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党建工作

2024-09-20

本科生党建工作(共12篇)

本科生党建工作 篇1

摘要:高校本科生党建工作是一项需要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 本科生党建工作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本文结合工作中的实际情况, 以“学生党员联系寝室”制度为例, 阐释了如何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进一步做好高校本科生党建工作。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高校,本科生,党建

党员发展工作, 是党的基层组织的一项经常性工作, 也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精心发现、热情培养学生入党积极分子, 把其中表现突出的先进、成熟分子及时吸收到党组织中, 是高校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高等院校是研究、开发和传播先进文化的阵地, 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发展的源泉, 是社会发展的人才储备库, 也是培养和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与时俱进地做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一代新人的迫切需要;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不断提高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的重大举措;更是以党建为核心, 全面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同时, 它对于维护高校稳定, 加强党对学生工作的领导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目前高校本科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高校本科生党员从总体上来看是健康向上的, 绝大多数能保持先进性, 做到自觉履行党员义务, 牢记党的宗旨, 严格遵守党的纪律, 在各方面起模范带头作用和表率作用, 但也确有少数党员经不起考验, 对思想道德建设不够重视, 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首先, 高校部分本科生政治素质不高, 政治修养有待进一步提高。政治修养是否合格是衡量一个学生是否符合党员条件的首要标准。目前, 我国社会政治健康稳定,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而在校大本科生大多专注于专业学习, 不太注重政治修养, 造成部分本科生政治意识淡薄、政治观念退化, 由此导致理想信念不坚定, 对党的认识较模糊,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根基不牢, 先锋模范作用不能发挥。究其原因是政治理论学习不够, 同时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其次, 新生党员质量参差不齐。入党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 有严格的规范和发展程序。但通过调取新生党员档案, 发现部分新生党员存在发展不规范、档案不齐全等现象。如:入党时年龄不满18周岁;入党手续不全;毕业前突击入党、甚至拿到大学新生录取通知书后“被入党”;有的中学把能否考上名牌大学、重点大学作为入党的条件, 只重分数, 忽视了思想政治素质;有的中学把入党作为对学习尖子生和学生干部的一种奖励。这些学生党员没有经过严格考察和考验, 质量和素质相差甚大, 有些新生党员没有达到应有的标准。

再次, 党员的质量与数量不和谐。目前, 高校本科生党建工作步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 但由于低年级正式党员的数量有限, 支部在吸收新党员时, 很难对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社会工作进行深层次的了解, 考察发展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规范化和系统化, 出现了一些“重发展, 轻培养”、“重数量, 轻质量”、“重学生干部, 轻一般学生”的不良现象。有时由于考察不严, 匆忙发展, 留下隐患。这些情况给学生党员的质量大打折扣, 影响了学生党员在普通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二、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本科生党建工作

在高校本科生党建工作中, 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学生党建工作。科学发展观是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最新成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在学生党建工作中的客观要求, 是高校本科生党建体系完善和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高校本科生党建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 党建工作的思路、具体工作的开展等方面也必须围绕科学发展观来进行, 运用科学发展观不断实践, 努力探索学生党建组织的新模式。

首先, 坚持以人为本理念, 统领本科生党建工作。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本科生党建工作, 首先要把以人为本作为本科生党建工作的思想理念, 贯彻到工作中各方面。以本科生自身发展需要为工作出发点, 搞好党支部建设是为了每位本科生党员同志的长足发展, 党支部的建设必须依靠每位本科生党员, 建设好党支部根本目的是服务于本科生党员, 促进每位本科生党员同志全面发展。做好本科生党建工作必须充分调动本科生党员的积极性, 激发他们的主动性, 为其发展和提高创造更优越的环境和条件, 切实做到发展素质、提高党性, 使更多优秀的本科生党员得到更长远发展, 同时为其他同学树立良好榜样。用以人为本理念统领本科生党建工作, 就是要以本科生的全面科学发展为最终目标。

其次, 坚持全面发展理念, 丰富本科生党建载体。从个体来看, 促进本科生党员德智体全面发展。坚持学习与思想道德修养、党性修养并举, 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缺一不可, 如果没有坚定的思想信念, 就失去了人才的最基本条件, 只有在全面发展理念指导下全面发展本科生各方面素质, 提升整体能力, 才能成为真正的祖国未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在党建工作方式方面, 应该全面开发党建工作载体, 除了传统的利用党组织生活进行党建工作, 还可以使党建工作进学生寝室, 利用影视、网络等开展党建工作。此外, 在党建工作中要借助学术讲座、专题论坛、征文比赛、理论报告、文体活动等形式, 丰富党支部生活, 激发广大学生的参与激情, 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内在吸引力, 从而提高本科生党建工作的实效性。积极探索各种实践机制, 引导本科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 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素质, 充分发挥社会实践载体的强大作用, 促使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实现本科生党员自身和党支部的共同发展。

再次, 坚持协调发展理念, 完善本科生党建工作制度。在工作中要抓好党员队伍制度完善, 重视低年级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 使学生党员能尽早的发挥作用党员分布和结构要更趋向合理。扎实开展“党建带动团建”, 坚持做好共青团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党的重点培养对象, 全面把握和坚持党员标准, 严格按照高校学生发展党员工作程序, 认真履行入党手续, 既要考察政治素养又要考察入党动机;既要考察平时表现、群众基础, 也要考察其在关键时刻的表现和在重大政治问题上的态度。坚持政治审查、集中培训、发展对象公示、党组织集体讨论表决等程序, 把符合条件的优秀大学生吸引到党员队伍中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人才培养为根本, 转变观念、大胆探索, 不断提高学生党建工作的水平, 提高学生党建工作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扩大工作的覆盖面, 增强党组织的影响力。

最后, 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 引导本科生自我教育。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曾讲过:“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不教育。”要实现本科生党员可持续发展, 必须引导他们增强主人翁意识, 形成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 养成终生学习型的品格。只有依靠本科生党员的自我教育, 才能真正实现其可持续发展。通过建立学习型党支部, 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优化本科生自我教育的环境和条件。引导本科生自我教育, 可以通过多种途径, 如通过优化图书馆、自习室等潜在学习环境建设, 创设自我教育的良好氛围, 加强校风和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 形成自觉学习的良好风气。校园文化是提高自我教育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载体。良好的校风对自觉地学习动机有着巨大的激励、推动作用, 通过对本科生的心理感染, 自觉不自觉地接受、内化并整合学校主导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 从而促使本科生自我教育活动的发生。

三、“学生党员联系寝室”制度体现的科学发展观理念

学生寝室是本科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 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实践课堂。寝室不仅仅是单纯提供休息、睡觉的地方, 而成为一个“小社区”, 对学生的人格塑造、道德养成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 学生寝室是全面落实高校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整体教育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由此, 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指导本科生党建工作, 必然要搭建好学生寝室这一重要平台。

为了在新形势下更好的做好党建工作, 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让“每一名党员都成为一面旗帜”, 树立优秀典型, 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宣传教育作用、先锋模范作用和实践引领作用, 率先争做学风建设的主人、文明自律的主人、寝室管理的主人, 影响和带动广大同学立志成才、健康成长, 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08级实行“学生党员联系寝室”制度, 每一名党员负责1—2个寝室, 以身作则、辐射同学, 促使党员同学和其他同学共同进步。

“学生党员联系寝室”制度的目的如下:为更好的服务同学, 为同学们多做实事, 加强党员与群众联系, 实践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发挥党员同学的先锋模范作用, 让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有困难需要帮助时想到党员、有党员关心帮助, 让同学们真切感觉到党员就在身边。

“学生党员联系寝室”要求学生党员做到如下几点:第一、党员同学应了解所联系寝室同学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态, 及时的关心同学的学习和生活。对家庭贫困、失去亲人或其它原因导致生活出现困难的同学, 要多关心他们, 多鼓励他们, 努力在宿舍创造一种亲切友爱、互相信任的温暖氛围。若同学需要帮助, 党员同学应积极的给予同学们帮助, 如若自己不能解决, 应该立即向学院反映, 保证同学们及早得到帮助。第二、党员同学按党支部的统一安排, 对寝室成员的政治表现、课程学习、生活作风、卫生纪律等方面负有直接责任。学生党员要以身作则, 严于律己, 团结、引导好寝室同学, 为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创造积极进取的舍风而努力。第三、每位党员要严格遵守严于律己, 勇于自我批评, 做文明守纪的优秀大学生, 做一名纪律标兵。带领、引导、监督其所负责寝室的成员, 认真遵守纪律, 增强自律观念。及时纠正同学们在思想、道德、学习和行为等方面的不良作风。第四、党员同学有义务向同学们介绍入党的知识、流程以及党支部状况等。要善于挖掘和发现同学中的优秀分子, 引导他们向党组织靠拢, 带领他们一起学习党的先进思想理论, 积极参加各种政治活动, 并将他们的情况及时向党支部反映。第五, 党支部对党员的综合表现进行考核。

本科生党建的工作内涵非常丰富, 包括发展党员、支部建设、党员教育、管理制度等, “学生党员联系寝室”制度很好的体现了这些方面的要求。如党支部在确定党员发展对象时, 将以学生党员所反映的所联系寝室的情况为重要参考依据。“学生党员联系寝室”的制度从根本上是为了促进全体同学的发展, 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经济全球化趋势使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冲突, 马克思主义在青年学生中的主导地位受到了新的挑战, 党组织的教育吸引力以及对学生成长环境的主导影响受到了很大冲击。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 各项改革不断深入, 高校党建更是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分析和解决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已成为高校党建工作者的紧迫任务。我们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明确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方法, 使本科生党建工作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使高校本科生党建工作更加具有活力与生机, 探求一条科学、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北京:中共中央办公厅, 2004

[2]范重庆.高校和谐学生党支部建设初探[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 (10)

[3]何木喜.浅论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04 (7)

本科生党建工作 篇2

读完武大硕士研究生,本以为能轻松找个好工作,哪知在面试时竟被一所二本院校毕业生给PK下去,这让24岁的女生王丽娜(化名)很伤神:硕士文凭啥时候起从“敲门砖”变“拦路虎”了?于是,她修改简历,在上面列明自己只是本科学历。

上周末,在武汉本地一家知名地产公司招聘会最终轮面试环节,王丽娜与江汉大学一位本科毕业生“狭路相逢”。本以为凭学历就可以轻松PK掉对手,却被用人单位以“学历太高”为由拒之门外。

“高学历什么时候成了一种‘负担’了?”王丽娜很想不通。

从小就是“学霸”的她,一路从重点中学考取武汉大学,期间还辅修了工商管理专业双学位,大四上学期就获得了免试读研资格。在她看来,文凭、证书这些“硬件”是找工作的“敲门砖”。

残酷的现实是,去年硕士毕业后,半年时间跑了40多场招聘会,到目前仍未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找工作时王丽娜逐渐发现,很多单位对学历要求并不高,大多数情况下,只标明“学历本科及以上”,她和不少研究生同学纳闷:和本科生同场竞聘,“受伤”的为何总是他们?她决定“隐证”求职,只在简历上列明本科学历。

本科生党建工作 篇3

职教师资本科生就业工作实践思考职教师资本科生的诸多特殊性决定了其就业政策的复杂性和学院就业任务的艰巨性。作为“全国重点建设的职教师资培训基地”之一,如何做好职教师资本科生的就业工作,实现毕业生顺利就业、满意就业,给学院以职教师资品牌建设为特色的学生教育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就业工作中,学院想尽千方百计,采取多重措施,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一、进行就业工作分工,明确就业责任到人

按照相关的政策规定,除考研、参军等特殊情况外,学院的职教师资本科毕业生应回各自的生源地省份并依照“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原则就业。为此,学院根据毕业生所在的不同省份,成立对应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分省分工负责就业工作,组长皆由院领导担任,成员都是年富力强、责任心强的骨干教师。各省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与对应省份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沟通联系,了解掌握回省就业政策,收集有关生源地省份的就业信息及各类信息的上传下达,认真扎实地做好指导工作,力争职教师资本科毕业生在生源地省份最大限度的就业。

二、加强就业指导,创造就业条件

为了提高职教师资本科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软实力”,学院相继邀请校就业指导中心、用人单位负责人、专家举办《就业形势与政策》《就业的心理与思想准备》《应聘与面试技巧》《就业程序与注意事项》《用人单位需求的人才素质》等专题讲座和报告会,对其进行系统指导;团工委学生会组织毕业生开展就业实战演练,模拟面试应聘现场,由专业老师担任评委,指导礼仪、公关与应对技巧,锻炼心理素质;具体负责就业工作的辅导员召开毕业生就业座谈会、下发就业调查问卷,逐一调查、了解每个人的就业心态和就业意向,有的放矢,做好个别指导工作。

学院发动各方力量,利用一切资源,努力为职教师资本科毕业生创造各种就业条件。建立就业信息平台,完善学院就业网页,开辟院刊院报专栏,制作就业宣传册,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毕业生专业信息和培养特色;开放学院机房,毕业生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可免费使用就业网络资源,做到物尽其用,充分发挥网络在就业指导方面的积极作用;有针对性的进行就业市场考察,积极走访和邀请相关企业、单位来院招聘,扩大就业范围;继续实行就业奖励制度,对于在推荐毕业生就业、邀请用人单位等方面做出贡献的部室或个人,学院给予一定的奖励。对就业困难学生发放就业困难补助,帮助督促其成功就业。

三、就业工作与顶岗实习紧密结合,为毕业生就业提供锻炼平台

为了使毕业生在就业中占有更大的优势,学院在不同省份积极联系就业实习基地,利用各种资源、多形式、多渠道、多途径安排好毕业顶岗实习教学工作。逐班逐人落实顶岗实习岗位,把顶岗实习作为毕业生就业的前站。学院加强与顶岗实习单位的联系、沟通,安排指导教师定期深入实习单位检查职教师资毕业生的顶岗实习情况,要求毕业生按照实习单位员工的标准要求自己。因此,顶岗实习单位对学院职教师资本科毕业生的评价普遍较高,每届职教师资本科毕业生在顶岗实习单位直接就业的占毕业生总人数的百分之二十以上。

四、培养“双师型”人才,拓宽就业主渠道

按照教学培养目标,职教师资本科生的就业主渠道是在中职类学校担任教师。为了加强他们的职业素质培养,学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生讲课比赛”活动,要求每班都要比、人人必须上讲台,并且安排专业的指导教师进行点评。这一活动的深入开展,不仅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促进了学生的思辨能力、板书能力、口頭表达能力,而且提高了他们对教师工作的认识,为学院职教师资本科生以后走向教师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院根据职教师资学生的特点,在加强教学实践技能培养的同时,加强职教师资教师资格证的宣传、报名、考试等管理工作。近几年来,经过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每届职教师资本科毕业生通过普通话测试、讲课能力测评等环节,最后获取《教师资格证》的人数都在毕业生总人数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增加了他们的就业砝码,提升了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拓宽了他们的就业渠道。

五、营造温馨的毕业文化,确保校园的安全和稳定

为了营造浓厚的欢送毕业生气氛,学院每年都会举办欢送毕业生文艺晚会,召开毕业生教育动员大会,以“感恩、报效、文明离校”为主题,教育职教师资本科生从回报协议省份、回报学校、回报父母的高度来认识毕业文明离校的意义;专门召开会议并宴请毕业班学生干部,积极肯定他们四年来对学生管理工作的投入和支持;组织学生会统计毕业生离校时刻表,每天安排专车送别毕业生至火车站,营造亲和温馨的送别气氛。通过以上活动创造愉快阳光的离别情绪,舒缓因面临将就业的工作暂时不尽人意、恋人相离等造成的心理压力。

六、对职教师资本科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思考

第一,对目前的相关就业政策的思考。按照相关的政策规定,除考研、参军等特殊情况外,学院的职教师资本科毕业生应回各自的生源地省份(有的高校和相关部门在就业政策上对职教师资本科毕业生好像没有此规定)并依照“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原则就业。但每届毕业生中都有许多人有去外省相关单位工作的就业意向,对方也愿意接收,由于目前的就业政策的限制,导致学生与该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从职教师资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和有利于毕业生就业的角度出发,建议国家相关部门能够适当放宽对职教师资本科毕业生就业区域的政策限制,允许职教师资本科毕业生可以与生源地省份以外的中职类学校签订《就业协议》。

第二,对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许多毕业生在就业时存在着攀高求稳、盲目从众、消极等待、恐惧焦虑等心理误区,建议高校应当把就业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增设大学生就业指导必修课程,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意识指导和就业观教育,提高毕业生的择业就业心理素质,强化毕业生的创业意识教育。

第三,职教师资本科生属于职业教育范畴,建议国家相关部门能够明确中职类学校在招聘师资时应优先考虑和录用职教师资本科毕业生,并且能够加大对职教师资本科生的宣传力度,减少全社会对职教师资本科生的误解(如以为他们是非全日制本科生等),使其在就业市场上不受歧视。

参考文献:

[1]孙宏.大众化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和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5).

本科生导师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篇4

一、本科生导师制得以实行的背景条件

在我国, 本科生导师制得以实行的背景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师生比例失调。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 随着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辅导员与所辅导学生之间的比例也变得越来越失调, 每个辅导员要面对上百甚至更多的学生, 使得针对每个学生特点进行个体教育的机会也越来越少, 甚至变为不可能。

2. 教育职能空白。

由于辅导员所学多是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类相关的专业, 而对其学生所学专业往往不甚了解, 难以对学生的课程选择、学习方法进行引导, 而任课教师偏重于课程知识的传授, 较少与学生有思想上的交流, 学生在课堂之外几乎得不到教师和直接指导的机会。辅导员与教师的职责少有“交集”, 如果缺乏相互沟通, 造成辅导员与教师心目中对有些学生的表现存在巨大反差[4]。

3. 行政管理要求。

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中指出:“有条件的高校要积极推行导师制, 努力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优质和个性化服务。”

坦率地讲, 上述问题在全国各个高校各个专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重点院校的情况稍微轻一些, 一般院校问题较大, 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势在必行。

二、本科生导师的工作职责

在上述教育背景下, 山东科技大学于2004年6月出台了《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意见》, 山东科技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也在成立之初, 于2008年10月相应地制定了《地质学院关于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意见》, 明确了本科生导师的工作职责。

1. 人生导航。

关心学生的思想进步, 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学生, 注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业进展情况及专业能力、素质培养情况;指导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解答学生遇到的各种困惑;维护学生切身利益;关心帮助经济困难学生, 做好经济困难学生帮扶工作。

2. 学习指导。

对学生选课、专业或专业方向选择、学习方法等进行指导, 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端正学习态度, 确立正确成才目标;指导学生参加专业学习和课题研究, 定期为学生开设专题学术讲座, 组织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努力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水平, 培育学生科研能力;组织学生开展与本专业相关的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把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 就业指导。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就业教育, 宣讲就业政策, 帮助毕业生了解当前就业形势;对学生进行求职技巧、个人形象设计等指导, 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协助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解答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了解毕业生的基本情况, 对毕业生做出综合评价, 在毕业生就业推荐表上签署推荐意见;结合工作之便为毕业生收集就业信息、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

4. 心理疏导。

及时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 积极解答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惑, 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工作。此外, 本科生导师应注意加强与学生及其家庭的联系沟通, 加强与学生工作部门、教学主管部门的配合协作, 发挥沟通学校、学生和家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涉及学生违纪处理、评奖评优、组织发展等事关学生切身利益的工作上, 本科生导师和学生政治辅导员要加强双向沟通, 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在各方面的基本情况, 本科生导师应全力支持学生政治辅导员依职权独立开展工作。

与此同时紧密结合学院实际, 将本科生导师进一步划分为低年级本科生导师和高年级本科生导师, 分别指导一年级本科生和四年级本科生的相关工作。

三、低年级本科生导师的工作方法

自学院成立以来, 本人一直担任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一班的低年级本科生导师工作, 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一些比较有益的认识。当前, 关于本科生导师制的制度建设、实施细节、考核体系等方面的研究较多[5,6,7,8]。本文仅就如何做好低年级本科生导师工作的几点心得体会与大家交流, 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1. 明确自身职责, 看到肩上的担子。

要想出色地做好本科生导师工作, 必须认真学习相关条例, 了解和掌握本科生导师的职责所在并严格遵循它开展工作[9]。尽量做到既不大包大揽, 又要全面到位。比如个别学生外出或班级组织活动的审批问题, 已经超出了本科生导师的职责范围, 一定要给学生讲清楚, 而不能擅自“准”或“不准”, 但也要努力避免“这个问题不归我管, 那个问题也不归我管”的推卸做法, 即便真的不是自己职责所在, 也可以帮助学生与相关单位或部门进行联系沟通, 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要想出色地做好本科生导师工作, 必须有足够的责任心。本科生导师一般由本专业的任课教师担任, 而大多数任课教师的教学任务都比较繁重, 导致部分本科生导师“教学为主, 指导为辅”, 甚至有的本科生导师只是流于形式, 不与学生进行交流, 不愿占用时间和消耗精力对学生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指导[10]。应该认识到对学生进行指导也是教育工作的组成部分, 只有真正热爱这项工作, 对学生认真负责, 才能全身心投入其中。深入课堂、宿舍了解学生情况, 主动与任课教师联系, 反馈教与学双方的矛盾, 积极沟通协调, 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

2. 完善知识结构, 提高业务水平。

本科生导师的指导内容比较宽泛, 这就要求其知识结构要合理全面, 对与本学科相关的专业也要有所涉猎, 还要具备相应的教育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本科生导师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掌握与学生沟通的技巧, 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掌握一定的领导和管理艺术[4]。作为本科生导师, 除了工作热情, 还要有较强的业务水平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学分制条件下, 为了满足社会需求, 高等教育的课程结构体系、专业结构、教学计划都在不断地调整之中, 这就要求本科生导师要关注本专业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的变化, 还要了解各门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了解本学科发展状况, 熟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要掌握所指导专业学生的就业、考研信息, 尤其是近几年地质行业下滑的情况下,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3. 体会学生环境, 注意身份转换。

紧张的大一入学军训结束后, 学生对大学生活有了一个初步认识, 但仍处于适应磨合阶段, 思想上一定会有诸多困惑需要与其他人交流并希望得到指导。因此, 本科生导师首先要与学生建立和谐、民主和平等的师生关系, 成为学生的良师和朋友[11]。在整个指导过程中, 本科生导师需要深入宿舍、食堂和运动场等场所, 熟悉和掌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并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 才能真正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和需求, 拥有和学生做朋友的基础。坐在教室和学生一起听课, 才能发现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评价是否恰当。这期间所发现问题的有效解决, 既要以朋友的身份去共同面对, 又要以导师的身份去和有关方面协调处理。

4. 预防为主, 及时总结。

一年级学生的主要问题是如何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几年的统计分析表明,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方法需要调整, 如果学习方法不适应大学学习节奏, 往往会出现“一节课不缺, 自习也没少上”, 但学习成绩就是不理想的情况, 这会极大地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一年级新生通常没有接触到专业课, 英语、数学、政治这“老三样”可能让他们对本专业感到迷茫, 对本专业就业前景的不了解甚至让小部分同学产生退学的念头。部分学生第一次远离父母, 过不惯集体生活, 很容易影响学生对大学的感觉[3]。对于这些问题, 本科生导师都要尽快、尽早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 让他 (她) 们认识到大学的学习、生活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 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而不至于问题已经出现或达到比较严重的程度时“惊慌失措”, 被动地“亡羊补牢”。当然, 预防针打得再早再好, 仍然会有个别学生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这就需要本科生导师和这一小部分学生坐下来, 仔细地分析原因所在, 找出解决方案并加以总结, 避免类似的问题再次发生。

5. 加强沟通, 群策群力。

本科生导师要对学生进行指导, 就要与学生直接接触, 了解学生的学习、思想和爱好。除了关注班级整体情况外, 还应对那些家庭经济困难、单亲家庭子女、性格孤僻等学生格外注意, 从语言和行动上引导他们。导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有针对性地采取集体指导与分别指导相结合的策略。

在掌握准确信息的前提下, 本科生导师还要随时与学生工作部门、教学主管部门进行沟通, 将学生的动向上报, 以便及时调整相关政策或管理制度, 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 群策群力, 共同解决问题。有些本科生导师对学生的问题采取“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的策略, “不给自己和学生找麻烦”, 没有真正地起到指导作用, 往往会使问题向“恶化”方向发展, 形成更大的问题。

四、结语

做好本科生导师工作, 和学生心连心, 想学生所想, 竭诚为学生服务, 和课堂教学一样也是为教育做贡献。几年的本科生指导成果已经说明了该项工作对学生的重要意义, 同时也反映出该项工作还有很大的空间需要大家去完善和提升。

摘要:本科生导师制由来已久, 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也逐步展开施行了多年, 在本科生的人生导航、学习指导、就业指导、心理疏导等方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就本科生导师自身而言, 应该从增强责任感、提高知识业务水平、深入到学生中间、对共性问题预先提醒、加强沟通共同面对等方面狠下功夫, 本着对工作、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本科生导师的相关工作。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范 篇5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范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作为一个学习、实践、探索和创新相结合的综合性教学环节,是对本科生四年所学知识深度和广度的全面检验,也是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它直接影响到我院培养出来的本科毕业生的总体质量。为使我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正常进行,特制定本规范。

一、对学生的要求

1.充分认识毕业设计(论文)这一教学环节的重要性,展示四年来本人所具备的综合能力与基本素质。

2.尊重指导教师,虚心学习。在选题及论文过程中,应定期向导师汇报进展情况,在导师的指导下按时、独立、保质保量地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3.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不及格者,不得进入毕业设计(论文)阶段。

4.进入毕业设计(论文)阶段1-2周内,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工作计划及进程,以使自己有计划地展开工作,也便于导师和教学管理部门的检查和监督。

5.在答辩前1-2周将论文稿交导师评阅,与答辩0.5-1周将论文稿交评阅人评阅。

6.免试推荐研究生的学生其毕业设计(论文)总评成绩至少为“良”,否则将向研究生院建议取消其研究生免试推荐资格。

7.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应遵守校规校纪,对违反校规校纪的同学,将按《教学管理规程》处理。

二、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要求

1.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可以由学生自选, 经导师同意;也可以由导师出题。

2.所有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必须经系或由系指定的审题组集体审定通过。

3.选题应达到本专业教学大纲对知识能力的要求,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与本专业培养目标无关的选题不能作为毕业论文题目。选题不应过空过大过偏,要求在该选题下完成的毕业设计(论文)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或实用价值,提倡创新精神。

4.坚持一人一题的原则,如确实有困难,可以两人同题,但侧重点应有所不同,毕业设计(论文)中的实验数据应由学生各自通过实验取得,毕业设计(论文)由学生各自独立撰写,不得几人共同撰写一篇论文。

5.提倡和鼓励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与生产实际或科学研究相结合。

三、毕业设计(论文)报告撰写及格式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是毕业实习、设计成果的集中体现,指导老师和学生应该对下列毕业设计(论文)报告撰写及格式要求有明确的认识,学生撰写毕业设计(论文)报告时须认真执行,指导老师有指导检查的责任。

1.成绩良好以上论文应该做到概念清楚、内容准确、条理分明、文字通顺、语言流畅、图表整齐、布局合理、结构严谨。

2.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篇幅一般限定在1.1~1.3万字内,特别选题的论文经指导老师书面认可并交院备案,篇幅可打破限定,但字数不得少于9000字。

3.鼓励学生使用英文撰写论文。英文撰写论文的篇幅由指导老师把关确定,书面认可,报院备案。

4.毕业设计(论文)报告中的名词术语、数据、单位应符合本学科规定。

5.引用他人成果或资料要求在文中明确标注。

6.毕业设计(论文)报告全文必须用计算机使用16K打印纸打印。论文一式两份,其中一份交院保存。

7.论文采用全校统一的封面。

8.毕业设计(论文)报告应包括如下9部分内容:

(1)封面;

(2)中文摘要中文摘要约600字,关键词3-5个;

(3)英文摘要英文摘要约500字符,关键词3-5个;

(4)目录;

(5)正文;

(6)结束语;

(7)致谢词;

(8)参考文献不得少于15篇,其中包括2篇以上外文文献。;

(9)附录;

附录包括电路图、设计框图、程序清单、程序说明书、实验数据、实验结果等。

9.论文装订顺序

①封面 ②中文摘要 ③英文摘要 ④目录⑤正文 ⑥ 结束语 ⑦致谢词 ⑧参考文献 ⑨附录

10.纸张大小:16K打印纸。

11.页面设置:页边距:上、下、左、右:各2.5cm;

页眉:1.92cm;

页脚:1.75cm。

12.不符合本规定的论文由指导老师安排学生进行改正。

13.正文格式

第一章xxxxxxx(二号宋体居中,上下空两行,行距为5号宋体单倍行距);

§1.1xxxxxx(三号黑体居中,上下空一行);

1.1.1 xxxxxx(四号黑体左顶,占2行);

正文(5号宋体);

论文每页38行,每行39个字;

页眉为小5号宋体;

正文中的表名为小5号黑体(内容为小5号宋体),在表上居中;

正文中的表标注:表1-1(表示第一章第一张表)表名;

正文中的图名为小5号宋体,在图下居中;

正文中的图标注:图1-1(表示第一章第一幅图)图名;

每章结束后,另起一页写下一章;

(其它章节依此类推)。

14.参考文献格式

期刊格式为:序号,作者姓名,文献题目,期刊名称,刊期。

专著格式为:序号,作者(编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序号采用“[1][2][3]„”形式。

如:[1] 张维迎,公有制经济中的委托人,经济研究,1995年第4期。

[2] 周希德,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手册(电工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论文中所引用的参考文献必须是公开发表的,在引用处应采用右上标标明,并与论文后面所列参考文

[1]献的顺序号对应。例如:„„„,„„。

引用内刊和未公开发表的资料不应列入论文后的参考文献中,但应在引用处采用右上标标明,并应在该页的底部与正文隔开加以注明。例如:......,......。

参考文献只选用最主要的列入,未公开发表的资料或协作成果,应征得有关方面的同意,以脚注方式顺序标明。参考文献表选用顺序编码制,按文章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

(1)专著的著录格式为:作者(编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2)专著中析出文献的著录格式为:作者.题名.见(In):编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3)连续出版物析出文献的著录格式为:作者.题名.期刊名,年,卷(期):页码;

(4)译文的著录格式为:①作者;译者.论文译名.见(In):编者.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②作者;译者.论文译名.期刊名,年,卷(期):页码;

(5)专利文献的著录格式为:申请者.题名.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1))

(6)学位论文的著录格式为:作者.题名:[学位论文].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7)参考文献表中的作者、编者、译者不超过3人时全部写出,超过者只写前3名,后加“等”或“,et al”;外文作者或编者书写时,姓前名后,名用缩写,且不加缩写点。

四、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程序及要求

1.答辩资格审查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按计划完成者,其报告或论文经导师和评阅人审查通过后,方可参加答辩。

2.对软件设计类和硬件制作类题目,原则上要经系或由系指定的验收组验收后才能作为评定成绩的依据。

3.学生在答辩的前一天抽签决定答辩顺序。

4.答辩时,学生应自备挂图或PPT,如有上机需要,应提前做好PPT准备。答辩时学生自述设计题目的目的、要求、设计特点,分析和计算的主要依据与结论,编程思路与算法的实现,设计中的体会及改进意见。答辩时间一般为每人35分钟左右,其中包括学生介绍毕业设计(论文)15分钟,答辩小组提问及学生回答问题10分钟,答辩小组宣读导师评语、评阅人评语、答辩小组意见等10分钟。宣读评语时不宣布成绩。

5.答辩过程中,要求学生严肃认真,衣着整齐,回答问题清楚,重点突出,论据充分,对不知道的问题要实事求是。对于弄虚作假、代做替做等欺骗现象,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其答辩资格,推迟毕业。

地方本科院校办学创新工作探讨 篇6

关键词本科院校 办学定位 管理创新 专业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61(2010)01-0001-02

2002年,我国的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了15%,按照国际标准,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的发展阶段,这其间,地方院校在校生的数量占了很大的比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的在校大学生中,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大概要占三分之一左右。

地方本科院校是地区举办的归属地方的本科院校,地方科院校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和培养地方所需要人才的任务,是高等教育的一支很重要的力量,因此,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对整个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的问题

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的发展时期,院校之间一定会展开竞争,竞争主要表现在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能力、学生生源、毕业生的就业竞争上,客观的说,就这几方面来看,地方本科院校与老牌院校相比,还处于很弱势的地位,还不能和老牌的本科院校竞争,这在历史上看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对地方本科院校将大为不利,甚至可能危及这些院校的生存。这主要是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着如下问题。

(一)资金问题

地方本科院校无一没有发展和生存中的资金问题的困扰,虽然我们没有看见一个地方本科院校公开的财务工作的报告,但是,从各个地方院校每年公开的招生资料分析,地方本科院校生均占有图书、设备设施,运动场馆等指标看,与老牌院校相比,有很大的距离,这当中有发展历史的原因,更重要的,肯定还是资金问题,有的地方院校兴办几年了,很多基础建设工作一直处于开工停工,停工再慢慢开工的过程中,中间最大的原因,就是资金的困扰。

(二)队伍和人才的问题

地方本科院校大多数都是地方专科院校合并而来的,从本科院校的要求上看,由专科升到本科,并不等于队伍的各方面素质就能达到本科的基本要求了,队伍的结构不合理,队伍的学术水平,教学水平都与本科院校有很大的差距,骨干教师和带头人队伍建设工作亟待加强,管理人员的素质还很难一下达到本科院校的管理要求。

(三)机制问题

目前的地方院校的管理机制基本上都是沿用了原来的专科学校的管理模式,或者在照抄一些其他老牌院校的管理方式,并不一定适用于地方院校。

(四)校区的融合问题

地方院校都是几个原来的地方专科和中专类的学校合并而成的,由于资金和其他原因,几个校区现在基本都还是各自相对独立的状况,对教育管理、后勤服务工作的管理,甚至对整个院校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合并后的校区的融合问题也是各个院校面临的问题。

地方院校要生存,要发展,这是必然之举,但是,怎么生存?完全等待对地方政府的支持,可能也不是应取的态度,地方院校的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问题是要解决创新的问题,以创新的思路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要解决办什么样的院校,怎么办院校的问题。

二、地方院校的办学定位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处于一个新的发展的时期,在这样一个时期,地方院校要很好的总结自身的发展成就与经验,深入的研究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规律,准确的把握地方院校的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科学的审视发展定位、办学特色和办学的模式,走好内涵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路子,提升院校的领导能力,培育地方院校的办学品牌。

很多地方院校都在提倡举办应用型即教学型院校的发展路子,但是从实际举措上看,很多地方院校从办学体制和办学的思路都和老牌的院校没有实质区别,实际上都在走老牌院校同样的路子,这是很难追上老牌院校的,对发展是很不利的。举全力把举办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思路落实在实处,才能有自己的地位。把地方院校办成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的基地,把地方院校办成实用人才的教学型院校,才会有自身的应有的地位。

三、创新地方院校的管理模式

现在很多地方院校都在学习老牌院校的管理工作经验,对于新办的院校来说,这是肯定必要的,但是目前有照搬照抄的突出问题,从办学的发展和定位看,很多院校都在提自身几年内要具备多少本科专业,要在几年内发表多少文章,要获得多少科技成果奖,几年内要举办多少本科的示范专业或者是精品专业,甚至提出几年内要开始招收研究生,开展研究生教育等等,这都是一般的本科院校的发展目标,并没有自身的特色。这说明地方院校还没有办学的很好思路和理念,讲创新而实际上很难创新。

地方院校的管理模式创新要建立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即教学、行政、研究一体的模式。

教学是一切工作的主题,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但是,教学工作又以什么为中心,却是要认真研究的问题,我们很多的地方院校在教学中招抄其他院校的教学方案,是不可取的,教学工作的中心应当把培养实用型的人才放在突出的位置。

行政工作要贯彻以教学为中心的思想,设置贯穿地方院校特色教育的行政机构,尤其是要树立服务于教学的行政机构,不能把级别和机构的建立健全和教学工作相冲突。

研究机构的建立和运行机制不能照搬老牌院校的模式,不能再把出论文和与经济建设脱离的一般成果放在首位,应该着重于研究办学的体制和专业建设,着重把地方经济建设急需的研究放在首位,才能使院校的发展走上快速的轨道,才能得到地方政府更多和更大的支持,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成果,比一般论文都会受到地方的欢迎和支持。在研究的机构中,要建立教授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使他们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学科的建设和研究方向上有比一般的行政机构更多更大的话语权,使院校人才得到最大的作用发挥和最大的尊重。

四、专业建设的创新

目前很多的地方院校的专业建设上照搬照抄其他普通院校、老牌院校的现象非常广泛,例如,我们现在老是在谈论法律专业人才过剩、会计人才过剩、一般的师范类专业过剩,其实,很多时候就是地方院校也在举办这些专业,造成了专业建设的过剩和重复的问题,很多院校还不具备基本的能力,也在大量的举办这样的专业,甚至找几个教师就开办电子商务专业的情况比比皆是,这些专业的举办,由于地方院校本身的办学实力很成问题,结果就是培养的人才其实还不具备专业相称的能力,学生无法找到对口的位置,在全国来看,这些专业的人才过剩,无法找到专业相对的工作,很大原因就在这里。

地方院校的专业设置创新要与地方经济发展密切联系,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和自身的办学实力出发,才能走出自己的专业建设的特色和创新之路来。专业建设要着力于地方技术体系能力的提高,推进地方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体系的建设,真正的把地方企业需要的人才培养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而不是简单去追求新专业和时髦专业的设置,立足于地方的经济发展来谋划专业发展,从根本上解决院校的专业建设不适应地方经济发展要求,不符合地方人才建设的要求的问题,这样的创新才是有意义的。

五、创新实践体系的建设工作

要认真解决好实验课程的建设问题,现在相当多的院校还是把实验课和实践课作为完成理论课程的其中一部分内容,把实验课程作为一种补充,这反映的是这些院校还是把自己和一般的本科院校等同的办学理念。

要加强实验和实践课程体系的建设工作,在专业课程中加大实验和实践课程体系的建设工作,并要和地方经济实体相互联系,在实验课程上走校地结合、校企结合的道路,直接培养地方经济实体能用得上的人才。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地方包括院校的作用是积极的,但是,这些院校目前的发展和生存状况是不容乐观的,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办学理念不清楚,实际上都在照搬老牌本科院校的发展模式,这样的路子走下去是不可能得到发展的,要在创新管理体制、专业建设、实验实践课程创新,才有可能走出新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曹才翰,蔡金法. 数学教育学概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

[2]夏欣.教育中国[M].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

本科生党建工作 篇7

关键词:法学本科,职业能力,就业观

当下,随着社会发展的日益加快,社会竞争也愈加激烈,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具有“热”专业“冷”就业特点的法学专业,就业情况引起了更多的重视和关注。随着“依法治国”理念的深入人心,以及高等教育的重大改革,法学教育获得了更好的发展机遇,教学质量和教学方法都得到长足的进步,法学教育正在向专业型、复合型、深度型方向发展。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下,法学类人才的需求量在日益增加,存在着就业的巨大缺口,但是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却依然存在着巨大的困难,就业情况并不乐观。而就业率又影响了专业的报考率和录取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法学专业的发展。所以,在当前依法治国的方略之下,面对新形势,指导法学专业本科生顺利就业,探索法学专业毕业就业新途径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摆在了法学专业就业问题的面前。

一、法学就业情况分析

根据麦克斯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5、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的数据显示,法学专业已经连续三年位列就业率最低。其中,2016年的就业率为87.9%,成为文科专业的就业“黑洞”。相关数据也显示法学是失业率最高的本科专业之一,也是失业人数最多的本科专业之一。根据就业“红黄绿牌”专业预警来看,法学专业已经属于高失业风险型专业,存在这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薪资较低并且就业满意度较低的特点。

就法学专业的就业环境来说,法学是专业门槛最高的本科专业之一。法学专业就业门槛高已是众人皆知的事实。想要成为法官和检察官,都是需要通过公务员考试和司法考试;想要进入比较好的律所,也是需要通过司法考试为基本条件,哪怕是普通律所,也是司法考试通过者优先考虑;而作为法学专业就业的法务、投行则对实习经历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数据显示,2010届专业的毕业生中,“法律职员”这一岗位对专业需求高居所有职位的第10位,而2011届“法律职员”这一岗位对专业需求则高居所有职位的第9位。2013届尽管位于专业相关度第十一位,但是专业相关度已经高达94%。

针对法学专业薪水来说,法学是薪酬最低的本科专业之一,2013届毕业半年后薪酬水平为3578元/月,较2013届3588元/月呈负增长状态。极高的就业门槛并没带来高收入,根据律盐关于2016届法学院毕业生就业调查情况可知,大部分法学生的月薪不足8000元,比较多的集中于3001-5000元区间。但是我们也不可忽视的是,在2016年麦克斯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法学专业是薪酬增速最快的专业之一,位列所有专业前列。

针对法学专业的就业方向来说,大部分法学本科毕业生选择与法学相关的工作,其中选择公务员与律所的人持平,从事非法律工作的也占有一定比例,选择考研的比例较小。在选择律所就业的人中,从事诉讼业务的人数相对较少,而从事非诉业务的和兼做非诉与诉讼的人数持平,相对较多。

通过上述数据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法科学生就业并不是如同传说中的那样艰难,在就业方面,法学学生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对于就业而言,仍旧是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需要进行个案分析,对于求职学生而言,仍旧需要指导其提高自身法律技能,夯实法律知识基础。

二、法学就业影响因素

1、社会因素

普遍性的就业矛盾。随着大学招生的扩招,毕业人数不断增加,每年就业季都被称为“最难就业季”。一方面用人岗位的有限,另一方面求职者不断增加,导致就业市场供需不对称,形成了普遍性的就业矛盾,而这也就必然影响到了法学专业的就业情况。

法学就业的要求高。正如上文分析的那样,法学专业就业门槛高,每年通过率仅为10%左右的司法考试,已经将一部分法学专业的毕业生挡在了本专业求职的大门之外。加之公务员、选调生、事业编等各种岗位要求和限制,导致法学专业本科生,毕业后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难度比较大,法学专业就业门槛高。因此法学就业中存在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本专业就业率低,从事本专业工作比例低。此外,名校效应也是影响普通高校法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很多律所在选择毕业生时,过分重视毕业院校,使得普通高校毕业的学生失去了竞争的机会,导致了就业的不平衡性,也成为了法学专业就业条件高的一个表现。

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结构不平衡。在全面贯彻“以法治国”方略的今天,我们应当认识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战略性任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尽管当前正处在司法改革的时期,但短时间法学专业的相关部门例如:国家立法部分、审判机关、司法机关等,能够提供的与法学专业相对口的岗位比较有限。以法院为例来说,全国有将近三千多个基层法院,如果每年每个基层法院提供三个就业岗位来算,基层法院每年约能解决将近9000名法学专业的毕业生,再加上中级法院,每年法院系统能够大概解决将11000名左右的毕业生,全国的监察系统也差不多如此。然而,每年法学专业的招生人数呢?从1997年恢复法学教育开始,全国只有三所大学设有法律系,每年招生仅有200人左右。到了2001年,全国法学本科专业的院校有292所,2005年已经增长至559所,现如今,已经有610余所高校开设了法学专业。每年法学专业的毕业生高达10万多人。法学专业的毕业生人才供给已将近饱和,给法学专业的就业带来一定的难度。

2、高校因素

高校在法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过度重视理论教育,而忽视了就业中最重要的实践教育。导致毕业生普遍存在理论知识扎实,实际运用能力差,面对实务适应能力弱,应变能力欠缺,心理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使得大部分法学专业的毕业生不能够顺利的从事与法律相关的实际工作。高校培养过程中,为能培养出本科培养目标所期望的通用法律人才。这也变相的影响了法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另外,在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就业的关注点往往只着眼于本科四年级的毕业班同学,忽视了对其他非毕业年级的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学习方向侧重,甚至是今后人生的发展学生都很难有个全面系统的认识,从而出现了毕业生就业迷茫的状态,往往人云亦云,等真正就业的时候不是自己想要的,影响了法学专业的本科学生就业状况。

3、学生自身因素

就业观念偏颇。据调查,有将近80%的法学专业学生认为择业应当在法院、检察院、政府法制部门中寻得合适的岗位,对于当前就业形式的严峻性认识不足。对于在公司、金融机构、服务机构中寻找合适岗位的就业思想准备不足,失去了寻找合适岗位的机会。

个人能力欠缺。在当前的法律对口岗位上,很多都是需要有实务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很多毕业生的求职简历上面只有一纸成绩单,能够证明的仅仅是有专业的知识背景,并不能证明其他的能力。有的求职者可能连简单的法律文书都不知道如何写成,甚至有的毕业生连计算机的基本操作都不能独立完成。求职者个人能力欠缺,也是影响就业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法学专业本科生就业工作的具体思路

1、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

树立到基层工作的就业观。面对考公热、考研热,应当鼓励法学本科毕业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打破行业、区域限制,多方面全方位促进就业,拓宽就业渠道。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将求职的目光着眼于社区和农村。近几年,大学生村官计划、社区服务岗位等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让大学生就业有了更多的选择。随着“依法治国”理念的全面贯彻,更多的领域需要法律专业人才,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领域对法律专业人员的需求更加突出。因此在指导法学专业本科生就业时,引导他们树立到基层的就业观十分有必要,可以让毕业生到更广阔的领域去寻找合适的工作岗位,学以致用。

树立到中小企业工作的就业观。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很多企业已经开始国际贸易,他们在贸易争端、企业管理、国际贸易、企业兼并、融资、贸易壁垒等方面都会遇到法律问题。这对于法学专业的毕业生来说是十分广阔的就业空间。可以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内容,使学生成为法律、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在就业时可以到企业工作,尽管应聘的是营销、人事、管理等岗位,但是仍旧需要工作人员有丰富的法律知识,让法律专业毕业生能够更好的发挥自己能力。因此,鼓励学生到中小企业就业也是极佳的就业途径。

2、鼓励学生不断提升个人素质

鼓励积极参加专业实习。学校是提升学生自己实力的最佳时机,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专业实践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就业实力。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到法院、检察院、律所、企业从事专业实习,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在今后的求职过程中,让自己更有竞争力。

全面提升学生职业能力。职业能力是选择职业首要的和最基本的制约因素。[1]职业能力包括可迁移技能、专业知识技能和自我管理技能。可迁移技能是学生所能做的事,是通用技能,例如管理、计算、调查、分析等。专业知识技能则是需要正式教育或者培训才能获得的特别的知识或者能力,这就是学生的专业水平和技能。自我管理能力则是指学生的行事风格和特点,例如个性品质中的认真、严谨等。这需要在进行就业指导过程中,提醒学生要注意自己职业能力的培养,加强可迁移技能的提升,让自己的基本素养可以不断提升;也要鼓励学生认真学习专业课,加强专业知识技能;更需要注重学生性格的塑造和心态的调节,让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成为自己求职过程中的亮点,为学生的求职工作加分。

3、社会与高校要为高校毕业生求职提供便利

社会要加快司法体制改革,为法学院校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通过法律部门或单位的新老人员交替,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建议相关法律部门提供实习岗位和机会,挖掘出一批业务素质高,思想品德好,踏实肯干的毕业生,为就业提供便利。

政府要提供更多的基层服务岗位,通过村官、西部计划等就业方案,推动学生到西部、到基层、到边远艰苦地区就业。除了鼓励和支持外,也要完善各项政策措施,为毕业生提供更宽松的就业环境。这些地方对法律专业人才需求更大,更有利于法学专业的学生就业。

高校要针对学生就业,开展全程关注。调整学科知识结构,在系统学习法学核心课程的基础上,要培养学生的外语、计算机能力、提高学生文字写作能力。引导树立政权的就业观,以法学学习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以事业为目标的开设就业指导课,全面统筹指导就业。

四、总结

尽管当前法学就业前景不容乐观,但是我们也不能对于就业过度悲观。具有更强的职业能力的毕业生来说,求职是更容易一些的。这就需要学生学生不仅仅要体现法学专业特点,更要有广阔的知识背景,还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工具性技能,要有更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心理素质。只有这样,才能让法学本科生就业过程中更好的适应社会,有更强的自主意识,主动出击,使毕业生走向市场,走向社会,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主动就业,获得更美好的未来。

注释

本科生党建工作 篇8

1 预防医学实习本科生自身的特点

1.1 既有医学生的共性, 又有自身特点

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在校除了学习预防医学的专业知识, 还要学习临床医学的大部分内容, 其实习内容也应与理论学习对应。既要在医院进行临床实习, 又要在疾病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机构实习。由于这种自身特点和学校重视基础理论知识教学, 对实践教学开展较少, 实践条件相对紧缺和滞后。

1.2 有限的实习时间与丰富的实习内容存在矛盾

预防医学专业实习内容丰富, 大纲要求的实习内容涉及传染病防治、地方病防治、计划免疫、职业卫生、健康体检、预防接种及健康教育等。需要在多科室实习, 因而实习时间明显短少。

1.3 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学科发展和实践存在差距

一般来说, 教材所讲述的内容与学科发展相比有一定的滞后性。因而, 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实际操作想要较好的衔接, 如何将理论用于实践工作的指导, 对刚走出校门的实习生来说, 常感到不知所措, 尤其如突发性事件的处理更感到无从下手[2]。如若实习期间从事以社区为导向的卫生服务工作时, 面对个人保健、家庭保健和社会保健的具体服务时, 预防医学本科生更要学习基本临床知识, 最好进行临床实习达到1年时间, 以培养和充实预防医学专业实习生的临床技能[3]。

2 石河子CDC的实习教学工作

2.1 提高认识, 明确责任

实习基地既是提供实习的场所, 更重要的是培养实习生良好职业道德、实际工作能力和锻炼各项技能的场地, 让实习生在实践知识的获取与丰富过程中取得突破。因而, 带教老师把带教工作摆到重要位置, 相关职能科室组织落实, 业务科室领导直接负责, 严格按实习大纲要求扎实开展实习带教工作。

2.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

2.2.1 强化带教老师责任意识

中心召开专题会议, 强调学生实习和做好带教工作的重要性, 树立带教老师责任意识。

2.2.2 强调理论学习

带教老师自身只有加强学习, 不断更新专业理论知识, 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才能适应现代医学飞速发展的形势。带教老师只有了解和掌握实习生在校期间所学的专业课程和知识重点, 带教工作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突出重点。

2.2.3 中心指定专人带教

中心要求各实习科室指定专人带教, 全程负责, 从纪律、学习和业务方面严格要求实习生, 提高实习效果。

2.2.4 突出强调教学相长

各带教老师不断总结和积累教学经验, 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需求, 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自身素质。

2.3 开展现场教学, 丰富实践知识

传统的预防医学教学模式僵化, 理论脱离实际, 使学生对公共卫生事件茫然, 不知所措, 现场工作能力差, 预防和控制疾病手段匮乏[4]。近2年, 石河子CDC通过开展现场教学, 努力让学生多接触实际工作, 给实习生提供现场, 在现场调查及监测、实验室检测、疾病控制处理等实践中锻炼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在现场教学中, 指导学生联系专业理论、相关法规以及卫生标准, 进行现场采样、现场调查、询问和访谈, 按规范做好记录, 写出书面报告。通过开展现场教学, 使实习生亲身感受现场, 掌握最基本的操作和实践, 相关技能得到了培养和锻炼, 这对于今后的就业和工作意义重大。

2.4 开展专题讲座, 拓宽知识面

由于实习生在每个科室的实习时间仅有1周, 接触到的工作范围与专业知识非常有限。为弥补这一不足, 拓宽实习生的知识面, 在实习生到来之前, 石河子CDC即已制定出专题讲座计划, 下发给授课老师提前备课。在实习开始后, 第1周进行集中教学1天半, 以后每周安排工作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 进行1-2次专题讲座, 拓宽了实习生的知识面。

2.5 明确带教责任, 实行人性化管理

按照各科室的工作职责, 将实习内容分配到科室, 要求各科室精心准备、认真落实、严格管理。同时对个别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存在实际困难实习生, 科室也给予关心和帮助。此外, 中心还定期召开实习生座谈会, 让实习生述说对实习过程中存在问题的看法和对带教的意见和建议, 以待中心改进。

2.6 认真考核, 合理化评价

结合科室对每位实习生的出科考核和评价, 中心在每一期实习结束时, 集中对每名学生的实习效果进行考评。考评主要从学习态度、实践能力和出勤情况等六个方面对学生做出综合评价。通过合理化的评价, 告知学生从学习态度、实践能力、协作精神、尊敬师长、实干精神以及出勤等六个方面, 严格要求自己, 培养自己的优秀品质。

3 讨论

石河子CDC作为预防医学实习基地, 抓好预防医学生的培养, 应该与高等院校预防医学院 (系) 多交流, 开展合作, 优势互补、以利共同提高。双方应加强人员和信息的双向交流。校方可为带教老师开展短期培训, 提高带教管理水平与能力;石河子CDC可为校方提供现场和实践教学的机会, 以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通过经常的信息交流沟通, 促使预防医学生的教学实习工作得到不断创新和进步。所谓优势互补就是双方都应取长补短, 共同前进。校方有丰富的预防医学科研经验和强大的科研人力资源, 而石河子CDC则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广阔的科研现场资源, 双方可以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 在科研立项、经费、实验、现场等方面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 从而形成教学与科研的相长, 从而形成共同发展和进步的新局面。从而可以帮助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 接触实际工作, 培养和锻炼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 开展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 实习基地的建设促进了自身教育理论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这为推动软硬件建设和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严志平.预防医学教学实习基地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预防医学, 2005, 2 (32) :179-180.

[2]张春道.预防医学实习生专业带教的回顾[J].淮海医药, 2007, 3 (25) :279-280.

[3]徐兆学, 梁升禄.加强预防医学专业实习教学与建设学教育探索[J].医学教育探索, 2006, 4 (5) :311-313.

本科生党建工作 篇9

一、利用课余时间, 采取自愿参与原则

贯彻自愿原则, 是平衡学生的学习负担的需要;贯彻自愿原则, 是平衡学习兴趣的需要;贯彻自愿原则, 是平衡师生的研究领域的需要;贯彻自愿原则, 是平衡自主学习与指导型学习的需要。

鉴于目前本科生课程较多, 课余时间较少, 此外, 不同的学期, 不同的学生, 不同的专业, 其学习负担相差较大, 采用自愿原则, 可以挑选出课余时间相对宽松并且学有余力的学生参与科研, 做到参与科研的同时, 却不影响平时课程的学习。不同的学生, 兴趣不甚相同, 一旦给他们自主选择的权利, 他们的兴趣差异立刻表现出来:有些学生擅长写作, 有些学生擅长绘图, 有些喜欢一些事务性工作。通过贯彻自愿原则, 可使课题能够找到最合适的执行者, 也可以使学生在某个课题中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部分。有些学生喜欢探索性题目, 有些喜欢应用型题目。考虑到, 总体上本科生的自主探索能力还有所欠缺, 初期应以应用型题目为主, 后期可以逐渐加大探索性题目的比例。

二、控制学生数量, 提高指导质量

控制学生数量, 才能保证面对面的交流;控制学生数量, 才能做到科研资源的高效利用;控制学生数量, 便于组织和协调;控制学生数量, 才能保证教学科研相互协调与促进。

在引导本科生课余参与科研工作的问题上, 合理确定学生的参与人数非常关键。合理的学生人数体现在每个老师人均所能指导的学生数量上。人数过多, 指导教师的任务过于繁重, 不能做到对每个人实现面对面的交流, 使每个学生“受指导”的比重不一, 容易在学生中造成不良影响;学生过多, 也会使指导教师的任务过于繁重, 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成本也将大幅增加, 将影响到其他科研工作。当然, 过少也不可行, 本科生本身知识基础和科研基础还不牢固, 如果仅让一两位学生参与到课题中去, 则人均科研负担过重, 会影响到学生正常的学习, 并带来较大的压力;此外, 人数过少, 将无法组成一个规模合适的团队, 不能发挥队员之间相互学习的功能, 无法发挥出“协同”效应。

三、建立宽松环境, 卸下学生思想包袱

科研环境是指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 支撑和影响科研各个环节的各种要素的总和。建立宽松环境, 是自愿原则在科研进程中的延续;建立宽松环境, 是防止“揠苗助长”的有效途径;建立宽松环境, 是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必要前提。建立宽松环境的措施主要有两条: (1) 贯彻“来去自由”的原则, 这是自愿原则在科研进程中的延续; (2) 放宽科研的进度和质量要求, 防止“欲速则不达”“揠苗助长”“物极必反”等现象的发生。

四、组织团体, 建立协同机制

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 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 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 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 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

在新三论中有所谓“协同论”, 协同论认为, 千差万别的系统, 尽管其属性不同, 但在整个环境中, 各个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应用协同论方法, 可以把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 类比拓宽于其他学科, 为探索未知领域提供有效的手段, 还可以用于找出影响系统变化的控制因素, 进而发挥系统内子系统间的协同作用。

通过把参与科研的本科生构建为一个团体, 可以使各团体成员的力量相互配合, 从而从整体上发挥“协同”效应, 加速科研的进度, 提高其质量, 同时促成本科生自身素质的迅速提高。

利用进度差异, 让先进帮助后进, 发挥示范作用;利用性格差异, 体现角色互补优势;畅通团体的沟通渠道, 让团体成员相互间能自由畅通的沟通彼此的信息, 交流各自心得;有了这三条, 再加上导师必要的指导, 就可以使一个团体“自动”运转起来。

五、建立衔接机制, 实现成果的继承与共享

建立衔接机制是“宽松环境”和“自愿原则”的补充措施;建立衔接机制是使当期研究能够承上启下的关键措施;建立衔接机制也是使研究得以持续和升华的有效措施。

本科生的科研基础还较薄弱, 科研能力有待强化, 本科生的科研成果也多为应用性、技术性工作, 探索性和创新性的内容不多, 但这不是否定其价值的理由。如果善加利用, 可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如前所述, 在自愿原则和宽松环境的前提下, 尽管已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但限于各学生的科研进度不一, 水平不一, 而且由于本科生课余能用于科研的时间有限, 所以从时间上看, “一批”学生即便到其毕业时, 其中某些人的成果还有可能是“半成品”“毛坯”, 但是, 如果能在上下届学生之间建立有机的过渡期, 使上一届学生的科研心得与技术积累传给下一届, 同时将其中的科研成果 (无论毛坯、半成品、成品) 在保护科研成果合法权利人相关权利的前提下, 共享给下一届学生, 使所研究课题以一种“接力”式的研究方式, 持续进行, 那么经过两轮甚至多轮的接力研究, 上一届学生手中的毛坯和半成品必将成为下一届学生手中的成品, 而上一届学生手中的成品必将成为下一届学生手中的精品。而且, 半成品和毛坯的情况并不是所有成果的全部, 总有一些水平较高、能力较强的学生, 其科研成果不需“接力”研究, 可以“一次成型”。

参考文献

[1]陈健, 何国祥.中国科研环境调查报告[J].科学观察, 2006, (2) .

[2]http://lib.gdou.edu.cn/ckjj/files/7at20061214942.htm, 2011-01-03.

[3]哈利sf, 百科ROBOT, 韩幸hhon, 等.陶行知[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46132.htm, 2010-12-27/2011-01-03.

[4]sillion, Sun WRong, QQ670420494, 等.协同论[EB/OL]. (2010-07-12) .http://baike.baidu.com/view/290928.htm, 2010-07-12/2011-01-03.

本科生党建工作 篇10

为更好对接市场,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能快速适应市场与岗位需求的社会优秀人才,各高校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注入了大量的心血;特别是根据学生个人职业发展定位与需求,推行了本科生导师制,并将本科生导师制作为加强学生择业观教育和进行就业指导的主要抓手[2]。因此,如何让以身试教的导师们在农学类专业学生职业发展选择中发挥积极作用,全面引导学生学农爱农、务农志农,亟待探索与创新。

一、农学专业毕业生的职业选择困境

毕业生就业水平是社会检验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高校培养的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通过市场挑选,找到合适的职业发展路径,承担岗位任务与社会责任,在社会立足,是评价的焦点。农学专业毕业生的择业与就业情况直接关系到农学基础学科的社会评价和学科地位[3]。 为更好地掌握当前农学类专业学生择业与入职情况, 笔者对浙江农林大学从2009 年起连续五年的农学、林学、动物科学等6 个涉农类专业毕业生的初次就业去向作了统计分析;抽取274 位高年级农学专业学生作了就业意向摸底调查;并对121 家参加校园招聘会的农业企业开展问卷调查,了解用人单位对该专业领域人才的需求和评价。

( 一) 传统就业观念影响大学生投身农业

根据近五年浙江农林大学农学类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数据显示,平均每年只有48.7%的学生进入到与所学专业相关的领域就业; 在区域选择上, 平均每年有47.1%的学生留在浙江省的中心城市( 如杭州、宁波等)工作。 也有部分学生在毕业季择业不主动,对就业持观望态度,想等等再说。为了有效促进就业,一头是各地政府大力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和支撑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另一头是毕业生们在大城市里盲目争抢不具备专业技术优势的大众化岗位。 根据此次调查可知,近五年来农学专业应届毕业生中真正到基层一线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比例很低。许多大学生及家长对现代农业生产模式缺乏认识,对岗位的选择视野比较狭窄,认为从事农业是农民的“ 专利”, 认为干了涉农行业就是当“ 农民”。 还依然把大学定位为象牙塔,依然把大学作为“ 鱼跃农门”的保险单。

( 二) 应届毕业生的综合素养需要提升

根据市场信息和各农业企业负责人的反馈,近几年我国农业产业发展形势较好, 技术人才需求量也比较大。 但在调查中发现,有约80%的企业在选聘时面临一对突出矛盾,导致他们在选择应届毕业生时存在较大顾虑:一方面,多数应届毕业生的知识储备很难快速适应岗位的技能需求,而且缺乏社会工作经历,单位需要投入一定精力去培养年轻的毕业生;另一面,刚把年轻人培养起来了,过不了多久又要辞职了,企业难以引进和留住好的专业人才。这一对矛盾很大程度影响了企业对应届毕业生的招聘热情,对刚参加工作青年人的培养上也出现两难情绪,他们担心用心培养起来的人很快会再“ 跳槽”。 还有46.1%的企业认为部分毕业生求职能力和自信心不足,不能准确展示或者不敢于大胆展示个人的能力,导致部分专业人才被遗漏或者埋没。

( 三) 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有待引导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高校主动走向就业市场,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学生培养机制。 但大学生就业分层分化现象还是比较明显,中心城市依然是大学生的集聚地,而网络就业创业平台也逐渐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领域[4]。 通过对在校学生的调查,在毕业后的区域选择上, 约51%学生希望到城市工作。对毕业后是否会从事所学专业知识相关领域的工作,只有52.6%的学生表示愿意去从事相关工作,女生比率比男生更低。而且,应届生对就业市场信息了解偏少,部分学生片面强调眼前利益,不能很好把握住一些未来发展前景较好的工作机会,导致有岗不就;部分学生人生充满迷茫,无法正确定位,以致错过就业的黄金期。在用人单位评价方面,有61.2%的单位认为应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的期望值过高,在工作环境和薪水待遇方面的要求远远高于市场的平均水平,企业难以满足相应条件,因此,加剧了农业领域招聘市场的“ 人才荒”现象。

二、本科生导师制在农学专业大学生职业指导中的意义

导师是学生学业教师又一种职业称号, 既是“ 导师”,他就成了学生学业生涯中核心的指导者,也是学生成才之路的引导者,应以自己学农、爱农、务农的实际行动教育和引导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

( 一) 树立正确的求学观

同寒窗苦读的中学教育阶段比,大学学习环境相对轻松、自由,加上形形色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学生从进入校门的那一刻起,就开始沉醉于没有约束的生活,渐渐放松自我,开始自我享受,出现学习懈怠,甚至是否定学习的重要性。 有了成长导师以后,导师一定程度上参与学生的日常管理和专业教育, 经常与学生交流谈心,根据学生的专业特长和兴趣指导学生开展学术研究,检查和督促学生的学习进程。而且导师还可以通过自身求学的成功经历指导学生合理规划学习时间,利用好身边的学习资源, 充分了解农业技术的应用领域与发展前景,开拓个人学术视野,积累学术资本等等。 同时,学生可以透过导师的专业技能、研究内容与职业抱负,更充分地认识专业,确立个人学习目标,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5]。

( 二)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物质基础条件不断提升。同时,新时期大学生多数是家庭的独生子女,平时个人的就业压力不大,就业主动性不强,且到基层就业的意识越来越淡薄。 再加上,多数高校的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偏重于毕业前的一个阶段,指导内容主要是课堂授课或毕业服务,对学生择业指导不够系统,可操作性不强。 然而,导师与学生的接触时间长,而且单独指导,导师们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开展现代农业研究,可以很好地向学生和家长诠释“ 学农并非种田、学林并非种树”;导师的职业表现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职业观方面将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导师们潜心学术、扎根农业的职业态度激励学生学农爱农,热爱基层;导师一心向农、学以致用的职业成就感染学生学农务农,爱岗敬业。

( 三) 树立正确的学术创新意识

随着社会科技的日新月异和世界环境的不断开放,各行各业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 高校教师也不例外,他们平常除了要潜心教学工作外,还要积极围绕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在学术研究、社会服务、技术创业等领域不断思考和开展创新试验,进行创新实践,促进科学技术成果转化。 学生们在求教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个人的专业知识水平、学习兴趣、职业目标等选择专攻领域与个人成长规划方向比较一致的导师,较早地参与到导师的科研创新、基层服务和创业实践等工作中去。 导师们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可以结合个人的研究方向,给学生设计以兴趣为导向的主体性创新实验和调研活动,安排定期学术讨论与沙龙等,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得到创新性科学研究的锻炼,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术抱负,增强综合能力[6]。

三、本科生导师制工作的创新路径

育人工作是一项系统大工程。 学生在大学阶段的成长,不仅是要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更要在职业规划设计、适应职场生活、敬业精神培养等做人、谋事方面得到系统提升。因此,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导师,要给予学生从学习、思想、生活到就业等各个方面的关心和指导,既指导学生“ 做学问”,也指导学生“ 做人”、“ 做事”,而这一切仅有专业技能是远远不够的。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导师的职业素养、工作热情、精力投入程度、责任心等对学生的成才引导更为重要。因此,我们要按照“ 三全育人”的工作要求做好导师的遴选、培训和考评工作,提升育人效果。

( 一) 严格遴选标准,规范双向选择程序

1.明确导师的工作职责和素质要求。 在职责明细中,要量化优秀生导师的任职条件和遴选标准,强调导师要全程参与学生就业与升学指导工作,当学生在择业过程中遇到行业和专业技术问题时, 导师是第一指导者。在素质要求中,对导师知识结构、创新水平和指导模式等方面要提出定性要求,根据要求遴选出导师,并通过学术委员会等机构审查后建立“ 导师库”,将入库导师的简介和研究情况进行公布,为下一步的双向选择做充分准备[7]。

2.明确学生的职责与义务。 学校要对即将选择导师的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让学生明确他们是学习和责任的主体,要主动做好大学学习目标设定和职业发展规划。让学生明确自己在活动中的主体责任和学习义务,还要清楚作为导师团队的学员,自己应该主动参与导师的哪些工作,应该为“ 导学团队”的建设做什么贡献。 同时, 教学管理部门要登记好每位学生的兴趣、特长、专业基础、学业发展需求、职业目标等详细信息,建立“ 学员信息库”,向导师们公布相应信息,并随时跟进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情况。

3.召开师生见面会。 在前期公布双方信息和进行个人初选的基础上,让初选师生双方进行需求信息的补充和前期选择意愿的核实,再次充分征求双方的意愿并相互尊重彼此的选择权。 导师要针对学生的学业需求、职业目标提出个性化的指导方案,供学生参考;学生要根据自身的兴趣和专业, 制订个人的学习和职业发展规划,请导师修正。 当师生双方的方案目标一致后,再正式确定“ 导学”关系。

( 二) 加强指导与培训,搭建导师与辅导员双向信息交流平台

1.对导师指导方法进行分模块培训。 高校导师因为教学和业务工作任务重,平时并不一定注重学生的德育工作,特别是师生交流谈心技巧、大学生职业发展指导技术、大学生就业鼓励政策、青少年常见心理卫生问题干预技术等。每位导师应当针对自己所带学生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职业发展需求等信息,选择相应的培训模块和内容。 同时,学校等要定期开展优秀导师经验介绍会和导师工作沙龙活动,对导师在指导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重点问题进行专题研讨。聘请有丰富经验的优秀导师传授他们如何了解、发现学生专长,如何指导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如何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动态并进行针对性指导,如何指导学生寻找就业机会和获得就业成功[8]。

2.建立导师与辅导员双向信息交流平台。 导师和学生在进行双向选择之前彼此并不完全了解,各自信息掌握也不完整, 也可能并不完全信任彼此教与学的水平。此时,辅导员就成了导师与学生之间信息互认和关系建立的纽带和桥梁。因此,要建立健全“ 辅导员—学生—导师”三位一体的信息沟通渠道。 开展双向选择时,辅导员一方面要充分了解学生,将学生的个性特征和综合能力等信息提供给教师;另一方面要与任课教师保持良好沟通,将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研究领域以及育人经历、经验等介绍给学生,让导师与学生通过辅导员的中间作用建立信任,高效指导。“ 导—学”关系确定后,导师和辅导员间要及时交流和反馈各自所观察到的学生日常表现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以及学生的职业选择困惑与就业需求,并共同提出指导思路和方法,使得学生的成长过程更加顺利[9]。

( 三) 评价标准,实施动态考评与过程奖励机制

1.要加强对导师工作的过程监管与目标管理。 学校要成立由学生代表、辅导员、学科教师、分管领导组成的导师工作考评委员会,负责督查“ 导学”活动的实施过程。 对没有正常开展“ 导学”活动的师生进行通报,长期没有开展指导活动的给予批评警告, 直至取消相应身份;对“ 导学”活动进展良好的团队进行通报表扬和表彰。 并且每学期至少要进行两次督查和抽查,抽查结果作为年度导师工作考核评价的主要依据。

2.建立科研与育人工作的等效评价机制。 育人工作是润物无声的过程,回报很少,且成果显示慢;而科学研究项目和社会服务工作是雷声震慑的过程, 回报多,显示度高,在工作选择上教师们往往更多投入了后者。 如果建立科研与育人工作的等效评价机制,将导师在育人过程中的投入和所指导学生的进步情况等同于教师的科研投入和产出成果, 则是教师潜心育人的最大保障。在过程考核中,学校要把导师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培养和投入进行严密的登记和工作量换算,并把学生对导师工作的评价作为评定导师工作的第一要素。

3.对“ 导—学”关系执行动态选择与适时变更。 导师和学员的关系不能一成不变,更不能养成“ 一日定导师,终生为导师”的思想。 学校要在加强导师工作考评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 要对在“ 导学”活动的督查过程中连续两次受到警告的学生或导师进行淘汰,被淘汰的学生需要再修读相应课程,重新进行毕业设计;被淘汰的导师将直接影响当年的职称评定、业绩考核、岗位聘任等各个环节。学校要及时对不合格的导师和学生进行“ 导学”名单的调整,做好变更记录。

导师是高校育人工作的核心力量,学校要充分利用好导师这个队伍,通过各种体制和制度,实现导师制在育人工作中的效益最大化,发挥最广大教师的育人积极性,使他们全方位、全过程指导和培养学生,促进学生全面成才、顺利就业,形成育人长效机制。

摘要:文章从农学专业毕业生的职业选择困境出发,阐述了本科生导师制在农学专业大学生职业指导中的意义,并提出了本科生导师制工作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农学,导师制,本科生

参考文献

[1]王辉.农学概论[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1.

[2][7][8]何莉.本科优秀生导师制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

[3][4]张伟,李鲁华.农科类本科生实施导师制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08,(2).

[5][6]杨博涵.本科生导师制对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推动作用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0,(8).

关于本科大四学年教学工作的探讨 篇11

【关键词】大四学年 教学工作 探讨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6-0079-02

一、引言

在国内高校的本科教学工作中,大学第四学年即第七、八学期的教学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第七学期一般为专业课程教学,第八学期一般为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的教学工作,这一学年的学习对大学生完善专业知识、培养科学研究基础能力、形成完整的本科教育体系等较为重要。然而,到了大四学年,学生迟到、旷课的现象非常严重,上课的到课率极差,有时甚至低于50%,即使到课的学生纪律性良好,听课时也心不在焉、思想涣散,课堂气氛很难调动,教学效果也随之大打折扣。此外,受到大四学生毕业就业招聘会和考研等因素的共同影响,这种情况越发严重,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的工作基本无法按指导老师的要求按时进行,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论文初稿等也不能按时上交,最后形成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草草完成,形式大于内容。大四这种教学状况是我国高校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和影响了高等教育的正常运行,也对学生培养、学校管理等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问题[1-3]。

本文对上述“大四现象”进行了反思与总结,在剖析其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对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改善教学工作参考。

二、形成大四学年教育工作问题的原因

1.日益增长的就业压力。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庞大,研究生扩招导致本科生在就业竞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学生在面临僧多粥少的情况下,必然会将重心转向参加招聘会或考研复习,因此一部分学生在第七学期就开始寻找工作,另一部分学生则集中精力复习考研,根本无暇顾及专业课程的学习。求职的赶场和考研的分心,直接造成了大四学年教育教学的困境。

2.对待学习的偏激思想。大四的学生由于精力主要集中在未来工作和考研等方面,不会再次面对奖学金及保送研究生评选的学业压力,失去竞争意识,缺乏学习动力,只求学业上考前突击和“60分万岁”,故对专业课程学习采取应付的思想,这也对大四学年教育教学的效果影响很大。

3.课程设置的不甚合理。大多数学校,大四学年所开设的课程属于专业方向课,专业性较强,是专业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受挫时,往往开始怀疑自己所选的专业方向,对难度及深度更高的专业方向课更是产生排斥心里,厌学思想较重,很难保证学习质量。而在大四学年设置难度较大的专业方向课,其合理性也有待进一步商榷。

4.学校管理的漠视态度。高校扩招后,学校作为国家和地方高校办学的载体,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和舆论声誉。为了提高就业率,获得更高的社会认可度,学校时常从政策上引导大四学生以就业和考研为导向,许多管理工作都为之让路,漠视大四学生的请假或旷课情况。而大四学生时常会抓住这个小漏洞,以此作为请假或旷课的“尚方宝剑”,逃避课程的学习。即学校松懈的管理制度从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大四学年教育教学工作的歪风,使教学效果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三、解决大四学年教学工作问题的对策

1.加强教学管理,避免请假漏洞。学校应从社会的浮躁风气中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更正对大四学生管理的纵容态度,从规章制度上规范教学管理。尽量将不多的大四课程安排在与校园招聘会不同的时段进行,避免请假漏洞。若需特殊情况请假,应形成学生申请、辅导员签字、学院领导审批等完整流程,辅导员、校督导也应深入课堂监督大四学生的到课及学习情况。

2.纠正学生思想,强调专业知识。学校应通过辅导或讲座教育,形成师生互动,消除大四学生“学习无用论”的思想,强调专业课学习的重要性,使其认识到大四学年是本科完整教学环节的重要部分,应珍惜本科阶段的最后一次系统学习机会。无论在以后从事专业工作还是研究生学习阶段,专业知识都将会对学生未来的个体专业素质产生积极影响。

3.调整课程设置,增强课堂吸引力。根据专业培养的要求,尽量把专业方向课的教学安排在大三学年,避免大四毕业生在心里波动较大的毕业学年学习难度及深度更高的专业方向课。大四学年所开设课程应考虑实用性和前瞻性,最好与本方向社会需求有一定的结合性,可考虑有社会工作经验或专业实践工作经验的老师授课,适当采用专题讲座形式,吸引学生回到课堂的同时,给予学生一定的专业就业指导和建议,改善大四学年的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

四、结语

大四学年作为高校本科教育的最后阶段,也是学生转向社会人、劳动者或研究者的重要过渡期。如何安排好教学工作、避免“大四现象”的蔓延是高校教学和管理工作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大四现象”存在的原因进行了剖析,提出了解决教育教学工作问题的一些对策,以确保大四学年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杜小武,吴晓鸥.高等教育中的“大四”现象解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3(6).

[2]杨远芬,郭元锋.“大四现象”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7,(2).

本科生党建工作 篇12

1 应用型本科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党组织覆盖面的不断扩大,应用型本科高校党建工作的影响力也日益加大,取得明显的成效,有效推动了学校的事业发展。但实践中,各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任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包括:

(1)内外部环境给学校党建工作带来新的挑战。从外部环境来看,西方敌对势力借由经济全球化及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加紧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领域的渗透,西方文化正由此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校师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如何把校园网络建成思想舆论阵地,有针对性的做好引导工作,已成为摆在各高校校党委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新课题。从内部环境来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一方面,生产力得以迅速发展,有效促进了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建设,另一方面,其作用也有消极的一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机制下,部分人党性动摇,产生了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价值取向,给党建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2)现有党建工作方式及其评价模式无法满足工作需要。基层党组织的现有活动方式常限于组织生活会和理论学习,缺乏多样化、适应性,不能有效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对党的理论学习和队伍建设作用受限,有损党建活力。同时,在党建工作评价上,存在一定的封闭性,未能有效体现开放办学、合作办学的办学特色;指标体系缺乏时代性和操作性;考评方法较为单一;考评结果也未得到有效运用。造成学校基层党组织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吸引力、创新力和执行力,不利于其在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发挥。

2 构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

当前,学界对于高校党建工作评价应该遵循的原则提法多样。周威认为基层党组织评价原则是内容设定宜粗不宜细、具体操作宜简不宜繁、总体把握宜活不宜死;②唐朝继认为评价应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③刘启东、汪峰等人则认为应该是导向性原则、科学系原则、可操作性原则等。④笔者认为,党建工作评价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当确立综合的指标,在评价原则方面,要注意坚持综合评价与重点评价相结合;坚持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坚持导向性与操作性相结合。

3 应用型本科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评价体系的构建

3.1 评价内容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评价体系构建的核心在于要设计符合党建实际的评价内容,以确保评价指标的全面性、科学性、可操作性。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普通高等学校党建工作基本标准》等文件的有关内容,以及“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的党建要求,⑤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大致可划分为基层党组织对本单位工作的促进、领导班子和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党支部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统战与群众工作、特色创新工作等六个大的方面。⑥

3.2 评价方法

确立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是客观评价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保障。当前,运用于党建工作评价的既有定性、定量分析、自评、互评等常规评价方法,也有关键绩效指标法(KPI,即Key Performance Indictors)、平衡计分卡法(BSC,即Balanced Score Card)等国外企业管理的绩效评价方法。笔者认为,无论选取何种评价方法,都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评价体系中,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是相互补充、相互支持的关系,二者缺一不可。总体而言,评价应以定量分析为主,对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能够用数量形式表达的尽可能用数量形式来表达,以体现评价的可操作性与客观性;对于难以用量来衡量或测定的因素,则从定性上给予分析判断和评价。例如,高校基层党组织思想建设方面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情况,要通过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政策水平、治校理教能力和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的开展情况等多方面来反映,其中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及民主生活会制度的开展情况可以用定量分析来评定,但是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政策水平、治校理教能力等因素就很难进行合适的量化计算和比较,需要运用定性分析予以测评。

(2)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自评分为院系自评和校级自评两个层次开展,他评包括院系互评和群众评议、企业行业评议。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评价体系中,自评是对自身党建工作开展情况的自我认识、自我总结、自我反思的过程,他评则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借助第三方帮助自身剖析党建工作的成效与不足。一方面,实施党建工作评价,就是为了改进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以评促建,离开了基层党组织的参与与自评,党建工作就缺少了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评价的意义。因此,基层党组织作为被评价的对象,也应该是进行评价的主体。另一方面,无论是院系自评还是校级自评,都存在着一定的利己性、偏袒性和局限性,在充分发挥校院党组织主体作用的同时,有必要引入他评,多方面多角度地对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作出评价,以增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3)日常检查与终期考核相结合。当前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评价基本采取终期考核的形式,缺乏对日常工作的检查监督,不利于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改进。因此,需要在评价中结合日常检查。一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连续的工作,其工作成效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党建工作评价不能仅以一次终期考核结果作为定论。二是有效开展日常检查,能够为终期考核提供科学参考,既有效解决了终极考核过程中因时间紧、任务重造成的考核不充分的问题,又避免了个别被考评对象突击准备、弄虚作假等不良现象,还可以通过加强对日常党建工作中的检查监督,及时改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有效推广先进的党建经验,从而真正达到以评促建的的评价目的。

3.3 构建评价体系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明确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的关系。教学、科研工作是高校的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构建党建评价体系要注意明确党建工作在高校教学科研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党建工作是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了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同时又服务于教学科研工作,对教学科研工作的纵深开展发挥着重要的保证、监督和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党建工作不能单纯依靠党务工作和党务系统来发挥作用,而是要通过整合教育教学、师德师风、校园文化建设等系统形成合力,将党建工作渗透到学校的教学、科研和日常管理之中,以更好地引导党建工作和学校其它工作互相融合、互相促进。

(2)要体现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特色,设置企业、行业评价观测点。在“产学研相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服务社会、企业的能力不能仅以院系自评为最终结论,党建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打破封闭性,设置企业、行业评价观测点,引入企业、行业参与的第三方评价。如学校党建工作是否覆盖到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以及外出挂职锻炼的教职员工、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如何、党员质量等。

(3)建立粗细适宜的指标体系,内容考核和成效评价并重。一方面党建工作评价指标过粗,容易导致党建工作评价体系空洞、不具体,缺乏操作性,党建工作评价的实施也容易流于形式;另一方面,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具有复杂性、多层次性的特点,党建工作评价体系的指标也不宜过细,否则容易出现生搬硬套评价指标开展工作而轻视工作实效,忽略党建工作实质的负面效应。因此,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工作评价应当建立粗细适宜的指标体系,既对党建工作的一些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进行考核,又对党建工作所取得的成效进行客观评价,内容考核和成效评价并重。

(4)要重视评价结果的运用。构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评价体系,应当严格落实“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工作方针,重视对评价结果进行合理广泛的运用,从而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和改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提高学校基层党建工作水平,促进学校转型事业的全面发展。

摘要:2014年3月教育部明确提出,全国普通本科高等院校1200所学校中,将有600多所逐步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变。当前,包括我校在内的一批先行先试的本科院校正处于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的关键时期,党建工作缺乏科学的评价机制,制约了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其作用,不利于学校的转型提升。开展基层党建工作评价体系研究,把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目标和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有助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对学校深化改革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基层党建,评价体系

注释

1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Z].2007-05-25.

2周威.高校基层党组织考核评价问题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2):167-168.

3唐朝继.论高校党建工作评估标准的构建[J].理论月刊,2008(7):86-88.

4刘启东,汪峰.基层党组织党建效益评价机制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10(总第294期):19-20.

5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2007-10-15.

上一篇:人防工作要点下一篇:储罐拱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