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人才培养

2024-08-12

3+1人才培养(精选12篇)

3+1人才培养 篇1

一、机械类本科“3+1”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1.“3+1”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涵。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 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的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1]多年来, 大学教育倾向于理论知识传授, 本科教育普遍采用“3.5+0.5”教学模式, 即用3年半的时间学习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 用半年时间从事毕业设计 (论文) , 产学合作不紧密, 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以及综合应用能力薄弱。“3+1”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就是针对上述弊端, 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 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 以提高学校专业办学实力和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 为培养高级应用型专业本科人才而提出的。本科“3+1”模式中累计在企业1年时间的要求, 可以根据专业性质、学校资源、教师队伍、企业条件等因素来设计并实现。[2]学生可以分阶段到不同企业进行1周至3个月的中短期课程学习或工程实践, 也可以在企业进行3个月至1年的专业实习或工程实践。可以安排到企业完成的教学环节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部分专业基础课教学、专业课教学、专业实验、毕业设计等。其中, 毕业设计要求结合企业实际项目“真刀真枪”地做。企业实习阶段重点强调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训练和形成, 以及工程创新意识的培养。

2. 机械类本科专业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必要性。

中国要真正成为世界制造强国, 成为“世界加工制造中心”, 必须拥有先进的制造技术和一大批掌握这些技术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因此, 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在广东, 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 即由原来的“劳动密集型”向高新产业快速过渡, 对那些掌握最新技术、拥有丰富经验、具备良好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将更加旺盛, 他们将成为企业竞相争夺的对象。

机械类本科专业不但涉及的知识面广、内容多, 而且要求工程实践能力强。传统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对学生进行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意识的培养及训练, 导致毕业生知识面窄、动手能力差、综合素质低, 无法迅速适应工作环境。产学全程合作教育, 就是要使高等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充分利用社会的教育资源, 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培养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因此, 面对珠三角地区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对工程教育提出的要求, 围绕珠三角洲地区打造若干规模和水平居世界前列的先进制造产业基地的目标, 培养一批能够熟练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高技能人才, 积极推进机械类本科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的试点工作已经成为广东省地方工科院校面临的重要任务。广东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的地方院校, 其工学本科36个专业覆盖了广东省支柱产业, 而且五十多年来, 学校培养了大批工程技术人才, 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广东工业大学不但拥有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学科, 且

二、机械类本科“3+1”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培养模式确定了教育活动进行和发展的环境, 在某种程度上规定着教育行为的过程和结果。[3]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涉及价值层面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内容层面的课程计划和教育教学内容以及行为层面的教育途径和教育方法。构建机械类本科“3+1”人才培养模式, 必须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按照培养目标科学、合理地构建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内容, 包括校内学习阶段与企业学习阶段教学环节的设计, 以及选择适合”3+1”整合式课程体系的多元化教学方法与手段。

1. 确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

“重视能力培养, 是本科教育的共性要求, 更是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要求。”[4]世界各国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上拥有这样的共识, 即强调工程师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引领本国和世界工程科技发展的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广东工业大学机械类本科专业紧紧围绕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工程师的目标, 主动适应广东省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以知识传授为基础, 以能力培育为重点, 以道德养成为根本, 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 注重为学生搭建发展平台, 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可持续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在机械制造领域内从事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经营销售及国际贸易等方面工作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机械类本科专业培养规格主要建立在应用型工程师培养的国家通用标准和应用型机械工程师培养的行业专业标准之上。

2. 合理构建适合机械类本科专业“3+1”模式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是人才培养的基本要素。“3+1”本科人才培养最突出的特点是具有更强的实践能力, 其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的构建与传统的设置明显不同。因此, 必须通过重新设计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和重新组织教学活动来实现创新型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传统的课程设置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 主要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课程结构, 并且先设置理论课程然后再确定实践课程;“3+1”本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则以工程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 首先界定工程专业能力, 然后确定每个学期的综合实训课程, 再分析综合实训所涉及到的专业知识, 从而设定该学期的课程。课程的设计是先设置实践课程, 然后再确定理论课程的专业体系。第一, 坚持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在面向广东省大制造业背景与工程认证标准构造人才培养知识体系的同时, 改革教学环节, 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设计项目为主线组织教学, 以典型工程实例为研究对象, 将项目贯穿教学的全过程, 把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融入设计项目的各个阶段, 以工程实例中所涉及的机械和各种典型零部件的设计为载体开展教学, 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同时, 进行实践性教学改革, 将“互换性与测量技术”、“CAD/CAM/CAE”等专业课程直接在实验室进行教学, 以真正达到“做中学”的目的。第二, 坚持工程基础、工程设计、工程管理与工程实践互相匹配的改革方向, 实行工程基础模块、工程设计模块、工程管理模块、工程实践模块课程整合培养, 强化企业和社会环境下的综合工程实践训练。进一步强化工程训练、实习实训、课程设计等实践训练环节, 增加企业和社会环境下的综合工程实践训练环节。第三, 充分依托学校的人才培养平台, 即重点实验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内外实践性教学基地, 全面增强工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积极推进校外实习和毕业设计实战计划, 强化毕业实习工作, 在时间分配、项目实践、流程环节等方面给予全力保证。

3. 坚持课内与课外教学相结合, 构建学生素质拓展体系。

坚持课内与课外教学相结合, 将课外教学活动贯穿本科教育的全过程, 为学生实践创造机会;构建学生素质拓展体系, 有效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和素质, 是培养创新型高级工程应用本科人才的主要内容。将课外教学纳入正常教学体系, 给学生计算学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科研、教师指导学生科研的双向积极性, 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各层各类创新竞赛活动, 营造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的成长环境, 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规定学生必须完成的课外学分, 可以用校级及以上科技竞赛获奖、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与创新、参加企业实习与实践等多个环节来替代, 学生在提交获奖证明或实践证明材料之后可以获得相应学分。完善激励机制, 表彰在创新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和指导教师, 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参加创新实践活动;坚持举办各种学术报告会, 开阔学生视野, 启迪学生的智慧和创新意识;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开讲座, 介绍创业历程和创业经验。

4. 精心选择适合“3+1”整合式教学体系的多元化教学方法与手段。

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遵循工程实践、集成与创新的特点, 精心进行教学形式组织、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活动安排, 是实现工程教育目标、保证教育质量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3+1”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 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将规范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研究“3+1”模式下“整合式教学”的概念, 系统地将多门相关课程整合起来, 逐步形成一套科学的多元化教学方法体系。学校鼓励教师在发挥传统教学优势的同时, 更多地探索积极、开放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如按照工程问题、工程案例和工程项目组织教学内容, 着力推行基于问题的探究式教学、基于案例的讨论式教学、基于项目的参与式教学等多种研究性教学方法, 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训练;鼓励教师改革课程考核方法, 综合评价课程的学习效果、创新项目和系统方案执行效果, 以保证机械类本科“3+1”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

三、机械类本科“3+1”人才培养模式运行的条件

1. 探索“3+1”人才培养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开展机械类本科“3+1”人才培养, 师资队伍是关键。适合“3+1”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师不但需要有较深的理论教学功底, 还应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能力。学校根据“招聘名师、培养骨干、校企合作、专兼结合”的原则, 积极拓宽师资队伍的来源, 优化教师队伍, 健全管理机制, 努力构建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具体做法是:全面增强师资队伍的工程实践意识和能力, 设立面向企业创新人才的客座教授和研究员岗位, 通过多种方式、多种途径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的行业或企业高级专家到学校任教或兼职, 建立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制定和规范教师的兼职办法, 引导和规范教师到企业兼职, 不断强化专业教师的工程经历和实践能力, 并设置准入门槛。通过制定政策, 规定一定比例的年轻教师到工业界进行1~2年的博士后工作, 有计划地选派一批青年教师走出校门, 到世界500强或行业领军企业实地工作1~2年, 增强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加快国际化教育深度参与机械类本科专业“3+1”人才培养的进程。

努力扩大学生的对外交流活动, 全面增进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 为学生提供跨文化交流与实践的机会。一方面, 加强与国内外著名企业和大学研究所、实验室的交流与合作, 定期选拔学生到著名企业参与工程设计与实践训练项目, 选派优秀学生到海外著名大学的研究所或实验室访学;另一方面, 定期聘请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为师生举办重大科技领域专题讲座。积极鼓励学生与世界 (或中国) 500强等优质企业的工程人员、海外著名一流大学的师生开展交流学习。

3. 建立科学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

校企联合本科人才培养是“3+1”培养模式实施的重点内容, 而质量保障与校企合作规范化流程问题, 即如何规范学生选拔、培训、实习、企业反馈等, 则是其实际开展的主要问题。一般的校企合作缺乏有效的监控约束机制, 导致实践教学管理工作难度大, 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证。企业的实习承诺在实习过程中随时会发生变化, 甚至违背初衷, 从而引起学生思想上的波动, 导致实习状态不稳定;对实习环节的质量监控不充分, 导致实习流于形式, 一些校外实习甚至变成参观游览, 缺乏有效的实习指导。为防止这些问题的发生, 学校应与企业签订《校企联合培养合作协议》《联合培养学生管理协议》, 规范学生选拔、培训、实习、企业反馈等流程。同时, 建立校企联合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体系, 具体包括教学检查制度, 教学督导制度, 学生信息反馈制度, 学生、教师、专家三方评教制度, 优秀教师和学生评选制度, 检查通报制度, 学生创新成果质量跟踪调查制度等, 强化过程管理, 保证有效监控。学校加强对学生能力、素质的考核力度, 细化考核指标。考核主要分校内考核和校外考核两部分。校内考核主要以理论考试为主, 同时增加对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成果、综合素质的考核。校外考核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进行, 考核内容包括工作态度、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实际操作能力、专业实践成果等几个方面, 考核方式包括专业实践成果的数量统计、书面总结 (设计或论文等) 材料及质量评定、专业汇报和答辩、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评价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baike.baidu.com/View/2952253.htm2009-11-4.

[2]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工作方案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0, (5) :30-43.

[3]杨春生, 孙琴, 吴伟.创新型工程应用本科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J].江苏高教, 2010, (1) :82-84.

[4]章跃.关于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思考[J].江苏高教, 2009, (2) :92-94.

3+1人才培养 篇2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邓小平提出干部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学习江总书记选拔培养年轻干部的讲话。建立一支能够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一批青年干部尽快的走上领导工作岗位。这是摆在我们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

二、任务

1、进一步扩大民主、充分走群众路线。各级推进公开选拔干部工作。注重群众公论,使公开选拔年轻干部规范化、制度化、让群众更多的参与荐贤举能。

2、完善干部考核制度,对干部实行全面考核、各方面了解干部的德、能、勤、绩,政治思想和品质。向广大教师征求意见。

3、加大干部交流工作的力度,使年青干部增长阅历、丰富经验、提高素质。

4、加大实行干部领导职务能上能下制度的力度。

5、按党中央三代领导核心都十分重视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干部的方针,将我校符合条件的年轻骨干选拔充实学校领导班子,将一批年轻的骨干教师,结合公开竞争选拔,推到中层岗位上来。

三、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切实抓好培养选拔年轻干部选拔工作。

2、把培养选拔年轻干部这项工作作为关系党和国家的长远利益的战略大计时刻放在心上,紧紧抓在手上,尽职尽责。

3、以提高思想素质为重点,切实改进和加强年轻干部的培养教育工作,从年轻干部的实际出发、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加强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和教育管理上下功夫,特别是结合“三讲”教育,组织年轻干部认真学习领会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把自己的工作与落实“三个代表”要求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年轻干部政治思想觉悟的提高。

4、把教育培养同加强实践锻炼结合起来,让他们在关键岗位和艰苦复杂环境中锻炼。

5、把热情爱护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加强对年轻干部的经常性管理。

6、既要让年轻干部挑重担,放手让他们在关键岗位和关键台阶上得到锻炼,又要对他们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

3+1人才培养 篇3

关键词:独立学院 交通运输专业 “3+1”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b)-0089-01独立学院归属于本科教育中的应用型本科,俗说三本。该层面的培养既有二本院校专业的理论基础又有高职高专院校的职业技能,深受企业欢迎。随着“3+1”人才培养模式的广泛应用,交通运输行业对人才的要求更加注重学生对企业的适应能力。为了让学生就业更有目的性,本文在传统的“3+1”人才培养模式上做了进一步改革,既满足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又方便学校对学生的管理。

1 “3+1”人才培养模式的传统理解及问题

德国“双元制”的培养模式理论,有着“3+1”人才培养模式的雏形,即将传统的“见习”培训方式与现代职业教育思想结合的一种校企合作办学的职业教育模式。早在几年前就有学校提出“3+1”人才培养模式,即前三年学生在学校学习各门理论知识课程,第四年,在校外(企业)教学实践基地集中进行专业素质和实践技能的培养,最终达到让学生更快适应企业要求的目的。这个理解一直存在争议。传统的“3+1”人才培养模式虽说就纯理论教学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在试行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1 理论得不到及时深化

原来穿插在教学中的社會实践一下被调整到最后一年,很多学生前面学习的理论课程到大四,相隔一段时间,学生对曾经的理论已经遗忘,达不到实践对理论的深化,以致双方脱节。

1.2 学生难于管理

最后一年不用进课堂,学生往往理解为“放羊”,有些学生自行联系的毕业设计单位存在任务不饱和的现象,老师无法跟随其后进行管理,容易导致部分学生管理失控。

1.3 入职后学生流动性过大

我们在本院实践基地之一柳州恒达巴士汽车维修公司的一次调研中了解到,校企合作办学优势是明显的,但是在入职后学生的频繁流动让公司蒙受了一定的损失。所以传统的“3+1”实践在最后一年,学生在对企业的情感留驻方面是有差异的。

由此我们认为,传统“3+1”的主要问题在“1”,怎样安排好这1年是我们认为的“3+1”改革的重点。

2 “3+1”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优化与构建

广西工学院鹿山学院依托柳州科技创新城市的区域优势,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地方性独立院校。学院交通运输专业设置与传统老牌综合性大学相比有很大的差异。鹿山学院交通运输专业以公路交通产品汽车及其保障体系(试验、检测、维修保养、营销、保险等)研究应用为主。鹿山学院作为广西独立学院的代表,实行产学结合教育。在“3+1”人才培养模式中,我们提倡最后一年采用“订单式”培养。最重要我们所提出的1,是四年社会实践的总和时间为1年,并非所有的社会实践都放在大四最后一年。以此来克服传统模式的弊病。形成具有“订单式”培养性质的“3+1”人才培养模式方案。该模式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也就是前三年,以广西工学院鹿山学院培养为主,社会实践基地培养为辅,理论教学按照每年修订的教学大纲进行,有跟课程相关的集体实践跟随进行,头三年可以安排社会实践基地的技术人员走进学校,与学生交流,让学生了解企业的动向,让学生自己对职业有个了解。并且可以根据各企业的情况增设企业选修课,学生为此能更有目的的去学习专业知识。

第二阶段,也就是最后一年,以用人单位培养为主,指导教师指导为辅,学生拥有双师指导,专业教育按照用人单位需求设定培养计划,一般用人单位以实训基地单位为主,学生的毕业设计及论文可以由用人单位选题或者到用人单位完成,以保证培养人才更加适应社会需要。企业制定专门的个性化培养计划,最终为企业输入精准人才,加大企业的主动性,深化校企联动效应。

3 改革与实施保证

首先,不断调整各类课程学分、学时比例构成表的设计,排除理论课中的上机与实验,理论课程与社会实践学时比近似3∶1,以交通运输专业汽车电子技术与检测诊断方向为例,2011年集中实践环节总学分63,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的总学分为118.5,第二课堂(主要是科技创新)总学分4,实验、实践和上机学分10.625,实践学分比例占39.7%,现有的理论与实践比例近似2∶1,还需要整合公共、基础和专业理论课课程的课时数量。保证学生素质和能力得到一定培养的基础上,社会实践对理论得到深化。

其次,更新教学理念,理解我们提倡的“3+1”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我们在传统的“3+1”人才培养模式下,并非把理论和实践时间分割成两段,而是保证学生的社会实践时间加合要达到一年,以保证理论与实践教育的到位,克服传统弊病。最后一年主要以企业的定岗培养为主,企业和学校要制定对学生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管理,确保社会实践安全进行。

再次,扩大和深入社会实践就业基地的建设。现阶段要深化实践就业基地的合作,要继续建立有信誉和保障的就业基地,保证学生对企业信任和放心,改善学生入职后的频繁跳槽的困惑现象。

我们在不断创新和探索“3+1”人才培养模式。鹿山学院自通过“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以来,交通运输专业就业率不断攀升,加之专业本身的特色,2011届毕业生已达到100%的高就业率。

4 结语

高校教育改革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3+1”改革模式,不仅加深了学校、企业、学生的联动效应,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挥了企业的主动性,形成了独立学院的应用人才培养的自身特色,使得独立学院教育更具科学性与创新性。

参考文献

[1]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高教研究》编辑部组.中国高等教育启思录:百所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理念与特色研究[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5).

[2]夏明忠,任迎虹.地方市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12).

3+1人才培养 篇4

收录日期:2012年3月5日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和高校的扩招, 高校的培养对象、培养条件和培养规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大幅增长, 但高校的教学建设与教学改革尚未很好地适应这些变化, 高校的人才培养基本上还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上, “就业难”已逐渐成为高校面临的重大问题, 而企业又难以招到所需的高素质人才, “就业难和人才荒”两难的同时存在成了困扰中国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怪现象。因此, 如何适应形势的变化和发展、以培养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如何消除校企间的鸿沟、寻找破解“两难”困境的钥匙是一个重大与迫切的课题。

一、会计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目标

1、会计专业“3+1”培养模式的含义及背景。

所谓会计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 就是“教与学、理论与实践、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全方位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3+1阶梯”的分阶段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按照“四个晋级阶梯”的分阶段人才培养模式:大一:注重学科基础训练;大二:注重专业基础训练;大三:注重专业课程学习;大四:提高与实践阶段。在大四通过深入企业要进一步接受会计综合应用的系统训练, 拓宽技术视野, 以会计实践、研究课题、论文撰写为主要内容, 结合学校与企业的研发项目 (课题) , 进行真刀真枪的毕业设计, 完成全部学业, 成为企业需求的“熟手”, 达到“零适应期”要求、达到成为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具有领军型的高校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有清华北大共建生命科学中心、上海交通大学探索校企联合培养工程人才新模式、复旦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上海交通大学将建立“能力建设+知识探究+人格养成”三位一体的精英工程人才培养体系, 实施以企业项目研究为主导的产学研联合培养精英工程人才的“双导师”制和项目资助制。复旦大学将在数、理、化、生几个基础学科开始实施“望道计划”, 构筑“拔尖人才”培养平台, 实行动态进出机制和自由选择专业机制, 创新培养模式, 努力使这些优秀学生成长为相关基础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 并逐步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

2、会计专业“3+1”培养模式的目标。

通过校企合作, 建立“3+1”创新教育实验区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寻找破解“就业难”和“人才荒”两难困境的金钥匙, 也为造就国家要求的拔尖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培养具有较强会计实践能力的“零适应期”本科生;培养在科学素养、人文精神、专业能力方面具有优良素质的会计专业人才;通过实施创新素质教育与后续教育, 为学生今后成为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二、目前会计专业培养模式中的问题

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 学生实践能力差。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使得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差, 广大教师教与学脱节、教师与学生缺少实时交流, 学习效率低。理论教学又与实践教学脱节, 学生实践能力差。教师的教学水平亟待提高, 要求教师的知识面更宽、理论水平更高、实践能力更强, 专业教学计划的修订与完善亟待进行。

2、学生的学习热忱低, 学习没有目标, 关心的就业问题得不到解决。

高校的人才培养基本上还停留在传统模式上, 这使高校毕业生的素质与国家和企业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他们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等还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到企业或单位后需要较长的适应期。由此导致的后果就是, “就业难”已逐渐成为高校面临的重大问题, 而企业又难以招到所需的高素质人才, “就业难和人才荒”两难的同时存在成了困扰中国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怪现象。

三、会计专业“3+1”培养模式对传统会计教学变革的影响

1、会计专业“3+1”培养模式的创新之处。

会计专业“3+1”培养模式的创新之处首先是教育理念创新。它给我们提出了积极探索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下, 高校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问题。其次是培养模式创新。根据学校定位、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 确立了“面向企业、校企合作、创新实践、全面发展”的改革思路与理念, 在密切校企联系, 消除学校与企业的鸿沟, 寻找大学会计教育的有效途径, 寻找破解“就业难”和“人才荒”两难困境的金钥匙等方面, 期望取得更大突破。再次是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按照根据不同年级、不同能力学生的特点与专业教学要求, 分类施教。最后是教学方式改革创新。注重对学生进行会计综合能力的培养, 除了培养学生的会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外, 还要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从教与学再到技能演练的逐步过渡, 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为培养优秀的专业化人才奠定了基础。

2、对我国传统会计教学变革的影响

(1) “3+1”创新模式对学校的影响。新的教学模式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树立旗帜, 激励学生积极向上。在严峻的就业形式下, 集中资源, 单点突破, 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培养多元化的精英学生, 拥有未来的精英校友, 推动“3+1”模式良性循环。

(2) “3+1”创新模式对学生的影响。培养理论联系实践的综合素质人才, 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和道德水平修养。“优势教学资源+优良学习风气+多元化教学方式+社会企业支持”成就优秀人才。“3+1”创新模式提倡培养学员的积极、自信、与众不同的气质, 打造具备多种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使之成为未来的国家栋梁。

(3) “3+1”创新模式对公司的影响。不但培养公司未来的人才, 也培养了公司未来的客户及未来的朋友, 为公司积聚了未来的优质人脉。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同行业的领导地位。通过支持教育改革, 既彰显了企业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又扩大了企业的社会影响。

3、选择“3+1”创新模式在师生中预计运行的效果。

解决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差的问题;解决了教与学脱节、教师学生缺少实时交流的问题, 学习效率低的问题;解决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 学生实践能力差的问题。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要求教师的知识面更宽、理论水平更高、实践能力更强, 也促进了专业教学计划的修订与完善。

摘要:为了在国内外竞争中抓住机遇, 占据优势, 赢得先机, 学校必须面向市场培养人才, 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积极探索。“3+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符合当前经济、科学技术和教育发展规律, 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途径。

关键词:会计,应用型,3+1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唐立敏, 楼利琴.校企合作探索“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职业教育研究, 2007.1.

[2]沈徽青, 韩慧.地方综合性大学教改再探[J].黑龙江教育学报, 2009.1.

3+1人才培养 篇5

摘要 针对“3+1”配养模式下生物系教育实习模式的建构与实施展开探讨,对生物专业教育实习进行了总结与反思,以期对我国当前高师院校生物科学专业教育实习模式的改革有所裨益。

关键词 生物系 实习基地 师范生 实习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教育实习是高等师范院校教育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教育专业训练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保证培养合格的中学师资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教育实习模式是否科学、制度是否规范、方法是否得当及评价是否客观准确等对完成教育实习任务,使师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利用各方面的条件,了解中学教育教学的实际,掌握教师工作的基本技能,关系极大。从某种程度而言,教育实习模式是教育实习任务有效完成的基本保证。我校在教育实习模式构建与实施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果和社会效益。“3+l”培养模式概述

1.1 “3+1”培养模式简介

为了顺应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提高师范生在就业过程中的竞争实力,沈阳师范大学近年来在教师教育培训中实施“3+1”培养模式。所谓“3+1”培养模式,是指本科教师教育的前3年为学科专业教育,最后一年为教师专业教育,由教师专业发展学院负责,对其进行教师专业训练。学校依据“平台+模块”的设计思想,同时构建了与“3+1”培养模式相适应的“通识平台+学科专业基础模块+教育学科模块”的教学计划。

1.2 “3+1”培养模式下教育实习整体设计

学校依据“3+1”培养模式,对师范生的教育实习进行了整体设计,即实习基地建设、顶岗、置换培训一体化。为顺应高校师范教育改革的需要,缓解部分贫困地区农村师资短缺的矛盾,学校与辽宁省内部分贫困地区合作建立基础教育服务区,由基础教育服务区提供定点实习学校。例如,辽宁省北票地处辽西偏僻地区、基础教育薄弱,通过与沈阳师范大学共建基础教育服务区,双方互利双赢,既解决了高师实习基地缺乏的问题,又为教育与经济落后地区带去教育支援与服务。教育实习主要实施农村支教实习、城市基础教育实习和自主实习三种实习模式。生物系教育实习模式构建

2.1 建设稳固的基础教育服务区,确保教育实习基地落实

学校与教育合作单位本着互惠互利、保证质量、方便组织管理的原则,合作建立了基础教育服务区,包括辽宁北票县、辽中县、本溪县、新民县和沈阳市皇姑区等5个地区。基础教育服务区具体任务包括:开展沈师大师范生农村支教、顶岗实习;沈师大为地方培训中小学(幼儿园)校长、教师;为基础教育教师开展研究生课程班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成人本(专)科教育等。上述基础教育服务区教育局在我校教育实习期间,根据沈师大的各个专业及实习人数为其提供定点实习学校。目前,已有近百所中学签约成为实习基地学校,彻底改变生物系无稳定教育实习学校的窘迫局面,使生物系系开展教育实习工作有了可靠保障。实践证明,稳定的实习基地已成为生物本科教育与基础教育联系的纽带,营造出有利于生物教育实习生专业化成长的氛围和空间,同时帮助生物实习生感受了当地基础教育的文化环境,了解辽宁基础教育人才市场需求,为他们全方位提升生物科学素质提供了一个综合训练平台,也为当地的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优秀的高校教育与服务资源。

2.2 创新教育实习模式,确保教育实习质量

2.2.1 教育实习的目的与任务

依据学校“3+1”培养模式的主题设计思想和未来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结合辽宁省师范生就业市场的需求,将生物系教育实习的目的与任务确定为:通过教育实习检验学生已学的有关生物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具有从事中学生物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的初步能力;了解辽宁省基础教育和生物教学的实际情况,特别是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对生物教师所提出的更高的素质要求;增强学生从事生物教育工作的光荣感和责任心,巩固忠于人民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

2.2.2 教育实习的内容与形式

教育实习的内容包括以下3个方面:

(1)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承担中学生物课程中某些单元课堂教学任务,完成讲授、批改作业、辅导答疑、实验指导和分析教材、备课、评课等教学环节的训练,具体要求是完成12个生物教案的设计和12节课的课堂教学任务。

(2)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做好班主任的助手,熟悉班级情况,了解和分析学生、进行家访、个别谈话、组织班会,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影响等,受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训练,具体要求是进行2个班队活动的设计并辅助班主任实施完成。

(3)了解实习学校教育和教学情况,并就当前基础教育和教学中某个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运用教育理论写出专题总结。或者结合教育实习中体会最深的某个问题,运用教育理论写出专题总结。

生物系教育实习形式主要有三种:

(1)农村支教实习:实习地点在5个基础教育服务区。实习期间实习生顶岗实习,把中学生物教师置换下来,组织这些中学生物教师到高校进修学习,学习内容包括现代生物科学进展、生物实验技能培训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等。

(2)城市基础教育实习:主要分布在沈阳市五区、师大附属学校,由学校统一安排并派专业指导教师指导。

(3)自主实习:学生根据自身就业意向和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实习学校,经本人申请后学校审批可以自主实习,学校不定期巡回检查指导。

2.2.3 教育实习的实施步骤

生物系教育实习全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教育阶段安排在小学期和进入实习学校开始实习的前一周。其间除进行教育实习动员以外,还针对实习生即将发生的角色转变,安排省基教中心生物教研员、班主任工作课程教师和教学论教师及中学优秀班就如何根据中学生心理特点开展班主任工作、如何备好一节生物课和如何上好一节生物课、如何开展探究式教学、中学教师行为规范和师德、中学教改形势与任务等现实问题,开展一系列专题讲座和观摩,组织学生与教研员和优秀生物教师互动与答疑,抓住时机进行专业教育,传授教育技能和教学经验,对实习生起到引路的作用。

第二阶段为学生进入实习中学开始教育实习,其间实习生要完成生物课堂教学、实习班主任工作和教育调查研究工作,实习生完成备课评课、编写教案、课堂教学、批改作业、辅导答疑、撰写教学随笔等。

第三阶段安排在完成中学实习、实习生获得了较为系统的感性认识和实践经历返回学校后,对自身参与教育实习作全面、深刻的总结,反思挑战自我,不断收获经验、知识与技能的历程。学校聘请优秀中学教师就如何评价一节好的生物课、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如何组织研究性学习、如何做好就业应聘试讲和把握

自己在应聘中的表现等有针对性的系列专题讲座,对完成实习即将就业的学生们起到悟道、升华和就业导航的作用。

2.3 建立起一支高质量兼职导师队伍

针对生物专业教育实习工作,学校专门聘请省基础教育教研中心的教研员、生物特级教师、区县专职生物教研员作为本科师范生的兼职导师。通过建设一支高质量的、长期稳定的兼职导师队伍,整合中学特级教师等优质资源,以弥补生物系在师资队伍结构方面的不足。共同落实生物教师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共同完成关键阶段对本科生的培养与教育工作、共同参与教育实习计划的制定、教育实习的组织和完成对实习生的指导。反思

作为最重要的实践形式,教育实习在师范院校教育中的地位不容置疑。“3+1”培养模式下,通过农村支教实习进一步促进了我校与实习实践基地的合作双赢,为偏远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给力。实习生在基础教育服务区中学接受了锻炼,学生的整体素质也有所提升。

3+1人才培养 篇6

上期本栏目刊发了全区人才工作会议的相关报道和解读后,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反响,尤其是对“1+3”人才政策文件(即《关于加快吸引和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意见》和《八桂学者制度试行办法》、《特聘专家制度试行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开发区人才开发的若干政策措施》三个配套文件),读者希望有进一步了解。本期我们继续约请有关领导、专家对全区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进行解读。

最近自治区出台的“1+3”人才政策文件,從2008年开始,整个起草过程跨越3个年度、历时20多个月,十数易其稿,是继我区2004、2006年两次全区人才工作会议后,具有重大创新意义的一套政策体系。

这套政策的立足点,是抓住我区高层次领军人才、拔尖人才的严重缺乏,直接影响我区在全国科技创新能力,进而影响我区科技创新发展、人才梯队建设、人才服务中心和大局的后劲等关键问题,紧密结合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尤其是自治区14个千亿元产业、4个新兴产业的发展以及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迫切需要,解决急需紧缺专业人才“瓶颈”制约,直接服务中心大局。通过自治区层面的示范引导,促进各地各部门积极创新人才政策,加大人才开发投入,带动人才资源的整体性开发,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增添强大动力。当前,加强学习贯彻“1+3”人才政策文件,对于促进我区人社事业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一、主文件《关于加快吸引和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意见》的主要内容

主文件内容包括了指导思想和范围对象、制度创新、平台建设、工作机制等四大部分,可概括为“四大领域”、“四类对象”、“六项制度”、“六项工程”和“五个机制”。在指导思想和范围对象上,阐明了加快吸引和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在自治区千亿元产业、新兴产业、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及相关学科,以及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其他重点领域;重点吸引和培养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及其创新团队、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其科研团队、自主创业人才及其创业团队、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及其管理团队等四大类人才。建立“六项制度”,即八桂学者制度、特聘专家制度、高端人才引进资助制度、国企高管引进资助制度、高层次人才自主创业扶持制度、重大决策专家咨询制度。实施“六大工程”,即: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院士后备人选培养工程、杰出企业家培养工程、人才小高地建设提升工程、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博士后培养工程。完善“五个机制”,即:完善经费投入机制、绩效评估机制、分配激励机制、服务保障机制和工作责任机制。

二、“1+3”政策文件的几个特点

(一)体现了人才工作的时代性。“1+3”文件是在国家和自治区编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各省区市纷纷出台新的人才政策的大背景下研究和起草的。其主要依据:一方面是近年来中央和部分省出台的关于高层次人才工作文件。比如,《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以及九个兄弟省关于加快吸引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政策等。另一方面是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新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文件。比如,《关于实施科学发展三年计划的决定》、《关于全面实施〈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决定》、《关于促进北部湾经济开放开发的若干政策规定》、《关于做大做强做优我区工业的决定》等重要政策文件。

(二)完善了现有人才政策体系。2004年,全区第一次人才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我区陆续出台了人才小高地建设等一系列人才工作政策,优化了人才发展环境。但是,政策的针对性、前瞻性和系统性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这次政策文件中八桂学者和特聘专家制度的建立,是对我区高层人才政策的重大补充。

(三)明确了重点领域和主要对象。“1+3”政策文件首次明确了我区未来加快吸引和培养的高层次人才的重点领域和主要对象,提出了四大重点领域、四类重点对象,既突出了产业发展、项目建设这个重点,又兼顾了重点学科、重点领域,强化了人才“以用为本”的理念,强调紧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抓重点人才,增强了政策的可操作性和可预期成果。

(四)突出了人才开发的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打造吸引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新优势的关键所在。主文件提出建立的“六项制度”,都是新形势下人才工作的创新,尤其是八桂学者制度和特聘专家制度;提出实施的“六项工程”,有一半是创新实施的,有一半是深入推进的。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开发的若干政策措施当中,绝大多数是从我区实际出发,在国家总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下进行的创新探索。

(五)提高了高层次人才的优惠待遇。给予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在工作和生活上的优惠待遇,是“1+3”政策文件的亮点之一。比如,对于按照合同完成年度工作任务的自然科学类全职八桂学者,由自治区财政每年给予岗位津贴20万元、团队岗位津贴20万元、科研补助经费60万元。设岗单位在聘期内提供不少于500万元的科研配套经费,并从科研条件、科研项目、人员聘用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此外,对“特聘专家”、引进院士、国企高管等高端人才等都有较大幅度的资金扶持,这样的支持力度,在广西是前所未有的。

三、人社部门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和执行政策文件的主要任务

(一)扎实抓好人社部门职责范围中的几大人才工程。“1+3”政策文件中提出的“六大制度”、“六大工程”,一半以上是人社部门职责范围的工作,其中许多是在我厅原来重大人才工作业务基础上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包括:人才小高地建设提升工程、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博士后培养工程、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等。

(二)配合有关部门贯彻落实几个新的人才制度。新政策中设立的各项制度,目前虽然还没细化到各有关单位,但从部门职责来看,人社部门要积极参与和配合做好的有:“八桂学者制度”、“特聘专家制度”、高端人才引进制度、院士后备人选培养等。

(三)重点建设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开发改革试验区。三个配套政策中的《关于进一步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开发若干政策措施》,是一个综合性改革政策,也是人社部门建设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开发改革试验区纲领性文件,在政府特聘人员、事业单位特聘专才、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建设、培育人才小高地集群、统一津补贴等等工作,都是人社部门的任务。

四、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入推进人才工作新发展

(一)充分认识人才工作任务的紧迫性、艰巨性、长期性。郭声琨书记、马飚主席在全区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对广西的人才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客观分析和准确判断,我们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该有强烈的紧迫感,同时,也要意识到人才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不要盲目求快、求大、求高,而要踏踏实实,求真务实。

(二)充分认识新形势新机遇和我区人才工作的已有基础,树立做好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国家近年来对广西的重点扶持、给予广西的多重发展机遇、广西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等新形势对人才工作带来的优势;人才小高地建设的品牌效应,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素质和能力等,都使我们有决心和信心做好各项工作。

(三)突出重点,抓出成效,树立人社部门新形象。要充分发挥人社部门的职能优势,紧紧抓好重大人才工作,如人才小高地建设提升工程、博士后培养工程、专家和学术技术带头人选拔培养工程、北部湾人才开发试验区建设等,确保抓出成效。

(四)调整力量,增加人才工作在人社部门的职责比重。机构改革后,人社部门的职责主要体现在“民生、人才、社保”三大方面,从国家到各地,人社部门的主要工作精力更多放在民生、社保方面,客观上对人才工作的力量投入相对薄弱,这种状况应有所改变。

3+1人才培养 篇7

1 计算机类本科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

计算机类本科专业“3+1”培养模式是一种请企业参与学生培养,把知识教育与职业训练相结合,以就业为导向,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制订培养计划,形成学生实训、毕业设计与就业一条龙,学校、企业、学生三赢的人才培养模式。“3”是指前3年按教学大纲要求,完成专业全部学位基础理论课程及专业必修课的教学,“1”是指第4年进入职业化实训,这一年在合作企业内通过项目实训集中锻炼计算机某一职业方向的动手和实践能力,与企业合作,按照企业与学校共同制订的培养方案进行有针对性的技能培养。

2 实施过程

2.1 构建课程体系

行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获取与提高不是依靠一两门课程的更新就可以实现的,需要的是有一个系统的知识结构和科学的培养训练方法,而知识结构是人才培养规格的主体,知识结构可以很好地体现在课程体系中。扎实而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是保证高质量人才的基础和前提,企业对人才技能需求是人才培养的目标。要尽可能多地和企业接触,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制订相应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将最新的研究成果、理论与方法及时地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2]。根据IT企业的特点和社会需求,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制订科学实用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形成以加强基础,突出实践动手能力为主线的完整课程体系。

2.2 教师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保证培养目标的核心,应形成一支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加强高校教师的实践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校教师学历层次较高,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大多数教师缺乏企业项目经验和工程开发实践能力,应鼓励教师参加各类的行业技能培训,创造条件让教师参加工程项目,从而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3]。

2.3 选择培养学生

学习由于“3+1”人才培养模式中第4年学生将在企业中参与项目实训和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区别很大,所以,采用自愿报名,择优录用的原则,由企业、学校、学生三方签订协议,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2.4 建设运行制度

“3+1”人才培养模式是一项涉及面广,跨度时间长,管理复杂的过程,其运行过程必须规范化和制度化。

制定学分(课程)置换制度。正常的本科课程体系为4年,学生为了毕业必须修够相应的学分,参与该培养模式的学生第4年不能在校,则需要制定一套严格的学分(课程)置换制度。同时,在企业中也必须有严格的考核制度对学生的工作和学习进行评估,以此置换学生本该在学校获取的学分。

改革毕业设计。本科最后一学期要进行毕业设计,参加实训的学生可以依据企业实际项目来选定题目,企业的项目是最好的实践内容,可以从企业的实际工作中提炼出优秀的毕业论文。

3 实施效果

学校拥有教学资源、人力资源、专业的教师队伍与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企业拥有真实的实习训练环境,同时企业又渴求高质量符合自己需求的人才。所以学校与企业二者结合,按“3 + 1”模式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不仅适应市场的需要,而且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的共赢。

优化了教学体系结构。企业商业项目的技能需求代表着社会需求,企业的研发方向往往代表着行业发展方向,这些信息可为学校的专业设置、招生计划、教学计划、教材选择指明方向。

企业得到优秀的人才。由于前期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的设计充分考虑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再经过一年的项目实训,合作企业可从参与培养的学生中择优录用员工,这将节约企业的培养成本。

参考文献

[1]扬德广.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3,22(8):53-55.

[2]徐仁权.大学生择业误区分析[J].江苏高教,2003,19(6):85-87.

[3]陈晓竹,王德林,道克刚.校企合作应用型本科人才“3+1”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技术[J].监督教育学刊,2005(2):31-32.

[4]李卓玲.推进校企合作走订单式人才培养之路[J].计算机教育,2006(9):73-75.

3+1人才培养 篇8

我校长期重视材料学科的发展, 自2006级本科生开始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以来, 我院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管理做了一些实践探索。该模式在扩大学生的视野、促进产学研的结合、提高学生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质量、培养“双师型”的教师队伍[2]、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增强就业筹码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 我们也发现了许多制约其深入发展的问题, 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实践, 以使该模式不断完善。

1 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体系尚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的地方, 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般情况下, 教学计划是按四年制订的。要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 就要让学生在前三年学习一定的操作性强、实验性强的课程 (如化纤工艺实验、材料专业大型综合实验等) , 以便最后一年能够顺利的进入生产实践教学环节。但目前的教学计划中, 这些课程被安排在第七学期, 这与学生进厂定岗实习有冲突。另外, 一些理论性强的专业任选课程 (如化纤厂设计、复合材料结构设计等) 也被安排在第七学期, 也与进厂定岗实习有冲突。

1.2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缺乏细则, 具体工作缺乏管理

“3+1”人才培养模式下, 学生的定岗实习, 对学校来说, 不能简单地认为在校外为学生找个实习接收单位, 把学生推出学校就叫创新、就是改革, 就算完成任务, 对学生的后续管理非常重要。同样, 对提前进实验室和导师一起从事科学研究的同学, 其日常管理以及成绩考核也极为重要。

(1) 对定岗实习同学的心理和知识层面缺乏一对一的指导。学生上岗后, 面对一个全新的不同于学校的环境, 部分适应性差的学生往往会面临各种问题, 如吃住条件差、工作环境苦、管理制度严等。另外, 学生易受小道消息的误导, 要么对新环境盲目乐观, 要么产生抵触情绪拒绝出校锻炼, 这些均不利于实践教学的开展。

(2) 对外出实践学生的单位联系、吃住行、出勤率、实习报告以及实践学分的记载、评估等缺乏详细的规定, 督查和考核的力度不够。

(3) 对提前进实验室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成绩考核尚缺乏统一、完善的管理制度。目前, 对这部分学生的管理片面地仅仅依靠指导老师, 成绩仅由指导老师评定, 缺乏统一性。

鉴于此, 加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管理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

2 完善“3+1”人才培养模式

2.1 修订和完善课程体系

利用“十二五”期间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即将修订新的教学计划之机, 按课程模块化设置, 将那些操作性强、实验性强的实验课程和部分专业任选课前移, 为第七学期提前进实验室和定岗实习奠定基础和扫除障碍。在实习期间, 也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的岗位性质和实习进程, 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 为学生讲授相关的理论课, 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扩大课堂信息量。根据实习内容与设备的不同, 采用不同的讲授方法, 示范讲解、演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2.2 按毕业去向分流学生实践教学环节

在第四学年, 根据学生预期毕业去向的不同需求, 我们将学生分成两部分参加实践教学环节, 即一部分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 另一部分到企业中进行生产实习。要考研的学生可以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 在现有“本科生导师制”基础上, 结合导师承担的国家973、863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大学生课外学术论文和科技作品竞赛等科研实践活动, 进一步完善研究型人才实验培养制度, 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 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提高学生以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 培养输送优秀的高素质人才。对于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的学生, 学院与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合作建立若干实践教学基地, 安排学生进入生产第一线。

2.3 制定实践教学环节管理细则, 严格过程管理[3], 加强督查力度

一旦参加定岗实习, 学生就会从单一学生角色向学生和员工双重身份的转变, 会成为一名企业的“准员工”。为了尽快缩短在实习期间学生角色转化的不适应期, 结合具体工作岗位的情况, 进行有针对性的深入细致的岗前教育和培训学习, 提高学生对在企业一线实习这种教学模式的认识。在定岗实习的同学中实行班级化管理, 任命班主任和班长。班长在实习一线负责对实习同学的各方面监督与管理, 班主任由学校和企业老师担任, 学校班主任定期深入企业对学生进行管理和理论指导, 企业班主任负责日常生产的现场管理与指导。

2.4 建立一套完善、科学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对学生参加实验、实习的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效果提出严格要求, 加强学生综合实验能力的考评, 制定综合实验能力考评方案, 确定考评内容与方法, 提高考评成绩的学分比重。通过以笔试、口试、操作考试及实验论文等多种形式的考试方法来考评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 使学生除了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宽厚的理论基础外, 还应具备超强的实践能力和一定创新能力, 达到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对于实习考核可通过实习报告、现场操作、理论考试、设计和答辩等多种形式进行全面检查, 可以由学校实验室和校外实践基地联合考核, 不仅考核学生的素质、能力和水平, 而且考核学生的工作实绩。

对提前进实验室和导师一起从事科学研究的同学, 突出导师制的科研考核。将学生申报科技创新实验、申报科技竞赛项目、发表科研论文、申请各类专利等纳入研究型人才培养考核体系。为进一步提高研究型人才的专业视野, 将本科生科研调研、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做学术报告等纳入研究型人才实践学分考核行列。

2.5 优选合作企业, 加强工程实践基地建设

解决学生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首先是建设校内外实验和工程实训基地, 另外与外部企业和社会广泛合作又将为高等工科实践教学提供更加充分的条件。我院在现有杭州益邦氨纶有限公司、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古纤道新材料有限公司等校外实践基地的基础上, 增加校外实践基地的数量, 拓展实习的方向, 提高实践基地的水平, 使实践教学既能起到对理论课教学的服务作用, 又独立于理论教学, 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知识运用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以及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作用。

2.6 开展国际化教育

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 树立国际意识, 营造多元文化融合的国际化教育环境, 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我们将聘请国外工程教育界的知名教授、专家学者, 邀请境外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企业家, 担任专业课程的讲座教授。引进发达国家成熟的工程教育原版教材和教学软件, 汲取国际先进的工程教育理念、方法、手段和成果。充分利用国际合作教育资源, 积极与国际著名高校或企业开展交流。选拔学生出国留学, 安排学生到国外企业实习, 支持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努力在校园中构建更加浓厚的国际化氛围。

摘要:如何完善和改革现有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论文针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已经实施的“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存在的管理问题, 进一步探索以人为本, 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考核体系等的管理办法。

关键词: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

参考文献

[1]李尧, 余五新, 左治江.应用型高校“3+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 2010, 26 (9) :24-25.

[2]王晓煜, 吴迪, 宋萍等.“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计算机教育, 2010 (4) :15-19.

3+1人才培养 篇9

近年来, 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供需矛盾凸现。一方面是大学毕业生为找不到工作而发愁, 另一方面是企业为招不到高素质人才而着急, 形成了“就业难”和“人才荒”并存的现象。计算机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工程技术类专业, 为了消除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鸿

沟, 培养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创造意识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 我院对计算机专业进行人才培养模型的改革和研究, 探索出一个具体可行的计算机专业“3+1”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1“3+1”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的改革

“3+1”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在于“加强基础, 拓宽专业, 重视工程, 提高素质”, 4年制本科的前3年在学校进行系统的教育培养, 完成工程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训练, 第4年到企业结合生产工艺和科研开发实际, 通过产学研结合的工程实践培养模式, 由学校与企业共同指导学生的工程实践, 最终完成毕业设计[2]。

“3+1”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方面, 按照课程学分及内容不减的原则, 优化重组课程体系, 实现课程内容模块化。根据长三角地区特别是常州及周边城市计算机行业的特点, 制定面向行业方向、课程群模块化的人才培养体系。我院设立了嵌入式系统方向和软件工程方向。其中, 嵌入式系统方向主要的专业课有:嵌入式操作系统、Linux程序设计、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和嵌入式系统结构与设计等。软件工程方向主要的专业课有算法分析与设计、软件工程、软件测试技术和统一建模语言等。

随着计算机新技术的不断涌现, 产生了一些新开课程, 但是一些传统的主干基础课程又不能丢掉。为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同时, 又能引入新的学科发展方向和技术, 我院在专业建设上采取了课程群建设的方法, 将相关的几门课程组合起来构成一个群, 设置主要的知识点, 去除课程中重复的部分。例如, 将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课程归为一个课程群;又如, 将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汇编语言、单片机等课程归为一个课程群。对课程群进行整体设计和优化处理, 形成前后连续的课程, 一方面节省了教学资源和课时, 同时也提高了教师和学生对相关课程融会贯通的能力。

2“3+1”人才培养模式下实践环节的改革

实践环节是学生理解理论、创新创造的重要平台, 通过实践环节可以拓展学生知识领域, 训练操作技能, 培养创新精神[3]。我院计算机专业“3+1”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中突出实践环节的重要性, 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一个关键的环节来抓。每门专业课程都设置相应的实验学时, 实验学时根据不同的课程性质来决定, 如计算机动画设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课程的实践性比较强, 主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其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的比例安排在1:1;如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结合性较强, 根据其特点, 其理论课程和实践环节的比例安排在2:1。一门课或一个课程群学习结束后, 还设置课程设计或实习, 如C语言课程设计、软件实习和硬件实习等。

此外, 在实践教学方法上不断优化, 采用“开放、多练”的教学方法, 逐步建立开放型实践教学模式, 即实践教学应在时间和空间上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 注重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做到学与用相结合, 以适应毕业后就业岗位的需要。

3“3+1”人才培养模式下校企合作的改革

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应该是多方面的、多阶段的合作。一是安排企业技术, 管理人员给学生授课, 二是学生到企业实习, 三是高校教师与企业进行科研合作。

我院聘请企业相关的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作为课程的兼职教师和创业导师。一些专业课程由高校教师进行理论教学, 而经验丰富的企业工程师负责指导实践环节。此外, 我院还不定期地请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开设讲座, 给学生们讲授他们项目开发或管理的经历与经验, 和学生们交流最前沿的成果、最新的行业动态。

学生四年级进入企业, 进行实地科研开发并完成毕业设计是“3+1”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这一年学生主要在企业实习, 论文题目由企业依据企业实际项目选定, 让学生在技术人员及校内指导教师的共同帮助下完成, 最后, 由企业和学校共同组成的委员会负责学生的答辩。这样, 学生用一年的时间在企业以准员工的身份开展工作, 能够掌握大量专业工作的基本技能, 同时, 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学生长了见识、增了才干, 培养了创新创造精神, 而学生获得的工作经历和人际关系, 也为毕业后择业打下基础。

与此同时, 高校教师在与企业的合作过程中也可以进行科研合作。我院鼓励教师去跟踪当前最新技术, 与企业合作搞项目, 使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知识得到提高和更新。借助于校企合作平台, 校企间的科研合作也将呈现新局面。

4“3+1”人才培养模式下创新创业课程的改革

计算机产业的发展动力在于创新创造, 计算机行业也特别需要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我院在计算机专业教育中渗透和贯彻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想, 学生低年级时主要采取专题讲座的形式, 让学生了解创新创业基本常识, 启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学生高年级时主要采用模拟演练的方式, 使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院开设多门选修课, 专业教师从专业的角度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

目前, 学科竞赛已成为检验大学生创新实践的重要平台[4]。为了激发学生科研创新精神, 我院每学年都定期组织一系列科技活动, 每年上半年举办软件技术大赛包括程序设计、flash动画制作、三维动画制作、平面设计4个主题, 每年下半年举办电子信息技能大赛包括计算机组装、电子设计、PLC控制系统设计3个主题。在此基础上, 学院还积极完善科技活动的场所和设备, 为科技活动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5“3+1”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效果

面向社会, 服务社会, 满足社会的需要, 是计算机专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独立学院根据自身特点, 开展的“3+1”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请企业参与人才培养, 把学位教育与职业训练相结合, 旨在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不仅适应市场的需要, 而且可以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的共赢。随着“3+1”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的不断深人以及各种制度的日益完善, 其推广应用价值将会进一步显现。

参考文献

[1]罗旋.独立学院应用型计算机人才培养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9 (5) :3448-3449.

[2]程艳林.应用型人才培养的“3+1”模式初探[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8 (5) :126-127.

[3]崔亚楠.独立学院以项目为指导的计算机教学改革与研究[J].现代计算机, 2011 (5) :101-104.

3+1人才培养 篇10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基于信息革命的兴起, 欧美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首先形成了一类本科层次以上的高等教育类型———应用性高等教育。受西方新的高等教育思潮影响, 基于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脱节的实际情况, 为培养生产建设急需人才, 我国许多高校启动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如北京联合大学的应用性本科教育课程改革、广东商学院的实验实践教学改革、南京工程学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等。

目前关于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国内并没有公认的、统一的定义。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的陈艺副教授认为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在高中文化 (或同等学历) 基础上进行的本科教育, 培养的是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其特点是应知+应会、专业+专长、特色+特长。南京工程学院的陈小虎教授认为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以培养某一专门技术领域的专门技术人才为主, 是以应用为目的的专业性通才教育。

以上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 针对的是工程技术人才, 即工程师的培养, 对经管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则少见研究及实践。

二、工商管理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

(一) 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

1998年由教育部颁布的新的本科专业目录中, 工商管理被作为一级学科对待。在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 设置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旅游管理等六个专业。按照一级学科设置的本科专业, 在培养上必然会遇到“工商管理无专业课, 工商管理学生毕业无岗位”的尴尬局面。

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是企业各级管理人员。从毕业生初次就业情况来看, 绝大部分学生的工作从基层开始, 用人单位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而教育部高教司于2004年对中国普通高等院校经济学、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社会需求和培养现状调研的结果显示:从人才培养的过程来看, 高校与实际部门缺乏联系和交流, 教学设施落后, 对市场前沿问题关注较少和教学管理弱化, 缺乏专业实习, 忽视个性培养, 人才“趋同化”现象日趋严重。

笔者认为, 工商管理专业可以借鉴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 实现应用型管理技术人才的培养, 改变目前工商管理专业“重理论、轻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现实脱节的状况。

(二) “3+1”人才培养模式

CDIO和“3+1”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两种主要模式。目前我国CDIO模式第一批试点的有18所学校。所谓“3+1”人才培养模式, 就是指学生在校内按照教学计划完成三年以专业理论为主、专业实践为辅的课程学习后, 第四学年在“校外教学实践基地”集中进行以专业素养与实践技能为主、专业理论为辅的实践知识学习的一种新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它不仅是学制上的“3+1”, 而且与传统的“3.5+0.5”学制相比, 教学内容上也会做相应的设计与调整。

三、工商管理专业“3+1”课程体系的构建

“3+1”人才培养模式中, “3”课程是“1”实践的基础, 如果没有好的“3”课程设置, 学生没有掌握好基本的知识、基本的思路、基本的原理、基本的技术以及基本的操作实践, “1”阶段实践便难以开展, 学生在实习乃至工作当中便会感到诸多问题, “所学的”和“所用的”脱节, 不能有效匹配。如果没有好的“1”阶段的设计, “3+1”人才模式就失去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意义。因此, 围绕“3+1”人才培养模式建设这一目标, 相应的课程体系构建及教学方法的探索成为有效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

课题组围绕“3+1”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构建, 对实习基地、珠三角地区的企业、广东地区的部分高校以及学生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和访谈。在调研和访谈的基础上, 结合现行的课程体系, 提出了“3+1”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

(一) 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按照“市场导向、能力本位、面向一线、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 坚持“打好基础、拓宽口径、注重实践、突出能力、提升素质”的人才培养理念, 为培养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与创新产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应用型工商管理本科人才, 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归纳为:“平台+方向+拓展+综合实习”。

(二) “3”阶段课程体系构建

三年的校内教育教学, 主要完成“平台+方向+拓展”的教学内容。其中“平台”包括通识平台和学科平台, 通识平台课强调学生道德素质和基础文化素质, 培养语言运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信息资料采集处理等工具性技能。学科平台课强调学科基础知识, 培养学科基本技能。“方向”指的是专业方向, 为避免工商管理专业一级学科下设工商管理专业的困局, 设置学生与社会对接的专业方向课程。为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 另设专业拓展课程, 增加工科类课程模块和职业教育模块, 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就业适应面。课程体系具体见下图所示。

校内教育教学模块要在3年时间内完成传统3.5年时间的教学内容, 并不是简单的合并压缩, 而是在国家教育部本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要求设置的课程基础上, 结合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计, 尽量避免课程间的交叉、重复, 根据实践工作的需要, 整合课程内容, 形成与实践工作相符合的课程逻辑与体系。

(三) “1”阶段课程体系构建

“1”阶段是校外教育教学阶段, 体现为“综合实习”模块。“综合实习”是在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 到企业实习, 有针对性地设计与前三年相衔接的第四年的综合实习项目与内容, 将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融会贯通, 达到综合运用的目的。切实增强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适应能力、就业能力, 以适应企业对工商管理人才的要求。

“1”阶段课程体系可从企业认识、岗位工作技能、专业综合管理能力、毕业论文 (设计) 和毕业实习、创新创业实践五个方面进行设计。具体见图2所示。

“企业认识”包括企业、行业、岗位环境及规章制度的基本认识和了解, 主要通过企业导师完成教学任务, 可与企业的岗前培训结合起来。

“岗位工作技能”指实习岗位的业务操作技能。管理者的层次不同, 对专业技能的要求也不同。“岗位工作技能”阶段的实习, 重点培养学生专业技术岗位的业务操作技能, 将一些校内教学难以完成的知识点、技能点在工作中融合, 由学校专业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专业综合管理能力”实习阶段, 是在前两个阶段实习的基础上, 拓宽工作面, 培养学生决策与组织能力,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 将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升华为毕业论文 (设计) 的题目, 力求做到真题真做, 主要由专业导师完成教学任务。

“创新创业实践”实习阶段, 旨在培养创新、创业型精品本科人才。经过前三阶段的实习及教育教学, 学生了解了行业、企业环境, 基本体验了基层和中层管理者的工作内容, 及相关的技能要求。面向部分具有较完善的知识、能力结构和较高综合素质, 以及有创业愿望的学生, 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由专业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1”阶段的校外教学, 穿插在学生实习之中, 与校内教学有很大的不同。校外教学课程体系的具体教学内容, 鲜见现成的教材。因此, 可从学校、学生和企业三方面入手构建校外教学课题, 具体见图3。

四、“3+1”课程体系运行应注意的问题

“3+1”课程体系与传统的课程体系相比, 具有“厚基础、精内容、重实践、倡应用”的特点。要体现出以上特点, 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课程体系运行时, 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 优化课程设置

为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 配合“3”阶段课程体系设计的原则, 应尽量压缩原理性理论课程, 突出基础性课程, 做到“厚基础、精内容”。支撑实践体系的基础课程要够, 同时要精心选择课程内容, 按照内在逻辑设置课程序列及内容。课程体系以提高职业岗位应用能力为导向, 需要注重课程的实用性, 增加课程实践或实验学时, 在课程设置上既要有不同专业或专业方向所需的共同知识和技能, 又要有某一专业或某一专业方向特定的知识和技能。

(二) 整合教学内容

按照“理论为实践服务”的原则, 整合课程教学内容, 尽量避免课程之间的交叉重复。教学内容采用模块化的组织方法, 以技能要求为依据构建知识模块。

(三) 完善校外教学的组织和管理

校外教学与实习紧密结合在一起, 涉及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作为企业, 在接受实习生时, 是从企业生产经营的角度出发考虑, 教学活动必然要冲击到正常的工作秩序, 比较难得到企业的支持与配合。要完成校外教学任务, 必须建立起一支“3+1”的教学管理队伍, 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同时要监控专业导师的教学任务落实过程, 确保教师尽到职责。要探索校外学生管理的方法和途径, 确保学生实践环节中学和做结合, 落到实处。科学评估实践教学质量, 建立起相关的考评制度。

(四) 加强校企合作

“3+1”课程体系的正常运行, 有赖于企业的支持和合作。因此, 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 加强校外教学基地建设, 完善校外教学基地的管理制度, 是“3+1”课程体系运行的保障。“3+1“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课程体系的设计与运行。要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应首先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地。

参考文献

[1]陈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职业技术教育, 2009, (14) .

[2]张正堂.工商管理专业的发展定位与课程群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4, (3) .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经济学, 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社会需求和培养现状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3+1人才培养 篇11

【关键词】校企合作 3+1培养模式 实践能力

【基金项目】许昌学院重点教研项目(2014-1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9-0253-02

一、探索“3+1”培养新模式的必要性

1.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随着我国制造业迅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制造大国,但远不是制造强国。要真正成为“世界制造中心”,必须有先进的制造技术和一大批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创新应用技术型人才作为支撑。传统的工程教育偏重于学科知识的传授,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应用创造方面的教育和训练方面存在许多不足。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才强国等一系列国家发展战略,特别是《中国制造2025》纲领的提出,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能够适应中国智能制造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机电类专业由于涉及的知识面广、内容多,要求机电类人才的工程实际能力要强,而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对学生进行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意识的培养及训练,导致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后知识面窄、动手能力较差、综合素质低下等,往往不能迅速适应工作环境。探索新的机电类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

2.学院发展定位的要求

许昌学院作为一所新升本科院校,通过几年来的转型发展、积极探索与实践,学校确立了“立足地方、面向社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思想;确立了“地方性、应用型、服务性”的科学办学定位;明确了“以理工为主、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目标。2013年被省政府确立为河南省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首批试点学校,其提出的“许昌模式”,要求学校在应用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办学等方面急需加大改革力度。为更好地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培养一批能够熟练掌握与应用先进制造技术和设备的高技能人才,更好地服务河南地方经济建设。积极探索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学校专业办学实力和教育质量为目标,开展校企合作机电类创新应用型人才“3+1”培养模式的研究,成为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尝试。

3.地方经济结构转型发展的需求

许昌作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城市,近年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发展,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集群经济,积极推动十大产业链:电力装备优势产业链,新一代信息技术、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三大新兴产业链,以及生物医药、汽车及零部件、电梯、食品及冷链、超硬材料及制品、再生金属及制品六大优势产业链。装备制造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突破千亿,对技术的需求更加急迫,特别需要大批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意识的机电类人才。许昌学院作为一所致力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本地高等院校,有责任、有义务为企业培养急需的应用技术型人才,积极探索新的人才模式,提高机电类人才的工程实际能力,培养一批能够熟练掌握与应用先进制造技术和设备的高技能人才。

二、“3+1”人才培养模式体系的构建

1.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

“3+1”应用型人才培养要顺利实施,首先必须确定好培养目标,并按照培养目标科学合理的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针对目前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人才培养方案与行业需求脱节、滞后、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本项目在研究中通过深入许继集团、深圳固高科技、上海福斐科技、许昌远东传动轴、河南杜氏动力和森源集团等企业调研考察,了解出机电类行业对需求人才的技术能力要求,并结合许昌学院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了面向机电类行业、以地方企业、许昌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工程应用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新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求学生掌握机械设计、先进制造和电子控制基础理论和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工程研究、管理和服务的高级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

2.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

“3+1”人才培养最突出的特点是具有更强的实践应用能力,专业理论课程体系的构建与传统的三段式课程结构体系(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设置显然不同。“3+1”人才培养应用型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是以工程专业能力为核心,通过对工程专业能力的界定,从而转化为每个学期的专业理论课和综合实训课程的交叉开课。加大实践教学的的学分比重,由原来的20%增大到30%,并将综合设计型实验比例提高到60%以上。采用“知识+能力+素养”目标矩阵的课程体系模式,将学生课程体系划分为:基础知识、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三大模块,每个模块划分多个子模块,如下图1所示。模块可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由选修的专业层面的课程,体现了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和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目标矩阵课程体系可分别按照对学生的共性和个性要求进行设计和构建的一种模块化课程体系,它适用于有多个目标、多项功能要求的复杂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一种能够较好地协调和满足机电类专业“3+1”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结构。

图1. 3+1人才培养目标矩阵

同时针对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不连贯、知识碎片化、学生创新意识弱的问题,项目在研究中强化科学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通过工程应用确定 “机”与 “电”两根支柱,机械设计和机械制造为“机”,信息技术和控制技术为“电”,两者构成了现代机电工程师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框架的基本支柱。实践教学针对不同层学生设计不同类型实验及课程设计题目,使学生在不同层面上得到训练。开设开放性实验、创新性实验、机电设计大赛及科研项目等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师资建设队伍

机电类课程涉及除机械设计、制造加工、电气控制以外众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内容十分庞杂,具有多学科交叉、科研前沿性和动态发展的特点,为保证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先进性;需将课外教学内容纳入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实现课内教学和课外教学的有机统一,这对授课教师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许昌学院作为一所新升本科的院校,机电类课程一般都由年轻老师担任, 教学经验不足,师资力量配比较低。为此,多方面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1)学校积极补充师资队伍,对现有师资进行综合能力培训,要求教师不断通过自学和自我完善,通晓先进制造、运动控制、智能控制和机器人等领域的关键技术;(2)加强校内教师之间及兄弟院校教师之间的课件、教案、教学经验交流;(3)积极派遣教师到许继集团、深圳固高科技等企业进行双师技能培训,鼓励教师加入到许昌远东传动轴等企业的研发中心,以企业技术难题为研究对象,在参与课题中提高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4)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积极联合深圳固高科技和河南杜氏动力集团组建“动力电机自动化制造装备产学研合作基地”,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科研教学水平;(5)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与行业企业和周边大学研究所、实验室的交流与合作,并通过许昌学院的“双百工程”,定期聘请名专家学者等来校为师生举办学科前沿领域专题讲座,进一步完善优化机电类课程师资队伍。

4.实验实习基地的建设

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 “实践技术培养环境”,必须由实验实习基地来保证,这就要求学校和企业积极联合,共同创建新的人才培养途径,积极研究校企合作实习基地的运行模式和保障制度,建立以“项目驱动”和技术培训相结合的培养机制,使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施具有一定目的性和影响力的行为来保障自己所需“人才”的质量。针对目前学校“工程实训环境”不完备、“项目案例来源”缺乏等问题,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机制创新,打造实践育人平台,采用项目驱动的教学实践模式,解决学生工程实践训练缺乏和实际解决工程问题能力不足的问题,加大提高专业教师工程实践经验,打破高校封闭、孤立的人才培养方式,有效促使学校由“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的转变。为此,采用如下措施加强和完善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实验实习基地的建设:(1)加大我校机电类实验室建设,完善实验实训平台,近两年陆续投入1000多万元,配套补全先进制造、特种制造、运动控制、3D打印、三维扫描、机器人等研发平台,完善工业过程控制及物流管理体系的建设,为学生提供3D扫描逆向建模、三坐标测量、3D打印、激光电火花加工、3D内外雕刻、数控加工、机器人和运动控制等13个实训内容。建立起分阶段、多层次、模块化、综合性、开放式的工程训练教学模式,完成传统实习方式向全面工程训练的转换,实现“工程训练四年不断线。(2)结合组建的校级“先进装备制造技术研发中心”,开展工业现场自动化控制、机器人关节驱动控制技术、三维打印数字化制造技术、信号检测与处理、先进机电装备等领域的研究,为学生提供参与项目研发实践和实训的机会。(3)积极推进校外人才培养实践基地的建设,加强与许昌学院周边企业和相关研究机构的合作,组建产学研合作基地,以此为载体为学生提供课程实践教学的真实环境和实际案例,大四学生直接到合作企业实现一对一指导和顶岗实习,学校在时间分配、项目实践、流程环节等方面给予全力保证,学生通过在教学实践基地的学习,实现了企业与学校之间的无缝对接。(4)加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的投入,组建学生创新工作室,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机械设计创新大赛和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等,强化以项目驱动实践教学为手段,通过各种新式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

5.考核与管理体系的改革与建设

“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实践教学安排与以往不同,这给学校管理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因此,为了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进行,我们制定完善了一系列的实践教学实施评价标准、管理与激励机制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机电专业学生参与教学新模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 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完善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考核与管理:(1)做好“3+1”教改项目的宣传推介工作,让学生充分了解“3+1”学制教改的目的和实施计划,明白加强工程实训与今后工作就业和发展的关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2)做好学生的学业指导工作,为每位学生配备双导师,企业指导老师和专业指导老师,根据参与学生的个体差异,因人而异地指导学生制定科学的学习目标,合理选课、采用自学、网络教学等多种方式提早修完专业课程,为大四一年企业实习实训提供时间保证。(3)做好学生企业实习阶段的专业辅导及毕业设计指导,根据企业的生产科研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学科背景、最新动向及专业技术的介绍,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兴趣的毕业设计课题,学生所学、所做、所用更贴近工业实际,明显感觉对未来职场充满信心。(4)与实习实训企业联合成立专门管理部门,全阶段、全面跟踪每位实习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积极与企业负责人沟通,确保每位学生的实习安全和生活保障,全面考评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通过上述考核与管理体系措施,大大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社会竞争能力和工程职业素质,建立了一套适合应用型专业推行、有良好导向作用的考核体系,保证了许昌学院“3+1”人才培养模式体系的顺利推进。

三、“3+1”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效果

为了响应学校转型发展,探索实践机电类专业“3+1”应用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院派遣多位教师深入到固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进行双师型师资技术交流培训。参加培训的教师在人机界面开发、运动过程控制、伺服驱动技术、数控系统开发、机器人应用与开发和工业自动化生产线等方面受益匪浅,教师们对于实践教学的理念更加清晰,进一步推动了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和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在学生培养方面,许昌学院电气(机电)工程学院与深圳市得斯特电子机械有限公司开展本科生“3+1”培养模式探索。采用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模式,通过把企业纳入人才培养的要素体系,形成高校、企业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格局,将传统以学科体系为特征的理论教学转为理论教学与企业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2014年-2015年学年,选派2011级机械专业的10名本科学生,到该公司进行为期1年的职业培训、实习和毕业设计。公司为学生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前三个月进行专业基础培训,后期参与到项目组进行实战训练。公司选派资深技术工程师,以工业数控装备开发和工业过程自动化控制为应用背景,对学生进行模块化专题培训,分配学生进入实际工程项目组,采用项目驱动的模式,对学生进行了OtoStudio软件平台开发、三坐标直角机床的操作系统、机器人理论与工业运用等方面的培训与应用。学生毕业设计课题全都是工程实际项目,通过一年对实际装备控制系统开发过程的全面实训,学生达到了独立完成装备控制系统开发过程,培养出具备可以独立进行装备控制系统前期调研、规划、开发、现场调试的专业工程师,多人留在实习单位工作。通过两年的“3+1”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效果显著,学生就业单位即实习企业,企业实现订单式培养,学校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使学生在就业方面实现了无缝对接就业。

四、结束语

本文以国家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需求和“中国制造2025”建设对工程科技人才的现实需要为出发点,以校企合作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围绕“3+1”工程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与工程应用型专业建设相适应的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和手段,围绕培养学生解决工程问题思维能力,打破传统实习基地建设以及管理与评价体系的建设,从而适应当前社会企业对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为机电类工程应用型专业建设提供一条有效的可行途经,构建出适合许昌学院发展的校企产学研用结合的多维立体化工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周晓辉,何汉武. 地方工科院校“3+1”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体系、实施机制改革与实践. 高教探索[J].2011.3:106-109.

[2]林健. 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0(17):30-32.

[3]刘元林,张增凤,李洪涛.基于“卓越计划”的机械类“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黑龙江教育[J].2013.1(1037):41-42.

[4]钟丽萍,施俊侠,张文峰.卓越工程师培养背景下机械类专业“3+1”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究.科技管理研究[J].2011(16):158-165.

作者简介:

3+1人才培养 篇12

对于法学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引起了国家层面的关注, 也引起了各大高校的重视。结合目前财经高校来看, 根据2014年, 中国财经高校排名, 重庆工商大学排名第11, 前十分别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其中,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 成立“文澜学院”作为本科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的特区和组织载体, 借助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构建“文澜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卓越法律人才。上海财经大学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措施, 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复合型、应用型法律职业人才培养基地。中央财经大学启动“法律之星人才培养工程”, 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考核机制和教材建设等各方面, 全面改革教育培养机制, 探索财经法律人才培养规律。西南财经大学“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成功入选四川省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1+4”的国际化法律人才的培养模式。江西财经大学法学设立法务会计专业, 培养“信、敏、廉、毅”素质的创业服务型人才。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创立执业技能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该实验区为教育部2009年国家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 也是浙江省第一个法律类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

这些财经院校的种种举措, 为重庆工商大学法学专业提供了借鉴与经验。而法学专业的发展与壮大, 也进一步推动了财经院校的多维度发展。为财经院校向多科性、高层次、综合性、高水平大学的迈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1”法学创新人才培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3+1”法学创新人才是指法学创新人才应具有“能说、能写、能干”的能力和心灵美的职业道德要求。法学人才能力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专业职业能力方面, 体现在能说能写能干, 这是法学人才是否胜任法学岗位的需要, 是就业竞争力的核心, 二是基础素质方面, 主要包括公共基础素质以及人文基础素质。公共基础素质如基本的政治素质、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道德, 人文基础素质即法律人所应具备的专业素养, 如信仰法律、追求正义、崇尚秩序等, 法学基本素质即心灵美方面是根本, 是就业竞争力的基础。

能说体现在与人沟通能力、外语水平、表达能力、普通话水平等方面, 对于法学人才来说, 良好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是做好服务工作的前提条件。有效的沟通关系到与客户恰谈、协商、提供咨询是否顺利展开。由于法学的服务对象多国化, 法学事务涉及的范围国际化, 所以在对客户提供法律服务的过程中, 外语水平等相关能力也非常重要。

能写体现在写作能力上。法律文书由于涉及的多方主体, 而多方主体之间必然产生互动的联系, 这一特性要求法学专业学生必须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 体现自身的专业性。做好“事前介入, 事中参与, 事后复核”工作, 对措施进行法律建议, 必须具备谨慎的思维、全局意识, 对风险的敏感度, 以及熟练掌握行业规则, 这些都构成了能写的必然要求。

能干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它包含了在法律专业上的法律职业思维能力、与人沟通交流时的法律语言表达能力、在处理法律事务中的对法律知识运用的能力以及对法律文书撰写的写作能力、对于法律事实的探知能力等。能干也体现在法律实践工作中的独立思考、对于法律问题的分析判断与决策能力、与当事人、客户接触中获取与利用信息的能力等。与此同时在处理企业外部内部交往过程中所展示的组织协调能力、交往合作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责任感等。

法学是一门专业性强的服务行业, 这一服务于人的特性就要求法学专业学生应该具有相关对于法律服务的营销策划能力, 以及处理法律问题时所涉及的管理技巧和艺术。与此同时, 法学活动又具有多元性, 这一特性要求法学专业学生应该具有较强的机敏性, 在工作中能够及时发现出现的问题;在处理突发事件发生时, 能够确保自己沉着冷静并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由于法学是综合性学科, 法学专业所对口的工作要求法学专业学生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 这种能力不论是对于企业还是对于个人都尤为重要。

法学专业所涉及的工作多半从属于文科类工作范畴, 其所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均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 良好的基础素质决定着法学人才日后发展的后劲。法学专业基础素质即心灵美体现在公共基础素质和法律人基本人文素质两个方面。其中公共基础素质包括政治素质、道德品质、职业道德、身体和心理素质等。法律人基本人文素质包括信仰法律、追求正义、崇尚秩序等。

二、法律诊所对于法学专业创新教育的价值意义

法律诊所教育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法学院兴起的一种新的法学教育方法。它把医学院学生临床实习中的诊所式教育模式引入法学教育, 让学生在一个真实或虚拟的“法律诊所”中, 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代理真实案件, 亲自参与诉讼活动的方式来认识和学习法律, 同时为委托人提供法律咨询, “诊断”他们的法律问题, 开出“处方”, 为他们提供法律服务。[1]我国是在2000年9月引入这种教育模式, 随后北大清华等多所著名高校的法学院系开设了诊所法律教育课程。法律诊所这一平台对于法学创新教育的意义与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有利于学生职业技能技巧的提升。法律诊所教育所注重的是让学生在法律实践中学会对法律问题的分析和运用, 绝非简单的对条文的背诵。通过法律诊所实践平台, 让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案件, 让学生学会像真正律师那样去分析解决法律问题, 从而提升学生职业技能技巧。在现行法学教育中, 缺乏对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通过法律诊所这一平台, 促使学生完成一件案件必须要通力合作, 在此过程中, 着重锻炼学生合作和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使其在实践中体会到了团队作战的无穷魅力。在法律服务中, 必须要进行团队合作, 它是代理案件成功的保障, 也是学生在真正步入社会走向法律实际工作岗位后所必需的一种能力。

第二, 有利于我国的法学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过去, 传统法学人才培养的定位目标是毕业生进入司法系统, 但是随着法学专业的扩招, 毕业生人数的增多, 毕业生进入非司法系统的人数也与日俱增。市场更多需要的是融合型人才, 如经济和法律的融合, 技术和法律的融合, 管理和法律的融合, 外语和法律的融合等。法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满足市场对于法律人才的需求, 而传统法学中的同质化人才培养已经不足以满足市场对于融合型法学人才的需求。如何使得法学专业的就业更加乐观, 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 创新法学人才培养就显得特别急迫。通过法律诊所这一平台, 运用实践教育方法, 使培养出的学生能够娴熟的掌握诉讼技巧、灵活地解决实际中的法律问题, 从而提高我国法学教育对于创新法学人才的培养教育质量。

第三, 有利于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为职业发展创造可持续发展空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 开启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新时代, 要求在法治专门队伍方面、法律服务队伍方面、创新法治人才这三个方面进行建设。我国现在正处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发展过程中, 这对我国法治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 要培养出能够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的高层次应用型法律人才。创办法律诊所, 可以使法学专业学生在法律诊所运行中培养具有专业特色的创新能力, 提高合作意识和诚信意识。

三、法律诊所如何实现“3+1”法学创新人才的培养

2011年11月, 中央组织部、中央政法委、民政部等18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意见》强调, 在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和专业人才使用方面, 要积极发展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 通过政府购买等方式引导和鼓励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和民办非企业吸纳社会工作专业人才。[2]2013年9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要求“十二五”时期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工作在各地逐步推开, 到2020年, 在全国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制度。[3]2014年, 财政部、民政部出台《关于支持和规范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通知》, 《通知》指出, 按照突出公共性和公益性原则, 逐步扩大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范围和规模。在社会治理领域, 重点购买社区服务、社会工作、法律援助、特殊群体服务、矛盾调解等服务项目。[4]

所谓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 是指“政府将原来直接提供的公共服务事项, 通过直接拨款或公开招标方式, 交给有资质的社会服务机构来完成, 最后根据择定者或者中标者所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 来支付服务费用”。[5]对于政府购买的社会服务, 它涉及到需要运用法学专业知识的领域有社会救助、社区建设、精神卫生、教育辅导、就业援助、犯罪预防、禁毒戒毒、矫治帮教、纠纷调解、应急处置等领域, 并且也涉及到辅助性和技术性事务如课题研究、政策 (立法) 调研、、监督评估、材料整理、会务服务等。政府购买社会法律服务可以促进政府职能的有效转变, 推动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的建设, 与此同时, 也可以促进社会组织的良好发展。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是社会管理的一大创新。

这一契机对于法学专业学生创新教育的实践、发展、壮大都是充满着历史机遇的。据统计, 当今全国开设法学类专业的高等院校有600多所, 现有106个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 35个法学博士研究生培养单位, 19个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80个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6]据统计, 全国每年法学专业的毕业生人数达数十万之多, 但毕业生毕业后直接进入司法系统的比例相当低。法学院的法学专业面临着能否生存得好以及是否具有竞争力的问题。由于我国高校法学专业的师资水平、生源质量以及办学条件等差异很大, 每个高校的法学专业应当结合高校自身的条件和优势, 侧重培养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法学人才。高校法学院应探索一条适合市场经济发展、法治国家建设的路径。“3+1”法学创新人才, 具有能说能写能干的能力要求和心灵美的素质。这种创新法学人才培养模式不同于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 创新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将对法学教育理论提出创新, 也将对法律实践注入新活力。结合世界各国的趋势来看, 这种创新法律人才培养模式也是法学教育的必然选择。

运用法律诊所这一平台, 借助政府购买社会服务这一历史契机, 大力培养“3+1”法学创新人才。在实践中, 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开始先行。比如在广东省财政厅公布的《2013年省级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目录》中, 我们可以看到广东省司法厅向民间社会组织购买了如法律援助类、人民调解类、社区矫正类、安置帮教类、行业资格认定和准入审核类、政策 (立法) 调研等法律服务。而针对以上几类法律服务, 我国高校法学院的法律诊所是完全具备承接这些服务的条件。比如在2010年首都师范大学注册成立了少年司法社会工作研究与服务中心, 该中心是我国首家专门服务于少年司法需求的社工专业机构。该中心成立之后, 通过与检察院、法院等司法部门开展合作, 对于青少年涉嫌刑事犯罪提供帮教、疏导等法律服务。这项服务对于挽救涉嫌犯罪青少年自身有积极的作用, 与此同时,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 家庭的希望, 帮助青少年, 也可以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 降低社会犯罪率。该中心也为司法部门提交的350份社会调査报告, 成为了司法部门适用法律的重要参考依据。

从以上各地的实践情况, 我们不难看出, 要想培养具有创新的法学人才, 需要大力借助于法律诊所这一平台。通过法律诊所注册为民间非营利性公益组织的这一过程, 培养法学专业学生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通过法律诊所的运行与维护, 可以使法学专业学生具备创业能力、生存能力、合作意识、诚信意识和承担风险的勇气。通过利用法律诊所承接政府购买的法律服务项目, 可以使法学专业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相关的市场知识、管理知识;通过加入法律诊所这一组织, 可以使法学专业学生在法学课外实践中培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领导能力和管理能力。最终, 通过法律诊所这一平台对法学专业学生进行创新教育, 培养出“3+1”法学创新人才, 提高法学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郑晓静.法律诊所的定位和发展[J].法治论坛, 2011 (4) .

[2]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Z].北京:中央组织部、中央政法委、民政部等18个部门和组织, 2011.

[3]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Z].北京:国务院办公厅, 2013.

[4]关于支持和规范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通知[Z].北京:财政部、民政部, 2014.

[5]王浦劬, [美]莱斯特.M.萨拉蒙等.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研究:中国与全球经验分析[J].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上一篇:明代园林艺术论文下一篇:大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