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为本

2024-09-17

精神为本(共12篇)

精神为本 篇1

一、以人为本的图书馆

以人为本是贯穿于人的世界的一个根本原则, 人本身就是人的世界的根本、主体、中心。自图书馆诞生之日起, 图书馆事业就与人的发展和人类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 它始终关注的焦点是人类文化的保存、传播和延续, 是人类自身的发展和进步, 这其中所贯穿的就是图书馆所固有的人文精神。图书馆人对文化和事业的不懈追求和奋斗, 这是图书馆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 “人”始终是图书馆存在和发展的动力与支点。

1、以书为本

我国图书馆的管理思路长期以来不是以人为本, 而是以书为本, 馆藏图书数量仍是衡量图书馆业绩的首要标准。片面追求馆藏的大而全, 致使藏书数量大量增加书库容量书满为患, 而真正有价值, 流通频率高的书刊廖若星辰, 读者仍然抱怨借不到想看的书。

丰富的文献资源确是每个图书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但拥有读者, 不断拓宽读者群体, 高质量、有水平、全方位、深层次地为读者服务, 为读者提供有益的知识帮助, 才是推动和提高图书馆事业兴旺发达的原动力。陈燮君先生曾提出:现代图书馆管理思路应该是“人——书——人”即以读者和工作人员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其核心是围绕读者, 重点是要研究读者, 方便读者和尊重读者。

2、以技术为本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正在改变着图书馆的方方面面, 一些地区把建设数字化图书馆作为发展目标, 走网络化、信息化之路无疑是实现历史性跨越的正确选择, 但如果在观念意识上片面强调技术的决定作用, 而忽视图书馆人文环境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忽视读者最基本的借阅服务, 那么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图书馆发展的深远问题, 而且还可能适得其反, 背离发展初衷。图书馆工作应强调人文精神, 重视人文环境的构建, 提倡人文关怀, 也就是说要对读者自身存在和发展中所遇到的文化知识需求和精神心理问题给予关注、探索、指点和解答。

二、“以人为本”人文精神的重塑

每个图书馆的恰当定位、管理思路和发展规划要从长期形成的传统的“以书为本”和一味的“技术为本”的理念, 结合各馆的实际升华为“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并付诸于行动, 确实会产生某些“阵痛”。这需要决策者和管理者首先跳出认识上的“误区”, 克服工作上的“盲点”, 需要具有科学的、创新实践的魄力和勇气。

1、以德治馆, 激励馆员积极心态

图书馆是古今中外人类劳动与智慧的集合地, 一个熟练的馆员, 科学地运用行体艺术, 给读者一个清晰、整洁、美观、便于行动的阅览环境和空间, 无形中能激发和提升读者的阅读激情和兴趣, 提高阅读质量。而语言艺术是图书馆工作中一道爱的风景线, 任何带有负面影响的语言方式, 都会给你的积极心态带来消极的影响, 馆员必须在长期的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修养, 完善语言的亲和力, 根除吹毛求疵, 含讽带讥, 冷言冷语的语言方式。真诚的劳动, 赋予亲切、温和的语言, 是图书馆工作的完美体现。

2、彻底开架, 让馆藏接近读者

彻底开架, 让馆藏接近读者, 在开放的空间, 放足够多的好书, 供读者随时阅读, 省却借阅手续的烦琐, 避免开放时间的限制, 是图书馆的理想状态。在开放的图书馆里, 允许读者自由地在书海中漫游。图书馆的阅读不仅仅是一种功利, 也是图书馆服务的人本内涵。以客体适应主体的需求, 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基本法则。图书馆可以开展导读, 让读者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提高品味。期许每个到图书馆的读者, 经由图书馆各个交织穿透的空间, 找到自己心爱的图书, 退隐到心灵的角落, 沉浸在求知的喜悦里。使图书馆的成为一个读者想一去再去的地方。

3、研究读者, 满足读者需求

以往有一种习惯思路, 认为了解读者、研究读者就是统计出读者的类型、数量, 调查读者喜欢什么书, 需要什么书。事实上, 研究读者应该是一项长期而又系统的工作, 要靠平时细致入微地调查, 深入地研究, 长期地积累。要研究读者需求的综合性、多变性。读者的需求是多样化的, 不仅需要文献, 也需要某个具体的事实和数据;既有学习提高的需求, 也有消遣娱乐的需求, 而且这些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 热点的转化, 个性化的体现而变化, 这就需要我们应变对路的采购重点 (指在馆藏原则的前提下) , 跟踪服务过程, 及时收集反馈信息, 加强与读者间的联系和沟通, 让读者参与到图书馆建设中来。还可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交往特性来实现。如, 在馆网站上开展问卷调查, 设立留言簿和电子信箱, 虚拟读者社区等等。研究读者必然要研究读者的阅读行为, 阅读兴趣, 但这并不意味着采购文献时仅为了投大众读者之好而偏重于某些消遣读物, 而应通过书评、推荐等方式积极引导以提高读者的阅读品位, 帮助读者提高驾驭文献的能力, 最终使读者知识更新与馆藏文献更新同步进行。

图书馆是知识的海洋, 图书馆人文氛围、平等自由开放的理念、人性化的服务, 让读者在获得知识营养的同时, 使疲惫的身心获得自由和解放。只有以人为本, 具有人文精神的图书馆, 才能吸引读者, 关爱读者、方便读者、造福读者, 常驻读者心中的美好形象。

摘要:本文类比以人为本理念在图书馆的体现, 结合图书馆实际, 探索了在为读者服务过程中, 如何重塑以人为本的图书馆人文精神。

关键词:以人为本,人文精神图书馆

参考文献

[1]邱丽红、陈宇旸:《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体制的变革》, 《江西图书馆学刊》, 2007, (01) 。

[2]盛小平:《新世纪国内图书馆管理研究进展》,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5, (03) 。

精神为本 篇2

2.不要小看自己,人有无限可能。

3.市场是海,企业是船,质量是帆,人是舵手。

4.观念身先,技巧神显,持之以恒,芝麻开门。

5.时不我待,努力举绩,一鼓作气,挑战佳绩。

6.成功者绝不放弃,放弃者绝不成功。

7.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理由。

8.风起云涌,人人出动,翻箱倒柜,拜访积极。

9.恒—持之以恒,精益求精。

10.专业代理,优势尽显,素质提升,你能我能。

11.理想—企业理想是奋斗的目标和力量的源泉。

12.支持—企业发展需要从根本上给予员工坚定支持。

13.本—不昧己心,名生为本。

14.提高售后服务质量,提升客户满意程度。

坚持以人为本 弘扬人文精神 篇3

摘 要:提出图书馆坚持以人为本、弘扬人文精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结合实例具体阐述了图书馆如何从读者和图书馆员两方面实施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09)05-0118-03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这是全世界诺贝尔奖得主1988年巴黎会议的议题。孔子,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是在天人合一基础上“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孔子的人本精神不仅在把人当作人看,尊重人格,而且注重如何做人,怎样做人,关怀人的内在道德修养。

鉴于“人本”思想在我国所具有的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作为中华文明的传承人,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在各个领域将其发扬光大。公共图书馆作为先进科学技术与深厚人文积淀的结合体,是向社会公众提供图书阅读、传播知识、提供信息服务的公益性机构。她的服务对象是社会公众,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因而更应高举以人为本的旗帜,永远将公众精神至上视为图书馆的根本准则。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制订的《公共图书馆宣言》中明确指出:“公共图书馆应当随时都可让人到馆,它的大门应当向社会上一切成员自由地、平等地开放,而不管他们的种族、肤色、国籍、年龄、性别、宗教、语言、地位或教育程度。”

1995年12月,美国图书馆协会发表了《美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十二条宣言》,其中强调:“图书馆是改变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基地……图书馆应不论贫富等级,向社会所有的人平等地提供资料;图书馆尊重个人价值。图书馆要向每一个人、每一种思维方式大开方便之门……图书馆激励每一个人……”

日本于1996年发表的《关于公共图书馆管理的十二条建议》中也鲜明地指出:“取消利用限制;藏书体系要反映读者的需求;平等地对待每一个读者;尊重每一个读者……”

随着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正从以书刊借阅为主体的信息服务走向以信息交流为主体的知识服务。在图书馆的发展进程中,以人为本应成为贯穿其始终的一条主线。人文属性是图书馆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弘扬人文精神是图书馆理论与实践必须体现的基本理论与根本使命。人始终是图书馆存在和发展的动力和支点。我国图书馆界要贯彻与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必须更加重视和践行人文关怀。内涵丰富的图书馆人文精神不仅

要倡导对读者的关怀,也要注重对图书馆员的关怀。

1 对读者实施人文关怀

1931年,印度著名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发表了图书馆学著作《图书馆学五定律》,即:“书是为了用的;每个读者有其书;每本书有其读者;节省读者的时间;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这五定律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思想,生动地阐释了图书馆人文关怀的重要性。的确,图书馆的存在是为了满足读者对知识、信息的客观需求,读者是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所以,图书馆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实践以人为本,使读者切实感受到图书馆的人文关怀。

1.1 “人性化设计”——图书馆建筑及设施设备

随着人文理念的传播,图书馆愈发注重在馆舍建筑设计和设施设备中融入人性化的元素。人文关怀已成为现代图书馆建筑的主旋律。这主要体现在建筑所在的自然环境、建筑外观、馆内功能设计和空间及平面布局、室内色彩和装饰、植物的绿化与美化、文化设施设备等诸多方面。首先,新馆选址要注重与自然环境的结合。良好的外部环境可以营造出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休闲审美空间,有益于读者的身心健康。其次,建筑外观应兼备使用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并向生态型建筑靠拢。室内布局要从方便读者、科学发挥图书馆功能角度出发,有机组织、合理分区。植物的绿化与美化已成为体现图书馆人文内涵和文化底蕴的一种重要方式,也要加以重视。提高建筑的智能化,提供多功能厅、报告厅、展厅、影视厅等各类文化设施。采用无障碍环境设计,为弱势群体提供方便。在家具设备的选用上尽量考虑不同读者群体的需求。图书馆应通过建筑及设施设备的人性化设计突出她独有的安静、亲和、神圣的人文环境,为读者打造舒适温馨的阅读和活动空间,提高读者利用图书馆的兴趣和效率,使读者感受到“家”的温暖。国家图书馆二期暨国家数字图书馆于2008年9月9日正式开馆,二期新馆建筑风格注重简约和现代。室内布局以开放式阅览空间、开放的图书自由索取为主要功能特性,设有宽敞的阅览区、安静的研究区、高雅的学术区、多彩的艺术区、温馨的休闲区以及现代化的展览区和培训区,布局合理舒适,充分彰显了对读者的人文关怀。

1.2 “满足需求 适时引导”——馆藏文献

以人为本不应只停留在读者服务的表面形式上,而应渗透到图书馆的所有业务环节中。文献采访是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基础,在这个最基础的环节中就要考虑到人本精神。“满足需求,适时引导”是图书馆为读者采选文献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一方面,根据读者不断变化的需求调整采访政策,及时满足用户快速顺利获取馆藏的需要,有效缓解读者日益增长的信息知识需求与图书馆的信息知识提供能力相对落后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也要担负起引导读者的责任。知识具有文献内容和思想内容两种形态,作为知识殿堂和信息传播中心的图书馆,应将这两种知识形态丰富地展示出来。如果一味满足读者的文献信息需要,忽略思想指引和他们的心灵需求,则会削弱图书馆的知识传播和教育职能,降低图书馆的品味。信息加工和处理也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要从使读者感到简便和实用的角度出发,而不是过分地追求专业需要。

1.3 “完善 改进 创新”——传统服务与创新服务

图书馆的人文关怀最显著的体现是在对读者提供的直接服务上。为了广泛弘扬人文精神,各图书馆在服务模式上展开了大量的思考和探索,目前的做法主要有两种,一是以完善和改进为手段,优化传统服务,一是通过不断创新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

1.3.1 优化基础服务

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给图书馆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社会前进了,人的需求丰富了,但以人为本是图书馆不变的追求。固守旧有的服务模式已无法满足读者的需求,为此,各个图书馆都向传统服务模式发起挑战。图书馆的基础服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得到优化:规范服务行为;延长服务时间;实行大开放的借阅格局,缩短读者和资源之间的距离;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实现服务的多样化;减免部分收费项目;加强图书馆网络化建设……。2006年深圳图书馆新馆开馆后,取消了上网计时费、借书证工本费等传统收费项目,2008年春节,国家图书馆和北京市各公共图书馆取消了读者卡工本费等费用。2007年以来,浙江省嘉兴市着力构建以“政府主导、多级投入、集中管理、资源共享”为主要特点的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模式。这种以市县级图书馆为中心,乡镇分馆为纽带,以村(社区)图书流动站和图书流动车为基础的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被业界誉为“嘉兴模式”。 这些举措给读者带来极大的方便,有效扩展了受众群体,实现了公平、均等的图书馆服务,为公众开辟了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新渠道。充分发挥了图书馆通过各种优质服务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和尊重知识的风气,从而提高全民素质的功能。

1.3.2 以创新拓展服务

长期以来,图书馆担负着保存文化、终身教育、休闲娱乐等多种职能,服务模式从文献服务向知识服务转变,这种转变把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个性化服务摆到了极其重要的位置。诚然,传统的服务方式已无法满足图书馆发展的需要,只有不断开发创新思维、拓展服务领域,才能促成图书馆服务职能的日益强大。

图书馆开展创新服务要具有前瞻性和可行性,要从实际出发,勇于打破传统的束缚。当今社会信息需求发展日趋个性化,图书馆应依据不同的读者及读者不同时期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服务。如信息咨询服务、培训服务、文化展览、讲座、报告会等活动在图书馆界异彩纷呈。新加坡国家图书馆1998年开始举办“书苑之夜”系列活动,这一活动利用图书馆宽敞的庭院,邀请作家、艺术家举行讲座、表演、座谈,吸引了众多文学艺术爱好者。配合这些活动,他们向出席者介绍相关的书籍,以此再推动阅读的风气和人们艺术品味的提高,使图书馆成为文化交流的枢纽及文人墨客欢聚畅谈的场所。上海图书馆的“上图讲座”、首都图书馆的“首图讲坛”等已逐渐培育成文化服务品牌。

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文化的崛起给图书馆服务带来了新的机遇。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的集散地,应牢牢把握社会文化发展方向,以科学精神为指导,利用现代技术为读者提供一个架构科学合理、使用简明方便、速递海量信息、准确网络导航的网络资源平台,创造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环境。同时这个网络应与图书馆的活动紧密结合,为读者成功搭建一个从网上到网下的立体服务空间。

2 对图书馆员的关怀和管理上充分体现以人为本

图书馆员是图书馆系统得以运行的最基本因素,是连接馆藏与读者的纽带,是图书馆充分发挥其社会职能的主体,是图书馆理念、工作和服务的实践者。图书馆之所以能够存在和发展,依靠的是图书馆员对文化和事业的不懈追求和奋斗。阮冈纳赞在阐述第一定律时就明确指出:“最终决定一个图书馆的成败毁誉的是它的工作人员。”图书馆有责任向社会提供优质服务,同时也有责任谋求馆员自身的发展。要使人文关怀在图书馆的实际工作中得到真正落实,就必须奠基于对图书馆员的真切关怀。所以,对图书馆员采用以人为本的管理是图书馆工作的基础。

首先要予以馆员充分的尊重和理解。要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为其解决实际问题,解除后顾之忧。使他们感受到关怀,能主动自觉地工作。建立健全合理的用人机制,公平对待每一个馆员。大力提倡民主精神和创新意识,为馆员建立伸展自如的空间,多交流,多听取馆员的心声,积极采纳合理化建议,培养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造最佳的工作效率,为馆员自身价值的实现创造机会和条件,图书馆的业务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也会随之大大提高。

其次要为馆员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和学习氛围。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网络文化迅速崛起。新的文化环境对图书馆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要倡导学习型组织的文化氛围,努力创造各种培训和学习交流的机会,通过持续学习、知识创造与分享,不断改善馆员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业务技能。同时要鼓励馆员开展学术研究,通过科研项目的研究,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发挥他们的潜在才能,使图书馆成为培育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提升馆员研究水平和自身素质的沃土。同时,他们的研究成果又被应用在图书馆的建设中,推动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从而实现了组织和个人共同发展的双赢。

图书馆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我们应该认识到,图书馆的发展水平与它所在的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文化水平相适应。目前在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外的公共图书馆乃至香港中央图书馆都实现了图书馆大门向社会一切成员自由平等开放,无论任何人,如果只为阅览则可随意出入而无需办理任何证件。我们国内的公共图书馆实现了讲座、展览、报告会等活动对公众免费自由开放,但借书还需交付押金,不是我们的人文关怀意识不够,而是我国公民的整体素质偏低的事实为实现我们良好的愿望设置了重重障碍。虽然不文明现象在我们身边仍旧比比皆是,但从不文明到文明是一个漫长的转变过程,公共图书馆在这个进程里将通过各种活动努力发挥其文化传播和终身教育职能,引导公众最终走向文明。

21世纪倡导人文精神,让我们通过人文关怀的普照赋予图书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使图书馆这个有机体处于不断的生长之中。

参考文献:

[1] 阮冈纳赞.图书馆学五定律[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

[2] 吴建中.战略思考——图书馆管理的10个热门话题[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

[3] 吴建中.21世纪图书馆新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

[4] 王世伟.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图书馆管理体系[J].图书馆杂志,1999,(4).

[5] 康延兴,李恩科,徐锋.对图书馆人文精神的理性思考[J].图书与情报,2004,(4).

[6] 田清娥.论图书馆的人文精神[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7] 梁爱民.弘扬图书馆人文精神为读者做好服务[J].山东纺织经济,2005,(2).

[8] 李文芳.试论现代图书馆的人文精神[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3).

职业教育应以工匠精神培育为本 篇4

1 工匠精神的内核

工匠精神不是指具体的技能或方法,而是指一种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价值观,其核心是对产品精益求精的信仰和良好的敬业精神。互动百科认为:“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工匠会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追求极致和完美,在专业上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专注、敬业、专业、坚持等都是工匠精神的特质。因此,真正的“工匠精神”应该是专业精神、职业态度的统一。而这是当前我国所缺乏的东西。

2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在工匠精神培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职业教育是对人的技能和素质的全面培养,只有树立立德树人的标准,才能真正将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职业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也具有独特的内涵和灵魂,而重视工匠精神的培育,以工匠精神为本,就是将职业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的途径,也才能培养出德艺双馨的技能人才,并提升职业教育的人文价值和思想内容。

我们提工匠精神,就会自然地想到瑞士的手表、德国的机械,正是由于这些国家对工匠精神的坚守,才创造了众多名牌和名企。在德国,除了众所周知的宝马、奔驰、奥迪和西门子等品牌外,尚有众多“术业有专攻”的中小企业,他们立足本职,在细分市场的产品上通过不断积累和创新,从而成为市场上的领头羊。

尽管我国古代有鲁班等类似的工匠,并创造出一些历史奇迹。但在当前,我国大多数企业为了追求速度和规模,重视产品生产的数量和成本,而对质量重视不足,工匠精神的衰落就在所难免。工匠精神的衰落,也影响到职业院校的办学理念,甚至对学生的就业观和价值观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企业必须明确在当前产能过剩的经济形势下,不能再依靠过去产能不足时的生产方式,单纯依靠速度和规模取胜,应该像德国、日本等企业一样,致力于打造百年老店,营造培育工匠精神的环境,主动担负起育人的责任。一些企业在招聘过程中提出了“有才有德提拔重用,有才无德慎重使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的原则,这也充分说明了德在企业招聘和使用员工中的重要性。因此,在企业和员工都只有短期目标的前提下,企业短命的现象就成为了必然。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大型企业平均寿命只有7到8年,而中小型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5年。而日本企业寿命超过200年以上的企业有3000多家,德国有800多家,而我国有150年历史的企业仅有6家。职业院校要正确把握传技和育人的关系,重视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态度的教育培育,尤其要加强对学生工匠精神的教育和培养,从而使学生的技术和个人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成为德艺双馨的人才。加强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应当成为职业院校教学的指导思想,也应该成为教学改革的方向。

3 职业教育培养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育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科技部部长万钢认为,工匠精神的培育要从职业教育抓起。

国际上德国和日本能在高端制造业中长期领先,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职业教育中十分重视学生的工匠精神。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可以说,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既顺应了国际制造业发展的趋势,也有利于适应国内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同时也有利于保障学生未来职业长远发展的要求。

首先,我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需要工匠精神。目前,“中国制造”成为国外粗制滥造的标签,其根本原因就是制造企业缺乏工匠精神,进而导致不少消费者到日本抢购马桶盖、水壶,到香港等地争抢奶粉。事实上,120多年前的德国产品进入英国,同样被贴上了德国制造的标签,作为假冒伪劣产品区别于英国产品。日本数十年前的制造业同样是假冒伪劣成风,导致消费者维权组织在报纸上进行曝光相关企业。尔后,德国和日本企业开始重视产品质量,重视工匠精神,打造企业品牌,从而确立了在国际制造业的地位。我国制造业占GDP的三分之一,占据出口总额的90%,我国要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必须弘扬工匠精神,这也是世界工业4.0的必然要求。

其次,工匠精神是企业发展的需要。德国和日本企业重视工匠精神,对产品精益求精,重视品牌质量,因而使得企业在国际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以说,工匠精神是企业在竞争中立于潮头的利器,也是企业获得基业长青的法宝。需要说明的是,工匠精神作为企业的价值观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我国企业过度追求99.99%的质量会导致成本上升而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那么工匠精神就会被放弃。因此,要把工匠精神与企业经营战略协调运作,才能使企业质量、品牌和效益得到较好的协调发展。

最后,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需要。目前一些职业院校领导把学校看作技术工人的流水生产线,重视提高学生的技术技能,忽视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忽视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目前职业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无法满足市场需要,但工匠精神的缺乏至关重要。因此,重视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应该成为职业教育的新导向,以工匠精神培育学生,也成为学生成才的市场需要。

4 工匠精神的培育策略和途径

爱尔兰诗人叶芝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燃起一把火。高职院校领导应在充分认识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基础上,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从多方面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为学生点燃敬业精神的火种。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培育:

(1)从职业教育培育目标看,将工匠精神纳入职业道德教育之中。职业院校要着眼于职业教育的内在规律要求,完善职业精神的职业道德教育,正确认识工匠精神对于职业道德的内涵,充分理解工匠精神对于学生职业发展的价值和意义,积极改革职业教育的内容,为加强职业教育的改革提供指导,加强学生对工匠精神的引导,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态度,提高职业技能。国务院从2015年起设立了“职业教育活动周”,以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等战略的实施,更需要大批工匠人才。职业院校应抛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培养体制,建立以学生为本位的教学体系,以学生的就业和企业的岗位需求为目标,培养既具有较强职业技能又具备良好职业精神的高素质学生,提升培养质量,让教育回归到教育本身。事实上,工匠精神的培养,是全新教学理念的挑战。

(2)将工匠精神纳入专业教育教学中。专业教育是培养工匠精神的主阵地,职业院校将工匠精神渗透到具体的专业教育中,使学生认识到工匠精神的作用,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水平。工匠精神在专业教育中,可以结合具体的行业和专业特点,分析本专业所需要的职业精神,并纳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考核中,从而使学生在专业教育中逐渐形成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职业素质。

(3)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心传身授”教学涵养工匠精神。在理论教学中教师讲授职业精神的重要性,难以让学生形成亲身体会。而在实践教学中,学生通过具体实践能体会到工匠精神的价值和意义,并逐渐作为自身的职业追求。在实践教学中“心传”是内在精神的熏陶,对于受教育者来说,需要不断学习领悟和体会。而“身授”则是师生共同参与实践,躬身力行有利于营造工匠精神的体悟氛围,从而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西方的学徒制度就是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提高技术能力和水平,逐渐形成严谨专注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4)通过打造校园文化熏陶工匠精神。通过开展演讲比赛、展览等活动营造校园文化,从而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拓展其知识面,有助于职业精神的养成。并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传播工匠精神,学生通过参观和实习等走出去和请企业专家进校园上课的方式,发挥本校优秀毕业生的榜样力量,通过优秀毕业生的真实案例引导学生爱岗敬业,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工匠精神的职业素质在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使工匠精神得以更好的弘扬和传播。

5 结论

美国作家亚力克认为,工匠精神是一种信仰,是一个国家生生不息的源泉。我国要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需要有一大批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和优秀职业技能的工匠。要重塑工匠精神,职业院校要走出忽视职业素质教育的误区,从职业教育目标、专业教育和实践教育入手,营造校园文化,通过企业和职业院校联动,以工匠精神的培育为本,积极传播和弘扬工匠精神,让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的土地上开花结果,才能真正使我国的制造业在工业4.0的世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摘要: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和职业精神。文章针对工匠精神在我国职业教育中存在缺失的问题,提出了工匠精神培育的策略和途径,职业院校要走出忽视职业素质教育的误区,从职业教育目标、专业教育和实践教育入手,通过企业和职业院校联动,弘扬工匠精神,才能使我国制造业在工业4.0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职业教育,工匠精神,职业素质

参考文献

[1]吴寒.做产品需要工匠精神[J].创业家,2015(5):108-111.

[2]杨佩昌.德国的竞争力来自何处[J].领导文萃,2013(8):95-97.

[3]薛栋.论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价值意蕴[J].职教论坛,2013(34):94-96.

[4]周德文.中国梦呼唤工匠精神[J].民主,2014(9):58-59.

精神为本 篇5

企业的“企”,上人下止,没有人,企业怎么进步,怎么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将人的因素放在首位,探讨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据统计,导致员工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不足的主要原因有:观念不成熟,制度不健全,激励不到位,分配不合理,待遇不公平,领导不重视,岗位不适合,前景不明朗等;我认为,只有真正解决人的问题,以人为本,才能较好的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精神。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价值观,端正用人观念。

企业的发展进步需要人、财、物等资源,而人力资源是处于首位的,也是能持续开发的资源,应改变过去那种视人力为成本的错误观点,而应将人力看作是企业的资本,科学的开发这种具有创造性的资源,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因此,企业必须信赖和尊重员工,使其乐意工作,在工作中找到成就感、自尊感和自我实现等高层次需求的激励,进一步实现他们的进取心、创造性和人生价值。特别强调的是,“以人为本”不能是企业挂在口边的一句空话,而应下工夫真正落到实处,要把“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真正体现在企业的各项制度、日常工作和文件之中。

二、健全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公平公正。

企业的规章制度不可谓不多,可是执行起来却往往偏差较大,大多没有被严格遵守,有章不循、以批代管的现象非常普遍,致使制度形如虚设,久而久之,其负面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企业必须以人为本,梳理现有规章制度,不合理的要删除,不完善的要补充,提高规章制度的严密性;同时培养员工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强化照章办事和规范服务意识,杜绝特批、擦边球等现象发生;在企业规章制度面前,领导和员工一律平等,对违反规章制度的要按章处罚,特别是领导,不能以告诫多,处理少,纠正多,追究少来了事。

三、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机制,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所谓激励就是领导者对员工的激发和鼓励,促进员工发挥其才能,释放其潜能,最大限度地、自觉地发挥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在工作中做出更大的成绩。运用激励机制是激发人的动机、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精神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一门艺术。物质激励是基础,精神激励是根本,企业要以员工的内在动机为突破点,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有效相结合,做到以人为本的满足员工动机因素。

企业激励员工,物质激励是基础。物质激励是指通过物质刺激的手段,鼓励员工工作,是目前企业运用的主要激励模式之一,主要从工资、奖金、津贴、福利等方面满足员工的低层次需要。物质需要是人类的第一需要,是人们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动因,企业正确使用物质激励方式,能较好的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但要杜绝“金钱万能”的观念,摈弃平均分配主义,要有奖有惩,公正公平。

企业激励员工,精神激励是根本。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精神激励是一种高层次激励,是物质激励的补充。由于精神激励具有隐蔽性的特点,经常被企业所忽略,在谈到待遇时,人们往往倾向于物质待遇,但精神待遇作为人的一种本能的心理需要,它并不会因为忽略而消失,往往领导的一句褒奖就可能产生极大的激励作用。企业应该重新认识精神激励的重要性,通过人性化管理等方式提高员工的精神满意度。精神激励有多种方式,主要有工作激励、尊重激励、参与激励、荣誉激励等,企业领导应该根据员工的不同需要,灵活使用不同的激励方式。

企业激励员工,物质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对于员工积极性和创造精神的发挥都有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方式应该是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物质需要是人类最基础的需要,层次较低,因此,物质激励的作用是表面的,激励深度有限;精神需要是人类的本能需要,层次较高,因此,精神激励是在满足物质需要的前提下,更为有效和稳定的激励方式。物质激励是基础,精神激励是根本,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保证物质需要,并逐步将重心转移到精神激励上。

四、发挥企业领导的表率作用,重视、关心与尊重员工。领导团队是企业的核心,一个富有魅力和威望的领导者,自然会把员工紧紧团结在自己周围。领导者的威望取决于他的人格、品德和思想修养,取决于他的知识、经验、胆略、才干和能力,取决于他是否严于利己、率先垂范、以身作责、全身心地投入到事业中去,更取决于他能否公平、公正等人,与员工同甘共苦、同舟共济等等。

以人为本,给员工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满足员工的成就感需要。这个舞台能够使员工的知识用上,能力发挥出来,智慧彰显出来,员工就会有一种成就感。无论那个员工心中都期盼着舞台感和成就感,因为任何人都有一个共同的需要,即受到领导和团队的尊重需要。如果员工所拥有的知识、能力和智慧不是组织所需要的,甚至是组织所批判排斥的,那么必然无法得到尊重,甚至还会遭到奚落,极大影响工作积极性和创造精神。

以人为本,给员工一个足够的成长空间,让员工看到自我发展前景。员工的成功是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尊重员工、重视员工的同时,要常规性的给员工充电,使员工与企业共同进步,否则员工就会有被掏空的感觉,感觉自己是被企业压榨能力和智慧,而缺乏安全感。因此,要留住人才,提高员工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必须给员工提供成长空间,提供较多的学习提升机会,这种人力资源投资的回报是无限的。

企业领导要表里如一,诚信对人,以人为本。企业领导在员工面前要树立威信,尊重员工意见的同时,要有正确稳定的立场,不用或尽量少用大概、差不多、估计、应该是等字眼,更不能两面倒;企业领导不要轻易对员工许诺,一旦作出了许诺,一定要尽最大努力去实现,只说不做,将失信于员工,给员工带来极大的消极影响;企业领导要主张人性化管理,尊重和听取员工意见,对于明显不合理的地方,要干脆利落地去除,赢取员工的尊重。

五、建立岗位竞争模式,能岗相适应。

一位管理学家说:“兴趣是第一动力,想让员工干得好,就得给他感兴趣的工作”。如果员工能够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就会精神振奋,更加投入。因此,企业可以针对企业员工建立岗位竞争模式,以能刚相适应为前提,增加一些灵活度,适当给员工提供选择岗位的机会,调整其岗位或工作性质,让员工找到感兴趣的、适合自己岗位,享受到工作中的乐趣,切实做到以人为本。公开式“员工聘岗位,岗位配员工”是一种双赢的机制。

六、做强做大企业,以企业发展前景吸引人。

增强企业经济发展实力,提高员工对企业的依赖度。企业的生存、发展与员工的利益息息相关,加快企业发展是实现员工利益的体现,所以,既要重视企业形象建设,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信誉度,又要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经济实力。企业兴旺,员工富裕,员工就有一种光荣感,自然就会形成一种吸引力。反之,企业衰落,员工贫穷,甚至连工资都发不出来,员工就会情绪低落、人心思散、缺乏凝聚力,最终影响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

七、结束语。

如何以人为本调动企业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企业管理者最现实、具有重大意义的经典课题,如果处理好了这个课题,企业的人力资源就会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本,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持。一旦处理不好,人力资源就会成为成本,不仅体现不出员工应有的作用,相反还会拖累企业。我在此斗胆以个人浅薄的知识对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出一些看法,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大家对此课题的重视,探讨如何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精神。

***

中国文化中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篇6

对于中国这样一种文化的形成及其特点,我觉得我们一定要知道中国文化中的两个优秀传统。一个是“以史为鉴”,一个是“以天为则”。关于“以史为鉴”,唐太宗说:“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强调历史经验的重要性。也正因为如此,中国的历史著作在全世界是最系统、最完备的,中国有二十四史或者说二十五史,还有很多野史或辅助性的历史资料。中国每个朝代等到政权相对稳定以后,第一件做的事情是制礼作乐,第二件做的事情就是修前朝的历史。中国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就是通过“以史为鉴”总结出来的,是这个传统的一个成果。

西周初期人们反思夏商两代兴亡的原因。通过对历史的观察,他们看到夏代开始是大禹治水。当时天下洪水泛滥,民不聊生。大禹把水灾治好,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大家拥护他才建立了夏朝。可是到了最后一个君主夏桀,荒淫暴虐,老百姓一天到晚在诅咒他,说“时日曷丧,子及汝皆亡!”就在这样一个“有夏昏德,民坠涂炭”的时期,商部落在成汤的带领下终于推翻了夏朝,建立起商朝,老百姓歌颂他把人们从水深火热中解救了出来。商代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时代,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早期相对成熟的文字就是商代的甲骨文。商代人很信天命。到了最后一个天子纣王,也是荒淫暴虐。他在位的时候已经出现了民心叛逆,大臣祖伊告诉他民心都要归向周部落了,得注意了。纣王却说:“呜呼,我生不有命在天!”在中国文化里我们把皇天也看作是自己的祖先,祖先去世以后就在天上保佑着子孙。他自认为周人也奈何不了他。可哪里知道,西北地区的周部落在民众的拥护下,在文王、武王的带领下,推翻了商朝,纣王兵败就自杀了。商灭夏,周灭商,在历史上称为“汤武革命”。

这两代的历史给了周王朝非常深刻的教训。以历史作为一面镜子,周王朝一开始就认识到一个道理:“天命靡常。”天命是会被别人革掉的。那天命怎么变化,根据什么变化呢?《尚书》里记载了周对历史的总结:“皇天无亲,惟德是辅。”这是非常重要的一句话。因此周人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念——“敬德”,而且要“疾敬德”,努力地、快快地提升自己的德行。这就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根本特性,即决定命运、政权兴亡的不在于外在的力量,而在于人自身德行的好坏。上天是根据民意来做事情的,《尚书》里有很多这样的记载,如“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等等。春秋时期齐桓公和管仲曾有一段对话:

齐桓公问于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非苍莽之天也。王者以百姓为天。(《韩诗外传》卷第四)

所以中国文化里的“天”不是简单地指天空的天,也不是一个造物主的天。天的含义很丰富,是自然而然天道的天,也是代表民意的天。中国文化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重点就在于人不是听外在的力量、命运主宰的,不是做某一个神的奴隶,而是要靠自己德行的提升。

所以,中国文化非常强调修身。《大学》的第一句话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第一个“明”是发扬光大,第二个“明”是形容这个德是光明正大的。每个人都有明德,我们要把它发扬出来。这几句是《大学》的“三纲领”。《大学》还有“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中间修身是关键,所以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就是自我德行的完善和提升,不仅仅是在口头上、认识上,更重要的是在行动上、实践上提升自己。

这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特点。其核心就是决定人的命运的根本因素是人自己的德行,以“德”为本,而不是外在的“天命”。人不能成为“天命”(神)的奴隶。

而为了保持和不断提升自我的德行,就必须防止物欲的引诱和腐蚀,人不能成为物的奴隶。先秦末期的思想家荀子在书里记载着一条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谚语:“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意思是说,君子能够控制和管理物,而小人就会被物控制住。古代还有一本书叫《管子》,其中有篇文章叫《心术》,这篇文章讲得很清楚,“心”在人体中处于君的领导地位,五官处于臣的地位,“无以物乱官,毋以官乱心”,眼耳鼻舌身这些感官要受心的统治和管理。五官与外界接触之后是去管理外物的。眼睛看到美色、鼻子闻到香味、嘴巴尝到滋味,得去管理物,不能反过来让这些物管住感官,不能让感官管住心,一颠倒就变成小人了。能够用心管住五官,用五官管住外物,这就是君子。所以要成为一个有独立性、主体性、能动性的人,就不应该被物管住,不能被物欲腐蚀,否则会丧失品德。

(摘编自《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

【阅读指津】 我们经常说一篇文章结构严谨,本质上就是说文章的逻辑严密。一般人认为学术论文比较枯燥、缺乏美感,其实不然,这篇《学报》里的论文就具有很强的逻辑美。

在宏观结构上,整篇论文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典型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论证思维框架。第1段入手擒题,回答“是什么”的问题——“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精神”。2~5段回答“为什么”的问题——从“以史为鉴”和“以天为则”两个优秀传统谈“中国这样一种文化的形成及其特点”,落脚在“天……也是代表民意的天”。6~8段回答“怎么办”的问题——“中国文化非常强调修身。……必须防止物欲的引诱和腐蚀”。

在微观结构上,回答“为什么”的问题的2~5段呈现了一个典型的归纳推理过程。西周初期人们“以史为鉴”,“反思夏商两代兴亡的原因”,从五个历史事实中总结历史经验:大禹治好水灾,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建立了夏朝;夏桀荒淫暴虐,老百姓诅咒他灭亡,毁灭了夏朝;商汤改变了“有夏昏德,民坠涂炭”的局面,建立起商朝;纣王荒淫暴虐,民心叛逆,兵败自杀;周文王、武王在民众的拥护下,建立了周朝。归纳法是根据一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种性质,推出这类事物的所有对象都具有这种性质的推理。以五次或兴或亡的历史为鉴,西周人找到了共同点,发现“以天为则”的“天”是民意。

其后的6、8两段又是一个回答“是什么”“怎么办”的简单论证思维框架:第6段说“中国文化非常强调修身”,后面谈如何修身。在更微小的层面,谈如何修身又是一个正反对比的论证过程:第6段正面说“在行动上、实践上提升自己”的德行,第8段又从反面说“必须防止物欲的引诱和腐蚀”。所以说这篇文章在结构上非常严谨,具有逻辑的美。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先把握住了结构,就能更好地理解内容。在阅读实践中,社科文的理解过程一般是由具体的概念理解,到组群性的信息认知及逻辑分析,最后上升到抽象性的联想、判断或想象、推论。上文有三个关键词:“人文精神”、“以史为鉴”和“以天为则”,必须首先理解。也有三句关键句:“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精神,也是一个最重要的特征”,“这就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根本特性,即决定命运、政权兴亡的不在于外在的力量,而在于人自身德行的好坏”,“人不能成为‘天命(神)的奴隶”。而这些关键句又往往是一个或者几个段落的分论点。找准并理解了上文的关键词和关键句,就能提炼出文章的主旨——中国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是以人为本。这种阅读过程符合由点到面的认知过程,这也正是命题人的命题思路。把握这一认知思路是第一遍阅读要完成的任务。

第二遍阅读其实就是质疑深究,获取文章的要义、真义。上文的根本概念是“人文精神”,也就是以人为本。那么,春秋时期齐桓公和管仲关于“王者何贵”的对话,是否具有人文精神?《大学》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是否具有人文精神?唐太宗说“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其时为本”,是否具有人文精神?《小戴礼·表记》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是否具有人文精神?

文章倒数第四段说“天的含义很丰富,是自然而然天道的天,也是代表民意的天”,然而,我们经常喊的口号是“人定胜天”,已经形成了思维惯性。那么,如果说“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精神是人定胜天,人不被天命主宰,可以通过德行的提升革掉天命”,对不对?对这一句子的理解就要尊重文本,不能想当然,文章首段首句说“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精神”。可见,“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精神是人定胜天”的说法就属于张冠李戴了。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这篇《中国文化中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讲的是古代文化生活,这是全国卷社科文的两大选文题材之一。近四年,全国卷选文非常稳定,只选文艺理论和古代文化生活,卷Ⅰ和卷Ⅱ轮流考查。学生可以多阅读古代文化生活和文艺理论文章,积累对这两类文章的阅读经验。

精神为本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精神科2009-01~2010-12实施“以人为本”护理管理前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20例, 女30例, 年龄17~78岁, 平均 (53.4±10.2) 岁;选取精神科2011-01~2012-12实施“以人为本”护理管理后的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 其中男21例, 女29例, 年龄16~79岁, 平均 (54.7±9.8) 岁,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 给予患者日常生活、饮食关心与指导, 对患者进行常规性健康教育;观察组秉持“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理念, 分别对护士和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 具体措施如下: (1) 对护士进行人性化管理:对精神科护士实施人性化管理, 鼓励护士间积极进行沟通交流, 构建护士间友爱、互助、和谐信任的关系;针对精神科护士精神比较疲惫的工作状态, 站在她们的角度为她们考虑, 在生活中为她们排忧解难, 满足其合理的物质生活需要;加强对护士专业技能的培训, 积极为其提供进步的平台和机会;定期召开护理, 就管理中各方面内容征求其意见建议, 根据意见建议不断对护理管理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1]; (2) 对患者的人性化管理:患者入院后积极了解其社会文化背景、家庭环境、日常性格等, 对患者具体精神及心理情况进行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 制定相应的心理指导方案对患者进行护理, 有计划、有目的地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为患者讲述精神科疾病相关知识及疾病控制成功的案例, 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促使其能更好地配合治疗;关注精神科患者的精神方面的不良反应情绪, 对情绪不高、心理状态不稳定的患者进行及时的沟通和疏导;加强语言沟通, 做好一个聆听者, 实施情感疏导, 给予患者精神、心理、情感上的支持, 帮助患者稳定情绪;多使用积极的言语对患者的行为进行肯定和鼓励, 不轻易否定患者行为, 以微笑、柔和应答等方法鼓励患者的积极行为, 消除患者的焦虑感;对于易紧张、焦虑的患者, 给予护呼吸放松疗法、音乐疗法等放松疗法, 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帮助患者在短时间内适应住院环境, 加强常规护理工作;加强家人对患者的看护, 嘱咐家属多关心患者, 在不影响患者休息的前提下, 允许家属进行陪同和看护, 护理的具体工作则由交由专业的医护人员;指导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理解和安慰, 给予其心理、情感支持, 嘱咐患者家属注意患者饮食、卫生等, 并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

1.3 评估指标

采用精神科自制护理工作质量评定表对护理工作质量进行评价, 总分100分, 分数越高则护理质量越好;采用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 (IPROS) 对患者康复情况进行评价, 评分范围0~144分, 分数越高则病情越重。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 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IPROS评分结果以 (±s) 表示, 用t进行检验, 计量资料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

经过对比分析得知, 观察组护理工作质量高于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IPROS评分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两组患者护理后进行调查可以得知, 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为98%, 发生护理投诉1例;而对照组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为80%, 发生护理投诉9例,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医学模式的深刻变革, 最佳护理模式和护理方式已经成为临床护理工作所孜孜追求的目标, 而为了达到这一目标, 就必须采取合适、科学的护理方法, 表现出对护理人员的人性化关怀, 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确保护理质量的不断提升。精神病患者由于思维、情感以及意志行为的不协调, 对于自身疾病缺乏自知力, 也缺乏基本的自我反省能力和控制力, 给护士的管理工作带来较大难度。临床对于精神科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 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护理理念, 同时还应该不断加强学习和护理技能的训练, 及时了解到科室患者的需要, 通过良好的沟通, 协调好医患关系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管理时, 针对精神科疾病患者的特殊性, 应着重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 根据患者精神状况和心理状态, 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 坚持“以人为本”, 多关心患者, 尊重患者, 让患者真正体会到“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另外护士长和护士之间也应该密切联系, 如果遇到患者多、护理工作量和难度大时应当及时安排护士加班, 遇到患者少、护理工作量小且难度不大时则可以安排护士轮休。如果遇到紧急情况, 则应当立刻组织人力支援, 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工作结构、各班职责以及人力的合理调整, 确保各项护理工作能够落实到人, 以实现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人性化的服务, 充分体现人本理念。同时加强精神科的基础护理, 保证患者房间空气清新、自然, 可以在精神科病人房间巧妙使用色彩装饰, 如选择一些色调柔和、生活气息浓厚的艺术作品装饰在墙上等, 让患者病房环境充满色彩美, 从而促进精神科患者心理和精神状态的康复。此外, 还可以运用音乐疗法, 根据患者的作息规律, 为患者播放节奏柔和舒缓的轻音乐, 调节患者大脑皮层兴奋或抑制, 稳定患者情绪和精神, 从而促进患者康复[2~4]。从我院的实践结果来看, 在精神科中运用“以人为本”的思想进行护理管理, 有效地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同时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病情, 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显著。

摘要:目的:分析以人为本理念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2009-012010-12未实施“以人为本”护理管理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我院精神科2011-012012-12实施“以人为本”护理管理的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 并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IPRO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为98%, 发生护理投诉1例;而对照组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为80%, 发生护理投诉9例,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以人为本理念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 不仅能够提高护理质量, 而且对提高护理满意度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以人为本理念,效果

参考文献

[1]向莲玉.风险管理理念在精神科护理流程再造中的应用价值[J].求医问药 (下半月) , 2013, (09) :255-256

[2]张学彩.以人为本护理理念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 2013, (07) :1840-1841

[3]张玲.以人为本理念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 2013, (03) :803-804

精神为本 篇8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原则是在批判西方人本主义思潮,中特别是在批判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基础上形成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费尔哈人本主义的批判,不是全盘否定其人本主义,抛弃其人本主义,而是通过批判,建立科学的人本主义,即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中的人本主义的“人”,是社会的人、现实的、历史的人。以人为本强调要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如果进一步从哲学上深入挖掘“以人为本”的具体内涵。可以说“以人为本”是一个关系概念,体现在以下三对关系中,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及人与人的关系。其中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以人为本要求社会发展必须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

精神文明建设是指国民的素质建设,国民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科学文化素质;一是道德文明素质。科学知识的普及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因此科学普及是一个民族的一项长期的教育工作。可见,精神文明是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2]精神文明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主观世界方面所取得的进步,主要表现在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发达和人们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它的发展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精神文明建设是做人的工作,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共同的目标,即都是为了人的更好地发展。以人为本作为一种社会价值论,应该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这是因为“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以人为本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现实意义

坚持“以人为本”,具有极其重大的时代价值或现实意义。它是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前提。其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正确的导向

“以人为本”在内涵上要求把人的自由而全面地发展作为最终目标,这体现了“规律性与目的性、历史观与价值观现实实践和理想目标、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3]即精神文明建设是关于人自身的精神世界的建设,其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人。此外,“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征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尊重和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在面对人们利益追求多样化的当今,精神文明建设更应该时处体现维护和发展群众利益的要求,而“以人为本”肯定了人的价值,承认了人的生存对于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也就是说,只有真正实现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建设高质量的社会精神文化生活。因此,这就要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落到实处。可见,“以人为本”的思想贯穿于整个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过程中,“以人为本”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而且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指导原则。

2. 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理论提供了发展的空间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建立的理论体系。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在“以人为本”内涵中包含着人与人的和谐发展,即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与人之间离不开矛盾。正如马克思所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斗争,就有矛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人的自身精神文明建设息息相关,可以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与人相关的一切环境是极其复杂的。在不同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会面临不同的情况,会遇到不同的时代问题。如在社会转型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培养与时代环境相适应的社会公民,以及如何实现从市民社会向公民社会的转型等现实问题,就成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议程。又如,在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如何推进文化的自主创新,弘扬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保障我国文化安全等都已经成为我们不可逃避的现实问题。可见,“以人为本”思想在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导向的同时,也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一些新的现实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发展空间。

三、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践行“以人为本”

1. 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

思想理念是人们行动的先导,是人们行动的方向指南,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这是由人的本质所决定的。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搞》中明确认定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类特性为“自由自觉的活动”,而人的类本质是人的“自由自觉”的主观能动性。[5]由人类发展的历史过程观之,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无论是人类个体,还是人类整体,其活动所追求的终极目的,都是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以使自身“全面自由地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一种高级活动,其终极目的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比如在中国古代儒家文化中,早就有“以民为本”的主张。孟子在《尽心下》中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礼记》中也有“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体”的论述,将君与民的关系比作人的心脏与身体的关系,意指君主有了人民才得以存在,也会由于人民的叛离而灭亡。而后又有“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至理名言,早已为世人所熟知。古人尚且如此,而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我们作为现代人更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

2. 坚持“三贴近”的工作方式

“三贴近”就是指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是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重要要求。“三贴近”体现了实践第一的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以人为本的观点。“坚持‘三贴近’,其实质就是贴近人。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确立人的主体性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意义,充分展现人文特征。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三贴近’的时代性和实效性”。[6]要做到“三贴近”,关键是“三深入”,要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正如古人所说的那样,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而深入的关键在于创设以人文精神和人文环境为导向,以提高人的素质、满足人的需求为主线,以保障人的权利、体现人的价值为核心的社会氛围,从而不断提升人的主体意识,体现对人的终极关怀。如可以有针对性、有计划地组织各种活动,调动和发挥人的自主性、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人们认识自我、完善人格,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而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如可以在各个行业中开展以“共铸诚信、同创文明”、“明礼诚信、优质服务、拒绝假货”、“创诚信单位、做文明市民”万人签名等为主题的活动,在“三贴近”中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和任务。

3. 实现“要我参与”到“我要参与”的目标转变

实现“要我参与”到“我要参与”的转变不仅是以人为本的本质体现,而且是检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最佳方式。这是因为社会的主体是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主体也是人。历史唯物主义指出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此外,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不论是经济发展,还是文化发展,都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来进行,通过他们来实现。精神文明的建设必须紧紧依靠全国人民,可以说在我国人人都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因此,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必须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聪明才智,发挥他们的创造才能。这是根本前提,离开了这个前提,一切都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激发人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可以让人民群众自己组办一些社会团体和活动,让他们成为活动的策划者与组织者,即让参与者成为组织者。如在社区的各项建设,可以让居民自己管理社区成立宣传队、健身队、合唱队,设立文化室、老年人活动站,等等,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使居民认识到自己是社区建设的负责人之一,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人们的责任意识,更好地深入到一项活动中的各个环节,使人们更深入地了解活动的目的及意义,最终实现“要我参与”到“我要参与”的角色转变。

参考文献

[1]李翠兰.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J].前沿, 2005, (10) .

[2]符本清, 李可可.中国科普大观园——“中国科普佳作精选”出版访谈录[J].中国图书评论, 2000, (01) .

[3]李慎明.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J].新华文摘, 2008, (6) .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 1995, (1) :18.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 1979, 9, (42) :96-97.

精神为本 篇9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以人为本,服务

在当代社会中,随着读者对学科专业及文化知识需求量的增大及重视程度的提高,图书馆越来越成为人们汲取知识营养的重要场所,特别是高校图书馆,成为高校和青年学子们共同关注的重要学习与交流的场域。因而,在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中彰显“以人为本”的精神,充分发挥和完善图书馆自身的功能就成为高校图书馆工作内容中的重中之重。p

1 以读者的需求为图书馆工作努力的方向

1.1 强化高校图书馆“藏”的功能

在当今日益信息化、网络化,读者需求多元化、多样化、纵深化等情况下,高校图书馆应该多层面、多渠道提高图书馆“储藏”的功能,满足多层面读者最基本的知识信息需求。

在高校图书馆中,针对教师和学生两大读者群体,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引进不同层面的、不同需求的书籍资料及完善相应的书架、资料室。譬如,随着高校越来越倾向学术型发展方向,就需要馆员广泛掌握学科动向,提供学科研究的最新资料成果,订购公认的、具有权威性的学术读物与研究资料等。针对学生群体思维的活跃性、追求信息时效性及阅读的广泛性,在满足他们专业方面的不同需求外,要增加反映时代信息的最新读物。

高校图书馆还应该加强地域文化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研究、传承等工作。以高校的学科研究基地为依托,使高校图书馆成为特有的地域民族文化保存、研究和弘扬的活动中心。

1.2 建构馆员与读者间的融洽氛围

“事实证明,教育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生活环境中一定的内部气氛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一定的情感态度”[1]。在高校图书馆中,如何给读者创造优良的学习和交流机会,就需要在读者服务中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

“以人为本”服务精神体现在为读者营造一种人与人之间(包括馆领导与馆员之间,馆员与读者之间,读者与读者之间等)自觉的相互尊重、相互监督的良好心理与阅读环境的融洽氛围。良好的氛围与阅读环境是将高校图书馆打造成尽量减少外界干扰的多平台、多功能的教育和讯息交流场所的基本条件。这样,高校图书馆就会成为学生在高校内除课堂外获取知识的相对独立的又一重要的部门。

1.3 加强与院系等各部门的联络,建立持续的信息合作关系

“以人为本”服务精神中不可埋没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主观热情。在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中“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之一就是转变传统图书馆被动的服务观念为主动的服务观念。如何充分发挥或强化图书馆的服务功能表现在图书馆管理者要实现走出办公室进入学校各院系相互沟通、交流业务,建立信息共享和互通平台。高校图书馆服务的目标之一在于教师和学生读者群体的专业阅读与文化、精神消费的需要。如果在图书馆与院系各职能部门之间能够建立有效的、持久的学科型、学术型、信息型网络交流或举办定期的讨论会、调研会将为高校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加明确的思路和方向。这也是实现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以人为本”、“服务第一”精神的一个重要环节。

2 培养馆员的专业素养,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

2.1 提升管理员服务理念,加强与读者群的沟通

在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中,“以人为本”服务精神首先体现在馆员对读者服务问题的深入认识上,馆员需要与读者建立起码的价值认同,包括对读者的尊重和读者权利的认同。为达到这一目标,图书馆管理人员需要有计划地实行提升馆员管理与服务理念的培训计划。这样,在为读者提供基本阅读便利的基础上,馆员就可以有意识的充分提升读者的阅读空间(如,提供相关的阅读信息与参考建议等)。

2.2 建立人性化的信息交流平台

高校图书馆在推行“人性化”服务理念的同时,还需要积极构建“人性化”的信息交流平台。信息交流平台包括信息供给和信息反馈系统。一方面通过现代化的电子服务管理系统搭建好信息交流平台,提供多种信息交流的渠道和方法,确保信息畅通和信息及时有效。另一方面是建立和完善信息反馈系统和制度,并将此项制度作为图书馆常规性工作中的一部分常抓不懈。

在“变”化多端的当代信息面前,及时的应对复杂多样的信息需求是高校图书馆保持鲜活生命力的有效手段。这需要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包括管理者、馆员与读者,提高参与意识,将图书馆的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事业来对待。逐步使高校图书馆真正成为校园中补充知识营养的重要场所,完善图书馆自身功能,使之逐渐趋向高等教育的中心。在满足教师、学生的信息需求之外,高校图书馆还可以适当加强与校外读者的沟通交流,建立通畅的信息反馈系统,使之具有公共图书馆的部分功能。

2.3 培养馆员专业化的素养

在高校图书馆中,随着社会知识信息需求量的提高,图书馆自身的专业化倾向越来越细化,这就需要管理员具备专业化素养,甚至需要具有研究性质的专业化人才充实图书馆的管理人员。譬如,在馆员中普及图书馆学知识的同时加强专业化发展方向,特别要拥有古典文献、地方文献、当代前沿学科知识等领域的专门人才。这样,高校图书馆可以成立研究室,增大学术内涵和知识储金量。因此,在高校图书馆中应该有计划的定期输送部分人才到专业部门进行培训学习,不断地培养出具有专业化研究潜力的人才,从而达到提升图书馆的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目的。

3 多渠道多层次营造高校图书馆信息交流氛围

3.1 增大馆际间的信息沟通和业务交流

当代,在高校教育愈来愈开放的发展趋势下,图书馆作为学生在校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更应该走出去,了解和把握变化剧烈的新时代新形势,适应社会需求、“人”的精神发展需求,彰显“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让高校图书馆成为求学者又一个重要的受教育中心。

采用多种方式加大馆际间的信息沟通。一方面可以用互派馆员相互交流的方式加大馆际之间的交往,相互吸收借鉴管理工作经验。另一方面可以建立业务上定期的相互访问和交流学习。图书馆之间相似的工作环境提供了相互学习的可能性,因地域的不同导致的图书馆发展程度与倾向及方法上的不同,为相互之间提供了互补的可能性。

3.2 建立完善的学术研讨系统,拓展图书馆的发展空间

“以人为本”读者服务精神体现在高校图书馆“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服务宗旨上。高校图书馆在高校教育中独特的地位决定了其发展的倾向。高校图书馆有必要也有能力承担起这方面的相关教育责任。这也是高校图书馆的一个重要的拓展和发展的服务空间。譬如,建立和完善学术报告系统。建立功能齐全的学术报告场所是进行学术性质研讨的最基本的条件(包括适应大范围和小范围研讨的相关场所)。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实现定期的学术报告制度是完善图书馆学术报告系统的中心环节。完善的学术报告系统可以让图书馆及时地将社会、文化、学科等前沿性的问题、信息及时送到读者的面前,供他们参考、参与讨论,更新知识库。

在积极“请进来”(邀请知名专家专题讲座等)的同时,高校图书馆还应该调动各种力量,发挥“人”的能动性,建设好自己的学术性团队。这包括要成立学科性或地方性的研究所,吸纳和培养部分专业性人才或邀请院系专家加入。本馆的馆员在“走出去”作报告,交流经验的同时,重要的是能够经常在校内举行学术交流活动,将最新的知识信息及学科发展趋向介绍给更广泛的接受群体。

3.3 强化高校图书馆相对独立的发展意识

高校图书馆有着丰厚的资源优势,如果以之为依托,充分调动人的主观积极性,本着“以人为本”的服务原则,将会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开拓出更加宽阔的道路。那么,第一,图书馆要培养工作人员独立与创新意识,逐渐拥有一批具有专业化素质的人才。

第二,在“以人为本”原则的指导下,通过多种方式搭建人性化的馆员与接受群体之间的沟通平台;第三,面向学生群体,将图书馆打造成接受再教育与拓展课堂空间的知识信息交流中心。

总之,要在高校图书馆中实现“以人为本”的读者服务宗旨,就需要加大对图书馆建设的重视程度,扩大对图书馆建设的经费投入。逐渐地,将高校图书馆建设成为一个拥有多平台多功能相对独立少受外界干扰的教育与交流场所。在高校图书馆的发展中应有意识地逐步培养出一种宽松的、强参与意识的、前沿的、和谐的交流和讨论的学习氛围。这样,在潜移默化中才会实现高校图书馆影响人、塑造人、完善人格的目的,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精神。

参考文献

精神为本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6月至2011年8月我院妇科收治的宫颈癌患者50例, 术后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

1.2 护理方法

所有术后患者均予以常规护理, 主要内容包括基础护理、生活护理、健康教育等。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 给予系统化的人文护理和心理康复护理。

1.2.1 人文护理方法

(1) 舒适护理:宫颈癌术后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患区疼痛、腹胀、呕吐等症状。在此时期, 医疗目的不是治愈患者的疾病, 而是怎么让患者生活得有质量。护理人员可在患者身体状况许可的情况下予以舒适卧位, 协助床边活动, 适当按摩受压部位, 还可以指导患者训练排大小便。同时, 正确评估患者疼痛指数, 耐心倾听患者诉说, 向患者解释各种不适的原因, 指导患者按时服用止痛药, 鼓励患者适当饮食。 (2) 亲情护理:待患者如亲人, 提高患者满意度是我们的宗旨。在护理医疗过程中, 与患者成为好朋友甚至如亲人的感觉。这样让患者对医护人员更加信任, 从而能提高依从性, 使临床疗效大大提高。 (3) 文艺护理:随着社会的发展, 患者受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 住院患者不发乏高知人群。所以, 除了基本的医疗护理之外, 也需要在文艺上予以患者一定的帮助。如给患者推荐一些关于防治肿瘤的一些食谱食疗, 找一些温馨的, 励志的报刊、文章让患者阅读, 推荐一些放松, 健康, 积极地影视作品, 歌曲让患者欣赏, 这些都能起到起到移情易性, 转移注意力的效果。

1.2.2 心理护理方法

采取不同的心理康复护理方法[2]。

(1) 悲观与绝望:大多数癌症患者在确诊而被告知病情后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绝望情绪。尤其对中青年患者, 症状更重, 所以更加应因势利导, 向其解释因年纪尚轻, 身体各方面免疫力较强, 对疾病的预后康复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待患者情绪稳定后再向她们讲解宫颈癌并不是她们通常认为的不治之绝症, 并重点介绍同类病症的一些治愈病例, 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使主动配合治疗。 (2) 焦虑与抑郁:良好的就医环境对患者的康复极其重要。向患者讲解治疗过程时, 我们应该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特别是对于一些高知的患者, 因其对医学有一些了解, 更应耐心向其介绍, 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猜疑与误会。言语应谨慎, 态度真诚。必要时予以抗焦虑药或心理医师疏导。 (3) 孤独与无助:患者入住病房后, 护士应让患者尽快熟悉及适应住院部的环境, 还要向患者推荐同病室病友, 减轻患者因对环境陌生而产生的孤独感。鼓励患者之间相互交流, 组织她们互相介绍自己的防癌经验。因为老年患者多行动不便, 病房应为老年人设置一些轮椅, 坐便器, 拐杖等自助设备。在生活上, 多关心她们的需要, 并且鼓励她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锻炼, 以此分散对疾病的注意力。 (4) 及时与家属沟通:宫颈癌患者的治疗另一重要方面来自家庭及社会的支持对。家属与患者一样, 对巨大的心理压力, 护士要从家属的角度考虑, 移情易性, 适时与家属沟通治疗的过程及进展, 共同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 调动其积极性,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 心理障碍

按照常用心理卫生评定量表SCL-90[3]进行评定。该量表共90个项目, 每一项目均采取5级评分制。判定标准:1~2分:轻度问题;2~3分:中度问题;>3分:重度问题。

1.3.2 工作满意度

应用自行设计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 采用无记名调查问卷方式进行。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Excel2003和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先行方差分析, 方差齐者采用t检验, 方差不齐者, 采用较正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非参数 (χ2检验) , 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比较

见表1。两组患者年龄、文化程度经统计学分析,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2.2 心理障碍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心理障碍解除分别为80%和20%,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见表2。

2.3 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分别为76%和24%,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见表3。

3 讨论

1882年, 维也纳的一位叫做诺瑟格尔 (Herrman Nothnagel) 的人在就职演说中提到:“我再次重申, 医学治疗的是有病的人而不是病”观点而著名。即使到现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 人类对医学的认识, 仍然充斥着不确定性。科学的发展没有能抵消医学中必定存在的不完美和不可知。在面对疑难杂症时, 医护人员与患者一样, 面对的是充满谜团的疾病。

根据我们的护理经验, 在常规护理中, 融入人文关怀, 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 起到比较满意的疗效, 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对宫颈癌术后患者康复的促进作用。方法 将5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按术后一般护理程序予以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 给予规范化的人文护理和心理康复。分析两组患者心理障碍减轻或解除的程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理障碍解除率为80%, 对照组20%;观察组对护理工作满意率为76%, 对照组为24%, 两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性 (P<0.05) 。结论 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能有效解除患者心理障碍, 提高临床疗效,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人文关怀,心理护理,宫颈癌术后

参考文献

[1]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8.

[2]孙淑香, 刘建华.宫颈癌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 8 (3) :115.

精神为本 篇11

一、引领少年儿童坚定理想信念,开展“红领巾相约中国梦”等活动

1.开展“红领巾相约中国梦——关注少代会,当好小主人”主题队日活动。全省各级团队组织积极行动,征集红领巾小心愿小建议3000余条,全省100余万名少先队员观看了第七次全国少代会有关电视节目。

2.利用节日和纪念日组织开展全队集中性活动。“六一”期间,省少工委组织全省各级少先队组织集中开展了“红领巾相约中国梦——今天我入队 争当好队员”主题队日活动。

3.开展“红领巾相约中国梦·争当文明守法好网民”活动。全省各级少工委通过讲故事、交流讨论等方式引导队员们争当文明守法好网民。

二、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

1.在全省各级少先队组织中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第七次少代会的重要讲话精神。

2.建设少先队辅导员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

3.团省委、省教育厅、省电视台、省少工委联合开展中华少年强——首届“最强国学少年”挑战赛活动。全省13个市(地)及2个直属单位,共设立59个海选点,300余所学校,万余名热爱国学的少先队员参加了比赛。本次大赛共设参赛队26支,每支队伍由海选及城市组队产生的4名选手组成。通过海选、城市突围战、城际pk战、个人晋级赛四个阶段的比赛评选出个人冠、亚、季军,团体冠、亚、季军和学校冠、亚、季军。此项活动紧紧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中心主题,积极探索少先队组织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贴近和融入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中,通过开展活动培养少年儿童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

4.开展“手拉手”活动。一是与阿勒泰地区少年儿童书信手拉手活动。二是开展“红领巾相约中国梦”阅读计划。省少工委和《小雪花》杂志4月21日在哈尔滨市阿城区于店小学、香坊区中山路,虹桥二小等3所学校开展“世界读书日”捐赠活动,本次活动共捐赠图书和期刊4000余册。协调著名作家赵可先生为继红小学、花园小学、复华小学,各捐赠其编撰的少儿图书100本。并为3所学校的1000多名学生进行了如何阅读和写作的知识讲座。

精神为本 篇12

“场所精神”,最早是由古罗马人提出的。挪威著名建筑学家诺伯舒兹,对其进行了详细地解读:“场所精神”是一种总体氛围,是人的意识和行动在参与过程中获得的一种场所感,一种有意义的空间。即“场所精神”是由生活与同一地理、文化、经济社会中的人类共同体,通过群体活动,对自身生活中的感情进行提取酝酿后形成的。若从“场所精神”的角度看待建筑设计,除要求建筑满足基本的功能需求外,还对建筑是否能与设计区域的人文氛围紧密结合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以陕南石泉县老城区建筑改造为例,探讨建筑设计中“场所精神”的回归。

一、项目概况及现存问题分析

1. 项目概况

石泉县位于陕西南部,北依秦岭,南依巴山,汉江自西向东穿境而过,地形轮廓呈“两山夹一川”之势。本次改造涉及的区域为石泉县城的老城区,确定了北至文昌路,东至东门,西至西门,南至大南门(汉江江滨)的改造范围,东西长约540 m,高差约13 m;南北长约260 m,高差约1 m,总用地面积约9 km2。区内建筑类型多样,包括了多层居民楼、政府办公楼、底层零售店铺、居民自建平房、县城小学校等在内的近十类建筑。唯一一条贯通老城区的街道为东西大街,它不仅是区内最繁华的商业街,亦是整体布局的主线.区内建筑都是以东西大街为骨,向南北两侧辐射,整体呈带状线性发展态势。

2. 问题分析

(1)分布杂乱无章

经实地调研可知,石泉老城区没有进行分区规划,零售业、餐饮、办公、居住、教育、文化等各类建筑杂乱分布。其发展模式仍然停留在“完全按现有需要来决定建筑功能、位置”的自由模式上。

(2)标志建筑缺失

仅以东西大街沿街建筑为例,自西向东,两侧建筑由传统民居转为混凝土居民楼,再转为传统的会馆、庙宇建筑,最后以居民自建的红砖房押尾。在这短短的几百米路程里,建筑风格就转换了几次,类型也从商业转为居住再到文化最后回归到居住。在东西大街上,大体量建筑有三个:原址重建的县衙大门、卫生局办公楼、中医院。其中,只有县衙大门能算得上标志性建筑,但这也仅是由于其崭新的外观能跳脱于破败的背景而致,并无任何纪念价值。

(3)建筑形式单一

老城区内建筑类型虽多,但每种建筑的立面造型和平面构成都类似。居住建筑有两种,一种是一层的红砖自建房,另一种是二、三层的混凝土外廊式楼房;政府办公楼,则按照“中间高两边低”的形体组合原则、规整严谨的立面处理方式以及“上浅下深”的配色标准,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气势;商业店铺也以两种式样居多,一种是传统民居外观但内部已改造成餐饮店或家庭旅店,另一种是底层为小商铺的多层住宅楼。各种建筑并没有因其地处老城区,而体现继承传统文化、彰显民族精神的特质。

(4)私搭乱建严重

通过实地勘察可知,红砖样式的居民自建房和两三层的混凝土外廊式居民楼,占整个区内居住面积的80%以上。由于人口增长,住房紧张,很多居民私搭乱建,从而破坏了建筑立面形象,对居民的生活和街道空间的安全,造成了很大危害;加建层破坏了原有建筑的结构荷载能力和立面造型;自搭房不仅遮挡了屋内光线,还阻碍了行人通行;还有些自建房没有规避排水管道和电线线路,导致居住区内排污不畅,电线乱飞。

二、改造设计原则——重塑场所精神

1. 重视地域文化的改造观

尽管当前华夏大地正在被高层建筑或仿造的传统街区吞噬,但传统文化、传统建筑以及传统的生活方式,依然是人们向往和怀念的。因此,在旧城改造中,我们应把“寻根溯源”作为指导思想,充分挖掘影响当地建筑样式的地域文化,总结出可用于建筑改造中的传统符号和空间特质,以此作为对场所精神的回应。

2. 宏观考虑的改造观

场所的形成从来不是来自某一孤立因素的影响,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将此理论推至实际改造,则要求设计者不能仅从单体建筑本身出发,应立足整个老城区或整个县城的风貌,从整体空间、建筑立面、景观环境、行走节奏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从而创造出一种体现场所精神的新载体。

3.“软硬结合”的改造观

哈工大的邵龙曾创造性地提出“软硬传统”的概念。其中,“硬传统”是指建筑中能看见的具体形态;“软传统”是指建筑硬件所反映的价值观。如果实施“硬传统”建筑改造,只需将传统建筑的符号应用于待改建筑上;相反,则先要对当地的背景、民俗、历史等进行深入挖掘,然后从中抽取共同的价值体系,最后通过现代的建造方式予以表现。因此,唯有充分考虑各种条件,平衡使用两种方式,才能在延续历史文化的同时,为未来探索留出路子。

三、改造设计方法

1. 传统元素提炼

建筑形象风格方面:石泉由于地处陕、鄂、川三省交界,自古以来,文化就受到了多方影响。其一表现为建筑基座的坚固厚重;其二表现在基座上部建筑的轻灵通透。因此,石泉建筑既保留着关中民居厚重敦实的砖砌基础,还带有不少巴蜀、楚汉建筑通透轻盈的建筑特点。因此,方案提取了巴蜀及楚汉建筑风格中的门窗及坡屋顶等立面元素与关中建筑最富特色的空斗墙砖砌方式,并融合当地的传统文化和民俗艺术作为石泉县古城改造的蓝本。

建筑色彩方面:经现存历史遗迹和传统民居调研可知,老城区的建筑立面是以浅灰、深灰和红棕色为主色调的。其中,棕色是我国木构建筑最常用的颜色之一,故选取其中的浅棕和深棕作为阳台、窗框及木门板的主色。青灰是传统民居建筑的墙砖和瓦片颜色,这里挑选深灰和浅灰分别作为墙面涂料和屋顶主色。而近期重建的城楼和县衙大门均为清式,颜色以红蓝两色为主,艳丽多姿。

建筑材料方面,基于成本投入和文化传承的考虑,将待改建筑的用材分为三类。一种是完全保留原有建筑的材料,一种是部分采用传统的建筑材料(只针对现代样式的待改建筑),还有一种是部分借鉴类似项目中建筑单体所用材料(同上)。本次改造选用的建材包括面砖、青砖、青瓦、木材、涂料几种。其中,以空斗墙作为本项目墙面改造的模板。设计中将改造建筑的墙面按照空斗式样外贴青砖面材,分层线处通过青砖颜色的深浅变化进行区分。此外,为在改造建筑中体现历史的延续,分别在屋顶、门框、栏板、窗框等部位运用青瓦和木材,在保证新增元素与原有建筑融合的前提下,充分体现古建筑的韵味。

2. 功能性的改造

功能性改造是指在不改变原有建筑主体结构的情况下,通过添加部分建筑构件对建筑立面进行功能性完善。本次设计中主要涉及雨棚、空调挂机罩、外廊或阳台三个方面。设计中将雨棚和空调机位结合起来考虑,制定出如下改造方案:在竖直方向的窗间墙上统一安放空调外挂机,并附加仿木制钢板作为空调机遮挡罩。解决外廊或阳台的问题则要秉承“底层开敞,上层半开敞”的设计原则,具体是指:如果底层是商铺,则在一二层分层线上添加批檐,以形成外廊;若改造对象是居民楼二层及其以上的阳台,则选用仿木贴面材料对其外观进行美化。

3. 形式性的改造

形式性改造意指为了贴合传统样式而进行的建筑立面改造。其中,主要涉及屋顶、线脚、饰面几部分。设计中,将坡型屋顶广泛运用于待改建筑:若改造前屋顶上有水箱、鸽笼、自建房等的,屋顶现浇水泥,四面围合,用大跨度的坡型屋顶进行遮挡;若改造前为平屋顶的,或仅在山墙面加建三角形的坡型屋顶样式,或在屋顶楼板线的四周围以批檐,象形地指代坡型屋顶这一传统符号。建筑表皮采用青灰色仿古贴面砖,以空斗墙的砌法排列,在分层及屋顶处通过砌法改变或颜色加深来强调线脚处理。窗下沿点缀灰白色涂料,形成宁静素雅的建筑基调,在烘托雅致风情的同时,又拥有轻松的色彩感受。

四、结语

上一篇:差异与创新下一篇:言语技能训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