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课程改革刍议

2024-11-30

服装设计课程改革刍议(精选12篇)

服装设计课程改革刍议 篇1

摘要:服装设计课程的教学一直是“教师书本内容黑板讲, 学生全在纸上练”的教学模式, 随着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 这种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服装行业的发展需要。服装职业教育必须对过去教学中落后的状况进行改革。

关键词:服装设计,改革,项目教学,工作室

一、实施项目教学法

服装职业技术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服装产业服务, 但现实情况是, 刚跨出校门的学生在企业中常常感到自己学而不能致用, 而企业又觉得他们眼高手低, 过于强调理论, 虽然注重设计效果图, 但成品却不能达到与设计一致的效果。

面对现实, 以知识为导向的传统教学模式, 很难满足当今职业教育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以任务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的出现, 使服装职业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以项目为主要内容, 其特点在于针对性强、实践性强、教学互动强。由于项目涉及的专业面较广, 突破了单一课程的内容, 教学内容不依附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而是知识的扩展、延伸和深化, 有利于扩展学生的视野, 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例如:在做一个具体的项目:模拟品牌设计时, 学生需将不同课程 (服饰图案、时装画、市场调研等) 内容互相交叉、互相渗透运用, 既锻炼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 又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设计问题的能力。教师也可通过各种主题大赛的要求进行本课程的教学。这种教学形式, 其目的就是使课程内容更加科学和实用。

二、开设工作室

有了科学的教学方法后, 还需突出服装专业自身的特点, 即开设工作室。原有的教学模式仅仅局限在教室当中, 在教室当中完成大量的设计作业。课堂形式单调无法与市场紧密相连。而开设工作室则可以直接面向市场, 由教师带领学生直接参与生产实践, 将传统的封闭式课堂教学变为面向现代实用技术市场发展需要的开放式教学, 课堂可以延伸至图书馆或市场, 从而扩大了教学活动的场景, 缩小了学校与日新月异变化的社会之间的距离。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权和自由支配的学习时间, 可以通过自己主动的探索, 分析、归纳选择自己所需的东西, 加强了教学与市场的联系, 缩短了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的距离。

另外, 工作室教学中的项目对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提出了高要求, 很多教师通过实践不断地充实自己, 专业综合能力得到较快提高。

三、优化课程设置

针对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定位, 将专业教学内容及课程设置按板块式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我们将服装设计课程划分为专业基础板块、专业技能板块、专业提升板块三个部分。例如, 在专业基础板块中我们将原有的素描课程系统为服装美术基础, 与服装专业紧密联系, 为后期专业技能和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专业技能教学中, 重视结构设计并将其融入款式设计的教学模式, 以结构课程为主体, 形成设计、工艺、结构的一条龙教学方式:从下装的裙子开始, 先设计好款式, 再绘制出结构制图, 最后缝制;以此类推到裤子再到上装的衬衫、茄克衫、马甲及西服、礼服等, 知识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实践操作分步到位。通过款式设计和结构设计整合的专业技能板块教学, 能让学生充分掌握设计的美感与具有独创性思维, 丰富的形象思维能力。

在课程设置上, 纳入服装市场营销学、服装心理学、服饰形象设计等教学内容, 培养学生对服装完整的形式美感及时尚的敏锐程度, 优化服装专业的相关课程。

参考文献

[1]于国瑞.时装创意与原理[M].中国纺织出版社.

[2]刘周海.服装设计课程改革探索[N].中国艺术报.

[3]喻涵.项目教学法在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改革中的研究应用[J].

服装设计课程改革刍议 篇2

础课程教学改革

[论文关键词]艺术设计 基础课程 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包括设计素描、设计色彩、构成艺术等课程,这些课程目前采用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内容相对比较孤立,联系性不是很强,没有能够发挥基础课程的应有作用。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如何更好的适应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的需要以及更好的配合专业发展做了一些分析,在整合基础课程相关内容、采取措施改善教学效果等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以期更好的促进专业的良性发展。

一、前言

近年来,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发展适逢高职高专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大潮,高职院校都非常注重专业建设,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注重工学结合。本人在担任艺术设计专业基础教学工作过程中也在不断地思考和探索如何提高基础教学的效果和质量,针对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结合专业建设及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方向说说自己的体会。

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主要是为专业学习打下基础,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上有一个前期的铺垫,从专业基础课程的定位和性质上面来说,它应该是强调专业的通识教育,是为专业课程服务的。目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一般而言包括设计素描、设计色彩、三大构成(构成艺术)、图形创意等课程,整体而言,在课程设置相差不大,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存在个体差异,比如有的学校还开设了装饰雕塑、图案等课程等,不一而足。

在当前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得到大力发展的形势下,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得到了各位老师的重视,在实践中正不断地加以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和反响。而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从目前来看,基本上都是沿袭传统的模式,开设内容都是按照素描、色彩、构成等进行分类,尽管在教学内容上面偏向于设计教学,但也不排除简单照搬照抄过去的模式等现象,和本科相比,最大区别就是课时数量上的压缩。这样,一方面由于高职层次学生绘画水平相对薄弱,另一方面,基础课程设置没有体现出高职特色,千人一面,导致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并没有能够发挥出基础课程应有的作用和效果。

在此情况下,专业基础课程设置如何和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改革创新,将教学与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进行融合,以适应专业发展的需要,起到应该具有的作用都值得我们去思考。

二、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也需要适应专业及社会的发展

毋庸置疑,由于基础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它的服务职能,因此他也要适应专业发展的要求。

首先,从课程方面来说,由于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历史都比较短暂,在千里只为一次分享 我的泪水 你的喜悦

课程设置上难免出现本科类似专业的翻版,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以及就业市场的开拓,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专业基础课课程设置还留有历史印迹,专业基础教学内容在许多方面难免也存在一些过时的理念。

另外,学生进校时专业基础相对薄弱,很多同学进校以后还是攀比高考专业分数的高低,注重绘画技能的衡量,对于设计专业的内涵理解还不是特别理解,从而影响到他们对于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的实现。在课程学时上,基础课的课时时数也是有限的,一般每门基础课的课时都是在50学时左右,甚至更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顾此失彼,或者被动和孤立的去学习既有的课程,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

因此,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如何和已有的教学条件相结合,做到因地制宜,真正将教学资源充分利用,体现所开设专业之间的相互补充和融合还需要不断的改进。

其次,从教师方面的情况来看,还存在思想不重视,实际教学方法和预计不统一的现象,认为改革是专业课老师的事,基础课不是那么很重要的印象。这种现象是由多种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从事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老师,由于过去的精英教育背景,一般都是专业艺术院校毕业,他们习惯以自己的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经历来套用到高职教学模式当中,要么过分强调照搬国内甚至国外的一些专业艺术院校的做法,要么还习惯于传统教学的方式,甚至是针对本科生的教学方法来安排课堂教学内容,有意无意的灌输纯艺术方面的内容和要求,忽略设计思维的转变。导致在教学过程中非常喜欢运用传统的教学经验,比如在设计素描教学中单纯地作为传统的素描知识教学,或者课堂训练的内容依然注重素描、色彩等基本功的训练而忽略设计思维的转变。

再次,从教学模式上来说。目前,情景教学,岗位模拟实训是得到广泛认可的高职教学模式,体现了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岗位需求的变化。任务驱动,项目化教学成为大家在专业教学改革过程中普遍实施的一种教学要求,得到了专家和社会的认同,也取得了一定的实际效果。但是,从思想的重视程度来说,基础课任教老师认为这样的模式更适用于专业性比较强的课程,对于基础课程来说,和专业能力以及岗位挂钩并不是很明显,加上教学硬件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尽管也实施了项目化教学,但还不能够很好的体现教学效果,需要对这种模式加以总结和创新。

三、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整合初探

1.打破传统学科分类,整合相关课程,突出基础课程作用

高职设计专业由于学时有限,和培养目标的要求,决定了基础课程的课时比重偏低,如果按照具体的课程体系安排教学内容必然出现课时平均分配,结果就会导致教学目标重点不够突出,教学效果难以实现,学生感觉课程犹如鸡肋。根据在教学过程中的体会以及对学生的调研,现实的教学效果确实如此,很多学生在上完素描和色彩等基础课程之后,普遍感觉教学时间太短,还没进入状态课程就换了其他课程内容。为你分享

因此,为真正体现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作用,在基础课程的内容上可以大胆做一些调整。参考专业课程模块化教学方式,打破传统的课程模式在课程设计、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的基本特色与样式,尝试将传统的按学科分类的设计素描、设计色彩、构成艺术等专业基础课程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知识体系重新构建,组成综合的基础课程,在强调为专业课程服务的基础上,着重突出思维方式的转变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精心设计教学模块内容,设置成综

合基础课程,在学时上保持总量不减少,素描和色彩等原来的传统课程内容仅仅作为创意的表达手段融合在项目过程当中加以训练,使学生在项目实践中转变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让学生提前接触专业技能知识。从而在心理上和实际学习过程中明确自己未来的职业定位,尽早进入设计的状态。

2.借鉴专业课程项目化模式,强化课程组织结构

传统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如前所述,过分强调学生的绘画表达技能的提高,而高职层次学生的专业基础相对来讲整体偏弱,很多学生进校之前,可能都是半路出家,让他们花上几个星期再来进行基本功的训练,结果注定是为了画画而画画,最后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另外学科之间相对独立,知识的融合不够紧密,而忽略知识之间的联系,比如设计素描和设计色彩课程之间的区别是很明显的,学生在上完两门课程之后,能将两门课程加以联系的很少,一般都认为,设计素描训练还是形体、结构、比例、明暗的延续,如何将设计素描和色彩知识结合进行新的创造往往意识不足。其他诸如构成课程之中的形态采集、形态组合规律等知识、图形创意课程之中的图形组织知识之间同样存在这个问题。

因此,按照专业基础课程的课程定位及目标来强调项目内容的整体教学设计,按照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模式对几门课的内容进行模块化分解,模块打破课程的界限,设置工作任务,将按课程分类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融入一体,根据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及规律设计课程训练项目的顺序,融合创意和表达方面的能力训练目标。通过项目化教学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推动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促进基础课程之间知识的联系与沟通,使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之间联系更加紧密,进而解决学时的有限和效果之间的矛盾,同时也能促进教师进行

3.转变教学观念,注重教学过程的管理

好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必须要通过好的教学过程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目标。教学组织与方法是教学过程设计的主要内容,能否采用科学先进的教学组织与方法手段直接关系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培养目标的实现。知识、技能的获取需要教学过程的支持,不同类型的知识、能力体系需要不同的教学过程,而以适应工作过程和岗位能力的要求为导向的教学过程,是高职教学的特征,也是合理选择教学组织与方法的依据。由于课程模式的更新,从事基础课教学的老师必然要在教学过程中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充分发挥组织领导作用,努力做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提高,能积极地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既做到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强化实践训练的启示作用,又能将应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很好的融合,发挥出基础课程的实际作用。

另外,对于基础课程教学还要统一思想,经常性的组织教学的研讨和学习,要善于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并对其进行总结。

4.营造宽松的环境,尊重老师的创造性

教学过程是实践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学改革的设想再完美,都需要在实践中去检验,同时还要和具体的实际相结合,如果所有的老师都是用统一的方法、统一的风格、统一的模式去教不同的学生,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因此,从学校来说,要有鼓励创新的机制和评价体系,对于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鲜事物要抱有宽容的心态,技术上面支持和配套,另外,教学设施的完善和配备,教学一线老师能动性的发挥,积极性调动都离不开保障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刘刚.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几点思考.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

服装设计课程改革刍议 篇3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初中语文 课外作业 设计

一、初中语文课外作业的现状

1.重视应试训练而忽略了语言的训练

现在,大多数语文教师都是通过考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其实这是很不明智的做法。虽然语文试卷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学生积累知识,但是很多学生在做试卷时常常不求甚解,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非常不利。鉴于学生阅读量少、知识面窄的情况,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不能只是一味地要求学生多做题,而应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2.重视写作训练而轻视了写作能力的培养

有些语文教师比较关注阅读分析题,认为这样的题目容易提高学生的成绩,所以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这类题型上,却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课外练笔和写作能力,导致学生与现实生活脱节,对写作没有兴趣。这样的现象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不利于训练学生敏捷的思维。

3.重視书面作业而忽略了诵读与写字的练习

不少学生升入初中后,很少在课后诵读课文,只关注书面作业,过分注重“标准答案”。然而,忽略诵读与写字练习的后果是不少初中生咬词不准,缺乏感情,不能相应地提高汉字书写水平,这非常不利于初中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因此,在布置课外作业时,教师应增加朗读与写字能力的训练,为学好语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初中语文课外作业设计的尝试

1.尝试有声作业

“有声作业”包括组织学生在课外听广播、新闻、录音,或是组织学生讲故事、开展辩论会、举办主题演讲等。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回家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用录音设备录下来,第二天将它交给教师,教师从中评选出吐字最清楚、最富有感情的录音,并在全班播放。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解决了课文中生僻字的读音问题,而且能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尝试拓展性作业

在布置课外作业时,教师不应局限于课内知识,而应该衔接好课内知识与实际生活,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和体会。这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如在布置作文《我的父亲》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与父亲共同完成某项特定的任务。完成任务的过程能加深孩子与父亲之间的了解,也能让孩子更深刻地体会家庭的含义。在这个基础上写出来的习作,必定是优秀且富有感情的。

3.尝试合作性作业

合作性作业不仅能给学生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而且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如在教学《孔乙己》时,教师就可以布置合作性作业,把学生分组,让小组成员分别扮演文中不同的人物角色,并选取表现较好的一两组在全班进行表演。这样一来,不仅能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

改革和创新课外作业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完成某一项既定的任务,更重要的是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学生对作业的态度,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这些人性化的作业使学生在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进一步加深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参考文献:

[1]陈国菊.浅谈新课程改革中语文作业的设计[J].中学教学参考,2010,(10).

[2]李淑莲.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业新形式[J].知识窗(教师版),2010, (5).

[3]杨春,王亚飞.初中语文作业设计探索[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1,(1).

[4]张燕.优化语文作业设计,促进学生能力提高[J].职业, 2011,(8).

[5]潘慧敏.语文作业设计的现状与对策[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 (10).

艺术设计教学改革刍议 篇4

一、加强艺术教育的“人文教育”

(一) 文化与思想的缺失

文化与思想的缺失是我们设计大环境的通病。想要改变这一问题, 最主要的是要找到自己的根基。熟悉自身文化, 并能够很好地发展, 使其具备鲜活生命力与个性, 会使设计更加迷人。

纪录片《圆明园》利用各种技术手段, 力图表现中国在清朝的繁华与幻梦。然而, 当我们看到八国联军不费吹灰之力就把泱泱大国俘虏, 伤痛的心久久不能平静。究其根本, 是科技落后造成的。中国民族是智慧而勤奋的民族, 是不断进取的民族。如今, 中国已跻身科技大国, 尽管与顶尖科技水平还有差距, 但也绝属上乘。过于强调技术的进步, 会使我们的人文精神丧失。“人文”对于人类社会进步、人类精神发展, 乃至我们现在提倡的“人性化”设计, 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人文”与“科技”是辩证的, 技术需要人文为其提供精神指导, 人文也需要技术提供物质保障。

(二) 设计的“人文”

“设计以人为本”具有多重含义:一是好用, 即是指所设计的产品或者室内空间、景观环境、建筑等, 具备功能性;二是感动, 即是设计在功能的基础上能够在思想和情感上, 能够使人得到启发、提高、慰藉、联想、升华……例如, 通过使用、接触、感受、了解, 所设计的产品、室内空间等, 感到幸福、快乐;联想到美好童年、喜欢的某个角色、英雄、性感明星等;使自己更加自信;满足自己孤芳自赏的小资情调……关于设计的“人文”给人们带来的感受还有许多, 而且这种由设计的“人文”所投射出来的丰富感受是微妙的。想要设计出具有“人文”风格的作品, 就要求设计师具备丰厚的文化知识底蕴。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趋于成熟, 设计师的文化品位能决定未来技术的物质载体——人为事物的品位高低。

(三) 艺术教育“人文课程”设置

具体到学科, 进行人文教育的核心学科是:哲学、文学、历史和艺术等人文类学科。人文教育尽管涉及人类文化的广泛知识领域, 实施途径也多种多样, 但就学科范围而言, 它仍然有自己的核心学科, 这就是哲学、文学、历史、艺术等人文类学科。

针对艺术教育, 自然不可能像专业的人文学院那样设置课程, 而是有选择地、系统化地进行设置。例如:针对环境艺术专业学生, 可以设置建筑美学、风水学、周易等课程;针对服装设计专业学生, 可以设置中国民俗文化、宫廷服饰文化等课程。

除了安排专业针对性强的人文课程, 还要增加社会学。因为, “以人为本”的设计需要设计师, 关注人、人的行为、人的工作、人的情感、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变革。

社会学研究的重心很大一部分放在现代社会中的各种生活实态, 或是当代社会如何形成演进以至今日的过程, 不但注重描述现状, 也不忽略社会变迁。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广泛, 小到几个人面对的日常互动, 大到全球化的社会趋势及潮流, 这些都是设计的依据与根本。设计的创新与个性化也源于此。

二、设计基础课的转变

艺术设计学生的最终培养方向是从事不同设计行业的专业设计人才。基础课担负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方面, 要更进一步提高加强学生的基础绘画能力;另一方面, 也是最重要的, 即是彻底打开学生思路, 培养系统的设计创新思路。

1.基础课的创新设计思维表现

2009年7月, 林家阳教授在“艺术设计骨干教师培训”中讲到, 国外的艺术类学生的艺术基本功 (素描、水粉色彩) 普遍低于我国的学生。但是, 不容忽视的是, 经过几年的专业学习, 国外学生的设计能力远远超过我们。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林教授在“设计素描”课程中引导学生利用“素描”或者“速写”手法, 设计创作连环画, 从而极大地训练了学生的设计思维, 成功地把设计想法、造型训练、设计表达等, 系统地联系在一起。这是走出素描写实描摹的第一步。

因此, 基础课教学重在启发设计思维, 以及有效的技能训练项目和系统的训练环节。例如:可以设置基础素描——素描造型变形设计——物体联想表现——人物联想表现——故事联想表现——主题思维表现等训练环节, 系统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设计造型表现能力, 超越单纯技巧和经验的传授。在实践教学中, 学生的具体接受能力, 个人的见识、环境都会有很大差异, 这更需要教学的具体微变、侧重, 从而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基础课程要与设计专业结合

基础课的坚实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然而, 如果不能与后续的专业课程相互联系, 也会形同虚设。所以, 必须从宏观上考虑基础课所从属的专业课和设计市场的需要, 注意培养视觉反应力, 增强视觉接受信息的能力, 即感悟能力;开发想象能动性和对未知领域自觉探索即创新能力;培养分析、思维能力, 锻炼对事物的把握能力, 努力使基础课教学适应专业课的需要。

例如:针对“工业设计”专业, 可以设置“结构素描”, 在具体训练中可以侧重增加绘画对象难度, 例如:自行车、复杂机械结构图、自行车、电气设备内部等的结构素描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设置“室外风景写生”、“建筑写生”等;“服装设计专业”设置“人体素描”、“人体速写”等;“动漫设计”专业则可以设置“动态素描”、“动态速写”等。

三、课程设置要针对设计市场需求

我国的艺术设计专业教育起步晚, 发展快, 但是依然无法满足日新月异的设计市场的要求。

设计课程设置要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 按照“实际、实用、实践、必需、够用”的原则和专业技能培养的实际需要, 对课程设置进行调整, 突出应用能力培养。在新的教学体系中, 应主要进行以下几项改革:在不同专业的设计课程教学中, 注重理论教学, 突出动手能力培养;加强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 强化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工程设计中的作用, 建设计算机设计中心;综合实训项目必须是实际的市场项目, 或者直接参加各类设计比赛, 使专业知识有的放矢, 发挥实战效应。

四、专业课教学强调实用性

传统的基础课程教育模式与方向已经不能满足现代设计的要求。例如, 传统的字体设计只是让学生在白卡纸上写写宋体、黑体、POP、变形体, 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设计的需要。现代设计中的字体, 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符号, 有时是图标、图像、图案、群组背景, 等等。

因此, 设计专业课面临巨大的变革挑战。一种理论只有用于实践才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如果不能指导实践, 那便是毫无意义的空话。在制订改革方案时, 要根据设计市场要求, 强调专业课教学、理论教学的实用性、实践性, 着眼于培养应用型设计人才。

“适合的, 就是最好的”, 对于艺术设计的教学来说, 适应设计市场的就是最好的, 所有的探讨、研究、实践都只为使艺术教育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三官.高校美术专业精品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创新及教育质量考核评估实用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作文教学改革刍议 篇5

《中语参》发起语文教学突破性改革的讨论以来,吴心田、陈钟梁、顾黄初诸先生先后发表了全面而精辟 的见解,读后很受启发。我仅就作文教学改革谈两点看法,与同仁们切磋。

语文教学效率不高最显眼的例证,也是我们经常受到的指责是:中学生不会写文章。个中原因很多,我认 为从作文教学自身看,一是写作训练重点不对,重文体训练轻基本能力训练;二是写作训练思路不顺,忽视打 牢基础而热衷于临阵磨枪,陷在恶性循环的怪圈之中。

训练重点:写作基本能力

从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中学堂章程》,即语文单独设科算起,90多年来,中学写作训练的安排 大致是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直到1990年国家教委制订、目前初三年级和高中还在执行的《中学语文 教学大纲》(修订本),基本如此。有人戏称为“三级跳”、“两循环”。这种本末倒置的安排可以说是写作 训练的误区,因为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中学写作训练的重点,都应该是写作基本能力。

一、社会应用:看重写作基本能力

现代社会需要中学生具备的,是写作各类文体都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吕叔湘先生曾把“文艺文”(文学 作品)以外的文章统称为“应用文”,并指出文学作品作者想写就写,没有人逼你写;而应用文“叫你写就得 写”。确实,一个中学生走向社会后,不会写诗歌、小说、散文、剧本,无人指责;也没有谁要求他写什么“ 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因为这三个概念并不实指某种具体的`文章样式,不过是为了教学方便对 一类文章的统称,应该叫做“教学文体”。社会要求的,是写书信、消息、计划、总结、产品说明书、广告词 等等针对性很强的应用文章。可以说社会最欢迎的是:需要写什么就能写什么,该怎么写就能怎么写,不管写 什么都能写得像样的全方位的“笔杆子”。社会最需要、最看重的,是

服装设计课程改革刍议 篇6

关键词:色彩设计;环境艺术;隐喻性

经济的发展满足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也使人们开始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更高。随着这种思想的发展,环境艺术设计,无论是居民生活区还是景观建筑水平都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环境艺术设计成为人们讨论的主题,也成为设计师的主要方向。在这个过程中,色彩的选择、设计、搭配都十分关键。具体影响和实施过程如下:

1.色彩设计在环境艺术中的应用体现

色彩在环境艺术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其隐喻性、地域性、象征性以及情感性等方面。以下我们将具体分析。

1.1 色彩设计的隐喻性

色彩设计的隐喻性是指其设计应是对文化内涵,价值取向等审美信息的体现。色彩的隐喻以环境为基础,隐喻性设计既能准确体现出环境设计的主题,也能增加人们的想象空间,满足更多人的需要。另外,色彩设计的隐喻性也能更好的体现作品独有的特性,很多建筑设计具有明显的色彩特征,只要一提起就会令人想起这一建筑,这也是其隐喻性的作用。

1.2 色彩设计的地域性

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不同的文化背景、个人喜好都会对作品颜色的选择造成影响。色彩具有地域性,不同国家或地区对同一颜色的理解不同,在设计时一定要避免使用其忌讳的颜色。地域性也是影响色彩变化的重要因素,环境设计师的任务就是提高人们的认同感。在环境艺术设计的颜色选择上,要具有独特性,尊重其文化背景,这是其存在的价值,也是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主要目的。

1.3 色彩设计的象征性

环境艺术设计与其他设计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其设计过程中对色彩的应用要求较高。色彩设计或选择往往具有深层次的象征意义,这一特点在很多环境艺术作品中都有所体现。如中国的故宫,每一种色彩都具有其象征性,如黄色象征着权贵,这些都是其意境的重要体现。在我国的古代建筑中,色彩的运用讲究搭配和独特,很多作品色彩鲜明,体现了积极向上的意义。

1.4 色彩设计的情感性

色彩设计的情感性是其设计的最高境界,实现了其要满足人们的最终目的。不同的颜色或颜色搭配在环境艺术作品中往往能体现不同的情感,正确应用颜色设计能够使人的心情愉悦,反之,则会令人精神萎靡。对于办公室建筑设计来说,应采用积极的颜色,改善员工的精神面貌。色彩的设计还可以影响空间的大小,正确应用颜色可以扩大人们生存的感官空间,提高愉悦感。另外,颜色的情感性与人自身的认识和生活习惯有关,如在我国,红色常被认为是喜庆,使人精神振奋。事实证明,颜色不仅能影响人们的精神,还能影响其味觉。颜色中饱含了多种情感,需要环境设计人员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应用。

2.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色彩搭配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正确的颜色搭配是其作用体现的关键。而这一过程中,色相对比尤为重要,只有通过色相对比,才能体现色彩的价值。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色相的搭配包括同类色相搭配和对比色相搭配。同类色相是指反映同一基调的颜色,如红色和橙色均代表热情,属于暖色系。同类色系的搭配使一些作品更加协调统一,体现作品的整体性和完整性。而对比色相搭配则是具有强烈反差的两种或多种颜色的搭配。通常这一搭配是体现作品的某一独特个性或特征。当然,色彩搭配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并不拘于一种方式,但其都能使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的不同特征得以体现。

在颜色搭配过程中,除了借用不同颜色的搭配之外,还可以利用色彩的明度、纯度的不同来诠释作品的意义。色彩的明度体现的是艺术设计作品的轻重感,而纯度则可以抑制色彩的跳跃性,使艺术作品的主次关系得以体现。纯度的调整也能够影响人们对作品的认识和其心情,因此需要设计师格外注意。最后,在环境艺术作品设计中,颜色的面积分布也是其主题体现的重要因素。在不同主题、不同价值的艺术作品上,不同颜色在面积上应进行合理的控制,防止主次不分,影响作品的效果和人们的欣赏。

3.总结

环境艺术设计除了为人们提供居住空间外,还具有调节人们心情、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特点。色彩的选择和搭配是关键,在色彩的选择过程中,应注意整体性与个性化相统一。实现多样性,避免单一性。由于環境设计最终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其设计原则应为以人为本。设计师除了要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扎实的基本功外,还应正确把握人们的需求,是作品的设计更加合理。色彩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但是不同的搭配的确能够影响人的心情,这也是色彩在环境艺术中作用的体现。为了充分发挥其作用,色彩设计应与环境设计、色彩理论等环节联系起来。(作者单位: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

参考文献:

[1] 欧阳可文,倪文杰.浅谈色彩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决策与信息,2008.9,

服装设计课程改革刍议 篇7

一、练习设计要注重趣味性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因此,课堂练习的设计要具有趣味性,题目要新颖,形式要活泼,才能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如在教学西师版教材第二册第36页《左和右》时,在学生认识了左右,能分辨自己的左右后,我特意设计了机器人游戏的练习巩固环节:

师:刚才小朋友们已经学会分辨左右了,下面我们来做个机器人游戏,我做遥控器,你做机器人,比比哪个机器人做得又快又准。

学生准备好后,我并发出如下指令让学生做一做:

伸出你的左手摆一摆,伸出你的右手摆一摆;

跺跺你的左脚,跺跺你的右脚;

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

拍拍你的左腿,拍拍你的右腿;

摸摸左耳朵,摸摸右耳朵;……

由于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特别是一节课的最后,学生也很疲惫了,通过这样一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手、脑协调一致的课堂练习活动,既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性练习,同时也是对学生兴趣的极大的激发,让学生真正从枯燥乏味的学习中解脱出来,让学生在玩中练、在练中快乐地学习,同时也让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二、练习设计要注意层次性

(一)循序渐进、巧妙铺垫引入新课

《学记》中指出:“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前两句所说的就是循序渐进,学习者必须先学会较简单的,然后才能学会较难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精心设计练习层次,即练习设计要由浅入深、由熟到巧,要循序渐进地进行,教与学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如在教学西师版教材第二册第67页《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复习旧知环节,我是这样作的练习铺垫:

首先,课件出示第一幅情境图(根据教材中例1情境图改编的):我们班有23个男同学,20个女同学。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学生能快速地列式(23+20=),有前面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学习基础,学生能快速、准确地计算出结果;然后我出示第二幅情境图:男同学数仍然为23,女同学数改为5,求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学生准确地列式:23+5=,这一题是前面学过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算式,所以学生也能正确地解答;趁着学生兴趣盎然、激情高涨的时刻,我并一边出示教材中例1的情境图,一边说:“看老师变了一个小魔术,看这一题变成怎样的了?”学生列式:23+25,我并顺势抛出问题:“这道题该怎样计算呢?”从而巧妙地引入新课《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学习。

通过这样的课堂练习,不仅沟通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巧妙地引入了新课,而且还为新知的学习作了铺垫。所以,循序渐进的练习层次是大多数数学课堂课前练习经常出现的形式,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为学生学习新课铺垫好基石。

(二)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出发,由简单到复杂的层次

教材第二册第39页例4《找位置》,练习的层次正与教学内容的层次符合,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进行的。我的练习设计分为四个层次:第一,认识组数和排数。先结合学生在教室的座位让学生认识“组数”,并通过让学生以点头、拍手等方式,让他们明白自己的位置是第几组;之后让学生认识“排数”,同样让学生以各种方式明确自己的位置在第几排;接着,让学生在组内、全班用“组”和“排”介绍自己的位置。第二,让学生在图中找位置。首先,将我们教室的平面图出示在屏幕上,在平面图上出示玲玲,引导学生用“组”和“排”介绍她的位置,并说说是怎么找的;然后,引导学生找到坐在第2组第2排的兵兵的位置。第三,让学生在教室的平面图上贴座位,引导学生在平面图中找到自己或同学的座位,再贴上相应的照片。第四,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我先设计了更多位置电影院,给小朋友找一找座位。再从电影院来到楼房,找住户的位置。

通过这样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位置变成多元的位置这种层次分明的课堂练习设计,让学生亲身体验、经历、动手找、说等方式找位置,学生在整堂课中始终处于学习的最佳状态,能在复杂的行列中找出正确的位置并表达出来,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就达到了。

三、练习设计要有开放性

服装设计课程改革刍议 篇8

一、《C语言程序设计》精品课程建设

第一阶段:2006~2007年, 《C语言程序设计》作为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的重要地位逐步确立, 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修改了教学大纲和实训教学体系, 充实了几名计算机相关专业毕业的年轻教师, 师资队伍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第二阶段:2007~2009年, 建设分层次的立体化全方位教学支撑环境。基本完成多媒体课件、实训指导书、网络课程、教学支撑资源库建设。

第三阶段:2009~2011年, 本阶段课程建设的基本目标是继续完善课程教学体系, 加大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 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 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继续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本课程于2011年11月建成院级精品课程。

课程组通过长期的教学和科研积累以及加强与其他高职院校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交流, 引入了先进的教学模式和网络教学系统, 大大拓展了教师的视野和教学思路, 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基本达到了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精品课程建设实践经验。根据专业岗位对学生能力的需求及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 并根据专业岗位群的人才培养目标, 邀请企业专家和课程专家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改革试点研究。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课程前期将真实的开发案例简化为易于被学生接受的实例, 讲授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夯实基础, 熟悉开发工具的使用, 课程完全以实际工作要求训练学生。

案例教学。课程摒弃“提出概念, 解释概念, 举例说明”的传统的教学方式, 转变为以案例作为重要载体组织教学, 通过案例“提出问题, 介绍解决问题的方法, 归纳必要的结论和概念”, 从而使学生获取全面的知识。课程的案例教学采用滚动拓展的模式, 首先精选出一个典型的但比较简单的案例, 然后, 在此基础上加以扩展, 一次只加一个知识点, 逐步形成一个知识链条, 使学生在知识的逐步扩展中, 慢慢地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结构。课程案例的选取和改造, 同时兼顾针对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比如在编程案例中嵌入学生自己关心的名字, 加入颜色、图形等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元素等, 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课程将整个教学过程分解为若干个任务, 学生在环环相扣的任务驱动下完成学习和操作过程。例如, 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开发, 在实训阶段要求学生独立设计“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让学生既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和目标, 并配备具体的编程案例帮助学生模仿和学习。在“任务驱动”的过程中, 鼓励学生自主的发挥, 自主的创新, 并在随后的考核中, 对学生的创新给以较高的评价和肯定。使学生不再感觉编程是一件深不可测的事情, 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理论与实训相结合。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实现了有机结合。从教师的任务角色看, 教师既是理论课教师, 又是上机实训课教师, 使理论课与实训课具有一定的连贯性。从教学内容的组织看, 理论讲授后, 紧接着是上机实训, 使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实际操作技能的提高相互促进。为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 我们采用“课内实训+课外实训”相结合的办法, 以弥补课内学时的不足。实训教学围绕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从最初的熟悉编程环境, 程序设计基本结构, 编程思想及函数、数组到指针的运用等, 精心设计了一系列上机实训项目。设计了10多个课外开放性创新实训项目, 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锻炼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考核方面, 改变以往的单一纸质考试为全面综合能力考试, 《C语言程序设计》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考核重点应该放在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上, 在考核内容上, 应做到全面覆盖、合理分布。考核应该既有理论, 又有上机编程, 还包括平时表现, 平时成绩占20%, 理论成绩占30%, 上机编程成绩占50%。这样才能考核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二、课程建设的启示

通过近几年的建设, 该课程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课程的教学和实践内容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优化, 建立了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 基本上实现了网上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资源共享、学生网上作业、网上答疑等;二是教师队伍的素质结构建设得到进一步提高, 教师队伍素质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保障, 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 通过教学内容的研究、教学方法的讨论、授课环节的监督, 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尤其是青年教师在这一过程中, 通过传、帮、带得以迅速成长, 教学态度更加严谨, 为他们以后的教学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C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对学生的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及后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生产实习, 以及为走上工作岗位打下理论和实践基础都具有重要作用。为此, 该课程通过课程组各位老师长期的教学实践探索与建设, 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课程组成员坚持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课程改革, 不断完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并综合运用现代教育手段, 使教学效果更上一层楼。当然, 课程的建设是一个长期、漫长的过程, 更重要的是要将建设的成果应用在实际教学中。

参考文献

[1]樊明智.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计算机教育, 2010, (1) .

[2]刘建伟.“网络安全”精品课程建设[J].计算机教育, 2012, (8) .

服装设计课程改革刍议 篇9

关键词:微课程,小学信息技术,设计制作,应用

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网络通信技术和移动终端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促进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在师生间的教与学方式上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社会转型进入“微”时代,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移动学习和碎片化学习等方式的应用催生了“微课程”,使这一新的课程与学习方式逐渐走进中小学教学视野,也走进了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如何设计制作出符合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需要的“微课程”呢?

一、小学信息技术微课程及其优点

(一)小学信息技术微课程的定义

微课程是将原课程按照学生学习规律,分解成为一系列具有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与反思等在内的微型课程体系。小学信息技术微课程是指以微课程学习法为指导,以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中的知识点为录制内容,根据知识体系结构细分知识点,围绕某些主题而设计制作的系列化的5-8分钟的教学微视频,并设计配套的自主学习任务单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或在线学习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它的设计制作是以课时教学为单位、以课堂教学方式创新为目标的,在一个课时的微课程内容中并不局限于一个单一的知识点,它可以是某一个知识点,也可以是解决某一个问题的几个知识点的融合。

(二)小学信息技术微课程的优点

1.““短时聚焦”效果好

微课程的设计根据小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特征,限定了每一节微课的时长:以5-6分钟为佳,最长不超过10分钟,课程聚焦于解决一个问题或某个主题的一个点。这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水平相适应,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短时聚焦”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2.““细分异步”利分层

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因受家庭学习环境影响极大,除了学生个体差异之外,家庭经济条件及父母的信息技术意识与能力也会叠加在学生的身上显现出来,导致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学生的差异较大。微课程将学习内容细分为解决某一个问题,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选择学习内容的多少,打破了传统教学“同一节课学习同一内容”的限制,有利于学生的分层学习,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高起点,大步子,而信息素养较差的学生则可以小步子、重复学习,真正满足学生的学习实际需求。

3.““自主学习”成习惯

微课程具有传统文字教材无法比拟的优点,它图文声像兼具、声情并茂更易理解,这使学生独立自主学习掌握知识成为可能。微课程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备自觉和主动的意识,能够自主选择学习任务,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选择相应的微课程,而教师则将教学重心放在课前的任务设计和过程性指导和评价上,这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4.““化重为简”转重心

从信息技术教师任教情况来看,通常在课程安排上都采用平行教学,即一人任教整个年级,这样同一节课的相同内容在一周内需要重复好几次。微课程通过教师的一次性精心的设计和制作,构建起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库,学生可以利用资源库的内容开展自主学习,从而将教师从重复性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为教师的工作减轻压力,教师才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生个性发展的指导和评价上,形成良性循环。

二、小学信息技术微课程的设计制作

小学信息技术微课程既包括教学微视频,也包括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单。教学微视频的设计制作流程主要由“选题设计”——“撰写脚本”——“准备素材”——“制作课件”——“实施拍摄”——“后期制作”等环节组成。一个好的信息技术微课程离不开优秀的选题设计和高超的制作技巧。设计是制作的基础,制作是设计思想的最终体现。微视频还应有配套的自主学习任务单作指导,帮助学生在独立自主的情况下以任务驱动模式完成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

(一)微视频的设计

1.““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微课程虽然时间短,但它也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过程,在设计微课程的时候,也要遵循教学规律,从导入、讲解到练习等环节都应具备,在设计时也要有系统化思想作指导,考虑学生的学习心理,做到细致全面,过渡自然。例如:在设计小学信息技术必修模块三“用计算机画画”中的“曲线工具的使用”微课程时,首先让学生明确本节微课涉及的知识点,再从生活中常见的曲线图形导入,接着重点利用自编口诀帮助学生理解三种不同曲线的绘制方法,并辅以曲线图形练习,最后再用总结页的方式帮助学生梳理本节微课程的知识点及操作要点。虽然,只是一个6分钟左右的微课程,但在设计时以精练的语言和文字、图像对学习过程需做系统的设计,以避免单纯只是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录像的生硬,使学生在使用本节微课进行学习时犹如老师就在身边,既有技术操作的学习,也有信息素养的培养。

2.““微而不碎”

微课程虽然短小,但并不是“碎片化”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过程是基于学生掌握某些计算机操作技能而引发的,所以,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提高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是需要基于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熟练掌握。微课程虽然是为满足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要求而制作的教学视频,每个视频都围绕某个知识点或单元知识,看起来是相对独立的知识,而且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每个知识点是相对零散的,但在应用的过程中却是相互联系的,必须有系统性学习和应用的练习。因此,在设计信息技术微课的时候,就要考虑到承载讲授某一技能的载体在前后必须有一个系列化的主题,每个知识点都围绕这一主题进行设计,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形成体系,并且学习的过程会形成一个良好的、不断丰富的过程,让学生能够看到自己的成长过程,更好地推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设计Word软件有关知识点的微课时,可以利用制作电子板报这一形式,围绕“传统节日”这一主题,将Word模块中关于文字、段落、图片、修饰、版面、自选图形、组织结构图等内容全部设计到《传统节日知多少》这一电子板报中,从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入手,逐渐引入文字、修饰、段落等Word中的相关技能学习,并提供拓展应用的思路练习,让学生在整个微课学习过程中能够逐渐看到自己的作品不断丰满起来,激发学习积极性与创造性。

3.除了教学场景化及主题化设计要求之外除了教学场景化及主题化设计要求之外,微课程设计还应遵循微课程设计的常规标准

例如:在微课选题、内容讲解、制作规范和使用效果等方面,要求合理、科学、完整、有趣,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参考各级单位在组织微课竞赛时的评审标准,如:中央电教馆第十八届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关于微课的评审指标就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行为、教学效果和创新应用四个方面形成的十条标准,它可以简要概括为聚焦、简要、清晰、技术和创新五个方面。

(二)微视频的制作

1.合理选择视频录制方式

信息技术学科教材内容主要分为三大块:一是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它包括操作系统的认识和键盘鼠标等实践操作的内容;二是对于办公软件和动画软件等软件系统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三是关于计算思维类的内容如logo语言、scratch等编程初步知识。不同的内容可以选择不同的录制方法,讲授型微课适合使用录屏方式,演示型微课则适合使用摄像的方式。譬如:键盘和鼠标的操作,需要教师边讲解边示范,这就需要使用录像机录制教师操作过程的方法来制作。录像时,既可以边操作边配音,同步录制;也可以先录操作,后期配音。拍摄时要特别注意需要突出的地方镜头要有推拉,这样效果才更明显。而对于软件知识的讲解,则使用PPT课件结合软件应用——利用录屏软件,完整录制教师的示范操作,并配以课件来提示重难点内容,是比较合适的方法。而对于编程算法类的知识,既可以通过手机结合板书的方式录,也可以采用录屏的方式,在讲清算法的基础上,通过编程软件实际应用的过程来帮助学习建立直接的表象,化抽象的思维为具体可操作的过程,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2.充分挖掘应用软件功能

有屏幕录制功能的软件有很多,其中,Camtasia Studio软件是最为常用的一种。该软件添加了PPT插件,可以很方便地通过Camtasia Studio 8.12版本录制PPT演示文稿和记录屏幕动作,包括影像、音效、鼠标移动轨迹、解说声音等。利用Camtasia Studio软件录制好的素材,可以继续在该软件中进行适当的编辑,最后生成mp4或flv等网络流行格式的教学视频。Camtasia Studio软件是一款录屏编辑的专业软件,作为信息技术教师,熟练掌握软件使用技巧,充分应用软件功能可以减少微课制作过程中所耗费的时间,并取得更好的效果。如Camtasia Studio 8.12版本中的缝合媒体、多轨道片断素材组合、打开组进行局部修改等功能,对于后期剪辑十分方便。又如音频调整结合录制旁白的功能可以有效弥补在录屏讲授过程中的口误,使录屏过程可以略过小错误而一次成形,免去同一段视频反复录制的麻烦。软件的标注功能也是后期编辑的一大利器,通过标注功能可以有针对性地标出操作过程中学生应该注意的地方,填补某些教师语言无法表述清楚的缺憾,也可以通过字幕的方式归纳对比前后的操作过程,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学习的内容。

3.编辑优化视频的视听效果

录制好的视频,可以通过剪辑、整合、修饰、包装等手段形成完整的微课程。例如:可以给同一个模块系列的微课添加同一个片头和片尾,使视频更具整体性。在片头开始添加一段优美或者震憾的音乐,使学生打开微课视频后精神能为之一振,迅速集中注意力到学习上来。在后期编辑时,要遵循视觉与听觉的综合要求,声音清晰,重点突出,色彩对比强烈而不花哨,力求达到理想的使用效果。

(三)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

自主学习任务单是与教学微视频内容配套使用的,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Word文档。自主学习任务单为了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支架而设计,设计时应贯彻任务驱动、问题导向的基本原则与基本方法。自主学习任务单包括学习指南、学习任务及学生的困惑与建议三个部分。学习指南包括课题名称、达成目标、学习方法建议和课堂学习形式预告四个子项。通过学习指南设计,使学生明确自主学习的主题和达成目标的要求,知道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达成学习目标。同时,通过了解教师关于课堂学习形式的设计,发现自主学习与课堂学习的关系,从而主动完成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任务单设计的关键是把教学重点、难点及其他知识点转换化为问题。如:在设计闽教版四年级下册《荷塘美景》一课的学习任务单时,围绕曲线工具使用可以设计成如下几个问题:(1)曲线有几种类型?(2)绘制单弧、双弧和封闭曲线的口诀有什么不同?(3)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曲线?(4)你能用曲线绘制荷花与荷叶吗?以问题驱动学生自主完成,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小学信息技术微课程的应用

系列的小学信息技术微课程在设计制作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信息技术教师可以集合区域内的教师组成团队进行信息技术微课资源库的建设,促进区域资源共建共享。选择合适的平台发布微课程,多渠道、多时机应用微课程,使之发挥更大的效益。

(一)微课程资源发布平台

微课程制作完成后,首先要找到合适的平台发布,让学生可以方便地下载观看。可以发布微课资源平台的地方有很多,有以下几种渠道可供选择:一是利用国内知名公众视频发布平台,如:优酷、酷6等网站发布微课视频系列,任何用户都可以自由观看、学习;二是借助微信公众平台,申请建立微信公众号,通过手机应用终端推送微课给学生,方便学生随时打开学习;三是携手微课程专业网站,如:“微课程共建共享联盟”、“微课程”网站等平台,加盟网站发布视频和课件、学习单等内容,教师可以通过网站后台管理数据;四是使用信息技术教学平台等软件在区域内专门针对本区域学生自建微课程学习网站,管理微课和学生学习过程。

(二)微课程资源的使用

微课视频是一种数字化学习资源,视频时间短、体积小,易于传输和观看,教师可以结合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使用。

1.翻转课堂翻转课堂,课前、课外学习

可汗学院的微视频教学催生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在自主学习任务单的指导下对微课视频中涉及的知识在课前、课外进行自学,先解决基本概念类的问题。回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释放出这部分时间用于个性化或更有深度的问题解决,进行教学创新活动。在这种模式中,学生在课堂之外观看线上的课程,在课堂上进行知识技能的回顾和课堂合作探究活动,教师可以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提供一对一的高效帮助。

2.教学助手教学助手,课上、课后使用

在当前学生学业负担普遍较重的现实情况下,信息技术学科让学生在课外抽时间进行翻转课堂学习活动,在实施过程中是有相当大的难度的。不翻转课堂,微课程也有用武之地,可以作为常规传统教学中某一环节的教学资源进行嵌入式应用,将它作为教师的教学助手来发挥作用。如: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用播放微视频的方式作群体性讲解,选择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探究规律;也可以使用微课程做学生个体基本技能操作的训练师,一遍遍观看;还可以将它作为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的课后辅导教师,再次学习使用。

3.专题探究专题探究,兴趣小组活动用

将信息技术专题微课程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开设信息技术类别的兴趣小组时学习的对象,例如scratch教学系列微课程。兴趣小组的学生在校内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受时间限制,只能学习一些最基本的东西,信息技术教师可以用主题学习单元为框架,嵌入包含scratch高阶课程的微课资源,让学生在课外使用微课程资源自主或合作探究,完成综合性主题探究任务活动。

参考文献

[1]金陵.建构中国特色的“微课程教学法”[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12).

[2]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

服装设计课程改革刍议 篇10

《图案》课程是美术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中等职业学校的实用美术专业教育, 不是培养画家或纯艺术创作人员, 而是培养中等实用美术人才, 学生毕业以后能具备完成实际需要的设计和制作的能力。所以我们要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和就业需要, 从实际情况出发, 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把《图案》枯燥的教学与生动有形的《CorelDraw》与《PS》等平面设计软件课程结合起来。互相渗透, 相辅相成。

一、兴趣入手, 由浅入深

《图案》课程在各个中职学校往往只是一本书, 一支笔。在课堂上老师讲解方法, 做出范画, 学生画出作业。形式上没有新意, 而且中职学生一般都是在初中时候学习较差的学生, 对于这种常规的教学模式已经厌烦至极。但是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 计算机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学生对计算机的认知以及普及, 使他们对计算机课程兴趣盎然。美术专业的学生近些年来以市场为导向, 为了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 各个学校的美术专业开设了计算机平面设计等课程。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 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其中《CorelDraw》教学中有一些图形工具的使用和平面设计的原则与《图案》中的设计法则相同。《PS》中的一些色彩运用原则与《图案》课程中的色彩构成要素息息相关。那么充分利用这些教学中的特点把《图案》课程中的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与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中的一些软件紧密的结合起来。让学生们把通过《图案》课程学习的理论知识在计算机上通过软件来实现。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喜欢《图案》这门专业课程。由喜欢到掌握, 为其他美术专业课程以及今后从事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科学分节, 相辅相成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 作为职教老师应做到一专多能。不仅能胜任素描、色彩等教学任务。也应对平面设计的软件有一定的把握能力。对于《图案》与《CorelDraw》、《PS》等软件的相互结合的教学方法首要的条件是:对《图案》教材有一定的把握。对《CorelDraw》、《PS》等软件有一定程度的认知。在这个基础上把《图案》全书内容分成几个知识模块进行讲解。再与《CorelDraw》、《PS》软件中的知识点通过自己设计的实例进行结合。

1.概述的重要性

概述在很多老师和学生的心目中的地位是无关紧要, 往往被一些老师所忽略。其实不然, 概述主要起到了提纲挈领抛砖引玉的作用。它告诉学生这门课程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 引导学生如何学习这门课程。这样一来作为老师更应该把概述这节课讲解的生动, 以吸引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图案》是使用和装饰相结合的一种美术形式。它是把生活中的自然物象, 经过艺术加工, 使其造型、色彩、构图等适合于实用和审美目的的一种设计图样和装饰纹样。对于上面的定义即难理解又枯燥无味。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可以把用在《CorelDraw》、《PS》制作好的图案展示给学生欣赏。引导他们说出图案在生活中的用途, 使学生了解图案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样既能加强学生对《图案》课程的兴趣, 又能使学生理解图案的用途。还能顺利的导入《图案》新课的内容。更能为《CorelDraw》、《PS》软件课程做好铺垫, 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2.把握形式美法则, 对图案进行抽象

人们在长期的图案创作于艺术实践中, 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 总结许多关于图案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对于这些法则的掌握也可以通过与《CorelDraw》《PS》的软件结合来练习完成。例如:在“变化与统一”这条法则的学习中, 可以利用《CorelDraw》工具的练习。矩形工具与圆形工具的使用方法相结合。并补充填色方法让白色与彩色之间进行变化。既能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变化统一又能够掌握《CorelDraw》中的工具使用方法。

3.图案的构成要多做实例, 手绘软件结合

在这个章节中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学生在掌握了《CorelDraw》、《PS》软件的复制功能之后对于连续图案的手绘课程嗤之以鼻。所以在软件学习之前一定要先在《图案》课程中做好手绘的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的练习。并且鼓励学生自己发挥想象力对于图案进行抽象后创作手绘稿子。手绘创作才是一切的源泉。然后再介绍《CorelDraw》、《PS》的复制的方法和快捷键。做到手绘、软件运用自如。两手抓, 两手硬。

4.图案色彩, 图案特殊表现技法可以通过软件实现

马克思说, “色彩的感觉是美感的最普及的形式”。我国民间也有“七分颜色三分花”、“远看颜色近看花”的说法。这说明色彩在图案设计中的重要作用。色彩不仅在图案设计中作用重要。在《CorelDraw》、《PS》等软件中也至关重要。我们应该把在学习图案中的色彩理论作为指导思想, 一切以色彩的构成理论为基础。引导学生应用到《CorelDraw》、《PS》等软件中使用, 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在图案的特殊表现技法的章节讲解中, 由于是实践课程。学生能利用特殊材料创作出随机的特殊效果, 偶然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对图案创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创作热情空前高涨。作为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热情。把这份热情引导到学习《PS》滤镜章节中去。例如在《图案》中的粘色与压印, 黑白表现技法等效果统统可以通过《PS》滤镜中的效果进行实现。

三、科学指导, 主次分明

所谓的科学指导主次分明, 就是要求教师分清主次关系。这里的“主”是指学生如何学好《图案》课程, “次”是指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方法。对于《图案》课程的教学一定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将手绘技法落到实处。让计算机软件为图案课程服务。不能反客为主把计算机软件的使用作为课堂的重点内容来讲解。美术基础课程是一切艺术创作的基础。任何计算机软件只是辅助艺术创作的工具。

图案课程作为美术专业的基础课, 一直是大家所研究的课题。相信只要本着科学认真的教学态度, 以科学的教育理念为指导。认真研究教学规律并结合职业教育实际, 研究学生心理,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因材施教。一定能硕果累累, 桃李满园。

参考文献

[1]王云先.图案.高等教育出版社.

[2]史宇宏, 肖玉坤, 黄甫闻奉.红色视觉.清华大学出版社.

新闻实务课程改革刍议 篇11

关键词:新闻实务 专业化与职业化 课程改革 新闻教育核心三要素

新闻学教育应紧扣时代发展脉搏,以最先进的技术手段、最敏锐的新闻触觉、最独特的观察视角、最丰富的镜头内蕴,辅以准确、平和、优雅的同期声来捕捉信息、传递资讯、服务社会。而在当下许多高校的新闻教育中,新闻实务课程内容已经同社会需求明显脱节。

一、新闻教育的专业化与职业化是国际新闻教育的共同趋势

所谓“职业(Occupation)”,指从事一门工作所需要的专业技能。新闻工作是一种职业。而所谓的职业主义(Professionalism)或叫“专业主义”,特指从事一种工作必须有特定的专业技能、行为规范和评判标准,而这些又必须经过专门的训练才能获取,并为从业者所共用。我国学者孙旭培认为,“‘职业化(Professionalization)’指的是一门职业在升为‘职业主义’中的一种过程,是一种动态的、内敛的和不断形成的发展过程。”国外新闻学教育界关于如何选择对学生、学校和用人单位都有利的新闻教育方式一直存在争论。而不同的学校则强调新闻学的不同方面以适应媒体环境的变化。在世界媒体之都,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改进了新闻专业的教育模式以紧跟媒体工业的需要,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李·博林格介绍:“记者作为一种职业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通过媒体理解政治和社会问题是我们的主要方式。”从2005年开始,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在可选修的课程中提供实践案例研究。学生们将解剖分析由他们自己和其他记者写的新闻,以图理解在展开故事结构时的取舍技巧,理解故事是如何和为什么按照特定的方法构成的,以便使学生们在进入新闻行业之后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而当学生们获得了更多的相关领域工作经验以后,学校将向他们提供那些刚刚踏入新闻行业时没有能力应用的具有相关专业深度的内容,比如经济方面的、科技方面的专业内容。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力分校新闻学院电视专业设置课程时,第一年要包括电视报道和编辑,第二学年学习电视新闻制作及纪录片等。此外,还要学习编辑录像带、制作硬新闻和故事片以及合成电视新闻等。专业方向的设置很细,学生需要对具体方向所涉及的内容和技能进行比较透彻全面深入的掌握。加拿大安大略大学的新闻研究生院脱离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专重新闻实践的教学模式,因地制宜地走自己的路——实践与学术性并重。学生除了掌握新闻实际操作技能外,还得修读新闻职业道德、新闻理论、传播学理论、新闻法、经济学等课程。在教学方面并不仅仅是培养一出校门就能采编的记者和编辑,而更倾向于造就从事新闻调查、研究和批评的学者。

作为法国国内最早在大学中设立(1958年)和最早通过记者联合公约认可(1968年)的新闻学院,斯特拉斯堡大学新闻教育中心对于我们了解法国的新闻教育具有一定代表性。这些法国学生开展实习时的传统是集体行动远涉重洋,围绕一个预定的抽象选题进行操作,以短短一个月时间(用于采访的时间更短)操作一个陌生的选题,而且并未预先明确报道线索,这种“团队型+粗放型”的形式与中国学生短则三五月长则一年,通过介入条线报道逐渐形成清晰的认识和报道思路、强化新闻敏感的实习方式截然不同。

可以看出,不管是专重新闻实践的美国新闻教育,还是两者并重的加拿大新闻教育以及突破传统区域观念的法国实习模式,在新闻从业者职业化、专业化的培养观念上殊途同归。

二、国内新闻实务课程存在的问题分析

新闻学教育是培养埃德加·斯诺还是培养施拉姆?是培养一个健全的民主法治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家和舆论监督者还是培养象牙塔里的传播理论家?是培养为公众服务的媒体第一线的新闻大师还是培养某个广告或IT公司的美工或公关策划人员?随着新技术新媒体席卷世界,这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内外学者面对的两难命题。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卡莱教授在《新闻教育错在哪里》一文中主张:新闻教育必须将新闻学本身作为目标,不能把新闻学同广告学、传播学、公共关系学等相关学科相混淆。因为把新闻同广告、传播、媒体研究、公共关系等相关的学科等同起来,就是抹杀新闻学自身的学科特征及价值体系。这不仅是美国新闻教育在学术性和实践性培养中出现的困惑,也是我国当下的新闻教育理念与新闻职业需求的突出矛盾。

虽然在课程设置上,我国的新闻教育正在向其核心目标回归。但是,新闻教育是高投入的教育,教育目标的实现和实践技能的培养,需要课程体系、实践体系和支撑体系(包括师资、设备和媒介资源)这三者共同协作来完成。中国的新闻教育在实践培训上没有先天优势,而目前教育资源配套上又面临很多尴尬与无奈,造成新闻教育与新闻实践日渐脱离。在客观现实方而,教育产业化与高校扩招、教师的准入与管理、量化考核与行政化办学、重科研而轻教学创新等,都使中国的新闻教育与其所追求的目标渐行渐远。

以上是宏观视角下的学科环境因素分析,属于上层建筑和历史遗留问题,更多有赖于政策层面的解决。就新闻实务课程本身而言,也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明显不足。

(一)专业方向细化不显著,不符合当前新闻传媒市场的发展趋势

(二)相关学科教育缺失,无法与当前的新闻传媒市场的需求进行有效衔接

(三)教学方式陈旧,成绩评定拘泥于闭卷,实践实习形式化

(四)局限于技能培训,忽视人文素养

1.忽视新闻写作中政治经济形势的敏感性,只能就事论事;

2.忽视新闻评论的立场和独立见解,人云亦云,只注意语言归纳;

3.忽视新闻报道的纵深挖掘,浅尝辄止,报道思路不清晰;

4.忽视图片摄影和影像制作过程中的镜头暗语与隐喻,片面关注影像本身的直观效果和层次感;

5.忽视学生对各种文体的解读能力培养,不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

6.忽视新闻理想和职业操守的铸就,不能够德才兼备。

(五)我们强调的职业化和突出新闻实务,并不是片面的技能化

在实践中,技能化并不是至高无上的,完全技能化显现的缺点很明显。这是我们防止矫枉过正必要的清醒认识:

单一技能训练,使得新闻工作者所掌握的仅仅是简单的采访、编辑或写作等技能,在报道一些简单的新闻事件时似乎还能应付,但是涉及到深刻的政治新闻或社会新闻,他们往往不具备洞察力与分析能力。而且由于职业道德滑坡,学生对于编辑的兴趣也在慢慢降低,新闻工作面临着巨大危机。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新闻实务课程改革建议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黄鹏博士所著的《美国新闻教育研究》中谈到:“基本的技能训练、严格的学术训练和内化职业精神是新闻教育的核心要素。”基本的技能训练就是娴熟掌握传统的采、写、编、评、摄、录、制、播加上现代新技术,是从事新闻工作的最基本的要求;严格的学术训练就是和新闻学息息相关的学科知识和某一学科的深入学习相结合,是满足新闻传媒生态环境的变化需求;内化职业精神,简言之就是内化新闻专业主义和基本的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业的真谛所在。

依据新闻教育的核心三要素,笔者认为,新闻实务的课程变革需遵循广博性、深入性、经济性和务实性等原则。

首先,广博性和深入性要求新闻实务课程必须体现相关交叉学科的知识背景。西北大学麦迪尔新闻学院的院长洛伦·吉格里昂认为: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历史、科技、文化和经济等知识背景,才能够更好地理解新闻”。法学让人懂得社会规则,政治学告知从业背景,社会学让人具有深邃的观察能力。

其次,经济性和务实性,新闻教育培养的是职业化的新闻从业人员,因此广博深入学习的目的是用相关理论理解新闻、发现新闻、分析新闻。不同性质的媒体的采编评写等方面要求大相径庭,所以新闻实务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细化专业。只有细化了,学生才能按照明确的专业要求,专攻所需求的学科知识和技能,以达到专业的高水平层次。

再次,加强新闻实务训练。采用读书报告,课堂讨论,采、写、编、评、摄、录、制、播的成品等作为成绩评定的主要方式,以强化学生各方面能力,变革传统的闭卷考试的成绩评定方式。借鉴斯特拉斯堡大学新闻教育中心实习实践模式,同步实习进程与就业环境。

最后,培养新闻工作者的新闻职业精神是高校新闻教育的主要目标和终极目标。职业化的标准就是职业精神的坚守,新闻实务课程是职业精神的集训营,忽视了信念和操守培养,新闻教育就失去了意义。

参考文献:

1.孙旭培.当代中国新闻改革[M].人民出版社,2004.

2.杨晓白.新闻教育:专业化,还是职业化?[J].青年记者,2004,(10).

3.李希光.是新闻记者的摇篮还是传播学者的温室?21世纪新闻学教育的思考[J].新闻记者,2001,(1).

4.卡莱(James w.Caxey).新闻教育错在哪里[J].国际新闻界,2004,(1).

5.黄鹂.美国新闻教育研究[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1).

服装设计课程改革刍议 篇12

1.全球范围的档案管理改革大潮。20世纪中期以来,世界各国的国家档案管理出现过两次大的改革潮流。一次发生在上世纪40年代后期到50年代中期,背景是二战结束后全球范围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状况发生深刻变化,档案文件数量急剧增加,由此促使档案学界本身趋向繁荣。另一次发生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至今,整个过程以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产生和普及为背景,突出的特征为“档案资源的电子化和开发利用的社会化”,即加拿大档案学者特里·库克所指出的“:(档案管理改革)最引人瞩目的要素根据国家概念建立起的以司法———行政管理为基础的档案工作向建立在更广泛的公共政策和利用基础上的社会——文化档案概念的变化。”就国际背景而言,国立公文书馆自起步到今天,始终处在各国档案管理改革的“第二次浪潮”当中,即由“面向统治阶级的资政”走向“面向社会公众的为民”,由“收录馆藏为主要目的的自我封闭”转为“收藏与利用并重的积极开放”的大环境当中。

2.国内政务公开与国民要求知情权的呼声。信息公开是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首要要求。掌握社会信息权是执掌其他基本权利的起点。从政治的视角观察,一个政府的政务公开程度也是衡量其政治民主程度的标准之一。在这个意义上,电子政府及政务公开对国立公文书馆改革发挥了较大推动作用。日本的信息公开化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其中第三阶段发端于1999年5月,日本政府迫于舆论压力,将《信息公开法案》整理出台并提交国会讨论,最终成为国立公文书馆改革发展的推手。在日本政界,大平正芳政府较早意识到信息公开的重要性。1979年,大平首相指示认真研究信息公开问题,也认同了“维护公民的民主权利,首先就必须保证公民最大限度地获得知情权利”的呼声。不过,国立公文书馆并不天然具有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的公共性,毋宁说这种公共性是在此后几十年中,通过对“各级政府组织”“、研究机构和人员”“、普通公众”三类服务对象提供服务来实现,并在电子政府建立过程中逐步完善的。

二、独立行政法人化改革的过程

21世纪初期,自民党政府曾大刀阔斧地推进独立行政法人化改革,作为国家文化事业机构的国立公文书馆自然成为改革的对象。按照日本国会内阁委员会调查室樱井敏雄在《作为国家事业配套的档案管理报告》中的描述,从20世纪90年代到今天,国立公文书馆在不断摸索与调试中走过了一段坎坷的道路。

1.国立公文书馆的独立行政法人化改造。2001年4月,在日本的独立行政法人化改革当中,国立公文书馆与其他省厅的研究机关一同被改造为“独立行政法人”,即按照《独立行政法人通则法》所认定的“从国民生活及社会经济安定等公共立场出发确有实施必要的事务及事业,国家自己作为主体直接实施没有必要的,其中托给民间主体实施又未必能够实施的,并且有必要由一个主体进行垄断而且是有效率和有效果的,以此目的根据本法律以及个别法的规定设立的法人”,正式名称也因之改为“独立行政法人国立公文书馆”。此后,作为独立行政法人的国立公文书馆,最显著的特点是最大范围地减少了国家对独立行政法人的控制,使其实行自治,但同时又严格评估它的表现,评价的结果将反映在后续的管理工作上。为此,在该制度下,主管大臣将向独立行政法人提出3至5年的中期目标。 而独立行政法人将据此制定自己的中期目标,提交主管部门首长批准。每个工作年度结束及中期目标结束时,第三方评价委员会将对行政法人的表现进行评估。但是,这项大胆的改革尝试忽略了国家档案的特殊性以及国家档案队伍的特点,改革本身给日后关于国家档案管理中的机构属性等争论埋下了伏笔。

2.完成体制转换后面临的新问题。小泉纯一郎政权建立后,国立公文书馆沿着独立行政法人的道路前行。然而,改制后的国立公文书馆并没有消除本身存在的困难,也无法对各个省厅行使应尽的职责和权能,轰轰烈烈的国立公文书馆改革受到了改革本身的羁绊。人们逐渐意识到:作为“国家公器”的国立档案事业是否真的可以按照通行的改革路数去独立法人化或市场化。到了2003年前后, 主流派意见已经有所改变,即作为一个行政法人,国立公文书馆既需要履行自己的职责,又需要满足公众不断增长的利用需求。因此, 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更加系统地移交和保护重要文件,并更加便利地向公众提供利用。另一个变化的原因,是随着城市被不断合并,人们普遍意识到有必要防止重要文件的散失或丢失,各级档案管理部门间的合作显得愈发重要。实际上,从小泉政权后到安倍晋三、福田康夫政府执政期间,国立公文书馆在不断努力,试图通过新的调整, 让更多的人了解建立公共档案馆体系的重要性,以改进、扩大和加强国立公文书馆职责的重要性,最终达到“在保护和提供利用历史文件和档案方面发挥着中心作用”的效果。

三、国立公文书馆改革评析

1.政府的评价体系与初步结论。日本政府十几年里逐步推进的 “国立研究机构改制”是一个需要具体分析的复杂问题。作为独立行政法人或特定独立行政法人的国家档案馆,在“转制”意义上的一次次变化既有其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宏观背景,也有国立公文书馆自身建设的客观需要,就总体而言还是有其必要性和民主政治进步的积极意义的。但同时,国立公文书馆由独立行政法人机构向特定独立行政法人的再度变化,也显而易见地带有一种复归于国家公器性质而非单纯市场化方向的调整含义。当然国立公文书馆走向新的管理模式绝不仅仅是一种简单复归,毋宁说是在螺旋式上升过程中的扬弃与发展的需要。2009年9月10日,总务省行政评价局发表了题为《政策评价:独立行政法人评价分科会议事录》的网上公开报告。该报告判断,2009年7月国会通过《档案文件管理法》前后,国立公文书馆在改革中被赋予了新的机能。其中最有效的措施是依法将迄今由各省厅及自治体政府分别保存、管理的公文裁量权,统一规划到内阁府新增设的档案文件管理委员会,按照各省厅通行的档案文件管理规则管理,档案文件的判断裁量权限由内阁府直接掌管。同时还严格控制归档后公文的废弃标准,明确了“为制定公文档案在移交、废弃时的具体而明确的适当标准,在依照原则转移档案时需要在体系上采取公文档案管理机构判断优先的组织结构”。显然,这一系列变化均带有扩大公文归档范围,严肃国家档案管理,扩大国民知情权利,促进档案研究与利用的积极意义,在国家档案管理的体制、机制改革上迈出了一大步。

2.国立公文书馆建设未有穷期。曾参加和领导行政评价局的内阁府武川审议官也直截了当地批评:“与外国国家档案馆动辄800人或1000人的建制相比,国立公文书馆人手明显不足,40人左右是无力承担其职责的”。此外,人手不足,尤其是精通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专门人才不足也羁绊着档案电子化管理的步伐。按照国际档案理事会档案馆委员会主任阿尔贝勒奇的说法,一个优秀的现代化国家档案馆的必备条件之一就是“可以通过互联网和其他先进技术手段为用户提供便捷服务”。换言之,通过引进专业人才,实现面向公众的档案信息服务是大势所趋。深化国立公文书馆改革不但是一项未完成的工作,更是国家档案事业走向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3.对我国档案事业建设的借鉴意义。日本国立研究机构的制度性变迁对我国的科研体制改革有哪些借鉴意义?首先,依法发展国家档案事业的做法值得肯定。国家档案事业直接关系到国家建设的方方面面,在国家根本法规范下实施档案立法,并在档案管理实践中不断补充、修改档案法律,为国家档案事业提供了根本保障。其次,中央政府,尤其是福田康夫、麻生太郎到鸠山由纪夫三届政府执政期间对这一问题的高度关注值得肯定。今天的国家档案事业发展的动力不仅来自执政者本身的需求,更来自政治民主化建设与提升国民素质的需求。中央政府的鼎力推动是国家档案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推动力。再次,从国会到社会的全面大讨论有助于提高公众档案意识,也强化了舆论对档案事业的关注和监督作用。显然,日本在国立公文书馆改革的整个过程中“依法改革”、“中央推动”和“全民参与”的经验均值得认真研究并带有一定借鉴意义。与前述改革成功之处相比较,片面的市场化道路是我们应从日本国立公文书馆改革中汲取的教训。尽管日本独立行政法人化改革在总体上体现出运营效率、独立性和透明度等三方面水平提高,传统的公共机构通过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展示出政府不宜或不能直接提供的公共服务。

20世纪末到本世纪最初几年的国立公文书馆独立行政法人化阶段改革步伐不够快,至少在人员编制上严重限制了国家档案事业发展的速度,究其根本原因是偏重市场化竞争的作用,忽视了国家档案事业的公有性质。结果,一种倾向掩盖了另一种倾向,反而延宕了国家档案事业发展的脚步。所以,2013年6月1日接任国立公文书馆馆长的加藤丈夫就在就职演说中宣誓“,今后,还应根据本馆现有状况,在着力修改《档案管理法》的同时推进相关的独立行政法人改革”。暗示出国立公文书馆改革与通常意义上独立行政法人化改革的总体评价当有所区别。显然,这也是值得我们注意和借鉴的。

摘要:21世纪以来,日本国立公文书馆随着本国行政改革大潮起伏变化。文章在介绍国立公文书馆改革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改革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提出对我国档案事业建设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国立公文书馆,独立行政法人,改革,国家档案

参考文献

[1]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文件报告集[C].中国档案出版社,1997.

[2]引自日本总务省《国立公文书馆改革年度评价调查报告》(2001-2012).

[3]阿部昌弘.构建回应国民期待的公文管理体系——关于公文管理的法律案例[J].立法与调查,2009(8).

上一篇:取消董事资格下一篇:油气集输系统节能降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