解蒙古族民歌的内容、旋律、描绘的画面、表达的感情以及背后蕴含的民族文化,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吉祥三宝》这首歌歌词简单明了,曲调生动活泼,节奏自由流畅,是作者布仁巴雅尔写给自己女儿的,用来抒发全家人幸福生活的美好情感的歌曲。

本曲为四拍子,音域跨度不大,很适合幼儿演唱。通过这首歌曲,笔者提出一些关于蒙古族歌曲学习活动的组织方法的建议:

与语言活动相结合。本歌曲内容丰富,有情节,有人物。歌词本身就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这样的民歌就可以结合语言活动,使幼儿掌握情节和内容。与美术活动相结合。太阳、星星、月亮;花儿、叶子、果实;爸爸、妈妈、女儿,每一组“吉祥三宝”都可以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通过与美术活动的结合,使幼儿既学会了歌曲,又完成了一幅色彩鲜艳、形象丰富、内容充实的儿童画。③结合幼儿园科学活动、自然常识活动、观察活动,帮助幼儿丰富感性经验,加深印象,深刻体会、理解和记忆民歌内容,准确地表现民歌。

二、结合先进的音乐教育体系,更有效地将蒙古族民间音乐运用到幼儿教育中

我们要传承蒙古族民间音乐,同时也应当做到与时俱进。我们在采取传统的教学手段的同时,也应当与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法相结合,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蒙古族民间音乐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使我们的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

蒙古族教师可以将奥尔夫音乐的一些教学内容翻译成蒙语,向蒙古族小朋友教授,而奥尔夫的打击乐器也完全可以来配乐演奏蒙古族民间乐曲;舞蹈的学习也可以融入蒙古舞的`律动;同时奥尔夫音乐还可以与蒙古族民间说唱形式“好来宝”相结合,因为奥尔夫音乐教学中,有很多律动,节奏练习,都是结合我们熟悉的儿歌来进行的,而“好来宝”节奏明快,题材多样,有长有短,正好适合运用到节奏训练当中。蒙古族民间音乐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推广存在着很多困难和阻力,我们要有一定的思想准备,及时地解决在推广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尊重平等 创建个别化教育新课程 篇6

创建校本课程体系的初衷来自学生。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学生来源由轻度智力障碍过渡到中重程度。2001年,中度障碍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40~50%,到2004年、2005年,区域完全实现轻度智障的随班就读后,在培智学校就读的学生智障碍程度较重。学校关注生源变化,强烈地意识到课程改革就是要以生命对生命的负责为制高点,把热爱残障教育事业的情感转化经得起学生选择的校本课程,给予特殊生命的关怀,创新特教学校专业教育技术,从根本上改变课程设置,使校本课程成为发展学生认知能力、开发智力潜能、康复生命机能、提高适应性社会行为能力的载体,实证“是生命就要学习,是儿童就会学习”的断言。

在以“提高适应性社会行为能力”为根本目标,以实现自理个人生活,从事简单劳动,掌握个体所及的职业技能,康复身心障碍的培养目标指导下,我们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了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唱游与律动、运动与保健、绘画与手工、劳动技能等7大教学领域;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为职业专业、职业适应等两大教学领域。在义务教育阶段建构了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综合主题统整模式;在职业教育阶段建构了以“多层次”为核心的“宽基础、活模块、多层次、多能力”的课程实施模式。

在校本课程的推进过程中,学校找出了几个覆盖课程和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创新实施策略。

1.个别化教育是课程的总构想

学校注重个别化教育计划的设计,开发体现个别化教育的课程资源,配以相应的课程管理和支持系统,针对个别差异,提供享有发展、获得公平均衡的教育权益的课程。我们以综合主题教学活动为切入点,设计与生活有关的主题,在确定班级主题教学目标的同时,配入个体计划,利用生活化的学习情境,提高学习热情,培养兴趣。在生态化学习中,学会类化和应用、学会分析、学会解决问题,以达到长期的学习效果。学校将知识技能、情感态度、过程方法等目标统整到认识自我与学校、社区使用、卫生与健康、交通与安全等几十个生活问题中,以班级教学、组别教学、个别教学为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根据个体需要,按能力、年龄、残障类别、情感需要、康复补偿需要等类别分组分班,最大化地促进学习目标的达成,方便教师在班级教学中既可以整体教学,又可以交叉轮换教学,保证一对一、一对几、几对几十的教学顺畅进行,为培智学校如何分能力、分班级、分领域等组织教学提供经验。

2.探究使用纲本教材的一般规律

使用纲本教材教学是培智学校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学生个体间存在着巨大差异,笼而统之地圈定目标、组织学习就不是特殊教育。即便是拿着现成的教材,也需要教师精耕细作地设置组别或个别目标,设计符合个体认知特点的学习方式。因此,我们要求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与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自行采集、编写、整合教学材料,其基本做法是:

①分清纲本教材的目标维度和层级。以整合中的主题目标作为相对抽象的目标,以某一领域的单元目标作为相对具体的目标,以课时目标作为具像的操作目标,把这些相互关联和制约的目标作为主题教学的目标群,系统思考和辩证认识,做到准和精。

②围绕主题教学,使用本校学习资源,展开系列教学活动,确保学生获得综合的能力和潜质的开发。

③训练和运用、开发和康复是教学过程中兼而有之的目标要素,体现在生活技能的获得和提高当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技巧、培养情感体验应当为提高社会生活的本领及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服务。

④课时教学不仅仅局限在一个课时中,学生在真实情境下的综合能力是考查教师教学水准的尺度,真实情景是最好的教学场。

3.开发学习资源与改进教育技术

信息技术、学习活动、职业岗位实习、学具辅具工具等都是智障学生的学习资源,只要与个体生存相关、适宜个体学习的都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我们着力建构义务教育课程资源体系,包括主题单元教材样本、主题图片套、康复训练指导手册、主题活动指导手册、主题评估手册;建构职业教育课程资源体系,涵盖专业教学纲要、职业技能产品、职业岗位训练、个体生涯设计、职业工作样本、职业康复手册。

文本教材只是学习资源的小部分。学校将文本式的单元读本作为资源开发的尝试,组织教师从生活技能入手,以主题贯穿其中,编制主题学习单元读本,在研究它的示范作用时达成以下共识:

①示范教师经历课程的过程。教师们经过一个单元又一个单元教材编制的经历,体验了在培智学校应当怎样使用动态的、新鲜的、广博的生活材料,有机整合成对差异较大的学生都有用的学习资源,形成培智学校“教师即课程”、“学生即课程”的良性职业感受,丰富了教师“让儿童选择教育”的教育理念。激励教师做课程建设的主人,冲击了“教教材”的惯性教学模式。

②示范在使用单元读本的同时,还要否定照本宣科和机械地重复使用,要求教师遵循个别化教育原则,对有参照价值的读本进行二度、三度再开发。培智学校不能使用凝固的、一成不变的教材教书,因为学习对象的不同而必须再次建构和整合,没有可以二次照教的教材。

③示范单元读本既是教本、读本,又是引导家长对学生进行辅助学习的通识性材料。做到教师拿起读本能教,学生拿到读本能学,家长拿到读本能进行家庭辅导,对有能力的学生还可以在成人帮助下学习或进行自我导引式学习。鼓励孩子使用校本的、个性化的教材,尊重个体的独立性和独特性,克服师资欠缺造成辅导不足,同时,使教师获得编制大量的个体教材、组别教材的锻炼机会。

生态化学习环境是培智学校更加重要的学习资源。以生活为基础的学习空间无限宽广,就广度而言,校内、社区、大自然等,视线可到的任何一隅都是学习媒介,都是学生获得学习满足的学习场;就内容表现形式来说,包括多维度和多元化、展示过程与表现结果,等等。学习内容在动态环境中随着学习主题的变换而更新,而学习环境是在师生共同合作中完成的。进入学习状态的师生尽情地建构知识技能,施展个人才华,使学习资源锁定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视点上。

学校灵活多样的创新教育技术,满足了个别化教学需要。在课程设置上,安排例行教学、展能教学、职业岗位实践、体能训练等教学板块;在师生人力资源的调配上,实行双教师、多教师协同,合理安排班级、组别、个别、团队的专项教学任务;在多种感官学习、情境学习、信息化学习、游戏活动学习、结构化学习、个别化学习中,摸索适合学生需要的学习策略。针对中重程度的智障学生采用替代、辅助策略,从改变物理环境、活动规则和顺序等入手,让个体更完全地参与到自然的活动当中,跳出程式化、一般化框框,保证学习内容的适合及必须的密度和强度。

4.以教师为中心的课程管理形态

我校坚持“以教师为中心”的课程管理理念,整体推进校本研究,组建学习型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如教师专业发展小组、课题研究小组,还有研究点相同的研究小组、教学任务相同的实施小组……形成校本研究平台,在专业发展机制的推动下,把所有干部、教师都引领到课程当中来。

我们认为,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标志是课程意识的建树。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课程的惟一对象是学生,是存在着学习差异和不同特点的孩子,不是教师或教材,也不是学习资源。

②课堂具有课程性,课程具有操作性,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检验和回馈教师课程意识的水平。

③课程意识表现在课时教学中,每节课都能找寻课程的功能性、生态性,在一节课中能够体现多种教学资源的美妙,找寻培智课程的评价要点。

④教师的文化积淀决定课程意识的水平,教师的合作能力体现课程意识的发挥水准。课程意识建树扩展了教师的课程领域,使“教学观”向“课程观”迁移。

总之,教师的群体参与、全情全智的投入,使得教师从课程理念的接受者转向主动的研究者、实践者和课程创新的收获者。□

(作者单位:北京市宣武区培智中心学校)

慧雅文化小学数学课程基地的创建 篇7

一、营造侧重“数学体验”的慧雅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感受中学习数学

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有机地融入“数学元素”,追求“书香数韵”的文化意蕴。建成的“一室一角一中心”,即每年级一个以数学实验为主的数学专用教室,一个以数学游艺为主的数学广角,一组以数感、长度、方位、面积等直观体验为主的数学体验中心;我们更重视数学环境课程的创建,把富含“数学元素”的校园文化场景建设作为主要内容进行开发,营造生动有趣的数学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数学文化的熏陶中体验数学的魅力。

1. 注重数学直观体验,打造适时体验的班级数学文化特色

在每个教室里设立“数学园地”和“思维演练场”,在教室的外墙壁上开辟“数学文化墙”和“学习成果展”,拓宽学生数学学习空间,营造“爱数学,乐实践”的浓郁学习氛围。

2. 挖掘数学文化内涵,营造富含数学元素的校园文化场景

开发建设长度体验路面,高度体验墙壁,方位体验路牌,以“神秘的数、神奇的式、多才的符号、美丽的图形、严谨的数量和智慧的名题”为内容的6个数学文化体验主题园,引领学生畅游数学王国,体验数学的奇妙和神秘。

3. 加强数学应用性实践,建设数学文化长廊

我们在教学楼前建了两个60米的数学文化长廊,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余能随时徜徉在数学的海洋里,体验数学探索的乐趣,品味数学应用与价值,享受数学实践与问题解决的成功。

二、开发侧重“数学发现”的慧雅课程资源,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数学

在数学课程的开发方面,学校注重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以教育教学目的为导向,整合、优化各种数学教育资源。在保证课程的基础性和统一性的前提下,开发适应数学学习的校本课程,形成实践数学的校园文化特色。让数学学习凸显“探索发现”,开发“生本”“师本”和“校本”数学课程,让学生在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思想方法的获得、问题解决模型的建立、思维能力的提升以及数学实践中经历数学发现。

1.“师本”课程让数学教学具有个性与特色,打造慧雅的数学师资团队,开发“教师”的数学课程资源

以连云港市“数学名师工作室”和县“小学数学领航团队”为载体,组建数学教师成长共同体,开展小学数学教材教法研究,构建“实验思维”数学课堂教学,探究国家数学课程的有效实施途径。开展小学数学课程拓展研究,构建“体验应用”数学课程基地,探索校本数学课程的开发策略。开展小学数学课程评价研究,构建“多元唤醒”数学评价体系,创新过程性、激励性数学评价方式。

2.“生本”课程让数学学习充满生成与创新,实践慧雅教学范式,开发课堂的数学课程资源

构建自然本真的课堂教学方式,探索适合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三自”教学范式———课前自由预习、课内自主探究、课后自觉练习。实现数学知识的探索、核心内容的建模与数学思想的形成都在学生体验操作、研究探索中完成,从而领悟数学知识的真谛。

3.“校本”课程让数学学习开放而丰富,优化整合教材内容,开发拓展的数学课程资源

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设计安排不同层次的课程内容。一是开发了数学类校本课程。低年级注重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开发编写《一个都不能少》《神秘的数字》等启蒙数学课程,激发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中年级注重学生实践体验与文化熏陶,开发编写《趣谈数学》《数学其实很好玩》等娱乐数学课程,让学生在快乐游戏中领略数学的魅力;高年级注重探究与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开发编写《数学教材学法导引》《走进数学家的世界》等探究数学课程,让学生在体验实践中提升探究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二是开发社区数学课程资源。与社区的菜场、商店、银行、财会等单位与场所密切配合,挖掘它们的数学元素,组织学生开展数学生活应用与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升华数学学习,提升应用能力。

三、建设侧重“数学应用”的慧雅学习场所,形成多样化的数学学习路径

“做思共生”,把数学与生活、数学与活动、数学与娱乐结合起来,搭建开放的学习平台,让学生在枯燥的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将数学用于生活与娱乐,在实践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提升数学思维。

1. 建“一馆一室”

以发现、思维、运用为主要内容建“一馆一室”,服务学生数学学习,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充满快乐、充满体验。数学实验馆:建设一个“做数学”的数学实验馆,丰富学生对课本知识理解的宽度与深度。呈现数学史上众多数学发现的探究过程,再现数学实验场景,让学生亲身经历、动手操作教材中的数学实验,全程经历数学发现之旅。数学展示室:建设一个展示数学成就、分享学生数学才能的数学展示室,分为“用数学”的数学生活馆、“玩数学”的数学游艺宫。定期呈现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笔记与手抄报、数学实验过程记录、数学制作、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等学习成果,搭建学生实践创新的有效载体,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养。

2. 建网络平台

开展“E”学习方式的实践,建一个专门用于数学学习的电子教室,在已建成的“我爱数学”专题网站上开辟数学指南、在线测试、小小数学迷栏目;各年级创建数学QQ群;利用“我酷”视频上传数学学习微视频等,实现人机互动的数学学习,拓展学生数学体验与实践学习的时空。

四、开展侧重“数学创新”的慧雅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研究中学习数学

“学创”共融,数学学习是一个探索发现、构建创新的过程。慧雅文化数学课程注重学生日常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能力培养,注重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注重数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更注重学生数学学习的内驱力。

1. 组建数学学习团体

分三个层面组建班级的数学学习共同体、年级的数学兴趣小组、校级的数学文化社团。分别成立数学实践学习小组、数学体验学习小组、数学研究学习小组等,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搜集常用数据,了解数学知识在实践生活中的应用,同时利用生活、生产中的数学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成立少儿数学院

依据数学的核心内容,围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成立“尺规画图”体验分院、“数学学具”制作分院、“数学模型”创作分院、“奥数起航”分院、珠心算分院等,开设趣味性、知识性、逻辑性和思维性相结合的实践活动,开展专题性学习活动,挖掘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动手实践能力。

3. 开展智慧型数学活动

定期开展数学日记、数学手抄报、数学故事、数学名家鉴赏、数学小论文等展评活动,引领学生掌握数学课本知识;利用每日的数学快餐、每周的数学超市、每月的数学达人秀,开展数学思维闯关系列活动,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每年开展两次“数学文化节”,创造更多的数学应用与思维展示的机会,激发数学探究的热情。

4. 创新“闯关升级”评价机制

学校构建有利于促进学生“数学发展”的评价体系,以“智慧闯关、考核升级”的方法,根据学生数学能力水平,按年级评选六级“数学智慧星”“数学小博士”“数学小院士”,让学生在快乐体验中提高数学素养。

医学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创建研究 篇8

1医学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创建的必要性

医学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包括爱岗乐岗、忠于职守的敬业意识;讲究质量、注重信誉的诚信意识;遵纪守法、公平竞争的规则意识;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的合作意识;刻苦学习、不断进取的钻研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医学职业道德教育日益受到重视,学术界进行了广泛探讨,其中对职业道德教育方法与手段的研究较多。虽然目前已取得了相当多的研究成果,但对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及教学模式的研究较缺乏,特别是可供操作的“工学结合”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及教学模式甚少。因此,进行医学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创建尤为必要。

2我国医学高职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课程设置随意性较大,缺乏专门课程支撑职业道德教育

目前,部分医学高职院校尚未设置职业道德教育课程,有的学校虽设有相关课程,但沿用传统学科本位课程模式,追求理论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严密性,不能突破原来学科的束缚,很难实现多学科融合的医学高职职业道德教育。

2.2课程教学模式滞后,可供操作的“工学结合”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少

在学科本位课程模式下,教师注重理论知识传授,忽视实践教学,没有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职业道德教育须贯穿学生学习全过程,这在“工学结合”模式下是难点,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3教材建设空白,多学科融合的实用性教材少

目前,医学高职院校使用的职业道德教育教材多依学科编写,甚至使用本科教材,尚无多学科融合的实用性教材。

2.4缺乏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内容设置理论依据的研究

“工学结合”下的专业课程设置依据为项目驱动、任务导向,而针对职业道德教育课程设置的理论依据目前尚缺乏相关研究。

鉴于目前我国高职医学职业道德教育缺乏课程及实施模式的现状,我们在对医学生职业道德“应然”与“实然”理论研究、调研分析的基础上,依据道德养成规律,根据职业素质要求,参考医学生执业资格考试内容,创建理论和实践为一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医学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及模式,供高职医学院校使用、非医学院校借鉴。

3医学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创建的依据

3.1依据道德养成规律

医学职业道德的理论、规范、实践等都是以人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为前提,从而表现出人的道德行为。实际上,一个人是否具有道德行为,是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行动共同决定的。因此,我们提出课程内容设置的依据为:知(医学道德认知)、情(医学道德情感)、意(医学道德意志)、行(医学道德行为)。医学道德认知就是对医学道德原则、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医学道德情感是伴随着医学道德认知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也就是在医疗实践中对人、事、物的态度;医学道德意志是人自觉地调整行为去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医学道德目的的意志力;医学道德行为是在一定医学道德意志支配下所采取的行动,是实现医学道德动机的手段,也是一个人道德认知的外在表现。

3.2依据医学生职业道德“应然”与“实然”

医学生职业道德“应然”是指医学生应具有什么样的职业道德。“应然”通过理论研究而知,通过研究知晓什么是医学生职业道德的“应然”与“应然”的内在道德根据以及违背“应然”的后果等。医学生职业道德“实然”是指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实然”通过对学生的访谈与问卷调查获得。高职医学生是高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对象,由于生源背景的差异,高职生的学医动机、职业认知、职业心理水平有别于普通高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方法也存在差异;由于培养目标不同,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也异于其他群体。因此,要进行“实然”研究。

3.3依据医学生执业资格考试内容

医学生执业资格考试中涉及的内容是医学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的基本内容。卫生法规、医学伦理学是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科目。如卫生法规中,针对医务人员的有药品管理法律制度、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母婴保健法律制度、献血法律制度、执业医师法律制度、护士管理法律制度、医疗事故处理法律制度、中医药法律制度等。这些法规对医德有明确规定,只有熟悉这些法律法规才能够更好地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纠纷。

4医学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的内容设计

在对医学生职业道德的“应然”分析总结与“实然”调研分析基础上,依据道德养成规律和职业素质要求,参考医学生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设置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内容。课程内容融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卫生法学、医患沟通、医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于一体,并对其进行高度整合。内容分为医学道德认知、医学道德情感、医学道德意志和医学道德行为4个模块,并归类学习单元,构建内容体系,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特点,为提升医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奠定坚实基础。

医学道德认知模块教学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认识、职业态度和职业心理,从而达到认识职业、热爱职业的目的。具体要使学生了解职业特点,熟知医德的基本内容,懂得爱和关爱的人道主义精髓,了解患者的内心感受,了解医患关系,最终形成医学道德认知。

医学道德情感模块教学使学生具有职业情感和职业责任,从而达到尊重患者、爱心奉献、关心体贴和一视同仁的目的。要使医学生对医疗卫生事业和服务对象怀有真挚的情感,具有职业责任感、义务感及职业崇高感,使学生树立起“治病救人是医务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对患者一视同仁是起码标准”等理念。

医学道德意志模块教学使学生具有职业理想与职业意志,从而达到慎独自律和爱岗敬业的目的。要使学生把自己的职业作为奋斗目标,并具有在履行职业责任或义务以及在职业理想奋斗中克服困难和障碍的毅力,最终达到慎独自律,在无人监督的场合也能按医学道德严格要求自己。

医学道德行为模块教学使学生具有职业良心、职业荣誉、职业作风和职业信念,从而做到救死扶伤、尽职尽责、人道待患、保守医密、审慎自律,将自律、人道、爱心、敬业等职业道德要求转化成个人的自觉行动。

5医学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创建路径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实现了“教”与“育”相融、校与院共育、知与行统一的系统化教学模式。

5.1理论课程的“教”与实践课程的“育”相融

理论与实践在医德教育中常常脱节,因此我们在课程设计与实施中做到了理论课程的“教”与实践课程的“育”相融。理论和实践课时为1∶1,两者都分为医学道德认知、医学道德情感、医学道德意志、医学道德行为4个模块,每个教学单元既有理论又有实践,课时也为1∶1。

5.2学校与医院共育,知行统一

形成校院共育机制。学生在校期间请医德高尚的医务工作者走进学校,进行先进事迹报告和座谈,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榜样教育学生。在临床见习、实习期间进行医德教育,如开展床边教学,结合医疗实际总结医疗服务中的经验教训;组织学生共同讨论分析违反医德规范、丧失医疗道德造成的事故,从而促使学生在思考中定位,自觉提高医德修养,养成良好的医德行为和习惯,最终使学生把外在的医德原则、规范转化为内在的医德信念与品质,做到知行统一。

5.3系统化的教学与教育模式

课程在实施中做到了理论教学系统化、实践教学系统化及3年不断线的系统化教育。将医学职业道德教育贯穿医学教育全过程,形成系统化的教学与教育模式(见图1)。

摘要:医学教育,德育为先。创建医学职业道德教育的支撑课程,探究课程创设依据及内容,研究课程教学模式与特色,最终探索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医学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和教学模式,供高职医学院校使用、非医学院校借鉴。

课程创建 篇9

关键词:生命教育,课程,06岁

徐汇区紫薇实验幼儿园创办于1997年6月, 是上海市首家面向0~6岁儿综合性学前教育机构, 是上海市最早探索0~3岁婴幼儿早期潜能开发、早期家庭教育指导研究的幼儿园, 是上海市率先倡导、持续开展生命教育课程的特色幼儿园。紫薇坚持探索和践行“大教育观”的现代教育理念, 努力创建生命教育课程特色品牌, 为学前生命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案例。

一、“大教育观”与生命教育课程创生

教育理念指引着办学思路, 指导着课程建设, 制约着示范辐射作用的发挥。建立在教育规律基础之上的先进的教育理念, 反映了教育本质和时代特征, 蕴涵着教育发展的思想, 是指明教育前进方向、引导和鼓舞人们为之长期奋斗的教育理想。近年来, 紫薇在传承办学经验的基础上, 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教育思想, 结合区域特点, 逐渐探索出一条大教育观的办园理念, 以此作为全部教育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紫薇的大教育观, 可以从四个层面理解。

在时间维度上, 探索0~6岁学前儿童的全时程教育。

在空间维度上, 探索园所、家庭和社区三位一体的全方位教育。

在主体维度上, 探索促进幼儿快乐发展、教师持续发展和家长共同发展的多主体教育。

在发展维度上, 探索幼儿在认知、情意、人格、品格和体格方面和谐发展的全人教育。

二、生命教育特色课程开发

课程是贯彻落实教育理念的核心载体。在大教育观的办园理念的指导下, 紫薇从办园之初, 便创造性地提出了构建0~6岁婴幼儿综合性教育机构的设想。构建了0~3岁启始生命教育课程和3~6岁多彩生命教育课程体系, 从家园合作的生命教育到园、家、社三位一体生命教育, 从生命教育课程理念、生命教育课程目标、生命教育课程体系、生命教育课程实施探索等多个层面, 逐渐树立起生命教育特色课程品牌。

(一) 生命教育课程理念与目标

“生命教育”意指有关生命的教育, 也指回归生命的教育。它是一种全面关照生命多层次的人本教育, 其核心是“全人教育”, 帮助幼儿从“人与自我的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4个维度出发, 从“生命的养成”、“生命的自主”、“生命的构建”教育价值出发。

紫薇的生命教育课程目标有四大方面, 分别是:认识生命:帮助婴幼儿唤醒生命意识, 了解生命体的存在和生命体基本需要。保护生命:帮助婴幼儿学习初步的生命生存和生长所需要的技能和方法。热爱生命:帮助婴幼儿感受生命的多元、快乐和精彩, 学习关爱、学习感恩, 激发情感。尊重生命: 帮助幼儿发现生命的意义, 尊重生命的各种形态。

紫薇的生命教育涵盖了0岁~6岁生命起步全阶段,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全方位教育, 幼儿、家长、教师、全面成长的园本课程体系。让紫薇的生命教育成为社会关注早期教育的源点, 成为孩子人生起步的摇篮, 成为年轻父母完成人生蜕变的起点以及教师成长发展的舞台。

(二) 0~3岁启始生命课程体系

脑科学研究, 婴儿出生后2年内, 神经细胞迅速发育并相互联结。而大脑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 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婴幼儿生活的经历决定的。这说明0~3岁是早期教育的黄金期、关键期。这个时期内适宜的经验和刺激是运动、感觉、语言及其它高级功能正常发育的重要前提。但是, 相对于3~6岁幼儿教育而言, 0~3岁教育无论是理论研究、政策规划还是实践素材都少之又少, 社会机构开展的早期教育指导总的来讲存在碎片化、浅表化、机动化和多变化的问题, 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课程支持, 不利于家长形成正确的教养观。

自1997年开始, 紫薇幼儿园关于0~3岁婴幼儿教养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探索历经十多年, 经历了4个主要阶段, 每个阶段都形成了突破性的成果, 分别是发展水平提要研制、养育课程开发、起始课程开发以及发展课程开发, 前两类课程为父母与婴儿共同参与的课程, 最后一类课程则是幼儿独立在园课程。伴随三类课程的开发, 分别形成了父母育儿学校、送教上门、在园教养等实施模式本班制创建。

1.开发0~3岁婴幼儿发展水平提要。紫薇自1997年开始进行0-3岁婴幼儿发展水平提要的制定, 依据婴幼儿的发展规律与特点, 阅读梳理大量国内外相关资料, 聆听专家的意见, 结合本园大量0~3岁婴幼儿教养的实践经验和观察记录汇编了《0~3岁婴幼儿发展水平提要》。

2.养育课程开发与父母育儿学校的开办。1997年针对0~ 3岁幼儿教养我们开发了养育课程, 分营养与保健、大动作等六个模块。课程实施要求亲子共同参加, 我们开设0~3岁父母育儿学校, 围绕育儿指导做了大量探索。1998年, 为了能使父母育儿学校与幼儿园之间进行有效的过渡与衔接, 紫薇实验幼儿园首创了小小班 (2~3岁) , 为托幼一体化的实施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实施。在父母育儿学校课程体系的基础上, 形成了幼儿园小小班课程体系。

3.0~3个月乳婴儿起始课程开发与实施。2000年紫薇实验幼儿园在0~3岁婴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的研究基础上, 拓展性地将家庭教育指导的对象拓展至社区散居0~3个月的婴儿父母, 形成了0~3个月家庭教育讲师团队;开辟0~3个月婴儿教养电话热线, 辐射了300多个康健社区0~3个月的婴儿家庭。《0~3个月婴儿家庭教养模式的研究》被列入了2005年徐汇区重点课题;建立了学校与社区合作的新型模式填补了0~3岁婴儿早期家庭教养指导的空白月龄段。

4.婴儿独立在园集体教养的发展课程研发。自2007年开始, 幼儿园开始探索发展课程的开发与班制创建。2007年开办了19~23个月机构内全日制宝宝班, 首次进行2岁前婴幼儿机构内集体教养活动的实验和研究。期间积累了近千份观察记录;形成2岁前机构内教养学制的研究;积累了2岁前婴幼儿机构内教养活动方案。

2009年首创16~18个月机构内半日制囡囡班。2009年, 在《2岁前婴幼儿入园适应性调查报告》的基础上, 开创了16~18个月半日制囡囡班, 形成了适应该年龄阶段的作息制度;形成了大量的集体教养活动方案;创新形成了家长志愿者配班制, 让家长参与小年龄幼儿的幼儿园教养中, 以帮助婴幼儿能顺利过渡分离焦虑, 效果非常明显。

(三) 3~6岁多彩生命课程体系

以“生命教育”理念为核心的多彩生命教育, 是对3~6岁幼儿共同性课程的有效整合。尊重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着眼于幼儿经验的扩展、提升, 满足幼儿的兴趣和特殊需要。通过十个单元的构建与设计, 家园合作、多方位、多途径地实施课程, 使幼儿在活动中感受认识生命, 进而学会保护、珍惜生命, 激发幼儿对生命的热爱, 最终落实到幼儿对所有生命形态及生存形式的尊重。

在课程设置上, 按照小中大三个年龄、融合国家课程四大板块、突显学校生命教育特色, 设置相应的课程内容, 并采取不同的组织实施方法。CLC课程, 从自然生命教育、社会生命教育和艺术教育等三方面来设计与实施;通过多途径、多方式的综合、互动和学习, 使幼儿在活动中感受生命、认识生命, 进而保护生命、热爱生命、尊重生命。

(四) 实践“大教育观”的课程实施的创新模式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早就指出:“幼儿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 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 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 必定要两方面结合方能取得充分的功能。”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深有感触地说过:“生活向学校所提出的任务是如此复杂, 以至如果没有整个社会, 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和培养, 那么不管老师付出多大的努力, 都收不到圆满的效果。”为此, 紫薇坚持园所、家庭和社区联动, 整合多方资源, 走开放办园之路。

1.联动社区共建共享课程资源

紫薇实验幼儿园生命教育课程中始终关注对社区资源的有效开发和运用。让社区资源充分为孩子成长服务、为丰富课程服务、为提升家长服务、为教师培养服务。同时, 作为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实验基地, 服务社区, 共享建设成果, 也是学校的重要任务。与社区“共建、共享、共赢”从而践行社区、学校、家庭的大教育观。

2.家园合作丰富课程内涵

紫薇的生命教育课程中充分关注课程中全人发展的精神, 让家长充分参与到课程中, 成为课程的研究者、设计者、实施者、获益者, 最终提升整个幼儿园家庭教育的水平, 促进家长的成熟和孩子的终生发展。

如:在保护生命教育过程中, 由家长牵头, 家庭参与, 形成了指向家庭安全教育的“亲子安全七互动”系列活动。

如:形成每月一报、每月一讲座、每月一论坛、每月一次家长进课堂活动、每月一推亲子游戏等家园合作的生命教育系列特色活动。

如:组建了由校级家委会家长组成的课程研究部、家长参与课程保障部、形成家长安全护校队、家长课程志愿者队伍、家长讲师团系列、还建立了家长监督委员会。

随着课程实施中家长的多纬度参与, 学校的家庭教育指导模式也不断发展创新, 形成家园合作十种新模式:亲子游戏法, 电话访谈法, 专家咨询法, 网络媒体沟通法, 资源共享法, 辨析反思法, 管理监督法, 成长记录法, 展示分享法, 社会实践法。

紫薇生命教育课程, 还形成了面对0~6岁婴幼儿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课程系列, 并将家庭教育的指导内容纳入课程体系从而进一步规范课程中家长的参与和合作, 形成工作日常化, 管理化、细致化。

3.专设特色活动夯实个性化发展基础

围绕孩子的个性化发展, 紫微探索了多种特色的课程活动, 如多彩星期五社团活动:紫薇“多彩的星期五”作为紫薇实验幼儿园园本化生命教育课程的一部分, 通过混龄户外区域性体育运动、世界风情自助餐、紫薇星期音乐会和社团活动等从各个方向出发围绕着紫薇生命教育“感受生命、认识生命、爱护生命”的理念, 关注每一个幼儿的需求, 使每一个孩子根据自身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为其生命今后多方面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再比如强调体验的社会实践活动, 紫薇实验幼儿园围绕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 为每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创设每月一次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访问, 现场操作, 真实场景的体验学习。

4.师资建设保驾课程深化

近年来, 紫薇实验幼儿园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加强园所内涵建设为目标, 以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为目的, 结合幼儿教育特点和紫薇教育特色, 探索形成了“三位一体”教师素养发展的路径。

为促进紫薇教师形成上面提到的学科素养, 我们探索了园本培训、科学研究、家园合作“三位一体”提升路径。

途径一:园本培训—出去与请进有机结合。紫薇具有成熟的园本培训机制。按照“分层按需, 高端引领, 指向实践, 促进教学”原则, 以园本培训为主阵地, 提升教师学科素养。园本培训中, 采取请专家、同行进来和带领教师出去参观学习两条路径, 以问题为中心, 以案例为载体, 加强实践反思和同伴互助, 提升园本培训实效。

途径二:科学研究—科研与教研相互促进。紫薇有良好的教育科研传统。在提升教师学科素养上, 学校充分发挥这一传统优势, 以科研为抓手, 科研为先导, 科研与教研有机结合, 凸显办园特色, 促进教师学科素养的有效提升。

《内科学》精品课程的创建和完善 篇10

1 方略与经验

1.1 分级与分段培养相结合, 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内科学教研室规范了教师的分级培训与管理工作, 教师培养分为青年教师培养、骨干教师培养和学科带头人培养, 做到制度化、规范化。

青年教师分段培养。根据湖南省人事厅、教委有关文件精神, 结合我校教研室实际, 制订了青年教师培养制度和具体到人的培训计划。青年教师培养坚持立足在职培训、岗位自学和导师辅导相结合的原则。青年教师培养分两阶段, 即住院医师培训和专科医师培训。青年教师来院后先进行第一阶段培养, 考核合格后进入第二阶段培养。同时, 采取脱产提高学历、在职攻读学位等措施, 使青年教师的学历学位层次得到普遍提高。

学科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培养。教研室注重对学科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 先后派遣张琍、李国庆、雷长城等优秀教师前往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学习交流, 鼓励参与国内的学术交流, 并经常性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和指导, 教研室也定期、按时开展业务学习。

通过师资队伍培养先后有一批教师成为湖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所有新教师均在毕业1年后即获得执业医师证书、教师资格证书。教师队伍职称和学历结构日益完善, 学术氛围浓厚, 师资队伍始终充满活力、潜力和实力, 全部教师胜任教学工作。

1.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整合优化教学内容

内科学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部分。

理论教学。根据南华大学临床医学办学定位和疾病谱的变化, 修定了《南华大学内科学教学大纲》。内科学教研室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新大纲, 并根据大纲要求集体编写了各章节的教案、讲稿。要求全体教师以集体备课编写的教案、讲稿为蓝本, 结合临床进行授课。

实践教学。内科学课程实践教学分课间见习、实习前强化训练和毕业实习三个阶段。课间见习在系统理论学习同时进行, 旨在加强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巩固。教研室首先规范了见习内容, 建立了见习教学大纲, 带教教师以《内科学见习指导》[1]为蓝本并补充必要的内容。

临床实习前强化训练旨在使学生将所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有机结合起来, 初步掌握临床技能, 强化医德医风、医院规章制度教育, 在毕业实习前三周安排, 让学生迅速从学生转换成实习医师角色。内科学教研室自1991年开始探讨临床实习前强化训练的开展, 逐步规范临床实习前强化训练教学大纲、实施细则、考核标准和效果评价系统;并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进行改革, 密切结合学生临床技能培养。

毕业实习即在上级医师指导下, 进行临床诊疗实践, 将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用于临床实践, 解决临床上的实际问题, 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工作方法和医患沟通技巧, 掌握基本技能操作。我们根据实践教学经验组织编写出版了《实用临床实习手册》[2]、《临床实习医师诊疗指南》[3]等书籍, 用于指导学生实习。

1.3 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有力确保教学效果

巩固完善传统教学方法。理论授课中巩固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合理使用板书和挂图等教学手段。近年来继续使用PBL等教学方法, 并逐步完善各种教学方法的应用。临床见习带教过程中, 内科学教研室按照授课计划安排专人带教, 带教教师认真准备病例, 作好患者思想工作, 让其与学生配合;下病房前先组织学生在示教室告知当次见习内容, 强调见习重点。在病房示范采集病史和体格检查, 并要求学生在相似病人进行实践, 带教教师指出并纠正学生的错误。在示教室组织学生结合临床资料进行认真讨论, 以学生发言为主, 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发言并进行总结, 布置课后作业, 提出新的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继续进行阅读和收集资料寻找答案, 带教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解决。

教研室安排讲师或讲师以上职称教师脱产从事临床实习前强化训练带教。强化训练依托专业病房, 按照强化训练大纲要求培训和考核, 考核不合格者安排补训直至合格。强化训练对我校毕业生的医师资格考试有着直接的影响, 对毕业生医师资格考试的高通过率有着一定的帮助;现在临床实习前强化训练已在我校所有直属和协作型附属医院推广应用, 教学方式也被兄弟医学院校认同、采纳。

毕业实习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临床诊疗实践, 由各专业学科带头人负责, 安排主治医师或以上职称教师带教, 每教师每轮次带教1-2名学生。实习期间安排小讲座、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 出科前进行技能考核和理论考核, 并对考核的内容、方法和评分方法进行了标准化。

积极采用多媒体授课。随着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 绝大部分内容可使用多媒体授课。针对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和授课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 教研室组织了多媒体制作培训、课件制作比赛和授课比赛, 选出优秀课件作为蓝本用于教学, 并建立规范的多媒体课件质量控制措施。申报并立项南华大学校级课题《临床教学素材库的建立与完善》, 要求内科学教研室全体教师使用数码相机、摄像机等工具收集各类典型图片、音频视频和动画素材;从临床实践中收集典型和特殊病例资料, 编写习题用于临床教学。研究期间共收集典型图片1, 500余张、音频视频素材100余部、动画素材100余套、病例资料300余例和习题300余套。通过临床教学素材库的建立, 大大丰富了多媒体教学的内容, 提高了多媒体授课的质量。同时还购进部分正版优秀教学课件、VCD 30余套, 进一步丰富了教学资源。

建立和完善精品课程网站。积极发挥网络的作用, 构建师生互动平台。2004年我校内科学教研室建立了《内科学》精品课程网站, 课程网站包括了教学大纲、教案、讲稿、网络课件、教学方法、参考文献、练习题等模版。近年来内科学教研室对网站内容不断更新, 并开设了网上答疑、批改作业等模块。

1.4 选用与编写相结合, 整体提高教材建设水平

选用高水平理论教材。理论教学一直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全国统编教材, 并及时更新新版教材。

自编优秀实践教材。为配合实践教学, 先后主编了《实用临床实习手册》、《临床实习医师诊疗指南》等教学辅导书。该类教学辅导书系统全面, 定义准确, 概念清楚, 简明扼要, 方便查阅, 实用性、操作性强。组织编写并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内科学见习指导》。该书以每一常见病为单元, 对其见习的要求、时数、准备和过程作了具体的规范, 同时对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等做了重点提示;在此基础上, 编排的知识精要, 对疾病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等进行了简明扼要的综合, 可帮助学生把握重点、理解难点、启发思维。

1.5 规范与监控相结合, 切实保障教学质量

规范教学管理。内科学教研室建立了一系列的教学制度, 并严格执行, 使教学活动日趋规范。各种教学文件及时归档并进行总结。建立和规范了预讲制度, 对预讲不通过者不允许上课堂。规范了试题库、试卷库建立模式, 使用Word、Excel建立数据库, 并对试题格式进行了规范。规范了集体备课制度, 建立了规范的教案、讲稿、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文件。授课通知书的发放实行双份签名制, 授课教师和教研室各保留1份。各个专业设教学辅导员1名, 负责该专业教学工作的安排, 并及时提醒各位授课教师按时授课, 有效地杜绝了教学差错的发生。

加强各环节质量监控, 确保学生学习质量。其主要作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理论课授课的监控。内科学教研室对内科学授课多媒体课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监控, 授课课件质量较差, 达不到教学目的者不得作为上课使用。定期和不定期由教学主任、教学秘书组织内科学教研室教学督导团成员及各专业负责人听课, 课后及时点评。定期组织学生评教、同行评教情况调查, 并将结果反馈到各位教师, 帮助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见习带教的监控。内科学教研室规定由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高年资住院医师完成见习带教。内科学教研室还组织绘制了见习记录本, 要求见习带教教师带教结束后认真填写带教记录并由学生代表签字认可。教研室定期组织检查见习记录本, 不定期在学生间开展学生评教活动, 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实习带教的监控。要求学生出科时基本达到南华大学实习要求, 由带教教师考核学生并填写出科鉴定, 由各专业组负责人负责监控。实习带教过程中注重临床诊疗实践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用于临床实践, 解决临床中的实际问题, 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工作方法和医患沟通技巧。教研室要求各专业组实习期间安排小讲座、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 完成后填写《实习生小讲座记录》、《教学查房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教研室每年结束后收集上述记录, 作为各专业组实习带教情况评价的重要依据。

2 结语

南华大学是一所地方院校, 师资力量、教学条件及临床教学水平与部属一流院校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在创建《内科学》精品课程的过程中, 南华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内科学教研室以精品课程标准为参照, 结合地方大学医学教育的实际, 对内科学精品课程创建与完善的环节、目标、措施和办法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具体方法, 针对性和操作性强, 实践意义明显。希望能为地方医学院校临床精品课程的创建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何振华, 雷长城.内科学见习指导[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2]张明亮.实用临床实习手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3.

地方特色课程的创建过程及启示 篇11

【关键词】地方特色课程;教育资源;课程基地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3-0065-02

一、创建背景

徐州丰县历史悠久,文化昌盛,是汉文化的发祥地和核心区之一。黄河曾流经这片沃土,在多次决口冲击下丰县形成了特有的自然地貌和景观。卓越的人物、厚重的历史、丰饶的物产、多样的生态,积淀了丰厚坚实的地方生态文化,构成了优秀的课程教育资源。

“黄河故道生态文化”课程基地的建设,旨在依托人文和自然资源,采用新方法、新手段、新平台,创设一个学习新情景,促使学生在一个特色鲜明、情景丰富、学做结合、开放互动的学习环境里,通过更多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让学生对丰县古黄河流域丰厚的生态及人文有进一步的了解,更加关爱这片富饶的土地。课程的开设做到校园内外、课堂内外的有机融合,实现师生的良性互动,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推进学校的特色建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课程建设

课程基地建设并非建一个场馆那么简单,而是要“影响到学生最基本的素质,并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因此,课程基地建设不仅要突出核心教学内容的模型建构,还要将创设特色鲜明的教学环境摆在重要位置。

在核心教学内容的模型建构上,丰县中学着力构建“六个一”工程,即一条文化长廊、一个展室、一组研习室(包括地域文化展室、果品加工实验室、生态环境检测室、标本制作室、生态展室、科学教育数字化探究实验室、“舌尖上的丰县”食品文化研习室)、一套校本教材、一组基地、一项体验活动。通过“六个一”工程的建设,以黄河故道生态文化展室为核心,以校本课程为阵地,以研习室为自主学习平台,以校外活动基地为保障,以体验活动为窗口,让课程实现校园内外、课堂内外的有机交融。

在硬件建设的同时,我们抓好教师观念更新和教师专业发展,把课程基地建设作为教师发展的阵地。为此,学校积极推荐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立足校本教研。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以学科组为基本单位、以名师为核心、以研教结合为出发点,开展好相应课程内容的校本教研,尽快建立一支能适应课程基地需要的优秀教师群体。针对课程内容,充分挖掘黄河故道地域文化的特点,制定《丰县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和《丰县中学校本教材编写要求》,按照教师专业特长分科确定教材编写小组,广泛收集资料,组织编写校本教材。组织出版《大沙河印象》《建筑与民居》《艺术赏玩》《生态环境与检测》《动植物标本采集及制作》《农产品安全与成分检测》《雕塑与绘画》《果品制作》《检测仪器及操作》等十余种教材供学生选用。

学校在高一、高二积极开设选修课程,根据课程基地建设的内容,教务处统一确定选修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主选报课程,学生在规定的课时计划内,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开展实验、学习和动手操作。所开设的十余门课程得到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动手能力之强、学习兴趣之高出乎我们的预料。

同时,为进一步推动课程基地建设,我校建立专题网站,供学生上网浏览;配合课程基地建设,校内成立了志愿者协会、清流环保社团、文学社、文艺社,让学生自主积极地开展活动。在“感知家乡,热爱家乡,奉献家乡”课程目标引领下,学校每年四月初组织全体高一学生进行“青春远足”活动。作为基地的一项活动课程内容,这项活动从行程安排、协调,到活动中开展的诗歌朗诵、摄影大赛、征文比赛等,都以学生为主体。

三、几点启示

1.恰当选题是丰富课程内容的起点。

为了更好地研究校情和地方特色文化,学校聘请了江苏大学食品工程学院的教授作为课程开发指导专家,对主题进行选定。正是有了大量的研究和论证,才使得我校的课程基地建设有了今天所呈现的诸多特点:内容丰富、地方特色明显、学生兴趣高。正如省课程基地专家验收组的评价那样:“你们选题真好,可以建设的内容极其丰富,又有很强的地域特色!”

2.内容丰富、特色明显是建设好课程的保障。

著名教师胡柏玲在《浅论校本课程下地方课程研发的践行价值与实施方略》中强调:“地方课程在课程的设置和内容的选择上应着眼于培养学生了解热爱并服务家乡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其掌握必备的生产劳动技能和生活本领。”我们认为,课程建设的核心在于内容,尤其地方课程要落地生“根”。“黄河故道生态文化”课程基地的建设,正是依托丰富的人文和自然资源,采用新方法、新手段、新平台创设一个学习新情境,促使学生在一个特色鲜明、情景丰富、学做结合、开放互动的学习环境里,让课程回归自然与乡土、生活和实践,呈现出开放性与丰富性的特征。

3.与教材内容相结合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渠道。

课程创建 篇12

当前, 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正在社会全面展开, 其目标是要使社会实现全面、协调的发展。这就需要大批在才能和素质上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 无疑在这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从目前高校的教育来看, 展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高校的招生规模、培养质量均呈现出健康上升的态势, 高等教育为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输送了大量的急需人才, 科教兴国的理念正在深入人心, 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然而, 快速发展的高校教育中, 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其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是:大学教育中重专业培养, 轻素质教育;重理工教育, 轻人文教育。通过课题组调查得知, 不少大学毕业生虽然在大学里学得了一技之长, 但是在人文素养为核心的综合素质方面却表现欠佳, 结果导致了能力结构失调, 道德素质落后于社会需要的严重问题。如果大学里人文素质的现状不能够得到有效地提高, 那么将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教育方针能否顺利实现, 为我国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埋下隐患。如何通过有效的高校教育改革解决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问题, 已经迫在眉婕。

二、针对高校传统人文素质培养模式的弊端, 提出建立课程互动体系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 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一直在“两课” (现在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 的框架内进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为培养具有社会主义理想和价值信念的人才, 发挥了重要和作用, 尤其是近些年来国家推行的课程体系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教材改革, 从教学形式和课程内容上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从形式上, 利用各种形式提高教师授课的有效性, 提高大学生学习人文课程的兴趣;从课程内容上, 将原来的思想理论课本进行整理融合, 例如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之后的社会主义理论融合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里, 力争使学生对相关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整体上加以理解和掌握, 收到了明显成效。但是, 目前高校的人文素质培养模式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单调、枯燥

由于中学阶段教育应试模式的后果, 当代大学生缺乏必要的历史、哲学、科学知识, 大量的学科之间没有形成良性互动, 所以虽然将两课内容进行了融合, 但是并没有切实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未能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思维方法和观察、处理问题的能力, 在相当程度上成为了纯粹为了应付考试而不得不学习的知识科目;同时, 世界观倾斜和方法论弱化的教学模式, 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为纯时政性的政治说教, 失去了人文素质教育塑造主体、反思现实的批判功能, 学生也无从受到人文思辨的素质训练;由于教学内容远离现实生活, 使教学表现出严重的教条主义模式。

(二) 教学方法僵化和滞后

由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 导致课程内容越来越多, 因而教学时数相对而言显得越来越不足, 这样, 教师为了完成教学内容, 只能采取机械式的理论灌输, 尽管绝大多数已经实行了多媒体教学和互动教学, 但是都流于电子教案和课堂提问的表面文章,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均受到了严重的压抑;一些教师不注重思想的与时俱进, 受制于传统教学思维定势, 拘泥于狭窄的思维模式和陈旧的知识理解, 使受教育的学生变得思维机械、、循规蹈矩、墨守成规, 缺乏求异、质疑和创新精神, 不利于青年大学生形成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等优秀品质。

(三) 考核方式的非科学性

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封闭的、教条式的, 考核的方法也是教条的知识记忆式, 即期末一张试卷定成绩, 极大地抹煞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针对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以上问题, 无论从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或考核方式上都要进行有效地互动, 切实地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高校人文素质课程互动体系的创建

高校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一些有益的探索和业已取得的成功经验证明, 进行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互动体系的创建, 可以很好地解决高等教育中人文素质培养方面的缺陷, 更好地完成高等教育的育人功能。具体地说,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一) 开展教学内容的改革, 从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出发, 可以开展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 创新教学模式, 创建新的课程互动教学体系。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缺陷, 必须大胆改革原有的教育模式, 建立适应创新教育要求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中, 首先要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剔除原有教学大纲中陈旧的知识, 压缩课程的讲授内容, 引进学科发展的新知识和学科研究的一些前沿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的教学呈现出学时短、内容庞杂的特点, 在其本课程范围的学习时段内, 仅能够完成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 距离塑造大学生的创新思想、批判能力等综合人文素质, 尚有较大的距离。因此应该加大选修课的开设, 尤其是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选修课。例如, 通过开设西方哲学、中国哲学、中国传统文化等选修课, 从广泛的视角熏染学生。人文素质选修课的教学大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注重形成密切的衔接, 这样, 才能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培养人文素质的选修课之间, 形成一个科学的、完整的互动体系。选修课的教育教学可以更加丰富和灵活, 致力于发挥社会科学理论对人的思想价值观念的“批判与前导’的功能, 同时要在授课中注意引进近几年来在学术研究领域中产生的新成果, 并介绍未来的发展趋势。

第二, 探索大学人文素质教育互动课程的知识结构体系。

在确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相配套的人文选修课程教学大纲的过程中, 要精心编排课程每一个章节的授课内容, 从人文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出发, 优化每一门课程的知识结构体系。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 他提供给人们看世界、看人生的科学思想, 所以他是贯穿于整个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主干’。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主要概念和范畴与人文课程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合起来, 从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人文选修课程形成一个紧密融合的有机整体。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创建要致力于深厚的历史感与强烈的现实感相结合;深刻的理论性和感性的实践性相辉映, 从而体现出整个体系既有严密的逻辑性, 又具有丰富的知识性;在体现出人文学科理论魅力的同时, 闪射出时代精神的光芒。

四、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互动体系教学模式的创新及意义

唯物辩证法认为, 内容决定形式, 形式反作用于内容。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互动体系的建立, 必须伴随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 否则其成效将会是事倍而功半。教学模式的创新, 决不是对传统的东西的全面否定, 恰恰相反, 我们创新教学模式时, 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吸收传统教学模式中有益的内容, 结合现实, 加以丰富和发展。为了使教学达到理想效果, 应当在“传递—接受”教学模式的基础上, 纳入一些有利于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创新形式, 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多种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展开:

首先, 要改变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

多年来, 大学的人文素质教学中, “教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 学生被动地接受, 对理论知识不求甚解, 缺乏主动思考”的状况始终比较严重。针对这种情况, 可以努力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发挥主导作用,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主动思考和探索。具体说, 可以采用一些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方式。例如, 可以采用研讨法。课前给学生设计好研究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搜集资料和思考, 然后通过课堂讨论, 让学生就所提问题谈自己的看法。通过倾听, 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 从而发现问题, 有针对地教学和引导。采用这种模式, 真正能达到教学相长。在课堂上, 教师成为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 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者, 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和课堂的主宰。学生的地位也有所改变, 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信息, 而是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 成为知识信息的主动建构者。

其次, 在课程互动体系中要加强理论联系现实。

实践证明, 采用案例教学法, 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 达到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较好效果。教师在讲到某理论时, 可以同实际联系起来讲。例如:中国哲学选修课可以结合中国历史故事讲解中国哲学史的有关内容, 同时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渗透到中国哲学史的发展演变当中。理论联系实际的范围应当是相当广泛的, 远到历史, 近到现实, 大到国际关系、国内形势, 小到个人的生活、思想、工作。教师还可以在授课中鼓励和激发学生试着用理论对现实进行分析。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 要注意既不能局限了学生的思路, 但也不能听之任之。要注意对学生立场的引导, 不能让反面的东西占据学生的头脑。

最后, 课程互动体系中各门学科的教学可以与其他多种教育方法进行有效的结合。

根据一些高校的经验, 课堂教授法可以同电化教育、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手段交叉和融合。采用电化教学、多媒体技术、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有效的方式, 使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实现多样化, 给学生输送更多更新的社会与生活信息,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来开拓新的实践天地。

摘要:创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互动体系, 是培养大学生全面素质的需要, 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有效途径,

上一篇:反思学习下一篇:机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