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营改增试点小议(精选9篇)
服务业营改增试点小议 篇1
一、营改增背景概述
2011年11月16日, 财政部和税务总局两部委联合下文, 明确提出自2012年元旦起在上海地区首先进行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的营改增试点改革, 并相机在其他地区和其他行业扩大试点范围。2012年7月, 对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的试点地区扩大至北京、天津等8个省 (市) , 2013年8月1日, 对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的营改增试点扩大至全国范围, 并将广播影视作品的制作、播映、发行等纳入部分现代服务业试点范围, 择机将铁路运输和邮电通信等行业纳入营改增试点。
之前的增值税实行两档税率, 即17%的标准税率和13%的低税率。营改增试点改革后, 在原来两档税率的基础上新增了11%和6%两档税率, 根据相关政策规定, 租赁有形动产等适用17%的增值税率, 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适用11%的增值税率, 其他部分现代服务业适用6%增值税率。同时指出, 部分服务业企业营业额超过500万 (含500万) 人民币的, 按6%计征;营业额不足500万人民币的, 按3%计征。而营改增试点改革之前, 对部分现代服务业如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创意服务业、鉴证咨询服务业等的均征收5%的营业税税率。
二、营改增对服务业的影响分析
先来看一个案例, 假设湖南某服务企业A, 其年营业额为1000万, 各项成本费用加总计400万。该企业于2013年8月1日开始实行营改增改革, 由缴纳营业税改缴增值税。现在对该企业进行相关财务分析:
(1) 该企业实行营改增前的相关财务分析:
应交营业税=营业额×营业税税率=1000万×5%=50万
企业收入总额=营业额=1000万
企业利润总额=营业收入-营业税额-成本费用=1000万-50万-400万=550万
(2) 该企业实行营改增后的相关财务分析:
(由于该企业营业额超过500万, 应实行6%的增值税税率。)
营业税属于价内税, 而增值税属于价外税, 企业实行营改增后, 其营业额已包含相关增值税额, 因此在计算增值税额时, 应剔除相应营业额中的增值税额才能确定。计算如下:
应交增值税=营业额/ (1+增值税税率) ×增值税税率=1000万/ (1+6%) ×6%≈57万
企业收入总额=营业额/ (1+增值税税率) =1000万/ (1+6%) ≈943万
企业利润总额=营业收入-成本费用=943万-400万=543万
(单位:万元)
当企业纳税性质为小规模纳税人时, 营改增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会有怎样的影响呢?来看另一个案例, 假设有湖南某服务企业B, 其年营业额为100万, 各项成本费用加总计40万。该企业于2013年8月1日开始实行营改增改革, 由缴纳营业税改缴增值税。现在对该企业进行相关财务分析:
(3) 该企业实行营改增前的相关财务分析:
应交营业税=营业额×营业税税率=100万×5%=5万
企业收入总额=营业额=100万
企业利润总额=营业收入-营业税额-成本费用=100万-5万-40万=55万
(4) 该企业实行营改增后的相关财务分析:
(由于该企业营业额不足500万, 应实行3%的税率。)
应交增值税=营业额/ (1+增值税税率) ×增值税税率=100万/ (1+3%) ×3%=3万
企业收入总额=营业额/ (1+增值税税率) =1000万/ (1+3%) ≈97万
企业利润总额=营业收入-成本费用=97万-40万=57万
(单位:万元)
由案例1、2我们可以看出, 营改增对现代服务业企业的财务状况是有较大影响的, 主要表现在: (1) 税负发生变化。案例1中企业税负由之前的50万增加到57万, 税负加重, 案例2中企业税负由之前的5万减少到3万, 税负减轻。 (2) 收入发生变化。案例1、2中的企业收入由之前的1000万、100万减少943万、97万, 收入减少。 (3) 利润发生变化。案例1中企业利润由之前的550万减少到543万, 利润减少, 案例2中企业利润由之前的55万增加到57万, 利润增加。
上述案例均未考虑增值税的抵扣效应, 而进项抵扣则是增值税被认为相较于营业税能够减轻企业税负的重要原因。当存在进项抵扣时, 服务企业的税负和相关财务状况将会如何变化呢, 我们通过数理分析可知营改增对服务企业财务状况影响的一般性结论: (1) 税负变化。当企业为一般纳税人时, 实行营改增后, 如果其进项抵扣额占营业额比重低于11.67%, 则企业税负不会减轻。当企业为小规模纳税人时, 实行营改增后, 企业税负减轻。 (2) 收入变化。实行营改增后, 企业的财务收入减少。 (3) 利润变化。当企业为一般纳税人时, 实行营改增后, 如果其进项抵扣额比重低于11.67%, 则企业利润不会增加。当企业为小规模纳税人时, 实行营改增后, 企业利润增加。其中 (2) 、 (3) 会引起企业财务报表的变化。
三、服务业应对营改增试点的对策建议
1. 尽量选择小规模纳税人身份
营改增的实行对服务企业的税负和财务状况都具有较大的影响, 而企业的纳税人身份不同, 试点改革给企业造成的影响也相应不同。由上述推理可知, 一般纳税人在实行营改增后, 企业的税负和财务状况受其可抵扣进项税额的程度影响, 而小规模纳税人在实行营改增后, 其税负和财务状况都会明显好转。由于服务企业目前受到行业限制, 目前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仅限于生产型的服务抵扣进项税额, 进项抵扣较少, 因此企业应尽量选择小规模纳税人身份。
2. 增加进项税额抵扣
由上述推理可知, 进项税额抵扣程度越高, 企业所享受的减税程度越大, 相应的企业的财务状况也会明显好转。因此, 服务企业应多渠道增加进项税额抵扣, 在采购货物和劳务时, 应尽量选择具有一般纳税人资格的企业, 要求其出具增值税发票, 这样才能进行进项税额抵扣。同时, 企业应该合理转嫁税负, 将非核心业务承包出去, 以购买劳务的方式回购, 增加企业的进项抵扣税额。同时, 在企业内部, 可以通过设立具有一般纳税人资格的独立子公司, 以实现集团与子公司之间业务往来的进项税额抵扣。
3. 加强财务管理
实行营改增后, 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要相应的进行改变, 以适应增值税财务管理要求。企业应该做好会计核算人员的培训工作, 使其尽快熟悉增值税的会计核算方法和报税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科目和财务报表要根据增值税的管理要求进行调整, 调整内容应及时向股东进行说明。规范增值税发票管理, 增值税发票相较于普通发票管理更为严格, 企业必须高度重视, 落实专人负责制, 严格规范发票的使用、出具、保存等操作流程。企业应健全财务管理体制, 加强成本管理, 以不变应万变, 通过有效加强自身综合实力, 确保企业在实行增值税改革后能够继续健康发展。
四、结论
面对营改增的大潮席卷, 服务业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 以积极的心态科学合理的进行税收筹划, 加强成本管理和财务管理, 通过增强自身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享受营改增带来的勃勃生机。
摘要:营改增是当前我国财务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 有利于促进社会分工和协作, 优化产业结构, 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自今年8月1日以来, 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在全国范围展开, 对服务业影响巨大。本文将营改增前后服务业的税负、财务状况变化入手, 探讨营改增试点改革对服务业的影响及服务业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服务业,营改增,分析,对策
参考文献
[1]魏陆.服务业发展与我国货物和劳务税制改革[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0, (04) .
[2]许善达.营业税改革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条件[J].民主与科学, 2011, (04) .
服务业营改增试点小议 篇2
尽管经济增长放缓、财政收入增幅下滑,中国仍决定坚定推进一项旨在为企业减负的财税改革。财政部22日表示,近日将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政策执行情况专项调查,为后续决策提供参考。
“营改增”是中国结构性减税政策的重要内容。截至目前,该政策已在上海等九个省市进行试点。到2013年2月底,参加试点的企业数达到了112万户。国税总局数据显示,自去年“营改增”试点开始至今年2月份,全国共实现减税超过550亿元人民币。
财政部23日称,将组织北京、天津、广东等12个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对试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专项调查。调查对象是试点地区财政、国税、地税、人民银行国库部门以及试点企业。
据了解,调查重点是试点政策运行情况,试点对地方经济、财政、企业产生的影响,试点的政策效应等。
调查采取动态跟踪的方式进行,自2013年4月初开始,12月底结束。对试点方案确定的“1+6”行业(交通运输业以及现代服务业6个行业),每个行业均要选取不少于10户典型企业确定为跟踪企业。
财政部表示,调查内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一是试点工作开展情况。包括纳入试点范围行业类型、数量、管理方式以及主要经济指标,纳入试点范围企业数量、性质、生产经营状况及纳税总体情况(含税负增减变化),试点政策对当地经济、财政、企业等产生的影响等。
二是动态跟踪企业相关情况。包括改革对跟踪企业所带来的影响,税负变化情况(同比和环比)、出口服务免税和零税率免抵退情况,增值税专用发票开票情况,试点政策在不同地区执行中是否存在差异、具体差异情况及其原因等。
三是财税政策执行情况。包括税务机关征收管理情况、税款入库情况,地方出台的相关财政扶持、补贴、奖励政策执行情况及效果,各项试点财税政策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等。
财政部称,全面了解情况,有助于为下一步试点政策的全面推开和补充完善提供对策建议。
浅谈“营改增”试点经济效益 篇3
关键词:“营改增”税制改革;结构性减税;企业减税效应
一、营业税改为增值税的原因
营业税是以营业额乘以相应税率来直接计算应缴纳税款的,因其不存在成本抵扣问题,现行的营业税在课征范围和计税环节中存在着重复征税的问题,因此,营业税改为增值税改革被视为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也同时使消费者受益。
二、“营改增”试点的企业效益分析
截至2011年年底,上海有12万户企业经确认纳入试点范围,其中一般纳税人近3.5万户,小规模纳税人8.5万户。其中文化创意领域的企业最多,占比近1/4;研发和技术服务类占近1/4;研发和技术类占近1/5;交通运输业占约1/12。从上海市“营改增”试点运行半年一来的情况,如果深入分析研究,就會发现部分中小企业1月份税负却有增加。
1.“营改增”对现代服务业的影响:
对于服务业,营改增税率由13%和17%改为6%和11%,实际上3%的营业税对应6%的增值税,现行营业税在3%-5%之间,所以用11%-6%的增值税替代营业税,是增税了而非减税了,特别是对于物流行业、劳动密集型的行业,有很多成本费用是取不到增值税专业发票的,而增值税的计算是采用抵扣制,已经进入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的物流企业,实施新的改革后,很多前期购进的设备难以有大的抵扣,购买运输工具的周期是5-10年,如果按年抵扣,则每年太少,而实际从事货运时,燃油和高速路收费等还难以纳入抵扣范围,税率却提高了8个百分点,物流企业一直可以抵扣采购运力费,之前营业税按照3%的税率,改成增值税后就要按照11%的税率,其中新增的抵扣项目非常少,算下来企业的税负要增加6-7个百分点。
2.“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业的影响
在实际的运输交易中,对于交通运输业,也出现类似的税收不减反增的现象。按照此次《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其中对于存量资产的抵扣并没有做出相关的规定,如果按照不抵扣存量资产来计算会得出税负增加得更多的结果,并且诸如很多费用并不一定是从试点地区内花费的,并不能得到抵扣,如果把这个因素考虑到里面,那么税收的上升幅度有可能更大。毛利率越高的交通运输企业,改革导致的税负率上升就越高;燃料及资产设备占成本比重越低的企业,改革导致的税负率上升就越高;燃料及资产设备占成本比重越高的企业,改革导致的税负率上升就越低。虽然企业可以考虑提高运输行业的运输费用,来实现税负向下游企业的转嫁,但是实际上这是很难实现的,目前上海航运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无法向下游转嫁,提价可能会导致企业在市场上竞争性下降,失去市场优势,所以税收的转嫁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3.大型国企收益大于中小型企业
此次“营改增”总体来说,大型企业受益程度普遍高于中小型企业,根据上海证券公司发布的报告,得利最大的企业是亚东股份,东方航空,海博股份,锦江投资,上海机场和上港集团这样的大型企业,一方面大型企业往往财务制度健全、产业链完整、固定资产投资多、有形原材料消费高,故而适用税率及抵扣范围对企业税负产生的影响也更直接和明显。
如果小型企业转变成一般纳税人,在会计核算方面有严格的要求,对于民营企业,雇佣会计师进行核算对其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是这些是不能在增值税中抵扣的,成本会提高,所以这次改革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真正给企业和社会带来的收益到底能有多少很值得质疑。
三、对“营改增”税制改革的建议
针对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认为我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完善:
1.政府对于改革后续配套政策应该适时且合理
尽快出台关于存量资产抵扣的相关规定。考虑存量资产价值中的已纳增值税,根据分析对于企业的税收方面效果是有限的,虽然只是试点地区暂时施行,但是在短时期内对于某些企业的营业发展的影响还是不能忽视的,许多中小型企业也许就会因此面临倒闭、歇业的困境,所以后期配套政策应该尽快出台,真正从企业的利益出发。对于全国推广“营改增”要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税负问题,依靠财政补贴不是长久之计。
2.转变改革的方式,按照行业改革优于按照地区改革
由于上海率先作为全国营业税改革试点,与其相邻地区的政府收入也受影响,比如上海在改革试点启动后,影响了苏州的政府收入。因为苏州没有进行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为了开增值税发票进行抵扣,本来可以在苏州完成的服务都转到上海,苏州成了政策洼地。按行业全国推广,比按地区推广要更好一些,具体到两个税种的一些衔接的地方,具体到不同的行业,我觉得此项税收政策可能引起的反响可能会更明显。这样避免了在改革期间影响未改革地区的经济发展,使得一些无力迁移的企业蒙受损失。
目前“营改增”的税制改革是中国正在推进的结构性减税措施之一,推进结构性改革税负有增有减、维护中小企业是改革的大方向,不断地完善好营业税改革问题,是保证结构性减税的关键所在,才能保证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睿鸫:《 营业税改革不能让地方财政受损》.
[2]张汉澍:《上海蓝本示范效益有多大,营业税改革试点幕后》.
[3]杨秋波 伏 昕:《 上海营业税改革细则草案已完成》.
“营改增”试点情况浅析 篇4
1进行“营改增”改革的必要性
增值税和营业税是我国现行税收体制中并行着的2个流转税种,前者主要调节第二产业,而后者则侧重于第三产业即服务业。 长期以来,二者都处于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的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 从目前来看,经过长期的发展,特别是在2009年我国实施的增值税转型改革完成之后,增值税已经相对成熟和规范,虽然税率相比较营业税而言较高,但是其只针对增值额征税,避免了重复征税,税负较轻,也更合理,而营业税表面看来虽然税率较低,但是由于对纳税人的营业行为全额征税,导致了多环节重复征税的现象,从而导致服务业的税负相对较重,阻碍了专业化的分工合作,这种差异不但造成了税收体制上的不合理,高税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服务业的发展, 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 这显然是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时代潮流相背离的。
除此以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其中有大量的生产性服务业,兼具了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双重性质,很难进行严格的区分和界定,在缴纳增值税还是营业税的选择上, 形成了模糊地带, 也模糊了中央和地方税务管理机构的征管范围,甚至造成了争抢税源的现象。
2试点情况及效果分析
2.1改革效果总体良好
首先,减轻了重复征税的问题,小规模纳税人明显受益。 自2012年“营改增”在上海试点以来 ,有数据显示,各项政策措施的运行状况总体良好,特别是小规模纳税人税负明显下降,近7成的小规模纳税人由原来缴纳5%的营业税调整为了按3%缴纳增值税,税负下降近40%,带动新增就业岗位70余万个。 从这一点来说,“营改增”的减税效果是比较明显的,这就为众多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政策环境, 为小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其次,有助于服务业的加快发展。 增值税的抵扣机制有效地促进了服务业企业优化经营模式、加快设备更新,增强了自我发展的能力,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增加就业,促进民生。 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约为46.1%,同比提高了1.5个百分点。
第三,有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 “营改增”作为一项结构性减税政策,一方面要适当地减轻企业和居民的税负,另一方面通过明确的政策指引,进行有增有减的结构性调整,不仅要优化税收结构,也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从财政部2014年底公布的数据来看,第二、三产业税收增速分别为5.1%和9.9%。 三产税收在全部税收的比重也超过二产8.7个百分点,达到54.3%。 一产的税收比重很小,仅为0.2%。
2.2部分行业企业税负不减反增
在试点中,反映最为强烈的就是交通运输业。 有学者也对试点地区的交通运输业“营改增”后的税负情况进行了测算,在综合考虑了增值税、营业税、企业利润、所得税及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后, 当营业成本中涉及的直接材料等能够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抵扣, 并且其含税价格至少要达到含税营业收入的47.5%, 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应达到或超过含税收入的6.89%,纳税企业才能从“营改增”的改革中获益,整体税负下降,否则,企业将可能会受损。
而现实的问题是,此前,对一般纳税人企业,交通运输业适用的营业税税率为3%,改革后,按照11% 的税率征收增值税。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筛选了65家从事运输、仓储、快递和货代一种或多种业态的物流企业, 经过测算后发现这些企业在2008年-2010年年均营业税的实际负担率为1.3%,其中运输业务负担率为1.88%。 而按照新政11%的增值税税率,即使货物运输企业发生的可抵扣购进项目中全部可以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进项税额抵扣,企业实际增值税负担率也会增加到4.2%,增幅达到了123%。
除了问题最为突出的交通运输业以外, 人力资源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可能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 以管理、咨询类的公司为例,假设公司收入为500万元,征收营业税5%,为25万元,“营改增”后按照6%的税率应缴纳30万元的增值税,若其取得的可抵扣的进项税大于5万元,税负降低,否则会加重。 而此类公司除办公设备外,很少需要更新大型资产,也不会有大量生产用原材料和低值易耗品的购进,因此,能够取得的可抵扣的进项税是很有限的,这就导致了其税负实际是不减反增。
如果企业的税负不减反增,势必会加大企业的运营成本,而成本的上升如果超过了企业的承受能力, 他们只能通过提价来转移压力,最终都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甚至导致整体物价的上扬,这也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3发展趋势展望
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问答 篇5
5月1日起,将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这意味着现行营业税纳税人全部改缴增值税,已在我国实行了20余年的营业税将退出历史舞台。我们就有关问题组织了本期问答。
问:什么是营改增?
答:营业税和增值税,是我国两大主体税种。简而言之,营业税是对企业营业额(全额)进行征税,增值税是对产品或服务的增值部分征税。营改增是原来按照营业税征收的部分行业,现在改为按增值税征收。5月1日起,从餐饮住宿、旅游娱乐到教育医疗、房屋租售,这些市场交易活动都要改缴增值税。
问: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有哪些新的措施和改革内容?
答: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基本内容是实行“双扩”。一是扩大试点行业范围。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4个行业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其中,建筑业和房地产业适用11%税率,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适用6%税率。这些新增试点行业,涉及纳税人近1000万户,是前期营改增试点纳税人总户数的近1.7倍;年营业税规模约1.9万亿元,占原营业税总收入的比例约80%。二是将不动产纳入抵扣范围。无论是制造业、商业等原增值税纳税人,还是营改增试点纳税人,都可抵扣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
问: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有哪些意义?
答:营改增作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前期试点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效,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覆盖面更广,意义更大。一是实现了增值税对货物和服务的全覆盖,基本消除了重复征税,打通了增值税抵扣链条,促进了社会分工协作,有力地支持了服务业发展和制造业转型升级。二是将不动产纳入抵扣范围,比较完整地实现了规范的消费型增值税制度,有利于扩大企业投资,增强企业经营活力。三是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负,是财税领域打出“降成本”组合拳的重要一招,用短期财政收入的“减”换取持续发展势能的“增”,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打下坚实基础。四是创造了更加公平、中性的税收环境,有效释放市场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和活力,在推动产业转型、结构优化、消费升级、创新创业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
问:营改增试点已经实施4年多,试点运行情况如何?
答:目前,营改增试点已覆盖“3+7”个行业,即交通运输业、邮政业、电信业3个大类行业和研发技术、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物流辅助、有形动产租赁、鉴证咨询、广播影视7个现代服务业。
在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改革试点工作平稳有序推进,基本实现了规范税制、减轻税负、促进发展、带动改革的预期目标。截至2015年底,累计实现减税6412亿元,其中,试点纳税人因税制转换减税3133亿元,原增值税纳税人因增加抵扣减税3279亿元。今年减税的总额将超过5000亿元。
营改增试点从制度上缓解了货物和服务税制不统一和重复征税的问题,贯通了服务业内部和二、三产业之间的抵扣链条,减轻了企业税负,激发了企业活力,促进了社会分工协作,有力地支持了服务业发展和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了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是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物流行业:营改增试点范围扩大等 篇6
长江证券
投资要点:1、营改增试点扩散促进三产发展。2、物流企业短期受益不明显,长期仍需观察。
事件评论:试点扩散,税改大方向坚定,西部地区时机未到。本次试点城市中,直辖市仅仅重庆落单,我们认为,本次试点未全国通行的难处有2点,第一是部分省市并未完成信息系统联网升级,第二,西部地区由于经济整体发达程度不足,试点之后由于进项不足税负上升压力较大。因此为本次试点未全国展开。未来营改增的步调必然是全国全面展开,营改增在根本上的目的是全面的促进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尤其是服务外包产业链。
企业直接受益不明显,产业链竞争力提升是核心。由于试点地区的企业难免会获得来自非试点企业的销售收入,试点中,交通运输企业依然可以执行过去享受的差额征收营业税政策。因为基础运输企业赋税较重,试点地区提供公共交通运输服务(包括轮客渡、公交客运、出租车)的纳税人,可以不按一般纳税人使用一般计税方式,而可以选择按照简易计税方法计算缴纳增值税,税负相对微降。此外,由于之前许多交运企业已经申请使用差额纳税,换转为增值税后税负相对上升。
一般纳税人税负增加与否于其自身业务毛利水平有关,融资租赁受益明显。一般而言由于营业税体现在利润表,而增值税体现在资产负债表,所以对一般企业而言,改征之后所得税税负应该是有所增加。
投资建议:短期增厚有限,长期潜力或现。建议关注公共交通运输业:改制征收后,主动税负调节能力改善。原有纳税试点企业包括:大众交通(600611)、锦江投资(600650)、强生控股(600662)、海博股份(600708)、申通地铁(600834)。本次试点范围扩大后新加入企业包括:宜昌交运(002627)。交通运输物流业:进项税自我调节,报价灵活度提升。建议关注相关个股:建发股份(600153)、象屿股份(600057)、飞力达(300240)、怡亚通(002183)、飞马国际(002210)、华鹏飞、中储股份(600787)、澳洋顺昌(002245)。
计算机:民生信息化获财政资金倾斜
民生证券
投资要点:1、政务信息化是确定性最高的细分领域。2、关注估值尚有上升空间公司。
在宏观经济不确定,企业盈利下滑的大背景下,我们认为以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为投资主体政务信息化是确定性最高的细分领域,其中民生信息化又是重中之重。民生信息化直接受益于民生投资。我们最为关注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信息化,是投资最为确定,资金保障最为充足,最先启动的领域。整个民生信息化还包括教育、保障房、文化传媒、民政等方面,由于启动较晚且缺少标的,给予一般关注。推荐的公司包括万达信息(区域医疗与社保信息化)、卫宁软件(医院信息化与区域医疗)、飞利信(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议关注东华软件(医院信息化)、银江股份(移动医疗)、易联众(社保卡发行)、东软集团(区域医疗与医院信息化、医疗社保、社保信息化)等。组合:万达、梅安森、数字政通、东华、用友、远光、恒生、航信。
虽然大盘近期回调明显,但我们发现计算机板块内部出现较大分化。部分业绩预期较高、中报业绩较好的公司估值上行至25x以上(如聚龙股份33x、美亚柏科37x等),我们认为可逐步加大对增长较为确定性公司、且估值回落至25x左右公司的关注。
建议继续关注业绩较为确定,且估值尚有上升空间的公司,如万达信息(26x)、梅安森(24x)。维持组合:万达信息、梅安森、数字政通、恒生电子、东华软件、用友软件、远光软件、航天信息。
稀土:资源整合面临发展机遇
东北证券
投资要点:1、福建确认厦门钨业整合省内稀土。2、南方稀土整合迈开实质性步伐。
《福建省加强稀土资源保护科学开发稀土资源行动方案(2012-2015年)》确认了厦钨作为福建稀土资源整合与开发的主体。《行动方案》明确:以厦钨为主体,按照福建省稀土资源开发管理机制,加快推进已建矿山的资源整合,并要求发挥厦钨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快稀土产业园建设。通过资产兼并重组和资源整合,2012 年底前完成以厦钨为核心的福建稀有稀土集团公司的组建。
《行动方案》为龙头企业创造广阔发展空间。《行动方案》目标是用两年时间,建立起规范有序的稀土资源开发秩序,遏制福建省稀土非法盗采行为;培育1 个产值超过200 亿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稀土龙头企业,力争创建1 个国家级稀土产业园(基地)。《准入条件》强化规模标准,并对稀土矿山、冶炼的生产工艺与装备、综合利用及能耗等方面都做了诸多规范。两个文件的出台,反映了我国稀土整合政策正落到实处。
《准入条件》正式出台,使稀土行业的生产经营与准入有了规范性的框架文件,行业整合将稳步推进。若准入条件得到切实推行,稀土行业的行业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达不到准入条件中规模、综合利用、工艺规范等要求的企业将退出稀土行业,稀土行业的产能也将因此得到压缩,规模大、工艺先进、技术与环保条件好的企业将获得更有利的竞争位置。
重点公司仍可关注。我们预计,随着南方稀土整合的推进和《准入条件》的推行,稀土行业的经营秩序正在逐步改善,行业结构正在变革。稀土行业的整合正在落到实处,因此,我们仍重点关注,厦门钨业、包钢稀土等行业龙头公司,维持厦门钨业推荐和包钢稀土谨慎推荐评级。
环保:关注“主力部队”和“潜力部队”
兴业证券
投资要点:1、从市场规模和竞争格局区分子行业重要性。2、从持续性、订单弹性、主题投资角度切分环保蛋糕。
投资如打仗用兵,要制定好作战方案并且要善于调兵遣将,需要根据形式的变化用灵活的策略应对之,才能立于长胜不败之地,而这一切的前提是要知己知彼;因此对于投资环保股,我们分析环保细分子行业的市场规模和竞争格局,并将其分为了主力部队、潜力部队。
主力部队——污水处理、除尘脱硝和生活垃圾处理:目前我国环保产业发展重点仍停留在传统领域的污染治理上,该领域作为环保投资的主力部队具有市场规模大、投资紧迫性急、技术壁垒低、竞争分散激烈的产业特点,并且投资落实的确定性最高。
潜力部队——再生资源、重金属治理、苦咸水治理和自来水升级:“十二五”期间,伴随传统治理领域建设高峰期逐渐退去,环保产业也将逐渐向新兴领域延伸,我们认为再生资源、重金属治理、苦咸水处理和自来水升级有望成为未来环保投入的重点,而这些潜在部队具有市场潜在规模大、市场化程度较高、具有较强技术壁垒的特点。
根据各细分子行业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和投资确定性入手区分行业内公司的不同。从持续成长角度看,并且对比海外环保产业的发展历程,中国的环保产业也必然会出现持续成长的环保巨头,此类企业具备底仓配置的价值,相关公司碧水源、津膜科技、九龙电力、盛运股份、格林美、东江环保、高能时代、聚光科技。从订单弹性角度看,受益于环保产业大发展,尤其是部分细分子行业短期内具备爆发式增长的潜力,导致相关企业短期内具备较高的订单和业绩弹性,相关公司万邦达、国电清新、永清环保、三维丝、桑德环境、维尔利、雪迪龙、中电环保、天立环保。从资金偏好以及主题投资的角度看,仍具有较高的主题投资价值,相关公司科林环保、开能环保、创业环保、中原环保和龙净环保。
“营改增”试点企业如何减轻税负 篇7
对于“营改增”试点范围内的纳税人支付给非试点范围内的纳税人的款项, 有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一种是试点范围内的纳税人可以按照财税[2011]111号文件附件1的规定将支付的金额按照7%的扣除率进行处理。另外一种办法就是依照财税[2011]111号文件附件2的规定, 直接扣除处理 (即差额纳税) 。
举例说明:“营改增”试点地区有一家物流企业A, “营改增”被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某月不含税营业额为80万元, 该月取得位于非试点地区以运输企业开具的公路内河货物运输业统一发票, 发票上注明的运费为40万元。
方案一:按照运费的7%计算进项扣除。
应纳增值税额=80×11%-40×7%=6 (万元)
方案二:根据“差额纳税法”计算应缴纳的增值税额。
应纳增值税额= (80-40) ×11%=4.4 (万元)
对比后, 可以看出方案二比方案一减轻税负1.6万元。因此, 应当选择方案二。
二、利用试点地区与非试点地区税收政策的差异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金融商品买卖等营业税若干免税政策的通知》 (财税[2009]111号) 规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单位和个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提供建筑业、文化体育业 (除播映) 劳务暂免征收营业税。根据《关于应税劳务使用增值税零税率和免税政策的通知》 (财税[2011]131号) 的规定, 试点地区的单位和个人提供“广告投放地在境外的广告服务”可免征增值税。综上所述, 试点地区和非试点地区的税收政策的差异为税收筹划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举例说明:2013年, 北京鲁班图文广告有限公司想要投资设立一家子公司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设立该子公司的主要目的是在境外提供广告宣传服务。对于子公司的设立地点有两个选择的方案。一是青海省西宁市 (非试点地区) ;而是湖北省武汉市 (试点地区) 。假设子公司的设立地点不会影响其正常的声场经营活动。预计每年能够从子公司获得2000万元的广告收入, 请分别计算不同设立地所对应的应纳税额。
方案一:设立地点为西宁。根据财税[2009]111号文件的规定, 该子公司在境外提供广告宣传服务所获得的2000万元的收入不属于免税的范围, 应缴纳如下税金:
应纳营业税=2000×5%=100 (万元)
应纳城市建设维护税及教育费附加=2000× (7%+3%) =200 (万元)
总的应纳税额=100+200=300 (万元)
方案二:设立地点为武汉。根据财税[2011]131号文件的规定, 该子公司在境外提供广告宣传服务所获得的2000万元的收入属于增值税的免税范围。
对比后, 可以看出方案二比方案一减轻税负300万元, 故方案二更可行。
三、分别核算法
试点纳税人兼有不同税率或者征收率的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或者应税服务的, 应当分别核算适用不同税率或征收率的销售额, 未分别核算销售额的, 按照以下方法适用税率或征收率:
第一, 兼有不同税率的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或者应税服务的, 从高适用税率。
第二, 兼有不同征收率的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或者应税服务的, 从高适用征收率。
第三, 兼有不同税率和征收率的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或者应税服务的, 从高适用税率。
举例说明:某试点地区一个娱乐营业场所 (KTV, 酒店类的) , 主营业务就是给客户提供劳务。同时该娱乐场所内附设一家商店, 为顾客提供啤酒、饮料、水果类、各种小吃等。假定, 2012年该娱乐场所取得服务业收入2000万元 (不含税) , 税率11%;经营商店取得收入200万元 (不含税) , 税率6%, 请计算该娱乐场所应缴纳的税款。
方案一:为分别核算两类收入。那么按照有关规定, 应当从高使用税率, 即采用11%的税率统一征税。
应纳增值税额= (2000+200) ×11%=242 (万元)
应纳城市建设维护税及教育费附加=242× (7%+3%) =24.2 (万元)
总的应纳税额=242+24.2=266.2 (万元)
方案二:该娱乐场所会计核算制度健全、完善, 分别核算两类收入。
应纳增值税额=2000×11%+200×6%=232 (万元)
应纳城市建设维护税及教育费附加=232× (7%+3%) =23.2 (万元)
总的应纳税额=232+23.2=255.2 (万元)
对比后可知, 方案二比方案一减轻税负11万元。因此, 健全、完善的会计核算制度, 分别核算不同类型的收入, 有助于帮助企业减轻税负。
四、转变经营模式法
财税[2011]111号文件规定:远洋运输的期租业务、航空运输的湿租业务征收增值税, 按照交通运输业征收, 税率为11%;远洋运输的光租业务、航空运输的干租业务, 属于有形动产经营性租赁, 增值税税率为17%。
举例说明:某航空运输企业为试点地区一般纳税人, 2013年1月将自己闲置的飞机承租给他人使用一个月, 取得租赁收入800万元, 未取得进项税发票。请核算租赁方式分别为干租、湿租下各自的应纳税额。
方案一:以干租的形式租赁。
应纳增值税=800×17%=136 (万元)
应纳城市建设维护税及教育税附加=136× (7%+3%) =13.6 (万元)
总的应纳税额=136+13.6=149.6 (万元)
方案二:以湿租的形式租赁。
应纳增值税=800×11%=88 (万元)
应纳城市建设维护税及教育税附加=88× (7%+3%) =8.8 (万元)
总的应纳税额=136+13.6=96.8 (万元)
对比后可知, 方案二比方案一的税负轻52.8万元。因此, 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 合理地、适当地选择经营方式也是一种能够帮助企业减轻税负的有效途径。
综合以上四个分析要点, 从事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的试点纳税人, 可以利用差额纳税、分割企业、健全的会计核算制度等有效途径, 为试点企业减轻税负。试点企业要想真正地享受到“营改增”带来的福利, 应当充分渗透国家政府关于“营改增”所实施的相关政策, 据此规划出适合本企业发展的纳税筹划方案。
摘要:随着“营改增”在全国范围内的逐步推广, “营改增”试点范围内的企业积极地响应国家的政策, 一方面, 试点企业遵照国家税法的规定依法纳税;另外, 试点企业又根据自身实际的情况合理地进行纳税筹划, 尽可能的减轻税负, 提高企业的盈利空间。
现行“营改增”试点存在的局限 篇8
1. 政策局限性分析
(1) 政策覆盖不全面。
2009年增值税转型改革之后, 增值税仍然存在征收范围过窄的问题, 只在工业、商业、进口及部分修配等行业或环节征收, 使大量其他行业存在重复征税。“营改增”在上海开始试点的初期, 范围不包括建筑业、邮电通信业、销售不动产、金融保险业, 以及餐饮娱乐等服务业, 增值税还没有覆盖到其他劳务、不动产、无形资产等, 对投资仍然存在重复征税。2013年8月起, “营改增”扩容, 广播影视服务等行业被涵盖到试点范围中, 但仍有部分行业未全面纳入, 改革效应受到制约。以无锡市为例, 2013年1~6月涉及“营改增”试点行业的营业税仅占总量的不足10%, 这意味着大部分营业税行业仍未纳入增值税范围, 上下游重负征税情况依然突出。
(2) 局部试点导致地区差异较大。
至2012年底, “营改增”试点由上海分批扩大至北京、江苏等10个省、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尽管试点地区涉及的绝大部分纳税人税负将普遍下降, 但对毗邻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将会带来暂时性的负面影响。从宏观角度看, 区域试点也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全面、平衡发展。此外, 特殊政策加剧了不公平, 比如是上海“营改增”政策中对注册在洋山保税港内试点纳税人提供的国内货物运输、仓储和装卸搬运服务实行增值税即征即返的政策, 不但使原来独有的营业税免税政策得以延续, 而且接受服务方可以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 实际优惠力度更大, 与其他特殊监管区域内的货运仓储企业、物流企业相比, 形成了很大优势, 对周边地区如苏州太仓港和工业园区、昆山等综合保税区的竞争力构成了不利局面。
(3) 交通运输业税负增加明显。
“营改增”试点后, 必然会影响相关企业的税收成本, 不同企业由于成本结构不同、发展时期不同等, 税负会出现有升有降的情况。根据无锡市国税局抽样测算结果, 交通运输行业增值税平均税负从原来营业税的2.98%上升到3.35%, 上升幅度约12.42%。
从上海、江苏等地实施的情况看, 交通运输业税负上升幅度较大, 部分企业上升一倍以上。税负上升的主要原因, 一是税率设置偏高。实际执行的税率11%本身高于按照营业税税负测算的税率。二是运输工具进项税抵扣比例较低。由于交通运输行业大量存在车辆挂靠、承包的现象, 企业自行购置运输工具固定资产的比重较低, 造成固定资产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机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三是路桥费、人力成本比重高但无法抵扣。交通运输企业的路桥费、保险费、人力成本等占总成本的40%以上, 而这些成本目前均无法抵扣增值税。四是燃油、修理费等进项税额抵扣不充分。交通运输企业的燃油、修理费等可抵扣增值税的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本身不足40%, 而且由于种种原因, 并非全部能够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凭证, 更加加重了增值税负担。
目前上海对部分试点后税负提高的企业实施财政补偿, 该过渡办法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改革顺利进行。但是, “营改增”改革的本意是减轻税负, 财政补贴违背初衷, 而且操作繁琐, 人为增加政府部门与纳税人双方工作量, 同时财政补贴往往会造成部分纳税人利用进项抵扣人为调节税款, 容易产生税收风险。
(4) 部分过渡性政策有待完善。
为了保证税改的顺利实施和税制的衔接, 目前试点方案中保持营业税优惠政策的连续性, 对大部分营业税免税政策, 在改征增值税后继续执行。这一方面使增值税免税项目过多, 增加了日常管理的难度;另一方面, 免税政策又使增值税抵扣链条断裂, 使部分与制造业密切相关的服务业 (如技术服务、合同能源管理等) 的购买方不能充分抵扣, 影响了改革效应。此外, 规定试点地区的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兼有应税服务的, 试点初期的增值税留抵税额不得从应税服务的销项税额中抵扣, 很大程度上抑制了老企业业务转型、开展多元化经营的动力, 不利于服务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5) 政策设计复杂带来新的税收遵从风险。
“营改增”在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的同时, 也对原来的增值税管理制度进行了较多的改变和突破, 由此带来一系列新的纳税遵从风险。如:应税服务小规模纳税人年销售额标准提高至500万元, 并且判断时将货物劳务销售额和应税服务销售额分离, 给希望逃避认定的混业经营纳税人留下了制度漏洞;税率档次增多, 并且相关行业 (如交通运输和物流辅助) 税率悬殊, 认为划分不仅增加税收征管工作难度, 也不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 (如现代物流一体化运作) 的需要;试点纳税人在非试点地区经营活动缴纳的营业税允许在计算增值税时抵扣, 也增加了税收征管复杂程度和潜在征税风险。此外, 部分行业 (如交通运输业) 中存在的大量中、小经营户, 原本财务核算不健全、税法遵从度低, “营改增”试点阶段可能出现利用税率差异、差额征税规定及地区政策差异等来虚开发票、骗取抵扣、逃避纳税等问题。
2. 征管局限性分析
(1) “营改增”收入占增值税收入的比重低。
截止2003年6月末, 无锡市“营改增”纳税人征管户数占增值税纳税人的比例14.86%, “营改增”收入占增值税收入的比重仅为3.72%, 这一比重远远低于全省5.22%的平均水平, 位居全省倒数第二位。作为现代服务业较为发达的无锡, “营改增”收入占比明显偏低。
(2) “营改增”征管质量不高。
一是收入增长水平大大低于户数增长。与2003年1月份相比, 截止2003年6月末, 无锡市“营改增”征管户数增长40.29%, 而“营改增”收入同比下降20.89%, 在征管户数猛增的同时, 税收始终保持低速增长甚至一度下降, 剔除2003年1月份年末因素外, 2003年6月末收入也仅比2月份收入增长1%。新增户数中小规模企业比例过高成为制约因素之一。二是零申报比例过高。从纳税人申报情况看, 截止2003年7月末, 无锡市19265户“营改增”试点纳税人中有11578户连续7个月应税服务销售额零申报, 零申报率高达59.17%。分行业来看, 研发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零申报率达50%以上。尽管2003年上半年, 各地通过营改增漏征漏管户清理, 清理了漏征漏管户2819户, 但新增户数并未形成有效税源。
(3) 现代服务业税收贡献度偏低
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是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重中之重, 但从2003年1-6月份的税收数据上反映, 无锡市现代服务税收贡献度明显偏低。至2003年6月末, 现代服务业以86.55%的纳税人贡献了73.43%的“营改增”税收, 在“营改增”总收入中的占比在13个省辖市中排位第四, 落后于南京、苏州、连云港。
服务业营改增试点小议 篇9
【关键词】“营改增”;地方财政收入
自今年5月1日全面实施“营改增”以来,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均纳入试点,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增值税也纳入抵扣范围。本文围绕“营改增”试点可能对地方财政收入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测算分析。
一、相关政策解读
1.税制改革
本次“营改增”试点主要内容是“双扩”。一是扩大试点行业范围。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纳入试点范围,现行营业税纳税人全部改征增值税,实现全覆盖。二是将不动产纳入抵扣范围。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可抵扣,形成更加完整的增值税抵扣链条。
2.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
4月29日,国务院制定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后调整中央与地方增值税收入划分的过渡方案,方案自5月1日起执行,过渡期暂定2—3年。其内容包括:
(1)以2014年为基数核定中央返还和地方上缴基数。
(2)所有行业企业缴纳增值税均纳入中央地方共享范围。
(3)中央分享增值税50%。
(4)地方按税收缴纳地分享增值税50%。
(5)中央上划收入通过税收返还方式给地方,确保地方既有财力不变。
(6)中央集中的收入增量通过均衡性转移支付分配给地方,主要用于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支持力度。
现行国内增值税25%归地方,改革后50%归地方;现行营业税及改征增值税100%归地方,改革后50%归地方。因此,按国内增值税、现行营业税及改征增值税的原地方留成部分计算,增值税与营业税及改征增值税之比大于1:2时(即增值税占比大于34%),地方分享收入大于改革前,反之则比重越小,地方分享收入越少。
二、“营改增”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
山东省L县版图面积950平方公里,总人口78万, 2015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6亿元,其中税收收入12.32亿元。
1.收入划分过渡方案对L县财政收入影响
从L县税收收入结构看,增值税、营业税是主体税种。按2015年收入数据测算,两税实现收入56772万元(地方留成部分,下同),占税收收入比重46.07%,其中国内增值税收入17805万元,占两税收入合计31.36%,营业税及改征增值税收入38967万元,占两税收入合计68.64%。
由于L县税收构成中“营改增”收入比重较大,改革后分享收入减少,在不考虑改革减负效应情况下,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较调整前减少1895万元,其中税收减少1794万元。
2.改革政策对L县财政收入综合影响
根据“营改增”减税预估,结合收入划分过渡方案,现按2015年数据进行综合测算:
(1)改革对原增值税纳税人影响难以预估,如新增服务行业、不动产的进项抵扣等减税因素,新增纳税人索取增值税专用发票带来销项增加等增税因素,增值税及原改征增值税暂按改革前数据;
(2)营业税减收金额5769万元,附加税费减收750万元;
(3)在考虑减税因素基础上,结合收入过渡方案,按增值税乘以2,改征增值税、营业税乘以50%测算。
按2015年决算数据测算,“营改增”后L县财政收入减收5312万元。由于未考虑其他减税因素,估计财政收入实际减收规模还要更大。
三、做好全面实行“营改增”试点工作的几点建议
1.积极宣传,引导社会舆论氛围。“营改增”试点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应制订完善的宣传工作方案,对试点纳税人做好政策宣传、业务培训和“点对点”的操作辅导工作,聚焦热点、难点问题,发挥传统、网络媒体进行宣传报道,为全面实施“营改增”试点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强化领导,建立部门间协调机制。财政部门应强化“营改增”测算分析,同时加强国地税密切配合,扎实开展纳税人信息核查,强化税收征管,确保财税收入保持在合理区间。
3.因地制宜,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营改增”后总体税收规模出现下降,特别是服务业较为发达、“营改增”比重较大的县市,税收规模降幅更大。建议上级财政有的放矢地加大税收返还力度,把对地方财政减收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服务业营改增试点小议】推荐阅读:
“营改增”现代服务业06-01
“营改增”服务行业09-07
营改增税负与服务业07-29
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小议09-23
服务业标准化试点07-25
国家级服务业标准试点08-30
文化馆2017年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总结05-19
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工作总结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