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项目

2024-09-25

高校项目(精选12篇)

高校项目 篇1

摘要:在高校管理中,高校基建项目管理一直是其重要的工作内容。随着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基建项目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先对高校基建项目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有针对性地指出了自己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基建,项目管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得到跨越式的发展,与此同时,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高校基建任务也不断增加。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提高高校基建项目管理水平对于项目的投资效益、工程质量及校园的条件和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总体来说,正规化和程序化是我国高校基建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走向,但是也暴露出诸多问题。

1 我国高校基建项目管理现状及问题

1. 1 基建项目管理程序和模式亟待改进

我国当前高校基建项目管理中管理模式的落后和管理程序的不规范是突出问题。在目前很大一部分的高校中,基建方面的管理模式仍然处于自行成立基建部门,对基建工程项目进行各方面监管、协调和管理。但由于项目管理队伍的不够专业,对基建项目管理方面缺乏系统的学习和培训,而全部依赖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再加上高校一些开学性的基建项目时间紧迫,致使工程前期准备和施工工期都较紧张。因此,普遍存在对基建项目管理重要性的忽视。对工程缺乏全过程、全方位、全动态的管理。此外,管理程序上也存在着很多不规范。比如项目开工之时,施工许可证、项目立项都还未办理,建设资金仍未到位,工序之间的检验不规范,签证不及时,竣工结算资料不齐全,结算审减率较高等问题。

1. 2 多部门参与管理

高校由于其内部组织结构和环境的特殊性,其基建项目管理是由多单位参与,多部门相互协作的一项复杂工作。从前期的准备工作开始,就需要校内多部门沟通,需要征询使用部门及后勤管理部门的使用需求,网络技术中心的网络布置问题,保卫处的消防安防要求等。在听取每一个相关部门意见之后,归纳后交予设计单位。有可能不符合设计或施工规范意见的,学校基建管理部门作为中间协调方,需要与设计人员不断沟通,咨询相关审批部门,以求尽量达到各部门的需求。在施工阶段,作为甲方代表的基建部门,需要协调总包与分包以及各分包单位之间的矛盾和问题,从而让项目按照正常、既定的施工流程和计划进行,避免影响工程质量,延误工期。

1. 3 管理问题

在高校基建项目管理中,关键是对项目准备及施工阶段的管理。随着高校基建市场的需求不断增大,建筑施工企业大量涌入,随之而来也暴露出我国高校基建项目管理中的很多问题。比如,项目招投标中的走后门, “暗箱操作”,恶性评标,挂靠高资质企业的低水平项目班子; 在施工过程中,隐蔽工程或主要部位检验不严格,设计变更随意,进场材料检验不规范,现场签证不及时、不准确等问题,都亟待改进。

1. 4 忽略竣工结算的重要性

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结算工程价款的依据就是建设项目的竣工结算。而竣工结算审核则是建设方或建设方委托的造价咨询公司对施工方提交的竣工结算资料进行审核。这是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的最后环节,是对工程造价的最终确认。但往往对这一环节重视度不够。

2 加强高校基建项目管理的措施

2. 1 改进高校基建项目管理模式和程序

2. 1. 1 建立科学的基建项目管理模式

在高校基建项目管理中,首先应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高校是社会公共事业,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高校基建的资金来源也由单一的财政划拨,向多种融资模式逐步转变,如国家拨款、银行贷款、学校自筹、社会捐助等。所以对应不同的资金来源,项目管理的侧重点不同,相应的管理模式也会有所改变。比如社会捐助项目,捐助方可能会要求校方聘请专业的项目管理公司( PM) 来管理项目; 一些全资捐款项目的捐资方可能要求直接参与设计、采购和施工,对项目采用BT或EPC的项目管理模式等。

高校基建投资来源的多样性,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其管理模式的多样性。当前高校基建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和经验总结,应用得比较普遍模式有两种: 第一种模式是甲方项目制模式,即学校基建管理部门作为项目甲方现场代表,针对每个项目成立项目管理部。项目部由项目负责人和土建、电气、暖通等专业工程师组成,人数较少,在监理的配合下,对项目施工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第二种模式是PM模式,即引入项目管理公司。因为高校基建管理部门人员较精简,专业能力参差不齐,管理力量不足,所以引入项目管理公司的PM模式可以极大解决这些问题。该模式特别是应用于一些较大型的基建项目。

2. 1. 2 加强高校基建程序管理

对项目的提出、可行性研究、编制计划及批准立项等阶段进行控制。第一,全面调查研究,对项目的技术适宜性、实用性与先进性进行论证,并对项目经济的合理性和建成的使用效率及效益进行预测,做好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第二,投资估算是项目投资立项的基础,也是工程设计及预算的根本依据,因此,要科学谨慎地进行项目的投资决策、方案设计、经济效果等投资分析。第三,做好基建项目的经济评价。对于建设方案的各种经济、技术、效益等数据资料进行分析、计算、评价预测。

对基建项目设计阶段进行控制。在基建项目建设中,设计是基础,更是其中的灵魂。设计阶段主要控制内容有: 第一,对建筑经济、技术结构及设计功能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从而选择优秀的、理想的设计方案。第二,对设计图纸的监督检查要足够重视,主要包括工程的构造状况、结构系统、管道线路、设备造型、环保、防灾害等多方面内容。确保工程的设计图纸全面、系统、准确的与各方业主要求相一致,如果是重大设计,应该请设计专家进行咨询和评议。第三,积极提倡限额设计,实现设计中的经济、技术有机结合。

2. 2 明确项目任务书,加强统一管理

高校所有的基建项目都不存在任何经济效益,资金来源也只能依靠政府投资或学校自筹,因此相比而言,对于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要求和造价控制就应更加严格。

设计是项目造价控制、提高效益的重点和关键,但由于高校是一个多部门管理的结合体,势必影响最初的设计理念,所以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在项目编制任务书阶段,学校各相关部门应结合学校整体管理方式和自身管理经验,依据管辖范围内的实际情况,拟定出最优的需求方案,提交学校基建管理部门,集中统一后再提供给设计单位。基建管理部门应根据自身管理经验,明确项目的任务目标,尊重设计,不要一味地迁就各个部门各种要求,要统一管理,发挥作为学校基建项目主要承建部门的作用。

2. 3 加强高校基建项目建设的管理

2. 3. 1 加强项目准备阶段的控制

在基建项目建设准备中,主要包括征地、拆迁、施工图纸准备、监理单位的委托、申办规划、施工许可证、组织进行项目的招投标。其中最主要的是项目的招投标,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招投标要严格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提高招投标的透明度,还要对招投标工作进行严格的规范;

二是选择施工能力较强、资质较高、业绩较好的施工单位,在选定之后,对施工单位的项目班子进行审查,从而避免 “高资质企业,低水平项目班子”问题的出现。

2. 3. 2 加强项目施工阶段的控制

在高校基建项目管理中,施工阶段的控制是保证基建工程质量的最重要阶段,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对工程设备、构建及材料等进行质量控制,严把质量、经济关。制定严格的材料进场检验制度和材料选择制度,由甲乙双方共同进行市场调查选定设备材料,并共同检验进场的材料、设备,从而确保其质量。

二是加强工程主要部位和隐蔽部位的质量监督,设立专业的监督部门,对此进行严格检查、抽查,坚持上道工序检验不合格,下道工序不得进行的施工原则。

三是严格设计变更程序。如遇到必要的设计变更项目,应该严格按照规定的变更程序进行,施工方或甲方管理方都不能随意变更,必须经设计、监理、甲方相关部门和分管校领导的审核批准后,才能进行变更,确保技术变更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四是加强现场签证的准确性。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如遇到因设计变更、拆除等合同外发生的工程内容,应在合同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及时现场收方、办理现场签证手续,如超出规定时间或已被下道工序覆盖,则容易导致签证数据失真。

五是加强竣工阶段管理。竣工验收是工程建设中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对工程质量进行评定检验的重要环节。对此阶段应特别重视三个环节的管理: 一是组织功能性预检; 二是正式验收; 三是工程结算审核。

2. 4 加强过程控制,认真做好竣工结算

竣工结算对于甲乙双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成果直接影响项目的投资收益,是对项目建造成本的最终确认。招标文件和施工合同是竣工结算的计费依据,结算时应严格执行。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高校基建管理部门应积极配合审计部门做好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对于一些原设计有问题或需要更改的地方,除与监理、设计沟通外,还应提前与审计部门做好沟通,做好设计变更和现场收方签证的工作,为结算审计提供依据。

如何更好地完成结算审核工作,笔者认为可以按以下步骤实施。第一,做好组织规划,由于工程涉及较多专业,应召集各种专业的造价人员成立项目组,明确职责,分工合作,做好规划安排; 第二,做好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所有与结算相关的资料必须经由甲方、监理方的确认,否则结算不予计算; 第三,充分阅读理解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及补充协议,吃透相关条款,把握好计量与计价原则; 第四,做好以上准备后,才可进入审核阶段,对工程取费、清单项目、工程量、单价等进行审核。

3 结论

随着我国高校的快速发展,高校基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基建项目管理工作是高校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无论哪一步骤出现问题都会影响高校全局利益。而基建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没有最好的管理,只有适当的管理。因此,高校基建项目的管理只有在实施过程中,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换不断调整、改进,才能寻求到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法,才能使项目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才能更好地实现项目管理目标,增强高校的项目投资效益,从根本上促进高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陶军.论高校基建工程项目管理[J].现代商贸工业,2012(3):273-274.

[2]许阳,邵文均.高校基建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措施探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8):84-85.

[3]杨文莉,付亮,曹书军.试论高校建设工程项目管理[J].中国轻工教育,2013(4):17-19.

高校项目 篇2

随着国家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国家逐年加大对高等学校的投入,特别是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国家专门投入专项资金重点建设一些大学、一些学科.这部分资金属于国家财政拨款,国家专项投入,其目的是“专款专用、重点投入、重点支持”,讲求效益.投入的重点是高校重点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如何保障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特别保障学校建设项目质量、节约资金、实现学校项目目标,以及通过专项资金项目建设实现学校发展战略,加强高校专项资金项目审计就显得极为重要.,是否履行有关手续等。项目验收和决算审计,是高校专项资金项目审计的最后一关,因而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它不仅仅涉及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审计的关键点是,学校要组织项目专家对项目建设成果进行验收;对整个项目的资金、质量、进度、成果相关资料进行审核,并将相关资料上报审计部门;审计部门对相关材料,特别是项目决算进行严格审核,主要是对决算是否真实、完整、编制的依据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资料是否齐全、手续是否完备等进行审核。在这一阶段,还应重点进行项目建成后,所产生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的评价,以促进今后的项目建设。浅谈加强高校专项资金审计的策略

摘要:

高校内网球项目开展情况浅析 篇3

关键字:高校;网球;项目

【分类号】G845

1.前言

网球运动是一项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高雅的属性和适宜人们追求时尚、关注健康需求的运动项目。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的不断发展,网球运动在整个体育运动中的地位愈加明显,继标志着世界男子网坛最高水平的ATP大师总决赛落户上海滩后,中国网球公开赛作为ATP这一大师杯重要赛事之一也落户长城脚下。近年来,我国的网球运动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特别是女选手,奥运会夺冠,各种公开赛的问鼎,特别是最近出现我国女运动员包揽单打前两名的优异表现。

这些因素都促进了网球运动的开展,特别是在高校,追求时尚和高雅的驱动力加速了高校网球的开展,在广大高校网球开展的如火如荼。各高校根据自身情况配备师资及场地、器材。经过这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在高校扎根发芽,也必将如雨后春笋般开展起来。为了进一步阐述网球运动在高校的开展情况,从而进一步推进高校网球运动的不断发展,本文以某市10所高校中抽取的学生和教师为研究对象,以校园网球开展情况为主题进行研究,旨在调查高校网球开展过程中的特点,为高校网球运动的发展提供一点借鉴。

2. 高校网球设施的调查

2.1网球设施的数量和质量的现状

场地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影響着网球开展的规模和质量。经过调查显示:大部分学校拥有3—7个场地,占到总数的50%;拥有8个场地以上的学校只占10%;有的学校根本没有场地。从调查的学校来看,重点大学的情况远远好于普通高等学校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目前高校在完备篮球、足球等普及性较高项目场地建设的前提下,随着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发展和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不断扩展迁移,各高校对一些新兴体育项目设施的引进和建设力度不断加强,场地建设的投资不断增加,场地建设的档次也在不断提高,有的高校网球场建设规模甚至超过其他基础体育项目,体现出国家和学校对体育教育效益的日渐认同和重视,也充分体现出网球运动的魅力和教育价值。但是从学生人均使用场地的比例来计算的话,目前高校的网球场地虽然在不断增加,还是满足不了广大师生的活动需求。

因此,高校为了培养和促进大学生网球锻炼的积极性,应当在合理组织管理网球活动资源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网球辅助设施和网球其他项目的建设引进,例如增设网球练习墙、简易场地等,不断扩展增加网球活动的空间和有效利用辅助设施,促进高校网球运动的开展。

2.2学生拥有网球及球拍的情况

网球及网球拍的价格都十分昂贵,这对于求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目前学生使用的球拍的价格大部分在一百至三百元之间,大部分学生使用学校提供的公共网球拍。对于网球,绝大部分都使用学校提供的,学生个人拥有网球数量还相对较少,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网球水平的提高

3.高校网球师资情况

网球任课教师的数量和专业业务情况是高校网球教学规模和质量的重要保证之一,通过调查显示在开设网球课的学校里,有35%的学校配备1—2名专业网球教师,有58%的学校配备3—5名专职教师,有7%的学校配备6名以上的专职教师,并且专职教师上课工作量相当饱满。从这些网球教师的专业业务情况来看,有90%以上的网球专业教师是通过自学、参加短训班学习或参加体育院系选修课来完成和提高业务能力,通过体育院系修网球专业的教师较少。而我校,只有两块标准场地,一名网球教师,教学资源严重不足。

4结论与对策

4.1结论

各地市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对网球运动已经认可,但影响网球运动开展的因素仍呈多元化趋势,其中网球场地及器材设施是首要因素,而校内网球运动气氛、对网球运动的兴趣与爱好、网球运动的组织管理、网球师资力量的建设等是重要因素。

4.2对策

优化高校课程的结构,把网球运动带进大学课堂,以推动体育教育和素质教育,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和高校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文化基础之一的高校体育,应该摆脱传统体育观念的束缚,进行大胆创新的改革,新教材内容的设置既要突出时代特色,又要考虑大学生现实与未来发展需求,朝着健身性、娱乐性、社交性和时尚性的方向发展。让网球运动为高校体育的目标进行服务,为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服务。但从近几年的发展来看,具有时尚特征的网球运动仍在大学门槛徘徊。网球作为体育教学内容仅在少部分高校中出现。为此,教育主管部门要优化高校体育课程结构,将网球运动纳入到普通高校的体育课堂,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4.2.1加大高校网球运动的宣传力度,提高学校领导对网球运动的认识。

网球运动作为高校体育课的一个新兴项目,只有得到各级院校领导的重视,增加资金投入,完善设施,多组织比赛,才能扩大影响,提高水平。学校领导对网球运动的态度具有直接的导向作用。而大学生对网球运动的认识是健康参与网球运动的重要保障。因此有关部门应该通过广播、专栏、讲座等形式正确引导,广泛宣传,传播网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和价值功能,提高学校领导、大学生对网球运动的认识,使其真正意识到,从事网球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调节心理、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行为道德规范,而且能拓宽生存与发展空间,为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服务。

4.2.2强化网球师资队伍的建设

强化网球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提高普通高校网球运动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促进网球运动在高校中发展的重要因素。应适当扩大对网球专业教师的聘用,经常举办针对高校网球教师的在职培训,实施分级培训,逐步提高,系统化的提高教师的教学工作能力,从而更好的促进网球运动在高校的发展。

4.2.3加快网球场地建设速度,提高场地设施的利用率

场地、器材是教学、训练的重要保障物资,也是学校办学规模和办学水平的综合反映。各高校应切实搞好网球场地、器材建设的规划,充分发挥高校的优势,利用企业赞助或者合作开发等形式,多渠道筹集资金建造场馆,改善网球教学、训练环境。

高校基建项目跟踪审计初探 篇4

基建项目跟踪审计作为工程审计的一种新方式,在实践中已彰显出它的优越性以及广阔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多的高校进行了跟踪审计的实践和探索,并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因此建设工程项目跟踪审计必然成为高校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成为提高投资效益、规范投资管理的重要手段。

1 高校基建项目审计现状

长期以来,高校对基建项目的审计主要是工程竣工决算的审计方式,这是一种事后的静态审计监督方式。实践证明,这种方式虽然在决算时节约了大量的建设资金,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基建项目竣工后,在竣工决算审计中即使找出了管理漏洞,但问题已无法纠正;查出了损失浪费,但资金已无法挽回;揪出了腐败案件,但人已经倒下。因此,这种工程竣工决算审计方式存在时间滞后、诉讼增多、风险加大的问题,这种事后的审计监督方式已难以满足建设市场的需求。因此采用基建项目跟踪审计方式,是提高高校基建项目审计工作水平、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加强投资控制的必然选择。

2 高校基建项目跟踪审计的必要性

高校基建项目跟踪审计,是学校和社会审计机构依法依规对工程项目的全过程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咨询、评价、规范和监督活动。其目的是将传统的事后审计程序前移,早介入、早安排,兼顾中间环节,将审计工作贯穿于基建项目全过程,及时预防经济风险,促进基建项目各实施环节的有效管理,控制工程造价,提高工程质量。实施跟踪审计,是高校基建项目审计工作发展的总体方向。对规范项目建设管理、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控制投资成本、促进加强廉政建设、提高投资效益等都有着重要意义。

1)审计工作由静态向动态转化。一方面,传统审计模式是在工程竣工后集中进行的、突击式的一次结算审计,这时要面对在施工阶段各个施工程序中发生的大量签证和变更,而跟踪审计可以分时段、分内容地进行动态审计,使审核思路更加清晰,可缓解短时间内处理大量数据的压力。另一方面,跟踪审计可以分析前后阶段互相影响的关联因素,可以动态地监督全过程、各阶段的运作。2)规范建设管理,促进廉政建设。基建项目跟踪审计对基建项目可以依法进行监督、规范;根据项目建设管理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防范腐败行为的发生,促进廉政建设。3)有助于提高建设资金投资效益,控制投资成本。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从源头上控制工程成本。如进行工程基建项目概算和预算审计,可以有效地防止高估冒算,及时发现项目设计偏差及概预算项目缺漏,有效地减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签证、变更行为,有效防止施工单位低价中标、高价索赔现象,从而防止了工程项目完成后审核造成的既成事实的成本浪费,有效地控制了投资成本,提高了资金的投资效益。4)能够提高审计效益,保证工程质量。跟踪审计是一项较新的审计方式,会产生显性效益和隐性效益。显性效益主要体现在审减额(率)上。审减额(率)分为预算审减额(率)和工程结算审减额(率)。跟踪审计可从源头控制,挤掉水分,防止漏项;隐性效益是对隐蔽工程、工程变更、材料价格等方面的控制,使其达到规范操作。迫于跟踪审计的压力,施工单位很难进行高估冒算、偷工减料,假签证、假变更等活动,从而较好地控制了项目投资成本,保证了工程质量。5)可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目前对基建项目广泛实施事后结算审计,无法保证审计质量。事后进行的工程结算审计,对建设过程中造价管理的种种漏洞显得无能为力。比如设计变更、隐蔽工程、材料价格等事后控制,由于已造成了既成事实,求证存在难题。实施跟踪审计,可全面掌握项目的每一个实施环节,把审计工作的规范和监督落实到工程实施的细节,从而使审计摆脱事后求证的被动局面,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3 高校基建项目跟踪审计的对策和建议

对高校基建项目实施跟踪审计,是学校内部审计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发展,是对传统内审工作领域和职能发挥的重要突破,不能仅靠审计部门自身,还需要领导的支持、组织和制度上的保证及其他部门的配合等方面,才能够得以顺利实施。

1)领导应加强重视。领导高度重视,能够从组织形式上保证审计部门的工作力量,赋予审计部门必要的权限,对审计部门认真贯彻审计理念,协调其他部门认真落实全过程跟踪审计有着积极的作用。2)建立、健全内部审计组织和跟踪审计制度。高校应加强基建审计队伍建设,按照国家有关审计法规的要求,建立健全内审机构,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基建工程预决算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承担基建审计的人员不仅应具备会计、审计和基建预决算的知识,还要掌握经济、法律等多种专业知识,为此要不断加强基建审计人员的培训,积极参与基建审计的经验交流和理论研究,为审计人员整体水平的提高提供平台。同时,由于高校的内部审计相对起步较晚,内部审计规章制度不健全、不完善。为有效开展基建项目跟踪审计工作,必须建立、健全跟踪审计制度,制定跟踪审计具体实施办法,保障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执行有章可循,有据可依。3)科学定位跟踪审计的职能。实行跟踪审计,学校审计部门要本着既参与审计监督又不能越位的原则,正确履行审计职能。跟踪审计的职能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a.工程造价方面,即核实工程造价,作为施工单位和学校之间的结算凭证;b.监督、评价,即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基建管理部门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c.提供咨询和建议,以提高学校基建项目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在跟踪审计实践中,一方面要全面履行跟踪审计的职责,不可偏废,既要注重工程造价核实的职能,又要发挥跟踪审计的监督和咨询的作用;另一方面,要严守监督的角色定位,对发现的问题一定要通过基建管理部门或工程监理等管理机构去解决,不能越俎代庖。4)重点加强对工程变更签证的控制。对工程变更签证的控制直接影响到项目建设成本的高低。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不完善,或是建设单位的原因,需要涉及到工程的变更。一般要求,大的变更内容必须要经过设计部门出具变更通知书,小的变更内容要经过甲方代表和项目监理签字认可。每一个工程都存在着变更问题,特别是三边工程(边设计、边施工、边修改),变更就更多。因此必须注意审查变更签证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手续是否齐全及内容是否清楚。5)规范跟踪审计工作,提高跟踪审计质量。如果审计人员在跟踪审计过程中不执行规范操作,工作出现疏忽或发生欺诈行为,会造成审计风险。为此,学校审计处应组织审计人员认真学习《审计法实施条例》,严格按国家法律、审计有关规定进行业务操作。针对学校的每一个建设项目,都要详细了解被跟踪审计项目的具体情况,评估审计风险,制定跟踪审计方案。在跟踪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要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对待项目建设的每一个环节,需要到施工现场取证的一定要亲眼目睹,掌握第一手资料,不清楚的问题一定要想办法弄清楚,不留任何疑问和隐患。同时,要求审计人员要有全局观念、法制观念,具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坚持职业道德,真正履行审计人员的监督、检查和评价的职能。

参考文献

[1]张崇莉.高校基本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探讨[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56-57.

[2]冉龙君.建设工程跟踪审计重点浅谈[J].中国石油审计,2000(4):114-116.

高校项目 篇5

“榕城高校动画好配音”大赛项目简介

“90后”大学生是伴随着动画产业的发展而成长的,对于动画有特殊的情感与浓厚的兴趣。当前,“90后”是大学生主体。高校中有很多热爱动画以及动画配音的学生。许多高校都有与“动画”相关的学生社团与学生活动。

“榕城高校动画好配音”大赛是面向在榕高校大学生,尤其是热爱动画,喜欢配音的同学参加的一个集娱乐性、互动性、专业性的大赛,意在浓厚大学的校园文化、让选手在比赛中真正了解“配音”工作,培养良好兴趣,提升专业水平。同时,希望能够从中挖掘与培养专业“配音”人才。

“榕城高校动画好配音”大赛将由福建师范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游戏动漫设计协会主办。福建师范大学团委将给该活动的举办给予智力上的支持以及场地的保证。学生社团联合会将利用校际之间的协作交流,在榕各大高校对该活动进行宣传,将保证活动的参与性。活动宣传上,将广泛利用微博、微信等进行宣传,在条件允许下,计划吸引部分校外动漫与配音爱好者共同参与比赛,扩大活动的影响度。

高校新增项目体育课程发展的研究 篇6

(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体育部,江苏 南京 210016;2.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摘 要:调查分析了1999-2005年来23所高校新增项目体育课程的发展状况,结果表明:新增项目体育课程呈逐年增设趋势,选择增设的项目受当时社会上新兴、时尚项目发展流行的时间顺序的影响。新增项目体育课程在种类比例上占一定地位,但在教学时数比例上较低,教学由引进的老项目教师和原来的其它项目教师经过自学或简单培训后承担。新增项目课程的出现和发展是体育功能发展变化在高校这一系统内的反映。新增项目课程仍有发展的空间。建议根据学生需求,辩证地、适当地增设新的项目体育课程,可以考虑选择社会上流行的,具有休闲娱乐性的项目;对于已经增设的各项目课程,可以扩大其授课单元、增加其总学时数;适当增加专业师资,重视师资培训工作。建议要注意辩证思维,既要发挥新增项目课程优势,又要发挥体育课程整体优势,要对发展变化的体育功能有正确的理解,辩证地发展新增项目体育课程。

关键词:新增体育项目;新增项目体育课程;体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G807.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10-1395-04

A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Sport Courses in Colleges

FU Wen-kang1, XU Xiao-dong2

(1.Nanjing University.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Nanjing 210016,Jiangsu China; 2.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The paper research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sport courses in colleges from the year of 1999 to 2005.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new sport courses have an ever-increasing tendency, and the events in these courses are greatly influenced by the time order of popular and fashionable events in society. The new sport courses have a considerable status in types and proportion, but are in a low proportion in teaching hours. What's more, the teachers responding for these courses mainly consist of newly-employed and already-employed teachers of traditional events who are self-educated or have received a short-term training in the new events. The development of new sports courses reflects the development of function of sport in colleges, and they still have a great capacity of growth. Accordingly,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considering the needs of college students, colleges should dialectically and properly offer more new sport courses, especially in some fashionable and entertaining events in society; those already-offered courses should be enriched in teaching units and total teaching hours; more professional teachers should be offered properly and training for teachers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It proposes that while the new sport courses try to demonstrate their strength, the overall teaching of sport courses should not be ignored. The new sport courses should develop dialectically with the guide of insight into the ever-changing function of sport.

Key words: new sport events; new sport courses; function of sports

体育的功能是指以其自身特点作用于人和社会所能产生的良好影响,体育最本质的功能是强身健体、增强体质[1]。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下,体育功能得到了发展[2]。有学者提出新时期对我国体育功能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在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体育健身和娱乐功能,普遍增强人民群众的体质,满足人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应当是我国新时期体育工作的中心任务[3]。有学者提出体育功能有主有次,有强有弱, 但却不是固定的,而增强体质可能是体育的特有的主要的功能之一,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在相同历史阶段的不同社会形态和政治背景下,在不同的学段,不同的教学、不同课上就很有可能不是主要功能[4]。学者田雨普提出,新时期在体育功能中健身功能是基础和核心地位的,他分析的体育的健身作用包括促进优良品质、提高市民健康水平,还有消除不良心理反应满足小康社会人们对强身、健美、休闲等体育发展的新需求[5];其他学者也有相关表述[6,7]。虽然不同的学者对体育功能论述不尽相同,却反映出一定的共识,即体育功能是不断发展的、目前体育功能除继续保持增强体质的基本功能,它的健身、休闲娱乐性功能及所具有的人文功能则突显出来,人们对体育的健身、休闲娱乐性功能日益的重视,同时,社会上一些休闲娱乐性同时又具有锻炼性和竞技性的运动项目受到大众的欢迎并流行。

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大部分是以某种运动项目或技能为载体来组织课堂教学,完成教学目标的,即体育教学基本上都是以体育项目教学来完成的。近年来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不断探索与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现象是近年来许多高校都增加了许多项目的体育课程,选择一些新的体育项目的技能作为选项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

社会中体育功能的发展变化影响着高校,高校中体育功能的实现要通过体育课程具体去实现,高校近些年来的体育课程改革现状如何,高校体育课程新增体育项目都是哪些,具

有什么特点呢?这些状况是否反映出了或者说符合体育功能的发展变化,这些课程今后要如何发展呢?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3所高校的体育部领导、教学秘书、资深教师、普通教师共70人,大学生340人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1.2.2 问卷法 问卷包括:高校公共体育新增课程开设状况调查问卷、体育部教师调查问卷、学生调查问卷。问卷回收率分别为86%、90%、96.67%。对于问卷,均采用重复测量和专家判断的方法做了信、效度检验,具有良好信效度。

1.2.3 访谈法 分别对教师及学生进行访谈。

1.2.4 数理统计与逻辑分析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新增项目体育课程在高校体育课程中的发展状况

2.1.1 1999-2005年增设新增项目体育课程的学校数量及变化趋势 ┆在所调查的23所学校中,各高校在1999-2005年中均增设有若干课程,各高校新增设课的具体年份各不相同,每年会有8~15所学校新增设课程。1999-2005年的详细信息如图1所示,增加课程在2001年出现了较明显的下降,2003年的波动则很小,此外,各年份都是增加的,观察增设课程数的趋势线可以看出,1999-2005年新增体育课程的学校数总体上是呈上升势。如果把每年增加课程的学校的平均数与每年平均增加的新增项目课程数目一起分析,就可以估算出增设课程的学校平均每年增加的新项目课程的数目及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

图1 每年增加课程的学校数目

图2 每年增课的学校平均增设的课程数

以上两个数据表明,每年都会有高校新增体育课程,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增加这类课程,在每年增课的学校中,平均都要增加1~2门课程,这说明体育项目被越来越多的学校引入体育课程。分析图1中2001年增课学校数量的下降,可能是与新的课程纲要正在讨论之中有关,当时为了使自己学校的改革少走弯路,很多学校持观望态度,暂停了一些改革。

2.1.2 1999-2005年各学校新增项目体育课程的项目种类、分布、项目特征、增设项目的时间特点

2.1.2.1 1999-2005年各学校增加课程的各项目的种类、分布状况 从1999-2005年,在所调查的23所本科高等院校中,每个学校都在其原有基础上增加了新的项目的体育课程。新增课程涉及项目种类较多,达到22项。涉及项目有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橄榄球、棒垒球、高尔夫球、手球、台球、定向越野、轮滑、瑜珈、街舞、健美操、形体、健美、艺术体操、体育舞蹈、舞龙舞狮、散打、跆拳道、击剑、拳击。但是,并非所有的学校都选了所有项目,每个学校选择的仅是其中若干项运动,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选中以下新增项目的学校数目

由被选择次数可知,各高校大都比较集中地选择某些项目,被选中最多的项目分别为:健美、散打、健美操、瑜珈、体育舞蹈、跆拳道、形体、网球、定向越野,分别都有5~9个学校选择了它们,其中健美、散打、健美操、瑜珈、体育舞蹈、跆拳道项目分别被30.43%~39.13%的学校选择;其次是轮滑、艺术体操、橄榄球、街舞、舞龙舞狮,分别有3~4个学校选择了这些项目;选择较少的有棒垒球、手球、击剑、高尔夫、拳击、台球,分别有1~2个学校选择了它们。

2.1.2.2 1999-2005年各高校新增项目体育课程的项目特征 1) 目前社会上流行的体育项目的特征分析。高校新增项目课程中的运动项目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和社会上各运动项目的发展是关系密切的,社会上先有这些运动项目,高校才可能增设。近些年,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展开,大量新鲜、刺激的运动项目层出不穷,人们对这些项目或运动有着不太相同的称谓,比如“时尚体育”[8]、“时尚运动”[9]、“新兴体育运动”[10]、“新体育运动项目”[11]。根据这些概念,总结也它们的共性特征,可以方便我们把握新增项目课程的项目特征。

以上这些概念中的体育项目,都涵盖以下几点,即:娱乐身心、新、时尚、趣味,是健康的竞技、健智、休闲、娱乐项目。这些新的运动项目在社会的推广发展过程中,根据需要,会做一些相应的变化,比如一些休闲类体育项目在推广中通过举办一些比赛,加强其竞技性特点来推动其更好地流行与发展,由此也具有一些竞技性特征,如健美操、体育舞蹈、轮滑、健美、街舞、有氧拉丁、攀岩、定向越野、野外生存;有的项目是新近流行或引入的竞技运动项目,在推动其发展中,通常淡化其竞技性,挖掘、发挥、扩大它们的休闲性特点来使其更好地生存与发展,所以在推广中加载了很多休闲娱乐的特征

2) 高校新增项目体育课程中新增项目的特征分析。根据时尚体育、时尚运动、新兴体育运动、新体育运动项目的概念及特征,表明目前在社会上流行的新的运动项目,以锻炼身体娱乐身心为目的的运动项目都可属于这些概念范畴,其中很多都可成为高校体育课程很好的课程资源。观察上文中高校新增项目体育课程中的运动项目,除羽毛球和乒乓球外(它一直有良好群众基础,它们不属于上述几个概念的范畴,以前高校开设很少,是因为它们对场地要求较高),都可以属于以上概念中的某一个,它们与社会上流行的新的运动项目有着共同的特点,也就是说高校新增项目课程中的体育项目大部分属于新兴体育运动项目或时尚体育、时尚运动的范畴。

既然高校体育课中的新增项目大都属于上述这些概念的范畴,那么,高校新增的这些项目也就具有了上述分析中的这些特征。

3) 1999-2005年各学校新增项目体育课程中选择新增项目的时间特点。从对引入课程具体年份的统计发现,年份不同,项目选择的分布特点不同,每年都较集中在若干项目上,1999-2001年引入较多的是健美操、体育舞蹈、形体、健美、散打等项目,2002-2003选择跆拳道、街舞、网球、橄榄球、手球、轮滑较多,2004-2005多选择瑜珈、定向越野、轮滑、跆拳道、高尔夫、台球等。高校选择增设项目的时间受当时社会上新兴、时尚项目发展流行顺序时间的影响。

2.1.3 1999-2005年各高校新增项目体育课程种类数量与其总课程种类数量的变化及比例关系

表2 1999-2005年各校新增项目课程种类数量及

所占比例统计

如表2所示,1998年,在所调查的高校的体育课程中,已开设体育课程的项目种类总数,最少有6门,最多有13门,平均开设有8.32个项目的体育课程;在1999-2005年的几年中,各学校最少增设有1个项目的体育课程,最多增设的有13个项目的体育课程,平均增设有5.53个项目的体育课程。

再观察表2中第三行第三列数据,至2005年时,增设的课程项目数占体育课程总数目的40.62%,它与原来已有课程的比例占73.91%,新增课程占所开设项目课程总数的比例很大。从所有课程项目种类的数量看,新增项目的数量大大增加,比例已快达半数。这些统计数据是这几年新增的新增项目,不包含已有的新增课程,因为在实际调查中,在1999年前也已经有个别学校已经开设有此类类课程,虽然数量不多,但也有个别学校中有健美、健美操、体育舞蹈、艺术体操项目。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这几年各高校课程增设变化较大,新增课程种类较多,在项目种类比例上占有一定地位。

2.1.4 新增项目体育课程的教学时数与体育课程总教学时数状况 由上可知,新增项目体育课程从种类上已在各学校体育课程中占有相当的比例,但这只是从一个角度的反映,为此,本文还了解了各学校新增体育课程的教学时数的安排及总时数安排,以及新增项目课程的师资状况,这样就较为全面地了解到真正学习新增项目体育课程的学生人数及占总学生人数的情况,从而判断出此类体育课程开展的深度及普及面,它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发展的真实状况。统计结果见表3。

由表3数据可知,新增体育课程在几年的发展中课时比例虽不断增加,但到目前为止,各校的新增体育课程占到总课程比重的平均数为19.45%,从数字上看,这个比例比较低,与前面的新增课程种类占总课程数的比例有很大差距,两个数据说明虽然新增课程在种类上已大大占据一定地位,并且有继续增加的趋势,但是实际的课时并不多,也就是说在所有体育课程中这种课的总量不高,只有少量的学生能真正去上这类课程,大部分学生学习的仍是老的项目。

ケ3 新增项目体育课总学时占体育课程总学时比例统计

问卷统计表明有26.3%的学生因缺少名额而没选上新增项目课程。说明目前开设的新增项目体育课程还不能满足学生需求,学生对新的项目的选项课还是有需求的,但是这个需求有多大,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查,在实践中尝试、总结。

2.1.5 新增项目体育课程师资状况

表4 1999-2005年引入师资数量及教授新增课程师资

注:引进新增项目体育教师数据统计中也包含副项是此类项目的教师。

统计结果表明,各高校是在1998年后开始不断增设课程的。增设新项目课程的学校,2005年教授新增项目体育课程的教师人数平均为7.63人,在这几年中引进的教师人数平均为10.68人,按照这两个数据,需要有7.63名新增项目教师,但这几年中新增项目师资引进人数为2.78人,这几年扩招需要增加老项目教师数平均为4.07,实际引进为7.9(10.68与2.78的差额)。

通常高校引进老项目师资教授新增项目或由原来的其它项目师资转项教授新增项目。对于这些教师掌握新增项目知识、技能的途径,调查结果显示,通常有几种途径,自学自练、到社会上学、学校其它教师传授、培训等,最多的为前三种,分别所占的比例为32.12%、20.45%、27.36%,只有一些特殊项目是去参加一些正规的培训,如定向越野、龙舟、瑜珈等。

2.2 对新增项目体育课程发展状况的分析 高校作为社会的一个系统,高校体育作为整个体育范畴的一部分,社会大系统的变化会影响到小系统的发展变化;而且高校具有对新兴事物相当敏感,有极强融合性,对文化的多元性能够理解与尊重的特点;此外,高校的主体大学生群体,也有着新奇、好尝试、热情、活力、从众、追求新事物的心理特点,所以,高校的学生群体需求能够反映当前这些体育功能的运动项目,由体育功能转变而出现及发展的这些运动项目被引入高校也有其必然性,体育功能的发展变化也必然会在高校体育中有所反映与体现。

从上述新增项目课程的发展现状来看,高校新增课程的项目种类涉及22项,除羽毛球、乒乓球外均属新兴、时尚类体育项目的范畴,新增加课程的项目表现出新颖性、时尚性、休闲性、娱乐性、锻炼性、教育性等特征。在被调查的高校中,每所高校都新增了课程,并且新增课程在种类上有较高的比例,高校选择增设项目的时间受当时社会上新兴、时尚项目发展流行顺序时间的影响,这种种状况都反映着一种必然,即新增项目体育课程在高校出现、发展不是偶然的、某些人心血来潮之使然,而是有其理论背景的,它吻合了体育功能的转变,是当前体育功能侧重于健身、休闲娱乐等功能的反映,是新时期体育功能发展变化的一个必然结果。换句话讲,高校新增课程的增加及需求是体育功能发展变化在高校这一系统内的反映,高校的课程增设改革符合了体育功能的变化。

各高校新增项目体育课程在种类上占有较大的比例,且具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目前已开设的新增项目课程的范围很有限,未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只有少部分学生学习新增项目课程。既然有需求,就意味着还有发展的条件与空间,在实践中可以继续发展。所以,在实践中,对于已开设或决定开设的项目要有足够的重视,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挖掘潜力,比如扩大授课单元、增加学时,重视师资培训工作,改善师资队伍的专兼项结构、提高业务能力等。但是,学生的需求究竟有多大还未知,需要进一步研究;同时,上述的数据也反映出:目前在高校体育课程中老项目课程所涉及的学生范围还很大,老项目课程在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就提示我们注意:任何事物的发展要有度。

体育的基本功能是增强体质、强身健体,当前体育的功能发展变化,对体育休闲娱乐功能的认识加深及重视,并不意味着可以轻视或否定体育原有的功能。在体育课程中,新增项目的开设反映了实践中要求体育发挥更多、更满足需求的功能,体现出更多的价值,这是有利的一面,在重视休闲、娱乐、健身的同时,也要注意增强体质功能的发挥,若过分地、完全追求体育休闲娱乐价值,偏废、摒弃体育的基本功能等就会对体育功能的整体发挥产生不利的影响。

体育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教育功能。这个教育是全方面的,除了身体的教育,还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培养意志品质,培养健全人格,促进心理健康、培养合作和竞争精神,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等。涉及到具体体育项目,对教育功能的发挥也是各有侧重的,比如说老项目课程中球类项目对于学生的团结合作、竞争意识的培养是不可低估的,田径、体操项目对于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动作的敏捷协调以及吃苦耐劳等优秀品质也是不可低估的,这可能是某些新增项目不能完全带来的。

所以,高校在增设新项目体育课程及重视其发展时,不论是从认识上还是实际操作中,都要全面地、一分为二地谨慎进行,要辩证地理解体育功能的发展变化,既要注意需求,使新增项目体育课程体现出独特的特点、发挥体育休闲娱乐等功能,还要注意原有功能的发挥;既要认识到新增项目体育课程的教育价值,也要充分正确认识到老项目体育课程的教育价值。要发挥新增项目课程的优势,还要发挥体育课程的整体优势。在实践中要辩证、理性地进行新增项目体育课程的开设及发展,反映到课程中,就是要客观地发展新增项目体育课程。

3 结论与建议

3.1 1999-2005年高校新增项目体育课程发展状况 ┆1) 在被调查的23所高校中,每年增设课程的学校有8~15所,并且总体呈逐年上升势。

2) 1999-2005年增设的新增项目体育课程项目种类有22种,主要分布在健美、散打、瑜珈、体育舞蹈、跆拳道、健美操、形体。新增项目具有新颖性、休闲娱乐性、锻炼性,教育性等特征。高校选择增设的项目受当时社会上新兴、时尚项目发展流行的时间顺序的影响。

3) 新增项目体育课程数量占目前体育总课程数量的40.62%,在种类比例上占一定的地位。

4) 新增项目体育课程开设范围较小,其总学时数仅占总课程学时数的19.45%,未能满足学生需求。

5) 几年来平均增设5.53个项目课程,引进2.78名新增项目专业师资,新增项目的授课大部分由引进的老项目教师和原来的其它项目教师经过自学或简单培训后承担。

新增项目体育课程的发展吻合了体育功能的转变,是当前体育功能侧重于健身、休闲娱乐等功能的反映,是体育功能发展变化在高校这一系统内的反映。新增项目课程仍有发展的空间。

3.2 建议 根据学生的需求,可以考虑适当增设新项目体育课程,并选择社会上流行的,具有健身休闲娱乐性的项目。对于已经增设的项目课程,可以通过适当扩大其授课单元、增加其总学时数来满足学生需求;要适当增加专业师资,在未能引入合适专项教师或有其它综合考虑时,要中强对转项授课教师的培训,注意提高师资队伍的专兼项技能及业务能力。新增项目体育课程在整个发展过程中要注意辩证思维,既注意发挥新增项目课程的优势,又要发挥体育课程的整体优势,要对发展变化的体育功能有正确的理解,辩证地发展新增项目体育课程。

参考文献:

[1] 田雨普.新世纪我国体育的功能与作用[J].体育学刊,2004(4):5-7.

[2] 田雨普.新时期体育功能的证认识论[J].体育文化导刊,2003(8):14-16.

[3]梁晓龙. 体育和体育的功能与作用[J].体育文化导刊, 2003,4:3-5.

[4] 谭华.高校体育课程功能的历史演变[J].体育学刊,2005(1):19-21.

[5] 胡玉华.新时期我国体育功能的演变与发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9):17-19.

[6] 蔡俊五.时尚体育的十大特征[CP].体总网:http//www.sport.org.cn

[7] 邢小泉.提出时尚概念的原因[CP].体总网:http//www.sport.org.cn.

[8] 时尚运动与全民健身研讨会报道[CP].体总网:http://www.sport.org.cn.

[9] 顾晓艳,徐辉.新体育运动项目:现代人追求的时尚运动[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2002.

[10] 2002年8月下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http//202.112.16.135.

[11] 李井平,康建敏,樊炳有.时尚体育兴起的社会背景及其价值[J].体育与科学,2004,25(5):32-34.

[12] 王章明.对体育教学流行理念的追问[J].体育与科学,2004,25(3):75-77.

[13] 杨晶.如何在学校开展新兴体育运动项目[J].体育师友,2005(1):23-24.

[14] 刘昕.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改革与重构——兼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1):1529-1532.

高校基建项目工程管理要点 篇7

一、高校基建项目工程特点

由于高校基建项目工程建设对象的特殊性, 该工程项目有自己的特点:

1. 属于非营利性工程项目

高校基建项目工程的建设是为学生和教职工服务的, 是为了能够为教育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是为了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所以, 高校的基础建设工程属于一种非盈利性的项目, 是一个地区发展所必须的举措。

2. 具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

由于高校的基本建设属于一种非盈利的过程, 在建设中所筹集到的资金都来自于社会的辅助和政府的投资, 而且建设过程也是一个公开、透明的过程, 正是因为种种原因, 高校的基建工程建设过程将会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对社会的发展也将产生较大的影响力。

3. 建设内容丰富

高校的基本建设不同于普通的住房的建设, 高校不仅仅要能够为我们的学生提供教育场所, 更重要的是要能够为我们的学生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所以, 高校的基本建设不仅仅需要学习区, 更重要的是要能够配备生活区、娱乐区, 就相当于一个小城镇一般, 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的高效学习。可见, 高校基本建设的内容是极为丰富的, 同时也是非常复杂的。

面对高校基建项目工程所具有的这些特点, 我们要能够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 这样才能够为我们的学生提供更加高质量、高水平的高等教育, 才能够为我们的社会培养出更多的综合性人才。

二、高校基建项目工程管理现状

伴随着近几年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我国高校数量也越来越多, 所需要的基建项目工程数量也在不断地增长。面对这些项目工程, 保障其质量安全是最为关键的, 但是, 我国在高校基建项目工程管理过程中却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 高校基建项目工程的规划上存在不足

在高校基建项目工程的建设前期, 教育部门的管理者没有对高校建设进行一个合理的规划, 使得学校里大部分的土地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开发, 造成高校土地利用率低、建设水平不高和重复建设等现象。

2. 高校人数激增, 基建项目工程无法赶上

最近几年, 因为我国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 生活水平的提高, 高中毕业生的数量在不断增多, 许多高校为了能够满足学生的精神追求, 也在不断地扩招, 使得高校学生数量不断地增加, 导致高校基本建设设施已经难以满足于现在高校学生数量, 其建设速度难以跟上学校人数的增长, 使得教学和生活面积已经明显不足。

3. 高校基建项目工程缺乏统一的管理体系和专业的管理团队

在近年来,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建, 管理工作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所需要的管理体系也必须越来越规范化。但是, 由于我国教育行业在管理方面并没有较多的经验, 尤其是在基本建设项目工程上, 在以往的相关管理工作中往往是由管理层人员来负责, 而没有专业的工程项目管理人员, 缺乏一定规范的管理体系, 使得现有的高校基建项目工程在管理上仍然不够完善, 在质量监督方面存在漏洞。

4. 在资金的投入上存在不足

虽然现在高校所获得的社会资助在逐年增多, 但是, 用在高校基建项目工程上的资金仍然不足, 这将大大地影响高校基本建设设施的质量, 影响其安全性及可靠性。所以, 为了能够为我们的学生提供更加高质量的学习及生活环境, 政府必须加大投资力度, 为我们的高校提供更加充足的建设基金。

高校基建项目工程的管理工作对于促进教育行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我们要能够改变现有的管理模式, 提高管理效率, 为高校的发展贡献一份力。

三、高校基建项目工程管理工作开展策略

1.做好高校基建项目工程前期的规划工作

高校基建项目工程的建设是为了能够满足学生和教职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求, 是为了能够为我们的学生和教职工提供更加良好的环境而开展的一项工作。所以, 我们要能够充分考虑到我们学生和教职工对高校基本建设的需求, 在建设前期就做好规划工作, 充分收集学生和教职工对项目工程建设的意见, 优化建设的环节, 以充分利用高校土地, 提高土地利用率, 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建立起能够满足于我们学生和教职工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乐园。

2.提早建设计划, 加大建设规模, 加快建设进度

为了适应高校发展的进度, 为招生提供学生生活上的支持, 高校应根据招生计划, 提前制定适合招生规模的建设计划, 制定计划要充分考虑建设周期, 做到有预见性。有的高校新学期马上要用房子, 某个项目才匆匆忙忙考虑, 建设过程中就要把工期放在首位, 否则建设质量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同时也可以加大建设规模, 同时考虑几个项目开工建设, 在项目前期尽量提高工作效率, 资料准备齐备, 减少项目手续办理浪费的时间, 这样才能使高校基本建设适应高校的发展速度和规模。

3.建立统一的管理体系、制度和专业的管理团队

在高校的发展中, 往往会忽视基建项目工程的管理工作, 忽略了相应工作的重要性。所以, 要能够提高高校基建项目工程的管理效率, 我们需要建设一个全面的、统一的管理体系和专业的管理团队对高校基建项目进行专门的管理。

4.高校要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 提高高校管理层对基建项目工程的重视, 让他们能够用正确的态度对待高校基建项目工程的管理工作, 按照管理体制来开展规范化的管理工作。同时利用管理团队的专业技术知识, 为基建项目的管理工作提供技术层面的支持, 从而全面提升高校基建项目工程的建设质量, 为我们的学生建设一个良好学习环境。好在目前高校对基本建设都比较重视, 都有专门的部门并且聘用专业技术人员对基建项目进行管理。

5.做好高校基建项目工程建设的监督工作

为了能够全面保障高校基建项目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我们要能够做好建设过程中的监督工作, 选择一些口碑良好、能力过硬的监理队伍来对高校的基建项目工程实施高效的监督工作, 包括了施工进度的监督、施工所用材料的监管以及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 做到不验收合格不可施工, 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除此之外, 我们还要能够重视工程的验收工作的开展, 要能够确保高校基建项目工程完成后的质量。

6.严格选择施工队伍

高校基建项目工程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工作过程, 要求工期短、建设质量高, 这就对施工队的要求非常高了, 也只有一个好的施工队伍才能够为我们的项目建设质量提供保障。所以, 我们要能够慎重选择施工队伍, 既要求施工队要具有良好的施工技术, 又要具有良好的信誉。

7.建设过程必须做到规范化

高校是我们学生和教职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主要场所, 属于一个人口密集区, 高校基础设施的建设必须具有良好的质量以保障学生的安全。所以, 在高校基建项目工程的建设过程中, 我们一定要能够规范化, 所选建设材料、技术等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而且, 由于整个建设过程都有政府的参与, 政府为了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在建设过程中会采取较多措施来严格控制和管理高校基建项目。

8.有效控制工程投资

高校基建项目工程所获得的政府投资相对普通项目工程的建设来说较少, 资金并不充足, 所以, 在进行项目工程建设时我们一定要能够重视成本的控制, 在材料购买、施工队选择时都必须认真考虑到资金的投入量, 要严格控制工程的投资。那么, 为了能够有效地减少项目建设过程中不必要的资金浪费, 我们要能够充分考虑到材料及设备之间的差价, 通过资金及质量的对比, 选择性价比较高的建筑材料, 这样不仅能够控制资金的消耗, 同时还保证了建设项目工程的质量。

9.做好高校基建项目工程的合同管理工作

合同是双方根据自己的利益所签订的以保障自己合法权益的、具有法律效益的书面文件。在高校基建项目工程的建设过程中, 校方一定要能够给充分考虑到自己的利益与施工方签订具有保障性的合同, 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够为高校基本建设项目工程的顺利开展做好保障。同时, 校方在与施工队签订合同时一定要注重索赔条款的制定, 这样才能够降低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 并能够对施工方起到一定的约束所用, 以免施工周期过度延长。

10.严格控制施工对学生的影响, 并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

高校基建项目工程在施工时往往会发出一定的噪音, 对学生的生活及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 在施工过程中, 我们要能够对这些影响进行严格的管理, 做好施工的隔音以及废料的回收工作, 注重施工的文明开展, 以减少校园污染等现象, 以保障我们学生正常的生活与学习。同时, 还要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 提醒学生施工过程的危险性, 以避免学生在施工场地逗留而产生安全性问题。

四、结语

高校纵向科研项目审计思考 篇8

(一) 出台了一系列约束制度

经统计, 自1999年至2006年, 共出台国家级、部级相关文件13个文件分成了通用法规、专用法规、其它法规三类。, 每一个文件在要求各项目承担单位及项目负责人必须规范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的同时, 也比较详细地对经费使用的监督作了明确规定。

(二) 加强了外部监督工作

2008年, 为加强国家纵向科研经费管理, 做好国家科技计划课题财务验收工作, 国家开始实施国家审计机关直接审计科研项目、委托社会中介 (会计事务所) 审计科研项目等一些强制性的措施。 (1) 国家审计机强制性审计。对有些重大科研项目、军工项目直接由相关经费主管单位派出审计组到项目承担单位进行审计或项目结题后由其指定事务所进行抽审。 (2) 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如根据“863”计划、“973”计划和支撑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 科技部会同地方科技部门在28个省 (市) 范围内遴选了149家会计师事务所, 专门从事课题财务验收审计工作。国家科技计划课题财政专项资金在1000万元 (含1000万元) 以下的课题结题时, 按照自愿、就近和友好协商的原则, 课题承担单位须自行在149家会计师事务所范围内选择委托1家会计师事务所, 对课题经费使用情况进行财务验收审计。国家科技计划课题财政专项资金在1000万元以上的课题结题时, 课题承担单位提出申请后, 科技部从名单中直接选择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课题经费使用情况进行财务验收审计。

二、高校纵向科研项目审计范围及主要内容

(一) 纵向科研项目审计范围

根据作者对在汉部属高校的调研, 目前高校已开展的纵项科研项目审计主要包括决算审签和决算审计两种业务。科研项目审签主要是指按照科技部等科研经费主管部门的规定, 必须由学校审计处审查签字方能上报经费决算的科研项目, 涉及的科研项目主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等。科研项目审计主要是指按照科技部等科研经费主管部门的规定必须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国家审计机关或根据学校的要求对学校承担的纵向重大科研项目经费决算进行审计并出具正式审计报告方能结题的科研项目, 涉及的项目主要包括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863)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3)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

(二) 纵向科研项目审计组织方式

从审计工作的组织方式上看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是由高校科技部门委托事务所或联络上级审计机关, 财务部门配合;二是由高校审计部门委托事务所或联络上级审计机关, 财务部门、科技部门配合;三是由项目负责人直接委托事务所或联络上级审计机关。

(三) 纵向科研项目审计的主要内容

纵向科研项目经费审计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十二方面: (1) 科研经费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及其执行情况; (2) 科研经费 (含配套经费) 是否纳入学校财务部门集中核算、统一管理、专款专用; (3) 项目预算资金是否按计划及时足额拨付, 配套资金是否足额筹集; (4) 项目经费使用的合法、合规性, 实际支出与预算比较是否超出规定范围、比例或金额; (5) 经费支出执行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和财务制度相关规定的情况; (6) 有无截留、挪用、挤占、虚列项目经费的情况以及其他违反财经纪律行为; (7) 科研经费用于设备、软件等是否与预算一致, 设备采购以及建设项目支出等执行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等相关规定的情况; (8) 项目经费预算变更、研制时间延长等是否按规定履行报批手续; (9) 经费支出中涉及的各项合同、协议是否真实、合法; (10) 支出凭证是否真实、完整、有效, 是否履行了相应的审批手续; (11) 往来款项是否真实;结余资金的处置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12) 项目经费外拨合同 (协议) 的真实性及其外拨资金的使用情况等。

三、高校纵向科研项目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 纵向科研项目审计的重视不够, 经验不足

由于科研项目经费是学校创收的重要方面, 也是影响学校排名的重要指标, 因此高校领导及有关部门都非常重视科研工作, 但对科研项目经费审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即使在接受国家或社会审计中出现问题, 学校也会以顾全大局, 不影响学校声誉而姑息迁就。另外, 虽然各高校目前都拥有独立的审计部门, 但与社会审计及国家审计相比, 还存在着审计人员少, 不够专业, 独立性较差等问题, 从而使得科研经费审计的作用也难以发挥。

(二) 纵向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不规范

高校普遍采用课题制对科研项目经费进行管理。科研项目立项阶段由项目负责人按照预算说明书编制经费预算, 经主管部门评审后批复;项目实施阶段高校科研处基本不管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 科研项目过程管理的对象仅仅是项目负责人, 并没有真正管理科研活动过程本身;财务处对经费管理基本停留在记帐、算帐和报帐等原始会计凭证处理阶段, 监控支出不超过项目经费总额;学校审计和纪委部门不会对项目经费使用进行内部审计和监督。纵向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具体问题主要表现在:存在预算编制不真实、没有严格执行预算、随意调整预算、决算编制不真实的情况;资金使用方面有虚假发票套取课题经费、利用协作单位转移资金、横向课题挤占纵向课题支出、自筹资金不到位等问题;会计核算存在课题经费核算管理没有按照财政部、科技部相关规范要求规范建账、进行明细分类核算;资产方面存在资产购置未进行明细核算、未对实物进行备查记账管理、对科研经费形成资产的处置不符合国家有关管理规定等。

(三) 纵向科研项目经费审计环境不成熟

从制度建设方面来看, 科研经费的审计工作依据缺乏。目前尚无完善的针对科研项目财务管理的法律法规, 财政部、教育部尚未制定统一的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制度。虽然国家加强了对科研项目的管理, 如国家自然基金、“863”等计划也附带有相应的经费财务管理办法, 但实践中仍存在不够系统、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我国科技投入呈现立项和资金渠道多元化的格局。从来源渠道上看, 有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各主管总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安排的科研项目, 各类资金管理制度和项目管理方法不统一, 管理办法多, 各主管部门对经费使用没有统一明确的规定, 且各类资金管理制度和项目管理办法不配套, 不统一, 难度大。这样, 科研项目审计依据不充分, 目标不明确, 实施困难大。从项目负责人方面来看, 有些项目负责人法制意识、财经纪律观念不强, 认为科研经费是自己争取来的, 课题负责人花的是自己的钱, 自己拥有对课题经费绝对的使用权利, 这无形中给科研经费的审计工作造成很大的障碍。从高校管理层面来看, 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审计、纪委等各部门没有形成协调配合的机制, 各自职责不清, 没有以上这些部门的相互配合, 科研项目的审计工作很难开展。

四、高校纵向科研项目审计的建议

(一) 理顺管理机制, 明确经费监管责任

高校应建立健全合理的项目经费管理责任制。从工作思路、工作层次、工作方法、执行依据等进一步明确学校科研、财务、审计等部门及项目负责人在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各部门应加强学习, 充分掌握国家的要求, 增强管理服务水平。要将工作重心前移, 尽力做好纵向科研项目的专项审计及结题审签工作。

(二) 加强制度建设, 完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

首先要从科研管理的制度建设着手, 研究修订有关制度, 以适应科研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 使相关政策能相互关联或配套, 以课题制为核心, 制定明确、统一的科研经费管理使用办法, 使制度间相互统一, 提高项目管理政策的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其次通过典型实例分析总结, 对不同层次经费制定统一的经费预算管理制度, 对预算编制管理提出具体的要求, 并以课题制为基础制定可行性较强的科研计划预算编制办法和说明。这样高校、会计事务所和审计部门的管理和监督才有章可循。

(三) 加强审计工作宣传, 营造和谐的审计环境

学校审计部门要积极争取向校领导、校务会、教代会等汇报审计工作, 争取学校各级领导的重视与支持;通过校园网、干部培训等方式积极宣传国家和部门发布的有关科研经费管理的财经法规, 使学校科研人员增强法制意识, 了解财经纪律, 熟悉科研经费管理使用办法, 形成对科研经费管理与监督的正确认识。

参考文献

[1]姚瑞红:《审计视角下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问题及对策》, 《财会通讯》 (综合·上) 2010年第6期。

高校基建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探析 篇9

(一) 高校基建项目业务财务处理流程

第一步, 通过各种渠道来源 (高校自筹或上级基建经费拨款、银行借款、其他借款等) 筹集基建资金;第二步, 建设项目施工;第三步, 项目竣工财务决算, 为资产的交付使用和事业财务固定资产的增加做好财务数据上的准备;第四步, 资产交付使用。

(二) 高校基建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流程图示

从图1可以看出, 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的及时、准确和完整受到多方面的制约:资金筹集环节, 项目概预算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建设资金的筹集和使用并进一步影响项目竣工决算、借款利息摊销;项目施工环节, 承建商的信用、实际承建能力、合同履行情况、工程结算情况等;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环节, 基建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热情, 审计工作等。另外, 高校主管领导对基建工作的重视程度以及基建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否将影响基建工作的全过程。

二、高校基建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的影响因素及措施

(一) 高校主管领导的重视度

目前, 很多高校基建财务人员只是照章付款, 没有起到财务监督、控制的作用, 归根到底是没有给予基建财务足够的重视。在很多高校领导的眼里, 事业财务关系到财政拨款的多少, 关系到高校的生死存亡, 基建财务只是一项临时性工作, 无足轻重。孰不知, 对一所普通高校, 固定基金 (即固定资产) 的金额占到全校全部净资产的百分之九十还多, 而基建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的及时、准确、完整是固定基金准确的基础和依据。高校主管领导要给予基建财务及项目竣工财务决算以重视。首先, 要从思想上重视, 充分认识基建财务决算对高校整体报表的重要影响及对基建财务人员工作态度、热情的影响;其次, 要赋予基建财务人员一定的职权, 使财务人员对不合理不合规的业务和支出有权说不;最后, 加强组织领导, 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 需要基建、财务、审计、资产管理等部门之间积极协作, 相互配合, 领导的重视将给各部门积极协作的动力。

(二) 工程项目管理的优劣

(1) 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现在的高校基建工程所涉及的金额都很大, 涉及到的具体合同很多, 而一个小合同所出现的纠纷都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财务决算, 防范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的出现和纠纷出现后的正确应对同等重要。首先, 选择信誉良好的承建商。其次, 确定承建商后, 在与对方签定合同时, 对较易产生经济纠纷的事项在合同中事先明确, 比如基建工程量的计量, 工程定额的选用, 材料差价的补差, 设计变更问题等, 另外, 签订的合同条款需经法律顾问审核, 减少合同中的纰漏。最后, 在工程完工后, 工程中的确存在质量缺陷的, 由施工单位提出书面整改措施及期限, 基建管理人员负责督促和协调施工单位的后补事项, 及时做好工程竣工决算的各项准备工作。 (2) 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的时间选择。按照图1所示的基建流程, 工程竣工验收的及时与否决定了财务决算是否及时, 进而影响资产的交付。根据工程施工、组织、管理的复杂程度, 建设工程可分为单位、单项及全部工程, 单位工程是单项工程的组成部分, 指施工图纸, 施工过程、建设性质相对独立的工程;单项工程由若干单位工程组成的建设性质类似的群体工程;全部工程通常指统一规划、设计的群体工程。某高校建设新校区一处, 包括教学区、宿舍区、操场等功能区域, 其中教学区包括机械楼、美术楼、计算机楼等, 这里的机械楼、教学区、新校区可以分别看作单位、单项及全部工程。新校区或某功能区由于建设周期长、管理复杂, 可以根据施工合同约定或经协商同意, 项目竣工后按单位工程、单项工程和全部工程进行分别验收。全部工程的竣工验收一般是在单位工程、单项工程竣工验收的基础上进行, 只需注意隐蔽工程的验收工作。 (3) 建立健全基建财务管理制度体系, 尤其是具有可操作性的财务管理实施细则, 把制度的执行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责任人, 以合理、完善并具有高度可操作性的制度体系建设作为基建业务正常进行的保障, 使每一笔经济业务的处理都有据可依, 最大限度的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

(三) 数字与内容的完整性程度

(1) 高校基建一般按单项建设项目进行预算管理。基建财务人员要严格按照批准的项目概预算和《基建财务管理规定》确定核算内容并设置账务, 做到核算范围完整、口径一致、方法正确且前后期相一致, 为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奠定良好的基础。待摊投资支出是财务核算的重点, 其中建设单位管理费和借款利息是核算的难点。建设单位管理费是指建设单位从项目筹建之日起至办理竣工财务决算之日止发生的管理性质的开支。在高校基建财务核算实践中, 借款利息一般有三种核算方法:建设项目交付使用前发生的计入项目建设成本, 交付使用后发生的计入学校财务费用;建设期间发生的全部计入项目建设成本, 项目建设竣工后的计入学校财务费用;建设期间发生的按照项目支出金额和借款利率计算计入项目建设成本, 差额及项目建设竣工后的计入学校财务费用。 (2) 加强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编制前的账务清理工作。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是对项目建设所有成本费用的汇总和统计, 要对涉及到该项目的所有财产、物资、账务进行彻底的清理。首先, 项目施工现场和高校建材仓库中各种甲供设备、工具、器具、建设材料的清理;其次, 涉及到竣工项目的所有债权债务的清理;再次, 竣工项目相关的批准文件、施工合同、财务会计资料的整理;最后, 所有需清理事项的账务处理工作。 (3) 加强项目竣工财务结算及决算的审计工作。工程审计是建设项目成本控制的保障, 一般可以分四个阶段进行:概预算审计主要是明确工程项目的建设内容是否恰当、合理, 是否符合项目建设的目标;跟踪审计是对项目的施工现场进行勘察, 详细了解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 关注工程变更设计, 在现场对工程建设有一个感官的认识, 可以让审核人员分析出可能影响建设成本的因素。工程结算审计主要关注施工用料、隐蔽工程的记录与确认、用工是否符合合同约定及合同管理中较容易忽略且容易引起纠纷的问题:工程变更、工程暂停及复工、工程延期与延误、费用索赔、合同争议调解、违约等各种敏感情况的处理。竣工财务决算审计是对项目建设总体情况的复核和规整, 是前三个阶段的汇总, 方法主要是根据会计账簿资料和前三项审计内容的同步性, 评价是否已对竣工财务决算报表整体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

(四) 基建财务人员的培训效果

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编制是由高校基建财务人员来完成的, 其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是否准确和完整。对基建财务人员的有效培训是提高其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 (1) 财务人员缺乏必要的基建和工程造价知识。基建财务人员大多由事业财务人员兼任, 没有系统的专业知识也缺乏必要的后续培训, 加之《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不是针对高校基建财务的专门会计制度且已制定多年, 这些都造成了基建账务处理随意、模糊的特点, 给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带来不便。 (2) 基建账务处理工作的兼职属性造成了基建财务管理不重要的心理预期, 直接导致其工作热情不够、时间不够。很多基建财务人员被排斥于基建的全过程之外, 没有时间也没有动力参与到具体的建设环节之中, 导致基建工作与财务的衔接不够。

目前, 我国高校实行一体 (高校) 两账 (事业、基建) 的会计核算制度。在此制度下, 如果高校没有足够的事业结余来接收基建工程的竣工项目, 将直接导致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和资产交付的延滞。根据对部分江苏省属高校的调查, 针对学校事业账面无力接收已竣工建设项目的情况, 通行做法有以下几种:一是在基建账面“应收生产单位投资借款”科目挂账, 待有足够的基建拨款后予以冲销;二是在基建账面“建筑安装工程投资”科目长期挂账, 待有足够的基建拨款后予以冲销, 这是大部分高校采用的方法;三是在资产交付使用时, 直接把“基建拨款”科目余额冲成负数, 表示事业账应该拨付的金额, 目前只有个别单位在用。根据财政部《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征求意见稿) 》 (财会便[2009]62号) 文件的修订精神, 笔者建议基建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后, 借记“交付使用资产”科目, 贷记“建筑安装工程投资”科目;次年初, 借记“基建拨款”, 不足部分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 贷记“交付使用资产”科目;以后年度有基建拨款后再冲销“其他应收款”科目余额。这样处理, 既考虑到现有核算制度的要求, 又充分体现新制度的设计精神。

参考文献

[1]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基建财务管理暂行规定》, 苏财建[2004]61号。

[2]胡邦发:《重视和加强高校基建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工作》, 《市场周刊》2008年第10期。

浅析高校公共建筑项目前期报建 篇10

关键词:建设工程,前期报建,“830”工程

住建部于2014年10月份颁布了第18号令关于《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的文件, 为了规范建设工程报建程序, 要求建设单位必须在开工前取得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 否则会承担相应的惩罚。一般建设工程项目需要办理五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房屋产权证》。然而高校一般都有土地使用证, 其若有拟建公共建筑时, 基建部门在建设期间只需要负责办理两证一图, 即《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以及红线图 (总平图规划批复) , 且其均有时间限制, 在施工图纸设计之前须确定红线图, 否则无法进行细部构造设计;在招投标期间须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否则无法进行招投标活动;在开工前须取得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 否则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及环境保护局等部门会介入执法, 勒令停工、罚款, 甚至停止审批报建手续等处罚措施, 这样反而会影响工程进度。

1 建设工程前期报建的概述

迄今为止, 建设工程报批报建工作没有统一标准的定义, 其大概的含义是指依据项目规划, 根据国家和当地主管部门的法律法规及要求, 负责工程项目的立项及批复、用地规划、招投标等过程中各方面工作的具体实施, 保证工程项目符合法律法规、力争各项减免优惠政策、降低投资成本, 同时满足工程进度和质量的要求, 各个环节的工作都要征求到相关职能部门的建议, 以求达到工程建设的要求, 并获取相关的合格证书, 通过与审批部门 (如消防、环保、防雷、抗震、供热等部门) 的沟通协调, 最终在开工前完成各项审批手续。

2 报建工作的基本流程

参照高校公共建筑项目, 其报建流程如下:

2.1 项目立项申请

报建部门:省教育厅, 所需资料如下: (1) 建设项目立项请示报告; (2) 项目总平面图; (3) 可行性研究报告; (4) 企业存款证明。

2.2 申请红线图

报建部门: (规划局建审科) , 所需资料如下: (1) 建设项目方案设计审批申请; (2) 建设项目平、立、剖、结构基础图、效果图及总平面图; (3) 项目立项批复; (4) 国有土地使用权证; (5) 设计单位资质。

2.3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报建部门:规划局建审科, 所需资料如下: (1)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申请表; (2) 四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回执单 (包括城建配套费、人防异地建设费、劳保统筹专项基金及新型墙体材料费用) ; (3) 供热申请手续; (4) 放线成果表; (5) 消防审查意见; (6) 批后公示。

注:其中四项行政事业性收费中的城建配套费及人防异地建设费可依据相关文件的规定申请减免, 如建设项目含人防工程, 不必缴费, 但需进行人防工程专项图纸审查。

2.4 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

报建部门:规划局监理科, 所需资料如下: (1) 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申请表; (2) 建设工程用地规划许可证; (3)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4) 中标通知书、备案施工合同、备案监理合同; (5) 施工图审查批准证明 (含防雷专项及抗震设防审查) ; (6) 商品混凝土合同, 商混凝土企业资质证书、散装水泥押金; (7) 资金证明 (建设单位出具不拖欠工程款的承诺, 施工单位出具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承诺, 工地达到市级文明工地标准承诺, 人社部门出具的《缴纳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金确认书》; (8) 质量监督手续: (9)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项目经理证原件、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 (10) 劳务合同及劳务企业资质证、安全生产许可证; (11) 现场踏勘、双创硬件达标 (出口50米道路硬化、全自动环保节水型车辆冲洗设施、文化墙) 。

3 如何提高报建工作的效率

3.1 专业知识的学习

建设工程报建工作不仅只是提供其所需资料, 还要求报建人员能够读懂图纸, 并与各审批部门进行沟通、协商, 结合现场及周边的实际情况来判断哪些部分需要设计变更, 因为变更方式的不同往往会影响建设项目的投资成本、外观效果, 甚至结构形式等内容。如果提前了解图纸, 能及时地与设计单位沟通, 尽量的减少变更, 不仅可以节约成本, 还能让建设单位占据主动地位。

3.2 合理优化报建程序

报建工作虽有时间顺序性, 但不同审批部门可以同时进行审批, 如果能够优化报建程序, 不仅可以节省报建时间, 还可以节约建设成本。例如, 施工图纸出具后, 在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 消防、防雷、抗震、人防等部门可以同时进行专项图纸审核, 待审批部门提出问题时, 可召集设计院各设计专业的项目负责人一次性进行解答, 并依据情况出具相应的变更或回复, 这样既大大减少了与设计院之间繁琐的沟通, 又节省了报建时间。

3.3 良好的沟通技巧

沟通能力是报批报建人员的一项基本素质, 有效的提升沟通技巧, 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建立与各审批部门的关系, 需要用真诚的态度去和相关人员沟通、互动, 口才只是沟通技巧的一方面, 诚信、负责、热情、尊重才是沟通的最佳武器。做好报批报建工作, 不仅需要有系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还需要有良好的职业精神和敢于承担压力的责任意识, 以确保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3.4 资料管理能力

在报建过程中, 往往中间环节会产生许多的资料需要保存, 这就要求报建人员具备基本的资料管理能力, 及时整理归档, 这样可节省与资料员之间借、存资料的时间, 也是提高报建效率另外一个方面的表现。

4 结论与建议

作为一名合格的报建人员必须具备识图、熟知项目的基本概况、知法懂法, 如消防法、建筑法、合同法、招投标法等, 良好的沟通能力以便于同审批部门与设计单位沟通, 信息及时反馈性, 及时传递对方信息给另一方, 反馈并分析其利害关系, 整理资料能力, 保存中间环节审批手续, 最终归档。建议开启绿色通道:考虑高校学生开学报到时间问题, 学校的工程大部分为公共建筑, 如教学楼、图书馆、实训大楼、训练中心及学生公寓等, 这些公共建筑均属于“830工程”, 而且学校内部有类似工程质量监督委员会的组织来监督工程质量, 外部有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定期或不定期巡检、突检及抽检, 在保证工期和质量的情况下, 建议对学校的“830工程”开启绿色通道, 减少或简化前期报建审批手续。

参考文献

[1]韩富梅.浅析建筑工程项目报建工作效率的提升对策[J].科技与创新, 2015 (02) .

[2]蒙灵芝.高校新校区建设工程前期报建工作探析[J].管理锦囊, 2014 (13) .

[3]王翔.工程建设中的报批报建流程的实践与思考[J].公司与产业, 2014 (07) .

高校项目 篇11

【关键词】高校;建设项目;BOT;必要性;可行性

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各高校不断扩大办学规模,随着规模的扩大,高校后勤基础设施短缺、办学条件跟不上办学规模,在国家建设资金投资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将BOT融资模式引入到高校建设项目中来,将对传统的高校资源配置与运作产生全面的冲击,也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引进BOT项目的必要性[1]

1.1高校建设项目资金的需要

高校目前的经费来源主要用于高校日常教学、科研、生活的正常运转,政府虽然通过各种途径增加对教育产业建设方面的投资,但还是无法满足建设所需的巨额资金。因此,利用BOT融资模式吸引民间资本参与高校建设项目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高校建设资金的不足,弥补资金缺口。

1.2减轻政府财政支出的压力,分散项目投资风险

BOT融资模式有效的引进了民间资本对高校建设项目的投入,缓解了政府财政支出的压力,实现了政府、民营企业、高校三方的最佳融资效果。在BOT融资模式下,高校增加了基建项目的资本金数量,降低了资产负债率。这不仅节省了政府的投资,还将基建项目的部分风险转移给了民营企业。

1.3发展投资空间,提升竞争力

高校由于投资主体单一、资金有限,建设项目普遍存在着建设资金匮乏、运营效率不高的现状。BOT融资模式有利于引进竞争机制,形成投资主体多样化、资金来源多途径的融资新局面。

1.4在项目投资建设和管理中,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在BOT融资模式下,高校与民营企业是以特许经营权合同为基础进行的全程合作,民营企业从高校建设项目的立项、可行性研究、设计等前期工作开始参与,可以将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引进到项目中,这不仅降低了项目的投资风险,而且实现了对项目建设与运行的控制。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BOT融资模式进入高校,并成为高校建设项目投资领域的新宠。要在短期内解决我国高校教育资本不足的问题,不能只依靠财政拨款,而应积极主动地引进BOT融资模式进行融资:(1)引入BOT模式与我国高等教育多元化投资体制的发展相适应;(2)引入BOT模式符合高校后勤社会化趋势,与国际高校办学模式接轨;(3)我国已经积累了用BOT模式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丰富经验。

2.引进BOT项目的可行性

2.1高校引入 BOT 模式的可行性

2.1.1高校BOT模式的特点。首先,高校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它具有存在和发展的长期性,因此,高校的后勤项目建设适宜运用BOT摸式。其次,高校基础设施的使用者主要是在校大学生,产品或服务的消费定位是较低的。项目大都处于校园之内,要求项目规划要与校园的整体氛围相匹配。再次,高等学校BOT项目大都属于常规性项目,项目的风险相对较小[2]。

2.1.2BOT模式相对比较成熟,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高校BOT模式可聚集社会闲置资金用于后勤项目建设,以弥补国家教育财政投入不足,摆脱高校教育资金短缺的困境,形成教育投资多样化,使处于市场经济环境中的高校成为融资主体,改变高校在办学上过分依赖政府的状况,引进资金而高校无债务负担。对于项目的运营公司而言,通过获得特许经营权,利用投资和融资方式对项目进行建设和运营管理,可以获得相对长期稳定的效益。所以,高校和投资方是双赢。

2.1.3高校采用BOT模式,所引进的内、外资无需任何担保,项目的建设与使用属于商业运作。有利于提高基础设施使用效率,促进良性循环,使投资者、高校和其他有关方面共同承担建设风险。从而提高项目选择决策的科学性、缩短建设工期,提高建设效率。

2.1.4引进BOT模式与中国高等教育多元化投资体制的发展相适应。长期以来,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财政拨款是我国高等教育唯一的经费来源,由于总体教育投入的不足,这种方式严重地制约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经费的来源发生了改变,多种渠道的学校自筹经费在高校经费投入结构中的比重逐渐呈上升趋势,政府拨款比例呈逐渐下降趋势。随着教育法制的进一步完善,教育投资的多元化逐步纳入法制规范,必将推动教育多元化投资体制的发展。因此,将BOT模式用于高等教育项目建设,可以鼓励民间投资,将社会闲置资金吸引到高等教育上,大大丰富教育投资渠道。

2.1.5引进BOT模式符合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趋势,与国际高校办学模式接轨。我国高等院校的后勤设施一般是由高校投资和管理,这极大地增加了高校的负担,减少了教学资金的投入。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教育改革的深入,这种传统模式必然会受到冲击,高等院校后勤社会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引进BOT模式是推动高校后勤社会化的一种重要手段,有利于加快后勤社会化改革,加强高等院校后勤设施的管理。可以预计,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BOT融资方式作为高等教育多元化投资体制改革和高校后勤社会化的一种有效模式,必将得到广泛的应用。

2.2民间资本进入高校的可行性

2.2.1首先民间资本已有足够的能力投资高等教育。目前,我国民间蕴藏着丰富的潜在教育资源,国内居民存款及各类金融资产已达l0万亿元人民币,民间资本已占全社会固定资产的40%,民间资本已占有社会固定资产相当大的比例,相对比较充裕,巨大的社会资金需求寻求投资市场,是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投资效益最好的部分。同时一些民营企业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求生存求发展,通过改革建立了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企业制度,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经营、科学化管理,同时使其投资高等教育成为现实。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运作良好,其备管理现代企业的能力,使其投资高等教育成为可能。政策扶持与实践探索。国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教育产业,投资办学,特别是《中国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出台,为民间资本进入教育产业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依据。这几年来的实践探索,也为民间资本进入教育产业积累了经验。国有民营二级学院、以教育投资股份公司形式运作的大学城等新模式的实践,也为民间资本大规模进入高等教育产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3]。

2.2.2充足的社会资金为BOT融资创造良好的条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企业和上市公司积累了大量资金,拥有巨大的投资潜力。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良好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能自觉地按照市场规则开展业务活动。在对待风险的问题上,能客观地分析、理性地决策,很多国内民营企业的管理水平已经可以和国外水平相匹敌。

参考文献:

[1]李扬,黄业苏.试论内资BOT融资模式在高校新校区建设中运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0(7):42.

[2]李庆军.BOT融资模式在高校后勤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中的应用[J].内江科技,2007(4):51.

[3]王升.BOT融资模式在高校中的应用[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16.

课题项目:

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教科文合字[2014]第520号)。

作者简介:

高校基建项目投资控制分析 篇12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加强制度建设, 完善投资控制的基础工作

基建项目投资大、工期紧、参与方多, 完善投资控制的基础工作是有效开展投资活动, 实现控制目标的保证。高校应成立以分管基建校领导为组长, 基建、财务、监察、审计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基建领导小组, 负责基建重大事项的决策和协调;完善基建内部控制制度, 明确参与各方的工作职责、权限和经济责任, 使基建管理人员依法办事、遵章办事;加强基建投资监督, 减少工作中的随意性和人为因素, 使基建投资管理行为得到有效的监控;积极推进基建信息化管理进程, 提高工作效率;选择懂基建、懂经济、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负责投资控制, 加强其对法律法规知识、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 使其优化知识结构, 提高业务素质、思想水平, 努力降低工程成本。

二、加强基建项目建设各阶段投资控制, 提高投资效益

1、项目决策阶段的投资控制

项目决策正确与否, 决定了项目建设的成败, 正确的决策是合理确定和控制项目投资的前提条件, 只有把决策工作做细做实, 才能规避投资风险, 达到预期的投资效益。

高校应从满足学校正常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需要出发,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建设规划面积指标》的规定, 结合学校已有建筑面积, 确定建设规模;根据学校财力、物力, 坚持“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 确定建设标准;正确选择建设地点, 节约土地占用, 降低土地补偿费用;准确收集有关基础资料, 如工程所在地的用水、用电、交通、地质、基础设施配套情况、主要设备及材料的价格信息, 认真做好市场调研, 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技术和经济论证。

在项目决策过程中, 高校要以全生命周期投资效果最优为原则, 利用价值工程进行多方案比较, 优选出最佳投资方案, 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高校要尽量细致、全面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投资估算, 保证投资估算的相对准确性, 以近期类似项目的投资额为参考, 从实际出发, 充分考虑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和物价上涨等不利因素对项目投资的影响, 对拟建项目进行投资估算, 做到既符合实际情况又留有余地, 使投资估算真正起到控制项目总投资的作用。高校应实事求是向上级部门报批基建项目, 不能为了获得上级部门批准而有意压低投资估算, 搞“钓鱼工程”, 将可行性报告变成“可批性研究报告”, 造成投资估算缺乏可信性, 在项目具体实施时投资难以控制。

2、项目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

设计阶段描绘了工程的实物形象, 确定了工程所用材料及设备的种类、型号和数量, 是决定项目投资的关键环节, 是整个投资控制的核心。据测算, 设计费在项目建设工程费用中所占比例不高, 约为建筑安装造价的1%~2%, 但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约为70%~80%, 只有在设计阶段切实做好投资控制, 才能为以后工程建设各阶段打好基础, 确保投资控制目标的实现。高校只有从思想认识上重视设计阶段投资控制, 在设计管理中起到主体作用, 加强项目设计管理工作, 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工程项目投资。

设计任务书是充分表达业主意图和要求的重要文件, 是设计单位进行详细设计的重要依据。高校要注重设计任务书的编制质量, 在设计任务书中, 对基建项目的建筑外观、使用功能、设备配备、建筑材料的选用等要求要罗列详尽, 减少项目施工过程中功能改造等变更, 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投资损失和浪费。

积极推行设计招标, 引入竞争机制, 注重设计单位的资质, 选择实力雄厚的正规设计单位参加竞标, 采用建筑方案和经济方案相结合的评标办法, 组织专家进行综合评选, 力争做到设计经济合理、技术先进。促使设计人员改变重技术、轻经济的思想, 转换设计人员随意加大安全系数的保守观念, 做到技术与经济的对立统一;促进设计单位建立健全设计经济责任制和激励奖罚机制, 树立风险意识, 调动设计人员工作热情, 积极倡导采用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 从源头上控制造价, 设计出整体布局合理、符合业主使用功能需求又经济实用的作品。此外, 高校在考虑整体工期时, 一定要给设计人员留足设计时间, 使其开展优化设计, 降低工程造价。

高校要以项目投资估算为限额, 敦促设计中标单位积极推行限额设计, 设计一开始, 就将造价限额分配给各专业设计人员, 让其在自身分配的限额内进行设计, 加强造价动态管理, 做到投资估算控制设计概算, 设计概算控制施工图预算, 对每一个环节进行经济核算, 环环相扣;设计过程中要加强建筑、结构、水暖等各专业之间的沟通协调, 防止各设计专业各自为政的现象发生。在与设计单位签订合同时, 要明确突破设计限额的责任和处罚, 利用经济杠杆的力量, 促使设计人员主动控制工程造价。

图纸设计完成后, 高校工程技术管理人员或设计监理要对设计图纸进行符合性审查, 加强与设计人员的沟通, 对图纸提出合理化建议, 设计人员进行必要修改, 减少因施工图设计缺陷造成后续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 以免给项目投资控制带来不利影响。目前, 大多数高校按照教育部规定引进了全过程跟踪审计, 但一般引进的全过程跟踪审计单位只对施工过程进行跟踪, 高校应将投资控制关口前移, 要求跟踪审计单位从项目设计时就介入工程建设, 以减少设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缺陷和失误, 提高设计质量, 将设计问题控制在萌芽状态, 把造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高校也可以借鉴发达国家采用的EPC总承包模式, EPC承包也可称为项目总承包, 是指一家总承包商或承包商联合体对整个工程的设计、材料设备采购、工程施工实行全面、全过程的“交钥匙”承包, 在工程总承包的情况下, 承包商相对业主来说是专业化的队伍, 而且他们能把工程项目生命周期中的勘察、设计和施工这些阶段有机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设计对产品价值形成的关键作用。

3、项目招投标阶段的投资控制

招投标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既是对设计概算实施控制的目的, 又是对施工阶段实施投资控制的依据。

招标文件是招投标过程中的纲领性文件, 起草招标文件时, 必须对项目的技术要求、投标人资格、投标报价要求、评标标准等所有实质性要求作出详细规定, 高校在招标时要尽可能地将招标范围、投标人报价应包含的施工内容等在招标文件中叙述清楚, 做到符合现行法律要求、内容详细、前后条款一致。

招标文件中的合同专用条款是未来签订施工合同的依据, 招标代理机构完成招标文件编制后, 高校要加强对合同专用条款的审查工作, 减少合同签订时的扯皮和磋商。

工程量清单是编制招标控制价和施工单位投标报价的依据, 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规定, 工程量清单的准确性和完善性由招标人负责, 并承担误差风险, 投标人投标时不负有核实的义务。高校必须严格依据招标文件的有关要求, 根据施工图纸、技术规范、施工现场实际情况, 严格按照《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工程量计算规则, 进行工程量计算和清单编制, 做到编制依据明确、工程量计算准确、清单项目划分合理、项目内容完整, 特别是对综合单价影响较大的项目特征描述一定要清楚。如果基建项目投资额较大, 高校可以同时委托两家工程造价咨询单位进行背靠背地编制工程量清单, 编制完成后再进行对比, 对发现工程量清单中缺项、漏项或特征描述不清楚的地方进行修正, 保证工程量计算准确, 避免投标单位在投标时采用巧妙的投标策略, 故意将预计会增加工程量的项目单价提高, 进行不平衡报价, 工程结算时提高造价, 给学校造成损失。

招标控制价是招标工程限定的最高工程造价, 可有效控制投资, 防止投标单位哄抬报价带来的投资风险。相对准确的招标控制价, 对抑制投标单位串标、围标, 保证投资控制, 具有积极的作用。高校要按照国家有关文件, 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 考虑合理的施工条件和施工组织编制招标控制价。

4、项目合同签订阶段的投资控制

合同管理是招投标管理的延伸, 为招投标的效果提供实施的保证。施工合同是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手段, 是针对施工承包内容、施工范围、价款结算、索赔原则、工程量计算、工期、质量标准、违约责任等条款的约定。高校应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仔细推敲合同条款中的文字和语句, 避免出现意思含糊不清和规定不明确的条款, 增强合同严密性, 保证合同内容的有效合理。在招标文件中没有明确的内容, 高校应通过合同谈判, 遵循有利于学校利益的原则, 在合同中签订时予以明确, 以减少后续工作中的经济纠纷。

高校应建立合同审查监督机制, 依托学校监察、审计、财务、法律等部门的力量, 加强对施工合同的审查, 对合同内容拾遗补漏, 完善合同条款, 确保各方依法履行合同, 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

5、项目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

在项目施工阶段, 项目设计意图得到实现并形成工程实体, 这一阶段受到外界的是影响最大的, 也是投资控制最难、最复杂的阶段。高校要规范业主的自身行为, 抓好现场管理, 避免返工情况的出现, 最大限度减少有关构配件的二次搬运等重复施工量, 减少索赔产生的起因, 降低索赔形成的影响, 做好反索赔的准备工作, 降低工程造价。

对于非发生不可的设计变更, 设计变更应尽量提前, 变更发生的越早, 损失就越小。在设计阶段发生, 仅需对施工图纸修改, 没有其他费用发生;在采购阶段发生, 不仅需修改图纸, 设备材料还需重新采购;如在施工阶段发生, 除发生上述费用外, 还需对已经施工的工程进行拆除, 势必造成重大变更损失。

由于建设单位提出新的功能要求、施工现场遇到事前未预料到的情况, 都会发生工程量的变更, 施工单位都要求办理现场签证。高校应建立健全工程量的变更签证制度, 明确变更流程及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 确保签证质量, 杜绝不必要的和虚假签证;对已供代用材料的价格签证, 基建管理人员应广泛掌握建材行情, 做好市场询价工作, 在保证代用材料质量的基础上, 严把材料价格关, 以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

6、项目工程结算审核阶段的投资控制

项目工程结算审核阶段是工程造价的最后一关, 在委托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审核工程结算前, 高校应充分发挥工程监理、基建部门、审计部门的作用, 加强工程结算初审工作, 减少工程造价咨询单位核减额, 节省工程结算审核费用;在向工程造价咨询单位报送工程结算时, 高校应提供施工单位施工内容清单, 防止施工单位将学校已经分包的工程纳入工程结算中, 造成学校重复支付工程款项。

工程结算审核时, 应认真核对施工合同条款, 从工程量和价两方面进行把关, 重点关注签证单与合同内部分是否有重复计价部分, 工程量计算、定额的套用是否准确, 材料价格调差、人工费调整是否正确。高校要加强对工程签证的审查, 工程签证一般会引起工程量的增加, 但有时也会引起工程量的减少, 施工单位在报送工程结算时, 故意提供有利于他们的工程量增加的签证, 而工程量减少的签证则隐瞒不报, 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因缺少对施工现场情况的了解, 而不能发现其中的猫腻, 造成工程造价虚增。为此, 高校应加强变更签证资料的管理和记录, 要求施工单位提供连续编号的变更签证的原件资料, 防止施工单位篡改变更签证或隐瞒不报工程量减少的签证, 确保工程结算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三、结语

在基建项目投资控制过程中, 高校要重点做好项目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 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也不可忽视对招投标、合同签订、施工、工程结算审核各阶段的投资控制, 要将控制投资的观念贯穿每个阶段, 将工程投资控制在预定目标之内。

参考文献

[1]刘从兵:关于加强高校基本建设投资控制的思考[J].商业会计, 2013 (15) .

上一篇:对象关系型数据模型下一篇:高中数学教学反思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