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形势

2024-11-06

科技发展形势(共12篇)

科技发展形势 篇1

摘要:本文就互联网大数据形势下的农业未来如何发展进行了论述,对信息化农业生产调控进行了宏观期望,望本文能为发展新型农业、促进农业产业高速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关键词:互联网大数据,现代农业,发展形势,研究

我国从古至今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我国在世界的影响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农业可以看作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行业。未来世界正逐渐走向信息化,互联网大数据的技术正逐渐向各个传统行业迈进,在这种形势下农业进行转型或者改革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下文将对未来互联网大数据形势下的中国农业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1 发展大数据农业的背景及优势

1.1 农业大数据的意义及优点

农业大数据融合了地域性、季节性、多样性、周期性等自身特征后产生的来源广泛、类型多样、结构复杂、具有潜在价值、并难以应用通常方法处理和分析的数据集合[1]。大数据使其自身具有的规模更加巨大(more volume)、类型更加多样化(more variety)、价值密度更低(more value)、处理速度更快(more velocity)、精确度更高(more veracity)和复杂度更高(complexity)等特征,并使农业内部的信息流得到了延展和深化。

作为一个发展中农业大国的中国。农业被认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加强生产效率,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对于中国经济的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发展农业信息化、大数据化对提高农业发展水平能够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农业大数据化的改革标志着中国农业向着更新一步发展、标志中国正朝着新型农业国家的迈进。

1.2 发展大数据化农业具有有效的理论依据

发展大数据农业具有良好的理论依据。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生产是第一生产力”这一伟大论述,科学技术高速地提高农业的生产力。往前追溯,马克思在19世纪初提出了:“随着科技的进步,原始产业将与科学技术大幅度结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的财富。”由此可见大数据农业的发展具有有效的理论依据。

2 实现大数据化农业协调应采用的措施

2.1 政府在农业大数据化发展的应加大战略地位

在农业大数据化构建的进程中,当地政府以及相关监管部门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政策的制定、形势的判断以及新技术的引进和资金的筹集工作都离不开政策制定者的大力支持。我国政策制定人员需要面对的问题还很多,例如我国农业信息化设备较落后、产业从业人员文化水平较低、政策制度还不完善等等,这些问题都应该及时地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讨论出相关政策,解决好每一个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的问题,政府部门更应大力引进大数据行业的领跑企业并大力支持相关科研产业的发展,总之监管部门的力度和作用不应被忽视。

2.2 加强信息人才的培养,确保信息产业进村入户

在农业产业大数据改造过程中,农业信息产业人才的教育以及就业问题就应该被重视起来,加强农村生产人员的信息技能培训,使每名生产技术人员都有能力运用互联网的信息采集以及发送技术。逐步实现每一个生产集体都具有专业技术相对应的信息管理与采集人员,每当平台上有合适的农业生产或者销售的信息,相应技术人员能够合理地运用相关信息,并作出相应的管理决策和调度安排,使产业从业人员的利益得到最大化。

2.3 增强农业从业人员的信息意识

信息化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广大农业从业人员自身能力的提升,随着中国农业的信息化的脚步逐渐加快,信息化农业的及时性以及良好的市场导向性将会逐渐显露出来,这时,有关部门应采取措施,增强农民的信息意识,使信息意识及时转化成农民的经济效益。

3 结束语

中国农业正处在转型的道路上,主体趋势在于正是中国几百年来的传统农业将被大数据形势下的信息化农业代替。虽然中国的农业发展迅速,但是在信息化、大数据化的建设上仍处于初级阶段,目前由于农业信息化水平较低,农业工作者们无法有效地借助网络和其他信息平台,接受和传播市场信息、进而把握农业市场。加快农业网络的开发利用、尽早实现农业信息化,是我国由传统农业转型成现代化农业的首要任务。

参考文献

[1]江涛,麻洪欧.自动化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15,46(7):24+28.

科技发展形势 篇2

2010年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中国中铁“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我们全面完成“十一五”各项任务,认真谋划“十二五”改革发展重要举措的关键时期。9月13日至14日,中国中铁党委在京召开二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长进,总裁白中仁作了重要讲话。会议回顾了近年来企业的各项工作,分析了企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研究部署了“十二五”期间企业的战略目标、总体思路和发展举措。广大干部员工要进一步认清形势、明确目标、振奋精神、凝聚力量,为全面完成“十一五”各项工作目标,确保“十二五”改革发展良好开局而努力奋斗。

一、“十一五”期间企业改革发展取得辉煌成就

多年来,中国中铁历届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广大干部员工,励精图治、加快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在全公司广大干部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中铁的改革发展步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取得了六个方面的辉煌成就,企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1.进一步确立了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骨干企业地位。“十一五”以来,中国中铁经营规模以每年30%的速度快速增长。2006年,以中国建筑业企业第一的位置首次进入世界企业500强,排名第441位,结束了长期以来世界企业500强中没有中国建筑企业的历史。此后,公司在世界企业500强中的排名不断提升,2007年第342位,2008年第341位,2009年第242位,2010年第137位。2009年,企业新签合同额6018亿元,营业收入3460亿元,实现利润总额86.45亿元,企业总资产3118亿元,净资产664亿元。公司被国资委授予“2007—2009年任期业绩考核业绩优秀企业”和“科技创新特别奖”。目前,中国中铁营业规模在中央企业排名第6位,在中国企业500强排名第9位,是全球第二大工程承包商,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迅速提升。

2.进一步发挥了国家基本建设的领军企业作用。“十一五”以来,中国中铁积极投身国家基本建设,充分发挥了中国建筑龙头企业的主力军作用。截至2009年底,中国中铁已先后修建了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铁路、90%以上的电气化铁路、十分之一的高速公路、五分之三的城市轨道工程和总长5675 公里的9000 多座大桥、共计4707 公里的长大隧道。特别是近年来,先后建成了青藏铁路、京津城际、武广客专、郑西客专、武汉长江隧道、青岛海底隧道、翔安海底隧道、杭州湾跨海大桥、武汉天兴洲大桥、南京大胜关大桥、北京南站等一大批举世瞩目的重点工程,为国家基本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3.进一步建立了比较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十一五”期间,中国中铁积极探索建立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和新的公司管理模式。2006年11月,经国务院国资委批准,总公司开展了中央企业董事会试点工作,成立了董事会、监事会,引入外部董事机制,标志着中国中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取得实质性进展。2007年年9月,创立股份公司,并于当年12月分别在上海证交所和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近年来,通过规范董事会建设和上市公司治理,全公司逐步建立了符合上市公司要求的治理结构、治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基本形成了现代企业的管理构架和管理体系,初步建立了与市场接轨的绩效考核、组织管理、科技创新、激励约束和内控管理机制,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多元资本结构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

4.进一步构建了主业突出、相关多元的产业布局。“十一五”期间,中国中铁坚持主业突出、相关多元的产业战略,全面建设建筑业纵向“上中下游”协调发展的产业链条,积极拓展横向基建主营业务突出、相关业务板块协同发展的经营格局,产业布局更合理。目前,中国中铁拥有中铁一局到十局等综合型建筑企业集团,中铁大桥局、中铁隧道、中铁电气化局、中铁建工等专业化建筑企业,中铁二院、设计咨询、中铁西南、西北院等勘察设计咨询和科研企业,中海外、中铁国际等国际业务公司,中铁山桥、中铁宝桥、中铁科工、中铁隧道装备等大型工业制造企业,中铁置业、中铁资源、中铁信托等房地产、矿业和金融公司,中铁南方、中铁西南等投资建设管理公司,中铁港航、中国航空港等新组建企业,经营范围已经覆盖到土木建筑的各个领域,形成了全方位的建筑业“一站式”服务能力。

5.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十一五”期间,中国中铁大力实施科技兴企战略,全面引进培养高端人才,切实增加科技投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目前,公司是国家授予的全国首批“创新型企业”,在高原铁路、高速铁路、电气化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大型桥梁及隧道、高速铁路道岔、钢结构研发生产、信息化建设等多个领域拥有核心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或国内领先水平。并拥有2个国家级实验室、4 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4 家经国家认可的检测实验中心、2 个经国家认定的技术中心和17 个省部认定的技术中心,拥有有效专利800项,国家级工法103项,累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和发明奖8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30项,鲁班奖82项,国家优质工程92项,詹天佑大奖53项,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80项,是中国建筑行业获得国家级科技大奖最多、拥有专业技术人才最多的企业之一。

6.进一步打造了“中国中铁”知名品牌。“十一五”期间,全公司围绕“铸魂、育人、塑形”三大工程,全面加强现代企业文化建设,大力弘扬“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着力打造“中国中铁”知名品牌,参与拍摄了电影《青藏线》、电视剧《雪域天路》、《铁血》,编写了《历史性的跨越》,全面履行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在汶川地震、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西南旱灾、玉树地震等多次重大抢险救灾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先后被评为全国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国家西部大开发突出贡献集体,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企业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全面提升,在建筑市场、资本市场和广大公众中塑造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7.进一步营造了团结奋进的发展环境。“十一五”期间,全公司积极探索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全面加强以工程项目为重点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完善职工民主管理,大力推进和谐企业建设,不断提高职工收入和待遇,全公司职工人均工资年增幅达到19.9%,在岗职工年收入突破了5万元。全公司广泛开展 “三工建设”,全面推行“三不让”承诺,对农民工实行“五同”管理,极大增强了广大职工对企业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先后涌现出以“专家型技术工人”窦铁成、“农民工楷模”巨晓林为代表的一批先进典型,先后有98个集体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工人先锋号”、中央企业先进集体和火车头奖杯等称号,300多名个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中央企业劳动模范和火车头奖章等称号。经过全公司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奋斗,中国中铁企业综合实力更加雄厚,品牌影响更加广泛,政治优势更加明显,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二、“十二五”期间企业发展环境和战略目标

令每一个中国中铁人深感自豪的“十一五”即将过去,更加令人期待的“十二五”即将来临,企业正处在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必须客观分析企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准确把握行业和市场的发展趋势,对企业“十二五”发展的基本思路有清晰全面的了解,才能促进各项工作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需要。

1.全面把握企业面临的难得机遇。当前和“十二五”期间,世界经济逐步走出低谷、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并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为加快企业改革发展步伐营造出的良好发展环境;国家高速铁路市场投资高位增长,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市场方兴未艾,高速公路建设、内河航道、港口、机场建设,房地产开发、矿业资源开发、装备制造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全球建筑市场整体向好都为企业提供了难得的市场机遇;国务院国资委大力推进中央企业重组,推进包括建筑业在内的六大行业和领域中的一些骨干企业发展成为世界一流企业,这就为我们这样的行业龙头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2.清醒判断企业面临的严峻挑战。根据建筑行业周期性波动的规律,在这一轮基本建设投资高潮过后,铁路投资规模极有可能会大幅下降,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国家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调控房地产市场、逐步收紧信贷规模、以及能源、材料、融资和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会对企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与世界先进企业相比,我们的企业规模较大,但企业数量多、管理层级多、管理链条长,管理还比较粗放,企业急需的重要资源短缺,利润水平、人均产值还不高。特别是,企业目前最突出的风险,是安全生产形势不稳、反腐倡廉建设压力增大和农民工队伍管理难度骤增,极易引发系统性风险,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切实地加以解决和防范。

3.认真领会“十二五”企业战略目标。中国中铁党委二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已经为全公司明确了“十二五”期间企业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这就是:通过五年左右时间,推进两大转变、实现二次创业,努力把中国中铁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主业突出、多元并举,具有中国特色的特大型现代国有企业集团,进入国家重点培育的30-50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其中,“推进两大转变、实现二次创业”是企业在“十二五”期间改革发展的核心目标,也是企业发展的基本战略;“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是中国中铁“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愿景;“主业突出、多元并举”是“十二五”期间企业产业布局的调整方向;“具有中国特色的特大型现代国有企业集团”是企业的发展定位,“进入国家重点培育的30-50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是全公司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员工的共同责任和历史使命。

4.正确认识“两大转变”的新内涵。推进企业实现“两大转变”是近年来公司一直坚持的战略思想,对中国中铁的改革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在“十二五”期间,我们将继续把“推进两大转变”作为重要战略目标,在继续做大企业规模的同时,全面提升企业的质量效益、内在品质和核心能力。根据目前企业的发展定位,“推进两大转变”的新的表述为“从做大到做强、做优的转变,从中国的大企业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的转变”。全公司广大干部职工要深刻领会“两大转变”的新内涵和新要求,自觉用“两大转变”的战略思路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两大转变”战略目标的不断深化和尽快实现贡献力量,逐步实现企业从做大到做强做优的深刻转型。

5.深刻理解“二次创业”的基本要求。中国中铁作为一个有着百年发展渊源、六十年发展历史、二十年集团经历、十年成功跨越的企业,每一代中国中铁人都为祖国的建设和企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从现在开始到“十二五”末,公司将大力推进“二次创业”,努力实现企业做大、做强和做优三方面的目标要求。其中,做大的目标是推动企业的资产规模和营业规模持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营业规模位居中国建筑行业第一、力争世界建筑企业第一、进入并稳居世界企业百强。做强的目标是不断确立和提升中国中铁持久盈利能力、持续发展能力和履行社会责任能力,在国民经济和行业产业发展中具有相当控制力、带动力和影响力,进入国家重点培育的30-50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做优的目标是把中国中铁基本建设成为结构优良、治理完善,布局合理、全球运营,科技领先、优势明显,管理精细、效益突出,团结奋进、协调发展的现代型、国际型、创新型、效益型、和谐型的企业集团,续写中国中铁改革发展的新篇章。

三、“十二五”期间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

中国中铁“十二五”发展战略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两大转变、实现二次创业”,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为基础,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转变发展方式为途径、以推进结构调整为手段、以加大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以发挥政治优势为保证,立足发展促转变、依靠转变谋发展,做强主业增实力、多元发展提效益,强化管理打基础、调整优化上水平,推动中国中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1.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十二五”期间,中国中铁将坚持党管干部和法人治理结构依法行使用人权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主体清晰、程序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不断扩大民主推荐和民主监督的范围,继续推进企业领导人员公开招聘工作,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以思想政治建设为重点,深入开展“四好”班子建设,加强领导人员的政治理论和业务培训,加强在重点工程、艰苦环境、困难企业、关键岗位的培养锻炼,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的整体效能和领导人员的能力素质。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的监督管理和考核评价,严格执行任期制,加强干部交流,完善退出机制,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良性循环。大力推进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监督约束机制,深入开展述廉议廉,促进党员干部廉洁从业,使各级领导人员真正成为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职工群众信得过的带头人,打造引领企业科学发展的领导团队。

2.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十二五”期间,中国中铁将按照公司法和管理科学的要求,以“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转换机制、激发活力”为目标,大力推进企业的体制调整和机制转换,着力建设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更加科学的体制机制,努力形成有利于企业科学发展的制度安排,不断完善母子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理顺母子公司职能架构,规范公司治理行为,构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相互制衡、运转高效的现代企业运行机制。将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着力破解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深层次障碍,加强集团总部控制力,强化集中管理,推进科学授权,完善激励机制,健全约束体系,创新内部经营管理模式,明确所属单位差异化经营定位,发挥集约化管理职能,充分激发企业内生成长动力,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制度环境、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3.大力转变企业发展方式。“十二五”期间,中国中铁将立足发展促转变、依靠转变谋发展,不断推进资源的调整优化,全面促进企业升级转型。在发展理念上,兼顾当前与长远,均衡规模与质量,协调速度与效益,统筹国内与国外,在加快企业发展的同时,努力减少企业对环境的影响,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本质安全型企业,推进企业从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在发展方向上,顺应国家产业布局调整和中央企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按照“做强主业增实力、多元发展提效益”的要求,进一步加快培育新兴板块、发挥产业协同效应,推进企业从以施工为主的建筑企业向综合型建筑企业的转变。在发展模式上,大力推动集约化经营,强化公司战略管控,推行精细化管理,全面增强企业核心能力,建设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谋求长远发展的主动权、形成长期竞争的新优势,推进企业从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向管理密集型、人才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使企业发展质量越来越高、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发展道路越走越宽。

4.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十二五”期间,中国中铁将推进组织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队伍结构四大结构调整,促进企业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产业布局更加优化、产品优势更加突出、人才优势更加明显。进一步调整公司架构,在经济发达地区新设或组建区域性公司,进一步完善产业布局,站稳重要市场。进一步压缩管理层级,明确职能定位,理顺管控体系,推进企业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形成管理有力、运行有序,主业清晰、战略明确、规模适当、布局合理的新型组织结构。进一步巩固企业专业优势、整合产业链条、拓宽经营领域,充分发挥资金优势、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积极构建主业突出、多元并举,横向协同、纵向集聚的新型产业布局,形成具有中国中铁特色的“建筑业纵向一体化、有限相关多元化”,纵横结合、协调发展的产业矩阵。进一步强化人才战略规划,以“六支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强高素质人才引进与培养,形成业务精湛、结构合理、专业配套、数量充足、梯次衔接的新型队伍结构。

5.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十二五”期间,中国中铁将继续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加强股份公司技术中心、二级企业技术中心、各专业研发中心和区域研发中心三级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有效集成企业内外科研资源,提高整体技术创新能力。健全完善研发投入保障机制和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加快信息化建设,重视基础研究,鼓励原始创新,强化引进吸收,提升集成能力,加快成果转化,真正把企业建成科技创新主体。依托重点工程建设,发挥校企合作优势,加快在核心技术和关键领域的自主研发和技术改造攻关,加强工法和专利成果建设,加强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完善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积极参与国际国内最新行业技术标准和规则研究制定,准确把握新一轮科技发展趋势,确立科技新优势,抢占科技制高点。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大力研发和使用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

6.大力提升经济效益。“十二五”期间,中国中铁将采取“综合施治”的办法,向规模要效益,向管理要效益,向增长方式要效益,向技术创新要效益,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回报。积极适应国资委经济增加值考核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实行全成本核算和全员业绩考核,把奖惩任免与企业经济效益和员工工作绩效密切挂钩。进一步强化企业财务管理,推行资金财务集成管理,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和精细化管理,加强项目成本控制,降低企业管理费用,合理控制存货规模,继续加强“双清”工作,提高项目经营效果。进一步加强科学财税谋划,改善资本债务结构,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合理控制投资规模,有效防范财务风险,不断提升资源使用效率和资本运行效率。进一步优化盈利模式,促进“全产业链创效、全价值链增值”,挖掘传统业务的盈利潜力,提升新兴业务的利润空间,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切实提高企业的利润水平和持久盈利能力。

7.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十二五”期间,中国中铁将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把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保证公司治理结构有效运行和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有机结合起来,构建职责明确、有机融合、协调运转的新型领导体制和管理机制,推动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不断完善。不断创新基层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对生产经营的服务保证作用。加强特色企业文化建设,构建中国中铁核心价值体系,打造中国中铁品牌体系,充分履行中央企业社会责任,不断培育和增强企业软实力。坚持“依靠职工办企业,办好企业为职工”的理念,积极探索现代企业制度下职工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建立员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落实“三工建设”、“五同管理”和“三不让承诺”,全面推进和谐企业建设。

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

“推进两大转变、实现二次创业”,是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的又一宏伟的战略发展目标,使命崇高,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全公司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员工,要秉承“报效祖国、振兴企业”的理想信念和“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履行好每一项职责,抓实做好各项工作,以实际行动为实现企业新的战略目标贡献力量。

1.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要紧紧抓住中国高速铁路建设正处于高潮期,充分发挥在铁路市场的业绩优势、技术优势、信息优势和人脉优势,积极承揽铁路项目,为今后几年的发展储备任务、奠定基础。要进一步扩大在公路、市政、城轨、房建工程等领域的营销广度、深度和力度,加强与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不断扩大市场影响力和市场份额。勘察设计板块要在巩固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等传统市场的同时,努力向工程咨询、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咨询服务等领域拓展,积极进入民航、冶金、水运、海洋工程、市政环保、电子通信等领域,大力开展总承包业务。工业制造板块要加快技术升级换代和扩能改造,进一步提升铁路道岔、钢梁钢结构、轨行设备、建筑机械等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积极推进新工业基地建设,打造研究设计、生产制造、租赁销售服务整体产业链。

2.做大做强新兴板块。要做大做强房地产板块,大力实施房地产资源区域布局调整和资源整合,加快完善以中国中铁置业为龙头的房地产业务组织体系、资金体系、建设体系、营销体系和品牌体系,将房地产发展纳入中国中铁与地方政府的战略合作框架,建立灵活高效的项目决策机制,积极介入政府保障性住房建设、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工作,推进好存量土地、自有土地开发和在手项目建设,全面抓好风险防控。要做大做强矿产资源板块,加快现有项目的开发建设,通过尽快投产和加快资金周转,实现资金回笼和滚动发展,进一步优化资源品种布局,培育资源勘探、采、选综合技术实力。与此同时,也要大力做优做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铁路运营维管、环境工程、金融信托等其他新兴业务。

3.提升国际化发展水平。要学习和借鉴国际知名企业做法,确立全球运营的发展理念,进一步优化全球市场布局,梳理海外市场资源分布,强化优势区域,突出核心业务,拓展潜力区域,开拓新兴业务,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进属地化经营管理。要充分运用国际化资源和国际商务手段,积极开展国际化战略合作,择机并购重组互补性强的海外企业,有效规避和防范海外风险,推进中国中铁品牌建设和跨文化融合。要进一步发挥中海外、中铁国际的“主力军”作用,构建高起点、高层次、大规模的“大海外”格局,联合带动股份公司所属设计咨询、工程施工、产品制造企业共同“走出去”。要以国际工程承包、境外资源开发及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建设为龙头,带动国际贸易、劳务输出、管理服务、房地产开发和投资等多元业务发展,推动海外经营实现更大突破。

4.全面加强企业管理。要加强战略管理,各层级、各板块、各区域、各单位都要在股份公司战略要求的框架下,全面清理发展思路、明确发展方向、完善发展战略、落实发展举措。要加强风险防范,全面推进内控体系建设,理顺管理关系,改进工作流程,加强审计工作和全面风险管理,确保依法合规经营。要加强投融资管理,严格规范投融资行为,有促有控、有保有压,控制投资节奏,改善投资结构,严格禁止违规开展金融衍生品及不规范理财业务。要加强成本控制,大力推行资金、物资、设备和分包的“四个集中”管理,构建全方位精细管理体系,深入开展成本核算,规范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压缩非生产经营成本,压缩外欠账款期限和规模,加大清理清收工作力度。要加强项目管理,坚持以项目为重点,落实各级领导干部包区域、包项目、抓现场、抓管理的工作责任制,加强项目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全面推进项目标准化管理,推进“架子队”管理,强化“三工建设”,确保工期、安全、质量、技术、效益和节能减排综合管理目标的全面实现。

5.加快推进改制重组。要抓住国资委加快推进中央企业改革重组的机遇,争取重组拥有一定综合实力和比较优势的中央企业,积极探索参与地方国有企业重组的有效途径,适时选择性兼并一些有市场、有技术、有品牌、有前景的非国有企业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企业。要大力推进中铁港航、中国航空港总公司改制重组,建立规范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明确企业定位和战略发展方向,补充企业发展所需的资源要素,支持和帮助重组企业尽快做大做强。要继续整合房地产、矿产资源、勘察设计、铁路电气化、环境工程、物资物贸等板块业务,培育具有突出影响力的专业化核心公司,积极探索在经济发达地区组建新的综合型建筑企业集团。要切实推进组织结构扁平化,缩短管理链条,提高管理效率,对困难三级子分公司要强化整改措施,限期扭亏解困。要加强对非上市单位和资产的管理,按照“有进有退”的原则,扶持前景看好的单位加快发展,通过改制重组、回归主业、移交划转、关闭合并等方式,推进非上市困难企业的改革,通过资产经营、产权转让,有效盘活非经营性资产。

6.切实抓好安全质量。要坚持“科学管安全、铁腕治安全、基础保安全、群众促安全”,继续加大安全投入,提高安全意识,完善保障措施,落实安全责任,进一步抓好安全生产。要大力加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质量管理,抓源头、抓措施,抓过程、抓细节,抓监督、抓奖罚,切实把好施工图纸的设计关、原材料的进场关、施工过程的监控关和工程自查的检验关,抓好铁路建设工程施工企业信用评价,抓好桥梁预制、隧道衬砌、铁路道岔、无砟轨道、路基和附属工程质量等关键点,抓好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以“零误差”保证“零缺陷”。勘察设计单位要充分发挥设计先行的作用,在线路方案、地质勘察、安全措施、投资估算及概预算方面狠下功夫,努力减少差错漏缺。施工等单位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责任书和安全一票否决制,加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严格执行技术标准和作业规范,强化重点环节的安全管理,确保安全管理全覆盖,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全面推进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设。

7.大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要坚持人才强企战略,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加强人力资源开发,适度压缩人员总体规模,大幅提升人才队伍比重,培养造就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经营管理人才、职业项目经理、党群工作者、科技人才、国际化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六支人才队伍”,建设“一流职业素养、一流业务技能、一流工作作风、一流岗位业绩”的职工队伍。要大力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创新人才管理体制,健全和完善主动吸纳人才的引进储备机制、竞争择优的选拔任用机制、规范晋升的职业发展机制、符合各类人才特点的培养开发机制、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价机制、科学有效的激励保障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要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提升人才地位,防止人才流失,积极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企业环境,使广大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形成人才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的生动局面。

8.高度重视资本运营工作。要高度重视投资者关系,正确处理好国有控股股东、境内外机构投资者和中小股东的关系,重视股价和市值管理,建立稳定优质的投资者基础,培育良好的资本市场融资平台。要合理设置股权结构和资产负债结构,认真研究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的各种方案,有效利用各种金融手段,扩大企业融资渠道和规模。要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积极推行集中授信,提升信用等级,增加信用额度,充分利用国家在信贷、税收、产业政策等方面有关优惠措施,为企业扩大生产经营提供资金保障。要加强企业资金集中管理,降低财务成本,优化汇率、利率和税率管理,提高集团资金使用效率,规范金融衍生品及理财业务管理,有效控制金融风险。要积极稳健的发展信托和基金业务,积极推动产融结合,进一步围绕主业发挥融资功能,充分利用金融信托平台,为主业提供低成本的投融资,创新资本连接经营业务的新模式。

9.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紧密围绕企业中心任务,认真谋划好、部署好、推进好“创先争优”活动,按照中央组织部、国资委党委提出的“四好”领导班子和“四强”党组织、“四优”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认真落实公司党委“五重”“五有”的要求,抓实抓好公开承诺、领导点评、群众评议、评选表彰等重点环节,不断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要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完善各级党的组织机构,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加强基层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要切实开展好“百千万创先争优示范工程”活动,努力争创中国中铁党委提出的一百个“基层示范党委”、一千个“示范党支部”、一万个“党员示范岗”,形成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做贡献的良好局面,全面实现“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企业上水平、职工提素质”的活动目标。

新媒体发展形势下电视节目的发展 篇3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 电视新闻 节目 发展

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很多电视新闻的传播平台和传播技术都发生了很多的变化,特别是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出现。网络逐渐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渠道,这样的环境,使得电视新闻遭遇着巨大的冲击。我国各级电视台都为了适应新媒体的环境进行全新的改革,探索电视新闻节目发展的新途径,发挥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价值。

1 新媒体传播业的定义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杂志这四类传统的传播媒介而言,它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支撑的新的媒体传播形态,这是新媒体传播业不同于传统媒体传播业的一大特点。此外,新媒体以向大众提供个性化的媒体服务为目的,以促进信息传播的便捷化、个性化和实现资源共享为主要的发展方向。

网络技术支撑下的新媒体传播具有了许多新的特征,其主要表现在:①多元化发展,由于信息的发布者、信息来源、传播渠道的多样性发展,导致了信息传播的多元化,促进了信息共享的丰富化发展。②受众群体广泛化,从社会需求层面分析来看,不同媒介的个性化使得互动传播所针对的受众对象不同。而受众群体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有选择地接受信息,使新媒体的互动传播的受众群体的范围更加广泛。

2 新媒体环境下的电视新闻节目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已经无法满足新媒体时代下人们对于新闻节目的需求,目前我国的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的平台也逐渐被互联网中新媒体渠道所取代。许多资深媒体人都对于对电视媒体的发展进行了预测,电视这样的传统的媒体最终会被新媒体所取代。纵观历史长河,我们会发现新媒体的出现都不可能出现完全取代另一种媒体的情况,无论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都具有自身的优势,正是这种优势让他们出现共同存在的情况。但是新媒体环境下的电视新闻节目想要能够适应这样共生的状态就需要转变自身的传播手段,尽管当前我国很多电视新闻节目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了新媒体的冲击,呈现出逐渐衰弱的状态。因此,进行电视新闻节目的改革已经变得刻不容缓,只有这样才能让电视新闻节目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发展,同时也需要电视新闻媒体能够保持时刻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并及时地做好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工作,紧跟时代步伐,才能适应新媒体环境。

3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措施

3.1 转变新闻节目模式,树立品牌意识

当前我国很多的电视新闻节目在策划上都太过单一,还是将播报新闻作为工作的任务,认为只是做好新闻采访和主持的播报,就是完成了新闻节目。对电视新闻节目的这个的认识也就使得很多观众认为新闻节目就是古板和统一,没有任何创新的节目。这样一来,就阻碍了新闻节目的发展,做好新闻节目的转变非常必要。新媒体时代下,对新闻节目的模式进行转变,改变传统主持人的主持方式,采取符合观众需求的新闻节目,真正的实现电视新闻节目的突破和创新,打造品牌新闻。首先是要树立品牌形象,结合当前电视新闻传播责任,创新电视新闻内容,树立自身的品牌意识。其次就是做好电视新闻节目包装,形成主持人自己的风格。最后就是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内在质量,满足群众对电视新闻节目的要求,提高节目的水平和质量。在电视新闻节目品牌的塑造过程中,还要求电视新闻工作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是做好电视新闻节目的重要保证。

3.2 加强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合作

新媒体的兴起并不意味养传统媒体的没落,电视媒体和新媒体都有着各自的受众人群和传播优势。因此,电视新闻节目要能够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接受新媒体的冲击,同时做到与新媒体的合作。将新媒体中一些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东西吸收和借鉴过来,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效果。如,电视新闻节目和新媒体新闻节目不同,电视新闻节目自身拥有采访权和制作队伍,再加上设备的齐全,这样优势能够丰富电视新闻节目的内容,而新媒体却不具备电视媒体内容上的优势。但是新媒体多种多样的传播类型则是电视新闻媒体所不能企及的。如果电视媒体在进行新闻节目制作的时候能够注重和新媒体的结合,充分利用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问题来开拓电视新闻节目的平台,进行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扩大电视观众,让电视观众能够参与到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过程中,电视媒体能够利用微信微博等形式,让电视观众能够及时发表对电视新闻节目的看法,提高电视节目本身的关注度和受众范围。

3.3 加强电视新闻节目机制改革

电视新闻节目机制是电视新闻节目制作发展的有效保障,加强电视新闻节目机制的改革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电视新闻节目工作人员的培养工作,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能力,让电视新闻工作人员能够做好组织工作,在集体组织工作能也能够保持自身工作的高效和自由。同时也为那些积极为电视新闻节目发展和服务的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环境。二是积极的构建有利于电视新闻节目发展和制作的机制,能够激励那些电视新闻节目的工作人员,推动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

3.4 增强电视新闻节目的互动性和参与性

目前我国很多电视新闻节目在开展过程中都没有关注电视观众对于电视新闻节目的反馈,以至于我国各级电视台的新闻节目都没有满足广大受众的需要,而反馈作为电视新闻节目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对于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至关重要。另外就是对于那些接受信息反馈的电视媒体能够在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过程中充分了解电视观众对于电视新闻节目的观看需求,这样才能满足广大电视观众观看需求,让电视新闻节目能够越来越贴近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在做好电视新闻节目内容创新工作,提高电视观众参与节目的积极性,增强电视观众对于电视新闻节目的关注度和喜爱度。

3.5 构建网络安全运维机制

构建网络安全运维机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电视台各项数据处理的安全应用的同时,促进电视节目制作能够达到比预期更好的效果。鉴于此,电视台网络安全建设首先应该建立良好的运维机制,促进电视台的综合管理和运营维护的能力。其次,电视台应该建立一个有效的安全管理组织,将网络安全策略、技术、风险及突发事件防治能力等进行统一管理,从而促进网络安全运行机制的良稳运行。再次,还应该加强网络安全人员建设,促进电视台网络安全人员进行再教育和深造,重点加强高新网络安全技术方面的学习,以提高电视台的网络安全水平。

4 小结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各种各样新媒体的不断涌现,给人们的生活都带来了很多改变,也给广大传统媒体带来了冲击。特别是近些年微信、微博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电视新闻媒体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所发展,就需要进行自身节目的改革,做好与新媒体的结合,发挥彼此的优势,进而提升电视观众对电视新闻节目的关注度。

参考文献:

[1]刘学文.浅谈法制电视节目的发展与完善[J].活力,2014(17).

[2]陈旭.我国社会转型期法制类电视节目的发展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

[3]刘德群.解析新媒体语境下电视节目的发展[J].青年文学家,2012(13).

科技发展形势 篇4

关键词:民生科技,公众需求,社会效益

近年来, 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越来越关注民生问题, 纷纷把民生科技作为本国科技发展战略的重点, 用科技来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 服务社会。民生科技作为直接惠民和利民的科技, 在保障、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既是对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支撑和最佳价值选择, 更是现代化建设的新动力和新视角。所以, 基于新形势下国内民生现状, 积极推进科技更好地服务社会, 将民生科技纳入国家科技发展规划尤为重要。

一、从公众基本需求出发, 制定民生科技的发展战略

1. 贴近百姓需求, 注重以人为本

民生科技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使科技更好地服务和造福百姓生活, 所以民生科技与人们的生活需求又是密切联系的, 为百姓提供舒适的衣物、健康的食品、环保的住房、便捷的交通、优质的医疗等都离不开先进的科学技术。

不管民生科技的内涵如何变化, 都要以人为本。透过日本的发展我们也可以发现, 在其开展的三期“五年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中, 重点以民生和社会发展为主, 突出百姓需求, 从各个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计划。例如第一期主要解决环境、食品、能源、资源等世界性问题;第二期着力打造“安心、安全且生活质量最高的国家”;第三期在前两期的基础上关注民生的方向更加明确, 提出了“促进得到国民支持并将成果还原于社会、民众的科学技术”的号召, 这一系列计划始终以人为本, 以百姓需求为主展开, 真正体现了民生科技的强大力量。

2. 立足民生问题, 实施民生科技工程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推进, 各种民生问题不断涌现, 人口健康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公共安全问题、自然灾害问题等始终是我国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关键问题, 所以实施一批有效的民生工程显得尤为重要。在人口健康方面, 针对我国富贵病、地方病、遗传病、穷病等多病并存的特点加强药物、医疗器械、残疾康复、体育保健等方面的技术研究, 不断提高疾病的防控和医治水平, 尽可能地保证广大群众的生命健康。生态环境方面, 荒漠化、水资源短缺、城市工业污染、农村环境问题等依然不容忽视, 急需加强城市污染工业废品处理, 保证饮用水安全, 改善大气质量等的科技支撑, 以保障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 居住环境优美。公共安全方面, 近年来一些食品违法事件的出现, 使食品安全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所以有必要加强有关食品生产、食品检验、食品供给特定的技术研究工程以保障国民健康。自然灾害方面, 地震、海啸、洪涝、滑坡、泥石流等频繁出现在我国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等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 严重威胁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因此, 必须加快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救援技术装备开发, 以科技创新提高重大自然灾害的综合应对能力。

二、以公众自我发展为导向, 加快民生科技人才培养

1. 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与储备

近年来, 一些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在培养科技人才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可观的措施。美国不仅通过一系列优惠的移民政策招引全世界的优秀人才, 而且更加重视本土人才的培养, 这为我国科技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在具体做法上, 一方面, 启动“国家教育计划”来提高教育经费以改善基础国民教育;另一方面, 应更加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通过设立“技术素养挑战基金”和实施“技术学习挑战补助计划”等来激发应用型人才投身技术行业的积极性进而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此外, 在职员工是我们民生科技产业的骨干力量, 我国还应继续加大对在职员工的就业素养和就业技能的培训, 为民生科技产业的发展储备更多的人才。

2. 注重官产学研一体化体系建设

近年来, 我国正在逐步加强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机制建设, 但效果并不很理想, 所以有效地审视我国形势和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很有必要。官产学合作是日本科技立国政策及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 其主要是在政府、研究机构及企业三者之间展开合作, 实现了“强强联合”。“官”即政府, 主要提供法律和资金保障;“学”即研究机构, 主要进行综合性研究;“产”即企业, 主要负责联合研究机构和委托研究, 以此形成民生科技发展的合力, 有效地促进了民生科技产业的发展。此外, 韩国政府还在推动民生科技产学研合作方面创造性地提出了《合作研究开发促进法》和《科学技术革新特别法》等法律来规范产学研合作, 对产学研提供优先政策, 进一步推动了民生科技的新发展。

3.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发挥国外人才的作用

一直以来, 发达国家在高新技术领域都有值得我们借鉴的方面, 所以应极大地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 进一步加快与发达国家在民生科技领域的合作, 引进、吸收再创新发达国家在民生科技方面的先进技术和经验, 根据我国当前民生事业发展的科技需求和重点领域开展联合攻关和重大技术研发, 大幅提升我国的民生科技发展水平。此外, 国外人才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及科技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 有必要制定专项出入境计划, 花重金聘请外籍优秀科技人才进入我国, 准许更多的有突出贡献的杰出科研人员到我国访问、学习、交流。其中, 优秀留学生是人才资源的有效保证, 为留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机会, 使留学生进入我国科技企业, 也是充分利用国外人才资源发展我国科技的有效措施。

4. 搭建民生科技展示平台

2008年, 由德国政府发起的“德国水伙伴”计划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对我国民生科技的发展有很大的启示。该计划的组织机构主要由德国研技部、经济部、发展合作部、环境部和外交部五大联邦部组成, 主要是向全球推广德国的环保技术, 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更多创造者的创新欲望和公众对科技的了解, 使民众更直接地了解最新的科技知识和技术成果, 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所以我国有必要搭建有关高科技的展示平台, 成立专门的科技新闻和公众咨询机构, 时刻向公众展示我国最新的科技政策导向及最新科研成果, 一方面激励更多的科研人员力争创新, 另一方面, 使科技广泛进入百姓生活, 达到真正为人民生活服务的目的。

三、深入了解公众服务需求, 推动民生科技效益最大化

1. 重视民生科技的公众传播

民生科技主要解决的是民生问题, 公众就是民生科技的直接受益者, 民生科技思想宣传的力度及公众对民生科技的认识程度将决定民生科技服务人民的效果。当前, 随着科技界及产业界体系的不断完善, 与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但是由于民众对相关的科研产品及技术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 使得许多有价值的便捷生活的科技成果不能顺利进入市场融入百姓生活, 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民生科技发展的速度。所以, 目前政府应高度重视民生科技的公众传播, 尽可能地通过公众媒体例如电视、网络、广播、报纸、展览等开展科技知识宣传和科技成果的展览, 多开展譬如“农产品科技大赛”及“我爱发明”等系列活动, 使科技真正进入公众生活, 着实拉近公众与产业界及科技界的距离。

2. 营造民生科技发展的舆论氛围

民生科技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 民众科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科技成果的顺利转化, 因此, 在发展民生科技过程中有必要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来推动我国民生科技的良性运行。其中媒体传播和宣传载体必不可少, 必要的科普宣传、政策宣讲、成果示范等民生科技活动能有效地提升民生科技的社会显示度及民众对民生科技的认知度, 使民生科技走进基层, 在系列的民众体验和分享中真正感受科技的力量和对生活的便利, 以激励更多的人相信民生科技, 助力民生科技。

四、强化政府主导和引领作用, 优化民生科技资金投入机制

1. 强化以民生科技为导向的发展战略

我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经济大国, 民生科技事关我国现在及未来社会发展的全局及长远, 所以从战略层面强化民生科技势在必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出台就民生科技发展的重点做出了重要部署, 但是许多措施还有待继续深入和细化。从国家层面来看, 做好顶层规划设计, 明确民生科技发展战略是引领整个社会民生科技发展的主攻点和落脚点, 所以大力推进民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不仅是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 而且也是发展前沿民生科技的关键。紧紧围绕社会公众需求展开重大科技项目攻关以实现民生科技的局部跃升和突破, 才能不断推动我国民生科技整体水平向前发展。

2. 官企合作解决民生科技投入问题

民生科技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和保障, 而经费不足恰恰也是各国民生科技发展的一大瓶颈。从国外发达国家解决民生科技资金问题的措施看, 德国是比较成功的, 它主要通过政府与企业合作攻关, 政府与企业共同出资建设然后各持相应股份, 既解决了资金问题也减少了企业与政府政策之间的冲突, 一举两得。针对我国目前民生科技的发展状况, 科技部2011年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民生科技的意见》中就民生科技的经费投入问题做了部署, 但是效果甚微。所以, 当前政府还需利用其他杠杆措施来发挥自身作用, 引导企业、银行等其他社会资金研究力量共同参与到民生科技事业中来。

3. 明确民生科技发展重点, 做好节能环保工作

民生科技涉及的领域很多, 例如人身健康、公共安全、环境保护等, 其中备受关注且已成为全球性话题的就是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而且从近年各国的经济发展趋势来看, 新能源及节能环保科技的创新逐渐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法宝, 这已成为一种国际发展潮流。所以, 目前顺应国际发展潮流, 抢占民生科技领域高新技术的制高点, 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技术专项很有必要。奥巴马执政以来, 美国政府在新能源和环境科技方面设立专项资金和项目抵税政策, 有效地促进了新能源的开发研究, 这也给我国在节能环保工作方面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周文魁, 汤淏.国外民生科技发展借鉴研究[J].商情, 2013 (4) :44-45.

[2]李威.韩国民生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支持体系对中国的启示[J].发明与创新, 2012 (01) .

[3]鲁敏.我国民生科技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 2013.

[4]周元, 王海燕, 等.民生科技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1.

金融形势发展报告 篇5

一、2007年金融运行基本情况

2007年以来,贵阳市各金融机构紧密结合实际,积极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全市货币信贷保持稳定增长,确保了金融对经济的持续支持,实现了全辖货币信贷的平稳运行。截止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677.6亿元,比年初增加171.1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1394.5亿元,比年初增加181.9亿元。贷款季末集中投放的现象有所缓解,信贷投放的均衡性上升,中长期贷款成为新增贷款的主要方面。

(一)储蓄存款分流,存款增速有所回落

截止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667.5亿元,是“十五”期末的1.3倍。其中,2007年新增存款173.3亿元,增长11.6%,增速有所回落。从当年存款结构变化看,存在如下特点:

1、企业存款继续上升。年末,全市企业存款余额568.1亿元,比年初增加54.9亿元,同比多增17.1亿元。2007年以来随着企业效益的逐步提高,以及从银行获得贷款增多等原因,企业存款增速明显高于上年同期。但从10月开始,企业存款增速出现下行拐点。主要是一方面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使得银行放缓了信贷投放步伐,企业获得贷款难度增大;另一方面,制造业在贵阳市工业经济中占较大比重,大幅上涨的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利润空间压缩,企业采取动用存款购买原材料以防价格进一步上涨,从而存款导致减少。

2、储蓄存款保持增长,增量明显回落。年末,储蓄存款余额614.2亿元,比年初增加32.0亿元,同比少增52.5亿元。其中,定期存款减少6.2亿元,同比多减61.1亿元。随着投资渠道多元化以及居民理财意识不断增强,储蓄存款分流明显,年内数月出现环比负增长的情况。随着资本市场的调整,年末,储蓄存款止跌回升,但增速仍然明显低于上年同期。

3、财政存款同比多增,比年初增加34.7亿元,同比多增近14亿元。今年以来中央对西部大开发及县乡两级财政转移支付增加,以及企业效益的稳步提高,财政存款保持了较快增长,对地方经济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强。

(二)贷款适度增长

随着宏观调控措施逐步到位,贷款增速略有回落,在贷款结构进一步改善的同时,货币供应量持续高于经济增长,贷款增速高于年初测算目标,为贵阳市经济较快发展提供稳定的金融环境和有效的信贷支持。截止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384.5亿元,是“十五”期末的1.3倍,同比增长15.1%,高于年初测算的增长目标0.1个百分点。

从贷款结构的变化看,主要特点如下:

1、短期贷款增长乏力。短期贷款余额288.7亿元,比年初减少14.1亿元。主要原因是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加大,货币政策效应通过贷款期限结构调整产生影响,进而引致贷款总增速的回落。体现为银行机构在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方面主要是压缩短期贷款的增长,增加中长期贷款的投放。

2、中长期贷款持续增长,余额首次超过1000亿元,是拉动新增贷款投放的主要因素。截止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余额1037.2亿元,比年初增加185.3亿元,同比多增28.9亿元,占全市新增贷款总量的102.0%。其中,基本建设贷款余额600.9亿元,比年初新增84.6亿元;技术改造贷款余额23.3亿元,比年初新增10.4亿元,同比多增14.5亿元;其他中长期贷款增势突出,年末余额413.0亿元,全年新增90.3亿元,同比多增52.9亿元。其中,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新增31.2亿元,同比多增25.3亿元。

3、票据融资回升。年末,全市金融机构票据融资余额55.2亿元,比年初新增12.5亿元,同比多增14.1 1

亿元(上年同期是减少1.6亿元)。

(三)现金回笼增加

截止年末,全市金融机构累计现金收入3216.0亿元,累计现金支出3161.2亿元,两者轧差,净回笼现金54.7亿元,同比多回笼现金6.1亿元。

(四)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货币信贷政策

1、加强信贷管理及窗口指导,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年初,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先后召开2007银行业金融机构行长联席会议、货币信贷、金融稳定、金融研究专业会议,制定《2007年贵州省货币信贷工作指引》,向各金融机构传达了人总行的货币信贷政策意图,促使各金融机构进一步正确理解和把握货币政策意图。对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向各家银行进行了风险提示,引导金融机构做好西部大开发相关金融服务工作,加大对“三农”、企业自主创新、中小企业以及助学、再就业等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

2、加强货币政策工具管理,贯彻落实从紧的货币政策。一是注重发挥再贷款的引导机制,通过合理运用中小金融机构专项再贷款,促进中小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通过运用支农再贷款,增强了农村信用社的资金实力,确保了对“三农”的持续支持力度。二是加强存款准备金管理。密切监测辖内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金融机构的头寸状况,有效发挥正向激励作用。三是认真贯彻执行各项利率政策,积极推动贵州利率市场化改革。四是继续推进汇票、信用证等多种信用工具运用,积极扩展企业融资渠道。1-12月,全市金融机构累计办理银行承兑汇票162.7亿元,承兑汇票余额75.5亿元;累计办理贴现140.5亿元,同比增加40.4亿元。多种融资工具的运用,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加速了企业资金周转,改进了金融服务,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3、继续做好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做好农村信用社央行票据认购、兑付工作,扎实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步伐,使其更具有支持“三农”的活力。2003年以来,作为全国首批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八个试点地区之一,贵州省农村信用社票据支持工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在人民银行总行和成都分行的总体安排和指导下有序推进。截止2007年末,贵州省有83家一级法人农信社通过票据审核,获得央行票据兑付资金9.80亿元。其中,贵阳市云岩、南明、小河等8个信用联社共兑付金额6907万元。专项票据的兑付,使农村信用社降低了不良贷款,通过置换历年亏损挂账甩掉了包袱,进一步增强了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壮大了支持“三农”的资金实力。与此同时,辖内各家信用社根据票据改革的规定和要求,初步建立了比较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逐步制定和完善,经营管理中的激励约束机制基本得到确立,支农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强。

4、用好用足国家的优惠政策,踏实办好国家对少数民族贸易和特需用品定点生产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进行贴息的工作。2007年,共为贵阳地区同济堂制药有限公司、新天药业股份公司、贵州民族药业等11家少数民族贸易和特需用品定点生产企业办理中央财政贴息近1210.6万元,降低了这些企业的财务成本。

(五)维护外汇收支秩序,促进贵阳对外贸易的发展

认真落实外汇管理的有关政策措施,完善外汇管理,进出口核销率进一步提高。全年贵阳市共发放出口收汇核销单15579份,已核销15182份,核销金额137136万美元,收汇率96.8%,核销率99.4%,比“十五”末期分别提高6.6个和2.9个百分点。据测算,全市全年累计进口付汇总额42941万美元,到货核销38035万美元,核销率88.6%,与“十五”期末基本一致。

进一步提高国际收支申报质量。全年国际收支中,收入174778.7万美元,支出97497.8万美元,申报率均达到100%。2007年贵阳地区涉外收入共计149921.5万美元,其中对公单位145652万美元,对私4269.5万美元;涉外支出共计56262.9万美元,其中贸易项下45559.8万美元。

二、2008年金融工作展望

2008年,按照国家宏观调控和从紧货币政策的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确保地方经济健康发展。

(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

在国家经济、金融政策的指导下,认真执行国家货币信贷政策,在努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保持金融稳定的同时,切实改善金融服务,增加业务品种,实行多元化经营,逐步实现全方位、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体系,诚实守信,合规经营,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促进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经济发展目标的全面实现。

(二)努力改善我市金融生态环境,致力于强化社会信用基础

大力推进整个社会,包括信贷市场、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的诚信建设。加快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大力推进法制建设,形成以法律法规为依托的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有效机制,形成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的法律氛围和公开、公平、公正、高效的市场环境。大力提高金融市场信息披露水平。切实保护金融市场各主体的合法权益,从法律、社会信用分成体系、会计与审计准则、中介服务体系,企业改革和银企关系等五个方面优化我市金融生态。

(三)继续配合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进一步加大对贵阳市加快能源工业发展、做强做大优势原材料产业的信贷支持

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有效增加中长期贷款投入,积极支持国家和地方重点建设。重点是支持西部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有效益的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对国家和地方重点项目,银行要积极筹措配套资金,确保按进度发放到位。要积极支持小城镇建设。加大对工业生产的信贷投入,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对产品有市场、有效益、讲信用、有还款能力的工业企业要给予大力支持,积极解决其生产发展合理的资金需求。积极支持企业的设备更新、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换代,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对大型技术改造项目,必要时可组织银团贷款予以解决。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大对经济增长的信贷支持。

(四)建立良性发展的运行机制,逐渐改变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贷款难的状况

贵阳市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量大面广,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视。要采取切实措施,解决弱势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贷款难的问题。目前贷款难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数量庞大的弱势企业上,解决这部份企业贷款难的问题,需要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自身的共同努力。

(五)积极开展和扩大消费信贷,扩大消费需求

要在已开办的住房贷款、大件耐用消费品贷款、助学贷款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消费信贷品种。积极推广银行卡业务,为个人消费提供方便。满足居民全方位、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有效扩大内需,支持经济增长。

(六)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继续完善现代金融体系

我国乡镇建设现状和发展形势 篇6

关键词:乡镇建设 现状 问题 发展形势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上各行各业由于外资的大量引入,其企业效益发展了质的变化,收益获得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的发展势必带动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也会间接的促进乡镇的发展,乡镇的发展也同时代表了一个国家的人民生活水平,因此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以促进乡镇建设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目标,也是达到人民共同富裕走向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

1 我国乡镇建设的现状

随着我国近几年来对基础建设的投资,尤其是上次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我国政府宣布将会投资四万亿人民币以加大我国对基础建设的需要,由此,我国的乡镇建设也随之发展起来。

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就是乡镇建设的一个标志性例子,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一个能够使农民富裕的社会,由此,在新农村建设的带领下,乡镇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纵观我国现阶段乡镇发展状况,我国乡镇建设的现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新农村建设积极

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政府机构,乡镇是由广大的农村组成的,农村是乡镇的主题,因此,乡镇的建设归根到底还是农村的建设。在我国现阶段,由于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资金的来源不仅仅是由农民来出资建设,更多的一部分是由国家在农业上的投入以及当地政府在土地收入上的资金反过来在运用到新农村的建设上的。因此,新农村对于农民来说不仅仅是一个改善生活水平的途径,更是一个为农民谋福利的好事。

由于新农村的建设既能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更能提高当地的形象,所以,在现阶段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发展较快。各地都在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快对新农村的建设,由此我们就看到了现在在我国的各个地区都会有很多很多的新农村出现,彻底改变的以前的农村面貌,使农村乡镇逐渐向城市化迈进。

1.2 农民收入增加,带动乡镇建设

改革开放已经发展了三十多年,使我国的面貌焕然一新,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带动了我国基层中小企业的发展,使农民的收入得到了大幅的提高。

我國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农民,农民的收入、农民的生活水平直接表现了我国的发展状况,因此,加快经济发展,提高居民收入是我国一直追求的目标。在本世纪前期,我国的经济还相对滞后,发展较为缓慢,人民生活水平也没有得到较大的改善,人均收入很少,乡镇根本得不到发展。但随着近十年来我国的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各个大中小企业均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农民收入也得到了大幅的提高,因此由于农民在外收入的增加,促使了其在乡镇中消费的剧增,这就直接加快了乡镇的建设的大力发展。所以我国现阶段乡镇建设就是主要靠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扩大在外消费,提高当地乡镇的经济发展,以达到乡镇建设的目的。

2 乡镇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建设就是发展,发展就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要想发展,要想加快想乡镇的建设,就必须先解决乡镇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2.1 投资者少

上文就曾提到,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单位机构,其具有地域面积大、生产落后、生活水平低、经济发展滞后以及当地居民素质较低的特点。由于这些问题的出现,导致投资者往往不会选择在乡镇投资,这就直接导致了乡镇的经济发展落后,人民收入跟不上,乡镇的建设无法在没有经济支持的条件下发展。现在的社会是市场经济社会,人们的思想都是在和钱打交道,没有利益是事情,没有效益的投资是不会有人去做的。投资者在选择投资的那一刻首要想到的就是利润,没有利润或者是利润较低,都是导致投资者望而却步的原因。

2.2 交通不便利

乡镇的经济发展落后,无法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道路等级低下,无法满足企业的需要,这些都是让投资者望而兴叹的主要原因。乡镇往往远离城市,地域面积较大,人民居住不集中,对市场货物需要量少,不能为企业增加更多的效益,然而很多的企业都是需要有很宽广的市场,乡镇之地无法满足其需要。交通不够便利,远离城市或者国家的主要干道,运输困难,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导致乡镇建设缓慢。

2.3 官员素质低下

乡镇虽有众多的不便,但由于乡镇的土地出让金较城市来说,就是小巫见大巫,便宜很多很多,所以还会有一些中小企业选择投资于乡镇,这对乡镇的经济发展以及建设来说无疑是有很大的帮助的。但纵观企业在乡镇的投资,其中很多都是没多长时间就倒闭垮台或者是搬家,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当地官员素质低下,各级政府部门乱收费,今天去一个县长,要请客送礼,明天又去一个国税局局长,要送礼吃饭,后天又去一个土地管理局干部,还是要送礼吃饭,如此以来,致使这些中小企业根本无力承受,只有选择宣布破产或者变卖企业工厂,然后走人。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当地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但由于这些都是由政府部门管理,所以一切人都无能为力。

3 乡镇建设发展形势

虽然在我国乡镇建设发展上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总看我国乡镇建设发展还是朝着又快有好的方向上发展。由我国的政策可以看出,我国政府一直在致力于乡镇建设的发展,出台了很多有效的政策措施,来鼓励农民增收,乡镇发展。

改善治理模式,实行市场、自治和政府的共同管理。村庄和城镇的改革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减人减事的东西,而是根据政府的队伍,以提供更良好的的服务。因此,,以改善传统的单一的行政管理模式这是必要的。实行市场、自治组织和政府共同管理多元化。现代国家培育市场管理制度的第一需求是市场。为了能够尽可能利用市场力量解决市场问题。由于市场不仅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同时它具有一套健全的市场规则,人们进入市场机制将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规则办事,更多的是寻求政府的保护而不是与政府对立。所有市场经济发达的地区,政府和农民的对立危害程度较低。其次是培养社会,通过社会自治的力量来解决社会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成员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政府难以及时、有效地为农民提供公共服务。而农村社区自治权力的组织可以实现它。因此,乡镇政府应尽可能地利用市场和社会力量建立,从市场、社会、政府和共生、互补性、合作的现代管理制度。

纵观我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包括在十二五规划中对基层的投入,我国的乡镇建设将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进而得到乡镇建设的发展。研究其发展路径,不难看出,未来的我国乡镇建设将会以国家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鼓励企业下乡,加大对投资者的优惠活动等等一系列的方案措施得到又快又好的发展。

乡镇建设关系到农民的增收以及国家的发展,因此,本人认为,我国乡镇建设的发展会在现有的基础上,通过国家扶持,地方补助以及农民自身收入等措施得到很好的发展,其中,农民的自身收入是关键性因素。因此,进阶段我国政府对农业的投入的主要工作就应该放在怎样提高农民收入这一问题上。

参考文献:

科技发展形势 篇7

1.1 科技发展现状

近年来, 全省科技工作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扎实推进协同创新,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事业取得显著成效。2011-2013年, 全省登记科技成果达3263项, 专利申请受理量从5287件增长到10976件, 专利授权量从2383件增长到4737件, 增幅3年间翻了一番。科技进步水平提升至全国第19位, 跻入全国中等省份行列。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加速推进, 人才队伍建设不断优化, 科技创新平台不断健全, 科技创新投入逐年提高, 知识产权战略深入实施, 科技合作的水平与层次提升, 科技为全省乃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强力的科技支撑和引领作用。

1.2 困境与挑战

1.2.1 创新要素不足

甘肃省缺乏具备战略决策能力的企业家和高层次学术带头人, 也缺乏高技能的职业技师, 甘肃吸引并稳定优秀人才的能力不足, 高层次人才流失状况日益严重。《2014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显示, 全省每万人研发人员平均不足10人年, 全国的平均水平是25人年;万人R&D研究人员数为5.91人年, 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企业R&D研究人员仅占全社会R&D研究人员的40.99%, 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3.92个百分点。甘肃省的创新投入持续增加, 但仍然不能满足科技创新需要。2013年, 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为1.07%, 低于全国1.98%的平均水平, 研发经费支出排在全国倒数第6位。

1.2.2 创新能力不强

甘肃省大多数企业核心和关键技术对外依存度高, 没有成为行业的“领跑者”或“并跑者”, 多数处于“跟跑”阶段。大多数企业产品技术含量偏低, 没有形成产业竞争优势, 缺乏高、精、尖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与工艺的创新, 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比较薄弱。《2014全国科技进步监测报告》显示, 全省规模以上企业中开展研发活动的仅占14.69%, 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研发经费支出仅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0.43%, 仅占全国平均水平0.80%的一半, 远低于国家要求的1.5%的标准;新产品销售收入仅占主营业务收入的7.21%, 与全国平均水平12.38%差距悬殊。许多产品关键技术、大型成套设备和核心元器件依赖进口, 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化, 模仿率先创新者的思路和行为较为普遍, 资源型、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存在重复建设情况。

1.2.3 创新环境薄弱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不够浓郁, 科技事业尚未形成百花齐放的发展局面。目前, 甘肃省还没有形成强有力的众创空间支撑体系, 工农业创新园区的条件与资源集聚发挥作用没有完全凸显, 缺少为小微创新企业成长和个人创业的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创业孵化、知识产权服务、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等机构的专业化、市场化改革还在进行中, 金融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助推作用不明显, 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 科技人员创业股权激励机制还待完善与推进, 特别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没有形成全民意识, 影响“创客”群体的规模发展。2013年, 本省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新增固定资产占比重为0.73%, 居全国第17位;万名就业人员专利申请数为7.67件, 居全国第23位。

2 甘肃产业发展趋势预测

2.1 战略新兴产业领域

甘肃将在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信息技术、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型煤化工、现代服务业等8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新材料产业, 重点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材料、建筑新材料、石化新材料等产业, 积极发展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膜材料、半导体照明材料等新型功能性材料及结构新材料。新能源产业, 重点研发风电、太阳能、核能、生物质能等领域的新能源高端装备和产业化, 加快风电整机制造及并网发电、太阳能热利用、第三代核电、智能电网等技术研发与应用。生物医药产业, 重点发展用于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药物、新型疫苗、诊断试剂、化学药物、现代中药、动物用药等创新药物大品种, 加快先进医疗设备、医用材料等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重点发展航空装备、石油钻采炼化装备、真空装备、数控机床、核电和新能源装备、节能环保装备、关键基础件、检测控制设备等先进高端装备。节能环保产业, 重点开发推广高效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及产品, 加快资源循环利用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示范, 形成集装备制造、技术、产品和服务一体化的节能环保产业体系。信息技术产业, 重点研发半导体集成电路、半导体器件芯片制造、半导体照明、通信电缆、互联网和物联网应用技术, 推动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建设。新型煤化工, 打造煤气化、焦化, 发展氯碱化工与异氰酸酯相结合的系列化工产品链。现代服务业, 扶持现代服务业新兴业态, 发展节能环保、电子商务、科技服务、保险服务、健康服务、养老服务等产业。

2.2 传统优势产业领域

加快推进高新技术在石油化工、冶金有色、建筑建材、轻纺食品、装备制造业等传统产业中的应用, 结合重大工程建设和重大成套装备开发, 攻克一批关键共性技术, 支持企业积极采用节能环保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 淘汰落后产能, 推进节能减排和资源高效利用。石油化工领域, 精细化工、绿色化工、化工新材料和生物化工产业技术进一步提高。冶金有色领域, 加快铝冶炼及加工、碳素及加工、铁合金及加工技术创新与发展。建筑建材领域, 开展非金属材料、新型干法水泥行业的技术创新, 促进环保节能建筑材料的研究应用, 发展建材工业废弃物协同处置技术。轻纺和食品领域, 食品、塑料、皮革、陶瓷、纺织及其制品等产业的装备和技术水平提高。装备制造业, 高端机型设计、产品寿命与可靠性、核心部件与控制系统等创新水平提升。现代农业领域, 农业生物工程、现代农业装备、智能农业等关键技术水平显著提升。

2.3 创意产业催生新业态

创意产业作为席卷全球的浪潮, 以其强调创意性为特征, 正在成为“新经济”的一种时尚表达, 创造着巨大的社会财富。甘肃作为文化资源大省, 拥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 将在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大有作为。甘肃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为契机, 以国家级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为龙头, 以现代艺术为依托, 先进的科技为支撑, 以兰州、庆阳、金昌、嘉峪关、酒泉、天水为重点, 打造融会历史文化沉淀, 融合艺术创作交流、艺术品买卖、艺术品展览展示、艺术沙龙营造、三维创作、多媒体研发应用、动漫设计、艺术表演及娱乐、视听艺术鉴赏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创意产业平台, 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发展集群。

3 甘肃科技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强化企业主体地位, 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

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激发企业技术创新的内生动力。完善中小企业创新服务体系, 加快推进创业孵化、知识产权服务、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等机构的专业化、市场化改革, 壮大技术交易市场。构建开放共享互动的创新网络, 建立面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开放机制。企业、院所、高校、中介服务机构等创新主体要积极融入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

3.2 统筹科技创新资源, 建立健全创新治理新模式

优化全社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是科技创新“提质增效”的基础保障。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 促进科技人员“解放”, 通过平台的打造, 促进科研机构能量“释放”, 通过政策的引导, 促进科技设施“开放”。综合运用财政科技等政策工具, 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有机衔接, 引导全社会资源向科技创新集聚, 鼓励各类社会组织参与科技创新, 建立有利于社会各界参与的沟通交流平台, 形成科技创新治理新模式, 实现从“小投入”到“大投入”转变, 形成财政资金、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多方投入科技创新的新格局。

3.3 发挥科技引领支撑作用, 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开展创新型产业创新集群建设, 实践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的组织方式。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突破和集成应用, 形成一批重大战略产品和重大工程。推进高新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 支持企业技术改造, 淘汰落后产能,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 加强数字消费、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的科技支撑。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 促进传统服务业优化升级。加快构建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现代服务平台, 培育发展新型业态。

3.4 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

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工作推进机制, 健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政策体系, 推动机制体制创新, 加速推进园区二次创业。围绕我省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重点产业打造创新链, 整合引领各类创新资源, 构建完善创新体系, 提升重点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与市场竞争力。加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扶持, 鼓励龙头企业采用多种方式, 发展专业化配套企业。编制重点产业技术路线图, 明确重点研发的领域和需求, 以及需要培育的科技型企业、研发平台及服务体系。

3.5 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牢固树立人才强省的思想观念, 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打通人才流动的壁垒, 构筑好选人用人的新机制, 实行富有吸引力的分配激励机制, 激活现有科技创新人才的现实生产力。创新优化创新型科技人才成长的体制环境, 建立完善的人才评价考核、人才选拔、激励分配机制, 围绕重点行业着力培养和引进急需的创新型人才。加强科研团队建设, 培养和吸纳优秀拔尖人才, 培育优秀学术团队, 建立一支精干、稳定的科研队伍。

参考文献

[1]李文卿.2014甘肃科技发展报告[M].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4.

[2]中国科学院.科技发展新态势与面向2020年的战略选择报告[R].2013.

当前饲料行业发展形势 篇8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养殖业现代化加快推进的重要时期, 也是建设现代饲料工业强国的攻坚时期;同时, 这一时期也将是经济走势变幻莫测, 发展环境日趋复杂、矛盾风险凸显的5年。保障饲料有效供给和产品质量安全, 平稳实现发展方式转变和行业转型升级的任务更加艰巨。从有利条件看, 我国畜牧业仍处在转型升级阶段, 随着畜产品消费增长和规模化标准养殖的推进, 商品饲料需求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仍将持续增长, 饲料工业发展仍有较大上升空间;一批饲料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步发展壮大, 成长为具有较强资金实力、综合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企业集团, 部分企业已经初步完成产业链布局, 行业发展主体力量正在不断壮大;饲料添加剂和饲料机械工业的蓬勃兴起, 与饲料生产、教育、科研一起, 构成了较为完备的现代饲料工业体系, 为饲料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保障。

科技发展形势 篇9

1. 顺应时代要求, 完善企业文化

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作为现代人类社会发展主题, 越来越成为各国经济发展所关注的焦点。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企业文化作为支撑企业永续健康发展的精神力量, 越来越显示出其不忽视的重要价值。企业文化规护着企业成为整个经济体系中的一个健康细胞, 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阵地, 是实现全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保证。伟大复兴呼唤着我国经济的繁荣与昌盛, 同样也呼唤着企业文化建设的繁荣与发展。

新时代的发展, 新科技的突破,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刻变化, 对企业提出了新要求, 展示了新机遇, 也带来了空前的压力。新经济时代的竞争是知识的竞争、技术的竞争、观念的竞争、速度的竞争、理念的竞争;人们面前展现着越来越多重没有过的新突破、新变化、新问题, 并且以空前的速度在飞快更新;经济对环境的伤害导致对生存的威胁, 人类对绿色发展、科学发展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企业仅靠规模、资本和效率可以独霸天下的传统做法已失去优势, 面对新挑战, 企业必须重铸自己的竞争优势, 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的企业文化也必须进行相应的完善和发展。新时代的企业文化必须构建更强大的学习能力, 迈开知识经济脚步, 扩展全球经济视野, 跟上信息时代节拍;必须培养更强悍的创新能力, 拥抱机遇迎接挑战, 引导变化领先潮流, 展现强大的生命之光;必须树立更自觉的环保意识, 绿色经营美丽建设、节约能源严控污染、确保和谐的永续发展。总之, 企业文化必须顺应变化发展, 不断改进完善, 只有这样才能回应时代的要求和呼唤, 交出满意的答卷。

2. 扩大视野更新理念, 崇尚知识培育人才

新科技给经济带来的最大特点就是知识经济力量越来越强, 无形资产的占比日益增大, 文化作用日渐重要, “文化人”的地位更加突出, 崇尚知识与重视人才已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2大基本点。企业需要扩大视野、转换观念、更新理念, 从更广更深的角度加强这方面的建设。必须要以更开放、博大的胸襟融合、吸纳先进的知识文化;以更快的学习速度适应和超越时代的变化;以更科学的文化技术催生知识产品;以更合理的引导方式培育、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劳动;以更人性化的思维理念生产出满足顾客终极需要的服务和产品。

今天企业的学习文化已不是传统意义上以按部就班、机械的学习方式进行狭隘的知识积累, 而是更加注重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必须弃舍过去的那种机械僵化观念指导下的做法, 以一种更能适应人潜在自我发展的要求、更能够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更能鼓励个性化的思维和服务、更能够激发创造性活力的方式去培育、引导、激发学习的能力和效果;新时代的学习文化更被赋予了速度的内涵, 企业必须具有敏锐捕捉最前沿信息、快速吸收最新知识、迅速转化最新技术、果断应对最接挑战的能力;企业的学习文化应与当前推崇个性思维、价值取向多元、文化来源丰富的趋势特性相适应, 以开阔的胸怀海纳百川, 吸取各类文化中的有益因素, 与中华传统文化相融合, 与企业的客观实际相结合, 不断自我完善, 最终实现自我超越;学习型的企业文化还必须培养出永续发展、终身学习的基因, 建立起相对完善的体系、理念和精神。

新经济时代知识已经代替资本、劳动力、土地成为主要生产要素, 高素质人才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因素。建立起吸引和培养人才的良好企业文化氛围, 打造各类人才能够充分发展、尽情施展自身才华的平台, 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新科技促进社会飞速变化, 人们的价值选择日趋多样, 对实现自身发展的渴求表现出从没有过的强烈, 人才越来越渴望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发展并最大限度激发和发挥潜能的平台。丰富的个性发展为社会进步带来了勃勃生机, 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在人才战略中, 应当尊重和珍视这样的变化趋势, 必须敏锐地觉察到自己所缺人才的内心深处的渴求点, 并做出相应的回应, 只有这样才能发掘、发现、留住人才。企业文化在今天应当回到个人与企业共赢、同发展的基本出发点, 修正过去仅为企业自身的发展而使用人才的传统观念。采用军营式的硬性管理思想, 忽略自身的个性发展需要, 推行机械刻板的管理制度, 越来越多地暴露出自身弱势和缺点, 不仅无法积极调动人们的劳动热情, 而且已遇到了实施中的困境。有人说:“在新经济时代的经营管理中, 职工多元化的价值在其本身, 它不仅仅是需要满足的需求, 而且是创造力的源泉。职工以自我价值观和文化参与企业创造实践, 他们就是企业的‘文化人’。‘文化人’不同于‘社会人’和‘经济人’, 他不是被动和服从的, 而是主动的和自主的, 他所做工作是作为企业和工作的主人由衷地去做的, 他的工作是受到充分尊重的。”这是很有道理的。实际上人力资源的开发的相关理念并不是新鲜的概念, 这里强调的是在今天的实践当中需要特别加强这方面的努力, 突出这方面的改进。尊重人、关心人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上或是简单的增加待遇上, 良好的文化氛围、合适的软环境建设同样显得相当重要!企业文化需要从深度挖掘人力资源潜能出发, 激发员工创造性劳动的激情, 鼓励他们自主工作的热情, 尊重他们自我实现的愿望;通过各种理念引导、制度保证、个性化的组织架构设计, 方便和吸引他们将自己的个性才华、激情才智、多元价值融入工作中去。在整个体系架构中, 提供他们进行学习和发展的平台是很重要的一环。高效径短的扁平化组织、基于项目的团队组织等适合企业的高速进步;而很多更基础的是基于现实情况下全员参与的文化改善, 这是一种渐进的氛围, 适合于企业发展平稳期的不断改进;这些都是企业和职工共同不断学习、实现自我超越的良性机制。

3. 追求卓越挑战风险, 强化创新文化建设

新经济时代风云变幻, 风险和机会随处出现, 创新文化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更是目前企业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必须大力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强化创新文化的建设与完善。创新文化应当包含3个层次的内容:危机意识文化、追求卓越文化和创新能力建设文化。在这个体系中, 危机意识是前导, 只有看到危险、标明问题才能让团队感受不创新、不前进必然会导致失败的压力;追求卓越是目标, 宏伟愿景、明确标杆方能指明方向, 激励团队产生实现目标、开拓创新的扩张性激情和动力;创新能力是保障和根本, 最终使企业跟上时代的节拍, 战胜风险与挑战, 焕发生机和活力。

树立强烈的居安思危、警觉风险的危机意识。让企业不论处在什么发展阶段, 都保持警醒的头脑, 经常告诫全体成员自身问题是什么、最大敌人在哪里、竞争对手在干啥、潜藏风险自何方, 让大家明白任何的短视保守、懈怠自满都会把企业引向失败的迷途, 惟有激起创新的勇气胆量, 开创局面、开拓发展, 才能在市场上立住脚跟, 争取主动, 征服对手。许多优秀企业的成功证明了这一点, 国内最突出的要数华为。虽然企业一直处在高速发展阶段, 但老总任正非常常亲自撰文警示企业, 从当年的《华为的红旗能打多久》《华为的冬天》到《下一个倒下的是不是华为》, 时刻要求大家警惕身边风险, 兢兢业业, 不断进取。强烈的风险意识文化激发起员工克服困难的胆识和勇气, 催促着华为人不断创新变化, 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辉煌业绩。返观曾几何时风光无限的国内彩管行业, 都几乎没能在最辉煌时对行业的转型危机施以足够的重视, 在平板显示大行其道的今天, 已见不到几家彩管厂能够存活下来或是成功实现转产。

培养强烈的引导潮流、追求卓越的领先意识。当年的乔布斯以生命融入引导世界最新潮流的产品, 将苹果公司从谷底再次领上业界的颠峰, 正是源自于他对卓越的执着追求。应当让全体成员建立这样的观念:只有成为产业的领导者、行业的领跑者、专业的领先者, 企业才能在市场上掌握主动权、拥有话语权、巩固生存权, 才能有相对稳定的份额。应当在企业战略、项目任务、工作要求、岗位职责中建立起明确清晰的愿景或目标, 让全体成员在各自工作中看清方向、明晰目标、充满激情、主动养成争先创优的意识。吸引全体员工在不断追求中达到超越自我的境界, 培育乐于创新、敢于创新的激情。成为激发全体员工挑战风险、开拓奋进精神的动力。

丰富激励创新理念, 完善形成创新机制。知识经济下的企业必须以开阔的视野和开放的胸襟, 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 保持强大的团队学习能力, 形成培育创新的活力源泉, 为企业构筑持久稳定的创新能力的基础;营造浓烈的创新文化氛围, 倡导创新, 表彰创先, 鼓励冒险, 允许失败, 通过各种文化建设导向鼓励创新思维, 培养创新意识, 培育创新理念, 激发创新热情;加强创新骨干队伍建设, 重点培养一批具有敏锐洞察力、深刻思考力、独特爆发力的创新型人才骨干, 引领企业创新进入更高的层次;注重创新速度能力培养, 要能以敏锐的市场捕捉、迅捷的资讯传递、快速的创新反应, 构成创新力的核心内容;建立完善不断创新、快速创新、持久创新的机制, 从激励和保障2方面着手、加大资源投入, 培养企业敏捷、高效、独特的创新能力, 让创新真正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核心力量。

4. 践行社会责任, 重视生态环保

呼吁生态文明, 提倡绿色环保, 是当下整个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课题。环境的污染、自然条件的破坏已严重危及人类本身, 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强化环保意识、发展绿色经济成为整个人类的共识, 是文明社会对现代企业发展方式的严格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 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 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

社会的发展、严峻的现实、日趋严格的外部环境要求, 逼迫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充实企业文化中建设生态文明注重绿色环保的内涵。我国很多单位的企业文化中尚没有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 环保意识的缺失加剧了自然环境的伤害。《企业文化》一书作者刘光明说过“规则每天都在变化, 企业应对明天负责, 一个真正希望出类拔萃的企业必须着眼于以舆论形式出现的社会演变趋势和发展哲学。这将形成明天的法律。没有超前的意识, 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企业将被挤出商界。”在今天生态保护体系日趋严格的形势下, 企业如果还不警醒并尽快将企业文化中注入绿色生态的内涵, 现代社会的环保文化将会使企业为发展付出惨痛的代价。企业应当立即启动并大力加强绿色生态文化建设。从环保意识抓起, 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文明意识, 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将企业进步纳入文明发展、永续生存的轨道;从企业经营理念上落实, 站在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角度, 全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降低消耗、保护环境, 在努力实现企业完成社会责任更高境界的同时, 也为企业增加更多的财富;着力生产绿色、环保、安全、无公害产品, 绿色经济将带给企业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企业应当敏锐地抓住这一时代的机遇。生态文化的融入扩大了企业文化内涵, 形成了与外部环境的良好交流, 有利于不断开拓生存空间, 与社会一道共同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长远目标。

科技服务业新分类及发展形势分析 篇10

科技服务业涵盖的业务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科学计划、成果评审、科技信息、科研条件、科技金融、专利技术、技术标准化、计量、科技咨询、技术贸易、专业人才培训等围绕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的各种服务。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方法。目前,在政府部门管理实践中普遍采用按服务功能划分的分类方法。根据科技服务业服务功能的不同,可将科技服务业划分为4类:一是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验发展,涵盖自然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工程与技术研究与试验发展、农业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医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社会人文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等研究机构。二是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指将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直接推向市场而进行的相关技术活动,以及技术推广和转让活动,包括各种技术的开发(非研制)、咨询、交流、推广单位,以技术推广为主的技(科)、工、贸联合公司,政府及有关部门组织的农业和社会公益等技术推广、扩散和转移等活动。三是科技中介服务,指为科技活动提供社会化服务与管理,在政府、各类科技活动主体与市场之间提供居间服务的组织,主要开展科技信息交流、技术咨询、技术孵化、风险投资、科技评估和科技鉴证等活动。四是其他科技服务。同时,将从事这4类科技服务活动的机构统称为科技服务机构。

2 科技服务业新的分类思路

从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来看,科技服务业应以促进自主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和提升服务社会能力为主要发展目标。促进自主创新,应大力发展研发服务业;引领产业升级,应加强工业(创意)设计服务业;培育新兴产业,关键在于促进创业服务业;提升社会服务能力,需要做大信息咨询业。因此,我们将科技服务业分为服务于创新的研发服务业、服务于生产的工业设计创意服务业、服务于创业的创业服务业、服务于社会的信息咨询服务业4类。

研发服务业是指利用自然、工程、社会及人文科学等专业知识或技能,提供产业技术创新所需的研究开发服务的产业,是从事研发活动并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企业和机构的集合。工业设计创意服务业是从高新技术产业分离出来的典型服务业态,主要作用于生产性服务业的价值链前端,即运用设计的方法将最新的科技成果、市场需求、文化艺术、流行趋势等要素进行整合,为企业开发新产品、改良旧产品,提高制造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供开放式服务。创业服务业主要包括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服务业、科技企业孵化服务业、科技金融服务业。科技咨询服务业是利用科学知识体系、技术、科学方法和手段,为社会提供决策、管理、工程投资、金融、信息、技术等多种专业化咨询服务。

3 新分类体系下科技服务业发展形势

随着现代服务业深入发展,以研发设计为主导的科技服务业正成为促进全球经济恢复的动力,2009年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规模已超过1万亿元。以研发服务、工业(创意)设计业、创业服务和咨询服务为链条的科技服务产业呈现以下特点。

3.1 研发服务业,主导创新发展

研发服务业处于产业链上游,具有高端、高效、高附加值的特征,对下游产业具有强大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已成为一种成熟、独立的科技服务业态,年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其他产业,成为朝阳新兴产业。

从国际上看,研发服务业在发达国家得到迅猛发展,制药与生物技术研发是投入最高、增长最快的行业。2007年,美国研发服务业产值达到982.17亿美元。2005—2007年年均增长率达到8.39%。2003年,英国研发服务业营业额为114.7亿欧元,1997—2003年的研发服务业年均增长率高达12.6%。韩国政府通过大力发展电子设备研发服务业,奠定了韩国电子设备产业在全球的领先地位。

从国内看,近年来我国研发投入逐年增长,2009年研发投入经费达5 433亿元。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各省(市)都把研发服务业作为重点发展的科技服务业来培育。北京的研发服务业规模为全国最大,2009年北京市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实现增加值793.7亿元,仅生物技术和医药研发服务收入就达到100亿元。2008年,上海市研发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22.61亿元。上海市也把生物医药研发作为发展重点,提出到2012年生物医药研发收入将达到150亿元。

3.2 工业(创意)设计服务业,引领产业升级

工业(创意)设计服务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技服务业的重要业态。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调查显示,工业(创意)设计产业对GDP贡献率均大于3%,最高的超过10%,平均值达到5.4%,对就业的贡献率平均值更是高达5.6%。目前,制造服务业已成为引领制造业产业升级和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从国际上看,制造业发达的国家,以制造服务业为主的生产性服务模式已占到所有服务行业总额的50%以上,欧盟等国达到52.3%,日本超过了54%。世界各发达国家和主要发展中国家都把工业设计提高到与科学技术同等高度加以重视,并作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来抓。美国于1992年提出了“设计美国”的战略口号;韩国政府很早就实施了“设计韩国”战略,每年投入亿元资金支持工业设计,实现了从“制造国家”向“设计创新国家”的成功转型;日本是通过提升工业设计水平来大幅度提升经济竞争力的成功典范,日本在战后仅用30年时间就使其工业设计水平达到了欧美用100多年才达到的水平,日本在开发差异化产品、国际名牌产品、提高附加值、提高市场占有率、创造明星企业等方面,工业设计所起到的作用占70%以上。

从国内看,工业设计已成为以制造业为主要经济支柱的地区产业升级代名词。工业与信息产业部等11个部委于2010年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旨在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目前,国内已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工业设计产业带。北京市共有设计院所、企业2万余家,设计产业服务收入超过800亿元,并提出到2012年设计产业服务收入要突破1 300亿元的发展目标。上海市在2004年就正式提出把创意产业作为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2007年上海创意产业总产值为3 100亿元,同比增长35%,占当年上海市GDP比重约为7%。广东省共有专业工业设计公司600多家,其中深圳市的工业设计占全国近一半的市场份额。

3.3 科技孵化、成果转化、科技金融培育新兴产业快速成长

孵化器在将科技资源迅速、高效地转变为社会生产力,培育中小科技企业成功创业,加速地区和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显现出独特的功能和潜力,引起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从国际上看,当前孵化器发展最为发达的国家,其政府基本上不直接参与孵化器的运营,把孵化器作为以产出各类新兴产业的企业和企业家为目标,通过提升管理水平、延伸创业服务、融合创业投资、采用顾问制加强创业服务能力。产业化是各国孵化器发展追求的基本目标。

从国内看,在国内经济比较发达和科技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基本上都建立了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导师+创业投资+专业孵化器”“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模式已成为创业孵化产业的发展模式。科技部统计的670余家孵化器和60多家大学科技园,集聚了全国90%以上的科技型创业期小企业,在孵企业数达5.4万多家,创业团队超过110万人。从孵化器毕业的企业中已有100多家在国内外上市,其中在2009年首批创业板上市的28家企业中,超过46%是孵化器的毕业企业;孵化毕业企业中,有600多家企业的年收入超过亿元。

3.4 信息咨询服务业,社会需求巨大

科技咨询业一般包括决策咨询、管理咨询、技术咨询、工程咨询、金融咨询、信息咨询等类型。据有关专家分析,科技咨询业具有巨大的经济杠杆作用,咨询业每收入100万元,对企业的直接贡献达到1亿~20亿元,杠杆效应是100~2 000倍。

从国际上看,发达国家咨询业占世界主导地位。据有关统计,2004年世界咨询业中4个有代表性的行业(会计咨询、法律咨询、管理咨询、市场咨询)的咨询收入达6 901亿美元。根据美国统计局统计,2005年美国上述主要咨询行业年总收入达4 616亿美元。欧盟2006年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2003年咨询收入达2 132亿欧元,占整个欧盟服务业总收入的30%,就业人数占整个服务业人数的22.9%。亚太地区咨询业也逐步兴起,并呈稳步增长趋势。

从国内看,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家大力推动咨询业发展,并率先在“三市一省”(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和江苏省)进行咨询业发展试点工作。对国内咨询市场专业结构进行分析可知,我国咨询业主要涉及工程咨询、技术咨询、管理咨询、政策咨询等方面。现阶段工程咨询占的市场份额最大,技术咨询次之,二者共占85.6%。

摘要:文章从当前我国社会发展需求角度,提出科技服务业新的分类思路,即将科技服务业分为服务于创新的研发服务业、服务于生产的工业设计创意服务业、服务于创业的创业服务业、服务于社会的信息咨询服务业四类,并分析了在新的分类体系下,当前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形势。

关键词:科技服务业,分类,发展形势

参考文献

[1]蒋永康,梅强.关于科技服务业内涵和外延的界定[J].商业时代, 2010(6).

[2]李兴华.关于科教服务业及其管理的思考[J].决策管理,2010(13).

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篇11

一是关键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

解读:10多年来,国家累计投入20多亿元开展技术攻关,确定了“三纵三横”的研发布局,电池、电机、电子控制和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进步。先进内燃机、高效变速器、轻量化材料、整车优化设计以及混合动力等节能技术和产品得到了开发和推广。

二是标准体系初步形成。

解读:截至2012年5月,我国已经发布了61项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涉及整车、动力电池、充电系统及接口等多个方面,涵盖了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汽车等多种车型,标准化工作的进展,推动了生产管理,对促进产业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是产业化取得重要进展。

解读:新能源乘用车产品技术成熟度不断提高,多家骨干企业正在加快研发新一代的新能源车型,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混合动力公交客车可靠性趋于稳定,具备了产业化的条件。动力电池和驱动电机等关键零部件的性能、生产工艺和制造水平明显提升。截止到2011年,推广1.6升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车接近460万辆,在25个城市公共服务领域总计推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16834辆,其中混合动力公交车9148辆,纯电动公交车1537辆,纯电动特种车辆如邮政、环卫等2657辆,其他车型3492辆。但是总体上看还属于起步和试用阶段,纯电动车目前在运行的也就4000多辆。

四是政策环境不断优化。

解读:近年来,有关部门不断加大财政等其他政策支持力度,在准入管理、示范推广和财税优惠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措施,发布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明确新能源汽车企业和产品准入的管理要求。先后确定了25个试点城市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运用工程,在其中6个城市开展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减免车船税。近三年,中央和地方财政累计拨付近200亿元用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购车补贴和支持充电设施的建设。

虽然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明显进展,成绩显著,但是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产业化的过程中仍然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核心技术尚未完全掌握。

解读:已开发的整车产品在可靠性、安全性和节能减排指标方面与国外的先进产品差距仍然很大,动力电池隔膜、电机控制等核心部件技术尚未突破,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关键制造设备和测试仪器基本依靠进口,先进内燃机、高效变速器、非插电混合动力等汽车节能核心技术尚未完全攻克,专用底盘开发,主要总成匹配、电磁兼容等共性技术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是技术创新体系不健全。

解读:近年我国社会各界对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热情日益高涨,但我国汽车行业技术基础薄弱,在节能与新能源产业推进过程中,各种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在示范推广过程中也出现了地方保护主义,只支持本地企业及产品而不顾及技术水平高低和是否具备产业发展的后劲和潜力。一些地区未考虑本地产业基础,盲目上马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其零部件的投资项目,一些企业由于不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就通过引进关键总成简单组装的方式生产新能源汽车,以获取财政补贴。与上述情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对基础性、前瞻性技术的研究不够,如新一代动力电池材料的基础性研究投入不够,对共性技术研发缺乏统筹协调,浪费了人才、资源和攻关的宝贵时间。

三是市场培育和配套体系有待建设。

解读:在充电设施建设方面缺乏总体规划和全盘考虑。在制定城市交通运输体系和城市建设规划中,缺乏对充电设施建设的超前部署和统筹考虑,智能电网、车网融合等一些关键技术还有待突破。新能源汽车市场营销体系还不完善,商业模式还在进一步探索中。信贷、保险、租赁等配套的金融服务尚在建设,售后服务体系尚不完善,维修保养成本较高,动力电池维修利用体系还没有建立。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环境污染威胁较大,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质量检测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是政策法规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解读:主要表现为国家投入不足,无法支撑持续科技创新的需要,税收政策未能充分发挥杠杆和引导作用。人才培育和引进的政策支持力度有待加强。标准法规体系的建设和能源发展规划还不太适应,没有充分发挥在产业化过程中的引导和规范作用。汽车产品的节能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还没有形成长期稳定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科技发展形势 篇12

一、科技创新能力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环节

从历史的角度看, 人类社会的发展总是与科学技术的进步息息相关, 科技进步有力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17世纪到20世纪上半叶, 欧美各国先后进行了工业革命, 实现了工业现代化, 从瓦特的蒸汽机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还有爱迪生的多项发明, 达尔文的进化论……主要是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欧美各国在经济、政治、军事及文化领域的强盛。实践充分证明, 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科学技术作为人类智慧的伟大结晶, 推动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目前, 在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双重影响下, 有些企业已经关门倒闭, 有些企业摇摇欲坠, 企业的竞争力弱, 主要在于产品质量差、技术含量低、新产品开发慢, 上不了档次和水平, 而这又在于企业的技术创新滞后。但是, 还有很多企业发展势头还是很猛, 还正谋求新的发展。例如, 海尔的生存与发展就得益于对科技创新的执著追求。从1993年海尔成为中国首批驰名商标之一, 实施了名牌战略, 到海尔产品从中国市场投向了国际市场, 仅冰箱一项, 海尔在国内建立了8个生产基地, 在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生产基地, 有10个研发中心和数十个合作机构。在海尔, 每开发一个新项目或产品, 都会根据产品的需要整合一批优秀的研发人员, 组建“无边界”的研发团队。管理流程再造、“赛马不相马”的人才机制、“人单合一”的“T”模式……从管理到人才, 从营销到文化, 创新, 润滑了海尔船体的每个角落。“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这正是海尔人自主创新的目标。良好的创意、过硬的质量, 加上优秀的人才, 确保了海尔在任何一个国家都能准确抓住当地消费者的心理, 靠产品的当地化和差异化, 赢得国际市场的认可。

面对世界科技发展和日趋激烈的经济竞争, 我们应充分认识到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与企业发展的关联关系, 认识到科技创新的战略定位对于企业的至关重要性。随着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和各国经济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 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强弱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一个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决定了其未来成败的关键[2]。企业要赢得发展先机和主动权, 最根本的是要依靠科技的力量, 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科技兴企”融入到企业发展战略之中, 这也反映了企业对知识经济和市场的认知水平。

我国政府明确提出将提升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的战略, 而这个战略实施的重点是增强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当代企业只有不断创新, 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主动, 立于不败之地。

二、科技创新能力是企业发展的迫切要求

新形势下加强科技创新能力不仅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环节, 也是企业发展的迫切要求。目前我国经济总量虽然已居世界前列, 但在经济发展的技术含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 是科技创新的发动机、主力军, 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导力量,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方面担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我国企业与世界先进企业相比, 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总体上还不强, 科技创新能力还很弱。我国企业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 还没有完全摆脱高投入的粗放型增长模式, 普遍面临高能耗、竞争激烈、产能过剩等共性问题。由于缺乏核心制造技术和高端产品开发能力, 难以进入产业高端, 只是在一些低端或中低端的产品和产业上赢得了国际竞争力, 一些领域的关键生产设备目前仍需依赖进口。在新一轮的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中, 要实现赶超和跨越式发展, 企业必须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才能尽快改变我国经济大而不强的局面, 才能在新时期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争创新优势[3]。

加强科技创新能力也是企业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关键因素。企业作为经济组织和市场竞争的主体, 其根本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未来5~10年是新产业迅速发展、新业务模式探索成型的关键时期, 企业之间的竞争正在从营销方式、管理模式等方面扩展到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市场的竞争能力很重要的就是产品的技术含量。企业只有通过不断地技术创新, 取得产品的技术、质量优势, 才有可能降低成本或者提高价格, 增加市场份额, 从而获取更大的利润。一个企业如果没有核心技术为基石, 没有技术创新能力做后盾, 企业将面临被边缘化的威胁。

科技创新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集中体现, 是企业最大的财富。企业最强的生命力, 就在于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产业层次必须依靠科技创新、自主创新。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 对竞争而言, 不创新, 即失败。因此企业经营必然表现为不断地创新。联合国人士间曾流传一个论断:“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差距, 实际是创造力的差距。”把这个论断演绎到企业界, 同样可作这样的论断:“优秀企业与后进企业的差距, 也在于创造力的差距, 即科技创新的差距。”在市场经济史上, 凡是经受住时间考验的优秀企业, 都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的最大财富, 时时处处致力于企业的科技创新[4]。日本的索尼公司在刚起家时, 仅20名员工、500美元资本, 但在经营决策上坚决走自己的科技创新之路。在别的企业都大上普通电器时, 索尼公司独家开发出录音机;在晶体管刚刚诞生时, 索尼公司又及时抓住机遇, 迅速推出应用晶体管的袖珍收音机……这样, 平均每年推出上千种新产品, 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创新, 终于缔造了一个“电器帝国”。在总结其成功的奥秘时, 仅归结为四个字“科技创新”。在发达国家, 90%的跨国公司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战略的主体内容, 80%建立了研发中心, 大多数企业至少把销售额的5%投入到研究开发当中。美国跨国公司本身就集中了大量的高新技术。还普遍以10%~30%的经费投入研发, 超前的技术层出不穷。这样的跨国公司完全具备推动国家技术创新的能力。国内外成功企业的实践证明, 通过加快企业科技创新, 促进技术进步, 可以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发展规模经济, 实现规模经济效益、结构优化效益和科技进步效益, 形成企业独特的品牌优势, 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加强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越来越朝节约能源, 降低消耗, 缓解能源、交通、重要原材料的供给制约的方向发展。科技创新的实质是不搞短期行为, 不仅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而且为满足子孙后代的需求, 留下充分的资源、空间和条件。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持续优化是基础, 经济持续增长是条件, 社会持续进步是目的[5]。三大持续的实现, 都离不开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前提, 是企业生命力的不竭源泉, 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强弱, 决定了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 决定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企业有了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 企业发展就有了不竭的动力。

三、新形势下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目前, 我国科技资源配置方式没有完全打破计划经济的传统格局;研发投资渠道尚不完善;体制封闭, 部门之间、地方之间的条块分割, 导致在科技投入方面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现象突出;产、学、研之间的有机联系缺乏有效的机制和杠杆;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脱节。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远没有达到合理与完善的程度, 技术创新体系要素互相作用的外部环境尚不理想, 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尚未建立起来。由于基础科研设施薄弱, 使企业科研人员在与国际同行竞争中往往输在起跑线上。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束缚着企业原始性创新能力的大幅度提高。我国企业的技术进步, 经过多年发展, 仍以技术引进和跟踪模仿为主。在管理体制和政策上存在急于求成的倾向, 影响了原始性创新的思维和重大成果的产生[6]。以跟踪模仿为主的技术发展战略已导致一些不良后果:一是很难产生重大原始性创新成果;二是对外形成技术依赖, 不仅在高端技术领域, 甚至在低端技术领域, 也放弃了自主研发的方针;三是无法采用经济结构自主地进行优化和调整;四是在一些战略领域拉大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整体竞争能力徘徊不前。

新形势下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应建立一个开放式自主创新体系。

一是创新观念, 培育创新精神和文化, 开发创新性思维。创新均有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从概念转变为行动的过程。企业乃至社会的变革、发展无不遵循同样的规律:思想解放促进观念转变, 观念转变促进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促进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创新性思维的前提是大脑信息量积聚的深和广, 能诱发大脑神经产生奇特的信息组合, 知识面积淀丰富, 才能产生丰富的联想[7]。创新性思维的本质是开拓, 它突破思维的常规惯例, 以“反常”、“越轨”的思路分析和解决问题, 它力破陈规, 富于挑战精神。企业应解放思想, 鼓励异想天开, 培育创新的文化土壤, 以创新文化推动企业跨越式发展。

二是创新机制。继续深化企业改革, 调整经济结构, 加大重组兼并力度,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建立企业自主创新的长效机制。要创新选人、用人、育人的机制, 构建员工培训机制、人才激励机制、考核评价机制、成果转化机制, 以创新塑造文化, 以文化引领创新, 努力形成人人创新、人人创优、人人创效的良好氛围。高度重视技术带头人和领军人才的稳定、培养和引进。以市场机制为基础, 建立符合科学技术发展观的创新激励机制。加快建立企业技术创新的指标评价体系和有利于推进自主创新的分配激励机制, 以科技人才的岗位绩效为基础, 将技术专利、专有技术、科研成果作为要素参与分配, 并根据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益科学确定薪酬水平。同时, 建立中长期激励的政策措施, 包括分配制度上的技术入股、期权、利润分成、奖励股份等, 鼓励各类优秀人才投身于技术创新, 建立企业科技创新的投入机制等。

三是创新队伍。人才是自主创新的主体, 是自主创新的第一资源。企业要实现原始性创新, 关键靠人才。企业应树立开放式的大人才观, 从全世界招揽人才。引进技术存在消化吸收、二次创新的问题, 而引进人才则意味引进研发力量, 引进原始创新能力。同时要加快技术型后备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使企业有一支优秀的技术人员队伍;要增强技术人员的综合创新能力, 给他们提供有利的工作环境, 影响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不是生活待遇, 而是科研基础条件;要注意总结国内外与本企业有关的先进技术, 定期向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更新”, 以开拓思路, 提高技术创新水平等等。要培训技术骨干, 培养出企业的“创新工程师”;要推广应用技术创新方法 (TRIZ理论) ;要广泛开展创新活动, 提高企业员工科学素质。

四是创新环境。环境创新是维系和促进自主创新的有力保障, 它包括创新政策、法律法规、文化等软环境和信息网络、科研设施等硬环境。一方面, 积极适应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外部环境。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以企业为主体, 以资本为纽带, 参照国际通行规则, 对重点企业给予的政策支持, 赋予重点企业更大的自主权。一些改革可优先在重点企业试点, 为重点企业提供政策信息。另一方面,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建立在完善的法制基础上的等价交换机制。要培育科技创新的外部环境, 还要完善与科技创新活动有关的市场经济制度。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激发企业对科技创新的追求, 也才能激发高校与科研院所科技创新的动力。

五是创新思路。建立包括人才支撑、信息与技术获取、技术决策、资金保障、项目管理、技术储备等的研发体系, 建立集资金筹集、研究开发和技术功能扩散于一身的研发联合体。将技术引进、技术配套和自主创新相结合, 推动企业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优化重组。企业有了研发基地和有效的机制, 才能网络人才, 增强创新团队作战能力。企业只有自主研发技术超前的产品, 才有可能不被某一产品的生命周期所左右, 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技术创新体系可以建设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 重组企业内外的研发资源, 可以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参加, 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 建立技术创新体系的结构有所不同, 包括:超前技术开发、工艺开发、参与国际技术联盟、国内多元技术合作、横向联合等。逐步形成像发达国家那样能够集应用性基础研究与技术开发于一体。中国企业要建立和依靠企业技术联盟, 以核心技术为支撑, 以产品设计为龙头, 通过全球采购进行集成成套, 获取产品高附加值。

六是创新投入。科技创新投入包括考核企业创新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资源投入, 是企业科技创新决策能否正常运转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于企业资源的投入与配置, 这是技术创新成功的物质基础, 决定创新的规模、速度、能力和效果。其中, 人力投入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力量, 是推动科技创新运行的主观源泉;财力支持是支撑科技创新的物质条件, 是推动创新运行的客观源泉;信息资源是诱发科技创新的外部因素, 是推动科技创新的知识源泉。它们之间的有机协调和相互配合决定了企业技术创新运行的质量[8]。因此, 具体分为人力资源投入能力、资金投入能力、物资投入能力、信息资源投入能力四方面。投入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 没有投入就没有创新, 或者创新只是一种新的思想、新的概念, 而不能转化为生产力。企业的科技投入如果只占销售额的1%, 则无法生存;如果只占销售额2%, 则勉强生存, 如果占销售额5%, 才可以有竞争力。

综上所述, 加快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是新形势、新任务的迫切要求, 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举措, 是进一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现代企业只有努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打造核心技术, 抢占科技创新的制高点, 才能在国际竞争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 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摘要:由于受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双重影响, 我国企业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 而能否有效地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决定企业竞争胜负甚至是生死存亡的关键。科技创新能力的强弱, 决定了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 决定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科技创新能力是现代企业发展的核心环节和迫切要求, 在新形势下, 如何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使之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加强其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是一项重要措施。

关键词:企业发展,科技创新能力,自主创新,经济结构

参考文献

[1]华锦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路径及其适应性分析[J].技术经济, 2008, (7) :33-38.

[2]曲国禹.对建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J].辽宁工学院学报, 1999, (1) :81-84.

[3]孟庆伟, 安会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系统结构[J].科技管理研究, 2000, (2) :27-28.

[4]杨智勇, 覃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模型[J].统计与决策, 2008, (7) :35-37.

[5]柳飞红, 谢筱玲.基于过程模型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 2010, (6) :132-135.

[6]李宗璋, 林学军.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方法探讨[J].科学管理研究, 2002, (5) :8-11.

[7]刘海涛, 孙明贵.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的综合分析[J].纺织导报, 2009, (4) :23-24.

上一篇:工业企业生产成本控制下一篇:林权登记发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