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规范

2024-10-03

报道规范(通用4篇)

报道规范 篇1

法制新闻报道是指各新闻媒介对社会生活各方面新近发生的与法制相关的、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报道。具体包括宣传立法、行政执法、司法、守法、法律监督、法律服务和法律教育与研究等多个方面。如今, 法制类节目或栏目已经成为我国法制宣传的重要园地, 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生动教材, 法制新闻报道在普及法律知识、传递法制信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 我国媒体的法制宣传也存在不少问题, 其中突出的问题就是使用法律语言时经常出现失范现象。一篇失准的普法文章、一档失误的法制节目往往会给民众造成误导, 甚至产生不良影响, 这与我们进行法制宣扬的目的相悖。显而易见, 媒体的法制类节目、版面既然以宣传法律为己任, 无疑首先要符合法制新闻报道的用语规范, 严格掌握法律界限, 准确使用法律语言, 遵守语言运用的规律。

专业性

各行各业都存在着大量的专业用语。法律活动作为特定的专业范畴, 同样有着特定的专业术语和特定的表达方式。法律专业术语是专门用来表示法律领域特有的事物、现象的法律专业用语, 是对法律行为和法律事实的科学归纳和概括, 是法律语言的主要标志。对于法律事务的报道离不开大量的法律术语的运用, 这有利于达到表述上的准确。如我们经常使用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刑事自诉人”、“不起诉”、“追究刑事责任”、“未遂”、“中止”、“现场勘查”、“辩护”、“申请回避”、“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在民事诉讼活动中所用的“民事行为能力”、“无因管理”、“不当得利”、“第三人”、“诉讼保全”、“先予执行”、“公示催告”等;行政诉讼中所用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管理相对人”、“行政不作为”等。基于这种情况, 在法制新闻报道中恰当地使用法律术语, 才能确保向公众准确地传达法制信息和宣传法律知识, 增强宣传的效果。然而, 新闻报道中法律用语错误的现象仍然时有发生。具体表现为: (一) 法律术语错用, 具体表现为用其他专业术语替代法律术语。如, “现场勘查”与“现场勘察”、“检察”与“检查”等往往被混为一谈。其中, 现场勘查、检察是法律术语, 而现场勘察属于地质学、建筑工程学中的术语, 检查则是日常生活用语。这些术语的错误运用, 会造成表达上的混乱, 影响人们对于其报道主题的准确理解。 (二) 法律术语混用。在法律术语中, 有很多意思相近, 但法律内涵不同的术语, 往往会被混为一谈, 彼此不分。如“被告”与“被告人”、“罪犯”与“犯罪嫌疑人”、“罚金”与“罚款”、“议案”与“提案”、“终结”与“终止”等。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只有被法院依法判决为有罪的人才能称为罪犯, 在判决之前, 根据诉讼阶段的不同分别有不同的称谓。如:刑事案件在立案侦查阶段应称为犯罪嫌疑人, 提起公诉后应称为被告人。“警方逮捕3名杀人罪犯”中的罪犯应改为犯罪嫌疑人。有些法律术语, 尽管只有一字之差, 但却分属不同的法律范畴, 有着特定的使用主体和含义, 不能互相错位和替代。比如, “议案”与“提案”, 虽然只有一字之差, 但使用的主体各有不同, 不能互相混淆和代替。根据我国《代表法》第9条之规定:人大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属于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而“提案”则是指参加政协的团体或个人, 向全体会议或常务委员会提出的经提案委员会审查立案, 交付有关单位办理的书面意见和建议。可见, “议案”属于人大职权范畴, 而“提案”则属于政协职权范畴, 二者分属两个不同的职权范畴。但是, 有的媒体在报道中却把人大代表的“议案”误作“提案”, 或者相反, 造成了主体的错位, 影响了报道的准确性。 (三) 用日常生活用语替代法律术语。《人民日报》华东版“下周争鸣”栏目曾发表短文, 提议围绕“少年犯免诉制度合理吗?”展开讨论。在这仅仅10个字的标题中竟有两处明显错误。其中“少年犯”和“免诉制度”的提法, 将未成年人涉嫌犯罪说成是“少年犯”, 将不起诉制度说成“免诉制度”, 均是以日常生活用语替代法律用语, 意思表示不确切, 且违背了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及精神。

因此, 法制新闻应首先确保法律术语的准确运用, 有利于确保法制宣传教育的效果。具体运用时, 应在准确理解法律术语的前提下, 根据所表述的内容, 选择恰当的法律专业术语, 避免各种术语的混用、乱用甚至错用, 确保法制新闻的质量。

中立性

新闻特有的作用和可贵的价值就在于向读者提供事实, 让读者从事实中得出结论。这种特性需要新闻报道做到既可信又公正。新闻媒体对于法制新闻进行的报道, 必须坚持尊重司法特性的原则, 尊重司法的中立性、权威性, 它必须用客观地叙述事实的方法影响读者, 引导舆论。确保法制新闻报道语言的中立性, 既是新闻报道应具备的特性, 也是社会主义法制公正理念的内在需要。具体来讲, 新闻媒体对于法制新闻事件需要进行客观公正地报道, 不能带有片面性和倾向性, 保持中立性。尤其是在案件未被法院审结前, 不能凭感情、凭猜测妄下结论, 以免监督越位, 甚至出现媒体引导审判。例如, 几年前曾轰动一时的马加爵案, 我们清楚地记得, 在马加爵案发最初的一个月里, 各新闻媒体近乎疯狂地报道, 诸如“校园杀手”、“云大屠夫”、“混世魔王”等称谓满天飞, 使人们几乎无法认清马加爵作为一个人的真实情况。在各种报道中他似乎一生下来就是个杀人狂魔。事实上马加爵只不过是一个有心理障碍的普通青年, 长期积压的不良情绪、封闭的生活方式和不够健全的心理导致他走上了犯罪道路。这本是个令人痛心疾首, 并且足以引起全社会对于应试教育弊端和人文教育缺失深刻反思的事情, 然而对于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 这样的反思极容易被人们忽略, 最终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头。这种做法很容易误导受众, 使人们产生一种观点, 马加爵实属罪大恶极, 不杀不足以平民愤。这些带有明显倾向性的报道显然违背了新闻应具有的特性。

还有目前在法制新闻报道中存在的炒作现象, 也使得新闻报道在新闻价值判断上偏离方向, 即为追求所谓的“看点”、“卖点”, 追求所谓的新闻效应, 媒体在报道方式上往往采用猎奇、俗艳的手法, 以吸引读者的眼球。如有的刑事案件在法院尚未作出终审判决的情况下, 媒体的报道常选用一些醒目而又骇人听闻的标题与表达, 大肆渲染, 或者对于凶杀、色情案件的过程过分详细地进行描述。

众所周知, 我国的刑事诉讼制度实行的是无罪推定、疑罪从无的原则。在法院依法作出判决之前, 被告统称为犯罪嫌疑人, 任何人无权擅自确定其罪名。犯罪事实只能经人民法院审判确定, 且行为人的罪名都是有刑法分则规定的法律用语, 如“盗窃罪”、“抢劫罪”、“故意杀人罪”、“强奸罪”等, 即罪名法定。因此, 媒体对尚未终审判决的犯罪嫌疑人加以情绪化的恶名, 哪怕是援引群众的义愤之词, 都是有违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对于犯罪嫌疑人, 最简单的办法是直称其名。对于民事、行政纠纷, 则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 尊重事实, 尊重法律, 客观冷静地进行报道。媒体对于法律事实的报道应做到一是一, 二是二, 是则是, 非则非, 不夸大, 不缩小。法制新闻报道不同于文学创作, 不能凭想象而虚构, 不应掺杂个人感情色彩, 而应当以准确、客观、求实为本, 坚持做到报道的中立。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媒体任何有倾向性的报道, 都有可能会使受众和司法机关产生先入为主的偏见, 导致媒体引导诉讼, 进而影响司法机关对于案件的公正判决。

同时, 法制新闻还需注意语言运用的文风问题。法律活动本身具有严肃性, 这就要求法制新闻也应具备这一特色, 表现在文体风格上, 要具有中立、朴实的风格, 做到“风格朴素, 语贵平实”。法制新闻应力求语言的平实, 这与文学作品所追求的词藻华美是不同的。在修辞手法上应以消极修辞为主, 避免文学作品中普遍使用的积极修辞。具体来说, 法制报道语言应当做到:反映事实要真实、平和, 不能夸张、渲染;少用或不用感情色彩强烈的词语;尽量不要描景状物烘托气氛。让事实本身说话, 而不是靠作者刻意地遣词造句、卖弄文采取胜。在一些法制新闻报道中, 常常会出现一些生动形象的语言, 如一篇故意杀人案的报道中写到:“被告人平日里一双色迷迷的眼睛, 总是在姑娘们身上打转, 伺机捞点便宜。”这类语言与法制报道所要求的文风朴实的格调相悖。在对法制新闻进行报道时, 应力争做到:注重事实, 尽量真实地呈现事实与摹写现实;事实和观点分开, 忌讳将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观点充作基本事实误导受众;避免记者的主观倾向, 作为报道者的记者不应以任何方式在报道中表现自己。

严谨性

可以说,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 任何语言的运用都首先要求用语的准确性。法制新闻报道首先应当做到用语的准确与严谨。这主要表现在选词的严谨性上。例如, 对于叙述的案情, 动词的选用“操起一根木棒”与“顺手拿起一根木棒”有着明显的不同, 它关系到行为动作性质上的差别, 一个是有准备, 一个是无准备。除此之外, 表示事物性质状态的形容词和副词也往往易被忽视, 如“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 “数额较大”、“数额巨大”等, 在刑事案件中, 我国针对上述情节均有具体的法律规定, 法制新闻报道中需要依照相关法律的规定进行准确恰当的报道, 不能随意使用这些词语。用语的随意性, 极易出现表达上的错误, 传达错误的信息, 甚至产生负面影响。如, 有媒体在报道中称人大代表“参政议政”, 这种提法不准确, 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 人大代表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的工作, 和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活动, 都是依法执行代表职务, 依法行使代表权力, 而不仅仅是“参政议政”。在一般情况下, 人大代表执行代表职务的行为, 会议期间称为代表工作, 闭会期间称为代表活动, 规范的说法应当是“履行代表职务”或“执行代表职务”。

法制新闻报道中不仅需要选择准确的词语, 还需要讲究一定的句式, 避免出现语有多义或者含混不清、模棱两可的用语。如有报道中出现:“犯罪嫌疑人李某某因盗窃两次被判刑”, 还有“市民张某与其已故妻子的母亲同住”, 均属于有歧义的语言。我们分析一下, 在前一个句子中, 犯罪嫌疑人李某某是因“盗窃两次”被判了一次刑, 还是因盗窃而“两次被判刑”, 两种意思, 性质完全不同。如果说李某某因盗窃而两次被判刑, 他可能成为累犯, 需要从重处罚, 而另一种解释则情节表现要轻得多。因此, 报道的案情是轻是重无法判断。在第二个句子中, 我们无从知道市民张某究竟是与活人同住还是与死人同住。

可以说, 法制新闻报道中语言的运用, 往往与写作者自身驾驭语言的能力有关, 它关系着写作者自身所具备的综合素质, 包括法律素质、政治素质、文字写作功底等。要提高法制新闻报道语言运用的水平, 需要新闻工作者进行多方努力, 确保法制新闻报道语言运用的规范化, 从而增强法制宣传的效果。

报道规范 篇2

2.0适用范围

新疆航空公司各单位(含控股公司)的新闻报道工作

3.0职责

3.1公司宣传部管理新疆航空公司通讯员对外发稿及来访记者的采访报道

3.2各部室负责本部门通讯员对外发稿的审核把关,事关安全、效益、改革等重要稿件报宣传部审核。

3.3新闻业务主任负责公司新闻报道工作计划的实施。

4.0工作内容和要求

4.1工作方针

正面宣传为主、宣传民航为主,团结、稳定、鼓劲

4.2组织管理

新闻宣传报道工作在公司党委统一领导下,归口党委宣传部管理。宣传部负责组织、安排和管理新闻单位记者的采访,负责管理通讯员的日常报道。

4.3编制计划

4.3.1新闻业务主任编制新闻报道计划,工作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a)每年工作会议期间组织好对公司成就和下公司工作计划的对新闻媒体的发稿。

b)公司生产旺季及时将促销信息以新闻的形式向媒体发布。

c)每年11月组织与新闻媒体信息交流会,由公司领导向媒体通报公司安全生产情况。

d)每年12月31日邀请各新闻媒体参加公司实现运输安全飞行年新闻发布会,新闻业务主任统计发稿情况。

e)每年年初组织召开公司新闻报道总结表彰会。

f)根据各单位人员情况及上对外新闻发稿情况,确定各单位对外发稿篇数。

4.3.2计划及各单位任务由宣传部部长或主管新闻报道的副部长审核后,报公司党

委批准后实施。

4.4.新闻报道把关审查

4.4.1通讯员向新闻单位投稿要经本单位主要领导签字同意,事关安全、效益、改革等重要稿件须经相关单位审核,宣传部部长把关。

4.4.2对突发事件的宣传报道,必须严格遵守中央、国务院、民航总局有关突发事件对外报道的规定,不得擅自为新闻单位提供线索、报道素材或邀请记者报道,发生严重突发事件确需对外报道的,须按照宣传部统一安排。

4.4.3宣传部安排记者采访,审核新闻稿件、对外提供新闻素材,应征求业务部门的意见,业务部门应给予积极支持和配合,除特殊情况外原则上不接受记者的电话采访。

4.5建立业务部门与宣传部之间的定期信息通报制度。

4.5.1业务部门召开的重要会议、组织的重大活动,应通知宣传部,安全、服务、管理等重要举措出台,应与宣传部通气,提供有新闻价值的信息。

4.5.2各单位有必要宣传的重要会议、重要活动、重要工程进展情况、重要举措等,要及时报宣传部,各单位邀请新闻单位记者采访,事前须报宣传部同意,未经宣传部安排,不得擅自接受记者采访。

4.5.3建立新闻宣传报道工作定期报告制度,各单位要及时汇总新闻宣传报道工作,定期向宣传部报告,各大单位每年向宣传部书面汇总一次。

4.6.来访记者的接待

4.6.1对各级新闻单位的来访,要给以热情支持和配合,对记者提出的合理的采访要求应尽力予以满足。

4.6.2新闻业务主任要了解记者的采访目的、内容和计划,并做出采访安排,尽快通知被采访的有关单位,做好协调工作。

4.6.3各媒体记者日常采访原则上不安排食宿,不解决交通。特殊情况,可提供便餐,标准为每人每次50元以内。

4.6.4我公司组织大型活动,确需邀请记者采访的,要提前将采访安排及邀请人员名单报公司主管领导,并及时通知邀请人员。除个别大型活动外一律不安排餐食,因机场距市内较远,交通不便,每次每人发2 0 0元以内交通费,由记者签收,记者的车票不再报销,所写稿件原则要求三日内发稿。

4.6.5我公司组织新闻单位集体采访,应根据采访事件的价值,确定不同级别的新闻单

位。

4.6.6为加强与新闻单位的沟通,每半年组织一次座谈会,邀请各新闻单位负责民航口的记者共同探讨搞好我公司外宣工作的办法,同时对表现突出的记者给予物质奖励(以公司内纪念品奖励)。

4.6.7对于确实不配合我公司工作统一安排、违反新闻纪律、造成不良影响及严重后果的,由公司党委宣传部向所在新闻单位提出意见和建议。

4.6.8涉及我公司安全、生产、服务重大事件的新闻报道,原则上需经宣传部审核、把关,未经宣传部同意擅自发稿,造成报道失实的,公司有权追究当事记者的责任并要求更正。

4.6.9为不影响正常工作,新闻媒体记者采访公司领导应由宣传部协调安排采访时间、采访内容,宣传部部长审稿把关后方可报道。

4.7总结表彰

4.7.1统计上报

各单位于每年12月30日前将本单位当年对外发稿的原件(电台、电视台发稿统治单)收集报党委宣传部。

4.7.2宣传部按《新疆航空公司新闻报道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评比办法》统计稿件,并核分,报公司党委审批后奖励。

5.0相关文件

《新疆航空公司新闻报道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评比奖励办法》

6.0工作记录

6.1新闻报道工作计划

6.2公司领导对重要稿件的发稿意见

6.3媒体发布的我公司重要新闻

6.4新闻发布会的策划方案

6.5对单位新闻稿件的统计、核分

报道规范 篇3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32例, 女28例, 年龄7个月~8岁, 平均年龄1岁7个月±2个月, 全部病例均符合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1]。

1.2 症状及体征

本组发热60例 (100%) , 刺激性干咳28例, 顽固性剧咳18例, 阵咳14例, 双肺呼吸音粗2例, 哮鸣音12例, 湿罗音16例, 无阳性体征8例。

1.3 X线表现

双肺纹理增粗3例, 双肺斑点状, 片状阴影28例, 右肺斑片状阴影25例, 左肺云絮状阴影4例。

1.4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WBC≤10×109/L 47例, WBC>10×109/L 13例, 所有病例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冷凝集价均1∶40以上, 最高1∶1280。

1.5 治疗与转归

60例患儿均采用阿奇霉素治疗, 阿奇霉素剂量100mg/ (kg d) , 每天1次连续静脉滴注3d停4d后改口服, 出院后均予以阿奇霉素口服3d停4d, 总疗程4周, 治疗过程中辅以对症治疗如退热、止咳、平喘祛痰等治疗措施。所有病例均经阿奇霉素治疗治愈。

1.6 门诊随诊

全部病例均门诊随访复诊, 结果42例患儿半年内复发咳嗽, 再次服用阿奇霉素及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 6~7d患儿咳嗽均可缓解, 9例患儿半年内反复咳嗽伴有喘息, 予以阿奇霉素, 辅以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及口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后喘息缓解, 9例患儿半年内未见反复咳嗽。

1.7 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后较长时间存在气道高敏反应, 支原体肺炎患儿肺部症状痊愈后半年内仍有显著复发咳嗽的倾向, 并可导致反复喘息, 再次应用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疗效明显。

2 讨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后直接损伤呼吸道上皮表面, 破坏支气管和毛细支气管上皮细胞, 使肺泡壁增厚, 炎性渗出, 分泌物中半胱氨酰类白三烯浓度增加[1], 它是强有力的促炎介质, 其收缩平滑肌的作用是组胺的1000~10000倍。它的炎性反应包括支气管阻塞, 气道分泌物增加, 黏膜水肿以及嗜酸性粒细胞在内的炎性细胞浸润[2], 致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较长时间存在气道高敏反应, 故支原体肺炎患儿肺部症状痊愈后半年内仍有显著复发咳嗽的倾向, 并可导致反复喘息。阿奇霉素联合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钠治疗支原体肺炎患儿半年内复发咳嗽疗效明显可能与此相关, 值得进一步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

摘要:目的 探讨支原体肺炎患儿规范治疗后半年内复发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追踪随访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儿科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支原体肺炎患儿住院规范治疗后复发咳嗽的60例患儿, 其中男32例, 女28例, 年龄7个月8岁, 以咳嗽、发热为主要症状, 予以阿奇霉素静脉滴注3d停4d后改为口服, 出院后予以阿奇霉素口服3d停4d。结果 42例患儿半年内复发咳嗽, 再次服用阿奇霉素及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 1周左右患儿咳嗽均可缓解, 9例患儿半年内反复咳嗽伴有喘息, 予以阿奇霉素, 辅以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及口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后喘息缓解, 9例患儿半年内未见反复咳嗽。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后较长时间存在气道高敏反应, 支原体肺炎患儿肺部症状痊愈后半年内仍有显著复发咳嗽的倾向, 并可导致反复喘息, 再次应用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疗效明显。

关键词:支原体肺炎,反复咳嗽,阿奇霉素,孟鲁司特钠

参考文献

[1]胡亚美, 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200-1205.

新闻报道中的用语规范化研究 篇4

语言文字从产生的时候起,就一直与标准化、规范化联系在一起的,新闻语言,即“通过新闻媒介,向人们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语言”,其实指的就是“新闻作品的语言”。而网络化信息化使写作成为极为省便的事,人们似乎可以毫不费力便能写出洋洋洒洒的宏文巨著,不用过多思考、不用推敲锤炼,使得新闻语言失范现象愈来愈严重,不加消化地盲目吸收网络语言和外来词语,滥用方言词语,任意生造词语、篡改成语等,严重地影响了语言文字的规范。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遏制,加强新闻用语的规范化。

1.新闻报道语言使用不规范问题

1.1错别字问题。新闻报道在语言使用方面,难免会受到一些不规范词汇的影响,其中最为严重的是错别字的影响,例如 “衣衣不舍”、“一明惊人”、“一步到胃”等等,无形中给正在学习的青少年带来很大的不良影响。在现在一些报刊中随处可见这些错别字的出现,正在学习科学知识的青少年会通过这些媒体学习到这些错别字,会对他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产生很大的影响。

1.2脱离实事、夸大其词。且不说,新闻侵权案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因新闻报道与事实不符而引起了诉讼,就是一般不大引起讼案的报道中,也常常言不符实。陕西某报2010年11月6日有篇文章,以“美国中期选举开始投票/纽约州有望产生首位华裔议员”为题,简述了美国纽约州某选区产生了5位候选人,其中华人占4位,“在9月初举行的初选中,华裔候选人的总得票数大大超过郭登棋,但由于选票分散,郭登棋仍是得票最多的候选人。”郭登棋是一个犹太裔候选人。这显然是内容与标题不符,而且夸大了事实:华人候选人要取得议员资格,路还很长,其中的变数不少,结果难料,怎么能一口断定华裔中就能产生“首位”议员?而且明晃晃的标示在题目上。对某某歌手冠以“巨星”,还嫌不够,前面再加上“天王”或者擦一个“顶级”,什么“顶级影视制作、顶级高科技设备、顶级名模、顶级风流片”等的“顶级”式语词月一见其多。遣词用语的不符实,其实是思维粗放心理浮躁的表现。

1.3还有外语使用不规范。常常在一些文章中看到中英文混合的词汇,且英文运用不规范,有的直接把汉语翻译成不规范的英语,如 long time no see 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被直译过来的,但是已经被普遍应用了。

1.4滥用网络语言。随着网络聊天和即时短信越来越成为中国年轻的电脑爱好者生活中的一部分,互联网语言已经渗入到中国生活的各个领域,大量网络语言登陆传统媒体,对传统新闻语言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如“pk”(对决)、“粉丝”(歌迷)等来源于网络的语汇,随着“超级女声”风靡一时,在大众媒体上频频出现,“pk”一词更是成为一种时尚语汇,广泛运用于体育、文化、经济、民生等新闻报道中,每天的各类报纸几乎都可以见到出现“pk”一词的新闻标题。这些网络语汇看似新鲜,但从语言学的角度看却非常不规范,不具备全社会的通用性,令一些中老年读者不知所云,因而影响了新闻的传播效果。

2.新闻报道语言应用的规范化

2.1准确的新闻语言高于一切。所有的写作都要求用词的准确。新闻文体承担着报道事实的责任,对准确性有着更高的要求。同样一个“说”字,我们可以用“声称”、“断言”、“认为”、“叫嚣”、“承认”、“透露”等词替换,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用“建议”、“要求”、“命令 ”、“恳求 ”等词,由于我们所使用的语言并非纯净的,它延续着过去历史的记忆,必然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使用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谨慎挑选。新闻语言的准确还表现在对话和引语的准确上,尤其是引语必须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

2.2加强我国相关法规的建设。要想从根本上加强我国新闻文字的规范化,就必须加强相关的法规建设,真正起到规范语言文字的作用。早在2000 年,我国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就审议通过了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和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当时的新闻媒体还没有像现在这么发达,许多新闻媒体的语言文字能遵守规范化的原则。但随着新媒体形式的大量出现,越来越多的不规范用语也逐步增多。我们必须要加强这方面的建设,必须让作者严格按照相关法规著作,做到不符合要求的文章一律不准刊登。

2.3防止夸张性词语和手法的使用。新闻语言在力求清晰之外,还要注意防止夸张性词语和手法的使用。如《三国演义》中对刘备“两耳垂肩,双臂过膝”的描写就属于典型的夸张,但读者看了并不觉得假,反而感到栩栩如生。可是这种写法一旦用于新闻,读者就要提出质疑。原因很简单,读者对新闻和文学的期待程式是不一样的。他们对新闻的第一需求永远是明明白白传递信息。新闻语言的第一要求永远是清晰明确。

2.4规范网络用语的使用。据《四川日报》报道,青少年心理咨询师赖雨说,从保护青少年心理健康角度看,“pk”不能扩大化,媒体不宜过多渲染。新闻工作者不应只顾追随一时的潮流,或为满足一部分受众的需求,滥用那些未得到广泛认可的网络新词。2006 年 3 月上海市发布的《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规定,国家机关公文、教科书和新闻报道中不得使用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规范的网络语汇。这是国内首部将规范网络语言行为写入法律的地方性法规,相信对新闻媒体网络语言的规范使用将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

3.结语

上一篇:认识与期望下一篇:校园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