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危险因素(精选7篇)
死亡危险因素 篇1
摘要:目的 分析骨科手术后肺栓塞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5年9月在医院治疗骨科手术后肺栓塞患者88例的临床资料, 将其分为死亡组16例与存活组72例。观察2组患者心电图特征并对患者的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8例患者中, 死亡组患者16例 (18.18%) , 明显低于存活组的72例 (81.82%) ;2组患者会产生各种并发症, 其中2组患者在呼吸困难、胸部疼痛、心悸、咳血以及发热所占的比重相差不大,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2组患者的昏厥和低血压,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骨科手术后肺栓塞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对缓解患者病情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骨科手术,肺栓塞,并发症情况,危险因素
肺栓塞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 从而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 临床症状可以表现为从无症状到患者突然死亡, 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呼吸困难和胸痛, 但大部分肺栓塞的临床症状并不典型[1]。该病的漏诊率、误诊率以及病死率均相对较高, 所以对骨科手术后肺栓塞死亡的危险因素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笔者选择我院治疗的88 例骨科手术后肺栓塞患者, 分析其骨科手术后肺栓塞死亡的危险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2008 年1 月- 2015 年9 月在我院治疗的骨科手术后肺栓塞患者88 例, 其中男50 例, 女38 例, 年龄38 ~70 ( 52. 2 ± 4. 5) 岁。将其分为死亡组16 例与存活组72 例。死亡组男10 例, 女6 例, 年龄40 ~ 68 ( 54. 4 ± 3. 6) 岁; 存活组男40 例, 女32 例, 年龄38 ~ 70 ( 52. 6 ± 3. 8) 岁。2 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对所选88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 观察患者心电图特征并记录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 3 评价指标观察患者的心电图并对患者的并发症状况进行统计包括: 呼吸困难、胸部疼痛、心悸、咯血、昏厥、低血压以及发热的情况; 其中低血压的判断标准为低压< 60mm Hg或者高压< 90mm Hg[2]。
1. 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9. 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 s表示, 组间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 ( % ) 表示, 组间采用 χ2检验。P <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死亡组超声心电图检查呈肺动脉高压患者8 例 ( 50. 00% ) , 右心室运动障碍7 例 ( 43. 75% ) , 2 者均明显高于存活组的23. 61% 和16. 67% ( χ2= 4. 48 和 χ2= 5. 67) ; 同时死亡组的动脉血氧分压为 ( 53. 43 ± 34. 72) mm Hg明显低于存活组的 ( 66. 03 ± 14. 05) mm Hg ( t = 2. 2598) 。其中3 组数据差异性明显, 均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2 组患者并发症中呼吸困难、胸部疼痛、心悸、咯血以及发热患者,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昏厥和低血压的并发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见表1。
3 讨论
根据有关资料可知, 骨科手术前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 同时必须把握手术的最佳时机[3]。骨科手术后会引发肺栓塞及导致相关并发症的产生, 防止肺栓塞应注意: 手术前操作要轻柔, 避免损伤到血管内皮; 术后尽早活动以防止血流瘀滞等[4]。临床统计发现, 肺栓塞包括肺血栓栓塞、脂肪栓塞、羊水栓塞以及空气栓塞等, 有20% 的肺栓塞是发生在手术之前[5]。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均无特异性, 这要求我们外科医师在临床工作中要十分注意手术后肺栓塞的发生, 对存在手术后肺栓塞危险因素的患者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6]。同时更应该加强对骨科老年患者的保护, 由于老年人的身体状况等原因导致其在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也相当高, 对老年人骨科手术后肺栓塞死亡的危险因素研究更是十分必要的[7]。
由上述结果可知, 死亡组超声心电图检查呈肺动脉高压与右心室运动障碍者均高于存活组; 死亡组的动脉血氧分压明显低于存活组 ( P < 0. 05) 。2 组患者均会产生各种并发症, 除昏厥和低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其他并发症均无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 骨科手术后肺栓塞患者会产生相应的并发症, 其中包括: 呼吸困难、胸部疼痛、心悸、咯血等, 骨科手术后肺栓塞死亡患者在昏厥和低血压的并发症中所占比重较大, 明显高于在存活患者中所占的比例, 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在手术前要根据患者的实际身体状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对患者抵抗手术的耐受能力做综合评价; 手术中要动作轻柔, 避免对患者血管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术后对患者的身体体征做定期检查, 对患者所出现的异常情况要及时治疗, 避免由于自身疏忽而使患者的病情增重。总之, 骨科手术后肺栓塞死亡的危险因素研究对缓解患者病情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姚长海, 侯树勋, 文仲光, 等.骨科手术后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3, 11 (1) :31-34.
[2]张运剑, 赵宁, 夏国光, 等.骨科手术后肺栓塞死亡的危险因素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0, 42 (6) :708-712.
[3]余志才, 王利.跟骨骨折临床研究进展[J].当代医学, 2013, 19 (14) 9:11-13.
[4]刘春萍, 罗继征, 常占平, 陆慰萱, 张运剑.外科手术及内科介入术后肺栓塞50例分析[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05, 4 (10) :32-34.
[5]杨韧, 王强, 冯勇, 林越, 等.外科手术后肺栓塞13例诊治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1, 31 (2) :144-146.
[6]张骏, 孙文兵.手术后肺栓塞研究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电子版) , 2013, 7 (6) :2611-2614.
[7]肖镭.老年患者骨科手术并发症相关风险因素分析[J].当代医学, 2013, 19 (24) :94-95.
上消化道穿孔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1年4月~2010年4月间在我院治疗的上消化道患者共226例。其中,男153例(67.7%),女73例(32.3%),男女之比为2.1∶1;年龄13~85岁(45.3±12.6);住院时间6~98 d(9.6±8.7)。
1.2 手术情况
226例患者,45例保守治疗。另181例手术治疗,其中行穿孔修补术115例(含胃癌穿孔修补5例),胃大部切除术48例(其中毕I式16例,毕II式32例),急诊行胃癌根治术18例(其中远端胃切除10例,近端胃切除5例,全胃切除3例)。手术时间40.0~210.0 min(95.4±27.6);手术失血量50.0~700.0 m L(127.8±44.3)。
1.3 病理诊断
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或胃镜病理证实。226例中,十二指肠溃疡球部穿孔142例(62.8%),胃溃疡穿孔61例(27.0%),胃癌穿孔23例(10.2%),穿孔合并出血16例(7.1%)。
1.4 数据收集及统计处理
设计表格对226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表格主要内容包括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手术情况、合并症、并发症及病理诊断。参照文献标准对相关因素进行分组。数据的统计处理由SPSS 13.0统计软件完成。单变量分析选用卡方检验。以P<0.10为引入变量标准,对相关变量进行编码,然后采用逻辑回归进行多变量分析,保留在逻辑回归模型中的因素确定为有意义的独立危险因素。
2 结果
2.1 并发症及病死率
226例患者中,67例(29.6%)出现各种并发症共125例次(表1);死亡26例,病死率为11.5%。死亡原因:15例感染性休克、4例呼吸心跳骤停、2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2例出血性休克、2例肾功能衰竭及1例脑出血。
注:含穿孔并出血16例,应激性溃疡6例,吻合口出血3例,不明原因3例。
注:27例上消化道出血,5例腹腔出血,1例上消化道出血并腹腔出血。
2.2 统计学分析
单变量分析表明年龄、脑血管病后遗症、糖尿病、发病时间及入院白蛋白水平5个因素的P值<0.10(表2)。对其进行逻辑回归分析后,年龄、脑血管病后遗症及入院白蛋白3个变量进入回归模型(表3)。死亡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年龄≥70岁、合并脑血管病后遗症及入院白蛋白<30 g/L。预测方程:P=1/[1+e-(-3.536+2.170年龄+1.516脑血管病后遗症+1.193白蛋白)]。根据方程可预测某患者死亡的可能性:如果P>0.50认为可能发生,如果P<0.50则认为不可能发生。
3 讨论
文献报道上消化道穿孔发生率各不相同,国内尚缺乏大宗资料报道。STRAUBE等[1]复习相关文献表明,1997年至2008年上消化道穿孔及出血患者死亡率为7.4%(3 682/49 760)。而ROBSON等[2]总结283例上消化道穿孔手术患者的资料表明死亡率高达15.5%。本组以住院期间死亡病例为纳入标准,226例患者的死亡率为11.5%。多变量分析表明:年龄、脑血管疾病后遗症及入院时的白蛋白是死亡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该组资料表明:70岁以上患者的死亡率高达31.0%,发生死亡的危险性是70岁以下患者的8.8倍。老年患者发生上消化道穿孔,往往症状不典型,体征不明显,容易延误诊断甚至误诊;老年患者的营养状态差,身体抵抗力及免疫力下降;脏器功能差,脏器代偿能力明显降低;对手术耐受力差;同时老年患者全并有多种病患,一旦发生上消化道穿孔及继发性腹膜炎,容易加重原发病导致死亡。OKUBO等[3]的一组资料表明,80岁以上患者发生弥漫性腹膜炎后的死亡率为28.0%,是独立的危险因素。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老年患者人数日益增多,有必要针对老年患者设立相关专业,以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及病死率。
该组中合并脑血管疾病后遗症患者的死亡率高达28.1%,发生死亡的危险性是其它患者的4.6倍。合并脑血管疾病后遗症的患者绝大多数为老年人,具有更差的生理状态,耐受疾病及手术的能力更差。由于存在躯体感觉及运动障碍,患者对疼痛不敏感,腹肌紧张等体征不明显;如果存在语言障碍,主诉往往不明确;患者不能及时就诊,不易做出正确的诊断,也给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造成困难。同时,长期卧床及活动不便也增加了术前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机会。此外,合并脑血管疾病后遗症的患者大多数长期口服阿斯匹林,有资料表明[1,4],NSAID药物能够增加上消化道溃疡的发生及穿孔后死亡率。由于本组中相关资料不完整,没有将其纳入考查因素。
入院时白蛋白过低往往提示患者长期营养缺乏或患有慢性疾病,表明其对疾病及手术的耐受力差,一旦患病就有可能造成重要脏器功能失代偿,故其成为上消化道穿孔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也就不难理解。该组有29例入院时白蛋白<30 g/L,死亡7例(死亡率24.1%),而197例入院时白蛋白≥30 g/L,死亡19例(死亡率9.6%),<30 g/L者的死亡风险是≥30 g/L者的3.3倍。因此,对于此类患者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充足的肠内外营养补充,改善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状态,维持白蛋白在正常水平,有助于降低患者的死亡风险。
综上所述,上消化道穿孔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在临床工作中,对于7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合并有脑血管疾病后遗症者及低蛋白血症者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早期正确的诊断和及时合适的治疗,降低此类患者的死亡风险,才能降低上消化道穿孔患者总的病死率。
参考文献
[1]STRAUBE S,TRAMER MR,MOORE RA,et al.Mortality with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and perforation:effects of timeand NSAID use[J].BMC Gastroenterol,2009,5(9):41.
[2]ROBSON AJ,RICHARDS JM,OHLY N,et al.The effect ofsurgical subspecialization on outcomes in peptic ulcer diseasecomplicated by perforation and bleeding[J].World J Surg,2008,32(7):1456-1461.
[3]OKUBO R,YAJIMA K,SAKAI Y,et al.Short-and long-termoutcomes of surgery for diffuse peritonitis in patients 80 years ofage and older[J].Surg Today,2008,38(5):413-419.
死亡危险因素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胸腹联合创伤患者460例。其中,男316例,女144例。伤道方向从腹至胸117例,从胸至腹343例。伤后4 h入院者348例。入院时呼吸急促156例,休克242例,胸痛124例,腹腔积液56例,腹痛92例,血尿12例,腹膜刺激征阳性52例。失血量250~7 600 mL,中位失血量1 882 mL。X线检查示胸腔积液122例,伤侧血气胸88例,其中双侧12例,左侧62例,右侧14例。患者行剖腹术128例,剖胸术268例,剖腹+剖胸术64例。受伤原因:车祸伤310例,刀刺伤92例,高空坠落伤12例,枪击伤、坍塌伤、挤压伤等其他受伤类型46例。156例患者有胸腹部位以外合并伤口,其中颌面部位损伤31例,颅脑损伤27例,脊柱损伤13例,颈部损伤11例,四肢损伤56例,骨盆损伤29例。按照患者死亡与否将其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存活组患者382例,死亡组患者78例,病死率为16.9%。
1.2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各项生命体征、既往病史、术前术后用药情况、术后并发症等因素与其是否死亡的关系。
1.3 判断指标
脑、肺、肾功能障碍的判断参考1995年Marshall提出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评分标准[2];胃肠功能障碍和凝血参考1995年中国危重病医学会制订的诊断标准[2];循环功能障碍的判断按照休克的标准[3];伤情评定按照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4]和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5]。
注:1 mm Hg=0.133 kPa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进行统计分析,既往慢性病史与患者死亡的关系、主要并发症的发生与患者死亡的关系采用χ2检验。危险因素研究采用多元逐步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以患者死亡与否作为应变量,自变量为各影响因素。规定引入水平为0.05,剔除水平为0.10,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既往慢性病史与患者死亡的关系
死亡组患者中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糖尿病的死亡率显著高于存活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主要并发症的发生与患者死亡的关系
除应激性溃疡外,死亡组患者在抢救过程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syndrome,ARDS)等各项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存活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患者死亡危险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多因素分析赋值表见表3。高龄、伤后长时间未就诊、ISS评分高、APACHEⅡ评分高、机械通气时间长、呼吸功能障碍、循环功能障碍、肾功能障碍是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见表4。
3 讨论
急诊CTI患者多见于青壮年男性,以刀刺伤为主[6]。CTI患者因为休克、创伤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并发症的发生往往较重、较早、较多,且往往序贯发生[7]。本研究中除应激性溃疡外,死亡组患者在抢救过程中各项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存活组。孔令文等[8]对老年胸伤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高龄和并发症的发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既往研究发现,老年MODS患者的年龄越高,病死率就越高。高龄患者基础疾病的发生率高于年轻患者,创伤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亦随之增高,病死率也明显提高。因此,在临床急救工作中对高龄患者应予以重点关注。
APACHEⅡ评分是评价创伤患者死亡的主要指标,被广泛应用于急诊危重患者的病情评估。有研究者对CTI患者的回顾性研究发现,ISS评分≤30分者无死亡病例出现。本研究在患者入院24 h内采集相关数据,并行APACHEⅡ评分和ISS评分。研究发现,APACHEⅡ评分和ISS评分是CTI死亡患者的危险因素,APACHEⅡ评分和ISS评分愈大,患者死亡的可能性就愈高。
胸腹联合创伤患者大多伤势严重,在严重患者的抢救过程中,必须开放气道以保证通气。本研究中机械通气时间超过7 d的患者死亡的危险性是机械通气时间不足7 d患者的2.788倍。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可能和长时间机械通气导致的并发症如气压伤和脓毒症有关。
CTI伤情复杂,一般情况下是多个器官之间互相影响,不断加剧。CTI常伴有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患者可因肺挫伤、胸廓损伤、血气胸等因素导致呼吸运动受限,进而发展为ARDS;胸腹腔内脏损伤、心脏压塞等原因导致循环功能障碍。多因素分析发现,呼吸、循环、肾功能障碍均是影响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也显示死亡组患者中心、肝、肾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存活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器官功能障碍是患者死亡的病理生理基础。值得注意的是肝功能障碍未能进入最终的回归模型,虽然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可能与本研究中肝功能衰竭患者只有4例,例数太少有关。要具体明确肝功能衰竭对CTI患者的影响还需进行进一步的大样本前瞻性研究。伤后1 h是急救的黄金时间。本研究中,伤后4 h以后入院急救者死亡的危险性是伤后4 h以内入院患者的3.462倍。既往研究显示加强院前急救工作可以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有效地院前急救方式能够明显改善患者预后。有研究者研究发现,无基础疾病者发生器官功能障碍的危险性要明显小于有基础疾病者。本研究中存活组患者的慢性病发病率明显小于死亡组患者,但是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是否患有慢性病并未成为CTI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考虑这可能是因为慢性疾病患者大多高龄,慢性病对患者死亡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年龄这一混杂因素起作用。
综上所述,针对影响CTI患者死亡的各项影响因素,在临床急救工作中应采取相应措施,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存活率。
摘要:目的 分析急诊胸腹联合伤(CTI)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为提高CTI患者的存活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60例急诊CTI患者,按照其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78例)和存活组(382例),分析影响CTI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多因素分析发现,高龄(OR=1.839,95%CI=1.121~3.879)、伤后长时间未就诊(OR=3.462,95%CI=1.982~7.833)、ISS评分高(OR=1.912,95%CI=1.112~6.545)、APACHEⅡ评分高(OR=1.293,95%CI=1.011~3.982)、机械通气时间长(OR=2.788,95%CI=1.653~6.542)、呼吸功能障碍(OR=2.434,95%CI=1.422~5.435)、循环功能障碍(OR=1.453,95%CI=1.211~3.877)、肾功能障碍(OR=2.546,95%CI=1.674~11.879)是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在临床急救工作中应采取相应措施,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存活率。
关键词:胸腹联合创伤,死亡,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1]Asensio JA,Arroyo H,Veloz W,et al.Penetrating thoracoabdominalinjuries:on going dilemma-wIlich cavity and when[J].World J Surg,2002,26(5):539-543.
[2]王彦,王宝恩,张淑文.感染相关的器官衰竭评分和多器官功能障碍评分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预后判断的比较[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5,7(2):1-4.
[3]王今达,于宝恩.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病情分期诊断及严重程度评分标准[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5,8(7):346-347.
[4]Baker SP,O Neill BB,Haddon WJ,et al.The injury severity:a methodfor describing patients with multiple injuries and evaluating emergencycare[J].J Trauma,1974,14(13):187-196.
[5]Hurr H,Hawley HB,Czachor JS,et al.APACHEⅡand ISS scores aspredictor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 in trauma patients[J].AmericanJournal of Infection Control,1999,27(2):79-83.
[6]邢怀华,徐刚,李雪芹,等.23例穿透性胸腹联合伤的救治[J].中华创伤杂志,2008,24(5):354.
[7]王正国.多发伤的救治[J].中华创伤杂志,2004,20(1):1-3.
死亡危险因素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组118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 其中男87例, 女31例, 年龄在43~87岁之间, 平均年龄 (56.5±9.2) 岁。全部患者均符合《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中的相关标准, 且通过MRI亦或者是CT予以诊断, 同时将由于外伤性原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而引起的缺血、出血患者予以排除。其中, 2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 34例脑梗死, 57例为脑出血;患者精神意识状态:意识障碍67例, 无意识障碍51例。
1.2 方法
对118例患者的住院病历进行分析, 对死亡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意识障碍以及感染部位等情况, 与医院感染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1.3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医院感染的诊断依据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2]的标准;将医院感染病例的调查结果记录在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上。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医院感染和基础疾病之间的关系
在该组118例急性脑血管病死亡患者中, 有31例出现了医院感染, 占26.27%, 基础病为脑出血15例 (26.31%) , 脑梗死11例 (32.35%) , 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 (18.52%) 。
2.2 无意识障碍和意识障碍患者的感染率分析
118例患者中出现医院感染, 意识障碍为24例 (35.82%) ;无意识障碍为7例 (13.72%) 。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住院时间与医院感染之间的关系
在该组由于医院感染而死亡的患者中, 住院时间最短为3 d, 最长为241 d, 平均时间为 (18.7±5.2) d;其中, 有18例患者在10d以内 (包括10 d) 出现医院感染, 占58.06%, 9例在11~20 d出现医院感染, 占29.03%, 4例大于20 d出现医院感染, 占12.90%。表明脑血管病患者大部分是在住院2~20 d内发生医院感染。
2.4 年龄与医院感染之间的关系
在31例由于医院感染而死亡的患者中, 年龄在20~87岁之间;其中, 5例患者的年龄低于50岁, 11例年龄在50~60岁;15例年龄在60岁以上, 表明年龄在60岁以上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比其他年龄段的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5 医院感染部位情况分析
19例为下呼吸道 (61.29%) , 8例为上呼吸道 (25.81%) , 3例为肠道 (9.68%) , 1例为泌尿道 (3.23%) 。
3 讨论
3.1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与死亡率
在该组118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 有31例发生医院感染, 其发生率为26.27%, 同时和胡桂芬等报道中的医院感染发生率27.29%较为接近[3]。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在病例的选择上, 将病情比较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排除有一定的关系。在本组由于医院感染而死亡的患者人数较多, 这说明医院感染有极大的危害性, 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预后极为不利。
3.2 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3.2.1 住院时间和医院感染之间的关系
患有急性脑血管病的患者, 其住院时间越长, 那么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就越大。在本组研究中, 年龄在60岁以上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48.39%, 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的发生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住院时间长, 那么患者受到的各种感染与侵入性治疗的机遇就越大。
3.2.2 年龄和医院感染之间的关系
有关研究指出, 伴随着年龄的增长, 老年人的免疫功能也将随之降低[4]。在有关文献报道中提出, 伴随着年龄的增加, 外周血淋巴细胞的绝对数将随之下降, 其中绝对数最高的年龄段为20~29岁, 而绝对数最低的年龄段为50~59岁[5]。另外, 在年龄增加的同时, 血Ig A以及Ig G等的免疫球蛋白含量也将减少。另外, 老年人的基础疾病将逐渐变多, 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自身的免疫功能与反应性, 进而致使早期医院感染不易被察觉[6]。在该次研究中, 将60岁以上、50~60岁以及50岁以上作为3组, 并对其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进行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2.3 脑血管病类型、意识状态和医院感染之间的关系
在该次研究中, 脑出血患者和意识障碍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与脑梗死或无意识障碍的患者相比, 明显较高。这种情况和脑血管病类型的总体病情有一定的关系, 脑梗死的病情相对较轻[7];意识障碍的患者由于吞咽障碍、咳嗽反射消失或者是较弱, 进而难以将呼吸道分泌物排出, 而食物反流或者是呕吐物是引发医院感染的因素之一[8]。
综上所述,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存在相对较高的医院感染发生率, 并且感染患者的死亡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 而脑血管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主要为住院时间较长、高龄、意识障碍、脑出血以及感染部位等。
参考文献
[1]邓敏.急性脑血管病死亡病例医院感染临床分析[J].中国康复, 2012, 19 (2) :92-93, 9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试行)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10-12.
[3]李琳.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J].临床急诊杂志, 2011, 2 (3) :110-111.
[4]田晶.急性脑血管病引发SIRS/MODS患者CD14 mRNA的表达[J].中国临床研究, 2012, 25 (12) :1163-1165.
[5]胡桂芬, 费益君.656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医院感染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 5 (17) :803.
[6]蔡红燕.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中年急性脑血管病及血管硬化相关性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 2012, 32 (11) :1026-1028.
[7]吴艳杰.急性脑血管病并发急性肾损伤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1, 15 (4) :688-690.
死亡危险因素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2月-2012年9月间在我院急诊室抢救及急诊室抢救后转至其他科室后24h内死亡180例成年患者, 所有患者均有完整病例或登记, 排除死亡的“三无”人员。本组180例患者年龄分布为18~91岁, 平均年龄为56.5岁, 男性年龄18~85岁, 男性平均年龄 (52.6±17.6) 岁, 女性年龄18~91岁, 女性平均年龄 (61.3±15.6) 岁, 其数值远远小于我国人均寿命;本组180例患者中男113例, 女67例, 男女比为1.69:1, 死亡男性患者显著多于女性患者 (P<0.05) ;60岁以下患者120例, 其中男性81例, 女性39例, 两者存在显著差异 (P<0.05) ;60岁以上患者60例, 其中男性32例, 女性28例, 两者不存在显著差异 (P>0.05) 。
1.2 分析方法
对我院急诊室抢救及急诊室抢救后转至其他科室后24 h内死亡180例成年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对其性别、年龄、急诊就诊至死亡的时间、死亡疾病的种类等进行统计、分析、总结。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计量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组间数据采用χ2检验, 差异在P<0.05时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急诊成年24h内死亡患者存活时间t分布
本组180例患者中, 到达急诊室时已无心跳及呼吸并且双侧瞳孔散大固定的29例, 在我院急诊室抢救治疗及急诊室抢救后转至其他科室后24h内死亡患者151例;其中送达<0.5h和0.5h
2.2 急诊成年24h内死亡患者死亡病谱分布
本组180例患者中, 因创伤死亡患者103例, 因非创伤死亡77例, 因创伤死亡患者例数与非创伤死亡患者例数相比较存在显著差异 (P<0.05) , 创伤死亡是导致本组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创伤死亡患者中, 男性73例, 女性30例, 年龄18~60岁患者75例, 大于60岁患者27例, 其中交通伤67例、坠落伤15例、钝锐器伤12例、其他伤9例。因创伤死亡男性患者显著多于女性患者, 两者存在显著差异 (P<0.05) 。因创伤死亡以年龄18~60岁患者为主, 与60岁以上因创伤死亡患者例数相比存在显著差异 (P<0.05) 。非创伤死亡患者中, 男性40例, 女性37例, 年龄18~60岁患者35例, 大于60岁患者33例, 其中脑血管疾病27例, 心血管疾病15例, 各种中毒12例;其他疾病11例, 原因不明者12例。
3 讨论
通过对本组180例在我院急诊室抢救及急诊室抢救后转至其他科室后24h内死亡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看以看出, 因创伤死亡是导致急诊成年死亡的主要原因, 该原因导致死亡病例数占总数的57.2%。而交通伤占到创伤的65%, 是造成因创伤死亡的主要原因。交通伤会导致颅脑损伤严重, 全身骨折, 内脏挫裂伤, 血管破裂大出血等多发病, 并且我国机动车总量不断上升, 交通事故频发, 这些原因都导致交通伤成为造成急诊患者因创伤死亡的主要因素[2,3,4]。另外青壮年是工农业生产的主力军, 因此受到创伤等几率较高, 本组结果显示18~60岁青壮年男性是因创伤死亡的主要人群, 占到41.3%。休克及ARDS是造成严重创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对于创伤急诊患者, 应尽早判断其是否存在休克的可能性, 积极处理出血并补液扩容, 维持患者血压稳定, 做好应对休克措施。对ARDS患者采用气管插管, 呼吸机辅助呼吸, 保持呼吸道通畅, 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
非创伤死亡患者中, 因脑血管和心血管死亡占到总数的, 思想健康教育是减少此类患者的有效方法。结果显示, 送达<0.5 h和0.5 h
参考文献
[1]李旭忠, 崔广清, 丁兴进, 等.综合ICU患者死亡相关因素分析[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 31 (1) :99-100.
[2]郑国寿, 白祥军, 唐朝晖, 等.多发伤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创伤杂志, 2008, 24 (2) :100-102.
[3]胡仁德, 宋华强, 但勇.急诊成年危重病患者24h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 2012, 19 (22) :454-455.
死亡危险因素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4月~2013年4月经我院急诊抢救无效的危重病患156例, 年龄均大于14岁, 均于入院后24h内死亡。排除“三无人员”。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 用Excel表格收集患者资料, 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 (性别、年龄、基础疾病) 、急诊就诊至死亡时间、死亡疾病分布等资料, 并进行分析、归纳及统计。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分布
156例患者中, 男97例, 女59例, 男女比例为1.64:1, 男性多于女性, 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患者年龄14~92 (56.27±12.84) 岁, 其中, 男性年龄14~85 (52.74±11.03) 岁, 女性年龄14~92 (56.25±16.88) 岁。将患者按年龄分为两个层次, 其中青壮年死亡率明显高于老年, 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死亡疾病分布
156例死亡患者中因创伤死亡89例, 占57.05%, 其中排在第一位的为交通伤其中交通伤, 其次为坠落伤、钝锐器伤及其他伤;因非创伤死亡67例, 占42.95%, 其中排在前三位的为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及各种中毒。见表2。
2.3 器官功能障碍分布
器官功能障碍包括:呼吸功能障碍、循环功能障碍、肝功能障碍、肾功能障碍、脑功能障碍、凝血障碍、酸碱电解质紊乱、胃肠功能障碍。器官功能障碍发生≥3个时, 死亡例数明显升高, 见表3。
2.4 存活时间分布
到达急诊抢救室时已无心跳、呼吸, 双侧瞳孔散大固定的不可逆死亡患者24例, 经抢救前半个小时内死亡率72例, 死亡率最高, 后随着抢救时间的延长, 死亡率逐渐下降。见表4。
3 讨论
大多数急诊危重病患者发病急、病情重、进展迅速, 病死率极高[2]。急诊医学在提高抢救成功率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急诊水平的高低与急诊危重患者的死亡率关系密切[3]。临床抢救时不仅需要对症抢救, 还要根据病因进行对应干预, 掌握死亡危险因素, 降低病死率[4], 研究急诊危重患者的死亡因素可了解危重患者的死亡原因和规律, 有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和临床预后。
本研究结果显示, 男性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中国家庭中, 男性一般充当顶梁柱角色, 担当了更多的社会责任, 更多的参与社会活动, 对自己的关注度相对较低, 这也是造成这种结果的重要原因[5]。所以在急诊, 男性死亡的风险较女性高。此外, 其中青壮年死亡率为66.67%, 明显高于老年的33.33%, 由此提示急诊临床应对该年龄段危重患者加强重视, 留意其病情进展, 及时开展治疗。
近年来随着各种车辆的大量增加, 交通事故发生率明显上升。本研究显示, 创伤为急诊死亡的首要原因, 其中又以交通伤为主。交通伤常致骨盆骨折大出血、重型颅脑损伤、血管破裂及内脏挫裂伤等多发伤[6]。休克和ARDS为创伤最常见的致死原因为体表或内脏破裂出血均可导致失血性休克, 早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休克, 及时处理活动性出血, 积极补液扩容, 维持血压稳定。保证重要器官的血流灌注, 对降低患者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呼吸、循环、肝肾功能障碍是急危重病患者死亡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为急诊危重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部分患者有的就诊时就已发展到MODS急诊抢救中应积极地加强干预[7]。急诊危重患者起病急、病情复杂、变化快、短时间内死亡率高, 本研究中, 经抢救前半个小时内死亡率72例, 死亡率最高, 后随着抢救时间的延长, 死亡率逐渐下降, 故抓住抢救生命的黄金时间极为重要。因此急诊科医务人员需从配备和技术建设上提高对抢救时间的重视, 配备一支专职医护人员队伍, 精通各种危重患者的抢救技术, 熟练掌握心电监护、除颤仪、呼吸机、呼吸监护、气管插管、洗胃机、深等的使用, 从而提高危重患者救治成功率。
综上, 掌握危重病患者急诊抢救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及时有效的干预, 提高创伤处理效率, 提高急诊抢救技术, 降低患者病死率。
参考文献
[1]周利平, 邓跃林, 唐朝喜, 等.APACHEⅡ评分引入MODS评分系统对急诊内科危重病患者顶后的预测价值[J].中困现代医学杂志, 2004, 14 (9) :116-118.
[2]朱浩刚, 陈剑平.重症监护病房急诊抢救危重病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分析[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2, 33 (3) :293-295.
[3]朱子青.10年间急诊死亡病例变化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 2008, 35 (9) :1749-1751.
[4]李斌, 胡善友.危重病患者心肌损伤的临床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8, 12 (7) :59-61.
[5]Pontet J, Contreras P, Curbeio A, et al.Heart rate variabiiity as eariy marker of muitipi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in septic patients[J].Crit Care, 2003, 18 (8) :156-163.
[6]赵芳林.谈危重病人抢救时防范医疗纠纷的几个环节[J].当代医学, 2010, 16 (25) :70-71.
死亡危险因素 篇7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 2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神经外科经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68例, 病例资料完整, 有发病两个月以内的记录。高血压颅内出血均经CT或MRI证实, 排除脑外伤、脑细胞瘤、血管畸形等原因造成的出血。
1.2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 制定统一表格, 收集患者资料, 包括预后情况、年龄、性别、入院时出血量、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 、首次抽吸量、术后血压控制、并发症、手术时机等。按患者结局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 探讨这些暴露因素与术后死亡的关系。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比较死亡和存活患者之间暴露因素的差异, 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0.0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死亡与存活患者间暴露因素的比较 (表1)
死亡58例 (34.5%) , 存活110例 (65.5%) 。死亡组年龄>70岁、入院时GCS≤7分、首次抽吸量>60ml、术后血压控制>180mm Hg、有并发症和手术时机>24小时所占比率均高于存活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性别与入院时出血量两组接近,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术后死亡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赋值 (表2) 将单因素χ2检验结果中有统计学差异的暴露因素作为自变量X, 预后作为因变量Y, 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
2.3术后死亡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表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年龄>70岁、首次抽吸量>60ml、术后血压控制>180mm Hg、手术时机>24小时、有并发症和入院时GCS≤7分是术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3讨论
早期血肿清除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关键, 但该病病情凶险、进展迅速, 术后再出血发生率高, 导致相当一部分患者出现死亡。
年龄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显示年龄因素发生死亡的OR为1.658, 表明高龄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李传友[2]的研究显示, >70岁人群的术后死亡风险为1.325, 支持本研究结论。这主要与年龄大、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多种器官功能衰退甚至衰竭有关。
并发症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显示并发症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OR值在所有因素中最大, 为1.951。微创穿刺治疗后常出现的并发症有肺部感染、尿潴留、尿路感染、应激性溃疡、下肢静脉血栓和再出血、中枢性衰竭等, 常导致患者出现意识障碍、重要器官功能衰退, 而不可避免的导致死亡。
术后血压控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显示术后血压控制>180m m Hg (为重度高血压范畴) , 死亡的OR为1.9 35。一般认为, 术后血压的急剧增加, 可导致脑血流瞬间增多, 血压的波动性可能造成再出血的发生。长期高血压使脑动脉呈玻璃样变性, 形成了微小动脉瘤, 血压的波动性可使微小动脉瘤破裂, 使血肿范围扩大[3]。
入院时GCS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显示入院时的GCS≤7分, 术后死亡的风险大大增加, OR为1.882, 表明患者的昏迷程度与死亡密切相关。宋朝彦等[4]的研究显示, 患者昏迷程度与死亡密切相关, 昏迷程度越高, 死亡率越高, 与本文结果一致。
首次抽吸量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显示首次抽吸量>60ml的患者死亡的OR为1.8 72。赵宪林等[5]研究显示, 首次抽吸量≤60%的死亡率为6.2%, 而首次抽吸量>60%的死亡率为17.5%, 差异显著, 与本文结果一致。
手术时机与预后的关系:目前一般主张在发病后6小时内行血肿清除术, 因为该时间段内受损的脑组织可以可逆性修复, 解除了血肿的压迫, 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本结果显示, 死亡患者中24小时内进行手术的患者比重增加, 这一结果支持在发病后6小时内行血肿清除术的观点。
综上所述, 年龄>70岁、首次抽吸量>60ml、术后血压控制>180mm Hg、发病>24小时后手术、有并发症和入院时GCS≤7分是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穿刺术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必须针对这些因素改善治疗方案, 提高护理质量, 以降低术后死亡的发生风险。
摘要:目的 探讨微创穿刺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经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68例, 将死亡的58例设为死亡组, 存活的110例设为存活组, 比较两组年龄、性别、入院时出血量、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 、首次抽吸量、术后血压控制、并发症和手术时机, 然后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年龄>70岁、首次抽吸量>60ml、术后血压控制>180mm Hg、手术时机>24小时、有并发症和入院时GCS≤7分是术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龄、首次抽吸量>60ml、术后血压过高、手术时机过迟、有并发症和入院时GCS偏低都是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穿刺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 必须针对这些因素改善治疗方案、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危险因素,分析
参考文献
[1]张高健, 刘金龙, 揭家广.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血肿清除术与传统开颅去血肿手术的疗效比较[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 18 (3) :113.
[2]李传友.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0 (13) :43.
[3]蒋文荣.211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分析[J].海南医学, 2014, 25 (23) :3521.
[4]宋朝彦, 谢东, 董晓辉, 等.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死亡相关因素分析[J].医学研究与教育, 2014, 31 (2)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