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馆未来发展方向(共12篇)
科技馆未来发展方向 篇1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 科技馆发展也应运而生。科技馆作为科学普及工作的单位和窗口, 其提高民众科学文化素质的作用逐渐凸显。
面对观众逐渐增长的对科技馆的参观要求, 必须要突破科技馆向前发展的突破口, 就需要发展出特色, 不断的创新科普教育方法方式, 去满足社会民众对科普教育知识的需求和科普教育场馆的创新发展期待, 在一定程度上加强科技馆对民众的参观吸引力。
现在如何改变以前老观念, 积极创新思路, 探索一条适合现代科技馆发展的科普展览教育教方式, 是目前科技馆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1科技馆的科普教育的方式应跟上时代发展
科技馆想要有所突破, 有所创新, 就要从传统中的展览教育模式中突破出来, 要突破就必须要有一个质的飞跃和发展。传统的科技馆是给人一种橱窗式的展览, 对于观众者而说, 如果是浏览这样的橱窗式展览, 最终结果多数是走马观花, 受益太少。
因为都隔着一层玻璃框架, 看到的只是一个实物旁边还放着对实物的说明, 或许对于一些年幼的孩子可能有些字还不认识, 他们收获的也许只剩下脑海中出现枯燥乏味的说明性文字。
需要指出的是这并不是对传统科技馆以往发挥的作用作出否定, 而是要强调科技馆需要与时俱进, 要出陈推新, 做到“扬弃”, 科技馆如果还停留在十多年前的态势的话就会很难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这势必将和科技馆的终极目标———普惠科学知识, 推动社会发展相背道而驰的, 而科技馆是青少年从认知科普过渡到科学教育实践的一个重要平台。
科技馆要想有全新的创新, 就要向社会化靠近, 它不再纯粹地作为科普知识宣传媒介, 而是一个面向社会各个层面人群的知识实践的大工厂。
2科技馆发展科教活动的方式和方法
2.1科技馆的科教活动应从观众类型出发
科技馆的诞生既是社会化大生产的缩影, 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正是因为有了社会化的职能, 又脱离不开与社会发展相联系, 科技馆的科普展览教育是为社会服务的, 为社会各个行业的人群, 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年龄结构有针对性, 有区别性地提供科普展览教育服务, 去学校为中小学生提供科学教育活动。因此, 科技馆在开展, 面向青少年及小学生开展各种科教活动时, 应该充分考虑受教育人的心理等特点, 对观众的种类加以判断和分析。以前有专家把科技馆比作科学技术知识的大仓库和大工厂, 而这个知识大仓库、大工厂所适合的人群也是要相匹配的, 根据当前的参观人群主要可以分成五类:学前班儿童, 小学学生, 中学学生, 普通大众, 特殊人群。根据不同的群体, 他们的参观和学习内容也是不一样的。
2.2科技馆根据不同群体开展科普展览活动
面对不同类型, 不同层次的观众, 科技馆的辅导员在根据观众兴趣爱好, 类型的区分调查后, 可以根据其观众的特点, 进行活动安排和设计。
比如, 面向学龄前儿童, 就可以采用相适应的科学教育活动。因为学龄前儿童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等各个方面的能力都不成熟, 所以他们首先应该学习社会交往, 以游戏的方式学会分享合作与帮助等, 所以科技馆在开展学龄前班儿童的科普展览教育活动中, 以开设游戏课程为主, 通过游戏活动引入科学文化知识, 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科技馆现有的展览教育资源, 如场地、教具、模型、器具等等, 又可以寓教于乐, 让年幼的孩子对科普有个初步认识, 同时还可以通过游戏, 增加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
对于大众群体, 科技馆的作用是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 提升观众素质, 大力开展民生科普宣传活动, 推进科普让观众最大受益。特殊人群, 首先是先天有缺陷的孩子如眼睛有问题等等, 他们很少能感知外面的精彩世界, 而科技馆具有特色的实验课如“科普小讲堂”等, 以及独特的科技设备如球幕电影、4D电影, 可以让他们从其他感官感受社会的奇妙。
对于在校的中小学生, 开展科教活动室需要注意与学校的学生的实际相结合, 实现科技馆与学校充分合作。作为学校校外的科教第二课堂, 学校老师可以先设计课程内容, 然后和科技馆的工作人员联手合作, 开展一些教育活动。
科技馆根据学校的设计方案, 进行有方向地的、有目的拓展。这种拓展, 既要参照学校老师的设计要求, 又要结合科技馆科学资源和自身的特色, 这样可以增加学校学生的学习兴趣, 补充学校科学教育资源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该活动提高科技馆的知名度, 实现科技馆服务大众, 提高广大青少年科学文化素质的目的。
当然在开展这类活动中, 对科技馆工作人员, 除了要有专业素养外, 还要在职业素养以外方面, 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要有耐心和爱心。需要指出的是, 学校的科学教学和科技馆是有所区别, 有所不同, 科技馆的科学教育活动, 不能照搬书本知识, 套用学校的教学模式, 而是要在多样性、趣味性、拓展性上下功夫, 同时通过这类活动让孩子从书本上解放出来, 因此还要增加动手和实践与体验环节。
例如, 科技馆利用多种实物讲解, 给孩子进行操作演示观看, 亲自动手去体验, 然后让孩子亲身实践, 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习科学技术的兴趣、增强孩子们的好奇心, 使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科技馆辅导员可以对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等提出不同的问题, 让学生回答, 或者写总结和感想, 双管齐下, 让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将不再是抽象的、空洞的, 而是可以帮助青少年, 理解记忆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 构建相应的抽象印象, 增强学习信心。
不仅如此, 科技馆开展面向学校学生的科教活动, 还可以增添社会、人文的信息在当中。对于中小学生来说, 学校的学习应该与生活接轨、融合, 这个阶段的孩子想象能力最丰富, 所以课外知识的拓展是必不可少, 而广泛的了解可以让他们决定以后发展的领域是什么, 对他们今后的学习肯定有更大的好处。而鉴于这些, 科技馆应该要让员工学习更多的科普知识, 当然可以进行专业的培训, 最好能招聘各类专业不同的人才。还要提出的一点是, 工作人员不能让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状态, 不能让学生想了解什么就解答什么, 是让他们自己先进行摸索、思考, 然后科技馆的工作人员再实施帮助, 其目的就是强调动手动脑, 而不仅仅是学习结果。
总之, 科技馆面向学生发挥的作用是有助于提高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 使学生动手动脑全面发展。
3科技馆应与国际接轨
科技馆不仅在为公众职能服务, 而且具有社会化趋势, 它还应该具有国际化的新理念, 应该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的策略, 既要不断改革、还要去借鉴国外的一些先进理念和优秀成果, 要有胸怀、有集百家之长的气魄。
放眼国际, 国外科技馆的发展早于我国的科技馆, 科技馆的结构非常完善与合理, 分类的相对比较细致。结合自己的情况, 我们可以效仿, 我们可以将馆分为两部分:一个可以作为为大众普及知识的场所, 另一个是专业馆主要面向学生, 供其使用, 作为学生课外拓展科学知识良好学习基地。
专业馆内又可以设多个类别, 比如说语言类, 社会人文类, 生命科学类等等。科技馆不仅是巨大的知识宝库, 同时还可以履行社会帮辅、帮助失业人士等进行知识培训的职能, 适当时可以收取一小部分费用。
国外许多科技馆也强调环保理念与环保意识, 提倡展品的低损耗和重复利用率, 我们可以采取与其他省的科技馆相互借用展品, 以相互借用资源的措施来降低对展品的购买用。不仅如此, 科技馆还要及时的了解世界各国的科技信息、科技成果并以最快的速度, 以模型等形式展示给观众。
当然, 我们除了不断学习国外先进的理念和管理方式, 还是需要政府对科技馆发展的予以大力扶持, 并帮助其获得更多社会支持, 这是其发展的强有力的后盾, 也是科技馆发展的方向。
科技馆未来发展方向 篇2
——观《逃离克隆岛》有感
初教院 小教114 竺丽雯
就影片中展现的场景来说,由于背景是2019年,我们仿佛穿越时空隧道来到了未来,未来的高科技造就了高尚、舒适却枯燥乏味、千篇一律的生活,在我们感慨、羡慕以后便利惬意的同时,也让人不得不反思人类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究竟该何去何从。
——这类影片的确发人深省。
总所周知,科学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诉求,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必要要求,然而,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在物化的当今社会,科学转变为是实践技术的同时(即科学到科技的这个过程中),由于科学家或是机构正在“异化”。我们对自然怀有一种敌意、不敬,由此产生了一种分裂和对抗的情绪。人类心灵深处从前不曾被激发的趋利性、盲目性,在一些世界范围内的实例中完全地展现出来。
从人性上,我们几乎迷失自我、抛却人伦道德,用一种病态的理念、态度妄想支配超越本身能力的东西——为了什么?欲望、财富?!我甚至可以说:人类彼此之间已经没有了完全的相互信任,因为这是一种为了生存不择手段的生物。而这种对高深莫测的科学都毫不敬畏的态度,比什么都可怕。
曾有科学家这样预言:“人类如毁灭,应归咎于自身。” 那么,“人类会自我灭亡”,真的只是一种大胆夸张吗?我不这样认为。
显然,科学技术现在已经人类进步的动力,然而,深藏再这种表象下的,是深深的隐患——科技给人类造成一种不安全感。表面上,我们的生产生活因其而愈加轻松灵便,以便于我们尽早脱离最基本的物质生活而寻求高端享受。但是,当这个速度过快、欲望过强时,这种基本、善意的保障就转变为某些智者的担忧,“超人文”的社会科学造成了人类的“快餐式”生活、破坏了生态平衡、加速了能源枯竭、增加了人性迷障„„如果睁大双眼我们就会发现:潜在的危险正在一次次以危机乃至灾难的形式上演„„上类无限度的探索、破坏、发展,最终以自然的形式报应在我们身上。
我们倡导“可持续发展”①,但显然,实现它还任重道远。具体来说,我们能够做的有以下几大点:
1、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
2、对传统高耗产业进行改造,用高新技术改造。
3、实施生态建设工程。
4、尽力保护环境,消除污染。
5、提高人类科技素质,实现人与科技同调的现代化。
另外,在影片中,男主角的个性鲜明,属于思维大胆奔放(很契合他被克隆的对象的性格)、敢想敢为的个性。而事实上,在其他机器人或是生化人(克隆人)的类似灾难片中,主角都是独具新意,勇于冲破悲剧命运的勇士。这让我们不得不从两个方面来思考:
(一)怀疑、批判精神是人类最具颠覆性的力量,能够揭开科学和生命的庞大骗局,当然,这首先需要勇气和实力。外国人相较于中国人最大的不同,大概就是有一颗敢于冲破世俗、不畏艰险困苦的心吧。他们对自由的渴望和思考,衍生出大胆创新的民族性格。这一点上,也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
每个人都有惰性,总喜欢习以为常,安于现状,遵从习惯的力量。原来是怎样的就怎样,昨天怎么做的,今天照本宣科地做,这样轻车熟路,不用太多思考,也不费什么劲,更不会有什么困难、风险。但这样也难以有创新和巨大的进步发展。惰性也可以称为惯性,这是事物的劣根性。习惯于常规,不求开拓创新,这是许多人之所以一辈子平庸的原因。
开拓创新是前进、发展的动力,只有开拓创新,才能超越自我,做一个时时自新的我。但创新有度,不能太出格,太没有原则。(如凤姐,那就是哗众取丑了!)创新,首先需要认识本我,洞察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其次要明确发展目标,方向明才能决心大,有动力;再次要打好基础,脚踏实地,尽可能收获知识技能,积累能量以待时变;最后就是勇于实践,常常自省总结,锲而不舍,不耻下问。
㈡
不平等的问题不仅凸显在人与人、人与其他物种之间,在科学的庞大领域内,我们需要时时谨慎、处处提防,因为后果人还无法承担。
所谓的科学本无止境,甚至我们至今还无法人为地明确划分出不同科学种类之间的界限。所以,面对未知的未来,谁敢肯定的说:
诺亚方舟只是个传说?空中楼阁只是个幻想?机器人永远不会产生思维?克隆者一定会臣服于(人类为他们制定的)既定命运?
我们不妨试想一下,一旦机器人(或生化人)有思维了,就可以创造自己,创造出比人类更有劳动力的奴隶,自然也不需要人类了。
也许有人会说:如果机器人又有了感情那就不一定了!„„可是,要有感情比要有思维难多少?!
也许又有人反驳,人类制造的东西,怎么可能超越自身存在呢?那么我只能说你太自信了。放眼世界,人类能掌控的部分远远小于未知的部分。未知技术是否能超越人类极限,科学家都无法下论断。人工智能②的未来,远远比人类的未来更莫测。因为他是人类人工智能的扩展和延伸。
备注:
①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概念最先是在一九七二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讨论。这次研讨会云集了全球的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共同界定人类在缔造一个健康和富生机的环境上所享有的权利。
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同盟制定了《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
1981年,美国布朗(Lester R.Brown)出版《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提出以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资源基础和开发再生能源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的战略。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
②“人工智能”一词最初是在1956 年Dartmouth学会上提出的。从那以后,研究者们发展了众多理论和原理,人工智能的概念也随之扩展。
人工智能是一门极富挑战性的科学,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必须懂得计算机知识,心理学和哲学。除了计算机科学以外,人工智能还涉及信息论、控制论、自动化、仿生学、生物学、心理学、数理逻辑、语言学、医学和哲学等多门学科。
科技馆未来发展方向 篇3
展会规模扩大,新车密集发布
本届广州汽车展总规模达22万平方米,参展企业达830家,其中乘用车企业83家,电动车企业20家,商用车企业26家,汽车零部件及用品企业701家,共展出车辆1095台。在中国连续五年蝉联世界第一产销大国称号的背景下,全球主流汽车企业无不将战略重心转向中国。
首办电动车展,开创业内先河
在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本届广州汽车展首次独立创办了电动汽车题材展,展会规模达10000平方米,为电动汽车企业提供了一个集中展示、交流合作的高效平台。吸引到包括上汽、东风、广汽、华晨、奇瑞、江淮、奔驰、宝马、奥迪、通用、大众、沃尔沃、雷诺等品牌在内的国内外主流电动汽车领导企业,共展出车辆五十余台。
展会内容丰富,题材覆盖全产业链
本届展会内容丰富,展品除了乘用、电动车以外,还包括卡车、客车、专用车、汽车零部件及汽车用品,展示题材涵盖了汽车全产业链上下游。
两年一届的商用车题材展吸引了大量国内外商用车企业参加。包括东风、北汽福田、江淮、陕汽、江铃、上汽依维柯红岩、四川现代、广汽比亚迪、中集车辆在内的国内外主流卡车、客车、专用车企业以及部分零部件企业均携新品亮相。
最值得一看的概念车
看着广州车展上一个个扯着嗓子喊“买买买”的土豪们,还没买车的小伙伴们是不是有股淡淡的“忧桑”呢?别怕别怕,广州车展为咱们这群未来的“社会栋梁”準备了一份特殊的饕餮大餐——概念车。顾名思义,概念车就是尚未量产的车型,但是未来的车型都会以概念车为蓝本进行改进再投放市场,所以我们也能够从现有概念车型看到未来汽车的影子。也就是说,咱们着重要看的是现在的概念车,也就是以后等我们功成名就了要“买买买”的量产车。
新车汇总
一道车展,消费者就对即将上市的新车倍感兴趣,今天,《时尚北京》杂志就为你们罗列几款广州车展的新车,各位回去查查银行卡余额对号入座吧。
1.路虎发现神行
路虎发现神行外观设计理念来自此前发布的路虎Discovery Vision概念车,它将替代现款神行者2的位置,但并不意味着神行者不再有同等级换代作品。新车推2款车型,其售价区间为55.8-61.8万元。
2.奥迪S3
第三代奥迪S3在本届广州车展上正式上市,该车只推出了一款车型,售价为39.98万元。这是奥迪S3性能车型首次入华,而其价格足以让高尔夫R(上一代、只比S3便宜五千)成为毫无竞争力的渣渣。
3.新一代宝马X6
新一代宝马X6(F16)正式上市,两款动力四款车型,售价区间为93.8-189.9万。
4.新款日产370Z
在本次车展上,新款日产370Z正式上市,新车售价为52.5万元。新车搭载3.7L发动机,最大功率为241kW(328PS),峰值扭矩为363Nm。新车采用了7速自动变速箱。
5.2015款保时捷卡宴
2015款保时捷卡宴实车将在2014广州车展首发。最受关注的Cayenne S E-Hybrid插电式混动车型,也在此次发布序列中。之前保时捷已经公布了2015款卡宴的售价,价格区间为97.2-221.4万。
6.迈凯伦625C
其实迈凯伦625C并非一款全新的车型,它是在650S的基础上调低了动力输出,不过这款车型将只会针对亚洲市场推出,该车在本届广州车展上完成首发,并公布价格:为349.8-381.8万元。
7.奔驰GLA45 AMG
在本届的广州车展上,奔驰GLA45 AMG正式在国内上市,新车售价为57.80万元,这款AMG高性能跨界SUV与其它两款MFA平台的AMG高性能车型CLA45 AMG/A45 AMG搭载相同的2.0T动力,破百仅需4.8s。
科技馆未来发展方向 篇4
关键词:科技外交,我国,科技
21世纪国际间的竞争已成为科学技术的竞争,科技实力已成为评判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外交已成为新时期国家“软实力”与“硬实力”的体现。
英国皇家学会的报告认为“科技外交”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首先,通过科学咨询为外交政策提供信息; 其次,促进国际科技合作; 最后,利用科学技术合作改善国家间的关系[1]。赵刚所著的《科技外交的理论与实践》中科技外交是指以主权国家的国家元首、外交机构、科技部门、专门机构以及企业等为主体,以促进科技进步、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原则而开展的与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以及国际组织等之间的谈判、访问、参加国际会议、建立研究机构等多边或双边的科技合作与交流[2]。因此,科技外交是指基于一国科技发展的对外政策,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际关系行为主体在相关科技领域开展的合作、交往、协调等行为和方式。
一、我国科技外交的发展历程
早在公元前12世纪,中国的蚕丝技术传播到中亚、西亚和欧洲,这是中国对外技术交流的雏形。隋唐时期我国对朝鲜、日本、印度等国家实行开放贸易政策,在技术、文字上进行交流,并且派遣留学生等; 在宋元时期我国的指南针和火药传到欧洲的一些国家; 明清时期郑和下西洋对传播先进技术文化和促进科技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早期的科技外交形式单一且多以技术交流为主。科技外交的发展历程共分为四个时期: 1949—1960年是我国科技外交的创建时期,1960—1978年是我国科技外交的曲折发展时期,1978—1998年是科技外交发展的成熟时期,21世纪以来进入全面发展时期。
1. 我国科技外交的创建时期
1949—1960年是我国科 技外交工 作的创建 时期。1949年11月中国科学院正式对外办公,我国的科技事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为了打破美国帝国主义的封锁,促进国家发展,我国提出向苏联和东欧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学习,科技外交呈现“一边倒”趋势。
在签订科技合作与协议方面,我国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初步建交。1950年2月,周恩来总理与苏联外交部长安德烈·雅奴阿列维奇·维辛斯基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内容包括两国经济与文化、经济合作与援助等方面。科技的合作并没有单独提出,而是体现在经济与文化中,因此,这个互助条约的签订是中苏外交在科技合作中的开端,为中苏科技外交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52年5月我国政府代表与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代表在北京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政府科学与技术合作协定》,这是新中国建立后,我国与其他国家签订的第一个政府间的科技合作协定。1952年,中国宣布加入《关于禁止使用毒气或类似毒品及细菌方法作战的议定书》,第一个国际公约的签订,体现了我国对化学物品在国际应用中的伦理审视。1956年我国与苏联等11个社会主义国家签订了《关于成立核子研究所的决定》,该决定签订后,联合原子核研究所在苏联杜布纳市建立,其中包括我国的五六十位专家人员在该研究所工作,这是我国参加的第一个多边科技联合研究机构。
在人员互访方面,中国科学院代表团访问苏联科学院,两院形成了直接的科技交流方式。1953年3月应苏联科学院的邀请,我国科学院组建了以钱三强为首的26名学者代表团( 包含19个学科) 对苏联进行了3个月的访问。在此期间对苏联的研究机构、大学以及工厂、矿山等100多个机构进行了访问和考察。同时对苏联的领导、组织科研工作经验进行学习,实地考察了苏联科技现状和发展方向等。郭沫若院长称这次访苏是“中国科学院成立以来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科学界的一件大事”[3]。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对苏联科技访问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交流活动,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为我国科技外交的发展迈出了一大步。中苏两国科学院从此进入了全面学习和交流合作的历史进程。
在建国之初,由于我国的产业技术相对落后,主要是获得外部的技术与资金的支持,利用新的科技资源,促进我国国家发展。在与苏联的科技协定中,我国也仅提供一些自然资源与原材料等初级资源,这一时期是我国技术引进的一个高峰期。当时我国的科技外交呈现“一边倒”的特点: 首先“一边倒”向社会主义国家,主要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 其次“一边倒”向接受科技援助,我国主要以接受科技援助、对技术引进为主; 最后“一边倒”向以人员互访方式进行学术交流。由于建国初期在科技外交中对苏联的过于依赖,技贸结合的模式导致了在中苏关系破裂后,我国科技外交上的萧条,经济的增长缓慢,之后我国也总结经验并吸取教训,随后提出扩大与“第三世界”的合作。
2. 我国科技外交的曲折发展时期
1960—1978年是我国现代历史上曲折的发展时期,科技外交的发展也不例外。1956年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制定了《1956至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第一个科技发展长远规划。1960年中苏关系破裂,苏联对我国科技援助暂缓。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我国科技发展有所停滞。在内忧外患的环境下,我国在科研上取得了“两弹一星”等重大科技成果,丰富了我国的国防军事力量,并在新的“第三世界”领域开展了科技外交活动。我国在这一时期对国际形势审时度势,科技外交的战略也有所调整。我国的国际地位也因科技实力变强得到了改善,逐渐成为世界发展中有影响力的重要发展中国家。
首先,科技外交的调整时期。20世纪50年代后期中苏关系开始恶化,1958年台海危机期间,苏联单方面撕毁与我国签订的《国防新技术协定》,并且开始撤走在我国的所有专家、设备,毁掉技术资料。同时,苏联和东欧其他国家与我国的科技外交开始减少。1961年,美国入侵越南,我国与美国处于政治对立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形势,我国开始寻求与“第三世界”的合作,即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为主的落后国家建立科技外交关系。
周恩来总理在1963年12月到1964年2月对13个亚、非国家进行了访问。这为进一步与亚、非国家科技建交创立了有利条件,促进了我国与第三世界国家的科技合作。1964年我国举办了“北京科学讨论会”,包括亚、非、拉和大洋洲的44个国家参与了这次国际会议,共有各个领域的367名专家和科学家来访。这次会议对我国意义重大,是我国第一次承办国际性科学大会,这场大会的成功召开也展示了我国科技外交的实力和影响力。20世纪60年代,我国先后多次派遣官方科技代表团访问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等亚、非、拉国家[2],进行了一系列的科技与学术交流、签订科技协定、对外技术援助等活动,改变了我国科技外交“一边倒”的局面,使我国科技外交领域有所突破。
其次,科技外交的低谷时期。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我国正常的科研秩序被打断。但在这10年期间,很多优秀科技工作者坚持科研工作。以周恩来为首的国家领导人对科技人员的支持,保证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开展。
我国与苏联的第一个多边科技合作———原子核研究所,在此期间的合作也有所调整,我国采取了“继续维持,充分利用”的方针[4],但之后研究所成为了主要为苏联服务的机构,我国继续改变方针退出了该研究机构。与东欧国家及亚、非等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合作也基本趋于停止,只有少数国家与我国还有单项合作。同西方发达国家的科技交流也基本中断,在70年代初才有所好转。充分体现了科技对内或对外的发展与国家的政策密不可分。
最后,科技外交的恢复时期。1971年与1973年周恩来总理与邓小平同志相继恢复中央的日常工作,国内形势有所好转。1971年10月我国在联合国恢复合法席位,同时在其组织中的非政府间科技合作组织的席位也得到恢复。著名的“乒乓外交”打开了中美之交,而同年美国的两位教授阿瑟·高尔斯顿与伊桑·西格纳来我国的访问则拉开了中美科技外交的帷幕。日本与我国的科技外交也由民间非正式的转向正式的官方科技外交。1974年4月,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科学促进学会( 简称马普学会)访问团来华访谈两个月,与中国科学院进行了合作交流。合作交流内容涉及古生物、哺乳动物、恐龙等领域,并对冰川、沙漠共同进行考察。
由以上可以看出,国家间的政治态度在科技外交中占主导地位,科技外交也主要为两国政治、经济关系服务,并没有独立开展。在此期间,我国同东欧和亚非拉国家等恢复科技外交关系,以技术援助方式提供基础设备,如农牧、传统工业和医疗等技术给亚非拉一些国家,并与伊朗、秘鲁、阿根廷等过去没有开展科技交流的国家也建立了科技外交关系。在与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外交中,在技术的运用方面也学到了很多实用经验。我国在这一时期与西方发达国家访华人员的民间科技互动密切,为之后与其建立正式的科技外交奠定了基础。
3. 我国科技外交发展的成熟时期
1978—1998年是我国科 技外交的 成熟发展 时期。1978年我国成功召开了全国科技大会、第一次科技外事工作会议以及第二次科技外事工作会议,这是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随着开放程度的扩大和科技政策的加大,我国积极发展同发达国家的科技外交。1978年1月21日,中国与西方国家签订了第一个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科技合作协定》,这在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和意义。中法政府科技合作协定的签订,打开了西方国家与我国开展官方科技合作与外交的大门。同年,意大利、联邦德国、英国、瑞典等许多西方国家相继与中国开展了双边政府科技合作。我国在1979年正式与美国开展科技外交,签署了《中美政府间科学技术合作协定》,这是中美科技外交的正式开端。1979年签订了中意和中国与丹麦科技合作协定[5]。为了满足国内外学者、企业等对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的需要,1982年我国成立了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在实践活动中,大量的科研交流活动是以非官方的形态出现,该机构的成立弥补了官方科技外交的局限性,有利于增进我国与国外科技外交的发展。
1982年中苏关系恢复后,对苏联派出的第一个科技考察组收获丰富。通过对鲟鱼过坝技术和繁殖保护的考察和学习,对我国国内葛洲坝附近生态问题的解决起到了重要参考作用。随着中苏两国关系的改善,在两国相互举办科技日。“苏联科技日”是1988年苏联在北京举办的一次科技友好交流活动。1989年我国在莫斯科举办的“中国科技日”,在科技和政治上都有很大的意义。活动的举办促进了两国科学专家的交流、推动了科技与经贸合作的发展。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欧洲共同体科技合作协定》正式签署,协定为中国与欧洲国家发展高水平的科技合作提供了新方向。1999年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人类基因组中心注册参与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2003年这一研究取得丰硕成果[6]。
民间学者科技交流的广泛开展,驻外科技人员对西方发达国家科技项目工作的调研,对我国科技外交政策的选择提供了重大依据。我国在这一时期的科技外交呈现新发展趋势。首先,与苏联恢复了科技外交,并且在合作内容上趋向高新技术方面,同时增加了对技术人才的引进;其次,主要与西方发达国家签订科技合作协议、经济工业科技合作协定,双方开始实施科技交流与合作,并且积极参与全球性、国际性科研计划; 最后,我国科技外交的对象开始多元化,人员交流的规模也迅速扩大,外交的广度与深度也在不断拓展,在科技合作方面更注重实效性,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比较大。
二、我国科技外交的发展现状
21世纪以来,我国科技外交的广度与深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科技外交格局。2000年我国发布了《“十五”期间国际科技合作发展纲要》,并且在“十五”期间双边和多边科技合作中取得了突破进展。十八大报告也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首先,我国积极参与多边国际科技合作重大项目。2001年我国参与“人类脑计划”,该计划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脑、保护脑和创造脑,并成为第20个成员国,启动了“中华人类脑计划”。我国已经研制成功第一个脑解剖图谱,这是人类脑计划第一阶段的四个重要领域之一。2003年,我国正式参加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 ITER) 计划的谈判,该项目旨在造出一个“人造太阳”,通过可控的核聚变反应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同年10月,随着中欧伽利略计划合作协定的正式签署,中国成为伽利略计划的第一个非欧盟成员国。
其次,我国主动发起国际间科技合作计划。我国于2006年和2007年分别启动了“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和“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得到了许多国家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在我国国务院批准下创办的“国际数字地球学会( ISDE) ”是我国国内第一个国际科技组织,旨在研究全球面临的环境、资源等问题。第28届“世界生物科学联盟”也已批准我国发起的“国际动物学会”的决议。“亚太催化学会”也由我国牵头正在筹备之中。面临环境破坏、能源危机、粮食短缺等全球问题,我国主动承担起科技研究责任,为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作出贡献。2007年12月成立了我国第一个中外合资的农业生物技术研发中心———北京凯拓迪恩生物技术研发中心。
再次,我国科技外交领域的多样性。中国的科技外交从原来的传统技术、基础研究等技术领域,拓展到以生物、信息、空间、新材料和新能源等为主的高技术领域。除中国驻外使馆外,2008年我国科技部启动的“科技外交官服务行动”,其服务内容也不断丰富。包括与国外高端项目和高层次团队联系; 协助发布中国科研机构等科技合作展会信息; 邀请外国企业、机构专家参加展会等等。
最后,重视科技中的人才引进。科技外交的引进人才计划最初主要是指对我国在外的科学家、学者、技术人员等的引进。但随着意识的改变与开放力度的扩大,对人才的引进也扩大到国外的人才方面。从2008年开始,我国通过实施“千人计划”等人才引进与合作计划,引进了大批世界一流科研人员。截至2012年7月25日,已成功引进各领域高端人才2 263名。
2012年我国已加入了1 000多个国际科技合作组织,SCI( 科学引文搜索) 共收录46 746篇我国学者在国际科技合作中产生的论文。通过科技外交,不但塑造了良好的国家形象,也使我国科技实力整体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国际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所占比重增加; 在重大技术领域中的航空航天、核电、石油化工等产业发展有所突破,使我国科技型企业从国内“走出去”。我国在一些前沿技术领域与世界领先国家已处于同等发展水平,在部分关键技术领域也实现了跨越发展。
科技外交从发展的一开始就受到政治、经济、科技发展的影响,并且是外交学、国际贸易学、国际政治学、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的交叉,对科技外交的科技伦理思考也应该给予充分考虑。科技外交形式的多样化促进了我国科技外交的发展,但是也引起了一些思考。2008年“黄金大米”事件涉及到以人体做实验、审批制度不完善、科研项目及科研人员的伦理道德层面的思考。在“稀土案”中我国的败诉,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虽然稀土在我国是丰富的资源,在国际上低价出口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但资源背后的价值以及对资源的破坏我国却没有看到,以至失去了原有的话语权与资源优势。我国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开发的认识还有待提高,对国际资源的运用也应该以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作参考。科技外交中我国虽然参与了很多重大科研项目,但自主创新不足,还主要依赖合作伙伴,对科技外交本身引起的思考我国也应该给予重视。
三、对科技外交发展的未来展望
随着我国的和平崛起,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威胁论”的提出,科技外交的影响也不断扩大。既通过科技外交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又通过自身科技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在坚持依靠自身力量实现科技创新发展的同时,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借鉴别国长处; 顺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寻求与各国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推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我国科技外交发展经历了从“一边倒”到“全方位”;从基础研究到全球问题的解决; 从积极参与到主动发起;从寻求对话到互利共赢; 从技贸结合到科技兴贸,再到科教兴国等过程。2011年我国制定的《国际科技合作“十二五”专项规划》对未来五年的科技外交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指出,中国科学院将开展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宽领域、重实效的国际科技合作,不断提高创新起点和科技国际竞争力,共同治理解决关系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科技问题,提升中国科技的外交水平[7]。
21世纪是亚洲的世纪,我国的科技外交会持续在开放中创新,坚持在合作中共赢。我国应树立大国形象,积极推动亚洲科技的发展,努力建成以我国为首的亚洲新兴科技体,坚持帮扶发展中国家,与欧美大国齐头并进,同周边国家科技外交发展相协调等。首先,继续提高科技外交在我国科技和外交中的地位。在新时期科技全球化发展的要求下,各国应该把科技外交作为一个重要发展战略。第二,在科技外交战略选择中,按照我国的发展选择优先领域,在科技外交中发挥我国科技优势。在科技外交中不仅要解决全球问题也要解决在我国凸显的危机,例如“雾霾”等问题。第三,加强我国科技外交队伍的培养。第四,科学技术“世界化”,加强国际间资源、智力的有效利用。第五,科技外交的基本要求———保证人类与地球协调共存。第六,随着“高新尖”科技合作的发展,基础研究的方向不能缺失。
科技馆未来发展方向 篇5
扎赉诺尔区儿童科技馆是扎区委、区政府重点实施的民生工程,旨在搭建开展科普培训、普及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增强科学意识、营造科学氛围、增强科技交流的良好平台。为充分发挥科技馆整体功能,特制订未来三年科普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技术普及法”为依据,紧紧围绕区委中心任务,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普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丰富群众科技文化生活,提高全区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形成尊重科学、相信科学、崇尚科学的社会氛围,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二、目标任务
扎赉诺尔区儿童科技馆以面向儿童、面向现代、面向国际和面向未来为目标,以安全、科学、趣味、互动、实用、耐用为原则,突出以人为本,强调自然、科学、人与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在布局和展品设计上力求达到全国有亮点、区域有特色。项目运营后,将以先进的运营理念和高质量的管理方式,落实自治区科协“十百千万”工程提出的建设国家或自治区级科普教育基地要求,引导科技资源和要素向经济社会各领域流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把实现科技驱动发展、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作为重点目标,重点推进与俄蒙两国科技交流和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拓展交流与合作的范围,不断扩大科普宣传范围,加强与海外科技团体沟通联系,构建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打造自治区乃至全国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上的亮点,成为全自治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布局中重要基地。
三、工作安排
科技馆运营后,通过管理和培训,使每位职工按照岗位要求提升相应的专业技术能力,拓宽工作思路,提高全馆人员的整体素质、服务意识和综合素养,树立敬业、职业、专业的科技馆形象。向公众普及科学和技术知识、传播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倡导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技术的成就及其作用,组织社会科技和教育力量,举办科普展览教育及相关活动,并创造公众主动参与的条件,培育公众对科学技术的兴趣,满足公众学习科学技术的需要,增强公众求知、探索和创造的能力和参与科学技术进步的意识,为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1、展示、研究、制作科技展品,向广大群众进行科学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2、举办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多学科综合性的常设科普展览,普及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
3、举办展览,宣传介绍国内外科技的新发展和新成果,宣传公众迫切需要了解的社会科技热点和迫切需要普及的科学技术内容。
4、组织以启发思维、培养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宗旨的科学实验和竞赛活动。
5、举办多种类型面向群众的科技报告、讲座和培训班,展开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的科技培训教育活动,宣传介绍和推广科技领域的新技术、新成就和新发展。
6、收集、整理国内外科技发展最新资料,开展科技展示教育和科技馆运行规律的研究,促进国内外科技馆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活动。
7、开展好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公众参与是科普宣传的主体,我们将持续举办科普讲座、科普活动,满足广大群众对科学知识的求知心态。每个季度,我们都准备开展大型科普活动,组织广大群众参与活动中来,利用青少年节假日,开展寓教于乐的活动,激发他们对科技,对自然想象力与动手能力,这样既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又培养了他们热爱生活,创造未来的自信心。聘请相关科技人员,每周上1-2堂科技辅导课,把开展科技培训建成一个制度,以丰富居民的科学知识,提高居民的科学素养。
8、创办科普刊物。创办科普期刊是宣传科学、提供信息、反映情况、联络关系的有效形式。科普期刊不求豪华,但求实用,不求准时,但求持久,不求冗长,但求丰富,把有关的科技知识编辑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读物。
9、探索建立数字科技馆建设
积极与上级科技场馆联络,通过互联网的无区域性和无局限性开展科学普及,以数字化建设为目标导向,全面体现数字科技馆的创新思想,全方位应用数宇技术,使用图形化解构、交互式参与等新技术与新方法实现科学性、艺术性、趣味性、民族性、教育性为一体的互联网科普,观众可通过科普信息查询台浏览查询科普资源,参与数字科技馆的建设与扩展。
10、组织各类临展项目
试述科技发展的渊源与未来趋势 篇6
关键词:科学技术;渊源;未来趋势
恩格斯认为:“科学的发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科学史的研究结果也认为科学的发展通常是由社会的物质生产条件所左右的。科技的发展来源于生产的发展,从人与自然实践关系的历史发展角度来看,科技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一、人与自然的原始混融和初步分裂:科学技术的孕育或起源(或者“天人合一”:前科学或经验科学和生存技术时期)
在远古时期,人类基本上像其他动物一样完全受制于自然规律,其最基本的实践形式就是渔猎—采集活动。随着工具的改进和生产关系的改善,人类逐渐进入农耕—畜牧文明时期,开始日益广泛而深入地改造自然。由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再向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的进化,是人与自然实践关系状态逐步改善的标志。然而“天人合一”总体上仍是“天”(自然)迫使人服从它,而人基于自己对自然的最初认识而对自然采取的一些主动的富有创造性的实践态度,已深刻表明人与自然的初步分离及人“天”的局部对立与冲突,科学尚处于哲学、神话乃至自然宗教的母腹当中。
二、人与自然的截然对立:“物性科学”与“物化技术”的蓬勃发展(或者“人天对立”:分析科学和机械技术时期)
随着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发展,近代科学技术应运而生。在大机器工业的直接驱动下,人类运用培根—笛卡尔—牛顿的工具理性,通过三次技术革命及相应的工业或产业革命,从太空、海洋、地表及地壳深处开发、改造和征服自然,创造了发达的物质文明,人在自然界中获得了空前广阔的自由。但同样无可否认的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打破了地球自然系统的内在平衡,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商品、货币、资本乃至现在的电脑、信息及网络的拜物教更是全面地控制着人的时空存在,物性科学和物化技术仍在更加迅猛、精细地使人全方位地成为物的奴隶,甚至物的随葬品。从另一个角度说,这个时期,人主动地与“天”对立,以形式逻辑理性形成分析科学,以物化目的形成机械技术。正是这样的矛盾使得未来科学的发展趋势就是科学发展的第三阶段。
三、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性科学”和“人化技术”的萌芽生长(或者“人天合一”:综合科学和有机技术时期)
面对物性科学及其技术的巨大成就和令人思之颤栗的罪孽,人们不得不说: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因而,我们应该意识到:自然界可以更好地实现其满足人的生存发展的基本物质需要、创造美、欣赏美的需要及人对宇宙奥秘的探奇需要等价值;同时,人作为自然界的“自我意识”,作为自然界的真正的主人,当然地负有维护、建设、调控自然使之平衡、和谐的责任,“人不是存在的主宰”,人应该积极地成为“存在的看护者”(海德格尔语)。这样的科学以人与世界关系的本质和规律为对象,因而也自在地成为被人性化了的“整体性科学”或“人性科学”。总的来说,生态学综合的整体性科学是从自然、社会之“外”向人之身心整体之内探究人之自我的本质和规律,那么,作为人学综合的人的科学和人性科学则从自我内部三种属性及其关系向“外”探究人与自然、社会整体的实践联系的本质和规律。也只有这样的科学和技术才能真正实现人天和谐与共进共荣。这种“人本”走向使科学技术不再仅以创造物质基础和条件的形式间接地造福人类,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巨大的灾难性副作用,而是直接造成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人的自我内部的和谐及人性的统一和升华等。这就是科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这种宏观视角来看,科学技术的未来将朝着“人本”走向发展。当代科技发展,仍然是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心的当代科技革命正在全球蓬勃兴起,标志着人类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历史性的跨越。这种革命性的变化微观视角当中,科技进步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将会表现出六个方面的特点:
(一)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呈现知识爆炸的现象
人类在近代所取得的科技成果,比过去2000多年的总和还要多。以此推算,人类在未来所拥有的知识当中,有90%以上现在还没有创造出来。当前人类知识呈现爆炸现象。伴随着知识爆炸现象的出现,科学技术研究的规模也呈指数函数增长。
(二)科学技术创新的速度日益加快,科技成果商品化周期大大缩短
在19世纪,电的发明到应用时隔282年,电磁波通信时隔26年,而到了20世纪,集成电路仅仅用了7年的时间得到应用,而激光器仅仅用了1年。到了现在,这种速度进一步加快,其中信息技术是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呈现指数增长的代表性领域。尤其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光纤技术。人类已完全处在信息时代。
(三)各学科、各技术领域相互渗透、交叉和融合
最近几十年来,科学的发展越来越依赖多种学科的综合、渗透和交叉,用于解决在科学发展上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也导致了一系列新的跨学科研究领域的出现。比如环境科学、信息科学、能源科学、材料科学、空间科学等等。学科分支已经从上个世纪初600多门,发展到现在6000多门。
(四)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密切结合
科学的发展提示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所存在的内在的紧密联系。“混沌理论”的研究表明,在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的巨系统中,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会带来以后状态的巨大偏离。心理学中的蝴蝶效应很明显的显现了这点,假如在大气环流中,如果北京有个蝴蝶扇动一下翅膀,有可能几星期后导致纽约的一场暴风雨,也就是微小的不确定因素或系统外一个微扰有可能导致巨大的、不可预测的波动。这种科学观念启示我们,当代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社会问题、经济问题,都可能由于微小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干扰而引发重大事件,因而人的及时干预和调控极为重要。这就要求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密切结合。
(五)研究与开发的国际化趋势明显加快
全球性的信息网络,促进了世界各国的科研人员、科研机构以及仪器、资料等基础设施的共享和信息流动,大幅度降低了研究开发的成本,使得全球的研究开发资源有了可以充分流动和利用的巨大空间,出现了虚拟实验室等多种新型的研究组织形式,逐步形成一个“全球研究村”。
(六)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已经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时至当代,生产、技术和科学的相互作用机制出现了逆转的现象。科学理论不仅走在技术和生产的前面,而且为技术生产的发展开辟了各种可能的途径。比如,先有了量子理论,而后促进了集成电路和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所以当代重大技术、工艺或工程往往是理论超前性的,也是知识密集型的。现代科学技术这种特点,就决定了它在经济发展中成为先导力量。
总之,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对社会和经济等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李海峰. 科学:一把双刃剑——世纪之交的科学挑战[M] . 吉林:长春出版社,1998.
[2]吴文新.论科学技术的“人本”走向——从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发展来看[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1:第22卷第1期,58
科技馆未来发展方向 篇7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打造科学教育特色
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技体育试点学校”“中国素质体育机器人运动人才培养基地”“江苏省科学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发明家摇篮”“苏州市空海模特色体育项目学校”“苏州市科技智力体育贡献奖”等称号。学校科技团队获苏州市未成年人十佳科技团队”称号,获得苏州市委宣传部未成年人科技团队建设扶持经费。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动特色教育发展
学校注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校本加专家”的方式加强师资培训,提高科技辅导员队伍素质。同时,学校把青少年科学教育工作列入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并纳入学年工作目标考核、表彰、奖励范围,充分调动科技辅导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仅2014年度,学校科技教师就有60多篇文章、教案获奖发表,参加省、市评优课、基本功比赛获一、二等奖。
学校聚焦科技课程改革,开发了具有星港特色的《航模》《科学综合实践活动》《小小发明家》等校本课程。在做大、做强我校科技特色项目的同时,满足学生的自主发展需求。
搭建科学教育平台,开展创新教育实践
学校特设航模教育活动专项经费,用于开展各类教学和学生竞赛活动。学校创新实验室“未来梦工厂”集知识性、趣味性、体验性、互动性于一体,学生在科学与艺术交融的环境里参与探索活动,体验科学方法,获得科学启迪。
学校的科技教育工作坚持面对全体师生,成立空模、海模、建模、模拟遥控飞行、机器人、电子技师等特色科技社团,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选择。学校每年开展大型的科技节活动,给每一位学生自主创新的舞台。“神奇的纸——纸塔搭高、纸的延伸、纸绳拉重等”系列比赛、制作“生态瓶”、生活中的垃圾调查体验活动等,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的同时也带动了无数个学生家庭,使活动的影响力由学校到家长、延伸到社会。
科学教育师生共赢,教学相长喜结硕果
科技馆未来发展方向 篇8
这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以此来说明重大科研任务面前作出“战略判断”的重要性。6月20日, 中国科学院在京对外发布了《科技发展新态势与面向2020年的战略选择》战略研究报告 (以下简称报告) , 这是包括于渌在内的中国科学院200多名专家耗时1年多研究得出的。
4年前, 几乎是同一群专家费时两年时间绘制出一份中国到2050年的科技发展路线图即《创新2050:科学技术与中国的未来》研究报告, 随即轰动国内外。时任中科院院长路甬祥以“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来形容这份报告, 如今, 这一研究组的专家在研究“远虑”后将目标瞄向“近忧”, 针对未来5~10年即2020年科技发展新态势进行研究。
“瞄向未来的7年, 时间尺度更近, 更紧。”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如是描述两者的区别, 更为重要的是, 在第六次科技革命的前夜, 中国科研人员乃至科研机构怎么走, “如何实现我们的创新跨越发展”, 这份发展图或能给出一个参考。
集成电路领域正在进入“后摩尔时代”, 计算机逐步进入“后P C时代”, “Wintel”平台正在瓦解, 互联网必将进入“后IP时代”……今天, 中科院院士、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李国杰用一连串以“后”开头的名词介绍了未来5~10年信息网络领域将有的科技突破。而这只是报告涉及的10个领域的一部分, 也是当天报告预测和描述未来5~10年重要领域科技发展图景的一小块。
在报告的总论部分, 提出了世界可能发生的重大科技事件、中国可能产生的重大科技突破以及需要加强或加快布局的科技战略重点。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未来5~10年世界可能发生的22个重大科技事件, 如中微子振荡实验有望加快破解“反物质消失之谜”, 量子信息技术将成为下一代信息技术的先导和基础, 石墨烯将成为“后硅时代”的新潜力材料, 基于干细胞的新的生命繁衍方式将会出现, 等等。
报告称, 这其中有七大领域和方向, 需要中国加强布局, 分别是江门中微子实验、暗物质和暗能量的研究与探测, 大数据科学平台研究, 脑认知科学重大问题, “人造生命”与合成生物学, 光合作用机理, “人造叶绿体”研究和青藏高原地球系统的可持续研究。
大数据科学或成科学研究的最新范式, 但国内部署几近空白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大数据科学研究, “不光是搞统计的, 搞代数的, 乃至做拓扑的科学家都关注大数据。”李国杰如是说。报告也专门将这一分领域的变化拎到总论中作如下表述:与实验科学、理论分析和计算机模拟这三种经典科研范式相比, 大数据科学将成为一种全新的科研范式。
数据无处不在,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预测, 到2020年, 全球数据使用量预计相对于2011年将暴增44倍, 达到35ZB。具体而言, 数字信息从各种各样的传感器、测试仪器、模拟实验室、文化娱乐企业和个人使用的数字终端中源源不断地涌出。报告称, 超过传统数据库系统处理能力的海量数据即大数据隐含巨大价值, 以网络数据为例, 报告称, 网络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其实是人与人的相互关系。然而, 这其中许多数据缺失、重复或是没有价值。对科学家而言, 未来的主要任务不是获取越来越多的数据, 而是进行数据的去冗分类, 去粗取精, 从数据中挖掘知识。报告称, 几百年来, 科学研究一直在做“从薄到厚”的事情, 把“小数据”变成“大数据”, 而现在要做的事情是“从厚到薄”, 要把“大数据”变成“小数据”。
尽管学术界已经注意到大数据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但对大数据提出的科学挑战问题还没有形成共识。2007年, 已故的图灵奖获得者吉姆!格雷在他的最后一次演讲中描绘了科研“第四范式”的愿景, 将大数据科学从第三范式即计算机模拟中分离出来。谷歌公司研究部主任皮特的一句名言可以概括两者的区别:“所有的模型都是错误的, 没有这些模型反而增加你成功的机会。”报告认为, 谷歌的广告优化配置、战胜人类的“IBM沃森问答系统”都是这样实现的, 而这就是“第四范式”的魅力。
与此相应的是, 世界各国就大数据开始部署相关政策。2012年3月, 美国政府就已经启动了“大数据研究和发展创新计划”, 随后, 6个部门拨款两亿美元, 争取增加100倍的分析能力从各种语言的文本中抽取信息。报告称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说明继集成电路和互联网之后, 大数据已成为信息科技关注的重点。
遗憾的是, 目前中国在此方面的布局几近空白, 报告也因此建议“急需尽快部署”。具体来说, 报告称中国需要建设一个符合这一新型科研活动范式的国家公共创新平台, 尤其是一个国家级基础数据资源库, 即一个包括生物数据库、人群和临床样本库及电子健康档案库等跨学科跨领域的国家科技资源体系。
历史的启示:科技革命中的人才主要是本土培养的
这些科技发展新态势, 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人, 即科学家和发明家。报告的专论部分提到, 科技革命总是涌现出许多成就非凡的科学家与发明家, 以及呈现出“群星灿烂”的生动景象。他们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 其中绝大多数在50岁以前就完成了自己的主要发现或发明。
值得注意的是, 在发生过科技革命的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或地区, 科学家和发明家主要是在本土培养的, 即内生为主。这一点在不少报告的撰写者看来“十分值得参考”。俄国就曾吸取这一经验, 该国在18世纪主要依赖引进西欧优秀科学家, 后来则主要靠本土培养的人才。在前苏联时期, 该国就培养出了科罗廖夫这样国际一流的航空航天专家。
与此同时, 如何吸引他国优秀人才也是各国政府操心的大事。二战后, 美国人才的聚集和德国科学家的流失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于是报告称, 美国是在人才全球竞争中获益最多的国家, 它曾吸纳被德国纳粹迫害、排斥的优秀科学家, 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继续吸引大量的优秀“学苗”及科学家、工程师等人才。
毋庸置疑, 优秀人才容易流向发展机会多且条件好的发达国家, 后发国家在人才竞争中总体上处于劣势, 其科技发展主要靠内生的人才, 并尽可能吸引国际人才。
但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后发国家而言, 值得进一步探讨的是人才培养环境和创新环境的改善。报告给出了一个反面案例, 前苏联李森科借用教条的意识形态, 打击西方学派的遗传学家, 束缚了科学探索的创造力。这一历史细节一直为科学研究者所介怀。该报告研究组还专门将其收录到报告中, 以此强调文化环境对科技的重要性。报告称, “在思想被禁锢的环境里, 工业化未必能带来科学的健康发展。”
就中国而言, 报告称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创新能力弱, 在科学方面过于重“工具”而轻“精神”。具体来说, 在重要科学方向上基本处于前沿跟踪的水平, 真正由中国人率先提出的新问题、新理论和新方向寥寥无几;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许多重要产业的对外依存度高, 先导性战略高技术领域布局薄弱;更为重要的是, 中国仍未从根本上解决科技经济“两张皮”的问题。
“钱学森之问”再次被报告提及, 报告称, “中国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 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是很大的教育问题, 而这不仅是大学的问题, 从小学到大学基本上都贯穿着“灌输-应试”培养模式, 在一些领域盛行尊崇权威与教条的风气。
报告的落脚点还是放到了“改革”上, 解“近忧”的同时须有“远虑”。这200多位专家给出一个大胆的出路, “要进行像一百年前‘废科举’那种力度的教育改革, 尝试科学与教育更加结合、技术与经济更加结合的体制。”
科技馆未来发展方向 篇9
中国科技传播的发展时间较短, 并且仅用三十年左右的时间就完成了西方近百年才完成的现代化建设, 故其压缩式现代化进程存在许多问题, 导致各种风险来势凶猛。就当前形势来看, 传统科技传播已不能应对步入风险社会的当代中国, 故在这样一种情势下, 从风险社会角度去分析中国科技传播的发展, 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科技传播未来发展之道也就成为了当前一项重要任务。
2. 相关概念界定
2.1 风险社会概述
“风险社会”的最初提出, 是由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风险”是人类社会的产物, 风险现象随着人类社会活动而滋生。在过去, “风险”多被理解为客观的“自然危险”, 也就是由自然现象所引起的各种对人类社会产生影响的危害事件。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风险”逐渐被人们更深层次的理解。已经不再只局限在“遇到的危险”这一概念上, 而是指“发生危险的可能性”。故在现代意义上的“风险”已经不再侧重于表达“自然风险”, 而是指关乎到与人类的决策和行为后果紧密相连的, 是一种对于个人、群体来说都具有特殊影响的特定方式。故也可将这样的“风险”理解为“社会风险”。当代社会中存在的风险大致可分为生态风险、经济风险、社会风险、暴力风险等。
2.2 科技传播概述
中国的科技传播起步较晚, 大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 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研究。经过不断研究, 在多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步和成就, 于是关于科技传播学的相关问题便在社会上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浓厚兴趣。但就我国当前形势而言, 学术界对于“科技传播”的定义以及相关涉及的范畴等仍未形成普遍共识, 并且对其概念的确定和说法仍徘徊在“科学传播”和“科技传播”之间。
3. 关于风险社会和科技传播
3.1 风险社会的产生及其特征
有相关专家学者在阐述风险社会的时候指出, 风险社会的产生是由于工业化社会发展所致的结果。在现代化进程中, 生产力的急速上升, 使得危险和潜在威胁问题越来越突显。如显示生活生产中, 核电站的建造、大规模化学工业发展、汽车工业发展带来的废气污染等等。而这些都是与科学技术发展有关的, 因此可以说,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人类生存状况具有构成“风险社会”的一个根本原因。此外, 风险社会具有多种特征。即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多发性及突发性、破坏性、两重性以及全球性。
3.2 科技传播的发展历程及其特征
科技传播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 与国外相比, 其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不过就短短几十年。但是也由于科技传播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产生而产生, 并且在其发展之下而不断发展, 因此而言, 科技传播在发展史上经历了从启蒙阶段到成型阶段、成熟阶段, 最后到嬗变阶段, 并且其在未来的发展之上, 将还会发生无法预测到的嬗变。科技传播具有五要素的特征, 它们分别为:传播者的特征、传播内容的特征、传播媒介的特征、受众的特征以及传播效果的特征。
3.3 风险社会与科技传播的关系
风险社会的产生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关系, 科技的发展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在当代科技信息交流与传播的众多手段当中, 科技传播作为其主要的一种手段, 对于科技所带来的风险其可以起到化解和消除的作用。科技发展对于风险社会的影响, 可以说科技发展是风险社会的主要原因。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着人们向着文明的方向更进一步, 但是在文明的发展过程中, 人们忽略了一些外在影响因素, 导致了“文明的风险”的产生。如工业化过程当中不考虑后果、自然资源开采当中不注意节制, 一切只为满足人类的生产生活。正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导致了社会因科技发展而引发潜在的不可抗拒的威胁。故在这样一种情势之下, 科技传播也就成为了风险社会下的一种重要的信息传播交流手段。
4. 风险社会视角下的中国科技传播存在的问题
4.1 科技传播受“制度化风险”的外界环境影响
有关学者提到“科技传播的社会功能是不会自动发挥出来的, 它与一个国家所实行的政策法规和政府管理是密切联系的”, 可见, 一个良好制度环境能够有利于科技传播效用的发挥。任何一个国家的制度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 并且不断对其进行修订和完善。制度相对于人类而言, 为人类带来生存利益的同时也潜在着不可预测的风险。风险社会理论家认为, 风险社会的产生实则是“现代制度长期成熟的结果”, 故当前风险社会所需要面临的更加准确地说会是“制度性风险”。“制度性风险”既是因为社会制度所引起的, 那么其所带来的关于中国政治、法律、经济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外部环境影响, 也就一定程度上对中国科技传播的发展产生了制约的影响。
4.2 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导致科技传播的低效能发挥
科技传播在我国发展史上存在的时间尚短, 但其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 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反过来, 经济发展也同样影响着科技传播的发展。在我国, 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有组织的不负责任”, 这便是风险社会下最为典型的一种风险。社会上一些群体组织因为自身利益而从中牟利或是推卸责任, 如在进行工业化进程时, 有些地方没有考虑到环境破坏因素, 大量引进高污染、高风险的企业, 并且在报道上对媒体进行约束, 扩大强调经济发展利益, 掩盖环境污染问题。此外, 国内广泛存在各种虚假广告和软文现象。常见的有各种产品虚假广告宣传, 如高科技减肥、健身、增高药品等等, 但是媒体和企业明明知道这样夸张的吹嘘内容是虚假的, 为了谋取利益, 还是照播不误。
4.3 科技传播专业化与职业化相对滞后
风险社会下, 我们所面临的突发性风险越来越多, 其所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多, 并且趋向于专业化。由于受互联网和媒体以及社会群众的各种炒作, 使得社会对科技传播的专业化、职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就当前我国科技传播队伍而言, 尤为缺乏高水准的职业科技传播从业者, 他们大多是没有经过专业系统的培训的, 没有养成良好的科技传播素养, 较为缺乏科技常识以及严谨的科学精神。凡是有关于报道科技信息的, 就对其内容进行夸大其词, 不管其是缺乏真实性还是准确性, 为了能够从中获取效益或是引起社会关注度, 都进行一一报道了。这样的现象在社会上泛滥成灾, 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科技文明的发展带来重大影响。
5. 风险社会视角下如何改进中国科技传播发展的有效策略
5.1 构建负责任的国家科技传播体系
风险常常是突发性的、多变性的以及不可预测性的, 故也可以说风险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属性。社会风险在现时代来说, 已经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科技传播的途径来控制社会风险。针对此, 我们可立足于风险社会理论以及科技传播理论来提出一些改进的思路和方法。针对我国科技传播受制度性环境影响的问题去综合改善科技传播的外部环境。就中国当前的“制度性风险”问题而言, 其受政策、法律、经济以及文化等各外部环境因素所造成的影响, 迫切需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故国家可在原有出台和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 再拟定一些更为全面的、详细具体的科技传播规章制度及其实施细则。如对“有偿新闻”、侵犯科技著作权等有关科技信息的行为进行约束并继续监督。而要想构建一个负责任的国家科技传播体系, 就应当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上去进行统一规划与设计, 并对其进行组织以成立一个国家科技传播体系的协调机构。拟定机构中相关于科技传播的行为条例, 可以帮助更好降低科技传播所引起的社会不满, 以及实现其通过科技传播手段来应对风险社会下的种种不良现象的效果。
5.2 重视科技传播者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
任何一个行业, 其是否真正得以发挥出应有的效能或者更高的效能, 主要决定于是否拥有一支高素质、职业化的人员队伍。并且随着社会风险所频频闪现的突发性和多样性趋势, 大力提升当代科技传播者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水平, 以更好发挥科技传播在当前社会中的作用已经成为了一件必然事务。针对此, 可通过以下做法来实现人员素质的提升:加强职业培训, 重视科技传播者的科技精神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还可通过实践采访来提升传播者的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述能力。当前我国从事科技传播的人员多为中文或是新闻专业人员, 或是改行入内的人员, 而并非是科技专业出身。但是科技传播与其他领域的传播又是不一样的, 它对于专业知识的要求更高。故媒介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培训, 提升其从业者的职业化水平是必要的。就地震例子而言, 当某地区发生地震时, 媒介记者时常需要赶往地震现场作必要的报道, 这过程中, 不排除没有余震的可能, 此时如果传播者正处于山坡上、公路上, 应当要怎样面对才不至于给灾区人员增加额外负担?这都是需要传播者具备一些基础知识, 并且是要经过专门培训的, 如果在报道中, 不懂得有关地震的知识和术语, 就会使得报道显得非常被动, 并且还有可能报道出错。
5.3 抓住传播内容的及时性和互动性
现代媒介技术正往高度发达的方向前进, 由于其传播信息的公开性以及互联网的传播作用影响, 使得风险社会对于科技传播的速度、形式、互动性等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时代的受众, 互联网普及性等要求科技传播信息不仅要及时, 还需要立体化的传播内容, 并且可以产生互动性。当科技事件突发时, 要求科技传播者能够尽快掌握相关科技事件信息以及多种形式的丰富内容, 并为其媒介提供。当前国内不少大众媒介都为记者配备了摄影器材, 要求记者在现场采访以及报刊发稿的同时, 能够通过摄影器材来获取更多的图文信息, 使得所要报道的内容更为丰富, 这样能够赢得更多观众的青睐。同时, 互动性也是新媒体的重要特征, 在互联网盛行的现如今, 要求从业人员通过积极开设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来及时发布科技新闻相关最新动态, 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
6. 结语
科技传播随着风险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而不断发生转变, 其二者之间相互影响、共同发展。中国的现代科技传播发展时间较短, 面对不断改变的外部环境以及内部因素, 要使科技传播发挥其真正的效能, 就必须要正确认识风险社会的产生及其带来的影响, 并采取正确的科技传播策略降低科技信息所带来的社会风险, 只有这样, 才能够更利于我国科技传播事业的发展。
摘要: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此同时, 科学技术全球化的现代社会中, 如何有效应对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威胁或危机, 正是正渐渐步入“风险社会”时代的中国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居于风险社会视角下试论当代中国科技传播, 并提出关于如何改进中国科技传播未来发展之路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风险社会,科技传播,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韩东.风险社会中的媒体功能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
[2]王敏.风险社会中的科技传播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
[3]赵亚辉.风险社会视角下的中国科技传播研究[D].武汉大学.2013.
科技馆未来发展方向 篇10
对自然世界的认知和对自身的认识, 是开启人类社会文明大门的钥匙。正因为有了对自然环境的初步了解、对动植物生长规律的基本认识, 人类才走进了农业社会。在农业社会后, 工业部门便取代农业部门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导部门。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 社会经济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在工业社会, 技术创新不断推进, 先后发生三次历史性重大技术变革, 导致整个社会生产方式、方法发生了质的飞跃, 将人类物质生活水平带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回顾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发展历程, 产业技术体系不仅决定着人类的生活方式, 而且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也发挥着根本性的决定作用, 占据着支配的地位, 它的合理与否决定着人类生产活动和生存方式的科学性、可持续性。然而, 迄今为止的三次农业革命、三次工业革命所形成的不同产业技术体系, 都在不断扩大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和领域, 同时, 也扩大了人类破坏环境、掠取资源的能力和领域。因此, 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20世纪末各国学者的关注重点之一。
进入21世纪, 人类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增长方式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日益凸显的重要特征, 而这一变化与科技创新有着直接的关系。实践证明, 无论是工业革命之前人类文明的演化, 还是现代意义的经济扩张和社会进步, 科技创新无疑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科技创新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结构优化、产业升级、经济效益的提升以及管理和决策水平、产品市场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提高等方面起到了核心推动力的作用。可以说, 科技创新已成为当前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成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推动因素。
对此, 国内外已有许多研究关注到科技创新、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但是, 系统分析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的文献仍显不足, 而且定量研究也待深化。而由毛健、潘鸿、刘国斌3位教授合著的《科技创新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可称为在此领域的一个有益探索。
该书运用技术创新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相关理论分析科技创新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构建指标体系, 运用相关统计年鉴资料和调研数据对科技创新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并对我国可持续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进行系统研究, 提出促进我国科技创新, 进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
全书分为5个部分:第一部分, 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实质和特点进行了分析, 认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经济发展, 但这里的经济发展不是传统模式下、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 而是不降低环境质量和不破坏世界自然资源基础上的经济发展, 在保证当代人的福利不断增加的同时, 也不会使后代人福利减少。换言之, 就是从当代人本身的利益出发, 在使当代人需要得到满足和个人得到充分的发展的前提下, 注意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经济发展。为此, 必须关注各种活动是否具有生态合理性, 各种经济活动是否对资源、环境有利, 从而使当代人的行为不致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威胁。由此, 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有机的统一起来,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第二部分, 探讨了科技创新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般理论框架, 强调科技创新是产业竞争力提升和产业结构优化的内生变量和根本动力。按照熊彼特的观点, 任何创新必须是对旧结构的破坏过程, 表现为一种新的生产函数的确立。科技创新诱导产业竞争力提升和产业结构优化的机制, 是通过诱发生产要素创新机制的形成、国内需要的升级、企业竞争的加剧、相关及支持产业的新增长, 进而实现上述4个因素的协同作用而实现的。第三部分, 从分析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入手, 提出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经济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科技创新这两个论断。第四部分, 构建了科技创新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标体系, 运用AHP方法对各指标赋予了权重, 并利用2009年、2010年各地区宏观数据进行了测算。第五部分, 系统展开对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政策讨论, 提出了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具体包括研发投入、确立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创新体系、加强重大核心技术攻关、优化科技创新制度、加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
综观全书, 这部理论著作具有研究深入、实证分析方法科学规范、政策建议针对性强的特点。
在规范分析方面, 该书从4个角度系统剖析了科技创新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 当代科技创新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2) 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微观机理分析; (3) 科技创新与宏观经济绩效; (4) 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这些分析, 体现了该书作者在相关理论研究上的深厚功力和研究基础。
在实证分析方面, 该书基于大量实地调研, 搜集了详实的国内外关于科技创新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数据, 构建了科技创新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标体系, 运用AHP方法对各指标赋予了权重, 并利用2009年、2010年各地区宏观数据进行了测算。横向、纵向数据比较齐全, 时间线索清晰。各项数据层次清楚、引用规范、论证充分。
在对策建议方面, 该书跳出了当前学者“论之切切、治之泛泛”的窠臼, 参考了本书作者之一毛健教授策划和参与的多项吉林省科技创新改革所得的经验。根据吉林省在加大科研投入、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青年参与科研、科研服务创新平台构建、推进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大量尝试积累的经验教训, 进一步加以反思, 推而广之, 提出了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尽管该书篇幅有限, 在方法论研究上有待进一步深化, 但是瑕不掩瑜, 该书关于科技创新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梳理和深入探讨, 充分结合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的研究尝试都是难能可贵的。全书结构严谨, 方法科学, 论证充分, 数据翔实, 语言简练, 分析深刻而具有较强的启发性, 是一部颇堪一读的经济学著作。
科技馆未来发展方向 篇11
如何促进这个行业的发展,是很多人一直都在思考和亲身探索的事情。纵观中国化妆品行业的发展进程,有着很多与别的行业相同的历程,也有着其业内自身的特色。我们应该肯定,化妆品行业近三十多年的发展,对国家的经济建设,满足社会多层次就业需要,实现个人美化自我、亮丽肌肤与容颜的贡献都是很大的。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由于这个行业当初的入门门槛过低,导致了上述的那些根深蒂固的问题,一时半会儿改变起来还真得下一番苦功夫。
改变的进程是漫长的,改变的动力却是极为迫切的。改变来源于创新,创新与科技往往密不可分。所以,对于包括中国化妆品行业在内的长远发展而言,关键都在于科技与创新。
化妆品行业里“求小同,存大异”应是改变整体现状的重点。“小同”是注重产品使用安全、有效等。“大异”是产品之间要有更多的差别,而这些差别的根源就是产品的科技含量与技术创新。科技在化妆品领域中的应用,虽然越来越多的被企业和消费者接受,但是,比起整个行业的发展和别的行业,科技在中国的化妆品企业当中还是相当滞后的。科技是主导力量,也是创新的基础,但在化妆品领域更注重安全的情况下,这种科技与创新是要有充分保障的。因此,从注重化妆品的研发过程开始开展科技与创新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行业内大多数品牌企业或成规模的生产加工企业里的研发人员占比与国外同规模企业相比都少得可怜,我参观过的一批欧洲企业平均在15%~20%;近期参观的一个韩国不到50人的中型企业,研发人员有13人,占比超25%(据了解这在韩国化妆品行业内也是很普遍的情况)。中国化妆品企业好一些的能到5%,超过10%的极其有限。所以,也难怪国外的化妆品在中国有很好的销量,更难怪韩国化妆品在华销量总和已超越欧美日,占据了中国进口化妆品销量的第一位。
诚然,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力度,做好每款产品的研发细节,提升科技与创新在企业和产品中的地位,着力打造企业和产品的内涵,才是中国化妆品行业的力量之源及未来发展之正途。
科技馆未来发展方向 篇12
1 校史馆展区划分, 突出高校特色
辽宁科技大学拥有6 0多年的办学历史, 被誉为“冶金工程师的摇篮”。学校的成长与发展始终与国家冶金工业的成长与发展同步, 具有明显的冶金行业特色, 因此校史馆的建立围绕着如何突出这一特色, 主要包括亲切关怀、校史回顾、办学成果、校企合作、新校区建设纪实、人物六个方面的内容。
1.1 亲切关怀
学校发展的每一步都凝结着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作为有六十余年历史的辽宁科技大学, 其发展过程也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支持与厚爱。
我校校史馆陈列着国家省市级领导到我校视察的图片资料。
1.2 校史回顾
校史是高校成长发展历史的展现, 一个学校历史的发展脉络直接体现在校史上。校史馆对历史的回顾内容作了重点展示。学校的发展史分为以下四个主题鲜明的时期。
(1) 弦歌初响建院前期 (1948—1957) 。
学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48年2月鞍山解放, 鞍山市委开始筹建鞍山市工业专门学校, 1949年学校正式成立, 隶属鞍山钢铁公司。此后十年, 学校历经磨难, 几度聚散, 几易其名, 在艰难困苦中向前发展。
(2) 踏歌而起建院初期 (1958-1965) 。
1958年为贯彻落实毛泽东同志“工业以钢为纲”的战略思想, 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特别是冶金战线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冶金部决定以原来的鞍钢夜大学为基础与鞍山第二钢铁工业学校合并成立鞍山钢铁学院。鞍山钢铁学院是国家较早组建的重点为冶金行业服务的高校之一, 满足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 支持了东北地区的开发与建设。至此, 学校走上了正规化办大学的道路。
(3) 直挂云帆改革发展 (1977—1997) 。
五六十年代, 一批批来自祖国各地的优秀大学生响应国家号召来到钢都鞍山, 投身学校建设, 极大地推动了冶金工业的发展和学校事业的进步。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 老钢院无论师资力量、办学规模还是人才质量及社会声望都位居冶金部部属高校前列。行进到90年代学校虽历经沧桑, 仍然充满蓬勃向上的朝气, 全校人心中那股除旧布新、发愤图强、为再度崛起而全力以赴去拼搏的信心和勇气不减当年。
(4) 高歌猛进历史跨越 (1998—2012) 。
1998年, 学校转为辽宁省与教育部共建共管, 以省管为主。学校经过两次并校重组, 两次更名, 扩大了办学规模, 实现了由单科性大学向多科性学校的转变, 在学科建设上仍然强调与冶金学科相互支撑, 在发展方向和内涵建设上充分强调冶金特色。
1.3 办学成果
一所学校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不取决于学校的规模, 而取决于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 取决于学校能否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质量人才, 能否为经济建设提供更多的高水平科技成果。[3]办学成果从教学工作、学科科研、人才培养和党的建设四个方面展示。这些方面主要通过文字、照片和图表等材料展示。
1.4 校企合作
学校的建立源自于满足鞍钢的生产、发展对人才的需要。长期以来, 学校注重与鞍钢等冶金企业的合作, 实现产学研结合, 培养应用型人才。截至目前, 学校已于国内外130多个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 覆盖了约17省份, 40余个大中小城市。学校与企业达成了共赢局面, 学校在充分发挥冶金特色、服务钢铁行业的同时, 积极拓展科研外延, 融入区域创新建设体系, 与省、市、县等建立了合作关系。
1.5 新校区建设纪实
2001年, 学校对老校区进行资产置换, 建设新校园。新校园的建设从2001年开始到2 0 0 6年基本建成, 目前学校占地面积2213亩。新校区的建设凝聚了科大人的心血与汗水, 一砖一石, 一草一木, 记录着建设者的艰辛历程。一座环境优美、功能齐全、底蕴深厚、风格现代的绿色大学城赫然而立。
1.6 人物
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撑起大学的中流砥柱。在长期的办学历史中, 学校涌现出一大批学术水平高、能力强、师德高尚、师德育人成绩突出的教师典范。刘证教授“丹心育桃李”五十年无怨无悔;煤化工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周师庸教授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胡林教授作为全国百名专家之一、2000年被邀请到人民大会堂参加春节座谈会……这些都是学校师资力量的体现, 也是校史馆展览的亮点。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 学生的成就是学校办学水平的直接结果[4]。辽宁科技大学培养了一大批冶金战线的骨干, 有的成为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优秀企业家和优秀党政干部。这些有突出贡献的学生, 将其展示出来, 作为现今学生学习的目标和动力。
2 校史馆展示形式, 突出高校特色
2.1 传统的文字、图片形式
在科大的历史长河中, 形成了大量的反映学校发展的文字、图片信息。透过校史馆展出的600余幅图片资料, 人们能深切的感受到几代科大人怀拥信念, 不屈不挠走出的一条创业之路、发展之路、成功之路。他们是学校精神传承的载体, 也释放了其中所蕴含的深厚人文精神, 体现了大学特有的品质。
2.2 实物形式
除了文字和图片外, 实物展示也是科大深厚人文积淀的承载体。我校校史馆的实物展览也是十分丰富的, 有鞍山钢铁学院学报创刊号、各时期学校纪念章和徽章、各类信函复制件、首届学生的毕业证书、实验仪器、创办刊物、部分获奖书籍、证书、奖牌、还有各种奖杯奖牌等实物。这些珍贵实物的集中展示能给参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3 多媒体形式
校史馆除了文字、图片、实物的展览形式外, 还利用了现代化的多媒体形式, 将学校的历史进程更立体的呈现出来。校史馆有—个专门的多媒体厅, 里面播放着学校60周年校庆时制作的历史专题片, 这种形式使学校历史的演绎即生动又详细, 还能使参观者印象深刻。
3 打破常规内容模式, 突出个性化主题
钢铁冶金是学校的本色, 是学校的灵魂。学校的发展始终跟随着我国冶金行业发展的脚步, 校史馆的建设在具体内容上融入了两个专题展。
3.1 冶铁文化墙
文化墙长100米, 高3.5米, 总面积为360平方米, 以生铁为材, 以铜和铁为颜料, 是我国目前户外最大的铸铁浮雕壁画。冶铁文化墙的设计首先体现的是辽宁科技大学经过60年多年办学形成的立足冶金的鲜明办学特色, 其次是对学生进行冶铁文化史的形象教育。
3.2 工业文明园
工业文明园陈列着蒸汽机火车头、铁水罐、大齿轮、减速机、汽轮机、大电机、剪切机等12组大型冶金设备及零件, 形象地向师生们展示着人类社会工业文明的发展历史和进程, 它们是中国工业尤其是冶金工业发展历史的缩影, 也是老一辈冶金人为国家冶金工业发展拼搏奋斗的见证, 凝聚着一代代共和国建设者艰苦奋斗的意志和品质。
自开馆以来, 校史馆已累计接待观众逾万人。参观者有上级领导、校内师生、校友、退休老同志和校企合作单位、兄弟院校领导、国际团体及友人、校外中小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参观者对校史馆全新的展示理念、先进的展陈技术、丰富的展品内容给予了高度评价。校史馆因此成为学校形象展示的重要窗口、校园文化的重要设施、人才培育的重要阵地。
这两个专题展突出了学校的冶金特色, 彰显了我校校史馆的个性。
参考文献
[1]邹薇.加强合并高校校史馆建设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2012 (2) :151-153.
[2]朱惠珏, 何达多.论高校校史馆的个性陈列[J].浙江档案, 2005 (2) :35-36.
[3]马晓辉.浅谈博物馆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与功能[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5, 20 (1) :l17-118.
【科技馆未来发展方向】推荐阅读:
未来科技馆想象作文08-29
未来科技畅想大型科技讲座演讲稿07-30
未来科技畅想05-27
科技创造纯净未来06-17
未来科技城11-03
科技成就未来教案09-25
未来的科技想象型作文07-24
海大铝材以质量提升品牌 以科技铸就未来10-19
科技发展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