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培养

2024-09-22

本科生培养(精选12篇)

本科生培养 篇1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 高等工程人才的国际流动将大幅度增加, 高等工程人才资格的国际互认将日益迫切。如何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目前我国高校必须面对的问题。总体来看, 我国高校培养的大学生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知识, 但与先进工业国家相比, 我国高校在创造教育思想、观念和策略上都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高等工程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案等, 都有一个国际共识的问题, 就是要强化工程教育, 加强工程能力的培养, 美国近十年来提出了“回归工程”、“重构工程教育”、“建立大工程观和工程集成教育”的口号;日本明确提出工科大学四年的课程体系的核心是“工程”;英国、荷兰、丹麦等国提出以设计课题或工程问题为中心, 将“设计教育”贯穿于学习全过程的思想。

工程教育就是以培养和造就现代工程师为目的的。今天的工程师是指那些具有坚实的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基础, 能够把工程原理和那些超出技术范畴的经济、社会、法律、艺术、环境和伦理等问题结合起来, 从而去创造还没有的有用的人工物事来为人类服务的专门人才。正如美国工程师专业发展委员会 (ECPD) 所描述的:“工程师必须是一位善于构思并形成概念的专家;是一位设计者、开发者、新技术的形成者、标准范围的制定者———一切都是为了有助于满足社会的需要。工程师必须会规划和预测、系统化和评估———能够对公众的健康、安全、幸福和财富有利害关系的系统和组成部分做出判断。对于工程师来说, 创新应该是他们的中心任务”。

作为工科专业的人才培养, 应该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广泛的知识覆盖面, 从而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工程训练, 养成工程意识更具有重要性。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才会产生创新的思想, 才能提出符合客观规律的具有创新特点的工程和技术方案, 才能以开拓的思维去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因此, 工程能力的培养是工科学生成长过程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然而, 在我国传统思维方式根深蒂固, 表现在人才培养中, 过分强调知识的理论深度和系统性, 而忽视各学科知识间的联系, 特别是忽视理论知识的应用。现行的工科教育体制下, 工程能力的培养恰恰是弱项, 教学计划, 教材内容与培养工程意识、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综合能力不相适应;实验教学存在经费不足, 设备条件差, 大多数实验单纯为理论验证性实验, 实验基本由教师准备好以后, 学生按实验指导书循规蹈矩地做实验, 缺少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 不能满足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习环节的运作存在一定问题, 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和条件在工厂中进行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选题脱离实际等问题, 针对这些制约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不利因素, 开展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以求找到一种符合我国实际, 并具有实效的工科学生工程训练方法, 培养具有优良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具有重大意义。

所有的工科专业都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 个人的创新意识, 工程意识, 动手能力的强弱无论在科研开发上还是在工程实践中都是十分重要的。如何围绕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来制定教学大纲, 工程训练方案, 实验教学方案, 工程实践培养方案是需要进行改革和实践的, 通过研究探讨和实践, 提出工程能力培养的内容, 主要途径, 找出制约的因素, 提出解决方案, 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工程专业工程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 对培养具备高素质的工程化创新能力的人才, 为高新技术领域的经济增长做出贡献, 提高我国在工程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因此, 我院在教学改革工作中提出了加强工程能力、培养创新素质、开展创造教育的理念。以下是我们在教学改革实践中的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热动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

“十五”期间, 我国高等教育将学科专业调整和提高人才质量放在首位, 我院在人才培养定位中注重以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特色的本科教育。通过改革, 利用各种资源, 建立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实现“培养基础扎实, 知识面宽, 工程意识和工程能力强, 富有创新意识和能力, 个性充分发展和综合素质好, 有良好科学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 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 适应性强的复合型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的教学改革思路。作为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 不仅要求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广泛的知识覆盖面, 而且要求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 具备创新能力的基础。要达到这些培养目标,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突出工程训练, 养成工程意识就颇具重要性。

二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在培养方案中, 重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改革考试内容和方法, 体现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我院在制定本科培养方案时, 围绕培养目标提出了“拓宽专业范围, 强化专业基础, 注重能力培养, 加强素质教育, 体现课程优化。”在注重能力培养原则和加强素质教育方面, 均强调了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培养方案中, 建立“课程组合”的专业教育新模式,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充分利用地方企业资源培养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建立了“大工程意识”的工程训练的实践教学体系。

三建立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新模式

1加强课程教学体系改革

在建立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新模式时, 打破专业“固化”, 建立“课程组合”专业教育模式, 采用“重基础, 宽口径, 淡化专业方向”方针, 取消原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 在原有的节能工程模块和制冷工程模块的基础上, 增加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在热能与动力工程中的运用模块, 加强了专业实验课和实践性教学环节, 加大实验课的学分比重, 开设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 保证计算机应用能力训练、外语应用能力训练、加强实践教学和工程训练。强调素质教育, 夯实基础, 拓宽专业面, 跟踪发展, 扩大学生自主学习空间, 加强学生的知识应用及工程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争取在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及提高教学质量上有质和量的突破。

2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在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构建了新的实践教学体系,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结构分为基础实践 (包括英语实践、计算机实基础实验、军训) 、社会实践 (包括社会服务、社会调查) 、教学实习 (包括毕业实习、生产实习、金工实习、认识实习) , 综合实践 (包括毕业设计、课程设计、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和课外科技活动) , 部分学生进行“创业设计”实践。整个实践教学体系涵盖了大学四年所需的实践教学内容, 基本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

在实习教学中, 通过校内和校外实习基地深入生产实践第一线。通过认识实习, 使学生建立起对本专业整体上的初步认识, 树立起“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基本概念, 通过生产实习, 使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工艺流程、设备、车间布置、劳动组织产品物流、市场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初步建立起工程意识。在生产实习中, 尽可能安排学生跟班劳动, 在生产实践中学习;通过毕业实习, 使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 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问题, 弄清工艺或产品设计的流程, 学习工程设计。

我校在毕业设计改革方面, 毕业设计类题目大多选自工程实际问题, 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大于50%, 研究类选题与科研工作相结合的选题占70%以上;并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从毕业实习开始到毕业设计结束, 一直在工厂或企业从事“真题真做”的“宜化模式”, 同时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担任毕业实习和设计指导教师, 学生通过工程计算、工程设计、技术创新, 逐步建立起了解决国民经济发展及其工程领域重大问题的工程意识, 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而且设计和研究成果对企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实验选题中, 创造条件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锻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有了很明显的提高。这些改革均已收到良好效果。

3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 广大师生积极投入到教学改革中进行教学研究。由于认识到在高等教育中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 我院积极开展了学生课外科技活动, 学生从大二开始就进入到教师的课题组中做实验, 有专门的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进行指导。近两年来, 我院有20位学生参与了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活动, 写出了大量以学生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发表在正式科技期刊上, 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些活动使学生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得到大大提高, 在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及提高教学质量上有质和量的突破。

高等工程教育体系的改革与实践是需要继续研究和探索的重大课题。在如何加强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研究上, 我院进行了一些有效的尝试, 我们要继续努力, 不断探索, 完善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系, 这是21世纪高等教育面临的时代挑战, 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机遇, 培养优秀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是关系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史庆南.完善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3 (1) :61-64.

[2]陈海宁.经济全球化环境下的高校创造教育[J].化工高等教育, 2004 (3) :1-3.

[3]刘昌明, 张济生, 唐一科.正确定位培养目标切实增强工程能力——工科本科生工程能力教育的思考和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0 (4) :32-34.

[4]李杰俊, 董华青.地方高校工科专业教育新模式探析[M].化工高等教育, 2004 (3) :13-14.

本科生培养 篇2

门类: 工学 专业代码:081201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学制: 四年 制定日期:2011年6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运输与物流工程的规划、设计、组织与管理等方面知识及相关开发能力,能从事交通运输系统的规划、组织、指挥、决策以及物流系统规划、设计与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

二、基本要求

学生应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力学、机械、运输工程、物流基础理论,具备现代物流工程与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信息系统设计、运输组织、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城市客运交通运营组织、汽车运用与服务等方面的系统知识与技能。

三、毕业生应具有的知识、能力、素质

1.具有数学、自然科学、管理学、经济学、运输工程与物流工程方面的基本知识;

2.掌握运输与物流方面的基本原理、方法,了解本专业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背景和发展方向,具有全面的运输与物流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

3.具有能从事现代物流工程规划、设计与管理、物流信息系统设计、运输组织、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城市客运交通运营组织以及汽车运用与服务的基本能力;

4.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专业科技文献资料;

5.具有合作精神、口头及书面交流能力,良好的科学精神和职业道德。

四、主干学科与相近专业

主干学科:交通运输工程 相近专业:交通工程、汽车运用工程

五、主要课程

1.通识教育基础课

马列课、德育课及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体育、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及算法语言等。

2.大类学科基础课

管理学、运输经济学、工程力学基础、结构力学(I)等

3.专业主干课

物流学、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运输组织学、城市客运交通运营组织、物流信息系统、载运工具、汽车构造与原理、汽车运用工程

六、主要实践环节

专业认识实习、载运工具实习、物流设备实习、工程测量实习、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七、全英文课程

①运输经济学②交通运输网络分析

八、双语教学的课程

①物流学②国际贸易实务③载运工具

九.、研讨型课程

①物流案例分析②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③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④运输组织学⑤城市客运交通运营管理⑥物流信息系统⑦管理学

工科本科生工程能力的培养 篇3

高等工程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案等,都有一个国际共识的问题,就是要强化工程教育,加强工程能力的培养,美国近十年来提出了“回归工程”、“重构工程教育”、“建立大工程观和工程集成教育”的口号;日本明确提出工科大学四年的课程体系的核心是“工程”;英国、荷兰、丹麦等国提出以设计课题或工程问题为中心,将“设计教育”贯穿于学习全过程的思想。

工程教育就是以培养和造就现代工程师为目的的。今天的工程师是指那些具有坚实的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基础,能够把工程原理和那些超出技术范畴的经济、社会、法律、艺术、环境和伦理等问题结合起来,从而去创造还没有的有用的人工物事来为人类服务的专门人才。正如美国工程师专业发展委员会(ECPD)所描述的:“工程师必须是一位善于构思并形成概念的专家;是一位设计者、开发者、新技术的形成者、标准范围的制定者———一切都是为了有助于满足社会的需要。工程师必须会规划和预测、系统化和评估———能够对公众的健康、安全、幸福和财富有利害关系的系统和组成部分做出判断。对于工程师来说,创新应该是他们的中心任务”。

作为工科专业的人才培养,应该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广泛的知识覆盖面,从而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工程训练,养成工程意识更具有重要性。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会产生创新的思想,才能提出符合客观规律的具有创新特点的工程和技术方案,才能以开拓的思维去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工程能力的培养是工科学生成长过程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然而,在我国传统思维方式根深蒂固,表现在人才培养中,过分强调知识的理论深度和系统性,而忽视各学科知识间的联系,特别是忽视理论知识的应用。现行的工科教育体制下,工程能力的培养恰恰是弱项,教学计划,教材内容与培养工程意识、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综合能力不相适应;实验教学存在经费不足,设备条件差,大多数实验单纯为理论验证性实验,实验基本由教师准备好以后,学生按实验指导书循规蹈矩地做实验,缺少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不能满足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习环节的运作存在一定问题,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和条件在工厂中进行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选题脱离实际等问题,针对这些制约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不利因素,开展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以求找到一种符合我国实际,并具有实效的工科学生工程训练方法,培养具有优良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具有重大意义。

所有的工科专业都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个人的创新意识,工程意识,动手能力的强弱无论在科研开发上还是在工程实践中都是十分重要的。如何围绕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来制定教学大纲,工程训练方案,实验教学方案,工程实践培养方案是需要进行改革和实践的,通过研究探讨和实践,提出工程能力培养的内容,主要途径,找出制约的因素,提出解决方案,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工程专业工程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对培养具备高素质的工程化创新能力的人才,为高新技术领域的经济增长做出贡献,提高我国在工程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因此,我院在教学改革工作中提出了加强工程能力、培养创新素质、开展创造教育的理念。以下是我们在教学改革实践中的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热动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

“十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将学科专业调整和提高人才质量放在首位,我院在人才培养定位中注重以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特色的本科教育。通过改革,利用各种资源,建立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工程意识和工程能力强,富有创新意识和能力,个性充分发展和综合素质好,有良好科学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适应性强的复合型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的教学改革思路。作为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求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广泛的知识覆盖面,而且要求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具备创新能力的基础。要达到这些培养目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工程训练,养成工程意识就颇具重要性。

二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在培养方案中,重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考试内容和方法,体现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我院在制定本科培养方案时,围绕培养目标提出了“拓宽专业范围,强化专业基础,注重能力培养,加强素质教育,体现课程优化。”在注重能力培养原则和加强素质教育方面,均强调了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培养方案中,建立“课程组合”的专业教育新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地方企业资源培养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建立了“大工程意识”的工程训练的实践教学体系。

三建立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新模式

1加强课程教学体系改革

在建立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新模式时,打破专业“固化”,建立“课程组合”专业教育模式,采用“重基础,宽口径,淡化专业方向”方针,取消原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在原有的节能工程模块和制冷工程模块的基础上,增加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在热能与动力工程中的运用模块,加强了专业实验课和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大实验课的学分比重,开设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保证计算机应用能力训练、外语应用能力训练、加强实践教学和工程训练。强调素质教育,夯实基础,拓宽专业面,跟踪发展,扩大学生自主学习空间,加强学生的知识应用及工程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争取在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及提高教学质量上有质和量的突破。

2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在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构建了新的实践教学体系,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结构分为基础实践(包括英语实践、计算机实基础实验、军训)、社会实践(包括社会服务、社会调查)、教学实习(包括毕业实习、生产实习、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综合实践(包括毕业设计、课程设计、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和课外科技活动),部分学生进行“创业设计”实践。整个实践教学体系涵盖了大学四年所需的实践教学内容,基本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

在实习教学中,通过校内和校外实习基地深入生产实践第一线。通过认识实习,使学生建立起对本专业整体上的初步认识,树立起“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基本概念,通过生产实习,使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工艺流程、设备、车间布置、劳动组织产品物流、市场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初步建立起工程意识。在生产实习中,尽可能安排学生跟班劳动,在生产实践中学习;通过毕业实习,使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问题,弄清工艺或产品设计的流程,学习工程设计。

我校在毕业设计改革方面,毕业设计类题目大多选自工程实际问题,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大于50%,研究类选题与科研工作相结合的选题占70%以上;并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从毕业实习开始到毕业设计结束,一直在工厂或企业从事“真题真做”的“宜化模式”,同时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担任毕业实习和设计指导教师,学生通过工程计算、工程设计、技术创新,逐步建立起了解决国民经济发展及其工程领域重大问题的工程意识,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而且设计和研究成果对企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实验选题中,创造条件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锻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有了很明显的提高。这些改革均已收到良好效果。

3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广大师生积极投入到教学改革中进行教学研究。由于认识到在高等教育中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我院积极开展了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学生从大二开始就进入到教师的课题组中做实验,有专门的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进行指导。近两年来,我院有20位学生参与了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活动,写出了大量以学生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发表在正式科技期刊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些活动使学生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得到大大提高,在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及提高教学质量上有质和量的突破。

高等工程教育体系的改革与实践是需要继续研究和探索的重大课题。在如何加强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研究上,我院进行了一些有效的尝试,我们要继续努力,不断探索,完善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系,这是21世纪高等教育面临的时代挑战,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机遇,培养优秀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是关系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史庆南.完善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61-64.

[2]陈海宁.经济全球化环境下的高校创造教育[J].化工高等教育,2004(3):1-3.

[3]刘昌明,张济生,唐一科.正确定位培养目标切实增强工程能力———工科本科生工程能力教育的思考和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0(4):32-34.

地方高校本科生能力培养刍议 篇4

一、基本能力的培养

(一) 适应能力

对于地方高校的学生而言, 加强自身实际工作能力的锻炼, 以增强自己的社会适应性显得更为重要。为更好地培养他们的适应能力, 应构建立体层次的培养模式, 学校、教师、学生是这个培养模式中需要关注的焦点。学校应当为学生的培养提供必备的软硬件设施,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将自身所学与社会需求有机结合起来, 主动适应市场的需求。

(二) 表达和人际沟通能力

地方高校的学生要从主观上加强沟通能力、沟通技巧的学习和培训, 教师应当努力针对学生的特点制定教学目标和细化培养方案。在教学环节上, 应进一步加强案例教学, 引入国内外新颖、前沿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在教学过程中, 需要强调师生互动, 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团队, 让每一位学生的思想理念都能够清晰完整地表达出来。同时激励学生勇当团队发言人, 并适当地给予学分奖励。

(三) 自我学习的能力

地方高校的学生学习能力相对比较薄弱, 这就对学生的自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学习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中, 需要学生具有自我探求、独立思考、自练和能动应变的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需要学校、教师、同学的参与和帮助。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能力的培养中, 需要老师的帮助和指导, 需要学校提供相应的实验和实践条件, 需要同学参与讨论和交流, 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 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提高。

(四) 组织管理能力

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因此, 地方高校应当尽可能地为在校学生提供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尽量担任一些社会工作, 不断增强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 以使自己尽快适应就业岗位。

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 注重实践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应用性

地方高校实践类课程的设置应紧贴企业的实际需要和市场需求, 同时应当在实践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主体参与的氛围[1] 。

1.课程设置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设置中, 应强调学生的全程参与。在理论知识讲授“为什么这样做”的同时, 更应强调“具体怎么做, 做什么”, 学生既要学习理论知识, 更要动脑筋想方案, 要亲自动手动口, 全方位锻炼自己的能力。

2.理论课授课形式要新颖。

改变目前一门课程由一个教师全程讲授的模式, 结合课程的特点由几位教师从不同的角度, 以讲座的形式开设课程, 与企业实际联系较紧的教学内容亦可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授课, 使授课内容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 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应用性, 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益的。

3.设置特色鲜明的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

在设置实验和实践环节时, 一定要突出本专业能力培养的特色。如工商管理专业可以开设项目管理案例实训等, 通过这些反映学生专业技能掌握状况的实践课程, 能够显著的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能。

4.抓好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 质量。

基于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基本就业去向, 在学生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 工作中应当强调: (1) 选题要注重理论联系企业的实际; (2) 教师的指导应是全过程参与,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能深入到企业实地指导[2] ; (3) 应聘请部分企业的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

(二) 全过程、全方位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1.改变已有教学理念。

(1) 地方高校的教师应改变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现状, 建立起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融合的教学理念。教学的目的不再仅仅局限于传授理论知识, 更要着眼于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 从学生自身来说, 应提高对社会实践的认识与兴趣。应在学好专业课、丰富自身知识的同时, 主动通过适当的途径提高对社会实践的认识, 培养对社会实践的兴趣, 并积极参与实践教育活动。

2.帮助学生做好大学生涯规划。

引导学生先确定毕业后的职业目标, 再针对目标作出规划, 并在不断的学习与实践中进一步调整。这样使学生从进校开始就认识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逐渐培养其实践意识, 引导学生在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实现自己的预定目标。

3.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

在加强地方高校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过程中, 应充分利用学生会与各个学生社团, 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为大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实践平台。通过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增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4.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 主动寻找实践机会。

学校也可以出台相关的鼓励政策, 鼓励学生在学习之余, 发挥主观能动性, 积极主动寻找机会参加各种社会实践, 通过主动寻找实践机会, 使其能够了解社会环境、市场环境、就业环境、行业发展趋势等, 有利于他们找到与自身的兴趣爱好、知识水平、性格特征和能力相匹配的工作。

(三) 创造实践环境, 激发学生的实践动机

地方高校应当加强教学改革和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为学生提供相对优越的培养实践能力的平台。首先, 在教学设计上, 应倡导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教师指导的模式, 由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 通过网络查找资料或进行调查研究, 然后在课堂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 形成以案例、问题、项目为中心的教学组织模式。其次, 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利用各种实验工具和技术, 使学生通过实际的运行和操作, 对本专业所涉及的领域的知识, 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前就提前做好准备。第三, 加强工学结合, 通过资源整合, 使教学过程能够与职业技能活动完全重合[3] , 这样也能使学生加深理解课堂所学知识, 培养其实践动手能力。

三、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 激发自主学习的动力, 构建创新能力培养平台。

大学的学习模式和中学不同, 自主性学习是大学生学习的重要特征, 同时也是培养他们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学校、学院及各专业系应当为学生自主性学习习惯的养成创造条件。笔者认为学校和学院应注重:

1.教师队伍建设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并重。

学生的创新性学习和探索性实践需要教师的精心指导和组织。学校和学院一方面要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的持久性, 另一方面应当选择部分具有科研兴趣的学生, 参与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对希望参与实践活动的学生, 让有经验的教师对其加强指导, 组织学生参加该门学科的社会实践活动。

2.学术活动的定期开展。

定期邀请专家开展学术讲座, 组织校内学者和专家定期举行学术活动, 定期向学生介绍该门学科和专业领域内的学术动态, 激发学生学术创新热情。开办创新论坛, 及时发表学生的观点, 凡是有益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活动, 都应给予鼓励与支持。

(二) 完善评价体系, 引导督促学生创新。

地方高校不应该仅将学生的基本能力、实践能力作为评价的指标, 而应该把能够反映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指标和内容也纳入评价体系中来。在将反映学生创新能力的指标纳入学生评价体系的过程中, 应特别注意这些指标要具有可操作性、动态性原则, 并要强调突出重点、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等原则。

摘要:在高等教育不断扩张的同时, 大学生能力培养质量令人担忧。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毕业生的能力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文章就地方高校本科学生能力培养如何适应市场化、国际化的需求, 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 从三个层面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做初步探讨。

关键词:地方高校,本科学生,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陈有毅.浅谈管理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J].现代经济信息, 2008, (9) .

[2]徐伟君, 许伟.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 007, (3) .

本科生培养 篇5

我们采用的调研方法包括样本选取、小组访谈和问卷调查。

(1)样本选取。这次调查我们选取的高校有北京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河北的燕山大学、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河北科技师范大学、河北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石家庄铁道学院。选取这些高校作为调查对象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原因:①所选样本在办学规模上涵盖了部属和省属两级高校,在专业设置上覆盖了综合类、理工类、农类、师范类等大学,因此更具有说服力。②我们充分利用燕山大学的距离北京近和学生在河北生源多的特点调动燕山大学科学技术协会全体成员投入暑期实践调查,组织两支综合调研小分队分别负责北京和秦皇岛的调研,组织三支专项调研小分队分别负责各自家乡所在市高校的调研,这样对于问卷的发放、资料的收集和统计工作较为方便。

本科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挑战与出路 篇6

近年来,我国本科毕业生人数连续刷新纪录,大学生就业成为社会难题,尽管“两会”代表纷纷呼吁“大学生就业,少些门槛多些服务”,但社会企事业单位却自有心中的一杆秤——毕业生能为我们做什么?在不愁劳动力来源的今天,他们更加看重应聘者的实践能力。高校应该反思:传统的本科生教育在职业教育定位与普通教育定位中徘徊了多年,为此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明天又该怎么办?本科生职业能力缺陷:动手能力差

去年,重庆市人才中心对699家企事业单位进行了用人情况调查,在招聘企业“看重求职者哪些方面素质”这一问题中,58%的单位认为“实际操作能力”最重要,49%的看重“道德品行”,33%的在意“工作经验”,而以往最受重视的“学历”仅有6%的用人单位选择。

这种取向,忙于找下家的本科生深有感触。已参加了许多招聘会和招聘考试的毕业生小蔡告诉记者,他在学校担任过学生会干部,也拿到了不少证书,开始满怀信心找工作,到现在却已经感觉“疲”了。每一次,他都很客气地把包含许多获奖证书、证明的自荐材料呈给招聘人员,很多情况下,当招聘人员知道他是应届生之后就客气地说:“我们只招有工作经验的人”。据他介绍,他的同学几乎都有过类似的遭遇。

对此,用人单位也有自己的苦衷。成都语汇文化公司的陈经理一口气列出了用人单位不愿意接收应届本科生的五条理由:1.对于公司来讲,获得利益最关键,应届生没工作经验;2.如果公司培养了他们,谁能保证他们能久留在我们这种小公司呢?3.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身心浮躁,做事拈轻怕重,不踏实;4.一些学生隋性比较严重,做事拖泥带水,没时效性;5.现在80后的这些学生很少经历过挫折,遇到难事或突发事件时,缺乏独自处理能力。

近年来,关于部分大学生缺少实践经验,上手速度太慢,让人大跌眼镜的事情也屡见报端。

长期关注大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四川师范大学教科院副院长刘先强认为,相比于前几年,目前的在校本科生敢想敢做,但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严重脱节严重影响了用人单位的信心,而目前的劳动力市场状况让用人单位基本上不担心劳动力来源,因此不论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其实都不太情愿将公司资源耗费在对应届大学生的培训上,在金融危机时期更是如此。

教育现状检讨:教学与实践“双误”轻教重研之风盛行

早在2004年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周济就强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的重要意义,制定有关政策和措施,把提高本科教育质量作为评价和衡量高等学校工作的重要依据,全国各高校必须把教授、副教授为本科学生上课作为一项基本制度。但时至今日,不少高校的本科教学课堂上依旧很难见到教授的身影。

此外,许多高校明确规定教师发表不同级别论文、申报科研课题的奖励,但是对于教学却没有明确的奖励规定。某高校一名教师给笔者算了一笔这样的账:“发表一篇学校规定B类权威期刊的文章,我就可以得到学校和学院奖励共6000元;而超出工作量每多上一节课的基本课时费是30元,每周多上10节一个月可多得近1000元,这样持续半年才可获得别人发一篇B类权威期刊的文章回报。”在这样的导向下,教师只要稍加权衡就知道与其将工作重心放在花时间去改进教学质量,不如写文章实惠。实训未落到實处

社会已经习惯从严要求高职和大专的实训情况,但是不少高校的本科实习考核越来越简单,实习成为走过场的情况并不鲜见。大四学生小张说他上学期的实习,是在父母联系的一家单位进行的,她说要准备考研,希望实习单位少安排一点工作,因此几个月时间,小张都游离于实习单位之外,但最后实习单位依然按照小张的意愿给了比较满意的实习鉴定。

据参加过教学实习的一些师范生反映,在师范大学内学的东西与实习的感觉有很大的不同,在学校自己感觉学了不少理论,批判现实也头头是道,但到实习岗位上,却发现自己批评的所有问题全都出现在自己身上,但还没有来得及改进,短短的实习就结束了。

近年来,大学生社会实践和“三下乡”活动也被炒得沸沸扬扬,但其效果如何呢?某高校辅导员杜老师说,现在学生提交的社会实践报告的真实性很难确认。据《长江商报》2008年刊载《大学生社会实践咋成变相旅游,参加还要靠关系》一文揭露,部分大学生社会实践已逐渐变质,有的团队选择到旅游景点进行社会实践,变相成为公费旅行,一些学生甚至躲在家中编造实践报告。

培养实践能力:需要打“组合拳”

以“培养普通劳动者”为取向

本科培养的质量必须以正确的人才定位为前提,有专家呼吁,本科生也应该定位为普通劳动者,意即职业能力培养应为普通本科教育的应有之意。

怎样落实这一理念呢?

目前,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这一方面探索出的经验很值得借鉴。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传媒实验教学中心是江苏省第一个文科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该中心2005年组建后,以四年为一周期,对实验实践教学课程进行了重组与整合,将实务操作内容纳入课程计划,作为实验教学的主体,注重文理交叉渗透,形成了由初级向高级渐进过渡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取得了多项教学改革成果,显现出现代文科实验室建设特色和发展潜力。专业实习要落到实处

专业实习是大学生动手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关键是要落到实处。四川师范大学通过建立“教学置换基地”将学生顶岗实习做到实处。

该校教科院院长巴登尼玛教授介绍,他们已经在西部地区建立了26个“教学置换基地”,把教师教育专业传统的教育实习创造性地转化为“顶岗实习,应需培训”,大三第一学期安排学生去基层进行教学实践,特别在边远山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学生直接顶替教师岗位,积累教育实践经验。被顶岗的当地教师到四川师大或其他相关机构进修学习,按照基地要求对教师进行教育理论培训,实现了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和当地教师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

工科院校本科生就业能力培养探讨 篇7

一、工科院校本科生就业能力研究现状

目前的研究中, 大多研究者研究在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 探讨本科生就业能力的概念、构成要素以及本科生在各个就业能力构成要素上的水平状况。其次, 有一部分学者热衷于对就业去向的分析、形成因素和存在的问题的讨论上。针对工科院校本科生就业能力开发对策的系统研究较少。

二、工科院校本科生就业能力不足原因分析

本科生就业能力可以被具体细分为七种具体能力, 分别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专业能力和背景、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适应力、学习力和创新力。学生自身一方面在校期间不能积极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缺乏实践经验和工作能力。另一方面就业心态不正确、就业观落后。由于受多年来大学毕业生计划分配, 有保障的工作单位的影响, 高校毕业生一般都想到大城市、大机关、大企业、大中小企业和基层去就业, 更忽略了乡村边远落后地区的就业行情。有的大学期望值较高, 在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单位时, 他们宁愿继续寻找也不愿匆忙就业, 另外工科院校学生技能培训较多, 人文素质方面培养较少, 与人沟通能力相对较差, 也是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三、工科院校本科生就业能力提高的措施与方法

针对目前本科生就业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用心于德育教育, 提高学生道德品质

通过走访用人单位, 发现现阶段, 企业缺少具有尖端科技能力的人才, 但不缺少具有一般能力的人才, 单位在招聘时, 除了考虑应聘人员的专业技能外, 更看重应聘者的品质, 因而在很多企业的笔试和面试环节都有这方面能力的测试, 期望选择德才兼备的优秀大学毕业生, 大多数企业的第一轮面试都是人事部门的面试, 主要看毕业生的人品适不适合企业的需要, 第二轮才是技术面。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就是我们培养学生的方向。在品德教育方面, 作为辅导员, 我们要利用一切和学生接触的机会, 如年级会、主题班团会、素质拓展活动等形式, 正确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结合新形势下的新变化, 教育学生明辨是非, 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团队精神。

2、助力专业学习, 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工科院校毕业生专业技能水平是学生就业的根本, 岗位工作要求中首先是对专业技能的要求, 学好专业课, 掌握专业实验技能, 才能在进入单位后尽快适应岗位要求, 为单位创造利润。作为辅导员, 需要配合学校的专业教学工作, 开展学校学院的专业竞赛活动, 鼓励学生参加行业内认可的学科专业竞赛, 延伸课堂学习, 将课堂知识加以应用, 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3、鼓励创新意识,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对于企业来讲, 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力。一个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的企业很容易被行业所淘汰, 因此, 具有创新意识的毕业生是受企业青睐和欢迎的。目前, 国家积极鼓励学生创业,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 创业的难度降低了很多, 加之国家在大学生创业方面给予了大量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 这是创业的机遇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培训, 宣讲创业政策, 分析创业案例, 提供创业信息, 模拟创业过程, 鼓励创业实践。创新意识的具备是创业的第一步也是就业必备的能力, 积极引入创新创业讲座, 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邀请校友做报告介绍创业就业经验。

4、找准目标, 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合理定位职业, 早作规划, 避免学生对其职业选择出现迷茫的情况。指导学生借助专业软件分析自己的性格、适合的职业, 让学生早了解各个行业的特点, 结合软件分析结果, 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 并为实现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 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在就业单位招聘时, 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职业规划针对性的应聘合适岗位, 可使应聘的成功率大幅提高。

5、加强应聘指导, 提高学生应聘能力

一份内容丰富设计简约的简历是应聘成功的第一步, 应聘过程中的礼仪和回答问题的技巧是应聘的关键, 签约的选择和签约时应注意的问题对学生和单位都是有很大的影响。积极指导学生制作简历, 突出自己的优势, 通过培训, 提高学生制作简历的水平, 通过举行简历大赛互相交流学习。开展高低年级就业交流会, 借鉴经验。举办就业技能培训和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培训, 增强学生笔试、面试的能力。

6、做好心理辅导, 增强学生就业信心

在就业过程中, 难免会出现应聘失败的情况, 甚至有些学生屡次出现面试失败的情况, 所以需要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增强学生抗挫折能力, 避免使学生丧失信心, 否定自己。借助成功学的一些案例, 和学生共同分析, 让学生克服内心的胆怯, 大胆展现自己。另外举行模拟招聘活动, 历练学生, 让他们建立起强大的自信心。

工科院校学生就业问题较为突出, 就业教育和引导需要进一步加强, 在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 注重学生德育教育, 增强学生创新意识, 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加强学生应聘技能的指导, 促成学生成功就业。

摘要:就业是检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指标之一,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工科院校本科毕业生缺乏实践, 就业观念保守以及沟通能力较弱是目前就业难的原因, 可通过德育教育、创新能力培养、加强就业技能指导等措施, 增强工科院校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关键词:工科院校,就业,原因,培养

参考文献

独立学院实验条件与本科生培养 篇8

独立学院是是指普通本科高校申请,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或其他有合作能力的机构按照新的机制和模式合作举办的本科层次的学校,它利用公办母体高等学校的部分资源,实行严格的独立办学,是社会力量与国家高等教育资源的有益结合,它的性质是公办大学和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按照民营机制来运行的学校,重点在于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条可探索的新路[1]。

1 独立学院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现状

独立学院实验室建设的现状由独立学院的办学性质和办学特点决定[2]。独立学院存在着办学时间短,办学积累少等诸多不足,独立学院实验室建设基本上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完整的实验体系。因此独立学院在实验室建设上也明显落后于公办一本和二本院校。通过调查发现目前陕西地区独立学院设置实验室存在如下特点:

1. 1 实验室设置大多以基础实验室为主

通过调查西安地区办学排名前十位的独立学院办学条件发现,目前多数独立学院设置的实验室主要有: 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计算机教学中心、语音教学中心等基础类通识课程实验室,对于专业课程要求的实验室目前还没有成型。因为专业课程实验室存在着耗资巨大,利用率低、维护成本高等特点,因此大部分独立学院都采用与母体院校共用专业实验室的做法[3]。

1. 2 实验室建设缺乏明确的规划

凡事预则立,通过大量的调查发现独立学院实验室建设过程中缺乏实验室建设的长期规划。对于实验室的用途及发展缺乏有效的指导,在目前满足教学情况下,没有对未来专业发展方向需要的实验条件给出建设计划。

1. 3 实验室发展经费不足

因为独立学院特殊的办学性质,在实验室建设经费来源上缺乏政府支撑,实验室建设不仅存在着硬件条件购买等硬件设施之外,还存在着人才培养等软件条件建设,因此仅仅依靠独立学院自己的资金实力很难完成好这些建设目标。图1列出了从1999 - 2009年我国在高等教育公立院校财政经费投入的变化情况。

从图1中可以看出政府在公立院校资金投入随着国民经济增长逐年增加; 相比之下,对于独立学院的投入基本没有变化。相比国外私立的院校,我国独立学院目前的筹资模式还存在着很大的不同,需要国家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4,5]。

1. 4 对外合作不够

目前独立学院实验室仅仅能满足教学需要,在对外开放合作方面还存在不足。高校应该具备一定的社会服务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对于提升独立学院社会影响力,提升在职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要加强对外合作。

2 独立学院实验室与本科生发展的关系

2. 1 独立学院招生现状及生源质量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给独立学院办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从2000年扩招以来,生源规模在不断扩大,至2014年我国高等教育应届毕业生数量已经达到727万。图2为西安某独立学院近年来招生状况。

随着人口基数和人口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此规模之上已经达到高等教育人数的顶峰,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在校生数量将趋于稳定且有可能会出现招生数量逐年下降的趋势。因此要想维持独立学院的办学规模,就必须大力提升独立学院的办学水平,提升独立学院的综合竞争力。

2. 2 独立学院实验室对本科生发展的作用

目前独立学院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需要学生在牢固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具备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对于一所工科院校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显得格外重要。因此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强化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同时教会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实验项目的能力,真正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目前精英教育依托本科教育,只有在扎实可靠的本科教育前提下才能培养出更多有实用价值的人才。因此依托科研项目,尤其是与企业合作的科研项目能深切的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同时提升学生对于科研的信心和兴趣,增加其继续深造的信念[6]。

2. 3 独立学院实验室对科研和人才培养的作用

通过调查发现独立学院教师普遍存在着教学经验少,独立开展科研的能力不强,综合技术水平不高的缺陷。针对目前这种现状依托实验室,尤其是专业实验室可以显著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能有效解决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诸多瓶颈问题。

3 结论与建议

3. 1 改变观念,重视实验教学

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因此要转变原有观念,针对目前出现的生源数量和质量发生重大变化的特点,强化实验教学。在制度上为实验教学的深入、细致开展提供制度保障。

3. 2 开展全方位科研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独立学院应该制定相应的制度鼓励教师走出去,和企业充分合作。带领大三、大四学生成立科研小组,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学生、教师和用人单位之间的良性互动。通过校企联合的方式实现了学生技能增长,老师水平提升,同时在实验室也能解决企业的相关技术问题。

3. 3 增大实验室建设的投资规模

建议政府部门对独立学院实验室建设投入部分资金支持,鼓励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广大高校教师不仅是学生课堂上的老师,同时也是珍贵的科研资源,只有充分利用这份科研资源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摘要:通过分析独立学院实验室建设的现状和高校生源结构和生源质量之间发生的巨大变化,提出了强化本科生实验课程教学,提升独立学院综合竞争力和学生综合素质的解决办法,对实验条件与本科生培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独立学院,本科生,培养

参考文献

[1]徐平荣.独立学院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探讨[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7,4(3):22-24.

[2]金贵朝.关于独立学院建设实验中心的若干思考[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5):465-467.

[3]任乾华.独立学院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讨[J].硅谷,2008(15):146.

[4]肖蓉,高志强,许春英,等.刍议独立学院实验室开放的实现[J].实验室科学,2008(3):142-144.

[5]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本科生科技文献运用能力培养探讨 篇9

关键词:科技文献,本科教育,阅读

科技文献包括科技图书、科技期刊、专利文献、会议文献、科技报告、学位论文、标准文献等多种类型的学术文体。科研工作中, 科技文献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指导作用和交流作用, 高校图书馆馆藏期刊在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中有着信息支撑作用、导向作用和创新作用[1]。然而长期以来, 大学生在学习中几乎只通过教材、参考书进行学习的情况非常突出, 学生对期刊、论文的利用率很低[2]。有关研究性教学和学生科研能力训练的研究中[3,4,5], 均未明确提出对科技文献的利用, 事实上, 科技文献运用能力的培养在本科生教学中的确没有受到重视。传统中, 科技文献运用能力的培养任务由“科技文献检索”课完成。在目前检索手段极其便利的状况下, 文献获取已经不是一个主要的问题, 而没有使用文献的意识、不会阅读文献甚至根本不知道还有科技文献能够利用的现象非常突出。运用文献的能力培养, 是一个“用中学”的过程, 只有专业教师结合专业特点, 设计和实施运用文献的教学活动, 让学生在培养过程中持续利用文献, 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

一、科技文献阅读课程

传统的“科技文献检索”课程重视文献的获得, 忽视文献的使用。在调查中发现, 学生在学习中不用文献的背后, 是阅读不得法, 不会筛选, 不会阅读, 面对文献, 因“看不懂”而堵上了看下去的大门。所以, 改造“文献检索”课, 开出以阅读能力为核心的“科技文献阅读”课程成为必要。“科技文献阅读”课以培养学生在研究与学习中使用文献的意识和能力为目标, 通过确定方向、检索论文、阅读、完成文献阅读报告, 并结合教师的讲授与有关的教学活动, 使学生掌握收集资料、阅读文献和撰写综述的方法。通过阅读一定量的文献, 使学生了解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的前沿进展情况, 通过向学生介绍学术研究、学术论文等方面的规范, 使学生知道学术规范与道德的要求, 具备一般的科研方法素养与初步的学术论文写作能力, 为今后毕业论文 (设计) 工作及科研工作奠定基础。课程的目标是直指学生的能力的, 所以, 课程开展中的实践是主线, 科技文献阅读的方法和体验是课程的重点。直接利用检索到的最新科技文献作为教学材料, 在讨论中使学生掌握了选材、略读、详读等各个环节的技能。课程的考核中, 要求学生在完成一定量的阅读的基础上, 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文献阅读报告。学生阅读的文献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行检索到的, 从语言上, 要包括中、英文献, 从种类上, 要包括期刊、会议和学术论文等。阅读报告严格遵守学术规范, 这也是对所学知识的实践。同时, 文献阅读软件和文献管理软件也引入课程, 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利用好合适的工具, 提高阅读的效果。

二、文献利用能力培养的其他途径探索

毕业设计环节是应用科技文献的当然载体。导师在指导过程中, 尤其是在选题阶段, 要突出强调对文献的利用, 并以直接提供文献、给出文献线索等方式给学生以帮助。在毕业论文的审查中, 严格对论文中规范的要求, 其中参考文献的利用是重点之一。在论文的模板中, 特别地加入了对毕业设计中文献利用方法和要求的指导, 使学生很方便地能够按照要求完成工作, 获得应该有的体验。在教学工作的其他环节, 如具体某一门课程的教学以及课程设计中, 除了教材, 拓展性的内容由教师通过推荐和提供文献的方法提供给学生。借此学生可以针对某一专题进行文献检索, 并且自主地进入深入学习。在新生的入学教育中, 除了图书馆的面向全校学生的培训外, 由专业负责人展示本专业的主要期刊, 以及文献获得的主要途径, 鼓励学生能过浏览和略读, 从文献中获得学科最新的信息。在学生的课外学习、第二课堂等环节, 也有引导学生利用科技文献的机会。在课外的讲座中, 除了介绍前沿的知识, 可以将相关领域的经典文献以及最新发展的文献信息传递给学生;在指导科技创新、学生社团的专业学习活动时, 要求学生充分利用科技文献。在作者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 为了帮助学生经过体验进而养成阅读文献的习惯, 课余组织过集体阅读的活动, 也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三、促进学生利用文献的体会

作为利用文献的主力系统建设, 要让学生有机会认识到科技文献在其大学阶段及未来工作中的作用和意义。在当前知识载体异常丰富, 学生受应试教育影响至深的背景下, 需要教师主动向学生“推销”。从教材中获取“系统性”强的知识自然要比用探索性的态度从文献中获取知识来的容易, 而一旦创造机会认识到科技文献较之于图书以及网络信息的优势, 他们会自觉地在需要时, 首先想到利用文献。在促进学生利用专业科技文献中, 专业教师要起到作用。教师要在有机会时推一把, 让学生走上轨道;课堂上有意地提起相关文献, 润物细无声般地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文献;要能够敏锐地感知学生在利用文献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及时提供帮助和鼓励;还要对学习成果把关, 指出学生注意不到的细节;关注与文献相关的学术道德方面的指导, 防止学生以违背学术道德的方式进行研究性学习。文献阅读不得法是影响学生应用文献的重要因素。对文献的筛选, 对文献的各部分的利用, 略读、详读的选择等, 都存在技巧。这些技巧需要在长期的阅读过程中建立, 但教师在适当的时候予以点拔。受大学生学习阶段性的限制, 学生初读文献的感觉是“看不懂”, 需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在低年级时可以只读摘要、引言、结论, 只以了解专业领域的基本问题作为目标, 而到高年级, 随着专业知识的丰富, 再去追求读懂文献的正文的目标。这样的阅读路线, 是随着大学生成长而进行的适合的方式。

要改变学生学习呆板、僵化的局面, 突破应试的学习模式, 学习材料的选取上需要充分重视起科技文献的作用。采取多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重视在专业教学中充分利用科技文献, 显得非常必要。实践表明, 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多一些引导, 大学生就可以在运用文献的实践中多具备一些文献的运用能力, 这是保证专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刘振西, 吴天松, 张子平, 等.论高校馆藏期刊在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中的重要作用[J].图书馆, 2008, (6) :79-81.

[2]周天旻, 郭孟甲, 陈琳, 等.海南本科高校图书馆大学生文献资源利用状况调研报告[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2, (11) :70-74.

[3]肖侠, 吴价宝.大学开展研究性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8, (10) :158-160.

[4]姚利民, 康雯.大学研究性教学现状与原因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 2009, (1) :19-23.

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研究 篇10

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还是一种较新的制度, 目前还缺乏特别成熟而有效的实施模式, 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 导师资源匮乏, 师生比例失衡

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迅速, 办学规模和在校学生人数都在不断扩大。按照教育部统计数据, 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招生人数从1997年的100万增加到2010年的662万, 普通高校专任教师人数从1997年的40.45万增加到了2010年的134.31万。但是相比之下, 师生比例的增加比例并不协调。根据国外本科生导师制的经验, 每名导师指导的学生一般只有3~4人, 平均不超过10人。由此看来, 我国高校师生比的严重失调影响了导师制的实施质量和效果。导师资源的相对匮乏, 加上教师本身要承担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 也不利于导师自身的成长。

2. 导师定位不准确, 责任和义务不明确

目前我国高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还处于探索阶段, 大部分高校采取的是导师与辅导员或班主任并存的管理模式。从理论上说, 班主任和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是负责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 而导师的主要职责, 是负责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以及培养学生的学术科研素养。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对这三类管理人员的职能划分往往不是特别明确, 这就直接导致了导师和班主任、辅导员之间的工作职责出现重叠, 使得管理效率低下, 也是对导师资源的一种浪费, 这就会导致导师制的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3. 缺乏完善有效的导师制度体系

现阶段我国高校开始实施导师制, 还缺乏完善的导师制度体系, 对导师的选拔、评价、激励、薪酬计量等制度都不完善。本科生导师多为从教学科研一线选拔的经验丰富的教师, 教师自身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压力就很大, 作为导师, 又会增加大量的工作, 如果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激励措施, 就难以充分发挥导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而影响导师制的实施效果。

二、三大类型高校的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

1. 学术型高校———精英导师制和科研导师制

学术型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应当固守精英教育模式, 因此这一类型的高校实施导师制, 可以侧重于建立精英导师制和科研导师制。

精英导师制, 也就是为精英学生配备导师。学校充分利用优质资源, 通过双选机制, 选拔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的导师, 同时选拔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作为培养对象, 以各类创新创业项目为依托, 培养这部分精英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能力, 优化其知识结构。

科研导师制, 就是导师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社会实践等科研活动, 科研导师制以科研为纽带, 通过让学生参与课题研究,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一方面, 高校的科研活动形式多样, 各种类型的学术讲座、学术会议、学术活动, 以及教师个人或集体承担的各种科研项目, 科研导师都可以指导学生参与到这些科研中, 通过完成导师给予的科研任务, 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另一方面, 科研导师制在本科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导师从选题、搜集资料、推荐阅读权威的学术专著和论文, 组织学生进行研讨, 一直到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这个全过程, 既规范和提高了学生的毕业论文的写作水平, 同时也在本科生中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2. 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导师制

应用型为主的高校, 其学科专业以应用型为主, 从事应用型研究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研究基础比较突出, 能为社会生产的发展提供大量的应用型研究成果和大批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应用型为主的高校注重实践教学, 建立实践教学导师制可以有效促进实践教学的效果, 促进提高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契合度。

其一, 在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中, 实践教学环节还是以毕业实习为主。现阶段大部分本科生教学通常采用的是“基础理论课程—专业理论课程—专业实习”的教学模式, 学生从专业理论课程直接进入专业实习阶段, 导致了只有理论学习而没有经过实践操作训练的本科生的实践能力与行业的要求明显脱钩。在此可以建立“小实践—理论—大实践”的实践教学模式。首先, 专业课程的一半课时为理论教学, 后一半课时为实践操作, 即“小实践”环节。其次, 在专业技术课程学习结束之后, 有了技术理论和实践基础, 再进入专业理论课程学习, 这是“理论”环节。最后, 在实践和理论学习结束后, 到企业进行毕业实习。此时学生可以被作为管理培训生来培养, 更加符合企业对本科生的需求, 这是“大实践”环节。

其二, 加强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实践导师作为实训导师, 分课程在相关的实验室或实训室对学生进行指导。同时, 建立一批长期稳定的设施条件好、管理水平高、培训能力强的校外教学实习基地, 充分利用企业和学校的不同教育资源, 形成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在“小实践”中, 实践导师按专业特长分别负责相关技术课程的实践环节, 这既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 同时也要求导师具备充足的实践能力。在“大实践”中, 由实践导师带队, 进入企业实习, 导师负责学生实习的全程安排和考核, 以及与企业之间的协调沟通。

其三, 应用型的高校, 其实践教学对教师的实践经验和能力要求很高, 建立实践导师制, 在完善实践教学的同时, 更加促进专业教师的成长。制定专业技术教师定期进入企业挂职锻炼的制度, 并且与企业合作, 参与产业化科研项目, 进行充分的校企合作。

其四, 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辅导之外, 实践导师对学生的指导还包括了心理辅导和职业素养的辅导。实践导师在教学实践环节中的另一个培养目标是使学生认识外在的职业环境, 了解职业内容和职业前景。此外, 因为导师在整个教学实践环节中, 对学生的个体情况和理论、实践能力都比较熟悉, 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职业生涯的教育指导, 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做好人生的职业规划。

3. 职业技能型高校———双导师制

职业技能型为主的高校, 主要为社会生产、经济建设提供大量操作型、技能型人才。这类学校以具有教师和工程师资质的“双师型”教师为突出特征, 教学更多地突出“实训”环节, 更多地注重生产实习, 注重社会实践, 培养人才的标准应当是相应职业技能的具备。因此, 在职业技能型为主的高校中实施导师制, 主要应注重建立双导师制, 负责为学生提供学习、生活、思想等各方面辅导的完全导师和负责学生生产实习的实习导师相结合。

由于职业技能型高校学生自身的特点, 很多学生是因为考不上普通本科高校, 才选择了职业技能型高校, 因此本身对自身的学习和就业状态认识不全面, 并且在学习能力上也有所欠缺, 因此无论是从学习上还是从心理上, 都需要导师的全程辅导和帮助。从新生入学开始, 导师就对学生的心理进行长期的持续的疏导, 对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学习习惯进行长期持续的指导和培养, 这非常有利于学生能够从心理和行为上适应高校的学习生活, 这是完全导师制的优势所在。

另一方面, 职业技能型的高校, 主要培养学生的生产技能, 而且职业技能型的高校教师都以双师型为突出特征, 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配备专业的生产实习导师, 对学生在校期间的专业学习和在企业期间的生产实习进行全面指导, 有利于学生更快速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实际生产操作, 这样能够有效地提高毕业生的专业能力并且更好地符合企业需求。同时, 导师在生产实习指导过程中, 也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的培养, 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 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身的职业规划, 并且适应行业的发展。

摘要:高校导师制是本科人才培养的一种新的教育管理形式, 目前还不是特别成熟, 仍存在一些问题。文章针对不同类型的高校提出建立相应的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学术型高校建立精英导师制和科研导师制;应用型高校建立实践教学导师制;职业技能型高校建立双导师制。

本科生培养 篇11

关键词:能力;会展;培养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隨着中国的会展业的快速发展,会展教育随之呈“井喷”态势发展起来。尤其是中国会展高等教育的发展之迅速,已经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期,教育部高教司财法处扬擎宇指出,截止到2007年,由教育部备案开设本科类会展专业的教育院校23所,其中21所院校有经济与管理专业、2所院校有会展技术与艺术专业,加上高职类的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数字非常可观。因此,如何实现高校会展教育有数量向质量的转变是会展教育界面临的严峻问题。鉴于此,笔者从培养会展专业本科生能力的角度,对高校会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二、关于能力的界定

在西方心理学中,能力是指做一件事、完成某种任务所需要的能。这种能不是所说的物理上的能,而是指一种心理能量。能力有两大类:一种叫现实能力,另外一种叫潜能。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对能力的概念也有不同的看法,但多数人倾向于把能力和活动联系起来,并从能力在活动中的作用以及构成个性心理特征方面揭示能力的概念。因此,我国心理学工作者通常把能力定义为:“符合活动要求影响活动效果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这样就把能力和知识与技能区分开来。

三、会展专业本科生的能力层次结构

会展专业是一门综合性专业,必然要求培养具备多种知识和技能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并且能够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因地因时制宜地应用到实践中去。对于会展专业的本科生而言,掌握如此之多的知识和技能是一个相当芜杂的工程,即使从理论上掌握了这些知识和技能也并不意味着可以在实践中能够应用自如,这也是困扰很多高校会展教育工作者的难题,因此必须以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创新实务人才培养方式,注重从提高能力的角度培养会展专业本科生,因为拥有了相应的会展从业能力的本科生可以更好地适应现在会展业形势的发展,更加自如地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基于以上对会展专业层次的划分,高校应该为其所开设的会展专业有一个明确的定位,高校会展教育工作应该根据自身的定位培养会展专业本科生在不同层次上的能力。对于会展专业的本科生而言,其能力要求可分为核心能力、技术与技能和基本能力三个层次。

核心能力:会议的策划与管理能力、展览的策划与管理能力。具备熟练掌握会展业基本理论与知识,了解会展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对会展市场能够准确分析、开拓与策划的能力;具有撰写相应专业文案和基本交流的能力;掌握会展策划的能力与方法同会展综合组织与服务管理技能;掌握员工及顾客的心理,具有沟通交际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能力;具有一定的与会展业相关的知识技能及相关领域的活动能力;具有熟练的会展外语语言的应用能力;具有一般简单展示设计的能力。

技术与技能:掌握各类会展文案的写作技能;具备计算机操作技巧;初步掌握展示设计的技巧与方法。

基本能力: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一定的外语阅读和口语表达能力、较强的语言文字组织能力、查阅资料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市场调研和分析能力。

四、基于能力的会展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

(一)高校会展专业本科生的能力培养目标

总体上来看,会展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划分为三大类:会展专业战略人才即核心人才的培养;会展专业战术人才即专业人才的培养;行业性会展活动即通用人才的培养。该模式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在传授一般会展及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突出会展专业特色,旨在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会展专业人才。

(二)高校会展专业本科生的能力培养模式框架会展领域内的复合型人才一定要德才兼备,善做事、会做人。不但实践能力强而且品行要好。传统的课堂教学要变“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从“传授知识”转变为“培养能力”,关注会展行业及企业的用人信息,把它们与教学紧密结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手段与方法,有效培养会展专业本科生的社会生存能力和专业操作能力。

本科生培养 篇12

21世纪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是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大学的一项基本战略任务。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了大众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的普及和高等院校的扩大招生使得高校已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它为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了众多的高级人才,对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1]。教育部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中提出“教学内容要具有先进性、科学性,要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在实验建设方面,要大力改革实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鼓励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和研究型课程,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2]。作为高等教育的基础层次,本科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基本的科学素质,而且必须加强培养本科生的基本科研能力,为我国建设“创新型社会”培养大量的创新型人才。

美国是战后最早开展本科生科研的国家之一,也是本科生科研活动开展的最广泛的国家之一。麻省理工学院(MIT)是战后最早开展本科生科研的美国大学,该校从1969年开始就实施了“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y program)。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的本科生科研工作开始大面积开展。成立于1977年的本科生科研理事会(council on undergraduate research)与成立于1987年的全国本科生科研大会(the national conference on undergraduate research)对本科生科研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之后,伯克利等名校也都成立了相应的以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为主的本科生研究支持机构,它们以多元的融资方式、灵活的管理制度为本科生的科研提供了多方面的帮助,为本科生提供了“只有在研究型大学才有的学习经历”[3]。在我国,高校参与科研工作的一般是研究生,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机会很少,即使他们参加科研工作大多也都是从事一些最基础的体力劳动,或者机械的录入数据等工作,而不参与数据处理和分析等更深入的科研活动。这严重影响了本科生参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也不利于他们创新能力的培养[4]。

1 现状与原因分析

1.1 学校对本科生参与科研工作不重视

我国高校对本科生培养目标只是培养其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十分重视,而忽视了本科作为高等教育的基础部分,也应具有的部分科研任务和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国内很多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每年研究生招生数量大,有些高校达到了研究生与本科生数量比例为1∶1,某些名校甚至研究生数量超过本科生。这些大学研究生“相对剩余”,有研究生参与科研工作,因而用不着本科生参与。另外,很多博导、硕导由于和本科生接触不多,对本科生的各项能力不如对自己所带的研究生了解的清楚,因此导致很多教师不敢让本科生进行科研工作。这些“用不着”和“不敢用”本科生参与科研工作的现象,使得很多本来可以由本科生完成的工作,由于各方面原因都由硕士研究生来完成,而很多硕士研究生可以完成的工作都由博士研究生来完成,这样不仅加大了导师的工作量,而且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导致了科研成本的提高。

1.2 本科生科研意识不强,参与科研积极性不高

在大学内本科生一般重视学习成绩和考各种执业资格证,或在闲暇时参与各项社团活动,而不太重视参与科研活动,很少考虑科研问题。这样到了大学四年级时本科生对于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往往找不到合适的题目,而由指导老师指定其论文题目和研究方向。

学习成绩是学校和社会衡量学生能力的一项重要的指标,多数对学生有影响的活动都与学习成绩挂钩,如就业时需要提交学习成绩单、英语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等,评优时的主要评价标准也是学习成绩,即使保送研究生这样与研究能力相关性很强的活动,其评价办法也是看本科生的学习成绩,而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只是作为可有可无的“软”指标。研究生录取也主要是看入学考试的考试成绩,这导致了本科生的科研能力不能被融入评价体系,使得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1.3 缺乏良好的培养机制

在我国大多数学校中的管理机制一般是研究生实行导师负责制,本科生实行班主任负责制。也就是说导师负责管理自己所带的研究生,班主任负责管理整个班的本科生。这样导致班主任只是负责学生思想、生活和其他一般事务,而忽略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班主任负责制以“班”为单位,一个班主任负责一个年级的一个班或几个班,很难明确到每个学生。另外现有的管理机制导致学生只是与自己同一年级的学生熟悉,很难与高年级同学交流,向高年级的同学学习更多的经验。

我国鲜有像国外那样组织本科生进行科研交流的科研小组,缺乏良好的科研培养机制,使得我国的本科生很少有参与科研的机会,导致本科生几乎没有项目合作经验,缺乏团队合作意识,不了解科研活动的组织形式。

2 对策建议

上述三方面的问题严重地制约着我国高校教育的发展,制约着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必须加大力度尽快解决这几个方面的问题。

2.1 重视本科生科研工作,以多种方式加大对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支持力度

首先,高校各级领导和教师都应该重视对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为本科生科研提供各种条件。科研需要资金的支持,而现在很多学校缺乏资金来源,一般靠政府的拨款只能维持高校的正常运作,对于本科生的科研根本没有资金投入。因此学校应该拓展各种融资渠道,包括校友会支持、联系各种企业等,为本科生科研提供支持资金。

加强师生联系,使有科研项目的老师了解本科生的科研能力,让本科生可以得到适合自己能力的科研任务,把各层次的研究生从低层次的任务中解放出来,从事更高层次的科研任务。这样既有利于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而且降低科研的成本,也减轻了导师的工作强度。

2.2 提高本科生科研意识,加强对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将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列入评价体系,使之与保研、考研这类与科研相关的评价体制挂钩,使有研究能力的本科生尽早熟悉科研活动,在读研究生后可以迅速承担与其层次相符的科研任务。本科生的毕业设计应与其本科参与科研项目相关,这样就能更好地促进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的积极性。教师在教授专业课的同时应教授本门课程的研究方法,并使学生熟悉本门课程的最新研究进展与可进行的研究方向,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兴趣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2.3 建立多种本科参与科研的教育模式,完善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的机制

建立多种本科参与科研的教育模式,完善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的机制是解决当前高校本科生科研能力差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建立本科生的导师制,加强本科生与导师之间的沟通,使本科生可以与导师更熟悉,参与自己导师的课题,让本科生可以向研究生和高年级的学生更好地学习科研经验,从而促进了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建立以导师为核心的科研小组,多年级多学历配合,导师负责布置科研任务,让博士带硕士,硕士带本科,形成小组内的“传、帮、带”模式,营造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围,促进各个学历层次科研能力的提高,降低科研成本。

3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技实力的提高,对科学技术创新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会大大增加,不仅需要有大批创新型高学历人才,也需要大量有科研创新能力的中低层次人员。因此必须加强对高校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多种模式、多种渠道培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完善高校培养本科生创新型人才的机制,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

摘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经济转型的深入,我国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提高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成为本科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本文从我国高校的现状出发,提出从学校、学生和培养机制三个方面探索培养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新路径,为提高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出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本科生,科研工作,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1]石利萍.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创新的特殊性、主体和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0,(4):71-73.

[2]苗新政.对学校教育科研改革的探索[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7,(12):64-65.

[3]刘宝存.美国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与本科生科研[J].外国教育研究,2005(12):39-42.

上一篇:养老金制度改革下一篇:屋面防水施工