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网络德育

2024-10-26

青少年网络德育(精选12篇)

青少年网络德育 篇1

一、网络时代对青少年学生思想影响的分析

(一) 网络文化的平等性、开放性和主动性迎合了青少年学生的价值取向。

网络文化是建立在因特网基础上的信息文化, 它具有内容比较丰富、传播比较快、影响面比较广、服务个性化和良莠相杂等特点, 这是其它任何传媒无法比拟的。因此, 在高科技迅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通过网络获取更多更新的知识, 已经成为了现在青少年学生所追求的时尚。

但同时也要看到, 由于通过网络手段使各种不同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在这里汇集交织, 外界很多不健康乃至荒唐的东西会乘虚而入, 冲击着青少年学生, 使他们的思想观念出现偏差和扭曲。如果不加强正确的教育引导, 就容易产生一些不良影响, 造成思想上的困惑、茫然, 无所适从, 对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将产生极大的危害。更为严重的是, 通过网络宣扬腐朽、色情、暴力等不健康的内容和西方的道德、价值观念。由于青少年学生涉世不深, 社会阅历浅, 自我控制和分辨能力缺乏, 抵制外界不良信息能力弱, 便会受到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 容易导致他们的价值、道德观念的偏移, 也就必然会导致青少年学生思想观念的多样化。

(二) 网络信息的多源性、多样性和虚拟性改变了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丰富的信息在很大程度上便利了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较大的资迅功能让人感觉只要有了网络, 便会拥有一切。青少年学生正是长知识、长身体的黄金时期, 也是性格、心理和道德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但由于网络有独特的吸引力, 使人沉迷其中, 难以自拔, 对于思想活跃、追求新奇, 缺乏分辨是非和自我控制能力的青少年学生来说, 诱惑很大, 若长期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 势必会对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其结果:1.浪费宝贵时光, 严重影响学习。尤其是在校生若长时间上网就会影响学习兴趣, 造成学习成绩下降, 甚至造成厌学、逃学、荒废学业。2.损害身体健康, 影响正常发育。3.腐蚀青少年学生思想, 影响其良好的品德形成与发展。同时, 网络环境容易加剧青少年学生的自我封闭, 使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交往的机会逐渐减少起来。

(三) 网络技术的先进、高效、便捷、开放的服务模式赢得了青少年学生的认同、认可。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它在为青少年学生创造快捷的思想交流空间, 把丰富的知识和信息提供给学生的同时, 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由于青少年学生思想活跃, 思维敏锐, 好学上进, 接受新生事物快, 但涉世不深, 社会阅历浅, 缺乏分辨能力。而新兴的网络技术, 先进高效的服务模式, 快捷、便利、开放的特性, 对于青少年学生的思想观念改变和生活态度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 青少年学生在校期间因学习任务繁重, 业余文化生活比较单调,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 少数青少年学生往往会到网上寻找刺激和精神寄托, 因为他们缺乏自我控制和分辨是非能力, 而产生思想上的扭曲和行为的偏差。

二、做好网络时代青少年学生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 建立德育阵地。

建立自己的网络德育阵地, 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要加强党的基本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教育, 积极培养青少年学生爱国精神和集体意识, 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要围绕青少年学生学习特点, 因势利导, 组织好政治学习和思想道德、法制教育;要将党的基本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内容“上网”, 并定期更新, 供青少年学生学习了解;还要通过形势政策教育、报告会、网络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教育, 及时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对待和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同时要运用学校网站优势, 引导他们学习掌握现代网络技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观念,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 创新工作方法。

与时俱进, 创新工作方法,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校园德育工作队伍。首先要建立一支政治坚定、思想健康的网络德育工作队伍。其次要通过使用网络、驾驭网络、及时解决网络传播中社会的正能量, 增强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凝聚力。最后要以敏锐的思维、敏捷的行动, 抓住问题的关键, 不断创新德育工作的新思路, 有的放矢地开展好德育宣传教育工作。

(三) 培养校园文化。

组织开展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 全面提高他们的科学思想和人文素养。针对少数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 应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服务机构的职能, 及时矫正心理障碍, 使他们保持一种健康的心态, 改变对网络过分依赖、沉迷网络不能自拔的状况。

(四) 强化守法守纪。

增强法制观念, 强化青少年学生法律、法规和网络道德教育, 引导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网络道德观。网络虽然虚拟, 但也有它遵循的规则, 所以要密切关注网络的发展动态和产生的社会影响, 把网络道德教育融入到学校教育教学之中。充分利用校园区域网和法制课进行教育宣传, 以此规范青少年学生的网络行为。

三、结语

综上所述, 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学生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形势复杂, 难题较多, 任务艰巨, 工作量大。为此, 必须加强对网络德育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建立和巩固校园网络思想阵地, 推动和完善校园网络德育体系建设, 拓展德育工作的崭新方式和全新空间, 切实加强网络阵地建设的领导, 以全新的方式服务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青少年网络德育 篇2

①自我同一性客观上是自我人格的统合性和一贯性,主观上主要是个体形成有关自我的一致形象,在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时空中以同一实体存在及自身内在的相对不变性和连续性的主观意识体验。埃里克森在其人格发展理论中指出,青少年时期是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关键时期。

②自我同一性的建立离不开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网络的虚拟空间给个体释放自我、建立同一性提供了机会。在真实世界的传统情境中,人们进出于各种角色并十分清楚自己角色的转换;但在虚拟空间中,人们可以平行地同时扮演不同角色,拥有平行而共存的自我及生活。这种现象具有积极的意义,因为孩子可以强化和建立比实际生活中更令人满意的自我形象,他们能积极发展信心和知识,以便为更好的现实做准备。

③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网络生活与现实生活毕竟存在差异。在网络世界里,严格地说,发生相互作用的不是人,而是存在的数码,由此出发,人们可以在网络虚拟的经验空间里轻而易举地构建自己的新的.身份,这使现实生活中人的身份在网络世界变得复杂起来,人的身份具有了虚拟性、多样性、随意性和不确定性。于是,在同一个个体身上可能同时具有多种角色或身份,这些角色不仅与现实角色不一致,而且角色之间可能也是互相冲突的,这就比较容易造成自我角色的混乱,而且由于部分青少年对自己在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观念和行为实行双重甚至多重标准,在网络和现实生活中交替出现不同的性格特征,人格缺乏相应的完整性、和谐性,这些都影响建立清晰和牢固的自我同一性。

④克罗特冯特非常强调对选择的探索和承诺在自我同一性形成中的作用,认为这两个过程是自我同一性形成过程的核心。对选择的探索和承诺受两大因素影响,一为环境因素(社会、家庭、学校),另一个为个体特征因素(人格特点),而且环境与个体内部特征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因此,德育通过一种环境影响能够促进自我同一性的建立。由于自我同一性实质上是自我与客我,理想我与现实我,过去我、现在我与将来我,自我与环境的统一,在网络时代,还体现为虚拟我与现实我的统一。德育在引导青少年顺利建立自我同一性时,应把着力点放在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正确看待自我与社会关系、正确处理虚拟与现实关系、正确认识各种虚实角色及增强其角色调适能力上。德育还应该关注人的现实生

活,通过心理咨询、群体活动等方式引导青少年接纳自我,看到自我发展的现实空间。此外,德育还需要不断加强对青少年自律意识的培养,帮助青少年自主有序地选择实现自我认同的正确途径,使网络的认同感培育作用能够发挥其最佳效果。

⑤总之,在网络日益成为人的第二生活空间的趋势下,德育关注青少年的网络生活就具有了合理性。而青少年网络生活中所存在的负面问题则使德育对青少年网络生活的关照又具有了紧迫性。德育引导时,首先要依据青少年网络生活的状况,明确其触角应触及的范围和领域,确定相应的教育引导内容,要结合网络和青少年自身特点,探索有效的教育引导方法;还要积极寻求社会与家庭的支持,注意教育资源的协调性,建构起立体化的教育框架。

(选自曹清燕、任晓蛟《青少年网络生活的德育关切》)

1.下列关于自我同一性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从主观角度看,自我同一性是在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时空中均以同一实体存在及自身内在的相对不变性和连续性的主观意识体验。

B.从客观条件看,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决定了自我同一性的建立,而在网络世界里,数码的存在往往对自我同一性的建立构成困扰。

C.从发生原理看,自我同一性在当今生活中很难建立,原因是人在网络与现实的交替中会呈现不同的性格特征,人格不够完整和谐。

D.从引导机制看,自我同一性包括虚拟我与现实我的统一,德育要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各种虚实角色,并增强他们的角色调适能力。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①段从主客观两个方面阐释自我同一性,接着引用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指出青少年时期是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关键时期。

B.②段分析网络对建立自我同一性的积极意义,③段通过比较网络与现实的不同,阐释了网络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建立的负面影响。

C ④段引用克罗特冯特的理论作为分论点,强调网络时代的德育要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正确看待自我与社会的关系。

D.⑤段先指出德育要关注青少年的网络生活,然后概述如何进行德育引导,确定引导内容,探索引导方法,建构立体教育框架。

3.下列对原文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虚拟空间可以让孩子强化和建立比现实生活中更令人满意的自我形象,因此孩子上网就能积极发展信心和知识,会为更好的现实做准备。

B.青少年自我角色混乱,是因为他们可以在网络空间里轻而易举地构建自己新的角色或身份,而这些角色或身份之间可能也是互相冲突的。

C从帮助青少年顺利建立自我同一性的角度来看,德育引导要不断加强对青少年自律意识的培养,教育他们尽量远离网络虚拟的复杂空间。

D.当前,关注青少年的第二生活空间很必要,也有紧迫性,德育在对青少年的网络生活进行引导时,还要积极寻求社会与家庭的支持。

参考答案

德育要鼓励青少年投入实践 篇3

“明礼让,厚风俗,教化百姓”——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素来有尊德重教的传统。尤其是在学校教育中,道德的培养更受重视,“养其习于童蒙”,从小学开始就设置“思想品德”之类的课程来推行德育。但是,我们的道德教育只局限于一门专门课程中,在巨大升学压力下,更多的被学生当成记问之学,考过就忘,而德育的成果恰恰难以卷面成绩来衡量。在内容上,德育课程宣讲的更多是“圣人道德”和“英雄道德”,所树立和宣传的榜样经常被人为神化,远离人间烟火,难接地气。如果道德教育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就难以震撼心灵,更难以潜移默化地内化为一个人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旅美学者薛涌在《美国是如何培养精英的》一书中介绍了美国的教育方式,他认为,美国的学生教育不像我们国家一样基本只在“纸上谈兵”,而是非常看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与意识。

青少年网络德育 篇4

随着我国互联网用户的逐年递增, 青少年逐渐成为上网的主力军, 这些以在校学生为主体的网络“新新人类”在网上的偏差行为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网络过激行为、网络欺骗、网络色情等已成为危害青少年的大敌。那么青少年在网络中会存在哪些偏差行为呢?围绕这些偏差行为有哪些干预措施呢?中国人民大学雷雳教授为我们带来了最新的研究成果。

面对不可逆转的青少年网络行为的日益增多, 学校应该如何应对这一信息时代的崭新课题呢?由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 (北京部) 主任苗逢春博士主持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道德教育研究与实验”课题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探索, 给出了顺应时代的回答。苗博士在课题介绍一文中详细阐述了面对网络时代我们该如何行动, 文中提出的一个“诗意”的问题值得我们思索:“在网络里起飞, 你准备好翅膀了吗?”

三所实验学校——山东省德州一中、江苏省太仓实验小学和陕西西安交大附属小学从实践层面、用他们的具体行动对信息技术道德教育进行了探索, 这些质朴的案例更加贴近我们的实践, 带给我们启迪的同时似乎也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

青少年德育工作体会 篇5

从我国教育史来看,人格教育古已有之。作为启蒙教育的《三字经》中这样叙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就说明人类通过学习才能“知义”——即对封建人格的教育,而“近朱赤,近墨黑”中的“赤”和“墨”则是封建社会传统的人格标准的两个极端象征。以后的《训蒙文》更为弟子们明确制定了一整套人格标准,它听倡导的“见人善,即思齐”,“见人恶,即内时,“勿富,勿骄贫”,“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至今有现实的教育意义。

在启蒙以后的进一步教育中,作为课本的《四书》《五经》里,固然有很~护封建统治的政治理论,但也不乏以历史上优秀人物为榜样的人格教育内容,这些优秀人物成为历代读书人的楷模,这样的教育造就了我国历史上一代又一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格高尚的中流砥柱,成为千古流芳的俊杰。

从世界教育史来看,世界各国都根据各自的不同情统,文化观念形成的人格标准来进行人格培养工作。而通过人格教育扭转人的不良倾向,转变人的道德观念,从而成功地完成对人的培养任务的典型,则是前苏联的马卡连柯创办高尔基工学团,马卡连柯以自己高尚的人格、真诚的爱心,无私的奉献,严格的要求、从人格培养入手,使那些流浪儿懂得自尊、自爱、自律,从而按社会要求去安排自己的行为。

那么,人格到底该怎样表达呢?人格应是思想、品德、情感的统一表现,丰子恺先生把人格比作一只鼎,而支撑这只鼎的三足就是思想--真;品德--美;情感--善。这三者和谐的统一,就是~健全的人格,而对真、善、美的追求,缺一不可。否则,这只人格之鼎就站立不稳,显示的人格就缺损,就低下。这就是说,所谓人格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以自己的言、行、情、态体现的对真、善、美追求和达到的程度,并且被别人感知,受到社会准则的定位。例如,当某人遇险,有人挺身而出营救、相助,人们称之为高尚;有人则扬长而去,人们斥之卑下。为集体为国家勤勉工作,分毫必争,社会评价为优秀;为个人和小家无孔不入,无利不图,社会评价为自私。这是当今社会的人格内容之一。

作为人格教育主渠道的学校,有责任开展多方面的教育活动来培养学生的~人格,决不只限于笼统的提出思想教育,而应该在提高学生人格素质的基础上,去谈思想进步,政治信仰,爱国主义等等。而入格素质的基本构成是这样的一个特征:适应社会、有强烈的责任感、忠诚履行社会责任,自觉遵守社会规范,维护社会风尚,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一个社会的人。而这一类人物在我国历史文化沉淀中大有人在,都靠教育者在创造性为学生树立榜样,但最有说服力的教育方式,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去发现发掘每一个学生人格上的闪光点,去鼓励实践者去继续实践,去鞭策未实践者紧紧跟上,大力表扬,广为倡导,激励大家竞相学习。这样在校园里就刨建了一种追求真善美的环境氛围。

青少年德育教育工作探索 篇6

一、目前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时代发展,社会环境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中学生的思想认识、人生观、价值观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对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与利益的认识狭隘,处理出现偏激;对社会关心不够,缺乏爱心同情心等。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中学生接受来自社会、网络、媒体的各种信息越来越多,思维活跃、他们的身体和思维处在半大不大、半熟不熟阶段,对某些问题认识显得单纯而又逆反。 (二)喜欢自我表现,参与意识在加强,但合作意识在淡化。他们渴望被人了解,渴望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但同时带来的问题是同学间的合作意识在淡化。(三)他们更多地追求效率和实惠,缺乏奉献精神。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使他们的价值观在日渐发生变化,学生中,有相当部分同学不愿意承担社会工作,不愿意为班级、为集体服务,他们认为承担社会工作得不到什么实惠,甚至还影响了学习,从而忽视了对自身品德、修养、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高。(四)具有较强的个性,往往以个人为中心,集体观念淡化。在校生中独生子女所占比例逐年升高,他们更多的表现出有个性、有主见,但同时忽视了他人,更多强调自我,对同学缺乏关心,对班级集体荣誉感淡漠。(五)青少年参与或形成校内外的非正式群体组织(泛指:团支部、学生会、少先队等正式群体组织以外组织),这些非正式群体组织的活动内容、活动范围与群体内部运行模式等方面,很大程度上失去社会、学校、家庭的引导、教育和监督。这些情况,对学校思想品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校在德育教育和德育实践中,还存在一些误区或偏差,集中表现为"十重十轻":重德育活动结果,轻德育活动过程;重德育活动形式,轻德育活动内容;重德育主题的轰轰烈烈,轻学科渗透的润物无声;重标轻本;重虚轻实;重量的机械积累,轻质的有序升华;重对德育外显的奖励,轻对德育内化的欣赏;重德育大统一模式,轻德育个性化工作;重德育中物质环境投入,轻德育中人的价值;重德育机构的创建,轻德育机构的运转等等。这些问题不解决好,德育工作就会落后于时代发展。

二、学校党支部核心作用的充分发挥。

学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党支部的政治核心地位是由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学校党支部通过抓思想政治建设、抓领导班子建设、抓干部队伍建设、抓机关作风建设、抓制度机制建设,进一步规范工作,提高领导班子的科学决策水平和执政能力,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建设一支伍政治思想觉悟高,师德师风好,业务能力强的教师队,为思想品德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保证思想品德教育有效实施。有力推进学校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发展。(一)扎实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坚定理想信念。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广大党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方向,在师生中营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坚定教师队伍理想信念,在大是大非面前和关键时刻头脑清醒、旗帜鲜明,在急难险重任务和重大突发事件面前,迎难而上,勇于负责,在反分裂斗争和维护稳定中立场坚定、态度坚决。(二)广泛开展形势任务教育把握机遇。政治思想教育要以学习贯彻党中央方针政策为重点,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形势任务教育,使广大教师明确任务,深刻把握经济跨越式发展、社会长治久安和促进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意义与实践。(三)深入开展政策法制教育。要继续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开展以学习《宪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党的教育方针等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法制教育,使全体教师成为学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三、学校领导班子对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的高度认识

学校领导班子必须站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设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规划德育活动。就学校而言,就是要不断满足师生文化生活的需要,站在学校、师生发展的角度,充分发挥师生聪明才智,让师生体会成功快感,体验成长过程,最大限度地兼顾各项工作,推动师生各方面发展的良性互动。实现师生更好更快地健康、快乐地成长和发展。(一)要切实注重德育实效,必须坚持德育为首,五育并重的方针,教育形式,教育内容,必须以提高质量取得实效为重心。 (二)要切实注重渗透教育。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在学校仍然还是课堂,在社会需要创造更多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场所,教学必须如春雨润物地落实德育渗透教育,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科学习中不知不觉地得到道德升华。 (三)切实注重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德育教育是要有一定的形式作为载体来进行的,形式必须为内容服务,切不可只图形式的奇异而削弱了教育的内容,从而使德育工作失衡、失效。 (四)切实注重学生的和谐发展。德育要以师生发展为本,以塑造崇高人格为目标,因此,要注重学生的和谐发展,切不可偏废,要站在成人、成长、成功、成才的角度通盘考虑。(五)切实注重改革创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保证和动力是改革创新。德育也要改革和创新,不仅仅是内容的创新,还要从形式、方法、体制、制度等方面出新意,创新招。

四、学校群团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与绩效考核。

学校工会、团总支、妇委会、学生会等群团组织要在党支部的领导下,践行科学发展观,积极配合学校工作,紧紧围绕"服务教育教学工作、创建良好育人环境"为目标,通过创建活动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为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发挥积极作用。在党员中开展缴纳特殊党费活动;在师生中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针对初高中学生的不同特点,强化行为养成教育,开展主题教育班会、党课进教室、师生结对谈心、奉献爱心活动等不同形式的教育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和心理品质。有什么样的德育实绩观,就有什么样的人才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思想品德教育真正落实,关键就在于树立正确的实绩观,人才观。青少年健康和谐成长,必须落实到评价体系上,要加快完善德育教育评价体系,解决"思想品德教育怎么考核"的问题;(一)要坚持数量考评与质量考评相结合,更加注重质量考评。(二)要坚持统计考评与班级个体转化考评相结合,更加注重个体转化考评。(三)要坚持自我考评与群众测评相结合,更加注重群众测评。(四)要坚持德育教育结果考评与教育过程考评相结合,更加注重德育教育过程考评。(五)在选拔、招考、录用等方面,要注重对德育考核结果和德育评价的应用。

五、和谐的校园文化与人际关系的建立。

和谐的校园文化能更好地促进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友好相处,能形成团结友爱的集体氛围。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开展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才能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一)要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首先,要掌握学生的心理,要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现在的学生,较普遍地表现为耐挫力差,心理脆弱,缺乏耐心;在行为上表现为厌学心理、攀比心理、从众心理、虚荣心理、好逸恶劳心理等。(二)要了解学生的家庭和社会环境。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一定要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和社会背景,尤其要了解单亲、离异、独生子女、隔代监护家庭等情况。(三)要多与家长沟通。学校教育,只有在家庭、社会,方方面面的共同配合下,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所以,任何时候都要做好家庭与学校的联系与沟通,开展好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要了解学生家庭和社会背景,可以通过家访、电话、家长会、"家校互动"平台等途径,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沟通解决。建立起和谐的"家校关系"。(四)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现在老师总认为学生的素质不如以前,尤其是道德意识缺失,普遍表现为缺乏责任意识、感恩意识、奉献意识等等。

而作为老师,看待一个学生首先要用一分为二的眼光,不能一棍子"打死"一个人(学生),不能孤立某个学生,而应该尽量挽救"问题学生",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应多予以鼓励,多予以帮助,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发展自身的健全人格。

德育要鼓励青少年投入实践 篇7

我们知道,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教育大计, 又以什么为本呢?知识教育应该不如品德教育更为根本, 如果我们培养出的是学富五车却道德败坏的人, 那肯定是失败的教育。

“明礼让, 厚风俗, 教化百姓”——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素来有尊德重教的传统。尤其是在学校教育中, 道德的培养更受重视, “养其习于童蒙”, 从小学开始就设置“思想品德”之类的课程来推行德育。但是, 我们的道德教育, 只局限于一门专门课程中, 在巨大升学压力下, 更多的被学生当成记问之学, 考过就忘, 而德育的成果恰恰难以卷面成绩来衡量。在内容上, 德育课程宣讲的更多是“圣人道德”和“英雄道德”, 所树立和宣传的榜样经常被人为神化, 远离人间烟火, 难接地气。如果道德教育流于形式、浮于表面, 就难以震撼心灵, 更难以潜移默化地内化为一个人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旅美学者薛涌在《美国是如何培养精英的》一书中介绍了美国的教育方式, 他认为, 美国的学生教育不像我们国家一样基本只在“纸上谈兵”, 以知识性的考试为标准, 而是非常看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与意识, 比如社区服务经验。美国的一些高中, 甚至把社区服务当作毕业的一个条件。美国的大学入学申请, 除了要SAT的成绩外, 还要求学生提交带有自传色彩的文章、简历、社会活动、成就等材料。据说, 这要看申请者在社区服务方面的创造精神。

探析当代青少年德育实践路径 篇8

关键词:青少年,德育实践,品德

青少年德育实践是检验青少年德育认识的根本标准, 同时对提高青少年的政治素养、思想品德以及心理品质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 要培养青少年德育素养, 必须要青少年落实到实践中来, 从实践中提升自身素养, 实现从知到行、从外化到内化的一个过程性转化, 这就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及青少年自身共同为此努力。

一青少年德育实践的现实状况

1. 青少年在德育实践中主体性缺失

主体和客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对重要范畴, 把主体论移入道德领域, 进而引入德育范畴, 旨在表明:在人的道德活动中, 作为道德实践者, 如果无法行使主体的权利, 用自己的意志支配道德行为, 那么作为其个人的道德性便是虚幻, 在根本上是不存在的。所以, 我们在反思青少年作为德育实践的主体时, 如果青少年不能很好地支配自身道德行为, 那么青少年也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性。从青少年上学开始, 我们就对其提出了不切合实际情况的教育目标, 这种目标是“空化”的, 即德育目标泛化, 无层次性。并且, 在德育过程中没有结合青少年自身的实际状况, 让青少年被动地在实践活动中接受道德教育, 使青少年俨然成为了道德盛纳的容器, 并不能从外化的德育活动中得到自身主动的内化, 青少年德育的实效性就无法得到保障。

2. 忽视青少年在德育实践中的主体性

“藐视”学生品德构建的主体性, 就是对人类社会道德赖以进步的内在动力的忽视。因为主体性是道德行为的本质属性, 青少年应该自行选择履行的道德规范。青少年作为德育实践的主体, 如果丧失了主体性, 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不道德的。而现实中, 我们在制定德育实践的目标以及德育内容的选择时, 并没有把青少年看成一个真正的生命体, 忽略了青少年自身的切实需求与意志, 虽然表面上看和传统德育有所不同, 但实质上并无差异。青少年并没有在德育实践中体验到真正的愉悦, 精神上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满足, 他们无法在德育实践中发挥自身主观性。实际上, 青少年并不是被动等待接受填充道德的“收纳袋”, 而是充满热情不断满足自身需求的“动力泵”。

3. 师德的缺失引发的师生关系恶化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 是学生效仿的对象。所以, 教师的形象和作为都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今不乏有些报道教师对学生有不良行为导致学生身心受到很大伤害, 从中可以看出师德的缺失现象对青少年成长造成了很大影响, 这样也会引发师生关系越来越恶化。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敢拿脑袋担保: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教师, 不愿与教师开诚布公, 那么, 谈论任何教育都终归是可笑的, 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有的。如果师生关系恶化就说明师生之间缺少了平等的对话, 这种情况下的教育也就不是道德的教育, 更无从谈起对青少年的德育培养。

二青少年德育实践的路径

1. 协力发挥社会、家庭、学校在德育实践中的作用

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基地负责人、校长、教师和家长等对德育实践活动的认识不同, 直接影响到教育合力的形成。在政府方面, 政府要为德育实践制定宏观政策, 也要考虑到青少年的身心特点, 教育行政管理人员要有实际的调研并对青少年德育实践提供建设性建议, 还要有充分的资金支持。在学校方面, 学校要响应政府的政策根据自身条件建设德育实践的活动基地, 明确德育实践活动的安全责任。在家庭方面, 家长也要鼓励青少年积极参加德育实践活动, 并及时沟通交流, 了解青少年在德育实践活动中所得到的感悟。明确社会、学校、家庭各自在德育实践中所扮演的角色, 共同承担在德育实践中的责任。

2. 创新德育方法, 营造德育的生活氛围

现代德育方法的构建, 应否定传统德育中强制的、规范的因素, 考虑教育者、受教育者双向活动的方法, 有利于自主人格的培养, 重视独立思维、创造性、自由、自觉特征的发展。现代德育方法的创新要从根本上认清思想道德的方法论基础, 去除传统德育方法的弊端, 采用双向反馈式的德育方法, 充分利用道德资源。同时, 良好的德育环境和德育氛围对青少年德育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有利于德育实践的有效开展。要改革创新具有氛围型的生活德育模式, 青少年会在这种良好的德育生活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到德育的熏陶, 有利于青少年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3. 提高师德,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德体现了教师基本的职业道德素养, 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中所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如果师德修养不能为教师正确处理学生群体和教师群体关系的实践活动带来效益, 就有可能被人指责为是一种虚伪的说教, 而成为教师们的口头装饰, 或被教师自身抛弃。如果一个教师能够正确处理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并且在这个圈子里能够有很好的口碑, 则这个教师就具有了很高的师德。所以, 提高师德有利于青少年自身德育素养的提高, 同时也有利于青少年德育实践的开展。

和谐师生关系是德育工作者发挥德育影响的基本途径, 要想实现青少年德育实践的有效性就必须在德育实践过程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建立在民主、平等基础上的对话型师生关系才是真正符合人性的师生关系, 才能真正促进德育乃至整个教育的高效化。在德育过程中, 师生和谐的对话能够将教师具有的良好师德与青少年学生的品德知识相结合, 是德育实践经验的理论升华。和谐师生关系对青少年德育实践起到了桥梁作用, 在青少年德育实践中具有更好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4. 以德立身, 培养青少年在德育实践中的主体性

真正有道德的人, 不是那些被动服从的人, 而是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 具有主体的内在追求、具有自觉的道德评价和选择能力的人。青少年时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高峰时期, 要想让青少年自觉主动地履行道德义务遵守道德规范, 首先要做的就是积极发展他们的自我意识。所以, 我们对青少进行道德教育时就要使他们学会自主选择, 提高他们在德育实践中主动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积极培养青少年在德育实践活动中的创造性思维, 要特别重视对青少年的道德人格的训练和培养, 在面对德育问题方面的困惑时主动寻求解决的办法, 与他人积极交流, 在德育实践中做出正确的德育评价, 在德育实践中让青少年充分享有足够的自主权。

5. 生命观教育要贯穿于青少年德育实践中

生命与道德是相互依存的, 生命本身就具有深层含义的道德教育价值。道德规范并不是客观精神的体现, 道德无论就其起源还是发展的动力而言, 都来自于生命, 这就促使人们从生命的源头找寻道德的意义, 实现道德向人的生命的回归。所以, 在青少年德育实践中要贯穿生命观的道德教育, 以生命为依托, 顺着青少年生命的轨迹发展, 唤起青少年对自己、他人、动物生命的珍惜之情和关爱, 从而产生自身生命存在的认同感。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 对青少年德育实践制定的主要目标和功能定位都要放在发展青少年的个体生命上, 珍爱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 引导青少年发现人生的重要意义。

6. 强化感恩教育在青少年德育实践中的作用

“恩情是联结人与人之间的一条纽带, 更是联结大到国与国、地区与地区, 小到家庭与家庭、人与人, 进而支撑起一个社会。”我们对青少年开展德育实践中要强化感恩教育的作用, 使青少年有目的地实施识恩、知恩、感恩、报恩、施恩的道德教育的人文关怀。要把感恩教育纳入德育实践的轨道, 在德育实践中弘扬知恩回报的美德, 让青少年从身边小事做起, 帮助父母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感知父母的辛苦, 在实践中体验施恩的意义。感恩教育能够维系基本的人际道德关系, 对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 感恩教育是一种回归生活的德育实践, 是以灵魂唤醒灵魂的人性教育, 以德报德的品性教育。强化感恩教育在青少年德育实践中的作用, 能够使青少年在德育实践中触动其内心灵魂, 让青少年以主动接受的形式提高道德认知, 丰富道德情感。

参考文献

[1]鲁洁.德育现代化实践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3

[2]冯文全.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3]〔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1

[4]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0

[5]林创家.利益理性及其师德建设价值[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4) :131~133

[6]寇彧.青少年主体性道德教育与创造性培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1) :35~40

[7]章文丽.中学德育的新领域:生命道德教育[J].教书育人, 2005 (16) :51~54

延边地区青少年德育环境的优化 篇9

一、延边地区青少年德育环境优化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与环境相互作用, 人的行为与其所处的环境密不可分, 环境的熏陶是一种无形的教育。 青少年德育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 受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良好的教育环境能够激发青少年产生积极的情感, 不良的教育环境会使其产生消极情感。 因此, 教育者采取相应措施优化教育环境, 注重对环境的改造与利用, 充分发挥环境对青少年成长的积极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一) 有利于增强青少年的民族认同感。

近年来, 延边地区的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为边疆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然而, 延边处在祖国的边陲地带, “东与俄罗斯滨海边疆毗邻, 南隔图们江与朝鲜咸镜北道、两江道相望, 边境线长达763.75公里, 其中中朝边境线522.5公里。 中俄边境线241.25公里”[3]。 自治州境内有5个边境县市、22个边境乡镇、642个边境村屯。历史上, 延边朝鲜族人口主要居住在边境地区, “由于历史上所形成的语言、文字、民族意识等方面的共性, 中国境内的朝鲜族与朝鲜半岛的朝鲜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千丝的联系”[4]。 面对多元化社会, 文化传递的速度、规模发展惊人, 不同的家庭、社区和其他社会空间里的多元信息传播, 时刻冲击着青少年的思想道德观念。 因此, 优化德育环境, 为青少年德育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

(二) 有利于预防青少年犯错误。

延边是经济欠发达地区, 长期的人口流动带来婚姻家庭边缘化, 使“留守儿童”的比率持续增多。 由于“留守儿童”长期脱离父母的监护, 大多数由长辈带管, 或寄宿在亲朋家里, 还有的寄宿学校, 这种隔代教育容易使他们产生自卑自闭、消极空虚等负面情绪, 特别是青少年在成长的叛逆期更需要父母的关爱, 父母教育的缺失必然导致他们心理疾病的产生, 因此, 容易诱发错误行为。 据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委办公室提供的“关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留守儿童情况的调研报告”显示, 目前延边留守儿童数量占学生总数的30%以上, 朝鲜族学校的比例会更高。 “留守儿童”在青少年中占有相当比例。 因此, 优化德育环境, 要结合青少年生理和心理上的特点, 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使学校、社会、家庭有机结合, 完善未成年人德育教育网络, 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三) 有利于培养青少年自我教育能力。

青少年正处于自我意识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 他们思想活跃, 善于模仿, 容易接受新生事物, 但阅历浅, 缺乏鉴别能力, 容易受社会上一些消极负面思想的影响。 教育者如果单纯使用强制性的灌输教育, 就容易造成逆反心理。 如果通过优化德育环境, 采取积极行动改造环境, 消除环境中的消极影响, 使他们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熏陶, 那么, 不仅能启迪思想, 而且能提高自我教育能力。 这样, 教育者就可以把深刻的德育内容寓于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 对青少年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如敦化市围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 组织开展了“中华经典诵读”、“我们的节日”、“向国旗敬礼”、“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等一系列道德实践活动, 引导青少年在家做一个有孝心、担责任的好孩子;在学校做一个守纪律、爱学习的好学生;在社会做一个明礼仪、守公德的好公民, 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二、延边地区青少年德育环境优化的途径

(一) 优化家庭环境, 满足成长需求。

家庭是人有生以来所接触和生活的第一个环境, 道德的幼苗是从千万个家庭中发芽出土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是人生第一所学校”。 “最重要的学习是在人民的孩提时代进行的。 正是这一时期, 形成了人们基本的价值和政治态度, 而这种价值观直到他们成年后仍然起作用”[5]。青少年缺少来自家庭中父母的关爱, 隔代教育带来的是过分的溺爱, 而他们更渴望的是与父母沟通。 但一些父母不能走进孩子心灵, 使他们失去安全感, 情绪不稳定, 心理失常, 行为失控。 因此,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这一社会现象, 制定相关措施, 出台相关政策, 积极扶持民族经济的发展, 吸引出国劳务人员回家乡创业, 创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控制劳动力人口的外流。 同时, 家长更有义务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 不能只想出国赚钱而忽略对子女的教育, 即便出门打工, 也要通过电话或互联网等方式与孩子保持联系, 让孩子时时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

(二) 优化育人环境, 建设良好校风。

一般来说, 校风是指全校师生员工经过长期实践而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治学态度和道德风尚等。 校风是学校的一种教育环境, 对师生具有导向、激励、凝聚和约束等作用。 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感染熏陶青少年, 使他们在积极向上的环境中, 自觉地接受校风的约束, 纠正不良倾向, 形成无形的教育力量。 因此, 优化育人环境一方面要注重物质环境的建设。 依托朝鲜族传统的民族优秀文化, 建设校园亭台楼阁、园林景观, 培育文化气韵。 另一方面要注重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 加大校园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引领进步思想, 使学生时刻生活在高雅纯净的校园文化中。 同时要加强校园周边文化市场的整治, 重点查处盗版、淫秽等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非法出版物。

(三) 优化社会环境, 形成正确导向。

德育环境与社会生产和人们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 德育环境的优化不能单靠某一手段, 应采取综合配套的手段, 如运用道德教化、 榜样激励等方式调节社会风气, 弘扬正气, 惩治邪恶力量。 这样, 就会使社会成员的德育意识水平普遍提高, 德育环境的优化才能实现。 因此, 全社会应树立大德育意识, 逐步形成多主体参与、多渠道渗透的模式, 使政府和其他社会主体在优化德育环境中发挥功能, 引导青少年树立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如通过开展“爱心助学”、“代理家长”等活动, 对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的未成年人实施生活关爱。“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 延边有587个社区社团组织、627个民办非企业单位、543支志愿者队伍和21320名志愿者, 年均为特殊群体未成年人提供服务10万多人次”[6], 促进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四) 优化网络环境, 加强网络监管。

青少年接受新生事物快, 网络的开放性、延展性、互通性为他们的获取知识和信息提供了便利条件, 但是网络中各种错误的思想、理论、观点同时冲击着他们的认知。 治理网络环境就要主动占领网络, 通过研发网络教学学习软件, 针对青少年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学习, 寓趣味性于其中, 才能提高青少年的学习兴趣。 此外, 要加强网络监管, 屏蔽不利于青少年学习的网站, 为思想政治教育营造纯净的网络环境。

(五) 优化社区环境, 营造和谐氛围。

社区是各种文化、各种思想的集聚点, 健康向上的社区精神风貌对青少年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 行为规范有积极作用。 对青少年来说, 社区环境是最直接的社会氛围, 在社区中, 如果正确的价值观居主导地位, 则有助于杜绝青少年各种越轨行为的产生, 使其自觉遵守社会的行为规范。 但由于社区成员构成成分较复杂, 社会上各种思想意识、各种矛盾都会通过为社区所认可的形式表现出来, 如果社区精神风貌欠佳, 那么这类社区生活的青少年容易产生道德危机, 出现越轨行为的可能性也较大。 因此, 社区环境的优化, 首先要重视社区文化环境和各种文化设施的建设管理, 建设德育教育基地, 如纪念馆、纪念碑、少年宫、图书馆、阅览室等, 根据民族文化传统, 凭借社区内社会的力量, 充分挖掘其内在的精神财富。 其次, 开展丰富健康的社区文化活动, 将趣味性、知识性与娱乐性有机结合,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使那些消极文化失去市场, 青少年就会在课余时间或在假期, 找到学习娱乐的场所, 从中获取知识, 提高素质。 如延边一些社区注重运用榜样的力量, 开展“寻找身边感动”、“寻找最美家庭”、“评选道德模范”等一系列活动, 采取“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形式, 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先进事迹, 使社区居民学有榜样、赶有标兵。 充分发挥“市民大讲堂”、“文化超市”、“图书流通站”的作用, 开展核心价值观道德讲堂, 切实提升社区居民文化水平, 营造“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的良好道德风尚, 从整体上为青少年的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摘要:优化德育环境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关键因素。延边地区青少年德育环境的优化有利于培养青少年自我教育的能力、增强民族认同感。本文从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提出优化途径。

关键词:延边地区,青少年,德育环境优化

参考文献

[1]延边妇女儿童网.

[2][3]朴今海.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现状的调查与思考——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边境地区朝鲜族村为中心[J].黑龙江民族丛, 2006 (10) .

[4]朴今海.朝鲜族农村文化建设的特殊性[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06 (11) .

[5][美]艾伦.C.A艾萨克, 著.郑永年, 译.政治学:范围与方法[M].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7:253.

将德育工作做到青少年心里 篇10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诚信教育, 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抓好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三大重点。

学校开设的教育课程尤其是德育课程, 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不要一提重视德育, 就多上政治课。德育课不是要增加数量, 而是要提高质量, 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课程建设, 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德育课程相衔接的研究。其他课程如语文课、历史课也要自觉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同时, 要不断改进教学形式和方法, 使学校的德育课程成为广大青少年学生喜爱的课程, 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 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渠道。

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要充分利用学生课余时间, 弘扬主旋律,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积极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和社区公益活动, 参加生产劳动实践。要精心安排和设计活动内容, 突出思想内涵, 强化道德要求, 使学生每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 都能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收获。同时要大力加强共青团、少先队的工作, 要重视班集体建设, 让孩子们在班集体的发展中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思想道德教育要贴近社会实际、贴近学生生活、贴近青少年学生成长的需要, 既遵循思想道德建设的普遍规律, 又适应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 特别是这一代青少年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 针对他们的特点, 从他们思想实际出发, 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 多用鲜活通俗的语言, 多用生动典型的事例, 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 多用疏导的方法、参与的方法、讨论的方法, 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必须把思想教育工作真正做到孩子们的心里去, 因为他们是教育的主体。目前中国的青少年学生网民数已经达到5800万人, 因此若能利用因特网并在网络上提供多元且具深度的知识性学习资源, 使人们能以网络为工具, 将生活与学习结合, 达成在有限的时间学习的理想, 不但能激发他们持续用网的动力, 也建立我国在21世纪所需具备的高科技运用能力。目前国内相关机构欠缺对网络化学习的整体规划, 催化并辅导网络学习内涵的开发, 以及整合网络之思想品德教学资源, 将能有效改变人们上网交流学习习惯, 并带动学生进入科学健康地利用网络的时期。

青少年德育建设与校园文化活动 篇11

关键词:德育 校园文化

“五育并重、德育为首”,已经成为我们今天教育的共识,教书先育人、培养德才兼备的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也已成为国家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在今天经济至上的大背景下德育对于我们的青少年是不可或缺的。

一、当代青少年学生的现状

看看一项对青少年德育状况的调查:在抽样调查的417人中,有95个孩子对自己的将来没有打算,不清楚自己究竟要干啥,尤其是年龄较大的表现得更为突出。“随遇而安”、“到时候再说”、“没想过”……是受访孩子和家长说得最多的。这显示出理想观念模糊。在受访人群中,我们向所有的家长和孩子做了一个提问调查:如果遇到歹徒正在行凶,恰巧被你看到,你会不会上前阻止?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是,几乎所有的家长和孩子都选择了回避。除此之外,缺乏礼貌、不懂交往规则、善恶不分在这些孩子中都表现得十分突出。是非观念淡化、法制观念不强。在这些孩子中,普遍存在不懂法、不知法、不守法现象,法律边缘模糊。除了杀人、放火、盗窃、抢动之外不清楚其它违法行为。甚至一些青少年自身就存在着违法行为。自制能力差。突出表现在逃学上网吧、打游戏、看黄牒黄书、浏览黄色网站等方面。尽管学校、家长多方阻止,但成效不大。由此可见青少年道德状况不容

乐观。

二、造成青少年道德滑坡的诸多因素

当前青少年品德现状不容乐观,但仔细分析也有其发生的必然性。首先是来自于对学校教育中道德教育这一层面的滞后,当前学校德育工作一是以往把德育目标当作德育起点,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心理特点错位。有的学校和老师不顾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心理现状,采取单从德育目标要求出发来进行“飞流直下”自上而下的教育,致使德育步入误区。二是把德育过程看成单纯的外铄过程,德育过程与品德内化过程分离。

其次是社会德育环境滞后。社会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那么,道德教育如何适应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将是摆在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提升青少年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

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是道德教育的重要方面。德育教育要凸现体验教育,克服儒家伦理不重经济坐而论道的弊端。由于人对人的理解是德育的基础,这种理解是产生认知和情感协调发展的基础。因此,道德教育必须凸现体验,体验是道德教育的本体,道德体验的关键是心灵回应等生命感动,而德育实效的试金石就是看是否体验。正如美国一所科技馆门前的标语那样:“我听过了,就忘记了;我看过了,就知道了;我做过了,就记住了。”所以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是最有效的一种方式。我们在实践中可以开展如下的各类校园文化活动:

1、思维型的校园文化活动

思维型的校园文化活动是一种深层的精神文化活动,它构成了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内容,具有塑造学生心灵的功能。

(1)超前性的智力开发活动

超前性的智力开发活动主要包括学术报告、学术专题系列讲座等等。学校是传播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摇篮,它以培养新型有用人才为目的。所以,各种类型的报告讲座对学生显得尤为重要。这类活动不仅仅满足于简单的文化继承,而是旨在创造崭新的精神产品和文化财富,以增进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我认为这类活动的开展对于我校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更为意义。

(2)理论研讨型的活动

此类活动包括演讲比赛、辩论比赛、文化沙龙等等。做为理论研讨型的校园文化活动所涉及面相当广,从哲学命题到伦理道德,从社会发展到人生道路,其内容包括了青年成长过程中的世界观等理论问题、思想问题、成人问题等。这类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制约着学生理论体系和思想品德的形成及转化过程。

(3)科研创新活动

这类活动在艺术类学校中具体的是指搞一些科技小制作、小发明等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举措。

2、求知型、娱乐型的文艺体育活动

较高层次的文化体育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陶冶学生的身心,同时也能够促进他们个性的发展。

(1)文艺活动

校园文艺活动的开展原则——自娱与他娱相结合原则;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原则。利用本校的专业优势与学生的特长,大力开展较高层次的文艺活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实践空间,使他们获得了大量的知识信息,增强了求知欲和创造能力。

(2)体育活动

学校的体育活动以它特有的内容,鲜明的竞争意识吸引了广大同学的参与。作为体育活动有大型的体育比赛,如一年一度的校田径运动会、趣味运动会、篮球赛、乒乓球赛等。这些活动不仅是体育教学的各项知识技能的综合汇演,而且还能够全面发展学生的体能,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培养良好的精神状态。这些活动则以新颖、生动、有趣吸引了广大的体育爱好者。

(3)“E时代”活动

登录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是当今学生的兴趣之一。作为教育者应及时发现和看待问题,并要合理的解决问题。我个人认为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首先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第二教师指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第三学校开展与计算机、互联网相关的活动。如:网页制作大赛、FLASH制比赛、电子课件制作比赛等。这类活动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纠正学生对计算机、互联网的认识,争强学生的自信心。

总之,校园文化是师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创造的一种与社会、时代密切相关,具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坚决抵制低俗消费文化乃至庸俗颓废文化的干扰,从而真正发挥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教育的促进作用,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综合素质。

人本教育思想对青少年德育的启示 篇12

一、实现道德教育从灌输教育向素质教育和实践教育的转变

我国目前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主要还是把教师放在主导的位置,严重忽视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主要是关注思想道德知识的输出和道德理念的灌输,极少关心道德行为的培养和学生积极的道德内化,这就严重导致了目前我国道德教育效果很不明显,道德滑坡比较明显的一个重要的原因。转变我国道德教育的模式迫在眉睫,素质教育和实践教育被提出来了。“素质教育和实践教育注重学生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现出道德教育的本真价值就是培养道德情操、端正道德行为,表现了道德品质的培养是内化和外化的双向过程。这一双向过程一方面是要讲道德内化为学生的心理品质,另一方面是要讲道德外化为学生日常的行为习惯。”[1]道德教育的目的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自觉性,这要求一方面要改变以往的教师是主体,学生是被动接受者的传统道德教育中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要注重学生的个人能动性的发挥,并且要改变教师以往死板式的教育方式,使师生之间积极的互动和交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使道德教育深入人心,达到内心的认同。

同时要关注学生全面人格的培养,学生是理性的个体,除了需要冷冰冰的知识外,主要还是需要情感方面的交流和认同,在教育过程中注意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诸多心理要素的相结合的全面道德教育。教师本身要有完善的人格和良好的人性,全心身的投入到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中,与学生之间实现情感上的交流和交融,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学生的良好道德奠定基础。

二、引导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配合

青少年道德教育变成了就是学校教育的事情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被完全的忽视了。池田先生认为学校教育应该与家庭教育并列,家庭教育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启蒙老师”父母的教育和行为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而且父母的人生观、价值观会很自然的传给孩子,可以说家庭教育是青少年最完美的“人格教育”、“灵魂教育”,这就要求通过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政策,使父母和教师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自觉的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联系起来,父母积极的配合学校教育,共同的对青少年进行有针对性的道德教育的培养,营造良好的家庭和道德教育的氛围。

池田先生认为社会构成了教育的大环境,家庭是教育的基础环境而学校是教育的直接环境,它们是三位一体的,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各自重要的作用,这三个环境是相互配合的,共同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学生是要离开学校走向社会的,而且学生除了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之外就是与社会接触,特别是在今天这个信息技术高度发达、思想多元化的社会,德育仅仅依靠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社会教育的积极配合。社会要努力创造与学校教育理念一致的社会环境,使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切身感受真善美,使理念能在实践中得到很好的实践和证明。我国要在这个复杂的社会转型期,完善法律和相关的政策,规范社会环境,净化社会氛围,使学生能在一个真善美的社会中生活,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学校德育的效果。

同时学生要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创造各种机会与社会相接触,丰富人生阅历,把课堂的道德理念带到社会中,与社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并对现实的道德现象进行分析、讨论,达到对所学的道德思想的理解和认同,自觉内化为自己的意识。这样可以提高道德教育的认同感,提高我国道德教育的现实效果。

三、积极抵制德育功利主义的影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这虽然极大的提高了我国物质文明水平和居民的生活质量,但是也带来了“工具主义的张扬和价值理性的迷失”。工具理性逐渐渗透到我国的教育领域,并对德育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使德育呈现功利化的趋势。在工具理性的支配下,教育决策者在制定德育目的和方针时优先考虑德育的经济功能。德育服务和服从于经济发展,而德育的文化、育人功能以及德育对人自身的个性发展、精神需求的作用则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2]这种功利主义的道德教育就是德育背离了本来的教育方针,学校教育按照社会、市场标准化、规范化和职业化的要求来培养国家所需要的人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创新意识被极大的压抑了,道德教育被边缘化,德育失去了其本真的意义,德育成为了国家和个人的工具,受教育者失去了对德育追求的动力。道德教育也仅限于空洞的知识灌输,完全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现和价值、信仰的发展,导致了学生的身心发展不平衡,人格不健全,道德信仰和价值观的缺失。

要走出目前道德教育的困境,不仅要传授道德知识,更要使道德融入个体的生命之中,重建人的精神世界和道德信仰,重视完善人格的培养,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关怀人的精神生活,实现道德教育的超越性和本真性。

摘要: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转折时期,中央倡导“以人为本”的思想,我国青少年德育要提高其效率就必须进行教育变革。池田大作的人本教育思想是在日本的德育不断变革中总结出来的,他的人本教育思想贯穿于对人创造价值的重视,提倡道德教育、三位一体教育、平等民主的师生观,这些都对我国的道德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人本教育思想要注重素质教育,引导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配合,积极抵制德育功利主义的影响。

关键词:人本教育思想,德育,青少年,启示

参考文献

[1]高益民等.和平与教育——池田大作思想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176.

上一篇:水平移动下一篇: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