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再培养

2024-11-26

人才再培养(精选12篇)

人才再培养 篇1

2014年5月, 针对市场设计行业 (本文中的设计指广告设计和室内设计) 进行了一轮新的市场调查, 其主旨是:确认市场对设计专业的需求;确认市场对设计专业学生能力的需求;确认学生在校学习的有用性;确认市场设计工作能力的需求;确认我院设计专业教学的大方向;检验和检测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可行性, 用以指导人才培训方案的修改。

经过近一个月的问卷调查、数据整理、分析, 最后得到一份真实可信的调查报告 (以下简称报告) 。从报告中可以清晰的看出核心问题:1.学生的个人能力、专业技能、沟通能力和积极的做事态度成为市场设计行业对人才考核的关键;2.学生的软件综合运用能力、实践能力成为就业的关键。

如何更好的把握市场的脉搏, 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使其更适合市场的需求, 是数据调查形成报告后更多考虑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方案目标的调整

以广告人才培养方案为例, 主要对行业职业岗位的工作职能进行研究, 以此确定了“以满足岗位职能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 并针对这上目标进行了一系列的课程分解, 而恰好忽视了整个行业对设计人才整体需求, 使得人才培养方案教学任务和课程分解时显得繁琐, 且因为只针对某一特定岗位而显得范围狭小, 学生某一课程掌握不好就有可能影响就业。通过本次调查应该看到,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应该首先立足于行业需求, 而后才立足于职业岗位需求, 着重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包括上文中所提到的个人能力、个人素质、软件综合能力。

二、课程改革

1. 课程设置改革

通过本次调查, 发现问卷中提得较多的问题是“软件不够熟练”或是“软件数量不够”。在本报告中可以看到, 被调查者在对学校设计专业的众多建议中, “加强软件教学”占了很大的比重。加强软件教学是三方面的工作:一是指软件的数量, 可以适当减少其他专业课来加强软件课程, 如广告增加了商业插画的painter;二是指加强学生对软件的熟练程度和综合操控能力。这点很重要, 可以适当加大软件课程的时间;三是指加强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 能够让学生在后面的实训中熟练运用。

2. 教学效果评测

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中, 对课程教学效果的衡量, 主要是通过案例设计来进行, 且一直坚持进行着, 这是值得肯定的。从深层次考虑这也存在两个问题, 一是在案例实训的过程中, 对教学效果的衡量没有一套可行的标准。从实训项目的选择到实训项目的开展过程再到实训项目的效果检验应有一定的标准。二是并不是有方案设计、方案实训就有助于提高本科目的教学效果。在课程的深入改革中, 应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最终目标, 选择有针对性的项目进行实训, 并且在实训过程中进行数据记录。

三、实习实训的制约条件

通过本报告可以看出, 被访者认为在校的综合实训很有必要, 而且学校也十分重视实训, 专门抽出两周时间来进行实训。就设计专业的实习实训来看, 还存大很多制约因素:

1. 软件条件的制约

实训需要以实际工作项目操作为载体, 从项目的提出到辅导, 需要指导教师本身就对市场非常熟悉;对项目的操作过程非常熟悉;对项目的设计非常熟悉。一方面要会做, 另一方面要会讲, 项目的选择不是闭门造车拼凑而来。这要求参加辅导的教师必须是双师型, 这对设计专业的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良好的实训评估体制, 对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给予一定的物质精神奖励, 鼓励学生进行互相学习、互相竞争。

2. 硬件条件的制约

设计专业实训的开展需要相关的配套设备。如工作室, 高性能计算机、输入设备 (绘图板、扫描仪) 、输出设备 (打印机) 、展台、展览室等。在工作室, 提供头脑风暴的场景;提供学习优秀作品的机会, 如通过设计类杂志;提供学习市场先进工艺和制作水平的机会, 如通过展示材料;提供制作作品的场所, 如工作台。在展览室, 对优秀的作品进行展览、收集, 制作成为宣传资料进行保存。

四、课程改革具体办法

课程改革的重点是通过课程教学理念的转变带动教学行为的转变, 使课程教学效果更加符合市场的需求。这就需要在课程安排和进行时做多方面的思考。

1. 走出去, 接地气

课程改革加大实训项目的比重, 但在进行实训项目确定时, 需要制定者做到:实训项目的选择需要紧密联系市场, 紧密联系职业岗位, 需要熟悉整个工作流程, 包括前期、中期和后期。老师必须需要丰富的实际项目经验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

2. 对课程设置精化

设计能力的提升是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专业课程、综合素质、软件表现等。对课程设置可以采取:一方面抓住主要核心课程, 辅以与职业岗位密切相关的课程。在不影响学生就业去向和就业发展的前提下对课程再进行缩减。另一方面, 对课程进行合并, 如将标志设计和VI设计合并, 减少学科数量又不影响学生目标能力的实现。

3. 理论和实训进行阶段分区

依据本次调查数据和现行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 设计专业的实做实训项目是跟随着课程一起进行的。就目前的执行情况来看, 有的课程也确实需要边学理论边进行实训, 且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各类软件课程等。但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后, 学生既要面对理论知识的学习, 也要面对实做实训的, 学生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对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可以考虑如下进行:学期前9周着重强调理论教学, 而这一时期的作业主要以培养、提升学生除专业技能以外的其他综合素质为主, 如通过查阅资料、阅读资料提升学生的方案能力。

通过本次调查数据显示, 被访者也是相当认同严格要求、严谨治学。当然, 如何让专业课程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 如何融入自己的经验;如何改变教学方法力求学生对知识掌握更良好等, 这些都值得继续研究和探讨。

人才再培养 篇2

高等职业教育要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并要把它贯穿始终,本文通过对就业导向下人才培养的分析,以文科类专业人才为切入点,探讨一种适合于高职院校“高职文科专业”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法,以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

作 者:张量  作者单位: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民政系 刊 名: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英文刊名:MANAGEMENT & TECHNOLOGY OF SME 年,卷(期):2009 “”(12) 分类号:G71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就业导向   文科专业   人才培养  

★ 人才培养工作计划

★ 人才培养计划

★ 文科学习方法

★ 人才培养总结

★ 人才培养方案

★ 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 年度文科状元学习心得

★ 高三文科复习方法

★ 人才培养个人总结

人才再培养 篇3

但从理论探讨和实际操作看,高职院校对“零距离”的理解还是相当混乱,甚至不乏片面之处,这种混乱和片面与国内职业教育的年轻不无关系,更与我们对“零距离”实质的理解偏颇有关。因此,要真正实现高职教育的“零距离”目标,尚需对“零距离”人才培养方式展开更加深入的讨论。

一、直接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是高职教育“零距离”的根本目的

高职教育提出“零距离”概念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同时也是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逻辑要求。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获得发展,迫切需要大量技术和管理人才。有鉴于此,黄炎培先生联合教育界、实业界知名人士蔡元培、梁启超、张謇、宋汉章等人,于1917年在上海发起创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翌年,中华职教社开展沟通教育与职业的实验,在上海创办了中华职业学校。主要为民族工商业培养中级技术和管理人才。学校以推行职业教育为宗旨,提倡“劳工神圣”,力求与爱国主义教育、人格教育相结合,培养“双手万能”、“手脑并用”的人才。

上世纪50年代初,中国的职业教育是与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同步展开的。為了适应工业化需要,加速培养专门人才,从1952年开始,高等学校进行大规模的院系调整。调整的方针是“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按照苏联高教模式,取消原有系科众多的综合性大学,改为文理科或多科性理工科大学;以建设单科性专门学院为重点,将经济建设迫切需要的系科专业,分别集中或独立,建立新的专门学院;取消大学中的学院建制,改为校系两级管理,普遍设立专业,按专业培养人才。工科由此成为高等教育中发展最快、比重最大的类别。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统一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其基本特点是教育计划与国民经济计划紧密相连,国家对高校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职业教育服从于、服务于整个高等教育的系统改制,但总体要求还是与职业教育的基本目的,即服务经济建设的要求相一致。

上世纪80年代,职工大学兴起,作为专门概念的职业技术教育开始复苏。到1991年,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根据90年代经济发展的需要,明确了职业教育的任务。1996年《职业教育法》正式实施,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兴办或升格了一大批高职院校。直至目前,高职院校占到全国高等院校的50%左右。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掌握高等技术的应用型人才,为经济发展服务,已经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得以明确。

二、高职院校“零距离”人才培养的困境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零距离”人才培养也成为基本理念进入教育的前沿阵地,但在某些方面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窒碍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1.高职院校本身的困境。(1)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教育模式滞后、教育环境脱离现代企业实际。由于历史的原因,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绝大部分是从原来的中专院校改制而来。这些院校至今大多仍保持着原来的体制、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职业学校的名称变了,教育内容却没变。首先,在办学方法上存在着较严重的“职教普教化”现象,一些学校仍实行传统的学科型教育模式,主要还是参照普通本科教育的那一整套方法,强调学科性、系统性,对职业技能的训练、强化不够。此外,攀高升格现象比较普遍。许多高职院校将学生专升本的比例作为评判办学成功的标准,片面追求对口升学率;还有院校动用大量人力、才力、物力谋求升格本科院校,这一现象已经得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视,升格运动已经叫停。(2)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所谓的“双师型”,是指既精通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的教师。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对双师型教师的要求是其根本特征之一。但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数都是从本科院校毕业。按我国过去及现行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式,教师中绝大部分仅限于毕业实习经验,几乎未经生产实践环节而直接进入教师队伍,对其所负责专业并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至多不过是考取某专业技能资格证书,但这并不能代表实践经验。按照西方比较成熟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院校应吸收社会各行业的“能工巧匠”参与教学和专业建设,由于种种条件限制,目前国内能够实现这一做法的高职院校可谓凤毛麟角。(3)尽管高职院校近期内投入了大量财力,构建校内实训场地,但由于当代科学技术更新速度加快,学校实训设备总是相对落后于企业实际。

2.社会制约因素。(1)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不足,许多人仍然沉浸在传统“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中,从而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根据我们的调查,很多高职院校学生并非秉持学好技术,敢做优秀技工的目的进入学校学习,而是迫于高考成绩低,升不了普通本科院校。他们在学校并不好好学习技术,而是想方设法谋求深造或者仅仅谋得一纸文凭,再求出路。对他们而言,“零距离”不过是地位低贱的表现。实际上,目前包括许多本科院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其根本问题也在这里。(2)在于各级主管部门未发挥职能作用为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合作牵线搭桥,构建“零距离”平台。在计划经济时代,院校根据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关起门来搞教育,与市场、企业少有往来,因此对企业需求一无所知,相应地,企业对院校的情况也不了解,一一找来,倍感艰难。如果仅仅依靠院校自办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职工培训服务,这是一项不小的工程。作为院校主管部门的教育行政部门和作为企业主管的劳动、工会、工商等部门,未能沟通双方信息,并对院校和企业进行宏观指导,为院校的企业职工培训提供方便。由此造成的结果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与市场不对口,进口不旺,出口不畅;企业因为找不到合适的技术人才而出现所谓的“技工荒”。

三、“零距离”人才培养模式的出路

1.高职教育需要明确目的和方向。一般认为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受教育者在某一具体工作岗位或职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然而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明确地认识到职业生活的成功不仅需要知识、技术和技能,还需要具有坚强的意志、高度的责任感和义务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八届大会通过的《关于技术和职业教育的建议》指出:“大学水平的技术和职业教育,除了开设高级专业化课程外,……课程应包括:使那些在一些科技领域负主要责任的人,树立起经常把他们的专业工作与更伟大的人类目标联系起来的态度。职业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教给人们怎样做事,还要教育人们怎样做人。这表明高等职业教育为社会输送的人才绝非工具式的“机械人”,尤其在后工业化时代到来之际,以人为本的理念越来越成为共识,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应从培养单纯机械工具式人才的目标状态回到全面素质培养的正确轨道上。也就是,高职教育应当培养的人才既是合格的技能人才,也是具有极高创新平台的创新人才,这种创新一方面指技术创新,另一方面指人才自身能与时俱进,更新自我。

2.校企合作要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体系。国家及政府相关部门要制定更加合理的职业资格证书的鉴定体系。除了注重严格基础理论考核外,更需要加强实践的训练和考核。各地区也要根据区域内的经济块状情况,积极组织行业协会,由行业权威、高等职业技术机构,共同制定科学的职业技术评价机制,使校企合作办学有章可循。按照这样的评价机制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不只限于满足某企业的要求,更能适应和满足一个行业,甚至于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

进一步来说,企业、学校和政府在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方面担负着不同的角色。企业是经济单元,学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政府则是协调角色。作为培养人才基地存在的学校,应根据专业设置的实际情况,加盟到当地区域内的各行各业中去,形成一种富有生命力的新型的合作模式——企业+学校+政府。同时各地政府应以服务咨询、支持和协调的身份,主动地加强宏观指导。企业则应当尽可能敞开胸怀,释放人力、财力和物力等各种资源到高职院校,以影响和引导院校在专业设置、师资调配、课程设置、学生培养目标的确定,同时也要尽可能参与学校专业及学生评估标准的制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学校、企业、政府角色间的互动和合作,从根本上达到“零距离”人才培养的目标。

3.“双师型”教师制度化。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教学主体区别于一般院校的显著特征,也是“零距离”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基本保证。然而目前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严重匮乏。据不完全统计,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中,具备“双师素质”专任教师尚未达到国家要求50%的合格标准。许多在岗专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不熟悉企业产业运作过程及相关技能,跟不上科技发展的需要,在实际教学中,感到力不从心,严重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要突破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匮乏的瓶颈,首先需要国家从法律制度上明确规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任,如,为职业技术教育提供支持或是参加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其次对院校内的专业教师采取一种新的培养目标与方式,如,由相关政府部门及学校提供支持,有针对性地为高职院校从事专业教学的教师创建增加实践经验的平台。

人才再培养 篇4

1 当前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现状

1.1 电子商务行业的自身发展

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对电商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提出了新要求。二是对企业主要岗位的技术水平提升提出了新要求。随着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企业经营理念的深入, 传统以B端为主导的典型B2C电子商务模式, 正在向以C端拉动主导的C2B电子商务模式进化。传统电子商务被看作是一个销售渠道, 而目前从新零售的角度来看, 应该是通过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和思想, 来全面改造原来从销售端到供给端的整个供应链, 真正实现大范围的柔性化生产。涌现出了C2B、F2C、C2M等电子商务模式。而个性化营销、柔性化生产、社会化供应链是支撑、推动C2B模式的基石。云计算、大数据、个性化推荐、大数据挖掘、SNS营销等技术是支撑C2B商业模式创新的技术基础, 因此, 商业模式的创新推动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1.2 电子商务与其他行业的融合、渗透

马云在刚过去的第六届云栖大会上提出:“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新能源, 这五个‘新’将会方方面面地对各行各业发动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当前各行业的产业转型升级, 依托互联网的改造正在快速发展中。C2B商业模式推动了生产企业的革新和改造, 同时也顺应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打通从消费、供应、设计、生产、流通整个社会化的产业链。

跨境电商、农村电商是电子商务与其他行业融合发展的两大典型领域。2016年10月20日, 阿里巴巴在香港举行了2016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的启动仪式, 阿里巴巴集团全球化战略的推进, 也标志着电子商务开启了实现全球新零售一体化的进程, 推动了跨境电商的发展。除此之外, 旅游电商、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智能物流、智能制造、互联网金融、数字娱乐等也正在快速发展中。电子商务与生产制造、金融、贸易、文化娱乐、旅游等行业的融合和渗透越来越深入。

2 企业电子商务岗位需求情况

从以上电子商务行业发展来看, 电子商务企业 (纯电商企业) 、电商与其他行业跨界融合、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创新对信息技术的依赖等都对电子商务人才提出了新要求。

2.1 纯电商企业岗位需求

纯电商企业业务岗位一般按照电商大运营业务进行设置, 主要包括商品信息采集、网页美工、营销推广、客户服务、商务数据分析等岗位, 不同企业, 在岗位名称设置、岗位内涵定义上稍有不同, 但整个业务链基本一致。同时电子商务的基础平台是搭建在基于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 上, 一些中高端岗位对电子商务人才的信息技术素养要求进一步提高。如视觉设计师、网络营销师、商务数据分析师等岗位都需要有较强的编程、数据库技术、数据挖掘等信息技术功底。

2.2 其他行业电商岗位需求

电商与其他行业跨界融合应用, 使各行业对电商人才都提出了需求。与纯电商企业不同, 这些行业企业对电商人才的规格有各自独特的需求, 除了电子商务的核心技能以外, 还需要有本行业的专业业务知识。例如, 跨境电商, 需要的人才规格是电子商务、外贸、语言复合型人才, 农村电商需要的是电子商务、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旅游电商需要的是电子商务、旅游管理复合型人才等。

2.3 岗位层次

在关注岗位类型的同时, 企业对同一岗位类型的人才有不同层次的要求, 从企业调研以及企业招聘信息中能很好地反映出这种需求。美工、运营、推广、客服等岗位的人才需求层次都比较清楚。高级岗位主要有:高级视觉设计师、电商运营总监 (天猫/京东运营总监) 、产品总监、网络营销总监等, 薪资水平大约在10000~30000元/月。中级岗位主要有:视觉设计师、运营、网络推广/销售、天猫运营主管 (店长) 、电商客户经理、商务数据分析师等, 薪资水平大约在6000~12000元/月。初级岗位主要有:美工、电商客服、电商专员、营销专员、运营助理、SEO专员、微信运营、公众号运营、渠道助理、网站编辑、App运营专员等, 薪资水平大约在3000~6000元/月。

3 当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电子商务专业设置

2014年在教育部修订的高职专业目录中, 已将电子商务专业从市场营销大类中独立出来, 设置了新的专业大类, 下设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移动商务三个专业。2016年, 在电子商务大类中又增设的了商务数据分析与处理专业, 显示了教育部能针对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情况, 通过专业设置来引导院校开展人才培养, 2016年, 商务数据分析与处理专业的设置反映了教育部能及时把握当前云计算、大数据发展对电商人才的需求方向。目前高职院校大多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 开设网络营销专业的院校不多, 移动商务则更少。这些新专业均需要各院校进行探索建设。

3.2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

电子商务专业经过十几年的建设, 取得了巨大成绩, 为电子商务行业输送了大批人才,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目前电商人才培养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目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主要针对的是初、中端岗位, 距离中、高端岗位的要求还存在较大距离;二是目前电子商务专业主要为纯电商企业 (包括网店、电商服务商) 培养人才, 跨界渗透, 复合型人才培养基本还未涉及;三是按照目前职业教育中、高、本衔接要求, 目前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定位与中职定位界线不清, 中职、高职院校面向的岗位一般均为美工、运营推广、客服等;四是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移动的发展, 对电商岗位的信息技术要求越来越高, 而目前在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中, 对信息技术涵养的重视还很不够;五是在培养途径中, 需进一步探索电子商务专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等, 并做好相关课程、师资、基地等资源建设。

4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对策

当前及今后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定位已不仅仅是围绕纯电商企业大运营业务范畴, 而需要根据当前新形势, 重新做好人才目标定位, 并建立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 设计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 以适应电子商务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此, 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4.1 电子商务专业中的高本定位

当前无论是中职学校还是高职院校,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面向的主要企业类型是电商网店或第三方服务商, 主要定位在美工、运营推广、客服等岗位, 对岗位层次的关注度不够。目前本科院校电商人才培养普遍还是学科体系, 岗位的针对性不强, 应用型本科的探索还刚刚起步。同样, 高职本科专业也在起步阶段, 例如, 浙江省第一个电子商务高职本科专业今年刚招生, 人才培养同样还处于起步阶段。但从以上对企业调研以及人才招聘市场反映出的信息看, 企业对电子商务高、中、初级人才的定位已十分清晰。因此, 职业院校人才定位除关注岗位以外, 还需要关注岗位层次。

中职学校人才应定位在以美工、推广、客服等岗位为主的初级岗位。

高职院校人才应定位在以视觉设计师、运营主管 (店长) 、客户经理、网络营销师、商务数据分析师等岗位为主的中级岗位, 兼顾初级、高级岗位。

本科院校应积极探索高级视觉设计师、电商运营总监、产品总监、网络营销总监等高级岗位的人才培养, 岗位定位在中级、高级岗位。

目前由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层次偏低, 电商人才市场中集中了大量的初级人才, 中级人才十分短缺, 高级人才更是稀少。如果将三个职业教育层次分别定位市场需求的三个人才层次, 这样能更好地为企业输送急需的人才。另外, 中、高、本还需要做好人才培养的衔接工作。目前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 更何况中、本和高、本的衔接。但这是一项必须要重视并做好的工作。

4.2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定位以及课程设置

为了设计好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 必须要分析对应岗位的技术技能要求。下面以美工和视觉设计师岗位为例, 看一下企业对这两个岗位的技术技能要求, 以及为此需开设的课程。

(1) 美工岗位主要技能为:快速熟练的产品修改、抠图排版、优化店内宝贝描述、美化产品图片;商品详情页的批量更新上架、主题促销活动页面的衔接抠图排版等。为此开设的主要课程包括:商品信息采集与处理、PHOTOSHOP、Illustrator、网页设计与制作等。

(2) 视觉设计师岗位主要技能为:平面广告的设计、网页设计;对外宣传及广告、产品、活动的平面设计。包括网店首页装修及页面设计、单品详情页面 (需要独立构思及设计、具有较强文案编写能力) 、推广图片设计、直通车、钻展等广告投放素材的高点击率创意图片设计等;配合策划促销活动, 设计促销页面, 和策划、文案配合, 按规定完成策划主题的视觉执行工作;摄影图片后期创意设定、执行与表现。模特图精修, 达到广告大片的效果等。为此, 开设的主要课程包括:商品信息采集与处理 (侧重场景化设计、后期商业精修) 、电子商务网页设计 (Photoshop加深) 、网站规划 (掌握原型设计) 、AI设计、HTML5、视觉营销、网络营销等。由此可见, 美工岗位和视觉设计师岗位的人才规格有明显区别, 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岗位, 后者对信息技术的素养要求很高。其他, 如运营主管 (店长) 、网络营销师、商务数据分析师等岗位的人才均对信息技术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

电子商务专业从设立之初就定位为培养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经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但由于行业发展初期, 对电商人才的要求不高, 需要大量的初级技能人才, 因此, 除网站建设、美工以外, 更多的需要培养运营推广、客服等专业技能, 这就是当时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大多数设在经管学院 (系) 的主要原因。

如果将高职岗位定位在中级岗位, 除提升经管素养以外还需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 真正做到培养电商复合型人才。另外, 从以上课程设置上也能较好地做好中、高职衔接培养工作。

4.3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与其他专业的跨界人才培养

当前, 跨境电商、农村电商 (生鲜电商) 、旅游电商、电商O2O和电商C2B模式带动的制造业柔性化生产变革等推进了电子商务与其他行业的跨界融合、渗透。除纯电商企业以外, 各行各业均需要电子商务人才, 这类人才应该是具有本行业背景的电商人才。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 (专科) 专业目录中除电子商务大类以外, 有五个专业大类均开设了电子商务方向专业, 如表1所示。

从专业设置中反映了各行业对电商人才的强烈需求, 同时也反映了传统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的“通才”不能适应各行业对电商人才的独特需求。按目前发展趋势, 今后开设电子商务方向的专业大类会越来越多。各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除了为纯电商企业培养人才以外, 还需要结合各自行业背景以及重点服务的行业、企业, 以及重点建设的专业 (群) , 通过构建具有各自行业特色的电子商务专业群来培养跨界电商人才。例如, 某院校国际贸易专业为重点专业, 可以构建由电子商务、国际贸易、语言专业群, 以培养跨境电商人才为自己的特色。

随着各行业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提升, 各行业对电商人才规格的不同需求, 今后电子商务人才将具备一定的行业背景, 而不是目前的通用人才。

5 结语

应对电子商务行业的纵深发展以及与其他行业的跨界融合, 目前高职院校需要重新做好本院校的电商人才定位, 以前面面俱到的培养方案不能适应岗位的专业化要求, 各院校应结合自身特点, 设计出各自特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此过程中注意把握好三个维度的考虑, 分别为电商人才的层次定位、岗位定位、行业定位, 由这三个维度确定各自的电商人才细分领域, 从而能为特定的行业企业输送具有更好岗位针对性的电商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春燕.我国职业教育中高本衔接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6 (2) .

[2]林波.孙晓梅.应用型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16 (2) .

人才再培养 篇5

【摘要】近年来,“聚青年才智,展青春风采”系列论坛正以其强劲的势头在青年才俊中蓬勃发展,在推进农信普惠金融工程的进程中也表现出强生的势头。本文以浙江惠普金融工程相关主题为理论基础,以浙江农信推行普惠金融工程为实践基础,提出“四大创新、三个加大”的理论化对策,旨在为促进农信普惠金融工程再升级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农信普惠金融工程 四大创新三个加大 七大战略

一、农信普惠金融工程概述

1.农信普惠金融工程,即农村信用社普通惠民金融工程简称(以下均简称“农信普惠金融工程”)。“农信普惠金融工程”宗旨是通过对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农村基层干部、农民和乡村微小企业主、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及小额信贷组织的信贷业务骨干进行小额信贷业务和技术培训;对涉农部门领导进行农村金融改革、小额信贷、农业保险及合作经济等方面的培训。

2.“农信普惠金融工程”项目意义概述

此项活动的开展将极大的提高农村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素质和广大农民及农村基层干部的金融知识水平,推动农村金融组织创新和服务创新,发展小额信贷,构建普惠金融体系,提高掌握运用小额信贷、农业保险等金融工具的能力,从而达到帮助农民增加收入、脱贫致富的目的。

二、当前推进“农信普惠金融工程”面临的主要问题

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的主要途径有哪些、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信贷过程公开化的具体要求有哪些、富民惠农金融创新工程的引导开展方面有哪些成为许多群众关心的三大问题。妥善解决这三大疑问成为“农信普惠金融工程”实现与当前农村金融现状对接的关键。据中国银监会《关于实施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工程的指导意见》、《关于实施阳光信贷工程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实施富民惠农金融创新工程的指导意见》,引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启动实施“三大工程”--“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阳光信贷”和“富民惠农金融创新”。近来,以浙江省为例,未来三年,浙江农信将围绕“创业普惠、便捷普惠、阳光普惠”三大目标,开展网络覆盖、基础强化、扶贫帮困、感恩回馈、创新升级五大行动。1

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突出表现在农村金融服务水平还不能适应农村金融市场的新变化,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群众金融服务的新需求。因此,银监会实施三大工程,旨在强农富农惠农,打造民心工程、惠民工程,让农民获得贷款更容易,办理业务更便捷,服务费用更优惠,像城里人一样享受现代金融服务。切实加大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增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核心竞争力。

三、促进农信普惠金融工程妥善落实的创新和投入机制

当前的情况下,在原有的较为落后的农村金融服务系统下,金融服务进村入农村,主要是引导健全农村金融服务网络,创新服务手段,推动金融服务向乡村和社区延伸,提高网点覆盖率和服务便利度。因此,基于这一基本情况,本文提出“四大创新、三个加大”的创新与投入机制。

(一)四大创新机制

1.机制创新

构建以农村金融服务为核心的组织架构,打造一体化农村信用体系、保险体系、服务体系、风险体系和监督体系,规范农村金融服务的运行过程,防止金融风险的发生。

2.理念创新

以专业化的经营、特色化的产品、差异化的服务、精细化的管理为基本原则,不断创新经营理念。与此同时也要也要通过教育培训和宣传等方式促进广大农民群众改变借贷理念和金融理财理念。要建立对农村借款人的综合培训制度,包括法制教育、科技知识教育、信用理念教育。一是应该推动各家金融机构对从业人员进行资格培训,这是一种资质培训;二是应该对所有的客户(借款人或消费者)进行培训,这有利于金融资产的安全;三是对国民进行金融知识教育,金融知识应该被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3.产品创新

积极开发“量体裁衣”式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走出“产品即商品的怪圈”,在金融服务方面服务和咨询也能成为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方面,特别是在“农信普惠金融工程”发展的初期。

鉴于农村可用于银行抵押的有效物较少,农信社既要防控信贷资金风险,又要加大投放,必须创新信贷产品,对涉农企业可以采取“公司+农户+农信社”贷款方式,或与担保公司合作,由担保公司担保,通过农信社向涉农企业发放贷款;对产业大户或专业合作组织可以采取联保贷款方式,农信社引导农户成立联保小组,联保小组成员存入一定的风险基金,然后放大资

金倍数发放贷款,对风险保证金实行封闭运行,联保小组成员共担风险抱团经营。

4.服务创新

(1)商业模式上实现对“三农”客户标准化、规模化的营销、服务和管理。经营管理要变粗放型为精细化。农村市场设立三农业务部,负责农村市场金融产品研发,推进三农金融业务的管理和发展。对农村社要包村到户调查,全面摸底,选择有信贷需求的产业大户、涉农企业及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重点支持。

(2)在服务流程上简化审批手续,实行限时审批。以贷款为例,贷款手续要从简。贷款从申请到发放时间要短,流程公开,能不能贷款要让农户一听明白一看清楚,信贷员从接受申请开始,能不能办到贷款要明确时间并告诉借款人,不要让客户紧等或跑冤枉路,对贷款资料把握住风险点和还款能力,核心的内容必备后能简化尽量简化,方便农民贷款。

(3)在服务渠道上,推广农户贷款“一站式”服务,探索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服务方式。

(二)三大投入机制

1.加大信贷投入

要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资金投入。根据人民银行要求,县域金融机构要将不低于70%的新增可贷资金用于当地发展,各行要加强对县域分支机构的业务指导和资金支持,促使其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结合县域实际,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为金融支持“三农”、中小企业和县域经济争取和落实更多的地方财税政策支持;在法律允许和防控风险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和简化贷款审批流程,降低贷款审批门槛,进一步扩大抵押担保范围,积极探索发展大型农用生产设备、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并围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农业贷款。

2.加大保险投入

无论财险还是寿险,它们在农村地区的商业运作余地都很大。保监会已在全国推行小额农村寿险和财险业务,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此外,政策性的农业保险和再保险也必不可少。而且担保机制要正向激励。国家提供担保基金,目的就是帮助农业分担部分风险。本文认为,正向激励的担保机制最好采用担保基金的方式而不是担保机构的方式。因为担保机构有盖房子、买车、养人的问题,而且这个机构希望长期存在,就会希望这个基金持续保持增值。

另一个激励就是向特困人群或农业发放贷款的收回率问题,需要研究如何用贷款收回率作为手段进行激励。目前不少农信在贷款率上都较低,综合分析是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综合2

影响的结果,但是长期的贷款实际(即贷款回收率低)和农村经济实际(自然灾害等不确定因素多、农民外出打工收入不稳、农村政策易变等)情况告诉我们在客观上是难以提高贷款回收率的。因此,农信等农村金融机构应当从主观上加强农村贷款管理上。这样一来,在贷款需求稳步变化而不改变对外贷款情况只是对内加强管理,从农民等贷款者的角度来说是加大保险投入的行为,从农信的角度来看是提高贷款回收率的有效措施。3

3.加大票据市场建设

加大票据市场建设即建立集票据登记、交易、查询、清算等功能于一体的全国电子票据交易中心的设想,进一步完善重庆金融服务体系,推进我国票据市场建设,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主要体现在8个方面:(1)重点加大乡镇及以下网点布设力度,多种形式开展定时定点流动服务方式;(2)广泛布设ATM机、POS机等金融电子机具;(3)依托农户家庭、商户和农村社区不断加大金融自助服务终端推广力度;(4)有效提升银行卡应用水平;

(5)加大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等现代支付结算渠道的推广应用;(6)加强银村(社区)合作,建立与村委会、社区服务中心的信息沟通与共享机制;(7)进一步推进面向农村金融消费者的金融知识宣传与教育。4

【参考文献】 1 范卓桓 孙展 金华农信推进普惠金融工程 金融时报 [R] 2013,10

人才再培养 篇6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文科专业人才培养

1高职文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内涵及其必要性

高职文科专业人才的培养包含两个重要的概念:“高职文科专业”和“人才培养”。“高职文科专业”是指高职院校所设置的专业中,偏重文、史、法、教育、经济管理等专业大类的分科;而人才培养则是指为构建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和结构,对人才进行教育培训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才的全面发展。

高职文科专业人才的培养有其自身的现实意义和,必要性。从理论层面看,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职院校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这是综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高职院校发展状况明确提出的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也为文科类高职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指导和方向。从社会发展的需要上看,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教育的不断进步,对文科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因为随着社会工业化迈进的步伐,社会分工将越来越明细,不同层级和不同门类的工作之间彼此依赖和联系也会日益加强。社会分工越细,每个层级和每个环节的联系也就越紧密。所以在一线管理环节中,需要不同角色的分工协作,以及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而在基层的部门,就需要更多的从事沟通协调办事的辅助型业务人员,如秘书、公关人员、营销人员、管理人员、社区工作人员等较之理工科人才有较大差异性但事务综合性能力比较强的工作岗位,而这些工作岗位也正是文科高技能人才的发展空间。

2高职文科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及,其成因

尽管离职教育从上世纪80年代发展到现在,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作为其分支的文科专业有着与理工科专业完全不匹配的发展速度,而这主要表现在市场的弱化及人才培养方面的种种错误认识:

2.1“轻视市场,只管培养”。目前有相当多的高职院校对文科人才的培养是盲目的,不能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有效的调整,一味的培养一些社会需求量已趋近饱和甚至供过于求的人才。专业设置也比较单一,专业面大而空泛,培养模式也缺乏灵活性与多样性。这样的培养模式下出来的学生是不具充分的竞争力的。轻视市场还表现在学校不能以就业,以市场为导向,忽视了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培养出来的人才,技术含量不高,也不符合企业自身的标准与需要。

2.2“重理论,轻实践操作”。从国外高职人才培养来看,实践操作在教学过程中所占的比例都是相当大的,部分西方发达国家甚至可以达到50%—80%,这一点无论是在著名的CBE模式或是TAFE模式等等均有所体现。而我们的培养则大多采取的是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理论为中心的传统的知识教育,致使学生的实践技能掌握欠缺,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部分高职院校认为实践培养是理科学生的事,与文科学生关系不大。这种观点是非常不现实的,作为文科高职学生更需要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2.3文理不清。这种情况的高职院校一般以综合性高职院校居多,它们不能区别对待所培养的文科与理科专业。理科的技能是方向越单一,训练得越精细越熟练,学生的能力也就越高。文科高职所涉及的职业技能技术含量相对比较低,而且变化性也比较大。理科学生将来面对的是和学校学习一致的机器或作业流程,而文科学生将来面对的工作情景就不一定和学过的流程一样,有的甚至完全不同。因此需要更多的运用综合知识与能力,乃至用跨专业的的视角解决问题,“文”与“理”间存在着多种差异与各自特点,所以是不能用“一刀切”的方式解决。如果高职院校没有从真正意义上意识到文科高职专业与理科高职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种种差异性,就不能更加准确的定位人才。

2.4比拟本科模式培养高职学生。部分学校的课程结构与培养体系缺乏高职特色,没有深入理解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之间的差别。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使培养方式成了“压缩本科培养制”。也有的学校在引进本科教育当中的一些模式时,不能进行适当的调整转化,而是移用照搬,造成实际效果不甚理想。

3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商职文科人才培养模式

要解决培养文科高职学生所出现的种种问题,首先应该摒弃错误的观念,引入正确的观念,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文科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是合理设置专业。高职院校要以市场为导向针对市场设置专业,对不适应市场的专业,高职院校要果断进行调整。取消就业率不高的老专业,增加社会急需的新专业,使新旧专业相辅相成、合理搭配。一个学校能否建立主动适应就业市场的机制,关键在于能否根据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适时地调整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不断拓宽专业口径,为社会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为学生创造更宽阔的就业渠道。因此,我们应按照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在横向上,拓宽专业口径,淡化专业界限,按大类专业招生;在纵向上,延伸专业内涵。改革传统专业,扩大专业服务范围,以适应社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增强学校抵御风险的能力。在专业调整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专业的调整要随之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与指导能力,不能盲目的求新求变,忽视了学生的培养质量。

其次是注重就业能力的培养。这里的就业能力是包括多方面的因素,首先是一专多能的培养,即通过辅修专业,第二专业的培养,职业资格证的培训,使学生获取更多的专业知识与业务技能,拓宽就业的渠道。另一方面,就业能力的培养是对心态思维的培养这包括: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创造创新的能力,心理承受力、学习能力等。培养这方面的能力需要创新教学模式,改变学校教学生学的被动学习方式为主动研究式学习并把课堂教学与校外社会生产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总之,就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不断进行探索和改进,以找出适应文科学生的特殊方法。

人才再培养 篇7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实用、操作型技能人才的历史使命, 这就决定了中等职业学校必须面向社会开放式办学, 最大程度上实现行业企业和学校的双向优化。在培养模式创新和改进上, 笔者认为应坚持因时、因地、因专业, 将“有效性”作为检验评价“2+1”模式的重要依据。

一、“2+1”模式有效性的内涵

“有效性”是相对于“低效性”或者是“无效性”来说的, 如果从投入、产出和过程这三个指标去考量的话, 可以理解为在有限的时间内, 通过合理配置学生在学校和企业的学习时间、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认知和生产实践锻炼的时间, 优化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 在特定的实习环境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达到规定的目标。

上述的投入可看作学生在企业或学校实习时间、实习指导老师 (师傅) 的配备、实习岗位 (工位) 及内容保障等等。可见, 提高效率关键是要求对实习各阶段的时间进行合理分配和资源合理配置, 其次是提高单位时间的实习质量。产出可看作学生实习收获, 或者是培养目标的达成, 这是有效性的核心指标, 它不仅体现在学生在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掌握上, 而且体现在综合职业素养的提高上。过程可看作学生的实习体验, 是学生对职业岗位的态度。过程有时重于结果, 过程应该成为学生培养兴趣、激发热情、追求成功和成就的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 它是保证有效性持续的动力。

二、“2+1”模式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1. 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观念上的错位

学校是教育部门, 追求的是培养人才的质量。学校把学生安排到企业去生产实习当成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 要求学生在企业中掌握相关技能, 减轻教学和管理上的压力, 而为企业利益的思考则显得有些缺乏。一些合作企业却持急功近利的态度, 不是积极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往往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他们从自身利益出发, 认为在校企合作过程中, 企业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利益, 培养人才的主要责任应该在政府和学校。因此, 如何使学生既能学到知识, 又能学到技能, 且建立良好、有效的校企合作关系, 是“2+1”模式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2. 专业培养目标的多样性要求

专业不同, 其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并不全一致, 因而不同的专业对理论知识学习和技能实习的时间要求、在校学习和在企业生产实践的时间要求也应该表现出多样性。在教育部公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 (2010年修订) 》中, 如“金属压力加工”专业, 更多是强调生产实践, 仅安排1年企业生产实践就略显不够;再如“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一方面很难找到容纳多人或对口实习岗位, 另一方面该专业实习平台容易在学校实现, 安排1年时间在校外实习就略显多余。因此, 片面地或者“一刀切”地实行“2+1”或是“2.5+0.5”人才培养模式均不利于专业目标达成, 难以保证培养模式的有效性, 应因专业而异。

3. 学校和合作企业的软硬条件

职业学校能开设什么专业除了有相吻合的市场需求外, 关键是要求学校有软硬两方面的条件做保障, 软条件即主要指该专业教学团队, 硬条件即主要指专业实训实习装备等。当软硬条件均充分时, 学校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 创设真实实习情境, 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 适当减少学生在企业生产实践的时间;反之则可以适当增加学校在企业生产实践的时间。因而, 不同的职业学校在进行教学安排时也应体现出多样性和灵活性。

同学校一样, 有效性能否达成还与合作企业的软硬条件有关。当合作企业在师傅配备、实习岗位安排等均有保障时, 适当增加实习时间有利于学生实习目标的达成和获得更丰富的实习体验;当企业条件有欠缺时, 则会影响学生实习目标达成。因此, 各地区经济发达程度、企业生产能力和规模等也会影响到“2+1”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性, 应因地而异。

4. 学生基本素质和校企管理水平

好学生加上严格科学的管理, 学生必然会有大的实习收获和积极的实习态度, 即使在企业生产实习更多时间也不会影响实习效率。然而, 中职生源素质相对较弱是事实, 再加上缺乏严格科学管理, 人们质疑和思考“2+1”模式的有效性也就成为必然。

三、“2+1”模式有效性的优化途径

从投入、产出和过程三个指标来看, 提高有效性的关键是要对投入的配置、过程的管理、产出的评价反馈进行优化。

1. 优化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面的关系

一是学校与企业的关系。实施“2+1”模式的实践告诉我们, 校企深度合作需要有长效外部机制和内部机制来保障。外部机制是要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协调能力, 从政策上鼓励企业与学校合作;内部机制是学校要把服务社会的职能真正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优先考虑企业利益, 并主动走出校门, 实行开门办学、开明办学、开放办学。只有建立良好的外部机制和内部机制, 培养模式的有效性才能充分体现。

二是企业与学生的关系。企业首先要把学生看成是学生, 同时又把他们作为自己的员工来要求, 学生也要明确自己的双重身份, 主动融入到企业之中, 以促进校企合作稳步推进。

三是学校和学生的关系。学校要明确学生始终是自身的培养对象, 不能错误认为学生在校时要管理, 在企业时就可以疏于管理。学校不仅要把学生3年 (包括企业生产实践时间) 的学历教育培养好, 而且要树立终身职业教育理念, 要关心学生学历教育全过程, 也要跟踪了解学生毕业后进入岗位的行为表现, 要为每位接受培养的学生 (员) 建立成人、成才档案。

2. 优化配置学生校内外实习时间

在充分分析地方企业现状, 以及学校条件和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 学校应合理配置企业实习时间。有以下几种配置形式: (1) “两段制”。如, 学生在入学前两年或两年半学习期满, 考核合格, 先发放相关职业证书, 让学生顺利与企业签定劳动合同;第三年或第六学期在企业顶岗实习, 实习合格后, 发中职毕业文凭。 (2) “多段制”。如, 第一学年全日制, 在校学习;第二、三学年在企业边实习 (工作) 边学习。学生入学后的第一学期学习基础课程;第二学期学生按照本人志愿, 自主选择某一模块开始专业学习;学习合格后, 第三学期到企业进行实习;第四学期回到学校进行其他工种的学习, 合格后, 再到企业进行实习, 依此类推, 直到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内容。 (3) “融合制”。如, 把一些原本在校内实施的专业课程, 放在工厂的真实环境中进行。由企业技术人员和学校教师结合生产实际, 共同对学生集中授课, 以保证专业理论课的授课质量。这种通过校企联合培养学生的方式, 既缩短了学校与企业的距离, 也实现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4) “弹性制”。学生按规定修满学分即可提前毕业, 同时也允许和鼓励学生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 在一定年限内总学分达到要求即可拿到毕业证书。

3. 优化配置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

学校在进行专业资源配置时, 要全面调研学校和企业人力与物力现状, 用足企业资源, 充分挖掘学校资源, 做到统筹安排。学校实训基地在人才培养中承担非常重要的作用, 既是实施“2+1”模式的平台, 又是专业课程教学与生产实践内容融合的载体, 也是职业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所需人才对接的契合点, 其建设的关键在于如何与生产现场接轨, 如何与合作企业“无缝”对接, 如何实现校企设备资源互补。同样, 校内外教师或师傅队伍, 要根据“校企互通、专兼结合、动态组合”和“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并重”的原则, 既要注重学历, 也要注重实践经验, 在校企合作中形成稳定的高质量队伍和较强的施教能力。

此外, 校企要联合开发适应企业和学校, 主要是适应企业的实习教材, 设计出实用的实习项目 (任务) 和科学的评价办法, 杜绝无计划、无项目 (任务) 、无教材、无导师的生产实习。

4. 优化管理及评价反馈环节

学校可从宏观入手, 制定相关的在企业实习“管理规定”和实习成绩“考核办法”等。在学生进企业实习前, 相关职能部门要认真做好实习企业的前期调查, 做到实习专业相对对口, 进行必要的思想品德教育、劳动纪律教育、行为养成教育、有关法律教育 (劳动法、企业劳工人事制度等) ;在学生实习期间, 能与企业相关管理人员共同管理、协同考核, 要为学生建立实习档案, 要严格处理实习过程中的违纪违法行为, 及时发现、及时教育、及时纠正;在学生实习后, 做好信息跟踪反馈, 及时分析和总结学生实习收获、管理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为后续合作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何七荣, 周巍, 金立从.提高高职院校实习教学有效性研究[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1) .

[2]王贵兰.校企合作培养人才中几对关系的处理与思考[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6) .

[3]韩锐.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有效性探析[J].职业教育, 2011 (4) .

不要再和人才砍价了 篇8

盲目砍价的不良后果

互联网人才市场越来越透明,早已进入了优秀人才的卖方市场,雇主方强行压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一分钱一分货,当你洋洋得意地通过砍价把候选人揽入麾下,觉得自己捡了个大便宜时,就要当心你招募的很可能不是人才,而是庸才。

能够忍受砍价的,通常并不具备强势的议价能力,他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不为人知的短板,只是你不知道。优秀人才时刻面临着市场上的各种诱惑,如果他觉得自己被低估,即使当时接受你,其后放鸽子的可能性也非常大。

砍价进入公司的员工,通常都会有一种委屈的心理,这会使他容易把各种暂时性的不适放大,极大地妨碍融入和为公司做贡献。

对于公司来讲,砍价招人容易形成一种心理定式———更多关注人才成本,而不是性价比。

砍价的原因

真心是用不起。你一个工作2年的小孩,虽然是名牌大学毕业,一线公司背景,但月薪太高,真心用不起。

控制风险。你虽然履历上看着很牛,但是不是真的很牛,我也没有把握,那就先便宜点。

薪资结构不允许。你是挺不错的,但和你相似经历能力的产品经理,在我们公司的工资都没有你期望的高。

你看你之前的公司也不大,我们可是行业第一的公司,光环大,能要你都是给你脸了,还想涨薪,美得你。

这个人和岗位的匹配度没那么高,过来也就是凑合用。

公司发展到今天,都是这班老兄弟拼命拼出来的,后来的人凭什么来了就那么高薪资,是过来摘果子吗?

会甄别、找得到、留得住、能挖潜

领着一帮牛人干活对于多数老板都是个挑战。牛人能力强,想法多,想要的也多,你如果不能以两倍甚至三倍于他们的速度奔跑,他们转身就去其他地方了。

◆会甄别

测评、面试,都只能解决部分问题,即使候选人之前有过出色的背景和经历,也未必在你这能全部发挥。入职前,只给出两个高潜人才的标准:自己想、能做到。

牛人都是一次次挑战自己极限,每次达成目标的过程都跟死一次差不多,都说下次再也不这么折腾了,但稍喘两口气就又闲不住,开始了下次死去活来的历程。就这样,他们变得越来越强大。

入职后甄别也要跟上,伴随严格的淘汰机制。

◆找得到

招牛人永远都是老板的事情,招人是公司最重要的投资,这个上面投不好,一切都完了。去找投资人,你咋不让别人去呢?

◆留得住

其实很简单,你只要够赚钱,发展速度够快,并且愿意分享胜利果实,什么样的人才你都留得住。反之,你有再多的愿景,再好的员工关系,加上你100分的颜值,也是白搭。

做企业追求的是重剑无锋,那么多的花架子,你除了把自己骗了,还能骗谁?

◆能挖潜

本来是80分的牛人,到你这还是80分,那你顶多就是个不亏不赚。牛人对于个人的成长都是极其在意的。能把初露峥嵘的小牛在你的体系中培养为大牛,这才是你企业的价值所在。

谈朗读再认识与朗读能力培养 篇9

一、朗读能力的培养, 必须与作者的写作意图紧密结合

朗读面对着的是“固有的文字语言”。朗读, 很大程度上是代作者言, 是要更好地实现作者的写作意图。而要能够实现这一目标, 首先要探究明确, 并与作者的精神共鸣、共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 (以下简称《课标》) 提出“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 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 道理正在于此。

如朗读莫怀戚《散步》中“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 有一些老人挺不住, 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酷冬。”我们体会着作者对生命的敬重, 对母亲的敬爱, 朗读“又”时那庆幸中的欣喜自然要表达, 而我们是崇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中华民族的子孙, “人之老”死去了, “吾老”虽“又熬过”, 应该不能读得太欣喜, 更何况“父母之年, 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 一则以惧”。 (《论语·里仁第四》) 有“喜”还有“惧”, “欣喜”岂止是欣喜?朗读整个句子, 有欣喜, 但, 是淡淡的。

二、朗读能力的培养, 必须与引导学生加深理解感受相结合

朗读与理解感受互为表里, 张颂先生在《朗读学》中, 一方面强调“理解是基础……感受是关键”[2], 一方面明确“朗读有利于深入体味文字作品”, 并进而指出“通过朗读, 自会发觉‘对味儿’或‘不对味儿’, ‘贴切’或‘不贴切’的问题, 于是, 再看、再体味、再读。这种精益求精的反复, 就意味着对文字作品的更深的理解、更深的感受”[2], 《课标》提出的要“让学生在朗读中……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是非常重要的。朗读, 必须引发学生来自生命意识中的对作品的切身感受。这里还必须注意到“自己”, 朗读是朗读者自己的行为, 是极具个性色彩的活动, 如《课标》所强调,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阅读,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来看窦桂梅节选自《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实录的一个片段[4]:

生:……敌人为了销毁罪证, 放火把圆明园烧了, 大火烧了三天三夜, 圆明园只剩下一片灰烬。

师:一天多少小时? (学生答24小时)

师:三天三夜多少小时? (学生答72小时)

师:一小时多少分钟? (学生答60分钟)

师:三天三夜多少分钟? (学生答4 320分钟, 有的学生动笔计算)

师:4 320分钟是多少个半分钟? (学生回答8 640个半分钟) 那么会烧掉些什么?

师:烧掉一幅历史名画只用几秒钟, 烧掉一个建筑, 比如“平湖秋月”只需几分钟。 (放无声录像, 大火焚烧圆明园的镜头) “火烧”半分钟, 想象会烧掉什么? (全体静场, 出示画面:烈火熊熊, 浓烟滚滚的半分钟)

师:这半分钟, 感觉长吗? (学生感觉长)

生:会烧掉许多精美的建筑物, 画家、书法家的作品。

生:会烧掉许多华丽的丝绸和衣服。

生:会烧掉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奇珍异宝。

师:把这8 640个半分钟加起来, 而且是在1万个教室这么大的面积同时燃烧8 640个半分钟啊, 想象一下。

生:圆明园本来就在北京的西北郊, 可大火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所以, 可以想象圆明园这不可估量的文化价值是怎样化为灰烬的。

生:我感到一阵阵的心痛!

师:那就把感受送到课文中再读吧。

生:1860年10月6日…… (全体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五段)

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放火焚烧”“三天三夜”的教学设计, 生动地呈现出朗读与理解感受的有机结合:先由大到小, 将三天三夜具体化为8 640个半分钟, 再让学生明白烧掉一幅历史名画只用几秒钟, 烧掉一个建筑, 比如“平湖秋月”只需几分钟以后, 播放大火焚烧圆明园的镜头半分钟, 烈火熊熊, 浓烟滚滚……而且, 刻意以“无声”方式播放——此时无声胜有声, 于无声处听惊雷, 烧焦的梁檩带着火苗往下砸, 名画珍玩在大火中哭泣, 精美巨大的建筑在坍塌……看到的和想象到的在学生眼前和脑海中痛苦地交织……最后, 教师又引导学生由小到大:“把这8 640个半分钟加起来, 而且是在1万个教室这么大的面积同时燃烧8 640个半分钟啊, 想象一下”, 教师的引导如此细密, 学生的理解感受怎么会不深刻、精细?建立在深刻、精细理解感受基础上的朗读, 自然会富有强烈的感情。

三、朗读能力的培养, 必须主动追求对文字语言的音声化

朗读是把诉诸视觉的文字语言转化为诉诸听觉的有声语言的活动。从语言的角度看, 朗读把内隐于文字的语音外显了, 再现了, 朗读之于阅读之所以具有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其重要原因之一是这外显、再现的语音“首先具备一种能够渗透和震撼所有神经的力量”[5], 由于它“与人的自我意识十分接近, 甚至可以说就是自我意识本身”[6], 所以才渗透和震撼着朗读者、听读者的所有神经, 朗读时不可不主动追求。

来看朱震国节选自《“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实录的一个片段[7]:

师:……这一段发生在什么情况下?

生:“危急”的。

师:这种危急是突然发生的, 声音应该怎么来表现?声调应该高一点, 还是低一点?这场事故发生在什么时间?凌晨, 人们都在睡梦之中的时候, 这种时候出现这样的问题, 你觉得这种气氛应该怎么营造?紧张, 那么用什么语气来营造这种紧张的气氛呢?要低一点, 而且要快一点, 是不是很快?

生:不是。

师:不很快, 而是要略快。语调里面应该带有一种紧张的感觉。我们这一组同学一起念念。

(第一组朗读)

师:很好, 有这么点气氛了。 (对第二组) 你们这一组的哪位同学尝试一下? (一女生举手) 好, 一位女船长。怎么样, 我跟你对话, 我做你的下手可以吗?

(师生对读)

(生鼓掌)

师:把对话的音调拉上去, 表现一种竭尽嗓音扯着喊叫的情态, 甚至有的地方适度地用上些气声, 这就把当时海水淹了机器, 船马上要沉没, 甲板上人们惊慌、叫喊等背景, 从这种对话的状态中衬托表现出来了, 具有了形象、生动的特点。当然不是扯破嗓子喊。这是朗读的艺术表现力。下面的船长“犹如铁铸”一段该是怎样的朗读基调?

生:该低沉一些吧, 表现人们的崇敬、哀悼, 表现他 (船长) 的高大和威严。

师:很好, 完全正确。语速略微慢一些, 吐字用力、清晰。

(第二、三组朗读, 师指导)

“声音”是要有讲究的, “声调”“高一点”“低一点”“快一点”, 甚至到“不很快, 而是要略快”都是有讲究的。“把对话的音调拉上去, 表现一种竭尽嗓音扯着喊叫的情态, 甚至有的地方适度地用上些气声”, 又“不是扯破嗓子喊”, 这都是对文字语言音声化的追求。

四、朗读能力的培养, 必须以朗读技巧为重要内容, 进行有效训练

朗读是有技巧的, 而且朗读技巧也是十分重要的。朗读, 毫无疑问具有艺术的诸多特征, 朗读技巧就是媒介物。朗读, 正是借助朗读技巧才创造出了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有声语流。《课标》“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 就体现着对朗读技巧的重视。朗读能力的培养, 必须以朗读技巧为重要内容。朗读技巧的训练有两点要特别注意, 一是要注意在感知作品的基础上进行朗读技巧的训练, 切戒就技巧要求技巧, 甚至技巧先行。王尚文先生在其《语感论》中曾谈到这样一种我们并不陌生的现象, “有的教师面对学生……只是指导他们这一句要读得慢, 那一句要读得快, 这个词儿要重读, 那个词儿要轻读……如此等等, 结果费了不少时间和气力, 效果还是很不理想”[6], 这正是犯了就技巧论技巧, 技巧先行的错误, 对这种出力不讨好的现象, 王先生进而作了如下的分析:“教师的教学不理想, 是因为不从启发学生的认识、诱导学生的情感入手, 试图在认识、情感不与之同步的情况下单给学生的语感来一番梳妆打扮, 除了徒劳无功或矫揉造作, 绝得不到别的结果。水涨船高, 语感之船只能浮在体验、认识、情感的水平上。[6]”二是要注意各种技巧的融合, 以张颂《朗读学》体系为参照, 技巧分停连、重音、语气、节奏四种, 朗读能力培养的过程中, 既要注重某一技巧的训练, 更要注重几种技巧综合的训练, 融合起来运用。

来看朱震国节选自《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教学实录的一个片断[7]:

师:……接下来我们集体朗读一遍课文, 把我们对妈妈的一番理解和感激从我们的声音、语气、语调等当中表达出来, 因为, 是妈妈给了我们世上最温暖的爱, 对吗?好, 准备, 起——

(生齐读)

师:为自己鼓掌!同学们读出了自己的心声!哎——, 你发现没有, 妈妈这些话都是说给谁听的?在题目中怎么说?

生 (众) :是说给“你们”听的。

师:刚才我们说了, 这里的“你们”都有哪些人呢?

……

师:无论妈妈她是否看得见我们在做些什么, 听得见我们在说些什么, 但是作为孩子, 我们总是妈妈心中最为重要的一份牵挂!你看, 妈妈最后一段话是怎么说的呢?——“世界啊, 今天早晨, 我, 一个母亲……”, 一停一顿, 似乎连话也说不连贯了, 你说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生:这位母亲担心得说不出话来。

师:所以, 心情有一种焦虑、不安, 有一种心潮——

生:起伏, 应该是这样的。

生:她心中有一块石头, 是放心不下她的孩子, 所以说话也吞吞吐吐了。

师:是吞吞吐吐还是由于内心焦虑、激动?

生:应该是焦虑、激动。

师:是的, 是牵挂, 让妈妈焦虑、担忧、心潮起伏。这样好吗, 我们一起来把最后一段读一下, 语气上要带点激动, 可以吗?

生 (众) :可以!

师:要记住, 孩子是妈妈心中的至爱!我们读一读, “世界啊”预备, 起——

(生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师:对, 不错, 我觉得我们可以读得跟刚才有一点不一样, 不一定把声音全部——

生 (众) :放出来……

师:对, 要有一点压抑、焦虑的感觉, 再来一下, “世界啊”——

(生仿读课文最后一段)

显然, 这里所训练的是“声音、语气、语调等”这些技巧, 但这训练必然以“我们对妈妈的一番理解和感激”为基础, 和“妈妈给了我们世上最温暖的爱”的情感调动密切融合, 而带点激动的“语气”是与不一定全部放出来的“声音”等结合着训练, 融合起来运用的。

王尚文先生在《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中指出:“在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 虽未必‘未闻读书声琅琅’, 但很少听见朗读声, 却是实情。有的教师认为朗读挤占了讲解的时间, 多读不如多讲。这与他对朗读的性质认识不足关系密切, 认识不到位就造成指导错位, 指导错位就不能发挥朗读在语文素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11]”只要我们能全面正确地认识朗读,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的、灵活多样的训练, 就能逐步实现《课标》提出的“朗读要提倡自然, 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的要求。学生的朗读能力就能得到普遍有效提高, 我们就能早日使“正确的朗读是学习语文最佳的方法”[11]成为现实, 进而实现语文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建构多方面的知识, 掌握语言文字运用的技能, 增强语言文字的感受力, 获得情感、文化和审美的体验”[13]这一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赵介平.朗读的魅力语文教师实用指南[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2:24.

[2][3]张颂.朗读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0:13, 30.

[4]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窦桂梅与主题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157-158.

[5]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63.

[6][8][9]王尚文.语感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69, 439.

[7][10]朱震国.上海名师课堂·中学语文·朱震国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9:268-269, 292-293.

[11][12]王尚文.中学语文教学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233, 242.

高职学生学习素质的再培养 篇10

一、学生学习现状调查及分析

1.调查的对象与方法

调查对象为本市2007级、2008级及2009级会计电算化、投资与理财、商务英语、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 共约1470人。本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的实施由各班班主任和部分任课老师负责, 收回有效问卷1304份, 并通过Excel软件进行录入及统计分析。此外, 访谈作为本次调查的辅助方式。

2.调查结果与分析

下面是各次调查中反映学生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意志和学习目标状况的调查结果, 所发调查表中的项目都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多选。

(1) 学习态度自觉性。

按预习—听课—作业—复习模式学习的学生占被调查学生的5.7%;跟着老师的进度学习的占40.4%;认为自己有较好的学习能力, 但学习不努力的占15.1%;做完作业没有自我检查习惯的占62.3%;抄袭别人作业, 自己不想也不问33.8%;上课看小说、听MP3、睡觉、玩手机的占13.7%;上课没有课本, 更不做作业的占到4.9%。

(2) 学习兴趣。

认为学习效果受兴趣影响的占被调查学生的89.4%;对什么课程都感兴趣的占20.5%;对文化课感兴趣的占13.6%;对专业理论课感兴趣的占46%;对专业实践课感兴趣的占74.7%;老师的言行举止及授课方式决定对课程的兴趣的占85%。

(3) 学习方法。

不懂学习方法, 一律听记的占43.6%;针对不同的学科, 制订不同的学习方法的占30.4%;学习方法不当导致学习效果差的占23.3%;学习过程中渴望教师指导, 改进学习方法的占65.5%;学习过程中希望得到同学帮助的占25%;认为不需要什么方法, 只需努力即可42.9%。

(4) 学习习惯和学习意志。

遇到问题积极想办法或主动问老师的占10.8%;善于自我管理, 把所有功课都学好的占10.6%;只按老师要求完成作业, 不自己安排学习的占62%;经常查阅资料和专业报纸杂志的14.1%;不学习, 上课管不住自己的占15.4%;学习遇到困难就放弃或努力仍解决不了而放弃的占85.2%。

(5) 学习动机。

46.9%的学生为提高自己的能力;44.1%的学生希望学得知识充实自己;35.5%的学生为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14.6%的学生为了打发时间;15.7%没有学习目标;26.9%的同学以后听父母安排;24.2%的学生认为在校期间的学习知识没多大用处的占到。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 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意志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很多学生也只能算作“知学”, 即知道应该学习, 但不能主动地、有意识地学习。这种情况在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生身上尤为明显。至于学习方法, 尤其是有效的学习方法, 很多学生不能掌握。研究表明学习素质各因素间存在着非常显著的正相关, 各因素相互影响, 紧密联系, 形成一个整体。无论哪一因素的缺乏或水平的高低都会对学习效果产生影响。

调查过程中, 还注意了各专业学生都存在的变化, 新生入校成绩偏高的学生学习热情较高, 很多都有深造的打算;但成绩较差的同学, 在终于摆脱了中学考试的压力后, 彻底放松。二年级对高职的生活新鲜感渐淡, 学习的意识渐浓。三年级全部开设专业课时, 大部分同学学习都较认真积极。

二、高职生学习素质不好的原因分析

造成高职学生学习素质不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客观因素, 也有学生本身的主观因素;既有来自社会的不良因素影响, 也有学校教育因素影响。

1.学生自身原因

调查显示, 高职很多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学习习惯不好, 就读高职是出于上不了普通高校的无奈。他们对所学的专业不了解或不喜欢, 因此, 学习目标不够明确。以往的挫折和失败, 使学习兴趣、学习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成为排斥学习的重要因素。学习成绩差导致了他们自信心的丧失和厌学情绪的增强。普遍对高职学校没有正确的认识, 受社会和家庭态度的影响, 他们觉得高职学习无所谓, 考试好通过, 混个毕业证而已, 学习的动力和压力都不需要, 也没有必要, 不自觉地降低了对学习的要求。

2.高职院校的原因

在调查中曾对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制定、课程安排、教学管理以及学生考试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听取学生意见。很多学生反映了学校存在的问题, 有些我们自身也有所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教学管理和教学模式未能适应兴趣教学的要求。许多高职院校现行的教学管理是以学科知识技能为出发点, 从教师的教为起点。如现行的教学计划的制订只考虑学科的系统性、知识的连贯性, 而不考虑学生的差异性;教学检查也只限于授课任务的完成情况, 并没考虑学生非智力素质的培养;课程评价指标传统, 标准划一, 没有学生动态评价、单项特长评定等激励机制。这使得高职仍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学生主动性得不到调动。教学内容与社会的需要脱节, 使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无法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教师课堂教学方法的单调与僵化进一步弱化学生的学习动机。相当一部分学生进校时基础就薄弱, 如果老师不善于捕捉时代信息、创新教学方法, 不能使学生感到学习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那么学生的学习动机就很难培养。学校缺少特色, 学生缺少个性, 必然使学生的学习动机日益衰竭。

(2) 考核评价机制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据了解, 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考核评价指标还比较单一, 主要由任课老师以学期考试成绩进行评定。至于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专长等不在考核之列。这使得学生产生投机心理, 将学习时间浓缩在考前一周, 突击复习后接着上考场, 不求奖励, 只求不挂科。虽然有些院校参考学生日常出勤, 作业完成等因素, 但还没有形成制度, 效果不太明显。因为只要学生卷面成绩过关, 就认定其成绩合格。使得一些学生认为高职考试容易对付, 平时学习的积极性降低。

(3) 师资不能满足高职教育的要求。由于大部分的高职院校是从中等职业学校升格而来, 他们的教学方法以及内容与高职教育往往不能相匹配, 一些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以及实践水平并不能符合高职教育的要求。虽然近些年各高职院校引进一批高学历的教师, 但教学方法欠缺, 不了解社会对高职人才的实际需求, 难以进行有效的教学。目前,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严重匮乏, 即使具备“双师”资格的教师, 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 实践水平也不容乐观, 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教师通过教学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素质的效果。

三、调查的启示与建议

本调查虽然只是几所高职院校, 但其结果也反映了当前高职生的学习现状, 暴露了当前高职生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培养高职学生学习素质, 改进学生的学习现状, 结合调查中了解的信息和体会, 提供以下建议:

1.重视高职学生学习兴趣的再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学习兴趣原本就不浓的高职学生, 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还应该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前提和重点。因此, 在新生入校后, 通过学前动员、课程安排、教学过程及课外活动等呵护、维持和强化学生学习兴趣非常必要。其间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第一, 师生之间的关系。在校期间, 学生接触最多的是老师, 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影响最微妙也最关键。高职学生在中学阶段就可能屡遭挫折, 尤其惧怕、反感老师的漠视。就读高职虽有些无奈, 但还是有几分新奇和憧憬。入校后, 老师的态度、学识、教学方法等对于激发学习兴趣、学习信心会产生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因此, 教师要有与学生平等的意识, 尊重他们的人格, 实事求是地评价学生的优缺点, 使他们对老师产生一种信任感和亲近感。学生也应理解尊重老师, 善于发现老师的长处, 自觉地去适应老师、悦纳老师。第二, 教学任务与教学效果之间的关系。完成教学任务与提高教学效果有时可能不能兼顾, 但二者绝对是相辅相成的。在学科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情感领域目标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是一项需要时间较长, 而又必须落实到每节课去完成的教学任务。如果不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 只能说老师“讲”完了, 学习效果会大打折扣。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后, 就会产生主动探究学习的要求和欲望, 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第三, 爱好与学习兴趣之间的关系, 爱好不同于学习兴趣, 它使人只停留在心向往之, 期待和等待的体验状态, 但遵循心理学的迁移原则可以转化成学习兴趣。教育管理者应当正确对待学生的某些“爱好”, 即使有时候看起来像是毫无意义。如果运用地好, 完全可以将没有实际效果的爱好发展成为有实际效果的兴趣, 让兴趣在学生的学习中发挥更大的效能。

2.帮助学生树立恰当的学习目标, 树立学习信心。教师在教育上要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 帮助不同的学生树立不同的学习目标。可以设定远期的总的目标, 如, 鼓励学习基础较好的同学在校期间准备学历考试, 使学生始终根据这个目标的要求不断地激励自己努力。同时, 也要根据总目标设定近期的具体的目标, 促使学生通过完成近期目标逐渐接近总目标。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特点分层次设置他们所能达到的目标, 为他们创造各种取得成功的机会, 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决心, 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

3.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使之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调查结果显示, 很多学生不知道怎样掌握专业课程, 渴望得到老师的帮助。学习的方法和能力在将来的就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也是学校教育的重点。增强学生学习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第一, 培养读书的习惯。调查中发现, 高职学生的阅读状况不容乐观。有很多学生在校期间几乎不去图书馆借书、阅览。偶尔借来的也仅局限于情感小说、介绍人际交往的文集等。中外名著、名人传记很少涉猎。因此, 老师应引导学生多读励志书籍。学校也应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 进好书, 向学生推荐好书, 在全校范围内倡导读书。第二, 培养学生学会思考的习惯。高职教育注重技能训练。但不能忽视了理论学习。这就要求教师把重点放在教学过程之中, 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之上, 让学生通过对新知识的感知——概括——应用去发现、掌握规律。这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 又是发展学习能力的过程。第三, 培养学生表达的能力。改变传统的“说教”教学, 多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 不拘泥于标准答案, 对学生的任何一点有创意的想法及时加以肯定鼓励, 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多布置让学生自由发挥的书面作业, 并将其作为成绩评定的一个方面。

4.更新办学理念, 优化教学改革。首先, 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正确认识和把握“学习”的内涵, 树立“大学习”观念。以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终身学习需要为出发点, 制定教学计划, 分层教学;课程安排上, 考虑学生实际和专业特点, 根据“宽基础、强技能”的总体要求, 优化课程结构, 凸显办学特色;教学常规管理方面, 要把兴趣教学作为常规管理的内容, 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列为教学计划检查、评价的内容;改革考试制度, 采用多种评价标准和方法, 动态评定的方式, 参考辅导员、学校管理人员的意见。

其次, 提高教师素质, 改革教学方法。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才是教育的根本。这离不开一线老师的影响和引导。从调查和访谈都可以发现, “对老师的态度决定对所受课程的态度”这条不算规律的规律在相当一部分学生身上起作用。这就要求老师不断更新知识结构, 改革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 根据不同专业和不同学科“以趣导学”, 改革只管传授知识不讲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和培养和学生身心、知识、技能的协调发展的教学方法。

最后, 要灵活办学方式。经过多方协调, 逐步探索出“工学结合”、“校企结合”、“校校联合”的办学新路子, 弥补了职业学校实训场地小、就业渠道窄的不足, 有效拓展了学校办学空间, 切实让学生学以致用。

5.正确处理尊重爱护和严格要求的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 当学生的心理处于压抑、不满、失去信心的时候将直接阻碍、削弱甚至中断智力活动, 破坏学习的向心力。学生的主体性只有在良好的环境, 科学的管理体制下才能充分体现。现在的高职学生是存在一些问题, 但我们也要尊重他们的独立个性, 耐心地疏导, 消除他们的对立情绪和对学习的困惑, 同时要有一套严格合理的措施。在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提出严格的要求, 才能促使学生克服困难, 自觉的履行要求, 逐渐形成坚强的意志和性格, 使他们朝自身认知发展的正确方向前进。

总之, 要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 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 而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 又同学校的办学理念及培养、发展目标密切相关。因而, 职业学校的发展模式及战略目标应建构在“终身教育”和“人力资本”这一发展理念之上。把职业教育作为学生终身学习的一个基础环节来抓, 从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这一目标出发, 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 培养学生的学习素质。

参考文献

[1]金林祥.教育学概论[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8.

[2]单长青.谈谈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素质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 2008, (1) .

[3]陈威.谈学生的学习素质及其培养[J].教育探索, 2002, (7) .

人才再培养 篇11

【关键词】高技院校 旅游管理 人才培养模式

一、我国高技院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1. 教材建设和使用上存在问题

依据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模式而设计的教材少之又少。无论是理论教材还是专业教材基本是照搬原有学科的框架和内容,没有总结出旅游现象的特殊性,只是在课程前面加上旅游二字,缺乏理论和专业教材的“灵魂”。旅游管理类教材,如饭店管理、餐饮企业运行与管理、前厅客房运行与管理、旅行社管理、景区管理等,全都是一样的“管理内容”,都是由市场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内容外加一些专业知识和理论构成,没有抓住学科和专业精髓,导致了职业教育和人才培养脱节。没有确立一个特殊而独立的研究领域并使研究成果成为教材的内容。如前厅客房运行与管理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所要出售的客房这一产品,并以此核心为基础来整合该课程的框架结构。有些教材的使用依然沿袭本科院校的教材,如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旅游市场营销等。部分专业课的教材本科学校也在使用。如何选用适合于不同教育的教材必须以高技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使教材使用科学化。而且课程在内容上重复出现,学生和教师难以适从,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如餐饮企业运作与管理、酒店服务技能、宴会设计、菜点与酒水知识这四门课多有重复。

2.专业设置过窄,市场急需的人才得不到满足

高技院校设置的旅游专业主要集中于旅游管理和导游两个专业,而且两个传统专业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旅游市场所急需的诸如会展旅游人才,旅游商品开发人才得不到满足,影响旅游产业深层次的发展。因此,专业的设置应与旅游市场合拍,既要考虑旅游市场的客观需求又要考虑各校系专业重置与同构竞争的问题,避免人才资源浪费。

3.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

大多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比例结构为公共课占 15%,基础课占 30%,专业课占 40%,实习与技能占 15%。虽然,这些课程的设置可以保证学生具有扎实、深厚的基础知识,但对于专业课程的操作实践环节课时量相对偏少,实践课程的实用性、操作性和前瞻性凸显不足,而且教学实践环节的效果评估几乎为空白。

4. 专业思想和职业生涯教育就业指导滞后

在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高技院校旅游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并不十分理想。这与我们的专业思想、职业、就业教育的缺失有关。“高职高专培养的是初、中级管理型人员”,这种认识致使学生认为自己毕业就该是旅游企业的管理者,很难端正实践课程的学习态度。

同时,院系安排了实习就等于完成了实践教学,而实际也是这样的。大多数实习美其名曰叫顶岗或轮岗,其实就是简单劳动。学生实习单位的确定也是出于仅仅将学生安排出去的想法,这就造成未来学生所从事的工作形象大打折扣,从而降低了学生对旅游专业的认可度,使学生对该行业失去应有的热情。

二、我国高技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思考和对策

1.抓住时机,及时开设适应社会企业需求的高职专业

针对企业定课程。专业设置以后, 开设什么课程, 每门课程开设多少课时, 具体教学什么内容决定着这个专业的培养目标, 也决定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因此, 针对用人单位的需要, 科学设置课程和课程的教学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课程设置应该体现专业特色。课程设置如果不符合岗位对专业技能的需要, 既浪费教学资源, 又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为了加强课程建设、专业建设, 学院多按大类专业设置相应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可以提高课程设置的科学合理性, 还有助于加强教师与企业、社会各界的联系, 提高科研能力, 促进学生实习、就业。

2.加强实训教学环节的建设

实践教学——针对岗位练技能。高技院校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强调动手能力的培养, 动手能力培养离不开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校内实训设施建设, 学院目前建立健全了客房及餐厅实训教室、模拟导游实训教室、形体训练教室、地理礦石标本室等等, 基本满足了教学要求。高级技工学院的实践性教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课程实习(实训),一是毕业实习。比如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实习, 到星级酒店、旅行社、景区接受半年至 1 年实实在在的实习, 实践证明是成功的。

旅游业是一个特殊的综合性服务行业,学生大多从事着与顾客面对面的一线工作。相对别的行业, 其性格因素既影响着企业服务质量, 又影响着自身发展前途。有专家提出, 对报考旅游专业的学生应先进行“ 性向测试”, 看其是否适合这个行业, 以免累人误己。这一说法有一定道理。如果生源的选择面小,我们对已招到的学生可实行“ 定制化培养”, 即在学生有了基本的行业知识后, 根据其不同的性格特征, 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辅助其选择专业发展方向, 因为旅游业岗位的涵盖面是十分广的,避免学生片面认为从事旅游业一定需要外向型性格而产生恐惧、厌学等心态。定制后, 以推荐书目、指导选择方向需要的选修课、安排相应的实习岗位等方式, 完成培养计划。

3.依托行业, 积极开拓产学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

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培养再探 篇12

一、围绕教学目标, 启迪创新意识

1.落实目标, 狠抓“双基”教学。教学目标的确立, 是教师教学思想的充分体现, 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前提。有什么样的教学目标, 就能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因此, 教师要遵循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扎扎实实地完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鼓励学生敢于突破教材、敢于突破自我;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思维越活越好, 思路越宽越好, 质疑越多越好, 方法越奇越好, 速度越快越好, 争论得越激烈越好, 观察得越细越好。这样的教学目标的确立, 不仅有利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目标的完成, 也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转换角色, 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好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问题。首先, 教师在更新教育观念时, 要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学生, 把学生视为有人格的人、平等的人、自主的人、有潜力的人, 相信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主动发展;其次, 要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 用探讨式、商量式的口吻组织教学, 使学生敢于参与也乐于参与探究学习;三是要重视教学中教师的激发作用、启迪作用和组织作用, 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把学生推上学习的主体地位。

3.启发诱导, 激发学生兴趣。教师要采用各种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可以采用外在的激励措施, 如赞许、表扬和奖励来达到其目的, 但教师更多的是要应用知识内在的激励因素, 巧用学习目标与学生发展现状之间的矛盾, 并把这种矛盾转化为学生学习的自身需要。教师还应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的组织作用, 重视学生的感知、讨论、分析、抽象、概括、归纳过程,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 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教学中,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必须有个“度”, 这个“度”应定在“激趣、启思、引导”上。

4.结合实际, 指导学生“会学”。“学会”是学生侧重于接受知识、积累知识, 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会学”侧重在学生掌握学法, 主动探求知识, 目的在于发现新知识、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学会”是“会学”的前提, “会学”是“学会”的创造。因此, 教师要营造创造性学习的氛围, 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使学生感到学习内容并不深奥, 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要符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实际, 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易于接受, 促使学生勤于动脑、富于想象。让学生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自学, 其目的是使学生对新知识达到学懂和会用, 即求“会”, 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前提和基础。

二、狠抓导入环节, 激发创新意识

1.设疑导入, 诱发思考。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 通过设疑问难、制造悬念, 使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不平衡状态, 促使其主动参与、大胆探索。如低段教材“郊游”内容中的租车、租船类问题, 教师可根据教材创设学习情景, 引导学生观察、获取数学信息, 然后设问:怎样租车 (船) 够坐?让学生根据不同座位、不同票价的大小客车、客船, 不同人数的班级等信息, 具体设计租车 (船) 的方案。通过设计方案, 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在寻求解决方法多元化的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运用规律, 启发思维。较好地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才能实现知识的迁移。有意义的学习理论认为, 新知识的获得, 主要依赖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 必须通过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 有意义的学习才能实现。如在教学“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时, 先复习“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然后启发学生结合学习内容, 大胆猜测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学生就会运用旧知进行迁移, 发现规律, 掌握方法。

3.联系实际, 激活思维。数学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去发现数学、掌握数学, 这是现代数学教育的一个基本思想。因此在教学中, 教师应探索和构建生活数学的教学体系, 从实际应用中导入课题, 激发学生的兴趣, 激活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 培养主动探索的意识。小学阶段, 数学教材内容绝大部分都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 教师要把握教材特点, 充分应用生活素材,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探索研究。

三、优化教学过程, 强化创新意识

1.挖掘教材内涵, 激活创新思维。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的特点, 结合学生的知识及智能水平, 将教材划分为一个一个的探索发现单元, 创设情境, 激活思维, 引导学生像数学家那样“去想数学”, 经历发现、创新的过程, 在解决问题中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如低段教材中“郊游”内容的租车、租船类问题, 教师可根据教材创设出示学习情景, 引导学生观察获取数学信息后, 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寻求最优化方案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鼓励质疑问难, 培养创新意识。学生在新知识的学习探索过程中, 会遇到一些困难、一些疑点,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 解除学生的思想负担。无论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无价值, 教师都要给予鼓励, 让学生通过质疑、讨论、释疑, 寻找知识的关键所在, 抓住知识的重点和难点,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学会学习的方法, 不断强化创新的意识, 提高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 创设生动的学习情景, 引导学生观察获取数学信息, 最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质疑问难, 并鼓励学生勇于探索、解决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动手操作实践, 培养创新能力。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手和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手使脑得到发展, 使它更明智;脑使手到得发展, 使它成为思维的工具和镜子。因此, 在引导学生获得知识时, 要为学生提供具体、生动的认知材料, 让学生动手实践、动脑思考, 在感受数学魅力的同时, 激发创新思维, 培养创新意识。如在教学“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时, 要结合教学内容, 尽可能让学生动手实践, 进行实际测量和推算探索, 在实践探索过程中归纳总结出方法, 获取数学知识, 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反馈矫正环节, 培养创新意识

1.开放题目, 训练思维。所谓“开放”, 指的是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题目答案的不唯一、条件的不确定、结构上的多变等。数学开放题具有多样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开放题的核心是开放学生的思维, 开发学生的潜能,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发展学生个性。因此, 设计开放性的题目, 要以教材为依据, 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水平, 体现“实”, 重视“用”, 突出“活”, 把握“度”, 切不可在难、偏、怪、繁上做文章, 应让学生乐于通过不同的方式“跳一跳”摘到果子。

2.体验感悟, 激励创新。学生与生俱来就有一种探索的欲望, 教师在教学中要设计一些具有创新性的练习题, 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还能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创造力。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后, 在反馈环节中, 教师可设计具有创新性的习题: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 它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并启发学生先猜想, 再应用面积计算公式进行验证, 得出答案。学生会立即进行猜想思考、动手计算和验证, 很快学生就会得出答案, 教师要及时表扬肯定, 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并及时启发学生去寻找不同的答案。

上一篇:建筑企业社会责任下一篇:兴趣学习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