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乡村

2024-11-03

周边乡村(精选4篇)

周边乡村 篇1

1 引言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旅游形式, 在各个国家的起源都有所不同。最早的乡村旅游, 可以追溯到英国的贵族阶层, 他们厌倦了城市里一成不变的生活方式, 便到郊区去体验轻松愉悦, 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 可以说这便是乡村旅游的萌芽。但是乡村旅游作为一种现代旅游方式真正发展起来应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的欧洲, 欧洲人渐渐不再满足于在海边晒太阳度过自己的悠长假期, 而是选择接近自然的绿色乡村成为他们的度假胜地, 乡村旅游便逐渐发展、成熟起来。

乡村旅游在我国最先是在成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郊区由当地居民自发形成的“农家乐”模式。而后逐渐传入中国大江南北, 一时间乡村旅游成为最为新鲜有趣的短途旅游活动。但是, 经过20多年的发展, 简单的“吃农家饭、住农家院”的活动缺乏创新, 加之产品同质化严重, 竞争激烈, 乡村旅游的产品质量以及服务质量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面对这种困境, 自2007年开始, 北京市便结合北京郊区地形以及产品整合的思想, 首创沟域经济概念, 为北京市周边乡村旅游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在这种新的沟域经济发展模式下, 产品质量以及服务质量的提升便成为北京市乡村旅游能否转型成功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2 乡村旅游相关概念解析

2.1 乡村旅游

对于乡村旅游的起源与发展, 各个国家经历了不同的时间和阶段。但是目前被大家公认的乡村旅游的诞生是以1865年意大利成立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为标志的。乡村旅游在不同的国家起源的形式也各有不同, 英国最初是以提供贵族阶层发展狩猎休闲娱乐活动而开始的乡村旅游;德国起源于为公务员提供乡村休闲;美国的乡村旅游与其铁路和国家公园的修建有着密切的关系;加拿大是以休闲农庄和土著旅游为基本形式而发展的乡村旅游;日本和韩国的乡村旅游模式主要以观光农业形式出现的[1]。我国的乡村旅游相较于其他国家起步比较晚, 但是发展却非常快。从最初的农民个体经营到现在政府介入统一管理, 乡村旅游在中国的发展可以说逐渐步入正轨。

国内对于乡村旅游概念的界定角度多样化, 如“农村旅游”、“观光农业”、“休闲农业”、“观览农业”等等。学者卢云婷认为只要有吸引力, 能给游客增加奇趣、野趣、异趣、乐趣、买趣, 并拥有观赏、参与、习技、科考、健身、阅历等旅游功能的农业旅游均属乡村旅游范畴[2]。杜江认为乡村旅游是以乡野农村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 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 以满足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3]。邹统钎认为乡村旅游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以乡村性为依托的旅游活动[1]。总的来说, 大多数的学者都认同乡村旅游的发生地是在乡村, 并且主要的旅游受众是城市居民, 乡村旅游活动的最大吸引力归根结底在于乡村与城市生活在环境、方式、心理感受上的差异。

笔者认为, 乡村旅游应该是发生在乡村, 以乡村与城市间的差异为主要吸引要素的旅游活动。这种差异可以是景观的差异, 也可以是生活方式的差异, 更可以是思想观念的差异。

2.2 沟域经济

沟域经济是北京市在发展农业区域经济的过程中, 结合乡村旅游, 寻找发展新思路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概念。所谓沟域经济是指以山区沟域为地理空间, 以范围内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文化传统、和产业资源为基础, 通过对沟域内部的环境资源、景观、产业等元素的统一整合, 集成旅游观光、生态涵养、历史文化、高新技术、文化创意、科普教育等内容, 建成形式多样、产业融合、规模适度、特色鲜明的沟域产业经济带, 以达到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的一种经济形态[4]。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 沟域经济虽然作为一种经济形态而存在,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 强劲的增长势头尤为明显。因此, 发展沟域经济这种说法已经被广大专家学者作为一种新的视角来研究。

沟域经济还是一种新兴的事物, 因此对其进行理论研究的著作并不是很多。但是在2009年10月17日至18日, 由北京市农业工作委员会主办, 北京都市农业研究院承办的“北京沟域经济发展论坛”在北京延庆召开。这一论坛的召开, 标志着对于沟域经济的研究已经从最初的实践性研究进步到理论性的研究阶段, 意义深远。

2.3 乡村旅游服务质量

2010年是“中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 旅游服务质量已经成为备受各界关注的问题。对于服务质量的界定, 大多数学者都依照国家标准对服务质量的界定:服务质量是指反应产品或服务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能力的特征和特征的总和。

对于乡村旅游服务质量, 笔者认为, 应从狭义和广义2个方面来界定:狭义的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是指在乡村内的从业人员为旅游者提供的劳务服务质量, 而广义的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包括有形的设施设备, 各种产品和无形的服务。正如观众对于观看表演的场地要求比较苛刻一样, 乡村旅游者对于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 周边环境, 产品服务等都要求比较严格。因此, 笔者认为广义的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是我们研究的主要对象。

3 北京市周边沟域经济发展现状

沟域经济主要是在探索北京山区农村经济发展中总结提出的。提出沟域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目的首先是生态涵养, 其次是富民利民。因此沟域经济与乡村旅游的融合为这两个主要目的的结合提供了很好的启发。北京市旅游局的“一沟一品、一村一品”的新型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与沟域经济发展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

沟域其实就是山区的山沟区域。北京市旅游局通过对山区高差、村庄布局、交通水系等参数进行分析, 确定了山区中长度超过3km以上的山沟220多条。其中17条起步较早的山沟旅游已形成一定规模, 形成了独特的沟域旅游经济, 例如密云县汤河沟域、平谷区大华山镇桃花谷、房山区十渡山水文化休闲走廊、延庆县黑白河沿线百里山水画廊等[5]。据统计2009年北京市投入3.5亿元发展沟域经济, 也是在同年, 北京市山区农民人均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6]。可见沟域经济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效果十分明显。

目前, 北京的沟域经济发展已经初步建立起文化创意先导、特色产业主导、龙头景区带动、自然风光旅游、民俗文化展示这5种模式。其实这5种发展模式都是为发展乡村旅游服务的, 将新锐的创意元素融入乡村, 无论是在景观上、服务上还是旅游纪念品上都是吸引游客前往乡村休闲的吸引要素;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延长产业链, 提高整体竞争力;通过龙头景区与优美的自然风光带动周边乡村旅游的发展;积极发展民俗旅游, 深挖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

4 北京乡村旅游服务存在问题及提升对策研究

4.1 建立适宜沟域良性发展的组织体系

沟域经济的组织实施模式在沟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组织体系不仅能统筹沟域经济协调发展, 还能很好的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各种保证。沟域的划分不仅结合地理空间, 还结合了自然资源、产业经济等一系列影响因素。因此, 这样划分出来的沟域, 可能包含几个行政村甚至是跨区县的几个行政村的集合。因此, 政府就成为发展沟域经济中协调各项工作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乡镇政府可以说是沟域经济发展中最直接行使政府权力的机构。因此如果能采取乡镇政府、企业、村集体、农户多方协调发展的组织体系势必为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提供了行政、经济、人力各方面的支持。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 在沟域开发的早期, 政府应该在沟域经济发展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因为初期各项政策发展并不成熟, 需要政府起到引导, 监督的作用, 随着沟域经济发展的逐步成熟, 政府的管理职能就可以逐渐减弱。

4.2 需要建立完善的服务管理体系

目前, 北京周边的乡村旅游缺乏完整的服务体系, 乡村旅游接待呈现散、乱、差的现象。虽然有民俗村与民俗户的头衔, 但是设立民俗旅游点也仅仅能顾及到有限的村庄。还有大多数的乡村旅游接待户是农民自主经营, 没有一个科学的管理体系。这样势必造成服务效率的低下以及不规范的现象。这也有悖于沟域经济发展的要求。

因此建立一个科学的服务管理体系是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质量, 加快乡村旅游服务效率的必然选择。服务共享中心可以为解决乡村旅游服务零散化, 提高乡村旅游服务质量规范提供一个很好后台支持体系。服务共享中心这种模式是前后台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所谓前后台分离, 是把服务系统从空间上分离成前台和后台两个部分, 在前台与顾客接触并提供服务, 在后台开展高效率的无顾客干扰的支持性工作[7]。服务共享中心的设想需要政府的支持和政策的引导, 如果成行, 可以有效的解决乡村旅游中因小规模、零散化所带来的服务不科学的问题[8]。

4.3 需要建立基于沟域整体的服务实施体系

(1) 整合沟域资源, 对沟域内的旅游从业人员进行整体培训。在沟域范围内, 提出正确的旅游服务理念。乡村旅游的服务接待人员多是乡村居民, 文化素质不高是这些服务从业人员的通病。可以将够域内的旅游从业人员集中起来, 统一进行培训, 树立统一的服务理念。沟域经济主要是以生态保护以及山区水土涵养为主要目的, 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只是农民致富的一种手段, 因此要将生态保护意识放在首位, 做好了自然能吸引更多的热爱自然, 注重环保的生态旅游者前来观光度假、休闲娱乐, 从而实现当地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2) 需要通过整合服务特色, 提供创新服务建立自己的品牌。相近区域由于其气候条件、地理条件等都没有太大的差别, 因此这样的地方开展乡村旅游, 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势必会同质化问题十分严重, 最终导致恶性竞争, 危及各方利益。沟域经济思想的提出可以说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北京市旅游局推出一系列的“一沟一品, 一村一品”规划设计方案, 就是为了抓住各个区县, 沟域的特色, 避免重复性竞争。沟域经济发展模式注重的就是创新, 服务是一种无形产品, 因此服务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是概念的创新, 在服务中融入创意元素, 树立自己的品牌。并且要创新服务的理念, 是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考虑来乡村旅游的消费者需要什么样的服务, 而不是经营者们能提供什么样的服务。

(3) 需要通过体验式的服务营造乡村的休闲氛围。北京的乡村旅游发展已经进入到转型换代的阶段, 乡村旅游已经从单一的观光向综合性以休闲为主的体验式旅游过度, 乡村旅游将转型为乡村休闲旅游。人们去乡村体验休闲已经越来越成为旅游者乡村旅游的主要目的。在北京目前发展较为完好的沟域中, 都注重了体验在乡村旅游活动中的重要地位。虽然体验是消费者的体验, 但是为消费者提供这些体验的确实乡村旅游的服务从业人员[9]。一个目的地的休闲氛围是从内而外散发出来的, 只有生活在乡村中的人们有休闲的意识, 那么才会在自然生活中表现出休闲的氛围, 更好地发展周边的乡村休闲旅游。

5 结语

沟域经济是以生态保护和农民致富为主要目的而提出的, 乡村旅游是实现沟域经济的良好载体。沟域经济发展模式需要成长, 乡村旅游需要转型升级, 基于沟域经济的发展视角看待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 可以说为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寻找到了新的考虑方向。

摘要:分析了乡村旅游等相关概念, 介绍了北京市周边沟域经济发展现状, 探讨了北京市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存在的问题及提升对策。

关键词:乡村旅游,沟域经济,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邹统钎.乡村旅游理论.案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8.

[2]张艳芳, 李开宇.中国发展观光农业的资源分析及对策[J].人文地理, 2009 (3) :61~63.

[3]杜江, 向萍.关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旅游学刊.1999 (1) :15~18.

[4]郭君平, 沈文华.关于乡村旅游与沟域经济发展的理论思考及政策建议[J].江西农业学报, 2010 (22) :166~168.

[5]邓曦涛.告别传统农家乐, 北京打造乡村旅游新玩法[N].中国消费者报, 2010-06-04 (8) .

[6]姜琳.沟域经济——北京创出山区发展新模式[N].科技潮, 2010-04-12 (13) .

[7]Chase R B.Where does the customer fit in the service opera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78 (56) :137~142.

[8]王婧, 陈觉.基于服务共享中心的乡村旅游景区运营优化[J].江苏商论, 2010 (8) :128~130.

[9]翟雪焕.乡村旅游中体验营销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08 (12) :146.

周边乡村 篇2

乡村旅游的概念研究一直是乡村旅游研究的一个热点。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定义乡村旅游,到目前为止仍处于众说纷纭的状态。国内外学者都对乡村旅游概念的研究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他们认为对于乡村旅游概念的界定关系到乡村旅游理论体系的构建,绝对不能马虎。

笔者认为乡村旅游与农业旅游和观光农业之间有其共同点,并且我国大部分乡村旅游发展蓬勃的地区都是在观光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成都的乡村旅游就是在其传统的盆景苗圃的优势上发展起来的。[1]乡村旅游不排斥农业旅游和观光农业,但是乡村旅游更强调在乡村地域上承载的当地文化。乡村旅游可以说是都市居民暂时放下竞争激烈、充满喧嚣的城市文明回归传统文明的一种旅游形式。乡村旅游的初级阶段包含着农业旅游和观光农业旅游,随着它的发展,城市居民更倾向于更高级别的旅游形式,乡村旅游孕育而生。综上所述,在这篇论文中乡村旅游的定义将更加宽泛,它涵盖农业旅游和观光农业的定义和发展形式。

2 运用SWOT进行兰州市及其周边乡村旅游发展的综合评价

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兰州市以及周边乡村旅游开发的条件进行总体评价。SWOT分析即优势(strength)、弱势(weakness)、机遇(opportunity)、威胁(threat)分析。

2.1 兰州市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

1)区位优势。

兰州及其周边地区是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处青藏、黄土、内蒙古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很多国内外知名的旅游风景名胜散布在周围,如莫高窟、九寨沟、青海湖、天水的麦积山等,旅游的相对区位优势明显,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2)自然资源优势明显。

兰州市气候较为舒适,全年日照时数平均2 446小时,无霜期180天以上。生物物种丰富,具有特色农业优势。兰州以玫瑰、冬果梨、白兰瓜、百合、黑瓜子、蕨菜、水烟驰名中外,并且农业生产、经营走上了区域化、专业化、集约化生产的道路,形成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有利格局,适合开展分区、分片的特色乡村旅游项目。兰州市属于黄土分布区,植被稀少,森林是黄土地上的绿色明珠。兰州市郊区森林资源虽不丰富,但环境清幽宁静、空气洁净,交通便利,住宿、娱乐设施齐全,对于在繁华喧嚣、空气污浊下生活的城市居民而言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地貌类型多样,提升旅游开发价值。兰州地貌主要是以黄土地貌为主,大部分地区都覆盖着厚度达数十米的黄土,七里河西津村黄土层厚409.93米,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最厚的黄土剖面,很具有科学考察价值。黄土下部普遍分布着第三系红色砂岩,在长期风蚀水蚀的作用下,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类丹霞”的地貌,如刘家峡地区。兰州市周边还分布有石质山地,如马衔山、兴隆山等。这些地貌景观大大丰富了兰州周边的旅游资源,提升了旅游开发的价值。

3)人文资源丰富。

兰州是一座历史古城,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了人类活动的足迹。几千年历史文化的沉积、浓郁的西北民族特色都赋予了这座历史名城独特风貌,同时也为乡村旅游开发提供了丰富的人文资源。乡村旅游不单单游览乡村自然风光,它更是承载在乡村地域之上的乡村文化资源的旅游,兰州市周边郊区,保留大量的丰富的民风民俗,很值得人们去参观、游览、体验和考察。如榆中的青城古城,它不仅是榆中县发展旅游的重要旅游资源,也可以作为兰州市的乡村旅游产品来进行深层次开发。

4)充足的客源市场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保证。

兰州市及其周边乡村旅游地总人口为970.6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69.83万人,城镇人口比重达27.80%。乡村人口为700.82万人,比重为72.20%。虽然目前城镇人口比重较低,但是作为主要客源市场的兰州到2020年城市化水平将从目前的接近60%提高到70%,城市人口也由现在的300多万发展到400万左右[2]。

资料来源:2005年《甘肃年鉴》

5)社会经济发展优势。

兰州及其周边乡村旅游地经济和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综合经济实力不断提高,已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地带。兰州是西部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现已形成石油化工、有色冶金、机械电子、医药、纺织、建材为主体,与西北资源开发的相配套,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兰州是区域性商贸金融中心,特别是1994年国家五部委联合批准兰州进行建设商贸中心改革试点以来,区域性商贸中心已初具规模,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趋于活跃、大商贸、大流通、大市场格局基本形成[3]。兰州是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科技教育基地,拥有以中科院兰州分院为主体的各类科研和开发机构近700家,以重离子加速器为代表的国家重点实验室9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3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25万人。

6)良好的旅游基础优势。

旅游业基础设施完善。经过20余年的发展,兰州的旅游业已成为初具规模的新型产业,已成为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的龙头产业,并显示了日益旺盛的势头。尤其在近几年发展中,兰州市共投入了68.8亿元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百里黄河风情线的建设,希望以此为契机,利用兰州市周边的旅游资源,将乡村旅游景点纳入旅游开发之中,形成围绕兰州的大旅游圈。为了跟上旅游发展的步伐, 兰州市旅游接待设施发展也较快,目前旅游接待设施与服务已配套成龙,现有星级饭店15家,国际旅游社11家,国内旅游社32家,旅游车船公司3家,定点旅游商店15家,形成了完整的旅游接待网络。[4]

旅游资源类型多样,数量丰富。从兰州市乡村旅游资源谱系中可以看出,兰州市主要的乡村旅游景点有238处,其中地文景观类18处,占7.6%,水文景观类3处,占1.2%,生物景观类11处,占4.6%,历史遗产景类10处,占4.2%,现代人文吸引物景观50处,占21%,抽象人文吸引物景类30处,占12%,旅游服务景类70处,占29%。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兰州市乡村旅游资源种类较为齐全,数量丰富,为乡村旅游的开发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旅游业良好的发展态势和投资环境,便于吸引开发资金。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接待人数也不断增多。2004年兰州市接待入境旅游者4.48万人次,创汇1 520万美元,接待国内旅游人数255.4万人次 ,收入7.55亿元,旅游总收入8.81亿元。2005年接待入境旅游者5.02万人次,入境旅游收入1 708万美元,接待国内旅游者288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8.53亿元,全市旅游收入达到9.95亿元[5]。旅游业这种良好的发展势头,必然会吸引外来资金的注入, 为兰州市旅游业的发展注入活力,促进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乡村旅游业是兰州旅游的一部分,兰州市旅游业的繁荣发展,必定会带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业开发历史悠久。甘肃省旅游开发历史悠久,已经逐步形成以兰州市为中心,西、中、东三区联动,七个景区群整体发展,整条旅游线路呈放射状的格局,形成了丝绸之路、黄河流域分区的旅游经济带。这种合理的旅游格局的形成,对国内外的游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尤其是2006年旅游局合理安排与布局,重点开发亚洲市场、欧美市场、海外市场,旅游市场的开拓和大量国外游客的进入,为兰州市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潜在的客源市场。

资料来源:参照《兰州自然地理志》、《榆中县志》、兰州旅游网上的相关资料、并利用百度查询所得。

7)政府指导。

虽然政府介入乡村旅游时间很短,对其管理也不够完善,但是政府鼓励、支持乡村旅游的发展。在2006年兰州市旅游工作会议上就指出,兰州旅游当年主打“农家乐”旅游项目,采用城市包围农村的旅游格局,并且将开辟以绿色景观和田园风光为主题的观光型乡村游;以农庄或农场旅游为主,包括休闲农庄、观光果园、花园等体现休闲和增长见识为主题的乡村游;以乡村民俗、民族风情以及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点。

2.2 兰州市及其周边乡村旅游发展弱势

政府和乡村旅游的经营者对乡村旅游认识不足。政府已经认识到了乡村旅游是发展乡村经济的一个有效途径,并且大力宣传了一些乡村旅游的节庆活动,但是政府在规划和指导乡村旅游上下的力气还不够。无论从整体规划,还是资金投入上都做得不够好,对乡村旅游的认识也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乡村旅游的经营者大部分是当地一些农户,这些农户对服务和质量的意识都较差,对很对问题都不够重视,经营上也只是停留在小打小闹的阶段,管理较为混乱。一些农户不明白乡村旅游的本质,一心认为旅游接待设施和旅游产品要符合城市标准,而逐步缺乏乡村旅游的本性即“乡村性”,使乡村旅游失去了它的特色和吸引力,这些问题都是由于缺乏对乡村旅游足够的认识造成的。

宣传推介力度不够,缺乏精品旅游项目。乡村旅游要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必须要做好乡村旅游景点的推介工作,目前兰州市乡村旅游规模小,分布较散,缺乏精品旅游项目,对于游客的吸引力较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乡村旅游开发资金不足。乡村旅游地区的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开发过程中需要有资金的投入,加之一些项目的建设也需要大笔资金的投入,然而目前乡村旅游缺乏开发的资金,造成景区内基础设施差,开发项目少,使乡村旅游裹足难行。

旅游季节较短,利润较少。旅游季节主要集中在4月-11月,其他季节则无人问津,由于受到季节性的影响,严重影响到了经营者的利润,由于缺乏利润很难提高旅游的配套设施,也影响到旅游服务的质量,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缺乏对旅游资源的科学考察和规划,旅游资源开发水平不高,形式单一。兰州市周围部分旅游资源开发较早,知名度较高,但是旅游产品因缺乏创新而变得日益老化单一,并且存在着盲目开发、重复建设的问题。其他大部分的乡村旅游资源因缺乏科学的考察和规划,尚处“闺中”有待开发[6]。盲目开发现象与缺乏开发现象并存,这种不合理的开发方式,使一部分开发较早的景区环境受到了破坏,而另一部分很有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长期埋没在穷乡僻壤之间,这必将会影响到兰州市乡村旅游的发展。

2.3 兰州发展乡村旅游的机遇

国内乡村旅游的不断升温,将会刺激兰州乡村旅游的发展。国内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地,乡村旅游发展形成规模,并深受城市居民地喜爱。这些发展规模大,较为成熟的乡村旅游地区辐射和影响作用已经遍及全国,大中城市周边的郊区纷纷建立了乡村旅游景区,且发展较为迅速。乡村旅游已经被各级政府视为发展乡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地有效措施。在这种大的有力的环境下,兰州的乡村旅游也会不断的发展与提高,并且随着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为了满足城市居民亲近自然的需要,使乡村旅游的发展潜力不断扩大,发展前景广阔。

借“山水名城”之势,提升乡村旅游整体水平。在《兰州市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着力要将兰州市打造成“山水名城”,要积极塑造兰州市的旅游形象。乡村旅游注重绿色环境,这与兰州市打造“山水名城”不谋而合,通过进一步建设“山水名城”可以提高乡村旅游资源的整体素质,提升资源品味,也为乡村旅游提供了充足的客源市场。乡村旅游与兰州都市旅游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发展。

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客源市场。距兰州仅20公里的什川镇的乡村旅游景点,近几年发展极为迅速,仅2005年就有游客38万人次,旅游收入达875万元,这些都与兰州市居民这几年收入不断提高有关。从下表中可以看出兰州市居民这几年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收入的增多和旅游消费的增加大大刺激了人们出游的欲望,使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想去体验乡村旅游,同时居民愿意为出游花费更多的钱,这也会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乡村旅游产品档次。

资料来源:2005年《甘肃年鉴》

2.4 挑战

乡村旅游项目易雷同,缺乏创新。国内大部分乡村景区大都存在着类似的问题,兰州也不例外。居民到乡村旅游景点的大部分活动只是 “打打牌、喝喝茶”,这种低层次的旅游产品开发很难长久吸引人们的目光,必然会很快走向衰落。要使乡村旅游得到长久发展,就必须要开发特色旅游项目,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

创建品牌,加大宣传力度。乡村旅游在兰州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但是其规模和大小都无法满足城市居民出游的需求,缺乏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品牌,如何创建品牌和加大宣传力度将是兰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的一大挑战。

合理规划和开发兰州周边其他乡村旅游景点,避免盲目开发和无序竞争。兰州周边旅游资源丰富,现在得到开发与利用的只是少数,如何合理规划其他的乡村旅游景点,避免景点之间为了争夺客源造成恶性竞争,如何在空间上合理布局景点及突出各景点的特色项目、协调景点之间的关系都将成为兰州市乡村旅游开发要面临的挑战。

3 结论

兰州市及其周边乡村旅游处于起步阶段,乡村旅游刚刚兴起。通过对兰州市及其周边乡村旅游的SWOT 的分析,可以看出兰州乡村旅游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也面对诸多挑战,但是发展乡村旅游优势还是非常明显,发展潜力还是很大。今后应该充分发掘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因素,深度挖掘赋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文化的旅游产品,保持乡村特色。政府也应该积极介入到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中 ,发挥指导、规划、规范乡村旅游市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邹统迁.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成都农家乐于北京民俗村的比较与对策分析[J].旅游学刊,2005(3):63-64.

[2]大兰州宏图跃然纸上[EB/OL].(2003-08-08).http://www.chinawestnews.net/gb/westnews/cjkb/xbjj.

[3]辛建国,石培基.观光农业-新世纪的阳光产业[J].城乡建设,2001(4):56-57.

[4]兰州简介[EB/OL].(2007-10-4).http://www.chin-abaike.com/article/sort0525/ganshu.

[5]兰州年鉴编撰委员会.2006年兰州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2006.

周边乡村 篇3

在国外, 19世纪以后,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 人们渴望回归自然, 乡村旅游开始出现, 20世纪70年代后, 乡村旅游在北美也得到了蓬勃发展。乡村旅游在我国起步较晚, 在20世纪末期, 一些大城市郊区开始开展乡村旅游[3]。

乡村旅游可分为3种类型: (1) 景区周边地区的乡村旅游, 这是一种旅游景点和乡村景观组合互补型的旅游形式; (2) 大中城市郊区的乡村旅游; (3) 以纯粹的乡村景观为对象的旅游开发区, 如大规模连片的农田或多种类的经济果林、蔬菜园区, 一定面积的天然或人工水面, 新兴的农村面貌, 乡镇企业等[4]。

风景名胜区是指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 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比较集中, 环境优美, 可供人们游览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5]。自1982年起到2010年, 国务院总共公布了7批、208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风景名胜区旅游的开发带动了周边乡村旅游的发展, 同时面临一些新的问题, 例如乡村旅游项目缺乏统一规划, 与风景名胜区不协调, 对乡村景观的保护不够重视等, 导致旅游的可持续性较差, 后劲不足。可持续发展观在我国已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准则, 其核心内涵是指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期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6]。乡村由于其生态脆弱性、文化脆弱性等特点, 同样需要用可持续发展观来指导其旅游的规划和建设。该文以慕田峪长城附近的村落为例, 分析可持续发展理论在乡村旅游中的实践, 以期为同类型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借鉴。

1 研究区域概况

慕田峪长城位于北京市怀柔区境内, 是北京新十六景之一。西接居庸关长城, 东连古北口, 开放的2 250m长城段的特点是两边均有垛口, 特别是正关台三座敌楼并矗。著名的长城景观箭扣、牛角边、鹰飞倒仰等位于慕田峪长城西端, 是万里长城的精华所在。

早在南北朝时的北齐 (公元550~577年) , 就在慕田峪筑有长城。明初朱元璋手下大将徐达在北齐长城遗址上重建。公元1404年建“慕田峪关”。公元1568年, 戚继光率军对慕田峪段在内的1 000km长城进行整修, 隆庆五年 (1971年) 秋建成。自1988年开始发展旅游, 慕田峪长城已经成为北京最受欢迎的长城景点之一, 游客数仅次于八达岭长城[7]。2011年慕田峪长城被评为5A级旅游景区, 周边有慕田峪村、辛营村、北沟村和田仙峪村等村落。

2 慕田峪长城周边乡村的旅游可持续发展现状调查

2.1 乡村建筑景观的保护和利用

建筑被称为凝固的音乐, 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建筑景观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作为世界文化遗产, 长城吸引着海内外的广大游客, 有“不到长城非好汉”之说, 作为人工建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慕田峪长城周边村落的民居多为简易四合院, 青砖黛瓦与长城的建筑风格相符, 同样吸引着城市及国外游客, 村落的建筑成为乡村旅游的重要资源。建筑景观的合理利用决定了乡村旅游能否可持续发展。民居的保护和改造是维持乡土景观的重要方面, 例如长城脚下的慕田峪村, 通过积极吸引外资, 将年久失修、已经废弃的小学校舍改造成了一家西餐厅。房屋的建筑结构没有太大改变, 只是房屋进行了内部装修, 对上下水和厨房做了一些别致而实用的改造, 提高了房屋的舒适度, 可以接待游客。另外一些原有民居在进行加固装修时, 保留了旧屋石墙、古木房梁、木门老树、石板铺装、旧式家具、宽敞简单的土炕, 并配备适度的现代化内部设施, 使其既具有古朴而传统的乡土风情, 又舒适宜居, 受到海内外游客的欢迎[8]。在建筑的有机更新过程中, 不轻易拆旧房建新房, 建筑材料提倡就地取材, 多选用木、砖、瓦等乡土建筑材料。材料的循环利用、重复使用符合生态学的观点[9]。

有学者以慕田峪长城风景区旁边的村庄为例, 研究生态村落的规划建设。在村公所的设计理念中结合了传统民居与生态民居的理念, 例如, 建筑与装修材料均为村庄附近即可取得和加工的材料, 石材被用作墙体、屋面、蓄热、内部装饰, 秸秆是室内装饰的主要材料之一, 也是冬季取暖的能源, 荆条用作遮阳。针对东西南北屋顶各个朝向采用不同的维护结构以实现方案的生态策略[10]。

2.2 乡村植物景观的保护和利用

植物景观是提供和吸引观览、诱发和启迪情感、产生精神文化, 具有科学研究和生态意义的自然和人工植被。植物景观在景观要素中是最富生机和活力的, 它吸引着游客, 启迪和激发人们的游兴和思绪。植物景观既具有植被的一般属性, 又有一定的人文性、社会性和文化特征, 成为人类文明进程的标志之一[11]。自然植物景观的群落学特征, 如物种组成、种群关系、水平和垂直结构、生活型结构、外貌特征、季相变化、群落波动及演替等, 反映了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环境, 起到了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人工植物景观, 例如农作物栽培、林果生产、蔬菜种植、园林绿化等, 是当地居民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果, 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产物, 既可为人们提供物质产品, 又能启发人们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 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城市游客。

乡村旅游的发展对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产生重要的影响, 如何在乡村旅游开发中保护和利用好植物景观, 成为目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慕田峪长城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12], 是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过渡区域, 这使当地的生态环境变得非常脆弱, 很容易遭到破坏。长城周边森林的屏障作用和生态功能, 直接影响景区未来的发展, 进而制约周边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13]。因此, 需要深入研究乡村旅游中植物景观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通过实地调查, 发现慕田峪长城周边的乡村对植物景观进行了较为合理的保护和利用, 可以为其它发展旅游的乡村提供借鉴。 (1) 提高绿化覆盖率。禁止砍伐慕田峪长城景区周边的自然植被, 种植板栗、核桃、杏、梨、枣树等果树, 在面积有限的耕地中种植农作物或蔬菜作物, 将村落周边进行园林绿化, 使得慕田峪长城景区周围的绿化覆盖率达到了90%以上。 (2) 保护生物多样性。由于自然植被保护较好、绿化覆盖率较高, 慕田峪景区的生物物种数量多于八达岭和司马台长城景区, 有107科、357属、626种 (含变种、变型) , 属于北京市物种数较为丰富的区域之一[14]。物种较多的科依次是菊科、禾本科、豆科、蔷薇科、唇形科、百合科、毛茛科, 含141属, 264种[12]。除了自然植被以外, 在乡村园林绿化中, 很多居民引种了一些新的观赏植物, 进一步提高了植物多样性。 (3) 大量采用乡土植物。乡土植物长期适应当地的气候和环境条件, 具有较好的抗逆性, 种植成活率高, 养护成本低, 如油松、柳树、荆条用于绿化。 (4) 注重古树名木的保护。在慕田峪村的中央, 有一棵百年梧桐, 据传是明代大将徐达所植, 被作为古树名木保护了起来, 并由此挖掘出一些名人轶事, 成为吸引游客的景点。 (5) 发展多种复合种养模式。例如林下养鸡、养蜂、种植栗树蘑等, 既可以提供旅游产品, 又增加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还可以发展生态教育旅游。 (6) 尝试有机种植。由于环境污染日益加重, 食品安全问题愈发严峻, 有机种植成为了一种趋势和潮流。慕田峪长城周边乡村中, 有的村民开始发展有机种植, 既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又提供了安全的食品, 成为吸引游客采摘的重要旅游项目。 (7) 建设公园绿地。在乡村旅游规划建设过程中, 建设了小型公园, 种植观赏植物, 如白玉兰等, 为村民活动提供适宜的场所。 (8) 注重垂直绿化。很多村民自发地在庭院绿化中采用既可食用又可观赏的攀缘类植物, 如中华猕猴桃、葡萄、丝瓜等, 将院墙、棚架及围栏进行了软化, 从立面上丰富景观的层次, 获得了较好的观赏效果, 同时可以将农村丰收的喜悦传递给游客, 增加了乡村旅游的趣味性。 (9) 构建四季有景的植物景观。在慕田峪一年四季都有景可赏, 早春的连翘、桃花, 夏季的栗花, 深秋的红叶, 隆冬时节的大雪压青松等景观, 有效地提高了乡村植物景观的观赏价值。

2.3 乡村文化景观的保护和利用

索尔经典的文化景观定义为:由特定的文化族群在自然景观中创建的样式, 文化是动因, 自然地域是载体, 文化景观则是呈现的结果[15]。乡村文化景观, 是指以村落为中心、以农业活动为基础的一种文化景观遗产类型。它是自然与人类长期相互作用的产物, 包括了田地、山川、一定区域内活动的人群和他们的传统行为模式。村落文化景观通常反映出在特定的环境制约条件下, 可持续土地利用的先进理念和具体技术, 同时折射出建立这些文化景观和所处的自然环境的特点及限制[16]。

慕田峪长城周边乡村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也十分注重保护当地的文化景观, 例如民间舞蹈———大秧歌, 慕田峪村组建了慕田峪村老年秧歌队, 在闲暇时间进行表演, 展示给国内外的游客, 既使村民的身体得到了锻炼, 又丰富了文化生活, 还使传统文化得到了传承。作为文化景观的一个重要类型, 自然资源的传统利用方式及其聚落形态越来越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慕田峪村的乡村旅游发展中也注意了这一方面的保护, 例如, 当地特有的采摘板栗的方法, 通过带领游客亲身采摘板栗, 将这项技艺传承下去。当地曾经有铁匠铺, 由于机械化的发展, 导致这样手工艺即将失传, 慕田峪村通过设立铁匠铺展示馆, 重新使这项技术出现在人们面前。在挖掘、保护传统手工艺的同时, 慕田峪村的一些企业还将其它地方的一些工艺引进来, 例如玻璃吹制工艺, 增加了当地的文化多样性, 游客不仅可以购买工艺品, 还可以参观、学习和亲手制作。此外, 有的企业还专门设置了绘画室、展览室等文化活动场所, 可以举办展览和艺术沙龙, 吸引了国内外的艺术家前来旅游。

2.4 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及环保理念的宣传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 外来人口、车辆增加, 产生了大量生活垃圾和汽车尾气等污染物, 如果不进行适当的处理, 会使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恶化甚至崩溃, 影响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 不利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 当地自然环境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慕田峪长城周边乡村对环境保护十分重视, 除了进行植被的保护以外, 当地农民尝试开展有机种植, 减少化肥、农药、地膜对当地脆弱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例如小园西餐厅在大路馆建立了一个沤肥池, 将一些生活垃圾进行发酵、沤制, 产生的有机肥料循环进入农田中。由于交通运输的便利以及收入水平的提高, 当地村民能够非常方便的买到一些反季节的蔬菜, 从而减少当地高能耗的反季节蔬菜的种植, 减少了能源的消耗以及二氧化碳和污染气体的排放。另外, 慕田峪的一些企业通过组织一系列的活动, 宣传环境保护, 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态意识。例如, 每年一次的渤海自行车骑行活动, 倡导低碳的出行方式, 受到人们的欢迎;慢食活动, 通过选用当地自产的当季蔬菜来倡导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 也越来越多地影响着人们的饮食观念;通过组织北京市区的中小学生来慕田峪村捡拾垃圾, 培养下一代的环保意识, 也引起了当地居民对环保的重视。在能源利用方面, 慕田峪长城位于山地, 没有发展风能、水能、潮汐能的条件, 因此太阳能成为比较合适的新能源, 慕田峪村的路灯是通过太阳能板蓄电的, 很多村民家里都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洗澡;农田耕作的秸秆以往都是选择直接焚烧, 既污染空气, 又浪费能源, 针对这一问题, 北沟村建立了一个秸秆汽化的工厂, 可以使秸秆变成相对清洁的能源。

2.5 当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除了受到建筑景观、植物景观、文化景观及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之外, 还与当地社区的发展和稳定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 乡村旅游的发展能为当地村民带来经济收入, 同时也受到村民经济状况的影响。乡村旅游需要广大村民的参与, 只有当村民获得收益, 其参与旅游的积极性才会增强, 能自觉的保护当地的景观及环境, 增加旅游活动的投资, 使旅游活动可持续发展。在长城脚下的慕田峪村, 总面积8km2, 耕地面积8.53hm2, 全村188户, 人口405人, 劳动力157人, 由于临近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慕田峪长城, 同时离北京市区距离较近, 慕田峪村拥有明显的地缘优势。另外, 由于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 以及国家假期制度的改革, 使慕田峪村的乡村旅游发展迅速。自1988年慕田峪长城正式开放后, 民俗接待、旅游商品经营等旅游附属产业成为慕田峪村村民致富增收的主要来源。2007年村级经济总收入971万元, 人均纯收入21 251元, 集体经济纯收入127.35万元。

其次, 乡村旅游的发展使广大村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由于发展乡村旅游, 慕田峪村近半数农户实现了“城区有楼房、村内有住房”, 家里有自用汽车、自来水、电话、有线电视、网络等设施齐全。村民们都意识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提高居民收入、改善村民生活的重要途径, 因此都自觉维护村子利益。同时, 慕田峪村还新制订了《慕田峪村环境管理制度》, 对违反村规民约的行为明确了处罚额度, 有效杜绝了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等现象。

另外, 在发展乡村旅游改善村民经济状况和生活水平的同时, 很多村子非常重视文化的建设。例如, 北沟村将中国传统文化, 弟子规、仁义礼智信等, 通过墙画的形式展示出来,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村民的行为, 使当地的社区居民关系更加融洽, 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在乡村旅游的建设过程中, 通过安装健身器材、组织秧歌表演等方式, 使当地居民重视体育锻炼, 身体和心理更加健康。乡村旅游增加了当地村民的就业机会, 同时有助于培养村民的团队合作精神, 提高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3 慕田峪长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3.1 旅游项目缺乏统筹规划

慕田峪周边乡村的很多旅游项目, 大多是当地个别企业或个别村民自发开展, 其他村民被动参与的, 有些项目是模仿甚至生搬其它地方的, 并不适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村民之间也是相互模仿, 例如农家院的住宿条件、装修风格相似, 没有特色, 造成恶性竞争, 不能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这一问题的解决, 需要当地村委会组织相应专家进行旅游产品定位, 进行统一的统筹规划。对整个乡村的区位优势、建筑风格、植被状况、文化建设、环境状况、社会发展现状、旅游资源特色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分析, 从而确定其旅游发展的目标, 形成特色旅游项目。在制定乡村旅游的发展规划时, 还必须考虑其潜在的环境影响, 对于在乡村旅游区域拟建的每个项目, 都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另外, 村委会应该进行统一的旅游形象定位、营销规划等, 在媒体上将整个村子的乡村旅游项目进行整体推介, 提高知名度, 吸引国内外游客。

3.2 公园绿地缺乏养护和管理, 应减少对自然植被的人为干扰

通过实地调查发现, 村子的公共绿地在建设完成之后, 并没有进行定期的养护和管理, 造成公共绿地中杂草丛生, 观赏植物生长不良, 观赏特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另外, 公共绿地的建设过程中, 应该尽量多种植乡土植物, 慎重引种, 杜绝外来植物入侵对当地生态系统的破坏。不能无节制地发展经济果林, 而应该保留一部分的土地, 使其进行自然的演替, 增加生物多样性, 从而更好地发挥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3.3 有机农业的模式还需要进一步推广

尽管有个别村民开始尝试有机种植, 但是大部分村民还是使用化肥和农药等措施来增加产量。应该通过宣传、示范提高村民对有机农业的认识, 另外通过有机食品认证等措施来提高当地农产品的竞争力, 使村民自觉地进行有机种养, 保护当地的自然环境。

3.4 深入挖掘文化景观, 提高旅游项目的参与性

当地民俗文化、民间故事、民间小吃都需要深入的挖掘, 提高旅游项目的吸引程度。可以在旅游项目中增加能够让游客参与的景观场所, 使游客真正融入乡村生活中。例如, 可以设置有机蔬菜种植体验、土法采摘板栗体验等体验性质的项目。

3.5 规范旅游秩序, 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

应该通过协商建立乡村旅游的村规民约来规范村民的旅游经营活动, 强化管理, 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和居民的培训, 提高服务质量。由于乡村旅游是发生在当地村民与游客之间的活动, 因此当村民与游客发生矛盾或争执时, 当地社区应该有专门的协调机构, 进行调解, 减少误会的发生, 避免整个村子的旅游形象受到不良影响。村子各团体、家庭、个人之间由于不能公平分享利益而导致的相互嫉妒等问题, 会影响社区的安定团结, 需要当地村委会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分配机制, 建立更好的调解沟通机制来解决这些矛盾。

4 结论

周边乡村 篇4

发展乡村非农产业是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以及推进乡村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途径。乡镇企业的发展在苏南地区自下而上型城镇化过程中曾起到巨大作用。如今,在经历了“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乡村工业化浪潮后,“遍地开花”式的乡村工业因其规模效益低下、产业落后、浪费土地资源和污染环境而遭受诟病;“三集中”政策的广泛推行也使得二产企业在乡村日渐式微。与此同时,乡村第三产业尤其是旅游产业的发展,在拓宽农民非农就业渠道、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同时,成为各地“美丽乡村”运动的主要抓手,一时间如火如荼。此消彼长,在城镇化的不同阶段,发展环境与目标的不同决定了主要产业类型与结构的差异;产业自身的可持续性也决定了乡村非农产业的生命力,对农村经济水平提高和城镇化发展意义重大。

现阶段我国乡村非农产业的发展政策倾向于“退二进三”,其中旅游业受到广大地方政府的青睐。而对于乡村非农产业发展走向,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乡村工业发展方面,一些学者认为发展农村工业是解决农村劳动力问题、增加乡村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渠道,乡村工业的发展对乡村的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应该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工业化战略。也有部分学者认为乡村工业的发展虽然对于促进城镇化建设具有很大推动作用,但与此同时也对乡村环境和自然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对当地的生态系统产生了很大影响。未来乡村工业发展应该设立严格的行业准入门槛,从根本上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乡村旅游业发方面,一些学者认为乡村旅游开发具有诸多优点,对部分农村地区的转型发展具有较高契合度和适宜性,是值得重视和推广的一种乡村转型发展模式。也有学者认为目前乡村旅游中以家庭农户自发经营为主的简单模式居多,乡村旅游整体上还存在着基础设施不完善、环保意识低下、市场制度不健全、缺乏特色、规模品牌意识不足、农民的素质亟待提高等问题需要解决。未来乡村非农产业将如何发展,是“退二进三”还是接“二连三”需要从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方面进行研究。

可持续性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非农产业的可持续性可以理解为非农产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及社会发展相协调,以更少的污染和资源占用满足当代农村城镇化发展的需求,在保持其产业自身不断增长的基础上,又不对后代人的发展需求产生威胁。借鉴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内涵,下文拟从经济、社会与环境三方面对大城市边缘区乡村非农产业进行发展的可持续性评价。

2.研究对象与基本概况

2.1研究对象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靠近市区,交通便捷,受到大城市市场、资金、技术的辐射与支持,非农产业相对聚集,是研究乡村非农产业的理想区域。本文选取南京市浦口区的江浦街道、盘城街道和汤泉街道三个涉农街道作为样本采集区(如图1)。浦口区位于长江以北,与主城一江之隔,处于城市建成区和乡村腹地的过渡区域,受乡村城市化和城市郊区化的双重作用,农村非农生产活跃。其中江浦街道与盘城街道紧邻城市建成区,交通便捷、工业企业众多;汤泉街道与城区一山之隔,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农村旅游经济发达。通过实地观察法和半结构式访谈法相结合的方法对三个街道中利用村庄集体土地从事非农生产的企业进行调查以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

2.2基本情况

本次研究选取二产企业21家,三产企业19家作为对象(如表1)。访谈了包括街道负责人、企业负责人、企业员工、村民、村委,共70人。数据显示二产企业中机械制造最多,占调查二产企业的38.1%。企业经济规模在101-500万范围内的有9家,占调查对象的42.9%。企业人口规模普遍较三产企业大,其中在50人以上的有3家,占调查对象的14.3%。企业市场范围主要集中在浦口城区和南京市区,这部分占到85.7%,市场范围面向全国的也有1家。三产企业类别主要为农产品批发、百货零售、乡村旅游,分别占调查三产企业的31.6%、15.9%、15.9%。企业经济规模普遍不高,在0-100万的有11家,占调查对象的57.9%。企业的员工人数也比较少集中在0-10人区间,占调查对象的73.7%。三产企业经营项目主要以日常生活所需为主,72.6%的企业服务范围在浦口城区内部。

3.非农产业发展可持续性评价模型构建

3.1评价因子集构建

结合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从社会、经济、环境三个方面选取18项评价因子。为了排除评价因子间的共线性,研究中对标准化后的调查数据采用相关分析法进行筛选,对各评价指标内的因子进行双变量分析,认定Pearson相关系数大于0.6,显著性小于0.05则为显著先关。如在社会可持续中的本地职工比与同村比的分析中Pearson相关系数为0.628,显著性为0.01则认为两个指标显著相关,因此将这两个评价因子中的其中一个进行筛除。最终在社会、经济、环境方面分别筛选出4个主要因子构成最终评价指标体系(如表2),对研究区域农村的二、三产企业发展可持续性进行评价。

3.2数据标准化

为消除各项评价指标计量单位和性质不同带来的不可比性,对样本数据分别进行定量定性的标准化处理。

定量指标:本次调研选取的评价因子多为定量指标,采用Z-score标准化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公式如下:

式中:xij为第j项指标下第i个评价对象标准化后的值;xik为第j项指标下第i个评价对象的数据原值;xi为第j项指标下各评价对象的均值;si为第j项指标下各评价对象的标准差。当xik为正向指标时,选择公式(1);当xik为负向指标时,选择公式(2)。以此方法标准化后,各指标中所有年份的数据均值为0,标准差为1。

定性指标:对于部分指标,如职工保险福利、产品销售市场、污染影响等定性指标,采用赋分法,根据制定的评价等级和标准评出分值。

3.3权重确定

本文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熵值法根据各评价因子数值变化特点来确定权重,能较客观地反映各指标对评价目标的影响程度,可以减少主观性对评价过程的影响,相对客观的得出权重。

选取m个评价指标,n个被评价对象。计算第j项指标下第i个评价对象占该指标的比重:

式中:pij为第j项指标下第i个评价对象占该指标的比重;xij为第j项指标下第i个评价对象标准化后的值。

计算第项指标的熵值:

计算第项指标的差异系数。对第项指标,指标值的差异越大,对方案评价的左右就越大,熵值就越小,定义差异系数:

求出权值:

最终得出的社会、经济、环境三个指标所占权重分别为0.3207、0.3497、0.3296(如表2)。

3.4评价模型

本文采用多目标综合评价法来求得各企业的发展可持续性综合得分:

式中:si为第i个评价对象发展可持续性的评价得分;Wj为第j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值;Pij第j项指标下第i个评价对象占该指标的比重。根据该公式,产业的可持续综合得分即为各项评价指标权重值与评价对象占该指标比重乘积之和。综合得分的高低代表着产业发展可持续性的高低,数值越大则代表可持续性越强。

4.农村非农产业可持续性综合评价

4.1二产、三产综合可持续性比较

评价结果显示,在综合可持续性方面,二产企业总数据维持在3.0左右,三产企业的综合可持续性略高于二产企业(如图2)。其中二产、三产中都存在综合可持续性较高和较低的企业:综合指标高的二产企业社会、普遍经济可持续性较高,由于二产经营时间久,发展更加稳定,因此能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吸纳更多的劳动力;三产企业则能耗低、污染少,环境可持续能力相对高。综合指标低的二产企业单位产值的能耗、排放较多,环境可持续能力较低;三产企业则由于经营时间短、竞争激烈,经济可持续能力相对较低。

4.2二产、三产社会可持续性比较

在社会可持续性方面,二产企业综合得分均值为0.93,三产企业为0.99,三产企业的可持续性略大于二产企业。(如图3)二产规模普遍比三产大,企业承担工资和福利的能力普遍较强,三产企业则在吸纳劳动力以及提供本地就业、维持本地社会网络方面的力量较大。这与三产的类型——服务于日常生活、规模小、家庭经营居多等有关。

4.3二产、三产经济可持续性比较

在经济可持续性方面,二产企业综合得分均值为1.16,三产企业为0.93,二产企业的可持续性明显大于三产企业(如图4)。相比以普通民生服务为主的三产企业,二产企业经营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由于经营时间较长、应对市场风险能力较强,同时拥有稳定且较广泛的市场,因此在经济可持续性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三产企业多利用宅基地经营,基础投资较小,利润率较高。

4.4二产、三产环境可持续性比较

在环境可持续方面,二产企业综合得分均值为0.83,三产企业为1.66,三产企业的可持续性明显优于二产企业(如图5)。二产企业在对周边的污染影响、企业排放和能耗三个方面问题较大,但在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上相对于三产企业略有优势。总体来说,三产环境可持续性较强。

5.农村非农产业可持续发展总结及建议

目前南京边缘区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整体水平偏低。根据产业类型的不同,需要针对其可持续水平低的方面进行改进。

5.1效益的提升是农村非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浦口区农村非农企业大多类型低端、技术落后、缺乏技术工人,整体经济效益较低,从而导致二产、三产的社会、环境可持续性不足。企业效益提升能增加员工工资福利进而促进社会可持续性,能直接增强企业经济实力,促进企业进行产业技术改造、产品更新升级,同时有条件进行企业环境整改和排放控制,进而提高其经济和环境可持续性。

5.2规模化、特色化发展是提高农村非农产业经济效益的有力途径

农村小规模企业分布零散、吸纳劳动力有限,发展不稳定。大规模企业产品销售市场更广、机会更多,易形成品牌效应,大多有稳定的客源,同时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因此,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政府应该积极促进大规模企业的发展,但同时维持一定比例的规模小、技术和资金准入门槛低的非农企业对于丰富市场、增加农民就业、促进社会和谐和推动城镇化进程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部分农村二产、三产企业由于产品同质化程度高、竞争激烈而退出市场。在政策层面,政府应加强对区域非农产业的规划和安排,以避免同质化竞争;在企业层面,政府应该积极引导二产企业增加产业科技含量,提高生产技术、促进产品升级;鼓励三产企业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乡村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商品和旅游服务,同时要加强与一产的联系,发展现代农业,产销结合。

5.3观念、技术的更新是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可持续的保证

企业类型落后、对市场变化把握和应对不足是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的普遍问题。发展与创新是企业生存的根本,政府应该促使农村二、三产企业与市场紧密结合,紧跟市场的变化与需求,对企业经营者进行科学教育指导,促进企业经营理念与时俱进,持续进行产品和服务的更新换代,从而顺应市场需求,以此提高企业自身发展的可持续性。

摘要:本文选取南京市浦口区江浦街道、盘城街道和汤泉街道三个涉农街道作为研究区域,将三个街道内利用村庄集体土地从事非农生产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从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方面选取12个评价因子构建乡村非农产业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建立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对调查区域内非农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估,并对第二业和第三产企业进行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性比较分析。最后对乡村非农产业可持续发展方向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非农产业,可持续性比较研究,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

参考文献

[1].何强,王祥,徐绍琛.新型农村工业化战略中云南农村劳动力转移路径思考[J].未来与发展,2009(01):80-83.

[2].曹俊杰,高峰.工业化、城镇化背景下,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对策[J].经济研究参考,2012(71):20-21.

[3].王岩松,梁流涛,梅艳.农村工业结构时空演进及其环境污染效应评价--基于行业污染程度视角[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4):428-435.

[4].李玉红.农村工业源重金属污染:现状、动因与对策--来自企业层面的证据[J].农业经济问题,2015(01):59-65.

[5].王瑗.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地城市化进程研究--以成都三圣花乡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0,17(12):135-138.

[6].程哲,蔡建明,崔莉,等.乡村转型发展产业驱动机制:以盘锦乡村旅游为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6(01):143-150.

[7].乔秋敏.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我国农村旅游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湖南社会科学,2011(04):120-122.

[8].彭顺生.中国乡村旅游现状与发展对策[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1):94-98.

[9].曾驭然.新产业空间与产业可持续性[J].社会科学家,2004(01):19-21.

上一篇: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下一篇:汽车分析物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